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0631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0631A
CN1670631A CN200510004090.2A CN200510004090A CN1670631A CN 1670631 A CN1670631 A CN 1670631A CN 200510004090 A CN200510004090 A CN 200510004090A CN 1670631 A CN1670631 A CN 1670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transfer
image
transfer roller
cleaning element
intermediat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40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8594C (zh
Inventor
高桥雅司
渡边猛
吉田稔
新村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0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0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85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859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transfer element, e.g. cleaning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1),包括:一个图像载体(3),其记忆一个对应于原始图像的静电潜像;一个显影装置(9),其将色粉粘附到所述精度潜像上,来在图像载体(3)上显现出一个色粉图像;一个中间转印装置(11),位于图像载体(3)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装置(11)上;一个二次转印辊(30),其将位于中间转印装置(1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一个清洁元件(50),其对二次转印辊(30)进行清洁。二次转印辊(30)可以移动至一个第一位置来与中间转印装置(11)发生接触,和移动至一个第二位置来与中间转印装置(11)分离开,并且二次转印辊(30)在位于第二位置处与所述清洁元件发生接触。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式成像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印装置的构造,该转印装置将形成于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式成像设备中的一种现有转印单元,非常公知的是一种基于面对着感光滚筒的电晕充电器的转移技术。但是,这种方法具有产生毒性臭氧的问题。因此,作为一种无毒性转印技术,公知的是接触型转印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KOKAI)公告No.6-110343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转印操作通过利用一根半导电性转印带(a semiconductivetransfer belt)和一个设置于该转印带背面上的转印辊来进行。为了实现转印操作,会向所述转印辊施加一个转印偏压(a transfer bias)。
就利用多种色粉来形成图像的彩色成像设备而言,已知下述方法,其中所述色粉包括Y(黄色)、M(品红)、C(青色)以及Bk(黑色)色粉。
(1)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四种颜色的色粉被叠置在一个感光滚筒上来形成一幅图像,并且该图像被成批转印。
(2)一种转印滚筒方法,其中一种转印材料被保持在一个转印滚筒上,并且通过所述转印滚筒的四次旋转来形成四种颜色的图像。
(3)一种中间转印装置方法,其中在一个中间转印装置上形成四种颜色的图像,并且该图像被成批转印到一种转印材料上。
(4)一种四滚筒方法,其中四个感光滚筒平行设置,并且在转印材料经过的同时一次形成四种颜色的图像。
在前述四种方法中,中间转印方法(3)包括:(a)四次旋转方法,其中一个图像载体形成各种颜色的图像,将这些图像反复地四次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上,并且最终将它们成批转印到纸张或者类似介质上;和(b)一种四联方法(a four tandem method),其中在一根中间转印带上一次形成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并且最终将这些色粉图像成批转印到纸张或者类似介质上。
在某些中间转印方法中,一个二次转印辊(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上是首次转印)被用作这样一个部件,在这里在转印材料中执行最终转印操作。
在前述的中间转印方法中,在利用了二次转印辊的成像设备内,位于感光滚筒上的“雾化”色粉有时候会经由中间转印装置粘附在所述二次转印辊上。还有,当纸张由于在纸张输送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没有被输送至二次转印装置时,位于中间转印装置上的色粉图像会粘附到所述二次转印装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所述二次转印辊被色粉玷污。玷污后的二次转印辊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即在下一次打印操作时输出的纸张的后侧会被色粉玷污。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已知的一种技术是在二次转印辊上附着一个清洁装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KOKAI)公告No.2001-312154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其中一个二次转印元件和一个刷式清洁元件被整体地发生接触或者脱离接触。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KOKAI)公告No.2002-91191公开了一种构造技术,其满足5×103≤(R1/R2)×(V2/V1)×D≤6×105,其中R1(毫米)是二次转印辊的外角,V1(毫米/秒)是其圆周速度,R2(毫米)是一个刷辊的外径,V2(毫米/秒)是其圆周速度,而D(数目/平方英寸)是毛发移植密度。
