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7218A -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7218A
CN1677218A CNA2004100883434A CN200410088343A CN1677218A CN 1677218 A CN1677218 A CN 1677218A CN A2004100883434 A CNA2004100883434 A CN A2004100883434A CN 200410088343 A CN200410088343 A CN 200410088343A CN 1677218 A CN1677218 A CN 1677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ver portion
film unit
instrument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83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岛伸介
守田昌也
内田祥一
富永佳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2984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2223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2984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2223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3048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3180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0050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9993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7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04Roll-film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拆卸一个已用过的胶卷装置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胶卷装置的装置体包括一个机身部分,与机身部分可拆卸地接合的前后盖部分,和一个放在装置体周围的标签元件。穿过前后盖部分具有通道孔以接近这些部分和机身部分之间的内部接合部分。该标签元件通过激光划线工具被切割。穿过标签元件进行穿孔。之后,解脱工具通过标签元件的孔插入到通道孔内,使前后盖部分相继从机身部分分开而不用从前后盖部分拆下标签元件。

Description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1999年10月20日、申请号为99125035.4、发明名称为“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考虑到为回收使用相应的部件,通过上述方法和装置,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能被高效和经济的拆卸。
背景技术
很多种类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以下称为胶卷装置,已为人们所知且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地销售。最近,一种带有用于防止镜头灰尘和污点的镜头盖的胶卷装置已经投入市场。该胶卷装置包括在其中的一卷摄影胶片和其里面的合为一体的简单的摄影机构。该胶卷装置的一个装置体包括一个预先放有胶片的机身部分,和具有摄影机构,包括安装在那里的曝光单元,一个遮盖机身部分前面的前盖部分,和一个遮盖机身部分后面的后盖部分。一个由纸或塑料做的装饰片装在装置体的周围,用于贴标签和遮盖那些对使用胶卷装置不必要而对安装或拆卸胶卷装置必要的开口。
当预先安装的胶片完全曝光后,整个胶卷装置送给照片冲印者用于显影和印相。照片冲印者从装置体内拿出已曝光的胶片,空的胶卷装置被收集起来以备回收重新使用胶卷装置的各部分。
在回收过程中,该胶卷装置的相应部件被分成作为原部件回收使用的部分,和作为原材料回收的部分。例如,JPA 6-161042披露了一种用于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其中,胶卷装置根据种类被分类,然后,被送到一个每种胶片单元类型的自动拆卸流水线。为了能自动拆卸胶卷装置,胶片单元的多数部分通过一个钩子或几个钩子与一个相对应部分或多个相对部分之间的内抓式咬合相匹配,一个爪插入到钩子和相对部分之间,然后移动以使钩子向一个方向变形或弯曲以解脱咬合。
在被拆卸的部件中,安装有摄影镜头的曝光单元,闪光单元和其他功能性部件通过功能检查后,重新使用。其他部件,如前后盖部分和机身部分,由于它们是由同样的塑性材料构成,作为原材料回收。
从机身部分移开的曝光单元在回收前被送入一个用来清洗摄影镜头的镜头清洗程序。例如,JPA 10-62915披露了一个用于胶卷装置的摄影镜头的镜头清洗程序。如果摄影镜头被损伤或变形,曝光单元仅通过清洗而不能被回收。因此,可以从曝光单元拆下摄影镜头,作为原材料回收摄影镜头。
当摄影镜头由单个透镜元件组成时,很容易从曝光单元自动拆下摄影镜头。然而当摄影镜头由前后透镜组成并在前后透镜之间有隔圈时,不容易从曝光单元拆下透镜元件。特别是,隔圈由与前后透镜不同的材料组成时,有必要从曝光单元单独地拆下它们。然而,由于隔圈被紧紧夹在透镜之间,并且这些元件是塑料的,容易带有静电,它们可能彼此吸引。所以,很难彼此单独地选出。而且,当隔圈或透镜随摄影镜头的其他元件被拆下时,在被收集前可能落下,引起拆卸机器的故障。
在拆卸胶卷装置前,标签和遮盖片通常已被从装置体上剥去。然而,由于片或标签粘在装置体上,有必要精确定位一个特殊的工具,相对于装置体慢慢移动工具来剥下标签。这个程序当然减低了拆卸流水线的速度和效率。
为了使解脱工具插入钩子和接合的相对部位之间,钩子必须是从装置体外部可进入的。然而,由于前后盖部分紧紧地连接到机身部分,装置体常有很多位于装置体内部的接合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自动地拆卸装置体。
而且,在胶卷装置有镜头盖的地方,镜头盖必须从前盖部分移开以拆卸胶卷装置,拆卸程序的次数将会增加,拆卸成本将提高,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从前述可以看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拆卸方法和拆卸装置,通过它们一个在装置体周围具有标签的胶卷装置被高效地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拆卸方法和拆卸装置,通过它们一个具有镜头盖的胶卷装置被高效地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拆卸方法和拆卸装置,通过它们一个具有内部接合部分的胶卷装置被高效地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拆卸方法和拆卸装置,通过它们一个胶卷装置的摄影镜头被高效地分解成单独的透镜元件,同时对透镜单元分类。
根据本发明,一种拆卸胶卷装置的方法,该胶卷装置包括有一个机身部分,在其内具有合为一体的摄影机构,可拆卸地附加在机身部分的前后边并连接起来遮盖机身部分的前后盖部分,和一个安在前后盖部分之间连接处的标签元件,该拆卸方法包括步骤沿前后盖部分之间的接合处切割标签元件;从机身部分分开前后盖部分而不从前后盖部分拆下标签元件。
