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0068A -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0068A
CN1750068A CNA2005100999702A CN200510099970A CN1750068A CN 1750068 A CN1750068 A CN 1750068A CN A2005100999702 A CNA2005100999702 A CN A2005100999702A CN 200510099970 A CN200510099970 A CN 200510099970A CN 1750068 A CN1750068 A CN 1750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inclined upwardly
pulse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99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0087C (zh
Inventor
崔正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750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0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00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00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09G3/2965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using inductors for energy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reset discharge, priming discharge or erase discharge occurring in a phase other than addressing
    • G09G3/2927Details of initiali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6Waveforms comprising a gent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portion, e.g. ra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该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其包括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在设置时段将第一电压供给电极;设置/扫描操作单元,在设置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将向上倾斜脉冲供给电极并在寻址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将第二电压供给电极。该驱动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提供第一电压;第一设置供给单元,将从第一电压上升到与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的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供给电极;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在施加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之后将上升到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及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的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并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将第三电压提供给该电极。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申请的优先权属于35U.S.C§119(a)、申请号为No.10-2004-0072768、申请日为2004年9月10日的韩国申请,通过参照而将其整个内容引入到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电极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等离子显示板中,通过形成于前衬底与后衬底之间的隔离肋而构成了每个单元,并且每个单元中充满了诸如氖(Ne)、氦(He)、或者氖与氦的混合气(Ne+He)这样的主放电气体以及其包含有少量氙(Xe)的惰性气体。当由高频电压来对面板进行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了真空紫外线并且可使形成于隔离肋之间的荧光体发光并且由此体现出一图像。因为将这种等离子显示板制造成很薄并且具有很轻的重量,因此其处于聚光灯中以作为下一代显示设备。
图1给出了一般等离子显示板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其上可显示图像的即就是显示表面的前衬底100和其形成了后表面的后衬底110彼此耦合在一起且将其排列成相隔预定距离而平行。
前衬底100是由一个放电单元中的彼此进行放电并且维持单元发射出光的一对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形成的,也就是说其具有由透明ITO材料所制成的透明电极以及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的总线电极的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扫描电极101和维持电极102限制了放电电流且被用于隔离电极对的一个或多个介质层103所覆盖,并且利用氧化镁(MgO)所沉积的保护层104形成于介质层103的上表面上以易于放电状态。
通过使用于形成多个放电空间即放电单元的条纹型(或者井型)隔离肋111并行排列而形成了后衬底110。此外,其通过执行寻址放电而可产生真空紫外线的多个寻址电极112与隔离肋111并行排列。将下述RGB荧光体113涂敷在后衬底110的上侧表面上,所述RGB荧光体113可当执行寻址放电时发射出用于显示图象的可见光线。在寻址电极112与荧光体113之间形成了用于保护寻址电极112并将荧光体113所发射出的可见光线反射到前衬底100的白色介电质114。
参考图2对其体现出该等离子显示板中的图像灰度级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2给出了其体现了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像灰度级的方法。如图所示,在用于表示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像灰度级的方法中,将一个帧划分成其具有不同光发射号的若干子域并且再次将每个子域划分成:重置时段(RPD),用于对所有单元进行初始化;寻址时段(APD),用于选择所要放电的单元;维持时段(SPD)用于体现出其取决于放电号的灰度级。例如,当以256灰度级来显示一图像时,将其与1/60秒相对应的帧时段(16.67ms)划分成8个子域(SF1至SF8)并且再次将这8个子域的每一个(SF1至SF8)划分成重置时段、寻址时段、以及维持时段。
在每个子域中每个子域的重置时段和寻址时段是相同的。用于选择所要放电的单元的寻址放电是通过寻址电极与透明电极即扫描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而产生的。在每个子域中维持时段是按照2n(n=0,1,2,3,4,5,6,7)的比率而增加。按照这种方式,因为每个子域中的维持时段不同,因此通过对每个子域的维持时段进行调节,即对维持放电号进行调节,可表示图像的灰度级。图3给出了根据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驱动波形。
图3给出了根据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驱动波形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将时段划分成用于对所有单元进行初始化的重置时段、用于选择所要放电的单元的寻址时段、用于维持所选单元放电的维持时段、以及用于清除放电单元之内的壁电荷的清除时段而来驱动该等离子显示装置。
在重置时段,同时将向上倾斜波形施加到处于设置时段的所有扫描电极。由于该向上倾斜波形而在全屏放电单元中出现了弱无光放电。通过设置放电(setup discharge),正极壁电荷堆积在寻址电极和维持电极上并且负极壁电荷堆积在扫描电极上。在这里,维持电极是指维持电极。
在下降(setdown)时段,在提供了向上倾斜波形之后,因为其从比向上倾斜波形的峰值电压还要低的正极电压降至地面(GND)电平电压的特定电压电平或者更小的向下倾斜波形可使单元内的清除器放电(eraser discharge)衰弱,因此可完全清除形成于扫描电极之中的过量壁电荷。其足以坚固到可通过下降放电(setdown discharge)来进行寻址放电的壁电荷无变化的保持在单元之内。
在寻址时段,当顺序的将负极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电极上时,扫描信号同时同步并且由此可将正极性数据信号施加到寻址电极上。在数据信号所施加到的放电单元之内产生了寻址放电,同时将在重置时段所产生的壁电压添加到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的电压差上。当将维持电压(Vs)施加到通过寻址放电所选择的单元之内时,形成了其足以引起放电的壁电荷。将正极性电压(Vz)提供给维持电极以在下降时段和寻址时段期间通过降低与扫描电极的电压差而防止在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产生误放电。
在维持时段,或者将维持信号(Sus)施加到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寻址放电所选择的单元产生维持放电,也就是说产生了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的显示放电,只要施加了每个维持信号,同时将维持信号添加到该单元之内的壁电压上。
在清除器(eraser)时段,在完成了维持放电之后,将其具有很小脉冲宽度和电压电平的倾斜-清除(ramp-ers)电压提供给维持电极以清除保持在整个屏幕单元之内的壁电荷。
参考图4对用于产生并提供驱动波形的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进行描述。
图4给出了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图。如图所示,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设置供给单元41、扫描电压供给单元42、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下降供给单元44、负极扫描电压供给单元45、连接在设置供给单元41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之间的第七开关(Q7)、以及连接在设置供给单元41与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之间的第六开关(Q6)。
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按照推挽式而连接并且其是由用于输入来自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设置供给单元41、扫描电压供给单元42、下降供给单元44、以及负极扫描电压供给单元45的电压信号的第十二和第十三开关(Q12,Q13)组成的。位于第十二与第十三开关(Q12,Q13)之间的输出线与面板(Cp)相连,优选的是与面板的扫描电极线之一相连。
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包括用于对面板(Cp)所恢复的能量进行充电的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C1)、连接在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C1)与驱动集成电路43中间电感器(L1)、以及并联在电感器(L1)与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单着丝点的)之间的第一开关(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开关(Q2)、以及第二二极管(D2)。在恢复了面板(Cp)的能量之后,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通过利用所恢复的能量来将一电压提供给面板(Cp)而可降低在设置时段和维持时段期间的放电时的过度功耗。