但是,在其中二次转印辊和清洁刷相互接触并且在接触点处以相同速度和方向旋转的构造内,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所述刷上的污物会再次粘附到二次转印元件上而导致的额外玷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能够防止二次转印辊遭受玷污,以便使得纸张的后侧不会被色粉玷污。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此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一个图像载体,其记忆一个对应于原始图像的静电潜像;一个显影装置,其将色粉粘附到所述精度潜像上,来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显现出一个色粉图像;一个中间转印装置,位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装置上;一个二次转印辊,其将所述中间转印装置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一个清洁元件,其对所述二次转印辊进行清洁;其中所述二次转印辊可以移动至一个第一位置来与所述中间转印装置发生接触,和移动至一个第二位置来与所述中间转印装置分离开,并且所述二次转印辊在第二位置处与所述清洁元件发生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具有四次旋转型图像载体的彩色成像设备的示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被应用于该示例;
图2是一个方框图,表示了应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图3是一个方框图,示出了一个打印机单元的构造;
图4是一个图像成形处理部分的放大细节视图;
图5是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中的二次转印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图7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打印操作的概况;
图8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一种卡塞处理过程;
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而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具有四次旋转型图像载体的彩色成像设备1,本发明被应用于该彩色成像设备1。在图1中,成像设备1具有一个作为所述图像载体的感光滚筒3,并且通过该感光滚筒的四次旋转来形成一个彩色显影剂图像(a color developer image)。
图2是一个方框图,表示了彩色成像设备1中的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构造。成像设备1包括一个扫描仪单元300,其能够读取一幅原始图像并且提供对应于该原始图像的图像数据;一个打印机单元400,其基于从扫描仪单元300获得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一幅图像;一个控制面板单元200,用作用户接口界面;以及一个主控单元100,其基于通过控制面板单元200输入的用户指令来总体上控制数字复印机10中的部件。
主控单元100可以在打印机单元400上打印出由扫描仪单元300原始读取的图像数据。该主控单元100还可以经由诸如LAN这样的网络从诸如个人计算机这样的外围设备获取文件数据,并且在打印机单元400上将其打印出来。
图3是一个方框图,示出了打印机单元400的构造。
一个打印机CPU110按照来自于CPU91的操作指令总体上控制打印机400的工作过程。一个ROM111存储有包括本发明在内的控制程序或者类似程序,并且一个RAM112被用来临时性存储数据。一个LD驱动电路113对启动/关闭由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控制,并且一个多边形马达驱动电路114对一个多边形马达(a polygon motor)的旋转状态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多边形马达能够使得一个光学多面体进行旋转。
一个纸张输送部分115对纸张在一条输送路径上的输送状态进行控制,并且一个显影处理部分116对所述感光滚筒的充电、显影以及定影过程进行控制。一个定影控制部分117对一个定影装置进行控制,其中该定影装置能够将一个色粉图像固定在纸张上,并且一个主马达驱动电路119对一个主马达的旋转状态进行控制,其中该主马达能够使得感光滚筒、显影装置中的显影辊以及类似部件进行旋转。
图4是一个放大视图,示出了显影处理部分116的构造。下面将利用图1至图4对一种图像成形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描述。
感光滚筒3呈圆柱形,并且其直径比如为100毫米,被设置成能够沿着由箭头指示的方向进行旋转。沿着旋转方向,下述部件环绕感光滚筒3的圆周设置。首先,一个充电器5被设置成与感光滚筒3的表面相对。该充电器5向感光滚筒3均匀地供给负性(-)电荷。取代非接触型充电器5,电感式辊、刷子、刮板或者类似元件也可以实现非接触型充电。
沿着所述感光滚筒的旋转方向,一个曝光装置7(参见图1)被设置在充电器5的下游,该曝光装置7能够对充电后的感光滚筒3进行曝光,来形成一个静电潜像。在曝光装置7的下游,设置有一个显影装置9Bk,该显影装置9Bk中容纳有一种黑色(Bk)显影剂,并且在曝光装置7的作用下利用这种显影剂对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显影装置9Bk的下游,设置有分别容纳黄色、品红、青色色粉的彩色显影装置9Y、9M和9C,并且这些彩色显影装置均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而成,即它们各自均能够旋转至与感光滚筒3发生接触。
