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6517A - 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6517A
CN1826517A CNA200480020782XA CN200480020782A CN1826517A CN 1826517 A CN1826517 A CN 1826517A CN A200480020782X A CNA200480020782X A CN A200480020782XA CN 200480020782 A CN200480020782 A CN 200480020782A CN 1826517 A CN1826517 A CN 1826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bject thing
identifying object
identificatio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07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7515C (zh
Inventor
岩本洋
久角隆雄
古贺敏明
马庭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6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6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5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51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01N21/3563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for analysing solids; Preparation of sampl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将作为识别对象物的试验片(1)的至少2个面作为识别面使用,识别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具备:识别试验片(1)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检测单元(3、4);为了将试验片(1)的与识别检测单元(3、4)相对的识别面从第1面(1a)变为第2面(1b)而给试验片(1)施加外力将试验片(1)倾倒的倾倒机构(7a、7b)。

Description

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废弃的塑料(以下称为“废弃塑料”)的种类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家庭等抛弃的废弃塑料一直是进行焚化或掩埋处理。但是,焚化或掩埋处理存在给地球环境带来负担或掩埋地不足的社会问题。因此,近年来致力于废弃塑料的分类回收或再循环。为了再循环废弃塑料,必须识别废弃塑料的种类。
以往,作为识别废弃塑料的种类的方法,有例如利用比重的方法。但是,利用比重的方法在塑料之间的比重几乎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存在很难识别的问题。
并且,作为识别废弃塑料的种类的其他方法,有例如使用红外线的方法。作为该利用红外线的方法的一例,提出了例如高精度地识别表面有涂敷的塑料、粘有垃圾的塑料、含有阻燃剂的塑料等的方法的方案(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3-202291号公报)。该方法为冲裁废弃塑料的一部分切取试验片,边改变红外线的波长边使其分别入射到该试验片的一个面(相当于废弃塑料的表面)和与上述一个面不同的另一个面(形成试验片时的裁切面(切出了试验片时方露出的面)),检测与各波长相对应的全反射红外线的强度(或光的吸收度)的方法。如果更具体地说明的话,则例如图15A所示,首先用夹持器104保持试验片101,使试验片101的一个面紧贴塑料识别装置上设置的识别载物台102的检测孔(识别检测单元)103,使红外线通过识别检测单元103入射到试验片101的一个面上,识别试验片101的一个面。夹持器104这样设置:在保持试验片101的状态下,以水平方向(与图15A所示的B轴垂直的平面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在旋转装置105的驱动下可以旋转。如图15B所示,通过沿C方向将夹持器104旋转90°,使试验片101的另外一个面紧贴识别检测单元103,识别该另外一个面。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废弃塑料的表面状态(涂敷和脏物的种类、老化和弄污的程度)、废弃塑料的种类及含有的阻燃剂的种类。
但是,如上所述通过检测试验片的两个不同的面而高精度地检测废弃塑料的方法或装置必须用夹持器保持试验片,使夹持器旋转改变分析的试验片的面。因此这种方法需要用夹持器保持或放开试验片的时间和旋转90°的时间,而且,识别所需的工序也多。
并且,为了用夹持器保持试验片,试验片需要可以保持的必要的厚度,试验片的形状也必须与夹持器的形状一致,等等,对试验片的形状制约很多。而且,当用夹持器保持试验片时,由于夹持失误还存在使试验片脱落的危险,在操作性上也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为对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进行识别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检测单元和为了改变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的识别面而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使上述识别对象物倾倒的倾倒机构。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为对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进行识别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a)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1面成为识别面地配置上述识别对象物,用上述第1面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b)给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倾倒上述识别对象物,以将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对的识别面从第1面变成第2面的工序;(c)用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d)使用利用上述第1面获得的识别结果和利用上述第2面获得的识别结果决定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包括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的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将试验片设置在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上的状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识别试验片的第1面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给试验片施加推力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倾倒试验片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识别试验片的第2面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给试验片施加推力时的另外的例子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的另外的实施方式,表示使用设置了清洁试验片的识别面用的第1清洁单元和清洁识别检测单元的第2清洁单元的塑料识别装置清洁试验片的识别面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10B是表示用图10A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倾倒试验片时,用第2清洁单元清洁识别检测单元时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11A及图11B是具有将试验片设置到塑料识别装置上时用于定位的缺口的试验片的透视图。
图12A及图12B是表示将图11A及图11B所示的试验片提供给塑料识别装置的状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示意图。