扫描电压供给单元42包括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三电容器(C3)以及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八开关(Q8)和第九开关(Q9)。虽然第八开关(Q8)和第九开关(Q9)在寻址时段期间通过时间控制器所提供的一控制信号来进行转换,但是它们可将扫描电压源(Vsc)的电压提供给驱动集成电路43。第三电容器(C3)将扫描电压电源(Vsc)的电压添加到其已施加到第二节点(n2)上的电压上并且因此将总电压提供给第八开关(Q8)。
设置供给单元41包括连接在设置电压源(Vst)与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五开关(Q5)以及位于设置电压源(Vst)与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之间的第二电容器(C2)。第三二极管(D3)截断从第二电容器(C2)而流向设置电压源(Vst)的反向电流。第二电容器(C2)将设置电压源(Vst)的电压添加到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s)上并且由此将总电压提供给第五开关(Q5)。通过在重置时段响应所未示出的一控制信号来对第五开关(Q5)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将设置电压提供给第一节点(n1)。
下降供给单元44包括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负极扫描电压(-Vy)之间的第十开关(Q10)。下降供给单元44使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在包含在重置时段之内的下降时段期间所提供的一电压慢慢的以预定斜率而降至负极扫描电压(-Vy)。在这里,负极扫描电压(-Vy)用作下降电源。
负极扫描电压供给单元45包括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负极扫描电压源(-Vy)之间的第十一开关(Q11)。通过在寻址时段响应时间控制器所提供的所未示出的一控制信号来对第十一开关(Q11)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将负极扫描电压(-Vy)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
参考图5对传统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中的用于产生图3所示驱动波形当中的重置时段的重置波形的一处理进行描述。
图5给出了传统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中的用于产生重置时段时的向上倾斜波形的开关操作的时序图。在这里,假定在第二电容器(C2)中对设置电压源的电压(Vst)进行充电。
首先,在设置时段期间,接通第五开关(Q5)和第七开关(Q7)并且断开第六开关(Q6)和第十开关(Q10)。此时,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提供了维持电压(Vs)。通过第六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七开关(Q7)、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而将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s)提供给面板(Cp)。因此,面板(Cp)的电压快速升至电压Vs。
另一方面,将存储在第二电容器(C2)中的设置电压(Vst)添加到维持电压源的电压(Vs)上并且由此将总电压提供给第五开关(Q5)。虽然第五开关(Q5)通过位于其前端的第一可变电阻(VR1)来对沟道宽度进行调节,但是其可还将第二电容器(C2)所提供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第一节点(n1)。通过第七开关(Q7)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43而将已施加到第一节点(n1)上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面板(Cp)。此时,将向上倾斜波形提供给面板(Cp)。
在将向上倾斜波形提供给面板(Cp)之后,断开第五开关(Q5)。当断开了第五开关(Q5)时,仅将维持电压供给单元40所提供的电压Vs施加到第一节点(n1)上,以便嵌板(Cp)的电压快速降至电压Vs。
设置供给单元41在重置时段期间将向上倾斜波形提供给面板(Cp),同时重复这种处理。
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传统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具有相对昂贵的生产费用。例如,由于利用了其具有高介电强度的第六开关(Q6)而使生产费用增加了。也就是说,第六开关(Q6)执行将维持电压Vs添加到设置电压源的电压Vst上这样的作用,但是因为它位于向其提供了维持脉冲的路径上,因此它应该是具有高介电强度的大容量开关元件。因此,存在生产费用增加这样的问题。
此外,因为重置时段波形的电压相对很低,因此传统等离子显示板中所产生的驱动波形会使驱动效率降低。也就是说,近来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单元之内的氙(Xe)含量增加了,因此放电开始电压增大了。例如,假设在先前的情况下放电产生了100V的电压,那么如果氙(Xe)含量增加了,放电则会产生150V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应用传统驱动波形的重置波形,那么重置放电将会不稳定,因此驱动效率降低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至少要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和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其可降低生产费用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善重置时段的设置波形而可改善驱动效率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所具体体现的且所概括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在设置时段将第一电压提供给该电极;以及设置/扫描操作单元,该设置/扫描操作单元在设置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而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并且在寻址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而将第二电压提供给该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压施加到一电极上;以及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该电极上,所述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当对该电极扫描时所使用的第二电压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提供第一电压;第一设置供给单元,该第一设置供给单元将下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所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以及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在施加了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之后,该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将下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并且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将第三电压提供给该电极,所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压施加到电极;将下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电极,所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以及在施加了向上倾斜脉冲之后,将下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电极,所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所提供的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一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将第一电压提供给电极;第二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二电压供给单元产生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该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以及第三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三电压供给单元将当执行扫描时将提供给该电极的第三电压添加到向上倾斜脉冲上的结果提供给该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其包括有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压施加到该电极上;当施加了第一电压时,产生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所述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以及将向上倾斜脉冲添加到第三电压上的结果施加到电极上。
根据本发明,通过降低部件数目可降低生产费用并且通过升高重置时段时的设置波形的电压可提高驱动效率。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是指相同的元件。
图1给出了通常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透视图;
图2给出了其体现了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图像灰度级的方法示意图;
图3给出了根据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驱动波形示意图;
图4给出了传统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图5给出了传统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中的用于在重置时段产生向上波形的开关操作时序图;
图6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图7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的驱动波形和开关时间的时序图;
图8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9给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驱动波形和开关时间的时序图;
图10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图1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驱动波形和开关时间的时序图;
图12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以及
图13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操作的驱动波形和开关时间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在设置时段将第一电压提供给该电极;以及设置/扫描操作单元,该设置/扫描操作单元在设置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而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并且在寻址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而将第二电压提供给该电极。
