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0084A -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0084A
CN1700084A CN200410088504.XA CN200410088504A CN1700084A CN 1700084 A CN1700084 A CN 1700084A CN 200410088504 A CN200410088504 A CN 200410088504A CN 1700084 A CN1700084 A CN 1700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uxiliary mirror
manufacture method
tubular part
lumino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885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0360C (zh
Inventor
高户雄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476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331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0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0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03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03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25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reflectors for a single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该辅助反射镜被用于具有发光管(112)、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的椭圆面反射器(114)、具有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到椭圆面反射器(114)的反射凹面(113b)和用于安装到发光管(112)的贯通孔(113a)的辅助反射镜(113)的光源灯(110),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与贯通孔(113a)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2)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从管状部件(2)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形成凹面(3b)的研削工序;进行由研削工序形成的凹面(3b)的研磨加工的研磨工序;以及在由研磨工序研磨的凹面(4b)内形成反射层(5)而形成反射凹面(113b)的反射层形成工序。

Description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 和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光源灯的制造方法、投影机及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投影机的光源灯,具有将从发光管照射到被照明区域侧的光反射到反射器上的辅助反射镜的光源灯是已知的。使用这种光源灯,由于从发光管照射到被照明区域侧的本来未被有效利用的光也能被有效利用,所以可以实现投影机的更高辉度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图9是表示专利文献1公开的光源灯的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2公开的光源灯的结构的图。在这样的光源灯810、910中,从发光管812、912照射到被照明区域侧的光由辅助反射镜813、913向反射器反射,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然而,因为随着投影机的高辉度化也需要使发光管高输出化,所以优选这样的辅助反射镜由高耐热材料构成。另外,为了提高照明光的散热效率而抑制发光管附近温度的上升,优选由可使照明不需要的紫外线及红外线透过的材料构成辅助反射镜。因此,作为这样的辅助反射镜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石英玻璃、透光性氧化铝、蓝宝石、红宝石等的材料。
专利文献1:特开平8-31382号公报(图1及图3)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43378号公报(图1及图2)
但是,由于这些材料很脆,在使用上述的材料来制造辅助反射镜时,在形成贯通孔的开孔工序中会发生破碎,因而存在不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以提供容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为目的。另外,以提供容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为目的。此外,以提供具有通过这样的优异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灯的投影机为目的。进而,还以提供容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为目的。
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是一种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该辅助反射镜被用于具有发光管、将来自该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的反射器、具有将来自前述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到前述反射器的反射凹面以及用于安装到前述发光管的贯通孔的辅助反射镜的光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与前述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从前述管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凹面的研削工序;进行由前述研削工序形成的凹面的研磨加工的研磨工序;以及在由前述研磨工序研磨的凹面内形成反射层而形成前述反射凹面的反射层形成工序。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由于事先在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中可以准备好具有与贯通孔内径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将该管状部件作为初始原料制造辅助反射镜,所以可以不需要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难以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开孔工序。因此,不会引起由于破碎的产生而造成的制造成品率的下降,容易提高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成品率。
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前述管状部件具有与前述辅助反射镜的外形对应的外径尺寸以及长度尺寸。
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在研削工序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削部分,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前述研削工序中还从前述管状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凸面。
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辅助反射镜的壁厚变薄,所以可以降低从发光管射出经反射器反射的光在辅助反射镜的外周部被散射的比例。其结果,可以有效地抑制光利用率的下降或光散射程度变大造成的图像品质的下降。
