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2511A - 纤维素酯薄膜 - Google Patents

纤维素酯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2511A
CN1942511A CNA2005800109713A CN200580010971A CN1942511A CN 1942511 A CN1942511 A CN 1942511A CN A2005800109713 A CNA2005800109713 A CN A2005800109713A CN 200580010971 A CN200580010971 A CN 200580010971A CN 1942511 A CN1942511 A CN 1942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cellulose ester
ester film
matting agent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09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涩谷昌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42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2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5Stabilisers against oxidation, heat, light,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01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 C08K5/103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with poly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08K5/523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08L1/12Cellulose 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08L1/14Mixed esters, e.g. cellulose acetate-butyr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08J2301/12Cellulose acet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酯薄膜,是含有消光剂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以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A时,0.8≤μA/μB≤1.3。

Description

纤维素酯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偏振片用的保护薄膜,特别是关于可达到改善5000m以上的卷取品的卷绕品质的纤维素酯薄膜。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偏振片用的保护薄膜,可使用纤维素酯薄膜。现有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制造方法,例如有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方法,将纤维素酯溶液(以下亦称为胶浆(dope))于具有经镜面处理的表面的可无限移动的无端点支持体(不锈钢制带或转筒)上由流延嘴中流延出,将胶浆膜(以下亦称为网(web))于剥离辊(剥离点)剥离,再将网导入干燥装置中,边搬运边干燥得到纤维素酯薄膜,且通过卷取机卷取制造出纤维素酯薄膜。作为LCD的偏振片用的保护薄膜,可使用纤维素酯薄膜中主要为纤维素三乙酸酯(TAC)薄膜。
现有对于纤维素酯薄膜的制造上,一般为2000m卷的薄膜生产,近年来因纤维素酯薄膜的需要变大,薄膜的生产成为2500m卷~4000m卷,今后薄膜的高生产下预测薄膜生产可超过5000m卷。
然而,如此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时,卷薄膜的力量会增大,卷外观会恶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变差,即卷品质会有恶化的现象。
被认为与这些薄膜的卷品质有关之偏振片用保护膜中所使用的纤维素酯薄膜,其表面物理特性经改良的现有专利文献如下。
[专利文献1]特开平5-53244号公报该申请人首先提出可薄膜化,且不会有失去透明或薄膜彼此间产生粘着的膜物性优良的卤化银照片用支持体。
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为支持体的两面各具有含有消光剂的下引层的卤化银照片用支持体,该支持体的厚度为50μm~100μm,并以一方下引层与另一方下引层分别含有平均粒径相异的消光剂为特征。
[专利文献2]特开2001-51378号公报该申请人首先提供如下发明:卷成辊状时不会引起阻碍现象、且卷成辊状后经热处理过程也不会引起阻碍现象的卤化银照片感光材料用支持体,以及不会引起乳剂层等的涂布干燥过程的步骤污染或涂布缺陷的卤化银照片感光材料。
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为单面至少具有1层的下引层,其反面具有消光层的卤化银照片感光材料用支持体,以该下引层具有平均一次粒径为0.01~1.6μm的消光剂,且该消光剂的该下引层表面的突起高度为0.002μm以上为特征,限定了消光剂微粒的粒径。
[专利文献3]特开2001-163994号公报该申请人首先提供一种通过树脂薄膜上设置防静电层,可改良将此作为偏振片保护用薄膜使用时,会有碱皂化步骤中防静电层的破坏或因涂布溶剂对基材的影响使得卷度变大的问题、或添加剂会污染制造时的析出步骤,而产生薄膜上析出的问题等,提供一种与薄膜内面无阻碍,与偏光镜的粘着性充分的生产性高的树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
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是以一种至少一边的表面侧的防静电剂浓度与树脂薄膜整体的防静电剂的平均浓度相异为特征的。
[专利文献4]特开2002-194106号公报该申请人首先提出如下发明:随着液晶显示组件的薄膜化,薄膜化偏振片保护薄膜时,薄膜制膜步骤及偏振片作成步骤中,使用性优良的纤维素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文献4记载的发明是以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薄膜中含有0.04~0.3质量%的微粒为特征的。还有,薄膜中含有平均粒径限定为1.0~10.0μm的消光剂微粒。
[专利文献5]特开2002-265670号公报该申请人首先提供如下发明:解决薄膜化偏振片保护薄膜时所产生的薄膜制膜步骤、及偏振片作成步骤的问题的使用性优良的纤维素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文献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薄膜中含有微粒的纤维素酯薄膜中,微粒的1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30nm,薄膜中的微粒平均纵轴粒径为A(nm),薄膜中相对于纤维素酯的微粒的添加质量比率为B(%)时,A×B为15~120。还有,纤维素酯薄膜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限定为100~2000nm。
[专利文献6]特开2002-317059号公报该专利文献6记载的发明是以不损害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透明性并具有良好搬运性、耐伤性为目的,流延溶解纤维素酰化物于溶剂的溶液后经制膜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该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中的消光剂含有率为0.03~0.15重量%为特征。还有,消光剂为平均粒径限定为0.5~1μm的二氧化硅。
[专利文献7]特开2003-96208号公报该申请人首先提出薄膜厚度较薄,也不会产生皱折或折断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发明。
