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6706B - 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 Google Patents

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6706B
CN1696706B CN2005100699727A CN200510069972A CN1696706B CN 1696706 B CN1696706 B CN 1696706B CN 2005100699727 A CN2005100699727 A CN 2005100699727A CN 200510069972 A CN200510069972 A CN 200510069972A CN 1696706 B CN1696706 B CN 1696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gnetic
magnetic encoder
pole magne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69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6706A (zh
Inventor
深田贵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431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05825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503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3076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6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96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7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3/00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linear or angular speeds
    • G01P3/42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P3/4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 G01P3/48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f generated current or voltage
    • G01P3/481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f generated current or voltage of pulse signals
    • G01P3/487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by measuring frequency of generated current or voltage of pulse signals delivered by rotating magn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41/00Other accessories, e.g. devices integrated in the bearing not relating to the bearing function as such
    • F16C41/007Encoders, e.g. parts with a plurality of alternating magnetic po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3/00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linear or angular speeds
    • G01P3/42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P3/44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 G01P3/443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for measuring angular speed mounted in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1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9/18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 F16C19/181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 F16C19/183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 F16C19/18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in O-arrangement
    • F16C19/18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two or more rows of balls with angular contact with two rows at opposite angles in O-arrangement with three raceways provided integrally on parts other than race rings, e.g. third generation hu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 F16C2326/02Wheel hubs or ca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提供下述的磁性编码器,其中,在得到由于多极磁体采用烧结体而产生的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的同时,即使在作为烧结体的课题的压配合式固定时等不注意处理的情况下,仍可避免裂纹的发生,防止生锈,通过保持间距精度,获得高精度的旋转检测。该磁性编码器(10)包括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的环状的多极磁体(14)、以及支承该多极磁体(14)的芯铁(11)。该多极磁体(14)为下述的烧结体,其是对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进行加压成型,对该粉压体进行烧结而形成的。上述粉压体的加压成型的成型力在65t以上,粘接剂的粒径在40μm以下。最好,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上。

Description

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相对旋转的轴承部的旋转检测器等的磁性编码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轮用轴承,比如,构成安装于检测汽车的防振制动系统的前后的车轮转数的旋转检测器上的轴承密封件的组成部件的磁性编码器和具有其的车轮用轴承。
背景技术
近年,作为防止汽车的滑动用的防滑用旋转检测器,多数采用下述这样的结构。即,一般,上述旋转检测器由带齿的转子和感受传感器构成,通过对轴承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按照分别离开的方式设置,构成一个单独的旋转检测器。
在这样的已有实施例中,嵌合于旋转轴上的带齿的转子具有通过安装于转向节上的旋转检测传感器而感受检测的结构,所使用的轴承通过单独地设置于侧部的密封组件,防止水分或异物的侵入。