图13A~图13C是表示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即设置了位置偏移防止单元的塑料识别装置防止试验片倾倒时位置偏移的状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的再一其他的实施方式、即表示用塑料识别装置倾倒试验片的形态的、包括部分剖面的侧视图。
图15A及图15B是表示已有技术的塑料识别装置中用夹持器使试验片旋转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设置了给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倾倒识别对象物的倾倒机构,因此将识别对象物的识别面改成另外的面时工序数少就可以。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并且,由于利用了施加外力这样简单的方法,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优选识别对象物包括作为识别面使用的第1面和第2面,并且第1面与第2面彼此相邻时,在将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识别检测单元相对地设置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倾倒机构给第2面的靠近第1侧面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与第2面相对的第3面的位于与第1面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推力,将识别对象物倾倒,将第2面作为识别面使其与识别检测单元相对。此时,作为倾倒机构可以使用例如一对推力构件。这对推力构件可以采用在将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识别检测单元相对地设置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沿与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和第3面交叉的方向(最好是正交方向)移动地设置,通过直接推第2面和第3面给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的结构。并且,也可以使倾倒机构为一对空气喷嘴;这对空气喷嘴可以采用在将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识别检测单元相对地设置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将喷出口与第2面和第3面相对地设置,通过从上述喷出口向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和第3面喷出空气给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的结构。如果使倾倒机构为上述结构,由于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施加外力,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倾倒识别对象物而施加的推力的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考虑识别对象物的大小等在能够倾倒识别对象物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识别检测单元可以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入射到识别对象物中,并且检测识别对象物全反射的上述红外线的强度,通过这样进行识别。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按压识别对象物使其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按压单元。如果用按压单元使识别对象物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话,则能够更高精度地识别。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持设置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识别对象物的保持单元。由于识别时能够用该保持单元将识别对象物稳定地配置在预定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识别。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清洁识别对象物被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面的第1清洁单元。在设置有保持设置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识别对象物的保持单元时,该第1清洁单元可以设置在该保持单元的与识别对象物被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面相对的区域中。并且,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清洁识别检测单元的第2清洁单元,该第2清洁单元可以设置在倾倒机构中。通过这样设置第1清洁单元和第2清洁单元,能够除去附着在识别对象物的识别面或识别检测单元上的不纯物,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识别。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将识别对象物设置到识别检测单元中时用于定位的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由此,能够以适当的取向将识别对象物设置到装置中,因此能够更确实地使想要识别的面对着识别检测单元。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在倾倒识别对象物时通过限制识别对象物的一端的位置来防止识别对象物的位置偏离识别检测单元的位置偏移防止单元。由此,由于在倾倒识别对象物后能够将识别对象物设置到识别检测单元上适当的位置,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倾倒后的识别动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由于将识别面改成另外的面时工序数少就可以,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并且,由于利用了施加外力这样简单的方法,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作业性。
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的倾倒识别对象物的工序中,在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为与第1面相邻的面的情况下,可以给第2面的靠近第1面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与第2面相对的第3面的位于与第1面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推力来倾倒识别对象物,使第2面成为识别面地配置识别对象物。在施加推力时,既可以用推力构件直接推第2面和第3面,也可以对着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和第3面吹空气。如果使用这些方法,能够容易地倾倒识别对象物。
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的识别工序中,可以使用具有识别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检测单元的塑料识别装置;识别第1面优选在使识别对象物的第1面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状态下进行;识别第2面优选在使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状态下进行。如果采用该方法,能够精度更高地进行识别。
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的识别工序中,可以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入射到识别对象物中,并且检测识别对象物全反射的上述红外线的强度,通过这样识别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的倾倒识别对象物的工序可以在识别对象物的第3面被支持的状态下开始。如果采用该方法,能够防止识别对象物向与所希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倒。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识别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之前清洁第2面的工序。
