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1236B - 提花机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花机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1236B
CN102011236B CN2010105974651A CN201010597465A CN102011236B CN 102011236 B CN102011236 B CN 102011236B CN 2010105974651 A CN2010105974651 A CN 2010105974651A CN 201010597465 A CN201010597465 A CN 201010597465A CN 102011236 B CN102011236 B CN 102011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griffe
drive
arm
wall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74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1236A (zh
Inventor
彭晓虹
张俊
李新
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74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1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1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1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1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1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包括机架,其上固设有左、右墙板,左墙板上设第一主轴,右墙板上设第二主轴;动力传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第一连杆机构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连杆机构与第二主轴连接;第三连杆机构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第四连杆机构与第一主轴连接;一组提刀连杆,连接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上;一组第一提刀的左端与连接在第一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右端与连接在第二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一组第二提刀的左端与连接在第四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右端与连接在第三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制造、装配和检护简便;连杆机构能平稳运动;能满足采用电子纹版的提花机对低转速小针数的织物的提花织造要求。

Description

提花机开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一是共轭凸轮结构:二是单连杆结构:三是双链轮连杆结构,在这三种结构中,第一种结构即共轭凸轮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ZL03222046.8(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公开号CN1186879A和CN101719525A(同样由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等等,并且这三种结构形式由电子控制。第二类为纯机械结构的无需电子控制的开口装置。 
在上述两类提花机开口装置,前者具有速度高(转速为500r/min以上),产量高并且可适合于大针数(多达10000针以上)的提花织物加工,但因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价格昂贵、检护麻烦和应用成本高,仅适宜在高速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和剑杆织机等高档无梭织机上配套。然而,在我国目前拥有的上百万台无梭织机中,以GA74系列为主的普及型剑杆织机由于应用成本低,性价比优势明显,因而约占50%以上,并且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此类织机如果选用上述第一类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则毫无疑问会造成性能、价格及资源配置的浪费,因此目前仍择用前述的第二类提花机开口装置,即使用纯机械结构的提花机开口装置。而此类纯机械式的提花机开口装置虽然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和造价低的优势,但效率低、噪声大而影响环境(噪声污染)、纹版制作管理烦琐、品种更换慢或称不灵活和织物档次低系其劣势,因而逐步趋于淘汰。 
鉴于上述情形,纺织业界迫切需要一种与前述的普及型剑杆织机相配套使用、性能相当、结构简练、维护容易和价格低并且可电子控制提花信号的新型的提花机开口装置。 
