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5455A - 卡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5455A
CN1795455A CNA2004800140976A CN200480014097A CN1795455A CN 1795455 A CN1795455 A CN 1795455A CN A2004800140976 A CNA2004800140976 A CN A2004800140976A CN 200480014097 A CN200480014097 A CN 200480014097A CN 1795455 A CN1795455 A CN 1795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offset cam
contact
processing unit
cpu20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40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忠政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233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233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947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012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5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5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locking the inserted c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卡处理装置(1)通过辊将插入到插入口(3)中的IC卡(2)向内部输送,使IC触点头(16)与IC卡(2)的IC触点(2c)接触,进行对IC卡(2)的信息读取处理。在检测到卡(2)堵塞在输送线路中等异常的情况下,使偏心凸轮(10)旋转,通过偏心凸轮(10)的外周推压IC卡(2)的卡表面(2a、2b)。配置为,使偏心凸轮(10)推压IC卡(2)的卡表面(2a、2b)的位置(P1)、和IC触点头(16)与IC卡(2)的卡表面(2a、2b)接触的位置(P3)不在相对于卡插入方向(F)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

Description

卡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IC卡进行信息读取或写入的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卡处理装置在卡从插入口插入时,通过使辊旋转来将该卡向装置内部输送。接着,卡处理装置使用读取头来读取存储在卡中的信息,并用写入头将信息写入卡中。然后,卡处理装置通过使辊反向旋转,将卡从插入口排出。
在安装于现金自动交易处理装置那样的上位装置的卡处理装置中,有时图谋不轨者想要故意将卡堵塞在卡处理装置内,而对卡处理装置实施某些花招。此时,如果现金自动交易处理装置的使用者将卡插入到卡处理装置的插入口中,则卡就会堵塞在卡处理装置内。如果发生了这种异常,则使用者会为了消除异常而离开现金自动交易处理装置所设置的地方、前往有关人员所在地。于是,在此期间图谋不轨者使用工具等将堵塞在卡处理装置内的卡取出拿走,然后发生恶意用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1-222686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卡处理装置中,在检测到卡堵塞时,将由橡胶状的衬垫或前端尖的针构成的压接部件压接在卡表面上。由此,在使用衬垫作为压接部件时,通过衬垫与卡表面之间的较强的摩擦力来阻止卡的移动,使卡不能从插入口取出。此外,在使用针作为压接部件时,通过针的前端咬入卡表面来阻止卡的移动,使卡不能从插入口取出。
除了上述以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有:通过将压接部件配置为使其压接设在卡上的磁条以外的部位,来避免磁条的损伤、保护磁数据。还记载有,相反地将压接部件配置为使其压接在卡的磁条上来损伤磁条、破坏磁数据。
在卡处理装置中,除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那样的可处理在卡表面上设有磁条的磁卡的装置以外,还有可处理在卡表面的预定位置上设有IC触点的IC卡的装置。在将专利文献1的技术应用于该可处理IC卡的卡处理装置中时,在从插入口插入了IC卡后,如果因发生异常而用压接部件压接IC卡的设有IC触点的部分,则当向插入口侧拉IC卡时,有可能压接部件不能在IC触点上卡住而发生滑动,从而可以将IC卡从插入口取出。这是因为,IC卡的IC触点由铜、镍、金等金属构成,比凸纹部分等IC触点以外的部分硬而容易滑动,所以即使将衬垫作为压接部件压接在IC触点上,在IC触点与衬垫之间也不会产生较强的摩擦力。并且即使将针作为压接部件压接在IC触点上,针也不会咬入到IC触点中。另外,设有磁条的部分比IC触点柔软而较难滑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阻止将IC卡从插入口取出的卡处理装置。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卡处理装置,具有:插入口,插入在卡表面的预定位置上设有IC触点的IC卡;IC触点头,与从插入口插入的IC卡的IC触点接触,从该IC卡读取信息或向该IC卡写入信息;推压机构,为了阻止将插入的IC卡从插入口取出而推压该IC卡的卡表面,在该卡处理装置中,推压机构推压IC卡的卡表面的位置、与IC触点头与IC卡的卡表面接触的位置,不在相对于IC卡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
在上述结构中,IC触点头既可以是对IC卡进行信息读取和写入两者的IC触点头,也可以是进行其中任一种操作的IC触点头。卡处理装置在IC卡堵塞在卡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情况下、或在卡处理装置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等、发生了难以进行卡处理的异常时,用推压机构推压IC卡的卡表面。
如上所述,推压机构推压IC卡的位置、与IC触点头与IC卡接触的位置,不在相对于IC卡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从而在推压IC卡时,可以用推压机构可靠地推压IC卡的IC触点以外的部分。IC卡的IC触点以外的部分由于比IC触点柔软而难以滑动,所以通过用推压机构推压该部分,在推压机构与IC卡之间产生较强的摩擦力,能够可靠地阻止IC卡从插入口被取出。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也可以使推压机构推压IC卡的卡表面的位置、与IC卡以正确姿态或错误姿态从插入口插入后该IC卡的IC触点通过的位置,不在相对于IC卡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
通过上述这样做,不仅在IC卡以正确的姿态从插入口插入的情况下,在IC卡以前后颠倒或正背颠倒等那样的错误姿态从插入口插入的情况下,也能够用推压机构可靠地推压IC卡的IC触点以外的部分,所以能够可靠地阻止IC卡从插入口被取出。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用推压机构可靠地推压IC卡的IC触点以外的部分,所以在推压机构与IC卡之间产生较强的摩擦力,能够可靠地阻止IC卡从插入口被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卡处理装置的内部的大体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卡处理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卡处理的大体情况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卡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卡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卡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卡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卡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卡处理装置中的卡的位置的图。