一根中间转印带11被安装在所述显影装置的下游,该中间转印带11主要用于转印一个形成于感光滚筒上的彩色色粉图像并且记忆一个彩色图像。如果所述感光滚筒进行了四次旋转并且在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形成了彩色图像,那么形成于所述中间转印带上的显影剂图像在一个二次转印位置T2处被成批转印至输送来的纸张上。
一个放电管19被设置在感光滚筒3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的接触位置T1的下游。该放电管19利用均匀的光辐射来释放掉位于感光滚筒3表面上的电荷。由放电管19进行的放电操作结束了一个图像成形循环,并且在下一个图像成形过程中,充电器5会再次均匀地对不带电的感光滚筒3进行充电。
前述过程重复四次,由此在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形成包括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彩色色粉图像。该中间转印带11呈环形带形状,并且被支撑在一个驱动辊15、一个传动辊13以及一个张紧辊14上,其中驱动辊15和传动辊13使得该中间转印带以预定的速度进行滚动,而张紧辊14将该中间转印带张紧。驱动辊15和传动辊13均被设置成能够沿着由箭头指示的方向进行旋转。
在中间转印带11上,额外地设置有一个清洁装置10,其可以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或者脱离接触。清洁装置10比如是一个橡胶刮板或者一个刷子。在所述彩色图像被首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同时,清洁装置10与所述中间转印带脱离接触。在所述彩色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上时,清洁装置10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以便对该中间转印带的表面进行清洁。
中间转印带11由聚酰亚胺制成,其厚度为100微米,碳在其中均匀分布。该输送带的体积电阻比如为1010Ωcm,并且属于半导电性。
一种用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材料可以是一种体积电阻为108-1013Ωcm的半导电性材料。除了其中分布有碳的聚酰亚胺之外,比如也可以是其中分布有诸如碳这样的导电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或者类似材料。取代导电颗粒,可以使用一种高分子膜,该高分子膜的电阻通过进行组分调整而得以调节。此外,也可以使用一种其内混合有离子型导电物质的高分子膜,或者一种电阻相对较低的橡胶材料,比如硅橡胶或者聚氨酯橡胶。
一个二次转印辊30被设置成与驱动辊15相对。该二次转印辊可以进行工作来与所述中间转印带发生接触或者脱离接触,并且在彩色图像被首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时脱离接触。在四种颜色的彩色图像被形成在所述中间转印带上之后,二次转印辊30在二次转印位置T2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并且以成批方式将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到输送来的纸张P上。
在中间转印带11与感光滚筒3发生接触的接触位置T1附近,作为首次转印装置的转印装置23被设置成与所述感光滚筒相对。转印装置23确保了中间转印带11与感光滚筒3发生接触。
转印装置23由一个聚氨酯泡沫辊和一个金属芯杆构成,其中聚氨酯泡沫辊通过散布碳而具有导电性,而在所述金属芯杆上连接有一个正性(+)恒压直流电源。
相反,一个存储有纸张P的纸张供给盒26被设置在成像设备1的下方,如图1中所示。在所述成像设备的主体内,设置有一个拣拾辊27,其能够一张接一张地从纸张供给盒26中拣拾纸张P。一个抵压辊对29(a resist roller pair)被可旋转地设置在拣拾辊27与中间转印带11之间。抵压辊对29在预定的时机将纸张P供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2,在这里所述中间转印带与二次转印辊相对。在二次转印位置T2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影装置33,其能够将显影剂固定在纸张P上,和一个出纸托盘34,在这里纸张P被排放出来,其中显影剂已经在所述定影装置的作用下被固定在纸张P上。
接下来,将对具有前述构造的成像设备的彩色图像成形过程进行描述。
当用户经由设置于成像设备前侧的控制面板单元200给出一个用于启动图像成形操作的指令时,感光滚筒3通过从一个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接收驱动力而开始旋转。充电器5以-600伏左右的电压均匀地向感光滚筒3充电。
曝光装置7向由充电器5均匀充电后的感光滚筒3施加一个对应于待记录图像的光线,并且在感光滚筒3上形成一个静电潜像。显影装置9Y利用显影剂显现出所述静电潜像,并且形成一个黄色的显影剂图像。
当形成于感光滚筒3上的黄色色粉图像到达接触位置T1时,向转印元件23施加一个+1000伏左右的偏压,其中在接触位置T1处中间转印带11和转印元件23与感光滚筒3发生接触。在转印元件23和感光滚筒3之间形成一个转印电场,并且位于感光滚筒3上的黄色显影剂图像按照该转印电场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上。换句话说,所述图像在接触位置T1处被转印至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其中在接触位置T1处,其与中间转印带发生接触。在首次转印之后,残留在所述感光滚筒上的色粉被所述清洁装置清除掉,并且由充电器5再次充电。
接下来,所述曝光装置在感光滚筒上形成一个对应于一幅品红图像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9旋转过一个预定的旋转角度,并且显影装置9M中的显影辊以一种与感光滚筒3相对的状态下进行旋转,随后显现出一个品红色粉图像。还有,一个品红色粉图像在接触位置T1处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上。以相同方式,形成一个青色色粉图像。此外,利用显影装置9B形成一个黑色色粉图像。
