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7920A -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7920A
CN1647920A CN200510005105.7A CN200510005105A CN1647920A CN 1647920 A CN1647920 A CN 1647920A CN 200510005105 A CN200510005105 A CN 200510005105A CN 1647920 A CN1647920 A CN 1647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mentioned
special look
ink
k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5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6696C (zh
Inventor
土屋兴宜
鹫见尚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4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7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66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66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4Conversion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to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ome of which represent particular mixed colours, e.g. for textile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为了使打印机的色再现范围接近正片的色再现范围,仅使特殊色记录材料与其他颜色的记录材料同量地施加是不够的,特别地,对于与正片的色再现范围的间距较大的特殊色,必须考虑其显色特性,使之与其他颜色的记录材料成为不同的施加量。因此,在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与这些基本色的色调不同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至少使1种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提供量比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多。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详细地说,涉及使用与基本色的色调不同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作为记录材料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的普及,作为图像形成终端的记录装置也正快速发展和普及。并且在各种记录装置中,使墨水从喷嘴排出,并在纸、布、塑料片、OHP用片等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以其低噪声的非击打式的记录方式、高密度且高速的记录动作、可容易地适合彩色记录、价廉等极其优异的优势,成为当今个人用途的记录装置的主流。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基本上是用作为打印的三原色的黄色、品红及青色的墨水,利用减法混色进行颜色再现。也即是,例如通过黄色和品红的混色可形成橙色到红色的区域的图像,通过黄色和青色的混色可形成绿色区域的图像,通过品红和青色的混色可形成蓝色到紫色的区域的图像。
喷墨记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记录的高分辨率化、高像质化、彩色化、以及价廉化,另外还有个人计算机和数码相机(除单独实现该功能的设备外,还包括其他装置例如与便携式电话一体化的设备)的普及,也为使记录装置普及到个人用户而产生很大效果。但是,随着这样的广泛普及,个人用户也要求像质的进一步提高,为与此相适应,实施了各种改善。
例如,除上述三原色的墨水外还使用黑色的墨水,另一方面从黄色、品红及青色各色的数据Y、M及C中抽取出黑色成分并替换为黑色,进而除去替换量的C、M、Y的颜色成分,通过进行这种UCR处理,来谋求从对比性的提高到中性色的稳定再现,这也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除黄色、品红、青色以及黑色墨水之外,使用淡青色(浅青色)和淡品红(浅品红)等墨水,由此降低墨水命中到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墨点的颗粒感,并提高灰阶特性的方案。进而,在日本特开2003-3971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3-80682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对淡青色和淡品红分配比其他墨水色多的灰阶数,除通过淡墨水的使用而得到的高亮部的颗粒感降低外,还谋求在浓淡墨水混合存在的中浓度部颗粒感也降低。但是由于使用黄色、品红及青色的3色(或者再加上黑色的4色)的墨水,或者作为这些颜色的同系色的淡墨水,在颜色再现上存在极限,因此提出了使用这些颜色以外的颜色的墨水的方案。
例如,在印刷或印染等商业领域中,有时使用被称为“特殊色”的颜色的墨水。但这些是表现大量制造的特定图像中的特定颜色(例如金属色或钴蓝色等用上述4种颜色或其同系色不能表现或较难表现的颜色)所专用的,并不注重于通用性。
与此不同,作为应对广泛的图像形成的颜色,还提出了除上述黄色、品红及青色外,还使用在色调空间中具有各中间色调角的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墨水等,提高显色性(color development),扩展色再现区域的方案。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69176号公报中,以在打印机等中扩展色域提高精确度、且颜色再现为高像质的图像为目的,公开了如下技术:将电视图像信号RCRT、GCRT、BCRT,通过3维LUT(对照表)色变换成C’、M’、Y’色后,由运算器通过使用了预先确定的3个变量的分配(distribution)函数,分配成6原色数据C、M、Y、R、G、B,用该6种颜色的记录材料进行记录。
在日本特开2001-138552号公报中,公开了以扩大色再现区域为一个目的,使用在色调空间上、位于Y与M的中间区域的橙色墨水,以及位于黄色和青色的中间区域的绿色墨水的技术。
进而,在日本特开2003-34675号公报中,也公开了以扩大色再现区域为目的,使用在色调空间上、位于Y与M的中间区域的橙色墨水、位于黄色和青色的中间区域的绿色墨水、以及位于品红和青色的中间区域的紫色墨水的技术。
另外,鉴于记录装置的大范围普及产生了提高像质的要求,通过为与此相适应所实施的改善而产生了新的需求,还据此要求进一步提高像质这样的连锁情况,考虑会明确要求大大超过照片像质的像质。
达到大大超过照片像质的像质,对于再现鲜艳、透明感及立体感是极为有效的,因此,接近形成在正片(positive film)上的图像的方法是1种方向。在正片上形成的图像是通过使光从背面透过而作用于人的视觉的透过图像,因此可以认为是感觉透明感和立体感的物品。并且,认为通过利用反射图像来表现视觉上与透过图像同等的透明感和立体感的像质,进一步提高像质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首先本发明人对形成在正片上的图像和用色再现区域较广的打印机形成的图形进行了比较。下面说明其一个例子。
图1是将喷墨记录装置和正片的Gamut绘制在CIE-L*a*b*的a*b*平面上的图。该图中,实线包围的实体表示的是喷墨打印机的Gamut,用点表示的是正片的Gamut。由图可知,在从Y到R区域、G区域、B区域中,正片的Gamut比喷墨打印机的Gamut要大。
图2A和图2B是用于说明图1的Gamut数据的计算情况的图。图2A中,正片的Gamut数据是将山岳照片(夕阳)、风景(海、山)、花、鱼类、鸟类、蝶类、民族服装、以及计算机图形这8类共计84点的正片扫描后得到的数据。此处,作为扫描器,使用了Hidelberg公司产的Nexscan F4200,所使用的色空间是Wide GamutRGB。所谓Wide Gamut RGB,是白色点为D50,RGB三原色的xy色度坐标的值,R为(0.73,0.27),G为(0.12,0.83),B为(0.16,0.02)。从该Wide Gamut RGB向XYZ的变换式为:
X=0.7165×R+0.1010×G+0.1468×B
Y=0.2587×R+0.7247×G+0.0166×B
Z=0.0000×R+0.0512×G+0.7739×B
从该XYZ向L*a*b*的变换式,使用了CIE所规定的式子。
另外,在图2B的喷墨记录装置的Gamut数据的计算中,作为记录装置,使用了佳能公司产的PIXUS950i,对于在该公司制造的记录纸PR-101上打印了彩色纹样的结果,使用Gretag Macbeth公司制造的Spectro Lino进行测色。此处使用的打印机是除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外还使用淡青色及淡品红来进行图像形成的打印机,其Gamut比从上述图2A所示的所谓银盐照片的正片(以下简单地称为正片)得到的记录物的Gamut要小。由图1可知,特别是红色、绿色、蓝色等特殊色的区域的色再现范围不足。
因此,以与其他色的记录材料(例如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相同的施加(applied)量增加了上述特殊色的记录材料(这里是红色墨水、绿色墨水)来进行颜色再现。于是,在红色、绿色区域中,尽管色再现范围较广,但没有涉及到正片的色再现范围,另外,与正片的色再现范围的间距因各颜色而不同。根据实验,比起红色区域,绿色区域的上述间距较大。即使没涉及到正片的色再现范围,也必须为更接近该色再现区域而努力。
