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4853A - 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4853A
CN1684853A CNA038231352A CN03823135A CN1684853A CN 1684853 A CN1684853 A CN 1684853A CN A038231352 A CNA038231352 A CN A038231352A CN 03823135 A CN03823135 A CN 03823135A CN 1684853 A CN1684853 A CN 1684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seat
seat unit
turning cylinder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31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8802C (zh
Inventor
约亨·霍夫曼
于尔根·安格尔米勒
托马斯·哈根
马蒂亚斯·菲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215321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20215321U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214647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46473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rose Fahrzeugteile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684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8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8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具有:一个座椅底架,该座椅底架定义了汽车乘客的座面和延伸在座椅纵向上,和一个靠背,其特征为,该靠背(R)在座椅纵向(L)上可相对于座椅底架借助一个杠杆装置(31,32)调节。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一个这样的座椅装置包括一个座椅底架,它确定了汽车乘客的座面,并且延伸在座椅纵向上、以及还包括在底架组件上安置的靠背。
本发明以这个问题为基础,来改善这样一种座椅装置的舒适性。
所述问题将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座椅装置来解决。
据此,靠背可相对于座椅底架借助于一个杠杆装置在座椅纵向上调节。
由此,可以用简单装置一方面将座椅靠垫深度与乘客的个人需要相适应,以及另一方面通过向前移动靠背在相应的汽车座椅后面得到额外的装载空间。
座椅底架沿着其伸展的“座椅纵向”,在此被理解为这样一个方向,沿着该该方向伸展着在相应汽车座椅上坐着的乘客的大腿。相对于在汽车里安装的座椅的状态,该方向相应于汽车纵向(行驶方向)。
在此,靠背可以借助于杠杆装置被置于至少两个、特别是正好两个不同的纵向位置上,并且可以在这些纵向位置上分别通过为杠杆装置配置的止动装置固定。
靠背的纵向可移动性可以补充地通过纵向导向装置、例如导向槽形式的导向装置实现,在该纵向导向装置中,杠杆装置、特别是平行四边形装置形式的铰接杠杆对被导向。
用于在座椅纵向上移动靠背的装置,可以作用在底架组件上,靠背可摆动地、特别是可以向前翻转和/或可调节斜度地铰在所述底架组件上。由此靠背的纵向可移动性与斜度调节可能性以及靠背的向前翻转可能性相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在具有座椅底架的座椅装置中,该座椅底架定义了用于乘客的座面,设置了一个可摆动地铰接在座椅底架组件上的靠背,该靠背可以绕转动轴翻转到座面上。
目前的座椅装置既可以用于构成汽车的前排座椅又可以用于构成后排座椅。该座椅装置使得相应的汽车座椅的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成为可能,以便提供额外的装载空间。相应的座面在通常情况下由座椅座垫构成,该座垫被安装在座椅底架上。因此座椅底架在确定座垫位置方面定义了座面。然而座面不是由座椅底架本身构成,而相反是由座垫构成。
在前述类式的座椅装置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向前翻转靠背时,尤其是通过在靠背上设置的头枕,靠背会与挡风玻璃(在前排座椅的情况下)或者与其他座椅的靠背(在后排座椅的情况下)相干涉。所以有必要,在将座椅的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时将头枕从靠背上拿掉并放置在分开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具有可向前翻转的靠背的座椅装置的操作舒适性。
所以为了改善操作舒适性,在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时,让靠背的转动轴沿着一个预定的轨道运动(移动),以此来改变它的空间位置。
所述轨道可以被这样选择,使得避免相应的汽车座椅的靠背与汽车的其它部分相冲突,尤其是如此选择所述轨道,使得靠背的上缘(及因此也使得在靠背上缘安置的头枕)在向前翻转靠背时,沿着一个曲线运动,该曲线可以使得与汽车的其它部分的抵触被排除。
在此,靠背的转动轴可以通过实体的组件构成,即它不只是一个虚拟的转动轴,而相反是一个支承轴,靠背通过它可摆动地支承在汽车座椅的底架组件上。
所述转动轴在向前翻转靠背时借助一个导向装置沿着预定的轨道,例如导向槽形式的轨道,这样地被强制导向,使得获得靠背上缘所期望的运动。
作为对于用于转动轴的运动的预定轨道伸展的导向装置的替换方案,为了导向转动轴也可以设置一个纵向延伸的导向元件,转动轴通过该导向元件与所属的底架组件相连接并且在向前翻转靠背时所述导向元件这样运动,使得转动轴在预定的轨道曲线上运动。适合作为这种导向元件的尤其是导向杠杆,该导向杠杆用铰链可摆动地铰接在底座组件上。