当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形成四种颜色的彩色色粉图像时,纸张P在合适时机被供送至转印区域T2,其中在所述合适时机处,色粉图像到达转印位置T2,在这里所述中间转印带与二次转印辊相对。此时,二次转印辊30与所述中间转印带发生接触,并且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一个+2000伏左右的直流偏压。由于所述偏压形成的转移电场,所述色粉图像被转移至纸张P上。
由此成批转移的显影剂图像在固定装置33的作用下被固定在纸张P上。其上已经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纸张P被排放至出纸托盘34上。所述二次转印辊在转印操作之后与中间转印带11脱离接触。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色粉由清洁装置10清除掉。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辊中的清洁装置进行描述,所述清洁装置被应用于前述成像设备。
在下面列示的实施例中,将利用这种类型的成像设备的示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进行四次旋转来形成一个彩色图像,如图1和类似附图中示出的那样。此外,对于四联类型来说,一个二次转印辊30、中间转印带11以及驱动辊15发生接触的部分仍旧是二次转印位置T2,由此以相同方式获得下述实施例。因此,将不再对四联型成像设备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5是图1和类似附图所示成像设备中的二次转印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二次转印辊30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即该二次转印辊30通过利用凸轮或者类似元件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或者脱离接触。其特征在于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其中当二次转印辊30与中间转印带11脱离接触时,二次转印辊30与一个清洁刷50发生接触。清洁刷50比如是一个直径为17毫米的旋转辊型刷子。二次转印辊30仅在将位于中间转印带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时经由纸张与所述中间转印带发生接触,并且在其它时间,二次转印辊30被定位成脱离接触并且基本上不会受到玷污。
当在纸张输送过程中产生问题并且纸张在二次转印过程中没有如往常一样进行运输时(当产生所谓的卡塞现象时),色粉图像被转印至所述二次转印辊上,并且所述二次转印辊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玷污。图7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打印操作的概况。在步骤ST11中,在所述感光滚筒上形成一个彩色图像。更具体地说,如前所述那样利用由曝光装置7发射出的激光束在感光滚筒3上形成一个静电潜像,并且利用显影装置9将所述静电潜像显现为一个色粉图像。所述色粉图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上(ST12)。纸张被从纸张供给盒26输送至抵压辊对29(ST13),并且如果在此时没有出现卡塞现象(在ST14中为NO),那么纸张将被从抵压辊对29供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2(ST15)。当纸张到达二次转印位置T2时,二次转印辊30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并且所述色粉图像被转印至纸张(ST16)。接着,所述色粉图像在固定装置33的作用下被固定在纸张上。
此外,在对纸张进行输送或者供给的同时,一直对如步骤ST14中发生的卡塞现象进行探测。如果产生了卡塞现象(在步骤ST14中为YES),那么停止对中间转印辊11和二次转印辊30进行驱动(ST18),并且在一个控制面板上显示一个错误信息,指示存在纸张卡塞现象(ST19)。接着,执行“卡塞处理过程”。
图8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所述卡塞处理过程。
首先,检查卡塞纸张是否被从纸张输送路径中取出(ST21),并且确定出用于取出卡塞纸张的外盖是否从“打开”改变至“关闭”(ST22)。接下来,对中间转印带11和二次转印辊30进行驱动(ST23),并且二次转印辊30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ST24),并且随后由一个施加部分28反复地以若干次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一个正性(+)/负性(-)偏压(比如±2000伏)(ST25)。由于粘附在二次转印辊30上的色粉通过反复地如步骤ST25中那样施加正性/负性偏压而带有正性或者负性电荷,位于所述二次转印辊上的色粉被排放至中间转印带侧。此时,所述二次转印辊大约旋转十次,并且在二次转印辊每次旋转时改变该二次转印偏压的常规极性,由此向所述二次转印辊施加偏压。这些步骤ST23至ST25构成了所述卡塞处理过程。
接着,当二次转印辊30与中间转印带11分离开时,所述二次转印辊与清洁刷50发生接触,并且利用清洁刷50清除掉那些无法通过在卡塞处理过程中施加偏压而返回至中间转印带侧的色粉(ST26)。此时,二次转印辊30和清洁刷50分别由驱动部分30M和50M进行驱动(参见图5),从而使得它们的圆周速度将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它们将在接触位置T3处产生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刷50不会被高度玷污,但是一个刮擦元件可以被设置在刷子50中,来更为有效地刮除粘附在该刷子上的色粉。所述刮擦元件比如是一个板状元件,并且被设置成在大约1毫米处切入所述刷子。
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在二次转印辊30与清洁刷50之间一直保持恒定的位置关系,并且辊30不与刷子50处于接触/分离关系。换句话说,二次转印辊30与中间转印带11发生接触或者脱离接触,并且二次转印辊30和清洁刷50整体地工作。
二次转印辊30和清洁刷50分别由驱动部分30M和50M进行驱动,从而使得在普通工作过程中的相对圆周速度将为0(它们的圆周速度和方向将在接触位置T3处相同),并且辊30和刷子50不会相互滑动。因此,刷子50对所述二次转印辊上的污物的刮擦作用最小。
