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4214A - 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4214A
CN1944214A CNA2006101396694A CN200610139669A CN1944214A CN 1944214 A CN1944214 A CN 1944214A CN A2006101396694 A CNA2006101396694 A CN A2006101396694A CN 200610139669 A CN200610139669 A CN 200610139669A CN 1944214 A CN1944214 A CN 194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lift
belt
carrying belt
dera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396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帕伯洛·克鲁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94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4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 B66B19/02Installing or exchanging rop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电梯设备(1)的方法。在下面的竖井(10)范围内准备好电梯轿厢(20)。将一承载机构(30)设置在电梯竖井(10)内并围绕设置在电梯轿厢(20)下面的轿厢一换向轮(24.1,24.2)进行导引。将具有端部的其余的承载机构(30)储放在电梯轿厢(20)的作业平台(26)上。将电梯轿厢(20)向上面的竖井范围进行提升。将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栓系点(16)上。对第二端围绕曳引轮(12)进行导引。将在曳引轮(12)与第二端之间的环套向下放落到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将包括对重(32)的对重换向机构(34)悬挂在环套内。将第二端设置在第二拴系点(18)上。

Description

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欧洲专利申请EP0506323.8中披露了一种安装电梯设备的装置和方法,其中与迄今的安装方法不同不再需要专用的支架或辅助平台。根据该欧洲专利申请在电梯竖井内从上面开始安装承载机构,其中首先将电梯轿厢(预先)安装在电梯竖井的上面的范围内。但所述方法仅用于在承载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上方的情况。
但目前越来越多地采用具有被承载机构从下面环绕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在这种配置时轿厢—换向轮通常位于电梯轿厢的下侧,即在电梯轿厢下方的轿厢地板的范围内。在对承载机构安装时承载机构在电梯轿厢的下方围绕轿厢换向轮被导引或“穿入”换向轮内。因此根据所述的欧洲专利申请的机构和方法将不再适用。为此在EP0904247中披露了一种方法,其中当轿厢位于下面的安装位置时将承载机构预先安装在轿厢侧面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将轿厢向上牵引到上面的安装位置时必须将承载机构保持在应力的作用下,以便使承载机构保持在一通过换向在轿厢下方设定的沟槽内。因而实施困难,并且易于出现差错。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安装承载机构的方法,其中可以在首次安装时或在维护作业时以简单的、容许误差的和有效的方式安装具有在下面被包绕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承载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现所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在电梯设备上安装承载皮带的方法,其中从作业平台在多个竖井范围内实施安装步骤,其中
—在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准备好轿厢—换向轮以及作业平台,和对承载皮带围绕轿厢—换向轮进行导引和储放在作业平台的范围内,
—将承载皮带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拴系点上,对承载皮带的第二端围绕曳引轮进行导引,同时将环套放落在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在此处与具有对重的对重—换向机构连接,将承载皮带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拴系位置上,