并且,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的倾倒识别对象物的工序中也可以进行识别检测单元的清洁。如果采用这些方法,由于在识别之前能够除去附着在识别对象物的识别面或识别检测单元上的不纯物,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识别。
本发明的塑料识别方法如果在识别工序中判定为识别对象物未配置在识别检测单元的正确位置上,可以终止识别动作而排出识别对象物,结束识别动作。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外观的示意图。图2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装置中识别动作时设置识别对象物的部分的结构。另外,为了便于观看装置中设置的各结构、尤其是装置内部的结构,剖切图2所示装置的一部分地表示。
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将从例如废弃塑料中切下的试验片作为识别对象物使用,将该试验片的至少2个面作为识别面进行识别。这是因为通过分别对第1面(例如相当于识别对象物的表面的面)和与第1面不同的第2面(例如形成试验片时的剖切面(切下试验片时方露出的面)进行识别,即使在识别对象物的表面实施了涂敷或在表面老化的情况下也能以高的精度进行识别的缘故。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为利用红外线识别塑料的装置,详细为,使红外线入射到试验片,通过检测试验片全反射的红外线的强度识别试验片所包含的塑料的种类(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该方法称为红外线全反射测量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包括:设置了检测孔3的识别载物台2,具有保持试验片的保持构件6a、6b的保持单元,为了倾倒试验片而给该试验片施加外力的作为倾倒机构的推力构件7a、7b,具有使试验片紧贴在检测孔3上的按压子8的按压单元9,具有测定红外线的发光、被反射的红外线的强度和进行分析等功能的外周单元100。如果更详细地说明,如图2所示,该塑料识别装置设置了组装到识别载物台2的内部的棱镜4,通过该棱镜4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从检测孔3入射到试验片上。入射的红外线在试验片上全反射,再次通过棱镜4后检测其强度。另外,虽然图2中没有表示,样本试验片安放在识别载物台2上,使其识别面与检测孔3相对地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中,起使红外线入射到试验片上的作用的棱镜4和检测孔3相当于识别检测单元。另外,为了方便,本说明书有时仅将检测孔3作为识别检测单元进行说明。
在使用了上述红外线全反射测定法的情况下,即使在试验片为包含黑色系塑料的情况下或包含阻燃剂的情况下,也能更精确地识别试验片中所包含的塑料的种类。另外,上述预定波长的红外线为波长在例如400cm-1~4000cm-1的范围内的光。当识别试验片中所包含的塑料的种类时,也可以边改变红外线的波长边使其入射到试验片上,检测与各波长相对应的全反射红外线的强度(或光的吸收度)。另外,也可以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法(FT-IR法)检测与上述预定的波长相对应的全反射的红外线的强度(或光的吸收度)。例如,预先将预定的塑料的波长-强度分布保存到例如设置在外周单元100中的控制单元(图中没有示出)等中,与上述检测获得的波长-强度分布进行比较,如果这样能够容易地进行试验片中所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
并且,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具备:具有当将试验片设置到识别检测单元上时——即设置到识别载物台2的检测孔3的上部时从其两侧面保持试验片的保持构件6a、6b的保持单元;作为给试验片施加外力的倾倒机构的推力构件7a、7b;具有用于使试验片紧贴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按压子8的按压单元9。保持单元具备可以使一对保持构件6a、6b沿近似水平方向移动用的可动机构(图中没有示出),通过用该可动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保持构件6a、6b,可以从两侧面保持设置的试验片。按压单元9具备使按压子8可以升降的可动机构(图中没有示出),通过用该可动机构使按压子8升降,在识别时可以使试验片紧贴识别检测单元。有关推力构件7a、7b的详细动作后面叙述。
下面参照图3~图7说明识别动作。图3~图7为表示用图1及图2所示的装置识别试验片1时的形态的概略图。试验片1为用例如冲孔机冲裁形成的作为识别对象物的物体。另外,这里将试验片1的第1面1a(这里为形成试验片时的裁切面)和第2面1b(识别对象物的表面)作为识别面。
首先,如图3所示,给塑料识别装置提供试验片1。试验片1的配置方式为:作为识别面的第1面1a面向作为识别探测单元的检测孔3,而作为下一个识别面的第2面1b面向图的左侧。
接着如图4所示,沿水平方向(图中X方向)移动保持构件6a、6b从两侧面保持试验片1,并且使按压子8下降(向图中Y方向移动)从上面按压试验片1,由此使第1面1a紧贴在识别探测单元(检测孔3)上。然后,使红外线5入射到试验片1的第1面1a上,检测被试验片1全反射并再次通过棱镜4的红外线的强度,进行识别。
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变换试验片1的位置而改变试验片1的识别面,进行试验片1的倾倒动作。该倾倒动作使倾倒后试验片1倒在检测孔3上,使成为下一个识别面的第2面1b位于检测孔3的上面。具体为,在解除保持构件和按压单元9使保持构件6a、6b和按压子8离开试验片1的状态下沿近似水平方向(图5中X所示的方向)移动推力构件7a、7b。该推力构件7a、7b能够在图中没有示出的移动单元的作用下沿近似水平的方向(与试验片1的侧面(第2面1b和与该面相对的第3面1c)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地设置,并且作为下一个识别面的第2面1b一侧的推力构件7b被设置在与第2面1b的下端(第1面1a一侧的端部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上,第3面1c一侧的压力构件7a设置在与第3面1c的上端(与第1面1a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推押推力构件7a、7b分别给第2面1b的下端和第3面1c的上端施加推力。该推力是使试验片1倾倒的力,如图6所示,倾倒试验片1使第2面1b与识别检测单元接触。
然后如图7所示使按压单元9再次动作使按压子8下降,使试验片1的第2面1b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在这种状态下,使红外线5入射,进行第2面1b的识别。另外,由于这里表示的是试验片1的第2面1b的面积比第1面1a大时的情况,因此即使不用保持单元保持也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配置,所以不使保持单元动作。这样一来,保持单元可以考虑试验片1的形状、识别面的大小等而适当动作。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当识别试验片的2个面时,能够以少的工序数、并且单纯的动作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的识别。并且由于试验片形状的制约少,因此具有通用性,能够获得稳定的作业性。另外,推力构件7a、7b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平板状或棒状等,只要是能对试验片1直接施加推力的形状就可以。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还可以设置能够应付试验片不能恰当地设置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情况的功能。通过设置这样的功能,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连续的识别动作。例如,可以设置当判定为试验片可以识别时进入下一道工序,当判定为不能识别时排出试验片的功能。能否识别的判断可以例如在识别检测单元中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试验片是否接触来进行判断,或者在识别检测单元的周围设置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识别检测单元与试验片之间是否存在间隙进行判断。此时识别动作的流程表示在图8中。首先,给装置提供试验片(步骤(以下单表示为S)81),接着使保持单元和按压单元动作,进行保持试验片和使试验片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按压试验片的动作(S82及S83)。另外,保持单元与按压单元的动作也可以几乎同时进行。接着,识别试验片的第1面(这里为裁切面)(S84),判断识别是否正确进行(S85)。当判定为进行了正确的识别时,然后解除按压单元和保持单元(S86),进行倾倒试验片的动作(S87)、按压试验片的动作(S88)和识别第2面(这里为识别对象物的表面)的动作(S89)。接着,判断是否对第2面进行了正确的识别(S90),当判定为可能进行了正确的识别时,在解除了对试验片的按压(S91)和显示了识别结果(S92)后排出试验片(S93)。在S85及S90中,当判定为没有对试验片进行正确的识别时,排出试验片,结束识别动作。另外,排出试验片可以通过例如设置可以从试验片的一侧吹空气从另一侧排出的空气喷嘴等来进行。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图1及图2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相同,但其动作有些不同。