该专利文献7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厚度60μm以下的纤维素酯薄膜是以温度23℃、湿度55%的薄膜接触面彼此间的摩擦系数为a,温度23℃、湿度80%的摩擦系数为b,及温度23℃、湿度85%的摩擦系数为c时,1.0≤b/a≤1.5,且1.0≤c/a≤5.0,优选1.0≤b/a≤1.5,且1.0≤c/a≤2.0的关系成立。还有,限定了纤维素酯薄膜中的微粒平均粒径、及粒子间距离。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现有发明是在任一薄膜上皆有涂设层,与该涂设层中的物性相关的发明,并未对薄膜本身的表面物理特性进行改良。
还有,上述专利文献4~7所记载的现有发明都是与纤维素酯薄膜本身的表面物性的改良相关的,但存在改良效果并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对于作为液晶显示组件的偏振片保护薄膜所使用的纤维素酯薄膜,例如其为可负荷5000m卷以上大卷径的卷取品,且可抑制卷品质的恶化的纤维素酯薄膜。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点进行反复详细研究的结果,以纤维素酯薄膜的平滑性为指针的摩擦系数在原理上是由面接触负荷重量(以下也称荷重)的摩擦阻力/负荷重量所求得,故并非取决于负荷重量。换言之,负荷重量既使有变化,摩擦系数并不会改变。但一般的摩擦面状态、接触状态等所引起的负荷重量变化会使摩擦系数产生变化,故不会产生该变化为优选的表面状态。本发明人发现既使改变负荷重量,摩擦系数的变化也较少的优选方式,而完成本发明。特别于薄膜的卷径增加等卷薄膜的负荷过大时,也可控制使该摩擦系数不会产生变化,故实现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品质的劣化受到控制,而完成本发明。
欲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为含有消光剂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以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A时,0.8≤μA/μB≤1.3。
还有,本发明的第2项为第1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十点平均粗糙度:Rz,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分别在下述范围内;
9.0nm≤Ra≤11.0nm
150nm≤Rz≤250nm
10nm≤Sm≤300nm。
本发明的第3项是根据第1项或第2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0.3~3μm。
本发明的第4项是根据第1项或第2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00~10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1~5μm。
本发明的第5项是根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通式〔I〕所示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1097100081
(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
本发明的第6项是根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以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的化合物、以及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苯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1097100082
本发明的第7项是根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相对于纤维素酯薄膜的比率为4.5~12.5重量%的由脂肪族多元醇与1种以上的单羧酸的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8项是根据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单羧酸为分子内具有芳香族环或环烷基环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9项是根据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2~20价的多元醇。
本发明的第10项是根据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2~3价的多元醇。
本发明的第11项是根据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碳数4以上的多元醇。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第1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发明如上所述,其为含有消光剂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以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A时,0.8≤μA/μB≤1.3,故第1项所记载的发明可以作为液晶显示组件即偏振片的保护薄膜所使用的纤维素酯薄膜,例如既使负荷5000m卷以上的大卷径负担的卷取品也可达到可抑制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还有,本发明的第2项是根据第1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十点平均粗糙度:Rz,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分别在下述范围内;
9.0nm≤Ra≤11.0nm
150nm≤Rz≤250nm
10nm≤Sm≤300nm。
第2项所记载的发明通过将薄膜表面状态设定于特定范围,薄膜于接触时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可控制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也可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在特定范围内,可保持与卷品质有关的薄膜平滑性处于良好状态,例如既使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卷薄膜所需的力量增大,亦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3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1项或第2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0.3~3μm。
其中,欲使卷取后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动摩擦系数设定于特定范围内时,必须将特定粒径的微粒以特定粒子间距离下存在。即,微粒并非以薄膜内部的含有量或含有比率来限定,是以微粒的存在状态,即以粒子间距离来限定。
第3项的纤维素酯薄膜通过薄膜表面状态设定于特定范围,薄膜于接触时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可控制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也可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处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时,使卷薄膜所需的力量增大,也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4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系为第1项或第2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00~10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1~5μm者,故第4项所记载的发明同样地通过薄膜表面状态设定于特定范围,薄膜于接触时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可控制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亦可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处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时,使卷薄膜所需的力量增大,也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还有,卷取后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动摩擦系数设定于特定范围时,可使用特定的增塑剂。通过特定增塑剂的使用,可使吸湿性、透湿性降低,湿度变化时的薄膜耐湿性提高,这与摩擦系数的降低以及平滑性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本发明的第5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通式〔I〕所示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1097100101