由于这里不需要从前后盖部分剥下标签,拆卸胶卷装置的效率显著提高了。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用激光束切割标签元件。最好用激光划线工具切割标签元件。激光划线工具布置在传输路线的一侧,沿着该路线胶卷装置以预定的姿式传输。激光划线工具向在传输线上的胶卷装置的接合处延伸的标签元件部分发出激光束。当胶卷装置沿着传输线移动时激光划线工具可发出激光束。胶卷装置可以是间歇传输的。这时,当胶卷装置在传输线上停止时,激光划线工具可以向胶卷装置发出激光束。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该胶卷装置的前后盖部分有一个安装在前盖主体部分的镜头盖,以便在一个遮盖摄影镜头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摄影镜头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制造时通过镜头盖和前盖主体提供第一和第二通道孔,这样使第一和第二通道孔在镜头盖关闭位置彼此覆盖,在前盖部分和机身部分之间提供一个通向内接合部分的通道;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孔插入一个工具以解脱前盖部分和机身部分之间的内接合部分;从机身部分分开前盖部分而不从前盖主体分开镜头盖。
由于不需要从前盖主体分开镜头盖,拆卸胶卷装置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拆卸胶卷装置的方法,该胶卷装置的壳体包括至少两部分,它们通过形成在至少两部分的第一部分的一个内部的钩子和形成在至少两部分的第二部分的相对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接合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由于要露出用于拍照的操作元件的原因,该内部钩子大致位于胶卷装置内部通过第一部分而形成的开口处,该方法包括步骤:将胶卷装置以预定的姿势定位在一个拆卸台上;在开口和操作元件之间的缝隙插入一个工具;用工具断开第一部分的一个区域使缝隙与胶卷装置外部连接,使第一部分弯向内部钩子周围的一个区域;将内部钩子周围的区域推向一个方向以使内部钩子从相对部分脱离;之后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分开。第一部分可以是一个后盖部分,一个前盖部分或是胶卷装置的另一个壳体部分。
不用断开接近缝隙的部分,而可以通过一个工具使内部钩子周围的第一部分区域向一个方向变形使内部钩子从相对部分解脱,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分开。
根据本发明,一种拆卸具有摄影镜头的胶卷装置的装置,该摄影镜头包括一个前透镜、一个后透镜和前后透镜之间的隔圈,隔圈中心有一个光圈,其中前后透镜和隔圈固定在一个镜头座内,通过一个安装在镜头座前方以内抓式接合的透镜紧固件固定,该设备包括一个定位装置,用于以摄影镜头朝上的方向的姿势定位胶卷装置;一个第一吸口,在透镜紧固件从镜头座分离后在透镜组内移动,把前透镜吸在它的端部,然后从镜头座移开,把前透镜从镜头座移开;一个包括起空气喷射作用的内管和一个围绕内管起吸口作用的外管的管口,该管口在前透镜被移开后在镜头座内移动,把隔圈吸到外管的前端,从镜头座移开,从而将隔圈从镜头座移开,同时空气从内管吹出将后透镜从镜头座移开;一个第二吸口,在隔圈被移走后在镜头座内移动,将后透镜吸到第二吸口的端部,从镜头座移开,从而将后透镜从镜头座移开。
用这种方法,摄影镜头的透镜元件分别地从镜头座移开。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在第一吸口从镜头座移走以移开前透镜后,一个连接到一个抽吸装置上的斜槽插入在第一吸口下。连接到斜槽的抽吸装置比第一吸口的吸力弱,这样如果隔圈与前透镜一起从镜头座被移开,只有隔圈被吸进斜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透镜紧固件被移开后及第一吸口移进镜头座前,把一个抗静电清洗器放在镜头座前,用来将抗静电空气吹进镜头座以消除前后透镜以及隔圈的抗静电。
通过消除摄影镜头透镜元件的静电,容易使透镜元件彼此分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从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这里只是作为说明并不限于本发明,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在整个附图中表示同样的或相应的部分。
图1是胶卷装置在不活动的位置的一个例子的前透视图,它是根据本发明的拆卸方法拆卸的;
图2是图1的胶卷装置的装置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该胶卷装置的局部水平截面,说明胶卷装置的摄影镜头;
图4是胶卷装置的一个后视图,显示了胶卷装置的后部和底部;
图5是胶卷装置的前盖部分的局部分解的透视图;
图6是一个说明图,说明形成在胶卷装置后盖部分的钩子和形成在前盖部分的紧固爪之间的关系;
图7是要放在胶卷装置的装置体周围的标签元件的展开图;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拆卸装置的略图;
图9是说明图8的拆卸装置的标签切割部分的略图;
图10是说明标签元件是如何在装置体顶部被切割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标签元件是如何在装置体底部被切割的说明图;
图12是一个用来携带胶卷装置的托架的透视图;
图13是说明一个打孔设备的略图;
图14是说明一个打孔设备的穿透工具在标签上打孔的位置说明图;
图15是说明电池仓盖打开机构和一个后盖解脱机构的略图;
图16A和16B是说明电池仓盖打开机构如何工作的说明图;
图17A和17B是说明后盖解脱机构如何工作的说明图;
图18是说明第一至第四前盖解脱机构略图;
图19是说明第一前盖解脱机构如何从机身部分解脱前盖部分的说明图;
图20A和20B是说明第三前盖解脱机构如何从后盖部分解脱前盖部分的说明图;
图21A和21B是说明第四前盖解脱机构如何在后盖部分和后盖部分之间,即在上述一个卷片轮上面的位置解脱一个内部接合部分的说明图;
图22A和22B是图21B中沿Y-Y线的局部剖面图,说明第四前盖解脱机构的工作情况;
图23是说明一个前盖分离机构将前盖部分从装置体的其他部分分离的位置说明图;
图24是说明一个镜头紧固件分离机构如何将摄影镜头的紧固件从镜头座分开的说明图;
图25是说明一个前透镜移开设备如何将摄影镜头的前透镜从镜头座移开的剖面图;
图26说明一个与前透镜一起从镜头座分开的隔圈是如何分开收集的说明图;
图27说明一个隔圈移开设备如何将隔圈从镜头座移开的剖面图;
图28A和28B是说明释放卷片轮上面的前盖部分和后盖部分之间的内部接合部分的第二种方法的说明图;
图29是说明对应图28A位置的局部剖面图,在此处卷片轮上的接合部分被释放;
图30是说明从摄影镜头的透镜元件消除静电的抗静电清洗器的局部剖面图;和
图31是说明另一个用于摄影镜头的抗静电清洗器的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被拆卸的胶卷装置的例子。胶卷装置2包括一个装置体3和放在装置体3周围的标签元件4。装置体3内有一个合为一体的简单的曝光机构和其中一卷未曝光的胶卷。标签元件4印有一个胶卷装置2的商标名、在胶卷装置2上的说明和信息。
一个镜头盖6安装在装置体3的前面可左右滑动。当镜头盖6如图1所示关闭时,胶卷装置2不动作。如图2所示,通过打开镜头盖6,一个光圈7和一个取景器物镜窗8也打开。一个用于向物体发出频闪光的闪光发射器9位于装置体3的前上角,一个闪光操作钮10位于闪光发射器9下可上下滑动。一个闪光指示件11,一个画幅记数窗12、一个快门按钮13和一个卷片轮14位于装置体3的顶部。如图2所示,一个取景器视窗15位于装置体3的后面。
装置体3包括一个前盖部分17,一个机身部分18,一个曝光单元19,一个闪光单元20,一个电池21,一个照片胶卷暗盒22,一个后盖部分23,一个在其上形成有闪光操作钮10的开关板24,以及一个用于支承开关板24以使开关板在其前面滑动的支承板25。该照片胶卷暗盒22是IX240型,它的暗盒壳26有一个用于缠绕胶片27的轴28和一个遮光门元件29。该门元件29安装在暗盒壳26的胶片口内可沿平行于轴28的一个轴旋转,以打开或关闭胶片口。遮光门元件29的相对两端露在暗盒壳26的外部,所以门元件29可以在外部操作。