另外,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辅助反射镜的壁厚变薄,所以可以抑制由于吸收红外线而造成的温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获得抑制由于伴随温度上升而辅助反射镜的温度分布不均引起的裂纹或缺损的发生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前述研削工序中,以使沿与前述管状部件的最内周面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平行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沿前述管状部件的最外周面的前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长的方式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凹面以及凸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由于沿管状部件的最内周面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较长,所以可以增加将辅助反射镜安装到发光管时的辅助反射镜与发光管的接触面积。其结果,可以对于发光管更牢固地安装反射镜。
另外,在制造具有将贯通孔的长度尺寸加长的形状的辅助反射镜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以往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则需要对部件切削比较长的距离来开孔,因此在开孔工序中破碎的发生会更显著。但是,如果采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制造方法,由于不需要开孔工序,所以可以避免破碎的发生。因此,如果在制造将贯通孔的长度尺寸加长的辅助反射镜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则可以容易提高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成品率,并且可以更容易地制造具有上述效果的优异的辅助反射镜。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为平滑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则可以提高对于发光管安装辅助反射镜的精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地还包括对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进行粗糙化的工序。
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向贯通孔内填充粘结剂而将辅助反射镜安装到发光管的情况下,可以由锚定作用而提高对辅助反射镜的粘结剂的粘结力,其结果可以提高对于发光管的辅助反射镜的粘结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将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以掩膜覆盖的状态下形成前述反射层。
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在管状部件的内面上不会附着反射层形成材料,所以在将辅助反射镜安装到发光管时,可以抑制由于反射层形成材料的附着而造成的粘结条件的差异。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使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露出的状态下形成前述反射层。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前述管状部件由红外线透过性的无机材料构成。
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发光管点亮时从发光管照射的红外线透过辅助反射镜,所以可以抑制辅助反射镜的温度上升。作为红外线透过性无机材料,优选使用石英玻璃、透光性氧化铝、蓝宝石和红宝石。
另外,在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前述反射层由红外线透过性的电介质多层膜构成。
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发光管点亮时从发光管照射的红外线透过辅助反射镜的反射层,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辅助反射镜的温度上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灯的制造方法,该光源灯具有发光管、将来自该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的反射器、具有将来自前述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到前述反射器的反射凹面以及用于安装到前述发光管的贯通孔的辅助反射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制造辅助反射镜的工序;以及将前述辅助反射镜安装于前述发光管的工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由于可以使用通过不会引起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制造成品率下降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辅助反射镜来制造光源灯,所以可以容易地提高制造光源灯时的制造成品率。
本发明的投影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通过本发明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灯的照明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来自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光的电光调制装置;以及投影来自该电光调制装置的调制光的投影透镜。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投影机具有通过容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灯,所以可以实现容易降低制造成本的投影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开孔部件具有至少形成于一方的端面的平面呈圆形的凹面或凸面、具有与该凹面或凸面的中心轴一致的中心轴的贯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具有与前述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以及从前述管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前述凹面或前述凸面的研削工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事先准备好具有与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并以该管状部件作为初始原料制造开孔部件,所以可以不需要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难以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开孔工序。因此,不会引起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的制造成品率的下降,容易提高开孔部件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研削加工而形成的凹面或凸面的形状,可以是球面形状也可以是非球面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辅助反射镜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光源灯的辅助反射镜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光源灯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光源灯的结构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影机,2、2B-管状材料,2T-石英玻璃管,3a、6a-凸面,3b、4a、4b、6b、7a、7b-凹面,5-反射层,22、23-无机类粘结剂,100-照明装置,110、110B、810、910-光源灯,110ax-光源光轴,112、812、912-发光管,112a-发光部,112b、112c-密封部,113、113B、813、913-辅助反射镜,113a、113Ba-贯通孔,113b、113Bb-反射凹面,114-椭圆面反射器,120-第1透镜阵列,130-第2透镜阵列,140-偏振变换元件,150-重叠透镜,200-色分离光学系统,300-中继光学系统,400R、400G、400B-液晶装置,500-交叉分色棱镜,600-投影光学系统,F1、F2-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光源灯的制造方法及投影机进行说明。
实施例1.
