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6368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6368A
CN1746368A CN 200510098172 CN200510098172A CN1746368A CN 1746368 A CN1746368 A CN 1746368A CN 200510098172 CN200510098172 CN 200510098172 CN 200510098172 A CN200510098172 A CN 200510098172A CN 1746368 A CN1746368 A CN 1746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lipper guide
presser feet
buckles
body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81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6368B (zh
Inventor
今井力
小池秀彦
宫田明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46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46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具有:使机针上下动作的驱动马达、重叠并保持胸罩背带的端部及挂扣体支持部件的挂扣体保持装置、将挂扣体保持装置向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在挂扣体保持装置上设有:水平移动于将挂扣体支持部件引导到缝制位置的动作位置及从挂扣体支持部件的两侧边缘向侧方离开的不动作位置的一对侧导板、按压并保持挂扣体支持部件的部件压脚、和按压并保持背带端部的辅助压脚。在控制这些机构的控制机构中具有设定机构,该设定机构,将向不动作位置移动的时间点设定在用部件压脚按压并保持挂扣体支持部件后或设定在用辅助压脚按压并保持背带端部后,在用设定机构设定的移动时间点控制驱动机构。这样,能以适合于缝制材料的时间点使侧导板离开。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胸罩包缝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制造胸罩的缝制工序中,有将装有挂钩的布片(挂扣部件)缝在背带的一端部并将装有能挂住挂钩的挂环的布片(被挂扣部件)缝在背带的另一端部的包缝工序。具体的是,在包缝工序中,如图9(a)所示,将预先缝上了挂钩101的挂扣部件102用锯齿形线迹缝在被称为衣片的背带的一端部103上。该挂扣部件102和背带的一端部103的安装部被称作外(雄)条带104。另外,如图9(b)所示,预先固定了挂环(挂孔)105的被挂扣部件106,被缝在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上。该被挂扣部件106和背带的另一端部107的安装部被称作内(雌)条带108。此时,若不进行背带的一端部103与挂扣部件102的定位、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与被挂扣部件106的定位,则不能确保外条带104、内条带108的安装强度,另外,若以扭曲或偏离的状态安装,则使外观难看,也有损于缝制品的质量。
为此,在用于进行包缝的缝纫机上,安装有能进行背带的一端部103与挂扣部件102的定位、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与被挂扣部件106的定位的挂扣体保持装置。在该挂扣体保持装置上,设有保持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保持板(定位板),用该保持板保持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以进行其定位。此时,对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下端部以夹持背带的一端部103及另一端部107的方式不进行缝合而是开放。只要在该开放部分夹持背带的一端部103及另一端部107并使其重合,则完成了包缝工序中的背带的一端部103与挂扣部件102的定位、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与被挂扣部件106的定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另外,近年来,开发了应用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两侧边缘靠接的一对侧导板的挂扣体保持装置。即,一对侧导板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两侧边缘靠接,以此限制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向宽度方向的偏离,并进行宽度方向的定位。
另外,在侧导板上,设有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前端面靠接的档块,该档块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前端面靠接,以限制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向前方的偏离。