当产生卡塞现象并且二次转印辊30被玷污时,执行所述卡塞处理过程来将位于二次转印辊30上的色粉返回到中间转印带11的侧面上。接着,二次转印辊30或者清洁刷50的旋转速度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它们的圆周速度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它们将在接触位置T3处产生摩擦)。这将增强刷子50的清洁性能,并且所述二次转印辊的表面得以清洁。在接触位置T3处的圆周速度有可能具有大约30%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辊30或者刷子50的旋转速度会发生改变。
该第二实施例可以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组合使用,但是效果仅利用一个实施例获得。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在本发明中,向清洁刷50和二次转印辊30施加相同的偏压。换句话说,一直向二次转印辊30和清洁刷50施加相同的电势,从而使得在它们之间不会产生电场。这样就能够防止过多的色粉进入刷子50。
当执行所述卡塞处理过程时,类似于二次转印辊30,交替地向刷子50施加一个正性/负性偏压。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刷子纤维是导电的,并且其电阻位于105Ω至108Ω的范围之内。例如,其可以由其中碳散布在尼龙或者丙烯酸中的纤维制成。
该第三实施例也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组合使用,但是效果如同一个
实施例获得的那样。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的构造内,清洁刷50处于一种电浮置状态,并且不会在二次转印辊30与清洁刷50之间产生一个特殊电场。以这种方式,仍旧在按照所述卡塞处理过程的清洁处理过程中,将进入刷子侧的色粉量限制到最小,并且大多数色粉被排放至中间转印带侧。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刷子最好由一种绝缘材料制成。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该第五实施例的构造具有用于清洁所述二次转印辊的第一清洁刷50a,和一个对刷子50a进行清洁的第二清洁刷(辅助刷)50b。与第二清洁刷50b相比,待使用的第一清洁刷50a具有较低的纤维密度(每单位面积上的数目)和较短的纤维。由此,由第一刷子50a带来的色粉被第二刷子50b刮除。
第一和第二清洁刷被构造成满足L1≤1.5×L2,其中L1(毫米)是第一清洁刷50a的纤维长度,而L2(毫米)是第二清洁刷50b的纤维长度。这些刷子被构造成满足D1≤2×D2,其中D1(毫米/平方英寸)是第一清洁刷50a的纤维密度,而D2(毫米/平方英寸)是第二清洁刷50b的纤维密度。例如,能够使用密度为2000/平方英寸并且长度为3毫米的第一刷子,和密度为5000/平方英寸并且长度为5毫米的第二刷子。
优选的是,与第一清洁刷50a相比,待使用的第二清洁刷50b具有较高的纤维硬度。第一和第二清洁刷被构造成满足Y1≤1.5×Y2,其中Y1(牛/平方毫米)是用于第一清洁刷50a的纤维的杨氏模量,而Y2(牛/平方毫米)是用于第二清洁刷50b的纤维的杨氏模量。例如,如果杨氏模量为1500至2000牛/平方毫米的尼龙纤维刷子被用作第一清洁刷,并且杨氏模量为3000至3700牛/平方毫米的丙烯酸纤维刷子被用作第二清洁刷,将更为有效。
选择性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清洁刷被构造成使得第一清洁刷50a具有一个小于第二清洁刷50b的纤维厚度。例如,用于第一清洁刷的纤维厚度可以是2丹尼尔,并且用于第二清洁刷的纤维厚度可以是6丹尼尔。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在该第六实施例中,一个遮闭器17被设置在二次转印辊30与刷子50之间,该遮闭器17是一个板状元件并且可以移动。在普通的工作过程中,遮闭器17不会与二次转印辊30发生接触,并且被设置成能够牢固地保持住清洁刷50。在所述卡塞处理过程之后,遮闭器17被打开,来使得刷子50与辊30发生接触,由此对辊30进行清洁。在所述清洁操作之后,遮闭器17被再次关闭,从而使得刷子50不会与二次转印辊30发生接触。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包括四次旋转型和四联型彩色成像设备在内的彩色图像设备中,能够提供一幅令人满意的图像,而纸张的后侧不会被位于二次转印辊上的污物玷污。
前面的描述代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中的设备和方法加以限制,而是可以进行各种变型。这些变型也落入本发明之内。例如,中间转印带在本发明中被用作中间转印装置,但是取代该中间转印带,也可以使用一个滚筒状元件或者类似元件。还有,刷子在本发明中被用作清洁元件来对二次转印辊进行清洁,但是也可以使用一个塑性泡沫辊或者金属辊。此外,通过合适地对这些实施例中的组件、功能以及特征或者方法步骤进行组合构造而成的设备和方法也落入本发明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个图像载体,其记忆一个对应于原始图像的静电潜像;
一个显影装置,其将色粉粘附到所述精度潜像上,来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显现出一个色粉图像;
一个中间转印装置,位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装置上;
一个二次转印辊,其将所述中间转印装置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
一个清洁元件,其对所述二次转印辊进行清洁;
其中所述二次转印辊可以移动至一个第一位置来与所述中间转印装置发生接触,和移动至一个第二位置来与所述中间转印装置分离开,并且所述二次转印辊在位于第二位置处与所述清洁元件发生接触。
2.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个图像载体,其记忆一个对应于原始图像的静电潜像;
一个显影装置,其将色粉粘附到所述精度潜像上,来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显现出一个色粉图像;
