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3894B - 无线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3894B
CN1783894B CN2005101075701A CN200510107570A CN1783894B CN 1783894 B CN1783894 B CN 1783894B CN 2005101075701 A CN2005101075701 A CN 2005101075701A CN 200510107570 A CN200510107570 A CN 200510107570A CN 1783894 B CN1783894 B CN 1783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nt circuit
loop coi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hiel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07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3894A (zh
Inventor
九岛英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83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83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8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3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near field type, inductive coi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5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methods and means used by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for reliably power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rogation field
    • G06K7/1017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methods and means used by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for reliably power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rogation field including auxiliary means for focusing, repeating or boosting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rogation field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例子的无线通信终端(100)是一种提供有被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的无线通信终端,位于容纳壳体内,并包括一个集成电路(132)、一个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110)、和一个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120)。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具有通过将其放置在由读/写器的天线所放射的感应磁场中,使用在非接触IC卡读取器/写入器器件(此后,称为读/写器)之间的感应磁场来进行无线通信的非接触通信功能。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具有非接触IC卡功能的便携式电话,其通过将其举到安装在轨道交通站检票通道上的自动检票通道上的读/写器的天线处来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容纳壳体。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安装在该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板。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安装在该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常规的非接触IC卡(此后称为IC卡),例如已知一种用于安装在轨道交通站里检票通道上的自动检票通道的非接触IC卡。该IC卡具有用于处理大量计算和控制的集成电路(IC),以及具有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谐振电路,并且该谐振电路有时由环路线圈、电容器和覆盖该IC的树脂材料组成。该IC卡有时也具有没有电容器的谐振电路。 
该环路线圈、电容器和电容器组件寄生于或设置在该IC的连接部分上,构成谐振电路,与由位于自动检票通道侧的读/写器的天线所放射的感应磁场进行谐振。这种常规的IC卡利用由该谐振电路所感应的电压从该IC的整流电路的供电电路等中为该IC产生运行功率,以及执行通信、控制和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写入和读取。 
近年来,各种诸如具有在其中结合这种类型的IC卡所拥有的功 能的便携式电话的无线通信终端已经开始存在。这种无线通信终端的大小非常小。因此它不能安装大小比环路区域更大的环路线圈来获得该IC卡需要的运行功率。因此,大多数IC卡的结构是对于结合在该通信终端内以使其具有等同于该IC卡的功能的功能的IC(此后称为非接触IC)的运行功率由该通信终端的电池提供,并且采用尺寸小的环路线圈来用于通信。由于该通信终端有电子部件、及电池以实现其中除了通信功能(电话功能)以外的各种终端功能,所以它具有金属部件(无线电波屏蔽物)来防止对结合的电子部件上的通信功能的影响(噪音,等等)。因此,该通信终端如上所述的小型化了,所以在所安装的环路线圈的邻近或背面存在用于容纳通信终端的内部器件的金属部件。 
因此,由该环路线圈所放射的磁场在该金属部件表面产生涡电流从而抑制了磁场,所以结果该磁场强度变得很弱。为了解决该问题,使该环路线圈可活动以及在该环路线圈和金属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技术已经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号2003-330898中被公开。 
但是,存在其它问题,诸如在通信期间打算移动该环路线圈所必需的故障、可动部件损坏、在该可动部件安装的基础上增加了通信终端设备的成本等等。 
有一种方法,用于通过在该环路线圈和金属板之间插入铁氧体材料等来提高环路线圈前面的磁场强度和保护高磁导率,同时抑制磁损失,以减少该环路线圈背面的涡电流的影响。虽然通过这种方法,环路线圈前面的磁场强度可以得到提高,但是不能在安装于该环路线圈背面的金属板的后面产生相似的磁场。 
同时,经由该IC卡的通信是一方解调由该读/写器所放射的感应磁场的变化来接收数据,而位于负载切换系统中的一方通过切换该接收由读/写器所放射的感应磁场的环路线圈以改变同其相关的感应磁场的空间阻抗,以及通过利用该感应磁场能量的一部分来向该读/写器回复数据。 
因此,在安装于该无线通信终端上的环路线圈的前面被举起来以面对天线的情况下,该环路线圈可以产生一个与该环路线圈的背面被举起来以面对天线的情况相比较而言非常强的感应功率。结果,感应功率的这个巨大差异表现为举起前面和举起后面之间的通信距离的差异。