(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
发明的第5项所记载的发明通过薄膜表面状态设定于特定范围,薄膜于接触时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可控制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也可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处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时,使卷薄膜所需的力量增大,也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还有,特别是在为三联苯磷酸酯(TBP)时,可提高薄膜的疏水性,其结果可显示平滑性提高作用。
本发明的第6项所记载发明为是根据上述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以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的化合物、以及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苯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1097100111
发明的第6项所记载的发明通过薄膜表面状态设定于特定范围,薄膜于接触时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可控制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亦可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处于特定范围内,既使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时,使卷薄膜所需的力量增大,也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7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还含有相对于纤维素酯薄膜的比率为4.5~12.5重量%的由脂肪族多元醇与1种以上的单羧酸的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化合物。第7项所记载的发明,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可控制处于特定的范围内,故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8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单羧酸为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的化合物,第8项所记载的发明,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可控制于特定的范围内,故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可以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9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2~20价的多元醇。第9项所记载的发明,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可控制于特定的范围内,故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10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2~3价的多元醇,第10项所记载的发明,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可控制于特定的范围内,故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即防止卷品质劣化之效果。
本发明的第11项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上述第7项记载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碳数4以上的多元醇。第11项所记载的发明,既使接触负荷重量起变化,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可控制于特定的范围内,故可达到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的劣化,可以即防止卷品质劣化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酯薄膜,其含有消光剂,其特征在于,以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A时,0.8≤μA/μB≤1.3。
如此,以纤维素酯薄膜的平滑性为指针的摩擦系数在原理上是由面接触负荷的摩擦阻力/负荷重量所求得,故并非取决于负荷重量。换言之,负荷重量既使有变化,摩擦系数并不会改变。但一般的摩擦面状态、接触状态等所引起的负荷重量变化会使摩擦系数产生变化,故不会产生该变化为优选的表面状态。本发明人发现既使改变负荷重量,摩擦系数的变化也较少的优选方式,而完成本发明。特别于薄膜的卷径增加等卷薄膜的负荷过大时,也可控制使该摩擦系数不会产生变化,而可控制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品质的劣化。
本发明涉及的纤维素酯薄膜,以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A时,0.8≤μA/μB≤1.3。
其中,μA/μB不足0.8,低接触荷重下的动摩擦系数变高,卷径较少的卷薄膜下的薄膜平滑性较难产生,结果使得卷变形较易产生而不优选。还有,μA/μB超过1.3时,高接触荷重下的动摩擦系数变高,卷径较多的后期卷薄膜下的外观劣化较易产生,故不优选。作为结果,μA/μB不足0.8,卷薄膜的卷取稳定性会下降,容易产生外观劣化而不优选。还有,μA/μB超过1.3,卷薄膜的卷取稳定性会下降,容易产生外观劣化而不优选。
还有,现有并未进行薄膜的点接触时的动摩擦系数试验,JIS规格等一般薄膜的动摩擦系数试验是在面接触下进行的。
此时,纤维素酯薄膜的300g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B,以及1000g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A的测定,例如可由下述实施。
测定方法
使用新东化学株式会社制作的表面性试验机TYPE14S、TYPE18L、TYPE32、Transpotation及这些类似机种,有关面接触时的动摩擦系数试验则使用面接触压头,适当地加上上述的荷重进行动摩擦系数试验而求得。对于面接压头可使用各种选择工具。通过装置所指定的方法求得动摩擦系数、及静摩擦系数。
另外,上述测定方法为其中一个例子,并未限定于此,可使用类似的测定机进行同样方法适当地求得动摩擦系数、及静摩擦系数。
还有,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该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十点平均粗糙度:Rz,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分别在下述范围内;
9.0nm≤Ra≤11.0nm
150nm≤Rz≤250nm
10nm≤Sm≤300nm。
将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十点平均粗糙度(Rz),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保持在上述范围时,可将与卷品质有关的薄膜平滑性保持于良好状态,例如提高纤维素酯薄膜的卷径,既使卷薄膜所需的力量增大,也可防止薄膜卷外观的劣化或薄膜彼此间的平滑性劣化,即可防止卷品质的劣化。