为了确保得到向前翻转靠背时转动轴的确定的运动,靠背可以附加地在一个与它的转动轴(支承轴)有间距的区段里与底架组件连接,例如通过一个联杆形式的耦合元件,该耦合元件从靠背延伸到底架组件。另外一种选择是,可以通过一个导向槽形式的导向装置来实现额外的、靠背和底架组件的耦合,在向前翻转时靠背的一个与转动轴有间距的区段在该导向槽中被导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方案,在向前翻转靠背时转动轴在一个封闭的轨道上运动,使得在靠背完全向前翻转后,转动轴又处于与翻转运动前同样的位置。这也可以这样实现,就是在向前翻转靠背时,转动轴从一个开式的轨迹的一个端部运动到另一个端部和又回到该轨迹的所述一个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拓展,设置了在一个位置上锁止转动轴的装置,该位置相应于向高处翻转了的靠背的使用位置,和/或在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后占据的位置上锁止。据此,转动轴可以在靠背的两个终端位置,即不仅在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前的使用位置而且在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以后产生的位置进行锁止。在此,被向高处翻转的靠背的使用位置被理解为靠背的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靠背适合支撑一个在相应汽车座椅中坐着的人的后背并且不是为了创造运输空间而向前翻转到面上。
适合作为锁止装置的例如是可摆动地被支承的锁止杠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形式,额外地设置了一个调节装置,借助该调节装置可以在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调节已向高处翻转了的靠背的斜度。所述调节装置不是用于将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上,相反是可以用来改变向高处翻转了的靠背的倾斜角,使之可与汽车乘客的个人需要相适应。不过,在此靠背始终保持在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适合支撑一个在相应汽车座椅中坐着的人的后背。
所述靠背斜度的调节可以根据为此设置的调节装置的设计通过手动直接作用于靠背本身来实现或者借助于与靠背耦合的、必要时电气的、驱动装置来实现。
为了固定之前调节了的靠背的斜度,可以设置一个锁止装置,该装置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个为调节靠背斜度设置的调节装置的自锁设计或一个就此协同起作用的制动器构成,或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单独的锁止装置构成,特别是当靠背斜度的调节应手动地直接作用于靠背上来实现时。这种单独的锁止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初级锁止元件,该元件为了固定将靠背作用在其上,以及一个次级锁止元件,该次级锁止元件将初级锁止元件闭锁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该初级锁止元件固定靠背。此外,如果靠背斜面度的调节应被改变,该次级锁止元件还可用于将初级锁止元件与靠背脱开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实施例的描述中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示出:
图1一个具有斜度可调节的靠背的汽车座椅的示意图,此外该靠背可以向前翻转到汽车座椅的座面上;
图2a,2b用于调节图1中靠背斜度面的装置的细节;
图3a,3b用于把图1中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上的装置的细节;
图4在图2a,2b中示出的、用于调节靠背斜度的装置的变型;
图5图3a,3b中示出的、用于将靠背向前翻转的装置的变型;
图6带有用于向前翻转不可调斜度的靠背的装置的结构;
图7图3a,3b中示出的、用于将靠背向前翻转的装置的另一个变型;
图8a,8b用于在座椅纵向上移动汽车座椅的靠背的装置;
图9a,9b一个用于调节汽车座椅靠背斜度的装置与一个用于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上的装置以及一个用于座椅纵向上移动靠背的装置的组合;
图10一个用于将汽车座椅的靠背向前翻转到座面上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形式;
图11a-11c图10中的装置处于一种状态下,该状态相应于靠背向前翻转了的状态,确切地说是对于靠背不同的倾斜角向前翻转前的最初使用位置。
在所有附图中,座椅装置的各个部分分别被透过地示出。
在图1中,一方面在一个竖起的使用位置、另一方面在一个向前翻转到一个座面F上的基本上水平的位置示出了带有头枕k的汽车座椅的靠背R。座面F由一个在座椅底架上的座垫构成。
靠背R的斜度N一方面可在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调节。这些使用位置的特点分别是,在每个使用位置上的靠背适合支撑一个处于相应汽车座椅中的人的后背。针对安装在汽车中的汽车座椅的状态,使用范围通常从靠背R的垂直的定位(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一直延伸到很向后倾的靠背R。
此外,靠背R可以被向着通过在座椅底架上安置的座垫构成的座面F的方向向前翻转,以便在汽车里形成额外的运输空间。这对于后排座椅具有特别的意义,如在图1中示出的。
在向前翻转一个后排座椅的靠背时存在一个问题,靠背的上侧,或者说是在其上设置的头枕K与前排座椅V的靠背相抵触。这些借助于在图1中用虚线描述的曲线A清楚地用图解方式说明,该曲线是在围绕位于靠背底部区域的确定轴转动靠背R时,头枕K的上边缘的运动曲线。可以看出,该曲线A切到了前排座椅V的靠背。这意味着,如果事前将头枕K去除,后面座椅的靠背R才能向前翻转到座面F上。这降低了用来向前翻转靠背R的装置的操作舒适性。
现在为了避免这个缺点,将用于向前翻转靠背R到座面的装置这样构造,使得摆转动轴—靠背R在向前翻转到座面F时围绕该转动轴转动—在向前翻转靠背时这样运动,使得头枕K的上边缘避免与前排座椅V相抵触。
在图1中用一个实线示出了头枕K上边缘的相应的轨迹曲线B。可以看出,摆动轴在靠背向前翻转期间首先一方面向上(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运动,另一方面向后(逆着汽车纵轴X)运动。由此修正过的轨迹曲线B与原轨迹曲线A(它是在翻转靠背时围绕不运动的摆动轴给出的)相比有点向上(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以及有点向后(逆着汽车纵轴方向X)移动了。这避免了头枕K的上边缘与前排座椅V的靠背相抵触。
此外,在图1中示出的汽车座椅的靠背R可以在座椅纵向L上相对于座椅底架U以及座面F移动。在此,座椅纵向L被定义为这样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座椅底架以及在该座椅底架上安置的、构成座面的座垫延伸。在一个在汽车里安装的汽车座椅中,所述座椅纵向L相应于汽车纵轴X。这就是说,座椅纵向L相应于这样的方向,通常沿着此方向可以借助于座椅纵向调节装置移动汽车座椅。
