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4851U -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4851U
CN220984851U CN202322415853.9U CN202322415853U CN220984851U CN 220984851 U CN220984851 U CN 220984851U CN 202322415853 U CN202322415853 U CN 202322415853U CN 220984851 U CN220984851 U CN 220984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ircuit board
antenna module
feed poi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58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58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4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4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4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该天线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天线线圈,柔性电路板包括环形主体部以及第一分支部;天线线圈包括线圈主体、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一馈点,线圈主体设置在环形主体部上,第一馈点设置在第一分支部上,第一连接段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一馈点。该天线模块的第一馈点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的面积。

Description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以及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的多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态势相当迅速。支持NFC的天线模块装在移动终端上,就可以实现电子支付和读取其他NFC设备或标签的信息。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移动终端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
相关的支持NFC的天线模块中,两个馈点均分布于在线圈主体的外侧,直接导致支持NFC的天线模块的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承载有该天线模块的电路板的拼版效率低。而随着移动终端朝向屏幕更大、厚度更薄的方向发展,为天线模块的预留面积越来越小,这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天线模块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该天线模块的第一馈点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的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块,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环形主体部以及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一分支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内侧延伸;
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包括线圈主体、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一馈点,所述线圈主体设置在所述环形主体部上,所述线圈主体具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线圈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线圈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一馈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以及上述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分支部由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该天线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天线线圈,柔性电路板包括环形主体以及第一分支部,该第一分支部的一端与环形主体的内侧边连接,另一端向环形主体的内侧延伸。由于环形主体为中空结构,该第一分支部设置在该中空结构中。该天线线圈包括线圈主体以及第一馈点,该线圈主体设置在环形主体上,该线圈主体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在线圈主体的内侧。该第一馈点设置在第一分支部上,该第一连接端与第一馈点通过第一连接段电连接,即第一馈点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而没有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外侧,也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的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的支持NFC的天线模块中,两个馈点均分布于在线圈主体的外侧,那么天线模块的面积等于线圈主体的面积加上馈点的面积以及线圈主体与馈点之间的连接线之间的面积。以上方案中的馈点连接方式直接导致支持NFC的天线模块的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承载有该天线模块的电路板的拼版效率低。而随着移动终端朝向屏幕更大、厚度更薄的方向发展,为天线模块的预留面积越来越小,这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天线模块来满足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该天线模块的第一馈点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的面积。以下结合附图进行具体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模块100,该天线模块100包括柔性电路板10(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以及天线线圈20。
柔性电路板10可以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10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其中,柔性电路板10包括环形主体部11以及第一分支部12。柔性电路板10具有承载天线线圈20的作用。该柔性电路板10可以为平板片状结构。该环形主体部11为环形结构,内部挖空,即中空结构13。该环形主体部11的外轮廓可以是矩形、圆形。第一分支部12的一端与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边连接,第一分支部12的另一端向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分支部12的长度方向环形主体的内侧边指向环形主体部11的中空结构13,以及第一分支部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天线线圈20为辐射体,天线线圈20的表面为辐射面。天线线圈20包括线圈主体21以及第一馈点23,线圈主体21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上。该线圈的材质为导线,具体可以为铜线。该导线可以按照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从里到外或者从外到里环绕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上。该线圈主体21为环状导线,即按照环形主体部11的形状进行环绕走线,也可绕环形主体部11的中空中心进行环绕走线。导线可以绕3至4圈。每一圈的导线可以间隔均匀。该天线线圈20的宽度大概为3至4mm。该导线可以集中在环形主体部11的外侧边。
可以理解的是,该线圈主体21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上,即环形主体部11上的中空结构13无线圈主体21。
