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1863B - 提花织机 - Google Patents

提花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1863B
CN1861863B CN200610068113.0A CN200610068113A CN1861863B CN 1861863 B CN1861863 B CN 1861863B CN 200610068113 A CN200610068113 A CN 200610068113A CN 1861863 B CN1861863 B CN 1861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ving machine
jacquard weaving
lever arm
rocking bar
driv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681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1863A (zh
Inventor
布拉姆·范德约格特
马修·西奥博尔德
詹姆斯·A·格雷厄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HEL MAN DE WIELE NV
Nv Michel Man De Wiele
Original Assignee
MICHEL MAN DE WIELE NV
Nv Michel Man De Wiel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HEL MAN DE WIELE NV, Nv Michel Man De Wiele filed Critical MICHEL MAN DE WIELE NV
Publication of CN186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1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1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1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3/00Jacquards
    • D03C3/24Features common to jacquards of different types
    • D03C3/32Jacquard driving mechanisms
    • D03C3/36Griffe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Loom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机,包括在提花织机两侧的任何一侧做上下相反运动的至少两个刀架(5、6),该提花织机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个传动杆(2、3)的一个单侧传动装置(1),该传动杆设置为驱动在提花织机两侧中任何之一上的刀架(5、6)的运动,和一个横向摇轴(24),设置为把所述传动杆(分别为2和3)的运动传递到在提花织机侧部的各刀架(5、6)上。

Description

提花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机,其中包括在提花织机一侧上下相反运动的至少两个刀架(knife grids)。
背景技术
提花织机结构亟待改进,以便能以更低成本制造高速运作的提花织机;同时,该提花织机要足够坚固,以能够形成梭口从而精确和可靠地获得期望质量的织物。因此,以最低成本制造足够坚固的刀具传动装置,来驱动两组上下相反运动的刀具,这一点在提花织机的构建中十分重要。两组上下相反运动的刀具接纳在提花织机一侧的一个刀架内,以便在提花织机左右两侧上(从织工的位置向经纱供应的方向看去),两个刀架上下反向运动。
在提花织机的成本价格中,用于驱动刀架和横贯提花织机宽度(从左至右)诸部件的变速箱占较大比重。此外,如果能把一些部件,例如摇杆,设计得更为紧凑,不仅能降低其成本,而且在它们摇摆运动期间由于惯性产生的力将变得较小,这对于实现提花织机的高速运转尤为有利。
在EP 136244中描述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中在提花织机一侧设置了借助于普通曲柄机构的传动装置,每个传动装置具有一个连接棒来驱动两个摇杆,两个摇杆共同驱动在提花织机一侧的可移动刀架。该设备设有一个连续旋转的横向轴,联接两个普通的曲柄机构。所述摇杆联接又相互连接以使它们对称并反向运动,以便使在直线导轨上的力最小化来实现诸刀架近似垂直的运动。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必须配备昂贵的双侧传动装置。当普通的曲柄机构需要由带有凸轮的变速箱替代时,这个缺点就更加突出了。此外,连续旋转横向轴位于刀架下面,这对于提花织机相对于滑轮系统的选择系统的可接近性亦是一个缺点。
在EP 109139中,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了可接近性的问题,即把相互联接两个变速箱的连续旋转驱动轴安装在刀架上面,在提花织机中心横向布置,每个变速箱设有一组互补凸轮,该凸轮驱动两个在直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凸轮随动件。每个凸轮随动件联接到一个摇杆上或者成为该摇杆一部分,而凸轮随动件的每个末端自摇杆与不同的刀架联接。这样,选择系统和滑轮系统的可接近性确实得到改善,但是仍然需要两个变速箱,同时变速箱需要沿中心的横向安装较大、昂贵、较重和带有大负载的多个摇杆,它们几乎沿着提花织机的总厚度(横向距离)延伸。这还将显著地增加系统的惯性。
在EP 754791中描述的设备只在一侧带有一个在提花织机中央横向布置的变速箱,因此这使连续横向旋转轴变得多余。具有共轭凸轮的变速箱驱动两个凸轮随动件,其中每个随动件与一个横向摇轴联接,每一个横向摇轴均设有两个杆,每个杆驱动在提花织机两侧中任何一侧上的刀架的一个末端。而且两个摇轴还是同轴设计。该实施例提供了把传动装置限制成只有一个变速箱的解决方案,但是它仍然带有两个横向摇轴,而这本身已经使其成为一个昂贵的解决方案,而且,由于两个轴的同轴设计,该传动装置仍然较重。此外,与这些同心轴联接的杆仍然几乎沿着提花织机整个厚度延伸,这使该方案更加昂贵,同时加大了对惯性的影响。
