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3163A -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3163A
CN1673163A CN 200510037871 CN200510037871A CN1673163A CN 1673163 A CN1673163 A CN 1673163A CN 200510037871 CN200510037871 CN 200510037871 CN 200510037871 A CN200510037871 A CN 200510037871A CN 1673163 A CN1673163 A CN 1673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concrete
graft copolymer
reaction
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78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1387C (zh
Inventor
冉千平
缪昌文
刘加平
张月星
周静
周伟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AOLU CONSTRUCTION MATERIAL FACTORY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AOLU CONSTRUCTION MATERIAL FACTORY,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AOLU CONSTRUCTION MATERIAL FACTORY
Priority to CNB2005100378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1387C/zh
Publication of CN1673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3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13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138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由下列步骤制备:1)水性自由基共聚反应:由8%~40%用通式1表示的单体a、55~85%b用通式2表示的单体、2~20%阳离子单体c、0-15%由通式(7)表示的非离子单体d,在水性介质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2)交联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直接加入通式(8)所示的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本发明首次提出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以提高混凝土超塑化剂的饱和掺量,并将两性离子概念引入到混凝土外加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中,合成了具有高减水率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彻底消除了传统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在很低的掺量下也表现出突出的分散性能和坍落度保持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水泥、混凝土及砂浆用的高减水型超塑化剂,具体说是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混凝土超塑化剂,属建筑材料中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但水泥混凝土存在自重大、强度较低和脆性等缺点。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等。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尤其是高效减水剂是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各种性能的有效、简便和经济的方法。目前使用的主要包括改性木质素类减水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新型的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
传统的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等缩聚型减水剂坍落度经时变化大,生产工艺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由于受分子结构本身和作用机理的制约,坍损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性能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不可能满足低水胶比、高强、超高强混凝土发展的需要。
研究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羧酸类接枝聚合物亦即被称为第三代新型聚合物超塑化剂,新型的羧酸类接枝聚合物由于具有:①低掺量(0.2~0.5%)而发挥高的分散性能;②保坍性好,90分钟内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基本无损失;③分子结构上自由度大,外加剂制造技术上可控制的参数多,高性能化的潜力大;④在合成中不使用强刺激性物质甲醛,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用着混凝土超塑化剂,并已成为了世界性的研究热点。
CN1058474则报道了一种用于水泥的极好的抑制坍落度损失特性的新分散性组合物,这种组合物由链烯基醚,二链烯基醚和马来酸酐为单体,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甲苯溶剂中聚合而成,产品具有良好的坍落度保持能力,但是分散性能不十分满意,而且生产工艺不利于环保。
EP0924174则合成了带有长短不同两种侧链的不同聚合物,带有长侧链的聚合物由于空间位阻大,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坍落度保持性不好,带有短侧链的共聚物则坍落度保持性能好,但分散性不好。当两种不同共聚物以不同的比例配合时,则复合物既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又具有一定的坍落度保持能力,但其分散性和坍落度保持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EP1138697、US570317则报道了以价格昂贵的伯胺基封端的单甲基聚醚为原材料,利用活泼的伯胺基与羧基进行接枝反应,但是产品价格比较贵,不利于大力推广。
另外为了解决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US5362324、US5661206则报道了酯交联体的合成,这种酯交联体在水泥的碱性介质下,发生断链,分子量降低,因而具有良好的坍落度保持能力,但分散性不是很优异,不适合配制低水胶比、超高强混凝土。
随着混凝土技术向着低水胶比、高强、超高强、高流动、高耐久性方向发展,必须进一步开发出减水率和保坍性能更为优异的高效超塑化剂,许多学者作出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
US2002/0193547A1描述了聚羧酸类超塑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一定分子量大小的聚乙烯亚胺和环氧乙烷的加成物,在低温下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出具有反应聚合活性的大单体,后在水溶液介质中同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单酯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产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能。