【专利文献1】特公平7-736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登记第2543201号公报
此时,若根据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挂扣体保持装置,则在用保持板定位的状态下进行缝制,但由于当是用侧导板的挂扣体保持装置时,若侧导板是保持定位状态不动,则在进行锯齿缝制时间点针与侧导板发生干涉会妨碍缝制,所以必须从挂扣部件或被挂扣部件离开。但是该离开的时间点是固定的,在用缝制材料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宽度一致并设定好背带时,用于使背带位置对齐的手指受到侧导板的妨碍,有时难于进行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位置对齐,不能以适合于缝制材料的时间点使侧导板离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切换离开时间点的缝纫机,以便能以适合于缝制材料的时间点将侧导板离开。
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挂扣体保持装置、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挂扣体保持装置,包括;
一对侧导板,其以与缝在胸罩背带端部上的挂扣体支持部件两侧边缘接触的间隔待机,并至少可水平移动于将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引导到缝制位置的动作位置和从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的两侧边缘向侧方离开的不动作位置,和
电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侧导板移动于动作位置及不动作位置,和
部件压脚,其可进行升降动作并按压保持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该挂扣体支持部件,可载置于位于所述动作位置的所述一对侧导板之间,和
辅助压脚,其在重叠并装载于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上的所述背带的端部上可进行升降动作来按压并保持所述背带的端部;
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挂扣体保持装置向与所述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交叉的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移动机构,使得当所述一对侧导板移动到所述不动作位置以后,在包括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与所述背带的端部重叠部分的两侧边缘的周围边缘部形成线迹,进行将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与所述背带端部的缝合;
所述控制机构具有设定机构,该设定机构,将所述一对侧导板向所述不动作位置移动的时间点设定在用所述部件压脚按压并保持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以后,或设定在用所述辅助压脚按压并保持所述背带的端部以后;
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使得在由所述设定机构设定的移动时间点,将所述一对侧导板移动到不动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之1,控制机构对驱动机构进行控制,能在被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移动时间点将一对侧导板移动到不动作位置。在移动时间点中包括:在由部件压脚按压保持挂扣体支持部件以后将一对侧导板向不动作位置移动的时间点(第1移动时间点)、和在由辅助压脚按压保持背带的端部以后一对侧导板向不动作位置移动的时间点(第2移动时间点),操作者为了适合于缝制材料,利用设定机构从这些时间点中择一地选择并设定时间点,以便能切换侧导板的离开的时间点。因此,能在适合于缝制材料的时间点使侧导板离开。
例如,当指定了第1移动时间点时,在将背带的端部与挂扣体支持部件的开放部分重叠时,由部件压脚保持挂扣体支持部件,可将侧导板从挂扣体支持部件离开,所以侧导板不妨碍与背带端部重叠的操作,能提高操作性。
另一方面,当指定了第2移动时间点时,在背带的端部位置对齐的时候,由侧导板引导背带端部的设置位置,所以可容易进行位置对齐。另外,当被指定为第2移动时间点时,若在挂扣体支持部件上有位置偏离,则部件压脚能在侧导板离开之前返回初始位置并修正位置偏离。此时,若指定了第1移动时间点,则由于在一对侧导板离开以后进行位置偏离的判断,所以必须使侧导板再次位于动作位置并在侧导板之间装载挂扣体支持部件,进行矫正。例如,若是由柔软的缝制材料构成的挂扣体支持部件,则由于容易产生位置偏离,所以大多进行几次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缝制时间冥长,且操作效率恶化的可能性边高。即,若被指定为第2移动时间点,则比指定第1移动时间点时容易进行位置偏离时的矫正操作,能提高操作效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一边切换第1移动时间点及第2移动时间点,一边使侧导板离开,所以能在适合于缝制材料的时间点将侧导板离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装载于本发明缝纫机上的挂扣体保持装置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利用图1的挂扣体保持装置定位挂扣部件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挂扣体保持装置所具有的第1限制部件及第2限制部件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缝纫机的主控制结构的方块图。