因此,便携式电话将标记打印在其上安装环路线圈的容纳壳体侧,并显示要朝着该读/写器被举起来的面。但是,在该便携式电话是用于安装在轨道交通站的检票通道上的自动检票通道的情况时,错误的面会由于乘客的匆忙而频繁地被举起,并且发生诸如频繁靠近检票通道的通道干扰这样的问题,以及发生诸如进入时便携式电话处于不完全处理状态的不完全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终端容纳壳体、无线通信终端板和无线通信终端显示器件,它们可以稳定与读/写器进行的通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有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的无线通信终端,位于容纳壳体内,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与该集成电路相连接以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以及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并且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插入屏蔽电子器件的屏蔽部件的一侧,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插入该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结合在该无线通信终端内的屏蔽部件的区域,该第二谐振电路不与该第一谐振电路电连接,该壳体是由彼此通过铰链连接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构成,该壳体被配置为能够用该铰链作为基点折叠该第一单元和该第二单元,或者该壳体被配置为使得该第一单元可相对于该第二单元自由转动,该第二单元包括该第一谐振电路、该第二谐振电路和该屏蔽部件,以及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具有开关来与铰链的运动关联地打开和关闭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纳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容纳壳体,该无线通信终端在容纳壳体内提供有与集成电路相连接来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以及安置在插入屏蔽电子器件的屏蔽部件的一侧上的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容纳壳体包括: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进行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并且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插入该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且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结合在该无线通信终端内的屏蔽部件的区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板,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容纳壳体内提供有与集成电路相连接来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 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以及安置在插入屏蔽电子器件的屏蔽部件的一侧上的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板包括: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进行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并且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插入该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且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结合在该无线通信终端内的屏蔽部件的区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显示器件,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容纳壳体内提供有与集成电路相连接来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以及安置在插入屏蔽电子器件的屏蔽部件的一侧上的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显示器件包括: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进行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以及通过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感应的电流来发光的发光装置,并且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插入该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且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结合在该无线通信终端内的屏蔽部件的区域。 
本发明额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将从该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或是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来认识。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依靠下文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来认识和获得。 
附图说明
并入并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文所给的概括描述和下文所给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了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话)和该无线通信终端通信对方的无线读/写器的示意性结构例子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1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2的示意图。 