靠背R在座椅纵向L(或者说汽车纵向X)上相对于座椅底架和座面F的移动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一方面可以由此调节座枕深度,使得它与汽车乘客的个人需要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座椅纵向L上向前移动靠背R,在靠背R的后面获得额外地装载空间。相反地可以通过向后移动靠背R额外的这样贡献,使得靠背R在向前翻转时不与前排座椅V相抵触。
在图1中示出的汽车座椅的组件1,2,3,4,5可调节靠背斜度,可用于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以及能使靠背在座椅纵向移动,它们会在后面借助于图2a到9b更详细地阐明。
图2a显示了靠背护板(Lehnenbeschlag)1,在其上可以固定图1中示出的汽车座椅的靠背R,该靠背护板在其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的下端部区域中具有一个支承销10,通过它将该靠背护板可转动地支承在座椅底架的支承板形式的底架组件2上。靠背护板1的支承销10在支承板2的导向槽20中可摆动地被支承,使得支承销10和因此靠背护板1的摆动轴线S可以通过沿着导向槽20在该导向槽的第一端部20a和第二端部20b之间的移动来运动。
在图2a描述的状态下,支承销10的这种沿着导向槽20的运动通过可绕支承板2的支承点22摆动地被支承的锁止杠杆21的锁止凸起21a来阻止,该锁止杠杆21与支承销10搭接和由此来闭锁该支承销沿着导向槽20的运动。
此外,靠背护板1具有一个突起部15,通过它与支承销10有间距地借助于一个联杆23使靠背护板1与用于调节靠背护板1斜度的装置4的一个调节摇臂41联接。联杆23为此在它的上端部23a与靠背护板1的突起部15铰链连接,在它的下端部23b与调节摇臂41铰链连接。调节摇臂41可以围绕一个设置在支承板2上的支承点40摆动并且具有外齿42,所述外齿与一个锁止装置5这样啮合,使得调节摇臂41在图2所示出的状态下不可摆动。
此外,调节摇臂41具有一个槽43,在槽中嵌合一个在支承板2上设置的销44,因此该槽用作调节摇臂41的可能的摆动范围的界限。
为调节摇臂41配置的调节装置5包括一个初级锁止元件51,它作为锁止杠杆可以围绕在支承板2上设置的支承点53摆动和具有齿区域55,为了锁住调节摇臂,该齿区域与调节摇臂41的齿区域42相啮合。为初级锁止元件51配置一个也被构成为锁止杠杆的、可以围绕另一个支承点54摆动的次级锁止元件52,它用一个止挡52a靠置在初级锁止元件51的对应的止挡51a上,由此来阻止初级锁止元件51的摆动运动,该运动会释放调节摇臂41的齿部分。
在次级锁止元件52上预设一个力作用点56,在其上可以导入力,该力导致次级锁止元件52的转动,使得两个锁止元件51,52上互相对应的止挡51a,52a脱开啮合。为了触发次级锁止元件52的相应的旋转运动,可以使用任意一种物理的或者技术的原理,例如电磁铁形式的执行器或者电动机或者替代地使用手动操作装置等。
初级锁止元件51最好借助于一个在图2a中没示出的弹性元件这样预加载,使得它在转动初级锁止元件后自动这样围绕它的摆动轴53旋转,这样,它释放调节摇臂41的齿部分,参照图2b。替换地,在转动次级锁止元件52时,它作用在初级锁止元件51的突起部上51b,由此使初级锁止元件51转动,通过该转动使初级锁止元件的齿部分55与调节摇臂41的对应的齿部分脱开啮合。
在图2b描述的状态中现在可以改变靠背护板1的斜度,由此进行靠背R斜度的改变,其方式是手动地将力直接施加在靠背本身上。由此,靠背护板1的斜度由于围绕通过支承销10确定的转动轴线S的摆动运动被重新调节。在此,转动轴线S并不运动,因为支承销10借助于锁止杠杆21的锁止凸起21a被固定在导向槽20的所述第一端部20a上。靠背R斜度的调节通过一个围绕部位固定的轴线S的摆动运动来实现。
调节运动结束后,靠背护板1的当前的倾斜位置调节借助于锁止装置5固定,其方式是次级锁止元件52又转回到这个位置上,在所述位置中该次级锁止元件这样作用在初级锁止元件51上,使得它锁止通过联杆23与靠背护板1联接的调节摇臂41。
在图3a和3b中描述了,怎样用结合图2a和2b阐明的结构使靠背护板1的向前翻转成为可能,使得靠背R向前翻转到座面F上,参见图1。
在此,图3a显示了该结构的一个状态,在此状态中在向前翻转靠背护板到座面上时,靠背护板走过了它的将近一半的路程,图3b显示了完全向前翻转了的靠背护板1。
靠背护板1的向前翻转被由此实现,即首先锁止凸起21a通过锁止杠杆21围绕其转动轴22的转动与构成靠背护板1的转动轴线S的支承销10脱开配合,参见图3a。对此所需的锁止杠杆21的摆动运动可以手动地或者外力操纵地(如电力地)借助于一个合适的执行器来引起。
解锁支承销10和因此解锁转动轴线S后现在可以将靠背R(参见图1)和靠背护板1一起向汽车座椅的座面F方向翻转,其方式是通过人来抓住靠背R并使它向座面F运动。在靠背R和靠背护板1作翻转运动时,支承销10在导向槽20中在它的第一个止挡20a和第二个止挡20b之间运动,在向前翻转时该支承销10确定了靠背护板1的瞬时转动轴线S。
支承销10在导向槽20中的运动通过联杆23控制,通过该联杆使靠背护板1在其转动轴线S之外与调节摇臂41耦合。因为在向前翻转靠背或者说靠背护板1时,调节摇臂41借助于配置的锁止装置5锁止,所以靠背护板1在向前翻转时通过联杆23被联接在一个相对于底架固定的元件(相对于支承板2不运动的元件)上。
在联杆23作用于靠背护板1上的情况下,在靠背护板翻转时从靠背护板支承销10导向槽20的第一个端部20a运动到第二个端部20b然后又回到第一个端部20a,因此靠背护板1在完全向前翻转了时,支承销10和转动轴线S又位于翻转运动开始时的同一个位置。这也借助于图1清楚地表明,根据图1,两个曲线A(对应于在位置固定的转动轴上向前翻转靠背R)和B(对应于在空间上可改变位置的转动轴线上向前翻转靠背R)在翻转运动开始时(靠背竖起时)和翻转运动结束时(靠背完全向前翻转了)分别重合。
从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的轨迹A(在空间上固定的转动轴线上的翻转运动)到用实线示出的轨迹B的过渡通过这样方式实现,在支承板2中的导向槽从它的第一端部20a到它的第二端部20b斜着向上和向后延伸,即,具有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和逆着汽车纵轴X的部分,在此,后一次提到的轨迹B与前一次提到的轨迹A相比向上(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和向后(逆着汽车纵轴X)偏移。因此,在翻转运动的两个端点之外,支承销10和转动轴线S始终位于该支承销和转动轴线在翻转运动开始时占据的位置的上方和后方。这个位置又被这样定义,即,支承销10在翻转运动之前靠置在导向槽20的所述第一、前面/下面的止挡20a上。