其中在轿厢—换向轮的范围内安装有防脱轨保护件,所述防脱轨保护件用于避免承载皮带在径向以及侧向上的脱轨,和当作业平台为实现对承载皮带的安装位于下面的竖井范围内时,对防脱轨保护件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承载皮带的一个面是具有垂直于移动方向伸展的或沿移动方向伸展的沟槽的沟槽面,和曳引轮与相邻的轿厢换向轮之间的承载皮带围绕其纵向中轴扭转,使沟槽面既与曳引轮又与轿厢换向轮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对重—换向机构和/或在驱动轮的范围内安装有另一防脱轨保护件和利用防脱轨保护件可以避免承载皮带在径向上以及在侧向上的脱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防脱轨保护件固定地设置在电梯轿厢和/或对重换向机构和/或驱动轮上。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将电梯竖井内运行的作业平台与辅助起重装置连接,在将承载皮带储放在工作平台的范围内之后利用辅助起重装置将工作平台置于上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在对承载机构进行安装之后,解除作业平台与辅助起重装置的连接,和随之作业平台被承载皮带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曳引轮,和栓系点和优选辅助起重装置设置在上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利用第一栓系点和/或利用第二栓系点将承载皮带张紧。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对其余的承载皮带进行安装,所述承载皮带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基本相互平行伸展。
通常为实现在电梯设备的电梯竖井内对承载机构的安装,需要在不同的必要的高度上设置具有作业平台的支架和接着必须重新将其拆除,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仅采用唯一一个高度可调整的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在电梯轿厢本身上形成。其中不必将电梯轿厢完全安装好。只要已经具有电梯轿厢的基本结构和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轿厢—换向轮的底面或一个带有轿厢—换向轮的下面的结构部分以及一工作平台,则足以满足要求。优选利用辅助起重装置实现对这种结构的工作平台高度的调整。当在前一个步骤中根据一种与本申请并列进行申请的EP05106323.8中描述的方法对导轨进行安装时,在竖井内已经设置了这种辅助起重装置。
为实现必要的安装步骤将电梯轿厢暂时连接在辅助起重装置上,在结束安装时,即当电梯轿厢可以被承载机构承载时,解除电梯轿厢与辅助起重装置的连接。最好采用承载皮带作为承载机构,所述承载皮带的重量大大轻于钢丝绳,从而对辅助起重装置及其安装点不会加有过大的应力。另外便于对重量轻的承载皮带进行操作,因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以理想的方式可以将安装人员的数量减少到一名。此点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在对电梯轿厢进行提升时防脱轨保护件可以有效地避免皮带的脱轨。采用这种方法短时间内即可以实现对电梯设备和承载机构的安装和便于对安装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照实施例并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处于安装结束状态下的电梯设备侧视示意简图;
图2为处于第一安装中间状态下的电梯设备侧视示意简图;
图3为处于第二安装中间状态下的电梯设备侧视示意简图;
图4为处于第三安装中间状态下的电梯设备侧视示意简图;
图5为处于第四安装中间状态下的电梯设备侧视示意简图;
图6示出在具有设置有防脱轨保护件的轿厢—换向轮范围内对承载机构的导引;
图7为处于安装好的状态下的作为承载皮带的承载机构的示意简图;
图8为由两个承载皮带构成的承载机构的拴系点的示意图,其中具有张紧装置;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两个安装好的平行伸展的承载皮带的主动轮的部分示意图;
图10示出固定—/悬挂机构的一部分,所述机构根据本发明用于采用两个平行伸展的承载皮带对对重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有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和类似的或功能相同的构件。
图1示出一种电梯设备1。电梯设备1具有电梯竖井10,所述电梯竖井10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被井底10.1、侧壁10.2,10.3和顶部10.4限定。在电梯竖井10内设有曳引轮14以及皮带状的承载机构30的第一拴系点16和第二拴系点18。
对曳引轮12进行位置固定地和可旋转地安装和以通常的方式进行驱动。所述曳引轮优选作为驱动区直接与驱动单元的轴结成一体。
辅助起重装置1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电梯竖井10的顶部10.4。当对电梯设备1进行安装作业时和必要时进行维护作业时和其中电梯轿厢20(尚)未被承载机构30承载时,采用辅助起重装置14对电梯轿厢20进行承载。辅助起重装置14必要时以相宜的方式首先便于对电梯设备1的其它构件(例如导轨)的安装。在安装结束后可以将辅助起重装置14拆除,但也可以留在电梯竖井10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用于作为在应急情况下的备份的承载和驱动机构。作为辅助起重装置14优选采用一个设置在最上面的竖井范围内的滑轮式的装置。也可以采用一设置在最下面的竖井范围内的液压—提升装置(例如液压系统)或也可以采用一个建筑吊车。
