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6464A - 车门的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门的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6464A
CN1696464A CNA2005100688845A CN200510068884A CN1696464A CN 1696464 A CN1696464 A CN 1696464A CN A2005100688845 A CNA2005100688845 A CN A2005100688845A CN 200510068884 A CN200510068884 A CN 200510068884A CN 1696464 A CN1696464 A CN 1696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r door
locking mechanism
engagement release
tub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88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9261C (zh
Inventor
臼崎雄一
田部浩一
渡会信夫
伊集院英俊
星川欣司
岸川信行
宗实甲三
胜又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Minebea Access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6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92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926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门开关装置,一端连接在上述转动体上,而另一端连接在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上的内绳索,它穿过两端连接在圆柱锁和车门锁定机构上的外壳,并随着上述转动体的转动作扭转动作,在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上,设有能与设置在该车门锁定机构所具有的壳体上的卡合部(138)弹性卡合的卡定部(146);在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与壳体的一方,安装了能阻止解除卡合部(138)与卡定部(146)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并且这个阻止解除卡合部件能在容许解除卡合的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这样,就能阻止很容易地解除外壳与车门锁定机构之间的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车门的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的开关装置,该装置在上述车门上设有:圆柱锁,具有随着钥匙的操作而转动的转动体;车门锁定机构,具有能转动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钥匙操作力输入轴通过转动对车门锁定状态以及非锁定状态进行切换,一端连接在上述转动体上,而另一端连接在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上的扭力绳索,穿过两端连接在圆柱锁与车门锁定机构上的外壳内部并随着上述转动体的转动作扭转动作。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美国5996382号专利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一种车门开关装置,该车门开关装置可实现很好的防盗性,即为了随着圆柱锁的钥匙的操作而对车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以及非锁定状态进行切换,使用通过内绳索穿过外壳中而构成的扭力绳索,将随着圆柱锁的钥匙的操作而转动的转动体的转动力传递给车门锁定机构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
在上述以往的车门开关装置中,扭力绳索上的外壳的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插入设置在车门锁定机构的壳体上的安装孔中,以可穿过安装孔的适度的凸出量,把壳体夹持在卡合凸部与凸缘部之间,上述卡合凸部突出设置在外壳上并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卡合,上述凸缘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上并抵接在上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而上述外壳的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则安装在壳体上。
可是,在上述以往的安装结构中,在拉伸扭力绳索的方向上有外力作用时,或者有车门开关等冲击作用在其上时,存在着上述卡合凸部与壳体的卡合脱离,以及扭力绳索脱离钥匙操作力输入轴的可能性。这样,拉伸扭力绳索而有可能故意使扭力绳索与钥匙操作力输入轴的连接脱开,此外,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由于车门开关等的冲击作用,从圆柱锁不能向车门锁定机构传递使车门锁定机构处于非锁定状态的转动力,并且不能通过圆柱锁一侧的操作来使车门锁定机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开关装置,这种车门开关装置阻止了内绳索所穿过的外壳与车门锁定机构的连接状态很容易地被解除,上述内绳索用于把操作力从圆柱锁传递给车门锁定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门开关装置在车门上设置了下列部件:圆柱锁,具有随着钥匙的操作而转动的转动体;车门锁定机构,具有能转动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钥匙操作力输入轴通过转动能对车门的锁定状态以及非锁定状态进行切换;而且,一端连接在上述转动体上,而另一端连接在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上的内绳索,它穿过两端连接在圆柱锁和车门锁定机构上的外壳,并随着上述转动体的转动作扭转动作,其第一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的上述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上,设有能与设置在该车门锁定机构所具有的壳体上的卡合部弹性卡合的卡定部;在上述外壳的上述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与上述壳体的一方,安装了能阻止解除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卡定部卡合的阻止卡合解除部件,并且这个阻止解除卡合部件能在容许解除卡合的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
根据这种具有第一特征的结构,在把内绳索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上的时候,通过把阻止解除卡合部件配置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上,把卡合部弹性地卡合在卡定部上,就能把穿过了上述内绳索的外壳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上,从而能提高内绳索和外壳组装到车门锁定机构上去的组装性能,而且,通过把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位移到阻止解除卡合的位置上,阻止解除卡合部与卡定部的卡合,所以,即使有外力和冲击的作用,也能阻止外壳从车门锁定机构的壳体上脱开,从而能切实防止产生不能用圆柱锁来操作车门锁定机构的动作的状态。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第一特征的结构中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二特征,即,上述内绳索的一个端部配置成与上述转动体的轴线正交,在上述转动体与上述内绳索之间,设有将转动体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内绳索的扭转运动并进行传递的齿轮传动机构。按照这种结构,由于能够把内绳索的一个端部配置在与圆柱锁中的转动体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所以,把内绳索连接在转动体上的结构不会占据圆柱锁后方很大的空间,而且没有必要考虑与配置在圆柱锁后方的玻璃等的干扰问题。
