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1976A -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1976A
CN1721976A CNA2005100831881A CN200510083188A CN1721976A CN 1721976 A CN1721976 A CN 1721976A CN A2005100831881 A CNA2005100831881 A CN A2005100831881A CN 200510083188 A CN200510083188 A CN 200510083188A CN 1721976 A CN1721976 A CN 1721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ad
wire
reverberator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31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9953C (zh
Inventor
寺岛亨
藤泽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1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99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99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025Associated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26Gas discharge type light sources, e.g. ar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4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supported by a separate part, e.g. base
    • H01J5/62Connection of wires protruding from the vessel to connectors carried by the separat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4Double-wall vessels or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52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Means for circulating gas or vapour within the discharge space
    • H01J61/523Heating or cooling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lam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54Igniting arrangements, e.g. promoting ionisation for starting
    • H01J61/547Igniting arrangements, e.g. promoting ionisation for starting using an auxiliary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84Lamps with discharge constricted by high pressure
    • H01J61/86Lamps with discharge constricted by high pressure with discharge additionally constricted by close spacing of electrodes, e.g. for optical pro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源装置(10),具备:发光管(11),具有:通过电极(114)放射光束的发光部(111)以及分别在所述发光部(111)的两侧延伸的一对密封部(112、113),将电极(114)导通到外部电源的引线(200、210)分别从密封部(112、113)前端延伸;和反射器(12),具有凹面状的反射面(124),使从发光管(11)放射的光束一致地朝向预定方向地从开口射出,引线(200)从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前方侧的密封部(112)延伸至该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具有对应于该开口端部(125)的形状而依次弯折的弯折部(221.222、223)。通过各弯折部(221.222、223)的弹性力将引线(200)可靠地固定在反射器(12)上。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将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放大投影光学像的投影机与个人计算机一并应用于会议、学会及展览会等的演示用途。近年来还被用于家庭影院用途。
作为这种投影机的光源装置,构成为:使用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水银灯、卤素灯等各种发光管处安装有反射器的光源装置,并通过焊接在发光管两侧的密封部管座处的引线将发光管和外部电源导通。
在此,如特开2003-132702号公报(图5等)所示,发光管突出至反射器的内面侧。作为将从该突出前端侧的密封部延伸的引线引出至反射器的外侧,并固定于反射器上的单元,例如在本文献中,采用使该引线通过形成于反射器上的孔,在该孔的部分上用零件固定该引线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具有覆盖反射器的开口用以应对发光管的破裂的前表面玻璃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引线夹持于该前表面玻璃的端缘部与反射器的开口端部之间进行粘接固定,而将从突出前端侧的密封部延伸的引线引出至反射器的外侧并固定。
此外还存在如图6的侧剖视图所示的光源灯单元10’那样地将引线引出并固定的情况。在该光源灯单元10’中,引线200’从第1密封部112侧的止动件116朝向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延伸,以擦过开口端部125的外周端缘的方式伸出至椭圆反射器12的外侧,沿着椭圆反射器12的外周伸出并被固定。
在上述任一结构中,引线通过焊接至被配置于反射器侧的向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子上等方法而被固定。
但是,在上述文献的结构中,由于在反射器中开设有孔等,所以该孔部分就不能反射光源光。如此,就会造成光的利用效率降低而产生照度损失问题。
另一方面,存在密封部超出反射器的开口而突出的情况等、因发光管或反射器的形状等造成不能具有前表面玻璃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难以将引线相对于反射器进行固定。如果引线没有可靠地固定于反射器上,在将引线相对于向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子处理等时,引线被拉伸或相反被压缩的情况下,在密封部前端的引线的焊接部分上施加了负荷,而导致引线从该焊接部分脱落,并由该负荷造成发光管产生破损、故障等,影响光源装置的组装性和可靠性。即,即使是在不使用前表面玻璃等的情况下,也希望实现可靠地固定引线的单元。
