CN1946289B - 植物发根诱导剂 - Google Patents

植物发根诱导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6289B
CN1946289B CN2005800132404A CN200580013240A CN1946289B CN 1946289 B CN1946289 B CN 1946289B CN 2005800132404 A CN2005800132404 A CN 2005800132404A CN 200580013240 A CN200580013240 A CN 200580013240A CN 1946289 B CN1946289 B CN 1946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fatty acid
rooting
ketol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32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6289A (zh
Inventor
横山峰幸
田中修
中村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uz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ei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eid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46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6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within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a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carbon atom having only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keto-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特别优选9-羟基-10-氧代-12
Figure 200580013240.4_AB_0
,15
Figure 200580013240.4_AB_0
-十八碳二烯酸)的植物发根诱导剂,该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是碳原子数为5~24的乙酮醇脂肪酸,碳原子间的双键数为1~6个,并且具有α-乙酮醇结构或γ-乙酮醇结构,通过使用该植物诱导剂,在松、杉、茶树、胡桃等难以发根的植物通过插枝进行繁殖时,可促进或诱导发根,进而,可用于被认为不能发根的染井吉野(樱)、所谓插枝困难的金丝桃以及作为复合板材料有用的南洋楹插枝时的发根,并且可通过散布等简单方法加以利用。

Description

植物发根诱导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插枝繁殖植物时促进或诱导发根的植物发根诱导剂。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特别涉及,将松、杉、茶树、胡桃等的难以发根的植物通过插枝进行繁殖时,促进或诱导发根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发根诱导剂。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使得非常困难或不可能通过插枝进行繁殖的金丝桃或染井吉野樱花树的繁殖成为可能的、上述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发根诱导剂。
背景技术
植物的繁殖通常利用种子或插枝来进行,在前者利用种子繁殖的场合,通常要求种子为纯系。这是因为不使用纯系的种子则所繁殖植物的遗传特性会成为各种各样,但是在种子繁殖中很多植物难以获得纯系的种子。进而,在种子繁殖中,也有繁殖对象被限定于容易采得种子的植物这样一些其他的问题。
因此,上述利用插枝的繁殖也被广泛地使用,但是在插枝中很多植物难以发根,作为这样的植物,例如有松、枞、铁杉、杉、茶树、木兰、鹅掌楸、朴树、栗子树、橡树、鹅耳枥、胡桃、杨梅等。
因此,将这些植物进行插枝时,通常使用“ル一トン(有效成分:1-萘基乙酰胺)”、“オキシベロン(有效成分:吲哚丁酸)”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但是,即使使用植物生长素类的发根诱导剂,上述植物发根困难的情况也很多。因此,发根诱导剂的使用量必然变多,从而让人担心会引起环境污染。进而,其使用方式烦杂,并且难以进行简单的大量处理。即,必须将插枝或插芽的切口在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中浸渍数小时,或者在其每一个切口上都添加植物生长素的粉剂,不能以简单方法来利用。
进而,先利用植物生长素类药剂处理,再利用硝酸银、高锰酸钾、石灰水、乙醇等进行前处理的方法也被广泛地实施,这样不仅使发根诱导剂的使用烦杂,还进一步存在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而且现状是,即使以这样的烦杂工序来进行,以树木为主发根困难的植物的数量也很多。另外,作为树木的特点,可以列举如下,虽然在幼树时可发根,但随着其生长则迅速丧失了发根形成能力。因为这样的性质,能够使用插枝的数量受到限制,这也是植树造林工作困难的很大的原因。
本发明者们希望改变发根诱导剂的上述现状,并且深切感受到其开发的社会必要性,进而着眼于其前景而努力进行发根诱导剂的研究开发,结果开发了吲哚类衍生物,发现其具有发根诱导性能,关于该衍生物已提出了专利申请(参照特开平10-77268号公报)。
本发明者们开发的上述吲哚类衍生物,作为植物发根诱导剂可通过散布等简单的方法加以利用,在这方面可消除现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使用方式烦杂的缺点。
但是,上述吲哚类衍生物,与作为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代表性化合物的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相同,也是吲哚类化合物,很难说其发根诱导性能充分地满足了需要。
另外,除此以外,在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中还有萘乙酸等,但是显示发根性能的化合物是有限范围内的物质,还完全不知道脂肪族化合物、特别是以脂肪酸为基本骨架的物质的发根诱导作用。
从这样的情况出发,本发明者认为应该从更广范的化合物中寻找具有更优异的发根诱导作用的化合物,其后持续努力进行了发根诱导剂及适合于发根诱导剂的新化合物的研究开发。这时,本发明者建立了以下假说,即,特别对于树木来说,难以诱导发根,是否与休眠现象有关,并将焦点放在其控制上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被认为具有“花芽形成促进作用”、“成长促进作用”、“休眠抑制作用”等的特定的乙酮醇脂肪酸(参照特开平11-29410号公报),令人惊奇地也具有促进发根的作用,而且可通过散布等的简单方法加以利用,并成功地开发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发根诱导剂,其具有植物发根诱导作用,特别是松、杉、茶树、胡桃等的难以发根的植物通过插枝进行繁殖时具有优异的发根促进或诱导性能,并且可通过散布等的简单方法加以利用,而且将与现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别的化合物,即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金丝桃、染井吉野樱花树也是有效的发根剂,其将即使对于更难发根的金丝桃或所谓不可能发根的染井吉野樱花树,也令人吃惊地具有发根作用的上述乙酮醇脂肪酸中的特定α-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植物发根诱导剂,该植物发根诱导剂是含有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而成的,所述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是碳原子数为5~24的乙酮醇脂肪酸,碳原子间的双键数为1~6个,并且具有α-乙酮醇结构或γ-乙酮醇结构。
