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8635A - 舌片及使用该舌片的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舌片及使用该舌片的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8635A
CN1768635A CN200510118624.4A CN200510118624A CN1768635A CN 1768635 A CN1768635 A CN 1768635A CN 200510118624 A CN200510118624 A CN 200510118624A CN 1768635 A CN1768635 A CN 1768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piece
forms
lateral surface
circumferential lateral
safety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86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泰博
浅子忠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68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8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61Tongue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 Y10T24/4522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 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 Y10T24/45597Projection member including noninserted spring for engaging and pushing against receiving member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全带的使用者能够用手容易地握住把持部而不会产生不适感、且外观优良的舌片。舌片(5)由插入卡合到带扣上的卡定片(5a)和支撑该卡定片(5a)的把持部(5b)构成。把持部(5b)具有上部罩(16),该上部罩(16)上设有:以球面形状向上方膨胀的上表面部(16a)、与该球面形状的上表面部(16a)连续且倾斜形成的平面形状的上表面部(16a1)、设置在球面形状的上表面部(16a)的外周侧边缘的圆弧状的凸缘(16b)。从平面形状的上表面部(16a1)的外周侧边缘突起设置卡定片(5a)。舌片(5)的把持部(5b)整体形成圆形,适于乘员的手掌而易于握住的外形。

Description

舌片及使用该舌片的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以下技术领域:约束保护乘坐在例如汽车等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以及用于在施工现场等约束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带装置中所使用的舌片。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到具有舌片的安全带装置,上述舌片可安装、或可设置舌片用罩。
背景技术
作为安全带,众所周知的是例如装载在汽车等车辆上的安全带装置。该安全带装置用于在车辆碰撞时等车辆受到较大减速度时,约束保护乘员的惯性移动。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现有的安全带装置之一,公知的有例如三点式安全带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透视图。图中,1是设置在车辆座椅2上的安全带装置3是安全带收缩器,固定在车辆座椅2附近的车身上,通常情况下卷绕安全带4并可以拉出,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拉出安全带4;5是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4上的舌片6是固定在车辆座椅2或车身上并卡定舌片5的带扣;7是安全带导向装置,安装在中柱等的车辆侧部上方,用于引导从安全带收缩器3拉出的安全带4。另外,从安全带收缩器3拉出的安全带4的前端的安全带固定器4a固定在车辆座椅2或车身上。
在这种构造的安全带装置1中,当乘员佩戴安全带4时,乘员坐在车辆座椅2上,从安全带收缩器3中拉出安全带4,并将舌片卡定到带扣6上,之后手离开舌片5,过度拉出的安全带4由安全带收缩器3进行卷绕,消除了安全带4的松驰,从而将安全带4佩戴到乘员身上。
如图7所示,在现有的安全带装置中所使用的舌片5具有:金属制的卡定片5a,其具有卡定孔5a1,并且当被插入到带扣6时,通过将带扣的锁止部件(未图示)卡定到该卡定孔5a1上而与带扣6卡合;和把持部5b,该卡合片5a的一部分通过进行树脂铸模而形成,且用于把持以进行将舌片5插入卡定到带扣6的操作。这种情况下,安全带4贯通安全带通孔5b,从而使舌片5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装置4上,其中上述安全带通孔5b贯穿设置在把持部5b上。
专利文献1:特许第3055228号公报
如图7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上述舌片5卡定片5a由金属平板构成,并且把持部5b由铸模树脂形成平坦的、大致呈矩形的形状。