由此,为使打印机的色再现范围接近正片的色再现范围,仅仅通过与其他色记录材料相同地加入特殊色的记录材料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与正片的色再现范围的间距较大的特殊色,必须考虑其特性使之成为与其他色的记录材料不同的施加量。
像这样,本发明人以形成在正片上的图像为目标,为了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在a*b*平面上适当地扩大色再现区域,且实现透明感和立体感的再现性高的像质,仅仅通过与其他色墨水相同地加入用于扩大色再现范围的特殊色墨水是不够的,认识到进行适于特殊色记录材料的优选的图像设计(这里,所谓图像设计,包括具有适当的特性(亮度或彩度)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选择、发挥了该特殊色记录材料的特性的最佳图像处理、点配置处理等)是非常有效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进行使用了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佳图像设计(这里,所谓图像设计,包括具有适当的特性(亮度或彩度)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选择、发挥了该特殊色记录材料的特性的最佳图像处理、点配置处理等),如正片图像那样,可实现写实性高、鲜艳、颗粒感优异的图像记录、即与照片像质同等或更高的像质的记录。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为此,考虑了特殊色的显色特性,比起将特殊色的记录材料与其他色记录材料相同地加入后所得到的色再现范围,可实现更高彩度的色再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使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可用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表现的预定颜色时,超过对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设定的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提供量地、提供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
为此,优选为在形成可由夹着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所呈现的色调角的2种基本色表现的预定色调的最大彩度的颜色时,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超过对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设定的最大提供量。进而,优选为在形成表示上述最大彩度的颜色时,除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之外,还使用上述2种基本色。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步骤,通过对多值的RGB数据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与上述图像形成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对应的2值数据;提供步骤,基于上述生成的2值数据,向上述记录介质提供上述记录材料;其中,在上述生成步骤中,进行上述2值数据的生成,使得对于可由夹着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所呈现的色调角的2种基本色表现的色调的预定颜色,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对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设定的最大提供量多。
另外,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优选为是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能够表现比通过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而在记录介质上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更高的亮度或彩度的至少一者,并且呈现由上述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
另外,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优选为是从下述记录材料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记录材料,所述记录材料组中包括,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呈现通过上述品红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红色记录材料、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品红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蓝色记录材料。
另外,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优选为作为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特殊色记录材料,除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之外,还包括与该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色调不同的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被设定得比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少。进一步,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优选为包括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包括呈现通过上述品红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红色记录材料。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至少使用青色和品红记录材料,以及呈现在CIE-L*a*b色空间中、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呈现由上述青色和黄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表现的色调的预定颜色时,超过分别对上述青色和黄色记录材料设定的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提供量地、提供上述绿色记录材料。
另外,本发明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使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呈现通过上述3种基本色中的2种的组合而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生成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而使用的像素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步骤,基于与1个像素对应的RGB数据,生成与形成该1个像素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对应的像素数据;其中,在上述生成步骤中,在生成与呈现可通过上述3种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预定的2种基本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表现的预定色调的最大彩度的颜色对应的像素数据时,生成包含与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的像素数据,使得呈现通过上述预定的2种基本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预定的上述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多。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生成与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以及与不同于该基本色的色调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用于表示使用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表现的预定颜色的数据时,生成与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使得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多。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生成与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以及与呈现由上述3种基本色中的预定的2种基本色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在生成通过夹着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所呈现的色调角的上述预定的2种基本色可表现的预定色调的最大彩度的颜色的数据时,生成与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使得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多。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处理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提供装置,基于由上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数据,使得从喷墨记录头提供记录材料。
