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1235A -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1235A
CN102011235A CN 201010597461 CN201010597461A CN102011235A CN 102011235 A CN102011235 A CN 102011235A CN 201010597461 CN201010597461 CN 201010597461 CN 201010597461 A CN201010597461 A CN 201010597461A CN 102011235 A CN102011235 A CN 102011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onnecting rod
shaft
arm shaft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974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虹
张俊
李新
陈正华
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974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1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1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1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左、右墙板并且还具有一与左墙板或者右墙板固定的机架板的机架;一第一摆臂轴和一第二摆臂轴,第一、第二摆臂轴的一端均转动地支承在左墙板上,右端均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第三摆臂机构和第四摆臂机构,第二摆臂机构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摆臂轴的左端,第四摆臂机构连接在第一摆臂轴的右端,第一摆臂机构连接在第二摆臂轴的左端,而第三摆臂机构连接在第二摆臂轴的右端;一用于驱使所述的第一摆臂轴和第二摆臂轴运动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左墙板和机架板上,并且与第一摆臂轴及第二摆臂轴连接。优点:简化整体结构,充分保障运动的平稳性及一致性。

Description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提花机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通过多套机构的组合和一系列的传动关系带动两组提刀交错地上下运动,配合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和综丝,控制每根经线的开口,配套于织机上可织造出所需花样的提花织物。
已有技术中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主要有单侧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和双侧多连杆机构的结构两种,其中,单侧共轭凸轮驱动结构的开口装置被公认为是较完美的开口装置,围绕共轭凸轮驱动式的结构的开口装置在专利技术中已有见诸,如ZL03222046.8、公告号CN1186879A和CN101709525A等等。但是由于共轭凸轮的设计与制造难度大、装配要求严苛并且成本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市场的拓展。双侧多连杆机构的结构形式的开口装置相对于前述的共轭凸轮结构而言,由于设计制造机装配难度相对于较低,因此在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这种开口装置需要双侧驱动,从而使整体结构及传动关系均表现为十分复杂并且运动的平稳性、一致性难以保障,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仅需单侧驱动而籍以有效地简化整体结构和保障运动的平稳性及一致性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包括左端的上部具有一左墙板而右端的上部具有一与左墙板相对应的右墙板并且还具有一与左墙板的左侧固定或者与右墙板的右侧固定的机架板的机架;一第一摆臂轴和一对应于第一摆臂轴下方的并且两者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行的第二摆臂轴,第一、第二摆臂轴的一端均转动地支承在左墙板上,右端均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第三摆臂机构和第四摆臂机构,第二摆臂机构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摆臂轴的左端,第四摆臂机构连接在第一摆臂轴的右端,第一摆臂机构连接在第二摆臂轴的左端,而第三摆臂机构连接在第二摆臂轴的右端;一用于驱使所述的第一摆臂轴和第二摆臂轴运动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左墙板和机架板上,并且与第一摆臂轴及第二摆臂轴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摆臂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摆臂、第一、第二连杆和第一提刀臂,所述的第二摆臂机构包括第一、第二上摆臂、第三、第四连杆和第二提刀臂,所述的第三摆臂机构包括第三、第四下摆臂、第五、第六连杆和第三提刀臂,所述的第四摆臂机构包括第三、第四上摆臂、第七、第八连杆和第四提刀臂,第一下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臂轴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提刀臂铰接,第二下摆臂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轴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下摆臂的左侧,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提刀臂铰接;第一上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臂轴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提刀臂铰接,第二上摆臂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轴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上摆臂的右侧,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第四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提刀臂铰接;第三下摆臂