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下面所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练、制造使用及维护方便、运转平稳并且适于采用电子纹版而藉以满足普及型剑杆织机的提花织造需要的提花机开口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的左端固设有一左墙板,而右端固设有一右墙板,左、右墙板彼此对应,在左墙板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一主轴,而在右墙板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二主轴;一与所述的第一主轴及第二主轴传动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的机架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的左墙板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的右墙板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二主轴连接;彼此的结构相同的并且还与所述的第一、第二连杆机构的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的右墙板的右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四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的左墙板的右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一主轴连接;以间隔状态并且还以悬臂状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连接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上的各一组提刀连杆,其中:连接在第一、第二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彼此对应,而连接在第三、第四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同样彼此对应;一组第一提刀,各第一提刀的左端与连接在第一连杆机构上的所述提刀连杆固定,右端则与连接在第二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一组第二提刀,各第二提刀的左端与连接在第四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而右端则与连接在第三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用于与织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第一涨紧轮、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带、第二涨紧轮和第二传动轮,传动轴的左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左墙板上,并且探出左墙板,在探出左墙板的该传动轴的端部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传动轴的右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右墙板上,并且探出右墙板,在探出右墙板的该传动轴的端部固定有一第四传动轮,第一涨紧轮移动地设置在左墙板朝向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一侧,第一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主轴朝向第一连杆机构的一端,第一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轮、第一涨紧轮和第一传动轮上,第二涨紧轮移动地设置在右墙板朝向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的一侧,第二传动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主轴朝向第三连杆机构的一端,第二传动带套置在所述第二、第四传动轮和第二涨紧轮上,在所述的第一传动轮上延伸有一第一偏心轴,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一偏心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二传动轮上延伸有一第二偏心轴,所述的第三连杆机构与第二偏心轴连接,其中:第一、第二偏心轴彼此形成180°的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和第一、第二涨紧轮均为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均为链条。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和第一、第二涨紧轮均为皮带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均为皮带。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墙板上开设有第一调整槽,所述的第一涨紧轮具有一第一调整轴,该第一调整轴上下移动地配设在第一调整槽上并且由固定 螺母限定;所述的右墙板上开设有第二调整槽,所述的第二涨紧轮具有一第二调整轴,该第二调整轴上下移动地配设在第二调整槽上并且由定位螺母限定。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调整座、第一拉臂、第一提刀臂、第一调整螺杆、第一调整螺杆座和一对第一导轨;第一调整座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轮的第一偏心轴连接,在该第一调整座上配设有一对第一调节螺杆,第一调整螺杆座固定在所述的左墙板上,第一拉臂的上端与所述的一对第一调节螺杆连接,下端配设有拉臂轴座,并且,第一拉臂构成有第一拉臂腔,一对第一导轨彼此平行地固定在左墙板上,在该对第一导轨上上下滑动地配设有一滑动块,滑动块上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提刀臂轴,该提刀臂轴置入于所述的拉臂轴座,第一提刀臂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一拉臂同轴设置于所述的提刀臂轴上,并且第一提刀臂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还延伸有一第一提刀臂连接头,该第一提刀臂连接头容纳于所述的第一拉臂腔内,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的一端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座上,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一提刀臂连接头连接,并且与第一提刀臂连接头同轴铰设于所述的第一拉臂上,所述的提刀连杆携所述的第一提刀以间隔状态并且还以悬臂状态枢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提刀臂上。