本发明在上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三特征,即,夹持器将上述内绳索和上述外壳的在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以规定形状加以保持,该夹持器安装在上述外壳的上述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按照这种结构,由于借助于夹持器把内绳索的另一个端部和外壳的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保持在规定的形状,所以把内绳索和外壳组装在车门锁定机构上的操作变得很容易,而且,还能防止因开关车门时的冲击而在内绳索与外壳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从而能抑制在把内绳索与外壳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上的连接部分上作用无谓的应力。
本发明在上述第三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四特征,即,在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与上述夹持器之间,设有把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分别定位并保持在上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上的保持定位装置,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能够在上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并且安装在上述夹持器上。按照这种结构,由于把夹持器和阻止解除卡合部件组成了组件,所以能简化阻止解除卡合部件的管理。此外,在把外壳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的壳体上之后,就能很方便地直接让阻止解除卡合部件位移到阻止解除卡合的位置上。而且,由于利用定位装置将阻止解除卡合部件分别定位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和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上,从而能够切实地维持外壳在壳体上的卡合和连接状态。
本发明在上述第一到第四特征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五特征,即,在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操作该阻止解除卡合部件而使其在上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按照这种结构,就能很方便地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对阻止解除卡合部件进行位移操作。
本发明在上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六特征,即,在上述壳体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嵌合筒部,上述嵌合筒部与设置在上述外壳的在车门锁定机构一侧的端部上的嵌入筒部嵌合而连接在上述壳体上,使得连接从上述外壳突出来的上述内绳索的另一端而使其不能相对转动的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的端部朝向内端,并且,还安装了阻止插入部件,随着上述嵌入筒部从上述嵌合筒部脱开,该阻止插入部件能进行突入嵌合筒部内的位移。
根据这种第六特征的结构,即使设置在外壳中的嵌入筒部意外地从设置在车门锁定机构上的嵌合筒部脱出来了,但是因为阻止插入部件突入到嵌合筒部内,所以,即使把类似扭力绳索等工具从嵌合筒部连接在钥匙操作力输入轴上,也能通过上述阻止插入部件阻止工具插入嵌合筒部内,而且能防止对钥匙操作力输入轴进行的不正当的转动操作。
还有,本发明在上述第六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七特征,即,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上述阻止插入部件的一个端部固定在上述壳体上,其另一个端部则突入上述嵌合筒部中产生弹力,在上述壳体中设有限位部,这个限位部卡合在上述阻止插入部件的中间部分上,限制上述阻止插入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位置,但容许上述嵌入筒部嵌合在上述嵌合筒部上,而当上述嵌入筒部脱离嵌合筒部时,则解除与上述阻止插入部件的卡合,容许阻止插入部件的另一端部突入上述嵌合筒部内的一侧位移。按照这种结构,当嵌入筒部脱离嵌合筒部时,能用简单的结构使阻止插入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突入嵌合筒部内。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在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车门的侧视图。
图2表示圆柱锁与车门锁定机构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把手壳体的局部后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4-4线的断面图。
图5是圆柱锁与齿轮箱的分解后立体图。
图6是沿图4中的6-6线的断面图。
图7是把扭力绳索的连接部分剖开表示的车门锁定机构的局部剖开的正视图。
图8从图7中的沿8-8线看到的,表示车门锁定机构的收容壳体内的一部分的向视图。
图9是沿图7中的9-9线的断面图。
图10是把扭力绳索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上的连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在把扭力绳索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之前的状态下,与图9相对应的断面图。
图12是正在把插入阻止部件安装在壳体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在嵌入筒部脱离嵌合筒部的状态下,插入阻止部件的状态的、与图12相对应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在图1和图2中,例如,在乘用车右侧的车门D上,设有圆柱锁21和车门锁定机构22,上述车门锁定机构22随着圆柱锁21的钥匙的操作而切换上述车门D的锁定状态与非锁定状态,与上述圆柱锁21的钥匙操作同时产生的转动力通过扭力绳索23传递给车门锁定机构22。
结合参照图3和图4,在车门D的外侧面上,安装了把手壳体24,在该把手壳体24上安装了能够转动的外侧把手25。此外,圆柱锁21的圆筒件26由一对螺钉28...安装在金属制造的护板27上,在护板27的下部,突出设有能与设置在上述把手壳体24的内侧面上的卡合孔29卡合的卡合凸部27a。还有,在把手壳体24的内表面一侧,安装了金属制造的支承板30,在把卡合凸部27a卡合在上述卡合孔29中的状态下,护板27的上部利用螺钉31紧固在上述支承板30上。这样,圆柱锁21的圆筒件26就以它的内部与设置在把手壳体24上的开口部分32在同一条轴线上互相对应的方式,安装在把手壳体24上。
具有钥匙孔35的转动体36能够转动地插入上述圆筒件26的内部,在钥匙孔35中,在沿着转动体36的轴向隔开距离的若干部位上设有多个闭锁销38...,当把正当的钥匙37插入钥匙孔中时,就能解除多个闭锁销38...与上述圆筒件26的卡合。此外,在转动体36与圆筒件26之间,还设有能使转动体36返回中立位置的回程弹簧39。
当把正当的钥匙37插入上述钥匙孔35中,操作上述转动体36,使其从中立位置向右侧,例如转动70°时,处于非锁定状态的车门锁定机构22便切换成锁定状态;当放松施加在钥匙37上的操作力时,转动体36便回到上述中立位置。此外,当把正当的钥匙37插入上述钥匙孔35中,操作上述转动体36,使其从中立位置向左侧,例如转动70°时,处于锁定状态的车门锁定机构22便切换成非锁定状态;当放松施加在钥匙37上的操作力时,转动体36便又回到上述中立位置。
结合参照图5,在上述圆筒件26的后部,安装有齿轮箱40。该齿轮箱40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外壳半体41和第二外壳半体42所构成的,上述第二外壳半体42用合成树脂制成,并把第一外壳半体41的一部分嵌合在其中。通过突出设置在第一外壳半体41两侧的各一对卡合凸起43、44...,与设置在第二外壳半体42两侧的各一对卡合孔45、46相卡合,第一和第二外壳半体41、42被连接起来。
互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壳半体41、42,配置成把第一外壳半体41夹在第二外壳半体42与圆筒件26之间,并由三个螺钉47...紧固在圆筒件26上。而且,在第一外壳半体41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一根定位销48,和一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凸条49、49。在圆筒件26上则设有使定位销48嵌合的定位孔63,和使上述两条定位凸条49、49嵌入的定位凹槽64、64。把定位销48嵌合在定位孔63中,同时把两条定位凸条49、49嵌合在定位凹槽64、64中,这样,就可以决定齿轮箱40相对于圆筒件26的位置。
扭力绳索23的内绳索51穿过一个端部连接在上述齿轮箱40上的外壳50,从外壳50的一端突出来的内绳索51的一端通过容纳在齿轮箱40中的齿轮传动机构52而连接在上述转动体36上。
上述外壳50和内绳索51是配置成,其一个端部与转动体36的轴线正交并从齿轮箱40向下方延伸。在齿轮箱40的下部,外壳50的一个端部夹持在第一与第二外壳半体41、42之间。
上述齿轮传动机构52是一种把转动体36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内绳索51的扭转运动而进行传递的机构,它由连接在转动体36上与其同轴线的平面齿轮53,和固定在上述内绳索51的一个端部并与平面齿轮53啮合的小齿轮54所构成。