图9表示开始给试验片1施加压力时的形态。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与实施方式1时(参照图5)不同,开始给试验片1施加推力时,仅使第3面1c一侧的保持构件6a与试验片1接触。如果在使推力构件7a、7b动作之前同时解除保持构件6a、6b(离开试验片1),则试验片1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倾倒,有可能使本来的识别面即第2面1b不能与识别检测单元接触,而这样用保持构件6a从第3面1c一侧支持试验片1,可以更稳固地使第2面1b与识别检测单元接触地倾倒试验片1。在进行这样的动作的情况下,推力构件7a、7b与试验片1接触,在开始施加推力后立即解除保持构件6a。
(实施方式3)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的再一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除了还设置了清洁试验片的第1清洁单元和清洁识别检测单元的第2清洁单元以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图1及图2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相同。
图10A及图10B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清洁试验片和识别检测单元的形态。第1清洁单元由设置在试验片1的靠第2面1b一侧的保持构件6b的顶端的刷子10构成。此时,可以旋转地设置保持构件6b,通过使该保持构件6b与顶端的刷子10一起沿图中的A方向旋转,可以清洁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第2面1b(参照图10A)。
第2清洁单元由设置在第2面1b一侧的推力构件7b的识别载物台2一侧的刷子11构成。通过这样设置第2清洁单元,通过在倾倒动作时沿图中的X方向移动推力构件7b能够同时清洁识别检测单元(参照图10B)。
通过像上述那样设置第1及第2清洁单元,即使在试验片1的表面或识别检测单元上附着有污物等不纯物的情况下,也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识别。另外,由于第1清洁单元和第2清洁单元只要能够清洁试验片的表面及识别检测单元就可以,因此其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因此,这些清洁单元可以与保持构件6b或推力构件7b分开设置,除刷子外也可以使用布或海绵。
(实施方式4)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的再一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除了还设置了将试验片设置到装置中时用于定位的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以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图1及图2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相同。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时,在试验片1上设置例如图11A及图11B所示的缺口1d。该缺口1d的设置位置由与塑料识别装置的设置了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的位置相对应而决定。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设置了例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的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12,通过使试验片1的缺口1d对准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12,能够沿正确的方向提供试验片1。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防止试验片1的供给方向错误,因此在倾倒试验片1时能够更确实地使想要识别的面(这里为试验片的第2面)与识别检测单元接触。另外,图11A及图11B所示的试验片1的缺口1d的形状或图12A及图12B所示的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12的形状仅为一例,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方式5)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图1及图2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相同,但其动作有些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中试验片1的第2面1b侧的保持构件6b兼具倾倒试验片1时防止试验片1错位的位置偏移防止单元的作用。图13A~图13C表示了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中设置的位置偏移防止单元防止试验片倾倒时位置偏移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如图13A所示那样用推力构件7a、7b倾倒试验片1后,将保持构件6b配置在预定的位置,使保持构件6b与试验片1的端部接触而限制试验片1的位置(参照图13B及图13C)。通过这样使保持构件6a起位置偏移防止单元的作用,即使在例如图13B所示那样倾倒的试验片1倒在推力构件7b上的情况下,也能像图13C所示那样使试验片1从推力构件7b上落到识别载物台2的检测孔3上从而设置到预定的位置。
(实施方式6)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的再一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除设置空气喷嘴取代推力构件作为倾倒机构外,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图1及图2所示的塑料识别装置的结构相同。
图14表示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识别装置倾倒试验片的形态。本实施方式设置空气喷嘴13a及13b取代推力构件,通过向第2面1b和第3面1c喷出空气施加推力。这样用空气喷嘴13a、13b作为倾倒机构的结构也能够与实施方式1时一样给试验片1施加推力将其倾倒。并且,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少使倾倒机构动作的间隔时间,还能够抑制试验片1倒在倾倒机构上等问题。而且,在排出试验片后,还可以使该空气喷嘴13a、13b起清洁识别检测单元的第2清洁单元的作用。
另外,虽然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6说明的是用红外线全反射测定方法进行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识别的形态,但也可以用其他的测定方法。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塑料识别装置和塑料识别方法,能够以高的精度在短时间内识别塑料的种类,由于受试验片的形状的制约小,因此通用性好,能够获得良好的作业性。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删除)
