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0630A -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0630A
CN1670630A CN200510055452.0A CN200510055452A CN1670630A CN 1670630 A CN1670630 A CN 1670630A CN 200510055452 A CN200510055452 A CN 200510055452A CN 1670630 A CN1670630 A CN 1670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light
color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554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2847C (zh
Inventor
板垣智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70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0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28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284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04N1/4076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dependent on references outside the pi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06Compensating for the effects of ageing, i.e. changes over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 H04N1/603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using test pattern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对图像浓度进行更高精度的校正的图像校正方法、图像形成装置。由图像投影装置将第1光(激光)照射在由图像形成装置所形成的薄片上的纹样图像(例如,青色的图像)上,将第2光照射在薄片上的纹样图像的附近。调整第2光的亮度,使得第2光的亮度与照射了第1光的纹样图像的亮度保持一致。为了校正由图像形成装置所输出的图像的浓度,根据所调整的光量来设定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

Description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正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浓度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如,能够举出采用电摄影方式或喷墨方式来形成图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摄影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图像打印技术被广泛普及,目前正谋求其打印品质、打印速度的提高。
例如,喷墨方式,如果使用高品质介质(在表面进行了特殊加工的记录介质)就会达到不逊色于印相纸照片的水准。另外,电摄影方式,由于打印速度的提高和颜色再现范围的扩大等而正进入简便打印的市场。胶版印刷方式,除了青(C)、品红(M)、黄(Y)、黑(K),还将红(R)、绿(G)、蓝(B)、灰(淡黑色)墨用于中间色调而不是用于密实部,由此,进一步提高颜色的表现力。
这样,虽然都谋求打印品质的提高,但是,每一种方式都存在打印品质的稳定性的问题。在此,作为妨害打印品质的稳定性的问题,有在连续打印时各图像的浓度、颜色不稳定(连续打印变动);所输出的图像的浓度、颜色随时间经过而变化(经时变化);由于喷墨方式或电摄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设置的环境变动而使所输出的图像的浓度、颜色不同(环境变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电源断开的状态下在被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使放置前后的图像的浓度、颜色不同(长期变动)等。
关于上述问题,对于由连续打印变动和环境变动等引起的图像的浓度、颜色的短期变动,也可以通过各装置所具备的校准机构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另一方面,长期变动超过各装置可校正的范围的情况是较多的,难以自动地进行校准。
因此,已知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为了使长期变动稳定化,将在复印机上形成的预定的灰阶测试图案用复印机的读取装置来读取,使用所读取的灰阶测试图案的各灰阶等级的浓度数据来进行灰阶校正(参照日本特许第3276744号公报)。
另外,在美国特许第6215562号中,公开了一种不使用扫描仪或读出器等读取装置,而以低成本进行打印机的颜色调整的技术。
作为不使用扫描仪或读出器等读取装置而以低成本进行打印机的颜色调整的技术,由EFI(注册商标)公司进行了产品化的、作为校准功能的Visual Cal(注册商标),可以通过装置主体板的操作进行视觉上的彩色调整,而不使用高价的浓度计等。具体地说,该技术是在一张薄片上以预定的条件形成灰阶图案,并在其附近形成要比较的比较用图案,操作者比较这两者的浓度,由此来校正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条件。
但是,在日本特许第3276744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需要扫描仪或读出器等读取装置,不能够在未安装读取装置的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采用。
另一方面,在美国特许第6215562号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因为考虑图像浓度的稳定性而将上述“要比较的图案”以比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线数更少的条件来形成,所以,即使是熟练者也难以进行实际的图像浓度的比较、调整。另外,在对薄片上所形成的灰阶图案和比较图案这两者的浓度进行比较时,因为受到荧光灯、聚光灯等外部光线的影响,因此不能适当地进行灰阶图案和比较用图案的浓度比较,将出现图像浓度的校正不良。
另外,因为该方法必须使用作为用于形成灰阶图案和比较图案的用纸而规定了的用纸,所以,不能在没有该所规定的用纸的情况下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校正图像浓度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包括:
由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上形成预定图像的步骤;
从光照射装置向薄片上的形成了上述预定图像的第1区域和其附近的第2区域对应地照射第1光、第2光的步骤;
在小于或等于预定的照度的条件下,调整上述第2光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实质上一致的步骤;以及
根据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得到的光量来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
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向薄片上的形成了预定图像的第1区域和其附近的第2区域对应地照射第1光、第2光;
调整装置,在小于或等于预定的照度的条件下,调整上述第2光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实质上一致;以及
设定装置,根据由上述调整装置得到的光量来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包括:
由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上形成灰阶图案的步骤;
从图像投影装置向上述薄片投影参照图案的步骤;
通过比较上述薄片上的上述灰阶图案和上述参照图案来调整用于投影参照图案的光量的步骤;以及
根据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得到的光量来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的步骤。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而得到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主计算机和打印系统内的各模块结构的框图。
