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8717A - 带无线ic标签的物品 - Google Patents

带无线ic标签的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8717A
CN1938717A CNA2004800427730A CN200480042773A CN1938717A CN 1938717 A CN1938717 A CN 1938717A CN A2004800427730 A CNA2004800427730 A CN A2004800427730A CN 200480042773 A CN200480042773 A CN 200480042773A CN 1938717 A CN1938717 A CN 1938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ssive
tag
wireless
rfid20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427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8717B (zh
Inventor
槻庆一
姿知成
永安孝志
出户达也
川村宗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38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8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00Buttons
    • A44B1/08Constru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涉及在由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安装由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无线IC标签(20)的各种物品。上述保持部具有贯通上述第1和第2表面的贯通部,设置有切口,该切口贯通上述贯通部周边的连续的第1和第2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将上述贯通部与外部连通。由该切口在上述贯通部周边的上述保持部形成不连续区域(R),至少在上述贯通部,上述无线IC标签(20)与上述低导磁率材料一起受到密接保持。结果,通过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从而相对朝上述无线IC标签(20)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轴,使在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的周边流动的涡流产生的相反方向的磁通的轴在第1和第2表面错开位置,由涡流(I)产生的磁通的影响减少,可没有障碍地进行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

Description

带无线IC标签的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了无线IC标签的各种物品,涉及例如滑动式系固件(スライド フアスナ一)、面扣件(面フアスナ一)、附有带子的钩扣、具有接合条片的轨状扣件、带扣、绳限位器(コ一ドストツパ一)、皮带调节器(ベルトアジヤスタ一)、转环(ナス環,swivel)、按扣(スナツプボタン)等含金属的系固制品本身,以及覆装了这些系固制品(フアスニング)的被服、袋物等日用杂货品类或手表、包等各种高级品牌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生产阶段将不担心电池用尽的小型、低廉的所谓无源型无线IC标签附设于商品,用于从商品生产到物流、销售等整个商品管理,商品的丢失、偷盗、伪造的防止等。
无源型无线IC标签(以下简称RFID)由IC芯片、线圈状或盘簧状天线、及连接两者的线圈跨接线等构成。IC芯片大多可存放必要的各种数据,还可写入新数据和擦除这些数据、从外部读入新的数据。该无源型RFID的起动用电源为所谓的电磁感应方式(或微波方式)的RFID,不使用独自的电源,而是将从外部的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接收到的电磁波(或微波)产生的电动势用作电源。
因此,从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发送的电磁波不仅为用于传送数据的载波,而且也用作无源型RFID的电动势。上述载波在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内被调制成与无源型RFID相符的波长,由该RFID的接收天线接收,取出存放于IC芯片的存储器的必要数据,将该数据作为响应数据从内装的天线调制成与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对应的波长后进行响应发信。或者,也可根据来自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的指令,将存放于IC芯片的存储器的数据中的无用数据擦除。
响应发信的信号由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的接收天线接收,在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的控制部进行响应数据的解析。该响应数据作为存放于上述无源型RFID内的数据一时存放于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内后,发送到个人计算机等控制设备。另外,当从上述无源型RFID内的存储器读出数据、写入数据时,可采取各种安全手段。
作为将这种无源型RFID内装于系固制品的具体例,例如具有记载于日本特开2002-125721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滑动式系固件的拉手”、记载于日本特开2002-42100号公报(专利文献2)的“带缝固脚的衣服用钮扣”。
按照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滑动式系固件的金属制拉手,封入到细玻璃管的无源型RFID的IC芯片和线圈形天线嵌入到金属制拉手主体内。由于该嵌入的原因,在拉手主体形成玻璃管的嵌入孔,同时,在该嵌入孔的壁面形成内外连通、朝琉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信号收发用狭缝,使线圈形天线露出到该信号收发用狭缝的部位,使得可在与配置于外部的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间进行信号的收发。在将封入了无源型RFID的玻璃管插入到上述嵌入孔后,由环氧树脂密闭该嵌入孔的开口端,防止无源型RFID的脱落。
另一方面,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2的带缝固脚的衣服用钮扣由具有电磁透过性的钮扣主体与无源型RFID的安装体构成。在钮扣主体的表面形成圆形的凹陷部,在其背面一体突设缝固于衣服等的缝固脚。
在上述凹陷部的中央部,无源型RFID由作为低导磁率材料的环氧树脂包覆使其一体化而固定。该无源型RFID在上述凹陷部配置IC芯片和围住其卷绕成螺旋状的线圈形天线。该无源型RFID配置到上述凹陷部内后,通过使环氧树脂流入到该凹陷部内固化,进行密封防水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5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421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如上述那样,无源型RFID在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通过RFID内的线圈形天线时,在线圈形天线中由电磁感应引起感应电动势,其电力成为RFID的电源。此时如在RFID周边配置金属等高导磁率材料,上述磁通通过该高导磁率材料,则在高导磁率材料中产生要抵消上述磁通的涡流。这样,上述磁通衰减,会导致上述感应电动势下降。
这对嵌入到金属制品的无源型RFID是致命的。例如,在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滑动式系固件的拉手中,将封入到细长玻璃管中的无源型RFID嵌入到金属制拉手的嵌入孔,由环氧树脂密封,但在该例中,也如上述那样在玻璃管周边的金属产生抵消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涡流,产生于线圈形天线的感应电动势大幅度下降。在该专利文献1中,嵌入孔为具有底面的盲孔,虽然在其内壁面形成连通内外的狭缝,但该狭缝如在该文献1中也记载的那样,不过是信号收发用狭缝。这从在皮革制等的拉手中将金属管配置于上述玻璃管周面、在该金属管形成信号收发用长孔这一点也可理解。结果,在金属制拉手中,在上述嵌入孔周边特别是其底部的金属部分产生涡流,该涡流抵消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使成为RFID的电源的感应电动势大幅度下降。
在另一方的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扣,该扣将IC芯片配置于中心部,在其周边配置螺旋状天线构成无源型RFID,由环氧树脂的固化对其进行密封,同时,在扣主体的圆形凹陷部固接一体化。在该扣与外部的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通信时,将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的方向朝着钮扣主体的中心部发射电磁波。此时,在该文献的实施例2中,钮扣主体也由作为低导磁率材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所以,没有特别发生问题,但在上述钮扣主体为金属制的场合,如上述那样,朝抵消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方向在金属部分产生涡流,不能使无源型RFID活化。
这样,对于已有技术的将无源型RFID安装于金属制品的场合,目前的现状是费尽心机地防止金属制品对无源型RFID的线圈状天线产生上述那样的影响。为了不产生该影响,必须增大金属制品与无源型RFID间的距离,或者需要在金属制品与无源型RFID间配置屏蔽材料等进行各种各样的应对。然而,在这样的应对中,不仅采用小型而且廉价的无源型RFID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在制品自身小型等场合不可能实用化。
上述涡流不限于在上述那样的无源型RFID中发生,在具有起动用电池的有源型RFID也可能发生。有时产生抵消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带来的磁通的涡流,使上述电磁波衰减,使得不能进行通信。因此,在本说明书中,RFID包含无源型和有源型双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已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RFID的物品,该带RFID的物品通过简单的对策消除安装了RFID的高导磁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导致的RFID的电动势下降的影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基本构成的各种物品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由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高导磁率材料构成,在上述保持部安装由低导磁率材料密封成形的RFID;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具有贯通上述第1和第2表面的贯通部,设置有切口,该切口贯通上述贯通部周边的连续的第1和第2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将上述贯通部与外部连通,由该切口在上述贯通部周边的上述保持部形成不连续区域,至少在上述贯通部,上述无线IC标签与上述低导磁率材料一起受到密接保持。