图5是表示用图4的缝纫机将挂扣部件与背带的一端部定位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2的挂扣体保持装置所具有的侧导板离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用图2的挂扣体保持装置将被挂扣部件定位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内条带及外条带的说明图。
图中:1-挂扣体保持装置,3、4-侧导板用气缸(驱动源),5、6-侧导板,12-控制部(控制机构),13-部件压脚,19-储存开关(设定机构),91-辅助压脚,102-挂扣部件(挂扣体支持部件),103-背带的一端部,106-被挂扣部件(挂扣体支持部件),107-背带的另一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缝纫机。该缝纫机1,是进行胸罩包缝的缝纫机,该缝纫机具有:使机针上下动作的驱动马达、重叠并保持胸罩背带端部130、107或缝到该背带端部103、107上的挂扣体支持部件(图9的挂扣部件102及被挂扣部件106)的挂扣体保持装置20、将挂扣体保持装置20向与机针上下动作路径的交叉方向(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
图1是表示挂扣体保持装置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俯视图。该挂扣体保持装置20,进行背带的一端部103与挂扣部件102的定位、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与被挂扣部件106的定位。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挂扣体保持装置20上,作为基座的下板2与上述的移动机构连结,该下板2通过移动机构向水平方向移动。
在下板2的前端部21上,设有对着未图示的包缝缝纫机1的针板的开口部22。由此,能通过开口部22将胸罩背带的两端部103、107,或挂扣部件102、被挂扣部件106装载于针板上。另外,在距开口部22靠前方的上端面23及靠后方的上端面24上,设有用于作为定位基准的刻度25、26。该刻度25、26被平行配置且刻度线分别相互对应。
另外,在靠开口部22两侧方的下板2的上端面27、28上,设有具备沿水平方向并在开口部22内侧伸缩的气缸杆3a、4a的侧导板用气缸3、4、及将侧导板用气缸3、4固定在下板2上的固定部31、41。在固定部31、41上具有支撑侧导板用气缸3、4且被螺钉固定在下板2上的支撑板311、411。在该支撑板311、411上形成有沿侧导板用气缸3、4的伸缩方向的长孔312、412,螺钉32、42贯穿在该长孔312、412然后被拧在下板2上。即,若松开螺钉32、42,则能将侧导板用气缸3、4沿伸缩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移动长孔312、412的长度部分,以便能调整气缸杆3a、4a双方的间隔。
另外,在开口部22内,配置了分别与侧导板用气缸3、4连接且连动的一对侧导板5、6。侧导板用气缸3、4的气缸杆3a、4a在最长时的一对侧导板5、6间隔,通过对上述侧导板用气缸3、4的间隔调整,能被设定为与被定位的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同宽。因此,当侧导板用气缸3、4的气缸杆3a、4a为最长时,一对侧导板5、6以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两侧边缘靠接的间隔待机,能使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从前方进入一对侧导板5、6之间并将其引导到缝制位置。能将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引导到缝制位置的一对侧导板5、6的位置为动作位置。在该进入时,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将两侧边缘与一对侧导板5、6能一边靠接一边进入到缝制位置。在该进入之后,一对侧导板5、6最靠近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若利用侧导板用气缸3、4将一对侧导板5、6双方的间隔扩展则侧导板离开。若这样离开,则一对侧导板5、6的气缸杆3a、4a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两侧边缘向侧方离开。此时一对侧导板5、6的位置为不动作位置。
若详细地说明侧导板5、6,则是在一对侧导板5、6上设有:水平的水平部51、61、及从水平部51、61的外侧端部向上方垂直伸出且被螺钉固定设于侧导板用气缸3、4的气缸杆3a、4a前端的块体3b、4b上的垂直部52、62。
在水平部51、61上,设有:垂直部52、62伸出的长板状基板511、611、从基板511、611后端部向内侧伸出的第1延伸板512、612、与第1延伸板512、612平行的从基板511、611前端部向内侧伸出的第2延伸板513、613。第1延伸板512、612的内侧面514、614和第2延伸板513、613内侧面515、615分别沿前后方向形成为在同一平面上。该第1延伸板512、612的内侧面514、614和第2延伸板513、613内侧面515、615与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两侧边靠接,以此进行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宽度方向的定位。