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拉臂腔朝向所述第一调整座的一端的腔口部位固设有一隔块,隔块与所述的一对第一调整螺杆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的一端配接有一第一可调连接头,第一可调连接头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座上,第一调整螺杆的另一端配设有一第二可调连接头,该第二可调连接头与所述的第一提刀连接头同轴铰设于所述的第一拉臂上。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提刀臂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提刀连杆枢轴孔,所述的提刀连杆的上端构成有一提刀连杆连接头,提刀连杆连接头上配有一小轴,小轴枢置在所述的提刀连杆枢轴孔内,提刀连杆的下端枢连设置有一提刀固定座,所述的第一提刀与提刀固定座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提刀臂的整体形状呈倒置的T字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从而使制造、装配和使用中的检护变得更为简单和方便;在与织机配接的动力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能有序地平稳运动,并且不会出现冲击现象;能够满足采用电子纹版的提花机对低转速(300r/min)小针数(1000-3000 针)的织物的提花织造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具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1: 
请见图1,申请人在下面提及的上、下、左、右的方向性概念均是依据目前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在图中,给出了一机架1,在该机架1的上部的左端固定有一左墙板11,而右端固定有一右墙板12,左、右墙板11、12彼此保持对应,并且两者的结构图相同。在左墙板11上并且位于左墙板11的上部通过第一主轴轴座1111转动地设置一第一主轴111,第一主轴111左端探出于左墙板11的左侧,第一主轴111的右端探出左墙板11的右侧,也就是说,第一主轴11的中部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主轴轴座1111上,两端均探出左墙板11的侧面,前述的第一主轴轴座1111固定在左墙板11上。在左墙板11上还开设有第一调整槽112,在右墙板12上并且位于右墙板12的上部通过第二主轴轴座1211转动地设置有一第二主轴121,第二主轴121与第一主轴111保持对应关系,第二主轴121的左端探出右墙板12的左侧,而右端则探出右墙板12的右侧,前述的第二主轴轴座1211固定在右墙板12上。在右墙板12上还开设有第二调整槽122,第二调整槽122的位置优选与第一调整槽112相对应。 
一动力传动机构2设置在机架1上,该动力传动机构2的优选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第二传动带23、25、传动轴21、第一、第二涨紧轮22、26、第一传动轮24和第二传动轮27,传动轴21的动力来自于织机,也就是说本发明方案在使用状态下,将传动轴21与织机动力传动连接,传动轴21的动力来自于织机,也就是说本发明方案在使用状态下,将传动轴21与织机动力传动连接,传动轴21的左端通过左传动轴座211转动地设置在左墙板11上,并且传动轴21的该左端伸展到左墙板11外(左墙板11的左侧),传动轴21的右端通过右传动轴座214转动地设置在右墙板12上,并且传动轴21的该右端伸展到右墙板12外(右墙板12的右侧),由图所示,在传动轴21伸展到左墙板11外的 端部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212,而在传动轴21伸展到右墙板12外的端部固设有第四传动轮213,第一涨紧轮22转动地设置在左墙板11上,该第一涨紧轮22具有一第一调整轴221,即第一涨紧轮22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调整轴221上,第一调整轴221置入前述的第一调整槽112内,并且由限定螺母限定。第一传动轮24固定在前述的第一主轴111伸展到左墙板11的左侧的轴端,由图所示,在第一主轴111的轴端(左端)具有一平键1112,并且在第一主轴111的左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一组传动轮限定螺钉孔1113,前述的第一传动轮24与平键1112键配合,并且通过传动轮限定螺钉242经开设在第一传动轮24上的传动轮限定螺钉孔243旋入传动轮限定螺钉孔1113,从而将第一传动轮24限定,以防止其从第一主轴111的左端逃逸(脱离)。第一传动带23套在第三传动轮212、第一涨紧轮22和第一传动轮24上。由图1中示意在左墙板11上的上下对应的一对第一调整槽112可知,第一涨紧轮22可以有一对,也可以有一个(本实施例即是),当采用一个第一涨紧轮22时,既可以设在一对第一调整槽112中的上面一条第一调整槽112处,也可设在下面的一条第一调整槽112处(本实施例即是)。第二涨紧轮26在右墙板12上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涨紧轮22在左墙板11上的设置方式完全相同,具体是:将第二涨紧轮26转动地设在第二调整轴261上,而第二调整轴261置于开设在右墙板12上的第二调整槽122内并且由定位螺母2611定位。第二传动轮27固定在第二主轴121伸展到右墙板12的右侧的轴端,固定方式如同对第一传动轮26的描述。第二传动带25套置在第二、第四传动轮27、213和第二涨紧轮26上。 