图10是表示卡处理装置中的卡的位置的图。
图11是表示卡处理装置中的卡的位置的图。
图12是表示设在卡处理装置中的推压机构的图。
图13是表示设在卡处理装置中的推压机构的图。
图14是接触状态的偏心凸轮、卡、和台的放大图。
图15是表示设在卡处理装置中的推压机构的图。
图16是固定状态的偏心凸轮、卡、和台的放大图。
图17是从图13的箭头方向观察推压机构的图。
图18是将橡胶安装在偏心凸轮外周上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9在偏心凸轮外周上设置有凹凸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20是表示将橡胶安装在偏心凸轮侧面上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表示将橡胶安装在偏心凸轮侧面上的状态的图。
图22是表示将刀刃安装在偏心凸轮上的状态的图。
图23是表示将刀刃从偏心凸轮上取下的状态的图。
图24是卡处理装置的大体俯视图。
图25是表示设有固定用具的推压机构的图。
图26是表示设有固定用具的推压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卡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的大体构造的图。该卡处理装置1可以分别处理接触式IC卡和磁卡。插入检测传感器17对卡2插入到插入口3中进行检测。卡2中存储着信息。在卡2为磁卡的情况下,在卡表面的预定位置上具有磁条,在该磁条中存储着磁信息。在卡2为接触式IC卡的情况下,在卡表面的预定位置上具有IC触点,内部具有与IC触点连接的IC芯片,在该IC芯片中存储着信息。
如果插入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卡2的插入,则开闭器(shutter)14打开。由此,能够将卡2输送到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输送卡2的输送线路5用单点划线表示。输送线路5由插入口3和上下的辊4构成。通过电动机驱动,使辊4旋转。如果从插入口3插入的卡2与辊4抵接,则辊4旋转,将卡2向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输送。卡检测传感器6、7、8检测在各自的位置上有没有卡2。在卡2插入后,如果卡检测传感器6从检测到卡2的状态变为检测不到卡2的状态,则开闭器14关闭。
在插入的卡2为磁卡的情况下,在磁卡的输送过程中,磁头15读取磁卡的磁信息、或将磁信息写入磁卡。在插入的卡2为IC卡的情况下,将卡2输送到预定位置。接着,在用来使IC触点头16下降的螺线管的驱动下,IC触点头16下降并与IC卡的IC触点接触。然后,IC触点头16从IC卡读取信息、或将信息写入IC卡中。如果读取或写入结束,则通过使用于使IC触点头16下降的螺线管停止驱动,IC触点头16上升而离开IC触点。在如上述那样对卡2的信息读取或写入结束后,辊4反向旋转,将卡2向插入口3输送。接着,在卡检测传感器6从检测不到卡2的状态变为检测到卡2的状态时,则开闭器14打开。由此,通过辊4将卡2输送到插入口3以外。
作为在上述卡处理装置1中发生的卡异常的一例,假设是对插入口3做了某些花招,当卡2插入时或排出时,卡2堵塞在输送线路5的内部中的情况。当虽然想要使辊4旋转、而辊4不旋转时,卡处理装置1检测到卡2在卡检测传感器6的位置堵塞的情况。卡处理装置1如果检测到卡2的堵塞,则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于是,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的作用下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偏心凸轮10的外周与卡2接触,推压卡2的表面。图1表示偏心凸轮10与卡2接触的状态。由于在偏心凸轮10与卡2之间产生了摩擦力,所以可阻止将卡2从插入口3向外拔出。对于由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偏心凸轮10、螺旋线圈弹簧12等构成的推压机构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图2是表示卡处理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CPU20对图2所示的卡处理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控制、并从各部分取得信息。在插入到卡处理装置1中的卡2为磁卡的情况下,磁头15与磁卡的磁条接触,从磁条读取磁信息或将磁信息写入到磁条中。在插入到卡处理装置1中的卡2为IC卡的情况下,IC触点头16与IC触点接触,经由IC触点从IC卡的IC芯片读取信息,或将信息写入到IC芯片中。
在电动机25的驱动下,与其机构连接的辊4旋转。如果卡2存在于上下辊4之间,就将卡2输送。旋转编码器26检测电动机25的转数。卡检测传感器6、7、8在卡处理装置1的输送线路5中的预定位置上检测是否存在卡2。插入检测传感器17检测在插入口3是否存在卡2。传感器6、7、8、17如果检测到卡2的存在,就从OFF状态切换为ON状态。开闭器用螺线管27将开闭器14打开或关闭。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用来驱动偏心凸轮10旋转。触点头用螺线管28使IC触点头16上下移动。
ROM21存储着CPU20的动作程序。RAM22暂时存储控制各部分的控制参数、从磁头15或IC触点头16等各部分取得的信息。进而,RAM22还暂时存储由磁头15或IC触点头16向卡写入的信息。通信部24与卡处理装置1的上位装置连接。作为上位装置的一例,是安装有卡处理装置的现金自动交易处理装置。通信部24将从卡2读取的信息、或表示卡2堵塞等故障信息等发送给上位装置。此外,通信部24从上位装置接收写入到卡2中的信息或处理对象的卡2的种类信息等。
接着,对在卡2插入到卡处理装置1中后、卡处理装置1从进行信息的读取及写入到将卡2排出的处理进行说明。并且,对在插入时或排出时、卡2堵塞的情况的卡取出阻止处理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卡处理装置1的卡处理的大体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CPU20经由通信部24从上位装置接收到卡2的种类。这里,作为卡2的种类,假设是磁卡和接触式IC卡。接着,在步骤S2中,CPU20判断接收到的卡2的种类是否为磁卡。在判断为磁卡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CPU20进行磁卡的取入处理、和从磁卡的磁信息读取处理。接着,在步骤S4中,CPU20进行向磁卡的磁信息写入处理。接着,在步骤S5中,CPU20进行卡2的排出处理。对于步骤S3、S4、S5的卡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判断接收到的卡2的种类不是磁卡的情况下,在步骤S6中,CPU判断接收到的卡2的种类是否为接触式IC卡。在判断为IC卡的情况下,在步骤S7中,CPU20进行IC卡的取入处理、从IC卡的信息读取处理、和向IC卡的信息写入处理。然后,在步骤S5中,CPU20进行卡2的排出处理。对于步骤S7的卡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此外,在步骤S6中判断接收到的卡2的种类不是IC卡的情况下,CPU20不进行步骤S7的各处理而前进到步骤S5,进行卡2的排出处理。这是因为,不是假设的磁卡或IC卡的任一种,不能进行卡处理。
图4是表示图3中的步骤S3的磁卡取入处理及磁卡读取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20中,CPU20判断插入检测传感器17是否检测到了卡2向插入口3的插入。图9(A)表示卡2插入在插入口3的状态。在图9(A)中,图示省略了卡2左侧的部分。由于卡2的前端没有达到插入检测传感器17,所以开闭器14关闭。