作为其它的实施例,为了削减旋转检测器的安装空间,显著地提高传感性能,针对具有用于车轮旋转检测的旋转检测器的轴承密封件,提出下述的磁性编码器50,象图17A,图17B所示的那样,其包括多极橡胶磁体60,其中,在沿在这里所使用的甩油环61的径向,对将混合有磁性粉的弹性(橡胶)部件呈圆周状进行硬化成型粘接后,在这里交替地对磁极进行磁化(JP特许2816783号公报)。
另外,作为还一实施例,人们还提出有下述的类型,其中,通过芯铁支承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的多极磁体,构成磁性编码器,上述多极磁体采用对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进行烧结而形成的烧结体(JP特开2004-084925号公报)。
通过由该磁性粉和非磁性金属粉混合而形成的烧结体构成的磁性编码器与现有的橡胶磁体制的类型相比较,可提高磁性粉的比例,可增加单位体积的磁力,由此,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小厚度。另外,与仅仅对磁性粉进行烧结的类型相比较,因构成粘接剂的非磁性金属粉的存在,难于开裂。其表面的硬度大于橡胶磁体,难于损伤,由此,耐久性、可靠性提高。
但是,在JP特开2004-084925号公报的上述多极磁体中,以压紧等方式将上述烧结体固定于芯铁或甩油环上,之后,在该烧结体上,通过对磁极进行磁化而形成磁极,但是,作为该多极磁体、JP特许2816783号公报的多极橡胶磁体60那样的已有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烧结体的磁化方法,采用一次磁化法和导引磁化法。另外,作为这些已有实施例的磁性体粉采用铁氧体粉、钐系磁性粉与钕系磁性粉的混合粉。
象JP特许2816783号公报中公开的磁性编码器那样,在将橡胶磁体粘接于甩油环上的结构的类型中,如果打算加强磁通密度,则必须增加弹性部件的厚度,磁性编码器周边的空间具有限制,由此,具有设计困难的情况。另外,如果小石等的异物碰撞,则还具有弹性部件的表面损伤,磁特性变差(磁通密度的降低,间距误差的增加),传感功能降低的问题。
在象专利公报2所公开的磁性编码器那样,通过芯铁支承的多极磁体为烧结体的类型中,可提高灵敏度、减小厚度,表面硬度较大,难于损伤。由于具有构成粘接剂的非磁性金属粉,故也难于产生较大裂缝。但是,开裂防止性不充分,在将磁性编码器以压配合方式固定于比如,车轮用轴承的内圈上时,如果未注意处理,则具有在多极磁体中产生裂纹状的损伤的情况。如果多极磁体产生裂纹状的损伤,则具有生锈、间距精度降低、传感性能降低的担心。
接着,如果对磁化方法进行描述。在图17A,图17B所示的JP特许2816783号公报的磁性编码器50中,在通过一次磁化的方式进行磁化,形成多极磁体60的场合,该方法在下述状态下进行,该状态指象图11所示的那样,硬化粘接于甩油环61上的多极磁体部件(弹性部件)60A与沿周向并排于环状的磁化轭铁42的表面而分散地形成的磁化面44重合。此时,通过使电流通过围绕各磁化面44而卷绕的线圈,产生磁场。由此,对多极磁体部件60A进行磁化,形成图17A那样的多极磁体60。
在此场合,甩油环61呈具有圆筒状部61a、从该圆筒状部61a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61b的形状,沿立板部61b中的与圆筒状部61a的突出侧相反一侧的面,将多极磁体部件60A定位,由此,在上述一次磁化中,甩油环61的圆筒状部61a不构成妨碍。但是,在这样的结构的磁性编码器50中,圆筒状部61a的宽度与多极磁体60的宽度的总和构成整体的宽度,故具有宽度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在比如,象由图17(B)虚线所示的那样,圆筒状部61aa反向的场合,即,在沿立板部61b的圆筒状部61aa的突出侧面,将多极磁体60定位的场合,可按照多极磁体60的宽度,缩短磁性编码器50的宽度。但是,在此场合,象图18所示的那样,在一次磁化中,甩油环61的圆筒状部61aa构成妨碍,多极磁体部件60A未与磁化轭铁42的磁化面44接触,无法磁化。另外,如果打算通过将圆筒状部61aa的位置通到磁化轭铁42的内径端之外,使多极磁体部件60A与磁化面44接触,则多极磁体部件60A的一部分与磁化面44脱开。如果为了避免该情况,缩短多极磁体部件60A的长度,将多极磁体部件60A整体接纳于磁化面44的内部,则具有在必要位置,无法获得规定的磁特性的担心。
为了克服这样的课题,也可通过导引(index)磁化,对多极磁体部件60A进行磁化。在此场合,不会受到甩油环21的形状的影响,可对多极磁体部件60A进行磁化。但是,在导引(index)磁化的场合,具有伴随磁性体的种类,产生下述这样的不利情况的担心。
(1)在磁性体采用铁氧体的场合,可进行磁化,但是,具有为了提高磁通密度,必须增加多极磁体60的厚度,伴随设置部周边的空间,难于设置的情况。
(2)在磁性体采用钐、钕等的稀土类金属的场合,由于具有稀土类金属的矫顽力较高的性质,故为了磁化,必须产生非常强的磁场,但是,不可能通过导引(index)磁化,产生必要量的磁场,无法实现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磁性编码器和具有它的车轮用轴承,在该磁性编码器中,通过多极磁体采用烧结体的方式,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同时,在作为烧结体的课题的压配合式固定时等场合,未注意处理的情况下,仍避免裂纹的发生,防止生锈,通过保持间距精度,获得较高精度的旋转检测。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容易实现多极磁体的磁化,可紧凑地构成的磁性编码器和具有它的车轮用轴承组件。
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包括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的环状的多极磁体、以及与支承该多极磁体的芯铁,上述多极磁体为烧结体,该烧结体是对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进行加压成型,对该粉压体进行烧结而形成的,具有下述的特性组(A)~(C)中的至少1个:
特性(A):上述粉压体的加压成型的成型力在65t以上,上述粘接剂的颗粒为40μm以下;
特性(B):上述粘接剂的粒径为40μm以下,上述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上;
特性(C):在上述多极磁体的表面的空隙x(mm)≥0.5的场合,上述空隙x和上述多极磁体的磁通密度y(mT)之间的关系满足210e-1.5x<y<320e-1.5x
按照本发明,由于多极磁体采用混合有非磁性金属粉的粘接剂的烧结体,故与橡胶磁体等相比较,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由于采用烧结体,将磁性编码器以压配合方式固定于车轮用轴承等上时的极限过盈量比橡胶磁体等严格。但是,如果多极磁体按照具有粉压体的加压成型的成型力在65t以上,粘接剂的粒径在40μ以下的特性(A)的方式构成,则与现有的烧结体制的类型相比较,极限过盈量可增加,在通过压配合等方式固定时,避免在多极磁体中产生裂缝、裂纹状的损伤的情况,故容易处理。由此,防止伴随裂纹状的损伤而造成的锈的发生,另外,由于不发生裂纹状损伤,保持间距精度,可进行高精度的、可靠性较高的旋转检测。
另外,如果上述多极磁体按照具有上述粘接剂的粒径在40μm以下,上述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下的特性(B)的方式构成,则与具有上述特性(A)的方案相同,与橡胶磁体等相比较,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与现有的烧结体制的类型相比较,极限过盈量可增加,在以压配合方式固定时,避免多极磁体发生裂纹状的损伤,由此,处理容易。这样,防止伴随裂缝造成的生锈的发生,另外,由于不产生裂纹状的损伤,故保持间距精度,可进行高精度的、可靠性较高的旋转检测。
还有,如果上述多极磁体按照具有在与上述多极磁体的表面的空隙x(mm)满足x≥0.5的场合,上述空隙x与上述多极磁体的磁通密度y(mT)之间的关系满足下述式,即,210e-1.5x<y<320e-1.5x的上述特性(C)的方式构成,由于磁通密度y在210e-1.5x~320e-1.5x的范围内,故与现有的烧结体制的类型相比较,极限过盈量可增加,在通过压配合等方式固定时,避免在多极磁体中产生裂缝、裂纹状的损伤的情况,与橡胶磁体等相比较,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
在多极磁体采用上述混合粉的烧结体的磁性编码器中,最好,磁通密度较高,但是,在磁通密度y(mT)超过350e-1.5x的场合,由于磁性粉的比例较多,粘接剂不足,故磁性编码器具有在与轴承等的安装对象压配合时,发生开裂的可能性。如果磁通密度y(mT)不到210e-1.5x,则无法获得作为烧结体的优点的高磁通密度,与橡胶磁体等同。