继参见图1,在前述的第一传动轮24朝向外的一侧即第一传动轮24的左侧延伸固定有一第一偏心轴241,而在前述的第二传动轮27朝向外的一侧即第二传动轮27的右侧同样延伸有一第二偏心轴271,第一、第二偏心轴241、271之间彼此形成180°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说当第一偏心轴241处于上的位置时,则第二偏心轴271处于下的位置,或者说当第一偏心轴241处于左的位置时,则第二偏心轴271处于右的位置,两者相背。 
当前述的第一、第二涨紧轮22、26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24、27、212、213均为链轮时,那么第一、第二传动带23、25应当均为链条,本实施例即是如此。然而并不排斥采用皮带轮和皮带,也就是说,如果将第一、第二涨紧轮22、26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24、27、212、213采用皮带轮,并且相应地将第一、第二传动带23、25改用皮带,那么应当视为等要性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与织机的动力传动连接的传动轴21在织机动力的带动下运动时,使固定在传动轴21上的第三传动轮212带动第一传动带23,由第一传动带23带动第一传动轮24旋转, 同时由固定在传动轴21上的第四传动轮213带动第二传动带25,由第二传动带25带动第二传动轮27旋转。 
仍见图1,申请人在图1中给出了构成本发明提花机开口装置的四个连杆机构,即第一、第二、第三连杆机构3、4、5和第四连杆机构6,由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3、4、5、6的结构及安置方式均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重点对第一连杆机构3进行了描述,并且依据申请人对第一连杆机构3的描述完全可以推知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4、5、6,即根据据一反三的道理,不会对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4、5、6的理解构成困惑。 
第一连杆机构3位于左墙板11的左侧,第二连杆机构4位于右左墙板12的右侧,第三连杆机构5位于右墙板12的右侧,而第四连杆机构6位于左墙板11的右侧。第一连杆机构3与前述的第一传动轮24传动连接,第二连杆机构4与第二主轴121的左端传动连接;第三连杆机构5与第二传动轮27传动连接,第四连杆机构6与第一主轴111的右端传动连接。 
第一连杆机构3包括第二调整座31、第一拉臂32、第一提刀臂33、第一调整螺杆34、第一调整螺杆座35和一对第一导轨36,第一调整座31通过轴套311套置于前述的第一偏心轴241上,并且由阻挡片3111借助于定位螺钉3112限定,具体是将定位螺钉3112旋及于第一偏心轴241的端面上的螺钉孔内,在第一调整座31上配设有一对彼此纵向平行的第一调节螺杆312。第一调整螺杆座35固定在左墙板11上,第一拉臂32实质上由一对形状彼此相同的拉臂瓣片配合构成,藉由一对拉臂瓣片之间的间距构成有第一拉臂腔321,第一拉臂腔321的宽度由位于腔口的隔块322的宽度决定,由图所示,一矩形体的隔块322被固定在第一拉臂腔321的腔口部位,并且与前述的一对第一调节螺杆312的下端固定,第一拉臂32的下端设置有一对拉臂轴座323。一对第一导轨36彼此纵向平行地固定在左墙板11的左侧,在该对第一导轨36上滑配有一滑动块361,在滑动块361上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提刀臂轴3611,该提刀臂轴3611插入前述的拉臂轴座323。第一拉刀臂3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前述的第一拉臂32的下端同轴设置于提刀臂轴3611上,也就是说,在第一拉臂33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拉臂轴座323的轴座孔321的部位开设有轴孔,以供提刀臂轴3611通过。在第一提刀臂3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还延伸有一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该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置入于前述的第一拉臂腔321内。第一调整螺杆34的一端配有一第一可调连接头341,该第一可调连接头341与前述的第一调整螺杆座35枢轴连接,并且由限定片4311及限定螺钉3412限定,具体是将限定螺钉3412旋及于预设在第一调整螺杆座35的端面上的限定螺钉孔351;第一调整螺杆34的另一端配有一第二可调整连接头342,该第二可调整连接头342与前述的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同轴地与第一拉臂32铰接。前述的第一提刀臂33实质上同样由两爿彼此的形状相同的瓣片构成的,彼此之间由销轴333连接。由图所示,在第一提刀臂3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数量不受图示限制的八个提刀连杆枢轴孔332,每个提刀连杆枢轴孔332上以悬臂状态枢轴连接一提刀连杆7,在各提刀连杆7的上端构成有一提刀连杆连接头71,由小轴711经提刀连接枢轴孔332将提刀连杆连接头71枢轴设置于第一提刀臂33上,各提刀连杆7的下端枢轴连接有一提刀固定座72。
如前述,由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3、4、5、6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以第一连杆机构1相配对的第二连杆机构4为例,该第二连杆机构4的第二调整座41与第二主轴12的左端连接,该第二调整座41上同样设有一对第二调整螺杆411,该第二连杆机构4的第二拉臂42同样具有一第二拉臂腔421,以及第二连杆机构4同样具有第二提刀臂43、第二调整螺杆44、第二调整螺杆座45以及第二导轨46。以第三连杆机构5为例,该第三连杆机构5的第三调整座51与前述的第二传动轮27上的第二偏心轴271连接。 
一组第一提刀8a中的各第一提刀8a的一端与连接在第一连杆机构3的第一提刀臂33上的提刀连杆7下端的提刀固定座72固定,另一端与连接在第二连杆机构4的第二提刀臂43上的提刀连杆7的下端的提刀固定座72固定。一组第二提刀8b中的各第二提刀8b的一端与连接在第四连杆机构6的提刀臂上的提刀连杆7的下端的提刀固定座72固定,另一端与连接在第三连杆机构5的第三提刀臂53上的提刀连杆7的下端的提刀固定座72固定。 