作为上述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特别优选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
另外,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Z”和“E”,表示顺式·反式异构体,其中Z表示顺式体,E表示反式体。另外,其下面附注的下划线,表示Z”和“E”本来应该以斜体进行标记。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单数形,除非从其前后的记载明确其为单数的情况,也包含复数形。
本发明,提供了在通过插枝繁殖植物时可发挥必要的优异发根性能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特别是开辟了将松、杉、茶树、胡桃等难以发根的植物通过插枝进行繁殖的途径,并且提供将能够表现出优异的发根促进性能或诱导性能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发根诱导剂。
进而,本发明开辟了将更难以发根的金丝桃科、金丝桃属的金丝桃(美容柳)(日本名ビョウヤナギ、学名Hypericum chinense var.salicifolla)和认为不能发根的蔷薇科、樱属的染井吉野(樱)(日本名ソメイョシノ、学名Prunus yedoensis Matsumura)通过插枝进行繁殖的途径。另外,对于因为生长迅速、树干笔直的性质而用于复合板材料的豆科、合欢(バラセリアンテス)属的南洋楹(日本名モルツカネム、学名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Becker),也可通过插枝进行繁殖。
另外,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具有下述优点,其不必如现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那样,以如下方法来使用,即,将插枝或插芽的切口在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中浸渍数小时、或者在其每一个切口上都添加植物生长素的粉剂,而是可作为液剂或乳剂以散布、滴下或涂布等的简单的方法来使用。
本发明的发根诱导剂的有效成分化合物,是以天然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基本骨架,在其上加成了2个氧和1个氢的具有单纯的乙酮醇结构的衍生物,而且因为在低浓度下可表现出规定的性能,所以也可降低现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进而,作为其有效成分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基本骨架的脂肪族化合物,该不饱和脂肪酸与作为现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化合物代表性有效成分的吲哚类化合物或萘乙酸等的芳香族化合物相比,基本骨架有很大差异,化学结构不同,发现这些物质具有植物发根诱导作用,完全在预测的范围之外。
因而,本发明在以下的方面,特别是植物发根诱导剂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并提供了卓越的技术。
附图说明
该图为表示实施例3的金丝桃发根诱导性能试验结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包含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有效成分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如上所述,其是碳原子数5~24的乙酮醇脂肪酸,碳原子间的双键为1~6个,并且具有α-乙酮醇结构或γ-乙酮醇结构。
上述具有α-乙酮醇结构或γ-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羰基的碳原子与结合有羟基的碳原子为α位或γ位的不饱和脂肪酸。
上述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也可用通式来表示,用通式表示时,前者的具有α-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为以下的通式(I)和(II);后者的具有γ-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为以下的通式(III)和(IV)。
Figure S05813240420061030D000051
对于上述的具有α-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必须加以选择,使得在上述通式(I)和(II)中,R1为直链烷基或具有双键的直链不饱和烃基,R2为直链亚烷基或具有双键的直链不饱和烃链,并且至少R1和R2中的任一方具有1个双键,且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的全部碳数为5~24个,碳原子间的全部双键为1~6个。
另外,对于具有γ-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必须加以选择,使得在上述通式(III)和(IV)中,R3为直链烷基或具有双键的直链不饱和烃基,R4为直链亚烷基或具有双键的直链不饱和烃链,并且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的全部碳数为7~24个,碳原子间的全部双键为1~6个。
对于上述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优选将碳原子数为18、且有2个碳原子间双键的化合物作为本发明发根诱导剂有效成分的化合物。作为优选的乙酮醇脂肪酸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符合通式(I)的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以下,也称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符合通式(II)的13-羟基-12-氧代-9(Z),15(Z)-十八碳二烯酸[以下,也称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a)],符合通式(III)的13-羟基-10-氧代-11(E),15(Z)-十八碳二烯酸[以下,也称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Ia)],符合通式(IV)的9-羟基-12-氧代-10(E),15(Z)-十八碳二烯酸[以下,也称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Va)]等。
下面,记载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IVa)的化学结构式。
1.关于本植物发根诱导剂有效成分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下面,对于作为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有效成分的具有α或γ-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方法,用上述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IVa)为例来详细说明。
特定的乙酮醇脂肪酸,可以利用与希望的乙酮醇脂肪酸的具体结构相适应的方法来制备,其如下所述。
(1)明确包含于天然物质中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可通过从该天然物质中提取精制来制备(以下,称为提取法)。
(2)根据植物体内的脂肪酸代谢途径,通过使脂肪加氧酶等的酶作用于不饱和脂肪酸,可获得特定乙酮醇脂肪酸(以下,称为酶法)。
(3)根据需要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的具体结构,使用已知通常的化学合成法可获得特定乙酮醇脂肪酸(以下,称为化学合成法)。
关于这些制备方法,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1)关于提取法:
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可从作为浮萍科植物一种的青萍(Lemna paucicostata)中提取精制来获得。