另外,上述多极磁体也可按照具有上述特性(A)和(B)的方式构成。即,上述多极磁体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粉压体的加压成型的成型力在65t以上,粘接剂的粒径为40μm以下的场合,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上。
由此,可进一步增加极限过盈量,以压配合方式固定时,可更进一步确实地避免多极磁体发生裂纹状的损伤的情况,这样,处理容易。
此外,上述多极磁体也可按照具有上述特性(A)和(C)的方式或上述特性(B)和(C)的方式构成。即,上述多极磁体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确定空隙x(mm)和磁通密度y(mT)之间的关系的特性(C)适合于确定成型力和粘接剂的粒径的范围的特性(A)或确定粘接剂的粒径与烧结体的密度的范围的特性(B)。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多极磁体按照具有上述特性(A)或(B)的方式构成的场合,最好,上述粘接剂的粒径在40μm以下,特别是最好在20μm以下。
在粘接剂的粒径象这样较小的场合,将磁性粉的颗粒之间连接的粘接剂的功能优良,可进一步增加极限过盈量。由此,可在以压配合方式固定时,更加确实地避免多极磁体产生裂纹状的损伤,这样,容易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磁性粉和粘接剂的配合比为:磁性粉∶粘接剂=55∶45~80∶20。
如果粘接剂的配合比大于该范围,由于磁性体变少,故难以充分地获得磁力,难于提高灵敏度。如果粘接剂的配合比小于该范围,则将磁性粉的颗粒之间连接的粘接剂的功能无法充分地获得,压配合作业时的裂缝防止效果不充分。
如果磁性粉和粘接剂的配合比在上述55∶45~80∶20的范围内,则在磁性编码器的多极磁体与和其对置设置的磁性传感器之间的空隙相同的场合,与现有的橡胶磁体制的实施例相比较,磁通密度增加,用于获得相同的磁通密度的空隙大于现有的橡胶磁体制的实施例。由此,与现有的橡胶磁体制的实施例相比较,可增加按照与磁性编码器相组合的方式使用的磁性传感器的极限检测值,可尽可能地降低磁性传感器的成本。另外,由于增加磁性编码器与磁性传感器之间的空隙,故旋转检测器周边的设计的自由度也增加。与现有的烧结磁体制的磁性编码器相比较,压配合时的多极磁体的裂缝也难于发生。
从提高这样的磁通密度等与防止压配合时的裂缝状的损伤的发生之间的平衡性来说,磁性粉和粘接剂的优选配合比为:磁性粉∶粘接剂=70∶30。
另外,在上述多极磁体按照上述特性(C)的方式构成的场合,最好,上述空隙x与多极磁体的磁通密度y(mT)之间的关系在满足250e-1.5x<y<320e-1.5x的范围内。
如果磁通密度为250e-1.5x,则更进一步地减小厚度、提高灵敏度。
在本发明中,也可在磁性编码器的表面的整体,设置防腐蚀表面膜。对于该防腐蚀表面膜,其也可通过阳离子涂敷方式形成,该防腐蚀表面膜的涂敷厚度在15~35μm的范围内。
在设置阳离子涂敷的防腐蚀表面膜的场合,即使在为盐泥水覆盖的情况下,仍可避免磁性编码器发生腐蚀的情况,可防止腐蚀造成的磁特性变差的情况。对于阳离子涂敷,如果考虑防锈性能,则不建议使膜厚在15μm以下。另外,如果设置阳离子涂敷的防腐蚀表面膜,由于与烧结体相比较,表面膜容易产生弹性变形,故极限过盈量可增加,可评估相对设计过盈量的较大的安全率。由于这些原因,最好膜厚较大,但是,由于阳离子涂敷为电极沉积喷涂中的一种,故难于形成超过35μm的膜厚。于是,更优选的防腐蚀表面膜的涂敷膜厚度在30~35μm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的制造方法为制造包括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的环状的多极磁体、以及支承该多极磁体的芯铁的磁性编码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上述多极磁体的过程法包括下述过程:对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进行加压成型,获得粉压体的过程;对该粉压体进行烧结的过程;对已获得的烧结体进行磁化的过程,上述粉压体的加压成型的成型力在65t以上,上述粘接剂的粒径为40μm以下。
如果采用该方法,极限过盈量大于采用现有的烧结磁体的实施例,在以压配合方式固定时,可避免多极磁体产生裂纹状的损伤的情况,这样容易处理。
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也可设置于车轮用轴承上。
车轮用轴承曝露于路面的灰尘、石跳、盐泥水、温度变化等的严酷的环境下。另外,设置有旋转检测器的富裕空间小,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舒适的、安全的车辆行驶,要求精度良好的旋转检测。由此,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同时可避免作为烧结体的课题的压配合式固定时的裂纹的发生,有效地发挥防止锈的发生,通过间距精度保持而获得高精度的旋转检测的优点。
上述车轮用轴承也可为下述类型,其包括在内周面形成多排滚动面的外方部件;形成与该外方部件的滚动面对置的滚动面的内方部件;介于该两对置滚动面之间的多排的滚动体,该车轮用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将车轮支承于车体上,设置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将上述外方部件和内方部件之间的环状空间密封,该密封组件由第1密封板和第2密封板构成,该第1密封板嵌合于上述外方部件或内方部件中的旋转侧部件,其截面呈L形,该第2密封板与该第1密封板相对,嵌合于上述外方部件或内方部件中的固定侧部件上,其截面呈L形,与上述第1密封板滑动接触的具有唇缘的弹性部件安装于上述第2密封板上,上述第1密封板形成磁性编码器的芯铁,与该立板部重合,设置上述多极磁体。
在该车轮用轴承的场合,弹性部件的多个唇缘在截面呈L形的第1密封板上滑动,由此,获得优良的防水、防锈性。由于在该第1密封板中,兼用磁性编码器的芯铁,采用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故通过芯铁和密封板的兼用,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空间的节省、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的整体紧凑,伴随该情况,可紧凑地设置旋转检测器。另外,由于可保持磁性编码器的多极磁体的间距精度,可避免因裂纹状的损伤造成的锈的发生、磁特性变差的情况,故可提高检测车轮的旋转的旋转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在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中,也可这样形成,即,上述芯铁呈具有圆筒状部和从该圆筒状部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的形状,上述多极磁体沿上述芯铁的立板部的圆筒状部的突出侧的面而定位。
如果采用该方案,多极磁体的宽度部分重合于芯铁圆筒状部的宽度范围内,整体的宽度可变小,可紧凑地制作磁性编码器。
在本发明中,上述多极磁体的全周也可通过在没有上述芯铁的单体的状态下进行磁化而进行磁化。在该方案的场合,由于可在不受到芯铁的形状的影响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磁化的方式形成多极磁体,故可容易地制作磁性编码器。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多极磁体也可通过同时地对全周磁化的一次磁化的方式而磁化。在该方案的场合,由于不采用引导(index)磁化方式形成,故即使为包含铁氧体、钐系、钕系等的任意类型的磁性体的多极磁体部件的情况下,仍可实现磁化,磁性编码器的设计的自由度较高。
此外,也可在车轮用轴承组件中设置下述的磁性编码器,在该磁性编码器中,上述多极磁体沿上述芯铁的立板部的圆筒状部的突出侧的面定位,整体的宽度缩短。
还有,在该方案的车轮用轴承组件中,由于磁性编码器为宽度较小的紧凑性的结构,故为了安装磁性编码器,无需增加轴承的轴向长度。