图2是控制器内的各模块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打印系统102的控制框图。
图5是检测已被转印在打印机的中间转印体上的图像浓度的传感器的配置图。
图6是图像投影装置的外观图。
图7是表示图像投影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8A是图像投影装置所具有的二维光偏转器301的俯视图,图8B是A-A剖面图,图8C是B-B剖面图。
图9是说明图8A~图8C所示的光偏转器的二维扫描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0是输出图像和图像投影装置的分光特性图。
图11是表示图像投影装置的红光光量和青光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实施例1的最大浓度调整图案。
图13实施例1的灰阶调整图案。
图14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部。
图15是最大浓度调整面板的一例。
图16是灰阶调整面板的一例。
图17是表示实施例1的浓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对输入信号变更输出图像浓度的灰阶特征时的概念图。
图19是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部。
图20是实施例2的目标登录用户接口画面。
图21是实施例2的目标转换的概念图。
图22是表示由γ值的不同导致的输入和输出的关联的曲线图。
图23是图像投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颜色再现范围的一例。
图24是实施例3的用于说明进行补色时的颜色转换的框图。
图25是实施例3的颜色立体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和附图,详细地举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记载的结构零件的功能、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如果没有特定的记载,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已经说明一次的部件的功能、材质、形状等,只要不另行说明,即与原来的说明相同。
<实施例1>
(系统结构)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主计算机和打印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各模块结构的框图。
主计算机101,将由打字数据和控制代码构成的页面描述语言发送到打印系统102。另外,主计算机101以双向通信的方式与打印系统102连接,能够从打印系统102取得当前的打印机状态。打印系统102具有:包括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作为目标的可视图像的打字构造的打印机122,包括控制打印系统整体和控制与主计算机的接口等的接口控制部等的控制器103。
应用程序111是用户生成作为目标的数据的软件,在主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注册商标)时,应用111还包括GDI(图案显示接口)。另外,应用111,由控制主计算机的CPU(未图示)执行并实现其功能。以下,将通过执行其应用程序而取得的各种功能简称为应用。
数据处理部112,生成用于从打印系统102输出从应用111送来的数据的打印数据和控制代码,发送到输入输出数据控制部113。
输入输出数据控制部113,将从数据处理部112发送来的打印数据和控制数据汇总为页面描述语言(以下,称作PDL),发送到接口控制部114。另外,输入输出数据控制部113,通过接口控制部114分析从打印系统102输入的打印系统的状态,将显示内容发送到状态显示部115。
接口控制部114,进行与打印系统102的接口的控制,并控制向打印系统102发送由打印数据和控制代码构成的打印信息,以及从打印系统102接受信息。
状态显示部115,显示从输入输出数据控制部113送来的显示内容并通知给用户。
设定部116,是进行打印输出时的各种设定的设定装置,执行使用了后述图像投影装置的校准的命令也可以由该设定部进行。
所谓称作打印机驱动器的部分,包括数据处理部112、状态显示部115、设定部116、输入输出数据控制部113的全部。
图2所示的控制器103,插入有输入作为从PC等发送的打字数据的页面描述语言的接口控制部124、将页面描述语言转换成打印机可识别的位图图像的RIP部125、控制控制器系统整体的CPU128等。另外,通过打印机接口控制部131发送由RIP部125转换成位映像后的图像数据,以及后述使用了图像投影装置的校准执行命令。
显示部126,是触摸面板方式的操作部,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状态、控制器的情况状态。也能够由该显示部126指示执行后述的使用了图像投影装置的校准。
(打印系统)
接下来,说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系统102。在本实施例中,打印系统102,如上所述由控制器103和打印机122构成。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摄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打印系统102,使由基于从主计算机102输入的打印数据而得到的各色的图像数据调制后的激光,通过光学多面体31扫描感光鼓15,形成静电潜像。然后,由对该静电潜像作为色材的调色剂进行显影来得到可视图像。然后,依次将作为由显影得到的色材的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黑色调色剂的各图像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体9,形成彩色可视图像。然后,将该彩色可视图像转印到薄片2,使彩色可视图像定影在薄片2上。
以上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包括:具有感光鼓15的鼓单元13;具有接触带电辊17的一次带电部;清扫部;显影部;中间转印体9;具有薄片盒1和各种辊3、4、5、7的供给部;具有转印辊10的转印部;以及定影部25。
对感光鼓15的曝光,通过使从扫描部30发送的激光有选择地在感光鼓15的表面曝光来进行,以便形成静电潜像。
在扫描部30,通过由电机31a使图像信号的水平同步信号同步地旋转的多面反射体反射调制后的激光,通过透镜32、反射镜33照射感光鼓。
为了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图像化,显影部包括进行黄色(Y)、品红色(M)、青色(C)显影的3个彩色显影器20Y、20M、20C,和进行黑色(B)显影的1个黑色显影器21B。
在彩色显影器20Y、20M、20C和黑色显影器21B上,设置有套筒20YS、20MS、20CS以及21BS。
另外,黑色显影器21B可拆装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彩色显影器20Y、20M、20C,分别可拆装地安装在以旋转轴22为中心旋转的显影旋转装置(rotary)23上。
进而,在黑色显影器21B上,电位传感器18(未图示)被安装在激光受光位置和黑色显影器的套筒之间,检测在感光鼓15上形成的带电电位、潜像电位。
对感光鼓15具有例如300μm左右的微小间隔地,配置有黑色显影器21B的套筒21BS。黑色显影器21B,通过内置在显影器内的送入部件输送调色剂,并且,根据摩擦带电,向调色剂添加电荷,使得通过涂敷叶片(blade)涂敷在顺时针旋转的套筒21BS的外周。另外,通过在套筒21BS上施加显影电压,根据静电潜像对感光鼓15进行显影,在感光鼓15上形成黑色调色剂的可视图像。
3个彩色显影器20Y、20M、20C,在形成图像时随着显影旋转装置23的旋转而旋转,预定的套筒20YS、20MS、20CS,与感光鼓15有300μm左右的微小间隔并与其相对地设置。由此,预定的彩色显影器20Y、20M、20C停止在与感光鼓15相对的显影位置,在感光鼓15上形成可视图像。
在形成彩色图像时,中间转印体9每旋转1次,显影旋转装置23就进行旋转,按照黄色显影器20Y、品红色显影器20M、青色显影器20C以及黑色显影器20B的顺序完成显影步骤。并且,中间转印体9旋转4次依次形成作为色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调色剂的可视图像,结果,在中间转印体9上形成全彩色可视图像。
由于中间转印体9接触感光鼓15并随着感光鼓15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在形成彩色图像时顺时针地旋转,从感光鼓15接受4次的可视图像的多重转印。另外,中间转印体9,通过在形成图像时接触后述的转印辊10并挟持输送薄片2,从而一并在薄片2上多重转印中间转印体9上的彩色可视图像。在中间转印体9的外周部分,配置有用于检测关于中间转印体9的旋转方向的位置的TOP传感器9a和RS传感器9b,以及用于检测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调色剂像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9c。浓度传感器9c用于以下情况:生成转换输入信号的信号值的γLUT(γ一览表),使得输出浓度特性为恒定的情况;进行Dmax控制(由电位传感器检测结果和浓度的关系确定潜像电位的控制)的情况。