如果插入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卡2的插入,则CPU20前进到下面的步骤S21。在步骤S21中,CPU20驱动开闭器用螺线管27。由此,开闭器14将输送线路5开放。图9(B)表示通过插入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卡2的存在、开闭器14打开而将输送线路5开放的状态。此外,还表示卡2进一步插入到卡处理装置1内部的状态。接着,在图4的步骤S22中,CPU20开始电动机25的正转驱动。在电动机25的正转驱动下,连接在电动机25上的各辊4向将卡2输送到卡处理装置1内部的方向旋转。在图9中,假设辊4要向右侧输送卡2。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磁卡以F2F(Two Frequency Coherent PhaseEncoding)存储磁信息。在F2F方式的磁卡的情况下,通过以一定速度输送磁卡,磁头15读取磁卡的磁信息。所以,CPU20控制电动机25以一定速度旋转。通过使用旋转编码器26所输出的电动机25的转数的反馈控制,CUP20将电动机25的旋转速度保持为一定。在后述图4的步骤S28中,CPU20控制电动机25以一定速度连续正转驱动,直到CPU20使电动机25的驱动停止。
在步骤S23中,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是否定期地输出电动机25的转数。例如CPU20对应于发送给电动机25的驱动指令,判断旋转编码器26是否检测了电动机25的旋转。只要旋转编码器26定期地输出转数,磁卡就被以一定速度输送。如果没有定期输出或没有输出,则卡2堵塞。即,步骤23判断卡2是否堵塞。如果卡2没有堵塞,则前进到步骤S24。如果卡2堵塞,则前进到步骤S29。接着,在步骤S24中,CPU20通过磁头15从以一定速度输送的磁卡的磁条读取磁信息。CPU20将读取的磁信息存储到RAM22中。步骤S24的处理连续地进行,直到电动机25的驱动停止。
在步骤S25中,CPU20判断卡检测传感器6是否检测到卡2的存在。在卡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卡2的情况下,返回步骤23的处理。在卡检测传感器6连续检测到卡2的期间,CPU20持续判断卡2是否堵塞。即,通过重复步骤S23、S24、S25的处理,在卡检测传感器6的位置判断卡2是否堵塞。图10(A)表示卡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卡2时的卡2的位置。还表示磁头15与磁卡接触、读取磁条的磁信息的状态。
在图4的步骤S25中,在卡检测传感器6没有检测到卡2的情况下,卡2为通过插入口3而被取入到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中的状态。此时,CPU20前进到步骤S26,停止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由此,开闭器14关闭。图10(B)表示卡检测传感器6没有检测到卡2时的卡2的位置。还表示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停止、开闭器14关闭的状态。在图4的步骤S26中停止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的处理在图4的整个处理中只进行一次。
如果停止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则在步骤S27中,CPU20判断卡检测传感器8是否检测到卡2的存在。卡2存在于卡检测传感器8的位置,意味着卡2整体通过了磁头15。图11(A)表示卡2的前端到达卡检测传感器8的位置的状态。还表示卡2的后端通过了磁头15的状态。如果卡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了卡2的存在,则在步骤S28中,CPU20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由此,各辊4的旋转停止,卡2的输送停止。接着,CPU20经由通信部24将存储在RAM22中的磁信息向上位装置发送。由此,磁卡的磁信息的读取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27中,在卡检测传感器8没有检测到卡2的存在的情况下,是磁头15与磁卡接触的状态。换言之,是磁卡的磁信息读取还没有结束的状态。此时,CPU20返回到步骤S23,继续通过电动机25的驱动进行的卡2的输送、及通过磁头15进行的磁卡的磁信息的读取处理。
图谋不轨者对卡处理装置1实施某些花招,而想要使卡2堵塞在输送线路5中。图11(B)中表示了卡2堵塞时的卡2的位置。此时,虽然CPU20继续驱动电动机25,但是旋转编码器26检测不到电动机25的旋转。因此,在图4的步骤S23中,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没有定期地输出电动机25的转数。接着,在步骤S29中,CPU20进行卡取出阻止处理。对于步骤S29的卡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然后,CPU20强制地结束(异常结束)图3所示的卡处理。
在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如步骤S23所说明的那样,在旋转编码器26没有定期输出转数时,进行卡取出阻止处理。除此以外,仅限于旋转编码器26没有定期地输出转数、且卡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卡2的存在的情况,也可以进行卡取出阻止处理。如后者那样,仅限于卡2存在于卡检测传感器6的位置时,能够进行卡取出阻止处理。
图5是表示图4中的步骤S29的卡取出阻止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30中,CPU20使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于是,偏心凸轮10以旋转轴11为中心旋转,偏心凸轮10的外周与卡2接触,推压卡2的表面。由此,阻止卡2从插入口3被取出。对于推压机构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接着,在步骤S31中,CPU20经由通信部24将卡2堵塞在输送线路5中的意旨的故障信息传递给上位装置。
图6是表示图3中的步骤S4的磁卡的写入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图3的步骤S3的处理结束的时刻,如图11(A)所示,磁卡停止在输送线路5的右端。为了使磁卡返回到输送线路5的插入口3侧,在步骤S40中,CPU20开始电动机25的反转驱动。于是,连接在电动机25上的辊4旋转而将磁卡输送到插入口3侧。当磁卡被输送到插入口3侧时,在步骤S41中,卡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磁卡的存在。因此,在步骤S42中,CPU20驱动开闭器用螺线管27。由此,开闭器14打开。因而,磁卡被输送到插入口3,在以后的处理中,能够从磁卡的前端写入磁信息。此时的磁卡的位置如图10(A)所示。另外,通过延长卡处理装置1的输送线路5,能够不打开开闭器14而将磁卡输送到可以从磁卡的前端写入磁信息的位置。
在图6的步骤S43中,如果插入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磁卡的存在,则在步骤S44中,CPU20开始电动机25的正转驱动。接着,在步骤S45中,CPU20经由通信部24从上位装置接收写入磁卡的信息,存储到RAM22中。接着,CPU20根据存储在RAM22中的信息,通过磁头15对输送中的磁卡写入磁信息。磁信息的写入,是仅在CPU20赋予磁头15写入信号的期间连续地进行的。在步骤S46中,在卡检测传感器6没有检测到磁卡的情况下,在开闭器14的位置上不存在磁卡。因而,在步骤S47中,CPU20停止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由此,开闭器14关闭。此时的卡2的位置如图10(B)所示。接着,继续输送磁卡,在步骤S48中如果卡检测传感器8检测到磁卡的存在,则在步骤S49中,CPU20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由此,各辊4的旋转停止,磁卡的输送停止。此时的磁卡的位置如图11(A)所示。然后,CPU20结束向磁卡的磁信息的写入处理,前进到图3的步骤S5的处理,进行IC卡的排出处理。另外,关于上述CPU20从上位装置接收向磁卡写入的信息的时间,只要在步骤S45的用磁头15的写入开始前,什么时间都可以。