机身部分18有一个容纳暗盒壳26的暗盒室31,一个用于容纳一卷从暗盒壳26释放的未曝光的胶片27的胶片室32,和一个作为整体部分而形成的曝光室33。一个曝光光圈34形成在曝光室33的后面,以及曝光单元19连接到曝光室33的前面。一个用于容纳电池21的电池仓35位于曝光室33的下面。
卷片轮14旋转地安装在暗盒室31的顶部,一个未显示出的卷片轮14的轴与暗盒壳26的轴28接合。对应于卷片操作,胶片27从胶片室32中释放,并位于曝光光圈34后。同时,胶片27的已曝光的部分卷进暗盒壳26内。尽管在图中未显示,在卷片轮14和暗盒室31的顶部之间提供一个关门机构。当从卷片轮的旋转数量检测出胶片27的整个长度已经卷进暗盒壳26内时,关门机构关闭门元件29。
曝光单元19包括一个摄影镜头37、一个取景器光学系统30、光指示件11、快门按钮13和其它用于拍照的必需机构,包括一个快门释放机构、一个快门充电机构、一个停片机构、一个画幅记数机构。
如图3所示,摄影镜头37由一个前透镜37a、一个后透镜37b,和一个安装在前后透镜37a和37b之间的隔圈39组成。前后透镜37a和37b及隔圈39放置在形成在曝光单元19前的镜头座36内,并通过一个在镜头座前有适当力的紧固件38以内抓式的接合方式固定在镜头座36内。隔圈39由塑料板制成,在镜头座36内的前后透镜37a和37b之间提供一个预定的空间。隔圈39有一个停止光圈部分39a,所以它也起一个停止板的双重作用。根据本发明,当快门按钮13,光指示件11,透镜紧固件38和摄影镜头37从曝光单元19移开后,机身部分18,曝光单元19和关门机构彼此不分开进行回收。
闪光单元20具有在其上印刷有闪光电路的印刷线路板40。闪光发射器9、一个通过快门释放机构打开的同步触发开关41、通过上下滑动闪光操作钮10而打开或关闭的充电开关42,一对用于把电池21与闪光电路相连的接触片43a和43b,以及闪光电路的其它元件安装在印刷线路板40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拆卸方法,闪光单元20从机身部分18中分离,在回收前进行检查过程和清洗过程。
后盖部分23连接到机身部分18的后部以遮盖机身部分18的后部和底部。后盖部分23是由塑性材料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的,并具有一对底边23a和23b用来关闭暗盒室31和胶片室32的底部,一个电池仓盖45用来关闭电池仓35的底部。当后盖部分23连接到机身部分18之后,底盖23a和23b关闭,借此以遮光形式关闭暗盒室31和胶片室32。在整个胶片27长度卷进暗盒壳26后,底盖23a在摄影暗室中是打开的,从暗盒室31中取出胶卷暗盒22。
如图4所示,后盖部分23有一个用于露出卷片轮14的开47,和一对手持部48a和48b用来稳定地抓住胶卷装置2。定位孔49a和49b形成在手持部48a和48b旁,用来在拆卸过程中定位胶卷装置2。在拆卸过程中当后盖部分从机身部分18分开后,被压成小粒,这些小粒被用于形成后盖部分23的材料。
如图2和5所示,前盖部分17包括一个前盖主体51和可滑动地安装在前盖主体51前的镜头盖6。镜头光圈7、取景器物镜窗8、用于露出闪光操作钮10的开口和一个用于露出闪光发射器9的闪光窗51b通过前盖主体51形成。一个快门锁杆53可旋转地安装到前盖主体51的前面,用于当镜头盖关闭时锁住快门按钮13。快门锁杆53有一个向前突出并插入在镜头盖6的一个长口6a中的一个销钉53a。长口6a在中间位置弯曲,所以当镜头盖6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滑动时,快门锁杆53在长口6a的弯曲部分旋转。长口6a的弯曲部分的位置设成是,除非镜头盖6完全打开,否则快门按钮13被锁住。一个手持部6b形成在镜头盖6前,使镜头盖6容易滑动。
在拆卸过程中,前盖部分17从机身部分18上移开。由于前盖主体51、镜头盖6和快门锁杆53与后盖部分23由同样的材料组成,它们一同被压成小粒,作为原材料回收以形成新的前盖或后盖部分。
开关板24和支承板25夹在闪光单元20和前盖主体51之间。当闪光操作钮10和开关板24向上滑动时,开关板24打开闪光充电开关42,开始向闪光电路充电,开关板24还有一个与曝光单元19的光指示件11接合的接合部分24a。所以,当闪光操作钮10向上移时,光指示件11向上移动,从胶卷装置2向上突出。尽管在图中已省略,当闪光电路充电时,一个LED与闪光电路相连以发光。光指示件11从LED向胶卷装置2外发出光,以指示闪光电路充电完成。
如图2所示,钩子55和56分别一体形成在后盖部分23相应的上中部和上左部。钩子55和56从后盖部分23向前突出。钩子55与一个形成在通过前盖主体51的顶部而形成的接合孔57接合。为了容易地将拆卸工具插入到钩子55和接合孔57之间,钩子55顶表面从前盖主体的顶壁的顶表面凹进去。
如图6详细所示,钩子56位于用于卷片轮14的开口47上,钩子56与形成在前盖主体51的顶壁内表面的紧固爪58接合。在胶卷装置2的安装状态,钩子56和紧固爪58不露在外面。
回过来参考图2,也有形成在后盖部分23的内表面的钩子61和62。钩子61和62向前突出,分别与形成在机身部分18顶部的突起59和60接合。如图4所示,通道孔61a和62a通过后盖23在每个钩子61和62根部形成。为了从突起59和60解脱钩子61和62,把一个工具插入在这些通道孔61a和62a中。
后盖部分23也在相对的水平边有接合孔64。接合孔64与形成在机身部分18的相对的水平边上的爪63相配合。
为了拆卸胶卷装置2,电池仓盖45沿着形成在电池仓盖45底面的槽45a(如图4所示)弯曲。如同2和4所示,电池仓盖45也有两对接合孔68和69,分别与一对形成在机身部分18底部的钩子66和一对形成在前盖主体51底部的钩子67接合。钩子67从前盖主体51的底面凹进,以容易地在钩子67和69之间插入一个解脱工具。机身部分18进一步在每个水平边有一对爪71,前盖主体51在每个水平边有一对接合孔72与爪71接合。
如图5所示,前盖主体51进一步有钩子75和76,它们从前盖主体51的前壁内表面向后突出。钩子75和76与从机身部分18的前面向前突出的突起73和74接合。通道孔75a和76a形成在钩子75和76的根部,以允许插入一个工具,使钩子75和76从接合突起73和74拆下。并且,镜头盖6有一个通道孔6c,当镜头盖关闭时,该孔与通道孔76a对齐连通,所以,为了从钩子74上解脱钩子76,工具可以通过通道孔6c和76a从装置体3的外部接近钩子76。即,不必从前盖主体51拆下镜头盖6,前盖部分17就能从机身部分18拆下。通道孔6不必在镜头盖6关闭位置与通道孔76a精确连接。通道孔6c可能与通道孔76a有点偏差,因此可以仅仅通过向打开方向移动一点镜头盖6,通过通道孔6c将工具插入通道孔76a。
通道孔6c、75a、61a和62a、接合孔57、58和69,及钩子55、66和67在完成胶卷装置2时用标签元件4盖上。
如图7所示,标签元件4包括一个主标签元件78和一个副标签元件79。主标签元件78包在除了镜头盖6以外的装置体3的中心区域周围。通过粘合固定到装置体3上。副标签元件79贴在镜头盖6前。主标签元件78具有用来分别露出画幅记数窗12、光指示件11和视窗15的开口78a、78b和78c。副标签元件79具有开口79a用来露出镜头盖6上手持部6b。标签元件4使用塑料胶片作为基片,它可以使用形成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所使用的塑性材料。所以,标签元件4可以与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一起被压碎,作为原材料回收。
图8显示了用于胶卷装置2的拆卸装置。在把胶卷装置2中的已曝光的胶卷暗盒22从中取出后,将胶卷装置2在摄影暗室中收集起来,并根据胶卷装置的种类分类。然后,胶卷装置2连续地在一个传送带81上被传送到一个旋转台82上。如图9详细所示,胶卷装置2以同样的姿势在传送带81上排成一排,即沿着传送方向前面朝上、顶部朝左。沿着传送带81有一个工作检查部分83、一个不合格工作排除部分84和一个标签切割部分85。工作检查部分83对传送带81上的每个胶卷装置2拍照,通过图象程序检查在胶卷装置上是否有表面缺陷,以及胶卷装置的种类和姿势是否正确,以及镜头盖6是否关闭。
根据工作检查部分83的检查结果,具有一些表面缺陷,在传送带上位置不对,不同种类以及镜头盖6打开的胶卷装置2通过被空气缸或类似物从传送带81排除到不合格工作排除部分84。
图9显示标签切割部分85。标签切割部分85包括一对激光划线工具85a和85b,它们位于传送带81相对的两边。激光划线工具85a和85b常用来在标签和包装材料上提供字母和记号,但通过增加激光束92a的强度或加长辐射时间,它们能被用来切纸或象标签元件4的塑料片。