US6680348B1也描述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羧酸类超塑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过量的二乙烯三胺或多乙烯多胺和己二酸进行缩合反应,制备出带有活泼胺基的缩聚物,后和等摩尔的甲基丙烯酸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含有胺基的大单体,再利用大单体上余下的胺基在高压反应釜中同环氧乙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出可以参与聚合反应的阳离子大单体组份,最后在水溶液反应介质中同甲基丙烯酸钠盐、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单酯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产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能。
但是US2002/0193547A1和US6680348B1专利所描述的这类共聚物制备工艺复杂,操作难以控制,而且外加剂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掺量偏高。
因此目前有关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存在很多问题,这些产品的合成工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是不清洁和不经济的,其应用性能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有些产品虽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但分散性的保持能力不好,有些产品具有一定的坍落度保持能力,但是分散性能又不好。而且目前聚羧酸外加剂产品饱和点低,减水率很难达到35%以上,即使增大掺量减水性能也很难进一步提高,不能满足低水胶比、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没有背景技术所述的那些缺点,生产技术相对简单以及具有良好应用技术性能的可用作混凝土超塑化剂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
本发明的研究者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具有短接枝侧链的梳形共聚物由于空间位阻效应较弱,其分散性能较低,但分散保持性很好,而具有较长接枝侧链的共聚物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很强对早期流动性能有利,但流动性的保持能力很差。因此要提高其分散性能必须在主链中引入大量的长聚醚侧链提供空间位阻,从而可以提供其良好的分散性能。
本发明的研究者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水泥体系是高盐、高pH值体系,传统的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分子构象受到盐浓度尤其是Ca2+的影响很大,如果构象在水泥体系中比较踏缩,则吸附比较慢,同时提供的空间位阻也比较低,不利于混凝土分散。而把羧酸类接枝共聚物主链设计成两性离子聚合物,降低其对无机盐离子的敏感性,保持其伸展构象,而且还可以提供静电排斥力,从而提高其分散性能。
本发明的研究者还发现,当把羧酸类接枝共聚物主链设计成两性聚合物后,作为混凝土超塑化剂其饱和掺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
研究者发现,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可以通过直接引入阳离子单体,采用水溶液共聚方法共聚而成,其合成的共聚物表现出优异的分散性能和高的饱和掺量。
研究者发现在共聚物中提高了长侧链的比例,必然导致其坍落度保持能力降低,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引入能够发生交联反应的聚合物或单体,使得羧酸聚合物发生部分交联反应,部分交联后的羧酸类共聚物在水泥浆体的碱性环境中水解,逐渐转化为具有分散功能的低分子聚合物,从而达到提高坍落度保持性能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阴阳离子相对比例,也可以改变接枝共聚物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状态,从而也有利于改善其坍落度保持性能。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本发明所述之的两性羧酸类梳形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由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1)水性自由基共聚反应:由8%~40%单体a、55~85%单体b单元、2~20%阻离子单体c、0-15%的非离子单体d,在水性介质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其中,
单体a用通式1表示:
Figure A20051003787100071
式中R是氢原子或甲基,M为氢原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胺基团;单体b用通式2表示:
Figure A20051003787100081
式中R1是1~22个碳原子的烷基,AO是2~4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或两个或更多的这种氧化烯基的混合物,如果AO为两个或更多的这种氧化烯基的混合物,那么可以以嵌段或无规的形式加入这些基团,n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0~150;
阳离子单体c可采用由通式(4)、或通式(5)或和化学式(6)所表示物质:
Figure A20051003787100082
Figure A20051003787100083
Figure A20051003787100084
其中:R2,R3,R4:H或C1~C10的烷基,R5:H或C1~C1的烷基;
R6,R7:C1~C1的烷基或羟乙基或羟丙基;
A:F,Cl,Br,I,或BF1
X:O,NH;p,q:0~3的正整数
非离子单体d由通式(7)表示:
Figure A20051003787100085
其中:R8:C1~C1的烷基或羟乙基或羟丙基
2)交联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直接加入通式(8)所示的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
Figure A20051003787100091
本发明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由通式(3)所示的单烷基聚醚和通式1所示的不饱和羧酸在少量溶剂介质、酸催化剂和少许阻聚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
R1O(AO)nH                          (3)
在本发明范围内,单体a(通式1)主要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相应的丙烯酸盐或甲基丙烯酸盐,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单体b(通式2)适合的聚醚单丙烯酸酯或聚醚单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的支链聚醚大分子(通式3)为具有约200到8000重均分子量的氧化烯聚合物,适合的氧化烯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及其混合物。它们可以是线性或支化的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无规或嵌段共聚物、二嵌段或多嵌段共聚物。优选的单体b有聚乙二醇烷基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嵌段或无规共聚物的烷基醚丙烯酸酯或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由通式(3)所示的单烷基聚醚和通式(1)所示的不饱和羧酸在少量溶剂介质、酸催化剂和少许阻聚剂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n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0~150,优选为12~130,更优选为15~60。
