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1953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1953A
CN1741953A CN200480002613.3A CN200480002613A CN1741953A CN 1741953 A CN1741953 A CN 1741953A CN 200480002613 A CN200480002613 A CN 200480002613A CN 1741953 A CN1741953 A CN 1741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ounterweight
sheave
hoistwa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26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1953B (zh
Inventor
光井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41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1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41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195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驱动装置配置在井道内。驱动装置具有可旋转的驱动绳轮。并且,在井道内配置有与驱动绳轮隔开间隔配置的偏导轮。在驱动绳轮和偏导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主绳索。并且,在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和偏导轮配置在轿厢区域外。通过调整驱动装置和偏导轮各自的位置,可以缩小井道内的水平截面积。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使轿厢和对重升降的驱动装置(曳引机)配置在井道内的电梯装置(所谓的无机房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缩小建筑物中电梯装置的占用空间,提出了在井道内配置曳引机的所谓无机房电梯装置。在日本专利第2593288号公报所公开的现有无机房电梯装置中,曳引机配置在井道内的上部,并且在井道的垂直投影面上,曳引机配置在轿厢区域外。在曳引机的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主绳索。在轿厢的底部设有一对轿厢吊轮。并且,在对重的上部设有对重吊轮。主绳索从井道上部的一个绳头紧固部顺次卷绕在各轿厢吊轮、驱动绳轮以及对重吊轮上,并直至井道上部的另一个绳头紧固部。轿厢由一对轿厢导轨引导而进行升降,对重由一对对重导轨引导而进行升降。
但是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从驱动绳轮出来的主绳索直接卷绕在轿厢吊轮和对重吊轮上,因此在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必须将驱动绳轮配置成与轿厢吊轮和对重吊轮接近,从而限制了曳引机在井道内的可设置范围。
另外,由于通常在轿厢吊轮和对重吊轮之间配置有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因此为了确保曳引机的设置空间,必须扩大井道内的水平截面积,上述曳引机的可设置范围的限制妨碍了缩小井道内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能够扩大曳引机在井道内的可设置范围,并能够实现井道内空间的缩小化。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可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使轿厢和对重升降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绳轮,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该驱动装置配置在轿厢区域外;偏导轮,其与驱动绳轮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在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该偏导轮配置在轿厢区域外;以及悬吊轿厢和对重的主绳索,其卷绕在驱动绳轮和偏导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电梯装置的横向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电梯装置的横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横向截面图。
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a、2b以及一对对重导轨3a、3b。轿厢导轨2a、2b之间配置有轿厢4,在对重导轨3a、3b之间配置有对重5。轿厢4由轿厢导轨2a、2b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5由对重导轨3a、3b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
另外,图1和图2所示的电梯装置为这样一种对重侧落式电梯装置: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轿厢4和对重5在轿厢4的正面宽度方向相邻。另外,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将轿厢导轨2a、2b彼此连接的直线与将对重导轨3a、3b彼此连接的直线垂直(图2)。
在对重导轨3a、3b的上部固定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承部件6。使轿厢4和对重5升降的驱动装置(曳引机)7由支承部件6支承。驱动装置7具有:包括电动机的驱动装置主体8,和通过驱动装置主体8而旋转的驱动绳轮9。此外,驱动装置7是驱动绳轮9的轴向尺寸小于与驱动绳轮9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尺寸的曳引机,即薄形曳引机。另外,驱动装置7配置在对重5的上方。并且,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7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且配置在对重5的区域内(图2)。在该示例中,驱动装置7配置为: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绳轮9的轴线通过将对重导轨3a、3b彼此连接的直线的中心(图2)。
在对重导轨3a的上部设置有与驱动绳轮9隔开间隔配置的偏导轮10。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偏导轮10配置在轿厢4和对重5各自的区域外(图2)。另外,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偏导轮10在对重5的厚度(对重5在与将对重导轨3a、3b彼此连接的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内配置在比轿厢导轨2a更远离轿厢4的位置,并且配置在比对重导轨3a更远离对重5的位置(图2)。
在驱动绳轮9上卷绕有多根主绳索11。在轿厢4的下端部设有卷绕了主绳索11的一对轿厢吊轮12。在对重5的上端部设有卷绕了主绳索11的对重吊轮13。在该示例中,将各轿厢吊轮12彼此连接的直线与将轿厢导轨2a、2b彼此连接的直线平行。