在齿轮箱40的第一外壳半体41上设有与转动体36同轴线的通孔55。而平面齿轮53是由在其外圆周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多个齿部56...的圆板部分53a和支承筒部53b所构成,上述支承筒部53b与该圆板部分53a的一个面的中央部分连接成一体并嵌合在上述通孔55中。
结合参照图6,平面齿轮53的上述支承筒部53b在其转动体36一侧形成了嵌合凹部57,在该嵌合凹部57的封闭端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并向转动体36一侧突出的凸部58,在该凸部58内侧形成了支承凹部59。此外,在上述支承筒部53b的周围,圆板部分53a的一面以滑动接触的方式支承在第一外壳半体41的内表面上,而在第二外壳半体42上,突出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嵌合在上述支承凹部59中的支承轴部42a。
另外,上述嵌合凹部57的与轴线成直角的断面做成非圆形的,在本实施例中,嵌合凹部57的与轴线成直角的断面大致做成椭圆形,上述凸部58的与轴线成直角的断面,也做成基本上与该嵌合凹部57相对应的椭圆形曲面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转动体36的后端突出设有与其同轴线并成为一体的连接轴部36a,该连接轴部36a的与轴线成直角的断面形状要做成大致呈椭圆的形状,以便与上述嵌合凹部57嵌合且不能作相对转动,而且也要与上述凸部58嵌合。
小齿轮54与采用铆接等方式紧固在内绳索51的一个端部上的绳索端头60做成一个整体。在绳索端头60上,还设有与小齿轮54同轴线并与其成为一体的轴部62,该轴部62嵌入设置在齿轮箱40的第二外壳半体42上的有底的支承盲孔61中。而且,容纳在齿轮箱40中的小齿轮54在保持与平面齿轮53啮合状态的同时,在限定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轴向位移,上述轴部62能在支承盲孔61中滑动。
根据这种齿轮箱40和齿轮传动机构52的结构,通过把齿轮箱40安装在处于安装于护板27上的状态下的圆筒件26上,就能把齿轮传动机构52的平面齿轮53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由圆筒件26支承着的转动体36的连接轴部36a上,而齿轮传动机构52就能把圆柱锁21的转动体36随着钥匙的操作而产生的转动力,转换为扭力绳索23的内绳索51的扭转运动。然后,在把齿轮箱40在安装在圆筒件26上之后,就能把护板27安装在把手壳体24上。
再回到图2,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外壳66上设有能让车身一侧的撞针(图中未表示)进入的进入凹槽67,在关闭车门D时,借助于阻止插销65的转动,车门D锁定在关闭状态,此时在关闭车门D时,该插销65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壳体66上,以便能与进入上述进入凹槽67中的上述撞针结合卡合,而应该产生并可转动,的并且支承在上述外壳66上,能够转动,的插销65的转动,把车门D锁定在关闭状态,而当通过容许上述插销65转动时,便解除上述车门D的锁定状态,成为非锁定状态,在这种非锁定状态下,就能打开车门D。
结合参照图7,壳体66是由设有上述进入凹槽67的金属制成的外壳主体68,以及覆盖该外壳主体68的容纳壳体69构成的,该容纳壳体69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一对壳体半体70、71互相结合而构成的。
上述容纳壳体69做成大致呈L字形,而且是由盖子部分69a和从该盖子部分69a竖立起来的壳体主要部分69b构成的,上述盖子部分69a做成其外壳主体68一侧敞开的箱形并覆盖了外壳主体68,在壳体主要部分69b内形成了工作室72。
图8中,在上述工作室72内收容了下列部件:门锁电动机75;连接在该门锁电动机75的动力输出轴上与其同轴线的蜗杆76;与该蜗杆76啮合的蜗轮77;连接在蜗轮77上与其同轴线,并且能在限定的范围内与该蜗轮77进行相对转动的齿轮78;具有与上述齿轮78啮合的扇形齿轮79做成一体的驱动部件80;一端连接在上述驱动部件80上的门锁杠杆74;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设置在上述门锁杠杆74的另一个端部与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之间的第一联杆82。
上述门锁杠杆74具有与上述进入凹槽67所延伸的方向平行的轴线并固定在门锁杠杆轴73上,而门锁杠杆轴73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壳体主要部分69b上。此外,车门锁定机构22的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的切换是通过门锁杠杆74,即门锁杠杆轴73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之间的转动来完成的。
门锁电动机75能进行正、反转,并且固定容纳在外壳主要部分69b内,门锁电动机75具有与上述门锁杠杆轴73的轴线正交的平面平行的转动轴线。此外,蜗轮77和齿轮78具有与上述门锁杠杆轴73平行的轴线,并由支承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的支轴83支承并能够转动。而且,在蜗轮77与壳体主要部分69b之间设有图中未表示的弹簧,在门锁电动机75停止工作时,这个弹簧起到使蜗轮77向正、反两个方向回到转动前的位置的作用。此外,驱动部件80也支承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并能绕着与上述门锁杠杆轴73平行的轴线转动。
为了使扇形齿轮79与上述齿轮78在组装时处于确定的相对位置上,在扇形齿轮79上设置了向齿轮78一侧突出的定位凸起84,在齿轮78上设置了能与定位凸起84嵌合的定位凹部85。
在驱动部件80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向门锁杠杆74的一端延伸的臂部80a,这根臂部80a的前端部通过连接轴86连接在门锁杠杆74的一端部上。此外,第一联杆82的一端部通过连接轴87连接在门锁杠杆74的另一个端部上。还有,在门锁杠杆74与壳体主要部分69b之间设有棘爪弹簧88,这个弹簧88使门锁杠杆74在图8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与从该非锁定位置向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的锁定位置之间,进行适度的转动。
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是做成扇形的零件,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设置在与上述扇形的要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与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做成一体,该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支承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能够转动并具有与上述门锁杠杆轴73平行的轴线,上述圆柱锁21的随着钥匙操作所产生的转动力通过扭力绳索23输到该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此外,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上,还设有以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长孔91,设置在第一联杆82另一端上的卡合销92穿过这个长孔91。
此外,当利用钥匙操作圆柱锁21,使其处于非锁定一侧时,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向图8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长孔91一端的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便与卡合销92卡合,通过第一联杆82使门锁杠杆74向图8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外,由于扭力绳索23随着圆柱锁21向非锁定位置一侧的操作力的解除而向消除扭转一侧转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也如图8所示回到中立位置上。此时,在长孔91另一端上的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不会对第一联杆82施加作用力,所以门锁杠杆轴73和门锁杠杆74仍然处于非锁定位置不动,此外,随着门锁杠杆74的转动,驱动部件80,即扇形齿轮79和齿轮78也转动,但是齿轮79转动时对蜗轮77不会施加转动力。
然后,当利用钥匙操作圆柱锁21而使其处于锁定一侧时,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在长孔91另一端的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便与卡合销92卡合,而且通过第一联杆82,使门锁杠杆74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扭力绳索23随着圆柱锁21向锁定位置一侧的操作力的解除而向消除扭转一侧转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也如图8所示回到中立位置上,而门锁杠杆轴73则在锁定位置上不动。