再有,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用轴承组件,其包括在内周面形成多排滚动面的外方部件;形成与该外方部件的滚动面对置的滚动面的内方部件;介于该内外部件的各排滚动面之间的多排的滚动体,该车轮用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将车轮支承于车体上,在上述内方部件的内侧的端部的外周,安装有磁性编码器,在该磁性编码器中,按照上述多极磁体沿上述芯铁的立板部的圆筒状部的突出侧的面定位,整体的宽度缩短。在此场合,上述磁性编码器按照朝向内侧的方式嵌合于上述芯铁的圆筒状部。
如果采用该方案,由于在磁性编码器中,宽度变小,同时嵌合于内方部件的外周的圆筒状部的宽度不变小,故可确保足够的安装强度。由此,可确保磁性编码器的嵌合宽度,同时,可以较小程度设置内方部件的轴向尺寸,还可谋求车轮用轴承组件的重量减轻。
另外,磁性编码器按照多极磁体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内方部件上,由此,不增加内外部件之间的端部环状空间的内侧的轴向长度,可将多极磁体靠近上述端部环状空间的中间处而设置,这样,与该多极磁体面对的磁性传感器可按照进入上述端部环状空间内部的方式设置,可紧凑地构成旋转检测器。
根据参照附图的以下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会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例和附图为单纯的图示和说明,它们不是为了确定本发明的范围而使用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的同一部件标号表示同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2为表示从正面表示该磁性编码器的磁极的说明书;
图3为形成该磁性编码器的多极磁体的烧结体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将该磁性编码器与已有实施例相比较,求出空隙与磁通密度的关系的数据的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6为表示具有第1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的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具有上述密封组件的车轮用轴承的剖视图;
图8为具有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组件的剖视图;
图9为该车轮用轴承组件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为磁性编码器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
图11为该磁性编码器的剖视图;
图12为表示用于上述磁性编码器中的多极磁体的一次磁化的磁化轭铁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
图13为该磁化轭铁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4为对多极磁体部件单体进行一次磁化的处理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5为对支承于芯铁上的多极磁体部件进行一次磁化的处理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6为对支承于芯铁上的多极磁体部件进行一次磁化的另一处理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7A为现有的磁性编码器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17B为该磁性编码器的剖视图;
图18为对现有的磁性编码器中的多极磁体部件进行一次磁化的处理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描述。象图1所示的那样,该磁性编码器10包括金属制的环状的芯铁11、在该芯铁11的表面上沿周向设置的多极磁体14。该多极磁体14为沿周向按照多极受到磁化,交替地形成磁极N,S的部件,其由按照多极磁化的磁盘构成。磁极N,S按照针对间距圆直径PCD(图2),形成规定的间距p的方式形成。多极磁体14为对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进行加压成型,对该粉压体进行烧结而形成的烧结体,通过上述芯铁11的压紧,将该多极磁体14固定于芯铁11上。该磁性编码器10安装于旋转部件(图中未示出)上,其通过使磁性传感器面(图中未示出)对多极磁体14,用于旋转检测,通过磁性编码器10和磁性传感器,构成旋转检测装置。
混入到多极磁体14中的磁性粉也可为钡系和锶系等的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铁氧体粉。这些铁氧体粉既可为颗粒状粉末,也可为由湿式各向异性铁氧体芯体形成的粉碎粉末。在由湿式各向异性铁氧体芯体形成的粉碎粉末构成磁性粉的场合,其与作为非磁性金属粉的粘接剂的混合粉必须为在磁场中形成的各向异性的坯体。
上述磁性粉也可为稀土类磁性材料。比如,也可为作为稀土类磁性材料的钐铁(SmFeN)系磁性粉、钕铁(NdFeB)系磁性粉的相应单独磁性粉。另外,磁性粉还可为锰铝(MnAl)气雾粉。
上述磁性粉也可由钐铁(SmFeN)系磁性粉、钕铁(NdFeB)系磁性粉、锰铝(MnAl)气雾粉中的任何2种以上的粉混合形成。比如,上述磁性粉为由钐铁(SmFeN)系磁性粉与钕铁(NdFeB)系磁性粉混合而形成的粉、由锰铝气雾粉与钐铁系磁性粉混合形成的粉、以及由钐铁系磁性粉和钕铁系磁性粉与锰铝气雾粉混合而形成的粉中的任意粉。比如,在仅仅为铁氧体粉,磁力不够的场合,也可按照必要量,在铁氧体粉中混合作为稀土类磁性材料的钐铁(SmFeN)系磁性粉、钕铁(NdFeB)系磁性粉,谋求磁力提高,同时低价格地制作。
作为形成多极磁体14的粘接剂的非磁性金属粉可采用锡、铜、铝、镍、锌、钨、锰等的粉末,或非磁性的不锈钢系金属粉中的任意的单独(1种)的粉末,或者2种以上所形成的混合粉末,或者2种以上所形成的合金粉末。
形成芯铁11的材质的金属最好为形成磁性体,特别是强磁性体的金属,比如,采用作为磁性体,同时具有防锈性的钢板。作为这样的钢板,可采用铁氧体系的不锈钢板(JIS规格的SUS430系等)、经防锈处理的轧制钢板等。
芯铁11的形状可为各种的圆环状的形状,但是,最好为可固定多极磁体14的形状。特别是,最好为实现压紧固定、嵌合固定等的机械式固定的形状。在压紧固定的场合,芯铁11比如,象图11所示的那样,呈截面基本为倒Z字形的圆环状,其由形成嵌合侧的内径侧的圆筒部11a、从一端向外径侧延伸的立板部11b、外径缘的另一圆筒部11c构成。另外,芯铁11还可为截面呈L字形的类型,在此场合,在图1中的芯铁11中,呈省略了另一圆筒部11c的形状。在芯铁11的截面呈L字形的场合,比如,通过将爪部等设置于立板部11b等上,进行压紧固定。
在图1的芯铁11中,圆筒部11a、立板部11和另一圆筒部11c采用钢板等的金属板,成一体地通过冲压而成形。立板部11b呈平坦状,按照与该平坦的立板部11b的表面重合的方式,组装多极磁体14的未磁化的烧结体,压紧外周缘的另一圆筒部11c,由此,在与芯铁11的立板部11b重合的状态,固定多极磁体14。上述另一圆筒部11c的截面中的前端侧部分或基本整体形成压紧部。另外,该压紧部在芯铁11的圆周方向的全周范围内延伸,于是,呈圆环状。
上述多极磁体14的制造象图3所示的那样,包括对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加压成型,获得粉压体的过程,以及对该粉压体进行烧结的过程,以及对已获得的烧结体进行磁化的过程。
下面对加压成型的条件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混合粉,进行粉压体的加压成型的过程中,其成型力在65吨,而代替现有的40吨。另外,粘接剂的粒径在本实施例中,在40μm以下,而代替现有的40μm。在此场合,最好,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上。另外,特别是最好,粘接剂的粒径在20μm以下。将获得上述粉压体的过程中的数据与已有实施例进行比较而获得的结果列于以下的表1中。
表1
成型力 粘接剂粒径 密度g/cm<sup>3</sup> 判定 极限过盈量
40t 40μm 6.50
65t 40μm -
20μm 6.63