根据本发明,使特殊色记录材料的色再现范围接近正片的色再现范围,从而能得到正片那样的颜色鲜艳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得到比使期待高显色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与其他颜色的记录材料等量地施加时所得到的色再现范围更高的彩度的色再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喷墨记录装置和正片的Gamut绘制在CIE-L*a*b*的a*b*平面上的图。
图2A和图2B是用于说明图1的Gamut数据的计算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色分解LUT的概念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色分解数据的整体而被再现的色域(Gamut)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特殊色记录噪声、基本色记录噪声各自的墨水排出量发生变化时的、通过第1实施方式的色分解数据的整体而被再现的色域(Gamut)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色分解LUT中的WHITE-RED-BLACK线上的网格点数据的色分解数据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色分解LUT中的YELLOW-RED-MAGENTA线上的网格点数据的色分解数据的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色分解LUT中的WHITE-GREEN-BLACK线上的网格点数据的色分解数据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色分解LUT中的YELLOW-GREEN-CYAN线上的网格点数据的色分解数据的图。
图11是在L*a*b*空间的亮度L*和彩度C*的平面上,示意性地表示由特殊色Green墨水单色构成图5所示的色调G的基本(primary)色时、与由Cyan墨水和Yellow墨水组成的2次色时的色再现区域的不同的图。
图12A是表示再现与Red墨水(虚线)同等的色调及亮度的非特殊色系的色分解(细实线)的图。图12B是在亮度(L*)-彩度(C*)平面上、表示了由图12A所示的Red墨水(虚线)所再现的颜色再现域(虚线)、图12A所示的非特殊色系的色分解(细实线)所再现的颜色再现域(细实线)、以及对应的色调的正片的再现域(单点划线)的示意性的比较图。
图13A是表示再现与Green墨水(虚线)同等的色调及亮度的非特殊色系的色分解(细实线),以及超出可用其他色记录的提供量地提供作为本发明特征的特殊色墨水时(双点划线)的色分解的图。图13B是在亮度(L*)-彩度(C*)平面上、表示由图13A所示的Green墨水(虚线)所再现的颜色再现域(虚线)、图13A所示的非特殊色系的色分解(细实线)所再现的颜色再现域(细实线)、对应的色调的正片的再现域(单点划线)、超出可用其他色记录的施加量地提供作为本发明特征的特殊色时(双点划线)的颜色再现域、以及虽为非特殊色系但记录喷嘴的墨水排出量较大时的颜色再现域(粗实线)的示意性的比较图。
图14是在亮度(L*)-彩度(C*)平面上、对于WHITE-GREEN-K线,表示非特殊色系的色分解(细实线)的颜色再现域(细实线)、对应的色调的正片的再现域(单点划线)、超出可用其他色记录的提供量地提供作为本发明特征的特殊色时(粗虚线)的颜色再现域、以及与可用其他色记录的提供量等量地提供以往的特殊色时(细虚线)的颜色再现域的示意性的比较图。
图1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半色调处理部的框图。
图16是说明半色调处理部的功能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图像扫描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8是表示累积误差存储器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9是表示由负责打印控制的打印控制信息和打印图像信息(也称为打印图像数据)构成的打印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半色调处理前的具有预定灰阶值的图像和半色调处理后的被量化了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配置模式化处理中变换的针对输入等级的输出图形的图。
图2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适用的头盒式组件上安装了墨箱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3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适用的头盒式组件的分解斜视图。
图2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适用的头盒式组件中的记录元件基板上的记录喷嘴列配置的正面图。
图25是表示随着制造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适用的记录头的记录喷嘴而产生的排出量分布的图。
图26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可适用的记录装置的斜视图。
图27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可适用的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斜视图。
图28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可适用的记录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符合人的视觉特性的色空间)
在本说明书中,在比较颜色再现域、决定色调时,使用了CIE-L*a*b*空间作为符合人的视觉特性的色空间,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XYZ、CIE-L*a*b*、L*u*v*、芒塞尔色标系统、Yxy、L*C*h*等任意的色空间。由本说明书所述的CIE-L*a*b*色空间已确定的部分,当然也可以使用上述CIE-L*a*b*色空间以外的色空间来确定。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特殊色”,广义上指与作为基本色记录材料的黄色、品红、青色的色调不同的颜色。狭义上指在CIE-L*a*b*色空间中,能够表现比通过品红、黄色、青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在记录介质上的色再现区域高的亮度或彩度的至少一者、且表示由上述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颜色,或者,指在CIE-L*a*b*色空间中,能够表现比通过品红、黄色、青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在记录介质上的色再现区域高的亮度和彩度、且表示由上述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颜色。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上述狭义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但也可以使用广义的“特殊色”记录材料。
(施加量)
本说明书中,所谓“施加量”是指由单色墨水提供给每单位区域(例如对应1个像素的区域)的墨水提供量。总施加量是指根据色分解表而使用的墨水所有种类的施加量的总量。此外,(墨水)占空比(duty)、(墨水)付与量、(墨水)喷涂量等也被同义使用。
[第1实施方式]
(打印系统概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通过青色、品红、黄色、黑色的基本色墨水和淡青、淡品红的浅墨水、红色、绿色的特殊色墨水来进行打印,因此使用了排出这8种颜色的墨水的记录头。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由使用该特殊色墨水的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和作为主装置的个人计算机(PC)构成。
作为在主装置的操作系统上动作的程序,有应用程序和打印机驱动器。应用程序J0001执行生成由打印机打印的图像数据的处理。该图像数据或进行编辑等之前的数据,可经由各种介质而取入PC。本实施方式的PC首先可通过CF卡取入由数码相机拍摄的例如JPEG格式的图像数据。另外,也可取入由扫描器读取到的例如TIFF格式的图像数据或存储在CD-ROM中的图像数据。进而还可以经互联网取入网页上的数据。这些被取入的数据显示在PC的显示器上,通过应用程序J0001进行编辑、加工等,生成例如sRGB标准的图像数据R、G、B。接着,根据打印指示,将该图像数据传送到打印机驱动器。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驱动器,作为其处理,有前段处理J0002、后段处理J0003、γ校正J0004、半色调处理J0005、以及打印数据生成处理J0006。前段处理J0002进行色域(Gamut)的映射。本实施方式的前段处理J0002使用以将由sRGB标准的图像数据R、G、B再现的色域映射到由本打印系统的打印机再现的色域内的关系为内容的3维LUT,对其并用插值运算,进行将8比特的图像数据R、G、B变换成打印机色域内的数据R、G、B的数据变换。后段处理J0003基于上述色域的进行了映射的数据R、G、B,进行求取与再现该数据所表示的颜色的墨水组合对应的色分解数据Y、M、C、K、lc、lm、R、G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处理与前段处理相同,对3维LUT并用插值运算而进行。γ校正J0004对由前段处理J0003求得的色分解数据的各色的数据,进行其灰阶值变换。具体地说,通过使用与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打印机的各色墨水的灰阶特性相应的1维LUT,进行使上述色分解数据与打印机的灰阶特性建立线性关联的变换。半色调处理J0005对8比特的色分解数据Y、M、C、K、lc、lm、R、G分别进行变换成4比特数据的量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误差扩散法将8比特的数据变换成4比特的数据。该4比特数据是成为用于表示记录装置中的点配置的模式化处理中的配置模式的索引的数据。最后,通过打印数据生成处理J0006,生成在以上述4比特的索引数据为内容的打印图像数据中加入了打印控制信息的打印数据。此外,上述应用程序和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依照这些程序由CPU执行。此时,程序从ROM或硬盘上被读出使用,另外,在该处理执行时RAM被用作工作区。