图4A和4B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3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4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5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6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适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结构例4、5和6的第二谐振电路的结构例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用于容纳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容纳壳体的例子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能够安装在(粘在)该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板的例子示意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了能够安装在(粘在)该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显示器件的例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话)和该无线通信终端通信对方的无线读/写器的示意性结构例子的示意图。 
无线通信终端100具有通信功能(电话和数据通信)、完成各种终端功能的大量内部器件/电路(主控制单元131,等等)、以及依靠该通信功能来用于防止内部器件/电路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并且还具有第一谐振电路110、第二谐振电路120、IC132(称为非接触IC)、连接线路133等。该第一谐振电路110由第一环路线圈111和第一电容器112构成用于通信。该第二谐振电路120由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构成用于通信,并且其不与该第一谐振电路电连接。 
非接触IC132由电池(图2B中所示的电池145)提供运行功率,并通过连接线路133与该主控制单元131相连接。此外,该非接触IC132与该第一环路线圈111彼此相互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路线圈111和第二环路线圈121的形状形成为矩形形状并分别环绕n次。第一电容器112用于该第一谐振电路110的谐振调整。类似地,第二电容器122用于该第二谐振电路120的谐振调整。该第一和第二电容器112和122有时不需要根据该谐振调整提供。例如,第一电容器的替代物可以放在该非接触IC132的内部。分别与该非接触IC132相连接的第一环路线圈111和第一电容器112被称为非接触IC单元。 
无线读/写器200具有谐振电路210、主控制单元231等。该谐振电路210具有用于通信的环路天线211和电容器212。该主控制单元231具有CPU、存储器、逻辑电路等。此外,该无线读/写器还具有包括调制电路和解调电路的无线转换单元。该读/写器200与主器件相连接,例如以安装在轨道交通站检票通道上的自动检票通道。 
通过由前述无线通信终端100和无线读/写器200所构成的系统,可以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和无线读/写器200之间建立数据的无线传 送和接收。 
通过使用上述系统,在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100上的非接触IC132与无线读/写器2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主器件向该无线读/写器200发送一条命令,从该主器件接收到该命令的无线读/写器200依靠无线转换单元将该命令转换为用于非接触IC132的命令,以通过环路天线210将其传送到该非接触IC单元上。 
非接触IC单元响应从那里接收的命令,向该无线读/写器200回复一条响应。从该非接触IC单元接收到该响应的无线读/写器200将来自该非接触IC单元的响应转换以将其传送到主器件上。 
另外,如图1所示,如果由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第一环路线圈111被放置在由无线读/写器200的环路线圈211所放射的磁场A中,那么由该读/写器200的环路线圈211所放射的磁场将穿过由该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第一环路线圈111。此时,该非接触IC单元接收穿过该第一环路线圈111的磁场,以获得通信所需的感应功率。 
提供给非接触IC单元的功率的量根据第一环路线圈111所接收的磁场强度来改变,并且磁场强度变得越强,可以获得的感应功率就越大。一般地,非接触单元越接近该无线读/写器200的环路线圈211,从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获得的感应功率就变得越大,并且离该环路线圈211越远,感应功率越倾向于变小。 
如果由无线读/写器200的环路线圈211所放射的磁场强度是恒定的,那么即使通信距离更远,由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更大的电动势也可以使得通信稳定。那即是说,为了保证在长距离上执行稳定的通信,由该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用于通信的感应功率也要很大。 
在无线IC卡中,不存在屏蔽部件来屏蔽穿过安装在无线IC卡上的环路线圈的磁场。相反地,在无线通信终端100中,例如,为了完成电话功能而在其中结合了大量电子部件和电池,而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这些电子部件和电池被屏蔽。换句话说,在无线通信终端100的情况下,在其上安装了屏蔽部件来屏蔽穿过第一环路线圈111的磁场。 因此,在安装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上的由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第一环路线圈111的邻近和背面存在金属物和金属板,结果在IC卡和通信灵敏度恶化时,不会在自由空间形成宽的磁场。 
那即是说,由于天线下面金属的存在,将穿过该天线的磁场转化为该金属表面的涡电流,所以磁场强度变弱,因而结果只能产生很小的感应功率。 
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构成了第二谐振电路120,以将其安置包含由非接触IC单元的第一环路线圈111的附近,因而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增加从由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该第一环路线圈111上获得的感应功率。通过将该第一环路线圈111的中心近似到或匹配到该第二环路线圈121的中心上,该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进一步增加从该第一环路线圈111上获得的感应功率。 
第二环路线圈121的形状可以是例如矩形或圆形,以及可以是任何形状。该环路线圈121相反的末端与第二电容器122相连接,以配置谐振电路。该第二环路线圈121的绕数和该第二电容器122的电容量被预先设定到一个值,该值匹配成与鉴于在该系统中所使用的无线通信频率和周围的金属物等的影响而从无线通信频率偏移的频率进行谐振。 
结果,当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放置在指定的磁场时,包括安装在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附近的非接触IC单元的第一环路线圈111通过再放射由该第二环路线圈121的绕数和该第二电容器122的电容值所产生的磁场来最有效地感应功率(电磁场B的产生)。 
即,当将无线通信终端100容纳壳体的一面(例如,背面)在由无线读/写器200的环路线圈211所放射的电磁场A中举起来时,安装在一个侧面由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构成的第二谐振电路120与该磁场谐振,从而再放射出所接收的磁场(电磁场B的产生)。通过这个再放射,在金属板上产生比不存在该第二谐振电路的情况下更强的蛇形通道,该金属板的背面处于该第二谐振电路120的周围所产生的磁场存在中。 