在上述表1中,极限过盈量表示将磁性编码器10与车轮用轴承压配合时,在多极磁体14中不产生裂缝的过盈量的极限值。根据表1,在成型力为40吨,粘接剂的粒径为40μm的已有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中,形成多极磁体的烧结体的密度为6.50g/cm3,极限过盈量小,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成型力,使粘接剂的粒径为20μm,则可使其极限过盈量大于已有实施例的场合,由此,在将磁性编码器10以压配合方式固定于车轮用轴承等上时,可避免在多极磁体14中产生裂缝,可保持间距精度。另外,由于还可防止因多极磁体14的裂缝造成的锈的发生,磁性变差的情况,故可防止磁性编码器10的传感性能降低的情况。
此外,也可在获得上述的粉压体的过程中,使粘接剂的粒径为40μm以下,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上。特别是最好,粘接剂的粒径在20μm以下。同样在该场合,可使其极限过盈量大于已有实施例的场合,可防止传感性能降低的情况。
现在考察上述混合粉的磁性粉与粘接剂的体积配合比。粘接剂最大配合比的实施例采用其磁性基本与橡胶磁体相同的配合比的实施例(实施例1)。
在该粘接剂最大配合比的实施例中,磁性粉∶粘接剂=55∶45。与此相对,在实施例2中,磁性粉∶粘接剂=70∶30。在实施例3中,磁性粉∶粘接剂=80∶20。
对于上述各配合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在图4中给出求出空隙与磁通密度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在该图中,通过记号■所划的曲线图为本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配合比(磁性粉∶粘接剂=55∶45的曲线图,通过记号▲所划的曲线图为本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配合比(磁性粉∶粘接剂=70∶30)的曲线图。通过记号●所划的曲线图为本实施例的实施例3的配合比(磁性粉∶粘接剂=80∶20)的曲线图。通过记号◆所划的曲线图为橡胶编码器的曲线图。
根据该图而知道,对于同一空隙,在实施例2的配合比的磁性编码器10中,与粘接剂最大配合实施例(实施例1)相比较,磁通密度增加约25%,在实施例3的配合比的磁性编码器10中,与橡胶磁体相同实施例(粘接剂最大配合实施例)相比较,磁通密度增加约35%。另外知道,该磁通密度的增加量与磁性粉的配合量的增加量基本相同。此外知道,对于用于获得同一磁通密度的空隙,实施例2的场合的值大于粘接剂最大配合实施例的场合,另外,实施例3的场合大于实施例2的场合。
由此,在实施例2,3的磁性编码器10中,与橡胶磁体同等实施例(实施例1)相比较,可使与其相组合而使用的磁性传感器的极限检测值增加。即,比如,在打算将可检测10mT以上的磁通密度的磁性传感器与橡胶磁体同等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组合而使用的场合,如果磁性编码器采用该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磁性编码器10,则与其相组合而使用的磁性传感器可检测15mT以上的磁通密度,由此,可降低磁性传感器的成本。另外,由于可增加磁性编码器10和磁性传感器之间的空隙,故旋转检测装置周边的设计的自由度也增加。
如果根据图4所示的试验结果而考察,则在空隙x在0.5mm以上的场合,空隙x与磁通密度y(mT)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由下述的公式表示。
橡胶编码器                              :y=210e-1.5x
烧结体编码器(实施例1...橡胶编码器同等品):y=250e-1.5x
烧结体编码器(实施例2...磁性特性提高品A) :y=320e-1.5x
烧结体编码器(实施例3...磁性特性提高品B) :y=350e-1.5x
在上述实施例3中,磁通密度增加,但是,如果由此,能增加磁通密度,由于磁性粉的比例增加,粘接剂不足,故在作为磁性编码器10,与轴承等的安装对象压配合时,具有由烧结体形成的多极磁体14产生裂缝的可能性。磁通密度y(mT)小于210e-1.5x,则无法获得作为烧结体的优点的较高的磁通密度,与橡胶编码器等同。
如果空隙x与磁通密度y之间的关系在210e-1.5x<y<320e-1.5x的范围内(相当于橡胶编码器和实施例2的范围),则与现有的烧结体制的场合相比较,极限过盈量可增加,在通过压配合等方式固定时,避免在多极磁体上产生裂缝,裂纹状的损伤,并且与橡胶磁体等相比较,厚度减小,灵敏度提高,表面难于损伤。如果在210e-1.5x<y<320e-1.5x的范围内(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范围),则可进一步减小厚度,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10针对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例,在磁性编码器的表面的整体上设置阳离子涂敷的防腐蚀表面膜22,该防腐蚀表面膜22的涂敷膜厚度在15~35μm的范围内。即,作为防腐蚀用的表面处理,在多极磁体14以压紧方式固定于芯铁11上的烧结体芯铁一体件21的表面上,通过电沉积技术,设置防腐蚀表面膜22,构成磁性编码器10。在此场合的防腐蚀表面膜22的电沉积涂敷中,电流流过浸渍于水溶性涂料中的烧结体芯铁一体件21,通过电泳,以电化学方式在烧结体芯铁一体件21的表面上设置防腐蚀表面膜22。最好,防腐蚀表面膜22的涂敷膜厚度在30~35μm的范围内。另外,在涂敷膜厚度在小于15μm的场合,防锈性能降低,如果涂敷膜厚度超过35μm,则不可能进行电沉积。阳离子涂敷的涂敷膜厚度的公差±5μm。
在下述的表2中,给出将本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10以压配合方式固定于车轮用轴承等中时的防腐蚀表面膜22的裂缝发生频率的数据(发生裂缝的数量/总试验数量)。
表2
过盈量(μm) 涂敷膜厚度(μm)
20 35
130 0/4 0/4
150 3/4 0/4
170 0/4
根据表2的试验结果而知道,防腐蚀表面膜22的涂敷厚度为20μm,过盈量为150μm,在防腐蚀表面膜22中,发生裂缝。另外知道,即使在涂敷厚度为35μm,过盈量为170μm的情况下,在防腐蚀表面膜22中,仍不发生裂缝。
象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磁性编码器10的表面的整体上,设置阳离子涂敷的防腐蚀表面膜22,故即使在覆盖盐性泥水的情况下,仍可避免磁性编码器10发生腐蚀,可防止该腐蚀造成的磁性变差的情况。另外,由于防腐蚀表面膜22的涂膜厚度在15~35μm的范围内,故将磁性编码器10以压配合方式固定于车轮用轴承等上时的极限过盈量(在防腐蚀表面膜22中未发生裂缝的过盈量的极限)增加,可评估相对设计过盈量的较大安全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芯铁11为L字形,甚至Z字形,多极磁体14固定于立板部11b上,但是,本发明也可用于在芯铁11的外周面上设置多极磁体,构成放射型的旋转检测器的场合。
接着,结合图6、图7,对具有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10的车轮用轴承的一个实施例,以及其密封组件5的实施例进行描述。象图7所示的那样,该车轮用轴承包括内方部件1和外方部件2、以及接纳于该内外方部件1,2之间的多个滚动体3、将内外方部件1,2之间的端部环状空间密封的密封组件5,13。一端的密封组件5为带有磁性编码器10的组件。内方部件1和外方部件2具有滚动体3的滚动面1a,2a,各滚动面1a,2a呈槽状。该内方部件1和外方部件2分别为通过滚动体3,相互可旋转的内周侧的部件和外周侧的部件,其即使为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单独件的情况下,也可为该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与其它的部件组合而形成的组合部件。另外,内方部件1也可为轴。滚动体3由滚珠或圆锥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滚珠。
该车轮用轴承为多排的滚动轴承,具体来说为多排向心推力球轴承,该内方部件1为轮毂6和与其轴部外周嵌合的内圈7,各滚动体排的滚动面1a,1a分别形成于轮毂6和内圈7的各外周上。
在轮毂6上连接有图中未示出的等速万向节的一端(比如,外圈),车轮(图中未示出)通过螺栓8安装于该轮毂6的法兰部6a上。等速万向节的另一端(比如,内圈)与驱动轴连接。外方部件2通过其外周的法兰部2b,安装于由悬架装置的转向节等形成的外壳(图中未示出)上。滚动体3针对每排,由护圈4保持。