在水平部51、61的第1延伸板512、612上,设有定位并按压被一对侧导板5、6所夹持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第1限制部件7、8。在第1限制部件7、8上,设有被螺钉固定在第1延伸板512、612上的螺定固定部71、81。在螺定固定部71、81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的长孔711、811,以便螺钉72、82穿过该长孔711、811然后紧固在第1延伸板512、612上。即,只要松开螺钉72、82,就能将第1限制部件7、8沿前后方向移动长孔711、811的长度部分。另外,用紧固螺钉能将第1限制部件7、8和侧导板5、6固定为一定。
螺定固定部71、81的前半部分,其内侧面712、812与第1延伸板512、612的内侧面514、614在同一面上,但螺定固定部71、81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向内侧凸出。在该凸出部713、813的前端部上设有:能垂直地向下方延伸的档块714、814、和在档块714、814内侧向斜上方倾斜并向前方延伸的第1防止部715、815。
在水平部51、61的第2延伸板513、613上,如图1所示,设有按压被一对侧导板5、6所夹持的被挂扣部件106的第2限制部件716、816。在第2限制部件716、816上,设有被螺钉固定在第2延伸板513、613上的螺定固定部717、817。在螺定固定部717、817上,形成有未图示的通孔,以便螺钉73、83能穿过该孔然后紧固在第2延伸板513、613上。以此,能利用紧固螺钉将第2限制部件716、816和侧导板5、6固定为一定。另外,在螺定固定部717、817上,设有比第2延伸板513、613向内侧凸出并向斜上方倾斜而向前方延伸的第2防止部718、818。
如图3所示,第1限制部件7、8的第1防止部715、815、及第2限制部件716、816的第2防止部718、818,平行地向斜上方倾斜。该角度α例如被设定为从水平面斜45度。此时,档块714、814的长度L,被设定为不与位于下板2下方的未图示的包缝缝纫机1的针板干涉的长度。另外,针板与第1防止部715、815的间隔及针板与第2防止部718、818的间隔被设定得比挂扣部件102及被挂扣部件106的厚度大,以便挂扣部件102及被挂扣部件106能进入。
并且,当沿针板使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进入一对侧导板5、6之间时,首先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前端与第2防止部718、818的下面(靠接面)718a、818a靠接,然后与第1防止部715、815的下面(靠接面)715a、815a靠接,然后与档块714、814靠接。即,第1防止部715、815的下面715a、815a及第2防止部718、818的下面718a、818a,位于进入后的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前端侧的部分比位于根端侧的部分低而倾斜。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当被挂扣部件106的前端与档块714、814靠接时,第2防止部718、818被配置为能位于被挂扣部件106的开放部分的根附近。因此,当在被挂扣部件106开放部分夹持背带的另一端107时,能顺利地打开开放部分。
以下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下板2的后端部上方,在上述移动机构上连结的与下板2平行的底座板9,该底座板9通过移动机构向水平方向移动。在该底座板9上,设有利用升降动作来按压被重叠置于挂扣部件102上的背带的一端部103或被置于被挂扣部件106上的背带的另一端部107的辅助压脚91。该辅助压脚91,通过相对于背带的一端部103或另一端部107升降,能按压背带的一端部103或另一端部107。在辅助压脚91上,设有:能灵活伸缩的辅助压脚用气缸92、将辅助压脚用气缸92固定于底座板9上的固定部93、将辅助压脚用气缸92的伸缩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转换部94、基于转换部94的旋转运动而进行旋转的旋转轴95、和以旋转轴95为中心旋转并能与下板2的上端面23或针板升降、靠离的辅助压脚部96。以该辅助压脚部96向下板2的上端面23或针板下降接近,可按压被装载于上端面23或针板上的背带的两端部103、107。辅助压脚部96,以能灵活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在旋转轴95上。当按压背带的另一端部103时,将辅助压脚91向后方移动并固定,以便能用下板辅助板98和辅助压脚部96按压。
在下板2的中央部上方,设有按压被装载在一对侧导板5、6之间定位的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部件压脚13。该部件压脚13,由向上下方向伸缩的部件压脚用气缸11驱动而升降(参照图4)。在部件压脚13上,设有:与部件压脚用气缸11连结的本体部131、被本体部131所支撑且按压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对压脚部132。