电梯设备1另外具有上面已经提及的电梯轿厢20。所述电梯轿厢20的基本结构至少已经存在。对电梯轿厢20的最后的完全安装可以在稍后时刻完成。电梯轿厢20具有一个地板或一带有底面22的下面的结构部分,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轿厢—换向轮24.1和第二轿厢—换向轮24.2,以及一顶板(或一上部的结构部分),在电梯轿厢20的已有的基本结构尚未包括有侧壁时,所述顶板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作业平台26。也可以由电梯轿厢20的地板构成作业平台26。
电梯轿厢20与辅助起重装置14连接和通过该辅助起重装置14实现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10内的上下移动。图1示出位于上面的竖井范围内的电梯轿厢20。
另外属于电梯设备1的还有在上面提及的承载机构30、对重30和对重—换向机构34。承载机构30由用30表示的一根或多根承载皮带构成。承载机构或每根承载皮带30是细长的和柔韧的和具有第一端30.1,所述第一端在安装好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一拴系点16上,以及第二端30.2,所述第二端30.2在安装好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二拴系点18上。
承载机构30在安装好的状态下从第一拴系点16开始沿电梯竖井10的侧壁10.2向下伸展,被轿厢—换向轮24.1换向和在电梯轿厢20下面穿过,接着通过轿厢—换向轮24.2重新被换向和沿电梯竖井20的侧壁10.3向上伸展到曳引轮12。承载机构从曳引轮12以环套30.4的形式伸展到第二拴系点18。对重—换向机构34位于所述环套30.4上,对重32设置在所述对重—换向机构34上。
承载机构30主要由同样用30表示的一根或多根承载皮带构成。每根承载皮带30具有两个皮带面。拴系点16,18、轿厢—换向轮24.1,24.2、曳引轮12和对重—换向机构34的设计与承载皮带的数量及其设计相符。
如图8所示,承载皮带30的皮带面优选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皮带表面30.1,通常具有沟槽,所述沟槽垂直于承载皮带30的移动方向伸展或沿承载皮带30的移动方向伸展。承载皮带30的设置应使其经结构化处理的皮带面30.1在换向—旋转装置中,即在轿厢—换向轮24.1,24.2和在曳引轮12上(和必要时在对重—换向机构34上)始终面向相应的换向—旋转装置和与后者贴合或与后者啮合。如图7所示,此点将导致在承载皮带30移动时两个相互反向旋转的换向—旋转装置之间的承载皮带30围绕其纵向中轴扭转180°。由于这样种皮带重量轻,因而便于安装,且经过结构化处理的皮带表面30.1便于对皮带定向的控制。
电梯设备1另外包括一个张紧装置40,所述张紧装置用于对承载机构30张紧。在所述第一拴系点和/或第二拴系点18的范围内设置有张紧装置40。图8示出具有用于和具有两根承载皮带30的张紧装置40的拴系点16,18的实施例。利用所述螺旋装置(例如利用螺杆和防松螺母)可以实现所述张紧。
图9示出主动轮12的部分,所述主动轮用于对承载皮带30进行驱动。在图9中仅示出其中的一根承载机构30。承载皮带30的段30.5从轿厢—换向轮24.2向上伸展到主动轮12和然后从主动轮12作为段30.6伸展到对重—换向轮34。如图9所示,经结构化处理的皮带表面30.1与主动轮12啮合。
下面将对安装方法的具体步骤详细地加以说明。一些步骤的顺序不必非得如所述的那样,可分别根据配置一些安装步骤可以以不同的顺序进行或同时进行。
首先将电梯轿厢20置于电梯竖井10内或安装在电梯竖井内和临时地悬挂在辅助起重装置14上。为实施下述的方法步骤,电梯轿厢20位于下面的竖井范围内,但不是完全在底部,而是在一高度位置上(图2示出的间距A),在所述高度位置上人们可以实现对轿厢—换向轮24.1,24.2必要的接触。轿厢—换向轮24.1,24.2的轴例如在电梯竖井10的底部10.1上方大约A=1700mm处。
接着将承载机构30设置在电梯竖井10内和储放在电梯轿厢20的作业平台26或在其范围内。接着承载机构30围绕轿厢—换向轮24.1,24.2被导引。也可以首先将承载机构30围绕轿厢—换向轮24.1,24.2导引和然后将承载机构30储放在电梯轿厢20上面或电梯轿厢20上。然后其余的承载机构30的部分,特别是具有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的其余的承载机构部分仍在作业平台上26或作业平台26上面或从所述作业平台上实现在电梯轿厢20上的储放。图2示出在实施迄今所述的方法步骤后的安装—中间状态。
迄今所述的方法步骤针对整个承载机构30,即针对每根承载皮带。
用于防止当承载机构松弛时出现承载机构30脱轨的防脱轨保护件25如图6中以轿厢—换向轮24.1为例设置在轿厢—换向轮24.1,24.2上。防脱轨保护件25最好是固定的,即设置在换向轮的机壳上。所述防脱轨保护件具有一个侧导向件25.1,所述侧导向件可以防止承载机构30的侧滑,并具有一个径向导向件25.2,所述径向导向件可以防止承载机构在径向上的松弛。由于承载机构(尚)未被张紧,所以在安装承载机构30时势必产生承载机构松弛的现象。当例如电梯轿厢20上行时在通常设有的上行端缓冲器上承载机构30会出现短暂的去应力现象,所以在工作时也会出现承载机构松弛的现象。在图6中示出在右侧的处于安装好的状态的防脱轨保持件25,和示出在左侧的结束安装后的状态25a。如果采用具有纵向沟槽的表面的与换向轮24.1,24.2啮合的承载机构,则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实现防脱轨保护。这时防脱轨保护件仅用于防止承载机构在径向上的松弛。由于皮带的纵向沟槽与换向轮上的相应配合沟槽啮合,因而避免了侧向偏移。