记录装置,关于数据处理,进行点配置模式化处理J0007和掩模数据变换处理J0008。点配置模式化处理J0007对与实际的打印图像对应的每个像素,按照与作为打印图像数据的4比特的索引数据(灰阶值信息)对应的点配置模式,进行点配置。这样,通过对用4比特数据表现的各像素,分配与其像素的灰阶值对应的点配置模式,对像素内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定义点的ON·OFF,并对1个像素内的各区域配置“1”或“0”的排出数据(2值数据)。这样得到的1比特的排出数据,通过掩模数据变换处理J0008进行掩模处理。即,用于由记录头通过多次扫描而完成预定宽度的扫描区域的记录的各扫描排出数据,通过使用了与各扫描对应的掩模的处理而被生成。每次扫描的排出数据Y、M、C、K、lc、lm、R、G在适当的时间被送往头驱动电路J0009,由此,记录头J0010被驱动并按照排出数据排出各种墨水。此外,记录装置中的上述点配置模式化处理和掩模数据变换处理,使用这些处理专用的硬件电路,在构成记录装置的控制部的CPU的控制下被执行。通过以下说明可以明确,这些处理既可以依照程序由CPU执行,也可以由PC中的例如打印机驱动器执行,在适用本发明的基础上不必拘泥于这些处理的形式。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是使用红色、绿色作为特殊色的。这些特殊色墨水,优选能够表现比由基本色墨水的黄是、品红、青是中的2种混色而生成的2次色的相同色调的颜色更高的彩度及亮度的墨水,但是也不限于此,只要是能表现比上述2次色更高的亮度或更高的彩度中的至少一者的墨水就可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优选使用的“特殊色”是指,在CIE-L*a*b*色空间中,能够表现比通过品红、黄色、青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在记录介质上的色再现区域的亮度或彩度的至少一者高、且表示由上述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颜色。进而,更好的是能表现比上述色再现区域高的亮度和彩度的颜色。
本实施方式的特殊色的红色墨水,是可实现例如比显示器等的sRGB标准的输入图像数据R、G、B所能再现的色空间更高的彩度或亮度之中至少一个的颜色。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墨水作为记录材料的打印机,但通过以下的说明能够明确,对于使用调色剂等其他记录材料的打印机、复印机等,除墨水所固有的说明之外也是适合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作为记录材料的墨水,用Cyan、LightCyan、Yellow、Magenta、LightMagenta、Black、Red、Green等英文来标记,或者用青色、淡青色、黄色、品红、淡红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等中文来标记,将颜色或其数据、以及色调以C、lc、M、lm、Y、K、R、G、B等英文大写字母的1个字母或者其与英文小写文字的1个字母的组合来表示。即,C表示青色或其数据及色调,M表示品红色或其数据及色调,Y表示黄色或其数据及色调,K表示黑色或其数据及色调,R表示红色或其数据及色调,G表示绿色或其数据及色调,B表示蓝色或其数据及色调。另外,纸白色标记为White或W。
进而,本说明书中的“像素”是指能用灰阶表示的最小单位,是成为多个比特的多值数据的图像处理(上述前段、后段、γ校正、半色调处理等处理)的对象的最小单位。另外,如后述那样,在半色调处理中,1个像素对应于由2×4、或2×8等的M×N的矩阵构成的图形,将该1个像素内的各矩阵定义为区域。该“区域”是定义点的ON·OFF的最小单位。与此相关联,上述前段、后段、γ校正中所说的“图像数据”,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像素的集合,各像素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8比特的灰阶值为内容的数据,半色调处理中所说的“像素数据”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像素数据本身,在本实施方式的半色调处理中,以上述的8比特灰阶值为内容的像素数据被变换成以4比特的灰阶值为内容的像素数据(索引数据)。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处理框或要素。
(前段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J0002的前段处理,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使用了LUT的网格点数据的读出和基于此的插值处理,变换来自应用程序的8比特输入数据R、G、B,生成能得到适当的再现色的色校正数据(=后段R’、G’、B’)。此处,例如为得到sRGB显示器的颜色再现等所希望的照片像质的颜色再现,使用色域映射(GamutMapping)技术,进行使由后段处理实现的图5中虚线及实线所表示的特殊色系统中的打印机的色再现区域,在L*a*b*等的均匀色空间上与适当的颜色目标连接的彩色映射处理。作为此处使用的色域映射技术、用于表的插值的插值技术,只要适当使用公知的技术即可。另外作为前段处理的方式,不必是表形式,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线形、非线形的颜色校正函数来进行前段处理。
(后段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后段处理,如图3所述那样,通过使用了LUT的网格点数据的读出和基于此的插值运算,变换输入数据R’、G’、B’并生成色分解数据C、M、Y、K、lc、lm、R、G。在图4中表示其概要的LUT,作为该网格点数据,是保存了用于实现下述灰阶值到色域的色分解数据。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色分解数据的整体所再现的色域(Gamut)的图,表示了CIE L*a*b*空间中的1个a*b*平面。
该图中,实线表示的6角形(由CMYRGB这6个色调所包围的区域),表示由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Cyan、LightCyan、Yellow、Magenta、LightMagenta、以及Black的各色墨水所能够表现的色域,另外,虚线表示除这些墨水外还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特殊色墨水Red及Green时所能够表现的扩大了的色域。在该色域中,色调Rs、Gs分别是特殊色墨水Red、Green的色调。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特殊色墨水被选择为,其色调Rs、Gs分别存在于色调Y与R之间、色调G与Y之间。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特殊色墨水的Red、Green,分别与在没有使用特殊色墨水的非特殊色系墨水系统中实现的相同色调的颜色相比较,能实现更高的亮度及彩度的色域,详细内容如下述那样。本说明书中,所谓特殊色记录材料的“彩度较高”或者“亮度较高”,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以该意义被使用的。这样,通过较高的彩度及亮度,能够再现比使用上述墨水系统时的色域扩大了的色域。以下将对如下问题进行说明,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殊色墨水Red和Green是怎样被使用的,也即在LUT的网格点上,与Red墨水对应的色分解数据R、与Green墨水对应的色分解数据G分别是怎样被设定的,其结果,色域是怎样被扩大的。如上述那样,特殊色墨水系统中的颜色再现范围,以往就是利用特殊色记录材料的颜色再现特性较大。因此,首先针对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Red墨水、Green墨水及其颜色再现特性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在对颜色再现特性进行说明时,只要没有特殊说明,都是针对使用了记录头的墨水排出量相当于图25的虚线所表示制造偏差的中心值的头时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25是表示排出量的制造偏差的图,位于比点线所表示的排出量中心偏右侧的位置时,表示是排出量相对较多的头,相反,位于比排出量中心偏左侧的位置时,表示是排出量相对较少的头。
〔关于墨水特性〕
[墨水的成分]
可优选适用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作为基本色的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墨水,和作为特殊色的红色、绿色墨水,作为必要的构成要素,包含色材。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基本色(除黄色、品红以及青色的三原色外还有黑色)墨水中使用的色材,可以使用染料或者颜料。其中,染料在亮度较高的颜色的再现方面较优异,因而可以优选使用。同样,作为特殊色(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墨水中使用的色材,也可以使用染料或者颜料。其中,染料在亮度较高的颜色的再现方面较优异,因而可以优选使用。