此外,在如图6所示的光源灯单元10’的引线200’的布线中,引线200’没有被固定在椭圆反射器12上。因此,容易造成引线200’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偏移、或从开口端部125脱落,从而难于进行将引线200’安装至端子台上的布线作业。而且,在布线时,如果引线200’被拉伸或相反地被压缩,则在第1密封部112前端的止动件116的焊接点上施加了负荷,就可能会使引线200’从止动件116脱落,并由该焊接点上的负荷造成光源灯11产生破损、故障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造成光的利用效率低下并可以可靠地固定引线的光源装置和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机。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具备:发光管,该发光管具有:通过电极放射光束的发光部、分别在所述发光部的两侧延伸的一对密封部以及具有导通所述电极和外部电源的分别从所述密封部前端延伸的引线;和具有使从所述发光管放射的光束一致地朝向预定方向而从开口射出的凹面状的反射面的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被设置成所述一对密封部中的一方的密封部朝向所述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前方突出;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延伸的所述引线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延伸直到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部,具有对应于所述开口端部的形状而弯折的折回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突出至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前方的突出前端一侧的一方的密封部延伸至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的引线,具有对应于该开口端部的形状弯折的折回部,所以通过该折回部夹持开口端部,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将引线固定到反射器上。由此,可以获得引线对安装至反射器上时耐受在对引线布线时的处理时、或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等,引线受拉伸或相反地被压缩时所作用的外力的足够的安装强度,而不会造成引线从密封部前端脱离或偏移。而且,也不会产生由于作用在引线上的外力而使得负荷作用在密封部前端的焊接部分上造成发光管破损及发生故障。由此,可以容易地将光学装置组装到投影机等设备中,并可以提高可靠性。
此外,由于不用在反射器上形成用于固定引线的孔等,所以不会导致光利用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折回部具有: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朝向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的内周面延伸的引线沿所述开口端部的内周面弯折向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的端面侧的第1弯折部、在所述第1弯折部弯折的所述引线沿所述开口端部的端面弯折形成的第2弯折部以及在所述第2弯折部弯折的所述引线沿所述反射器的外周面弯折形成的第3弯折部。
根据本发明,引线以沿厚度方向夹持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的方式折回,弯折部的弹性力作用于反射器的内周侧面和外周侧面的任一侧面上。如此,可进一步将引线可靠地固定在反射器上。而且第1弯折部、第2弯折部、第3弯折部的弹性力相互组合而作为阻力相互作用,所以通过这一点,也可以进一步可靠地将引线固定在反射器上。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反射器是具有旋转椭圆面状的反射面的椭圆反射器;具备具有与所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对向配置的反射面的副反射镜;所述副反射镜的反射面将从所述发光管射出的光束反射至所述椭圆反射器。
根据本发明,从发光部向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的相反侧射出的光束由副反射镜返回至椭圆反射器侧,从发光部放射的基本全部光束由椭圆反射器聚光至光束射出前方侧的第2焦点位置,如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此外,通过该副反射镜,可以将椭圆反射器的开口直径和光轴方向的尺寸缩小,从而可以实现光源装置的小型化。
而且,由于密封部从椭圆反射器的开口突出,所以难以采用前表面玻璃等覆盖反射器的开口,也难以采用将引线夹持在前表面玻璃与反射器的端部之间进行固定的结构,而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由于可以通过弯折部将引线可靠地固定在反射器上,所以在具有椭圆反射器和副反射镜、且发光管的密封部从反射器开口突出的结构的光源装置中,本发明特别地有用。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优选地,具有所述折回部的引线被配置在包含从所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面内。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一方的密封部至反射器的开口端部之间,引线横断来自反射器的射出光束的光路的尺寸较短,所以有利于抑制引线对光的遮蔽量而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此外,当反射器的开口为圆形时,优选地,引线对应于离发光部附近为该圆形的半径位置地延伸。如此,可以将引线横断来自反射器的射出光束的光路的尺寸变为最短,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由引线造成的对光的遮蔽量。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优选地,具有所述折回部的引线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朝向所述发光部大致沿着从所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延伸,具有在所述发光部附近朝向所述开口端部弯折的第4弯折部。
根据本发明,引线沿从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方向延伸的部分几乎不会产生引线对光的遮蔽。而且,从发光部附近至反射的开口端部之间,引线横断来自反射器的射出光束的光路的尺寸较短,所以可以尽可能抑制引线对光的遮蔽量。由此,可以有助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采用将光束从反射器的开口聚光至光束射出前方的椭圆的第2焦点位置的椭圆反射器的情况下,通过在发光部的附近形成第4弯折部,可以以在离开第2焦点的位置处横断光束的方式对引线进行布线。即,来自反射器的射出光束,随着接近椭圆的第2焦点位置,光束进行会聚,与光束的射出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变小,所以通过将第4弯折部形成得更靠近发光部,可以减小横断会聚光的引线所造成的遮光面积相对于与会聚光的射出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的比例,从而可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投影机,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来自光源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对该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光源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光源装置具有上述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可以达到同样的作用与效果。