接着如图3所示利用辅助起重装置将电梯轿厢20置于上面的竖井范围内,但并不完全到达顶部,而是在一可以允许安装人员在电梯轿厢20的作业平台26上作业的高度位置上。例如将电梯轿厢20置于一高度位置,在所述高度位置上电梯轿厢的地板位于在将驶抵的顶层停靠站下面大约1050mm位置处(图3中的间距B)。然后将承载机构30的第一端30.1设置在第一栓系点16上。在考虑到电梯设备1的实际设计和尺寸的情况下对所述间距A或B加以确定。与本申请相结合给出的数据仅仅是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
接着如图4所示对第二端30.2进行固定保持,最好将轿厢—换向轮24.2和承载机构30的第二端30.2之间的承载机构30部分成环套30.3状放落入电梯竖井10内,因为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判定承载机构是否出现不希望的扭转,接着将第二端30.2围绕曳引轮12导引。其中承载机构30或承载皮带30在轿厢—换向轮24.2和曳引轮12之间优选有针对性地扭转180°。承载机构30的第二端30.2也可以临时地固定在第二连接点18上或轿厢20上。由一名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承载机构的这种方式的安装。
这时以电梯轿厢20作为观视基准,可在曳引轮任一侧将第二环套30.4放落入电梯竖井10的下面的竖井范围内,确切地说,其与电梯竖井10的侧壁10.3接近的段30.6和30.7(并参见图9和10)在该侧壁10的可能的安装结构内被导引。如图5所示在主动轮12和承载机构30的第二端30.2之间形成所述环套30.4。侧壁10的安装结构例如是卡子,所述安装结构围绕对重32,以便可以实现轿厢导轨的固定。
当然随着第二环30.4的放落,第一环30.3被提升。
最好如上面在针对在轿厢—换向轮24.1,24.2上安装承载机构30所述,在承载机构换向的范围内在主动轮12上设置一防脱轨保护件。所述方脱轨保护件(图中未示出)避免在承载机构松弛的情况下承载机构30的脱轨。在电梯设备正常的工作情况下由与主动轮12或驱动区啮合的经结构化处理的皮带表面承担对承载机构30的导向的功能。当例如由于对重32或轿厢20的跳动出现承载机构松弛的情况时,经结构化处理的皮带表面30.1暂时将不再与主动轮12啮合。在此时间点防脱轨保护件将防止承载机构30出现移动。最好如在图6中设置在轿厢—换向轮24.1的举例所示,防脱轨保护件固定设置。在采用这种防脱轨保护件的情况下,主动轮12或换向轮可以具有很小的尺寸。例如主动轮不需要凸肩直接与轴或辊结合在一起。
这时优选将电梯轿厢停留在上面的竖井范围内,同时在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将对重—换向机构34安装在第二环套30.4上和对对重32进行悬挂。由于电梯轿厢20在上面的竖井范围内,所以具有对重32和对重—换向机构34的环套30.4悬挂在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图5中示出所述的安装—中间状态。最好在同一工作步骤中在对重—换向机构34上设置必要的防脱轨保护件。
在将环套30.4放落到电梯竖井10内时可以暂时在承载机构30上固定一个小的重块,以便保证承载机构30在电梯竖井10内充分向下的悬挂。该步骤是选用步骤。
接着将承载机构30的第二端30.2设置在位于上面的竖井范围内的第二栓系点18上并将承载机构30张紧。
栓系点16,18将承载机构30的承载力导入周围的建筑物上。栓系点16,18例如固定在电梯竖井的壁上或设置在导轨上或与驱动装置的结构连接。
在该步骤后,电梯轿厢20被承载机构30承载和因此可以断开与辅助起重装置14的连接。这时实现的最终的安装状态与图1所示的状态是相符的。
图10示出在环套30.4范围内的由两根承载皮带30构成的承载机构,所述环套用于固定对重—换向机构34。在图10中该对重—换向机构34尚未在环套30.4内。在将对重—换向机构32设置在对重32上之前如图10所示将其插入环套30.4内。
由于将电梯轿厢20本身作为作业平台加以便用,从而不必暂时安装作业平台或支架,所以这种新的方法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当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即在可调整高度的作业平台26上必须设置护栏或防坠落安全设施。特别是由于采用承载皮带作为承载机构,所述承载皮带重量较轻和因而与钢丝绳相比便于操作,其中在安装承载皮带时仅需要一名人员即可以实施这种新的方法。
另外便于对电梯设备的安装进行检查。作为承载皮带的承载机构很轻,便于对在竖井内的设置进行检查,因而便于对承载皮带的扭转加以确定并从而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就总体而言,此点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对电梯设备的安装和不需要在电梯竖井内或建筑物上设置昂贵的辅助建筑结构。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在电梯设备(1)上安装承载皮带(30)的方法,其中从作业平台(26)在多个竖井范围内实施安装步骤,其中
-在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准备好轿厢-换向轮(24.1,24.2)以及作业平台(26),和对承载皮带(30)围绕轿厢-换向轮(24.1,24.2)进行导引和储放在作业平台(26)的范围内,
-将承载皮带(30)的第一端(30.1)固定在第一拴系点(16)上,对承载皮带(30)的第二端(30.2)围绕曳引轮(12)进行导引,同时将环套(30.4)放落在下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在此处与具有对重(32)的对重-换向机构(34)连接,将承载皮带(30)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拴系位置(18)上,