特别是,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转动轴线S至少在翻转运动的第一部分期间沿着一个方向(带有向后逆着汽车纵轴X的部分和向上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的部分)运动,该方向与翻转运动的方向(带有向前沿着汽车纵轴X的部分和向下逆着垂直的汽车轴Z的部分)基本上相反。
从导向槽20的第一止挡20a起,支承销10在导向槽20中的两个止挡20a,20b之间的另外的运动通过联杆23来控制。因此导向槽20确定了,在向前翻转靠背护板1时支承销10和转动轴线S可沿着什么轨道运动,并且联杆23确定了沿着这条轨道的该运动。
通过改变导向槽20的几何结构以及通过改变联杆23的配置,可以产生任意的其他轨道,在向前翻转靠背护板1时靠背护板的转动轴线S可以沿着这些轨道运动,以便在向前翻转时实现靠背的确定的、所期望的运动。
图4示出了图2a至3b的配置变型结构如下,调节摇臂41通过它的齿部分42跟一个驱动小齿轮45共同作用,它可被手动地或者外力操纵地(特别是电动地)转动,用于调节靠背护板的斜度。该驱动小齿轮45的旋转运动被转换为调节摇臂41围绕它摆动轴40的摆动,该摆动通过联杆23传递到靠背护板1上,因此导致靠背护板1的倾斜位置的改变。
在此,在确定的倾斜位置上靠背护板1的锁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即驱动驱动小齿轮45的驱动装置设计为自锁的或者与一个单独的制动装置耦合。在任何情况下必须防止驱动小齿轮45被从动端、即从调节摇臂41那一侧施加的转矩引起运动。
图5示出了另一个对图2a至3b中配置的变型。一方面在根据图5的结构中没有设置用于调节靠背护板1的斜度的装置。这里,靠背护板1仅仅能向前翻转到座面上,而不能在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调节它的倾斜度。一个这样的结构特别适合用于汽车的后排座椅。
此外,图2a至3b中联杆23,通过它将靠背护板1在其转动轴线S之外与一个相对底架固定的元件联接,在此被一个控制槽25替换,在该槽中靠背护板1的突起部15借助于一个设置在突起部15上的导向元件16在一个第一端部25a和一个第二端部25b之间被导向。如图2a至3b中的联杆23一样,图5中的导向槽25承担了在导向槽20中支承销10和转动轴线S的运动的功能。
图6示出了对图2a至3b中的结构的第三个变型方案,其中唯一的区别在于,放弃了用于在不同的使用位置调节靠背斜度的装置。取而代之的是,将联杆23在其下端部23b可摆动地直接铰接在支承板2上。
在图7中示出的对图2a至3b中结构的第四个变型方案中,导向槽20被一个导向杠杆27替换,该导向杠杆可摆动地设置在支承板2的一个支承点28上,并且该导向杠杆在其背离支承点28的自由端与靠背护板1的支承销9铰接地连接或者可转动地容纳它们。在此情况下必须设置一个附加的、在图7中未示出的用于锁止导向杠杆27在这一个或者这两个端部位置中的装置,它们相应于在一个使用位置上定位的或向前翻转到座面的靠背的位置。在此,在导向杠杆27上设有一个止挡29,该止挡确定了在导向杠杆27摆动时的一个终端位置和由此承担了导向槽的端部止挡的功能。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向前翻转时这样引起支承销10或者靠背护板1的转动轴线S的运动,使得导向杠杆27围绕其通过支承点28构成的轴线摆动。该运动的控制同根据图6的实施例一样通过直接铰接在支承板2上的联杆23,在该实施例中。
因此,图7中的结构构成了一个四联杆机构,作为用于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的装置。
图8a和8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根据该方案,汽车座椅的靠背R在座椅纵向L(参见图1)或者在汽车纵向X相对于座椅底架以及附属的座面F可以运动。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在其上安置有靠背R的底架组件(支承板2)在汽车纵向X上是可移动的。
支承板2在汽车纵向X上的可移动性可以这样实现,支承板2在其沿汽车纵向X的前端部区域中以及在其沿汽车纵向X的后端部区域中分别通过一个调节杠杆31或32与底板组件30铰接连接。这两个调节杠杆31,32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如它们也被公知用于调节整个座椅底架一样,并且各自以在支承板2上,并且以它们的下端部31b或者32b铰接在与它们的上端部31a或者32a底板组件30上。通过调节杠杆31,32的共同摆动,在此这些调节杠杆始终平行定位,可以使得靠背R在汽车纵向向前运动(图8b)或者又向后运动(图8a)。
如果要想在汽车纵向X上调节靠背R时,靠背R沿着垂直的汽车轴X的高度保持不变,调节杠杆31,32必须在它们的第二个终端位置(图8b)中相对于汽车轴Z具有一个与在它们的第一个终端中(图8a)相同的斜度,但方向相反。在此情况下,借助于由调节杠杆31,32构成的调节装置3只能调节靠背R的两个不同的纵向位置,如图8a和8b所示。
与此相比,如果在汽车纵向X上调节靠背R时,也允许靠背的位置沿着垂直的汽车轴Z改变,则也可以在汽车纵向X上调节多于两个位置。则需要设置一些相应的锁止元件,如卡接元件形式的锁止元件,这些锁止元件使得靠背R在各个纵向位置中的锁止成为可能。
在图8a和8b示出的实施例中,靠背R在汽车纵向X上的调节只能在图8a或图8b示出的终端位置之间。这些终端位置分别是稳固的,如果设置了相应的限制装置,如止挡形式的限制装置,或者其他的锁止装置,这些锁止装置阻止调节杠杆31,32超过当时的终端位置的进一步摆动,或者用这些锁止装置可以将调节杠杆31,32在当时的终端位置上锁止。
此外,底板组件30可以在一个纵向导轨内在汽车纵向X上可移动地被导向。
图9a和9b示出了图8a和8b的调节装置与图2a至3b的调节装置的组合。由此使得可以在座椅纵向X上调节靠背护板1,以及可以调节靠背护板1的斜度N,此外可在相应的汽车座椅座面的方向上向前翻转靠背护板1。在此情况下,两个调节杠杆31,32以它们的上端部31a,32a铰接在调节摇臂41的支承点40上或者次级锁止元件52的支承点54上。
在图10中示出的结构,其具有一个借助一个所属的锁止装置5在一个竖起的使用位置中调节靠背倾斜角的装置4,以及用于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的装置,该结构基本上相应于在图2a至3b中示出的结构。就此而言,在下面只说明主要的技术区别。关于在图10中所示结构的其余组成部分,参看对图2a至3b的相应说明,在此,,在图10中一致的零件或者组件分别配备有与图2a至3c中相同的参考标号。
首先应该注意,在图10中示出的结构中,在支承板2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两个部件,即靠背护板1和联杆23(即在该支承板的第二面上,或者说背面上),其余的组件,即锁止杠杆21、调节摇臂41和锁止装置5,它们分别被设置在支承板2的第一面(前面)上。处于支承板2不同面上的上述组件的配置在图10中不可被看出,因为在这里各个部件和组件分别在所有的图中被透过(明)地示出。处于支承板2不同面上的各个组件的设置是必要的,它用来防止在调节过程中组件的干涉。