可以作为阳离子单体c的典型离子列举出的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可以作为非离子单体d的主要是丙烯酸酯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列举出的典型例子包括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优选的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更优选的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这些组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可以作为参与交联反应的交联剂f的典型例子列举出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各种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各种不同分子量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以及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
在本发明范围内,单体a(通式1)是必须的,单体a占单体总量的8~40%,单体a含量过低,合成的超塑化剂不能充分吸附到水泥粒子上,因此不能发挥分散作用。如果含量过高,导致共聚物吸附过快,则掺该共聚物的新拌混凝土或砂浆流动性损失也很快。
单体b如通式(2)所示的这种长链的聚醚单丙烯酸酯或聚醚单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到主链中,其长支链主要提供空间位阻,从而提高梳形接枝共聚物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和分散保持能力。单体b占单体总量的55~85%,单体c含量过低,则合成的共聚物分散作用较弱,如果含量过高,则所生产的共聚物坍落度损失大。
阳离子单体c由通式(3)表示单体c占单体总量的2~20%,优选为4~15%,单体c含量过低,起不到两性聚合物的作用,所合成的共聚物饱和掺量不高,如果单体c含量过高,所合成的共聚物不但会产生沉淀而且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都不好。
单体d是可以选择的,但一般在单体总量的0~15%左右。
自由基共聚反应本身相对来说并不重要,适宜于本发明方法的水溶性引发剂是常规的自由基水溶性引发剂及其混合物,包括水溶性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氧化氢等。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的全部引发剂应该占所加入单体总重大约0.1-15.0%,优选大约0.2~12%(重量),其实际加入量和所采用的引发剂种类很有关系。
共聚反应单体浓度以控制在15~40%为宜,反应时间大概控制在5~10小时。单体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采取分开同时滴加的方式来控制共聚物链节分布的均匀性和聚合反应本身的稳定性,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滴加时间以控制在1.5~5.0小时为宜。聚合作用温度本身最好在60~100℃下进行,它主要与所用的引发剂的分解温度有关。
共聚反应结束后,在此温度下,直接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交联剂的结构见通式(8)所示,交联前分子量固定时,交联剂用量越大,交联后粘度越大,分散性能就越差,交联剂用量太大,两个聚合物分子之间交联密度太,共聚物会成为不溶于水的凝胶,就不再具有分散性。因此交联剂用量必须控制在适当的用量,至多每两个分子间达到一个交联点,使交联不影响聚合物的初始流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其流动保持性能。交联剂用量控制在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5~3%范围比较合适,搅拌反应1h~3h,交联反应即告结束。
交联反应结束后,可通过与碱反应将羧酸或酸酐转化成盐的形式,其成品命名为SSP,其pH值最好调节到7.0~8.5,pH值过低和过高,则聚合物的贮存稳定性都不好。
在本发明中,用着混凝土超塑化剂的梳形接枝共聚物SSP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一般在5,000-500,000,但考虑到其保坍性能和分散性能,优选为10,000-100,000,如果分子量太小,不但出现减水性能下降,而且其保坍能力也大幅度下降,如果分子量太大不但出现减水性能下降,而且其保坍能力也大幅度下降。
使用时,本发明的混凝土超塑化剂常规掺量在总胶材的0.2~0.5%,如果需要减水率更高,可以提高其掺量,甚至可以高达总胶材的1.0%。当然如果添加量小于0.20%,那么其新拌混凝土坍落度保持能力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当然,本发明的混凝土超塑化剂也可以与至少一种选自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氨基磺酸系减水剂、木质素系普通减水剂以及现有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相混合。
另外,除上面提到的已知混凝土减水剂外,自其中也可以加入引气剂、膨胀剂、缓凝剂、早强剂、增粘剂、减缩剂和消泡剂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
①本发明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水溶液共聚合方式,不使用有毒物质甲醛、不使用强腐蚀性发烟硫酸以及浓硫酸、反应过程可以做到零排放,不产生任何废气、废水、废渣,实现了混凝土减水剂的清洁生产;彻底消除了传统混凝土减水剂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②本发明首次提出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以提高混凝土超塑化剂的饱和掺量,并将两性离子概念引入到混凝土外加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中,合成了具有高减水率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③本发明中所制备的混凝土超塑化剂与常规减水剂相比,在很低的掺量下也表现出突出的分散性能和坍落度保持能力,而且随掺量的提高,减水率会不断增加,其饱和点是很高的,产品增强效果好。该外加剂按照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标准检测时,掺量为水泥量掺量为0.3%时,减水率可达38%,掺量增加,减水率最高可达45%,无论是早期或中后期强度都增长比较稳定,390kgmx的低水泥用量就实现了C8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
④本发明中所制备的混凝土超塑化剂对水泥、掺合料适应性好,具有良好的坍落度保持能力,新拌混凝土90分钟内坍落度基本不损失,如果添加量小于0.20%,那么其新拌混凝土坍落度保持能力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⑤本发明中所制备的混凝土超塑化剂具有极高的减水性能,减水率最高可达45%,比较适合于配制高强、超高强混凝土、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以及活性粉末混凝土。
⑥本发明中所制备的混凝土超塑化剂不但可以用在对各种水泥的分散中,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矿物掺合料(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最大可达到70%),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用着石膏、煤粉、陶瓷以及其它粉体材料等不是水泥的水硬性材料的分散中。
具体实施方式
生产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更详细的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的过程,并且这些实施例以说明的方式给出,但这些实施例绝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果没有另外规定,“份数”是指“重量份”。