在本发明中,特别是抵消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涡流在上述贯通部与上述切口的周边流动,使该涡流的中心偏移到从保持于贯通部的无线IC标签离开的位置。另外,上述无线IC标签收容于由低导磁率材料成形的收容构件的内部,该收容构件由第1收容构件和第2收容构件构成,第1收容构件和第2收容构件夹入无线IC标签安装着。
典型地说,由上述低导磁率材料密封成形的RFID安装于系固制品,该系固制品为滑动式系固件,上述RFID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滑动式系固件的滑动件、拉手。具体地说,最好上述滑动件具有上板、下板、连接上板与下板的连接柱,在下板的端缘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另外,上述滑动件也可具有拉手和用于安装拉手的拉手安装柱,该拉手安装柱包括在上述滑动件前后分割的前柱和后柱,在前柱与后柱的相向端面间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
另外,上述系固制品为滑动式系固件,上述RFID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滑动式系固件的拉手,或上述系固制品为钮扣,上述RFID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钮扣的主体或上述钮扣的钮孔。具体地说,最好钮扣具有圆盘状的基部和一体固接于基部周缘部的覆盖构件,在上述基部的周缘部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最好上述RFID的IC芯片具有真假判定用数据和/或物流管理用的数据。
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最好在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上述保持部具有遮蔽构件安装部,该遮蔽构件安装部在与外部的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的信号收发面上可装拆地安装遮蔽上述贯通部的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遮蔽构件。另外,上述目的也可由这样的作为本发明第2基本构成的带RFID的各种物品实现,该带RFID的各种物品具有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由低导磁率材料密封成形的RFID保持于上述保持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与上述RFID间安装电磁屏蔽构件。
作用效果
当将由低导磁率材料例如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嵌入固定到例如由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高导磁率材料例如金属板构成的保持部时,通常如已说明的那样,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通过RFID内的线圈形天线,在线圈形天线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动势,其电力成为RFID的电源。此时,如在RFID周边配置金属等高导磁率材料,上述磁通通过该高导磁率材料,则在高导磁率材料中产生要抵消上述磁通的涡流。这样,上述磁通衰减,导致上述感应电动势下降。
因此,本发明者等为了阻止上述涡流的发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验,结果在安装和保持RFID的上述高导磁率材料的保持部形成贯通部,同时,使该贯通部与外部连通,并形成贯通第1和笫2表面的切口,至少在以安装于上述贯通部的RFID的天线中心为中心轴连续存在于周边的高导磁率材料的一部分形成连通内外而且贯通第1和第2表面的切口,从而在上述贯通部的周边形成高导磁率材料的不连续区域。
已经得知,在高导磁率材料由切口形成不连续区域,在上述贯通部的内部安装和固定由低导磁率材料密封的RFID,当从阅读器/写入器发送电磁波时,虽然偶然也在RFID周边除了一部分外存在高导磁率材料,但在与阅读器/写入器间可顺利而且充分地进行信号收发。在这里,安装RFID时,收容在由低导磁率材料成形的收容构件中进行密封。该收容构件由分别具有收容凹部的第1和第2主要构件构成,在上述收容凹部配合RFID一体密封。这是为了防止水分附着于RFID,或当按嵌设状态由低导磁率材料将RFID成形一体化时,防止RFID曝露在高温下。在不形成上述切口的场合,当然完全不能进行信号收发。
因此,由解析对形成切口时和不形成切口时的磁场变化、流到高导磁率材料表面的电流方向和部位等进行确认后得知,在不形成切口的场合,在高导磁率材料表面产生以贯通部中心为轴朝一回转方向流动的涡流,但通过形成切口,涡流不在贯通部的周围发生,而是沿包含上述贯通部和切口的U形高导磁率材料周缘部绕过贯通部和切口朝一方向流动。即,通过形成上述切口,涡流的中心从贯通部的中心朝高导磁率材料的表面转移。结果,涡流产生的磁通也从贯通部朝高导磁率材料转移,从阅读器/写入器向贯通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有效地起作用。
按照上述构成,例如在作为系固制品的优选形式的滑动式系固件的滑动件、拉手或金属制钮扣的主体、钮孔安装RFID时,可在与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间顺利地进行数据通信,可直接或通过计算机例如进行真假判定、制品管理。为了实现该真假判定、制品管理,需要在上述RFID的IC芯片存放真假判定用的数据和/或物流管理用的数据。
然而,例如当存放了真假判定用的数据和/或物流管理用的数据等时,存在经过流通的阶段与最终购买者等相关联地分析这些数据的可能性,也包含隐私的问题,所以,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最好在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上述保持部设置遮蔽构件安装部,该遮蔽构件安装部在与外部的阅读器/写入器或扫描器的信号收发面上可装拆地安装遮蔽上述贯通部的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遮蔽构件。在该场合,最好在将制品最终交给购买者的阶段根据购买者的意愿,不能脱离地将上述遮蔽构件安装于上述遮蔽构件安装部。
另外,对于上述目的,当具有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在上述保持部安装和保持由低导磁率材料密封成形的RFID时,即使在上述保持部与上述RFID间安装电磁屏蔽构件,电磁屏蔽构件也吸收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可使得不在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产生涡流。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金属制试验片的半部的轴测图。
图2为示意地示出一般形状的金属试验片的半部的轴测图。
图3为示出在图1所示试验片的表面流动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部位的俯视图。
图4为示出在图2所示试验片的表面流动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部位的俯视图。
图5为示出一周期的电磁波产生的在图1和图2所示A点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的磁通密度变化的说明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7为示出该实施例的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轴测图。
图8为示出该收容构件的安装保持形式的滑动件的下板后端部的局部轴测图。
图9为沿图10的IX-IX线的向视轴测图。
图10为沿图9的X-X线的向视截面图。
图11为示出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变型例的横截面图。
图12为示出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另一变型例的分解轴测图。
图13为示出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再另一变型例的横截面图。
图14为示出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再另一变型例的横截面图。
图15为示出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再另一变型例的局部截断的轴测图。
图16为从斜下方观看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17为该滑动件的纵截面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19为该滑动件的纵截面图。
图20为示出该滑动件的拉手安装柱的变型例的部分分解图。
图21为示出该拉手安装柱的另一变型例的部分分解图。
图22为示出该拉手安装柱的再另一变型例的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23为示出该拉手安装柱的再另一变型例的部分分解轴测图。
图24为示出该拉手安装柱的再另一变型例的部分分解轴测图。
图25为示出该拉手安装柱的再另一变型例的部分分解轴测图。
图26为从斜前方观看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27为包含上述无源型RFID的安装部的横截面图。
图28为从斜上方观看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29为包含该无源型RFID的安装部的横截面图。
图30为从示出该实施例的变型例的滑动件主体的后口侧观看的部分分解轴测图。
图31为示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拉手的分解轴测图。
图32为示出该拉手的变型例的分解轴测图。
图33为切开上述收容部的一部分示出的拉手的另一变型例的分解轴测图。
图34为从斜下方观看示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钮扣的分解轴测图。
图35为切开示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钮扣的一部分的、从斜上方观看的分解轴测图。
图36为切开示出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钮扣的钮孔一部分的、从斜上方观看的分解轴测图。
图37为使用该钮孔的按扣的阴阳构件的截面图。
图38为部分地示出该第10实施例的变型例要部的分解轴测图。
图39为从斜下方观看示出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于钮扣的无源型RFID的收容构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40为截断安装了该收容构件的钮孔的一部分示出的上面图。
图41为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皮带调节器的分解轴测图。
图42为示出该皮带调节器的使用状态的截面图。
图43为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皮带安装环的分解轴测图。
图44为切开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转环的一部分的正面图。
图45为本发明第15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件的从下板后口侧的下方观看的部分分解轴测图。
图46为包含示出该实施例的变型例的无源型RFID的安装部的横截面图。
图47为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滑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48为该滑动件的纵截面图。
图49为本发明第17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钮扣的纵截面图。