还有,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该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0.3~3μm。
其中若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子不足100nm,薄膜彼此间重叠时的接触点数变少,薄膜彼此间的摩擦阻力增加,结果会容易产生卷薄膜时的薄膜外观劣化,故不优选。还有,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若超过500nm时,会使薄膜的透明性劣化,薄膜的外观也会劣化,故不优选。还有,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不足0.3μm,薄膜的透明性会劣化,薄膜的外观也会劣化,故不优选。又若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超过3μm时,薄膜彼此间重叠时的接触点数变少,薄膜彼此间的摩擦阻力增加,结果会容易产生卷薄膜时的薄膜外观劣化,故不优选。
还有,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该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00~10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1~5μm。
其中若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之平均粒子不足500nm,薄膜彼此间重叠时的接触点数变少,薄膜彼此间的摩擦阻力增加,结果会容易产生卷薄膜时的薄膜外观劣化,故不优选。还有,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若超过1000nm时,会使薄膜的透明性劣化,薄膜的外观也会劣化,故不优选。还有,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不足1μm,薄膜的透明性会劣化,薄膜的外观也会劣化,故不优选。又若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超过5μm时,薄膜彼此间重叠时的接触点数变少,薄膜彼此间的摩擦阻力增加,结果会容易产生卷薄膜时的薄膜外观劣化,故不优选。
以下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主成分的纤维素酯,可举出纤维素三乙酸酯(TAC)、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CAP)等。纤维素三乙酸酯的情况下,特别是聚合度为250~400,结合乙酸量为54~62.5%的纤维素三乙酸酯为佳,结合乙酸量为58~62.5%的基底强度较强,故更优选。纤维素三乙酸酯是由单独或混合棉花绒所合成的纤维素三乙酸酯与木浆所合成的纤维素三乙酸酯后使用。纤维素酯实质上以纤维素三乙酸酯为佳。
本发明的方法中,用于纤维素酯的溶解的溶剂,可单独或并用,但混合良溶剂与弱溶剂使用可提高生产效率,故优选,良溶剂的量越多,纤维素酯的溶解性及微小不溶解物导致的薄膜异物越少,故优选。良溶剂与弱溶剂的混合比率优选范围是良溶剂为70~98重量%,弱溶剂为30~2重量%。
其中用于本发明的良溶剂、弱溶剂是可单独溶解纤维素酯者为良溶剂,单独时会膨润或无法溶解的为弱溶剂。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良溶剂虽无特别限定,但例如在为纤维素三乙酸酯(TAC)时,可举出二氯甲烷(DCM)等有机卤化合物或二氧戊环类,在为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CAP)时,可举出二氯甲烷(DCM)、丙酮、乙酸甲酯(MA)等。还有,作为弱溶剂虽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优选使用甲醇、乙醇(EtOH)、异丙醇、正丁醇、环己烷、丙酮、环己酮等。
纤维素酯的非氯系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丙酮、乙酸乙酯(MA)、环己酮、甲酸乙酯、1,3-二氧戊环、2,2,2-三氟乙醇、2,2,3,3-四氟-1-丙醇、1,3-二氟-2-丙醇、1,1,1,3,3,3-六氟-2-甲基-2-丙醇、1,1,1,3,3,3-六氟-2-丙醇、2,2,3,3,3-五氟-1-丙醇等。这些溶剂可仅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
作为非氯系有机溶剂,其中也以乙酸甲酯(MA)、丙酮为最佳。乙酸甲酯、丙酮其溶解性优良,可得到透明性优良的薄膜。
本发明中,纤维素酯的溶液是以溶解度的提高、粘度调整、干燥速度的调整、流延溶液时的凝胶化促进等为目的,可含有碳数1~6的低级醇类。作为这些低级醇类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1-丙醇、异丙醇、1-丁醇、异丁醇、2-丁醇、叔丁醇、环己醇等。其中甲醇、乙醇、1-丁醇为佳。这些低级醇类相对于整个有机溶剂而言含有2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为佳。含有碳数为1至6的低级醇类的纤维素酯,在流延浇注时,既使含有多量残溶剂的状态,其膜强度也强,容易从使用于流延浇注的支持体的带或转筒上剥离。
纤维素酯溶液可使用一般方法调整,将纤维素酯及溶剂放入容器中,于常温下或溶剂未沸腾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而得到。搅拌混合是以容器内部无液膜残留的装置、方式为佳。还有,以容器内装满氮气等惰性气体来抑制分解也可以。若必要可使用加压容器,加压下搅拌混合也可以。
溶液中的纤维素酯浓度从薄膜制膜时的干燥效率观点来看,尽可能使其越高浓度越佳。另一方面,若过高浓度时,溶液的粘度会过大,所得到的薄膜平面性会有劣化情况。从这些观点来看,优选溶液的纤维素酯浓度为15重量%~40重量%的范围。且以20重量%~35重量%的范围为更优选。
纤维素酯溶液的粘度于制膜时只要在可流延范围即可,一般调整为5P(泊)至500P(泊)的范围为佳。
添加溶剂的加热温度在使用溶剂的沸点以上且该溶液未沸腾的范围的温度为佳,例如设定为60℃以上,80~110℃的范围为优选。还有,压力设定在所定温度下溶剂不会沸腾的程度。
溶解后边冷却边由容器取出,或由容器以泵等抽出再以热交换器等进行冷却,将此供于制膜。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还含有通式〔I〕所示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1097100171
(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且特别是在为三联苯磷酸酯(TBP)时,可提高薄膜的疏水性,其结果显示提高平滑性的作用。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其中含有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的以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的化合物、以及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苯基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增塑剂虽无特别限定,但磷酸酯系中可使用三苯基磷酸酯(TPP)、联苯二苯磷酸酯(BDP)、三甲酚磷酸酯、甲酚二苯基磷酸酯、辛基二苯基磷酸酯、三辛基磷酸酯、三丁基磷酸酯等,酞酸酯系中,可使用二乙基酞酸酯、二甲氧基乙基酞酸酯、二甲基酞酸酯、二辛基酞酸酯、二丁基酞酸酯、二-2-乙基己基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丁酸酯、邻苯二甲酸乙酯(EPEG)、邻苯二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乙酯等。
若必要,上述的增塑剂可并用2种以上使用。通过含有这些增塑剂,可得到优良的尺寸稳定性、耐水性之薄膜,故最优选。
本发明中,因特定吸水率及水分率在特定的范围,作为优选的增塑剂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2重量%以下。增塑剂可并用2种以上使用,这些增塑剂的合计量只要在12重量%以下即可。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还含有脂肪族多元醇与1种以上的单羧酸的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化合物。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多元醇酯的含有量为4.5~12.5重量%,优选为6~12重量%,更优选为7~11重量%。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中,上述单羧酸为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的化合物,故优选。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中,脂肪族多元醇为2~20价为佳。