但是,在舌片5的把持部5b形成平坦的、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当乘员为了将舌片5插入卡合到带扣6而握住其把持部5b时,把持部5b无法很好地与乘员的手配合。因此不仅使乘员感到不适,而且存在难以握住把持部5b的问题。
并且,在用于在施工现场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带装置所使用的舌片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的使用者能够以手容易地握住把持部而不会产生不适感、且外观优良的舌片。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易于将舌片插入卡合到带扣上的安全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的舌片具有把持部和从该把持部突起设置的卡定片,所述把持部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上,并且将所述卡定片插入卡合到带扣上以约束保护使用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的外周侧面中,除了突起设置有所述卡定片的外周侧面以外的外周侧面形成弯曲状的弧,并且突起设置有所述卡定片的外周侧面形成与所述弯曲状的弧连接的直线状的弦;所述把持部的一侧的面由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和与该曲面连续地形成的平面构成,所述曲面设置在与外周侧面连续地形成的部分上,所述外周侧面形成所述弯曲状的弧,并且倾斜设置所述平面,使其与形成所述直线状的弦的外周侧面连续并从形成该弦的外周侧面开始向所述曲面的膨胀方向远离所述卡定片。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舌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的外周侧面的弯曲状的弧是圆弧,并且所述曲面为球面形状。
技术方案3的舌片,其特征在于:该舌片由以下部分构成:金属制的舌板,具有所述卡定片和所述安全带的通孔,并形成为T字状;树脂铸模部,将该舌板的所述通孔的形成部分用树脂进行铸模,并具有所述安全带的通孔;下部罩,支撑该树脂铸模部及所述舌板;以及上部罩,可装卸地卡合在所述下部罩上,以覆盖所述树脂铸模部,所述上部罩的一侧的面由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和与该曲面连续地形成的平面构成,所述曲面设置在与外周侧面连续地形成的部分上,所述外周侧面形成所述弯曲状的弧,并且倾斜设置所述平面,使其与形成所述直线状的弦的外周侧面连续且从形成该弦的外周侧面开始向所述曲面的膨胀方向远离所述卡定片。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舌片,其特征在于:设有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中部罩,以覆盖所述树脂铸模;所述上部罩覆盖所述中部罩并由透明材料形成。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安全带装置,至少具有安全带、卷绕该安全带的安全带收缩器、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安全带上的舌片、以及插入卡合该舌片的带扣,通过将所述舌片插入卡合到所述带扣上而将所述安全带佩戴到乘员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由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构成。
根据上述构造的本发明的舌片,在把持部的外周侧面中,由于除了突起设置有卡定片的外周侧面以外的外周侧面形成弯曲状的弧,所以基本可以适合使用者的四根手指的各二个关节及拇指的一个关节所形成的该弧状。并且,把持部的一侧的面由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及与该曲面连续地形成的平面构成,将一个曲面设置在与形成弯曲状的弧的外周侧面连续地形成的部分上,因此可以适合使用者的手心。因此,可以使整个舌片的把持部适于使用者的手握住而不会产生不适感的、易于握住的外形形状。
并且,把持部的另一个平面被倾斜设置成,从与形成直线状的弦的外周侧面连续且在该弦上形成的外周侧面开始、向曲面的膨胀方向远离卡定片,因此在将舌片插入卡合到带扣的状态下,在舌片的把持部的弯曲膨胀部和带扣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空间。因此,当使用者要将舌片从带扣解除而进行下压带扣的解除按钮的操作时,使用者可将其手指轻松地放入到该空间内。这样一来,即使舌片的把持部弯曲膨胀也可简易、可靠地进行解除按钮的下压操作。
由于舌片的把持部的外形形状整体上是圆形的,因此在视觉上较为柔和平稳,可使把持部外观优良。
特别是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将把持部的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做成球面形状,而人的手心基本接近球面形状,因此可使把持部有效地与使用者的手配合。
并且,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上部罩与其他配件分开构成且可装卸,因此通过备有多个曲面及外周侧面的各种不同形状的上部罩,可获得与使用者的手最适合的把持部的舌片,同时可获得与用户爱好对应的把持部的舌片。