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轴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五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五连杆的下端与第四提刀臂铰接,第四下摆臂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轴的右端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三摆臂左侧,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六连杆的下端与第三提刀臂铰接;第三上摆臂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轴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七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七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三提刀臂铰接,第四上摆臂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轴的右端固定,并且位于第三上摆臂的右侧,第四上摆臂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八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四提刀臂铰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连杆的长度比第一、第二、第五、第六连杆的长度长。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连杆与所述的第三、第四连杆彼此形成交错,而所述的第五、第六连杆与所述的第七、第八连杆彼此形成交错。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前连杆、后连杆、前摆杆和后摆杆,主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墙板和机架板上,在该主轴上固设有前偏心轮和后偏心轮,前连杆的一端与前偏心轮相配合,另一端与前摆杆的一端枢轴连接,而前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臂轴固定连接,后连杆的一端与后偏心轮相配合,另一端与后摆杆的一端枢轴连接,而后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臂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摆臂轴朝向所述的后摆杆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配接方轴头,而所述的后摆杆与第一摆臂轴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后摆杆方轴孔,所述的第一配接方轴头与后摆杆方轴孔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摆臂轴朝向所述的前摆杆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二配接方轴头,而所述的前摆杆与第二摆臂轴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前摆杆方轴孔,所述的第二配接方轴头与前摆杆方轴孔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偏心轮的彼此的偏心位置相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作了上述设计,在左、右墙板之间枢轴设置第一、第二摆臂轴,将第二、第四摆臂机构连接于第一摆臂轴上,将第一、第三摆臂机构连接于第二摆臂轴上,由设在左墙板和机架板上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驱使第一、第二摆臂轴运动,因此只需单侧驱动,从而可显著地简化整体结构,并且还可充分保障运动的平稳性及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中凡是出现左和/或右的概念均是依据图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此不能视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性解释。给出的机架1实质上由一对彼此平行的梁体加支撑脚等构成,一对梁体之间是镂空的,以便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摆臂机构3、4、5、6的设置及运动。在机架1的上部的左端固设有一左墙板11,上部的右端固定有一右墙板12,并且左、右墙板11、12彼此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安排于机架1的左侧,因此,在左墙板11上(左墙板11的左侧)通过螺柱131固定有一机架板13,如果将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设置于机架1的右侧,那么将机架板13连接在右墙板12的右侧,左、右墙板11、12之间可由支承杆14连接加固。
第一摆臂轴2的两端各通过第一摆臂轴座22转动地支承在左、右墙板11、12上,并且该第一摆臂轴2朝向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的一端的轴体上加工有一第一配接方轴头21。第二摆臂轴3对应于第一摆臂轴2的下方并且两者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行,该第二摆臂轴3的两端各通过第二摆臂轴座32转动地支承在左、右墙板11、12上,并且该第二摆臂轴3朝向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的一端的轴体上加工有一第二配接方轴头31。
四套结构基本相同的摆臂机构,它们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摆臂机构4、5、6、7,第一摆臂机构4包括第一摆臂41、第二下摆臂42、第一、第二连杆43、44和第一提刀臂45;第二摆臂机构5包括第一、第二上摆臂51、52、第三、第四连杆53、54和第二提刀臂55;第三摆臂机构6包括第三、第四下摆臂61、62、第五、第六连杆63、64和第三提刀臂65;第四摆臂机构7包括第三、第四上摆臂71、72、第七、第八连杆73、74和第四提刀臂75。