此外,在通过门锁电动机75的开动来切换车门锁定机构22的锁定状态以及非锁定状态时,门锁电动机75所产生的动力便通过蜗杆76、蜗轮77、齿轮78和驱动部件80的扇形齿轮79传递到门锁杠杆74,当门锁杠杆74在非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时,此时的第一联杆82的另一个端部上的卡合销92便只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的长孔91内移动,而动力却不会从门锁杠杆74通过第一联杆82传递给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
滑动板93的一端连接在驱动部件80的扇形齿轮79上。这块滑动板93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它沿着与扇形齿轮79的转动轴线正交交的平面延伸,并且与壳体主要部分69b的内表面滑动接触。而且,在滑动板93上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94,而固定安装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的销子95则穿过该长孔94,以便为滑动板93沿着其长度方向的移动导向。
在滑动板93上固定着互相导通的一对可动接触点96...。如图8中的点划线所示,通过滑动板93的滑动动作,即通过扇形齿轮79、门锁杠杆轴73和门锁杠杆74的转动,对固定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的若干固定接触点与上述两个可动接触点96...的导通或者切断进行切换,从而就能检测出门锁杠杆轴73和门锁杠杆74的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
此外,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上固定着互相导通的一对可动接触点97...。如图8中的点划线所示,通过使固定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的若干固定接触点与上述两个可动接触点97...导通或者切断,就能检测出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之间的转动,即检测出圆柱锁21所进行的上锁或者开锁操作。
此外,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配置有其转动轴线与上述驱动部件80处于同一根轴线上并能与上述驱动部件80作相对转动的旋钮杠杆98。为了切换车门锁定机构22锁定状态以及非锁定状态,在操作车厢一侧的锁定操作钮99(参照图1)时的操作力,通过推拉绳索100传递给旋钮杠杆98。
此外,在向锁定侧操作锁定操作钮99时,旋钮杠杆98向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在向非锁定侧操作锁定操作钮99时,旋钮杠杆98就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动到图8所示的位置。
在锁定操作钮99与上述驱动部件80之间设有超锁定机构101,该超锁定机构101能切换锁定操作钮99与驱动部件80之间的连接以及非连接状态。
这个超锁定机构101容纳在工作室72中并包括:超锁定电动机102;连接在该超锁定电动机102的输出轴上并与其同轴线的蜗杆103;具有与上述驱动部件80的转动轴线平行的轴线并啮合在蜗杆103上的蜗轮104;超锁定杠杆105,能在限定的范围内与该蜗轮104进行相对转动,连接在蜗轮104上并与其同轴线;导向杠杆106,与旋钮杠杆98连接在同一根轴上并与上述旋钮杠杆98一起转动;第二联杆107,一端连接在超锁定杠杆105上,并向驱动部件80和导向杠杆106一侧延伸。
超锁定电动机102固定并支承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的部件,例如,它是一种通过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两次圆柱锁21的上锁操作,进行解除上述旋钮杠杆98与上述驱动部件80之间的连接的动作的部件。此外,蜗轮104和超锁定杠杆105是由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的支轴108来支承的。而且,在蜗轮104与壳体主要部分69b之间设有图中未表示的弹簧,这个弹簧的作用是,在超锁定电动机102停止工作时,使蜗轮10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超锁定杠杆105上设有以驱动部件80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长孔109,固定设置在驱动部件80上的卡合销110穿过这个长孔109。此外,在超锁定杠杆105与壳体主要部分69b之间设有棘爪弹簧111,棘爪弹簧111使超锁定杠杆105在图8所示的连接位置与从该连接位置向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的解除连接的位置之间,进行适度的转动。
第二联杆107的一端,通过连接轴112连接在超锁定杠杆105上,设置在第二联杆107另一端上的卡合销113穿过设置在导向杠杆106上的第一导向孔114以及设置在驱动部件80上的第二导向孔115。而且,设置在导向杠杆106上的第一导向孔114是做成沿着导向杠杆106的相对于转动轴线的半径方向延伸的,而与此不同,设置在驱动部件80上的第二导向孔115则做成大致呈L字形,具有沿着驱动部件80的相对于转动轴线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部分,和从该部分的内端延伸出来的部分,这一部分是在驱动部件80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转动时为卡合销113从绕着上述转动轴线导向用的部分。
在这种超锁定机构101中,在驱动部件80从非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部件80所具有的卡合销110只能在超锁定杠杆105所具有的长孔109内,从其一端向另一端移动,驱动部件80不会把转动力作用在超锁定杠杆105上。还有,第二联杆107的卡合销113穿过导向杠杆106的第一导向孔114和驱动部件80的第二导向孔115,借助于通过驱动部件80从非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而由驱动部件80向卡合销113施加作用力,由此第二联杆107便以连接轴112为支点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随着导向杠杆106与驱动部件80一起转动,旋钮杠杆98也转动到锁定位置上。
此外,即使操作锁定操作钮99而使其从非锁定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车门锁定机构22和超锁定机构101也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在这种锁定状态下,例如,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两次圆柱锁21的上锁操作,开动超锁定电动机102时,超锁定杠杆105便向着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驱动部件80具有的卡合销110便只在超锁定杠杆105的长孔109内从其另一端返回到中间部分,超锁定杠杆105也不会把转动力作用在驱动部件80上。此外,转动第二联杆107,以使其卡合销113沿着导向杠杆106的第一导向孔114移动,于是卡合销113便一直移动到驱动部件80的第二导向孔115的中间部。
在这种超锁定状态下,当从锁定操作钮99通过推拉绳索100把向着非锁定一侧的转动力作用在旋钮杠杆98上时,旋钮杠杆98和导向杠杆106便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穿过导向杠杆106的第一导向孔114的卡合销110也以第二联杆107的一端为中心进行转动,但是,为了在超锁定状态下不与驱动部件80卡合,要将驱动部件80的第二导向孔115做成是碰不到卡合销110的形状,转动力不会从旋钮杠杆98传递到驱动部件80。即,借助于超锁定机构101的动作,使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之间的连接处于解除状态。
此外,在超锁定状态下,如果使门锁电动机75向非锁定一方工作,驱动部件80便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处于锁定位置的门锁杠杆74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处于非锁定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一端连接在门锁杠杆74上的第一联杆82也向图的下方移动,但第一联杆82另一端的卡合销92却只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的长孔91内移动,第一联杆82对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不会产生影响。此外,在驱动部件80从锁定位置转动到非锁定位置的过程中,驱动部件80所具有的卡合销110在超锁定杠杆105的长孔109的一端与超锁定杠杆105卡合,超锁定杠杆10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随着这种转动,第二联杆107的卡合销113便在第一和第二导向孔114、115内一直回到图8所示的位置,此外,导向杠杆106与驱动部件80一起转动到非锁定位置,而且旋钮杠杆98也回到非锁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之间处于这样的互相连接状态,即,当任何一方向锁定位置一侧转动时,另一方一定随着它转动。