首先,根据图1说明实施例1的投影机。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互相垂直的3个方向分别定义为z方向(图1的光源光轴方向)、x方向(图1的与纸面平行且与z轴垂直相交的方向)和y方向(图1的与纸面垂直且与z轴垂直的方向)。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投影机1,具有:照明装置100;色分离光学系统200;中继光学系统300;三个液晶装置400R、400G、400B;交叉分色棱镜500以及投影光学系统600。光学系统的构成部件以交叉分色棱镜500为中心配置于大致水平的方向上。
照明装置100,具有:光源灯110;平行化透镜116;第一透镜阵列120;第2透镜阵列130;偏振光变换元件140以及重叠透镜150。从光源灯110射出的光束通过平行化透镜116变为大致平行的光束后,通过第1透镜阵列120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各部分光束通过第2透镜阵列130和重叠透镜150重叠在作为照明对象的3个液晶装置400R、400G、400B的图像形成区域。
光源灯110具有发光管112、椭圆面反射器114以及辅助反射镜113。
发光管112,其发光中心配置在椭圆面反射器114的一方的焦点上。
椭圆面反射器114向被照明区域开口且配置于发光管112的发光部后方。而且,构成为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
辅助反射镜113构成为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到椭圆面反射器114上。
另外,后面将详细说明光源灯110。
平行化透镜116由具有与光源光轴110ax平行的透镜光轴的凹透镜构成且被配置于光源灯110的被照明区域侧。而且,构成为使来自椭圆面反射器114的反射光平行化。
第1透镜阵列120和笫2透镜阵列130由矩阵状排列的小透镜形成。
偏振光变换元件140具有将非偏振光变换成具有在3个液晶装置400R、400G、400B可以利用的偏振方向的偏振光的功能。
色分离光学系统200具有将从照明装置100射出的照明光分离为各自波长范围不同的3色的照明光的功能。第1分色镜210反射大致蓝色的光(以下称“B光”),并且使大致绿色的光(以下称“G光”)和大致红色的光(以下称“R光”)透过。由第1分色镜210反射的B光再由反射镜230反射并透过场透镜240B后照明B光用的液晶装置400B。
场透镜240B将来自照明装置100的多个部分光束分别聚焦使它们照明液晶装置400B。通常,各部分光束被设定为各自大致平行的光束。在其它的液晶装置400G、400R的前面配置的场透镜240G、350也构成为与场透镜240B相同。
透过第1分色镜210的G光与R光中的G光由第2分色镜220反射并透过场透镜240G而照明G光用的液晶装置400G。另一方面,R光透过第2分色镜220并通过中继光学系统300而照明R光用的液晶装置400R。
中继光学系统300具有入射侧透镜310、入射侧反射镜320、中继透镜330、射出侧反射镜340以及场透镜350。从色分离光学系统200射出的R光由入射侧透镜310收敛在中继透镜330附近向射出侧反射镜340和场透镜350发散。入射到场透镜350的光束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入射到入射侧透镜310的光束的大小大致相等。
各色光用的液晶装置400R、400G、400B将各自入射到光入射面的色光变换成与各自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光,并将这些变换的光作为透过光射出。在液晶装置400R、400G、400B的入射侧分别配置入射侧偏振片918R、918G、918B,在射出侧分别配置射出侧偏振片920R、920G、920B。作为液晶装置400R、400G、400B使用透过型的液晶面板。
交叉分色棱镜500作为将从各色光用的液晶装置400R、400G、400B射出的各色的变换光合成的色合成光学系统发挥作用。另外,具有反射R光的R光反射分色面510R以及反射B光的B光反射分色面510B。R光反射分色面510R以及B光反射分色面510B通过将反射R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B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在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形成为大致成X形状而设置。通过这两个反射分色面510R、510B合成3色的变换光,从而生成显示彩色图像的光。在交叉分色棱镜500生成的合成光向投影光学系统600射出。
投影光学系统600构成为将来自交叉分色棱镜500的合成光作为显示图像投影到屏幕等的投影面上。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光源灯110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辅助反射镜的图。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正视图,图3(c)是图3(b)的A-A剖面图。
如图2所示,光源灯110具有发光管112、椭圆面反射器114以及辅助反射镜113。
发光管112,例如由石英玻璃构成,具有内置钨制的电极12、13的发光部112a以及连接于该发光部112a的两侧部的密封部112b、112c。发光部112a为中空结构,内部密封有水银、稀有气体以及卤素。另外,发光部112a配置于椭圆面反射器114的两个焦点F1、F2中的焦点F1的位置附近。密封部112b、112c中密封有分别与电极12、13连接的金属箔14、15。金属箔14、15与外部连接用的导线16、17相连接。
椭圆面反射器114具有在光源光轴110ax上以指定的间隔配置的2个焦点F1、F2。两焦点F1、F2各自配置在距离连接椭圆面反射器114的椭圆面的虚拟椭圆面与光源光轴110ax相交的虚拟点O点光学距离为f1、f2的位置上。在椭圆面反射器114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固定发光管112(密封部112b)的贯通孔114a。贯通孔114a沿光源光轴110ax配置。在贯通孔114a内通过胶泥等的无机类粘结剂22固定发光管112的密封部112b。
辅助反射镜113配置于发光部112a的被照明区域侧。如图3(a)至图3(c)所示,辅助反射镜113具有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到椭圆面反射器114的反射凹面113b以及用于安装到发光管112的贯通孔113a。辅助反射镜113的贯通孔113a的中心轴配置成基本与光源光轴110ax一致。在贯通孔113a内通过胶泥等的无机类粘结剂23固定发光管112的密封部112b。
作为辅助反射镜113的材料,可以优选使用由石英玻璃、透光性氧化铝、蓝宝石、红宝石等构成的红外线透过性的无机材料。
辅助反射镜113的反射凹面113b的表面设有反射层。作为该反射层,可以优选使用具有红外线透过特性的电介质多层膜。如果反射层使用具有红外线透过特性的电介质多层膜,辅助反射镜113的材料采用上述的红外线透过性的无机材料,则从发光管112照射的红外线在反射层不会被反射而透过,并且,由于该红外线透过辅助反射镜113,所以可以抑制辅助反射镜113和发光管112附近的温度上升。另外,作为构成反射层的电介质多层膜可以是例如Ta2O5膜或SiO2膜交替地多层层叠而形成的膜。
下面,参照图4说明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图4(1)和图4(2)是用于说明管状部件准备工序的侧视图和剖面图,图4(3)和图4(4)是用于说明研削工序的侧视图,图4(5)和图4(6)是用于说明研磨工序的侧视图,图4(7)是用于说明反射层形成工序的侧视图。
由于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制造方法依次地进行“管状部件准备工序”、“研削工序”、“研磨工序”以及“反射层形成工序”,下面依次地说明各工序。
另外,辅助反射镜的形状是为了使其功能充分发挥而利用计算机模拟来确定的。
1.管状部件准备工序