在如下的实施例中所用的单体如表1所示,实施例中所用交联剂f如表2所示,合成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简记为SSP。
本发明实施例中,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采用Wyatt technology corporation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miniDAWN Tristar激光光散射检测器)。
表1实施例中所用单体
单体名称     简称   单体名称   简称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n=17)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n=23)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n=33)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n=45)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n=68)     A-1A-2B-1B-2B-3B-4B-5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n=113)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   B-6C-1C-2C-3C-4D-1D-2
表2实施例中所用的交联剂f
  交联剂名称     简称     交联剂名称     简称
  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     F-1F-2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EO=22)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PO=17)     F-3F-4
生产实施例1(SSP-1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滴液漏斗、氮气导入管和回流冷凝器的玻璃反应器中,加入150ml去离子水,一边搅拌一边用氮气吹扫反应容器,并升温至95℃,然后将24g(A1)和164g(B1)和12g(C-2)、及水200份相混,制成混合单体水溶液,将其滴加入反应器,滴加时间为2h,并同时滴加80份含有过硫酸氨的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约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h,再向反应瓶内补加20份含有35%浓度的过氧化氢引发剂溶液,并继续保温2h,冷却至室温,加入交联剂2.6g(F-1),搅拌反应1h,加碱中和到pH值7.5,固含量为30.7%棕色透明液体,分子量为39,000(SSP-1),结果表3。
生产实施例2-10(SSP-2-10的合成)
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制备本发明的SSP-2-10,但是具体的单体重量和种类发生了变化,按照表3所描述的比例进行投料,其中交联剂(F)的重量百分含量为F/(A+B+C+D)。
比较例1
同生产实施例4一样,只是聚合完毕后不加入任何交联组份,加碱中和到pH值7.5,得到固含量为30.5%棕色透明液体,分子量为13,000,结果表3。
比较例2
按照表3的配比投料,同生产实施例1描述的生产程序一样,只是单体配比中不加入任何阳离子单体,聚合完毕后加碱中和到pH值8.1,得到固含量为31.7%棕色透明液体,分子量为55,000。
表3
    外加剂编号                                                   单体种类及其所占重量比 Mw
(A) Wt.% (B)     Wt.%   (C)     Wt.%     (D)     Wt.%   (F)     Wt%
    SSP-1SSP-2SSP-3SSP-4SSP-5SSP-6SSP-7SSP-8SSP-9SSP-10比较例1比较例2     A-1A-1A-2A-1,A-2A-1A-2A-2A-2A-1A-1A-1,A-2A-1,A-2     121015152015151535201510   B-2B-3B-4B-3B-3B-1B-5B-6B-2B 3B-4B-4     828575706577777760757085   C-2C-2C-3C-3C-2C-1C-1C-1C-2C-2C-3-     65108158885580     ---D-1------D-1D-2     000700000075   F-1F-2F-1F-3F-2F-4F-4F-4F-2F-2-F-4     1.30.81.01.10.82.52.52.50.83.502.0  390002200028000360003500032000370004100027000凝胶1300055000
应用实施例
应用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水泥为金宁羊425R.P.II,砂为细度模数Mx=2.6的中砂,石子为粒径为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
本实施例中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试验方法参照GB8076-97《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执行。
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参照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相关规定执行,试验采用的配合比C∶S∶G=390∶733∶967,不掺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加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通过调整加水量使坍落度为20±2cm,并测定60min和90min后的坍落度及扩展度保持值,同时测定其减水率以及试件养护不同龄期的强度发展变化值,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比参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应用实施例1
评价生产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合成的羧酸类接枝共聚物的性能,结果见表4,其共聚物掺量固定为水泥总重量的0.3%。
表4
 外加剂编号 水灰比     含气量(%)          坍落度/扩展度经时变化,cm       凝结时间h:min     泌水率,%     R28MPa
  0min   60min   90min     初凝     终凝
实施例  SSP-1SSP-2SSP-3SSP-4SSP-5SSP-6SSP-7SSP-8SSP-9  0.380.370.3650.360.380.410.360.350.44     2.62.82.93.02.62.53.13.13.1   19.5/4120.9/4520.0/4221.5/5221.5/5219.9/4020.5/4221.5/5021.0/47   20.5/4520.5/4319.0/3720.5/4319.5/4020.5/4319.0/3717.0/3210.5   20/4219.0/3817/3419.5/4017.5/3420.0/4215.5/2812.53.0     7:337:557:217:246:508:157:056:458:45     9:2110:059:329:079:2210:289:089:3011:30     02.11.303.21.8000     68.570.271.074.273.564.271.975.258.7
    比较例1  0.36     2.7   20.0/37   14.5   9.5     8:05     9:55     0     72.5
从结果来看,本发明范围内所合成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和保坍性能,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90min基本不损失,强度增长幅度较大,390kg的低水泥用量,28d抗压强度基本上都达到了70Mpa以上,而且本发明的两性羧酸类接枝聚合物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但是接枝侧链长度过长时,虽然分散性能优异,但是其坍落度保持能力较差(如SSP-8),此外但羧酸基吸附基团含量过高时,由于吸附过快,不但是初始分散性能不好,而且其坍落度损失很快。从对比实施例还可以看出,不进行交联的两性羧酸类接枝聚合物保坍性能较差。