即,由于光源装置的光的利用效率优异,故可以形成明亮鲜明的投影图像,并且在光源装置中可以可靠地固定用于导通发光部和外部电源的引线,从而可以使得光源装置的组装作业容易化,并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光源灯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光源灯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4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光源灯单元的侧剖视图,是对从发光部射出的光束的行进路径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光源灯单元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6是现有的光源灯单元的局部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模式地示出本实施例的投影机1的光学系统的图。该投影机1是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并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的光学设备,具有作为光源装置的光源灯单元10、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色分离光学系统30、中继光学系统35、光学装置40和投影光学系统50,构成光学系统20-35的光学元件,被定位调整并收置在设定了预定的照明光轴A的光学部件用壳体2内。
光源灯单元10使从光源灯11发射的光束会聚至特定位置地射出,对光学装置40进行照明,具有光源灯11、椭圆反射器12、副反射镜13和平行化凹透镜14,后面详细说明。
并且,从光源灯11发射的光束由椭圆反射器12使之会聚到装置前方侧作为会聚光而射出,由平行化凹透镜14形成平行光,向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射出。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与照明光轴A成为一致。
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是将从光源灯单元10所射出的光束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从而使照明区域的面内照度均匀的光学系统,具有第1透镜阵列21、第2透镜阵列22、PBS阵列23、聚光透镜24以及反射镜25。
第1透镜阵列21具有作为将从光源灯11所射出的光束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的光束分割光学元件的功能,在与照明光轴A垂直的面内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小透镜而构成,各小透镜的轮廓形状设定为形成与构成后面所述的光学装置40的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
第2透镜阵列22是将由上述第1透镜阵列21所分割的多个部分光束聚光的光学元件,和第1透镜阵列21一样,在与照明光轴A垂直的面内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小透镜,但是,由于以聚光为目的,所以,各小透镜的轮廓形状不必与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形状对应。
PBS阵列23是使由第1透镜阵列21所分割的各部分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为1个方向的线性偏振光的偏振变换元件。
该PBS阵列23具有交替地排列相对于照明光轴A倾斜配置的偏振分离膜和反射镜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偏振分离膜使包含在各部分光束中的P偏振光光束和S偏振光光束中的一方的偏振光光束透射,而反射另一方的偏振光光束。被反射的另一方的偏振光光束通过反射镜而弯折,向上述1方的偏振光光束的射出方向即沿照明光轴A的方向射出。所射出的偏振光光束的P偏振光光束和S偏振光光束中的任一光束都由设置在PBS阵列23的光束射出面上的相位差板进行偏振变换,使所有的偏振光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于同一方向。通过使用这样的PBS阵列23,可以使从光源灯11所射出的光束一致为1个方向的偏振光光束,所以,可以提高在光学装置40中利用的光源光的利用率。
聚光透镜24是使经过第1透镜阵列21、第2透镜阵列22和PBS阵列23的多个部分光束聚光而在液晶面板42R、42G、42B的图像形成区域上重叠的光学元件。在本例中,该聚光透镜24是光束透射区域的入射侧端面是平面而射出侧端面是球面的球面透镜,但是,也可以使用射出侧端面是双曲面状的非球面透镜。
从该聚光透镜24所射出的光束通过反射镜25而弯折,向色分离光学系统30射出。
色分离光学系统30包括2个分色镜31、32和反射镜33,具有通过分色镜31及32将从均匀照明光学系统20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为红(R)、绿(G)、蓝(B)的3色的色光的功能。
分色镜31及32是在基板上形成反射预定的波长区域的光束而透射其他波长的光束的波长选择膜的光学元件,配置在光路前级的分色镜31是透射红色光而反射其他的色光的镜体。配置在光路后级的分色镜32是反射绿色光而透射蓝色光的镜体。
中继光学系统35包括入射侧透镜36、中继透镜38和反射镜37及39,具有将透射构成色分离光学系统30的分色镜32的蓝色光引导到光学装置40的功能。之所以将这样的中继光学系统35设置在蓝色光的光路上,是由于蓝色光的光路长度比其他的色光的光路长度长,是为了防止由于光的发散等引起光的利用率降低。在本例中,由于蓝色光的光路长,所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考虑使红色光的光路延长而在红色光的光路中配置中继光学系统35的结构。
由上述分色镜31所分离的红色光通过反射镜33弯折之后,通过场透镜41供给光学装置40。另外,由分色镜32分离的绿色光直接通过场透镜41供给光学装置40。此外,蓝色光由构成中继光学系统35的透镜36、38和反射镜37、39聚光并弯折,然后通过场透镜41供给光学装置40。设置在光学装置40的各色光的光路前级的场透镜41是为了将从第2透镜阵列22射出的各部分光束变换为相对照明光轴A平行的光束而设置的。
光学装置40根据图像信息调制入射的光束,形成彩色图像,具有作为成为照明对象的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2(42R、42G、42B)和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十字分色棱镜43。此外,入射侧偏振片44配置在场透镜41与各液晶面板42R、42G、42B之间,图中未示出,射出侧偏振片配置在各液晶面板42R、42G、42B与十字分色棱镜43之间,由入射侧偏振片44、液晶面板42R、42G、42B和射出侧偏振片对入射的各色光进行光调制。
液晶面板42R、42G、42B是将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密闭封入一对透明的玻璃基板而构成的,将例如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按照供给的图像信号调制从入射侧偏振片44所射出的偏振光光束的偏振方向。该液晶面板42R、42G、42B的进行调制的图像形成区域是矩形,其对角线尺寸是例如0.7英寸。