激光划线工具85a包括一个盒子形状的主体90,一个放在主体90一端的头部91。主体90有一个激光发射器92,头部91有一个反射镜93用于将激光发射器92发出激光束反射向传送带81上的胶卷装置2,反射镜93可以改变从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92a的角度,由此改变反射的激光束92a的投射方向。反射镜93在一个未示出的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一个未示出的反射镜旋转机构得到调整。激光划线工具85b与激光划线工具85a有相同的机构。
如图10所示,激光划线工具85b沿着一个在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之间的顶边接合处延伸的切割线94切割主标签元件78。激光划线工具85b也沿对应形成在后盖部分23的钩子55的边缘的切割线95切割主标签元件78。切线95使得在钩子55和前盖部分17之间很容易地插入工具以解脱钩子55和接合孔57。
另外,如图11所示,激光划线工具85a沿着一个在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之间的底部接合处延伸的切割线96切割主标签元件78。激光划线工具85a也沿对应于形成在前盖部分17底部的钩子67的边缘的切割线97切割主标签元件78。切线97使得在钩子67和电池仓盖45之间很容易地插入工具以解脱钩子67和接合孔69。这样,即使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之间的接合处的形状复杂,激光划线工具85a和85b也能高速容易地沿接合处切割主标签元件78。
优选将前盖主体51和后盖部分23在对应于切割线94和96的顶部和底部接合处的配合边中一个或两个逐渐变细。因此激光束92a被阻止从前盖主体51和后盖部分23的顶部或底部反射。
旋转台82有24级台S1至S22以规则间隔排列在旋转体82周围,24个托盘102在旋转体82外圆周区域以规则间隔固定地安装在旋转体82上。旋转台82间歇地旋转使每个托盘上逐一地停在每个台S1至S22上。在传送带81上传送的胶卷装置2一个接一个地被放在第一级台S1上的托盘102上,所以传送带81随着旋转台82的步进式旋转同步地间歇移动。旋转台82被一个固定的基台99支承以便能在基台99周围旋转。很多用于拆卸胶卷装置2的设备放置在基台99上,这样当承载胶卷装置2的托盘102停在配给相应的拆卸设备的那些级台上时,拆卸设备可以作用于胶卷装置。
第一级台S1是为了收集来自传送带81的胶卷装置2和把它放在托盘102上。为了这个目的,一个收集和放置设备(P&P),即所说的机械手,被放置在第一级台S1上。如图12所示,托盘102由一个金属板制成,有一对定位销钉102a和102b,它们向上突出并插入在胶卷装置2的后盖部分23的定位孔49a和49b中。一个通道孔102c位于托盘102顶部的中间区域,因此胶卷装置2的主标签元件78可以不接触托盘102。另外,由于装置体3的重量,主标签元件78可以被托盘102压到后盖部分23上,将紧紧地粘在后盖部分23上。托盘102进一步用于接受手持部48a和48b的释放孔102d和102e,所以胶卷装置2被水平支承在托盘102上。托盘102也有通道口103和104,通过它们拆卸工具被插入到胶卷装置2的后部的接合部分。
在第二级台106上,在标签元件4的预定位置形成有孔,即前盖部分17通道孔6c和75a和后盖部分23通道孔61a和62a位于其后。这是由于使用塑料胶片为基底的标签元件4很硬,对于解脱工具很难通过标签元件4插入到装置体3的那些接合部分。通过预先在标签元件4打孔,解脱工具很容易地穿过标签元件4。因此,解脱工具的寿命也被延长。
图13显示一个用于在第二级台S2上通过标签元件4打孔的打孔设备,它包括一个位于托盘102上的上面机构108和一个位于托盘102下面的下面机构109。上面机构108包括相对于通道孔6c和75a的穿孔工具110和111、一个用于支承穿孔工具110和111的基板112、一个用于上下移动基板112的空气缸113。基板112进一步有一对用于将胶卷装置2夹持到托盘102上的一对夹持臂114。
当空气缸113起动时,一个活塞113a向下突出,所以基板112和穿孔工具110和111以及工作夹持臂114向下移动。因此,工作夹持臂114将胶卷装置2压在托盘102上,穿孔工具110穿过副标签元件79在通道孔6c的对面形成一个孔,如图14所示。同时,穿孔工具111穿过主标签元件78,在通道孔75a的对面形成一个孔。
下面机构109包括穿孔工具116和117、一个用于支承穿孔工具116和117的基板118、一个与上面机构108相同的方式用于上下移动基板118的空气缸119,此外,它没有任何象工作夹持臂114的元件。穿孔工具116和117向上移进托盘102的通道口103和104,穿过主标签元件78以成形与后盖部分23的通道孔61a和62a的相对的孔。应注意的是穿孔工具110、111、116和117具有抗粘层,因此标签元件4不可能粘到这些工具110、111、116和117上。
在第三级台S3上设有一个用于打开电池仓盖45的电池仓盖打开机构112和一个用于将钩子61和62从突起59和60解脱的后盖解脱机构123。如图15所示,电池仓盖打开机构122位于托盘102上,而后盖打开机构123位于托盘102下。
电池仓盖打开机构122包括一个叉形臂125,一个用于支承叉形臂125的基板126,一个用于上下移动基板126的空气缸127。当空气缸127起动时,一个活塞127a向下突出将基板126向下移动。所以叉形臂125沿着形成在前盖主体51底部的钩子67滑下,与电池仓盖45底部边缘接触,如图16A所示。由于基板126进一步向下滑,叉形臂125推动电池仓盖45沿着槽45a弯曲,打开电池仓35。
后盖解脱机构123有一对通过在第二级台106上形成的标签元件4的孔插入到胶卷装置2的通道孔61a和62a的解脱工具128和129。每个解脱工具128和129固定在一个托架131上,托架131牢固地安装在由一个支承部分132旋转支承的轴133上。用于解脱工具129的托架131,轴133和支承部分132与用于解脱工具128的部分具有相同的构造,但是它们朝向彼此垂直。支承部分132安装在一个基部130上,基部130通过一个未示出的空气缸上下移动。一个具有一个凸轮突起134a的凸轮环134牢固地安装在轴133上。
解脱工具128和129被包括有一个移动板136和空气缸137的旋转机构移动。空气缸137安装在基部130上,通过上下移动活塞137a相对于基部130上下移动移动板136。移动板136有一对向前伸出以接触凸轮突起134a的推臂136a和136b,这样当活塞137a向上推移动板136时,推臂136a和136b向上推凸轮突起134a。随着凸轮突起134a被向上推,凸轮环134和轴133旋转。
在第三级台S3上,电池仓盖45被打开,后盖部分23的钩子61和62从机身部分18的突起59和60中解脱。如图17A所示,当胶卷装置2位于第三级台S3时,基部130向上移,所以解脱工具128和129通过托板102的通道口104和103插入到通道孔61a和62a中。此后,凸轮突起134a被推臂136a和136b向上推。因此解脱工具128和129旋转以断开后盖部分23的钩子61和62,从机身部分18解脱后盖部分23。叉形臂125和解脱工具128和129涂有一层抗粘层以阻止标签元件4粘到它们上面。
在第四级台S4上,前盖部分17从机身部分18和后盖部分23解脱。如图18所示,一个位于第四级台S4上的前盖解脱单元包括一个用于从机身部分18的接合凸起73和74解脱前盖部分17的钩子75和76的第一机构140,一个用于从前盖部分17的接合孔72解脱机身部分18的爪71的第二机构141位于托盘102上。在托盘102下配有一个用于从前盖部分17的接合孔57解脱后盖部分23的钩子55的第三机构142。并且,在第四级台S4上,有位于托盘102下的第四机构143,用于从形成在前盖主体51顶壁内的接合爪58解脱后盖部分23的钩子56(如图6所示)。
第一机构140有一对插入到前盖部分17的通道孔6c和75a的解脱工具144a和144b,和一个用于将解脱工具144a和144b向彼此顶部接近的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具有相应凸起表面147a和148a的一对凸轮板147和148、一个弹簧149、一个凸轮元件150和一个空气缸151。该凸轮板147和148分别支承解脱工具144a和144b,并固定在一个基板145上以相对于轴147b和148b可旋转。基板145被空气缸146上下移动。弹簧149挂在凸轮板147和148之间以驱动它们将解脱工具144a和144b的尖端向彼此分开的方向移动。凸轮元件150固定在凸轮板147和148之间,并被空气缸151上下移动。