由于转印辊10具有可对感光鼓15通断地支撑的转印带电器,因此,金属轴的周围被中阻抗发泡弹性体覆盖。
转印辊10,如图3的实线所示,在中间转印体9上多重转印彩色可视图像的期间,在下方分离,使得彩色可视图像混乱。并且,在中间转印体9上形成了4色的彩色可视图像之后,与将该彩色可视图像转印到薄片2的定时一致地,使转印辊10位于由图示虚线所示的上方。由此,转印辊10通过薄片2以预定的压力压接在中间转印体9上,并且,施加电压,将中间转印体9上的彩色可视图像转印到薄片2上。
定影部25,一边输送薄片2,一边使所转印的彩色可视图像定影。如图3所示,具有加热薄片2的定影辊26,和用于使薄片2接触在定影辊26上的加压辊27。定影辊26和加压辊27形成中空状,在内部分别内置有加热器28、29。即,保持了彩色可视图像的薄片2由定影辊26和加压辊27输送,并且,通过施加热和压力调色剂被定影在表面。
可视图像定影后的薄片2,由其后的排出辊34、35、36向排出部37排出,结束图像形成动作。
清扫装置清扫在感光鼓15上和中间转印体9上残留的调色剂,将在感光鼓15上形成的调色剂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9上后的废调色剂,或者将在中间转印体9上形成的4色的彩色可视图像转印到薄片2后的废调色剂,储存在清洁器(cleaner)容器14中。
图4是图3所示的打印系统102的控制框图。打印系统102,分为控制器103、控制部121和打印机122。
在控制部121,视频接口200是打印机122和图1所示的控制器103的接口。
打印机控制部211,包括对从接口200接受的图像数据实施γ校正等的图像处理门阵列209,进行激光输出和扫描电机等的图像输出的图像形成部208,以及控制以上各结构并控制作为子CPU的机械控制CPU202的主控制CPU201。
机械控制CPU202,分别控制电机、离合器、风扇等驱动部203a、用于检测位置等的传感器部203b、控制记录纸的供给的供给控制部204、以及高压控制部205。
另外,打印机122,包括电机等驱动部203a、检测位置的传感器部203b、定影单元206、检测温湿度、调色剂余量等的传感器部207、供给控制部204、用于带电的高压控制部205等。
图5是表示用于使用9c进行浓度校正控制(补色控制)的结构的框图,包含在传感器部207中。浓度传感器9c具有发光部400和受光部401。从发光部400照射的光Io,在中间转印体9的表面反射,反射光Ir由受光部401测量。由受光部401测量出的反射光Ir由LED光量控制部403进行监视,并被发送到主控制CPU201。主控制CPU201,通过光源光Io和反射光Ir的测定值进行浓度运算。
浓度传感器9c,被用于在记录图像时取得正确的色调的补色控制。即,浓度传感器9c检测在中间转印体上试验性地形成的各色浓度检测用的显影剂图像的浓度。并且,将该浓度的检测结果反馈给曝光量、显影电压、带电电压等图像形成条件,为了形成本来的彩色图像而进行各色的浓度控制,取得稳定的图像。浓度校正控制包括Dmax控制和灰階(half-tone)控制。Dmax控制使曝光量、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为可变,试验性地生成显影剂图像。测量该显影剂图像的浓度,计算对应于各色的目标浓度的曝光量、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值。灰階控制使由Dmax控制计算出的曝光量、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值为恒定,试验性地生成进行了屏蔽(screen)等模拟中间色调处理(也称作抖动、图像形成图案、半色调处理)的数阶段的显影剂纹样图像。测定该显影剂纹样图像,返还到控制器。并且,控制器基于测定结果,生成γLUT(γ一览表)。γLUT就是对输入信号校正了输入输出的关系,使得输出结果为目标浓度特性的表。
使用了后述图像投影装置的校准,变更上述γLUT和由Dmax控制确定的曝光量、显影电压值和带电电压值。
利用以上的结构,在所希望的时期,打印系统102进行由显影剂形成的图像的浓度(颜色)的校正。
(图像投影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作为照射RBG光的光照射装置的小型图像投影装置(所谓的投影器)进行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灰阶校正的校准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使用了微镜光学系统的图像投影装置,但不限于该结构,照射RBG光的图像投影装置最好是具有光量调整功能。
图6表示图像投影装置的外观图。图像投影装置1000被称做所谓的投影器,具有图像投影部1002和图像投影控制器1001。图像投影部1002的大小与照相机相似,并已被小型化。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图像投影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像投影部1002是由光源302、二维光偏转器301、激光或激光群303/304构成的结构。驱动光源的驱动器部、控制定时同步和光偏转器的共振频率的控制部、电源部等(未图示),被存储在图6所示的图像投影控制器1001内。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可以进行二维扫描的二维光偏转器来进行说明。
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发光的RGB各色的激光(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用透镜进行光合成。进行了光合成的激光用二维光偏转器二维地扫描被扫描对象,进行扫描位置的倍率的校正,对图像进行投影。
图8A是本实施例的图像投影装置所具有的二维光偏转器301的俯视图,图8B是A-A剖面图,图8C是B-B剖面图。另外,图9是说明图8A~图8C所示的光偏转器的二维扫描的情况的示意图。在图9中,仅描绘有支撑基板1102及支撑它的第1可动板1105和第2可动板1106。以下,说明图像投影装置的原理。
二维光偏转器301,使用微细加工技术制造,包括:具有镜和硬磁性膜的可动板;平面线圈;由沿平面线圈的平面配置的软磁性膜构成的固定磁心;以及支撑上述可动板,使其可相对指示基板旋转的弹性支撑部。
具体而言,如图8A~图8C所示,将作为基板的第1支撑基板1102和第2支撑基板1103粘合在垫片基板1104的上下面。在箱状的第1支撑基板1102上,第1可动板1105和第2可动板1106,分别用一对扭转弹簧1107、1108以旋转轴C、旋转轴D的转动来弹性地、扭转振动自由地进行支撑。在第1可动板1105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反射光的反射面1109。在第2可动板1106的一个面上,硬磁性膜1110、1111分别配置在可动板1106的两侧(在图8A~图8C中,夹住第1可动板1105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在图8A~图8C中,硬磁性膜1110、1111,对旋转轴C上下对称地配置,但也可是设置在第2可动板1106的整个面上。硬磁性膜1110、1111,在与第1支撑基板1102上的软磁性膜1116、1117相对的图8A~图8C中的左右方向上磁化。在第1支撑基板1102上,线圈1112在可动板1105、1106上围绕地来缠绕,在其末端具有衬垫1113、1114。并且,在形成了线圈1112的第1支撑基板1102上,形成有绝缘层1115,在绝缘层1115上,设置有软磁性膜1116、1117,使得与硬磁性膜1110、1111的磁极相对。
在第2支撑基板1103上,夹住旋转轴C,固定电极1118、1119配置在对应于与第1可动板1105的反射面相反的下面的位置。并且,在与第1可动板1105的反射面相反的下面,设置有可动电极1120。
接下来,使用图8A~图8C和图9的图像投影装置的概略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偏转器的动作原理。该光偏转器是二维地扫描光线1121的光偏转器。通过在固定电极1118、1119和可动电极1120之间施加电压,用扭转弹簧1107通过旋转轴C的旋转来对第1可动板1105进行扭转旋转。由此,使入射到图9中的反射面1109的光线1121在记录纸1122上沿H(水平)方向扫描。通过由硬磁性膜1110、1111和线圈1112,用扭转弹簧1108通过旋转轴D的旋转来使第2可动板116扭转旋转,进行V(垂直)扫描。
对于在图8A~图8C中的左右方向磁化的硬磁性膜1110、1111,通过使流经线圈1112的电流变化来使线圈1112内的磁界变化,在第2可动板1106上的硬磁性膜1110、1111的磁极上产生旋转转矩,对第2可动板1106进行扭转旋转。由此,入射到图9中的反射面1109的光线1121在记录纸1122上沿V方向扫描。第1可动板1105进入到第2可动板1106中以子结构设置,一边通过第1可动板1105H扫描光线1121,一边在记录纸1122上完成进行V扫描的光栅扫描。作为光线1121使用激光,通过进行与光扫描的定时相关的预定的强度调制,来在记录纸1122上形成二维图像。
已被进行振荡的激光,由二维光偏转器301反射,并被照射到记录纸1122,但如图7所示,通常设置有为了在照射位置外控制激光的光量而设置的光量检测部323。为了向光量检测部323照射激光而设置有反射镜322。根据该光量检测部323的输出结果,图像投影装置的控制部(未图示)改变激光的光量。该激光的光量的基准,在工厂发货时调整,在实施校准前调整成为上述基准的光量。通过该调整控制也能够灵活地对应于激光的温度特性、耐久特性、镜的污染等。