设置/扫描操作单元包括:第二电压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二电压并且当施加了第一电压时提供其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总电压;以及向上倾斜产生单元,当第二电压存储单元提供了总电压时,该向上倾斜产生单元产生了其从第一电压上升到总电压的向上倾斜脉冲。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具有其与向上倾斜产生单元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接收第一电压的另一端。向上倾斜产生单元具有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且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将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电极上的另一端。
向上倾斜产生器(ramp-up generator)可以包括可变电阻以及由晶体管组成的开关,并且该可变电阻与晶体管的栅极端相连。
该等离子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出单元,该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可提供用于驱动电极的脉冲,其中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上部开关以及下部开关,该上部开关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电极。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压施加到电极上;以及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该电极上,所述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当对该电极扫描时所使用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总和。
第一电压是用于对维持放电进行维持的维持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提供第一电压;第一设置供给单元,该第一设置供给单元将下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所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以及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在施加了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之后该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将下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并且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将第三电压提供给该电极,所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
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包括:第三电压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三电压并且当施加了第一总电压时提供第二总电压;以及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当第三电压存储单元提供了第二总电压时,该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产生了其从第一总电压上升到第二总电压的第二向上倾斜脉冲。
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具有其与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单元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接收第一总电压的另一端。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单元具有用于接收第三电压且与第三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施加第二向上倾斜脉冲的另一端。
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包括一可变电阻以及其是由晶体管组成的一开关,并且该可变电阻与晶体管的栅极端相连。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压施加到电极;将下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电极,所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以及在施加了向上倾斜脉冲之后,将下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电极,所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所提供的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
第一向上倾斜脉冲和第二向上倾斜脉冲具有相同斜率。
第一电压可以是形成了维持放电的维持电压。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将第一电压提供给电极;第二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二电压供给单元产生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该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以及第三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三电压供给单元将当执行扫描时将提供给电极的第三电压添加到向上倾斜脉冲上的结果提供给该电极。
第三电压供给单元包括第三电压存储单元,该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存储第三电压并且提供当产生了向上倾斜脉冲时将第三电压添加到向上倾斜脉冲上的结果。
第三电压供给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该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对第三电压存储单元所提供的将要施加到电极上的结果进行控制。
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具有与第三电压相连的用于将该结果提供给电极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接收向上倾斜脉冲的另一端。
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具有用于接收第三电压且与第三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将该结果施加到电极上的另一端。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压施加到该电极上;当施加了第一电压时,产生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所述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以及将向上倾斜脉冲添加到第三电压上的结果施加到电极上。
第一电压可以是其形成了维持放电的维持电压。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6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设置/扫描操作单元61、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下降供给单元63、以及负极性电压供给单元64。参考数字601表示电流通路控制单元,该电流通路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电流通路的第七开关(Q7)。
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按照推挽式(push-pull type)而连并且其是由用于输入来自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设置/扫描操作单元61、下降供给单元63、以及负极性电压供给单元64的电压信号的第十二开关(Q12)和第十三开关(Q13)组成的。第十二开关(Q12)与第十三开关(Q13)之间的输出线与面板(Cp)相连,优选的是与面板(Cp)的扫描线电极之一相连。
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包括: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C1),该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对面板(Cp)所恢复的能量进行充电;电感器(L1),该电感器连接在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C1)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在之间;以及并联连接在电感器(L1)与能量供给和恢复电容器(C1)之间的第一开关(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开关(Q2)、及第二二极管(D2)。
设置/扫描操作单元61包括连接在其即就是第二电压的扫描电压源(V2=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2=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向上倾斜产生器603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605、以及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2=Vsc)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或者向上倾斜产生器603之间的反向电流截断器604。
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605包括第九开关(Q9)。
反向电流截断器604包括第四二极管(D4)并且用于截段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流向扫描电压源(Vsc)的反向电流。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包括用于存储扫描电压的电容器(C3)并且将下述扫描电压源(Vsc)的电压与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s)的总电压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603,所述扫描电压源的电压预先已存储在用于存储扫描电压的电容器(C3)中。也就是说,将电压(Vsc+Vs)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603。
向上倾斜产生器603包括其内的第一可变电阻(VR1)与栅极端相连的第八开关(Q8)并且该向上倾斜产生器形成了预定斜率的向上倾斜。此外,通过在重置时段期间响应所未示出的一控制信号来对向上倾斜产生器603进行转换并且由此通过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而将一设置电压提供给面板(Cp)。此外,向上倾斜产生器603的第八开关(Q8)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605的第九开关(Q9)将扫描电压源(V2-Vsc)的电压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同时在寻址时段期间通过时间控制器(未给出)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对其进行转换。