空气缸147被起动以伸出活塞147a使基板146向下移动,因此,通过一面的通道孔6c和76a,和另一面的通道孔75b向胶卷装置2插入解脱工具144a和144b,当解脱工具144a和144b到达胶卷装置2的预定的位置后,第二空气缸151被起动以伸出活塞151a使凸轮元件150向下移动。然后凸轮元件150推动凸轮板147和148的凸轮表面147a和148a。因此凸轮板147和148的上部克服弹簧149的力彼此分开。结果,解脱工具144a和144b的顶部彼此移近,将钩子75和76弯曲离开接合凸起73和74,如图19所示。
第二机构141包括安排在停在第四级台S4的胶卷装置2的水平相对两边的一个右边解脱机构153和一个左边解脱机构154、和一个用于支承这些机构153和154的基板156、以及一对用于上下移动基板156的空气缸157a和157b。
该右边解脱机构153由一个解脱工具159、一个用于旋转解脱工具159的空气缸160,和一个弹簧161组成。该解脱工具159相对于轴162旋转,并且在尖端159a的相对端有一个加长部分159b。该弹簧161挂在加长部分159b和基板156之间,以驱动解脱工具159向图18所示逆时针方向转。空气缸160通过活塞160a向下推动加长部分159b,以使解脱工具159克服弹簧161的力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左边解脱机构154基本与右边解脱机构153有相同的结构,只是解脱工具163被弹簧161驱动关于轴164顺时针方向旋转,被空气缸160驱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胶卷装置2位于第四级台上时,空气缸157a和157b起动以将解脱工具159和163的尖端159a和163a推到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之间的胶卷装置2的侧接合处。此后,空气缸160起动以克服弹簧161力将解脱工具159和163旋转。因此,解脱工具159和163的尖端159a和163a在胶卷装置2的侧接合处将前盖部分17推离后盖部分23,这样前盖部分17的接合孔72从机身部分18的爪71解脱。
第三机构142由一个解脱工具167,一个用于支承解脱工具167的支承元件168、和一个用于上下移动支承元件168的空气缸169组成。该空气缸169起动以伸出活塞169a以抬起支承元件168。因此,该解脱工具167沿着形成在后盖部分23的顶边的钩子55向上移动,与前盖部分17的边缘接触,如图20A所示。随着支承元件168进一级台抬起,钩子55从前盖部分17的接合孔57解脱,如图20B所示。工具144a、144b和167涂有一层抗粘层以使标签元件4不粘到这些工具上。
第四机构143由一个断开设备和一个解脱设备组成。该断开设备在接近后盖部分23的侧壁23a的位置400在卷片轮14与后盖部分23的长孔47之间的缝隙插入一个工具401,如图21A所示。此后工具401在缝隙中旋转,以在位置400边的一个部分402断开侧壁23a,如图21B所示(也见图6)。结果,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P向下推顶壁部分23b,在卷片轮14上的后盖部分23的顶壁部分23b变弯。
通过弯下顶壁部分32b,如图22A和23B所示,钩子56从接合爪58中解离。因此,当断开设备在位置400断开侧壁23a后,解脱设备向箭头P方向推下顶壁部分32b,以从接合爪58解脱钩子56。
在第五级台S5上,前盖部分17被一个真空吸入设备170吸住并从机身部分18分离,如图23所示。该真空吸入设备170可以被空气夹头设备或其他夹持设备代替。分开的前盖部分17被存储在第五级台S5下的一个未显示的回收箱内。已回收的前盖部分17,包括镜头盖6,前盖主体51、快门锁杆53、副标签元件79和一部分主标签元件78,一起被压成小粒用做原材料来形成这些元件。
在第七级台S7上,由于要回收开关板24的原因,开关板24从机身部分18移开,在传送带174上传送到一个外观检查程序和一个清洗程序。在第八级台S8上,支承板25从机身部分18移开,为了回收,在传送带176上传送到一个外观检查程序和一个清洗程序。
第九级台S9上,检查电池21是否在电池仓35内,然后检查电池21的剩余电压。在第十级台S10上,电池21从电池仓35移开,被放在传送带180上。当在传送带180上传送时,电池21根据剩余电压被分类,以回收那些剩余电压足够大的电池21。在第十一级台S11上,闪光单元20被放电使得闪光单元20在以后不会引起闪光。
在第十二级台S12上,检查胶卷暗盒22是否保留在暗盒仓31内。并且闪光单元再次被放电以保证闪光单元20完全不带电。在第十三级台S13上,由于回收的原因,闪光单元20从机身部分18分离,在传送带185上传送到检查程序和清洗程序。
在第十五级台S15至第十八级台S18上,透镜紧固件38、前透镜37a、隔圈或停止板39、和后透镜37b连续地从曝光单元19移开。
图24显示一个位于第十五级台上S15的透镜紧固件分离设备300。该透镜分离设备300包括一对用于将曝光单元19和机身部分18压在托盘102上以固定透镜紧固件38的压紧元件301,一个用于从曝光单元19的镜头座36解脱镜头紧固件38的解脱爪机构302,和一个用于相对于在第十五级台S15的托盘102上下移动压紧元件301以及上下移动解脱爪机构302的上下机构303。
解脱爪机构302有一对解脱爪304和305。首先,上下机构303向托盘102移动解脱爪机构302和压紧件301。当压紧件301将胶卷装置2压在托盘102上时,解脱爪304和305接触到透镜紧固件38。然后解脱爪机构302起动使解脱爪304和305彼此移开以解脱透镜紧固件38与镜头座36之间的内爪式接合。从镜头座36将透镜紧固件38解脱后,由于对于解脱爪304和305夹持透镜紧固件38的方向与从镜头座36解脱透镜紧固件38的方向相同,解脱爪34和35保持夹住透镜紧固件38。然后,上下机构303将解脱爪机构302和压紧件301抬起,这样透镜紧固件38从镜头座36移开并随解脱爪304和305向上移。
尽管解脱爪304和305不仅从镜头座36上解脱透镜紧固件38,而且在图24的实施例中将透镜紧固件38从镜头座上保持并分开,有可能分别提供一种解脱设备和一个夹持设备,用于从镜头座36解脱和移开透镜紧固件38。
一个设置在第十六级台S16上的前透镜移动机构由以下组成,一个通过柔性管与一个吸入设备连接的吸口310,和一个用于相对于镜头座36移动吸口310的设备。首先,吸口310的一端310a位于靠近前透镜37a的位置,然后吸入设备起动将前透镜37a吸到并保持在吸口310的端部310a处。然后,吸口310吸住前透镜37a,从镜头座36移开,因此将前透镜37a从镜头座36移开。为了这个目的,吸口310的端部310a的外径被限制为小于镜头座36的内径。
在第十六级台S16上,也有包括一个斜槽315和一个与斜槽315相连的未示出的吸入设备的隔圈收集设备。在吸口310将前透镜37a吸住和从透镜组36向上移动后,吸口310水平移动。在这个水平移动过程中,斜槽315插入到吸口310的端部310a下,之后,斜槽315与吸口310一同水平移动同时与吸口310保持一个固定距离。隔圈收集设备的吸入设备的吸力比前透镜移开设备的吸入设备的吸力弱。因此,当隔圈39粘到吸到吸口310上的前透镜37a上时,隔圈收集设备将隔圈39吸进斜槽315。并且,当隔圈与前透镜37a一同从镜头座36移开后,隔圈从前透镜37a落下,斜槽315接住隔圈39。
一个如图27所示的隔圈移开设备位于第十七级台S17,用于当隔圈39保留在镜头座36内上时从镜头座36移出隔圈39。为了阻止与隔圈39一同吸住后透镜37b,该隔圈移开设备的一个管口322被分成一个内管320和一个外管321,内管320通过一个柔性管与一个吹气设备相连,而外管321通过一个柔性管与一个吸住设备相连。管口322被一个未示出的移动设备移动。管口322的外端外径比镜头座36的内径小,内管320的外端直径等于停止光圈39a的直径或比它小。在管口322与镜头座36相对时,内管320的外端与停止光圈39a相对。在这个位置,吹气设备和吸住设备同时起动。因此,隔圈39被吸到外管321上,同时透镜37b被内管320吹出的气从隔圈39移开。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十七级台S17上与用于吸住隔圈39的管口22相连的吹气设备和吸住设备同时被起动,也可能相继地起动吹气设备和吸住设备。这里隔圈没有一个停止光圈而有一个曝光光圈,空气通过曝光光圈吹向后透镜37b。