上述图像投影装置的光照射部,和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并输出的作为预定图像的基准图案的位置关系,相对于基准图案光照射部位于正上方。由此,能够通过观察光的扩散来观察反射物的浓淡。另外,相对于基准图案,观察位置(眼睛看到的空的位置)设定成45°,光照射部设定成90°,从而可以尽量地排除来自图像投影部1002的正反射光。当夹住基准图案,观察位置被设定在与光照射部相反的一侧(正反射测)时,就无法严密地评价基准图案的凹凸,即光泽。
如图3所示(图6未图示)的图像投影装置那样,由于不受图像形成装置周边的环境条件的左右,所以也可以使用暗幕,但也可以通过熄灭室内的电灯和荧光灯等而不设置暗幕。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最好是在照度(未使图像投影装置动作的环境下)小于等于1.0勒克斯的环境下进行。
(校准的原理)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用图像投影装置判断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图像的浓度的装置,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校准。
校准包括以下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对称作一维γLUT的输入输出转换表进行求解,来调整所希望的浓度的方法,和计算CIF(国际照明委员会)的L*a*b*(以下,称作Lab),变更多维LUT(也称作直接变换)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前者进行调整。
首先,通过打印系统102,在作为形成了作为预定图像(灰阶图案)的纹样的薄片的记录纸上,从能够调整光量的图像投影装置将预定光向记录纸上的纹样及其附近投影。其中,在纹样上照射由作为补色关系的光,即
纹样青色  光源红色
纹样品红色  光源绿色
纹样黄色  光源蓝色
纹样黑色  光源绿色
所形成的图像。
例如,为了比较青色的纹样,向纹样C1、C2、C3照射已进行了光量调整的红色的高亮度(输出信号值255)的图案图像。当如图10所示,将红色的波长附近(λ=700nm附近)的光照射在记录纸上形成的青色浓度为1.6的纹样上时,根据分光反射率特性,在青色的区域中光不被反射即被吸收。
即,即使在记录纸上存在青色的纹样图像,由于无法在来自红色光源的光中感知其反射光,因此,会感觉变暗。
另外,由于照射在没有青色图像的其附近的区域(记录纸的白色部)的、作为参照图案的红光,其分光反射率在1.0左右,因此,几乎不吸收地反射红光。即,红光能够由操作者观察到。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形成纹样的薄片使用记录纸,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在表面具有涂层的特殊纸及其他薄片状的介质,只要在将各色的图案图像照射到纹样时根据纹样的浓度其反射率不同即可。
这样,在形成了记录纸上的青色纹样的区域及该纹样的附近区域(比较用区域)照射红光,能够通过由操作者调整照射在纹样附近的红光的光量来取得用于图像浓度校正的设定值,使得来自两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具体而言,就是来自两区域的反射光的明亮度在实质上相同。具体而言,将与该红光的光量对应的信息从图像投影装置发送到打印机,由控制部更新/设定用于形成打印机的图像的图像形成条件。之后,由于以该图像形成条件在打印机进行图像形成,因此,能够稳定地形成图像浓度适当的、即图像的灰阶性良好的图像。
即,能够调整控制红光光量下降时纹样的浓度变浓的状态,和调整控制光量提高时纹样的浓度变淡的状态。
利用该特性,能够在薄片上形成的青色的纹样上,照射高亮度的红光(255水平),并由操作者的操作来调整照射到作为比较用区域的红光调整部1、2、3的作为参照图案的红光光量,使得纹样和比较用区域的暗度保持一致,导出此时照射在比较用区域的红光光量(设定值)。
所导出的光量(设定值)和浓度的关系,能够由一维表解析。如果预先登录则能够计算基准纹样的浓度。红光光量和青色纹样浓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在预先将该关系总结成表,由后述的用户调整光量时,能够由该设定值计算基准纹样浓度。
由此,能够不使用高价的测定器具地判断实际的纹样浓度,当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形成在薄片上的纹样比所希望的目标浓度淡时,确定γLUT和Dmax条件,使得所确定的目标浓度和实际的纹样浓度一致,从而能够校正从打印系统102输出的图像的浓度。上述γLUT、Dmax条件的确定方法,用后述的流程详细说明。
与青色纹样相同地,预先登录其它色的亮度(图像投影装置的信号值)和浓度(由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纹样浓度)的关系,分别使用品红色、黄色、黑色的亮度-浓度转换表转换成浓度值,调整预先确定的目标(对输入信号的输出浓度的关系),使其成为该目标。
(图案图像和校准的详细内容)
图12、图13表示图案图像的一例。图12是表示用于校正最大浓度(Dmax)的最大浓度调整图案的图,图13是表示灰阶调整图案的图。
在各纹样的相邻区域(纹样的横)具有空隙,比较用的投影图像投影于此。在该空隙与形成纹样同时地形成箱,对于操作者而言,能够容易地清楚要观察比较用的投影图像的位置。
在用于校正Dmax的最大浓度调整图案上,形成各色3纹样的灰阶图像(最亮~最暗);在灰阶调整图案上形成各色5纹样的灰阶图像(最亮~最暗)。3纹样和5纹样是考虑用户的而采用的纹样数,最好是根据用户的水平既可以多也可以少的装置结构。但是,当纹样尺寸过小时,受投影图像的散射光的影响,无法执行正确的校准。更详细地说,当与比较浓度高且较暗的纹样比较时,比较用的投影图像的光量接近于0,但是,由于对高浓度的输出纹样给予参照光(基准的高亮度光),因此,有时不能暗到一定以上。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纹样尺寸大于等于2cm角,在对比较的图像进行投影的地方,也将在与上述纹样相邻的区域离开纹样不小于1cm设为条件。在该范围内形成纹样。也可以在有使纹样数增加的指令时,对应于多张输出。
在上述例子中,构成为由操作者将形成了纹样的记录纸装载到图像投影装置的图像投影区域,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图像形成装置设置自动地将形成了纹样的记录纸输送到图像投影区域的输送结构。
(基本流程)
以下,说明成为使用了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打印系统)和图像投影装置的图像输出系统的校准的基本的流程。详细情况如图17所示,在下面进行说明。
由用户进行了使用了图像投影装置的校准的执行指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纸上形成基准图案并输出(步骤1)。此时,图像投影装置,由作为连接装置的通信电缆被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上。
由输送装置或用户将所输出的基准图案输送到图像投影装置所投影的投影位置(步骤2)。
对所输送的记录纸上的图案图像,图像投影装置对图像进行投影(步骤3)。
用户比较所投影的图像和图案图像,调整图像投影装置的输出水平(光量),直到其浓度一致(步骤4)。
存储浓度一致时的条件(设定值),校正作为引擎灰阶校正装置的γLUT和Dmax条件的带电电位、显影电位、打印机引擎的激光功率值。
(用户接口)
参照图14~图16说明用户的设定流程。
图14所示的打印机的显示部126兼具以触摸面板方式变更各种设定的设定变更装置。如果在显示部126执行使用了图像投影装置的校准(以下称作全校准),则可以选择全校准按钮1401,按下执行按钮。快速校准,由安装在打印机引擎内部的浓度传感器9c检测未定影图像,校正最大浓度和灰阶。由于检测转印体上,因此,无法对2次转印部和定影器施加影响。因此,为了抑制长期变动,最好是执行判断纸上浓度的全校准。
图15是实际的最大浓度调整画面,能够在偏向到当前所比较的纹样序号时调整其水平。在输入数值或以图形符号指示上下的值时,基于通过图像投影装置接口控制部132输入到图像投影装置的值变更光量,并变更照射到薄片上的图像的浓度。用户比较在薄片上形成的纹样图像和投影到相同的薄片上的图像,变更数值直到相互的浓度一致。
图16是实际的灰阶调整画面,因为调整方法与图1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全校准的详细流程)
以下,使用流程图17说明本实施例的详细流程。
在图14所示的显示部126,选择全校准或快速校准(S101)。
选择了全校准的打印系统102,对打印机122发出最大浓度调整图案的输出命令,打印机122输出最大浓度调整图案(S102)。此时,在最大浓度调整图案形成各色3纹样。另外,相同色的3个纹样,以各不相同的激光功率(以下,称作LPW)值形成。
另一方面,在选择了快速校准时,在薄片上不输出地执行在打印机引擎内完成的校准(S114、S115)。
全校准,使用使LPW值3阶段地变化的最大浓度调整记录(chart)来调整最大浓度。将所输出的最大浓度调整图案输送到图像投影装置的照射区域,使用显示部126调整光量,使得各纹样的浓度和图像投影装置所投影的图像的浓度一致(S103)。
由光量值(各纹样的±值)计算浓度(S104)。