图6以放大方式表示带磁性编码器的密封组件5。在该密封组件5中,磁性编码器10或其芯铁11构成甩油环,安装于内方部件1和外方部件2中的旋转侧的部件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旋转侧的部件为内方部件1,故磁性编码器10安装于内方部件1上。图6表示磁性编码器10构成轴承的密封组件5的组成部件的应用实施例,该磁性编码器10安装于内方部件1的内圈7上。该密封组件5由磁性编码器10和固定侧的密封部件9构成。
即,具体来说,密封组件5包括分别安装于内方部件1和外方部件2上的第1和第2金属制的环状密封板(11),12。第1密封板(11)为上述磁性编码器10中的芯铁11,在下面对该芯铁11进行描述。磁性编码器10为结合图1~图4而描述的第1实施例,省略对其重复的描述。按照与该磁性编码器10的多极磁铁14面对的方式,设置磁性传感器15,由此,构成车轮旋转速度的检测用的旋转检测器。
第2密封板12为构成上述密封部件9的部件,其成一体地具有与作为第1密封板的芯铁11的立板部11b滑动接触的侧唇缘16a和与圆筒部11a滑动接触的径向唇缘16b,16c。这些唇缘16a~16c作为通过硬化处理而粘接于第2密封板12上的弹性部件16的一部分而设置。这些唇缘16a~16c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在该图6的实施例中,设置1个侧唇缘16a、以及位于轴向的内外的2个径向唇缘16c,16b。第2密封板12将弹性部件16保持于其与作为固定侧部件的外方部件2的嵌合部上。即,弹性部件16具有覆盖从第2密封板12的圆筒部12a的内径面,到前端部外径的范围的前端覆盖部16d,该前端覆盖部16d介于第2密封板12和外方部件2的嵌合部之间。第2密封板12的圆筒部12a与第1密封板的芯铁11的另一圆筒部11c以稍稍的方向间隙而对置,在该间隙处,构成迷宫式密封件17。
如果采用该结构的车轮用轴承,则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内方部件1的旋转通过安装于内方部件1上的磁性编码器10,借助磁性传感器15检测,对车轮旋转速度进行检测。
由于磁性编码器10构成密封组件5的组成部件,故可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检测车轮的旋转。车轮用轴承一般还处于路面的环境下的状态,故磁性编码器10由盐性泥水覆盖,但是,由于该磁性编码器10的多极磁体14由烧结体形成,故因与橡胶编码器相比较,表面硬度较高,故因与异物的碰撞,多极磁体14损伤的担心性小。另外,构成多极磁体14的烧结体在上述的条件下成形,故在将磁性编码器10以压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内方部件1上时,不在多极磁铁14中产生裂缝,这样处理容易。其结果是,可保持多极磁体14的间距精度,可避免因产生裂缝造成的锈,磁特性变差的情况,这样,可提高旋转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对于内外的部件1,2之间的密封,通过设置于第2密封板12上的各密封唇缘16a~16c的滑动接触、以及迷宫式密封件17获得,该迷宫式密封件17通过在第2密封板12的圆筒部12a上,作为第1密封件的芯铁11的另一圆筒部11c以稍稍的径向间隙对置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磁性编码器10为轴承的密封组件5的组成部件的场合等情况下,也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将多极磁体14相对轴承而向内的方式设置。即,也可将多极磁体14设置于芯体11的轴承内侧的面上。在此场合,最好,芯铁11为非磁性体制作。
此外,在外方部件为形成旋转侧部件的车轮用轴承中,磁性编码器安装于外方部件上。
结合图8~图16,对本发明的磁性编码器10的第3实施例进行描述。图8为表示该第3实施例的具有磁性编码器30的车轮用轴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安装于车轮上的状态,形成靠近车辆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侧称为外侧,靠近车辆的中间的一侧称为内侧。在图8中,左侧称为外侧,右侧称为内侧。
该车轮用轴承组件包括内方部件31和外方部件32、接纳于该内外的部件31,32之间的多个滚动体3、将内外部件31,32之间的端部环状空间的外侧端密封的密封组件38、以及设置于内侧端的磁性编码器30。内方部件31和外方部件32包括滚动体33的滚动面31a,32a,各滚动面31a,32a呈槽状。滚动体33由滚珠或滚柱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滚珠。滚动体33针对每排,通过护圈36而保持。
该车轮用轴承组件为多排滚动轴承,具体来说,为多排向心推力球轴承,其内方部件31由轮毂34和与其轴部外周嵌合的内圈35构成,各滚动体排的滚动面31a,31a分别形成于轮毂34和内圈35的各外周上。
在轮毂34上,在驱动轮用的场合,连接有图中未示出的等速接头的一端,在轮毂34的凸缘部34a上,通过螺栓37而安装车轮(图中未示出)。等速接头的另一端与驱动轴连接。外方部件32通过其外周的凸缘部32b,安装于由悬架装置的转向节等形成的外壳(图中未示出)上。
图10和图11表示磁性编码器30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图和剖视图。该磁性编码器30包括环状的多极磁体14、该多极磁体14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环状的芯铁11,该芯铁11支承该多极磁体14。该芯铁41呈具有圆筒状部41a、以及从该圆筒状部41a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41b的形状,上述多极磁体14沿上述芯铁41的立板部41b的圆筒状部41a的突出侧面而定位。立板部41b的前端形成压紧部41ba,该压紧部41ba朝向多极磁体14的配置面侧延伸,通过该压紧部41ba,压紧多极磁体14,由此,将该多极磁体14固定于芯铁41上。
该磁性编码器30象图9放大所示的那样,以压配合的方式将上述芯铁41的圆筒状部41a嵌合于作为车辆用旋转组件中的旋转侧的部件的内方部件31的内侧侧端的外周,由此,该多极磁体14按照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与该磁性编码器30相对,磁性传感器45安装于外方部件32等上。磁性传感器45检测伴随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内方部件31的旋转而产生的磁性编码器30的磁性变化,检测车轮的旋转。
多极磁体14的部件14A(图14)比如,由混合有磁性体粉末的烧结体形成,在固定于芯铁41上之前的单体的状态,通过一次磁化,形成磁极,构成多极磁体14。在该一次磁化中,采用图12的俯视图所示的磁化轭铁42。该磁化轭铁42按照在环状的基台43的表面上沿周向并设长方形状的多个磁化面44,象图13中以放大方式所示的那样,在各磁化面44的周围,卷绕上下重合的线圈45A,45B的方式构成。在该磁化轭铁42的磁化面44并设的周域(可磁化的范围),象图14所示的那样,以重合的方式设置多极磁体部件14A,电流流过上述线圈45A,45B,产生磁场。由此,对沿多极磁体部件14A的周向交替并设的磁极N,S进行磁化,形成多极磁体14。象这样,安装于芯铁41上之前的单体的多极磁体部件14A通过采用磁化轭铁42的一次磁化而磁化,形成多极磁体14,由此,可不受到芯铁41的形状的影响,容易通过一次磁化,形成多极磁体14。
另外,在磁性编码器30中,在将多极磁体部件14A安装于芯铁41上的状态,进行上述的一次磁化的场合,象图15所示的那样,将芯铁41的圆筒状部41a从磁化轭铁42的表面,排送到内径端侧。由此,使多极磁体部件14A与磁化轭铁42的表面接触。但是,在此场合,由于多极磁体部件14A的一部分与和磁化面44脱开的不能磁化的范围重合,故在该多极磁体部件14A上,产生不能磁化部分,无法完全地磁化。在该一次磁化中,为了完全对多极磁体部件14A进行磁化,象图16所示的那样,可缩短多极磁体部件14A的径向尺寸,多极磁体部件14A收敛于磁化轭铁42的表面的可磁化范围(磁化面44并设的周域)内。其中,在此场合,具有在磁性编码器30的必要位置无法获得规定磁特性的担心。
象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磁性编码器30中,由于支承环状的多极磁体14的环状的芯铁41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圆筒状部41a、从该圆筒状部41a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41b,沿芯铁41的立板部41b的圆筒状部41a的突出侧面,使多极磁体14定位,故多极磁体14的宽度部分可重合于圆筒状部41a的宽度范围内部,可紧凑地制作磁性编码器30。