2.(修改后)一种塑料识别装置,对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进行识别,所述识别对象物包括作为识别面使用的第1面和第2面,并且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面彼此相邻,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检测单元、以及为了改变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的识别面而给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从而将上述识别对象物倾倒的倾倒机构;在将上述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地设置了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上述倾倒机构给上述第2面的上述第1面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与上述第2面相对的第3面的位于与上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推力,使上述识别对象物倾倒,将上述第2面作为识别面使其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倒机构为一对推力构件;在将上述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地设置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上述一对推力构件可以沿与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上述第2面和上述第3面交叉的方向移动地被设置着,通过直接推压上述第2面和第3面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倒机构为一对空气喷嘴;在将上述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地设置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上述一对空气喷嘴使喷出口与上述第2面和第3面相面对地设置,通过从上述喷出口向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上述第2面和第3面喷出空气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5.(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入射到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并且检测在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全反射的上述红外线的强度。
6.(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上述识别对象物使其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按压单元。
7.(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设置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保持单元。
8.(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上述识别对象物的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面的第1清洁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设置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保持单元;在上述保持单元的与上述识别对象物的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面相面对的区域设置有上述第1清洁单元。
10.(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的第2清洁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清洁单元设置在上述倾倒机构上。
12.(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上述识别对象物设置到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时用于定位的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
13.(修改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在倾倒识别对象物时限制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一端的位置,防止上述识别对象物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位置偏移的位置偏移防止单元。
14.(删除)
15.(修改后)一种塑料识别方法,对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进行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a)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1面成为识别面地配置上述识别对象物,利用上述第1面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b)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从而倾倒上述识别对象物,以将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的识别面从第1面变更为第2面的工序;(c)利用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d)使用利用上述第1面获得的识别结果和利用上述第2面获得的识别结果,来决定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
在上述(b)工序中,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上述第2面为与上述第1面相邻的面,对上述第2面的上述第1面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与上述第2面相对的第3面的位于与上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推力,从而倾倒上述识别对象物,使上述第2面成为识别面地配置上述识别对象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通过使用推力构件直接推压上述第2面和上述第3面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通过向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和第3面吹空气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18.(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工序和上述(c)工序中,使用具有对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进行识别的识别检测单元的塑料识别装置;上述(a)工序是在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1面紧贴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状态下进行;上述(c)工序是在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紧贴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状态下进行。
19.(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a)工序和上述(c)工序中,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入射到上述识别对象物,并且检测在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全反射的上述红外线的强度,由此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
20.(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b)工序是在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3面被支持的状态下开始进行。
21.(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工序与上述(b)工序之间,还包括清洁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的工序。
22.(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清洁上述识别检测单元。
23.(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工序及上述(c)工序中,当判定为上述识别对象物未被配置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正确位置上时中止识别动作,而排出上述识别对象物。