由上述Dmax条件的三点运算,求出成为预先确定的最大浓度值的LPW值。上述三点由上次调整时确定的LPW值,和对该值有±20%差异的LPW值生成纹样。由此,作为浓度值,由LPW减少20%时的浓度1、通常的浓度2、LPW增加20%时的浓度3这3个条件计算所希望的最大浓度达到1.7的LPW值。计算方法以线性内插实施,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多维内插等(S105)。
接下来,移动到灰阶调整。确定了最大浓度达到1.7的LPW值的打印系统,使用该LPW值输出灰阶调整图案(S106)。
与调整最大浓度时一样,调整图像投影装置的光量值,使得分别与灰阶调整记录上的各色5纹样对应的已投影到光调整部的图像的浓度一致(S107),由该值计算各色5纹样的量的浓度(S108)。
由上述5纹样的量生成作为输入输出特征的γLUT。这次对输入信号值采用了线性目标来作为输出浓度。由此,由于浓度值也是255的8位,输入信号也是0~255的8位,因此,可以通过生成单纯逆转换LUT对输入信号调整输出特性,使得输出浓度是线性的(S109)。
上述所生成的γLUT,由于以用户的视觉来判断,所以,难免会引起错误。由此,作为确认用使γLUT的表显示在显示部,由用户判断是否有问题(S110、S111)。
当判断为能够使用时,将所生成的γLUT存储到硬盘127,通过打印机I/F控制部131送到图像处理GA209并登录(S112)。
使用所登录的γLUT,生成由快速校准用的目标,即全校准确定的LPW值,和通过γLUT生成的纹样,由调色剂浓度传感器9c读取,并将此时的调色剂浓度作为目标预先存储(S113)。之后,当选择了快速校准时,变更LPW值、γLUT,使得成为上述目标。
上述图像投影装置构成为操作者能够搬运的尺寸,操作者能够根据需要以用通信电缆将图像投影装置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这样的简单动作执行校准处理。可以说,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优选的是,对于具有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者而言,用1台图像投影装置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部一体地安装该图像投影装置的结构,即,使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一体化的形式的产品。此时,如上所述,最好是考虑操作性,设置自动地将承载了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纹样的记录纸输送到图像投影装置的投影区域的结构。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不使用读出器和浓度计这样的高价的测定设备的简单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另外,能够提供不受成为Visual CAL(注册商标)的问题的设置环境差(观察环境差)的影响、已被标准化的观察条件。另外,能够提供一种比以往精度更高、操作性更出众的图像输出系统。
<实施例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将在灰阶调整时成为调整的目标的目标的浓度固定(作为线性来进行说明)成了预先确定的值的情况。在实施例2中,为了与某个打印的目标(样本)的灰阶特性一致,对能够在灰階调整时将成为目标的目标简单地改变的结构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实施例1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说明,以灰階调整的流程为中心来说明。
以往有改变输出图像浓度的灰階特性的结构。例如,如图18所示,是能够对输入信号任意地改变输出图像浓度的灰阶特性的结构。但是,在该结构中,即使能输入γ曲线的出发点、γ值(曲线的形状)等,也不会明白其曲线自身是通过怎样的条件来算出浓度曲线的。因此,用户就不能够知道灰阶特性是基于怎样的条件(状态A、状态B、分光反射率浓度、滤波器类型等)的灰阶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能够使各个用户所要求的灰階特性下的输出易于进行,即没有高价的浓度计也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进行目标变更。
(基本流程)
以下,记述作为使用了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打印系统)和图像投影装置的图像输出系统的校准的基本的流程。
预先准备作为目标的打印品(输出品)(步骤11)。
对测定浓度的纹样的输出信号(多为网点百分比)进行确认(步骤12)。
将作为目标的打印品由输送装置或用户自身输送至图像投影装置进行投影的投影位置(步骤13)。
对于所输送的目标打印品,由图像显示装置对预定的图像进行投影(步骤14)。比较所投影的图像和基准图案,改变图像投影装置的输出水平(光量),直到一致为止(步骤15)。
存储变成了一致时的条件(设定值),作为目标灰阶特性而进行注册(步骤16)。
与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同样地,算出输出图像浓度(步骤17)。
对γLUT、作为Dmax条件的带电电位、显影电位、打印机引擎的LPW值等图像处理条件进行调整,使得上述输出图像浓度成为所注册的浓度(步骤18)。
在本实施例中,是上述那样的基本流程,但是,特征是需要作为目标的图像(纹样),将需要改变与其对应的UI。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目标记录)
如实施例1所述那样,纹样尺寸优选的是2cm角,间隔优选的是大于或等于1cm。进而,网点的比例必需是0~100%的阶段性的单色(C、M、Y、K)图案。在实施例2中,准备以10%的间隔分成0%、10%、...、90%、100%的11纹样的4色的量,共计44纹样。可以一边考虑用户的水平和调整时间的平衡,一边确定纹样数。另外,纹样输出得多,用于实际的调整的纹样数也可以拉长间隔。
当无法准备特别的图案图像时,也可以切下纹样部,贴上打印用的记录纸并评价。
以下说明为了使用具有上述的柔软性的纹样而采用的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UI)
参照图19和图20说明实施例2的UI。图19是选择了校准之后的画面,选择是否进行目标变更。选择项有3个。分别是目标的变更、初始值目标和已登录的目标。已登录的列表可以登录到10个,能够以容易理解的任意的登录名表示。
初始目标,就是与实施例1相同地对输入信号输出浓度为线性的所谓的浓度线性目标。
当选择目标变更列表1901时,移动到图20的画面。图20表示各色的纹样的网点和图像投影装置的光量。与实施例1相同,对每个成为目标的纹样,根据从图像投影装置投影的反射光输入数值。构成为网点%标准化成0~255水平,每1水平的进行调整。±0以初始值输入,但是,实际的值连动于网点百分比,例如,如果是10%的网点,则输入作为(255level/100%)×10%的四舍五入值的261level。
能够通过登录上述各纹样的浓度来掌握成为目标的图像的浓度特性。如果控制γLUT使得符合该目标,则能够得到灰阶一致的输出图像。图21表示其概念图。本次登录的灰阶特性为“目标”,在实施例1的流程中求出的灰阶特性为“透印”,为了将该透印的灰阶特性转换成目标的灰阶特性而生成的是γLUT。
通过使用这样生成的γLUT进行输入输出转换,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与目标相同的浓度特性的灰阶性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在确保打印机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得到按照用户的喜好的灰阶特性。
γ是表示输入数据和数除数据的关系的值(G)。由下式得出。
Y=X(1/G)
其中,当设X为输入数据、Y为输出数据时,图22表示G在0.5~1.5变化时的图表。在不需要有特别的变化时最好是选择1.0的值。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使用图像投影装置计算色度。在实施例1中使用APC(自动功率控制)对RGB的单色光量进行光源的校准,但是,在实施例3中,追加彩色平衡调整流程。
具体而言,同时使APC后的3光源发光合成,将白色光照射到记录纸上,并执行白平衡(白色度的调整)。根据反射光如下所述地进行RGB光的调整即可。
过红→只有红光强→如果减弱红光则变为白色
过绿→只有绿光强→如果减弱绿光则变为白色
过蓝-→只有蓝光强→如果减弱蓝光则变为白色
过淡蓝→只有淡蓝光弱→如果增强淡蓝光则变为白色
过粉→只有绿光弱→如果增强绿光则变为白色
过黄→只有黄光弱→如果增强黄光则变为白色
这时,如果采用上述右侧所记载的方法,则能够结束取得了白色平衡的校准,移动到补色控制(浓度校正控制)流程。
在实施例3中,也是利用记录纸的反射光来进行白色平衡调整。但是,也可以将APC时的传感器部变更为能够进行彩色检测的传感器。
(色度计算方法和基本流程)
色度计算方法不是实施例1、实施例2所述的一维计算式,而是使用三维的LUT来转换。
在ICC(International Collar Consortium)中,提倡使用转换字典,该转换字典是以ICC曲线这样的名字,转换不依存在设备的颜色空间和依存在设备的颜色空间的方法的基本,成为彩色管理的基本。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图像投影装置是RGB的颜色空间,图像形成装置是CMYK的颜色空间,不论哪个都是依存于设备的颜色空间。由此,即使清楚了RGB的显示内容(组合),也无法直接计算CMYK值。因此,如果使用RGB→Lab、Lab→CMYK这2个独立的多维表,则易于进行颜色调整。