在EP 1475465中描述了一种提花织机,其中该提花织机在两侧中任何一侧通过一个偏心连接棒机构驱动,驱动是在提花织机中央横向发生,两侧通过一个连续旋转轴联接。每个偏心连接棒机构驱动带有两个摇杆的横向摇轴,一个摇杆在提花织机一侧。两个摇轴反向摇摆,同时这些摇杆几乎沿着提花织机整个厚度延伸。由于具有三个横向轴,即一个连续旋转轴和两个摇轴,使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昂贵的解决方案,而且严重限制可接近性。此外,较大和较重的摇杆设计使该解决方案仍然是昂贵的,且具有增加惯性的后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刚性结构的提花织机,其中该提花织机可以高速运作,同时还能使其成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提供一种第一权利要求前序描述的提花织机而得以实现,该提花织机包括一个单侧传动装置,用于驱动至少一个传动杆来实现在提花织机两侧中任何一侧上的刀架的运动,且设置了一个横向摇轴用于把所述传动杆的运动传递给提花织机一侧上的刀架。
通过提供这样的提花织机,可实现提花织机的刚性结构和高速运作,并将其成本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一个驱动横向摇轴的传动杆,一个第一摇杆固定在该轴两侧中任何一侧上,该第一摇杆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杆臂,其中每个杆臂联接到一组两个刀架中之一的一个末端上。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该提花织机设有两个传动杆,即
-用于驱动在提花织机一侧上刀架运动的第一传动杆;
-用于驱动在提花织机另一侧上刀架运动的第二传动杆;
并设置横向摇轴以将所述传动杆其中之一的运动传递到与单侧传动装置侧相反侧的刀架上。
优选的是,每个传动杆设置有第一摇杆,该第一摇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杆臂,其中每个杆臂设置成联接在提花织机相应侧的一组两个刀架中之一的一个末端上。
为了确保两个刀架的所述末端中的每一个都将进行上下相反运动,优选的是,每个传动杆联接至少一个第二摇杆,而第一摇杆设置至少一个第三杆臂,该第三杆臂联接该第二摇杆的一个第三杆臂,所述第二摇杆的第一和第二杆臂中的每一个均与两个刀架之一的另一个末端联接。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杆臂这样安装,以使第一杆臂上的联接点进行的运动与第二杆臂上联接点进行的运动相反。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第一可能实施例中,用于两个摇杆的第三杆臂位于这两个摇杆旋转轴之间联接面的相同侧。这样就提供了能使用相同摇杆的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另一个可能实施例中,两个摇杆的第三杆臂位于这两个摇杆旋转轴之间的联接面的不同侧上。其优点是一个摇杆的每一次运动都通过另一个摇杆在相反方向的运动得到动态补偿。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摇杆与围绕相同轴线旋转的两个单个第二摇杆联接,并且每个第二摇杆具有至少两个联接点,其中在第一联接点,与第一摇杆形成联接件,而在第二联接点,与刀架的末端形成联接件。
这些联接点把各个连接棒与第一摇杆的第三杆臂联接,其中连接棒构成在两个单个第二摇杆和第一摇杆之间的联接,而优选的是,这些联接点位于由通过第一摇杆旋转轴和两个单个第二摇杆旋转轴构成的联接面的两侧,以便使两个第二摇杆进行相反运动,从而使它们与刀架末端联接的第二联接点进行相反的运动。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至少该传动杆之一与带有两个杆臂的一个中间杆联接,在联接点上每个杆臂与一个连接棒联接,一个连接棒构成该中间杆和一个第一摇杆之间的联接,而第二连接棒构成该中间杆和一个第二摇杆之间的联接,并且两个摇杆均设有第一杆臂和第二杆臂,每个杆臂与在提花织机一侧一个刀架的末端联接,用于驱动它。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借助于连接棒形成了该杆臂之间的互连和/或杆臂与刀架末端之间的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提花织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设有连续旋转的输入轴,该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摇摆运动。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第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传动装置为带有凸轮轴和共轭凸轮的变速箱,而传动杆设计成凸轮随动杆形式。
优选的是,该凸轮轴可设有一组共轭凸轮。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凸轮随动杆设置在凸轮轴下面,而第二凸轮随动杆设置在凸轮轴上面,以便二者在直径方向彼此对置。
优选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凸轮随动杆借助于一个短轴与对应的第一摇杆联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提花织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凸轮随动杆借助于一个横向摇轴与对应的第一摇杆联接。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摇杆同轴地摇摆。
一方面,该第一凸轮随动杆可优选地在它的短轴上设置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的杆,,每个杆臂在联接点上借助一个连接棒与对应的第一摇杆的杆臂联接,其中该第一摇杆在其传动装置上是同轴地安装轴承上,而轴承又安装在该横向摇轴上,其中该横向摇轴将该第二凸轮随动杆和其对应的第一摇杆联接。