在压脚部132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按压挂扣部件102的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在另一端部形成有用于按压被挂扣部件106的被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4。并且,该压脚部132以能切换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及被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4是否位于前方的方式被本体部131所支撑。即,在按压挂扣部件102时,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位于前方且被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4位于后方,在按压被挂扣部件时,被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4位于前方且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位于后方地替换。
以下,参照图4说明缝纫机1的主控制结构。如图4所示,在缝纫机1上,设有控制包括侧导板5、6的各驱动部的控制部(控制机构)12。在控制部12上,电气连接了用于驱动作为本发明的驱动马达的主轴马达驱动器301、用于驱动作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的驱动X/Y马达的X/Y马达驱动器302、用于切换一对侧导板5、6移动时间点的储存开关(设定机构)19、存储部18。
在控制部12上,通过I/O接口17电气连接着使部件压脚用气缸11进行驱动的部件压脚用开关14、使辅助部件压脚用气缸92进行驱动的辅助部件压脚用开关15、传递定位结束的缝制开始开关16、侧导板用气缸3、4、辅助部件压脚用气缸92、和部件压脚用气缸11。
并且,控制部12按照写入存储部18中的控制程序或控制数据,在一对侧导板5、6移动到不动作位置以后,控制作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侧导板用气缸3、4、辅助部件压脚用气缸92、部件压脚用气缸11、和主轴马达及X/Y马达,以便在包括挂扣体支撑部件(挂扣部件102、被挂扣部件106)与背带的端部103、107重叠部分的两侧边缘的周围边缘部上形成线迹,进行挂扣体支撑部件与背带的端部103、107的缝合。
例如,在控制数据中,作为一对侧导板5、6的移动时间点,是第1移动时间点和第2移动时间点。
第1移动时间点被设定为在挂扣体支撑部件被部件压脚13按压保持之后,使一对侧导板5、6从挂扣体支撑部件离开到不动作位置并能用辅助压脚91按压保持背带的端部103、107。即,一对侧导板5、6向不动作位置的移动时间点,是在用部件压脚13按压保持了挂扣体支撑部件之后。
另一方面,第2移动时间点被设定为在挂扣体支撑部件被部件压脚13按压保持之后,用辅助压脚91按压保持背带的端部103、107并使一对侧导板5、6离开挂扣体支撑部件。即,一对侧导板5、6向不动作位置的移动时间点,是在用辅助压脚91按压保持了背带的端部103、107之后。
该第1移动时间点或第2移动时间点,是当被操作者选择并操作了储存开关19时,储存开关19根据该操作而设定一对侧导板5、6向不动作位置的移动时间点,控制部12根据该设定,控制一对侧导板5、6的驱动源,即控制侧导板用气缸3、4。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缝纫机1的作用。
首先,说明将背带的一端部103和挂扣部件102的缝制。
操作者如图2所示,使部件压脚13上的压脚部132的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位于前方。另外,操作者从侧导板5、6上拆下第2限制部件716、816,再将辅助压脚91的辅助压脚部96移动到能按压背带的一端部103的位置。然后将下板辅助板98安装到下板2上。随后,操作者以该被缝合的挂扣部件102为基础,调整一对侧导板5、6的间隔及档块714、814的位置。
在调整一对侧导板5、6的间隔时,操作者使侧导板用气缸3、4向伸缩方向移动,使第1延伸板512、612的内侧面514、614及第2延伸板513、613的内侧面515、615位于与挂扣部件102宽度一致的刻度25、26的刻度线上。并且,在该间隔调整时,侧导板用气缸3、4的气缸杆3a、4a处于最伸长的状态(最长时)。
另一方面,在调整档块714、814的位置时,操作者向前后方向移动第1限制部件7、8,使档块714、814位于缝制时的挂扣部件102的前端。
当调整结束时,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操作者选择第1移动时间点或第2移动时间点,并操作储存开关19(步骤S1)。当操作者操作储存开关19并选择了第1移动时间点时,控制部12从存储部18读出第1移动时间点,开始定位动作并向步骤S2转移。
在步骤S2中,控制部12控制侧导板用气缸3、4、部件压脚用气缸11及辅助压脚用气缸92,将一对侧导板5、6、部件压脚13及辅助压脚91向初始位置移动。此时,一对侧导板5、6的初始位置是动作位置,部件压脚13的初始位置是使升降范围的最高位地点,辅助压脚91的初始位置是转动范围的最高位地点。
当结束了向初始位置的移动时,操作者从前方沿缝纫机1的针板将挂扣部件102装载于在动作位置待机的一对侧导板5、6之间。
此时,由于本实施例的挂扣部件102比从被挂扣部件106前端到开放部分根的长度短,所以即使没有一边与侧导板5、6的第2延伸板513、613的内侧面515、615靠接一边进入,而只一边与侧导板5、6的第1延伸板512、612的内侧面514、614靠接一边进入。在该进入时,由于在挂扣部件102的前端部与第1防止部715、815的下面715a、815a靠接以后与档块714、814靠接,所以操作者若确认了挂扣部件102与档块714、814靠接则停止进入。至此,结束了挂扣部件102的定位(步骤S3)。