具体而言,将图像投影装置的RGB信号值和实际的发光反射色度的关系预先记载在ICC曲线。之后,将要进行测色的纹样与从图像投影装置所投影的图像进行比较,变更RGB设定值,直到一致。将该一致的设定值(RGB)与Lab的关系写在ICC曲线上。如果基于该信息进行转换,则可以清楚纹样的色度Lab。简单地归纳上述流程,就成为以下的流程。
输出多维颜色校正(高精度颜色校正)执行命令(步骤21)。
输出表示RGB灰阶的规定的CMYK纹样(步骤22)。
向纹样照射白平衡处理后的白色光,另一方面,将用于再现纹样的颜色的多个光照射到比较用区域。并且,由用户调整来自纹样区域和比较用区域的发射光的特性,具体而言,由用户调整从图像投影装置所照射的多个光中的至少一个光的光量,直到来自纹样区域和比较用区域的发射光的颜色一致(步骤23)。用于再现纹样的色的多个光,在纹样的色为黄时为R+G光,在纹样的色为品红时为R+B光,在纹样的色为青成为G+B光。
基于该调整值(RGB)和ICC曲线来计算纹样的Lab(步骤24)。
由纹样信号值(CMYK)和Lab的关系修改多维LUT(步骤25)。
(检测区域)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由于是依存于设备的颜色空间,所以要确定能够再现颜色的范围。如果图像投影装置盖住所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颜色再现区域,则即使进行RGB→Lab转换计算色度,调整Lab→CMYK多维LUT,也不会有信号的损失。但是,图像投影装置如图23所示,无法网罗图像形成装置的所有颜色再现区域。特别是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单色,图像形成装置比图像投影装置的颜色再现范围更广。因此,不言而喻,即使使用在图像投影装置中无法再现的范围的颜色来校正表也无法提高精度。
因此,在实施例3中,其特征在于,对能够再现图像投影装置的范围内的输出纹样图像进行测色,对多维LUT进行校正。
(多维LUT的变更)
在实施例1、实施例2中,进行调整,使得基于浓度值来变更单色(一维)的γLUT,使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出图像为所希望的浓度。如果是某种程度的变动,则可以以上述结构进行充分的调整。但是,在寿命期末,交换定影器和2次转印相关部件时,即使由单色构成的一次色的浓度灰阶就像所希望的目标那样,对于重合了多个色的二次色、三次色等调色剂装载量多的纹样,有时也会从初始的目标变动。即,即使以浓度使各单色的灰阶特性保持一致,二次色和三次色的灰阶特性也不一致。在单色中,由于灰阶一致,不管怎样调整单色γLUT,也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使该二次色和三次色符合,有必要变更称作多维LUT(直接映像)的与ICC曲线相似的Lab→CMYK转换表。图24汇总来自PC的颜色处理流程。从PC等输入了CMYK、Lab、RGB图像的控制器103,使用由用户设定的颜色空间信息转换L′a′b′(输入多维LUT部2401)。在能够由L′a′b′以打印机122理解的CMYK颜色空间,使用输出多次色LUT转换成C′M′Y′K′。在本实施例中,变更上述输出多次色LUT。在由来自输出多次色LUT的C′M′Y′K′值,通过单色的LUT2403,变为C′M′Y′K′之后,通知给引擎部2404。
图25表示颜色立体。横轴表示彩度,纵轴表示亮度。是与色度坐标Lab对应的图。该立体,是表示在某Lab值时,以CMYK的某百分比形成图像的概念图。例如,红色的最大彩度Y100%、M100%的纹样,在a-b坐标的各+侧彩度最高。该值从Lab坐标来说,就是L47、a69、b42。即,是能够掌握当Lab的值为(L1、a1、b1)时,CMYK值以多少来形成图像的颜色立体。
基于该颜色立体,可以形成排出Lab值输入数据、输出CMYK数据的多维LUT。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如上述那样,变更所确定的多维LUT的值。例如,设L=70、a=30、b=30为红的中间色调,由此时的初始设定输出多维LUT,在CMYK值为C=0、M=50、Y=50、K=0时首先形成左边的纹样。使用图像投影装置计算此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色度值(使图像投影装置的RGB值变化直到一致,由RGB→Lab转换表计算纹样Lab)。该计算数据为L=65、a=35、b=25。从左边的色度可以知道M较强,即M的浓度较浓。因此,作为最初的L=70、a=30、b=30的输出CMYK值,从C=0、M=50、Y=50、K=0变更为C=0、M=45、Y=50、K=0。
通过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投影装置的颜色再现范围重叠的区域执行这样的流程,能够维持光点颜色或连续灰阶,能够使无法在单色一维表中一致的耐久变动的二次色的振动高精度地保持一致。
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进行浓度和颜色的校正,能够输出经过较长时间后浓度和颜色的变动少的稳定的图像。

Claims (20)

1.一种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包括:
由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上形成预定图像的步骤;
从光照射装置向薄片上的形成了上述预定图像的第1区域和其附近的第2区域对应地照射第1光、第2光的步骤;
在小于或等于预定的照度的条件下,调整上述第2光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实质上一致的步骤;以及
根据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得到的光量来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光和上述第2光是与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成补色关系的颜色的光;调整上述第2光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亮度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亮度实质上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可以使用黄色、青色、品红的色材来形成图像;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黄色时照射蓝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青色时照射红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品红时照射绿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光是白色光,上述第2光是再现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的多种光;调整上述多种光的至少一种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颜色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颜色实质上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可以使用黄色、青色、品红的色材来形成图像;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黄色时照射红光和绿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青色时照射蓝光和绿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品红时照射红光和蓝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校正从上述光照射装置向薄片照射的白色光的白色度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照度小于等于1.0勒克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用设置了观察窗的遮光装置来遮盖上述光照射装置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为了从上述光照射装置向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传送与光量对应的信息而连接上述光照射装置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上形成图像;
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向薄片上的形成了预定图像的第1区域和其附近的第2区域对应地照射第1光、第2光;
调整装置,在小于或等于预定的照度的条件下,调整上述第2光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特性实质上一致;以及