图7是表示图3中的步骤S5的卡排出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图3的步骤S4的处理结束的时刻,如图11(A)所示,卡2在输送线路5的右端停止。为了使卡2返回到输送线路5的插入口3侧而将卡2排出,在图7的步骤S60中,CPU20开始电动机25的反转驱动。由此,与电动机25连接的各辊4旋转,来将卡2输送到插入口3侧。电动机25的驱动连续进行直到后述的步骤S65中停止电动机的驱动。
卡2被输送到插入口3侧,在步骤S61中,在卡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卡2的存在时,被输送的卡2与插入口3接近。所以,在步骤S62中,CPU20驱动开闭器用螺线管27。由此,开闭器14打开,可以从插入口3将输送线路5中的卡2排出。
在步骤S63中,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是否定期地输出电动机25的转数。由此,与上述步骤S23同样,CPU可以判断卡2是否堵塞在卡检测传感器6的位置上。
在步骤S63中,在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没有定期输出电动机25的转数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卡2堵塞的情况下,CPU20按照上述图5的流程图执行步骤S29的卡取出阻止处理。在执行后,CPU20异常结束卡处理。
另一方面,在图7的步骤S63中,在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定期地输出了电动机25的转数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卡2没有堵塞在输送线路5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64中,CPU20判断从卡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卡2开始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此时,卡2为了被排出而通过辊4的旋转以一定速度向插入口3被输送。因而,从卡2的排出方向的前端通过了卡检测传感器6的位置开始、到排出方向的卡2的后端通过最接近于插入口3的辊4为止的时间是预先决定的。所以,将该时间设定为上述预定时间。在卡处理装置1中没有发生卡2堵塞等异常的情况下,只要经过了预定时间,卡2就已经通过了所有的辊4,因此在步骤S65中,CPU20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于是,各辊4的旋转停止。由此,卡2的输送停止。如果没有经过预定时间,则卡2没有通过所有的辊4,所以CPU20继续进行通过辊4对卡2的输送。
在上述中,是通过计测时间来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的,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增加输送线路中的卡检测传感器的数量,当卡2已通过预定的位置时来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
在步骤S65中,当CPU20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时,在步骤S66中,CPU20判断插入检测传感器17是否检测到卡2的存在。在步骤S66中,判断为插入检测传感器17没有检测到卡2的存在的情况,表示在插入口3中不存在卡2的状态。即,表示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使用者将卡2取出后的状态。此时,在步骤S67中,CPU20停止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由此,开闭器14关闭,卡排出处理结束。
图8是表示图3中的步骤S7的IC卡取入处理、IC卡读取处理、以及IC卡写入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图3的步骤S2的处理结束的时刻,如图9(A)所示,卡2为卡2的前端被插入在插入口3中的状态。
在图8的步骤S70中,CPU20判断插入检测传感器17是否检测到IC卡的插入。如果插入检测传感器17检测到了IC卡的插入,则在步骤S71中,CPU20驱动开闭器用螺线管27。由此,开闭器14打开,可以将IC卡插入到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中。接着,在步骤S72中,CPU20开始电动机25的正转驱动。由此,与电动机25连接的各辊4旋转,从而将IC卡从插入口3输送到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中。
在步骤S73中,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是否定期输出了电动机25的转数。由此,与上述步骤S23同样,CPU20可以判断IC卡是否堵塞在卡检测传感器6的附近。
在步骤S73中,在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没有定期输出电动机25的转数的情况下,即判断为卡2堵塞的情况下,CPU20按照上述图5的流程图执行步骤S29的卡取出阻止处理。在执行后,CPU20将卡处理异常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73中,在CPU20判断旋转编码器26定期输出了电动机25的转数的情况下,即判断为卡2没有堵塞在输送线路5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74中,CPU20判断卡检测传感器7是否检测到了IC卡的存在。卡检测传感器7设置为:在IC卡的插入方向上,当IC卡的前端到达卡检测传感器7的位置时,使IC卡的触点到达IC触点头16的位置。
在步骤S74中,在卡检测传感器7没有检测到IC卡的情况下,CPU20返回到步骤S73,判断IC卡是否堵塞。在卡检测传感器7检测到IC卡的情况下,在步骤S75中,CPU20停止开闭器用螺线管27的驱动,由此,开闭器14关闭。接着,在步骤S76中,CPU20停止电动机25的驱动。由此,各辊4的旋转停止,IC卡的输送停止。此时,IC卡的触点位于与IC触点头16对置的位置。
在步骤S77中,CPU20通过驱动触点头用螺线管28,使IC触点头16下降。由此,IC触点头16与IC卡的IC触点接触。接着,在步骤S78中,CPU20从IC卡的IC芯片读取信息。CPU20将读取的信息存储到RAM22中。接着,CPU20经由通信部24,将存储在RAM22中的信息发送给上位装置。然后,CPU20经由通信部24从上位装置接收写入信息。并且,CPU20将接收到的该信息存储到RAM22中。接着,在步骤S79中,CPU20将存储在RAM22中的写入信息写入到IC卡的IC芯片中。写入结束后,在步骤S80中,CPU20通过停止触点头用螺线管28的驱动,使IC触点头16上升。由此,IC触点头16离开IC卡的IC触点。然后,CPU20前进到图3的步骤S5的处理,进行IC卡的排出处理。
接着,用图12~图26来说明设在卡处理装置1中的推压机构的详细情况。
图12和图13是表示设在卡处理装置1的插入口3附近的推压机构的图。图中,(A)表示该推压机构的侧视图,(B)表示该推压机构的俯视图。另外,在(B)中省略了卡2、插入口3、以及开闭器14等的图示。图12表示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没有驱动的状态。偏心凸轮10设置为,使其以旋转轴11为中心旋转。此外,如图12(A)所示,偏心凸轮10相对于旋转轴11偏心。偏心凸轮10的面向卡2侧的外周9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因此,从偏心凸轮10的从旋转轴11到外周9的距离并不是一定的。在偏心凸轮10的外周9上,包括与旋转轴11的距离为不与在输送线路5中输送的卡2接触的长度L1的外周部分9a、和与旋转轴11的距离为与在输送线路5中输送的卡2接触的长度L2的外周部分9b。在图12(A)的状态下,由于外周部分9a朝向输送线路5,所以外周部分9a不与卡2接触。但是,通过如后述那样使偏心凸轮10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使外周部分9b朝向输送线路5,则如图13(A)所示那样,外周部分9b与卡2的表面接触。
在旋转轴11上安装有螺旋线圈弹簧12。螺旋线圈弹簧12对偏心凸轮10施力,以使偏心凸轮10顺时针旋转。这是因为螺旋线圈弹簧12的下端部挂在偏心凸轮10上。另一方面,螺旋线圈弹簧12的上端部抵在壁34上。