该磁场增强的蛇行通道增加了由安装在金属板背面的由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第一环路线圈111所感应的功率,并且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获得与当将该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容纳壳体的另一面(例如前面)举起时所获得的功率大概相等的功率。结果,即使其上安装有结合在无线通信终端100内的由非接触IC单元构成的第一环路线圈111的容纳壳体的一面(例如背面)被朝着该无线读/写器200的环路线圈211举起时,也可以保证足够的通信距离。 
如上所述,通过在金属背面安装由第一环路线圈111和电容器112构成的第一谐振电路110,以及由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电容器122构成的第二谐振电路120,当与非接触IC132相连接的该第一环路线圈111的背面一侧在由无线读/写器200所放射的电磁场A中被举起时,由该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构成的第二谐振电路120进行谐振。随后该第二环路线圈121产生磁通量,并将其朝着金属背面导入蛇行通道中,并由此,该无线通信终端100放大由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并且可以使通信距离变长。 
因此,在无线通信终端100和无线读/写器200之间的通信中,通过不考虑环路线圈面的前或后而举起在其上安装的环路线圈,该无线通信终端100也可以保证稳定的通信。 
在下文中将描述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结构例1-8。 
图2A和2B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1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2的示意图。图4A和4B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3的示意图。 
如图2A、2B、3A、3B、4A和4B所示,无线通信终端100具有第一谐振电路110、第二谐振电路120、主控制单元131、非接触IC132、连接线路133、接收端口141、发送端口142、液晶显示器143、操作按钮部件144、电池145等等。如上所述,该第一谐振电路110由第一环路线圈111和第一电容器112构成用于通信。一个第二谐振电路120由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构成用于通信,该主控制单元131和电池145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 
如图2A、2B、3A、3B、4A和4B所示,由第二环路线圈12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由第一环路线圈11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该第二环路线圈121被安置在由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形成的环路的外圆周上。如此安置该第二环路线圈121是为了其中的全部不会隐藏在屏蔽部件的遮蔽中。即,该第二环路线圈121的至少一部分从该屏蔽部件的遮蔽中突出来。更进一步优选的是由该第二环路线圈12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该屏蔽部件的区域。因此,即使第一谐振电路被放置在主控制单元131的屏蔽部件的一侧,由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也可以通过该第二环路线圈120的谐振效应进行放大。因此,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任意面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建立稳定的通信。 
进一步地,如图4A和4B所示,通过将第二环路线圈121沿着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容纳壳体的外圆周进行放置,其可以获得更有效的谐振效应。 
图5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4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5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6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适用于那些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例4、5和6的第二谐振电路120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如图5、6和7所示,每个无线通信终端100分别具有第一谐振电路110、第二谐振电路120、主控制单元131、非接触IC132、连接线路133、接收端口141、发送端口142、液晶显示器143、电池145、铰链151(活动部件)、连接器152、单元161、单元162等等。如上所述,该第一谐振电路110由第一环路线圈111和第一电容器112构成用于通信。一个第二谐振电路120由第二环路线圈121和第二电容器122构成用于通信,该主控制单元131和电池145被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 
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容纳壳体是由彼此通过铰链151连接的第一单元161和第二单元162构成。例如,该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容纳壳体被配置为可以用铰链151作为基点折叠该第一单元161和第二单元 162。或者,该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容纳壳体被配置为使得该第一单元161可相对于该第二单元162自由转动(滑动)。连接器152将该第一单元161的电子器件(例如,主控制单元131)与电子器件(例如,液晶显示器143)相连接。 
如图5、6和7所示,由第二环路线圈12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由第一环路线圈11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该第二环路线圈121被安置在由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形成的环路的外圆周上。如此安置该第二环路线圈121是为了在其中的全部不会隐藏在屏蔽部件的遮蔽中。即,该第二环路线圈121的至少一部分从该屏蔽部件的遮蔽中突出来。更进一步优选的是由该第二环路线圈12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该屏蔽部件的区域。 
如图5所示,即使第一谐振电路110被安置在插入第二单元162中主控制单元131的屏蔽部件的一侧上,并且即使第二谐振电路120被安置在插入第二单元162中主控制单元131的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由该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也可以通过该第二环路线圈120的谐振效应进行放大。因此,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任意面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折叠或是滑动旋转地折叠的任一状态下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取得稳定的通信。 