第一下摆臂41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411与所述的第二摆臂轴3的左端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412与第一连杆43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一连杆43的下端通过第二销轴431与所述的提二提刀臂55铰接,第二下摆臂42的一端与通过第二固定座421与第二摆臂轴3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下摆臂41的左侧,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422与第二连杆44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二连杆44的下端通过第四销轴441与第一提刀臂45铰接;第一上摆臂51的一端通过第三固定座511与所述的第一摆臂轴2的左端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五销轴512与第三连杆53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三连杆53的下端通过第六销轴531与第一提刀臂45铰接,第二上摆臂52的一端通过第四固定座521与第一摆臂轴2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上摆臂51的右侧,另一端通过第七销轴522与第四连杆54的上端枢轴连接,第四连杆54的下端通过第八销轴541与所述的第二提刀臂55铰接;第三下摆臂61的一端通过第五固定座611与第二摆臂轴3的右端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九销轴612与第五连杆63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五连杆63的下端通过第十销轴631与第四提刀臂75铰接,第四下摆臂62的一端通过第六固定座621与第二摆臂轴3的右端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三下摆臂61的左侧,另一端通过第十一销轴622与第一六连杆64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六连杆64的下端通过第十二销轴641与第三提刀臂65铰接;第三上摆臂71的一端通过第七固定座711与第一摆臂轴2的右端固定,另一端通过第十二销轴712与第七连杆73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七连杆73的下端通过第十三销轴731与所述的第三提刀臂65铰接,第四上摆臂72的一端通过第八固定座721与第一摆臂轴2的右端固定,并且位于第三上摆臂71的右侧,第四上摆臂72的另一端通过第十四销轴722与第八连杆74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八连杆74的下端通过第十五销轴741与所述的第四提刀臂75铰接。
前述的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连杆53、54、73、74的长度比第一、第二、第五、第六连杆43、44、63、64的长度长。第一、第二连杆43、44与所述的第三、第四连杆53、54彼此形成交错,而所述的第五、第六连杆63、64与所述的第七、第八连杆73、74彼此形成交错。前述的交错形式呈“X”交错。
继续见图1,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的结构如下:包括主轴81、前、后连杆82、83、前摆杆84和后摆杆85,主轴81通过主轴轴承座813以水平悬臂状态转动地设置在前述的机架板13上,位于机架板13的左侧,在该主轴81上固设有前、后偏心轮811、812,该前、后偏心轮811、812偏心位置彼此构成180°的关系,也就是说前、后偏心轮811、812的偏心位置相对。前述的主轴81是与织机动力传动连接的,即主轴81的动力来自于织机。前连杆82的下端具有一前偏心轮孔821,该前偏心轮孔821与前偏心轮811相配合,并且由挡盖822封挡,并且还由固定在机架板13上的轴承座814对主轴81支承。前连杆82的上端通过前连杆轴823与前摆杆84的一端枢轴连接,而前摆杆84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前摆杆方轴孔841,该前摆杆方轴孔841与前述的第二配接方轴头311固定连接。后连杆83的下端套置在后偏心轮812上,上端通过后连杆轴831与后摆杆85的一端枢轴连接,而后摆杆81的另一端开设有一后摆杆方轴孔851,该后摆杆方轴孔851与前述的第一配接方轴头21固定连接。
当由织机动力带动主轴81旋转时,在主轴81上的前、后偏心轮811、812的作用下使前、后连杆82、83作周而复始的摆动运动,进而由前、后摆臂84、85分别带动第二、第一摆臂轴3、2运动,由第一、第二摆臂轴2、3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摆臂机构5、6、7、8作上下往复运动,配合电磁阀组件及综丝,实现经线开口。例如,当第二、第三连杆44、53向上位移时,则第一、第四连杆43、54向下位移,反之亦然,第六、第七连杆64、73与第五、第八连杆63、75同理,由此而使连接在第一提刀臂45和第三提刀臂65上的第一提刀9与连接在第二提刀臂55和第四提刀臂75上的第二提刀以交替形式上下运动,实现经线开口。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摆臂单侧驱动机构8的主轴81的运动通过偏心式的连杆机构(前、后连杆82、83)来实现,该机构制造容易,加工精度易控制且运动平稳,无共轭凸轮驱动机构(背景技术栏所述)那样的严苛的加工要求,并且不存在共轭间隙后的运动冲击,特别是在上下开口换向时;第一、第二摆臂轴2、3主要承载综丝弹簧力、提刀等的构件重力等外力,此类外力为线性力且作用方向向下,其综合作用于对称分布的第一摆臂轴2和第二摆臂轴3上,在平衡织造时,此外力对动力轴的合力矩可基本抵销,而在不平衡织造时,前述的偏心式的连杆机构仅需克服对动力轴的不平衡外力较小的合力矩;同类运动机构的质量相等,作用于两组反对称安装的偏心式曲柄上,对驱动轴的惯性力矩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可相互抵销;第一、第二摆臂轴2、3位置选择合理,位于机架1的中央,使承载后的抗震性十分理想;开口量可以方便调节,如以第二连杆44为例,仅需改变第二连杆44在第二下摆臂42上的固连位置便可实现。

Claims (8)

1.一种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的上部具有一左墙板(11)而右端的上部具有一与左墙板(11)相对应的右墙板(12)并且还具有一与左墙板(11)的左侧固定或者与右墙板(12)的右侧固定的机架板(13)的机架(1);一第一摆臂轴(2)和一对应于第一摆臂轴(2)下方的并且两者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行的第二摆臂轴(3),第一、第二摆臂轴(2、3)的一端均转动地支承在左墙板(11)上,右端均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12)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第三摆臂机构(4、5、6)和第四摆臂机构(7),第二摆臂机构(5)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摆臂轴(2)的左端,第四摆臂机构(7)连接在第一摆臂轴(2)的右端,第一摆臂机构(4)连接在第二摆臂轴(3)的左端,而第三摆臂机构(6)连接在第二摆臂轴(3)的右端;一用于驱使所述的第一摆臂轴(2)和第二摆臂轴(3)运动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