当挂扣部件102被定位了时,控制部12判断是否有对部件压脚用开关14的操作,当有操作时则向步骤S5转移,当没有操作时以该状态待机(步骤S4)。
当操作者操作了部件压脚用开关14时,控制部12向步骤S5转移,驱动部件压脚用气缸11,使部件压脚13下降,直到压脚部132的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压住挂扣部件102的前端部为止。此时,由于第1防止部715、815与挂扣部件102的上面靠接,所以能防止挂扣部件102的拱起。
当用部件压脚13按压保持挂扣部件102的前端部时,控制部12驱动侧导板用气缸3、4,使侧导板用气缸3、4缩入。当侧导板用气缸3、4缩入时,如图6所示,随着该缩入,侧导板5、6沿水平移动到不动作位置。即,由于第1限制部件7、8也沿水平移动,所以侧导板5、6能在维持档块714、814及第1防止部715、815的垂直方向位置状态下,从挂扣部件102离开(步骤S6)。
在侧导板5、6离开后,操作者判断在被部件压脚13按压保持的挂扣部件102位置是否产生了偏离,当判断有位置偏离时,操作部件压脚用开关14(步骤S7)。控制部12根据该操作,向步骤S2转移,并控制侧导板用气缸3、4、部件压脚用气缸11,将一对侧导板5、6、部件压脚13向初始位置移动。并且,当在该步骤S7中没有操作部件压脚用开关14时,控制部12则以该状态待机。
当操作者判断在步骤S7中位置对齐正确时,操作者接着夹持背带的一端部103并将其重叠在挂扣部件102的开放部分上(步骤S8)。
当设置好背带的一端部103时,控制部12判断是否操作了辅助部件压脚用开关15,当判断为有操作时向步骤S10转移,当判断为没有操作时以该状态待机(步骤S9)。
在步骤S10中,控制部12驱动辅助压脚用气缸92,使旋转轴95旋转,直到辅助压脚91的辅助压脚部96压住背带的一端部103。以此,挂扣部件102被挂扣部件用压脚133按压保持,并且背带的一端部103被辅助压脚91按压保持。
这样,当挂扣部件102及背带的一端部103被按压并固定时,操作者为了开始缝制而操作缝制开始开关16(步骤S11)。控制部12根据该操作,确认定位结束,并对主轴马达驱动器301及X/Y马达驱动器302给予缝制开始的指令。由此,开始缝制(步骤S12),并在包括挂扣部件102与背带的一端部103重叠部分的两侧边缘的周边部上形成线迹,将挂扣部件102与背带的一端部103缝合。另外,在步骤S12中,当没有对部件压脚用开关14进行操作时,控制部12以该状态待机。
另一方面,当操作者在步骤S1中选择第2移动时间点而操作储存开关19时,控制部12从存储部18读出第2移动时间点并开始定位动作,向步骤S21转移。
在步骤S21中,控制部12控制侧导板用气缸3、4、部件压脚用气缸11及辅助部件压脚用气缸92,将一对侧导板5、6、部件压脚13及辅助压脚91向初始位置移动。
当结束了向初始位置的移动时,操作者将挂扣部件102从前方沿缝纫机1的针板装载于在动作位置待机的一对侧导板5、6之间(步骤S22)。
当挂扣部件102被定位时,控制部12判断是否对部件压脚用开关14进行了操作,当有操作时则向步骤S4转移,当没有操作时以该状态待机(步骤S23)。
当操作者操作了部件压脚用开关14时,控制部12向步骤S4转移,并驱动部件压脚用气缸11,使部件压脚13下降,直到压脚部132的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3压住挂扣部件102的前端部为止。
然后,操作者判断在被部件压脚13按压保持的挂扣部件102位置是否产生了偏离,当操作者判断有位置偏离时,操作部件压脚用开关14(步骤S25)。控制部12根据该操作,向步骤S21转移,并控制部件压脚用气缸11,将部件压脚13向初始位置移动。并且,当在该步骤S25中没有操作部件压脚用开关14时,控制部12以该状态待机。
当操作者判断在步骤S7中位置对齐正确时,操作者夹持背带的一端部103并将其重叠在挂扣部件102的开放部分上(步骤S26)。
当设置了背带的一端部103时,控制部12判断是否操作了辅助部件压脚用开关15,当判断有操作时向步骤S28转移,当判断没有操作时以该状态待机(步骤S27)。
在步骤S28中,控制部12驱动辅助压脚用气缸92,使旋转轴95旋转,直到辅助压脚91的辅助压脚部96压住背带的一端部103。以此,挂扣部件102被部件用压脚133按压,并且背带的一端部103被辅助压脚91按压。此时,由于第1防止部715、815与挂扣部件102上面靠接,所以能防止挂扣部件102拱起。
这样,当挂扣部件102及背带的一端部103被按压保持并固定时,控制部12判断是否有对缝制开始开关16进行了操作,当判断有操作时向步骤S30转移,当判断没有操作时以该状态待机(步骤S29)。
在步骤S30中,控制部12驱动侧导板用气缸3、4,并将侧导板5、6从挂扣部件102离开到不动作位置为止。
当侧导板5、6被离开时,控制部12确认定位结束,对缝纫机1的主轴马达驱动器301及X/Y马达驱动器302给予缝制开始的指令,并开始缝制(步骤S12)。
以下,说明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与被挂扣部件106的缝制。
此时,如图7所示,操作者使部件压脚13上的压脚部132的被挂扣部件用压脚部134位于前方。另外,操作者将第2限制部件716、816安装在一对侧导板5、6上,再将辅助压脚91的辅助压脚部96移动到能按压背带的另一端部107的位置。然后将下板辅助板98从下板2上拆下。随后,操作者以该将要被缝合的被挂扣部件106为基础,按照与挂扣部件102时一样的顺序,调整一对侧导板5、6的间隔及档块714、814的位置。