一个设在第十八级台S18的后透镜移动设备与图25所示的位于第十六级台S16的前透镜移动设备具有相同的结构。该后透镜移动设备以与前透镜移动设备同样的方式将后透镜37b移开镜头座36。由于回收的原因,该前后透镜37a和37b在传送带191和192上分别被传送到一个外观检查程序和一个清洗程序,镜头座36和隔圈39被送到回收程序进行回收。
在第二十级台S20上,一方面,在后盖23的接合孔64和68之间结合,与另一方面在机身部分18的钩子63和66之间的接合被释放以使后盖23从机身部分18解脱。在第二十一级台S21,具有曝光单元19和其上的关门机构的机身部分部分18被从后盖部分23移开,并放在传送带196上。在传送带196上传送的同时,快门按钮13通过分离设备197从曝光单元19上移开,然后光指示件11和卷片轮14通过分离机构198从机身部分18移开。之后经过对曝光单元19和关门机构的检查后机身部分18被回收。
在第二十二级台S22,一个未示出的照片成象和图片处理设备用于检查后盖部分23上的灰尘和污物。在第二十三级台S23,后盖部分23从托盘102上取走,存储在一个未示出的放在台S23下的回收箱中。带有一部分主标签元件78的后盖部分23被压成小粒用做形成后盖的原材料。在第二十四级台S24,托盘102被一个未示出真空清洗器或类似物除去灰尘。
现在将简要描述拆卸装置的总的操作和作用。
当已用过的胶卷装置2在传送带81上传送时,通过工作检查部分83检查,那些具有一些外部缺陷的、以不对的姿势传送的、不同种类的以及镜头盖6打开的胶卷装置2从传送带81被排出到不合格工作排出部分84。
之后,标签切割部分85的激光划线工具85b和85a分别沿着装置体3顶部和底部的切线94和97相应地切割主标签元件78,如图9到11所示。以这种方式切割标签元件4使得装置体3作好准备,以比剥去标签元件4更快更低的成本被拆卸。因此,拆卸装置的工作效率被提高。
然后从传送带81上挑选胶卷装置2,并把它放在旋转台82的第一级台S1的托盘102上,其前边朝上如图12所示。带着胶卷装置2的托盘102通过旋转轴82的逐级旋转从第一级台S1移到第二级台S2上。
在第二级台S2上,当带有胶卷装置2的托盘102放在图13所示的位置时,上面机构108和下面机构109同时起动。因此工作夹持臂114将胶卷装置2夹到托盘102上,穿孔工具110和111穿过副标签元件79以提供与通道孔6c和76a以及孔75a相连的孔。同时,穿透工具116和117向上移进托盘102的通道口103和104,穿过主标签元件78以提供与后盖部分23的通道孔61a和62a相连的孔。
当胶卷装置位2于第三级台S3时,电池仓盖打开机构122起动以把叉形臂125放在电池仓盖45的边缘上,通过叉形臂125推下电池仓盖45,如图16A所示。因此,如图16B所示,电池仓盖45沿槽45a弯曲而打开电池仓35。
在第三级台S3上,同样后盖解脱机构123与电池仓盖打开机构122同时起动,因此,解脱工具128和129通过托盘102相应的孔分别插入到后盖部分23的通道孔61a和62a中。此后空气缸137起动通过推臂136a和136b将凸轮凸起134a向上推。因此,解脱工具128和129向使钩子61和62弯曲以与接合凸起59和60脱离的方向倾斜,如图17B所示。
当胶卷装置2位于第四级台S4上时,前盖解脱单元的第一机构140的空气缸147被驱动以使基板146向下移,并通过通道孔6c和76a将解脱工具144a插入到胶卷装置2中,通过通道孔75b插入解脱工具144b。在解脱工具144a和144b到达胶卷装置2的预定位置,第一机构140的第二空气缸151被驱动将凸轮元件150向下移动。然后,凸轮元件150推动凸轮板147和148的凸轮表面147a和148a,克服弹簧149的力将凸轮板147和148的上部彼此移开。结果,解脱工具144a和144b的尖端彼此移近,将钩子75和76弯曲离开接合凸起73和74,如图19所示。
与第一机构140作用的同时,第二机构141的空气缸157a和157b起动将解脱工具159和163的尖端159a和163a定位在前盖部分17和后盖部分23之间的胶卷装置2的侧接合处。此后,空气缸160起动克服弹簧161力将解脱工具159和163旋转。因此,解脱工具159和163的尖端159a和163a在胶卷装置2的侧接合处将前盖部分17推离后盖部分23,这样前盖部分17的接合孔72从机身部分18的爪71解脱。
与第一和第二机构140和141同时,第三机构142起动使解脱工具167沿着形成在后盖部分23的顶边的钩子55向上移动,将解脱工具167与前盖部分17的边缘接触,如图20A所示。随着解脱元件167进一步抬起,钩子55从前盖部分17的接合孔57解脱,如图20B所示。
第四机构143随着第一至第三机构140至142同时起动。工具401插入到接近后盖部分23的侧壁23a的位置400,在卷片轮14与后盖部分23的开口47之间的缝隙中,如图21A所示。接着,工具401在缝隙中旋转以在卷片轮14附近的位置402处断开侧壁23a,如图21B所示(也见图6)。也可选择通过扭曲或倾斜工具断开侧壁部分402。之后,卷片轮14上的后盖部分23的顶壁部分23b被推向如图所示的箭头P的方向,因此,钩子56从接合爪58解脱,如图22A和22B所示。
在第五级台S5上,前盖部分17,包括有镜头盖6,前盖主体51、快门锁杆53、副标签元件79和一部分主标签元件78通过真空吸入设备170从机身部分18分离,如图23所示,然后一起被压成小粒用做原材料。由于不需要拆卸前盖部分17,把它从机身部分18中分开,作为原材料回收,效率提高了且成本降低。
此后,开关板24,支承板25,电池21和闪光单元20在第七至第十三级台S7至S13上相继地从机身部分移开。
在第十五级台S15上,如图24所示,透镜紧固件38通过紧固件分离设备300从曝光单元19的镜头座36中移开。在第十六级台S16上,前透镜37a如图25所示通过使用吸口310从镜头座36中移开。如果隔圈39在该台S16上与前透镜37a一同从镜头座36中移开,隔圈39如图26所示通过斜槽315回收。在第十七级台S17和第十八级台S18上,隔圈39和后透镜37b相继从镜头座36中移开。前后透镜37a和37b分别通过传送带191和192收集到回收箱中,在经过外观检查和清洗程序后回收。镜头座36和隔圈39作为原材料回收。
在第二十级台S20上,机身部分18从后盖部分23中解脱。在第二十一级台S21上,具有曝光单元19和其上的关门机构的机身部分18从后盖部分23移开,并放在传送带196上。在传送带196上传送的同时,快门按钮13从曝光单元19上移开,然后光指示件11和卷片轮14从机身部分18移开。之后,经过对曝光单元19和关门机构的检查后机身部分18被回收。
在第二十二级台S22上,检查后盖部分23上的灰尘。在第二十三级台S23上,后盖部分23从托盘102取走,收集在一个回收箱中。后盖部分23与附带的一部分主标签元件78一起被压成小粒,用做形成后盖的原材料。在第二十四级台S24上,清洗托盘120。
图28A、28B和29显示了从接合爪58解脱钩子56的另一种方法。即,不使用参考图21A到22B所提出的方法,在卷片轮14上的位置500的间隙47插入一个解脱工具501,然后旋转向上推卷片轮14上的顶壁部分23b,如图28B所示。由于钩子56的基部同时被向上推,如图29所示,钩子56从接合爪58中解脱。
为了解脱钩子56,工具501在位置500的接合间隙47中被扭曲或倾斜。可以通过形成在快门按钮13周围的一个间隙插入工具501将钩子56从接合爪58解脱。钩子56和接合爪58的形状或位置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后盖部分23可以在卷片轮47上的一个内表面有接合爪,前盖部分17可以相应于后盖部分23的接合爪有一个钩子。
优选为,为了避免在以后移开程序中前后透镜37a和37b及隔圈39之间的静电吸附,在镜头紧固件分离设备300的解脱爪机构302后设置一个抗静电清洗器。如图30所示,抗静电清洗器有一个相对于托盘102上的胶卷装置2的曝光单元19,可上下移动的管549,和一个在管549端部的罩550。在用罩550遮盖住镜头座36的前面和周边后,抗静电清洗器从管549向镜头座36内吹抗静电空气,以消除前后透镜37a和37b以及隔圈39的静电。
为了阻止前透镜37a从镜头座36中吹出去,在管550内有一个压边551以在凸缘37c上压住前透镜37a。压在前透镜37a上压边551的压力被限制为,前后透镜37a和37b以及隔圈39之间的小间隙能允许抗静电空气进入。
如不用压边551,可使用一个向罩550内突出的停止部分560,如图31所示。停止部分560与前透镜37a的凸缘37c相对并与其有一定间隔,停止部分560使前透镜37a、隔圈39和后透镜37b不会由于抗静电空气而被吹出镜头座36或跌落到镜头座36内。通过在停止部分560和前透镜37a之间提供空间,抗静电空气可平稳地进入前后透镜37a和37b及隔圈39之间。停止部分560可与镜头座36的上边36a接触,或可稍微离开上边36a。也可在镜头座36的上边36a和停止部分560之间有部分空间。