图50为本发明第18实施例的、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的钮扣的纵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滑动件
11滑动件机体
12上板
12a上凸缘
12b切口部
12b-1切口部分
12b-2(T字形的)贯通部分
12c收容构件嵌装槽
12c-1水平部分
13下板
13a下凸缘
13b肋状突起
13c切口部
13d嵌装槽
13e贯通孔
13f切口
14连接柱
14a嵌装槽
14a-1水平槽部
14a-2垂直槽部
15拉手安装柱
15a、15b前后柱
15c、15d第1和第2嵌装槽
15e贯通部
15f切口
15g贯通槽
15h嵌装槽
15i贯通孔
15j水平嵌装槽
15k环状突片
15l切口
15m盲孔
15n密嵌槽
16拉手
16a环部
16b回转轴部
16c切口部
16d圆形孔部
16e切口
17遮蔽构件用嵌装槽
18遮蔽构件
18a矩形板材
18b弯曲片
18c薄壁缘部
19粘接剂层
20无源型RFID
23收容构件
23a、23b第1和第2收容构件
23a-1、23b-1短片部分
23a-2、23b-2长片部分
23a-3贯通孔
23a-4狭缝
23a-5框部
23c、23d(第1和第2)收容凹部
23d-1框部
23e肋状突条
23f突条部
23g密嵌槽
23h水平部分
23i垂直部分
24密封构件
30、33钮扣
31钮扣主体
31a切口部
32、34安装部
35圆板状基部
35a切口部
36覆盖部
40按扣
41阳构件
41a圆板状凸缘部
41b突部
42阴构件
43钮扣主体
43a接脱孔部
43b毂部
44弹簧
45钮孔
45a基部
45b圆筒状安装部
46切口部
47覆盖构件
50皮带调节器
51矩形框体
51a纵杆
51b横杆
51c皮带安装杆
52皮带
53切口部
53a切除面
53b收容构件嵌装槽
55皮带安装环
56切口部
60转环
61皮带安装环部
61a、61b第1和第2横杆
62钩部
63防脱杆
63a支轴
64切口部
64a切除面
64b收容构件嵌装槽
70滑动件
72上板
72a、73a凸缘
72a-1嵌插槽
72b、73b肋状突起
72c脚部部分
72d臂部部分
72e防脱突起
73下板
74连接柱
75拉手安装柱
76压缩弹簧
81、92电磁屏蔽构件
85钮扣
86钮扣主体
86a圆形凸缘部
86b圆筒状安装部
87覆盖构件
89平头钉
89a圆形凸缘部
89a-1凹陷部
89b柱部
90钮扣主体
91坯布
100、200试验片
101、201盲孔
102、103;202、203上下壁部
104、204贯通孔
105切口部(切口)
123、223收容构件
123a薄板部
123b台阶状块片
123b-1上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电磁感应方式的无源型RFID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RFID不仅为电磁感应式,也包含以微波进行响应的RFID或有源型的RFID在内。作为本发明的物品,主要可列举出系固制品和安装了该制品的制品,但例如不限于系固制品,手表、皮带等各种品牌产品也为对象。
作为系固制品,例如包含滑动式系固件、面扣件、钩扣、轨状扣件、带扣、绳限位器、皮带调节器、转环、按扣等各种系固制品,作为物品,例如作为可覆装上述系固制品的物品,可列举出包、运动服等各种衣服、包、鞋等。
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无源型RFID的典型形式,IC芯片具有存储识别对象物的识别信息等数据的存储器,天线将该IC芯片配置于偏心位置地在其周围卷绕成螺旋状,将该IC芯片与该天线相互电连接,构成响应电路。作为该响应电路,例如组装有检测电路、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存储器电路、调制电路、振荡电路等。RFID的通信距离为0~不足10cm,最好为不足10mm。本发明也可为当IC芯片与阅读器/写入器接触时可通信的接触式IC芯片。
下面,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验片100、200的半部。如从这些图可以理解的那样,两试验片100、200双方都在由壁厚的长方体构成的金属片的一端面中央部形成相同长方体形状的盲孔101、201,在这些图中,将上下相向的上下壁部102、103和202、203中的下壁部103、203作为无源型RFID的保持部,在其中央部形成对图中未示出的无源型RFID进行保持的贯通孔104、204,该无源型RFID具有卷绕成圆形的盘簧状天线和IC芯片,密封成圆盘状一体化。
图1所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使用的试验片100在上述长方体形状的盲孔101的开口侧的下壁部103的一部分形成连通到内外的切口部105,上述贯通孔104的周边金属部分由上述切口部105切断,在金属部分形成不连续区域R。另一方面,在图2所示比较例中,不形成上述那样的切口部,上述贯通孔204的周边的金属部分连续地存在,不象本实施例那样存在不连续区域R。图1和图2所示符号A示出上述圆盘状的图中未示出的无源型RFID保持于上述贯通孔104、204时的该RFID的中心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电磁感应方式(13.56MHz)的无源型RFID(日立马克舍鲁(日立マクセル)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准备了上述切口部105的左右宽度为0.3mm、0.5mm、0.8mm、2.0mm的试验片。关于这些试验片和未设置切口部的上述比较例的试验片,由笔型的阅读器/写入器进行读取试验。结果,对于比较例的试验片,完全未能进行读取,而在实施例的试验片中,与切口部105的左右宽度大小无关,可对所有试验片进行读取。
因此,本发明者等对本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各下壁部103、203的贯通孔104、204的周边的涡流I(向量)的模拟试验。图3示出实质上流到本实施例的试验片的下壁部103的贯通孔104和切口部105的周边金属部分的电流的部位和方向。图4示出在比较例的试验片的下壁部203的贯通孔104周边金属部分发生的电流的在X-Y轴的2轴平面(壁面)的电流实质上流动的部位和方向。电流、测定中心为成为图1和图2的A点的无源型RFID的中心。
如从这些图可以理解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形成切口部105,从而使电流的流动在接近贯通孔104周边和切口部105、下壁部103的外周缘的部位朝一方向流动。结果,相对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轴,由涡流I产生的相反方向的磁通的轴在下壁部13的表面错开位置,在从保持于贯通孔104的无源型RFID离开的下壁部103的内部区域,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磁通的密度不会下降,在天线中感应的感应电动势也不下降。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在下壁部203的贯通孔204的周缘部绕无源型RFID的中心轴线朝一方向流过大的电流,产生所谓的涡流I。由该涡流I的发生,产生与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的磁通的电极方向相反方向的磁通,降低上述磁通密度,使产生于无源型RFID的天线中的感应电动势也下降。
图5示出图3和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在A点的Z轴方向生成的磁通密度的变化。在该图中,“●”点表示本实施例的磁通密度,“×”点表示比较例的磁通变化。具有13.56MHz的频率的电磁波被导入至无源型RFID的螺旋状天线,所以,在横轴上取1周期的时间即1/13.56(秒),将其16等分,形成16步,绘出各步的磁通密度。从该图可以看出,在各步,本实施例的磁通密度具有比较例的磁通密度的大致9倍的大小。这真正如实地表明本发明如何能够防止上述涡流I的发生,与已有技术比较,表示发生于无源型RFID的感应电动势的下降如何得到消除。
这样按照本发明,在安装和保持电磁感应方式的无源型RFID的高导磁率材料,连通内外的切口部从第1表面贯通到第2表面,形成高导磁率材料的不连续区域,仅由这样的简单加工,可获得在已有技术的与阅读器/写入器间的响应性能中不能预测的程度的响应性。在以下的笫2~第6实施例中,也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获得在与阅读器/写入器间的响应性能中不能预测的程度的顺利的响应性。因此,关于第2~第6实施例,与其响应性相关的说明限于说明结果。另外,适用于本发明的朝电磁感应方式的无源型RFID发射的、来自阅读器/写入器的电磁波的频率不限于上述那样的13.56MHz,例如也可为2.45GHz带的频率,或其它频率。另外,关于上述切口部105的宽度尺寸也可进行多种变更,最好为尽可能大的值,但该值不为一律,最好通过实验等选定适当值。
实施例2
图6~图10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安装无源型RFID的滑动式系固件用的滑动件的一例。
在这些图中,滑动件10由锌金属构成,与已有技术同样,具有滑动件机体11、门型拉手安装柱15、及图中未示出的拉手;该滑动件机体11包括上板12、下板13、及连接上下板12、13的肩头侧端部的连接柱14;该拉手安装柱15架设于上板12的上面前后端部;该拉手安装于该拉手安装柱15,可沿该拉手安装柱15自由回转。沿上述上下板12、13的左右端缘形成上下接近的左右一对凸缘12a、13a。另外,在上述下板13的上面,从上述连接柱14朝后口突设用于对图中未示出的左右零件列进行引导的第1肋状突起13b。在本说明书中,将设有上述连接柱14的肩头侧称为前部,将未设有连接柱14的后口侧称为后部。另外,从连接柱14朝前方,将左右方向称为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下板13作为无源型RFID的保持部。从该下板13的后口侧端缘朝上述连接柱14到大致1/2的位置,形成从上面(第1表面)贯通到下面(第2表面),形成整体为矩形的切口部13c。该切口部13c构成本发明的贯通部和切口。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切口部13c的左右壁面还形成矩形截面的嵌装槽13d。
另一方面,保持于上述切口部13c的无源型RFID20由天线和IC芯片构成;该天线在中心部具有一端,从该一端按方形的螺旋状卷绕数圈;该IC芯片连接于该天线的上述一端。该无源型RFID20通过环氧树脂的固化将整体密封,如图1所示那样成形为方形板片。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该方形板状板的无源型RFID20进一步收容和保持在由低导磁率材料成形的收容构件23。该收容构件23也由环氧树脂构成,包括上下分开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该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具有从上下夹入上述方形板片状的无源型RFID20地收容的笫1和第2收容部23c、23d。
重合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时的外廓形状如图2所示那样,以横十字截面为基调,呈嵌装于上述下板13的嵌装槽13d的方形箱状,在其上面突设第2肋状突起23e,该第2肋状突起23e具有与在滑动件10的上面中央朝前后延伸的的上述第1肋状突起13b相同的截面形状。当将收容保持了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嵌装于上述嵌装槽13c时,上述第2肋状突起13b的前端面(图2的往里侧)密接于滑动件机体11的从上述连接柱14延伸到后口侧的上述第1肋状突起13b的后端面(后口侧端面)。形成于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拼合面的无源型RFID20的第1和第2收容凹部23c、23d分别由密嵌地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方形板片状的凹陷部构成。另外,上述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横十字截面的短片部分23a-1、23b-1的突出壁厚如图9所示那样,与上述下板13的嵌装槽13d的上下各内壁面与该下板13的上下面(第1、第2表面)间的各壁厚相等。