成为该提取法原料的青萍(Lemna paucicostata)是一种小型水草,其浮游于池塘和水田的水面上,并且漂浮于水面上的叶状体下各自有一根根深入水中,已知其相对繁殖速度很快。其花在叶状体的体侧形成,2朵仅由1根雄蕊形成的雄花和1朵由雌蕊形成的雌花,共同被包含于小花苞内。对该青萍的粉碎物实施离心分离(8000×g·10分钟左右),在所得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可以将除去上清液的部分作为含有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部分使用。这样,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就可以将上述粉碎物作为起始材料进行分离、精制。
进而,作为优选的起始材料,可以列举出,将青萍漂浮或浸渍后使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溶出的水溶液。通过使用该水溶液可获得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浓度高的溶出液,可有效地制备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此时,如后述那样通过使用给予了干燥应激等应激者,可以获得更高浓度的溶出液,所以优选。制备该水溶液的具体例,记载于后述的实施例中。浸渍时间,在室温下2~3小时左右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
用上述的方法制备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起始材料时,通过预先给予特定的应激,可在青萍内进行诱导以更好地产生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在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制备效率上优选。具体来说,作为上述特定的应激可列举出干燥应激、热应激、渗透压应激等。
干燥应激,例如可在低湿度(优选相对湿度为50%以下)室温下,优选为24~25℃左右,通过将青萍以张开的状态放置于干燥过的滤纸上来给予应激。这时的干燥时间,根据成为干燥对象的青萍的放置密度而不同,大概为20秒以上,优选为5分钟~5小时。
热应激,例如可通过将青萍浸渍于热水中来给予应激。这时热水的温度,应根据浸渍时间而进行选择。例如浸渍5分钟左右时,可为40~65℃,优选为45~60℃,更优选为50~55℃。该热应激处理后,优选迅速地将青萍放回至常温的水中。
渗透压应激,例如通过使青萍接触高浓度的糖溶液等的高渗透压溶液来给予应激。这时的糖浓度,例如是甘露醇溶液则为0.3M以上,优选为0.5~0.7M。处理时间,例如使用0.5M甘露醇溶液时为1分钟以上,优选为2~5分钟。
这样,可有效地制备含有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起始材料。
另外,作为上述各种起始材料的来源的青萍的植株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p441植株,对于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制备是特别优选的植株。
将如上述那样制备的起始材料进行如下的分离·精制操作,可制备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另外,这里所示的分离方法为例示,用于从上述起始材料制备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分离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例示的方法,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采用各种方法。
对于如上述那样制备的起始材料,首先进行溶剂提取,优选提取出含有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成分。在该溶剂提取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使用例如氯仿、乙酸乙酯、乙醚等。在这些溶剂中,基于比较容易除去杂质的观点而优选氯仿。
对于该溶剂提取中获得的油层级分,可使用已知通常的方法进行洗涤浓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HPLC使用了ODS(十八烷基硅烷)柱等的逆相分配柱色谱用柱,通过鉴定、分离可以制备同样也可作为花芽形成诱导活性级分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另外,特定乙酮醇脂肪酸被确认具有花芽形成诱导活性已是公知的(参照特开平10-324602号公报等)。
当然,可以根据起始材料的性质等来组合使用已知通常的其他的分离方法,例如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等。以上,对于利用提取法来制备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步骤进行了说明,期望形态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存在于青萍以外的植物时,通过使用上述的方法、或上述方法的变化方法,也可制备该特定乙酮醇脂肪酸。
(2)关于酶法:
作为酶法的起始材料的典型材料,可列举出,在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的结构中相应位置上存在双键,并且其碳数为5~24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该不饱和脂肪酸,可列举出例如,油酸、异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9,11-十八碳二烯酸、10,12-十八碳二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6,9,12,15-十八碳四烯酸、11,14-二十碳二烯酸、5,8,11-二十碳三烯酸、11,14,17-二十碳三烯酸、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13,16,19-二十二碳三烯酸、7,10,13,16-二十二碳四烯酸、7,10,13,16,19-二十二碳五烯酸、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不饱和脂肪酸。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大致是动物·植物等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用通过已知的通常方法从这些动物·植物等中提取·精制者、或者通过已知的通常方法进行化学合成者,当然也可以使用市售品。在该酶法中,将上述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底物,使脂肪加氧酶(LOX)进行作用,在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导入氢过氧基(-OOH)。
上述脂肪加氧酶,是将分子型氧作为氢过氧化基导入到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的氧化还原酶,无论动物·植物都已确认其存在,另外,即使在以酵母菌属为代表的酵母中也确认其存在。
例如,如果是植物,则是在所有的被子植物(具体来说,可适用后述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的所有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中,已确认其存在的酶。
这些植物中,特别优选大豆、亚麻、苜蓿、大麦、蚕豆、羽扇豆、兵豆、豌豆、马铃薯、小麦、苹果、面包酵母、棉花、黄瓜、醋栗、葡萄、西洋梨、四季豆、稻米、草莓、向日葵、或茶等作为脂肪加氧酶的原料。另外,因为叶绿素阻碍脂肪加氧酶的上述活性的倾向很强,所以最好尽可能地选择在植物中不存在叶绿素的种子、根、果实等作为脂肪加氧酶的原料。
在本发明中的脂肪加氧酶,只要是可将氢过氧化基导入到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的期望位置上者即可,并不限定其来源,但在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场合,尽可能优选使用可选择性地将亚油酸或亚麻酸的9位的双键部分氧化的脂肪加氧酶。作为这样的选择性脂肪加氧酶的代表性酶,可列举出例如,来源于稻米胚芽(rice germ)的脂肪加氧酶[Yamamoto,A.,Fuji,.Y.,Yasumoto,K.,Mitsuda,H.,Agric.Biol.Chem.,44,43(1980)等]。