十字分色棱镜43是将对从射出侧偏振片所射出的各色光的每一色光进行调制而形成的光学像合成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元件。该十字分色棱镜43是将4个直角棱镜相互粘合而形成的平面呈大致正方形状的棱镜,在将直角棱镜相互粘合的大致呈X状的界面上形成电介质多层膜。大致呈X状的一方的电介质多层膜反射红色光,另一方的电介质多层膜反射蓝色光,红色光和蓝色光通过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发生弯折,与绿色光的行进方向一致,从而将3种色光合成。
然后,从十字分色棱镜43所射出的彩色图像由投影光学系统50放大投影,在图中未示出的屏幕上形成大画面图像。
图2是从斜后方示出光源灯单元10的图。
该光源灯单元10构成为具有:上述光源灯11、椭圆反射器12、副反射镜13和平行化凹透镜14、保持平行化凹透镜的保持部件16和灯架15。
作为发光管的光源灯11由中央部突出成球状的石英玻璃管构成,中央部分为发光部111,在该发光部111的两侧延伸的部分是一对的第1密封部112和第2密封部113。在该一对密封部112和密封部113中,一方的密封部作为第1密封部112,另一方的密封部作为第2密封部113。
在该光源灯11中,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金属卤化物灯,但是,也可以采用以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氙灯等在一对电极间进行放电发光的放电型发光管作为代表的、也包括卤素灯等的各种灯。
图3是示出光源灯单元10的侧剖视图。
在发光部111的内部,封入有以预定距离间隔配置的一对钨制电极114、水银、稀有气体及少量的卤素。
在各密封部112、113的内部,分别插入有与发光部111的各电极114电连接的钼制金属箔115。与外部连接的引线118分别与这些金属箔115电连接,从各密封部112、113引出至外部。从第1密封部112前端引出的引线118通过止动件116与引线200电连接。从第2密封部113前端引出的引线118通过以覆盖第2密封部113的前端的方式设置的管座117引出到外部,与引线210连接。这些引线200、210分别通过焊料而焊接或压接连接在止动件116、管座117上,当通过引线200、210从外部电源施加电压时,在电极114之间发生电弧放电,从发光部111放射光束。
而且,引线200、210是由镍、金等的金属或其合金制成的,可以采用例如具有金属丝程度的刚性并能够维持曲折部的形状的线状部件。管座117是用以保护第2密封部113的部件,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此外,也可以将从第2密封部113所引出的引线118设定得较长而直接作为引线210使用。作为止动件116,可以采用环形套管或压接端子等。
此外,在第2密封部113的发光部111的附近,卷绕有在投影机1起动时流过电流而激发电极114之间的放电的电热丝119,该电热丝119的端部焊接在第1密封部112前端的止动件116上。通过该电热丝119对发光部111的预热效果,可以使得提前产生卤素循环,从而使光源灯11较快地点灯。
椭圆反射器12是具有颈状部121和从该颈状部121扩展的旋转椭圆曲面状的反射部122的、由石英玻璃、蓝宝石玻璃、水晶、萤石、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ium Gamet,Y3Al5O12)等形成的一体成形品。
在颈状部121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以配置第2密封部113的插入孔123。
在反射部122的表面上,通过成膜电介质多层膜而形成反射面124,该反射面124为反射可见光而透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冷镜。而且在耐热性方面,优选地,通过金属薄膜蒸镀,例如,通过钽化合物和SiO2的交互叠层、或铪化合物和SiO2的交互叠层等成膜反射面124。
在将光源灯11固定在该椭圆反射器12中时,将第2密封部113插入椭圆反射器12的插入孔123中,以使发光部111内的电极114之间的发光中心位于反射面124的椭圆曲面的第1焦点F1位置的方式配置光源灯11,并在插入孔123内部填充以二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类粘接剂。
由于反射部122的沿照明光轴A方向的尺寸比光源灯11的长度尺寸短,所以在如上所述将光源灯11固定于椭圆反射器12中时,第1密封部112(一方的密封部)从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侧的开口端部125突出。
副反射镜13是覆盖光源灯11的发光部111的前方大致一半并与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4对向配置的反射部件,其反射面131形成为对应于发光部111的球面的凹曲面形状。该副反射镜13使用例如低热膨胀材料的石英或氖陶瓷、高热传导材料的透光性氧化铝、蓝宝石、水晶、萤石、钇铝石榴石(Y3Al5O12)等制成。此外,反射面131与椭圆反射器12同样,形成为仅反射可见光而透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电介质多层膜。
平行化凹透镜14为使由光源灯11放射并由椭圆反射器12向预定的方向反射的光束平行化的部件,光束入射面141为非球面例如形成为双曲面的凹面状,而光束射出面142形成为平面状。
在光束入射面141上形成有减反射膜(AR Coating),同时在光束射出面142上形成有紫外线削减(cut)膜。如此,可以实现光的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防止配置在光源灯单元10的后级的光学部件等由紫外线造成的劣化。
保持部件16形成为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相应的圆筒状,在椭圆反射器12的相反侧保持平行化凹透镜14的外周端部,覆盖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并且在光源灯11破裂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玻璃片等的飞散。
该保持部件16形成为设置在外侧的保持部件主体163和设置于其内侧的吸收部件164的二重结构。
外侧的保持部件主体163为由聚苯硫醚(PPS)或液态高分子(LCP)等制成的合成树脂注射模塑成形品,由一体成形的筒部161和保持部162构成。筒部161形成为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相应的圆筒状,覆盖光源灯11。保持部162以闭塞该筒部161的光束射出侧端面的方式设置,并形成有用以嵌入平行化凹透镜14的开口162A。
另一方面,内侧的吸收部件164可采用对朝向保持部件主体163的来自光源灯的光进行遮光并且反射率低的可吸收光的各种部件。为了具有遮光特性并且将反射率抑制成较低,例如可以采用以氧化铝、镁、钛、铁、铜及其合金等的金属板为基板,在其内面侧的表面上进行黑色铝氧化膜处理,通过腐蚀加工、蚀刻等使表面粗糙的方法等。
氧化铝的实心基板的反射率为大约80%,而经过该黑色铝氧化膜处理可以将反射率抑制为约小于等于20%,可以对入射至吸收部件164的光束进行可靠的吸收和遮光。
通过这种吸收部件164的基于黑色铝氧化膜处理的耐腐蚀性和光吸收作用,可以保护保持部件主体163并防止热劣化、硅氧烷等有害气体的发生。
由于可以通过吸收部件164确保作为保持部件16整体的耐热性,可以使保持部件主体163的材料的选择面增大,可谋求实现轻质量化、低成本化以及成形的容易化。
如图2所示,灯架15为截面呈L字状的合成树脂制的一体成形件,具有水平部151和垂直部152。
垂直部152是对椭圆反射器12的光轴方向的位置进行定位的部件。在该垂直部152上,沿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开口端缘形成开口部153,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通过机械性推压或粘接剂等固定在该开口部153上。而且,保持部件16也粘接固定在该垂直部152上。
另一方面,水平部151与光学部件用壳体2的壁部接合,将光源灯单元10置于光学部件用壳体2中以防止光的漏出。而且,在该水平部151上设置有端子台154,该端子台154具有使光源灯11和外部电源电连接的一对螺纹件部154A、154B。