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在将无源型RFID20密嵌到其一方的收容凹部23c、23d后,使另一方的收容构件23b、23a的收容凹部23d、23c密嵌地覆盖而进行重合,通过粘接剂或熔接固接一体化。该一体化获得的收容构件23如图8所示那样嵌装保持于滑动件10的下板13的嵌装槽13d。
无源型RFID20的密封材料和收容构件23的材质不限于上述环氧树脂,例如也可使用聚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其它树脂材料,但都必须为低导磁率的材质。
通过形成上述切口部13a,从而在由作为高导磁率性材料的锌合金构成的下板13的一部分形成排除了锌合金的不连续区域R,该下板13密嵌于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周面保持该收容构件23,这样,当朝上述无源型RFID20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电磁波时,与已有技术的没有切口部的下板相比,可大幅度地抑制产生于无源型RFID20的感应电动势的下降,使阅读器/写入器的响应顺利。
图11示出上述第2实施例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的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在由上述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凹陷部构成的第1和第2收容凹部23c、23d的周边的密接面,形成可相互密嵌的框状的突条部23f和密嵌槽23g。突条部23f和密嵌槽23g只要相对地形成于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对方即可,不必限于图示例。通过这样形成突条部23f和密嵌槽23g,从而当重合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时,容易定位,而且如在重合两者后通过熔接固定,则防水性能也提高。上述无源型RFID20与阅读器/写入器间的响应性也与上述第2实施例同样,可在与无源型RFID20间没有任何故障地顺利进行阅读器/写入器的读取和写入。
图12和图13示出上述第2实施例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的另一变型例。按照该变型例,在由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凹陷部构成的笫1和第2收容部23c、23d的周边的密接面间安装框状密封材料24。通过这样安装密封材料24,从而使得防水变得可靠,确实地防止水分浸入到收容了无源型RFID20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在该变型例中,也在与无源型RFID20间没有任何故障地顺利进行阅读器/写入器的读取和写入。
图14示出上述第2实施例中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的另一变型例。按照该变型例,不同点在于将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左右对称地2等分,其外廓形状和收容凹部的形状没有变化。在该变型例中,也在与无源型RFID20间没有任何故障地顺利进行阅读器/写入器的读取和写入。
图15示出上述笫2实施例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的再另一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将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一体化到无源型RFID20。当然,收容构件23由作为低导磁率材料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按照该变型例,可确保完全的防水性,同时,在与无源型RFID20间没有任何故障地顺利进行阅读器/写入器的读取和写入。
图16和图17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与上述第2实施例同样地将无源型RFID20安装和保持于滑动式系固件用的滑动件10的下板13。在该实施例中,将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形成为圆盘状。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将无源型RFID20一体地内装到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另一方面,在作为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的上述下板13,形成用于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20的圆形的贯通孔13e和与该贯通孔13b连通、从下板13的上面(第1表面)贯通到下面(第2表面)的切口13f。上述贯通孔13e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
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圆盘状收容构件23的壁厚(上下尺寸)如图17所示那样与上述下板13的壁厚(上下尺寸)相等。在图示例中,上述收容构件23为圆盘状,上述切口13f处于空间状态,但也可在收容了上述无源型RFID20的状态下使用粘接剂等将收容构件23密嵌固定到上述贯通孔13e,然后,与下板13的上下表面成为同一面地将作为低导磁率材料的合成树脂嵌入到上述切口13f使其固化。在该实施例中,也与上述实施例1和2同样,在与无源型RFID20间没有任何故障地顺利进行阅读器/写入器的读取和写入。
图18和图19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为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10的拉手安装柱15。在该实施例中,滑动件10也由锌合金构成,与上述笫2和第3实施例同样,具有滑动件机体11、门型拉手安装柱15、及拉手16;该滑动件机体11包括上板12、下板13、及连接上下板12、13的肩头侧端部的连接柱14;该拉手安装柱15架设于上板12的上面前后端部;该拉手16安装于该拉手安装柱15,可沿该拉手安装柱15自由回转。沿上述上下板12、13的左右端缘形成上下接近的左右一对凸缘12a、13a。另外,在上述下板13的上面从上述连接柱15朝后口突设用于对图中未示出的左右零件列进行引导的笫1肋状突起13b。
在本实施例中,门型的上述拉手安装柱15在中央部进行前后分割,由前柱15a和后柱15b构成;该前柱15a从滑动件10的上板12的肩头侧端部立起弯曲,朝后口侧延伸;该后柱15b从上板12的后口侧端部立起弯曲,然后朝肩头侧延伸。上述前后柱15a、15b在其相向端面间隔开预定间隔,在前后柱15a、15b形成平行于上述上板12的上面而且与前后柱15a、15b正交、左右开口的第1和第2嵌装槽15c、15d。另外,前后柱15a、15b的相向端部如图19所示那样朝下方隆起,上下壁厚比其它部分的壁厚大。该实施例的上述前后柱15a、15b的相向端面间的空间与本发明的贯通部和切口相当。
另一方面,由环氧树脂封入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如图19所示那样,与上述第2实施例同样地由上下分割成2部分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构成。在该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对接面分别形成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密嵌的方形板状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另外,收容构件23的从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如图19所示那样为横十字形,上述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短片部分23a-1、23b-1中的、下方第2收容构件23b的短片部分23b-1的下端形成为朝下方隆起的山形,该山形与上述前后柱15a、15b的相向端部的下面隆起部分连续。在本实施例中,也如图18所示那样,上述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长片部分23a-2、23b-2通过粘接剂、熔接在上述第1和第2嵌装槽15c、15d进行嵌插固接。
按照本实施例,也出于与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的理由相同的理由,当然充分发挥作为无源型RFID20的功能。另外,与此同时,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下面与上述前后柱15a、15b的相向端部的下面形成朝下方隆起的弯曲面,所以,当拉上述拉手16时,顺利地朝前后柱15a、15b的弯曲部引导。结果,即使拉手16受拉时也不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施加负荷,可防止收容构件23的破损。
图20~图25示出将拉手安装柱15作为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的上述第3实施例的第1~第6变型例。在这些变型例中,也与第3实施例同样,可充分发挥无源型RFID20的功能,顺利地进行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
按照图20所示第1变型例,不如上述的第3实施例那样朝前后分割拉手安装柱15,而是在拉手安装柱15的中央部形成贯通左右第1和第2表面的矩形截面的贯通部15e,同时,在该贯通部15e的下面形成与外部连通而且贯通第1和第2表面的切口15f。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如该图所示那样整体形成为T字形,其水平部分23e嵌插于拉手安装柱15的上述贯通部15e,同时,其垂直部分23f嵌插于上述切口15f,通过粘接剂、熔接固接一体化。在本变型例中,上述收容构件23被分割成左右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这样2个部分。另外,在其对接面分别形成收容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
图21所示第2变型例不象上述第1变型例同样地在前后分割拉手安装柱15,而是在该拉手安装柱15的中央部残留下面隆起部分,形成朝左右贯通并且上面开口的贯通槽15g,同时,在该贯通槽15g的前后内壁面也形成上面开口的一对嵌装槽15h。贯通槽15g与本发明的贯通部和切口相当。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如该图所示那样,整体上在平面视图中呈十字形截面,在前后分割成在上述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这样2个部分,其长片部分23a-2、23b-2嵌插于上述嵌装槽15h,其短片部分23a-1、23b-1嵌插到上述贯通槽15g,由粘接剂、熔接进行固接一体化。
在图22所示第3变型例中,在拉手安装柱15的肩头侧的立起端部形成对上述无源型RFID20进行收容的收容构件23的保持部。按照该变型例的本发明的贯通部为沿上述立起端部的前后贯通的具有矩形截面的贯通孔15i,本发明的切口为水平贯通该贯通孔15i的中央部地横过的水平嵌装槽15j。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由左右分割成2部分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构成,在其对接面具有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整体形成为横十字形状。该形状的收容构件23使无源型RFID20的中心线沿上述水平嵌装槽15j地贯通,将具有上述形状的收容构件23嵌插到贯通孔15i和水平嵌装槽15j,由粘接剂、熔接进行固接一体化。