在这里,第二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通常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的一个端、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的一个端、以及电流通路选择单位605的一个端相连,并且其另一端通常与反向电流截断器604的一个端以及向上倾斜产生器603的一个端相连。
此外,向上倾斜产生器603的另一端通常与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的另一端相连。
下降供给单元63包括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负极性电压源(-Vy)之间的第十开关(Q10)。在这里,使预定可变电阻(VR2)附连于第十开关(Q10)的栅极端上。在包括在复位时段的下降时段期间,下降供给单元63使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的一电压慢慢的以预定斜率而降至负极性电压(-Vy)。在这里,负极性电压(-Vy)用作下降电压源。
负极性电压供给单元64包括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负极性电压源(-Vy)之间的第十一开关(Q11)。通过在寻址时段期间响应时间控制器所提供的所未示出的控制信号来对第十一开关(Q11)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将负极性电压(-Vy)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
参考图7对根据本发明等离子体显示板的驱动装置中的用于产生重置时段的重置波形的处理进行描述。
图7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操作的驱动波形和开关时间的时序图。
假定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中对扫描电压(V2-Vsc)进行充电。首先,在设置时段期间,断开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的第三开关(Q3)、电流通路控制单元601的第七开关(Q7)、向上倾斜产生器603的第八开关(Q8)、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的第十二开关(Q12),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605的第九开关(Q9)维持断开状态,并且断开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的第十三开关(Q13)。
此时,提供了维持电压(V1=Vs),该维持电压即就是来自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的第一电压。通过电流通路控制单元601的第七开关(Q7)而将第一电压供给单元6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1-Vs)提供给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第二节点(n2)的电压变成维持电压(V1=Vs)。
因此,第二电压存储单元602将通过电流通路控制单元601的开关(Q7)所接收到的电压Vs添加到所先前存储的扫描电压(V2-Vsc)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603。也就是说,将电压(Vs+Vsc)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603。
虽然向上倾斜产生器603利用位于第八开关(Q8)栅极端的可变电阻(VR1)来对沟道宽度进行调节,但是可将施加到向上倾斜产生器603上的预定斜率的信号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将预定斜率的电压施加到驱动信号输出单元62上并且通过第十二开关(Q12)而将其提供给面板(Cp)。此时,将向上倾斜波形提供给面板(Cp)。
设置/扫描操作单元61在重置时段期间将向上倾斜波形提供给面板(Cp),同时重复该处理。
按照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通过产生向上倾斜波形并且在重置时段期间将其施加到面板(Cp)上来执行普通的重置操作,虽然与图4的情况相比,省略了用于传递维持电流的其具有大容量的第六开关(Q6)。此外,与图4的情况相比,因为省略了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容器(C2)、以及第五开关(Q5),因此电路占用区域降低了并且生产成本降低了。
<第二实施例>
图8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括第一电压供给单元80、设第一设置供给单元81、第二设置供给单元82、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下降供给单元86、负极扫描电压供给单元87、连接在第一设置供给单元81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之间的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84、以及连接在第一设置供给单元81与第一电压供给单元80之间的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85。
第一设置供给单元81包括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下述设置电压源(V2=Vst)之间的第一反向电流截断器801和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以及位于能量恢复电路80与设置电压源(V2=Vst)之间的第二电压存储单元800,所述设置电压源(V2=Vst)提供其即就是第二电压的设置电压。
第一反向电流截断器801包括第三二极管(D3)并且截断其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800流向设置电压源(V2=Vst)的反向电流。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800包括第二电容器(C2)并且将设置电压源(V2=Vst)与维持电压(V1=Vs)的总和提供给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所述维持电压(V1=Vs)其即就是能量恢复电路80所提供的第一电压。
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包括第五开关(Q5),但是第一可变电阻(VR1)附连于第五开关(Q5)的栅极端上。此外,通过在重置时段期间响应所未示出的控制信号来对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的第五开关(Q5)进行转换并且将设置电压提供给第一节点(n1)。
第二设置供给单元82包括连接在下述扫描电压源(V3=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805、以及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sc)与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或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之间的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806,所述扫描电压源(V3=Vsc)提供其即就是第三电压的扫描电压。
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805包括第九开关(Q9)。
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806包括第四二极管(D4)并且用于截断从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流向扫描电压源(V3=Vsc)的反向电流。
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包括第三电容器(C3),该第三电容器(C3)用于存储其即就是第三电压的扫描电压,并且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的一个端通常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一个端、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84的一个端、以及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805的一个端相连,并且其另一端通常与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806的一个端以及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的一个端相连。此外,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包括用于存储扫描电压(V3=Vsc)的电容器并且在重置时段期间将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所提供的一电压与预先存储在用于存储扫描电压的电容器(C3)中的扫描电压(V3=Vsc)的总电压提供给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也就是说,将电压Vs+Vsc+Vst提供给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
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的另一端通常与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805的另一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另一端相连。此外,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包括第八开关(Q8),但是第二可变电阻(VR2)位于第八开关(Q8)的栅极端上。在这里,接通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的第八开关(Q8)并且在重置时段的第二设置时段期间将设置电压传送给面板(Cp)。此外,虽然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805的第八开关(Q8)和第九开关(Q9)在寻址时段期间是通过时间控制器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转换的,但是它们可将扫描电压源(V3=Vsc)的电压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
参考图9对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中的用于产生重置时段的重置波形的一处理进行描述。
图9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操作的驱动波形和转换时间的时序图。假定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800的第二电容器(C2)中对设置电压源的电压(V2=Vst)进行充电并且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的第三电容器(C3)中对扫描电压源的电压(V3=Vsc)进行充电。
首先,在重置时段的第一设置时段期间接通第一电压供给单元80的第三开关(Q3)、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的第五开关(Q5)、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84的第七开关(Q7)、以及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805的第九开关(Q9)。此外,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第十三开关(Q13)连续的保持接通状态,断开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85的第六开关(Q6),并且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的第八开关(Q8)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第十二开关(Q12)连续的保持断开状态。提供维持电压(V1=Vs),该维持电压即就是来自第一电压供给单元80的第一电压。通过第六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七开关(Q7)、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第十三开关(Q13)而将第一电压供给单元8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1=Vs)提供给面板(Cp)。因此,面板(Cp)的电压快速升至电压Vs。