作为上述选择性脂肪加氧酶的底物而选择的不饱和脂肪酸,优选使用亚油酸或α-亚麻酸。另外,以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底物来进行脂肪加氧酶处理时,当然优选在所使用的脂肪加氧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进行酶反应。另外,通过上述的脂肪加氧酶反应步骤所产生的、不希望产生的杂质,利用已知通常的方法,例如上述(1)中所述的HPLC等,可容易地进行分离。
上述脂肪加氧酶,可以是利用已知的通常方法从上述植物等中提取·精制的酶,或者也可以使用市售品。这样就可以从上述不饱和脂肪酸制备氢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该氢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可作为用特定的乙酮醇脂肪酸的酶法进行制备步骤的中间体而占有位置。
作为上述氢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例如作为上述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中间体,可列举出,可将脂肪加氧酶作用于α-亚麻酸而获得的9-氢过氧化基-10(E),12(Z),15(Z)-十八碳三烯酸;另外作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Ia)的中间体,可列举出13-氢过氧化基-9(Z),10(E),15(Z)-十八碳三烯酸。
关于这些氢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将前者的9-氢过氧化基-10(E),12(Z),15(Z)-十八碳三烯酸作为与本发明相关联的氢过氧化脂肪酸(Ia′),另外将后者的13-氢过氧化基-9(Z),11(E),15(Z)-十八碳三烯酸作为与本发明相关联的氢过氧化脂肪酸(IIIa′),其化学结构式记载如下。
Figure S05813240420061030D000111
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可通过将氢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底物,并使环氧丙烯合酶(alleneoxide synthase)与其进行作用来制备。该环氧丙烯合酶,是具有将氢过氧化基经环氧化而变换为乙酮醇体活性的酶,并且是与上述脂肪加氧酶同样存在于植物、动物及酵母的酶,如果是植物,则在所有的被子植物[具体来说,后述的可适用本发明植物发根诱导剂的所有双子叶植物及单子叶植物]中已存在的酶。另外,该环氧丙烯合酶,如果是植物,则已确认其存在于大麦、小麦、玉蜀黍、棉花、茄子、亚麻(种等)、莴苣、燕麦、菠菜、向日葵等中。
关于在本发明中制备特定乙酮醇脂肪酸中使用的环氧丙烯合酶,例如,只要是可将上述的9-氢过氧化基-10(E),12(Z),15(Z)-十八碳三烯酸的9位的氢过氧化基进行脱水来形成环氧基,进而通过OH-的亲核反应,结果获得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者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这里所使用的环氧丙烯合酶,可使用通过已知的通常方法从上述植物中提取·精制的酶,也可以使用市售品。并且,上述的2步骤的酶反应,可分别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
在利用上述的环氧丙烯合酶进行处理时,当然优选在所使用的环氧丙烯合酶的最适温度及最适pH下进行酶反应。进而,对于上述酶,可使用粗纯化品或纯化品,通过使用其来进行上述酶反应,可获得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另外,将上述酶固定于载体上,制备这样的固定化酶并通过对底物进行柱处理或批处理等,可获得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
另外,作为上述2步骤中使用的酶的制备法,也可以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即,将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利用一般方法从植物等中提取·获得,或者根据酶的基因序列利用化学合成来获得,利用这样的基因,将大肠杆菌或酵母等的微生物、动物培养细胞、植物培养细胞等进行转化,在这些转化细胞中,通过使重组酶蛋白质进行表达,可获得期望的酶。
在利用形成环氧基后的OH-的亲核反应(上述)来获得特定乙酮醇脂肪酸的场合,根据该亲核物的上述环氧基附近的作用形式,除了生成α-乙酮醇脂肪酸之外,还可生成γ-乙酮醇化合物。
该γ-乙酮醇化合物,通过使用上述(1)所述的HPLC等已知的通常分离方法,能够容易地与α-乙酮醇化合物分离。
(3)关于化学合成法:
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可通过使用已知的通常化学合成法来制备。例如,从一端具有醛基等的反应性基团、另一端附加有结合了保护基团的羧基末端的饱和碳链,利用已知的通常方法来合成,另外可将顺-3-己烯-1-醇等的不饱和醇等作为起始材料,来合成在期望的位置上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具有反应性末端的不饱和碳链。然后,使上述饱和烃链与该不饱和烃链反应,从而可制备特定的乙酮醇脂肪酸。另外,在这一连串的反应中,在不希望发生反应的末端添加保护基或用于促进反应的催化剂,可根据具体的反应形式来适当选择。
具体地说,例如可通过下面那样的步骤来合成特定乙酮醇脂肪酸。
i)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合成
以壬二酸单乙酯作为起始材料,使其与N,N’-羰基二咪唑反应,成为酸咪唑盐后,低温下进行LiAlH4还原来合成相应的醛。另外,上述起始材料为例如1,9-壬二醇等的二醇,也可合成同样的醛。
此外,使顺-3-己烯-1-醇(cis-3-hexen-1-ol)与三苯膦和四溴化碳反应,再使获得的溴化物与三苯膦反应,进而通过在n-BuLi的存在下与氯乙醛反应生成顺式烯烃,进一步使其与甲硫甲基对甲苯基砜反应后,在NaH的存在下与上述的醛反应,再将衍生的仲醇以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氯(TBDPSCI)进行保护,再通过酸加水分解、然后脱保护,可合成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
以下,以简单的流程图表示该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合成步骤。
ii)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a)的合成
以壬二酸单乙酯作为起始材料,通过使其与亚硫酰氯反应成为酰氯,其后进行NaBH4还原生成酸醇。然后,将此酸醇的游离羧酸保护后,使其与三苯膦和四溴化碳反应,再使获得的溴化物与三苯膦反应,进而通过在n-BuLi的存在下与氯乙醛反应生成顺式烯烃,进一步使其与甲硫甲基对甲苯基砜反应。
在n-BuLi的存在下,该反应物与另外的通过顺-3-己烯-1-醇的PCC氧化而衍生的醛进行反应,最后利用脱保护,可合成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a)。以下,表示该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a)的合成步骤的一例的简单流程图。
iii)本发明的乙酮醇脂肪酸(IIIa)的合成
以甲基乙烯基酮作为起始材料,在LDA和DME的存在下与氯化三甲基硅烷反应,将所得的甲硅烷基醚,在低温(-70℃)下添加MCPBA和三甲基胺氢氟酸盐,从而制成酮醇。其后,将该酮醇的羰基保护后,将三苯膦和三氯丙酮作为反应试剂,在烯烃上不加成氯化物而使之反应。
然后,将该反应生成物在三丁基胂和K2CO3的存在下,使其与甲酸反应,生成反式烯烃再成为氯化物。其后,使该氯化物与顺-3-己烯-1-醇的PCC氧化物衍生的醛进行反应,再进行该反应生成物与6-庚酸的结合反应,最后通过脱保护,可合成期望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Ia)。
以下,表示关于该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IIa)的合成步骤的简单流程图。
Figure S05813240420061030D000151
2.关于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
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的有效成分,是如上所述的碳原子数为5~24的乙酮醇脂肪酸,碳原子间的双键数为1~6个,并且具有α-乙酮醇结构或γ-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