即,在旋转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通过超锁定机构101的工作处于非连接状态下,借助于开动门锁电动机75使驱动部件80向非锁定一侧转动,旋转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之间便处于连接状态了。
还有,在超锁定机构101的工作状态下,在进行了圆柱锁21的开锁操作之后,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向图8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所具有的长孔91的一端,卡合销92与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相卡合,由此,门锁杠杆74便通过第一联杆8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借助于这种转动,处于锁定位置的门锁杠杆74便处于非锁定位置上了。在门锁杠杆74向非锁定位置一侧转动时,驱动部件80所具有的卡合销110在超锁定杠杆105的长孔109的一端,与超锁定杠杆105相卡合,于是超锁定杠杆105便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随着这种转动,第二联杆107的卡合销113便在第一和第二导向孔114、115内回到图8所示的位置,导向杠杆106则与驱动部件80一起转动到非锁定位置一侧,并且旋钮杠杆98也转动到非锁定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之间也处于这样的互相连接状态,即,当任何一方向锁定位置一侧转动时,另一方一定随着它转动。
即,通过超锁定机构101的工作,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借助于圆柱锁21的开锁操作,使得驱动部件80转动到非锁定一侧,所以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之间便处于连接起来的状态。
这样,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锁定状态下,即使对设置在朝向车厢一侧的车门D上的锁定操作钮99进行了不正常的操作,超锁定机构101也不会使车门锁定机构22变成非锁定状态,上述超锁定机构101就能容纳在与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连在一起的容纳壳体69中,并且,其结构做成能在下列两种状态下转换:随着该超锁定机构101所具有的超锁定电动机102的工作而解除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之间的连接的状态;随着在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处于非连接状态时的驱动部件80向非锁定一侧的动作,把旋钮杠杆98与驱动部件80连接起来的状态。
因此,与除了车门锁定机构22以外还设有超锁定机构的车门锁定机构相比,可以减少零件数量,还能简化装配流水线上的零件管理,并且能够减少将其安装在车门D上的工时数。进而,即使是没有超锁定101的机型,除了超锁定机构101的结构零件之外,还可以直接使用容纳壳体69。
开门杠杆116(参见图2)支承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的外壳主体68上,它随着输入开门操作力而转动。该开门杠杆116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从外壳主体68突出来,随着对设置在车门D的外侧面上的外侧把手25进行操作而产生的操作力,通过杆117(参见图1)输入这个端部。此外,由随着设置在车门D的内侧面上的外侧把手118(参见图1)的操作而产生的绳索119的牵引动作而转动的动力输入杆120,可转动支承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上述盖子22上,开门方向的动力从这根动力输入杆120传递给上述开门杠杆116。
结合参照图9和图10,在上述壳体主要部分69b下部的壳体半体70这一侧,设有由下列各部分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向内凹进去的凹部128:与上述钥匙操作动力输入杠杆81的一面滑动接触的圆板状滑动接触支承部分125;将内端连接在该滑动接触支承部分125的外圆周上并与其同轴线的圆筒部126;以小直径一端连接在该圆筒部126的外端上并与其同轴线的锥形部分127。并且,在上述滑动接触支承部分125的中央部分上,设有内端连接在同一条轴线上的嵌合筒部129,而且嵌合筒部129与其成为一体并外端从上述凹部128向外突出来。另一方面,在壳体主要部分69b的在壳体半体71一侧设有与上述嵌合筒部129同轴线的支承凹部130,其一面与滑动接触支承部分125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钥匙操作动力输入杠杆81成为一体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以将其一个端部嵌合在上述嵌合筒部129的内端部中,并将其另一个端部嵌合在上述支承凹部130中的方式,可转动支承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
而且,在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上,设有向该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的一端敞开的嵌合凹部131,以及沿着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的一条直径连接在上述嵌合凹部131的内端上的卡合凹部132。
在上述嵌合筒部129的下部侧壁上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缺口133,横跨在嵌合筒部129下部的外表面与上述凹部128的内表面之间,设有从两侧夹着该缺口133的一对加强筋134、135。此外,在与两个加强筋134、135之间的中央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上,将加强筋136设在嵌合筒部129的上部外表面与凹部128的内表面之间。
在上述嵌合筒部129的左右两道侧壁上,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各一对窄缝137、137...,在这些窄缝137、137...之间设有能向嵌合筒部129的半径方向弯曲的弹性卡合部138、138,而在两个卡合部138、138中间部分的内表面上突出设有卡合凸起139、139。
在扭力绳索23上的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上,安装了合成树脂制造的夹持器140,该夹持器140将内绳索51和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保持为规定的形状。
上述夹持器140具有下列做成一个整体的各部分:弯曲成圆弧状的夹持器主要部分140a;保持部140b,连接在该夹持器主要部分140a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上,直径做得比夹持器主要部分140a大;嵌入筒部140c,具有从保持部分140b突出来,能嵌入上述嵌合筒部129的外端部中。在夹持器140上设有能让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插入的大直径插入孔141,和直径比大直径插入孔141小的小直径通孔142,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了阶梯部143。
而且,外壳50插入大直径插入孔141中,使得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抵接在上述阶梯部143上,而外壳50的从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突出来的内绳索51则穿过小直径通孔142从夹持器140的嵌入筒部140c突出来。
在上述夹持器主要部分140a的内圆周一侧设有突出的加强筋144,在夹持器主要部分140a的外圆周上,设有为便于将扭力绳索23穿过夹持器140用的开口部分145。
此外,在靠近嵌入筒部140c前端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凹进的卡定部146,其能与上述嵌合筒部129的两个嵌合部分138、138所具有的卡合凸起139、139弹性地卡合,在嵌入筒部140c前端的外圆周部分上,形成随着靠近前方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形面147。
在从上述夹持器140突出来的内绳索51的端部上固定有绳索端头150,将该绳索端头150的前端部分压成扁平的,以便形成能卡合在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的卡合凹部132中的扁平卡合部150a。