一个中间转印装置,位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装置上;
一个二次转印辊,其将所述中间转印装置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一个清洁元件,其对所述二次转印辊进行清洁;
一个施加部分,当在纸张输送过程中发生卡塞现象时,其在所述纸张被取出之后反复地向二次转印辊施加正性和负性偏压,并且使得位于所述二次转印辊上的色粉移动至中间转印装置;以及
一个旋转驱动部分,其反复地驱动所述二次转印辊和清洁元件,从而使得在普通的工作过程中在一个二次转印辊与清洁元件发生接触的接触位置处它们的圆周速度和方向将相同,并且使得当发生卡塞现象时这些圆周速度将存在差异。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部分向清洁元件和二次转印辊施加相同的电势。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包括一个刷子,并且该刷子中的材料是电阻范围为105Ω至108Ω的导电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被构造成处于一种电浮置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包括一个刷子,并且该刷子中的材料为导电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具有一个对所述清洁元件进行清洁的辅助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和辅助元件均包括刷子,并且满足L1≤1.5×L2,其中L1(毫米)是所述清洁元件的纤维长度,而L2(毫米)是所述辅助元件的纤维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和辅助元件均包括刷子,并且满足D1≤2×D2,其中D1(数目/平方英寸)是所述清洁元件的纤维密度,而D2(数目/平方英寸)是所述辅助元件的纤维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和辅助元件均包括刷子,并且满足Y1≤1.5×Y2,其中Y1(牛/平方毫米)是所述清洁元件中的纤维的杨氏模量,而Y2(牛/平方毫米)是所述辅助元件中的纤维的杨氏模量。
11.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和辅助元件均包括刷子,并且所述清洁元件具有小于所述辅助元件的纤维厚度。
12.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个图像载体,其记忆一个对应于原始图像的静电潜像;
一个显影装置,其将色粉粘附到所述精度潜像上,来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显现出一个色粉图像;
一个中间转印装置,位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该中间转印装置上;
一个二次转印辊,其将所述中间转印装置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一个清洁元件,其对所述二次转印辊进行清洁;
一个遮闭元件,其被设置在所述清洁元件与二次转印辊之间;
一个施加部分,当在纸张输送过程中发生卡塞现象时,其在所述纸张被取出之后反复地向二次转印辊施加正性和负性偏压,并且使得位于所述二次转印辊上的色粉移动至中间转印装置;以及
一个旋转驱动部分,其反复地驱动所述二次转印辊和清洁元件,从而使得在普通的工作过程中在一个二次转印辊与清洁元件发生接触的接触位置处它们的圆周速度和方向将相同,并且使得当发生卡塞现象时这些圆周速度将存在差异。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闭元件可以移动,并且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二次转印辊在普通工作过程中与所述清洁元件脱离接触,而在所述施加部分已经结束电压施加来对所发生的卡塞现象进行处理之后,该遮闭元件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二次转印辊与清洁元件发生接触,并且残留在所述二次转印辊上的色粉由所述清洁元件清除掉。
CNB2005100040902A 2004-03-19 2005-01-14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5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04,119 2004-03-19
US10/804,119 US6970666B2 (en) 2004-03-19 2004-03-19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0631A true CN1670631A (zh) 2005-09-21
CN100458594C CN100458594C (zh) 2009-02-04

Family

ID=3498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09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594C (zh) 2004-03-19 2005-01-14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70666B2 (zh)
JP (2) JP2005266768A (zh)
CN (1) CN100458594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0249B (zh) * 2007-06-06 2011-03-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885020A (zh) * 2013-10-31 2015-09-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72973A (zh) * 2014-08-21 2016-03-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7662B2 (en) * 2004-03-25 2007-01-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ductive brush cleaner for a transfer roller