图23示出上述第4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也与第3变型例同样,在拉手安装柱15的肩头侧的立起端部形成收容了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保持部。在该变型例中,本发明的贯通部为连通到上述拉手安装柱15的立起端部的左右的圆形截面的贯通孔15i,本发明的切口为沿上述贯通孔15i的整体连通并在上述拉手安装柱15的立起端部的后面(图的面前侧)开口的水平嵌装槽15j。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整体外廓形状呈在圆柱部分周面的一部分具有沿轴线方向平行的突条的形状,在其长度方向分割成2部分,在其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对接面形成收容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收容了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嵌插到拉手安装柱15的上述贯通孔15i和水平嵌装槽15j,由粘接剂、熔接进行固接一体化。
图24所示第5变型例与上述第4变型例同样,在拉手安装柱15的肩头侧的立起端部形成收容了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保持部。但是在本变型例中,在拉手安装柱15的上述立起端部的前面朝前方突设环状的突片15k。在该突片15k的一部分形成连通到内外的切口15l,上述环状的突片15k的中央贯通孔15i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另一方面,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通过注射模塑成形收容一体化到同样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收容构件23。该收容构件23成形为密嵌到上述中央贯通孔15i的圆盘状。另外,在该圆盘状收容构件23的表背面凹设鸟类等适当的图案。
图25所示第6变型例在拉手安装柱15的与肩头侧的上述立起端部相反侧的后口侧的端部形成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保持部。即,拉手安装柱15呈以肩头侧的立起端部为基端的悬臂状,在后口侧的端部沿上板12的上面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盲孔15m,同时,形成水平横过地左右贯通拉手安装柱15的上述盲孔15m的密嵌槽15n。该密嵌槽15n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形成于该密嵌槽15n和上述盲孔15m前面(图25的前面侧)的开口部分与本发明的切口相当。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整体外廓形状具有与图21所示上述第3变型例同样的形状和构造,密嵌在形成为横十字形的上述密嵌槽15n和上述盲孔15m的内部,通过粘接剂等固接一体化。
图26和图27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也是将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安装和保持于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10。但是,其保持部为连接该滑动件10的上下板12、13的连接柱14。该连接柱14由多棱柱构成,在滑动件10的肩头侧端部(前端部)连接上下板12、13。在该连接柱14的前端面形成十字形的嵌装槽14a。在这里,上述嵌装槽14a的水平槽部14a-1贯通到连接柱14的左右,垂直槽部14a-2在上下具有端部。
另一方面,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包括左右分割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在其对接面形成密嵌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整体呈十字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上述连接柱14前端面的连接柱14的水平槽部14a-1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该水平槽部14a-1和上述垂直槽部14a-2的前端侧(图26的面前侧)的开口部与本发明的切口相当。收容了无源型RFID20的上述收容构件23密嵌到形成于连接柱14的上述嵌装槽14a,由粘接剂等固接一体化。
图28和图29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的无源型RFID20安装和保持于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10。但是,其保持部为滑动件10的上板12和其左右任一方的凸缘12a。按照图示例,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为方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由收容构件23收容,收容构件23包括分割成左右2部分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在其对接面形成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该收容构件23的整体形状在俯视时呈具有横十字截面的密闭箱状。
另一方面,在对上述收容构件23进行密嵌保持的滑动件10的上板12和其左右端部任一方以及该任一方的凸缘12a的一部分,如图28和图29所示那样,形成切口部12b,该切口部12b在俯示时截面形状为横十字,在凸缘12a的侧视下呈矩形。在这里,上述切口部12b中的形成于凸缘12a的切口部分12b-1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该切口部分12b-1和形成于上板12的T字形贯通部分12b-2在上板上面开口的开口部分与本发明的切口相当。
按照本实施例的上述构成,上述收容构件23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为方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上述收容构件23如图29所示那样嵌装和固定在形成于滑动件10的上板12的上述切口部12b。即,收容于收容构件23的无源型RFID20的螺旋状天线中央部仅通过作为低导磁率材料的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与外部连通,不被作为高导磁率材料的金属隔开,同时,其周边金属的一部分在上板12的上面形成不连续区域R,所以,与上述笫1实施例同样,不发生以螺旋状天线的中央部为轴的涡流,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可顺利地进行。
图30示出上述第6实施例的相对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的变型例。该变型例的相对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不如上述第5实施例那样为上板12和其凸缘12a的一部分,其形成部位为上板12的左右任一方的凸缘12a的与连接柱14相反侧的后口侧端部。即,在上板12和其左右凸缘12a中的一方的后口侧的端部形成收容构件嵌装槽12c,该收容构件嵌装槽12c朝后方(图的前面侧)开口,同时,朝左右开口,具有横十字形的截面。在该变型例中,上述收容构件嵌装槽12c的水平部分12c-1朝左右和前面开口,其后方的开口部分与本发明的切口相当,水平部分12c-1的朝左右贯通的部分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
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密封成形为方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与上述第5实施例同样,由分割成左右2部分的笫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构成,在其对接面形成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第1和第2收容部23c、23d,密嵌固定到形成于上述上板12和其左右凸缘12a中一方的后口侧端部的收容构件嵌装槽12c。
图31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将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安装保持部形成于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的拉手16。在这种拉手16的基端部侧形成如上述那样插入设于滑动件机体11上面的拉手安装柱15、可前后回转的环部16a,该环部16a的基端侧具有两端由上述拉手安装柱15枢支撑的回转轴部16b。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环部16a的自由端部侧的壁部形成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安装保持部。在该保持部形成切口部16c,该切口部16c在上述环部16a的内壁面和上述自由端部侧的上下表面分别开口,从上述内壁面看到的横截面为横十字形,朝自由端部侧延伸。另一方面,收容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基本形状和构造包括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地密嵌于上述切口部16c的十字形状的箱体。在本实施例中,从阅读器/写入器在拉手16的上下方向朝密嵌于上述切口部16c的无源型RFID20发射电磁波。在该场合,上述切口部16c的上下表面开口的贯通区域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该切口部16c的内壁面的开口区域与本发明的切口相当。
图32示出上述第7实施例的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在拉手16的宽度方向左右任一侧缘部形成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该无源型RFID20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即,在上述侧缘部形成切口部16c,该切口部16c在其侧端面开口,同时,在上下表面开口,朝相反侧的侧缘延伸,具有与上述第7实施例同样的形状。因此,另一方的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也具有与上述第7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和构造。
图33示出上述第7实施例的另一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在拉手16的与上述环部16a相反侧的自由端部形成圆形的孔部16d,同时,形成与该圆形孔部16a的内部连通的切口16e。该变型例的上述孔部16d与本发明的贯通部相当。收容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20,一体成形为圆盘状。该圆盘状的收容构件23密嵌于拉手16的上述孔部16d,通过粘接剂、熔接进行固接一体化。
图34示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安装和保持于金属制的钮扣30。该钮扣30由圆盘状的主体31和在作为该主体31背面的第2表面的中央一体突出的环状安装部32构成。将上述主体31作为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在该主体31的周缘部的一部分形成朝中心延伸的切口部31a。该切口部31a具有实质上与图32所示切口部16c相同的形状,在作为钮扣主体31的表背面的第1和第2表面以矩形状开口,同时,在周面以横十字形开口。因此,另一方的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也具有实质上与图32所示拉手16的变型例的收容构件23整体的外廓形状相同的外廓形状和构造。该实施例的收容构件23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注射模塑成形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20地一体成形。