如此使用多元醇酯时,可使现有的增塑剂减量的较大效果。
其次,对于本发明所使用的脂肪族多元醇酯作说明,脂肪族多元醇酯为2~20价的脂肪族多元醇与1种以上的单羧酸的酯类。
本发明所使用的脂肪族多元醇为2~20价的醇类,如下述通式(II)所示。
R1-(OH)n......〔II〕
式中,R1表示n价的脂肪族有机基,n表示2~20的正整数,OH基表示醇性及/或酚性羟基。
其中,作为n价的脂肪族有机基,可举出亚烷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三甲撑、四甲撑等)、亚烯基(例如亚乙烯基等)、亚炔基(例如亚乙炔基等)、环亚烷基(例如1,4-环己烷二基等)、链烷三基(例如1,2,3-丙烷三基等)。n价的脂肪族有机基包含具有取代基(例如羟基、烷基、卤原子等)的。
n优选为2~20。作为优选的多元醇例子,例如可举出核糖醇、阿拉伯糖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二丁二醇、1,2,4-丁三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己三醇、半乳糖醇、甘露糖醇、3-甲基戊烷-1,3,5-三醇、四甲基乙二醇、山梨糖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木糖醇等。特别以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山梨糖醇、三羟甲基丙烷、木糖醇为佳。
(单羧酸)
本发明中,作为多元醇酯中的单羧酸,虽无特别限定但可使用公知的脂肪族单羧酸、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等。其中使用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时,可提高透湿性、保留性,故优选。
作为优选的单羧酸例子,可举出以下所示的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作为脂肪族单羧酸,优选使用具有碳数1~32的直链或侧链的脂肪酸。以碳数1~20的为更优选,1~10的为特优选。含有乙酸时,与纤维素酯的相溶性会增加,故优选,亦可使用乙酸与其它单羧酸混合。
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可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羧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十七烷酸、十八烷酸、十九烷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二十六烷酸、二十七烷酸、二十八烷酸、三十烷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碳烯酸、油酸、山梨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还可以具有取代基。
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这些的衍生物。
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举出安息香酸、甲苯酸等安息香酸的苯环上导入烷基的酸,联苯羧酸、萘酸、萘满羧酸等具有2个以上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其衍生物。特别以安息香酸为佳。
(多元醇酯)
本发明所使用的多元醇酯的分子量虽无特别限定,但以300~1500为佳,350~750为更优选。保留性的观点来看越大越好,由透湿性、与纤维素酯的相溶性观点来看越小越好。
本发明中,多元醇酯中羧酸可为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还有,多元醇中的OH基可全部酯化,也可以留下一部份的OH基。优选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芳香环或环烷基环。
本发明所使用的多元醇酯的例子如下所示。
Figure A20058001097100221
Figure A20058001097100231
上述多元醇酯中,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苯甲酸酯(TMPTB)、三羟甲基丙烷三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酸酯、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三丙二醇二甲酸酯、1,3-二丁二醇二苯甲酸酯、四乙二醇二苯甲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与乙酸及安息香酸的混合酯、三羟甲基丙烷与环己烷羧酸的酯、三羟甲基丙烷与乙酸及环己烷羧酸的混合酯、3-甲基戊烷-1,3,5-三醇与环己烷羧酸的酯、3-甲基戊烷-1,3,5-三醇与安息香酸的酯、木糖醇与安息香酸的酯、木糖醇与环己烷羧酸的酯为佳。
另外,多元醇酯的使用量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为4.5~12.5重量%为佳,优选为6~12重量%,特优选为7~11重量%。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除含有纤维素酯与溶剂、及上述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合物以外,也可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预先与溶剂混合后,经溶解或分散后投入纤维素酯溶解前的溶剂,或投入纤维素酯溶解后的胶浆中也可以。
还有,本发明中上述多元醇酯具有增塑剂功能,可同时使用这样的多元醇酯与现有的增塑剂。此时,多元醇酯如上所述,可使用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在4.5~12.5重量%的范围,多元醇酯与增塑剂的总量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为12.5重量%以下为佳。此时,增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为8.0重量%以下为佳。其中多元醇酯的使用量相对纤维素酯而言为7重量%以上为佳,且增塑剂的使用量相对纤维素酯而言为5.5重量%以下为佳,其理由是因使用多元醇酯,可减低现有的增塑剂的使用量,可展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纤维素酯薄膜中含有至少1种选自磷酸酯系化合物、酞酸酯系化合物、脂肪酸多元醇与1种以上的单羧酸的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化合物,相对于该化合物总量的纤维素酯薄膜而言含有量为8.0重量%以上13重量%以下。
其中,相对于上述化合物总量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含有量不足8.0重量%时,本发明的效果会减弱,故不优选。还有,若超过13重量%时,会引起尺寸稳定性的恶化也不优选。
其次,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紫外线吸收剂虽无特别限定,但由液晶的劣化防止观点来看波长370nm以下的紫外光吸收能力优良,且由良好液晶显示性的观点来看,使用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吸收越少为佳。
作为一般所使用的,例如可举出羟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合盐系化合物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还有,以提高本发明纤维素酯薄膜的平滑性,卷取后的阻碍防止等目的,作为所要添加的消光剂的微粒,可添加于主要胶浆中,但由生产性的观点来看添加于添加液中优选。添加于添加液中,使含于薄膜之中。还有,虽可含于主要胶浆,但也可使用作为微粒的所有物质。
作为使用于本发明的微粒的无机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碳酸钙、滑石、粘土、烧烤陶瓷、烧烤硅酸钙、水合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镁及磷酸钙。氧化锆的微粒例如可使用商品名为AerosilR976及R811(以上由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作)的商品,其中微粒为含有硅的,因浊度较低,故优选,特别以二氧化硅为佳。作为这些例子可使用商品名为AerosilR972、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OX50、TT600(以上由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作)的商品。且二氧化硅微粒的1次平均粒径为20nm以下,且外观比重为70g/L以上的二氧化硅微粒为佳。作为满足这些的二氧化硅微粒,例如有Aerosil200V、AerosilR972V,其具有既可保持较低薄膜浊度,又可提高摩擦系数的效果,故特优选。