其次,第二凸轮随动杆可与一个短轴联接,其中该短轴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的杆,在联接点,每个杆臂借助于一个连接棒与在该横向摇轴上带有一个或者两个杆臂的杆联接,其中横向摇轴与该短轴同轴,短轴把第一凸轮随动杆联接到对应的第一摇杆上。
第三,第二凸轮随动杆可与横向摇轴联接,而在远离传动装置的一侧,该横向摇轴在它的末端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的杆,在联接点上,每个杆臂借助于一个连接棒与第一摇杆的杆臂联接,其中该第一摇杆用于驱动远离传动装置一侧上的刀架,所述第一摇杆围绕一短轴摇摆,该短轴与联接第一凸轮随动杆和对应的第一摇杆的短轴同轴设置。
第四,该第一凸轮随动杆可与一个短轴联接,而第二凸轮随动杆可与该横向摇轴联接,在对应轴上的两个凸轮随动杆均与一个带杆臂的杆联接,该杆在联接点与一个连接棒相联,该连接棒构成与对应的第一摇杆联接的联接件,这些第一摇杆每个均通过它们各自对应的第三杆臂与一个连接棒联接,构成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几个第二摇杆的联接,该两个第一摇杆同轴安装。
第五,第一凸轮随动杆可设置在一个第一中间杆的对应短轴上,而在横向摇轴上的第二凸轮随动杆可设有一个第二中间杆,这些中间杆设有两个杆臂,每个杆臂在联接点上与一个连接棒联接,一个连接棒构成在该中间杆和一个第一摇杆之间的联接,而第二个连接棒构成在该中间杆和一个第二摇杆之间的联接,两个摇杆匀设有一个第一杆臂和一个第二杆臂,每个杆臂与提花织机一侧的一个刀架的末端联接,以驱动它,并且该两个第一摇杆同轴安装。
另一方面,该凸轮轴可优选地设有两组两个互补凸轮,从而第一和第二凸轮随动杆彼此相邻地安装并相反运动,该第一凸轮随动杆和相应的第一摇杆围绕在第二凸轮随动杆和其相应的第一摇杆之间的横向摇轴同轴地摇摆。
在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一个第二有利的实施例中,该传动装置为一普通的曲柄机构或者一偏心被动连接棒。
优选的是,该传动装置包括具有两个偏心结构的传动轴,每个偏心结构驱动一个连接棒,其中一个连接棒把摇摆运动施加到一个短轴上,而另一个连接棒把摇摆运动施加到横向摇轴上。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特性并指出其它的优点和细节,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传动装置的各种实施例。很显然,以下描述决不可解释为对在权利要求书中要求的本发明方法和设备的保护的限制。
此外,在附图中借助于参考数字详述了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实施例,其中几个刀架被驱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刀架的传动装置一侧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每一侧设置了两个摇杆;
-图4到9为根据本发明的提花织机传动装置的其它实施例,其中各个第一摇杆为同轴设置;
-图10为根据本发明提花织机的刀架传动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和第二摇杆均直接由第一和第二凸轮随动杆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提花织机包括在其两侧任何之一上进行上下反向运动的至少2组刀架(5、6)(参见图2、3、7到10)。为了驱动在提花织机两侧上的刀架(5、6)的运动,设置至少一个由单侧传动装置(1)驱动的传动杆(2、3、10),其中该单侧传动装置(1)位于提花织机左侧或者右侧,并可在前部、后部或者中部横向安装(从织工的位置向经纱供应的方向看去)。由于不再需要支付现有技术中的双侧传动装置的高昂成本,而是采用了单侧传动装置(1),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并且由于不再需要双侧传动装置,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横向连续旋转轴也就不需要了;然而,尽管如此,驱动侧的摇摆运动必须传递到没有传动装置的一侧。为此,设置横向摇轴(24),以把所述传动杆(2、3、30)的运动传递给提花织机远离传动装置(1)一侧上的刀架(6)。
如图1、2、4到7和9所示,一方面,可设置该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和第二传动杆(2、3),其中第一传动杆(2)用于驱动在提花织机一侧上刀架(5)的运动,而第二传动杆(3)用于驱动在提花织机另一侧上的刀架(6)。并设置横向摇轴(24)用于把第一或者第二传动杆(2、3)的运动传递到在与单侧传动装置(1)相反一侧的刀架(5、6)上。
每个传动杆(2、3、30)可带有一个第一摇杆(7),其中该第一摇杆(7)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杆臂(8、9),每个杆臂(8、9)与在提花织机相应侧一组刀架(5、6)中两个之一的一个末端(40、41)联接。所述两个杆臂(8、9)安装成在一个杆臂(8)上的联接点(12)进行与在另一个杆臂(9)上的联接点(13)的运动相反的运动,使得两个刀架(5、6)的所述一个末端(40、41)进行上下反向运动,。
为了驱动刀架(5、6)另一个末端(50、51)以此进行上下反向运动:
-每个传动杆(2、3、30)可与至少一个第二摇杆(15)联接,而第一摇杆(7)可具有一个第三杆臂(10),其中该第三杆臂(10)借助于联接点(16)与设置在第二摇杆(15)上的至少一个第三杆臂(10)联接,所述第二摇杆(15)的第一和第二杆臂(8、9)每个均与两个刀架(5、6)中之一的另一个末端(50)联接。如第一摇杆(7)的情况那样,该第二摇杆(15)的第一杆臂(8)和第二杆臂(9)安装成使联接点(12、13)进行相反的上下运动。利用在两个摇杆(7、15)上三个联接点(12、13、16)的相似布置,刀架(5、6)的两侧进行相同的上下运动。例如在图2、8和9中所示的那样,可实现在两个摇杆(7、15)之间的联接,从而使两个摇杆(7、15)做同相位摇动。在这里,两个摇杆(7、15)的第三杆臂(10)均位于在两个摇杆(7、15)的旋转轴之间的联接面的相同侧。这有如下好处,即可采用相同的摇杆。此外,也可能在两个摇杆(7、15)之间形成联接,如图7所示,从而使这两个摇杆(7、15)相反摇动。这样的好处是,摇杆(7、15)的每次运动将通过另一个摇杆(15、7)的相反运动得以动态地补偿。第一和第二摇杆(7、15)通过一个连接棒(14)联接一起。