图35示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该实施例也在钮扣33安装和保持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该实施例的钮扣33包括金属制的圆筒状安装部34、从该圆筒状安装部34的一端以直角延伸成放射状的圆板状基部35、一体地覆盖该圆板状基部35整体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构件36。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为矩形的切口部35a,该切口部35a为上述圆板状基部35的一部分,贯通到作为该圆板状基部35的表背面的第1和第2表面,同时,在周面开口。在该切口部35a嵌装固定对上述无源型RFID20进行收容的收容构件23。在该实施例中,如上述那样将收容构件23嵌装固定于切口部35a后,成形上述覆盖构件36,同时,由该覆盖构件36覆盖圆板状基部35的整体。
图36和图37示出本发明第10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将无源型RFID20保持在作为构成金属制按扣的阴构件的一个构件的钮孔(アイレツト),该无源型RFID20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这种按扣40如图37所示那样由阳构件41和阴构件42构成,阳构件41具有圆板状的凸缘部41a和从该凸缘部41a的中心突出、在前端具有突出头部的突部41b。阴构件42具有钮扣主体43、弹簧44、及钮孔45;该钮扣主体43在中央具有上述阳构件41的上述突部41b的突出头部接合和脱离的接脱孔部43a,纵截面为T字形;该弹簧44的一部分从该接脱孔部43a的内壁面突出到孔内;该钮孔45在上述钮扣主体43的毂部43a凿紧而安装于钮扣主体43。
本实施例的上述钮孔45具有圆板状的金属制的基部45a、金属制的圆筒状安装部45b、及合成树脂制的覆盖构件45c;该圆筒状安装部45b从该基部45a的中央垂直地突出;该覆盖构件45c连续地一体成形固接到上述基部45a的周缘部。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基部45a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作为密嵌和保持对上述RFID20进行收容的收容构件23的保持部。
该保持部由切口部46构成,该切口部46从周缘朝中心部将上述基部45a的周缘部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该切口部45与本发明的贯通部和切口相当。另一方的上述收容构件23由图36所示那样的方形箱型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构成,在其各收容凹部23c、23d收容上述RFID20的半部并密闭。这样,在各收容凹部23c、23d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嵌装和保持于上述钮孔45的上述切口部46。在该嵌装保持状态下,上述合成树脂制的覆盖构件47覆盖上述基部44a的周缘部和保持于切口部的收容构件23地成形一体化。
图38示出上述第10实施的上述收容构件23的变型例。按照该变型例,不将收容构件23的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形成为简单的一面开口的箱体,而是在方形的平板材的位置表面突设地形成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方形的框部23c-1、23d-1,在这些框部23c-1、23d-1内收容上述RFID20,然后,使框部23c-1、23d-1相互对接,由粘接剂等固接。此时在框部23c-1、23d-1的周边将框状的配合槽23-1形成于第1和第2收容构件23a、23b的平板部分间。另一方面,上述切口部46的宽度形成得与上述框部23c-1、23d-1的一边的长度相等,该切口部46配合到上述配合槽23-1中进行保持。即,按照本变型例,无源型RFID20相对上述切口部确实地受到保持。
图39和图40示出本发明第11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无源型RFID20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第1收容构件23a由圆板构成,在其中央形成贯通孔23a-3,同时,形成与该贯通孔23a-3内外连通的狭缝23a-4。在上述贯通孔23a-3如图40所示那样,具有与上述第10实施例同样构造的钮孔45的圆筒状安装部45b通过上述狭缝23a-4嵌装于上述贯通孔23a-3,同时,密接于钮孔45的基部45a的上面。当嵌装该圆筒状安装部45b时,使上述狭缝23a-4产生弹性变形,扩大该狭缝23a-4的开口宽度,将圆筒状安装部45b嵌装和固定于上述贯通孔23a-3。另外,在上述第1收容构件23a的隔着上述贯通孔23a-3处于与上述狭缝23a-4相反侧的第1收容构件23a的周缘部,形成收容由树脂密封的无源型RFID20的半部的方形框部23a-5。
另一方的第2收容构件23b具有与上述第10实施例的上述变型例同样的构造,在其框部23d-1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半部,与上述第1收容构件23a的上述框部23a-5对接,由粘接剂等固接一体化。结果,在该收容构件23也与上述第10实施例同样地形成配合槽23-1,形成于钮孔45周缘部的上述切口部46嵌入到该配合槽23-1,在将钮孔45的上述圆筒状安装部45b嵌装和固定到上述贯通孔23a-3的同时,上述收容构件23保持于钮孔45的基部45a。
图41和图42示出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无源型RFID20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在金属制的皮带调节器50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20。皮带调节器50由矩形框体51和皮带安装杆51c构成,该矩形框体51由一对纵杆51a和一对横杆51b构成,该皮带安装杆51c连接一对上述纵杆51a的中央部之间。在上述皮带调节器51的皮带安装杆51c卷绕并固定皮带52的一端,当调节皮带52的长度时,如图41所示那样,使皮带52的另一端部通过一方的横杆51b与皮带安装杆51c间的空隙,跨过皮带安装杆51c,钻进该皮带安装杆51c与另一方的横杆51b间的间隙后拉出,调节该皮带拉出量,从而调节皮带52的系紧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对上述横杆51b的一方安装和保持上述无源型RFID20。为此,在安装和保持无源型RFID20的横杆51b的一部分形成切口部53。该切口部53按所需要的宽度切除上述横杆51b的一部分,分别在其相向的各切除面53a形成收容构件嵌装槽53b。另一方面,收容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具有与密嵌于上述横杆51b的切口部53的图31所示收容构件23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和构造。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切口部53构成本发明的贯通部和切口。
图43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与上述第11实施例同样形状的切口部56形成于由矩形框体构成的皮带安装环55的作为短边部的纵杆55a的一部分,在该切口部56密嵌固定收容构件23,该收容构件23收容了具有与该第11实施例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和构造的无源型RFID20。
图44示出本发明第14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将无源型RFID20安装和保持在金属制的转环60的矩形的皮带安装环部61。转环60具有上述安装环部61和钩部62;该钩部62可绕垂直轴相对回转地连接作为该转环61的长边部的一对第1和第2横杆61a、61b的第1横杆61a。在该钩部62的基端部安装支轴63a,该支轴63a枢支撑用于防止图中未示出的悬持物品脱落的防脱片63。
在相对连接上述钩部62的上述第1横杆61a配置的第2横杆61b上,安装和保持上述无源型RFID20。该无源型RFID20的保持部为与图37同样的切口部64,该切口部64按所需宽度切除第2横杆61b的一部分,在其相向的各切除面64a上分别形成收容构件嵌装槽64b,该收容构件嵌装槽64b在沿垂直于由皮带安装环部61的矩形的中心线围着的平面的方向观看时朝相同方向延伸。因此,另一方的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也具有与图37所示收容构件23实质上相同的构造和形状,嵌插于上述切口部64,由粘接剂等密嵌固接。
图45示出本发明的第15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采取防止写入到无源型RFID20的包含个人的各种数据被随便读取的对策。在上述第2实施例的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10中,在其下板13的下面形成U字形的遮蔽构件用嵌装槽17,该遮蔽构件用嵌装槽17围住形成于该下板13的切口部13c。另一方面,嵌装于该遮蔽构件用嵌装槽17的遮蔽构件18由例如金属制成的图45所示形式的小片构成。即,矩形板片18a的纵向一端弯曲成直角,形成弯曲片18b,其短边方向的两缘部包含上述弯曲片18a,沿两缘切除,通过台阶部形成薄壁边缘部18c。
通过将上述薄壁边缘部18c嵌装于上述遮蔽构件用嵌装槽17,从而将遮蔽构件18安装于上述下板13的下面。通过安装该遮蔽构件18,从而由遮蔽构件对嵌装和固定于上述切口部13c的、收容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3的下面进行遮蔽,同时,下板13的切口部13c形成与遮蔽构件18连接的连续的金属区域,由从阅读器/写入器发射的电磁波以上述遮蔽构件18中心为轴部绕其周围发生涡流,由抵消上述电磁波的磁通那样的反磁场的发生,使产生于无源型RFID20的螺旋状天线的感应电动势大幅度下降,变得不能与阅读器/写入器进行响应。
弯曲片18b用作从嵌装槽17拔取遮蔽构件18时的捏手部。
图46示出上述第15实施例的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排除上述遮蔽构件用嵌装槽17,在上述遮蔽区域通过粘接剂层19粘接遮蔽构件18。因此,该变型例的遮蔽构件18不为简单的矩形板片,在其一表面预先形成粘接剂层19,在使用之前,在该粘接剂层19的露出面粘贴有剥离纸等。该变型例的有效点在于,可在任意的时刻有意地使得不可能读取个人数据、其它的各种数据。
图47~图50示出与上述第1~第15实施例原理不同的、本发明的安装了电磁感应方式的无源型RFID20的各种物品的第16~第18实施例。
作为提高这些图所示物品的无源型RFID20与图中未示出的阅读器/写入器间的响应性能的手段,不在保持无源型RFID20的高导磁率材料例如金属形成贯通部、切口,而是在上述金属保持部与无源型RFID20间安装电磁屏蔽构件例如法拉特耐热耐蚀铬镍铁合金板片,使通过无源型RFID20的螺旋状天线的中心部的磁通由电磁屏蔽构件吸收,使得在无源型RFID20的周围不发生涡流。
按照图47和图48所示第16实施例,在滑动式系固件用滑动件70的上板72,将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一体嵌设地安装和保持于收容构件123。该收容构件123如图47和图48所示那样,具有方形的薄板部123a和台阶状决片123b;该台阶状块片123b配置在该薄板部123a的一边部,残留该薄板部123a的两端部,同时,使下面与上述薄板部123a的下面成为相同面地从该薄板部123a延伸一部分。上述台阶状块片123b的上段部123b-1对着上述薄板部123a的上述一边部存在,其下段部123b-2从上述薄板部123a的上述一边部朝前方延伸。这些薄板部123a和台阶状块片123b在台阶状块片123b的内部内装上述无源型RFID20并通过注射模塑成形一体地成形。
另一方面,安装上述收容构件123的滑动件70具有滑动件机体71、拉手安装柱75、及图中未示出的拉手;该滑动件机体71由上板72、下板73、及连接上下板72、73的肩头侧端部的连接柱74;该拉手安装柱75从上板72的肩头侧端部垂直地立起,在途中水平朝后方延伸后弯曲,朝后口侧端部的上板72的上面接近;该拉手安装于该拉手安装柱75,可沿该安装柱75自由回转。沿上述上下板72、73的左右端缘形成在上下接近的左右一对的凸缘72a、73a。另外,在上述下板73的上面从上述连接柱74朝后口突设用于对图中未示出的左右零件列进行引导的肋状突起73b。在本说明书中,将设有上述连接柱74的肩头侧称为前部,将未设有连接柱74的后口侧称为后部。另外,从连接柱74朝前方,将左右方向称为左右。