上述具有α-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碳原子数为5~24,碳原子间的双键数为1~6个,可用通式(I)或(II)表示。另外,上述具有γ-乙酮醇结构的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碳原子数为7~24,碳原子间的双键数为1~6个,可用通式(III)或(IV)表示。另外,这样的通式中的R1、R2、R3、R4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通过散布等的简单方法将其用于植物,可促进或诱导这些植物的发根。
作为其使用形式,可以将作为有效成分的化合物或配合了有效成分化合物的制剂制成水溶液以散布、涂布、浸渍等的简单方法用于植物。特别在用于染井吉野樱、金丝桃或南洋楹的插枝的发根时,可以将含有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溶液涂布或散布于这些切断的树枝上,或将这些切断的树枝浸渍在上述溶液中。
关于上述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对于植物的施用量,其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即,使用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即使大量地施用特定乙酮醇脂肪酸,也几乎没有发现生长抑制等的对于植物的负面效果。一直以来使用的植物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这样的植物激素剂,过量施用时会显著地显现出对于植物的负面效果,在其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要过量施用,与之相比,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可以说非常优异。
另外,上述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对于植物的施用量的下限浓度,根据植物个体的种类或大小而不同,但对于1个植物个体进行1次施用时,大体上为1μmM程度以上的标准。
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中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的配合量,可根据其使用形式或作为使用对象的植物的种类,进而根据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的具体的剂型等进行选择。
作为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的形态,可直接使用作为有效成分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但也可以将上述有效成分与基剂以外的添加剂配合成组合物使用。对于有效成分的配合浓度没有特别限制,考虑上述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的施用标准时,相对于药剂(组合物)总量,优选0.1~100ppm左右,进一步优选1~50ppm左右。
作为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组合物)的剂型,可列举出例如,液剂、固型剂、粉剂、乳剂、底床添加剂等的剂型,根据其剂型,在不损害作为本发明所期望效果的植物发根诱导作用的限度内,可适当配合在制剂学上可适合使用的已知的载体成分、制剂用辅料等。例如,作为载体成分,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为底床添加剂或固型剂时,大致有滑石、粘土、蛭石、硅藻土、高岭土、碳酸钙、氢氧化钙、白土、硅胶等无机质或小麦粉、淀粉等的固体载体,另外在为液剂时,大致有水、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烃类,乙醇、乙二醇等的醇类,丙酮等的酮类,二噁烷、四氢呋喃等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等的液体载体可作为上述的载体成分而被使用。
另外,作为制剂用辅料,可适当配合例如,烷基硫酸酯类、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等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族胺的盐类等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二醇烷基醚、聚氧乙烯二醇酰基酯、聚氧乙烯二醇多元醇酰基酯、纤维素衍生物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明胶、酪蛋白、阿拉伯胶等的增粘剂、增量剂、粘合剂等。进而,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所期望目的的限度内,可在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中配合一般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苯甲酸、烟酸、烟酸酰胺、2-哌啶酸等。
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可根据其剂型相应的方法用于各种植物。其最具特征的地方是,不仅是植物的生长点,对于以茎、叶为首的植物体的一部或全部,可利用液剂、乳剂进行散布、滴下或涂布等,这方面与现有的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有很多不同。
植物生长素类发根诱导剂,在插入土壤前必须将插枝或插芽的切口浸渍于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中数小时,或在其每一个切口上都添加植物生长素的粉剂,难以进行大量处理。
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将需要数量的插枝或插芽直接插入土壤中,其后,可集中利用散布器等进行散布,因此可避免上述困难,是适合于大量处理的发根诱导剂。
作为适合于这样的大量处理的可散布的发根诱导剂,在本发明人开发之时,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吲哚内酯体(参照特开平10-77268号公报)恐怕是唯一的一种,但是该特定吲哚内酯体,与各种植物生长素类同样对于休眠中的植物效果弱,使用场合受到限制。本发明的发根诱导剂,具有可诱导休眠中的植物发根的重要特点。
关于本发明的发根诱导剂向植物的施用,其频度根据植物个体的种类或施用目的等而不同,但基本上只要一次施用就可获得期望的效果。多次施用时,给予一周以上的施用间隔是有效的。
可适合使用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的植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除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外,对于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及裸子植物也有效。
在被子植物中,作为双子叶植物,可例示例如,包括牵牛属植物(牵牛花)、打碗花属植物(日本打碗花、打碗花、滨旋花(ハマヒルガオ))、番薯属植物(参薯(グンバイヒルガオ)、番薯)、菟丝子属植物(日本菟丝子、南方菟丝子(マメダオシ))的旋花科植物;石竹属植物、繁缕属植物、高岭爪草(タカネツメクサ)属植物、卷耳属植物、漆姑草植物、蚤缀属植物、莫石竹属植物、异花假繁缕(ワチガイソウ)、滨繁缕属植物、大爪草属植物、拟漆姑草属植物、蝇子草属植物、剪秋罗属植物、秋罗(フシグロ)属植物、狗筋蔓(ナンバンハコベ)属植物等的以石竹科植物为首的,木麻黄科植物、三白草科植物、胡椒科植物、金粟兰科植物、杨柳科植物、杨梅科植物、胡桃科植物、桦木科植物、壳斗科植物、榆科植物、桑科植物、荨麻科植物、苔草科植物、山龙眼科植物、铁青树科植物、檀香科植物、桑寄生科植物。
进而,作为双子叶植物,还可例示例如,马兜铃科植物、帽蕊草科植物、蛇菰科植物、蓼科植物、藜科植物、苋科植物、紫茉莉科植物、假繁缕科植物、商陆科植物、番杏科植物、马齿苋科植物、木兰科植物、昆栏科植物、连香树科植物、睡莲科植物、金鱼藻科植物、毛茛科植物、木通科植物、小檗科植物、芳基科植物、腊梅科植物、樟科植物、罂粟科植物、白花菜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茅膏菜科植物、猪笼草科植物、景天科植物、虎耳草科植物、海桐花科植物、金缕梅科植物、悬铃木科植物、蔷薇科植物、豆科植物、酢酱草科植物、牦牛儿苗科植物、亚麻科植物、蒺藜科植物、芸香科植物、苦木科植物、楝科植物、远志科植物、大戟科植物、水马齿科植物。