-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第一摇杆(7)可与围绕相同轴(18)旋转的两个单个第二摇杆(17)联接,其中该第二摇杆(17)具有至少两个联接点(47、48),在第一联接点(48)联接了连接棒(14),其中连接棒(14)构成了在第一摇杆(7)和第二摇杆(17)之间的联接,而在第二联接点(47)联接了连接棒(11a),其中连接棒(11a)构成了在第二摇杆(17)和一组刀架(5、6)中之一的末端之间的联接。刀架(5、6)的两个末端进行相反运动。为了把第一摇杆(7)与两个单个第二摇杆(17)联接,第一摇杆(7)具有两个第三杆臂(31、32),通过联接点(37),该第三杆臂(31、32)与连接棒(14)联接,而连接棒(14)经过联接点(48)与两个单个第二摇杆(17)中之一联接。第一摇杆(7)与连接棒(14)的联接点(37)位于联接面两侧任何之一上,其中联接面通过第一摇杆(7)的旋转轴和两个单个第二摇杆(17)的旋转轴(18)构成,以便使两个第二摇杆(17)进行相反运动,从而使它们的第二联接点(47)进行与刀架(5)末端相反的运动。
在本发明提花织机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至少一个传动杆(2、3)(在图中没有示出)与带有两个杆臂(33、34)的一个中间杆(19)联接,每个杆臂(33、34)在联接点(35、36)与连接棒(38、39)联接,一个连接棒(38)构成在中间杆(19)和第一摇杆(7)之间的联接,而第二连接棒(39)构成在中间杆(19)和第二摇杆(15)之间的联接,同时两个摇杆(7、15)带有至少第一杆臂(8)和第二杆臂(9),这些杆臂每个均与在提花织机一侧的刀架(5、6)的末端联接。连接棒(38、39)借助于另一个杆臂(60)与摇杆(7、15)联接。
优选借助于连接棒(11a、11b、14)形成杆臂(8、9、10、60、31-34)之间的相互联接和/或杆臂和刀架(5、6)末端之间的联接。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传动装置(1)可设有一个驱动横向摇轴(24)的传动杆(30),轴(24)的两端均与一第一摇杆(7)联接,第一摇杆(7)设置至少第一和第二杆臂(8、9),每个杆臂与一组刀架(5、6)中两个之一的一个末端(40、41)联接。
当连接棒(11a、11b)在提花织机前方与刀架联接的联接点(40、41、50、51)实际上位于一条直线,并且在提花织机后方也位于一条直线时(在刀架末端或者与该末端有一定距离),这有如下好处,即只要选择图案在刀架上方均匀分布,则负载相对于所有刀架(5、6)在纵向上是均匀和对称分布的。所谓均匀的选择图案是指该图案中选定的与刀架(5、6)一起运动的钩数目均匀分布在提花织机上。如图(2、7、8、9和10)所示,这样的优点可在例如以下情况得到,即当第一(7)和第二摇杆(15)摇动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几乎对应于刀架(5、6)的长度时。
单侧传动装置(1)具有连续旋转的输入轴(26),该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摇摆运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一方面传动装置(1)可由变速箱组成,如图(1、2、4到9)所示,其中该变速箱设置有带一组或者几组互补凸轮以及一个或者几个凸轮随动件的凸轮轴(26),随动件配有随动件辊,每个辊跟随其中一个凸轮盘的轮廓。另一方面,传动装置(1)可由普通曲柄机构(在图中没有示出)组成。
当传动装置(1)采用具有凸轮轴(26)和互补凸轮的变速箱时,该传动杆(2、3)设计成凸轮随动杆形式。
一方面,凸轮轴(26)可设置一组互补凸轮。第一和第二凸轮随动杆(2、3)的每个驱动提花织机一侧上的刀架(5、6),而其本身由单个传动装置(1)的同一凸轮轴(26)驱动,该第一和第二凸轮随动杆可相对于传动装置箱体内的凸轮轴(26)如下安装:
如图1所示,第一凸轮随动杆(2)在凸轮轴(26)下面,而第二凸轮随动杆(3)在凸轮轴(26)上面,以便两个凸轮随动杆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第一凸轮随动杆(3)借助于短轴(23)与其对应的第一摇杆(7)联接。第二凸轮随动杆(3)借助于横向摇轴(24)与其对应的第一摇杆(7)联接。这样一个实施例有如下好处,即在传动装置(1)的凸轮轴(26)上的负载是对称的,同时凸轮轴(26)必须设有唯一的一组互补凸轮。然而,在短轴(23)上的第一摇杆(7)与带有对应摇杆(7)的横向摇轴(24)没有位于相同高度上。刀架(5、6)实际上两个两个地位于同样的高度上,以便把刀架维持在水平位置上。这种设计的结果是,把摇杆(7、15)与在提花织机一侧刀架(5)联接的连接棒(11a)与把摇杆(7、15)与在提花织机另一侧上刀架(6)联接的连接棒(11b)在长度上是不同的。
为了避免此问题,提花织机可调整成两个第一摇杆(7)同轴地摇动。不同的实施例是可行的,即:
如图4所示,在对应短轴(23)上的第一凸轮随动杆(2)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22)的杆(21),其中每个杆臂在联接点(53)借助于连接棒(20)与对应的第一摇杆(7)联接,在传动装置(1)的侧部,该第一摇杆(7)同轴地安装在轴承上,而该轴承安装在横向摇轴(24)上,其中该横向摇轴(24)联接第二凸轮随动杆(3)和对应的摇杆(7)。
如图5所示,第二凸轮随动杆(3)联接短轴(25),而该短轴(25)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55)的杆(29)。在联接点(56),每个杆臂借助于连接棒(20)与横向摇轴(24)上带有一个或两个杆臂(57)的杆(39)联接,而在该横向摇轴(24)上,第一凸轮随动杆(2)和对应的摇杆(7)同轴地安装在轴承上。两个2×1或2×2的杆臂(29、39)之间的连接棒(20)把第二凸轮随动杆(3)的运动传递到横向摇轴(24),然后该横向摇轴(24)把运动传递到位于与传动装置(1)相反末端处的对应的第一摇杆(7)上,以便驱动刀架(6);
如图6所示,第二凸轮随动杆(3)与横向摇轴(24)联接,其中该横向摇轴(24)在远离传动装置(1)一侧的末端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22)的杆(21),其中每个杆臂在联接点(53)借助于连接棒(20)在第一摇杆(7)的联接点(54)与杆臂(52)联接,用于驱动在远离传动装置(1)侧部上的刀架(6),该第一摇杆(7)围绕短轴摇摆,该短轴与联接第一凸轮随动杆(2)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的短轴(23)同轴设置;