首先,如图4(1)所示,准备具有与辅助反射镜113的外形对应的外径尺寸(φ1=14±0.1mm)和与贯通孔113a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φ2=6.8±0.3mm)的石英玻璃管2T。沿石英玻璃管2T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例如是200mm。
而且,例如,如图4(2)所示,通过使用钢丝锯沿与石英玻璃管2T的中心轴垂直的虚拟面切割而形成具有与辅助反射镜113的外形对应的长度尺寸L1的管状部件2。沿管状部件2的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1例如是6.3mm。
在此,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管状部件2(石英玻璃管2T)的内面为平滑面。这样可以提高对于发光管112的辅助反射镜113的安装精度。
2.研削工序
接着,例如,如图4(3)所示,用曲面加工器(曲线产生器,力一ブジエネレ一タ)从管状部件2的另一方的端面侧(图4(3)的右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凸面3a,并且也从一方的端面侧(图4(4)的左侧)进行研削加工形成而凹面3b。凸面3a的曲率半径R1例如是7.8mm。
另外,对用于形成凸面3a和凹面3b的研削加工的前后顺序没有特别要求。即,既可以按照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在形成凸面3a后形成凹面3b,也可以在形成凹面后形成凸面。
另外,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虽然是通过研削加工而形成的凹面3b或凸面3a的形状是球面形状,但是也可以是非球面形状。
3.研磨工序
接着,例如,用透镜研磨机研磨由研削工序形成的凹面3b进行半精加工,形成图4(5)所示的凹面4a。在此之后,进一步研磨该凹面4a进行镜面加工,形成图4(6)所示的凹面4b。凹面4b的曲率半径R2例如是6.3mm。
另外,与凹面3b一样,凹面4b也可以是非球面形状。
4.反射层形成工程
然后,例如,如图(7)所示,用带有离子加速器的蒸镀机,在由研磨工序研磨的凹面4b内形成反射层5而形成反射面113b。反射层5是交替地蒸镀Ta2O5膜和SiO2膜而层叠的电介质多层膜。
如上所述,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具有与贯通孔113a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2(石英玻璃管2T)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从管状部件2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凹面3b的研削工序;进行由研削工序形成的凹面3b的研磨加工的研磨工序;在由研磨工序研磨的凹面4b内形成反射层而形成反射凹面113b的反射层形成工序。
因此,采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中可以事先准备好具有与贯通孔113a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2(石英玻璃管2T),将该管状部件2(石英玻璃管2T)作为初始原料来制造辅助反射镜113,所以可以不需要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的难以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开孔工序。因此,不会发生由于破碎的产生而造成的制造成品率的下降,容易提高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管状部件2具有与辅助反射镜113的外形对应的外径尺寸和长度尺寸。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由研削工序研削的部分最大程度地减少,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
另外,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在研削工序中还从管状部件2的另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凸面3a。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辅助反射镜113的壁厚变薄,所以可以降低从发光管112射出经椭圆面反射器114反射的光在辅助反射镜113的外周部被散射的比例。其结果,可以有效地抑制光利用率的下降或光散射程度变大而使图像品质下降。另外,由于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辅助反射镜113的壁厚变薄,所以可以抑制由于吸收红外线而造成的温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获得抑制由于伴随温度上升辅助反射镜的温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裂纹或缺损的发生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使管状部件2的内面粗糙化的工序。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向贯通孔113a内填充粘结剂将辅助反射镜113安装到发光管112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锚定作用提高对辅助反射镜113的粘结剂的粘结力,其结果可以提高对于发光管112的辅助反射镜113的粘结力。
在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在用掩膜覆盖管状部件2的内面的状态下形成反射层5。由于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使管状部件2的内面上不会附着反射层形成材料,所以在将辅助反射镜113安装到发光管112时,可以抑制由于反射层材料的附着而造成的粘结条件的差异。
另外,也可以在使管状部件2的内面露出的状态下形成前述反射层5。
下面,用图2、图5以及图6说明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
图5以及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的图。图5(a)是用于进行辅助反射镜的位置调整而使用CCD摄像机(照相机)从2个方向拍摄的示意图,图5(b)是将电极的实像和反射像重合的概念图,图5(c)是将发光管点亮时的电极间的电弧的实像和反射像重合的概念图。
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是在制造辅助反射镜113的工序后进行将辅助反射镜113安装到发光管112的工序,在此之后进行将安装了辅助反射镜113的发光管112安装到椭圆面反射器114上的工序。在此,由于制造辅助反射镜113的工序是通过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制造方法来进行的,所以省略对制造辅助反射镜的工程的说明。下面,详细说明将辅助反射镜113安装到发光管112上的工序和将安装了辅助反射镜113的发光管112安装到椭圆面反射器114上的工序。
首先,使发光管112的密封部112c插入辅助反射镜113的贯通孔113a。
接着,如图5(b)以及图5(c)所示,调整辅助反射镜113的位置,使发光管112的电极12、13或电极间的电弧(点亮时的电弧)的实像与由辅助反射镜113产生的实像的反射像重合,并暂时固定发光管112与辅助反射镜113。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a)所示,利用摄像机(CCD摄像机等)从至少2个方向拍摄的拍摄图像检测上述实像和上述反射像,调整相对于发光管112的辅助反射镜113的位置,使在各自的方向它们的实像和反射像重合。