当前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24、27处于运动状态时,则带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3、4、5、6运动。由于第一、第二偏心轴241、271的位置彼此相隔180°,因此,同步的第一、第二连杆机构3、4与同步的第三、第四连杆机构5、6形成交替关系。进一步地讲,第一、第二连杆机构3、4的彼此的运动位置相同,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5、6的彼此的运动位置相同。例如,当第一连杆机构3的第一提刀臂33和第二连杆机构4的第二提刀臂43上行时,则第三连杆机构5的第三提刀臂53和第四连杆机构6的提刀臂(图中未示出)平行,形成上下交替的运动关系,使一组第一提刀8a与一组第二提刀8b交替地上下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伴随有摆动,摆动动作是由第一连杆机构3的第一调整螺杆34、第二、第三连杆机构4、5的各自的第二调整螺杆44、第三调整螺杆52以及第四连杆机构6的调整螺杆(图中未示出)来保障的,以第一提刀臂33为例,第一提刀臂33摆动时,第一提刀8a的前后行程不同,从而可体现清晰开口,其余提刀臂同理。在前述的上、下交替式运动及伴随摆动的过程中由第一、第二提刀8a、8b通过电磁阀组件带动综丝上、下运动,从而使穿设在综丝中的经线上下运动,实现经线(经纱)开口的最终目的。 
实施例2: 
请见图2,相对于实施例1的结构而言,图1自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第四、第二、第三连杆机构3、6、4、5,运动方式为第一、第二连杆机构3、4同步,第三、第四连杆机构5、6同步。而图2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使第二、第四连杆机构4、6同步,第一、第三连杆机构3、5同步。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发明目的,体现了申请人在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由机架1的两端的即左右分布的提刀臂交替上下形成提花开口运动。每组提刀臂由左右各一个偏心式曲柄连杆机构同步提升,辅以调整螺杆(如第一、第二、第三调整螺杆34、44、55以及图中未示出的对应于第四连杆机构6的调整螺杆)约束各提刀臂在上下运动的同时向后倾斜,并形成完整的清晰开口。所用的偏心式曲柄连杆机构具有结构简练和机构能耗低的特点。两组提刀臂承载的外力(如回综力及提刀重量)分别作用于每个偏心轮的对称分布且距离相等的偏心位置,使相应外力矩和运动构件惯性力矩可以基本抵销(仅需克服不平衡织造时的非对称变化外力),从而优化了整机的动平衡,使整机能耗和震动均得以减小。 

Claims (10)

1.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固设有一左墙板(11),而右端固设有一右墙板(12),左、右墙板(11、12)彼此对应,在左墙板(11)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一主轴(111),而在右墙板(12)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二主轴(121);一与所述的第一主轴(111)及第二主轴(121)传动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2),设在所述的机架(1)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机构(3)和第二连杆机构(4),第一连杆机构(3)位于所述的左墙板(11)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第二连杆机构(4)位于所述的右墙板(12)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二主轴(121)连接;彼此的结构相同的并且还与所述的第一、第二连杆机构(3、4)的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杆机构(5)和第四连杆机构(6),第三连杆机构(5)位于所述的右墙板(12)的右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第四连杆机构(6)位于所述的左墙板(11)右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一主轴(111)连接;以间隔状态并且还以悬臂状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连接机构(3、4、5)和第四连杆机构(6)上的各一组提刀连杆(7),其中:连接在第一、第二连杆机构(3、4)上的提刀连杆(7)彼此对应,而连接在第三、第四连杆机构(5、6)上的提刀连杆(7)同样彼此对应;一组第一提刀(8a),各第一提刀(8a)的左端与连接在第一连杆机构(3)上的所述提刀连杆(7)固定,右端则与连接在第二连杆机构(4)上的提刀连杆(7)固定;一组第二提刀(8b),各第二提刀(8b)的左端与连接在第四连杆机构(6)上的提刀连杆(7)固定,而右端则与连接在第三连杆机构(5)上的提刀连杆(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包括用于与织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21)、第一涨紧轮(22)、第一传动带(23)、第一传动轮(24)、第二传动带(25)、第二涨紧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传动轴(21)的左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左墙板(11)上,并且探出左墙板(11),在探出左墙板(11)的该传动轴(21)的端部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212),传动轴(21)的右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