Claims (23)

1.一种塑料识别装置,识别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检测单元;为了改变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的识别面而给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将上述识别对象物倾倒的倾倒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对象物包括作为识别面使用的第1面和第2面,并且上述第1面与上述第2面彼此相邻;在将上述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地设置了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上述倾倒机构对上述第2面的上述第1侧面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与上述第2面相面对的第3面的位于与上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推力,从而使上述识别对象物倾倒,将上述第2面作为识别面使其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倒机构为一对推力构件;在将上述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地设置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上述一对推力构件可以沿与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上述第2面和上述第3面交叉的方向移动地被设置着,通过直接推压上述第2面和第3面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倾倒机构为一对空气喷嘴;在将上述第1面作为识别面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地设置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状态下,上述一对空气喷嘴使喷出口与上述第2面和第3面相面对地设置,通过从上述喷出口向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上述第2面和第3面喷出空气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入射到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并且检测上述识别对象物全反射的上述红外线的强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上述识别对象物使其紧贴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按压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设置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保持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上述识别对象物的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面的第1清洁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设置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保持单元;在上述保持单元的与上述识别对象物的倾倒后成为识别面的面相面对的区域设置有上述第1清洁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的第2清洁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清洁单元设置在上述倾倒机构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上述识别对象物设置到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时用于定位的识别对象物定位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倾倒识别对象物时通过限制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一端的位置来防止上述识别对象物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位置偏移的位置偏移防止单元。
14.一种塑料识别方法,对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进行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a)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1面成为识别面地配置上述识别对象物,利用上述第1面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b)给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外力倾倒上述识别对象物,以将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与上述识别检测单元相面对的识别面从第1面变更为第2面的工序;(c)利用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d)使用利用上述第1面获得的识别结果和利用上述第2面获得的识别结果来决定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工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上述识别对象物的上述第2面为与上述第1面相邻的面,对上述第2面的上述第1面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和与上述第2面相对的第3面的位于与上述第1面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施加推力来倾倒上述识别对象物,使上述第2面成为识别面地配置上述识别对象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通过使用推力构件直接推压上述第2面和上述第3面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通过向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和第3面吹空气对上述识别对象物施加推力。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a)工序和上述(c)工序使用具有识别识别对象物中包含的塑料的种类的识别检测单元的塑料识别装置;上述(a)工序在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1面紧贴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状态下进行;上述(c)工序在使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紧贴在上述识别检测单元上的状态下进行。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a)工序和上述(c)工序中使预定波长的红外线入射到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并且检测在上述识别对象物中全反射的上述红外线的强度,由此识别上述识别对象物的塑料的种类。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b)工序在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3面被支持的状态下开始。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工序与上述(b)工序之间还包括清洁上述识别对象物的第2面的工序。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b)工序中清洁上述识别检测单元。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工序及上述(c)工序中,当判定为上述识别对象物未被配置在识别检测单元上的正确位置上时中止识别动作而排出上述识别对象物。
CNB200480020782XA 2003-07-18 2004-07-15 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5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6845/2003 2003-07-18