进一步,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将覆盖树脂铸模部的中部罩做成不透明的,从而看不到树脂铸模部及通过通孔的安全带,因此可使把持部的外观更加优良。并且,将上部罩做成透明的,从而可以看到中部罩的上部罩一侧的面,因此通过在该面上设置商标、或者描绘图案等,从而可以使把持部的外观更为优良。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的安全带装置,由于乘坐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易于握住舌片,因此乘员可易于将舌片插入卡合到带扣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舌片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沿着组装好的该例中的舌片插入到带扣的方向的截面的透视图。
图3是组装好的该例中的舌片的整体透视图。
图4是插入卡合了该例中的舌片的带扣的一个示例的整体透视图。
图5是该例中的舌片和带扣在插入卡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安全带装置的舌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舌片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着组装好的该例中的舌片插入到带扣的方向的截面的透视图。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前一例相同的构成元件以及与上述现有例相同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标号,从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舌片5具有由金属平板构成的舌板11。该舌板11由卡定片5a和芯部12形成大致呈T字的形状,上述卡定片5a在带扣6的插入方向上较长地形成,且与该带扣6卡合;上述芯部12在与带扣6的插入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较长地形成,且用于确保舌片5的把持部5b的强度。卡定片5a与上述现有例一样,贯穿设置卡定孔5a1,带扣6的锁止部件卡定在卡定孔5a1上,并且在芯部12上贯穿设置细长的通孔12a,其在与带扣6的插入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且可贯通安全带4。
如图2所示,该芯部12与现有技术一样,被利用树脂进行铸模而成、平坦的、且呈矩形的树脂铸模部13覆盖。此时,芯部12的通孔12a也利用树脂进行铸模,形成安全带4贯通树脂铸模部13的安全带通孔5b1。树脂铸模部13通过芯部12被加强,从而确保其强度。
上述芯部12和树脂铸模13,放置支撑在例如由不透明树脂制的大致呈圆环状的下部罩14上。当然,下部罩14也可以由透明的树脂、或者由树脂以外的轻金属等材料形成。并且,在该下部罩14的中央开口14a内配置有树脂铸模部13。这样一来,在将树脂铸模部13配置在开口14a内的状态下,通过树脂铸模部13的卡定片5a与相反一侧的端部边缘、以及下部罩14的导向部14b,形成另一个带通孔5b2。该带通孔5b2与树脂铸模部13上形成的带通孔5b1平行,并形成大小基本相同的细长的孔。
并且,从上部覆盖不透明的树脂制的中部罩15,以便覆盖芯部12、树脂铸模部13及下部罩14的一部分。该中部罩15,其上表面部15a形成具有圆弧状外周边缘的平板状,并且在该圆弧状的外周边缘上直立设置圆弧状的凸缘15b,该圆弧状的凸缘15b与下部罩14的上表面的外周端部抵接。而且,中部罩15中的上表面部15a的卡定片5a突出的外周边缘形成直线的弦状,并且在该弦状的外周边缘上直立设置直线状的凸缘15c。在该直线状的凸缘15c上设有矩形的凹部15d,卡定片5a的上表面和左右侧边恰好没有间隙地嵌合在该凹部15d上。并且在中部罩15上直立设置圆筒状的柱15e,该圆筒状的柱15e嵌合卡定在贯穿设置在芯部12上的卡定孔12b上。
并且,从上方覆盖透明的树脂制的上部罩16,以便覆盖该中部罩15。该上部罩16的上表面部16a具有圆弧状的外周边缘,且形成向上方膨胀的球面形状,同时圆弧状的凸缘16b连续地直立设置在该圆弧状外周边缘上。此时,向上表面部16a的上方膨胀的球形的大小被设定为与人的手掌的平均大小相适应的大小,同时凸缘16b的圆弧状的半径的大小被设定为恰好与人手的五根手指的平均大小相适应的大小。并且,从上表面部16a开始到凸缘部16b的形状没有急剧变化,被做成较大半径的R部(曲面部)16c而平缓地变化。该圆弧状的凸缘16b的内周面与下部罩14的外周面以及中部罩15的圆弧状的凸缘15b的外周面抵接。
上部罩16中的上表面部16a的卡定片5a突出的外周边缘形成直线的弦状,同时在该弦状的外周边缘上直立设置直线状的凸缘16d。在该直线状的凸缘16d上设有矩形的凹部16e,卡定片5a的上表面和左右侧边恰好没有间隙地嵌合在该凹部16e上。
直线状的凸缘16d的内侧面与下部罩14的卡定片5a突出一侧的外周面以及中部罩15的直线状的凸缘15c的外周面抵接。并且,与直线状的凸缘16d连续地形成的上表面部16a1形成倾斜的平面,使其向球面形状膨胀的方向远离卡定片5a,同时与球面形状的上表面部16a连续地形成。
该上部罩16的未图示的卡定部以可以与下部罩14的被卡定部14c、14d、14e、14f装卸的方式,例如通过咬合等方式扣合并安装到下部罩14上。这样一来,形成由树脂铸模部13及各罩14、15、16构成的舌片5的把持部5b。
如上所述,在上部罩16安装在下部罩14的状态下,中部罩15被夹持在上部罩16和下部罩14之间。并且,树脂铸模部13的卡定片5a的侧端边缘13a与形成下部罩14的开口14a的卡定片5a的侧端边缘14g抵接,同时通过使中部罩15的圆筒状的柱15e与芯部12的卡定孔12b嵌合,而使舌板11和树脂铸模部13相对于各罩14、15、16进行定位。并且,卡定片5a被牢固地夹持在两个直线状的凸缘15c、16d与下部罩14的卡定片支撑部14h之间。这样一来,一体组装有把持部5b和卡定片5a的舌片5组装完毕。