为了提升柔性电路板10的空间利用率,该线圈主体21与环形主体部11对应设置,进而天线线圈20的环绕走线后的整体外形与环形主体部11相对应。也就是说,该环形主体部11的外轮廓为矩形时,该天线线圈20的环绕走线后的整体外形为矩形;该环形主体部11的外轮廓为圆形时,该天线线圈20的环绕走线后的整体外形为圆形。
该线圈主体21为导线,具有两个自由端,分别对应着第一连接端213以及第二连接端214。也就线圈主体21具有第一连接端213以及第二连接端214,第一连接端213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内侧211,第二连接端214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外侧212。
其中,天线线圈20还包括一组馈点,馈点指天线线圈20与电路板上的天线弹片导通的点,用于为天线线圈20馈电。该电路板可以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这组馈点包括第一馈点23以及第二馈点24。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上,例如该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的自由端上,即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远离环形主体部11的自由端上。第一连接端213与第一馈点23电连接。该第一连接端213与第一馈点23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段22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段22可以是线圈主体21中的导线沿第一分支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该第一连接段2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213,另一端连接第一馈点23。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分支部12的长度不受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第一分支部12在环形主体上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这样天线模块100的第一馈点23就可以灵活对应到电路板上的弹片。因为当前电路板为天线模块100的预留面积越来越小,所以电路板上的弹片的位置多受屏蔽盖及大的电子器件如摄像头/指纹器件等影响,弹片位置的选择非常受限。通过灵活长度/位置的馈线分支设计,可以匹配PCB上的弹片布局。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上,该第一分支部12的一端与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边连接,第一分支部12的另一端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也就是该第一分支部12悬置于在环形主体部11的中空结构13中。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天线模块100的馈点往往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外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上,即第一馈点23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而没有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外侧112,那么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天线模块100至少减少了第一馈点23以及第一连接段22的面积,也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100的面积,提升承载有该天线模块100的电路板的拼版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该柔性电路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4以及第二表面15,线圈主体21、第一连接段22、第一馈点23以及第二馈点24设置在第一表面14。也就是说,该柔性电路板10可以为单层电路板,即只需要在柔性电路板10的第一表面14设置天线线圈20即可,相比于采用双面的柔性电路板10,单层电路板的成本显著降低。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该天线线圈20的第二馈点24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上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端214处,第二馈点24与第二连接端214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天线线圈20的第一馈点23以及第二馈点24的设计和实现方式不同。由于该天线线圈20的线圈主体21也为中空结构13,该第一馈点23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内侧211,该第二馈点24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外侧212。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线圈20可以使用为单层板的柔性电路板10,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天线线圈20的第二馈点24的设置有以下至少三种情况,以下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第一种情况中,请继续参阅图1,天线线圈20的第二馈点24设置在第二连接端214处,第二馈点24与第二连接端214连接。
在第二种情况中,请参阅图4至图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天线线圈20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26以及第三馈点25,第三馈点25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的第一表面14上。第三连接段26设置在第一表面14,第二连接段设置在第二表面15。第二连接段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投影跨接于线圈主体21上,第二连接段的两端穿设于柔性电路板10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接端213和第三连接段26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段26的另一端与第三馈点25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三馈点25与第一馈点23均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也就是说,即两个馈点均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而没有设置在环形主体部的外侧112,那么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天线模块100减少了馈点以及连接段的面积,也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100的面积,提升承载有该天线模块100的电路板的拼版效率。
在第三种情况中,请参阅图7至图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柔性电路板10还包括第二分支部16,第二分支部16与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连接,第二分支部16与第一分支部12间隔设置。该天线线圈20还包括第四连接段(图中未示出)以及第四馈点28,该第四馈点28设置在第二分支部16上。该第四连接段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214,另一端连接第四馈点28。可以理解的是,该第四馈点28与第一馈点23分隔设置,以使得该天线模块100安装电路板上时候,第四馈点28和第一馈点23能够灵活按需固定在电路板上。其中,第二分支部16的长度方向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边缘指向环形主体部11的中空结构13,以及第二分支部1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分支部16的长度不受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第二分支部16在环形主体上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这样天线模块100的第四馈点28就可以灵活对应到电路板上的弹片。因为当前电路板为天线模块100的预留面积越来越小,所以电路板上的弹片的位置多受屏蔽盖及大的电子器件如摄像头/指纹器件等影响,弹片位置的选择非常受限。通过灵活长度/位置的馈线分支设计,可以匹配PCB上的弹片布局。