象图9所示的那样,在将该磁性编码器30固定于车轮用轴承组件的内方部件31的内侧的端部的状态,该磁性编码器30的宽度变小,同时,嵌合于内方部件31的外周的圆筒状部41a的宽度不缩短,由此,可确保充分的安装强度。于是,为了安装磁性编码器30,则不需要延长内方部件31的轴向尺寸,导致车轮用轴承组件的紧凑、重量减轻。
此外,多极磁体14按照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内方部件31上,不延长内外部件31,32之间的端部环状空间的内侧的轴向长度,可靠近上述端部环状空间的中间,设置多极磁体14。由此,可将与该多极磁体14面对的磁性传感器45设置于进入上述端部环状空间内的位置,可紧凑地构成旋转检测器。
还有,在该磁性编码器30中,由于通过一次磁化,对多极磁体部件14A的单体进行磁化,形成多极磁体14,故在支承多极磁体14的芯铁41呈上述的形状的同时,可通过一次磁化,容易形成多极磁体14。由于通过一次磁化,形成多极磁体14,故即使在采用包含铁氧体系、钐系、钕系中的任意的磁性体的多极磁体部件14A的情况下,容易磁化,可形成多极磁体14。
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延伸方案,还可采用具有上述多极磁体14以外的多极磁体的磁性编码器。具有上述多极磁体14以外的多极磁体的磁性编码器为解决通过图17A,图17B而在先描述的磁性编码器50的宽度增加的问题的类型。
于是,为了提供可容易进行多极磁体的磁化、紧凑地构成的磁性编码器,则对于具有上述多极磁体14以外的多极磁体的磁性编码器,考虑采用具有下述的方案(1)~(3)的磁性编码器或具有下述的方案(4)和(5)的车轮用轴承组件。
(1)为针对具有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的环状的多极磁体以及支承该多极磁体的环状的芯铁的磁性编码器,上述芯铁呈具有圆筒状部和从该圆筒状部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的形状,上述多极磁体沿上述芯铁的立板部的圆筒状部的突出侧的面定位的磁性编码器。
(2)为针对上述方案(1),上述多极磁体的全周通过在上述没有芯铁的单体的状态进行磁化的方式而磁化的磁性编码器。
(3)为针对上述方案(1),上述多极磁体通过同时地对其全周进行磁化的一次磁化的方式磁化的磁性编码器。
(4)为具有上述磁性编码器(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组件。
(5)为下述的车轮用轴承组件,该车轮用轴承组件包括在内周面形成多排滚动面的外方部件;形成与该外方部件的滚动面对置的滚动面的内方部件;介于该内外部件的各排滚动面之间的多排滚动体,该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将车轮支承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方部件的内侧的端部的外周,上述磁性编码器(1)~(3)中的一项按照上述多极磁体朝向内侧的方式嵌合于上述芯铁的圆筒状部。
象上述那样,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如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则观看本说明书,会容易在显然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更和修正方案。于是,这样的变更和修正方案解释为由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方案。

Claims (14)

1.一种磁性编码器,该磁性编码器包括沿圆周方向交替地形成磁极的环状的多极磁体、以及支承该多极磁体的芯铁,其特征在于该磁性编码器包括:
上述多极磁体为烧结体,将磁性粉和由非磁性金属粉形成的粘接剂的混合粉进行加压成型形成粉压体,对该粉压体进行烧结而形成所述烧结体,
上述粘接剂的粒径为40μm以下,上述烧结体的密度在6.6g/cm3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极磁体的表面的空隙x满足x≥0.5mm的场合,上述空隙x和上述多极磁体的磁通密度y之间的关系满足210e-1.5xmT<y<320e-1.5xm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接剂的粒径在2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磁性粉和粘接剂的体积配合比为:磁性粉∶粘接剂=55∶45~8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磁性粉和粘接剂的体积配合比为:磁性粉∶粘接剂=70∶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隙与多极磁体的磁通密度y之间的关系为下述式:250e-1.5xmT<y<320e-1.5xm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在磁性编码器的表面的整体,设置阳离子涂敷的防腐蚀表面膜,上述防腐蚀表面膜的涂敷厚度在15~35μm的范围内。
8.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用轴承,上述车轮用轴承包括在内周面形成多排滚动面的外方部件;形成与该外方部件的滚动面对置的滚动面的内方部件;介于该两滚动面之间的多排的滚动体,该车轮用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将车轮支承于车体上,
其特征在于,设置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将上述外方部件和内方部件之间的环状空间密封,该密封组件由第1密封板和第2密封板构成,该第1密封板嵌合于上述外方部件或内方部件中的旋转侧部件,其截面呈L形,该第2密封板与该第1密封板相对,嵌合于上述外方部件或内方部件中的固定侧部件上,其截面呈L形,与上述第1密封板滑动接触的具有多个唇缘的弹性部件安装于上述第2密封板上,上述第1密封板形成磁性编码器的芯铁,上述芯铁呈具有圆筒状部和从该圆筒状部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的形状,与该立板部重合设置上述多极磁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芯铁呈具有圆筒状部和从该圆筒状部的一端沿径向延伸的立板部的形状,上述多极磁体沿上述芯铁的立板部的圆筒状部的突出侧的面而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极磁体通过在没有上述芯铁的单体的状态下进行磁化,从而全周被磁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性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极磁体通过同时地对全周磁化的一次磁化的方式而磁化。
13.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组件。
14.一种车轮用轴承组件,该车轮用轴承组件包括在内周面形成多排滚动面的外方部件;形成与该外方部件的滚动面对置的滚动面的内方部件;介于该内方部件和外方部件的各排滚动面之间的多排的滚动体,该车轮用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将车轮支承于车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方部件的内侧的端部的外周,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性编码器按照上述多极磁体朝向内侧的方式嵌合于上述芯铁的圆筒状部。
CN2005100699727A 2004-05-12 2005-05-11 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96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1840 2004-05-12
JP141840/2004 2004-05-12
JP243133/2004 2004-08-24
JP2004243133A JP2006058258A (ja) 2004-08-24 2004-08-24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装置