在图10中示出的配置的意义在于,使得由位于靠背护板1的突起部15上的联杆23的铰接点构成的轴线以及由调节杠杆41的支承点40构成的轴线处于一个圆形轨道上,该圆形轨道的中点由靠背护板1的转动轴线S构成,该圆形轨道相对于所述中点具有一个确定的半径R。
如果现在靠背的靠背护板1,如之前举例性地结合图2a和3b描述的那样,通过支承销10的解锁和接下来靠背的向前翻转,从其在图10中示出的竖起位置(相应于靠背的一个使用位置)向前方翻转到基本上水平的位置(相应于向前翻转靠背到座面的位置),由此,由联杆23的铰接点23a构成的轴线以及由调节摇臂41的支承点40构成的轴线取得一致,如图11a至11c所示出那样,并因此而重合。
图11a至11c分别示出了图10的、靠背被向前翻转到座面后的结构,相应于靠背护板1的一个基本上卧式的水平的定位。在此,图11a至11c的不同在于,在向前翻转到水平位置前,靠背护板1(和因此靠背)的斜度的调节。这些不同的调节根据调节摇臂41在图11a、11b和11c中的不同的角度位置可以看出。
调节摇臂41在图11a中示出的(及借助于锁止装置5固定的)的调节位置相应于靠背护板1在其使用位置中向后很强地的倾斜时的调节位置。在图11b示出的调节摇臂41的调节位置相应于靠背护板1在其使用位置内中向后中等倾斜的调节位置,确切地说正好是在靠背护板1在其使用位置中的那个,如图10所示的倾斜位置时的情况。因为在图10中,调节摇臂位于像图11b中同样的角度位置中。最后,图11c示出了向前翻转过的靠背护板1,它在向前翻转前近乎垂直地定向,即与垂直的汽车轴平行。
借助图11a至11c清楚地表明,由联杆23的所述一个铰接点23a确定的轴线以及由调节摇臂41的支承点40确定的轴线在所有三种情况下取得一致,也就是说,跟是否靠背护板1在向前翻转前位于一个很向后倾斜的位置内(如图11a的情况),或者位于向后中等倾斜的位置内(如图11b的情况),或者位于带有充其量很微小斜度的近乎垂直的定位(如图11c的情况)无关。在所有三种情况下,联杆的一个上铰接点23a在向前翻转靠背时最终占据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内该上铰接点(在支承板2的另一面上)被定位在调节摇臂41的支承点40下面。它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即所说的铰接点23a和支承点40处在一个围绕靠背护板(Lehnenbeschlag)1的转动轴线S有确定半径R的圆形轨道上,并且该转动轴线S在靠背从一个使用位置向其前翻的位置的翻转运动的开始和结束时,总是定位在导轨20的同一个端部20a上,即在支承板2上完全相同的位置上。
因此借助于在图10中示出的和根据图11a至11c详细阐明的结构可以达到,靠背护板1和因此靠背R在向前翻转到座面以后,与它们在向前翻转前具有的倾斜角度无关,分别位在相应的汽车座椅的座面上方的基本上水平的相同位置上。因此,也可以将原本非常向后倾斜的靠背直接向前翻转到座面上,而不必事先将靠背移到基本上垂直的使用位置上。

Claims (36)

1.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具有:
一个座椅底架,该座椅底架定义了汽车乘客的座面和延伸在座椅纵向上,和
一个靠背,
其特征为,
该靠背(R)在座椅纵向(L)上可相对于座椅底架借助一个杠杆装置(31,32)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2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座椅纵向(L),相对于在汽车里安装的座椅装置的状态,沿着汽车纵轴(X)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座椅结构,其特征为,
杠杆装置(31,32)由两个互相有间距的铰接杠杆(31,32)构成,所述铰接杠杆一方面分别铰接在一个可共同地与靠背(R)一起移动的元件(2)上,另一方面铰接在一个底板组件(30)上。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杠杆装置(31,32)由两个相互平行伸展的调节杠杆(31,32)构成。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靠背(R)可额外地借助一个纵向导向装置在座椅纵向(L)上运动。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靠背(R)可以借助杠杆装置被置于至少两个、特别是正好两个、不同的纵向位置上,这些纵向位置是可以锁止的。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用于在座椅纵向(L)上移动靠背(R)的装置作用在底架组件(2)上,靠背(R)支承在该底架组件上。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靠背(R)可围绕一个转动轴翻转到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在向前翻转靠背(R)到座面(F)上时,转动轴(S)沿着一个预定的轨道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转动轴(S)由座椅装置的实体组件(10,20)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转动轴(S)由一个支承轴(10)构成,靠背(R)通过该支承轴支承在底架组件(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转动轴(S)沿着预定的轨道被强制导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转动轴(S)借助一个导向装置(20)被强制导向,该导向装置沿着所述预定的轨道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导向装置(20)由导向槽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转动轴(S)借助一个导向元件(27)被强行导向,转动轴(S)通过该导向元件与底架组件(2)连接,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该导向元件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导向元件(27)纵向延伸地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导向元件(27)由导向杠杆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8至17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靠背(R)额外地在转动轴(S)外与底架组件(2)铰接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靠背(R)在转动轴(S)外与底架组件(2)通过一个耦合元件(23)连接,该耦合元件从靠背(R)延伸到底架组件(2)并且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耦合元件(23)由联杆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8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靠背(R)在转动轴(S)外与底架组件(2)通过一个导向装置(25)连接,在翻转时该导向装置导向靠背(R)的一个区段(16)。