在轿厢导轨2b的上部固定有第1绳头紧固部14。第2绳头紧固部15固定于支承部件6。主绳索11具有:与第1绳头紧固部14连接的第1端部11a,和与第2绳头紧固部15连接的第2端部11b。另外,主绳索11从第1端部11a顺次卷绕在一对轿厢吊轮12、偏导轮10、驱动绳轮9和对重吊轮13上,直至第2端部11b。即,主绳索11卷绕在驱动绳轮9和偏导轮10上,在其一端部侧悬吊轿厢4,在另一端部侧悬吊对重5。而且,为了防止主绳索11与一对轿厢吊轮12、偏导轮10、驱动绳轮9和对重吊轮13的打滑,主绳索11具有未图示的外层部分(包覆材料),该外层部分由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高摩擦材料(树脂)构成。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7和偏导轮13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因此可以使轿厢4上升到这样的位置,即,轿厢4的天棚超过驱动装置7和偏导轮13的设置高度的位置,而且,由于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可以将驱动绳轮9配置成远离轿厢吊轮12,因此不需要将驱动绳轮9配置成与轿厢吊轮12和对重吊轮13两者接近,可以扩大驱动装置7在井道1内的可设置范围。由此,可以避免轿厢导轨2a和对重导轨3a等的干涉,可以将驱动装置7配置在距轿厢4更近的位置,可以实现缩小井道1内的空间。
另外,通过改变偏导轮10、轿厢12以及轿厢导轨2a各自的位置,可以增大对重导轨3a、3b之间的间隔、增大对重5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可以缩小对重5厚度方向的尺寸,从而可以缩小实现井道1内的空间。
另外,由于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7配置在对重5的区域内,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井道1内上下方向的空间。并且,由于可以将驱动装置7配置在对重5的厚度范围内,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缩小井道1内的空间。
并且,由于主绳索11具有由高摩擦材料构成的外层部分,因此可以防止主绳索11相对驱动绳轮9、偏导轮10、一对轿厢吊轮12以及对重吊轮13打滑。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7整体配置在对重5的区域内,但是只要可以实现缩小井道1内的水平截面积,也可以将驱动装置7的一部分配置在对重5的区域内,也可以将驱动装置7配置在对重5的区域外。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将各轿厢吊轮12彼此连接的直线与将轿厢导轨2a、2b彼此连接的直线平行,但是也可以配置成: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使得将各轿厢吊轮12彼此连接的直线与将轿厢导轨2a、2b彼此连接的直线倾斜,并将各轿厢吊轮12配置在以轿厢4的重心为中心的对称位置。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电梯装置的横向断面图。图3和图4所示的电梯装置是这样一种对重后落式电梯装置: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轿厢4和对重5在轿厢4的纵深方向相邻。另外,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将对重导轨3a、3b彼此连接的直线与将轿厢导轨2a、2b彼此连接的直线平行(图4)。
在对重导轨3a、3b的上部固定有支承部件6。驱动装置7由支承部件6支承。驱动装置7具有:驱动装置主体8,和通过驱动装置主体8而旋转的驱动绳轮9。另外,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7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并且配置在对重5的区域内(图4)。
在对重导轨3b的上部设有与驱动绳轮9隔开间隔配置的偏导轮21。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偏导轮21配置在轿厢4和对重5各自的区域外,并且配置在对重5的厚度(对重5在与将对重导轨3a、3b彼此连接的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内。
在轿厢4的下端部设有一对轿厢吊轮12。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一个轿厢吊轮12与偏导轮21接近配置。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连接各轿厢吊轮12彼此的直线与轿厢4的正面宽度方向相对倾斜,并通过轿厢4的重心的附近(图4)。
在对重5的下端设有对重吊轮13。驱动绳轮9、对重吊轮13以及偏导轮21各自的轴线相互平行。
在井道1的上部固定有第1绳头紧固部14。第2绳头紧固部15由支承部件6支承。主绳索11的第1端部11a与第1绳头紧固部14连接,主绳索11的第2端部11b与第2绳头紧固部15连接。主绳索11从第1端部11a,顺次卷绕在一对轿厢吊轮12、偏导轮21、驱动绳轮9、以及对重吊轮13上,直至第2端部11b。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驱动装置7和偏导轮21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因此与实施方式1一样,可以扩大驱动装置7在井道1内的可设置空间,可以实现缩小井道1内的空间。
实施方式3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6是表示图5中的电梯装置的横向断面图。在该示例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一对反绳轮,即第1反绳轮31和第2反绳轮32。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1反绳轮31和第2反绳轮32配置在轿厢4和对重5各自的区域外(图6)。第1反绳轮31和第2反绳轮32各自的轴线与偏导轮21的轴线垂直。另外,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连接第1反绳轮31和第2反绳轮32各自的中心的直线与连接驱动绳轮9和偏导轮21各自的中心的直线垂直(图6)。并且,第1反绳轮31配置在低于第2反绳轮32的位置,并且,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第1反绳轮31配置在比第2反绳轮32更靠近偏导轮21的一侧。
主绳索11从第1端部11a顺次卷绕在一对轿厢吊轮12、第2反绳轮32、第1反绳轮31、偏导轮21、驱动绳轮9和对重吊轮13上,直至第2端部11b。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分别卷绕有主绳索11的第1反绳轮31和第2反绳轮32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因此可以使轿厢4上升到这样的位置,即,轿厢4的天棚超过第1和第2反绳轮31、32的设置高度的位置,而且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可以将各轿厢吊轮12配置在离开偏导轮21的位置,由此可以提高轿厢4中各轿厢吊轮12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一对第1和第2反绳轮31、32设置在井道1内,但是也可以在井道1内设置2对或2对以上的第1和第2反绳轮31、32。

Claims (4)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
使上述轿厢和上述对重升降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绳轮,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该驱动装置配置在上述轿厢区域外;
偏导轮,其与上述驱动绳轮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该偏导轮配置在上述轿厢区域外;以及