如图12(B)所示,在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的可动铁芯54的前端上安装有销18。此外,在可动铁芯54的周围设有线圈弹簧55。线圈弹簧55对销18施加从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离开的方向的力。在销18上安装有支撑偏心凸轮10的上部的支撑用具97。支撑用具97由梁84、辊87和线圈弹簧88等构成。梁88以旋转轴86为中心旋转。旋转轴86经由未图示的板或棒等部件固定在壁34上。在旋转轴86的周围设有线圈弹簧88。线圈弹簧88的一端抵在从梁84突出的爪90上。线圈弹簧88的另一端抵在经由未图示的板或棒等部件而固定在壁34上的爪89上。在梁84的中央设有圆柱83。圆柱83插入在设于销18上的槽85中。在梁84的左侧设有辊87。辊87可以以旋转轴92为中心旋转。并且,辊87与安装在偏心凸轮10的上部的块91接触。因此,即使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想要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偏心凸轮10的旋转也会被阻止。
如果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则可动铁芯54被拉入到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的内部。于是,在图12(B)中,销18的槽85向上方移动,槽85的端部与圆柱83相抵,圆柱83也向上方移动。由此,在图12(B)中,梁84以旋转轴86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此时,在线圈弹簧88的弹力的作用下,对梁84作用了逆时针方向的力。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的驱动力比线圈弹簧88的弹力与线圈弹簧55的弹力合计的力大。在梁84要以旋转轴86为中心旋转时,辊87以旋转轴92为中心旋转。因此,在辊87与块9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小。
在图12(A)中,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的作用下要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从偏心凸轮10经由块91和辊87,作用在梁84上。在图12(A)的状态下,从图12(B)中也可知,块91、辊87、以及旋转轴86排列在大致一条直线上。因此,作用在梁84上的力全部作用在旋转轴86上,被旋转轴86抵消。此外,在槽85与圆柱83之间设有间隙。因此,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并不作用在销18上。因而,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不作用在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上。即,要使偏心凸轮10以旋转轴11为中心旋转的力不会给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的驱动带来不良影响。
在卡处理装置1检测到卡2的堵塞时,如上述那样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图13表示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的状态。在图13(B)中,可动铁芯54和销18向上侧移动。通过槽85的移动,圆柱83向上侧移动。通过圆柱83的移动,梁84以旋转轴86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由于辊87从块91离开,所以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的作用下以旋转轴11为中心旋转,在图13(B)中,偏心凸轮10的上部移动到了右侧。此时,在线圈弹簧88的弹力的作用下,梁84要逆时针旋转。但是,在线圈弹簧88的弹力的作用下,块91的侧面与辊87接触,妨碍梁84的旋转。如图13(A)所示,通过偏心凸轮10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朝向输送线路5,外周部分9b与卡2的表面接触。此时,从偏心凸轮10对卡2的表面作用推压力。台32从下方支撑着卡2,以使该推压力对于卡2充分地作用。通过用台32支撑卡2,可防止卡2的弯曲。
通过偏心凸轮10与卡2的表面接触,与上述推压力一起,较大的摩擦力也作用在卡2与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之间。因此,图谋不轨者即使想要使用工具等从插入口3将堵塞的卡2拔出,也不能容易地拔出。如图13(A)所示,为了方便,将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与卡2的表面接触的状态称作接触状态。
图14表示图13中的接触状态的偏心凸轮10、卡2、和台32的放大图。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与卡2的表面接触。在偏心凸轮10的推压力的作用下,台32从下方支撑卡2,以使卡2不会弯曲。
在图13(A)的接触状态下,假设图谋不轨者施加更大的力想要将卡2从插入口3拔出的情况。此时,通过以较大的力拉拔卡2,在卡2与偏心凸轮10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偏心凸轮10再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于是,与卡2接触的外周部分9b向与想要拉拔卡2的方向大致相同方向移动。此时,由于想要拉拔卡2的力使偏心凸轮10旋转,所以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对偏心凸轮10不施力。图15表示该状态。
在图15中,偏心凸轮10由于相对于旋转轴11偏心,所以在图13(A)中,比与卡2接触的外周部分9b距离旋转轴11的距离L2’更长的外周部分9b’与卡2接触。距离L2’比距离L2长。由此,更大的推压力从偏心凸轮10作用在卡2的表面上,偏心凸轮10与卡2之间的摩擦力也变得更大。因此,拉拔卡2变得越来越困难。
如图15所示,通过拉拔卡2,卡2向左侧稍稍移动。并且,偏心凸轮10顺时针旋转而与壁34相抵。通过偏心凸轮10与壁34相抵,妨碍了偏心凸轮10的顺时针转动,防止偏心凸轮10从卡2的表面离开。如图15所示,为了方便,将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压入卡2的表面而接触的状态称作固定状态。
图16表示图15中的固定状态的偏心凸轮10、卡2、和台32的放大图。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与卡2的表面接触,偏心凸轮10咬入到卡2中。因此,如果想要拉拔卡2,则偏心凸轮10随着卡2移动,要顺时针旋转。但是此时,如图15所示,由于偏心凸轮10与壁34相抵,所以偏心凸轮10不旋转。由此,拉拔卡2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要野蛮地拉拔卡2时,卡2会损伤。
假设在偏心凸轮10与卡2接触的状态下发生了停电。因为停电,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的驱动停止。此时,如图13(B)所示,安装在可动铁芯54周围的线圈弹簧55伸长。因此,在线圈弹簧55的弹力的作用下,在图13(B)中,销18向上方移动,梁84要逆时针旋转。但是,因为块91的存在,梁84不能旋转。因而,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力的作用下,与卡2持续接触。由此,即使发生停电,也维持着阻止卡2拔取的状态。即,推压机构一旦动作,则通过螺旋线圈弹簧12的力保持该状态,所以即使发生停电,也不会受到其影响。
图17是从图13(A)的方向观察推压机构的图。在本图中,将上述支撑用具97简略表示。偏心凸轮10具有可承受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卡2的推压力的厚度。通过增大偏心凸轮10的厚度,能够增大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与卡2的摩擦。偏心凸轮10可旋转地安装在旋转轴11上。旋转轴11安装在安装板35上。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安装在安装板36上。安装板35、36安装在壁34上。为了易于观察偏心凸轮10,在图12和图13中省略了安装板35、36。台32形成得比偏心凸轮10厚,以使卡2不会弯曲。