在此之后,如图2所示,在辅助反射镜113的贯通孔113a与发光管112的密封部112c之间填充无机类粘结剂23,将辅助反射镜113固定到发光管112上。
接着,如上所述,使固定了辅助反射镜113的发光管112的电极间中心与椭圆面反射器114的焦点F1基本一致地配置椭圆面反射器114和发光管112,调整发光管112相对于椭圆面反射器114的位置使在指定位置上的亮度达到最大。
然后,如图2所示,在椭圆反射器114的贯通孔114a与发光管112的密封部112b之间填充无机类粘结剂22,将发光管112固定到椭圆面反射器114上。
这样,可以高精度地制造光源灯110。
在此,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中,在设计上的聚焦点附近配置受光器,一边由受光器测定来自椭圆面反射器114的反射光,一边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上分别调整发光管112与椭圆面反射器114的相对位置使在设计上的聚焦点上的亮度达到最大,从而固定发光管112与椭圆面反射器114。
另外,在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中,虽然使用受光器测定亮度,但是只要能测定照度使用其它方法也可以。这样,可以制造具有使在指定位置上的照度达到最大的发光管112与椭圆面反射器114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光源灯110。
除此之外,在安装光源灯110的照明装置100中,也可以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上分别调整发光管112与椭圆反射器114的相对位置,使在配置作为光源灯100的照明对象物的液晶装置400R、400G、400B的位置上的亮度达到最大,从而固定发光管112和椭圆反射器114。这样,可以制造具有形成包括与光源灯110和照明对象物之间存在的光学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内的发光管112和椭圆面反射器114的最佳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光源灯110的照明装置100。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由于可以使用通过不会造成因破碎的发生而引起制造成品率下降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辅助反射镜113来制造光源灯110,所以容易提高制造光源灯时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实施例1的投影机中具有,具有由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灯110的照明装置100;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来自照明装置100的照明光的液晶装置400R、400G、400B;以及投影来自液晶装置400R、400G、400B的调制光的投影透镜600。
这样,由于具有由容易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灯110,所以实现了容易降低制造成本的投影机。
实施例2.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光源灯的辅助反射镜的图。图7(a)是立体图,图7(b)是正视图,图7(c)是图7(b)的B-B剖面图。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图。图8(1)和图8(2)是用于说明管状部件准备工序的侧视图以及剖面图,图8(3)和图8(4)是用于说明研削工序的侧视图,图8(5)和图8(6)是用于说明研磨工程的侧视图,图8(7)是用于说明反射层形成工序的侧视图。另外,在图7和图8中,对于与图3和图4相同的部件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由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辅助反射镜113B的贯通孔113Ba的长度尺寸长的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不同。
但是,在其它方面,由于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具有同样的工序和结构,所以也同样具有实施例1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所具有的效果。
即,实施例2是一种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该辅助反射镜被用于具有发光管112、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的椭圆面反射器114、具有将来自发光管112的照射光反射到椭圆面反射器114的反射凹面113Bb和用于安装到发光管112的贯通孔113Ba的辅助反射镜113B的光源灯110B(未图示),其包括:准备具有与贯通孔113Ba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2B(石英玻璃管2T)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参照图8(1)和图8(2));从管状部件2B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形成凹面6b的研削工序(参照图8(3));进行由研削工序形成的凹面6b的研磨加工的研磨工序(参照图8(5)和图8(6));以及在由研磨工序研磨的凹面7b内形成反射层而形成反射凹面113Bb的反射层形成工序(参照图8(7))。
因此,根据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事先由图8(1)所示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准备具有与贯通孔113Ba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2B(石英玻璃管2T),由于可以将管部件2B(石英玻璃管2T)作为初始原料制造辅助反射镜113B,所以可以不需要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难以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开孔工序。因此,不会引起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的制造成品率的下降,而容易提高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中,图8(3)和图8(4)所示的研削工序,以使沿与管状部件2B的最内周面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平行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3比沿管状部件2B的最外周面的笫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2长的方式,进行研削加工形成凹面6b和凸面6a。
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由于沿管状部件2B的最内周面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3比较长,所以可以增加在将辅助反射镜113B安装到发光管112时的辅助反射镜113B与发光管112的接触面积。其结果,就可以将辅助反射镜113B相对于发光管112安装得更牢固。