而且,在这样的水平部151和垂直部152上形成有突起和凹部,使这些突起和凹部分别与在光学部件用壳体2内所形成的突起和凹部接合,如此,就可将光源灯11的电极114间的发光中心配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2的照明光轴A上。
下面参照作为光源灯单元10的侧剖视图的图4对从发光部111放射的光束进行说明。在该图4中省略了电热丝119的图示。
在从发光部111的发光中心O放射的光束中,朝向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L1由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4反射并向第2焦点位置F2的位置射出。
此外,从发光部111的发光中心O向与椭圆反射器12相反一侧(光束射出前方侧)射出的光束L2由副反射镜13的反射面131反射至椭圆反射器12一侧,进而由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4反射,以从椭圆反射器12向第2焦点F2位置会聚的方式射出。在此,由于以使发光部111内的电极114之间的发光中心成为反射面124的椭圆曲面的第1焦点F1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光源灯11,所以从电极之间放射的光束由椭圆反射器聚光至第2焦点位置,从而可以作为点光源使用。
如此,通过使用副反射镜13,可以使从发光部111向与椭圆反射器12相反侧(光束射出前方侧)射出的光束以入射至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4的方式进行反射,所以可以使得发光部111所放射的光束几乎全部会聚至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F2位置,从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因此,由于可以将从发光部111放射的光束几乎全部会聚至特定位置地射出,所以即使反射面124的面积较小也可以获得充分的光量。如此,可以使椭圆反射器12的光轴轴向尺寸和开口直径做得较小而使光源灯单元10和投影机1小型化,并且将光源灯单元10组装至投影机1中的布置也变得容易。
下面说明光源灯单元10中的引线200、210的形状、布线形态及其固定手段。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200的布线形态具有特征,引线200被固定在椭圆反射器12上。
图5是示出光源灯单元10的光源灯11、椭圆反射器12和副反射镜13的侧剖视图,在此省略了对灯架15和保持部件16的图示。
从第2密封部113延伸的引线210从颈状部121向椭圆反射器12的外侧伸出,焊接在端子台154(图2)的螺纹件部154B上。
另一方面,由于第1密封部112从椭圆反射器12开口突出并且椭圆反射器12的该开口由保持部件16覆盖,所以从第1密封部112延伸的引线200通过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被引出至椭圆反射器12的外侧,并被焊接在端子台154的螺纹件部154A上。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引线200上的特征在于形成有弯折部分。
引线200,在包含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面内,从第1密封部112侧的止动件116沿第1密封部112的侧面一侧一直延伸到发光部111,在发光部111附近朝向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一侧以大致直角弯折,当沿垂直于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如此,在引线200上形成了:从止动件116至发光部111的第1直线部201、从发光部111至开口端部125的第2直线部202,以及在第1直线部201和第2直线部202之间的第4弯折部203。当沿着照明光轴A从椭圆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前方观察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4内时,引线200从第1密封部112朝向开口端部125一直线状地延伸。即,椭圆反射器12内侧的引线被布线在包含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假想面内。
在此,由于第1直线部201是引线200沿照明光轴A延伸而成,所以基本上不会因引线200的第1直线部201造成对光的遮蔽。而且,由于第2直线部202是引线200基本垂直于照明光轴A延伸,以最短的尺寸横断从椭圆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的光路,所以可以尽量地抑制引线200对光的遮蔽量。此外,由于第2直线部202延伸直到发光部111附近,在发光部111附近形成有第4弯折部203,所以第2直线部202延伸至从椭圆反射器12的第2焦点离开的位置。即,由于来自椭圆反射器12的射出光束随着接近椭圆的第2焦点位置,光束会聚并且垂直于光束的射出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变小,所以通过使第4弯折部203更靠近发光部111附近形成,可以减小由横断会聚光的第2直线部202所造成的遮光面积相对于垂直于会聚光的射出方向的截面的面积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可期待实现明亮而鲜明的投影图像。
此外,引线200相应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沿厚度方向夹着该开口端部125而弯折,该部分形成为折回部220,并维持其形状。
该折回部220对应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的形状依次弯折,在此从椭圆反射器12的反射面124一侧的内侧按顺序形成有第1弯折部221、第2弯折部222和第3弯折部223。
更具体地,从发光部111附近延伸的引线200的直线部202对向地接近反射面124,沿该反射面124弯折至开口端部125的端缘侧的部分形成为第1弯折部221,进而,在开口端部125的内周端缘沿端面弯折至外周端缘一侧的部分形成为第2弯折部222,接着在开口端部125的外周端缘沿椭圆反射器12的外周面弯折的部分形成为第3弯折部223,从而形成为与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相应的卡环型的钩状。通过这些弯折部221、222和223分别具有的弹性,该折回部220以夹着椭圆反射器12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的方式施力。
该卡环型的形状根据反射器或发光管的形状、引线的布线形态等确定,但是,例如在引线从反射器的大致中央接触到反射器的内周侧面的情况下,只要是首先在该接触部分弯折至反射器的开口内周端缘侧,接着在该开口内周端缘侧弯折至开口外周端缘侧的形态就可以。
仅通过将这种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的形状相应的卡环形钩形状的折回部220挂接至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上,就可以通过各弯折部221、222和223的弹性,容易而可靠地将引线200固定在椭圆反射器12上。如此,即使是在对引线200、210进行布线时的处理或安装至端子台154等时,或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等,在引线200被拉伸或相反地被压缩时使引线200受到外力作用,也可以使得引线200不会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脱落,以此方式,就可以提高引线200相对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的安装强度。如此,由于即使是外力作用于椭圆反射器12的外周部侧的引线200上时,通过将折回部220可靠地固定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上,就可以抑制外力对椭圆反射器12的外周面侧的引线200的影响,所以可以防止引线200从第1密封部112前端的焊接点脱落、以及由于对焊接点所施加的负荷而造成的光源灯11的破损或故障等。因此,可以容易地实施引线200的布线作业,并可以提高光源灯单元10和投影机1的可靠性。此外,通过仅形成该折回部220,而即使不在椭圆反射器12上形成孔等,就可以容易地将引线200引出至外部。即,不存在像在椭圆反射器12上开设孔等的情况下而导致的因该孔的面积而使得光利用效率降低的这种问题。