设置在所述的左墙板(11)和机架板(13)上,并且与第一摆臂轴(2)及第二摆臂轴(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摆臂机构(4)包括第一、第二摆臂(41、42)、第一、第二连杆(43、44)和第一提刀臂(45),所述的第二摆臂机构(5)包括第一、第二上摆臂(51、52)、第三、第四连杆(53、54)和第二提刀臂(55,所述的第三摆臂机构(6)包括第三、第四下摆臂(61、62)、第五、第六连杆(63、64)和第三提刀臂(65),所述的第四摆臂机构(7)包括第三、第四上摆臂(71、72)、第七、第八连杆(73、74)和第四提刀臂(75),第一下摆臂(41)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臂轴(3)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3)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一连杆(43)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提刀臂(55)铰接,第二下摆臂(42)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轴(3)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的第一下摆臂(41)的左侧,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4)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二连杆(44)的下端与第一提刀臂(45)铰接;第一上摆臂(51)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臂轴(2)的左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三连杆(53)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三连杆(53)的下端与第一提刀臂(45)铰接,第二上摆臂(52)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轴(2)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上摆臂(51)的右侧,另一端与第四连杆(54)的上端枢轴连接,第四连杆(54)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提刀臂(55)铰接;第三下摆臂(61)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轴(3)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五连杆(63)的上端枢轴连接,第五连杆(63)的下端与第四提刀臂(75)铰接,第四下摆臂(62)的一端与第二摆臂轴(3)的右端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第三摆臂(61)左侧,另一端与第六连杆(64)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六连杆(64)的下端与第三提刀臂(65)铰接;第三上摆臂(71)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轴(2)的右端固定,另一端与第七连杆(73)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七连杆(73)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三提刀臂(65)铰接,第四上摆臂(72)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轴(2)的右端固定,并且位于第三上摆臂(71)的右侧,第四上摆臂(72)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74)的上端枢轴连接,而第八连杆(74)的下端与所述的第四提刀臂(75)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连杆(53、54、73、74)的长度比第一、第二、第五、第六连杆(43、44、63、64)的长度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连杆(43、44)与所述的第三、第四连杆(53、54)彼此形成交错,而所述的第五、第六连杆(63、64)与所述的第七、第八连杆(73、74)彼此形成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轴单侧驱动机构(8)包括主轴(81)、前连杆(82)、后连杆(83)、前摆杆(84)和后摆杆(85),主轴(81)转动地并且支承在所述的左墙板(11)和机架板(13)上,在该主轴(81)上固设有前偏心轮(811)和后偏心轮(812),前连杆(82)的一端与前偏心轮(811)相配合,另一端与前摆杆(84)的一端枢轴连接,而前摆杆(8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摆臂轴(3)固定连接,后连杆(83)的一端与后偏心轮(812)相配合,另一端与后摆杆(85)的一端枢轴连接,而后摆杆(8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摆臂轴(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摆臂轴(2)朝向所述的后摆杆(85)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配接方轴头(21),而所述的后摆杆(85)与第一摆臂轴(2)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后摆杆方轴孔(851),所述的第一配接方轴头(21)与后摆杆方轴孔(85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摆臂轴(3)朝向所述的前摆杆(84)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二配接方轴头(31),而所述的前摆杆(84)与第二摆臂轴(3)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前摆杆方轴孔(841),所述的第二配接方轴头(31)与前摆杆方轴孔(84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花机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偏心轮(811、812)的彼此的偏心位置相反。