如图9所示,第一凸轮随动杆(2)与短轴(23)联接,而第二凸轮随动杆(3)与横向摇轴(24)(设计成长轴)联接,在对应轴(23、24)上两个凸轮随动杆(2、3)与具有杆臂(70)的杆(69)联接,其中在联接点(71),杆臂(70)与连杆(20)联接,连杆(20)构成与对应的第一摇杆(7)的联接,这些第一摇杆每个都经过对应的第三杆臂(10)与连接棒(14)联接,其中连接棒(14)构成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几个第二摇杆(15)的联接。
如图10所示,在对应短轴(23)上的第一凸轮随动杆(2)设有一个第一中间杆(19),而在横向摇轴(24)上的第二凸轮随动杆(3)设有一个第二中间杆(19),该中间杆(19)具有两个杆臂(33、34),每个杆臂在联接点(35、36)与一个连接棒(38、39)联接,一个连接棒(38)构成在中间杆(19)和第一摇杆(7)之间的联接件,同时第二连接杆(39)构成在中间杆(19)和第二摇杆(15)之间的联接件,两个摇杆(7、15)具有第一杆臂(8)和第二杆臂(9),每个杆臂(9)与在提花织机一侧的刀架(5、6)的末端(40、50)联接,以便驱动它,且两个第一摇杆(7)同轴地安装。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凸轮轴(26)可设置两个互补凸轮(35),以使第一和第二凸轮随动杆(2、3)相互邻近地安装并反向运动,其中第一凸轮随动杆(2)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围绕第二凸轮随动杆(3)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之间的横向摇轴(24)同轴地摇摆。
也可以用具有两个偏心结构的驱动轴代替具有一组带有凸轮随动件的互补凸轮的传动装置,每个偏心结构驱动一个连接棒,其中一个连接棒与短轴(23)的一个杆臂联接并对该短轴(23)施加摇摆运动,另一个连接棒与横向摇轴(24)的一个杆臂联接并对其施加摇摆运动。由偏心结构驱动的每个连接棒借助于与其端部联接并固定于轴上的一个杆臂使轴摇摆,从而起凸轮随动杆(2、3)的作用。

Claims (27)

1.提花织机,包括在其两侧任何一侧上进行上下相反运动的至少两个刀架(5、6),该提花织机包括用于驱动至少一个传动杆(2、3)的单侧传动装置(1),设置该传动杆以驱动在提花织机两侧中任何一侧上的刀架(5、6),其特征在于,有且仅有一个横向摇轴(24),其设置为把所述传动杆(2、3)的运动传递到在提花织机两侧中任何一侧的该刀架(5、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一个传动杆(2、3)配有用于驱动该横向摇轴(24)的一个第一摇杆(7),该摇杆固定在该轴(24)两侧中任何一侧上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杆臂(8)和至少一个第二杆臂(9),每个杆臂与一组两个刀架(5、6)中之一的一个第一末端(40、41)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1)设置为驱动两个传动杆(2、3),即
-用于驱动在提花织机一侧上该刀架(5)运动的第一传动杆(2);
-用于驱动在提花织机另一侧上刀架(6)运动的第二传动杆(3);
并且该横向摇轴(24)设置为将所述传动杆(2、3)其中之一的运动传递到与单侧传动装置(1)同侧的刀架(5)所在侧相反侧的刀架(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杆(2、3)设有一个第一摇杆(7),该摇杆(7)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杆臂(8)和至少一个第二杆臂(9),每个杆臂设置成与在提花织机相应侧上的一组两个刀架(5、6)中之一的第一末端(40、41)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杆(2、3)与至少一个第二摇杆联接,而第一摇杆(7)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杆臂与该第二摇杆的一个第三杆臂联接,并且所述第二摇杆的一个第一以及有关第二杆臂(8、9)均与两个刀架(5、6)中之一的第二末端(50、51)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杆臂(8、9)安装成在该第一杆臂(8)上的联接点(12)进行的一个动作与在该第二杆臂(9)上联接点(13)进行的运动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到5任何一项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两个摇杆(7、15)的第三杆臂位于在这些摇杆(7、15)旋转轴之间联接面的相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4到5任何一项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两个摇杆(7、15)的第三杆臂位于在这些摇杆(7、15)旋转轴之间联接面的不同侧。
9.根据权利要求2到4任何一项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摇杆(7)与两个单个第二摇杆联接,其中该两个单个第二摇杆围绕相同轴旋转,同时每个均具有至少两个联接点(47、48),在第一联接点(48)由第一摇杆(7)构成一个联接,而在第二联接点(47)由刀架(5、6)的第二末端(50)构成一个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接点(48)把各个连接棒与第一摇杆的两个第三杆臂联接,其中该连接棒构成在该两个单个第二摇杆和该第一摇杆(7)的两个第三杆臂之间的联接,所述两个第三杆臂与连接棒(14)通过第三联结点(37)联结,该第三联接点(37)位于第一摇杆(7)旋转轴和两个单个第二摇杆旋转轴(18)构成的联接面的两侧,以便使两个第二摇杆进行相反运动,从而使所述两个第二摇杆与刀架(5、6)末端的第二联接点(47)进行相反的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该传动杆(2、3)与带有两个杆臂(33、34)的一个中间杆(19)联接,其中每个杆臂在联接点(35、36)与一个连接棒(38、39)联接,一个连接棒(38)构成在该中间杆(19)和一个第一摇杆(7)之间的联接,而第二连接棒(39)构成在该中间杆(19)和一个第二摇杆之间的联接,而且两个摇杆均设有一个第一杆臂(8)和一个第二杆臂(9),每个杆臂与在提花织机一侧上一个刀架(5、6)的一个末端联接,以便驱动它。