尽管本发明对如图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所示的实施例。例如,本发明使用于没有镜头盖的胶卷装置。可以从机身部分分离曝光单元,然后从曝光单元移开摄影镜头的透镜元件。尽管透镜紧固件在图中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它也可以在前盖部分整体地形成透镜紧固件。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改变。

Claims (5)

1.一种拆卸一个胶卷装置的方法,该胶卷装置包括一个其内具有合为一体的摄影机构的机身部分,可拆卸地附加在机身部分的前后边的前后盖部分,该前盖部分有一个安装在前盖主体部分上的镜头盖,以便在一个遮盖摄影镜头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摄影镜头位置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镜头盖,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制造时,分别提供通过镜头盖和前盖主体的第一和第二通道孔,这样第一和第二通道孔在镜头盖关闭位置彼此重合,并提供一个通向在前盖部分和机身部分之间的内接合部分的通道;
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孔之中插入一个工具以解脱前盖部分和机身部分之间的内接合部分;和
从机身部分分开前盖部分而不用从前盖主体分开镜头盖。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通道孔被放在镜头盖前表面的标签元件遮盖,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孔之中插入一个工具之前,穿过与通道孔连接的标签元件进行穿孔,这样前盖部分可以从机身部分分开而不用从镜头盖上拆下标签元件。
3.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标签元件,镜头盖和前盖主体由相同的塑性材料构成,并被一起压成小粒以回收。
4.一种拆卸一个胶卷装置的装置,该胶卷装置包括一个其内具有合为一体的摄影机构的机身部分,可拆卸地附加在机身部分的前后边的前后盖部分,前盖部分有一个安装在前盖主体部分上的镜头盖以便在一个遮盖摄影镜头的关闭位置和打开摄影镜头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该镜头盖,和分别形成通过镜头盖和前盖主体的第一和第二通道孔,这样第一和第二通道孔在镜头盖关闭位置彼此重合,以允许接近一个在前盖部分和机身部分之间的内部接合部分,该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孔中插入一个工具的设备,以使前盖部分从机身部分解脱;和
一个用于从机身部分分开前盖部分而不从前盖主体分开镜头盖的设备。
5.一种如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通道孔被放在镜头盖前表面的一个标签元件覆盖,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和第二通道孔之间插入一个工具之前,一个穿过与第一通道孔相连的标签元件进行穿孔的设备。
CNA2004100883434A 1998-10-20 1999-10-20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Pending CN16772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298410A JP2000122239A (ja) 1998-10-20 1998-10-20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JP298410/1998 1998-10-20
JP298411/1998 1998-10-20
JP10298411A JP2000122235A (ja) 1998-10-20 1998-10-20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
JP304849/1998 1998-10-27
JP30484898 1998-10-27
JP10304849A JP2000131809A (ja) 1998-10-27 1998-10-27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JP304848/1998 1998-10-27
JP005064/1999 1999-01-12
JP11005064A JP2000199938A (ja) 1998-10-27 1999-01-12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レンズ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50354A Division CN1176402C (zh) 1998-10-20 1999-10-20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7218A true CN1677218A (zh) 2005-10-05

Family

ID=2751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50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402C (zh) 1998-10-20 1999-10-20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CNA2004100883434A Pending CN1677218A (zh) 1998-10-20 1999-10-20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50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402C (zh) 1998-10-20 1999-10-20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381409B1 (zh)
EP (3) EP1624335B1 (zh)
CN (2) CN1176402C (zh)
DE (3) DE69919481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3188B2 (en) * 2000-10-06 2003-04-2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Camera with improved outer covers
US6760544B1 (en) 2003-05-29 2004-07-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frame assembly having dogged lens mount and recycling method
US20050250737A1 (en) * 2003-11-12 2005-11-10 Allergan, Inc. Therapeutic ophthalm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retinal friendly excipi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080013263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nclosure for Visual Monitor