US7492479B2 (en) * 2004-09-20 2009-02-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393342B2 (ja) * 2004-10-20 2010-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10838A (ja) * 2005-06-29 2007-01-18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55968B2 (ja) * 2005-09-13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78562A (ja) * 2005-12-27 2007-07-12 Brother Ind Ltd 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64546A (ja) * 2006-03-30 2007-10-11 Toshiba Corp 転写ローラ当接離間駆動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861039B2 (ja) * 2006-04-03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70849A (ja) * 2007-01-15 2008-07-2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製造方法。
US20090016751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Yen-Liang Me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ttachment on transfer roller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256744A (ja) * 2009-04-28 2010-11-11 Kyocera Mita Corp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617447B2 (ja) * 2010-08-31 2014-11-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ベルト搬送装置
JP5615120B2 (ja) 2010-10-08 2014-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24023B2 (ja) * 2013-10-30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03426B2 (ja) 2017-03-23 2022-01-20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204721A (ja) * 2019-06-18 2020-12-24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電気バイアスを用い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151211A (ja) * 2021-03-26 2022-10-0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3655A (en) * 1975-10-07 1980-01-15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means for image transfer unit in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s
JPH03229278A (ja) * 1990-02-02 1991-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107664B2 (ja) 1992-09-24 2000-11-1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46793A (ja) * 1994-11-24 1996-06-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460425B2 (ja) * 1995-03-16 2003-10-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093631A (en) * 1998-01-15 2000-07-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ummy patterns for aluminum chemical polishing (CMP)
KR19990069625A (ko) * 1998-02-11 1999-09-06 윤종용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프린터의 전사 롤러 클리닝장치
JP2000075571A (ja) * 1998-08-27 2000-03-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995780A (en) * 1998-10-30 1999-11-30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filtering system for removing toner from a development housing