具体的,该第四连接段还包括第一子连接段(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子连接段27,该第四馈点28设置在第二分支部16的第一表面14上。第一子连接段设置在第二表面15,第二子连接段27设置在第一表面14,第一子连接段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投影跨接于线圈主体21上,第一子连接段的两端穿设于柔性电路板10以及分别与第一连接端213和第二子连接段27的一端连接,第二子连接段27的另一端与第三馈点25连接。
在上述第二种以及第三种情况中的柔性电路板10可以为双面柔性电路板10。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天线模块100还包括铁氧体,铁氧体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远离天线线圈20的一侧,即铁氧体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0环形主体部11的第二表面15。铁氧体的作用是加强天线模块100的表面的辐射强度。可以理解的,在第一分支部12以及第二分支部16上并没有设置铁氧体,有利于对第一分支部12以及第二分支部16进行折弯处理。正是由于铁氧体性质较脆以及较硬,不利于折弯以及穿孔,所以在需要折弯以及穿孔的区域可以不设置铁氧体,也就是该第一分支部12以及第二分支部16上不设置铁氧体。
天线模块100的主要辐射区域为线圈主体21区域,所以在线圈主体21的对应区域设置铁氧体能够有效地加强辐射强度。对于第一分支部12以及第二分支部16上的连接段而言,不覆盖铁氧体不会影响天线模块100的性能。所以,该铁氧体只需要覆盖线圈既能够满足需求,也能够提升铁氧体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线圈主体21朝向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凹进,线圈主体21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0围设形成凹槽30,所述第二连接端214设置在所述凹槽30内。第二连接端214设置在凹槽3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端214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外侧212,位于线圈主体21最外侧的一个边上。由于线圈主体21的导线在环绕的过程中,线圈主体21沿平行于柔性电路板10的方向向内侧凹进,以与柔性电路板10围设形成凹槽30。第二连接端214设置在凹槽30内,第二连接端214距离凹槽30的槽底的距离小于等于槽深。也就是说,线圈主体21向内侧凹进,绕过第二连接端214的触点位置,实现天线走线。该第二连接段不超过线圈主体21的环形走线的外部边缘范围,即线圈主体21的外边缘没有凸起,为平直状态。从整个天线模块100上看,柔性电路板10的边缘还是平直的,仅仅是线圈主体21具有凸起和避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端214可以看做是隐藏在线圈主体21中。在一些情况下,第二馈点24设置在第二连接端214处,第二馈点24与第二连接端214连接。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天线模块100中的两个馈点均分布于在线圈主体21的外侧212这一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模块100的面积更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可以包括诸如门禁卡、支付卡、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需要使用天线进行无线通讯的移动终端。
请参阅图11至图15,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天线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200以及上述天线模块100,天线模块100设置在壳体200上,壳体200上设置有开口210,开口210与第一分支部12对应设置,第一分支部12由开口210伸出壳体200。该壳体200设置在移动终端内部。该壳体200朝向移动终端的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用于容纳天线模块100。该天线模块100可以通过胶黏的方式粘贴在容纳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该天线模块100贴合在壳体200的外表面,第一分支部12通过开口210穿设于壳体200以及沿壳体200的内表面延伸。
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在壳体200远离天线模块100的一侧。该电路板设置在壳体200的内表面。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片,天线模块100的第一馈点23与弹片电连接。该电路板上设置有天线芯片,天线芯片与弹片连接,用于向线圈主体21馈电。
在一些情况下,请继续参阅图11以及图12,第二馈点24设置在第二连接端214处,第二馈点24与第二连接端214连接。也就是说,该第二馈点24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外侧边上。在壳体200上对应此第二馈点24的位置有个通孔,可以让电路板上的弹片穿设于该通孔以及与第二馈点24电连接,以向天线线圈20馈电。
在另一些情况下,请继续参阅图13以及图14,该第一馈点23与第二馈点24均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上,由于第一分支部12是柔性可弯折的,所以该第一馈点23以及第二馈点24可以通过第一分支部12设置在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的内侧或者外侧,就可以灵活搭配电路板上的弹片的位置。
在另一些情况下,请继续参阅图15,该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上,该第二馈点24设置在第二分支部16上。也就是说,该第一馈点23与第二馈点24相对独立,所以该第一馈点23以及第二馈点24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分支部12以及第二分支部16设置在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的内侧或者外侧,例如,该第一馈点23设置在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的内侧,第二馈点24设置在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侧。相对来说,对于电路板上的弹片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其中,第一分支部12朝向环形主体部11的外侧112翻折,以使得第一馈点23位于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侧;或者第一分支部12的长度方向与柔性电路板10所在平面平行,第一馈点23位于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的内侧。
在一种情况下,请继续参阅图10至图13,该第一分支部12穿设于开口210,该第一分支部12弯折并沿壳体200的内表面走线,最终伸出线圈主体21外部,即第一馈点23位于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外侧。
在另一种情况下,请继续参阅图14至图15,该第一分支穿设于开口210,该第一分支部12不弯折,第一分支部12沿壳体200的内表面延伸。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分支部12沿壳体200的内表面延伸后,该第一馈点23可以位于线圈主体21在柔性电路板10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内侧。