而且,引线200以沿厚度方向夹着椭圆反射器12的方式而折回,所以弯折部221、222和223的弹性作用在椭圆反射器12的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的任一侧上。如此,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受到来自内周面侧和外周面侧这两侧的强有力的夹持作用,所以可以更可靠地将引线200固定在椭圆反射器12上。
此外,由于第1密封部112从椭圆反射器12突出,所以难以在椭圆反射器12开口处设置前表面玻璃等,以及在该前表面玻璃的端部和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之间夹置引线200并固定,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折回部220,就可以将引线200可靠地固定在椭圆反射器12上。因此,在具有椭圆反射器12、副反射镜13,并且第1密封部112从椭圆反射器12开口突出的结构的光源灯单元10中,本实施例的引线200的固定手段为特别有用的手段。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包括如下所示的改进和变形。
发光管、反射器、引线、或副反射器的形状、材质以及配置关系等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反射器使用椭圆反射器12,通过平行化凹透镜14使会聚至第2焦点F2位置的光束平行化,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反射面为抛物面状的反射器,采用凸透镜来会聚由该反射器所反射的光束。反射器可以为形成凹面镜的任意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即使没有副反射镜13,而是使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直径和光轴方向的尺寸增大的结构,在实现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方面也不成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引线200上形成有第1直线部201以及与该第1直线部201交叉的第2直线部202,但是不限于这种引线形态。例如,也可以使得引线在发光部附近不弯折,而是从密封部前端直线延伸直到反射器开口端部附近。
总之,只要是引线对应于反射器开口端部的形状进行至少两次弯折,由于在这两个弯折部产生两个相互不同朝向的弹性,所以通过将开口端部压入这些弯折部中,就可以将引线可靠地固定在反射器的开口端部上。
因此,引线弯折方向、弯折角度、形状以及数目等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沿着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的内周面形成来回弯折的V字状的弯折部,通过该弯折部和折回部220可以更有力地夹持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端部125。
作为引线,可由镍、金等金属或其合金制造,可以采用例如具有金属丝程度的刚性并能够维持曲折部的形状的线状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1密封部112从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突出,所以难以覆盖该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但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形成有与第1密封部112的形状相应的孔的玻璃板,由该玻璃板覆盖该椭圆反射器12的开口。
除了如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从观察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正投式的投影机1以外,本发明还适用于从屏幕的观察方向的后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式的投影机。
通过以上的说明公开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方法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本发明虽然主要就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特定的图示以及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目的的范围的情况下,由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对上述实施例在形状、材质、数量及其它具体结构方面附加各种变形。
因此,上述说明的形状、材质等限定内容是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而进行的例示性说明,而不是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内容,所以除这些形状、材质等限定内容的一部分或全部限定之外的部件的名称的说明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6)

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备:发光管,该发光管具有:通过电极放射光束的发光部、分别在所述发光部的两侧延伸的一对密封部以及使所述电极和外部电源导通的分别从所述密封部前端延伸的引线;和反射器,该反射器具有使从所述发光管放射的光束一致于预定方向地从开口射出的凹面状的反射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管被设置成,所述一对密封部中的一方的密封部突出于所述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前方;
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延伸的所述引线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延伸直到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部,具有仿照所述开口端部的形状而弯折的折回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回部具有: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朝向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的内周面延伸的引线沿所述开口端部的内周面弯折到所述反射器的开口端部的端面侧的第1弯折部、在所述第1弯折部弯折的所述引线沿所述开口端部的端面弯折的第2弯折部以及在所述第2弯折部弯折的所述引线沿所述反射器的外周面弯折的第3弯折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折回部的引线被配置在包含从所述反射器所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的面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器是具有旋转椭圆面状的反射面的椭圆反射器;