本发明中相对于纤维素酯而言,上述微粒添加0.04~0.4重量%而使用,优选为0.05~0.3重量%,更优选为0.05~0.2重量%。
本发明中,溶解纤维素酯所得到的胶浆流延(浇注步骤)于支持体上后,加热使一部份溶剂除去(支持体上干燥步骤)后,由支持体剥离,干燥经剥离的薄膜得到纤维素酯薄膜。
浇注步骤中的支持体可使用带状或转筒状的经不锈钢镜面处理的支持体。浇注步骤的支持体的温度可在一般温度范围0℃至溶剂的沸点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浇注,但于5~30℃的在支持体上流延因可凝胶化胶浆而可提高剥离极限时间而优选。以5~15℃的支持体上进行流延为更优选。
支持体上干燥步骤中流延胶浆,一旦凝胶化后,由流延至剥离的时间作为100%时,由流延至30%以内将胶浆温度设定为40℃~70℃,可促进溶剂蒸发,可快速地由支持体上剥离,且可增加剥离强度,故优选。30%以内将胶浆温度设定为55℃~70℃时优选。将该温度维持于20℃以上为佳,40℃以上为更优选。
支持体上的干燥因可将60%~150%的残留溶剂量由支持体剥离,可使由支持体的剥离强度变小,故优选,80~120%为优选。剥离时的胶浆温度设定为0℃~30℃时可提高剥离时的基底强度,防止剥离时的基底断裂,故优选,以5~20℃为更优选。
薄膜干燥步骤中再干燥由支持体剥离的薄膜,将使残留溶剂量变为3重量%以下,优选为1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可以得到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薄膜,故优选。薄膜干燥步骤为一般采取滚筒悬垂方式、针板式定型机方式、或夹子定型机方式一边搬运薄膜一边干燥的方式。作为液晶显示用组件,以定型机方式一边保持幅度一边进行干燥,可提高尺寸稳定性,故优选。
干燥薄膜的方法虽无特别限定,一般可使用热风、红外线、加热转筒、微波等进行。由简便的观点来看以热风进行为佳。干燥温度为40℃~150℃的范围,分为3~5阶段温度,阶段式提高温度为佳。在80℃~140℃的范围下进行时尺寸稳定性良好,故优选。由这些流延至后干燥的步骤可于空气环境下,也可于氮气等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
与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制造相关的卷取机可使用一般使用的,或使用定拉力法、定转矩法、锥形拉力法、内部应力一定的程序拉力控制法等卷取方法进行卷取。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的厚度虽无特别限定,但由于使用于LCD的液晶显示组件,即偏振片用保护薄膜之中,一般为100μm以下为佳,其中以厚度为20~80μm的纤维素酯薄膜为佳。
作为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使用一般方法即可,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使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作说明。
作为使用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偏光镜,可使用现有公知的。例如,可使用将如聚乙烯醇的亲水性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以如碘素进行二色性染料处理之后延伸的、或处理如氯化乙烯的塑胶薄膜之后使其取向的。将如此所得到的偏光镜通过纤维素酯薄膜进行层压。
由此,本发明的偏振片是将由纤维素酯薄膜所形成的光学补偿薄膜层合于偏光镜的至少单侧上所构成,仅单侧时,可使用其它面上并不涂布设定液晶层的纤维素酯薄膜支持体或其它透明支持体或纤维素三乙酸酯(TAC)薄膜。
如此所得到的偏振片可设置于液晶池侧的一面,或设置于两侧面上。设置于单侧时,纤维素酯薄膜所形成的光学补偿薄膜通过贴合在相对于偏光镜而言较接近液晶池的一侧,进而得到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受到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3(胶浆液的调制)
将纤维素三乙酸酯(TAC)的胶浆液如下述调制。
纤维素三乙酸酯(乙酰基取代度2.88)100重量份
TINUVIN T-326(千叶特殊化学公司制作)1重量份
三苯基磷酸酯(TPP)(磷酸酯系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乙酯(EPEG)(酞酸酯系增塑剂)
三羟甲基丙烷三苯甲酸酯(TMPTB)(多元醇酯)
增塑剂及/或多元醇酯的添加量的合计10重量份
Aerosil 200V 0.09重量份
(二氧化硅·消光剂、日本Aerosil公司制)
二氯甲烷(DCM)320重量份
乙酸乙酯(MA)320重量份
乙醇(EtOH)20重量份
由上述原料制造出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将增塑剂的三苯基磷酸酯(TPP)、及邻苯二甲酸乙酯(EPEG)(酞酸酯系增塑剂)、及多元醇酯的三羟甲基丙烷三苯甲酸酯(TMPTB)(多元醇酯)的组合如表1所示,设计成3种的胶浆原料。
然后将这些原料各自投入密闭容器中,加压下一边保温、搅拌于80℃下使其完全溶解。
(薄膜试样的制造)
过滤上述胶浆液后,使用未图标的带流延装置,胶浆温度33℃下通过流延嘴,流延于不锈钢制环状带所构成的支持体上。将支持体上所形成的网通过剥离滚筒由支持体上剥离,经多数滚筒边搬运边干燥。此时,使用夹子定型机,将薄膜往横方向延伸下进行干燥。干燥后卷取成滚筒状,得到膜厚40μm的3种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
于以下表1中表示了使用的增塑剂及多元醇酯的种类、以及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A的测定结果及μA/μB之比的计算结果。
其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A的测定试验如下实施。
测定方法
使用新东化学株式会社制作的表面性试验机TYPE14S、TYPE18L、TYPE32、Transpotation及这些类似机种,有关面接触时的动摩擦系数试验则使用面接触压头,适当地加上上述的荷重进行动摩擦系数试验而求得。对于面接压头可使用各种选择工具。通过装置所指定的方法求得动摩擦系数、及静摩擦系数。
比较例1~3
为进行比较,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制造出膜厚40μm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在比较例1与2中,300g的面接触荷重的动摩擦系数(μB),与1000g的面接触荷重的动摩擦系数为(μA)之比:μA/μB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为显示超过1.3的情况。比较例3为表示μA/μB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为显示不足0.8的情况。
(卷品质的评价)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3、及比较例1与2的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卷品质进行评价。其中作为卷品质的评价方法,对于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卷薄膜进行外观确认,观察到突起状的凸部份的数目为0~5个时为A,6~10个时为B,11~20个时为C,21个以上时为D。
(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十点平均粗糙度:Rz,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的测定)
还有,取样上述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所得到的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1m2,依据JIS K7125的方法测定出薄膜两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及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平均值、以及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