应用实施例2
以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SSP-4为例考察不同共聚物掺量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同时以比较例2阴离子接枝共聚物作比较,通过调整用水量使新拌混凝土初使坍落度为20±2cm,试验结结果见表5。
试验结果看出,直接共聚合成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SSP-4其减水率都随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掺水泥用量的0.2%时,其减水率接近30%,当掺量提高到0.3%,混凝土减水率达到了38%以上,90min坍落度基本不损失,当掺量提高到0.4%时,减水率达到了42.8%,而且随掺量的提高,强度增长也比较快,3d抗压强度比基本都在250%以上,28d抗压强度比基本都在200%以上。相反比较例2为阴离子接枝共聚物,当掺水泥用量的0.2%时,分散性能基本达到了饱和,再增大掺量其减水率增加很少,有时甚至还略有降低。但是当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掺量低于0.30%,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
表5
  掺量(%)  水灰比     减水率(%)     含气量(%)              坍落度经时变化,cm           抗压强度(MPa)/强度比(%)
  0min   60min   90min   R3   R7   R28
实施例SSP-4   /0.200.250.300.40  0.5830.4080.3660.3580.333     /30.037.138.642.8     1.22.82.53.03.2   18.520.5/4220.5/4321.5/5220.8/48   -13.519.520.5/4321.0/44   --17.519.5/4020.5/41   14.7/10035.7/24341.9/28541.7/28453.0/360   21.7/10048.0/22156.0/25857.2/26366.0/304   32.7/10064.4/19774.4/22872.4/22175.5/231
比较例2   0.200.300.40  0.410.400.40     29.731.331.3     2.72.52.2   19.5/4019/3819.5/39   16.5/3620.5/4522/51   14.5/3220/4321/48   35.7/24337.9/25836.3/247   49.1/22648.7/22447.9/221   68.3/20968.5/20966.7/204
应用实施例3
以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SSP-4为例配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配制RPC最为关键的措施是尽可能的降低水灰比,因此需加入大量的超塑化剂,以改善其工作度。表6为RPC配合比,其中钢丝切断型超细纤维,长度为13mm,直径0.175mm,抗拉强度1800Mpa,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百分数计,浆体流动度180mm~200mm。
表6
    水泥(%)   硅灰(%)   超细工业废渣(%)   水胶比     胶砂比   SSP-4(%)
    40~50   10   40~50   0.15     1∶1.2   0.3
表7为采用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SSP-4为例所配制的RPC力学性能,从试验结果来看,本发明所合成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能够满足配制RPC的要求。
表7
钢纤维掺量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28d     90d     28d     90d
    02%4%     141.1155.1183.3     166.3181.2220.3     17.230.341.8     20.838.955.3
由于本发明内所合成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并且具有高流动性、良好施工性能和优异的坍落度保持能力,产品主要用于配制低水胶比、高强、高性能、高流态以及活性粉末混凝土。

Claims (10)

1、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1)水性自由基共聚反应:由8%~40%单体a、55~85%单体b、2~20%由通式(4)、或通式(5)、化学式(6)表示的阳离子单体c、0-15%的非离子单体d,在水性介质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其中,
单体a用通式1表示:
式中R是氢原子或甲基,M为氢原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胺基团;单体b用通式2表示:
式中R1是1~22个碳原子的烷基,AO是2~4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或两个或更多的这种氧化烯基的混合物,如果AO为两个或更多的这种氧化烯基的混合物,那么可以以嵌段或无规的形式加入这些基团,n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0~150;
阳离子单体c可采用由通式(4)、或通式(5)、化学式(6)所表示物质:
其中:R2,R3,R4:H或C1~C10的烷基,R5:H或C1~C4的烷基
R6,R7:C1~C4的烷基或羟乙基或羟丙基
A:F,Cl,Br,I,或BF1
X:O,NH
p,q:0~3的正整数
非离子单体d由通式(7)表示:
Figure A2005100378710003C1
其中:R8:C1~C4的烷基或羟乙基或羟丙基
2)交联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直接加入通式(8)所示的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其重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优选为10,000-100,0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单体a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相应的丙烯酸盐或甲基丙烯酸盐,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单体b为聚醚单丙烯酸酯或聚醚单甲基丙烯酸酯,其支链聚醚大分子为具有约200到8000重均分子量的氧化烯聚合物;优选的单体b有聚乙二醇烷基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嵌段或无规共聚物的烷基醚丙烯酸酯或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可以作为阳离子单体c的包括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二甲基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胺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非离子单体d是丙烯酸酯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优选的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更优选的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这些组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可以作为参与交联反应的交联剂f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各种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各种不同分子量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以及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水溶性引发剂是常规的自由基水溶性引发剂及其混合物,包括水溶性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氧化氢等;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的全部引发剂应该占所加入单体总量大约0.1-15.0%,优选为0.2~12%。