另一方面,将存储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800的第二电容器(C2)中的设置电压(V2=Vst)添加到维持电压源的电压(V1=Vs)上并且此后将该总电压提供给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的第五开关(Q5)。虽然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利用位于第五开关(Q5)栅极端上的第一可变电阻(VR1)来对沟道宽度进行调节,但是它可将第二电压存储单元800的第二电容器(C2)所提供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第一节点(n1)。通过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第七开关(Q7)和第十三开关(Q11)而将施加到第一节点(n1)上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面板(Cp)。此时,将第一向上倾斜脉冲(Ramp-up)提供给面板(Cp)。
在施加了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之后,在已施加到面板(Cp)上的电压升高到电压(Vs+Vst)之后,接通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的第八开关(Q8)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的第十二开关(Q12)并且断开第九开关(Q9)和第十三开关(Q13)。此时,第二节点(n2)的电压变成电压(Vs+Vst)。因此,将存储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的第三电容器(C3)中的扫描电压源的电压(V3=Vsc)添加到电压(Vs+Vst)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虽然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利用位于第八开关(Q8)栅极端上的第二可变电阻(VR2)来对沟道宽度进行调节,但是它可利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803的第三电容器(C3)所提供的电压(Vs+Vst+Vsc)而将其具有预定斜率的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83。
虽然第一设置供给单元81和第二设置供给单元重复该处理,但是它们可在重置时段期间将第一向上倾斜脉冲和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面板(Cp)。此时,优选的是第一设置时段的第一向上倾斜脉冲的斜率和第二设置时段的第二向上倾斜脉冲的斜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第一向上倾斜产生器802和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804对沟道宽度调节相同的变化量并且由此产生其具有相同斜率的第一向上倾斜脉冲和第二向上倾斜脉冲。
因此,重置电压进一步升高并且因此可执行更有效的重置操作,以便可提高驱动时的驱动效率。
<第三实施例>
图10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包括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01、第三电压供给单元102、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下降供给单元106、负极电压供给单元107、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4、以及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5。此时,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4连接在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01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之间。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5连接在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01与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之间。也就是说,与图8相比较,图10中省略了位于第八开关(Q8)栅极端上的第二可变电阻(VR2)。
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01包括连接在其即就是第二电压的设置电压源(V2=Vst)与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一反向电流截断器1002以及位于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与设置电压源(V2=Vst)之间的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000。
第一反向电流截断器1002包括第三二极管(D3)并且截断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000流向设置电压源(V2=Vst)的反向电流。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000包括用于存储设置电压(V2=Vst)的第二电容器(C2),将维持电压(Vs)添加到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所提供的设置电压源(V2=Vst)的电压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
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包括第五开关(Q5)。此时,将可变电阻(VR1)附连在第五开关(Q5)的栅极端上。此外,通过在重置时段期间响应所未示出的控制信号来对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的第五开关(Q5)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将设置电压(V2=Vst)提供给第一节点(n1)。
第三电压供给单元102包括连接在其即就是第三电压的扫描电压源(V3=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电压存储单元1003、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3=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005,以及连接在扫描电压源(V3=Vsc)与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或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之间的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1006。
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005包括第九开关(Q9)。
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1006包括第四二极管(D4)并且用于截断从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流向扫描电压源(V3=Vsc)的反向电流。
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包括第八开关(Q8)并且在设置时段期间对存储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中的将要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的扫描电压(V3=Vsc)进行控制。也就是说,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在设置时段期间对扫描电压的供给进行控制。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的另一端通常与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005的另一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的另一端相连。在这里,在重置时段的设置时段期间接通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的第八开关(Q8)并且由此将该设置电压传送到面板(Cp)。此外,虽然通过在寻址时段期间响应时间控制器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对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005的第八开关(Q8)和第九开关(Q9)进行转换,但是它们可将扫描电压源(V3=Vsc)的电压提供给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
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包括第三电容器(C3),该第三电容器(C3)用于存储其就是第三电压的扫描电压(V3=Vsc),并且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的一个端通常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的一个端、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4的一个端、以及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005的一个端相连,并且其另一端通常与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106的一个端以及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的一个端相连。此外,将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在重置时段期间所提供的电压添加到预先存储在第三电容器(C3)中的扫描电压(V3=Vsc)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也就是说,将电压(Vs+Vsc+Vst)提供给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
参考图11对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中的用于产生重置时段的重置波形的处理进行描述。
图1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操作的驱动波形和转换时间的时序图。在这里,假定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000的第二电容器(C2)中对设置电压源的电压(V2=Vst)进行充电并且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的第三电容器(C3)中对扫描电压源的电压(V3=Vsc)进行充电。
首先,在重置时段的设置时段期间,接通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的第三开关(Q3)、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的第五开关(Q5)、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4的第七开关(Q7)、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的第八开关(Q8)、以及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的第十二开关(Q12)。断开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05的第六开关(Q6)并且使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005的第九开关(Q9)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03的第十三开关(Q13)保持断开状态。