JP2000275983A (ja) * 1999-03-24 2000-10-06 Toshiba Tec Corp 転写装置、及びこの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75086A (ja) * 1999-12-15 2001-06-29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2154A (ja) 2000-05-01 2001-11-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56614A (ja) * 2000-06-15 2001-12-26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2091191A (ja) 2000-09-19 2002-03-2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49549A (ja) 2001-03-19 2001-09-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40470A (ja) * 2001-11-02 2003-05-14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879801B2 (en) * 2002-02-28 2005-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30238A (ja) * 2002-05-16 2003-11-19 Fuji Xerox Co Ltd ガイド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259101B2 (ja) * 2002-11-29 2009-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766125B1 (en) * 2003-03-07 2004-07-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27191B2 (en) * 2003-03-26 2006-10-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Cleaning device for collecting toner on a surface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121919A (ja) * 2003-10-17 2005-05-1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交換ユニット及びクリーナ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0249B (zh) * 2007-06-06 2011-03-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885020A (zh) * 2013-10-31 2015-09-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85020B (zh) * 2013-10-31 2017-09-1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72973A (zh) * 2014-08-21 2016-03-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72973B (zh) * 2014-08-21 2018-05-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70666B2 (en) 2005-11-29
US20050207779A1 (en) 2005-09-22
JP2005266768A (ja) 2005-09-29
JP2011008301A (ja) 2011-01-13
CN100458594C (zh) 2009-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0631A (zh) 成像设备
CN12374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10495A (zh) 能优化转印部件的清洁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39851C (zh) 转印方法及其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967407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601401A (zh)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648789A (zh) 可拆卸地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装置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792751A (zh) 送纸装置和包括该送纸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69088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0635A (zh) 粉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32680A (zh) 成像设备
CN167389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07472A (zh)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CN1831660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207637C (zh) 成像设备
CN1010554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5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736812Y (zh) 图像成形设备
CN1885196A (zh) 成像装置
CN1010638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3167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66747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US6226027B1 (en) Electrophotography apparatus and exposing unit therefor
CN1577177A (zh)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677265A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