具备具有与所述椭圆反射器的反射面对向配置的反射面的副反射镜;
所述副反射镜的反射面将从所述发光管射出的光束反射至所述椭圆反射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折回部的引线从所述一方的密封部朝向所述发光部大致沿着从所述反射器射出的光束的中心轴延伸,在所述发光部附近具有朝向所述开口端部弯折的第4弯折部。
6.一种投影机,其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而形成光学像,对所述光学像进行放大投影,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CNB2005100831881A 2004-07-14 2005-07-13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99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7791/2004 2004-07-14
JP2004207791A JP4093211B2 (ja) 2004-07-14 2004-07-14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976A true CN1721976A (zh) 2006-01-18
CN100529953C CN100529953C (zh) 2009-08-19

Family

ID=35134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31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9953C (zh) 2004-07-14 2005-07-13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344257B2 (zh)
EP (1) EP1619547B1 (zh)
JP (1) JP4093211B2 (zh)
KR (1) KR100724220B1 (zh)
CN (1) CN100529953C (zh)
DE (1) DE602005000468T2 (zh)
TW (1) TWI2833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241A (zh) * 2014-01-08 2015-07-0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光源模块
CN106249520A (zh) * 2015-06-11 2016-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路变更装置和投影仪
CN106303145A (zh) * 2016-09-28 2017-01-04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装置
WO2018120686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色轮结构及投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5247B (en) * 2005-02-21 2007-08-11 Seiko Epson Corp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JP4972883B2 (ja) * 2005-06-17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TW200741134A (en) * 2005-12-12 2007-11-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device for creating an illumination window
JP2007248753A (ja) * 2006-03-15 2007-09-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投影装置
KR101290285B1 (ko) * 2006-08-10 2013-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0909986A (en) * 2007-08-31 2009-03-01 Coretronic Corp Lamp holder and fabrications thereof
EP2238510A1 (de) * 2008-01-31 2010-10-13 Osram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Lampengehäuseeinheit
WO2009130639A2 (en) * 2008-04-24 2009-10-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ic lamp and wire for use in the electric lamp
WO2010111433A2 (en) 2009-03-25 2010-09-30 Powergetics, Inc. Bidirectional energy converter
TW201102745A (en) * 2009-07-15 2011-01-16 Qisda Corp Projector
JP6354213B2 (ja) * 2013-03-26 2018-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5700275B (zh) * 2014-11-24 2017-06-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投影仪
RU200691U1 (ru) * 2020-09-29 2020-11-0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ПФ СВЕТОВЫЕ РЕШЕНИЯ" Газоразрядная зеркальная лампа
DE112022001429T5 (de) * 2021-03-08 2024-01-11 Innotec Corp. Lichtprojektor mit verbesserter ausrichtung der lichtquelle, blende und ojbjektiv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9162A (ja) 1990-09-18 1992-04-30 Pioneer Electron Corp 投射用光源
JPH04362624A (ja) * 1991-06-11 1992-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光学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H07240101A (ja) * 1994-02-28 1995-09-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投光器
JPH07272519A (ja) * 1994-03-30 1995-10-2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投光装置および点灯装置
JP3184404B2 (ja) 1994-07-13 2001-07-09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反射鏡付き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