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连接棒(11a、11b、14)形成诸杆臂(8、9、10、31-34)之间的相互联接和/或在诸杆臂与诸刀架(5、6)末端之间的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设有连续旋转的输入轴(26),该连续旋转的输入轴(26)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摇摆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1)为具有凸轮轴和互补凸轮的一个变速箱,传动杆(2、3)设计成凸轮随动杆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凸轮轴设有一组互补凸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杆(2)设置在该凸轮轴下面,而该第二传动杆(3)设置在该凸轮轴上面,以便两个凸轮随动杆在直径上彼此对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杆(2)借助于一个短轴(23)与对应的第一摇杆(7)联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杆(3)借助于该横向摇轴(24)与对应的第一摇杆(7)联接。
19.根据权利要求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第一摇杆(7)同轴地摇摆。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短轴(23)上的第一传动杆(2)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22)的一个杆(21),所述一个或者两个杆臂(22)中的每个杆臂在联接点(53)上借助于连接棒(20)与对应的第一摇杆(7)的杆臂联接,该对应的第一摇杆在它的传动装置(1)侧同轴地安装在轴承上,而轴承安装在该横向摇轴(24)上,该横向摇轴(24)联接第二传动杆(3)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杆(3)与一个短轴(25)联接,该短轴(25)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55)的杆(29),每个杆臂在联接点(56)上借助于一个连接棒(20)与在该横向摇轴(24)上具有一个或者两个杆臂(57)的一个杆(39)联接,该横向摇轴(24)与联接该第一传动杆(2)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的短轴(23)同轴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杆(3)与该横向摇轴(24)联接,该横向摇轴(24)在远离传动装置(1)一侧的末端设有带一个或者两个杆臂(22、52)的一个杆(21),每个杆臂在联接点(53、54)上借助于一个连接棒(20)在远离传动装置的一侧与用于驱动刀架(6)的第一摇杆(7)的一个杆臂联接,所述第一摇杆(7)围绕一个与该短轴(23)同轴设置的一个短轴摇摆,其中该短轴(23)联接第一传动杆(2)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杆(2)与一个短轴(23)联接,而该第二传动杆(3)与该横向摇轴(24)联接,分别在短轴(23)和横向摇轴(24)上的第一传动杆(2)和第二传动杆(3)均与带有一个杆臂(70)的一个杆(69)联接,该杆臂(70)在一个联接点(71)上与一个第一连接棒(20)联接,该第一连接棒(20)构成与对应的第一摇杆(7)之间的联接,这些第一摇杆(7)通过它们对应的第三杆臂各自与第二连接棒(14)联接,该第二连接棒(14)构成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几个第二摇杆的联接,两个第一摇杆(7)为同轴安装。
24.根据权利要求17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在短轴(23)上的该第一传动杆(2)设有一个第一中间杆,而在该横向摇轴(24)上的该第二传动杆(3)设有一个第二中间杆,这些中间杆设有两个杆臂(33、34),每个杆臂(33、34)在一个联接点(35、36)上与一个连接棒(38、39)联接,一个连接棒(38)构成在该中间杆和一个第一摇杆(7)之间的联接,而第二个连接棒(39)构成在该中间杆和一个第二摇杆之间的联接,两个摇杆均设有一个第一杆臂(8)和一个第二杆臂(9),每个杆臂与在提花织机一侧的一个刀架(5、6)的末端(40、50)联接,以驱动所述刀架(5、6),并且该两个第一摇杆(7)为同轴安装。
2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凸轮轴设有两组互补凸轮(35),以此使该第一和第二传动杆(2、3)彼此相邻地安装并相反运动,该第一传动杆(2)和对应的第一摇杆(7)围绕该第二传动杆(3)和所述第二传动杆(3)对应的第一摇杆(7)之间的该横向摇轴(24)进行同轴摇摆。
26.根据权利要求1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为一个普通的曲柄机构或一个偏心被动连接棒。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提花织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具有两个偏心结构的一个驱动轴,每个偏心结构驱动一个连接棒,一个连接棒把摇摆运动施加到一个短轴上,而另一个连接棒把摇摆运动施加到该横向摇轴(24)上。
CN200610068113.0A 2005-03-21 2006-03-21 提花织机 Active CN18618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05/0150 2005-03-21