悬吊上述轿厢和对重的主绳索,其卷绕在上述驱动绳轮和上述偏导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上述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对重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对反绳轮,该反绳轮上卷绕有上述主绳索,并且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该反绳轮配置在上述轿厢区域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绳索具有由高摩擦材料构成的外层部分。
CN200480002613.3A 2004-02-10 2004-02-10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1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4/001393 WO2005075335A1 (ja) 2004-02-10 2004-02-10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1953A true CN1741953A (zh) 2006-03-01
CN1741953B CN1741953B (zh) 2012-10-31

Family

ID=3483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26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1953B (zh) 2004-02-10 2004-02-10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714934A4 (zh)
JP (1) JPWO2005075335A1 (zh)
CN (1) CN1741953B (zh)
WO (1) WO200507533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5588A (zh) * 2011-06-10 2012-12-12 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梯中的滑轮组及由此获得的多功能电梯
CN104428235A (zh) * 2012-07-04 2015-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5712165A (zh) * 2016-04-07 2016-06-29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43593A1 (en) * 1998-02-26 1999-09-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with overhead drive motor
JPH11310372A (ja) * 1998-04-28 1999-11-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3724322B2 (ja) 2000-03-15 2005-12-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ワイヤロープと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
JP2001261257A (ja) * 2000-03-23 2001-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557401B2 (ja) * 2000-09-19 2010-10-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JP4849712B2 (ja) * 2000-11-08 2012-01-1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JP4771587B2 (ja) * 2000-12-19 2011-09-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JP4825368B2 (ja) * 2001-07-10 2011-11-3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WO2003008318A1 (ja) * 2001-07-11 2004-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4001919A (ja) * 2002-05-30 2004-01-08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5588A (zh) * 2011-06-10 2012-12-12 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梯中的滑轮组及由此获得的多功能电梯
CN102815588B (zh) * 2011-06-10 2015-05-13 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梯中的滑轮组及由此获得的多功能电梯
CN104428235A (zh) * 2012-07-04 2015-03-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5712165A (zh) * 2016-04-07 2016-06-29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14934A4 (en) 2011-07-06
EP1714934A1 (en) 2006-10-25
JPWO2005075335A1 (ja) 2007-08-23
CN1741953B (zh) 2012-10-31
WO2005075335A1 (ja) 2005-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02C (zh) 牵引电梯
JP420060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382097A (zh) 电梯装置
EP1481935A1 (en) Elevaltor apparatus
CN1802308A (zh) 电梯装置
EP2019072A1 (en) Elevator device
CN1174910C (zh) 电梯装置
JP421625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741953A (zh) 电梯装置
JP429405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922092A (zh) 无机房电梯
EP1053969B1 (en) Elevator
CN100457592C (zh) 电梯装置
CN1847133A (zh) 电梯装置
CN1747888A (zh) 电梯装置
CN111465569A (zh) 无机房电梯
JP431650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0724987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505667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0551616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649790A (zh) 电梯装置
JP200804474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0804886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KR100735338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00387503C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