JP5011007B2 (ja) * 2007-07-04 2012-08-29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22587A (en) * 1951-12-15 1955-01-26 Voigtlaender Ag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hotographic roll-film cameras
GB2207252B (en) * 1986-05-19 1990-09-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graphic film package
US5021811A (en) * 1990-06-21 1991-06-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cycleable element recycle counter and method
DE69311828T2 (de) * 1992-04-09 1997-10-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mpackung mit Aufnahmeobjektiv
US5452036A (en) * 1992-10-16 1995-09-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graphic film cartridge, lens-fitted film unit for use therewith, and assembling/disassembling method for the film unit
JP3135092B2 (ja) 1992-11-20 2001-02-1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
DE69316846T2 (de) * 1992-11-20 1998-05-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emontage einer fotografischen Filmeinheit
US5646712A (en) * 1995-12-22 1997-07-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ing a camera
US5629750A (en) * 1996-01-24 1997-05-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One-time use camera uncovers ingress opening for insertion tool to eject cassette when cassette closed
JPH1062915A (ja) 1996-08-16 1998-03-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露光ユニットの撮影レンズ洗浄方法
US5758197A (en) * 1997-03-13 1998-05-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One-time-use camera with resettable frame counter
JPH11138665A (ja) * 1997-11-12 1999-05-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ラベル剥離方法及び装置
JP3685474B2 (ja) * 1997-11-13 2005-08-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34446D1 (de) 2007-01-25
EP1491945A2 (en) 2004-12-29
EP0996031A3 (en) 2000-06-28
EP1491945A3 (en) 2005-02-16
EP1624335B1 (en) 2007-08-29
CN1251429A (zh) 2000-04-26
EP0996031B1 (en) 2004-08-18
DE69934446T2 (de) 2007-03-29
DE69937011D1 (de) 2007-10-11
CN1176402C (zh) 2004-11-17
DE69937011T2 (de) 2008-01-03
EP1491945B1 (en) 2006-12-13
DE69919481D1 (de) 2004-09-23
EP1624335A2 (en) 2006-02-08
US6381409B1 (en) 2002-04-30
EP0996031A2 (en) 2000-04-26
DE69919481T2 (de) 2005-01-20
EP1624335A3 (en) 200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47C (zh) 处理暗盒的再生方法及处理暗盒
CN1176402C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装置的拆卸方法及其拆卸装置
CN1391142A (zh) 处理盒再制造方法
CN1175944C (zh) 镜头清洁设备和方法
CN1058106A (zh) 一种带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CN1216317C (zh) 用于照相机的焦平面快门
CN1702557A (zh) 曝光装置、曝光方法以及曝光处理程序
CN1184533C (zh) 控制胶片暗盒或装有镜头之胶片组件的生产与回收方法
CN1075029C (zh) 把片卷装到展开轴上的方法和胶卷制作和包装装置
CN1455296A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单元、闪光装置和装有镜头的摄影胶卷系统
CN1130596C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199938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レンズ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131809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062564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CN1169019C (zh) 具有辅助组件的装有镜头的照相胶片单元
CN217893465U (zh) 撕膜机构及撕膜装置
JP2000122235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
JP2000122239A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分解方法及び装置
US565515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osing a camera body
JP200220270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清掃方法及び清掃装置、並びに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の清掃方法
US20040201838A1 (en) LCD defect identifying apparatus
US620880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assembling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JPS6371852A (ja) 組立装置
JPH0815866A (ja) 露光装置
JP2741978B2 (ja) フィルム貼込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4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4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