当调整结束时,操作者选择第1移动时间点或第2移动时间点,并操作储存开关19。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的是被指定为第1移动时间点的情况,关于被指定为第2移动时间点时的说明,是以缝制上述背带的一端部103与挂扣部件102时相同顺序进行定位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1,由于控制部12在第1移动时间点及第2移动时间点的任意一方来控制一对侧导板5、6、部件压脚13及辅助压脚91的各个驱动源,所以能一边切换第1移动时间点及第2移动时间点,一边使一对侧导板5、6离开。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控制部12根据来自储存开关19的输入结果来控制侧导板用气缸3、4,所以能以由操作者根据储存开关19指定的移动时间点使一对侧导板5、6离开。即,能根据操作者的意图切换移动时间点。
例如,如果指定了第1移动时间点,则在将背带的一端部103与挂扣部件102的开放部分重叠时,或将背带的另一端部107与被挂扣部件106的开放部分重叠时,由于侧导板5、6从挂扣部件102及被挂扣部件106离开,不妨碍重叠作业,所以提高了生产率。
另一方面,在指定了第2移动时间点时,若在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上有位置偏离,则在侧导板5、6离开之前,部件压脚13能返回初始位置并修正位置偏离。此时,若指定了第1移动时间点,则在一对侧导板5、6离开之后为了判断位置偏离,必须再次将侧导板5、6移动到动作位置,然后重新进行将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装载于侧导板5、6之间的操作。例如在缝制由柔软缝制材料构成的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时,由于容易产生位置偏离,所以大多进行几次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缝制时间很长,且操作业效率恶化的可能性高。即,若被指定为第2移动时间点,则比指定第1移动时间点时容易进行位置偏离时的矫正作业。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当然也能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被指定为第2移动时间点时,操作者将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位置对齐(步骤S22),将部件压脚13下降(步骤S23),用部件压脚13保持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步骤S24),然后,将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与背带的一端部103或另一端部107重叠(步骤S26),但也可以在将部件压脚13下降之前的步骤S22的时间点,进行将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的位置对齐以及将挂扣部件102或被挂扣部件106与背带的一端部103或另一端部107的位置对齐的两个动作,然后,再将部件压脚13下降。

Claims (1)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挂扣体保持装置、移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挂扣体保持装置,包括;
一对侧导板,其以与缝在胸罩背带端部上的挂扣体支持部件两侧边缘接触的间隔待机,并至少可水平移动于将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引导到缝制位置的动作位置和从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的两侧边缘向侧方离开的不动作位置,和
电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侧导板移动于动作位置及不动作位置,和
部件压脚,其可进行升降动作并按压保持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该挂扣体支持部件,可载置于位于所述动作位置的所述一对侧导板之间,和
辅助压脚,其在重叠并装载于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上的所述背带的端部上可进行升降动作来按压并保持所述背带的端部;
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挂扣体保持装置向与所述机针的上下动作路径交叉的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移动机构,使得当所述一对侧导板移动到所述不动作位置以后,在包括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与所述背带的端部重叠部分的两侧边缘的周围边缘部形成线迹,进行将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与所述背带端部的缝合;
所述控制机构具有设定机构,该设定机构,将所述一对侧导板向所述不动作位置移动的时间点设定在用所述部件压脚按压并保持所述挂扣体支持部件以后,或设定在用所述辅助压脚按压并保持所述背带的端部以后;
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使得在由所述设定机构设定的移动时间点,将所述一对侧导板移动到不动作位置。
CN 200510098172 2004-09-10 2005-09-12 缝纫机 Active CN1746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64734 2004-09-10
JP2004-264734 2004-09-10