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导向装置(25)由导向槽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转动轴(S)沿着预定的轨道的运动通过在转动轴(S)外靠背(R)与底架组件(2)的协同作用来控制。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转动轴(S)沿着预定轨道借助于沿着该轨道延伸的导向装置(20)或借助于导向元件(27)被强制导向,转动轴(S)通过该导向元件与底架组件(2)连接,并且,转动轴(S)沿着预定轨道的运动借助于一个一个耦合元件(23)或者借助于导向装置(25)被控制,靠背(R)在转动轴(S)外借助该耦合元件或借助该导向装置与底架组件(2)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9至24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转动轴(S)在一个闭合的轨道上运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转动轴(S)从一个开式的轨迹的一个端部(20a)运动到另一端部(20b)、并且又返回该轨迹的所述一个端部(20a)。
27.根据权利要求9至26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在向前翻转靠背(R)时转动轴(S)至少在翻转运动的部分期间沿着一个方向运动,该方向基本上与翻转运动的方向相反。
28.根据权利要求8至27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设有用于锁止转动轴(S)的装置(21,21a),该锁止是在一个位置上,该位置相应于靠背(R)被向高处翻转后的使用位置,和/或在一个位置上,该位置相应于向前翻转靠背(R)到座面(F)上的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用于锁止转动轴(S)的装置(21,21a)包括一个锁止杠杆(21)。
30.根据权利要求8至29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设置了一个调节装置(4),借助该调节装置可以在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调节被向高处翻转后的靠背(R)的倾斜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设有一个用于锁止事先调节了的靠背(R)斜度的锁止装置(5)。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锁止装置通过调节装置(4)的自锁设计或通过为调节装置(4)配置的制动器构成。
33.根据权利要求31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设置了一个单独的锁止装置(5),它与调节装置(4)协同作用。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锁止装置(5)包括一个初级锁止元件(51),该初级锁止元件为了锁止调节装置(4)作用在它上;以及一个次级锁止元件(52),借助它可以将初级锁止元件(51)锁止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它作用在调节装置(4)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次级锁止元件(52)使初级锁止元件(51)与调节装置(4)脱开配合,使得可以改变靠背的斜度。
36.根据权利要求9至35之一的座椅装置,其特征为,
座面(F)由一个设置在座椅底架上的座垫构成。
CNB038231352A 2002-09-27 2003-09-16 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15321U DE20215321U1 (de) 2002-09-27 2002-09-27 Sitz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DE10246473.1 2002-09-27
DE2002146473 DE10246473A1 (de) 2002-09-27 2002-09-27 Sitz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DE20215321.5 2002-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853A true CN1684853A (zh) 2005-10-19
CN100488802C CN100488802C (zh) 2009-05-20

Family

ID=32070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31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02C (zh) 2002-09-27 2003-09-16 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52337B2 (zh)
EP (1) EP1545927B1 (zh)
JP (1) JP4663322B2 (zh)
CN (1) CN100488802C (zh)
AU (1) AU2003269830A1 (zh)
DE (1) DE50309805D1 (zh)
WO (1) WO20040309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567A (zh) * 2018-06-15 2020-11-24 芜湖市智行天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使用更换的新能源汽车车座的操作方法