如图3所示,组装完毕的舌片5的把持部5b中,呈球面形状向上方膨胀的上表面部16a与乘员的手掌相适应,同时由圆弧状的凸缘16b及R部16c构成的外周面大致与两个关节分别适度弯曲的乘员的五根手指相对应,成为易于被乘员的手握住的外形形状。舌片5的卡定片5a从把持部5b突出设置。
并且,如图2所示,从固定在车身底板部等上的安全带固定器4a延伸出来的安全带4,通过带通孔5b1、中部罩15的上表面部15a和树脂铸模部13之间的空间、带通孔5b2,延伸到安全带导向器7。此时,舌片与现有的舌片一样,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4上。
图4表示插入卡合了该例中的舌片5的带扣6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该带扣6具有由上部罩17和下部罩18构成的罩。上部罩17由外形较平坦的上表面部17a、以及从该上表面部17a分别以半径较大的R部17b、17c连接的左右侧壁部17d、17e形成半筒状。并且,下部罩18由平坦的底部18a、以及在该底部18a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直立设置的左右侧壁部18b、18c形成截面为コ字的形状(并未在图4中示出左则壁部18b,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中,在标号18c旁边用括号标注标号18b)。
并且,上部罩17的左右侧壁部17d、17e和下部罩18的左右侧壁部18b、18c分别上下对齐,这些上部罩17和下部罩18可以进行装卸,例如通过咬合等方式卡合,从而作为一个整体形成筒状的罩。如图5所示,上部罩17的舌片5的插入侧的端面17f形成从其下部开始向上部远离舌片5的倾斜面。
如图4所示,互相卡合的上部罩17和下部罩18形成筒状,在该筒状内的上部罩17侧设有解除按钮19,同时在该解除按钮19与下部罩18之间设有舌片插入口20。此时,解除按钮19的舌片5的侧端面19a也是沿着上部罩17的端面17f的倾斜面。另外,虽然并未图示,但该带扣6的锁止结构等与现有的带扣的锁止结构实质上相同,并且不是与本发明的舌片5直接相关的特征部分,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图5所示,与现有的舌片一样,上述结构的舌片5以及带扣6,该卡定片5a从该舌片插入口20插入到带扣6,通过带扣6的锁止部件卡定到卡定片5a的卡定孔5a1上,而将舌片5卡合到带扣6上。在如上所述将舌片5和带扣6卡合的状态下,由于在舌片5的上部罩16上设有由倾斜平面构成的上表面部16a,因此即使上部罩16的上表面部16a向上方膨胀,也会形成较大的空间S。因此,当乘员要将舌片5从带扣6上解除而进行下压解除按钮19的操作时,乘员的手指可以轻易地进入到该空间S内。这样一来,可简单、可靠地进行解除按钮19的下压操作。
特别是在本例中,由于带扣6的上部罩17的端面17f和解除按钮19的舌片5的侧端面19a是相对于上部罩16的上表面部16a1的倾斜面向上敞开的倾斜面,因此空间S形成较大的空间。由此,通过手指进行的解除按钮19的解除操作可以更加简单可靠。并且,由于空间S被两个上部罩16、17夹住,因此物体不容易碰到解除按钮19,可以防止舌片5和带扣6在卡合时卡合的意外解除。
根据本例中的舌片5,由于舌片5的把持部5b的上表面部16a呈球状向上膨胀,因此可与乘员的手掌相适应。并且,由于把持部5b的外周侧面由圆弧状的凸缘16b形成,因此基本可以与乘员的四根手指的各两个关节及拇指的一个关节所形成的该弧状相适应。此外,把持部5b的上表面部16a与凸缘16b之间作为R部16c,因此可使该R部16c基本与适度弯曲的五根手指相适应。这样一来,可以使整体的舌片5的把持部5b形成与乘员的手易于握住而不会不适感的外形形状。
并且,由于将把持部5b的倾斜的上表面部16a1倾斜设置成向球面形状的膨胀方向远离卡定片5a,因此在将舌片5插入卡合到带扣6的状态下,在舌片5的把持部5b的弯曲膨胀部与带扣6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S。因此,当乘员要将舌片5从带扣6解除而进行下压带扣6解除按钮19的操作时,乘员可以将其手指轻松地放入到该空间S内。这样一来,即使舌片5的把持部5b以球面形状弯曲膨胀,也可简易、可靠地进行解除按钮19的下压操作。
舌片5的把持部5b的外形形状整体上是圆形的,因此在视觉上较为柔和平稳,可使把持部5b外观优良。
由于上部罩16与其他元件分开构成且可进行装卸,因此通过备有球面形状及外周侧面的形状各不相同的多个上部罩16,可获得与乘员的手最适合的把持部5b的舌片5,同时可获得与乘员爱好相适应的把持部5b的舌片5。
由于将覆盖树脂铸模部13的中部罩15做成不透明的,从而看不到树脂铸模部13及通过二个通孔5b1、5b2的安全带4,因此可使把持部5b的外观更加优良。并且,将上部罩16做成透明的,以便可以看到中部罩15的上表面部15a的上表面,因此通过在上表面部15a的上表面设置商标或者描绘图案等,可以使把持部5b的外观更为优良。
通过将本例中的舌片5用于安全带装置1的舌片5,使乘坐在车辆座椅2上的乘员易于握住舌片5,因此乘员可容易地将舌片5插入卡合到带扣6上。
在上述例子中,舌片5的把持部5b的上表面部16a形成球面形状,并且把持部5b的外周侧面形成圆弧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上表面部16a形成蛋形等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或者使把持部5b的外周侧面形成椭圆弧状等弯曲状的弧。但是,虽然可以使把持部5b的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形成球面形状,由于人的手掌的形状基本上接近于球面形状,因此可使把持部5b更有效地与乘员的手相适应。