如图6所示,即使第一谐振电路110被安置在插入第二单元162中主控制单元131的屏蔽部件的一侧上,并且即使第二谐振电路120被安置在相同的一侧上,由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也可以通过第二环路线圈120的谐振效应进行放大。因此,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任意面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折叠或是滑动旋转地折叠的任一状态下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取得稳定的通信。 
如图7所示,即使第一谐振电路110被安置在插入第二单元162中主控制单元131的屏蔽部件的一侧上,并且即使第二谐振电路120被安置在插入第一单元161中液晶显示器的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由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也可以通过第二环路线圈120的谐振效应进行放大。因此,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任意面在该无线通信终端 100被折叠或是滑动旋转地折叠的任一状态下朝着该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取得稳定的通信。 
如图8所示,第二环路线圈121具有开关123来与铰链151的运动关联(同步)地打开和关闭该环路。因此,在折叠无线通信终端100或滑动旋转地折叠它的情况下,该第二环路线圈121可以施加第二谐振电路120的谐振效应。 
图9是示出了用于容纳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容纳壳体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壳体300容纳,例如,如图5、6和7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其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每个壳体300可以构造为使其能够分别容纳如图2A、2B、3A、3B、4A和4B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该壳体300具有由第二环路线圈321构成的第二谐振电路320,其借助于无线通信终端100的通信对方的无线读/写器200的磁场与安装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上的第一环路线圈111一起谐振。 
即,当每个壳体300分别容纳如图5、6和7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将该壳体300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时,该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通过该壳体300中第二谐振电路320的谐振效应放大由其中的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因此,将在其中容纳该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壳体300的任一面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产生稳定的通信。 
如此,壳体300的使用可以增加第二环路线圈321的环路区域以进一步施加由谐振效应所导致的剧烈效应。 
图10是示出了能够安装在(粘在)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板的一个例子示意图。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终端板400可以安装在,例如图5、6和7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上。板400可以构造成使得通过将其安装在如图2A、2B、3A、3B、4A和4B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上来使用。该板400具有由第二环路线圈421和第二电容器422构成的第二谐振电路420,其借助于无线通 信终端100的通信对方的无线读/写器200的磁场与安装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上的第一环路线圈111一起谐振。环路线圈421可以通过印刷、布线或是蚀刻形成。第二电容器422可以是实际部件,并且也可以是由模式印刷制成的。该板400的中心部分,换句话说,第二环路线圈421的内部可以是空心的。并且该板400由不会屏蔽电磁场的材料制成。 
换句话说,在将无线通信终端折叠或滑动旋转地折叠的状态下,通过将板400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的一面上,该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通过该板400的第二谐振电路420的谐振效应放大由其中的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因此,将在其上安装板400的该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任意面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取得稳定的通信。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板400,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增加第二环路线圈421的环路区域以获得由谐振效应所导致的巨大效应。 
图11是示出了能够安装在(粘在)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无线通信终端显示器件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显示器件500可以安装在,例如图2A、2B、3A、3B、4A、4B、5、6和7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上。该显示器件500具有由第二环路线圈521构成的第二谐振电路520,其借助于在无线通信终端100的通信对方的无线读/写器200的磁场与安装在该无线通信终端100上的第一环路线圈111一起谐振。进一步地,向第二环路线圈521提供诸如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环路线圈521可以通过印刷、布线或是蚀刻形成。该显示器件500的中心部分,换句话说,第二环路线圈521的内部可以是空心的。该显示器件500由不会屏蔽电磁场的材料制成。 
那即是说,当将显示器件500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100(但是可以不提供有第二谐振电路120)上,将其上贴着该显示器件500的无线通信终端100朝着无线读/写器200举起时,该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通过该显示器件500的第二谐振电路520的谐振效应放大由其中的 第一环路线圈111所产生的功率。因此,将在其上安装显示器件500的该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任意面朝着该无线读/写器200举起,都可以取得稳定的通信。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显示器件500,该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增加第二环路线圈521的环路区域以获得由谐振效应所导致的巨大效应。此外,为该显示器件500的第二环路线圈521提供的发光二极管522通过接收无线读/写器200的磁场来发光。因此,该显示板500可以指导通信情况。例如,响应该二极管522的发光状态,无线通信终端100可以通过将其接近无线读/写器200来保持更好的通信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想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宽泛的方面并不局限于在这里所示和所描述的特定细节和典型实施例。因而,可以在不离背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所定义的总体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内作出各种修改。 