CN112918347A (zh) * 2019-12-05 2021-06-08 格瑞玛股份公司 装备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7863A1 (de) * 2004-02-17 2005-09-08 Johnson Controls Gmbh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klappbaren Lehne und einer klappbaren Sitzbasis und Verfahren
DE102006001013A1 (de) * 2006-01-05 2007-07-12 Intier Automotive Seating Systems Gmbh Kraftfahrzeugsitz mit einer Kopplung zwischen der Rückenlehnen- und der Sitzbewegung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Kraftfahrzeugsitz
US7775599B2 (en) * 2008-03-14 2010-08-17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fore-AFT adjustable back portion
WO2012017049A1 (de) * 2010-08-04 2012-02-09 Johnson Controls Gmbh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US8424946B2 (en) * 2011-06-13 2013-04-23 Honda Motor Co., Ltd. Table and chair(s) removable from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8746772B2 (en) * 2011-12-20 2014-06-10 Honda Motor Co., Ltd. Seatin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WO2014001207A1 (de) * 2012-06-26 2014-01-03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fahrzeugsitz
DE102013206688A1 (de) * 2013-04-15 2014-10-1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Fahrzeugsitz
US9315238B2 (en) 2013-09-13 2016-04-19 Grady-White Boats, Inc. Lounge assembly
US20150320829A1 (en) * 2014-05-12 2015-11-12 Mei Liu Broad Spectrum Bacteriocin for Control of Unwanted Bacteria
JP6609179B2 (ja) * 2015-12-24 2019-11-20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6809161B2 (ja) * 2016-11-21 2021-01-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405666B1 (en) * 2017-12-22 2019-09-10 Scott A. Reus Reconfigurable chair system
JP7125240B2 (ja) * 2019-09-13 2022-08-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補助部材の取付構造及び補助部材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60226A1 (fr) * 1979-07-04 1981-01-23 Renault Dispositif de reglage longitudinal d'un siege pli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GB2095984B (en) * 1981-04-06 1985-02-20 Talbot Motor Vehicle seats with movable backs
FR2506693A1 (fr) 1981-05-26 1982-12-03 Faure Bertrand Perfectionnements aux sieges de vehicule a dossier reglable en inclinaison
IT1183833B (it) * 1985-05-15 1987-10-22 Fiat Auto Spa Sedile regolabile per autoveicoli
CA1242135A (en) * 1986-10-31 1988-09-20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One-piece pawl
JPH0446597Y2 (zh) * 1987-08-25 1992-11-02
FR2648336B1 (fr) * 1989-06-19 1991-09-27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Siege a dossier reglable et rabattable
JPH0398148U (zh) * 1990-01-30 1991-10-11
JPH06227299A (ja) * 1993-02-08 1994-08-16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バック移動装置
JP3415209B2 (ja) * 1993-07-09 2003-06-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ト構造
GB2311212B (en) * 1996-03-19 1999-11-17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vehicle seat
DE19646470B4 (de) 1996-11-11 2005-06-09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itz mit einer Lehne und einem Sitz
WO1998054024A1 (en) * 1997-05-27 1998-12-03 Bertrand Faure Components Ltd. Slide/fold/ez entry seat mechanism