而且,如图11所示,当把绳索端头150插入嵌合筒部129内,把夹持器140的嵌入筒部140c嵌入嵌合筒部129内时,嵌合筒部129的两个卡合部138、138的卡合凸起139、139,便抵接在嵌入筒部140c前端的锥形面147上而被扩张,当锥形面147通过两个卡合凸起139、139之后,便如图9所示,两个卡合部138、138的卡合凸起139、139便弹性地卡合在嵌入筒部140c的卡定部146上。在这个过程中,上述绳索端头150便嵌合在嵌合凹部131中,使得它前端的扁平卡合部150卡合在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的卡合凹部132中。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内绳索51作扭转运动,所以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与钥匙操作力输入杠杆81便转动。
另外,在夹持器140的保持部140b上,安装了能阻止解除卡合部138、138与卡定部146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这个部件能在容许解除卡合的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
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基本上呈圆筒形并且是一种用合成树脂制成的零件,它与将卡合部138、138弹性卡合在卡定部146中的嵌合筒部129嵌合,以便保持两卡合部138、138(或更具体地可以是两卡合凸起139、139)以弹性卡合状态嵌合在卡定部146中的状态。夹持器140的上述保持部分140b也具有与上述嵌合筒部129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
此外,在上述夹持器140的保持部140b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条突出的导向凸起152,在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的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嵌合该导向凸起152并使其能够滑动的导向凹槽153。借助于这两个部分,当把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安装在保持部140b上时,就能使保持部140b,即夹持器140与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
而且,在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并向两侧伸出的一对操作部154、154,以便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对该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进行位移操作。在夹持器140的保持部140b上,则设有与其成为一体并向下方伸出的操作部分155,以便于在将夹持器140的嵌入筒部140c压入嵌合筒部129中时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此外,在夹持器140的保持部140b与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之间,设有将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分别定位并保持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上的定位保持装置156。
这个定位保持装置156由下列部分构成:设置在与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的嵌合筒部129相反一侧端部上的一对卡合爪157、157;设置在保持部140b外圆周上,在保持部140b前进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时,将上述两个卡合爪157、157弹性地卡合在其中的一对止挡凹部158、158,以便能让嵌合筒部129与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嵌合;设置在保持部140b的夹持器主要部分140a一侧端部上的一对止挡面159、159,在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后腿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上时,弹性地与上述两个卡合爪157、157卡合。
结合参阅图12,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的壳体主要部分69b上,安装了阻止插入部件160,该阻止插入部件160随着嵌入筒部140c脱离嵌合筒部129能从缺口133突入嵌合筒部129中。
上述阻止插入部件160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一个端部固定在上述壳体主要部分69b上。即,在上述嵌合筒部129的下方,与嵌合筒部129平行地延伸的支承轴套162设置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并与其成为一体。在该支承轴套162的前端部分上,一体设有环状凹部163并由环状凹部163所包围的支承销164。而且,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一个端部插入环状凹部163中,它在穿过设置在支承轴套162上的缺口162a的同时,还围绕着支承销164。而且,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一个端部在插入环状凹部163中的状态下,由压入支承销164中的封闭部件165封闭环状凹部163的开口端。
这样,虽然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一个端部固定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上,但一个端部处于固定状态下的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个端部却从缺口133突入嵌合筒部129内而产生弹力,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个端部形成弯曲成大致呈U字形的卡合部160a。
此外,在壳体主要部分69b中,配置在上述缺口133一侧的加强筋134上突出设有销子状的限位部161,该限位部161用以限制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端所具有的卡合部160a的位置。这个限位部161能卡合在上述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中间部分中。
而且,在限位部161卡合在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中间部分中的状态下,上述卡合部160a的位置限制在从缺口133稍微突出到嵌合筒部129内的位置上。在这个状态下,当安装在外壳50中的夹持器140的嵌入筒部140c嵌入嵌合筒部129内时,就由嵌入筒部140c前端的锥形面147把卡合部160a向外压出,从而能使嵌入筒部140c嵌合在嵌合筒部129中,卡合部138...能够弹性地卡合在卡定部146上。而且,如图7所示,在卡合部138...弹性地卡合在卡定部146上的状态下,上述卡合部160a也卡合在卡定部146上。
此外,当把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位移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上,使上述嵌入筒部140c从嵌合筒部129拔出来,使外壳50脱离嵌合筒部129时,如图13所示,由于卡合部160a卡合在卡定部146上,于是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端便沿着缺口133,向嵌合筒部129轴向的外方位移。这样,便解除了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中间部分与限位部161的卡合,于是阻止插入部件160便处于位移到其另一端更深地突入嵌合筒部129内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就能阻止工具等插入嵌合筒部129内。
即,限位部161卡合在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中间部分,以容许嵌入筒部140c嵌合在嵌合筒部129中,限制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端部位置;在嵌入筒部140c脱离嵌合筒部129时,限位部161解除与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卡合,向突入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端部的嵌合筒部129内一侧位移。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在扭力绳索23的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上,设有能把设置在该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上的卡合部138、138弹性地卡合在其上的卡定部146,还安装了能阻止解除卡合部138、138与卡定部146的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能在容许解除卡合的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