即,使用Veeco公司制的薄膜表面粗糙度测定机(WYKO-NT1100)于倍率20倍下,测定薄膜两面的各测定3点,其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及十点平均粗糙度(Rz)。还有,粗糙度曲线的顶部变谷底之点作为变化点,自变化点至下个变化点之间隔的平均值作为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所得结果综合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增塑剂   μA   μB   μA/μB   卷品质   Ra(nm)   Rz(nm)   Sm(nm)
  实施例1   TPP+EPEG   1.5   1.3   1.15   B   9.5   170   250
  实施例2   TMPTB+EPEG   1.0   0.9   1.11   A   9.5   170   250
  实施例3   BDP+TPP   0.7   0.7   1.00   A   9.5   170   250
  比较例1   TPP+EPEG   1.9   1.3   1.46   D   6.0   80   650
  比较例2   TPP+EPEG   1.7   1.3   1.31   D   8.0   110   400
  比较例3   TPP+EPEG   0.5   0.7   0.71   -   13.0   300   100
由上述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卷品质为良好,薄膜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适合用于偏振片用保护薄膜。还有,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9.5nm,及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70nm,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为250nm,故可推测在薄膜彼此间重叠时接触面积为最佳状态,薄膜彼此间的摩擦系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卷品质良好。
相对于此,在比较例1与2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卷品质不良,薄膜的表面物理特性劣化,不适合用于偏振片用保护薄膜。还有,比较例1与2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低为6.0nm与8.0nm,及十点平均粗糙度(Rz)低为80nm与110nm,相反地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高为650nm与400nm,可推测出薄膜彼此间重叠时的接触面积较少,薄膜彼此间的摩擦系数超出本发明的范围,表示卷品质劣化。
还有,比较例3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非常高的13.0nm,及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300nm,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低为100nm,虽卷品质良好,但薄膜平滑性较差,不耐实用。
实施例4与5
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实施,得到膜厚为40μm的2种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
下述表2中表示所使用的增塑剂及多元醇酯的种类、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B,与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μA的测定结果、及μA/μB之比的计算结果。
比较例4
为进行比较,与上述实施例4相同的情况下制造出膜厚40μm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比较例4与比较例3相同为表示μA/μB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显示不足0.8的情况。
(卷品质的评价)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4与5、及比较例4的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将薄膜的卷品质进行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还有,对于实施例4与5、及比较例4所得到的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测定消光剂(二氧化硅微粒径)的平均粒子的同时,测定微粒的粒子间距离。另外,粒子间距离的测定是在薄膜表面及截面由扫瞄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即,求得每20μm四方平面的观察点的粒子间距离的平均值。且取得5个观察点计算其粒子间距离的平均值。如此所得的平均值作为粒子间距离。所得结果综合如下表2所示。
                                        表2
  增塑剂   μA   μB   μA/μB   卷品质   消光剂粒径(nm)   粒子间距离(μm)
 实施例4   TPP+EPEG   1.4   1.1   1.27   B   250   3
 实施例5   TPP+EPEG   0.9   0.8   1.13   A   700   3
 比较例4   TPP+EPEG   0.5   0.7   0.71   -   1200   2
上述表2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与5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卷品质良好,薄膜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适合用于偏振片用保护薄膜。还有,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中的消光剂(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在实施例4时为250nm,相对于此,在实施例5时为700nm。薄膜中的微粒之粒子间距离皆为3μm。
相对于此,在比较例4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的卷品质不良,薄膜的表面物理特性劣化,不适合用于偏振片用保护薄膜。还有,比较例4中,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中的消光剂(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200nm,薄膜中的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2μm。
其结果如下:本发明的实施例4与5所得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与比较例4的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相比,可推测薄膜彼此间重叠时的接触面积为适合的状态,故薄膜彼此间的摩擦系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故其卷品质良好。
[产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是可以用作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偏振片用的保护薄膜,特别是关于可达到改善5000m以上的卷取品的卷品质的纤维素酯薄膜,既使对于例如5000m卷以上的大卷径的负荷的卷取品而言,也可提供可抑制品质劣化的纤维素酯薄膜。

Claims (11)

1.纤维素酯薄膜,是含有消光剂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以3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B,1000g的面接触荷重(外观面积为63×63mm2)的动摩擦系数为μA时,0.8≤μA/μB≤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十点平均粗糙度:Rz,局部凸顶的平均间隔:Sm分别在下述范围内;
9.0nm≤Ra≤11.0nm
150nm≤Rz≤250nm