通过在偏心凸轮10的外周9上安装橡胶等不易滑的材质的部件,能够增大偏心凸轮10与卡2之间的摩擦力。图18是在偏心凸轮10的外周9上安装了橡胶40时的外周9及与外周9接触的卡2的放大图。
此外,通过在偏心凸轮10的外周9上设置凹凸,偏心凸轮10的凸部会咬入到卡2的表面中,能够增大偏心凸轮10与卡2之间的摩擦力。图19是在偏心凸轮10的外周9上设置了凹凸41时的外周9和与外周9接触的卡2的放大图。优选为使凹凸41的间隔比在从接触状态变化到固定状态时偏心凸轮10与卡2接触的外周9的长度小。
此外,通过在设于偏心凸轮10的外周9上的凹凸附近安装橡胶,能够进一步增大与卡2之间的摩擦力。图20和图21是表示偏心凸轮10与安装在偏心凸轮10的侧面上的橡胶60的图。图21表示从图20的粗箭头方向观察偏心凸轮10和橡胶60的状态。橡胶60从偏心凸轮10的外周9向下侧突出。因此,在图20中,外周9隐藏在橡胶60的背后。另外,在外周9上设有锯齿状的凹凸。由此,最先与卡2接触的是橡胶60。在橡胶60与卡2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因此,如果在橡胶60与卡2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想要拉拔卡2,则随着卡2的移动,偏心凸轮10与橡胶60一起旋转。并且,由于偏心凸轮10偏心,所以橡胶60与偏心凸轮10推压在卡2的表面。于是,橡胶60由于其弹性而凹陷,外周9的凹凸的凸部咬入到卡2的表面。由此,在推压机构动作后想要拉拔卡2时,安装有橡胶60的偏心凸轮10不易跟随卡2的移动。结果,偏心凸轮10可靠地顺时针旋转能够防止卡2的取出。
此外,通过在偏心凸轮10上可拆装地设置与卡2接触的带凹凸的刀刃,能够防止偏心凸轮10自身的磨损。图22和图23是表示偏心凸轮10与带凹凸的刀刃108的图。图22(A)表示安装有刀刃108的偏心凸轮10的侧视图,图22(B)表示安装有刀刃108的偏心凸轮10的正视图。板115安装在偏心凸轮10上。在板115的前端上设有刀刃108。刀刃108由锯齿状的凹凸构成。板115通过螺钉101安装在偏心凸轮10上。在螺钉101与板115之间夹着板116,以使螺钉101不会松动。
图23表示将刀刃108从偏心凸轮10取下的状态。在偏心凸轮10的下侧设有螺纹孔103和圆柱105、106。在图23中,圆柱105、106向纸面的上侧突出。在板115和板116上设有圆柱105所插入的孔113、109。在板115和板116上设有圆柱106所插入的孔111、110。由此,在卡2与板115接触时,通过其摩擦力防止板115以螺钉101为中心旋转。板116覆盖板115,除了刀刃108的部分。由此,板116将带有刀刃的108的板115加固。
通过使偏心凸轮10与设有刀刃108的板115可分解,在板115的刀刃108缺失或已磨损的情况下,能够仅替换板115。与替换整个偏心凸轮10相比,替换板115比较容易。此外,还能够使偏心凸轮10与带有刀刃108的板115的材质不同。例如,可以对刀刃108实施硬化处理。由此,能够减薄刀刃108的厚度,刀刃108容易压入到卡2的表面。
图24是卡处理装置1的大体俯视图。在本图中,用虚线表示装备在卡处理装置1内部的偏心凸轮10、磁头15、及IC触点头16。此外,本图所示的卡2是在表面2a的预定位置上设有IC触点2c的接触式IC卡。在该卡2中,IC触点2c所设置的位置是由规格等规定的。
在图24中,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9b’推压卡2的卡表面2a、2b的位置P1、与IC触点头16与卡2的卡表面2a、2b接触的位置P3并不在相对于卡2的插入方向F及拉拔方向B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即,将偏心凸轮10配置为,使推压位置P1与IC触点头16的接触位置P3不在相对于卡2的插入方向F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并将其安装到旋转轴11上。
如图24(A)所示,在卡2以表面2a朝上、距离IC触点2c的距离较近的前端部2f朝向卡处理装置1的正确的姿态插入到插入口3中的情况下,卡2被辊4(图1)输送,从而使IC触点2c通过P2位置。此外,如图24(B)所示,在卡2以后端部2g朝向卡处理装置1的错误姿态插入到插入口3中的情况下,卡2被辊4输送,从而使IC触点2c通过P2位置。此外,如图24(C)所示,在卡2以背面2b朝上方的错误姿态插入到插入口3中的情况下,卡2被辊4输送,从而使IC触点2c通过P2位置。进而,如图24(D)所示,在卡2以背面2b朝上方、后端部2g朝向卡处理装置1的错误姿态插入到插入口3中的情况下,卡2被辊4输送,从而使IC触点2c通过P2位置。即使以图24(A)~图24(D)所示的任一种姿态插入,偏心凸轮10的推压位置P1与卡2的IC触点2c通过的位置P2都不在相对于卡2的插入方向F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即,将偏心凸轮10配置为,使推压位置P1与IC触点2c通过的位置P2不在相对于卡2的插入方向F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并将其安装到旋转轴11上。
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偏心凸轮10,在卡2以图24(A)~图24(D)所示的任一种姿态插入到插入口3中后,如果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则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的作用下与卡2接触,可靠地推压卡2的IC触点2c以外的部分。IC卡的IC触点2c以外的部分(凸纹部分等)由于比IC触点柔软且难以滑动,所以通过由偏心凸轮10推压该部分,偏心凸轮10不会在卡2上滑动,在偏心凸轮10与卡2之间会产生较强的摩擦力。因此,在由偏心凸轮10推压卡2后,即使图谋不轨者想要野蛮地拉拔卡2,也能够阻止将卡2从插入口3被取出。此外,卡2的IC触点2c不会被偏心凸轮10滑伤而损伤。
为了将例如图13所示那样的推压机构动作的状态、即偏心凸轮10与卡2接触的状态解除,有关人员等只要将覆盖卡处理装置1的覆盖物拆下,在图13(A)中将杆19向左下方拉就可以。由此,偏心凸轮10以旋转轴11为中心逆时针旋转。于是,由于偏心凸轮10的右上部移动到左侧,所以梁84在线圈弹簧88的力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如图12(B)所示那样返回到相对于销18垂直的状态。然后,假设有关人员等放开杆19,从而偏心凸轮10在螺旋线圈弹簧12的力的作用下要顺时针旋转。但是,由于块91与辊87接触,所以偏心凸轮10并不顺时针旋转。由此,偏心凸轮10如图12(A)所示那样以从卡2离开的状态停止。由此,有关人员等能够将堵塞的卡2取除。
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如果要将卡2向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推入,则卡2可容易地被推入。并且能够通过辊4尝试向卡处理装置1的内部取入。这是因为使偏心凸轮10要顺时针旋转的力只有螺旋线圈弹簧12产生的力。
通过设置在变为图15所示的固定状态时固定偏心凸轮10的位置的固定用具,可以使得即使从卡处理装置1的外部推或拉卡2,都不能使卡2移动。图25和图26是表示设有固定用具134的推压机构的图。图中,(A)表示该推压机构的侧视图,(B)表示该推压机构的正视图。另外,在(A)、(B)中,省略了支撑用具97、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螺旋线圈弹簧12等的图示。此外,在(B)中,还省略了壁34、开闭器14、插入口3等的图示。此外,在本图所示的偏心凸轮10上,安装有图22和图23所说明的刀刃108。
图25表示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没有驱动的状态。在壁34上安装有台130。安装有固定用具134,使其可以台130的旋转轴138为中心旋转。固定用具134固定偏心凸轮10的位置。在图25(B)中,在固定用具134的左侧设有爪137。在固定用具134的上侧设有爪135。在固定用具134的右侧的爪133上安装着线圈弹簧131的一端。在图25(B)中,右侧的爪133从纸面向上方突出。在突出的右侧的爪133上挂着设于线圈弹簧131前端上的圈。线圈弹簧131的另一端安装在台130的孔132中。在图25(B)中,线圈弹簧131的另一端的线圈向纸面的下侧突出。突出的线圈卡在孔132中。因此,在线圈弹簧131的弹力的作用下要使固定用具13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作用在固定用具134上。固定用具134的左边139抵在杆19上。因此,固定用具134的旋转在图25(B)所示的状态下停止。在图25(B)中,杆19用剖面线表示。