另外,还可例示黄杨科植物、岩高兰科植物、马桑科植物、漆树科植物、冬青科植物、卫茅科植物、省沽油科植物、茶茱萸科植物、槭树科植物、七叶树科植物、无患子科植物、清风藤科植物、凤仙花科植物、鼠李科植物、葡萄科植物、杜英科植物、椴科植物、锦葵科植物、梧桐科植物、猕猴桃科植物、山茶科植物、藤黄科植物、沟繁缕科植物、怪柳科植物、堇菜科植物、大风子植物、旌节花科植物、西番莲科植物、秋海棠科植物、仙人掌科植物、瑞香科植物、胡颓子科植物、千屈菜科植物、石榴科植物、红树科植物、八角枫科植物、野牡丹科植物、菱科植物、柳叶菜科植物、小二仙草科植物、杉叶藻科植物、五加科植物、伞形科植物、山茱萸科植物、岩梅科植物、山柳科植物。
进而,可例示出,鹿蹄草科植物、杜鹃花科植物、紫金牛科植物、报春花科植物、白花丹科植物、柿科植物、山矾科植物、安息香科植物、木犀科植物、马钱科植物、龙胆科植物、夹竹桃科植物、萝摩科植物、花葱科植物、紫草科植物、马鞭草科植物、紫苏科植物、茄科植物(茄子、番茄)、玄参科植物、紫葳科植物、胡麻科植物、列当科植物、古苣苔科植物、狸藻科植物、爵床科植物、苦槛蓝科植物、透骨草科植物、车前草科植物、茜草科植物、忍冬科植物、五福花科植物、败酱科植物、川续断科植物、葫芦科植物、桔梗科植物、菊科植物等。
同样地,作为单子叶植物,可例示出,包括紫背浮萍属植物(紫萍)以及浮萍属植物(青萍、品藻)的浮萍科植物、包括卡特兰属植物、兰属植物、石斛属植物、蝴蝶兰属植物、万代兰属植物、兜兰属植物、瘤瓣兰属植物等的兰科植物、香蒲科植物、黑三棱科植物、眼子菜科植物、茨藻科植物、芝菜科植物、泽泻科植物、水鳌科植物、霉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水稻、大麦、小麦、黑麦、玉蜀黍)、莎草科植物、棕榈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谷精草(ほしぐさ)科植物、鸭跖草科植物、雨久花科植物、灯心草科植物、百部科植物、百合科植物(芦笋等)、石蒜科植物、薯蓣科植物、鸢尾科植物、芭蕉科植物、姜科植物、美人蕉科植物、水玉簪科植物等。
实施例
下面,将本发明的植物发根诱导剂中使用的化合物的制造例以及利用该化合物进行的发根诱导性能试验例,作为实施例来具体地表示,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当然应该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特别指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制备例: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制备
如下所述,利用酶法来制备作为本发明植物发根诱导剂的一种的、并且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
1.来自稻米胚芽的脂肪加氧酶的制备
将350g稻米胚芽用石油醚洗涤,再进行脱脂以及干燥的产物(250g),悬浮于1.25L的0.1M醋酸缓冲液(pH4.5)中,将该悬浮物进行匀浆化。其后,将该匀浆提取液在16000rpm进行15分钟离心分离,获得上清液(0.8L)。
然后,向该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140.8g(30%饱和)硫酸铵,4℃下放置一夜,以9500rpm再次进行30分钟离心,向获得的上清液(0.85L)中加入232g(70%饱和)硫酸铵,4℃下放置5小时。其后,以9500rpm进行30分钟离心,将由此获得的沉淀物(稻米胚芽提取液的硫铵30~70饱和级分)溶解于pH4.5的300mL醋酸缓冲液中,63℃下进行5分钟加热处理。进而,除去生成的沉淀物,再将获得的上清液用RC透析管(Spectrum社制Pore4:MWCO 12000~14000)通过透析来脱盐后,获得期望的来自稻米胚芽的脂肪加氧酶的粗酶液。
2.来自亚麻种子的环氧丙烯合酶的制备
亚麻种子是购自一丸フアルコス公司,在200g的该亚麻种子中,添加250mL的丙酮,进行匀浆化(20s×3),以多孔板漏斗过滤所得的沉淀物并除去溶剂。接着,将该沉淀物再次悬浮于250mL的丙酮中,并进行匀浆化(10s×3),再次获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丙酮和乙醚洗涤后,进行干燥,获得亚麻种子的丙酮粉末(150g)。
将该亚麻种子丙酮粉末中的20g,冰冷下悬浮于400mL的50mM磷酸缓冲液(pH7.0)中,将其在4℃下进行1小时搅拌器搅拌后再提取。将获得的提取物以11000rpm进行30分钟离心,再向由此获得的上清液(380mL)中加入105.3g(0~45%饱和)硫酸铵,在冰冷下静置1小时,进而以11000rpm进行30分钟离心,再将获得的沉淀物溶解于150mL的50mM磷酸缓冲液(pH7.0)中,进行透析并脱盐(3L×3),获得期望的来自亚麻种子的环氧丙烯合酶的粗酶液。
3α-亚麻酸钠盐的制备
作为起始材料的α-亚麻酸,因为在水中的溶解性显著地低,为使其容易作为酶底物而起作用,所以将α-亚麻酸进行钠盐化。即,将530mg碳酸钠溶解于10mL纯水中并加热至55℃,向其中滴加278mg的α-亚麻酸(ナカライテスク社),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离子交换树脂(Dowex50W-X8(H+型)ダウケミカル公司生产)进行中和而生成沉淀物。将其过滤并分离树脂,用MeOH溶解后,减压下蒸去溶剂。将获得的生成物用异丙醇进行重结晶,获得期望的α-亚麻酸的钠盐(250mg,83%)。
4.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制备
将由上述3获得的α-亚麻酸钠盐(15mg:50μmol)溶解于30mL的0.1M的磷酸缓冲液(pH7.0)中。向所得的溶液中,在氧气流通下、25℃添加3.18mL的由上述1获得的来自稻米胚芽的脂肪加氧酶的粗酶液,搅拌30分钟,其后,进一步添加3.18mL的同样来自稻米胚芽的脂肪加氧酶的粗酶液,搅拌30分钟。
该搅拌结束后,向该脂肪加氧酶反应物中,在氮气气流下添加34.5mL的由上述2获得的环氧丙烯合酶的粗酶液,搅拌30分钟后,冰冷下添加稀盐酸,将反应溶液的pH调整至3.0。
然后,将该反应溶液用CHCl3-MeOH=10∶1进行萃取。向萃取获得的有机层中加入硫酸镁进行脱水,减压下蒸去溶剂进行干燥。
将这样获得的粗产物进行HPLC,分取被确认为该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峰(保留时间:16分钟附近)。向分取的级分中加入氯仿,分离氯仿层并用水洗涤,再用蒸发器蒸去这些氯仿,获得纯化物。
为了确认该获得的纯化物的结构,以重甲醇溶液测定1H及13C-NMR光谱,该测定光谱示于表1。
表I
Figure S05813240420061030D000221
  标准品   利用酶法的合成品
  C-1   178.5   178.4
  C-2   35.7   35.4
  C-3   26.8   26.9
  C-4   31.1   31.1
  C-5   31.0   31.0
  C-6   31.1   31.1
  C-7   26.9   26.9
  C-8   35.4   35.4
  C-9   78.6   78.6
  C-10   213.8   213.8
  C-11   38.4   38.4
  C-12   123.0   123.0
  C-13   133.5   133.4
  C-14   27.5   27.5
  C-15   128.4   128.4
  C-16   134.6   134.0
  C-17   22.3   22.3
  C-18   15.4   15.4
其结果,在1H-NMR中,确认有来源于末端甲基[δ0.98(t)]、2组烯键[(δ5.25,5.40),(δ5.55,5.62)]、仲羟基[δ4.09(dd)]以及多个亚甲基的信号,可推定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进而,将上述测定的表I的13C-NMR的化学位移值,与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13C-NMR的化学位移值([特开平10-324602号公报、特别是其第7页第11栏倒数第1行以后所记载的“制备例(萃取法)”中的13C-NMR的化学位移值(第8页左栏第3行以后的段落号[0054]及段落号[0055])])相比较是一致的。
因此,如上述那样利用酶法获得的合成品,确定地可以确认为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
评价试验1: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发根诱导性能评价