其特征在于,在轿厢-换向轮(24)的范围内安装有防脱轨保护件(25),所述防脱轨保护件(25)用于避免承载皮带(30)在径向以及侧向上的脱轨,和当作业平台(26)为实现对承载皮带的安装位于下面的竖井范围内时,对防脱轨保护件(25)进行设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平台(26)至少包括电梯轿厢(20)的基本结构和轿厢-换向轮(24)设置在电梯轿厢(20)的下面的范围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皮带(30)的一个面是具有垂直于移动方向或沿移动方向伸展的沟槽的沟槽面(30.1),和将曳引轮(12)与相邻的轿厢-换向轮(24)之间的承载皮带(30)围绕其纵向中轴进行扭转,使沟槽面(30.1)既与曳引轮(12)又与轿厢-换向轮(24)啮合。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重-换向机构(34)和/或在驱动轮(12)的范围内安装另一防脱轨保护件(25)和利用防脱轨保护件(25)避免承载皮带(30)在径向上以及在侧向上的脱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脱轨保护件(25)固定地设置在电梯轿厢(20)和/或对重-换向机构(34)和/或驱动轮(12)上。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梯竖井内运行的作业平台(26)与辅助起重装置(14)连接,在将承载皮带(30)储放在工作平台(26)的范围内之后,利用辅助起重装置(14)将工作平台(26)置于上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在安装承载机构之后,解除作业平台(26)与辅助起重装置(14)的连接,和随之作业平台(26)被承载皮带(30)承载。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曳引轮(12),和栓系点(16,18)和优选辅助起重装置(14)设置在上面的竖井范围内和利用第一栓系点(16)和/或利用第二栓系点(18)将承载皮带(30)张紧。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其余的承载皮带(30)进行安装,所述承载皮带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基本相互平行伸展。
CNA2006101396694A 2005-10-04 2006-09-28 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Pending CN19442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09209 2005-10-04
EP05109209.6 2005-10-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4214A true CN1944214A (zh) 2007-04-11

Family

ID=3551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396694A Pending CN1944214A (zh) 2005-10-04 2006-09-28 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81384A1 (zh)
EP (1) EP1772411A1 (zh)
JP (1) JP2007099515A (zh)
KR (1) KR20070037995A (zh)
CN (1) CN1944214A (zh)
AU (1) AU2006225212A1 (zh)
BR (1) BRPI0604224A (zh)
CA (1) CA2561851A1 (zh)
NZ (1) NZ550160A (zh)
SG (1) SG131070A1 (zh)
TW (1) TW20073043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0968B (zh) * 2008-09-12 2011-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04428231A (zh) * 2012-06-29 2015-03-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
CN107531456A (zh) * 2015-04-27 2018-01-02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对电梯牵引构件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的设备
CN112272649A (zh) * 2018-02-15 2021-01-26 安全工业责任有限公司 电梯安装方法及设备
CN112744673A (zh) * 2020-12-22 2021-05-04 合肥学院 一种施工升降机用人员防坠装置
CN113544071A (zh) * 2019-03-27 2021-10-2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在电梯设备中使用的测量带结构以及用于安装和运行电梯设备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94944B1 (es) * 2006-09-25 2009-02-16 Orona S. Coop Elemento de suspension y traccion para aparatos elevadores y aparato elevador.