右墙板(12)上,并且探出右墙板(12),在探出右墙板(12)的该传动轴(21)的端部固定有一第四传动轮(213),第一涨紧轮(22)移动地设置在左墙板(11)朝向所述第一连杆机构(3)的一侧,第一传动轮(24)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主轴(111)朝向第一连杆机构(3)的一端,第一传动带(23)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轮(212)、第一涨紧轮(22)和第一传动轮(24)上,第二涨紧轮(26)移动地设置在右墙板(12)朝向所述第三连杆机构(5)的一侧,第二传动轮(27)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主轴(121)朝向第三连杆机构(5)的一端,第二传动带(25)套置在所述第二、第四传动轮(27、213)和第二涨紧轮(26)上,在所述的第一传动轮(24)上延伸有一第一偏心轴(241),所述的第一 连杆机构(3)与第一偏心轴(241)连接,在所述的第二传动轮(27)上延伸有一第二偏心轴(271),所述的第三连杆机构(5)与第二偏心轴(271)连接,其中:第一、第二偏心轴(241、271)彼此形成180°的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24、27、212、213)和第一、第二涨紧轮(22、26)均为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23)和第二传动带(25)均为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传动轮(24、27、212、213)和第一、第二涨紧轮(22、26)均为皮带轮,所述的第一传动带(23)和第二传动带(25)均为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墙板(11)上开设有第一调整槽(112),所述的第一涨紧轮(22)具有一第一调整轴(221),该第一调整轴(221)上下移动地配设在第一调整槽(112)上并且由固定螺母限定;所述的右墙板(12)上开设有第二调整槽(122),所述的第二涨紧轮(26)具有一第二调整轴(261),该第二调整轴(261)上下移动地配设在第二调整槽(122)上并且由定位螺母(2611)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调整座(31)、第一拉臂(32)、第一提刀臂(33)、第一调整螺杆(34)、第一调整螺杆座(35)和一对第一导轨(36);第一调整座(31)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轮(24)的第一偏心轴(241)连接,在该第一调整座(31)上配设有一对第一调节螺杆(312),第一调整螺杆座(35)固定在所述的左墙板(11)上,第一拉臂(32)的上端与所述的一对第一调节螺杆(312)连接,下端配设有拉臂轴座(323),并且,第一拉臂(32)构成有第一拉臂腔(321),一对第一导轨(36)彼此平行地固定在左墙板(11)上,在该对第一导轨(36)上上下滑动地配设有一滑动块(361),滑动块(361)上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提刀臂轴(3611),该提刀臂轴(3611)置入于所述的拉臂轴座(323),第一提刀臂(3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一拉臂(32)同轴设置于所述的提刀臂轴(3611)上,并且第一提刀臂(3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还延伸有一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该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容纳于所述的第一拉臂腔(321)内,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34)的一端枢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座(35)上,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连接,并且与第一提刀臂连接头(331)同轴铰设于所述的第一拉臂(32)上,所述的提刀连杆(7)携所述的第一提刀(8a)以间隔状态并且还以悬臂状态枢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提刀臂(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臂腔(321)朝 向所述第一调整座(31)的一端的腔口部位固设有一隔块(322),隔块(322)与所述的一对第一调整螺杆(312)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34)的一端配接有一第一可调连接头(341),第一可调连接头(341)套设在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杆座(35)上,第一调整螺杆(34)的另一端配设有一第二可调连接头(342),该第二可调连接头(342)与所述的第一提刀连接头(331)同轴铰设于所述的第一拉臂(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提刀臂(3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提刀连杆枢轴孔(332),所述的提刀连杆(7)的上端构成有一提刀连杆连接头(71),提刀连杆连接头(71)上配有一小轴(711),小轴(711)枢置在所述的提刀连杆枢轴孔(332)内,提刀连杆(7)的下端枢连设置有一提刀固定座(72),所述的第一提刀(8a)与提刀固定座(72)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提刀臂(33)的整体形状呈倒置的T字形。 