卡处理装置1如果检测到卡2的堵塞,则驱动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另外,在图25中,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没有图示。如果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驱动,则在图25(A)中,偏心凸轮10以旋转轴1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并且,设在外周9上的刀刃108与卡2接触。此时的状态如图26所示。
在图26中,刀刃108与卡2接触。如果要拉拔卡2,则在刀刃108与卡2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偏心凸轮10又要顺时针旋转。由此,由于偏心凸轮10偏心,所以刀刃108进一步推压卡2。由此,能够防止卡2被拔出。
由于偏心凸轮10顺时针旋转,所以在图26(A)中,偏心凸轮10的杆19向右上移动。因此,如图26(B)所示,杆19从固定用具134的左边139离开。由此,固定用具134在线圈弹簧131的弹力的作用下,以旋转轴138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上侧爪135与杆19接触的位置,固定用具134的旋转停止。由此,杆19不能向下侧移动。
考虑在上侧爪135与杆19接触的状态下、将卡2从卡处理装置1的插入口3再次插入的情况。此时,在卡2与刀刃108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偏心凸轮10要做逆时针旋转。此时,在图26(A)中,杆19要向左下移动。但是,由于固定用具134的爪135与杆19接触,所以偏心凸轮10不能逆时针旋转。由此,即使从卡处理装置1的外部推卡2,由于偏心凸轮10不旋转,所以卡2也不会移动。另一方面,在拉卡2时,在卡2与刀刃108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偏心凸轮10顺时针旋转,刀刃108进一步对在卡2的表面上被推压。所以不能将卡2拔出。
由此,即使从卡处理装置1的外部拉或推在偏心凸轮10的作用下成为固定状态的卡,卡2也不会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堵塞在卡处理装置1中的卡2被拿走。
为了解除偏心凸轮10固定的状态,在图26(B)中,将固定用具134的爪137向上侧提起,使其顺时针旋转。然后,在图26(A)中,推下杆19,使偏心凸轮10逆时针旋转。于是,如上述那样安装在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的前端上的支撑用具97与偏心凸轮10接触,偏心凸轮10的位置被固定,返回到图25所示的状态。此时,如图25(A)所示,刀刃108从卡2的表面提起。
为了增加杆19与固定用具134的爪135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爪135的外周136上设置锯齿状的刀刃。还可以在爪135的外周136上安装橡胶。
如以上说明那样,当检测到卡2堵塞在输送线路5中等异常时,通过驱动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可以通过螺旋线圈弹簧12的弹力使偏心凸轮10旋转而与卡2接触,可以用偏心凸轮10推压卡2来阻止卡2的移动。即,一旦通过偏心凸轮用螺线管13和螺旋线圈弹簧12施力,用偏心凸轮10推压卡2的卡表面2a、2b,就能够阻止将卡2从插入口3被取出。结果,可以防止图谋不轨者将堵塞的卡2拿走并恶意使用的犯罪。
此外,如图24所示,通过使偏心凸轮10推压卡2的位置P1、与IC触点头16与卡2接触的位置P3不在相对于卡插入方向F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即使插入的卡2为IC卡,在检测到异常时,也能够用偏心凸轮10可靠地推压IC卡的IC触点2c以外的部分。因此,在偏心凸轮10与IC卡之间产生较强的摩擦力,能够可靠地阻止将IC卡从插入口3取出。此外,还可以避免IC卡的IC触点2c被偏心凸轮10损伤。其结果,当此后有关人员将推压机构解除而将处于异常的IC卡取除时,经由IC触点2c对取除的IC卡进行信息的读取、写入,就能够再次利用该IC卡。
进而,如图24所示,通过使偏心凸轮10推压卡2的位置P1、与卡2的IC触点2c透过的位置P2不在相对于卡插入方向F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不仅在IC卡以正确姿态从插入口3插入的情况下,在IC卡以前后颠倒或正背颠倒那样的错误姿态从插入口3插入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偏心凸轮10可靠地推压IC卡的IC触点2c以外的部分。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将IC卡从插入口3取出。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了使偏心凸轮10旋转、用偏心凸轮10的外周部分9b、9b’推压卡2的卡表面2a、2b的推压机构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除此以外,作为推压机构,例如也可以使前端较尖的棒状部件相对于卡的卡表面垂直地移动、用该棒状部件的前端扎进卡表面而进行推压,或使前端平坦的柱状部件相对于卡的卡表面倾斜地移动、用该柱状部件的前端推压卡表面。即,作为推压机构,也可以是能够用预定的推压部件推压卡的IC触点以外的部分、来阻止从插入口将卡取出的机构。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适用于可处理接触式IC卡和磁卡的卡处理装置1,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接触式IC卡专用装置、可处理带磁条的接触式IC卡的装置、可处理接触/非接触并用型IC卡的装置等各种卡处理装置。

Claims (2)

1、一种卡处理装置,具有:
插入口,插入在卡表面的预定位置上设有IC触点的IC卡;
IC触点头,与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IC卡的IC触点接触,从该IC卡读取信息或向该IC卡写入信息;
推压机构,为了阻止将插入的IC卡从插入口取出而推压该IC卡的卡表面,
该卡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机构推压IC卡的卡表面的位置、和上述IC触点头与IC卡的卡表面接触的位置不在相对于IC卡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
2、一种卡处理装置,具有:
插入口,插入在卡表面的预定位置上设有IC触点的IC卡;
IC触点头,与从上述插入口插入的IC卡的IC触点接触,从该IC卡读取信息或向该IC卡写入信息;
推压机构,为了阻止将插入的IC卡从插入口取出而推压该IC卡的卡表面,
该卡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机构推压IC卡的卡表面的位置、和IC卡以正确姿态或错误姿态从插入口被插入后该IC卡的IC触点通过的位置不在相对于IC卡的插入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排列。
CNA2004800140976A 2003-05-23 2004-05-24 卡处理装置 Pending CN17954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6143/2003 2003-05-23
JP2003146143 2003-05-23
JP2003199719 2003-07-22
JP199719/2003 2003-07-22
JP2003423390A JP4223382B2 (ja) 2003-05-23 2003-12-19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423390/2003 2003-12-19
JP94704/2004 2004-03-29
JP2004094704A JP4401212B2 (ja) 2004-03-29 2004-03-29 カード処理装置
PCT/JP2004/007428 WO2004104909A1 (ja) 2003-05-23 2004-05-24 カード処理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1143A Division CN101794399B (zh) 2003-05-23 2004-05-24 卡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5455A true CN1795455A (zh) 2006-06-28