在8月将绣球花(品种名不明)的第2节部分切开,排列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调制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水溶液(浓度100μM及200μM),用喷雾器向上述切开的绣球花喷雾,盖上盖放置2小时。另外,对照区用纯水喷雾,与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情况同样地放置。其后,加水,在25℃、连续光下放置20天。
分别计算5个个体的平均的发根数时,水处理区为1.1个,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100μM区为3.2个,200μM区为3.1个。
评价试验2: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的发根诱导性能评价
在12月将绣球花(品种名不明)的含有休眠芽的枝切为5cm左右,在装入了由赤玉土和蛭石(7∶3)构成的土壤的盆中进行插枝。将水或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10μM、100μM)进行喷雾后,在25℃的生物室(biochamber)(12小时明暗周期)中培养1个月。测定在将插枝由土壤中拔出时的直接带土的重量和发根数,并将该测定结果示于下面的表II。另外,带土重量的增加,是伴随细根的发达等的保土率的提高以及伴随叶芽的繁殖的结果,这反应了发根诱导效果性能的优异。
表II
  带土重量(g/个体)  发根数/个体
水处理   1.5  2.1
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10μM)   6.8  5.3
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100μM)   4.4  6.5
该测定结果,反应了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特别促进了叶芽的发达。
如上所述,确认上述的乙酮醇脂肪酸有植物发根诱导作用,完全是预测范围之外的事。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2中,使用作为本发明发根剂的有效成分化合物的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即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来进行染井吉野(樱)的发根诱导性能试验,并显示其观察结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当然应该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而特别指定的范围。该评价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如下所述。
染井吉野(樱)的发根诱导性能试验
使用只有本发明的发根剂、或其与现有的发根剂的组合等的15种的试验区,进行关于染井吉野(樱)的发根诱导性能试验。
该试验中所使用的现有的发根剂,有下述式(V)表示的吲哚衍生物(以下,简称为“IBL”。参照特开平10-77268号公报)及作为市售发根剂的オキシベロン(以下,简称为“Oxy”。バイェルクロツプサイェンス株式会社制)。
另外,在本试验中,上述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简称为“KODA”。
(式中,R为亚乙基)
发根剂组成
各试验区使用的发根剂组成如下所述。
试验区(1)水:试验区(2)KODA 10μM:试验区(3)KODA 100μM:试验区(4)Oxy:试验区(5)IBL50ppm:试验区(6)IBL100ppm:试验区(7)KODA 10μM+Oxy:试验区(8)KODA 100μM+Oxy:试验区(9)KODA 10μM+IBL50ppm:试验区(10)KODA 100μM+IBL50ppm:试验区(11)KODA 10μM+IBL100ppm:试验区(12)KODA 100μM+IBL100ppm:试验区(13)KODA 10μM+IBL50ppm+Oxy:试验区(14)KODA 100μM+IBL50ppm+Oxy:试验区(15)KODA 100μM+IBL100ppm+Oxy。
发根试验步骤
试验使用的染井吉野(樱)的枝是由住友林业绿化(株)购入。将其由顶端起切成5~8cm左右的长度,插入以7∶3的比例配合有赤玉土和蛭石的盆中的混合土壤中。此时,各试验区使用10个枝。另外,因为该试验的开始是在3月上旬,所以叶还没有展开。
发根试验所使用的オキシベロン(Oxy),是将オキシベロン液剂(含有0.4%的吲哚丁酸,バイェルクロツプサィェンス株式会社制)稀释40倍,然后将使用Oxy的试验区(4)(7)(8)(13)(14)(15)用的染井吉野(樱)的枝在其中浸渍3小时,再分别插枝于各自的试验区的土壤中。
测定试验开始7周之后还存活的插枝的数的结果,如下所示。试验区(1)0%:试验区(2)10%:试验区(3)10%:试验区(4)0%:试验区(5)0%:试验区(6)0%:试验区(7)30%:试验区(8)10%:试验区(9)20%:试验区(10)30%:试验区(11)20%:试验区(12)30%:试验区(13)10%:试验区(14)20%:试验区(15)30%。
另外,上述存活的插枝全部确认有活跃的发根。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发根剂,具有对于以往不可能插枝的染井吉野(樱)的优异的发根诱导性能。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3中,与实施例2同样地使用特定乙酮醇脂肪酸(Ia),进行金丝桃的发根诱导性能试验。
在各试验区中使用的发根剂组成及发根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该试验的结果,使用本发根剂(10μM)及IBL(50ppm)的场合,发现金丝桃的插枝为100%生存。
另外,该发根性能试验如图1所示的那样,通过该图1可知,在试验区(1)、试验区(2)、试验区(3)、试验区(8)、试验区(11)、试验区(13)、试验区(14)、试验区(15)中,与水处理区(试验区1)比较,发根量明显增加。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发根剂对于根的增大是必要充分的条件。
另外,在图1的柱形图的顶部配置的“*”的记号,表示在显著性差检查中的显著性水平,1个该记号表示显著性水平为5%以下,2个该记号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以下,3个该记号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5%以下。
即,在柱状图的顶部配置有“*”的试验区,表示与水处理区(试验区(1))相比较发根量明显增加的区。
实施例4
南洋楹的发根诱导性能试验
作为复合板制造原料有用的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是热带树木,与其他的树种同样,随着树龄增加而不能插枝。使用不能插枝的南洋楹,用KODA或现有的发根诱导剂オキシベロン(バイェルクロツプサイェンス株式会社制),尝试插枝繁殖。培养土使用赤玉土小粒。将2个月后的结果示于表III,即使用オキシベロン,南洋楹的发根也完全没有被诱导,而通过将10μM的KODA进行喷雾可获得44%的发根率。
表III
  KODA(μM) オキシベロン   发根率   最大根长(mm)   根干燥重量(mg)
  10 0   44%   27.3   1.8
  100 0   11%   5.3   2.9
  0 2倍液   0%   0   0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发现本发明的乙酮醇脂肪酸具有植物发根诱导作用,完全在预测范围之外。

Claims (2)

1.式(II)表示的α-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用于制造植物发根诱导剂的用途,
式中,R1为直链烷基或具有双键的直链不饱和烃基,R2为直链亚烷基或具有双键的直链不饱和烃链,并且至少R1和R2中的任一方具有1个双键,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的全部碳原子数为5~24,碳原子间的全部双键数为1~6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上述α-乙酮醇不饱和脂肪酸为9-羟基-10-氧代-12(Z),15(Z)-十八碳二烯酸。