CN2010105974651A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开口装置 Active CN102011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74651A CN102011236B (zh)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开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74651A CN102011236B (zh)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开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1236A CN102011236A (zh) 2011-04-13
CN102011236B true CN102011236B (zh) 2012-02-22

Family

ID=43841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74651A Active CN102011236B (zh) 2010-12-21 2010-12-21 提花机开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12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621B (zh) * 2016-05-11 2018-02-02 江苏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开口用旋转变速机构
CN106596869B (zh) * 2017-02-09 2022-12-09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电子提花机电磁铁组件测试装置
CN113846402A (zh) * 2021-10-25 2021-12-28 约科布.缪勒机械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曲柄快速调节同步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820A (zh) * 2007-03-30 2007-09-19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花机的电子开口装置
CN101250785A (zh) * 2008-02-02 2008-08-27 韩通 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
CN201155008Y (zh) * 2008-02-02 2008-11-26 韩通 电子提花机杠杆型摇杆中驱动对称提拉的开口机构
CN201933256U (zh) * 2010-12-21 2011-08-17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提花机开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3250A (en) * 1979-09-28 1981-05-12 Brother Ind Ltd Pattern developing apparatus of knitting machine
BE1013788A3 (nl) * 2000-10-25 2002-08-06 Wiele Michel Van De Nv Takelloze gaapvormingsinrichting voor een weef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7820A (zh) * 2007-03-30 2007-09-19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花机的电子开口装置
CN101250785A (zh) * 2008-02-02 2008-08-27 韩通 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
CN201155008Y (zh) * 2008-02-02 2008-11-26 韩通 电子提花机杠杆型摇杆中驱动对称提拉的开口机构
CN201933256U (zh) * 2010-12-21 2011-08-17 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提花机开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1236A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33256U (zh) 提花机开口装置
CN201915195U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101363164B (zh)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CN102011236B (zh) 提花机开口装置
CN202090153U (zh) 压纱型经编机的压纱板运动机构
CN201915198U (zh) 提花机的开口机构
CN102031614A (zh) 提花机的开口机构
CN2813662Y (zh) 经编机梳栉三摆轴机构
CN200958161Y (zh) 共轭凸轮、滚子啮合间隙调整机构
CN200988886Y (zh) 毛巾剑杆织机电子起毛圈机构
CN106868680B (zh) 一种平衡综框静力、惯性力的开口机
CN201003112Y (zh) 浆纱机伸缩筘微动装置
CN205529275U (zh) 一种织机的废边机构
CN209010695U (zh) 一种绞边器传动装置
CN102011235A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2654640Y (zh) 全自动小样织机的气缸驱动打纬机构
CN201334575Y (zh) 多梳栉提花经编机连杆架装置
CN203284584U (zh) 压纱板传动机构
CN2246157Y (zh) 无梭织机独立传动式四经纱罗绞边装置
CN205874639U (zh) 绒布喷水织机
CN206941083U (zh) 煤矿用输送带整体带芯织机凸轮开口机构
CN201952565U (zh) 凸轮开口装置的自动平综机构
CN212025578U (zh) 一种改进型剑杆渔网编织机
CN204874985U (zh) 一种动能传递式综框
CN216107423U (zh) 一种提花机的凸轮提刀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