JP2004264734A JP4455240B2 (ja) 2004-09-10 2004-09-10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368A true CN1746368A (zh) 2006-03-15
CN1746368B CN1746368B (zh) 2011-04-20

Family

ID=3615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98172 Active CN1746368B (zh) 2004-09-10 2005-09-12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55240B2 (zh)
CN (1) CN17463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0901A (zh) * 2020-10-26 2021-01-12 温州盛阳服装有限公司 可自动对位调节的文胸加工缝纫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9852B2 (ja) * 2012-08-03 2016-08-17 グンゼ株式会社 整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5673A (en) * 1979-09-10 1981-06-30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employed in the attachment of hook and eye tape portions to a brassiere
CN1078278C (zh) * 1997-11-05 2002-01-23 长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有包缝及双直线缝纫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CN2332743Y (zh) * 1998-06-03 1999-08-11 顾飞龙 缝纫机压脚控制机构
IT1314415B1 (it) * 2000-06-23 2002-12-13 Vi Be Mac Spa Dispositivo per il controllo della pressione dei piedini premistoffaper macchine da cucire o simili.
JP3735766B2 (ja) * 2000-07-14 2006-01-18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4623447B2 (ja) * 2001-01-31 2011-02-02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0901A (zh) * 2020-10-26 2021-01-12 温州盛阳服装有限公司 可自动对位调节的文胸加工缝纫机
CN112210901B (zh) * 2020-10-26 2022-01-28 浙江知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对位调节的文胸加工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55240B2 (ja) 2010-04-21
CN1746368B (zh) 2011-04-20
JP2006075443A (ja)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6367A (zh) 缝纫机的压布装置
CN1786313A (zh)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01054760A (zh) 缝纫机
CN1746369A (zh) 缝纫机的定位引导装置
CN1861873A (zh) 钮扣孔缝纫机
CN101063254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746368A (zh) 缝纫机
CN101058923A (zh) 锁眼缝纫机
CN1263958A (zh) 缝纫机送布装置
CN1924146A (zh) 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CN1757811A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203096368U (zh) 一种缝纫机的x向送料结构
CN105133195A (zh) 一种具有压料结构的织带机
CN1904178A (zh) 嵌条缝纫机
CN1611653A (zh) 自动缝制装置
CN1944751A (zh) 袋口滚边缝纫机的大压脚装置
CN1542191A (zh) 绕根钉扣缝纫机
CN1217078C (zh) 车辆用门的锁定控制方法以及锁定装置
CN1676715A (zh) 间隙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
CN101063255A (zh) 缝纫机
CN1039734C (zh) 包缝缝纫机上的上刀片脱开装置
JP6603525B2 (ja) ミシン
CN1326024A (zh) 锁扣眼缝纫机的布开口装置
CN1580346A (zh) 缝制系统及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CN1408923A (zh) 锁扣眼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