设定装置,根据由上述调整装置得到的光量来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形成了上述预定图像的薄片向上述光照射装置的光照射区域输送的输送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光和上述第2光是与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成补色关系的颜色的光;调整上述第2光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亮度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亮度实质上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可以使用黄色、青色、品红的色材来形成图像;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黄色时照射蓝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青色时照射红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品红时照射绿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光是白色光,上述第2光是再现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的多种光;调整上述多种光的至少一种的光量,使得来自上述第2区域的反射光的颜色与来自上述第1区域的反射光的颜色实质上一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可以使用黄色、青色、品红的色材来形成图像;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黄色时照射红光和绿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青色时照射蓝光和绿光,在上述预定图像的颜色为品红时照射红光和蓝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校正由上述光照射装置向薄片照射的白色光的白色度的校正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照度小于等于1.0勒克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了观察窗、遮盖上述光照射装置进行遮光的遮光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为了从上述光照射装置向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传送与光量对应的信息而连接上述光照射装置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连接装置。
20.一种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包括:
由图像形成装置在薄片上形成灰阶图案的步骤;
从图像投影装置向上述薄片投影参照图案的步骤;
通过比较上述薄片上的上述灰阶图案和上述参照图案来调整用于投影参照图案的光量的步骤;以及
根据在上述调整步骤中得到的光量来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条件的步骤。
CNB2005100554520A 2004-03-18 2005-03-17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28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78462A JP4217643B2 (ja) 2004-03-18 2004-03-18 画像濃度補正方法及び画像濃度補正システム
JP078462/2004 2004-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0630A true CN1670630A (zh) 2005-09-21
CN100432847C CN100432847C (zh) 2008-11-12

Family

ID=3498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54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2847C (zh) 2004-03-18 2005-03-17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53609B2 (zh)
JP (1) JP4217643B2 (zh)
CN (1) CN100432847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532A (zh) * 2010-12-20 2011-06-15 沈阳敏像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移动终端视频设备灰阶测试图卡及制备工艺
CN107040691A (zh) * 2015-10-19 2017-08-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伽马校正信息的更新方法
CN107786862A (zh) * 2011-12-28 2018-03-09 高原 一种方向矫正装置及投影发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7970B2 (ja) * 2004-01-30 2007-10-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75357B2 (ja) * 2005-07-11 2009-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8026879A (ja) * 2006-06-19 2008-02-07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方法
JP4437485B2 (ja) * 2006-09-29 2010-03-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センシング株式会社 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プログラム
JP4458099B2 (ja) * 2007-02-19 2010-04-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JP4375416B2 (ja) * 2007-03-09 2009-1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濃度補正方法
JP5188082B2 (ja) * 2007-03-26 201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機器の色変換定義の作成方法、作成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1158006B1 (ko) * 2007-08-07 2012-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기준광량 결정방법
JP4423322B2 (ja) * 2007-09-11 2010-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86887B2 (ja) * 2008-05-28 2010-1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380B2 (ja) * 2009-06-18 2014-01-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2413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794662B2 (ja) * 2009-07-31 2011-10-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判定方法
JP5462756B2 (ja) * 2010-09-27 2014-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色選択支援方法、色値取得方法、画像処理方法、色選択支援装置、色値取得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20209B2 (en) * 2010-10-14 2013-08-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rt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or measurement