JP2003276845 2003-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6517A true CN1826517A (zh) 2006-08-30
CN100507515C CN100507515C (zh) 2009-07-01

Family

ID=3413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078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515C (zh) 2003-07-18 2004-07-15 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32507B2 (zh)
EP (1) EP1647819B1 (zh)
JP (1) JP4113549B2 (zh)
CN (1) CN100507515C (zh)
WO (1) WO200501517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9231A (zh) * 2015-05-13 2015-08-19 北京国科虹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材质在线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83975A (zh) * 2017-12-04 2019-06-1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料的鉴别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6983B2 (ja) 2018-11-07 2021-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樹脂判定方法及び装置
KR102371533B1 (ko) * 2020-12-03 2022-03-08 주식회사 암펠 재활용 플라스틱 선별 장치
CN115791739B (zh) * 2023-01-06 2023-04-18 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生牛脂拆封后残留包装塑料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9599B (en) * 1979-05-30 1983-01-26 Baker Perkins Holdings Ltd Apparatus for turning over conveyed articles
US4314645A (en) * 1980-01-23 1982-02-09 Sortex North America, Inc. Mechanical reject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sorting machines
US4597487A (en) * 1983-07-28 1986-07-01 Creative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scrap metal collections
US4852029A (en) * 1987-06-17 1989-07-25 Accu-Tech Incorporated Automated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779026A (en) * 1995-11-29 1998-07-14 Dorner Mfg. Corp. Apparatus for sorting articles
CA2404015C (en) * 2000-03-31 2009-11-03 Tomra Systems Asa Apparatus for the sorting of articles
JP2002286637A (ja) 2001-03-27 2002-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の識別装置
US6481712B1 (en) * 2001-05-31 2002-11-19 Pitney Bowes Inc.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lead to trail edge collision of mailpieces in a sorter
JP4065179B2 (ja) 2001-10-29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識別装置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の識別方法
EP1361425A4 (en) * 2001-10-29 2009-03-18 Matsushita Eco Technology Ct 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LASTIC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9231A (zh) * 2015-05-13 2015-08-19 北京国科虹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材质在线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49231B (zh) * 2015-05-13 2017-11-07 北京国科虹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材质在线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83975A (zh) * 2017-12-04 2019-06-1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冲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料的鉴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5015174A1 (ja) 2006-10-05
EP1647819A4 (en) 2012-03-28
JP4113549B2 (ja) 2008-07-09
EP1647819A1 (en) 2006-04-19
CN100507515C (zh) 2009-07-01
US20060157650A1 (en) 2006-07-20
EP1647819B1 (en) 2013-12-25
WO2005015174A1 (ja) 2005-02-17
US7432507B2 (en) 2008-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5062C (zh) 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结构体的制造装置
CN1260800C (zh) 半导体晶片检查设备
KR20150097370A (ko) 변위 검출 장치, 기판 처리 장치, 변위 검출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KR101780989B1 (ko) 번호인식기의 오염감지기능 자동 와이퍼
CN1633582A (zh) 用于眼镜片检查的系统和方法
CN1457510A (zh) 检查半导体晶片的装置与方法
KR20170094497A (ko) 연삭 장치
CN1826517A (zh) 塑料识别装置及塑料识别方法
CN1849508A (zh) 检测玻璃板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US8771038B2 (en) Polishing apparatus
CN108247202A (zh) 一种废料排出装置及方法
JP4694675B2 (ja) 切削装置の撮像機構
JP3442930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洗浄方法
CN1261750C (zh) 塑料识别设备和塑料识别方法
CN114473248A (zh) 一种屏幕激光切割保护装置
CN106531849A (zh) 太阳能电池板检测装置
KR101879076B1 (ko) 필터 청소 장치
JPH1174238A (ja) ブラシ洗浄装置およびブラシ洗浄方法
JP4798512B2 (ja) ガラス基板の異物除去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240067135A1 (en) Sensor cleaning device
KR20130111330A (ko) 웨이퍼의 수용 방법
CN115266657B (zh) 一种半自动透光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2853197B2 (ja) 部品装着装置
CN214333829U (zh) 异常料检测收集装置
CN212848326U (zh) 吸盘异物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