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022A -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1022A
CN1831022A CN 200610038477 CN200610038477A CN1831022A CN 1831022 A CN1831022 A CN 1831022A CN 200610038477 CN200610038477 CN 200610038477 CN 200610038477 A CN200610038477 A CN 200610038477A CN 1831022 A CN1831022 A CN 1831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methacrylic acid
block copolymer
preparation
init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384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6614C (zh
Inventor
倪沛红
赵群
毛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0384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6614C/zh
Publication of CN1831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66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661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pH响应性能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氧阴离子引发聚合方法,以小分子醇与强碱反应获得醇钾,作为引发剂先后与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含氟酯反应,获得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阴离子聚合反应需要在极低温度、高真空等苛刻条件下进行的缺点,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产物纯净,且易纯化。

Description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共聚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一个碳—碳双健,并且只有一个是以羧酸酯为终端;具体涉及一种由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和甲基丙烯酸含氟酯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背景技术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能响应外部刺激(光、热、电、磁、力学能量等物理刺激和pH值、盐浓度、化学物质等化学刺激),使其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并涉及其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变换。具有pH响应性的嵌段共聚物在主链、侧链或支链上带有可离子化的功能基团。当介质的pH值发生变化时,可以接收质子或释放质子。在水相介质中,它们可以生成聚电解质。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聚合物是一类典型的聚碱,其侧基带有取代氨基,因而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可以获得质子。此类聚合物又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自组装,表现出不同的聚集形态和溶液性质。
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由于其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含氟两亲性聚合物与非含氟两亲性聚合物相比,具有更低的表面能,更高的表面活性和较强的自组装趋势,这也使得含氟两亲性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含氟聚合物具有抗化学腐蚀、耐热、稳定性、憎水、自润滑和电绝缘等优异性能。由于含氟化合物既疏水又疏油,在溶液中具有自分层性,有使端部朝外呈梳状排列的倾向,因而在涂料中通过控制含氟化合物的含量就可以得到低表面能的不粘性稳定涂料。在生物医学方面,含氟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输送氧气的作用而适合作为血液替代品,还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结构精致的稳定膜、双分子层膜、椭圆型、管型等超分子聚集体作为控制药物释放、基因输送载体。此外,与结构相似的碳氢链表面活性剂相比,碳氟链表面活性剂还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和更强的疏水性。近年来,含氟聚合物的诸多优越的特性吸引了科研人员开始从事含氟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的研究。
现有技术中,关于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活性阴离子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如Busse K.等人利用活性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酸-2-(N-甲基全氟丁基磺酰胺基)乙酯[poly(t-BMA-b-FMA)]的两亲性共聚物(Busse K.;Kressler J.;Macromolecules,2002,35:178)。然而,活性阴离子聚合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温度很低,难以实现工业化控制和生产。
另一类合成方法是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如国内韩哲文等人用ATRP的方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嵌段共聚物(Li.H.;Wu P.P.;Han Z.W.;Polymer,2002,43:4079)。目前,文献中对于含氟刺激响应性嵌段聚合物的报道不多。Brittain等人在硅土表面上通过ATRP的方法引发制备了热敏的刷型聚合物:Si/SiO2//PS-b-PPFS,Si/SiO2//PS-b-PHFA,Si/SiO2//PMA-b-PPFS,Si/SiO2//PMA-b-PPFA,Si/SiO2//PMA-b-PTFA等结构(Granville A.M.;Boyes S.G.;Macromolecules,2004,37:2790;Granville A.M.;Brittain W.J.Macromol.Rapid Commun.,2004,25:1298;Granville A.M.;Boyes S.G.;Macromolecules,2005,38:3263.)。ATRP聚合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不过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最终的产物中含有催化剂,难以除去,产物不纯净。
最近也出现了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方法制备含氟嵌段聚合物的报道(Rixens B.;Severac R.;Boutevin B.;Lacroix-Desmazes P.;Polymer,2005,46:3579)。同ATRP一样,RAFT方法虽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但在聚合中所添加的RAFT试剂在最终的聚合物中很难除去,对聚合物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以及一种能获得纯净产物的制备方法,将使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应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同时提供一种能获得纯净产物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由下式表达:
式中,m为10-50,n为3-10,
R1选自
Figure A20061003847700063
R2选自-CH2CF3,-CH2CF2CHFCF3,-CH2CF2CF2CF2CHF2,-CH2CF2CF2CF2CF2CF2CHF2,或-CH2CF2CF2CF2CF2CF2CF2CF2CF2CF3
一种pH响应的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氧阴离子引发聚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制备引发剂:以苯甲醇与氢化钾反应获得苄氧阴离子,作为引发剂;
(2)将引发剂与第一单体以摩尔比1∶10至1∶50构成聚合体系,搅拌,反应0.5~1.5小时,所述第一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
(3)加入以摩尔比计相当于引发剂3至10倍的第二单体,搅拌,反应0.5~1.5小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含氟酯;