按照该实施例,上述拉手安装柱75如上述那样为悬臂式的安装柱,从上板72的上面前端部朝上方立起,在途中水平地弯曲,朝上板72的后端部上面弯曲,在该弯曲端面与上板72的后端部上面间隔开所需间隔。另外,上述上板72的后半部上面的板厚的1/2被切除成倒T字形。在该倒T字形的切除部分的前端与上述拉手安装柱75的立起端部的后端面间突设通道状的肋状突起72b。在该肋状突起72b的空洞部插入压缩弹簧76。在上述倒T字形切除部分的、脚部部分72c的左右相向壁面,形成嵌插引导上述收容构件123的薄板部123a的左右侧缘的嵌插槽72a-1、72a-1。另外,在上述倒T字形切除部分的、左右臂部部分72d与上述嵌插槽72a-1的嵌插口的左右交叉部,形成防脱突起72e、72e,该防脱突起72e、72e具有与上述收容构件123的台阶状块片123b的上段部123b-1相同的高度。
该图中的符号81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构件的电磁屏蔽构件,为由法拉特耐热耐蚀铬镍铁合金等构成的矩形板片,在本实施例中,呈与上述收容构件123的下面的形状大致相等的矩形。在已将上述收容构件123重叠于该电磁屏蔽构件81上面的状态下,嵌插到上述嵌插槽72a-1、72a-1,反抗上述压缩弹簧76的弹性力,压入到上述肋状突起72b的端面。此时,该电磁屏蔽构件81与收容构件123的薄板部123a的各左右后端面由压缩弹簧76的弹性力冲接于上述防脱突起72e、72e,使得不容易脱出。
这样,当电磁屏蔽构件81和收容构件123设置到上板73的上面时,收容构件123的上述上段部123b-1的上面被定位到与上述拉手安装柱75的弯曲端面相向的位置。即,当要将图中未示出的拉手穿到拉手安装柱75时,从上述板72拆下电磁屏蔽构件81和收容构件123,将拉手穿到拉手安装柱75,然后,如上述那样将电磁屏蔽构件81和收容构件123设置到上板73的上述倒T字形的脚部部分72c。该设置后,拉手的脱出由上述上段部123b-1阻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无源型RFID20的螺旋状天线的中心部的磁通由电磁屏蔽构件81吸收,在无源型RFID20的周围不发生涡流,不能对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形成障碍。
按照图49所示第17实施例,收容构件223嵌设了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将该收容构件223安装和保持于钮扣85。该实施例的钮扣85也具有与图35所示钮扣相同的基本构造,包括金属制钮扣主体86和合成树脂制的覆盖构件87;该钮扣主体86具有T字形截面,由圆形凸缘部86a和从该圆形凸缘部86a的下面中央朝下方突出的圆筒状安装部86b构成;该覆盖构件87围住上述凸缘部86a的上面和下面周缘部地覆盖该凸缘部86a而一体成形。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收容构件223与上述圆形凸缘部86a间安装作为本发明特征构件的电磁屏蔽构件81。上述收容构件223与电磁屏蔽构件81在上述覆盖构件87的成形时与该覆盖构件87的成形同时一体化。在该实施例中,也与上述第15实施例同样,由电磁屏蔽构件81吸收磁通,使得不在圆形凸缘部86a中产生涡流。
在图50所示第18实施例中,由平头钉89将相同的钮扣主体90安装于被服等坯布91,在上述平头钉89安装和保持收容构件223,该收容构件223嵌设了由环氧树脂等密封成形为矩形板状的无源型RFID20。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无源型RFID20在收容构件223成形的同时嵌设一体化到其内部。
上述平头钉89由金属材料构成,包括圆形凸缘部89a和具有从该圆形凸缘部89a的中心部立起的穿刺头部的柱部89b。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圆形凸缘部89a的柱部89b未立起一侧的表面中央部形成圆形凹陷部89a-1,在该处嵌装圆形碟状的电磁屏蔽构件92,同时,在其底面中央部由粘接剂等固接和保持已嵌设了上述无源型RFID20的收容构件223。在该钮扣88中,由于在金属制的圆形凸缘部89a与无源型RFID20间安装电磁屏蔽构件81,所以,通过无源型RFID20的螺旋状天线中心部的磁通由电磁屏蔽构件81吸收,使得不在无源型RFID20的周围发生涡流。结果,不使产生于无源型RFID20的天线的感应电动势下降,与阅读器/写入器的通信顺利进行。

Claims (15)

1.带无线IC标签的物品,是设有由具有第1和第2表面的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在上述保持部安装有由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无线IC标签(20)的各种物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具有贯通上述第1和第2表面的贯通部,
设置有切口,该切口贯通上述贯通部周边的连续的第1和第2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将上述贯通部与外部连通,
由该切口在上述贯通部周边的上述保持部形成不连续区域(R),
至少在上述贯通部,上述无线IC标签(20)与上述低导磁率材料一起受到密接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伴随朝上述无线IC标签(20)发射的载波产生的磁通的轴,和与该磁通方向相反的、由在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的周边流动的涡流产生的磁通的轴相对上述第1表面和第2表面错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IC标签(20)收容于由低导磁率材料成形的收容构件(23)的内部,该收容构件由第1收容构件(23a)和第2收容构件(23b)构成,第1收容构件(23a)和第2收容构件(23b)夹入无线IC标签(20)安装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由上述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上述无线IC标签(20)被安装于系固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该系固制品为滑动式系固件,
上述无线IC标签(20)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滑动式系固件的滑动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件(10)具有上板(12)、下板(13)、连接上板(12)与下板(13)的连接柱(14),在上述下板(13)的端缘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件(10)具有拉手(16)和用于安装拉手(16)的拉手安装柱(15),该拉手安装柱(15)由在上述滑动件前后分割的前柱(15a)和后柱(15b)构成,在前柱(15a)与后柱(15b)的相向端面间设置有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系固制品为滑动式系固件,
上述无线IC标签(20)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滑动式系固件的拉手(1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系固制品为钮扣(30),
上述无线IC标签(20)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钮扣(30)的主体(3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系固制品为钮扣(33、40),钮扣具有圆盘状的基部(35、45a)和一体固接于基部周缘部的覆盖构件(47),在上述基部(35、45a)的周缘部设置上述贯通部和上述切口。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系固制品为钮扣(40),
上述无线IC标签(20)的上述保持部为上述钮扣的钮孔(45)。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IC标签(20)具有真假判定用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线IC标签(20)具有物流管理用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在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上述保持部的、与外部的阅读器/写入器的信号收发面上,安装遮蔽上述贯通部、阻断通信的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遮蔽构件(18)。
15.带无线IC标签的物品,是具有由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保持部、由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无线IC标签(20)保持于上述保持部而成的各种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持部与由上述低导磁率材料安装的上述无线IC标签(20)间安装电磁屏蔽构件(81、92)。
CN2004800427730A 2004-07-08 2004-07-08 带无线ic标签的系固制品 Active CN1938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4/009740 WO2006006211A1 (ja) 2004-07-08 2004-07-08 無線icタグ付き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717A true CN1938717A (zh) 2007-03-28
CN1938717B CN1938717B (zh) 2010-12-08

Family

ID=3578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427730A Active CN1938717B (zh) 2004-07-08 2004-07-08 带无线ic标签的系固制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52579B2 (zh)
EP (1) EP1764725B1 (zh)
JP (1) JP4326565B2 (zh)
CN (1) CN1938717B (zh)
TW (1) TW200602998A (zh)
WO (1) WO200600621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633B (zh) * 2007-08-30 2011-11-23 雅可夫·皮欧特·施可尼科夫 一种能至少屏蔽一张非接触智能卡或rfid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6516A (zh) * 2014-05-19 2014-08-13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无线感应纽扣
CN104200255A (zh) * 2014-08-28 2014-12-10 绵阳市绵州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弯折的智能公交卡壳体结构
CN107949854A (zh) * 2015-05-25 2018-04-20 众我有限责任公司 射入体、射入体的复合物和用于射入射入体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18366A1 (ja) * 2003-08-22 2005-03-03 Ykk Corporation ファスナー及び同ファスナーを被着した被着体
JP2007324865A (ja) * 2006-05-31 2007-12-13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アンテナ回路及びトランスポンダ