BE2005/0150A BE1016559A4 (nl) 2005-03-21 2005-03-21 Jacquardinricht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1863A CN1861863A (zh) 2006-11-15
CN1861863B true CN1861863B (zh) 2013-01-02

Family

ID=35385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8113.0A Active CN1861863B (zh) 2005-03-21 2006-03-21 提花织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64729B2 (zh)
EP (1) EP1705272B1 (zh)
CN (1) CN1861863B (zh)
AT (1) ATE393847T1 (zh)
BE (1) BE1016559A4 (zh)
DE (1) DE60200600101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17667A3 (nl) * 2007-07-02 2009-03-03 Wiele Michel Van De Nv Jacquardinrichting.
BE1021506B1 (nl) * 2012-11-19 2015-12-03 Nv Michel Van De Wiele Module geschikt voor inbouw in een jaquardmachine
CN105648612B (zh) * 2014-11-10 2017-06-09 杭州五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杆式开口机构电子提花机
BE1022692A9 (nl) * 2015-01-22 2016-10-07 Nv Michel Van De Wiele Takel voor inbouw in een takelinrichting van een jacquardmachine
CN105350138A (zh) * 2015-11-27 2016-02-24 江苏莱纳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开口提花机的凸轮箱机构
CN105386190A (zh) * 2015-11-27 2016-03-09 江苏莱纳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开口提花机的传动机构
CN105483895A (zh) * 2016-01-21 2016-04-13 张军波 一种共轭凸轮提花开口装置
BE1024029B1 (nl) * 2016-04-08 2017-11-06 Nv Michel Van De Wiele Gaapvormingsmodule voor een weefinrichting
BE1024030B1 (nl) 2016-04-08 2017-11-06 Nv Michel Van De Wiele Jacquard met vernieuwd aandrijfsysteem
CN106400249B (zh) * 2016-11-17 2017-10-17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曲柄摇杆式电子提花机
CN109440253A (zh) * 2018-12-31 2019-03-08 江苏莱纳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开口提花机的传动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4791A1 (fr) * 1995-07-18 1997-01-22 Stäubli Faverges Mécanique Jacquard à actionnement par arbres co-axiaux
FR2802219A1 (fr) * 1999-12-14 2001-06-15 Staubli Sa Ets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pour metier a tisser de type jacquard
CN2506662Y (zh) * 2001-10-17 2002-08-21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提花机提刀的传动机构
CN1550592A (zh) * 2003-05-06 2004-12-01 в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提花织机
CN2673894Y (zh) * 2003-12-01 2005-01-26 烟台宋和宋科学技术应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提花机开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59507A (en) * 1949-05-10 1951-07-03 Mohawk Carpet Mills Inc Pile fabric loom
US2980145A (en) * 1959-07-03 1961-04-18 Crompton & Knowles Corp Selective shedding mechanism for looms
CH527935A (de) * 1970-08-27 1972-09-15 Staeubli Ag Schafthubmechanismus, vorzugsweise für Polschäfte
DE3721932A1 (de) * 1987-07-02 1989-01-19 Grosse Webereimaschinen Gmbh Doppelhub-offenfach-jacquardmaschine
BE1004308A3 (nl) * 1989-07-17 1992-10-27 Wiele Michel Van De Nv Aandrijfsysteem voor de messenroosters van een dubbel-hef-opengaap jacquardmachine, en dergelijke jacquardmachines van een dergelijk aandrijfsysteem voorzien.