(4)用甲醇终止反应,提纯,即获得所需的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表示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的结构式为,
式中,R1选自
Figure A20061003847700072
即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A)、甲基丙烯酸-2-(二异丙基氨基)乙酯(DPAEMA)、或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BAEM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甲基丙烯酸含氟酯的结构式为,
Figure A20061003847700074
式中,R2选自
-CH2CF3,-CH2CF2CHFCF3,-CH2CF2CF2CF2CHF2,-CH2CF2CF2CF2CF2CF2CHF2,或-CH2CF2CF2CF2CF2CF2CF2CF2CF2CF3
即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甲基丙烯酸-(2,2,3,4,4,4-六氟)丁酯(HFBMA)、甲基丙烯酸-(2,2,3,3,4,4,5,5-八氟)戊酯(OFPMA)、甲基丙烯酸-(2,2,3,3,4,4,5,5,6,6,7,7-十二氟)庚酯(DDFHMA)、甲基丙烯酸-(2,2,3,3,4,4,5,5,6,6,7,7,8,8,9,9,10,10,10-十九氟)癸酯(NDFDM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提纯处理为,在60~70℃下旋蒸除去溶剂,继续用冷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重复三次,最后在40~50℃真空干燥至恒重。
在实际制备时,为保证产物的纯度,可以先对原料进行精制,其方法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使用前用活化的碱性Al2O3柱处理,然后用CaH2干燥12h以上,在高纯的N2保护下进行减压蒸馏;氢化钾(KH)封存在矿物油中以待备用;溶剂四氢呋喃(THF)用氢氧化钾干燥三天,加入二苯甲酮作为指示剂,用钠丝进行无氧回流,直至呈深紫色,使用前蒸出;苯甲醇用CaH2干燥12h以上,使用前减压蒸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利用氢化钾(KH)与苯甲醇反应形成苄氧基阴离子(BzO-),然后根据所需的各链段的长度(pH响应及含氟),依次加入不同用量的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含氟酯类单体,可以获得不同结构、不同嵌段长度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具有pH响应性能。
2.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阴离子聚合反应需要在极低温度、高真空等苛刻条件下进行的缺点,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产物纯净,且易纯化。
3.本发明将具有pH响应性的聚合物与含氟段聚合物以共价键相连接,可以改善原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类均聚物的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BzO-PDMAEMA-b-PTFEMA及其制备
(1)KH的准备:将搅拌转子预先放入干燥的反应瓶中,用翻口橡皮塞塞紧。然后用针头、乳胶管与真空泵相连,边抽真空边充入高纯氩气,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反应瓶内移入一定量的KH后,用干燥注射器注入5mL干燥的THF,搅拌洗涤,静置后用注射器吸出含矿物油的THF,如此反复三次,最后用高纯氩气吹干残余的THF溶液。利用减量法精确地称量反应瓶中KH的量(0.05~0.15g,约1.25~3.75mmol)。
(2)引发剂的制备:将15-30mL的THF注射到反应瓶中。将反应瓶置于冰水浴中,磁力搅拌,同时注入与KH等物质量的苯甲醇(BzOH),反应0.5~1h,使KH与BzOH充分反应生成苄氧阴离子(BzO-)。
(3)聚合反应:将聚合反应瓶移入25℃的恒温油浴中,控制第一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5∶1,注射入相当于引发剂15倍计量的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DMAEMA后,迅速生成乳白色浑浊,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稍有变黄。连续反应0.5~1h后,控制第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3∶1,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相当于引发剂3倍计量的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反应0.5~1h,然后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干燥后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后的聚合物,在60~70℃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DMAEMA单体,继续用冷的大量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以除去未反应的苄醇钾和单体,重复沉淀三次,最后在真空烘箱40~50℃干燥至恒重,得到乳白色或浅黄色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测得产率大于95%左右。产物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及氟谱(1H NMR,19F NMR)检测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结构,证明获得了目标产物。
实施例二:BzO-PDMAEMA-b-PTFEMA及其制备
(1)KH的准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2)引发剂的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3)聚合反应:将聚合反应瓶移入25℃的恒温油浴中,控制第一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5∶1,注射入相当于引发剂15倍计量的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DMAEMA后,迅速生成乳白色浑浊,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稍有变黄。连续反应0.5~1h后,控制第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6∶1,接着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相当于引发剂6倍计量的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反应0.5~1h,然后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干燥后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后的聚合物,在60~70℃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DMAEMA单体,继续用冷的大量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以除去未反应的苄醇钾和单体,重复沉淀三次,最后在真空烘箱40~50℃干燥至恒重,得到乳白色或浅黄色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测得产率大于95%左右。产物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及氟谱(1H NMR,19F NMR)检测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结构,证明获得了目标产物。
实施例三:BzO-PDMAEMA-b-POFPMA及其制备
(1)KH的准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2)引发剂的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3)聚合反应:然后将聚合反应瓶移入25℃的恒温油浴中,控制第一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30∶1,注射入相当于引发剂30倍计量的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DMAEMA后,迅速生成乳白色浑浊,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稍有变黄。连续反应0.5~1h后,控制第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3∶1,接着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相当于引发剂3倍计量的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2,2,3,3,4,4,5,5-八氟)戊酯(OFPMA),反应0.5~1h,然后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干燥后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后的聚合物,在60~70℃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DMAEMA单体,继续用冷的大量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以除去未反应的苄醇钾和单体,重复沉淀三次,最后在真空烘箱40~50℃干燥至恒重,得到乳白色或浅黄色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测得产率大于95%左右。产物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及氟谱(1H NMR,19F NMR)检测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结构,证明获得了目标产物。