另外,在这样地制造具有将贯通孔113Ba的长度尺寸加长的形状的辅助反射镜113B的情况下,如果是以往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由于需要对部件切削比较长的距离来开孔,所以开孔工序中破碎的发生会更明显。但是,如果是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则由于不需要开孔工序,所以可以避免破碎的发生。因此,在将贯通孔113Ba的长度尺寸加长制造辅助反射镜113B的情况下如果应用实施例2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则容易进一步地提高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成品率,并且可以更容易地制造具有上述效果的优异的辅助反射镜。
如上所述,将本发明的制造对象作为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和投影机,对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和光源灯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钟表的轴承等的开孔部件作为制造对象,而将本发明作为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广泛应用于开孔部件的制造。
即,本发明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至少形成于一方的端面的平面呈圆形的凹面或凸面、具有与该凹面或凸面的中心轴一致的中心轴的贯通孔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具有与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从管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凹面或凸面的研削工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由于可以事先在管状部件准备工序准备好具有与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以该管状部件为初始原料制造开孔部件,所以可以不需要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难以提高制造成品率的开孔工序。因此,不会引起由于破碎的发生而造成的制造成品率的下降,容易提高开孔部件的制造成品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研削加工形成的凹面或凸面的形状,既可以是球面形状也可以是非球面形状。
以上,虽然根据上述的各种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光源灯的制造方法以及投影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种实施例,只要是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实施,例如可以进行以下的变形。
(1)虽然在上述的各种实施例中,作为光源灯使用了具有椭圆面反射器114、和在椭圆面反射器114的焦点F1附近具有发光部的发光管112的光源灯110,110B,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优选地使用具有抛物面反射器、和在抛物面反射器的焦点附近具备发光部的发光管的光源灯。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平行化透镜116。
(2)虽然在实施例1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中,说明了在将辅助反射镜113安装到发光管112后再安装椭圆面反射器114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将发光管112安装到椭圆面反射器114后再安装辅助反射镜113。

Claims (13)

1.一种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该辅助反射镜被用于具有发光管、将来自该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的反射器、具有将来自前述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到前述反射器的反射凹面以及用于安装到前述发光管的贯通孔的辅助反射镜的光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具有与前述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
从前述管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凹面的研削工序;
进行由前述研削工序形成的凹面的研磨加工的研磨工序;以及
在由前述研磨工序研磨的凹面内形成反射层而形成前述反射凹面的反射层形成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管状部件具有与前述辅助反射镜的外形相对应的外径尺寸以及长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研削工序中,还从前述管状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凸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研削工序中,以使沿与前述管状部件的最内周面的贯通孔的中心轴平行的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沿前述管状部件的最外周面的前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尺寸长的方式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凹面以及凸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为平滑面。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进行粗糙化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以掩膜覆盖的状态下形成前述反射层。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前述管状部件的内面露出的状态下形成前述反射层。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管状部件由红外线透过性的无机材料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反射层由红外线透过性的电介质多层膜构成。
11.一种光源灯的制造方法,该光源灯具有发光管、将来自该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并射出到被照明区域侧的反射器、具有将来自前述发光管的照射光反射到前述反射器的反射凹面以及用于安装到前述发光管的贯通孔的辅助反射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制造辅助反射镜的工序;以及
将前述辅助反射镜安装于前述发光管的工序。
12.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具备通过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灯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光源灯的照明装置;根据图像信息调制来自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光的电光调制装置;以及投影来自该电光调制装置的调制光的投影透镜。
13.一种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开孔部件具有至少形成于一方的端面的平面呈圆形的凹面或凸面、具有与该凹面或凸面的中心轴一致的中心轴的贯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具有与前述贯通孔的内径尺寸对应的内径尺寸的管状部件的管状部件准备工序;以及