特别地,与色材凝结在记录介质表面的墨水(颜料类墨水这方面的倾向较强)相比,更为优选的是使用所付着的墨水向记录介质浸透的墨水(染料类墨水这方面的倾向较强)。前者是,入射光几乎在之后付着的最上面的墨水层全被反射掉,与此不同,后者是,入射光在形成于记录介质内部的各色墨水层被反射,因此能够期待具有立体感和透明感的效果。
作为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基本色墨水和特殊色墨水的色材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材料,选择适合上述条件的材料。
青色色材
C.I.直接蓝(Direct Blue):1,15,22,25,41,76,77,80,86,90,98,106,108,120,158,163,168,199,226,307
C.I.酸性蓝(Acid Blue):1,7,9,15,22,23,25,29,40,43,59,62,74,78,80,90,100,102,104,112,117,127,138,158,161,203,204,221,244
黄色色材
C.I.直接黄(Direct Yellow):8,11,12,27,28,33,39,44,50,58,85,86,87,88,89,98,100,110,132,173
C.I.酸性黄(Acid Yellow):1,3,7,11,17,23,25,29,36,38,40,42,44,76,98,99
品红色材
C.I.直接红(Direct Red):2,4,9,11,20,23,24,31,39,46,62,75,79,80,83,89,95,197,201,218,220,224,225,226,227,228,229,230
C.I.酸性红(Acid Red):6,8,9,13,14,18,26,27,32,35,42,51,52,80,83,87,89,92,106,114,115,133,134,145,158,198,249,265,289
C.I.食物红(Food Red):87,92,94
C.I.直接紫(Direct Violet):107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2-06934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结构的化合物。
黑色色材
C.I.直接黑(Direct Black):17,19,22,31,32,51,62,71,74,112,113,154,168,195
C.I.酸性黑(Acid Black):2,48,51,52,110,115,156
C.I.食物黑(Food Black):1,2
炭黑(Carbon Black)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国际公开WO00/4345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结构的化合物。
红色色材
C.I.酸性橙(Acid Orange):7,10,33,56,67,74,88,94,116,142
C.I.酸性红(Acid Red):111,114,266,374
C.I.直接橙(Direct Orange):26,29,34,39,57,102,118
C.I.食物黄(Food Yellow):3
C.I.反应橙(Reactive Orange):1,4,5,7,12,13,14,15,16,20,29,30,84
C.I.分散橙(Disperse Orange):1,3,11,13,20,25,29,30,31,32,47,55,56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适当地混合了上述黄色色材和品红色材的材料等。
绿色色材
C.I.直接蓝(Direct Blue):1,15,22,25,41,76,77,80,86,90,98,106,108,120,158,163,168,199,226,307
C.I.酸性蓝(Acid Blue):1,7,9,15,22,23,25,29,40,43,59,62,74,78,80,90,100,102,104,112,117,12
C.I.食物黄(Food Yellow):3
另外还可以使用适当地混合了下述色材的材料。
C.I.酸性绿(Acid Green):5,6,9,12,15,16,19,21,25,28,81,84
C.I.直接绿(Direct Green):26,59,67
C.I.食物绿(Food Green):3
C.I.反应绿(Reactive Green):5,6,12,19,21
C.I.分散绿(Disperse Green):6,9
另外,淡青色色材可以使用与青色色材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与之不同的色材,同时,可以适当使用相对于组合使用的青色,是色材浓度相对较低的墨水、且适合其他记录、往复方面的条件的材料。此外,淡品红的情况也大致与淡青色的相同。
进而,根据需要,例如在个人用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墨水中,除作为载体成分的水之外,从可靠性方面考虑,可以使之含有用于防止干燥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保湿剂、界面活性剂、PH调整剂、防腐剂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的色材的一例,表示了上述色材,但是使本发明有效的色材的组合并不限于上述材料,也可使用上述以外的色材。
[墨水的颜色再现特性]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Red墨水的颜色再现特性,与混合使用Magenta、LightMagenta及Yellow墨水的非特殊色系的颜色再现特性比对着进行说明。
图12A是表示图4的W(RGB=0xFFFFFF)-R(RGB=0xFF0000)线的色分解的图,图12B是在L*(亮度)-C*(彩度)平面上表示通过该色分解表实现的颜色再现的图。
使用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的墨水系统,为了尽量接近图12A中虚线所示的使用红色墨水时的色调、亮度线(图12B中的虚线),如图12A中实线所示的Magenta、LightMagenta以及Yellow那样地构成。由于此时的特殊色系统(Red)与非特殊色系统(M、lm、Y)的色再现区域分别如图12B中的虚线、实线那样,因此通过使用特殊色墨水,能够得到通过非特殊色墨水所无法达到的高亮度且高彩度的颜色再现。进而,通过使用该特殊色墨水(Red),实现了大致覆盖图12B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正片的色再现区域的色再现区域。
图13A是表示图4的W(RGB=0xFFFFFF)-G(RGB=0x00FF00)线的色分解的图,图13B是在L*(亮度)-C*(彩度)平面上表示了通过该色分解表实现的颜色再现的图。
同样地,对于绿色墨水的颜色再现特性,为了尽量接近图13A中虚线所示的使用Green墨水的色调、亮度线(图13B中虚线),如图13A中实线所示的Cyan、LightCyan以及Yellow那样地构成。由于此时的特殊色系统(Green)与非特殊色系统(G、lc、Y)的色再现区域分别如图13B中虚线、细实线那样,因此通过使用特殊色墨水,能够得到通过非特殊色墨水所无法得到的高彩度的颜色再现。但是,可知通过使用该Green墨水所取得的颜色再现效果与使用Red墨水所取得的效果相比相对较小,且不仅无法达到作为目标的图13B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正片的颜色再现范围,而且与正片的颜色再现范围存在比较大的间距。
该图13B的虚线所示的色再现区域,是用图25所示的排出量中心的头排出Green墨水,并将其最大施加量设定为与其他色墨水的最大施加量相同时的色再现区域。因此,根据该图13B,可知即使增加了可期待色再现区域的扩大效果的Green墨水,将该Green墨水设定成与其他墨水相同的施加量,终究没有达到正片的颜色再现范围,无法充分地达到接近正片的颜色再现范围的目的。
此外,如之前图25中说明过的那样,记录头的排出量存在制造偏差。因此,既有在非特殊色系打印机中,位于图25的排出量中心右侧的排出量大的记录头被用作Cyan和Yellow用的记录头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在特殊色打印机中,位于图25的排出量中心左侧的排出量小的记录头被用作Green、Cyan以及Yellow用的记录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果在a*b*平面上表示各色再现区域,则成为与图6中的“非特殊色系(排出量大)”对应的粗线、与“使用G墨水的系(排出量小)”对应的圆点线,因此两者的颜色再现范围不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即使在特殊色系打印机中使用的头是排出量中心的头,其色再现区域也仅成为与图6中的“使用G墨水的系(排出量中心)”对应的虚线,仍然没有与排出量大的非特殊色系打印机的颜色再现范围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同样的情况也可以从图13B掌握,使用排出量中心的头的特殊色系的颜色再现范围(图13B的虚线所示的颜色再现范围),与使用排出量大的头的非特殊色系的颜色再现范围(图13B的粗线所示的颜色再现范围)没有大的差异。这样,由于存在排出量偏差的缘故,即使是使用特殊色墨水的特殊色系,也产生其颜色再现范围与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的颜色再现范围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考虑到由于制造偏差,不能充分地向用户提供特殊色系系统的优点的情况。
因此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如图13A那样比其他颜色的墨水更多量地使用Green墨水。详细地说,将Green墨水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施加量设定为比其他颜色的墨水要多。这样,可以将绿色区域的色再现区域扩大为图13B的点划线那样,能取得与正片的颜色再现范围非常接近的高彩度的颜色再现。