US6002197A (en) * 1996-04-24 1999-12-14 Ushio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al halide lamp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conducting wire positioned to prevent it from casting a shadow
JPH10106493A (ja) 1996-09-30 1998-04-2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高圧放電ランプ,ランプ装置,点灯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
JPH10294103A (ja) 1997-04-17 1998-11-04 Tokuyama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3183213B2 (ja) * 1997-04-17 2001-07-09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反射鏡付き放電ランプ
JP3307272B2 (ja) * 1997-05-15 2002-07-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放電灯およびこの放電灯を用いた映像投射機
US6784601B2 (en) * 1999-12-02 2004-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harge lamp including heat releasing device and lamp device
US6566815B2 (en) * 2000-01-14 2003-05-20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Reflector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unit
JP4029596B2 (ja) 2001-10-22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6806627B2 (en) * 2002-04-11 2004-10-19 Perkinelmer, Inc. Probe stabilized arc discharge lamp
KR100930238B1 (ko) * 2002-11-05 2009-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및 소형 프로젝션 시스템
US7001027B2 (en) * 2003-03-25 2006-02-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241A (zh) * 2014-01-08 2015-07-08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光源模块
US9470961B2 (en) 2014-01-08 2016-10-18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having fixing wire
CN104765241B (zh) * 2014-01-08 2017-01-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光源模块
CN106249520A (zh) * 2015-06-11 2016-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路变更装置和投影仪
CN106303145A (zh) * 2016-09-28 2017-01-04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装置
WO2018120686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色轮结构及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44257B2 (en) 2008-03-18
EP1619547B1 (en) 2007-01-17
US20060033889A1 (en) 2006-02-16
CN100529953C (zh) 2009-08-19
EP1619547A3 (en) 2006-02-01
DE602005000468D1 (de) 2007-03-08
TW200609651A (en) 2006-03-16
US20080117388A1 (en) 2008-05-22
EP1619547A2 (en) 2006-01-25
KR20060050131A (ko) 2006-05-19
US7503662B2 (en) 2009-03-17
TWI283330B (en) 2007-07-01
DE602005000468T2 (de) 2007-08-23
JP2006030494A (ja) 2006-02-02
KR100724220B1 (ko) 2007-05-31
JP4093211B2 (ja) 2008-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1976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JP2010157381A (ja) 発光装置
CN1825199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CN1700087A (zh)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发光管的驱动方法
JP3448223B2 (ja) 光源装置
TW200422649A (en) Illuminating device,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lluminating device
CN1534375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195314C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310523C (zh) 光源灯以及投影机
JP449233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
TW200419213A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having the same
CN1677220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US20070058375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CN1735832A (zh) 照明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JP2007294252A (ja) 発光パネル並びに照明器具及び電照パネル
JP2015111497A (ja) ランプ
JP2007335196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H11317201A (ja) 外部電極型放電ランプによる光源装置
JP2002093589A (ja) 放電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3387316B2 (ja) 光源装置
TWI308653B (en) Direct-underlying backlight
JP2008102168A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700084A (zh)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CN1697949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JPH1033314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