因此,当把扭力绳索23的内绳索51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上的过程中,要把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配置在容许解除卡合的位置上,将卡合部138...弹性地卡合在卡定部146上,由此把穿过内绳索51的外壳50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上,而且能提高内绳索51与外壳50组装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上的组装性能。而且,通过使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位移到阻止解除卡合的位置上,来阻止卡合部138...与卡定部146的卡合被解除,尽管有外力和冲击作用,也能阻止外壳50与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脱开,从而能可靠地防止产生在圆柱锁21一侧不能操作车门锁定机构22的情况。
此外,由于在外壳50的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安装了把内绳索51与外壳50的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夹持成规定形状的夹持器140,所以把内绳索51与外壳50安装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上的操作就变得很容易,而且,还能防止内绳索51与外壳50因开关车门D时的冲击绳索而产生扭转,从而能抑制在内绳索51与外壳50的车门锁定机构22上作用不必要的应力。
此外,由于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是组装在夹持器140上,能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的部件,把夹持器140和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部件做成一个组件,所以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的管理就不会很繁难,在把外壳50连接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上之后,就能很容易地直接把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位移到阻止解除卡合的位置上。
而且,由于在夹持器140的保持部140b与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之间,设置了将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分别定位并保持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和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上的定位保持装置156,所以能可靠地保持外壳50在壳体66上的卡合和连接状态。
还有,由于在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上设置了与其成为一体并用于操作该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和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的操作部154、154,所以使得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在容许解除卡合位置和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的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壳体66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嵌合筒部129,该嵌合筒部129用于与设置在外壳50的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端部上的嵌入筒部140c嵌合并连接在壳体66上,并且还安装了随着上述嵌入筒部140c脱离嵌合筒部129而能够位移并突入嵌合筒部129内的阻止插入部件160,所以,即使设置在外壳50上的嵌入筒部140c意外地从嵌合筒部129上脱开了,阻止插入部件160就会突入嵌合筒部129内,即使把类似于扭力绳索23的工具从嵌合筒部129连接在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上,由于能借助于阻止插入部件160阻止工具插入嵌合筒部129内,因此能阻止对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进行不正当的转动操作。
此外,由于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一个端部固定在壳体66上,使得其另一端的卡合部160a突入嵌合筒部129中能产生弹力,而在壳体66上设有容许嵌入筒部140c嵌合在嵌合筒部129上,并限制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个端部的位置卡合在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中间部分上的限位部161,使得在上述嵌入筒部140c脱离嵌合筒部129时,解除限位部161与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卡合,从而容许阻止插入部件160另一端部向突入到嵌合筒部129内的一侧位移,所以,当设置在外壳50上的嵌入筒部140c脱离嵌合筒部129时,就能用简单的结构使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个端部突入嵌合筒部129内。
还有,由于内绳索51的一个端部配置成与圆柱锁21上的转动体36的轴线正交,在转动体36与内绳索51之间,设有将转动体3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内绳索51的扭转运动后进行传递的齿轮传动机构52,所以,把内绳索51连接在转动体36上的结构在圆柱锁21的后方不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就不需要考虑与配置在圆柱锁21后方的玻璃等产生干扰的问题。
而且,齿轮传动机构52容纳在安装在圆柱锁21的圆筒件26上的齿轮箱40中,而且是由连接在转动体36上并与其同轴线的平面齿轮53,和轴线与该平面齿轮53正交并与平面齿轮53啮合的小齿轮54所构成。由于容纳在齿轮箱40中的小齿轮54在维持与平面齿轮53啮合的状态的同时,在限定的范围内可以作轴向能位移,所以,即使圆柱锁21与车门锁定机构22的在车门D上的安装位置发生了错移,也能由上述小齿轮54的轴向位移来吸收这种错移,使得圆柱锁21与车门锁定机构22之间的扭力绳索23的长度大致保持恒定,从而能提高把扭力绳索23组装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上的组装性能。
还有,由于在平面齿轮53的中央部分,设有与转动体36嵌合并使其不能相对转动的嵌合凹部57,而在该嵌合凹部57的封闭端上,设有向转动体36一侧突出的表面为曲面的凸部58,所以,即使是在齿轮箱40脱离了圆筒件26,而且解除了平面齿轮53与转动体36的连接的状态下,由于在平面齿轮53的中央部分的嵌合凹部57内配置了凸部58,因此工具等也难以嵌入嵌合凹部57内,此外,由于凸部58的表面呈曲面状,也难以抓住凸部58。因此,很难对平面齿轮53进行不正当的转动操作,而且还能提高其防盗性能。
综上所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它的设计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安装在设于外壳50上的夹持器140上,然而阻止解除卡合部件也可以安装在车门锁定机构22所具有的壳体66的嵌合筒部129上。

Claims (7)

1.一种车门开关装置,其在上述车门(D)上设置了如下部件:圆柱锁(21),具有随着钥匙的操作而转动的转动体(36);车门锁定机构(22),其具有能转动的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通过转动能切换车门(D)的锁定状态以及非锁定状态;