CN 201010597461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Pending CN102011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97461 CN102011235A (zh)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97461 CN102011235A (zh)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1235A true CN102011235A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97461 Pending CN102011235A (zh)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12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4919A (zh) * 2012-02-06 2012-07-04 江苏华峰自然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
CN103132201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上海中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提花机开口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879A (zh) * 1996-12-31 1998-07-08 斯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旋转多臂机构以及装备此类多臂机构的织机
US6463962B2 (en) * 2000-06-16 2002-10-15 N.V. Michel Van De Wiele Device for guiding the knife-supporting beams in a jacquard machine
CN2625404Y (zh) * 2003-05-20 2004-07-14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中置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
CN1550592A (zh) * 2003-05-06 2004-12-01 в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提花织机
CN1676702A (zh) * 2005-04-25 2005-10-05 浙江大学 连杆-不完全齿轮组合式电子提花机提刀开口控制机构
CN2844161Y (zh) * 2005-11-25 2006-12-06 浙江大学 一种电子提花机提刀机构
CN101709525A (zh) * 2009-11-19 2010-05-19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
CN201915195U (zh) * 2010-12-21 2011-08-03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879A (zh) * 1996-12-31 1998-07-08 斯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旋转多臂机构以及装备此类多臂机构的织机
US6463962B2 (en) * 2000-06-16 2002-10-15 N.V. Michel Van De Wiele Device for guiding the knife-supporting beams in a jacquard machine
CN1550592A (zh) * 2003-05-06 2004-12-01 в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提花织机
CN2625404Y (zh) * 2003-05-20 2004-07-14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中置积极式凸轮开口装置
CN1676702A (zh) * 2005-04-25 2005-10-05 浙江大学 连杆-不完全齿轮组合式电子提花机提刀开口控制机构
CN2844161Y (zh) * 2005-11-25 2006-12-06 浙江大学 一种电子提花机提刀机构
CN101709525A (zh) * 2009-11-19 2010-05-19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开口机构
CN201915195U (zh) * 2010-12-21 2011-08-03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2201A (zh) * 2011-11-22 2013-06-05 上海中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提花机开口装置
CN102534919A (zh) * 2012-02-06 2012-07-04 江苏华峰自然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5195U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US7464729B2 (en) Jacquard machine
CN101363164B (zh)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CN203247375U (zh) 一种提花开口装置
CN201512636U (zh) 电脑提花机
CN201933256U (zh) 提花机开口装置
CN100547136C (zh)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提花织机
CN201424554Y (zh) 高速经编机曲轴连杆传动装置
CN102011235A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101570909B (zh) 电脑提花机
CN102011236B (zh) 提花机开口装置
CN2813662Y (zh) 经编机梳栉三摆轴机构
CN101768832B (zh) 经编机槽针针身与梳栉组合运动装置
CN201915198U (zh) 提花机的开口机构
CN102031614A (zh) 提花机的开口机构
CN101492853B (zh) 毛巾机活筘机构
CN103290588B (zh) 电脑提花机及其传动机构
CN201155008Y (zh) 电子提花机杠杆型摇杆中驱动对称提拉的开口机构
CN201003112Y (zh) 浆纱机伸缩筘微动装置
CN101831743B (zh) 提花机提刀传动机构
US7594521B2 (en) Device for driving a weaving frame in a weaving machine and a weav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one or several such devices
CN220284330U (zh) 一种用于提花机的改进的连杆机构
CN202415818U (zh) 单动式电子提花机钢绳内切驱动低冲击高速开口机构
CN205741407U (zh) 一种交织机
CN201155007Y (zh) 电子提花机中部铰接短摇杆拉刀架升降导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