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其特征在于共聚反应单体浓度控制在15~40%,反应时间控制在5~10小时;单体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采取分开同时滴加的方式来控制共聚物链节分布的均匀性和聚合反应本身的稳定性,单体混合液和引发剂滴加时间控制在1.5~5.0小时,共聚反应在60~100℃下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交联剂用量为聚合单体总重量的0.5~3%,搅拌反应1h~3h,交联反应即告结束。
CNB2005100378711A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Active CN10038138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378711A CN100381387C (zh)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378711A CN100381387C (zh)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3163A true CN1673163A (zh) 2005-09-28
CN100381387C CN100381387C (zh) 2008-04-16

Family

ID=3504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378711A Active CN100381387C (zh) 2005-02-28 2005-02-28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1387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959C (zh) * 2007-06-18 2009-01-14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醚类超早强型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01475670B (zh) * 2009-01-12 2010-08-25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梳形接枝共聚物水泥分散剂
CN102558411A (zh) * 2011-10-20 2012-07-11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一种醚酯类共聚物减水剂的制备工艺
CN102910856A (zh) * 2012-10-18 2013-02-06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CN102910855A (zh) * 2012-10-18 2013-02-06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CN104262525A (zh) * 2014-09-18 2015-01-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农药环保剂型用三元共聚物分散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79066A (zh) * 2014-12-01 2015-04-01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粘度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1838A (zh) * 2015-12-16 2016-05-25 广东复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不饱和酯和阳离子不饱和单体制备的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206A (zh) * 2016-01-20 2016-06-29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泥抗菌两性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8418A (zh) * 2016-07-18 2016-12-07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7777910A (zh) * 2017-09-28 2018-03-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预制构件用常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9776021A (zh) * 2019-01-16 2019-05-21 湖北大学 一种低引气型清水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344C (zh) * 2001-05-28 2007-05-3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水泥掺合料和水泥组合物
NO20031074D0 (no) * 2002-03-11 2003-03-07 Kao Corp Fremgangsmåte for å forbedre fluiditetsretensjon av en hydraulisk blandingsamt tilsetning derfor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959C (zh) * 2007-06-18 2009-01-14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醚类超早强型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01475670B (zh) * 2009-01-12 2010-08-25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梳形接枝共聚物水泥分散剂
CN102558411A (zh) * 2011-10-20 2012-07-11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一种醚酯类共聚物减水剂的制备工艺
CN102558411B (zh) * 2011-10-20 2014-03-26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一种醚酯类共聚物减水剂的制备工艺
CN102910856A (zh) * 2012-10-18 2013-02-06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CN102910855A (zh) * 2012-10-18 2013-02-06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WO2014059766A1 (zh) * 2012-10-18 2014-04-24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WO2014059765A1 (zh) * 2012-10-18 2014-04-24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CN102910856B (zh) * 2012-10-18 2014-07-02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CN102910855B (zh) * 2012-10-18 2014-10-29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构件用超塑化剂