FR2658539B1 (fr) * 1990-02-22 1992-06-05 Staubli Verdol Sarl Ets Mecanisme de commande du mouvement des cadres de griffes d'un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FR2669650B1 (fr) * 1990-11-27 1994-04-29 Staubli Verdol Mecanisme de commande des cadres d'un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FR2669648B1 (fr) * 1990-11-27 1993-01-29 Staubli Verdol Ensemble de commande du mouvement des cadres d'un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telle qu'une mecanique d'armure.
DE9307391U1 (de) * 1993-04-26 1993-09-30 Textilma Ag Fachbildevorrichtung für eine Webmaschine
DE4429765A1 (de) * 1993-10-19 1996-02-29 Grosse Webereimaschinen Gmbh Platinen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Jacquardmaschine
BE1008975A5 (nl) * 1994-12-20 1996-10-01 Wiele Michel Van De Nv Jacquardmachine met takelinrichting.
US5653268A (en) * 1995-01-16 1997-08-05 Staubli Gmbh Modulator mechanism for a rotary dobby in a loom
FR2757544B1 (fr) * 1996-12-19 1999-03-05 Staubli Lyon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procede de montage et metier a tisser de type jacquard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BE1013564A3 (nl) * 2000-06-16 2002-04-02 Wiele Michel Van De Nv Inrichting voor de rechtgeleiding van de messendraagbalken in een jacquardmachine.
BE1016486A4 (nl) * 2005-04-08 2006-12-05 Wiele Michel Van De Nv Jacquardinricht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4791A1 (fr) * 1995-07-18 1997-01-22 Stäubli Faverges Mécanique Jacquard à actionnement par arbres co-axiaux
FR2802219A1 (fr) * 1999-12-14 2001-06-15 Staubli Sa Ets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pour metier a tisser de type jacquard
CN2506662Y (zh) * 2001-10-17 2002-08-21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提花机提刀的传动机构
CN1550592A (zh) * 2003-05-06 2004-12-01 в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提花织机
CN2673894Y (zh) * 2003-12-01 2005-01-26 烟台宋和宋科学技术应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提花机开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6001013D1 (de) 2008-06-12
EP1705272B1 (en) 2008-04-30
DE602006001013T2 (de) 2009-06-25
BE1016559A4 (nl) 2007-01-09
US7464729B2 (en) 2008-12-16
US20060207675A1 (en) 2006-09-21
ATE393847T1 (de) 2008-05-15
CN1861863A (zh) 2006-11-15
EP1705272A1 (en) 2006-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1863B (zh) 提花织机
CN1844524B (zh) 提花织机
CN1847700B (zh) 把输入轴第一旋转运动调节成输出轴第二旋转运动的装置
CN102182006B (zh) 经编机复合针移动装置
CN201915195U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100547136C (zh)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提花织机
CN201424554Y (zh) 高速经编机曲轴连杆传动装置
CN101792953B (zh) 高速经编机织针针床摆动机构
CN101798725B (zh) 经编机织针针床摆动机构
CN114575043A (zh) 针刺机和针刺方法
CN105463660A (zh) 直驱式积极凸轮开口机构
CN201942881U (zh) 一种缝纫机的主轴传动机构
CN201003112Y (zh) 浆纱机伸缩筘微动装置
US4694866A (en) Shedding device for a circular weaving machine
CN109023753B (zh) 梭刺绣机
CN102493069B (zh) 整经机的导纱针床往复直线运动装置
CN1644961B (zh) 驱动装置
CN102011235A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105442176B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提花装置
CN211546792U (zh) 一种电脑提花织带机的龙头传动装置
CN104032433B (zh) 花经轴整经机的导纱针床往复直线运动装置
CN215628583U (zh) 一种编织纹路结构为一压一的编织机
CN101899745A (zh) 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
CN109072500A (zh) 用于织造装置的梭口形成模块
CN1163927C (zh) 定时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