FR2766139B1 (fr) * 1997-07-18 1999-09-17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Dispositif d'articulation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FR2781435B1 (fr) * 1998-07-07 2000-09-22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dote d'une assise basculable vers l'avant, et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siege
US6454355B2 (en) * 2000-03-08 2002-09-24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Canada Limited Latching mechanism for seat assembly
IT1320471B1 (it) * 2000-06-30 2003-11-26 Lear Corp Sedile posteriore di autoveicolo con mezzi a posizione regolabile peril collegamento articolato dalla parte inferiore dello schienale alla
DE10047743A1 (de) 2000-09-27 2002-04-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Klappbarer Sitz,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057724B4 (de) 2000-11-15 2010-01-2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Kraftfahrzeugsitz
GB2374001A (en) 2001-04-04 2002-10-09 Lear Corp Folding car seat with space for headrest
US6695378B2 (en) * 2002-04-22 2004-02-24 Corbin Pacific, Inc. Vehicle seat with movable backres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567A (zh) * 2018-06-15 2020-11-24 芜湖市智行天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使用更换的新能源汽车车座的操作方法
CN111976567B (zh) * 2018-06-15 2021-06-04 芜湖市智行天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使用更换的新能源汽车车座的操作方法
CN112918347A (zh) * 2019-12-05 2021-06-08 格瑞玛股份公司 装备装置
CN112918347B (zh) * 2019-12-05 2022-12-09 格瑞玛股份公司 装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88802C (zh) 2009-05-20
JP4663322B2 (ja) 2011-04-06
US7252337B2 (en) 2007-08-07
EP1545927B1 (de) 2008-05-07
AU2003269830A1 (en) 2004-04-23
WO2004030978A1 (de) 2004-04-15
JP2006500277A (ja) 2006-01-05
DE50309805D1 (de) 2008-06-19
US20050264075A1 (en) 2005-12-01
EP1545927A1 (de) 2005-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4853A (zh) 汽车座椅的座椅装置
CN101277841B (zh) 具有座垫摇杆机构的座椅组件
JP5386344B2 (ja) シートアジャスタ用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デバイス
CN1144702C (zh) 具有完全记忆的便于进出的座位组件
JP50879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210309127A1 (en) Vehicle access seating
RU115730U1 (ru) Сидень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регулировкой угла поворота (варианты)
CN1684854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系统
CN101028801A (zh) 带高度可调中间扶手的后座靠背
US11214178B2 (en) Pivoting seat assembly
US11214179B2 (en) Pivoting seat assembly
JP2009500224A5 (zh)
CN112140955A (zh) 可调节的座椅总成
KR101592758B1 (ko) 차량용 후석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6378564B2 (ja) シートアジャスター装置
KR20220040778A (ko) 폴드 앤 다이브 시트의 시트쿠션 틸팅 장치
JP20090291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骨組み構造体
US5730411A (en) Anti-rotational link for rearward impact loading on vehicle power seat adjuster
JP2003040002A (ja) シートの上下調節機構
KR102242419B1 (ko) 차량용 시트 조절장치
JP201009517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499856B2 (ja) シート高さ調整装置
CN111051126A (zh) 具有能绕唯一摆动轴线摆动的座椅部分的车辆座椅
JP736342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調節装置
US20220266733A1 (en) Armrest assembly with armrest moveable between egress position and use position and vehicle seat with moveable armre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