10nm≤Sm≤3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0~5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0.3~3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中的消光剂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00~1000nm,消光剂微粒的粒子间距离为1~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以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联苯基的化合物、以及式中A、B及C表示苯基或联苯基,A、B及C中至少2个表示苯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109710003C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相对于纤维素酯薄膜的比率为4.5~12.5重量%的由脂肪族多元醇与1种以上的单羧酸的多元醇酯所形成的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单羧酸为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的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2~20价的多元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2~3价的多元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素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脂肪族多元醇为具有碳数4以上的多元醇。
CNA2005800109713A 2004-04-16 2005-04-06 纤维素酯薄膜 Pending CN19425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1737/2004 2004-04-16
JP2004121737A JP2005306900A (ja) 2004-04-16 2004-04-16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2511A true CN1942511A (zh) 2007-04-04

Family

ID=3514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09713A Pending CN1942511A (zh) 2004-04-16 2005-04-06 纤维素酯薄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306900A (zh)
KR (1) KR20060133010A (zh)
CN (1) CN1942511A (zh)
TW (1) TW200617070A (zh)
WO (1) WO20051004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143A (zh) * 2009-05-14 2010-11-17 吉罗企划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元件保护膜、偏光板及液晶显示元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96208A (ja) * 2001-09-20 2003-04-03 Konica Corp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3213012A (ja) * 2002-01-17 2003-07-30 Konica Corp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4099998B2 (ja) * 2002-01-30 2008-06-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089328B2 (ja) * 2002-02-07 2008-05-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延伸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延伸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楕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7143A (zh) * 2009-05-14 2010-11-17 吉罗企划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元件保护膜、偏光板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01887143B (zh) * 2009-05-14 2015-02-04 株式会社Jiro企业策划 偏光元件保护膜、偏光板及液晶显示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33010A (ko) 2006-12-22
TW200617070A (en) 2006-06-01
TWI375696B (zh) 2012-11-01
WO2005100458A1 (ja) 2005-10-27
JP2005306900A (ja) 200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890C (zh) 纤维素酯膜
CN1279098C (zh) 酰化纤维素膜,具功能性薄膜的酰化纤维素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305949C (zh) 有机-无机杂化膜、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及偏振片
CN1266489C (zh) 防反射薄膜、起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及表面保护板
CN1628956A (zh)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991C (zh) 抗反射处理的制品
CN1374536A (zh) 偏振片保护膜
CN1922509A (zh) 用于平板显示的漫射膜
CN1781694A (zh)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914523A (zh) 防炫性涂料组合物、防炫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39429C (zh) 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以及制品
CN101045347A (zh) 硬涂薄膜、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569436A (zh) 由聚合物溶液制备薄膜的方法
CN1772825A (zh) 形成防眩硬涂层用的材料和防眩硬涂膜
CN1782752A (zh) 相位差薄膜、以及利用该相位差薄膜的偏振片、显示装置
CN1538909A (zh) 皮膜覆盖物品、以及使用它的功能性皮膜覆盖物品
CN1704224A (zh) 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使用树脂膜制造的偏光板及使用偏光板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236913C (zh) 光学用被覆膜
CN101046520A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光学元件、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922008A (zh) 抗反射薄膜、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CN101063721A (zh) 防眩性硬涂薄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和防眩性硬涂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651941A (zh) 相位差层叠层体、光学元件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842727A (zh) 光学层压膜、偏振片及光学制品
CN1782811A (zh) 偏振片保护膜和采用该膜的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423872B (zh) Cellulose ester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