此外,本例中的舌片5除了用于安全带装置1以外,例如也可以用在施工现场等用于约束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带装置中,并且可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舌片可有效地适用于约束保护乘坐在例如汽车等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及用于在施工现场等约束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带装置中所使用的舌片。

Claims (5)

1.一种舌片,具有把持部和从该把持部突起设置的卡定片,所述把持部可滑动地支撑在安全带上,并且将所述卡定片插入卡合到带扣上以约束保护使用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的外周侧面中,除了突起设置有所述卡定片的外周侧面以外的外周侧面形成弯曲状的弧,并且突起设置有所述卡定片的外周侧面形成与所述弯曲状的弧连接的直线状的弦,
所述把持部的一侧的面由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和与该曲面连续地形成的平面构成,所述曲面设置在与外周侧面连续地形成的部分上,所述外周侧面形成所述弯曲状的弧,并且倾斜设置所述平面,使其与形成所述直线状的弦的外周侧面连续并从形成该弦的外周侧面开始向所述曲面的膨胀方向远离所述卡定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的外周侧面的弯曲状的弧是圆弧,并且所述曲面为球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
该舌片由以下部分构成:金属制的舌板,具有所述卡定片和所述安全带的通孔,并形成为T字状;树脂铸模部,将该舌板的所述通孔的形成部分用树脂进行铸模,并具有所述安全带的通孔;下部罩,支撑该树脂铸模部及所述舌板;以及上部罩,可装卸地卡合在所述下部罩上,以覆盖所述树脂铸模部,
所述上部罩的一侧的面由弯曲膨胀形状的曲面和与该曲面连续地形成的平面构成,所述曲面设置在与外周侧面连续地形成的部分上,所述外周侧面形成所述弯曲状的弧,并且倾斜设置所述平面,使其与形成所述直线状的弦的外周侧面连续且从形成该弦的外周侧面开始向所述曲面的膨胀方向远离所述卡定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舌片,其特征在于:设有由不透明材料构成的中部罩,以覆盖所述树脂铸模;所述上部罩覆盖所述中部罩并由透明材料形成。
5.一种安全带装置,至少具有安全带、卷绕该安全带的安全带收缩器、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安全带上的舌片、以及插入卡合该舌片的带扣,通过将所述舌片插入卡合到所述带扣上而将所述安全带佩戴到乘员身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舌片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舌片构成。
CN200510118624.4A 2004-11-05 2005-11-01 舌片及使用该舌片的安全带装置 Pending CN17686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2216A JP2006131087A (ja) 2004-11-05 2004-11-05 タング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4322216 2004-1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8635A true CN1768635A (zh) 2006-05-10

Family

ID=3570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8624.4A Pending CN1768635A (zh) 2004-11-05 2005-11-01 舌片及使用该舌片的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97503A1 (zh)
EP (1) EP1654948B1 (zh)
JP (1) JP2006131087A (zh)
CN (1) CN1768635A (zh)
DE (1) DE602005005265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444A (zh) * 2012-12-20 2015-11-11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带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7550B2 (ja) 2005-08-19 2012-10-2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2935902Y (zh) * 2006-01-28 2007-08-22 利富高(香港)有限公司 带扣
GB0920806D0 (en) * 2009-11-27 2010-01-13 Cox Graham 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eat belts
KR101412067B1 (ko) * 2010-03-30 2014-06-26 아시모리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EP2377417B1 (en) * 2010-04-15 2013-01-02 Volvo Car Corporation Belt latch for a safety belt