CN104262525A (zh) * 2014-09-18 2015-01-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农药环保剂型用三元共聚物分散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79066A (zh) * 2014-12-01 2015-04-01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粘度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066B (zh) * 2014-12-01 2017-12-05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粘度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1838A (zh) * 2015-12-16 2016-05-25 广东复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不饱和酯和阳离子不饱和单体制备的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1838B (zh) * 2015-12-16 2018-05-25 广东复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不饱和酯和阳离子不饱和单体制备的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206A (zh) * 2016-01-20 2016-06-29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泥抗菌两性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3206B (zh) * 2016-01-20 2018-07-17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泥抗菌两性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8418A (zh) * 2016-07-18 2016-12-07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88418B (zh) * 2016-07-18 2018-07-17 江苏中铁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7777910A (zh) * 2017-09-28 2018-03-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预制构件用常温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9776021A (zh) * 2019-01-16 2019-05-21 湖北大学 一种低引气型清水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1387C (zh)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3163A (zh)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295182C (zh) 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JP5156642B2 (ja) 不飽和モノカルボン酸誘導体またはジカルボン酸誘導体および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グリコール−アルケニルエーテルをベースとするコポリマー、そ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JP5113988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用ポリカルボン酸系ポリマー
CN101066851A (zh) 一种聚羧酸盐类混凝土保坍剂
CN112694574A (zh) 一种新型高抗泥高保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23041A (ja) 空気制御ポリマー超可塑剤
CN111592272A (zh) 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7393A (zh) 一种增强降粘型聚羧酸塑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295183C (zh) 多功能型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07652405A (zh) 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iliński et al. Polymeric superplasticizers based on polycarboxylates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US20170174567A1 (en) Synthetic polymer rheology modifier and water retention agent replacement for cellulose ether in cement compositions
CN109627396A (zh) 一种改善流变特性的醚酯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JP6012139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07091580A (ja) 超速硬性セメント組成物及び超速硬性セメント組成物用分散剤
JP5707165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これを含む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20023422A (ja) 再生骨材含有セメント組成物用添加剤
JP7103691B2 (ja) 水硬性組成物用添加剤及び水硬性組成物
JP7027105B2 (ja) セメント組成物
JP2014065760A (ja) ポリカルボン酸系共重合体及びその用途
KR20180075385A (ko) 폴리카르본산계 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시멘트 첨가제 조성물
JPWO2007074925A1 (ja) フライアッシュ含有セメント組成物用添加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JP6109240B2 (ja) セメント混和剤及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CN100336761C (zh) 水硬性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SUBOTE NEW MATERIAL CO., LTD. NANJING DAOLU CONSTRUCTION MATERIAL FACTORY

Effective date: 20140430

Owner name: JIANGSU SUBOTE NEW MATE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AINGSU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30

Address after: 210008 No. 12 West Beijing Road,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u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08 No. 12 West Beijing Road,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Science Institute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Su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Daolu Construction Material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