〔后段处理中使用的色分解表〕
接着上述的墨水颜色再现特性,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后段颜色处理中使用的色分解表的结构。以下仅对使用特殊色墨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Red墨水和Green墨水)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其他部分与公知的非特殊色系(例如C M Y K lc lm的6色系)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针对图4所示的色空间整体,分别对由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线设定1维的色分解表,对于除此之外的部分,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3-80682号公报所公开的公知的表插值技术,进行插值并求取各网格点的值。
〔在使用Red墨水的区域的色分解〕
首先,说明使用了红色墨水的色分解。
红色墨水在图4的W(RGB=0xFFFFFF)-R(RGB=0xFF0000)-K(0x000000)线和Y(RGB=0xFFFF00)-R(RGB=0xFF0000)-M(RGB=0x00FF)线将其插值而求得的WYRM-K的四棱锥的区域内被使用。
在W-R-K线中,为了产生Red墨水的高亮度且高彩度的显色,如图7所示,从白色(W)点向Red点(RGB=0xFF0000)依次增加Red墨水,在从Red点到黑色(K)点之间,迅速减少Red墨水而较多使用亮度较低的Magenta、Yellow墨水。
另外,对于Y-R-M线,如图8所示,从Yellow点(RGB=0xFFFF00)向期待Red墨水的显色效果的Red点,较多使用Red墨水,从Red点向Magenta(RGB=0xFF00FF)点减少Red墨水。这样,如图5所示,在a*b*平面中的色调Y-Rs-R间,相对于实线表示的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统的颜色再现,能够构成如虚线那样可进行色域扩大的色分解表。
〔使用绿色墨水的区域的色分解〕
其次,详细说明与其他颜色(例如上述的Red墨水、Cyan墨水、Magenta墨水及Yellow墨水)相比更多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绿色墨水时的色分解。Green墨水在图4的W(RGB=0xFFFFFF)-G(RGB=0x00FF00)-K(0x000000)线和Y(RGB=0xFFFF00)-G(RGB=0x00FF00)-C(RGB=0x00FFFF)线将其插值而求得的WYGC-K的四棱锥的区域内被使用。
在W-G-K线中,为了产生Green墨水的高彩度的显色,如图9所示,从白色(W)点向Green点(RGB=0x00FF00),以超过例如Red墨水等可使用的单色的最大施加量、且在不超出依赖于记录用纸和记录速度的墨水接受量(施加总量)的范围内,依次增加Green墨水,在从Green点到黑色(K)点之间,减少Green墨水。此处,在图9的GREEN点附近的Green墨水的施加量的变化,与上述图7的R点处的Red墨水不同,在GREEN点附近成为山形,这是因为随着在G-K之间成为补充色的lm、M、K墨水的追加,已经达到施加量的上限,所以在GREEN点以下的暗部(darker area)减少Green墨水的施加量。可知此处的GREEN点的Green墨水施加量,超过了图9及图10中水平线所示的其他色墨水可输出的施加量的最大值地被使用。此外,图7和图8所示的最大施加量,相当于图9及图10中水平线所表示的施加量。
这样,使Green墨水的最大施加量比其他色墨水多时的色再现区域成为图14的“G多量”那样,与使Green墨水的施加量与其他色墨水相同时的色再现区域(即图14的“G”所示的色再现区域)相比,在原色点(primary point)周围色域扩大了,更接近正片的再现区域。因此,在相对于施加总量有富裕时,如图9的GREEN点那样,不必山形地使用Green墨水,与图7的Red墨水一样,可以在GREEN点以下保持恒定。
另外,根据图9和图10,可知在图4的WYGC-K的四棱锥所示的色空间中,在表示Green区域中的最大彩度的GREEN点,除Green墨水之外,还使用了Cyan墨水和Yellow墨水。这是基于以下原因的。即,通过之前说明的图5可知,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Green墨水的色调比起色调G,更靠近色调Y。因此,当由Green墨水单独进行GREEN点的记录后,图11的W-CGsY所包围的区域是能够表现的,但此时,用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统中所能表现的区域(图11的W-CGY所包围的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图11的GCa所包围的区域)变得不能表现,不能在色空间的大致全部区域内确保超过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的颜色再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最大彩度的GREEN点,除Green墨水外还使用Cyan墨水和Yellow墨水,通过使绿色的最大彩度点Gs(所谓Gs是指在CIE L*a*b*空间内,以预定的亮度L*切断色再现区域时的剖面a*b*平面上的区域W(K)GGsY的G-Y间的最大彩度点)的色调从色调G位移,也能表现图11的GCa所包围的区域。此外,在Green墨水的特性上,当与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的颜色再现范围相比,可实现足够的颜色再现范围时,不必像这样在GREEN点使用C和Y墨水,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GREEN点的施加量有富裕,所以进而可实现更广范围的颜色再现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Green墨水与Red墨水相比,在高亮度区域的色域扩大效果较低,所以为了对其进行补充,在W-G区域除Green墨水外,在高亮度部分还较多地使用了LightCyan和Yellow,但只要Green墨水的颜色再现特性是在高亮度区域能够得到足够的色域扩大效果的材料,也可不较多地使用lc、Y,而是可以从比GREEN点明亮若干程度的位置开始使用。
另外对于Y-G-C线,从Yellow点(RGB=0xFFFF00)向期待Green墨水的显色效果的绿色点,较多使用Green墨水,从Green点向Cyan(RGB=0x00FFFF)点减少Green墨水。由此,如图5所示,在a*b*平面的色调Y-Gs-C之间,相对于实线表示的以往的非特殊色系统的颜色再现,能够构成如虚线那样可进行色域扩大的色分解表。
这样,通过对各预定的色调插值所求得的网格点数据,来对其他网格点求出网格点数据(色分解数据),由此生成了在图3所述的后段处理J0003中使用的LUT。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代替基本色以特殊色墨水作为补充色来使用,但对于以特殊色作为补充色来使用的系统,也能容易地适用本发明。
(半色调处理部)
以下说明半色调处理部J0005。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成为处理由多比特表示的多值数据的图像处理的对象的最小结构单位称为像素,将与该像素对应的数据称为像素数据。所谓由多比特表示的多值数据的图像处理,参照图3,是指进行例如将RGB的8比特数据变换成与在打印机中使用的墨水颜色对应的C M Y K lc lm R G各8比特数据的处理的后段处理,和进行将C M Y K lc lm R G的8比特数据量化成C M Y K lc lm R G的4比特数据的处理的半色调处理等。另外,根据其他观点,“像素”是指可进行灰阶表现的最小单位,具有多比特的灰阶值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半色调处理部J0005中,关于C M Y K lclm R G的256值的多值浓度信息(8比特数据),C M Y K lc lm R被变换成9值的灰阶值信息(4比特),G被变换成16值的灰阶值信息(4比特数据),但下面为说明方便,仅说明将256值的多值浓度信息(8比特信息)变换成9值的灰阶值信息(4比特数据)的例子。
图15是用于说明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色调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该图中,B0001是像素数据的输入端子,B0002是累积误差加法部,B0003是设定将输入像素数据变换成2个以上的灰阶数时的量化阈值的端子,B0004是量化部,B0005是计算量化误差的误差运算部,B0006是扩散量化误差的误差扩散部,B0007是保存累积误差的累积误差存储器,B0008是在一连串的处理后所形成的像素数据的输出端子。
后述的图像扫描部从整个图像中选择的像素的像素数据,被依次输入到半色调处理部的输入端子B0001。半色调处理部构成为,对输入进来的各像素依次进行处理,并从输出端子B0008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输出。
图17是表示图像扫描部进行的处理扫描的情况的图。图像扫描部从多个像素排列构成的图像数据中,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选择应进行处理的像素,并将像素数据输入到半色调处理部的输入端子B0001。该图中,各网格表示各个像素,B0015表示位于图像左上端的像素,B0016表示位于图像右下端的像素。
图像的处理扫描,首先通过以图像区域左上端的像素B0015作为选择的像素(以下也称为关注像素)而开始,接着沿图中箭头方向,向右方向1个像素1个像素地切换关注像素地进行处理。当到达最上端列的右端,处理结束时,使关注像素转移到下一段的像素列的左端像素。按照这样的顺序,沿图中箭头方向进行处理扫描,当处理到达成为最后像素的右下端的像素B0016时,本图像的处理扫描结束。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半色调处理部进行的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
处理开始后,由上述图像扫描部输入应处理的图像数据(步骤B0009)。