JP5708568B2 (ja) * 2012-06-15 2015-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ングプレ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10512310B2 (en) 2018-02-05 2019-12-24 Autoliv Asp, Inc. Noise dampening tongues for use in a seat belt res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7611A (en) * 1972-10-02 1975-08-05 Allied Chem Ejection tongue for buckle
US4167054A (en) * 1975-12-03 1979-09-11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ongue plate device for use in seat belt system
SE441642B (sv) * 1984-03-23 1985-10-28 Holmbergs Fab Ab Brdr Las till sekerhetsbelten
JPS61249675A (ja) 1985-04-26 1986-11-06 Nippon Steel Corp ロボツト用テイ−チング治具
US4962572A (en) * 1989-02-22 1990-10-1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Tongue assembly
JP3055228B2 (ja) * 1991-07-19 2000-06-2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トング
JPH06217807A (ja) * 1993-01-26 1994-08-09 Takata Kk 自動バックル装置
US5983463A (en) * 1998-06-17 1999-11-16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Latchplate or tongue assembly with dual mode of operation
EP1132292B1 (de) * 2000-03-09 2004-08-18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Passagiersitz mit Sicherheitsmittel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444A (zh) * 2012-12-20 2015-11-11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安全带的带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5005265T2 (de) 2008-06-19
EP1654948B1 (en) 2008-03-12
US20060097503A1 (en) 2006-05-11
EP1654948A1 (en) 2006-05-10
DE602005005265D1 (de) 2008-04-24
JP2006131087A (ja) 200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8635A (zh) 舌片及使用该舌片的安全带装置
EP1754637B1 (en) Seatbelt apparatus
CN1122473C (zh) 用于拉链的自锁滑扣
JP5041906B2 (ja) ヘルメット
CN1864577A (zh) 带扣装置和安全带装置
CN1880133A (zh) 带扣装置及安全带装置
CN1765253A (zh) 舌片用罩以及采用该舌片用罩的安全带装置
CN1156231C (zh) 用于儿童安全带的带式固定器
KR20070016803A (ko) 자동차용 안전벨트의 텅 오 삽입 방지장치
CN1150408A (zh) 提供安全带系统的汽车扶手装置
JP2002159239A (ja) ペット用車載ケース
GB1578626A (en) Grip device for a vehicle wheel
JP5212444B2 (ja) ハンドルカバー
KR101181444B1 (ko) 차량의 안전벨트에 장착되는 버클장치
CN2395755Y (zh) 高尔夫球杆袋
JP201116807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H0633761U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ロック機構
CN2459235Y (zh) 安全带的舒服夹
JPS62105744A (ja) 自動車用シ−トベルト
KR950004348Y1 (ko) 자동차의 시트벨트 가이드풀리용 캡
JPS5937055Y2 (ja) バックル装置のタングプレ−ト
KR200152200Y1 (ko) 차량 회전시트용 안전벨트장치
KR100616005B1 (ko) 임산부를 위한 차량용 시트벨트
RU2000122249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раненых из боевых машин
JP3148750U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ベルトの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