实施例四:BzO-PDEAEMA-b-PTFEMA及其制备
(1)KH的准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2)引发剂的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3)聚合反应:然后将聚合反应瓶移入25℃的恒温油浴中,控制第一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30∶1,注射入相当于引发剂30倍计量的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DEAEMA后,迅速生成乳白色浑浊,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稍有变黄。连续反应0.5~1h后,控制第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6∶1,接着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相当于引发剂6倍计量的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反应0.5~1h,然后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干燥后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后的聚合物,在60~70℃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DEAEMA单体,继续用冷的大量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以除去未反应的苄醇钾和单体,重复沉淀三次,最后在真空烘箱40~50℃干燥至恒重,得到乳白色或浅黄色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测得产率大于95%左右。产物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及氟谱(1H NMR,19F NMR)检测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结构,证明获得了目标产物。
实施例五:BzO-PDPAEMA-b-PHFBMA及其制备
(1)KH的准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2)引发剂的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3)聚合反应:然后将聚合反应瓶移入25℃的恒温油浴中,控制第一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5∶1,注射入相当于引发剂15倍计量的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2-(二异丙基氨基)乙酯(DPAE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DPAEMA后,迅速生成乳白色浑浊,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稍有变黄。连续反应0.5~1h后,控制第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3∶1,接着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相当于引发剂3倍计量的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2,2,3,4,4,4-六氟)丁酯(HFBMA),反应0.5~1h,然后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干燥后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后的聚合物,在60~70℃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DPAEMA单体,继续用冷的大量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以除去未反应的苄醇钾和单体,重复沉淀三次,最后在真空烘箱40~50℃干燥至恒重,得到乳白色或浅黄色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测得产率大于95%左右。产物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及氟谱(1H NMR,19F NMR)检测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结构,证明获得了目标产物。
实施例六:BzO-PBAEMA-b-PNDFDMA及其制备
(1)KH的准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2)引发剂的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
(3)聚合反应:然后将聚合反应瓶移入25℃的恒温油浴中,控制第一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5∶1,注射入相当于引发剂15倍计量的第一单体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BAE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BAEMA后,迅速生成乳白色浑浊,随着反应的进行颜色稍有变黄。连续反应0.5~1h后,控制第二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6∶1,接着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相当于引发剂6倍计量的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2,2,3,3,4,4,5,5,6,6,7,7,8,8,9,9,10,10,10-十九氟)癸酯(NDFDMA),反应1h,然后用干燥的注射器加入干燥后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后的聚合物,在60~70℃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BAEMA单体,继续用冷的大量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以除去未反应的苄醇钾和单体,重复沉淀三次,最后在真空烘箱40~50℃干燥至恒重,得到乳白色或浅黄色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测得产率大于95%左右。产物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氢谱及氟谱(1H NMR,19F NMR)检测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共聚物的结构,证明获得了目标产物。

Claims (5)

1.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由下式表达:
Figure A2006100384770002C1
式中,m为10~50,n为3~10,
R1选自
Figure A2006100384770002C2
Figure A2006100384770002C3
R2选自-CH2CF3,-CH2CF2CHFCF3,-CH2CF2CF2CF2CHF2,-CH2CF2CF2CF2CF2CF2CHF2,或-CH2CF2CF2CF2CF2CF2CF2CF2CF2CF3
2.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氧阴离子引发聚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制备引发剂:以苯甲醇与氢化钾反应获得苄氧阴离子,作为引发剂;
(2)将引发剂与第一单体以摩尔比1∶10至1∶50构成聚合体系,搅拌,反应0.5~1.5小时,所述第一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
(3)加入以摩尔比计相当于引发剂3至10倍的第二单体,搅拌,反应0.5~1.5小时,所述第二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含氟酯;
(4)用甲醇终止反应,提纯,即获得所需的pH响应性含氟嵌段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取代的氨基)酯的结构式为,
Figure A2006100384770002C4
式中,R1选自
Figure A2006100384770002C5