US7936274B2 (en) * 2006-08-30 2011-05-03 Exponent Inc. Shield for radio frequency ID tag or contactless smart card
JP200816548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Nec Tokin Corp ドットボタン型rfid
JP2008288784A (ja) * 2007-05-16 2008-11-27 Toshiba Tec Corp 無線タグリーダライタアンテナ
JP4304231B1 (ja) 2008-02-06 2009-07-29 株式会社大洋 非接触icカード用通信制御体および非接触icカードホルダ
JP5166904B2 (ja) * 2008-02-08 2013-03-21 モリト株式会社 Rfidタグを取り付けた装飾体
US20150227829A1 (en) * 2008-08-29 2015-08-13 David Finn Laminates for security documents
US9107480B2 (en) 2008-10-25 2015-08-18 Dynasty Footwear, Ltd. Shoe having securely printed tab
JP5220654B2 (ja) * 2009-02-24 2013-06-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Rfidタグ
JP5284858B2 (ja) * 2009-04-22 2013-09-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Rfidタグ
WO2011086703A1 (ja) * 2010-01-18 2011-07-21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2917093A (zh) * 2011-08-01 2013-02-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应用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890672B2 (en) 2011-08-29 2014-11-18 Harnischfeger Technologies, Inc. Metal tooth detection and locating
US10242307B2 (en) 2012-10-16 2019-03-26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Security device using a thick dipole antenna
US20170085296A1 (en) * 2015-04-14 2017-03-23 Great Giant Fibre Garment Co.,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built-in garment accessory
US9611625B2 (en) 2015-05-22 2017-04-04 Harnischfeger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machine component 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control
US10024034B2 (en) 2015-11-12 2018-07-17 Joy Global Surface Min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heavy machine wear
CN110916298A (zh) * 2019-12-30 2020-03-27 广州市泰格奴皮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的尼龙拉链
US11842242B2 (en) * 2020-03-02 2023-12-12 Osaka Rashi Hambai Co., Ltd. Mounting member with IC ta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242727A (en) 1992-05-13 1995-12-21 Allflex New Zealand Limited Su An electronic indentification carrier: electronic indentification device integrally moulded into carrier
DE19733596A1 (de) * 1997-07-25 1999-02-04 Ralf Hoger Knopf als Behältnis für einen Elektronikchip
DE19732592A1 (de) 1997-07-29 1999-02-04 Bws Ges Fuer Elektrotechnische Elektromagnetische Spuleneinrichtung
IL150140A0 (en) * 1999-12-23 2002-12-01 Nagraid Sa Electronic label
JP2002042100A (ja) * 2000-05-17 2002-02-08 Jmi:Kk 縫止脚付衣服用ボタン
WO2002007078A1 (fr) * 2000-07-19 2002-01-24 Hanex Co., Ltd. Structure de logement et d'installation d'etiquette d'identification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une telle etiquette
JP2002125721A (ja) * 2000-10-24 2002-05-08 Sanko Merchandising Inc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引き手
EP1237288A2 (de) * 2001-02-28 2002-09-04 Peter Bunert Gehäuse für eine 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einen Transponder, für einen elektromagnetisch bewirkten Datenaustausch
JP3862971B2 (ja) * 2001-06-18 2006-12-27 巧 岡田 金属製標示器
JP4759854B2 (ja) 2001-06-19 2011-08-31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Icタグの金属物への装着方法及びicタグ内蔵マーカー
JP4826037B2 (ja) * 2001-07-23 2011-11-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タグの製造方法。
JP4092680B2 (ja) 2001-09-07 2008-05-2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Rfid用タグの設置構造及び該タグを備えたrfidシステム
JP4082162B2 (ja) * 2002-10-04 2008-04-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Icタグ付き包装材料
US7015815B1 (en) * 2003-11-19 2006-03-21 Display Technologies, Inc. Anti-theft hanger
CN2707659Y (zh) * 2004-06-17 2005-07-06 徐承深 新型电子识别防伪瓶盖
US7229024B2 (en) * 2004-12-16 2007-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limating signal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633B (zh) * 2007-08-30 2011-11-23 雅可夫·皮欧特·施可尼科夫 一种能至少屏蔽一张非接触智能卡或rfid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6516A (zh) * 2014-05-19 2014-08-13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无线感应纽扣
CN104200255A (zh) * 2014-08-28 2014-12-10 绵阳市绵州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弯折的智能公交卡壳体结构
CN107949854A (zh) * 2015-05-25 2018-04-20 众我有限责任公司 射入体、射入体的复合物和用于射入射入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06211A1 (ja) 2006-01-19
EP1764725A4 (en) 2008-10-15
TW200602998A (en) 2006-01-16
EP1764725A1 (en) 2007-03-21
JP4326565B2 (ja) 2009-09-09
JPWO2006006211A1 (ja) 2008-04-24
EP1764725B1 (en) 2014-04-30
TWI297859B (zh) 2008-06-11
US7652579B2 (en) 2010-01-26
CN1938717B (zh) 2010-12-08
US20070222601A1 (en) 2007-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8717B (zh) 带无线ic标签的系固制品
EP2316296B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an IC chip incorporated in the slider.
CN105493107B (zh) 利用大面积天线导体的耐用型耐洗标签
EP0986024B1 (en) RFID tag holder for non-RFID tag
JP5028176B2 (ja) Rfidタグ実装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58713B (en) Identification-medium-equipped article, true-false decision on such article, and commodity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US8534562B2 (en) Badge with RFID device
US4331237A (en) Secure display clip
US20190013833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ssembly
CN206172043U (zh) 防伪物流箱
US5544510A (en) Key and holder combination
JP6433160B2 (ja) リストバンド用のrfidタグ
JP3123364U (ja) 携帯に便利な電子財布
JP2009187580A (ja) 識別媒体を装着した物品、同物品の真贋判定及び物流管理方法
JP2005071063A (ja) Icタグ及びicタグの製造方法
JP4831092B2 (ja) Icタグ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2009129139A (ja) シート状対象物に取付可能な、クリップ付きrfidタグ
JP2006048498A (ja) コイン型情報記録媒体
JP2006053816A (ja) コイン型情報記録媒体
JP3110592U (ja) セキュリティーカード収納ケース
JPH074946Y2 (ja) メモリーモジュール
CN1333319C (zh) 具有磁性开关的电子装置
CN2674551Y (zh) 具有非接触式ic卡功能的装置
CN117991614A (zh) 智能手表及其鉴权方法
WO2007024034A1 (en) Eyelet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eyel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