而且一端连接在上述转动体(36)上,而另一端连接在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上的内绳索(51),穿过两端连接在圆柱锁(21)和车门锁定机构(22)上的外壳(50)中,并随着上述转动体(36)的转动作扭转动作,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50)的在上述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上,设有能与设置在该车门锁定机构(22)所具有的壳体(66)上的卡合部(138)弹性卡合的卡定部(146);在上述外壳(50)的在上述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与上述壳体(66)的一方,安装了能阻止解除上述卡合部(138)与上述卡定部(146)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并且这个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能在容许解除卡合的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阻止解除卡合的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绳索(51)的一个端部配置成与转动体(36)的轴线正交,在上述转动体(36)与上述内绳索(51)之间,设有将转动体的(3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述内绳索(51)的扭转运动并进行传递的齿轮传动机构(5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器(140)将上述内绳索(51)和上述外壳(50)的在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以规定形状加以保持,该夹持器(140)安装在上述外壳(51)的在上述车门锁定机构(22)一侧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能够位移并安装在上述夹持器(140)上的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与上述夹持器(140)之间,设有把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分别定位并保持在上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上的保持定位装置(156)。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操作部(154),该操作部(154)用于操作该阻止解除卡合部件(151)并使其在上述容许解除卡合位置与上述阻止解除卡合位置之间位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66)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嵌合筒部(129),该嵌合筒部(129)用于与设置在上述外壳(50)的在车门锁定机构(22)的一侧的端部上的嵌入筒部(140c)嵌合并连接在上述壳体(66)上,使得不能相对转动地将从上述外壳(50)突出来的上述内绳索(51)的另一端连接的上述钥匙操作力输入轴(90)的端部朝向内端,并且,还安装了随着上述嵌入筒部(140c)从上述嵌合筒部(129)脱开,能进行突入嵌合筒部(129)内的位移的阻止插入部件(1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弹性材料制成的上述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一个端部固定在上述壳体(66)上,其另一个端部则突入上述嵌合筒部(129)中产生弹力,在上述壳体(66)中设有限位部(161),这个限位部(161)卡合在上述阻止插入部件(160)的中间部分上,以限制上述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个端部的位置,但容许上述嵌入筒部(140c)嵌合在上述嵌合筒部(129)上,而当上述嵌入筒部(140c)脱离嵌合筒部(129)时,则解除与上述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卡合,容许阻止插入部件(160)的另一端部向突入上述嵌合筒部(129)内的一侧位移。
CNB2005100688845A 2004-05-10 2005-05-10 车门的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2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39747 2004-05-10
JP2004139745 2004-05-10
JP2004139745A JP3887382B2 (ja) 2004-05-10 2004-05-10 車両のドア開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464A true CN1696464A (zh) 2005-11-16
CN100489261C CN100489261C (zh) 2009-05-20

Family

ID=3534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888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9261C (zh) 2004-05-10 2005-05-10 车门的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87382B2 (zh)
CN (1) CN100489261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4596B (zh) * 2008-02-19 2012-07-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用把手装置
CN102971473A (zh) * 2010-05-12 2013-03-13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旋转锁定栓件和机动车辆门锁
CN103597154A (zh) * 2011-05-28 2014-02-19 开开特股份公司 致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9519B2 (ja) * 2007-03-30 2012-08-15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電動式ドア解錠装置
CN108049731A (zh) * 2018-01-26 2018-05-18 深圳市沃德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双拉索线的上电吸锁传动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4596B (zh) * 2008-02-19 2012-07-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用把手装置
CN102971473A (zh) * 2010-05-12 2013-03-13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旋转锁定栓件和机动车辆门锁
CN102971473B (zh) * 2010-05-12 2015-11-25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旋转锁定栓件和机动车辆门锁
CN103597154A (zh) * 2011-05-28 2014-02-19 开开特股份公司 致动设备
CN103597154B (zh) * 2011-05-28 2015-09-09 开开特股份公司 致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20769A (ja) 2005-11-17
CN100489261C (zh) 2009-05-20
JP3887382B2 (ja) 2007-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6465A (zh) 车门的开关装置
CN1696464A (zh) 车门的开关装置
CA2573895C (en) Cylinder lock having improved torsional strength
US7302818B2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vehicle door
JP2005299374A (ja) 自動車用ドア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組立体
CN1729341A (zh) 车门开闭装置
JP5727850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US20100171326A1 (en) Lockable handle assembly
JP6296237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297723C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5715130A (zh) 用于车门把手上的杠杆装置
US7766398B2 (en) Door lock system
JP2008190191A (ja) 錠装置
CN104220686A (zh) 致动单元和设置有致动单元的门锁装置
JP2011178279A (ja) 車両用ドアの遮蔽部材組付構造、及び遮蔽部材組付方法
JP5279445B2 (ja) ラッチ装置
JP2011085238A (ja)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7269394U (zh) 一种内外可以开启的玻璃门锁
CN1297724C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JP2009133136A (ja)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563315B2 (ja) 電気部品
JP5028703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ドアロックシステム
JP4573853B2 (ja) 押しボタン式シリンダ錠
JP5244069B2 (ja) ドアラッチ装置
JP3944186B2 (ja) 車両のドア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