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模块100可以为NFC天线,NFC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在移动终端中使用NFC天线的设备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NFC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功能。根据实际需要,本公开的天线模块100也可以为移动通讯天线、无线互联网天线、无线充电天线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100以及移动终端,该天线模块100包括柔性电路板10以及天线线圈20,柔性电路板10包括环形主体以及第一分支部12,该第一分支部12的一端与环形主体的内侧边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环形主体的内部。由于环形主体为中空结构13,该第一分支部12设置在该中空结构13中。该天线线圈20包括线圈主体21以及第一馈点23,该线圈主体21与环形主体对应设置,该线圈主体21的第一连接端213设置在线圈主体21的内侧211。该第一馈点23设置在第一分支部12上,该第一连接端213与第一馈点23电连接,即第一馈点23设置在环形主体部11的内侧111,能够有效地减少天线模块100的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环形主体部以及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边连接,所述第一分支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内侧延伸;
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包括线圈主体、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一馈点,所述线圈主体设置在所述环形主体部上,所述线圈主体具有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线圈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线圈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一馈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线圈还包括第二馈点,所述第二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处,所述第二馈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线圈主体、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线圈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三馈点,所述第三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部的第一表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投影跨接于所述线圈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穿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馈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二分支部与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部与所述第一分支部间隔设置;
所述天线线圈还包括第四连接段以及第四馈点,所述第四馈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部上,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另一端连接第四馈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铁氧体,所述铁氧体设置在所述环形主体部远离所述天线线圈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主体朝向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内侧凹进,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围设形成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分支部由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壳体背离所述天线模块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天线模块的第一馈点与所述弹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部朝向所述环形主体部的外侧翻折,以使得所述第一馈点位于所述线圈主体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的外侧;或者,所述第一分支部的长度方向与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馈点位于所述线圈主体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正投影的内侧。
CN202322415853.9U 2023-09-06 2023-09-06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20984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5853.9U CN220984851U (zh) 2023-09-06 2023-09-06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5853.9U CN220984851U (zh) 2023-09-06 2023-09-06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4851U true CN220984851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5853.9U Active CN220984851U (zh) 2023-09-06 2023-09-06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4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6973B (zh) 数据通信设备
US9627760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642765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EP2302568A2 (en) Antenna device
JP2005333244A (ja) 携帯電話機
JP2001043340A (ja) 複合icカード
WO2017206470A1 (zh) 一种用作近场通信天线的导电板及终端
US9819085B2 (en) NFC antenn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omprising same
CN106898883A (zh) 近场通信nfc天线及移动终端
JP658940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イル部品
CN108701891B (zh) 天线模块
KR20140134238A (ko) Nfc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
JP2012029258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通信装置
JPWO2016121501A1 (ja) アンテナ装置、カード型情報媒体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220984851U (zh) 天线模块以及移动终端
CN104468894A (zh) 移动终端
KR20110115767A (ko) 모바일기기용 심카드 안테나
CN210142722U (zh) 一种具有小型化近场通信天线的电子设备
JP4711010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KR100735618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0079666A1 (ja) アンテナ構造体、通信用機器、及び、アンテナ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US20240039342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th nfc function
KR20190046029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0812322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天线模块
US20240195048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