Family

ID=334797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40976A Pending CN1795455A (zh) 2003-05-23 2004-05-24 卡处理装置
CN20101014311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399B (zh) 2003-05-23 2004-05-24 卡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11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399B (zh) 2003-05-23 2004-05-24 卡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630724B1 (zh)
KR (1) KR100749516B1 (zh)
CN (2) CN1795455A (zh)
DE (1) DE602004023289D1 (zh)
WO (1) WO200410490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9674A (zh) * 2013-10-29 2016-01-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05793871A (zh) * 2013-12-10 2016-07-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07134077A (zh) * 2016-02-26 2017-09-05 Ncr公司 卡锁定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133B (zh) * 2009-04-30 2013-07-03 艾斯特国际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读卡器组件
JP5341650B2 (ja) 2009-07-13 2013-11-1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媒体処理方法
CN104239919B (zh) * 2014-09-17 2017-02-01 北京达博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固定有条形码的卡片收集及卡片信息录入的设备及方法
JP6506971B2 (ja) * 2015-01-19 2019-04-24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16132564A (ja) * 2015-01-22 2016-07-25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媒体取扱装置
CN105023352B (zh) * 2015-07-20 2018-02-16 南宁市庆恒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吞卡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4688A (ja) * 1986-08-26 1988-03-09 Toshiba Corp Icカ−ドの読み取り・書き込み装置
GB2341471B (en) * 1995-12-13 2000-04-26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 reader
TW426630B (en) * 1998-05-28 2001-03-21 Asahi Seiko Co Ltd IC card processing machine
CA2273678A1 (en) * 1999-06-04 2000-12-04 Qi Technologies Corp. Card reader with card capture clamp
JP3696468B2 (ja) * 2000-02-09 2005-09-21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カードリーダ
CN1388944A (zh) * 2000-08-31 2003-01-01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Ic卡处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9674A (zh) * 2013-10-29 2016-01-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05229674B (zh) * 2013-10-29 2018-01-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05793871A (zh) * 2013-12-10 2016-07-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05793871B (zh) * 2013-12-10 2018-08-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读卡器
CN107134077A (zh) * 2016-02-26 2017-09-05 Ncr公司 卡锁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30724A1 (en) 2006-03-01
DE602004023289D1 (de) 2009-11-05
EP1630724B1 (en) 2009-09-23
CN101794399B (zh) 2013-03-27
KR20060024382A (ko) 2006-03-16
EP1630724A4 (en) 2007-04-18
CN101794399A (zh) 2010-08-04
KR100749516B1 (ko) 2007-08-14
WO2004104909A1 (ja) 2004-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5455A (zh) 卡处理装置
CN1813257A (zh) 卡处理装置
CN1116679C (zh) 圆盘可取出的盒子
CN105015195B (zh) 纸张排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纸张排出方法
JP4474345B2 (ja) カード送出装置
CN104025733B (zh) 带式供料器
CN1976577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287649A (zh) 纸币处理装置
CN104025732A (zh) 带式供料器
CN1984781B (zh) 用于片材的对正及供送装置、方法及处理片材的处理设备
KR101677059B1 (ko) 과일 씨앗 제거장치
WO2011022161A1 (en) Singulating apparatus
JP2006350952A (ja) 媒体処理装置
CN1291823C (zh) 纸张冲孔设备
JP2007210738A (ja) 部品移送装置
JP2008044039A (ja) シート穿孔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56734B2 (en) Apparatus for lowering and raising a pick arm
JP6570900B2 (ja) ねじ類供給装置
KR100572857B1 (ko) 코일을 이용하는 칩반송 컨베이어
JP4346470B2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JP2010076933A (ja) 冊子供給装置
KR20110130217A (ko) 컴퓨터 자기기록매체 파괴 천공장치
JP4401212B2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KR100642241B1 (ko) 통장 정리기용 자기정보 인식장치
JP2018192563A (ja) ステープル除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