接着,在累积误差加法部B0002中,对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加上保存在累积误差存储器B0007中的与像素位置对应的累积误差值(步骤B0010)。
图18是用于说明保存在累积误差存储器B0007中的数据以及数据的保存形式的图。在累积误差存储器B0007中有1个存储区域E0和W个的存储区域E(x)(x=1~W的整数)。此处,W表示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横方向的像素数。另外,各区域中保存了适用于关注像素的量化误差E(x)。量化误差的值是通过后述的方法得到的,但在处理开始的时候,在全部区域中以初始值0进行初始化。
在步骤B0010中,在累积误差加法部B0002,对于所输入的像素数据,加上与该像素横方向的位置x(0<x≤W=对应的误差存储器E(x)的值。即,将输入到输入端子B0001的像素数据设为I,将在步骤B0010中加上累积误差后的像素数据设为I’,则
I’=I+E(x)
在接着的步骤B0011中,比较加上累积误差后的像素数据I’和由阈值设定端子B0003输入的阈值,进行量化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比较8个阈值和加上累积误差后的像素数据I’,将量化后的图像数据分成9个阶段,并决定向输出端子B0008输送的输出像素数据的值。即,如果将从累积误差加法部B0002输入的像素数据的值设为0至255的范围的整数值,则输出灰阶值O由下式决定。
O=0        I’<16          (式1)
O=32       16≤I’<48      (式2)
O=64       48≤I’<80      (式3)
O=96       80≤I’<112     (式4)
O=128      112≤I’<144    (式5)
O=160      144≤I’<176    (式6)
O=192     176≤I’<208   (式7)
O=224     208≤I’<240   (式8)
O=255     I’≥240        (式9)
这里,为说明方便,对各输出灰阶值O赋予以下这样的名称。即,将O=0称为0级,将O=32称为1级,将O=64称为2级,将O=96称为3级,将O=128称为4级,将O=160称为5级,将O=192称为6级,将O=224称为7级,将O=255称为8级。
其次,在误差运算部B0005中,计算出加上累积误差后的像素数据I’与输出像素值O的差,即量化误差E(步骤B0012)。
E=I’-O    (式10)
进而,在步骤B0013中,在误差扩散部B0006,根据所关注的像素的横方向位置x,如下那样进行误差的扩散处理。即按照以下处理,计算出应保存在存储区域E0和E(x)中的量化误差,并保存在累积误差存储器中。
E(x+1)←E(x+1)+E×7/16    (x<W)    (式11)
E(x-1)←E(x-1)+E×3/16    (x>1)    (式12)
E(x)←E0+E×5/16          (1<x<W=(式13)
E(x)←E0+E×8/16          (x=1)    (式14)
E(x)←E0+E×13/16         (x=W)    (式15)
E0←E×1/16               (x<W)    (式16)
E0←0                     (x=W)    (式17)
至此,输入到输入端子B0001的1像素量的误差扩散处理完成。
在步骤B0014中,判断是否对图像的全部像素都实施了步骤B0009~步骤B0013的各处理。即判断图像扫描部选择的像素是否已到达图17的B0016,如果没有到达B0016,则沿箭头方向使关注像素前进1个像素量,并再次返回步骤B0009。
在判断为对全部像素进行了处理后,本实施方式的半色调处理结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种墨水的颜色进行以上处理。
图20是表示半色调处理前的具有预定灰阶值的图像、和半色调处理后的被量化了的图像的例子的图。图中将对黄色(Y)用而生成的图像数据B0017实施了半色调处理的结果表示为B0019,对作为特殊色的红色(R)用而生成的图像数据B0018实施了半色调处理的结果表示为B0020。
在B0017中,全部像素的像素数据为10。与此不同,在实施了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B0019中,O=0(0级)的B0021和O=32(1级)的B0022这两个等级(浓度)的像素成为被均匀分散地存在着的状态。
另外,在B0018中,全部像素的像素数据为100。与此不同,在实施了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B0020中,O=96(4级)的B0023和O=128(5级)的B0024这两个等级(浓度)的像素成为被均匀分散地存在着的状态。
在每种情况下都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原始的图像中,全部像素为相同级的像素数据的值,在半色调处理后,多个等级的像素被分散,在图像整体被捕获的情况下,输入时的数据值被保存。
(打印数据的生成)
以下说明打印数据的生成处理J0006。
对实施了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接下来调整成预定的形式,生成用于实际向记录装置输入的打印数据。
图19是表示打印数据的结构图。如图所示,打印数据由负责打印控制的打印控制信息和打印图像信息(也称为打印图像数据)构成。进而,打印控制信息由记录该图像“媒体信息”、打印的“品质信息”、以及供纸方法等那样的“其他控制信息”构成。
在媒体信息中,记述了成为记录对象的用纸的种类,规定了普通纸、光泽纸、封皮纸等中的任意1种用纸。在品质信息中记述了打印的品质,规定了高速打印、高品质打印的任意一种品质。此外,这些打印控制信息是由主PC基于用户指定的内容而形成的。进而,在打印图像信息(打印图像数据)中,假设记述了通过上述半色调处理而生成的图像数据。至此,实施了半色调处理、并进行了打印数据的生成的打印数据,接着被提供给记录装置主体的点配置模式化处理。
另外,在上述半色调处理和打印数据的生成的说明中,以由不是安装在记录装置主体中、而是安装在主装置中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处理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即使是在记录装置内部进行半色调处理本身的结构,也能同等地取得本发明的效果。
(点配置模式化处理)
以下说明点配置模式化处理J0007。
在上述半色调处理中,将C M Y K lc lm R G的256值的多值浓度信息(8比特数据)的等级数降至9值(C M Y K lc lm R)和16值(G)的灰阶值信息(4比特数据)。但是,实际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能记录的信息,是是否记录墨水的2值信息。在点配置模式化处理中,起到将0~8的多值等级(C M Y K lc lm R)或0~15的多值等级(G)降低到决定点的有无的2值等级的作用。具体地说,在该点配置模式化处理J0007中,对用来自半色调处理部的输出值的等级0~8或0~15的4比特数据来表现的各个像素,分配与该像素的灰阶值(等级0~8或者0~15)对应的点配置模式,由此,对1个像素内的多个区域分别定义点的ON·OFF,对1个像素内的各区域配置“1”或“0”的1比特的排出数据(2值数据)。
图21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点配置模式化处理中变换的、针对输入等级0~8(C M Y K lc lm R)的输出图形。在图中左侧表示的各等级值,相当于来自半色调处理部的输出值的等级0~8。在右侧由排列的纵向2区域×横向4区域(C M Y K lc lm R)构成的各矩阵的区域,是与在半色调处理中输出的1个像素的区域对应的区域。另外,1个像素内的各区域是相当于定义点的ON·OFF的最小单位的区域。
图中,标记了圆圈的区域表示进行点的记录的区域,随着等级数上升,所记录的点数也1个1个地增加。因此,对于C M Y K lc lmR,成为对1个像素配置最多8个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最终成为以这种方式反应原始图像的浓度信息。(4n)~(4n+3)表示通过将大于等于1的整数代入n、而从输入图像的左端开始的横方向的像素位置,在其下方表示的各个图形表示即使在相同的输入等级下,也根据像素位置而准备了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形。即,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在输入了相同等级时,也在记录介质上轮流分配(4n)~(4n+3)中所表示的4种点配置模式。
在图21中,设纵方向为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列的方向,设横方向为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于是,如上述那样,构成为对于相同等级也能以由各种点配置进行记录,这样就按位于点配置模式上段的喷嘴和位于下段的喷嘴分散排出次数,能够得到分散记录装置特有的各种喷嘴的效果。
同样,对于表现等级0~15的16值的绿色,使用了由未图示的纵向2区域×横向8区域(G)构成的矩阵型的点配置模式。随着等级数从0向15上升,所记录的点数也1个1个地增加。因此,对于G,成为对1个像素最大配置16个点。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C M Y K lc lm R,用8灰阶表现1个像素,此时的最大施加点数设定为8个,另一方面,对于G,用16灰阶表现1个像素,将此时的最大施加点数设定为16个,由此,使绿色墨水的每单位区域(这里是1个像素)的最大施加量比其他颜色的墨水多。
但是,如果只是使绿色墨水的每单位区域(这里为1个像素)的最大施加量比其他颜色的墨水多,则不必使绿色和其他色的灰阶数不同,可以是相同的灰阶数。例如,对于绿色,只要与其他色一样采用8灰阶,对各灰阶配置是其他色2倍的点数即可。即,对于绿色的8灰阶,从低灰阶侧开始分别使之对应0、2、4、6、8、10、12、14、16个点配置模式。在本发明中,还包含这样的方式,即,对于最大施加量相对较多的颜色(此处是绿色)和最大施加量相对较少的颜色(此处是除绿色以外的颜色),使灰阶数相同。然而,虽然最大施加量较多,却将灰阶值设成相同,从而相邻的灰阶间的浓度差变大,容易发生因灰阶跳跃而引起的伪轮廓线(pseudocontour)。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对于与最大施加量相对较少的颜色相比最大施加量相对较多的颜色,将其灰阶数也设成相对较多,能够抑制伪轮廓线的发生,适于得到高像质。