从前述管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面侧进行研削加工而形成前述凹面或前述凸面的研削工序。
CNB200410088504XA 2004-05-18 2004-11-03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03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7682A JP3933146B2 (ja) 2003-09-24 2004-05-18 補助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光源ランプの製造方法、プロジェクタ及び孔開け部品の製造方法
JP147682/2004 2004-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0084A true CN1700084A (zh) 2005-11-23
CN100470360C CN100470360C (zh) 2009-03-18

Family

ID=35374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50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0360C (zh) 2004-05-18 2004-11-03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281968B2 (zh)
CN (1) CN100470360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9771B2 (en) 2006-02-15 2009-06-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2667329A (zh) * 2009-11-27 2012-09-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反射灯和反射器
CN103891262A (zh) * 2011-10-25 2014-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单元以及使用该照明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1093108A1 (ja) * 2010-02-01 2013-05-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音波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83726A (en) * 1948-01-26 1952-01-29 Chalom Joseph Aaron Nozzle
JPH01293313A (ja) 1988-05-20 1989-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多面鏡の製造法
JP3199845B2 (ja) 1992-07-03 2001-08-20 日機装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クランプ装置
JPH09120067A (ja) 1995-10-25 1997-05-06 A G Technol Kk 光源装置及びその応用装置
US6491396B2 (en) * 2000-02-15 2002-12-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modulating a plurality of partial luminous fluxes according to imaging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o-optical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9771B2 (en) 2006-02-15 2009-06-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02667329A (zh) * 2009-11-27 2012-09-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反射灯和反射器
CN103891262A (zh) * 2011-10-25 2014-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单元以及使用该照明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81968B2 (en) 2007-10-16
US20050259338A1 (en) 2005-11-24
CN100470360C (zh) 2009-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3855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661464A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700087A (zh)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发光管的驱动方法
CN1721976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机
CN1573512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841183A (zh) 照明单元和采用该照明单元的图像投影装置
CN1809785A (zh)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573513A (zh) 导光体、照明装置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199470A (zh) 光学元件、偏振光照明装置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811523A (zh) 投影机
CN1942700A (zh) 光源装置、照明光学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619903A (zh) 半导体激光器件和照明装置
CN101063795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534375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1770002A (zh) 投影机
CN1755422A (zh) 投影机
CN1945110A (zh) 照明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682070A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825200A (zh) 投影机
CN1692307A (zh) 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CN1287191C (zh)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311290C (zh) 光源单元以及具有该光源单元的投影仪
CN1700084A (zh) 辅助反射镜、光源灯、开孔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投影机
CN1627472A (zh) 光源灯以及投影机
CN1735832A (zh) 照明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