Claims (6)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100),提供有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位于容纳壳体内,特征在于包括:
集成电路(132);
与该集成电路相连接以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110);以及
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120),
并且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插入屏蔽电子器件的屏蔽部件的一侧,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插入该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结合在该无线通信终端内的屏蔽部件的区域,
该第二谐振电路不与该第一谐振电路电连接,
该壳体是由通过铰链(151)彼此连接的第一单元(161)和第二单元(162)构成,
该壳体被配置为能够用该铰链作为基点折叠该第一单元和该第二单元,或者该壳体被配置为使得该第一单元可相对于该第二单元自由转动,
该第二单元包括该第一谐振电路、该第二谐振电路和该屏蔽部件,以及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具有开关(123)来与铰链的运动关联地打开和关闭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终端,特征在于
由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12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由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111)所形成的环路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终端,特征在于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由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 线圈所形成的环路的外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终端,特征在于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沿着该容纳壳体的外周安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终端,特征在于: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的中心靠近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的中心。
6.一种无线通信终端(100),提供有用屏蔽部件进行屏蔽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子器件,位于容纳壳体内,特征在于包括:
集成电路(132);
与该集成电路相连接以与外部器件进行非接触通信的第一谐振电路(110);以及
与该第一谐振电路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120),
并且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插入屏蔽电子器件的屏蔽部件的一侧,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插入该屏蔽部件的另一侧上,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为使得由该第二谐振电路所形成的环路区域大于结合在该无线通信终端内的屏蔽部件的区域,
该第二谐振电路不与该第一谐振电路电连接,
该容纳壳体由通过活动部件彼此连接的两个单元(161,162)构成,
该第一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该两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上,
该第二谐振电路的环路线圈被安置在该两个单元中的另一个单元上,以及
该第二谐振电路具有开关(123),用于通过与该活动部件的运动相关联来打开和关闭该第二谐振电路。
CN2005101075701A 2004-11-30 2005-09-29 无线通信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3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46483A JP4649183B2 (ja) 2004-11-30 2004-11-30 無線通信端末
JP2004346483 2004-11-30
JP2004-346483 2004-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3894A CN1783894A (zh) 2006-06-07
CN1783894B true CN1783894B (zh) 2012-10-17

Family

ID=3594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75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83894B (zh) 2004-11-30 2005-09-29 无线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60116168A1 (zh)
EP (1) EP1662428B1 (zh)
JP (1) JP4649183B2 (zh)
KR (1) KR100750436B1 (zh)
CN (1) CN1783894B (zh)
DE (1) DE60200500978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1620B2 (en) * 2007-07-27 2011-11-22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 Removably securing small contactless payment card to electronic device
CN102036840B (zh) * 2008-03-21 2014-01-22 爱尔戴克公司 飞机轮胎压力环连接
JP5150369B2 (ja) * 2008-05-28 2013-02-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FR2938096B1 (fr) * 2008-11-03 2010-11-26 Oberthur Technologies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autorisant des communications sans contact en champ proche.