JP2004250388A JP4530766B2 (ja) 2004-05-12 2004-08-30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50388/2004 2004-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706A CN1696706A (zh) 2005-11-16
CN1696706B true CN1696706B (zh) 2010-11-24

Family

ID=3493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6997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96706B (zh) 2004-05-12 2005-05-11 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56715B2 (zh)
EP (1) EP1596201A3 (zh)
CN (1) CN1696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8878B (zh) * 2007-05-16 2011-06-22 Ntn株式会社 结合有轮速检测装置的车轮轴承装置
CN101688882A (zh) * 2007-07-03 2010-03-31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传感器装置和集成有传感器的滚动轴承装置
DE102012214872B4 (de) * 2012-08-22 2015-02-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ABS-Encoderanordnung
CN105122011A (zh) * 2013-04-09 2015-12-02 Ntn株式会社 磁性编码器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4204824A1 (de) * 2014-03-14 2015-09-17 Invent Umwelt-Und Verfahrenstechnik Ag Rührvorrichtung für Abwasser
JP6520976B2 (ja) * 2017-03-22 2019-05-2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密封型スラスト軸受
IT201700083818A1 (it) 2017-07-24 2019-01-24 Skf Ab Ruota fonica per gruppo mozzo-ruota
DE102020003964A1 (de) 2020-07-02 2022-01-05 Baumer Hübner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ßverkörperu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3950B1 (en) * 1990-09-04 1995-11-15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encoder
CN1409097A (zh) * 2001-09-25 2003-04-09 Ntn株式会社 磁性编码器和采用该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70884T3 (es) * 1999-12-14 2007-04-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odo de formacion de un cuerpo verde de polvo.
JP2002131082A (ja) * 2000-10-24 2002-05-09 Uchiyama Mfg Corp 磁気エンコーダの製造方法
JP2004084925A (ja) * 2002-07-02 2004-03-18 Ntn Corp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73950B1 (en) * 1990-09-04 1995-11-15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encoder
CN1409097A (zh) * 2001-09-25 2003-04-09 Ntn株式会社 磁性编码器和采用该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3-115008A 1988.05.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96201A3 (en) 2009-04-01
EP1596201A2 (en) 2005-11-16
CN1696706A (zh) 2005-11-16
US7456715B2 (en) 2008-11-25
US20050254986A1 (en) 200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6706B (zh) 磁性编码器及具有该磁性编码器的车轮用轴承
US20080226211A1 (en) Magnetic encoder and wheel support bearing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JP4372438B2 (ja) 車輪用軸受
JP4688507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の製造方法
JP2004084925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4498330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004085534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005140334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付き軸受
JP4530766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3967353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軸受
JP2005106091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4361003B2 (ja) 車輪用軸受
JP4312149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付き軸受および車輪用軸受
JP2005043294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4246581B2 (ja) 車輪用軸受等における磁気エンコーダの取付方法
JP4319135B2 (ja) 車輪用軸受
JP4037406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軸受
JP4408798B2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付き軸受および車輪用軸受
JP2005099042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付き軸受および車輪用軸受
JP2006200566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付き軸受
JP2006153578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006153577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004085533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006153576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JP2006330005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輪用軸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