JP5408278B2 (ja) * 2011-03-28 2014-02-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41973B2 (ja) * 2011-10-04 2014-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EP2595370A1 (en) * 2011-11-16 2013-05-22 Océ-Technologies B.V. Print engine for printing a print job using appropriate calibration data
JP6061459B2 (ja) * 2011-11-25 2017-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02321B2 (ja) * 2012-03-01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ユニット、測色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測色システムおよび測色方法
US8885215B2 (en) 2012-03-28 2014-1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lor calibration
JP2014033306A (ja) * 2012-08-02 2014-02-2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1963186B1 (ko) * 2012-11-12 2019-03-28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의 화상 형성 방법, 호스트 장치 및 그의 화상 형성 제어 방법, 화상 형성 시스템의 화상 형성 방법
JP6423625B2 (ja) * 2014-06-18 2018-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8207140A (ja) * 2017-05-30 2018-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キャナーおよびスキャンデータの生産方法
JP2019220768A (ja) * 2018-06-15 2019-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9220766A (ja) 2018-06-15 2019-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9933A (en) 1973-10-29 1999-0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76744B2 (ja) 1993-10-29 2002-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07203229A (ja) 1993-12-30 1995-08-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87193B2 (ja) 1996-06-05 2005-08-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3536564B2 (ja) 1997-01-06 2004-06-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93089A (ja) 1997-01-17 1998-07-28 Suzuki Motor Corp 円筒部品内面のはんだ付け方法
US6215562B1 (en) 1998-12-16 2001-04-10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Visual calibration
US6611666B2 (en) 2001-06-15 2003-08-26 Nexpress Solutions Llc Densitometer with improved accuracy for use in colo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1385340A3 (en) * 2002-07-23 2005-08-10 NEC Viewtechnology, Ltd. Color adjusting method for projector
US7001038B2 (en) * 2003-01-10 2006-02-21 Bock Joel 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ject viewing, observation, insp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532A (zh) * 2010-12-20 2011-06-15 沈阳敏像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移动终端视频设备灰阶测试图卡及制备工艺
CN102098532B (zh) * 2010-12-20 2012-10-17 沈阳敏像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移动终端视频设备灰阶测试图卡及制备方法
CN107786862A (zh) * 2011-12-28 2018-03-09 高原 一种方向矫正装置及投影发射装置
CN107786862B (zh) * 2011-12-28 2020-04-07 深圳市随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向矫正装置及投影发射装置
CN107040691A (zh) * 2015-10-19 2017-08-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伽马校正信息的更新方法
CN107040691B (zh) * 2015-10-19 2019-08-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伽马校正信息的更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06928A1 (en) 2005-09-22
JP4217643B2 (ja) 2009-02-04
JP2005269220A (ja) 2005-09-29
CN100432847C (zh) 2008-11-12
US7453609B2 (en) 2008-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0630A (zh)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303807C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28723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93270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144447C (zh) 图像系统中的彩色校正装置和方法
CN1890987A (zh) 投影仪颜色校正方法
CN1625220A (zh) 图像形成装置、校正方法及其程序
CN1210629C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37406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53444C (zh) 图象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1882C (zh) 投影图象显示装置和校正其色不均匀性的方法
CN1625221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案形成方法及其程序
CN100341045C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237407C (zh)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745570A (zh) 使用设备相关显示简档的颜色校正
CN167117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校正方法及其程序
CN1625222A (zh) 图像形成装置、校正方法及执行程序
CN1959549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336584A (zh) 环境适应型图像显示系统和信息存储媒体
CN1460919A (zh) 投影式图像显示系统、投影仪、信息存储介质和投影方法
CN1909595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922861A (zh)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CN1464736A (zh) 成像区域包括多个区域的成像传感装置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CN101046885A (zh) 错位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637641A (zh) 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