US8205720B2 (en) * 2008-12-30 2012-06-26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hoisting roping of an elevator
US8878382B2 (en) * 2009-04-20 2014-11-04 Carmelito B. Tiancho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or turbine with potential energy gain
DE102013219825A1 (de) * 2013-09-30 2015-04-02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Aufzuganlage
CN109667416B (zh) * 2019-01-30 2023-06-02 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 电梯井整体可提升操作平台及其升降方法
EP3816089A1 (en) * 2019-10-31 2021-05-05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oping an elevator
WO2023070175A1 (en) * 2021-10-28 2023-05-04 Ponjavic Jozo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out scaffold assembly
CN114261871A (zh) * 2021-12-30 2022-04-01 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 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更换方法
CN117550492B (zh) * 2024-01-12 2024-04-05 河南中冶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的桥式起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40949B1 (zh) * 1988-12-22 1991-03-15 Otis Elevator Co
DE69805257T2 (de) * 1997-03-07 2002-08-29 Kone Corp Verfahren und apparatus zum einbau eines aufzugs
US6401871B2 (en) * 1998-02-26 2002-06-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Tension member for an elevator
DE29717887U1 (de) * 1997-10-08 1998-04-09 Kranick Michael System-Rollengerüst für Schachtköpfe von Aufzugsanlagen
ATE512925T1 (de) * 2001-11-23 2011-07-15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FI116461B (fi) * 2004-03-18 2005-11-30 Kone Corp Menetelmä hissin asentamiseksi ja hissin toimituskokonaisuu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0968B (zh) * 2008-09-12 2011-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CN104428231A (zh) * 2012-06-29 2015-03-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
CN104428231B (zh) * 2012-06-29 2016-09-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
CN107531456A (zh) * 2015-04-27 2018-01-02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对电梯牵引构件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的设备
CN107531456B (zh) * 2015-04-27 2019-12-20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对电梯牵引构件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的设备
CN112272649A (zh) * 2018-02-15 2021-01-26 安全工业责任有限公司 电梯安装方法及设备
CN113544071A (zh) * 2019-03-27 2021-10-2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在电梯设备中使用的测量带结构以及用于安装和运行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13544071B (zh) * 2019-03-27 2023-05-23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在电梯设备中使用的测量带结构以及用于安装和运行电梯设备的方法
US11905140B2 (en) 2019-03-27 2024-02-20 Inventio Ag Measuring tape arrangement for use in an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d operat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12744673A (zh) * 2020-12-22 2021-05-04 合肥学院 一种施工升降机用人员防坠装置
CN112744673B (zh) * 2020-12-22 2022-10-11 合肥学院 一种施工升降机用人员防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99515A (ja) 2007-04-19
BRPI0604224A (pt) 2008-05-20
CA2561851A1 (en) 2007-04-04
EP1772411A1 (de) 2007-04-11
KR20070037995A (ko) 2007-04-09
AU2006225212A1 (en) 2007-04-19
NZ550160A (en) 2008-03-28
TW200730432A (en) 2007-08-16
US20070181384A1 (en) 2007-08-09
SG131070A1 (en) 200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4214A (zh) 在电梯轿厢和竖井上安装电梯轿厢承载机构的方法
CN1854054A (zh) 用于将导轨安装在电梯竖井内的方法和装置
CN1323929C (zh) 电梯系统
CN1160245C (zh) 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
FI123730B (fi) Järjestely hissin nopeudenrajoittimessa
CN103306199B (zh) 桥梁底幅面检修吊篮安装方法
CN1749143A (zh) 电梯设备皮带端连接装置和对其保护和检查的方法
CN1236992C (zh) 电梯结构装置
CN1721312A (zh) 具有平行设置的扁平皮带式的悬挂机构的电梯设备
CN1926054A (zh) 自动人行道、自动坡道或自动扶梯
CN1721314A (zh) 悬挂电梯设备轿厢或对重的装置和安装/维护悬挂装置的方法
CN1993290A (zh) 电梯安装方法以及电梯
CN1436714A (zh)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系统
CN1248309A (zh) 停车库
CN1934026A (zh) 货物集装箱装卸门式起重机的钢索缠绕支撑系统
CN102776834A (zh) 悬索桥主缆工作车
CN1093501C (zh)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的解除方法
CN102373821A (zh) 汽车曳引升降装置
CN108996439B (zh) 一种风电塔筒垂直升降施工装置
CN2889997Y (zh) 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CN107601222A (zh) 轿厢自行式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39127B (zh) 一种电梯井内部导引轨道定位安装设备
CN1590267A (zh) 施工用电梯的绳索喂送装置
CN1182019C (zh) 建筑升降机塔架高度的升高和降低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219824925U (zh) 一种高速铁路预应力箱梁双层张拉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