Figure A2006100384770002C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含氟酯的结构式为,
Figure A2006100384770003C1
式中,R2选自
-CH2CF3,-CH2CF2CHFCF3,-CH2CF2CF2CF2CHF2,-CH2CF2CF2CF2CF2CF2CHF2,或-CH2CF2CF2CF2CF2CF2CF2CF2CF2CF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纯处理为,在60~70℃下旋蒸除去溶剂,继续用冷的正己烷进行沉淀纯化,重复三次,最后在40~50℃真空干燥至恒重。
CNB2006100384774A 2006-02-21 2006-02-21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66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84774A CN100376614C (zh) 2006-02-21 2006-02-21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84774A CN100376614C (zh) 2006-02-21 2006-02-21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022A true CN1831022A (zh) 2006-09-13
CN100376614C CN100376614C (zh) 2008-03-26

Family

ID=36993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384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6614C (zh) 2006-02-21 2006-02-21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6614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438B (zh) * 2009-02-06 2011-03-16 苏州大学 无规共聚含氟大分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157A (zh) * 2016-02-29 2016-06-2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具有pH响应的两亲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10079181A (zh) * 2019-04-12 2019-08-0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环境响应型超双疏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14773504A (zh) * 2022-03-31 2022-07-22 华南农业大学 具有两嵌段结构的含氟大分子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1287B1 (en) * 2000-05-26 2002-09-17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Fluorinated copolymer surfactants and use thereof in aerosol compositions
CN1166709C (zh) * 2001-07-10 2004-09-1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氟代丙烯酸酯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438B (zh) * 2009-02-06 2011-03-16 苏州大学 无规共聚含氟大分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157A (zh) * 2016-02-29 2016-06-2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具有pH响应的两亲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05713157B (zh) * 2016-02-29 2017-12-2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具有pH响应的两亲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10079181A (zh) * 2019-04-12 2019-08-0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环境响应型超双疏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14773504A (zh) * 2022-03-31 2022-07-22 华南农业大学 具有两嵌段结构的含氟大分子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73504B (zh) * 2022-03-31 2023-10-13 华南农业大学 具有两嵌段结构的含氟大分子季铵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6614C (zh)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08429B1 (fr) Copolymères triséquencés comportant au moins une séquence acrylique, un procédé pour leur pré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à la fabrication d'articles élastomères
CN1102414A (zh) 通过乙酰乙酸酯的烯胺使聚合物官能化
CN1817925A (zh) 一种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08023A (zh) 丙烯酸本体杂化乳液组合物
CN101544723B (zh) 一种氟化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831022A (zh) 一种pH响应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748B (zh) 一种4-乙烯基苄基型表面活性大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896112A (zh) 无规共聚阳离子大分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96401C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酰胺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59208A (zh) 一种聚乳酸乙醇酸与聚丙烯酰胺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CN101053800A (zh) 一种含氟阳离子型大分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87182A (zh) 一种两亲性大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2228C (zh) 含氟超支化-接枝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
CN1244602C (zh) 高性能硅丙乳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858079A (zh) 一种主、侧链长度均可控的亲水-疏水性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13157A (zh) 一种具有pH响应的两亲性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239538C (zh) 含有苯端基短烷基链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04559206A (zh) 一种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与聚丙烯酰胺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CN1944474A (zh) 碱增稠型流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588A (zh) 一种聚对二氧环己酮与聚丙烯酰胺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CN1807501A (zh) 膨胀蛭石/聚丙烯酸钾-丙烯酰胺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02698B (zh) 高分子量丙烯腈聚合物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的制备方法
CN114395081B (zh) 一种星型可溶性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972B (zh) 含有放射型和支化嵌段共聚物辅助材料的沥青组合物
CN104497590B (zh) 一种聚己内酯与聚丙烯酰胺改进聚肽膜亲水性与柔顺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