US8851386B2 (en) * 2009-01-20 2014-10-07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Removably securing small contactless payment card via removable accessory to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219916A (ja) * 2009-03-17 2010-09-30 Toshiba Tec Corp 無線タグ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タグインレット
KR101052115B1 (ko) * 2009-06-10 2011-07-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이중 공진을 이용한 nfc 안테나
RU2530761C2 (ru) * 2010-02-02 2014-10-10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11127334A2 (en) * 2010-04-08 2011-10-13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Point of sale inductive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83529B2 (en) 2010-06-07 2015-03-1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725222B2 (en) * 2010-11-11 2014-05-13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Payment-enabled mobile telephone assembly
JP5648587B2 (ja) * 2011-05-31 2015-01-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Rfidタグ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US9748636B2 (en) * 2012-08-23 2017-08-29 Dexerials Corporatio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490874B2 (en) * 2013-10-18 2016-11-08 Keyssa, Inc.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unit connector assemblies with signal directing structures
JP6419422B2 (ja) * 2013-11-11 2018-11-07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152694B1 (ko) 2014-04-29 2020-09-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케이스 장치
KR20160129336A (ko) * 2015-04-30 2016-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6737273B2 (ja) * 2015-07-17 2020-08-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モジュール装置
CN110267297A (zh) * 2019-05-21 2019-09-2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电磁干扰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911A (ja) * 1999-05-07 2000-11-24 Yoshimitsu Suda 通信電磁波検知用発光素子付アンテナ及びこの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着信報知装置
JP2002183690A (ja) * 2000-12-11 2002-06-28 Hitachi Maxell Ltd 非接触icタグ装置
JP2002246830A (ja) * 2001-02-20 2002-08-30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JP2003330898A (ja) * 2002-05-13 2003-11-21 Sony Corp 情報端末装置
WO2004029869A1 (ja) * 2002-09-25 2004-04-08 Sony Corporation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WO2004103049A1 (en) * 2003-05-13 2004-11-25 Myorigo S.A.R.L. Rfi/emi shield integrated with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665A (ja) * 1990-06-01 1992-02-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磁界強度測定装置
JP3076409B2 (ja) * 1991-07-05 2000-08-14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電話機
JP3316821B2 (ja) * 1992-10-16 2002-08-19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二次元電磁波放射強度測定装置
US6442399B1 (en) * 1995-08-07 2002-08-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0031719A (ja) * 1998-07-13 2000-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小型受信機用アンテナ装置
US6011519A (en) * 1998-11-11 2000-01-04 Ericsson, Inc. Dipole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JP3864624B2 (ja) * 1999-07-12 2007-0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識別システム
JP4205823B2 (ja) * 1999-10-04 2009-01-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cカード
JP2001250096A (ja) * 2000-03-07 200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キャリア
JP2001307039A (ja) * 2000-04-25 2001-11-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ードケースおよび非接触icカードシステム
US6634564B2 (en) * 2000-10-24 2003-10-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Contact/noncontact type data carrier module
KR20020082787A (ko) * 2001-04-25 2002-10-31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통신용 모듈 및 이러한 통신용 모듈을 갖춘 통신 장치
JP2003018258A (ja) * 2001-06-30 2003-01-17 Kato Works Co Ltd 携帯電話機用着受信感知装置
JP4670195B2 (ja) * 2001-07-23 2011-04-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icカードを備えた携帯電話機用筐体