CN2005800132404A 2004-04-27 2005-04-27 植物发根诱导剂 Active CN19462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30744 2004-04-27
JP130744/2004 2004-04-27
PCT/JP2005/008460 WO2005102048A1 (ja) 2004-04-27 2005-04-27 植物発根誘導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289A CN1946289A (zh) 2007-04-11
CN1946289B true CN1946289B (zh) 2011-05-18

Family

ID=3519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32404A Active CN1946289B (zh) 2004-04-27 2005-04-27 植物发根诱导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20070293400A1 (zh)
EP (1) EP1741338A4 (zh)
JP (1) JP4724661B2 (zh)
CN (1) CN1946289B (zh)
WO (1) WO20051020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5579B2 (ja) * 2006-04-24 2011-12-28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挿し木の発根方法
JP5804803B2 (ja) * 2011-07-01 2015-11-04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植物細胞分化促進剤
CN104686272B (zh) * 2015-02-27 2017-05-24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樱桃砧木硬枝扦插繁殖的方法
CN105409700B (zh) * 2015-12-16 2019-04-02 陈明科 一种芳樟扦插繁殖方法
JP7382053B2 (ja) * 2018-10-25 2023-11-16 学校法人 龍谷大学 根系形成促進剤
CN111699957A (zh) * 2020-07-06 2020-09-25 刘志强 一种保证自然结香的伍佰艺奇楠一号沉香树扦插技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715A (zh) * 1996-03-04 1998-06-24 株式会社资生堂 成花诱导剂
US6046138A (en) * 1996-07-11 2000-04-04 Shiseido Company, Ltd. Indole derivatives and rooting inducers comprising the same as the active ingredient
CN1370045A (zh) * 1999-08-23 2002-09-18 株式会社资生堂 植物活化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9100B2 (ja) * 1996-03-04 2004-09-22 株式会社資生堂 花芽形成誘導剤及び花芽形成誘導用キット
JP3571626B2 (ja) * 1999-08-23 2004-09-29 株式会社資生堂 植物賦活剤
CN1290823C (zh) * 2000-03-26 2006-12-20 株式会社资生堂 乙酮醇脂肪酸的酰胺衍生物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JP4177320B2 (ja) * 2004-11-25 2008-11-05 株式会社資生堂 新規物質のα−ケトール不飽和脂肪酸誘導体及びそれを利用する植物成長調整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715A (zh) * 1996-03-04 1998-06-24 株式会社资生堂 成花诱导剂
US6046138A (en) * 1996-07-11 2000-04-04 Shiseido Company, Ltd. Indole derivatives and rooting inducers comprising the same as the active ingredient
CN1370045A (zh) * 1999-08-23 2002-09-18 株式会社资生堂 植物活化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41338A1 (en) 2007-01-10
CN1946289A (zh) 2007-04-11
JP4724661B2 (ja) 2011-07-13
EP1741338A4 (en) 2012-05-09
WO2005102048A1 (ja) 2005-11-03
US20070293400A1 (en) 2007-12-20
JPWO2005102048A1 (ja) 2008-03-06
US20100062943A1 (en) 2010-03-11
US20120220462A1 (en)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9304B (zh) 含吡唑醚菌酯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946289B (zh) 植物发根诱导剂
CN101056840B (zh) α-酮醇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以及使用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2273443B (zh) 含醚菌酯的超低容量液剂
US8318638B2 (en) Plant activator
JP5276894B2 (ja) イネの健苗育成向上剤
CN1956656A (zh) 植物发芽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AU2007208837A1 (en) Method of promoting thickening growth of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crop
CN102497780B (zh) 植物生长调节剂
JP2022097560A (ja) 植物の灌水量の低減剤、及び植物の灌水量を低減する方法
JP4845579B2 (ja) 挿し木の発根方法
KR100437959B1 (ko) 꽃눈 형성 유도제
WO2014040572A1 (zh) 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诱导抗虫作用及其应用
JPH09295908A (ja) 花芽形成誘導剤及び花芽形成誘導用キット
CN102626081B (zh) 防治卵菌纲病害的超低容量液剂
JP2004307359A (ja) 植物の生育調節剤
DE60102228T2 (de) Ketolfettsäurederivate und das pflanzenwachstum regulierende wirkstoffe
KR102650860B1 (ko) 1-(1-할로비닐)아렌 화합물을 함유하는 살조제 조성물
Corrêa et al. Tropical Aquaponic Produc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in Association with Goldfish
JP2000515490A (ja) 魚油を用いた植物保護方法
CN104082330A (zh) 一种葡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RU2083110C1 (ru) Способ стимулирования плод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 томатов
Kleinschmidt Effect of granular 2, 4-D on some water weeds and its persistence
JP2007022999A (ja) 植物病害抵抗性誘導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30

Address after: Hiroshima County

Patentee after: Maruzen Pharma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isedo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