此时,提供维持电压(V1=Vs),该维持电压即就是来自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的第一电压。通过第六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七开关(Q7)、以及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的第三电容器(C3)、第八开关(Q8)、以及第十二开关(Q12)而将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1=Vs)提供给面板(Cp)。因此,将存储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003的第三电容器(C3)中的扫描电压(V3=Vsc)添加到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1=Vs)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面板(Cp),以便面板(Cp)的电压(Vs+Vsc)快速升高。
另一方面,将存储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000的第二电容器(C2)中的设置电压添加到维持电压源的电压(V1=Vs)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的第五开关(Q5)。虽然向上倾斜产生器1001利用位于第五开关(Q5)栅极端上的可变电阻(VR1)来对沟道宽度进行调节,但是它可将第二电容器(C2)所提供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第一节点(n1)。通过第七开关(Q7)、第三电容器(C3)、以及第十二开关(Q12)而将施加到第一节点(n1)上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面板(Cp)。此时,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面板(Cp)。在这里,已施加到面板(Cp)上的向上倾斜脉冲从电压(Vs+Vsc)而升高到电压(Vs+Vsc+Vst)。也就是说,位于向上倾斜脉冲起始点的电压升高到电压(Vs+Vsc)而不是电压Vs。因此,位于向上倾斜脉冲最后点的电压也升高到电压(Vs+Vsc+Vst)。
也就是说,当将维持电压(V1=Vs)施加到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上时,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01产生了其从维持电压(V1=Vs)上升到维持电压与设置电压的总电压(Vs+Vst)的向上倾斜脉冲。此时,因为将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第三电容器(C3)上并且接通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1004,因此施加到面板的脉冲具有其从电压(Vs+Vst)升至电压(vs+vst+vsc)的波形。
此外,在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面板(Cp)之后,断开第三开关(Q3)、第五转换开关(Q5)、第七开关(Q7)、第八开关(Q8)、以及第十开关(Q10),第六开关(Q6)保持断开状态,并且接通第九开关(Q9)和第十一开关(Q11)。当断开第五开关(Q5)和第十二开关(Q12)时,仅将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00所提供的电压Vs暂时应用到第一节点(n1),以便面板(Cp)的电压快速降至电压Vs。
虽然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01和第三电压供给单元102重复这种处理,但是它们在重置时段期间可将其具有比较高电压的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面板(Cp)。
因此,重置电压进一步在等离子显示板的重置时段升高,并且因此可执行更有效的重置操作,以便可提高驱动时的驱动效率。
<第四实施例>
图12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包括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21、第三电压供给单元122、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下降供给单元126、负极电压供给单元127、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4、以及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5。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4连接在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21与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之间。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5连接在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21与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之间。也就是说,与图10相比较,图12中省略了图10所示第三电压供给单元的第八开关(Q8)和第九开关(Q9)。
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21包括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其即就是第二电压的设置电压源(V2=Vst)之间的第一反向电流截断器1202和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以及位于设置电压源(V2=Vst)与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之间的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
第一反向电流截断器1202包括第三二极管(D3)并且截断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流向设置电压源(V2=Vst)的反向电流。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包括用于存储设置电压(V2=Vst)的第二电容器(C2)并将设置电压源(V2=Vst)的电压添加到其即就是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所提供的第一电压的维持电压(V1=Vs)上并且此后将总电压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
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包括第五开关(Q5)。将可变电阻(VR1)附连在第五开关(Q5)的栅极端上。此外,通过在重置时段期间响应所未示出的一控制信号来对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的第五开关(Q5)进行转换并且由此将设置电压(V2=Vst)提供给第一节点(n1)。
第三电压供给单元122包括连接在用于提供第三电压的扫描电压源(V3=Vsc)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此外,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1204位于扫描电压源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或者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之间。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包括第三电容器(C3),该第三电容器用于存储其即就是第三电压的扫描电压(V3=Vsc)。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的一个端通常与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的一个端以及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4的一个端相连,并且其另一端通常与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1204的一个端以及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的另一端相连。
第二反向电流截断器1204包括第四二极管(D4),该第四二极管用于截断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的第三电容器(C3)流向扫描电压源(V3=Vsc)的反向电流。
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包括第一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5和第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1206。此外,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将从位于第一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5与第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6之间的位置所施加的驱动信号输出到面板(Cp)。
第一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5包括第十二开关(Q12)并且在重置时段的设置时段期间将设置电压提供给面板(Cp)。
第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6包括第十三开关(Q13)并且在重置时段的下降时段期间将下降电压提供给面板(Cp)。
参考图13对本发明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中的用于产生重置时段的重置波形的处理进行描述。
图13给出了根据用于在图12所示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的重置时段产生向上倾斜脉冲的驱动方法的开关操作的时序图。在这里,假定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的第二电容器(C2)中对设置电压源的电压(V2=Vst)进行充电并且在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203的第三电容器(C3)中对扫描电压源的电压(V3=Vsc)进行充电。首先,在重置时段的设置时段期间,接通包含在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的第三开关(Q3)之内的第一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5的第十二开关(Q12)、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的第五开关(Q5)、第一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4的第七开关(Q7)、以及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断开第二电流通路控制单元125的第六开关(Q6),并且包含在电流通路选择和驱动信号输出单元123之内的第二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6的第十三开关(Q13)保持断开状态。
此时,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提供了维持电压(V1=Vs)。通过第六开关(Q6的内部二极管、第七开关(Q7)、第三电压存储单元1203的第三电容器(C3)、以及第一电流通路选择控制单元1205的第十二开关(Q12)而将第一电压供给单元120所提供的维持电压(Vs)提供给面板(Cp)。因此,面板(Cp)的电压快速升高到电压(Vs+Vsc)。