KR100401192B1 (ko) * 2001-09-05 2003-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사특성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폴더형 단말기
JP3907045B2 (ja) * 2002-03-01 2007-04-18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
JP4058300B2 (ja) * 2002-06-21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情報装置
JP4109029B2 (ja) * 2002-07-19 2008-06-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cカード代替機能を有する携帯機器
JP2004096622A (ja) * 2002-09-03 2004-03-25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情報通信端末
JP2004104419A (ja) * 2002-09-09 2004-04-02 Hitachi Cable Ltd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JP3975918B2 (ja) * 2002-09-27 2007-09-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4232474B2 (ja) * 2002-09-27 2009-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JP2004132890A (ja) * 2002-10-11 2004-04-30 Fujitsu Component Ltd 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装置、非接触icカード、入力装置、及び非接触icカードの位置算出方法
JP2004227046A (ja) * 2003-01-20 2004-08-12 Hitachi Ltd 携帯情報機器
US6925701B2 (en) * 2003-03-13 2005-08-09 Checkpoint Systems, Inc. Method of making a series of resonant frequency tags
JP2004304634A (ja) * 2003-03-31 2004-10-28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
JP3870921B2 (ja) * 2003-04-01 2007-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識別タグ
JP4539038B2 (ja) * 2003-06-30 2010-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
JP3982476B2 (ja) * 2003-10-01 2007-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911A (ja) * 1999-05-07 2000-11-24 Yoshimitsu Suda 通信電磁波検知用発光素子付アンテナ及びこの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着信報知装置
JP2002183690A (ja) * 2000-12-11 2002-06-28 Hitachi Maxell Ltd 非接触icタグ装置
JP2002246830A (ja) * 2001-02-20 2002-08-30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非接触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装置
JP2003330898A (ja) * 2002-05-13 2003-11-21 Sony Corp 情報端末装置
WO2004029869A1 (ja) * 2002-09-25 2004-04-08 Sony Corporation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WO2004103049A1 (en) * 2003-05-13 2004-11-25 Myorigo S.A.R.L. Rfi/emi shield integrated with displa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同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60545A (ko) 2006-06-05
EP1662428A3 (en) 2006-08-02
US20060116168A1 (en) 2006-06-01
US20090017882A1 (en) 2009-01-15
JP2006157603A (ja) 2006-06-15
KR100750436B1 (ko) 2007-08-21
DE602005009785D1 (de) 2008-10-30
EP1662428B1 (en) 2008-09-17
EP1662428A2 (en) 2006-05-31
CN1783894A (zh) 2006-06-07
JP4649183B2 (ja) 2011-03-09
US7865214B2 (en) 2011-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3894B (zh) 无线通信终端
CN1816973B (zh) 数据通信设备
US9016592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CN101278439B (zh) 线圈天线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839515B (zh) 具有非接触读取器和/或写入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磁耦合用的环形天线
CN10104322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强磁耦合的系统与方法
US9024725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3620868B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US749406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P1826866A1 (en) Antenna and noncontact tag
CN202404630U (zh) 用于近场通信的接收端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接收设备
US20110084146A1 (en) Ic card
US9461363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88555A (zh) 无接触式芯片卡
CN203674401U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JP2000138621A (ja) 非接触情報媒体を利用する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かかる通信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通信補助装置
WO2011135934A1 (ja) 通信端末およびカード型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WO2010150403A1 (ja) 無線通信装置
EP2302568A2 (en) Antenna device
CN209217193U (zh) 通信设备
JP2008022469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4218044B2 (ja) 3次元アンテナ
CN218825356U (zh) 集成近场通信天线的触摸屏结构、触摸屏和显示设备
CN207149699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20984851U (zh)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