另一方面,将存储在第二电压存储单元1200的第二电容器(C2)中的设置电压(V2=Vst)添加到维持电压源的电压(V1=Vs)上并且由此将总电压提供给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的第五开关(Q5)。虽然向上倾斜产生器1201利用位于第五开关(Q5)栅极端上的可变电阻(VR1)来对沟道宽度进行调节,但是它可将第二电容器(C2)所提供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第一节点(n1)。通过第七开关(Q7)、第三电容器(C3)、以及第十二开关(Q12)而将施加到第一节点(n1)上的预定斜率的电压提供给面板(Cp)。此时,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面板(Cp)。已施加到面板(Cp)上的向上倾斜脉冲从电压(Vs+Vsc)升高到电压(Vs+Vsc+Vst)。
虽然第二电压供给单元121和扫描电压供给单元123重复这种处理,但是它们可在重置时段期间将比较高电压的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面板(Cp)。
因此,即使等离子显示板驱动装置的部件数目降低了,重置电压也可进一步升高,并且由此可执行更加有效的重置操作,以便可提高驱动时的驱动效率并且可降低驱动装置的生产成本。
由此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很明显的是其可在许多方面变化。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所有这些修改包含在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
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在设置时段将第一电压提供给该电极;以及
设置/扫描操作单元,该设置/扫描操作单元在设置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而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并且在寻址时段利用一个电压源而将第二电压提供给该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设置/扫描操作单元包括:
第二电压存储单元,该第二电压存储单元存储第二电压并且当施加了第一电压时提供其与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总电压;以及
向上倾斜产生单元,当第二电压存储单元提供了总电压时,该向上倾斜产生单元产生了其从第一电压上升到总电压的向上倾斜脉冲。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第二电压存储单元具有其与向上倾斜产生单元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接收第一电压的另一端;
向上倾斜产生单元具有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且与第二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将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电极上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向上倾斜产生器包括可变电阻以及由晶体管组成的开关,并且
该可变电阻与晶体管的栅极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信号输出单元,该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可提供用于驱动电极的脉冲,
其中驱动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上部开关以及下部开关,并且
该上部开关将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电极。
6.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电压施加到电极上;以及
施加下述向上倾斜脉冲,所述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当对该电极扫描时所使用的第二电压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驱动方法,其中第一电压是用于对维持放电进行维持的维持电压。
8.一种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
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提供第一电压;
第一设置供给单元,该第一设置供给单元将下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所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与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以及
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在施加了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之后,该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将下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该电极,所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上升到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并且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将第三电压提供给该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二设置供给单元包括:
第三电压存储单元,该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存储第三电压并且当施加了第一总电压时提供第二总电压;以及
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当第三电压存储单元提供了第二总电压时,该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产生了从第一总电压上升到第二总电压的第二向上倾斜脉冲。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具有与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单元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接收第一总电压的另一端;并且
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单元具有用于接收第三电压的且与第三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施加第二向上倾斜脉冲的另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驱动装置,其中第二向上倾斜产生器包括可变电阻以及由晶体管组成的开关,并且
该可变电阻与晶体管的栅极端相连。
1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电压施加到电极;
将下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施加到电极,所述第一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与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一总电压;以及
在施加了向上倾斜脉冲之后,将下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提供给电极,所述第二向上倾斜脉冲上升到其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以及当对该电极进行扫描时所提供的第三电压的总和相对应的第二总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驱动方法,其中第一向上倾斜脉冲和第二向上倾斜脉冲具有相同斜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驱动方法,其中第一电压是形成了维持放电的维持电压。
15.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电极;
第一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一电压供给单元将第一电压提供给电极;
第二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二电压供给单元产生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该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以及
第三电压供给单元,该第三电压供给单元将当执行扫描时所使用的第三电压添加到向上倾斜脉冲上的结果提供给该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显示板装置,其中第三电压供给单元包括:
第三电压存储单元,该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存储第三电压并且提供当产生了向上倾斜脉冲时将第三电压添加到向上倾斜脉冲上的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显示板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该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对第三电压存储单元所提供的将要施加到该电极上的结果进行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等离子显示板装置,其中第三电压存储单元具有与第三电压相连的用于将该结果提供给电极的一个端以及用于接收向上倾斜脉冲的另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等离子显示板装置,其中第三电压供给控制单元具有用于接收第三电压的且与第三电压存储单元的一个端相连的一个端以及用于将该结果施加到电极上的另一端。
2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电压施加到电极上;
当施加了第一电压时,产生了下述向上倾斜脉冲,所述向上倾斜脉冲从第一电压上升到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总和;以及
将向上倾斜脉冲添加到第三电压上的结果施加到电极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第一电压是形成了维持放电的维持电压。
CNB2005100999702A 2004-09-10 2005-09-12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0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72768A KR100571212B1 (ko) 2004-09-10 2004-09-10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040072768 2004-09-1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8738XA Division CN101609641B (zh) 2004-09-10 2005-09-12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0068A true CN1750068A (zh) 2006-03-22
CN100550087C CN100550087C (zh) 2009-10-14

Family

ID=3615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873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9641B (zh) 2004-09-10 2005-09-12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B20051009997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087C (zh) 2004-09-10 2005-09-12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873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9641B (zh) 2004-09-10 2005-09-12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72616B2 (zh)
EP (1) EP1635323A3 (zh)
JP (1) JP5179001B2 (zh)
KR (1) KR100571212B1 (zh)
CN (2) CN1016096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868B (zh) * 2006-11-07 2010-06-02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8360B1 (ko) * 2005-02-17 2006-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0837159B1 (ko) * 2005-07-11 2008-06-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KR100769902B1 (ko) * 2005-08-08 2007-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81044B1 (ko) * 2005-10-31 2007-0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KR100774906B1 (ko) * 2006-01-21 200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43608B1 (ko) * 2006-04-20 2012-05-11 페어차일드코리아반도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에너지회수 및 방전유지를위한 파워모듈
KR100780266B1 (ko) * 2006-05-24 2007-11-28 주식회사 카엘 반도체 제조용 가스 제어 필터
KR100802333B1 (ko) * 2006-10-10 2008-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96693B1 (ko) * 2006-10-17 2008-0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와 구동 방법
KR100877819B1 (ko) * 2006-11-07 2009-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45003A (ko) * 2006-11-17 2008-05-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78455B1 (ko) * 2006-12-18 2007-11-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
KR100823482B1 (ko) * 2007-03-12 2008-04-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
KR100859696B1 (ko) * 2007-04-09 2008-09-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장치
JP4946593B2 (ja) 2007-04-20 2012-06-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9152616B2 (en) * 2011-04-28 2015-10-06 Flipboard, Inc. Template-based page layout for web content
US9598945B2 (en) 2013-03-15 2017-03-21 Chevron U.S.A. Inc. System for extraction of hydrocarbons undergrou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2908A (ja) * 1997-08-01 1999-02-26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装置
JP3556108B2 (ja) * 1998-12-03 2004-08-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Pdpの駆動方法
US6653795B2 (en) * 2000-03-14 2003-1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using selective writing and selective erasure
JP2002072957A (ja) * 2000-08-24 2002-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4768134B2 (ja) * 2001-01-19 2011-09-07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0404839B1 (ko) * 2001-05-15 2003-11-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어드레스 방법 및 장치
KR100400007B1 (ko) * 2001-06-22 2003-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 회수율을 개선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KR100433213B1 (ko) * 2001-09-14 2004-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JP3907528B2 (ja) * 2002-05-29 2007-04-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467452B1 (ko) * 2002-07-16 2005-0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458581B1 (ko) * 2002-07-26 2004-12-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557201B2 (ja) * 2002-08-13 2010-10-06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CN1689061A (zh) * 2002-10-02 2005-10-26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JP4434642B2 (ja) * 2002-10-24 2010-03-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
KR100484647B1 (ko) * 2002-11-11 2005-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및 구동방법
KR100487809B1 (ko) * 2003-01-16 200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0502895B1 (ko) * 2003-03-18 2005-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회로
JP4321675B2 (ja) 2003-03-31 2009-08-26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542227B1 (ko) * 2004-03-10 2006-01-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및 구동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868B (zh) * 2006-11-07 2010-06-02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7978155B2 (en) 2006-11-07 2011-07-12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35323A3 (en) 2006-10-25
JP5179001B2 (ja) 2013-04-10
US20060055635A1 (en) 2006-03-16
KR100571212B1 (ko) 2006-04-17
CN101609641A (zh) 2009-12-23
JP2006079103A (ja) 2006-03-23
CN101609641B (zh) 2010-12-08
KR20060023873A (ko) 2006-03-15
US7872616B2 (en) 2011-01-18
EP1635323A2 (en) 2006-03-15
CN100550087C (zh)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0068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77308C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方法及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CN1753064A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787051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51440A (zh) 扫描驱动电路以及采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694145A (zh) 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CN1734536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25409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驱动装置和等离子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838210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01274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349242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722204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其装置
CN1804969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877672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9751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77464A (zh) 等离子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845228A (zh) 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和方法
CN1892761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22078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38723A (zh) 驱动等离子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862637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76785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09857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897083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825410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