在结束了上面说明的点配置模式化处理的阶段,对记录介质的点配置模式全部被确定,对1像素内的各区域配置“1”或“0”的1比特的各色排出数据。其后,如图3所说明的那样,1比特的各色排出数据通过掩模数据变换处理J0008进行掩模处理,生成各扫描的各色排出数据,每一扫描的排出数据Y、M、C、K、lc、lm、R、G在适当的定时被送往头驱动电路J0009,由此,记录头J0010被驱动,按照排出数据排出各墨水。
(记录头结构)
以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的头盒式组件H1000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的头盒式组件H1000具有记录头H1001、安装墨箱H1900的装置、以及用于从墨箱H1900向记录头提供墨水的装置,该头盒式组件相对于滑架M4000可拆装地安装着。关于记录头的概略外观,为了看图方便,使用省略了1种颜色的7色用的记录头的图22和图23进行说明,关于记录头的喷嘴结构,利用基于本实施方式的8种颜色所示的图24进行详细描述。
图22是表示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的头盒式组件H1000安装墨箱H1900的情形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通过淡青色、淡品红、青色、品红、黄色、黑色、红色、绿色的8色墨水来形成图像,因此墨箱H1900也独立地准备了8种颜色的量。并且如图所示,各墨箱相对于头盒式组件H1000可自由拆装。另外,墨箱H1900的拆装是在滑架M4000上安装了头盒式组件H1000的状态下进行的。
图23是表示头盒式组件H1000的分解斜视图。图中,头盒式组件H1000由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第1板(plate)H1200、第2板H1400、电布线基板H1300、墨箱支架H1500、流路形成部件H1600、过滤器H1700、以及密封橡胶H1800等构成。
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是硅基板,在其一个面上通过光刻(photoreso)技术形成有多个用于排出墨水的记录元件(喷嘴)。通过成膜技术被形成向各记录元件提供电功率的AI等电布线,与各记录元件对应的多个墨水流路也通过光刻技术而形成。进而,用于向多个墨水流路提供墨水的墨水供给口在背面开口。
图24是用于说明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的结构的正面放大图。图24的粗实线是分别与不同的墨水颜色对应的记录元件列(以下也称为喷嘴列),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上构成有供给淡青色墨水的喷嘴列、供给青色墨水的喷嘴列、供给品红墨水的喷嘴列、以及供给黄色墨水的喷嘴列的4种颜色的喷嘴列。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上构成有供给淡品红墨水的喷嘴列、供给红色墨水的喷嘴列、供给黑色墨水的喷嘴列、以及供给绿色墨水的喷嘴列的4种颜色的喷嘴列。
各喷嘴列由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以1200dpi(dot/inch;参考值)的间隔排列的768个喷嘴构成,排出约2picoliter的墨滴。各喷嘴排出口的开口面积被设定为约100平方微米。另外,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被连接固定在第1板H1200上,此处,形成有用于向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提供墨水的墨水供给口H1201。
进而,具有开口部的第2板H1400被连接固定在第1板H1200上,该第2板H1400保持了电布线基板H1300,使得电布线基板H1300与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及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电连接。
电布线基板H1300是施加用于从形成在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上的各喷嘴排出墨水的电信号的部件,具有与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和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对应的电布线,以及位于该电布线端部并用于接受来自记录装置主体的电信号的外部信号输入端子H1301。外部信号输入端子H1301被固定在墨箱支架H1500的背面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保持墨箱H1900的墨箱支架H1500上,通过例如超音波溶接来固定流路形成部件H1600,形成了从墨箱H1900通往第1板H1200的墨水流路H1501。
在与墨箱H1900结合的墨水流路H1501的墨箱侧端部,设有过滤器H1700,能防止来自外部的尘埃的侵入。另外,在与墨箱H1900的结合部安装有密封橡胶H1800,能防止墨水从结合部蒸发。
进而,如前所述,通过粘接等将由墨箱支架H1500、流路形成部件H1600、过滤器H1700以及密封橡胶H1800构成的墨箱支撑部,和由第1记录元件基板H1100、第2记录元件基板H1101、第1板H1200、电布线基板H1300以及第2板H1400构成的记录头部H1001接合起来,由此构成了头盒式组件H1000(喷墨装置的机构部的概略结构)。
其次,说明安装了上述记录头H1001能够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构部的概略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主体,从各机构的作用来说,由供纸部、用纸输送部、滑架部、排纸部、清洁部、以及保护这些部件的具有外观设计的外壳部构成。以下说明这些部件的概略情况。
图26是记录装置的斜视图。另外,图27和图28是用于说明记录装置主体的内部机构的图,图27表示从右上部来看的斜视图,图28表示记录装置主体的侧面剖面图。
在记录装置中进行供纸时,首先,在包括供纸盘M2060的供纸部中,仅有预定张数的记录介质被送往由供纸辊M2080和分离辊M2041构成的夹持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在夹持部被分离,只有最上层的记录介质被输送到用纸输送部。被送到用纸输送部的记录介质,被夹送辊支架M3000和纸张引导挡板M3030引导,送往输送辊M3060和夹送辊M3070的辊对。由输送辊M3060和夹送辊M3070形成的辊对,通过LF电机E0002的驱动而旋转,通过该旋转,记录介质被输送到台板M3040上。
滑架部具有用于安装记录头H1001的滑架M4000,滑架M4000由引导轴M4020和引导导轨M1011支持着。引导轴M4020被安装在机架M1010上,使滑架M4000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往复扫描地被引导支持着。另外,滑架M4000通过被安装在机架M1010上的滑架电机E0001,经由同步带(timing belt)M4041被驱动。进而,滑架M4000上还连接有用于从电基板E0014向记录头H1001传送驱动信号的未图示的挠性电缆E0012。在这样的结构中,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相对于输送方向(column direction:纵列方向),由输送辊M3060和夹送辊M3070构成的辊对输送记录介质并决定其位置。另外,相对于扫描方向(raster direction:光栅方向),通过滑架电机E0001使滑架M4000沿与上述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使记录头H1001配置在作为目标的图像形成位置上。被定位了的记录头H1001,按照来自电基板E0014的信号,向记录介质排出墨水。关于记录头H1001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中,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记录主扫描和副扫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上述记录主扫描是指一边由记录头H1001进行记录,滑架M4000一边进行扫描,副扫描是指由输送辊M3060输送记录介质。
最后,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在排纸部被夹持在第1排纸辊M3110和压纸辊M3120的夹持部,进行输送并排出到排纸盘M3160。
在清洁部,为了清洁图像记录前后的记录头H1001,在使盖子M5010密封了记录头H1001的墨水排出口的状态下,使泵M5000产生作用,从记录头H1001吸走不需要的墨水等。另外,考虑在打开盖子M5010的状态下,吸走残留于盖子M5010的墨水,由此能防止发生因残留墨水的凝固和之后的危害。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特殊色墨水的每单位区域的提供量比其他颜色的墨水多的记录方法,是通过使用可进行相对较高的占空比(duty)记录的高分辨率点配置模式而实现的,但是并不限于该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以点对点(dot on dot)进行记录的配置模式的方法、提高记录时所使用的掩模图形的记录率的方法、改变向记录头施加的能量地进行排出量调整的方法等其他方法。只要是使特殊色墨水的每单位区域的提供量比其他颜色墨水多的方法,都可以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仅对Green和Red这两种特殊色墨水中的Green墨水增大最大提供量的形式,但在基于Red墨水的显色性不充分等原因,对RED墨水也增大最大提供量,而具有颜色再现范围的扩大效果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将Red墨水的最大提供量设定得比基本色墨水多。另外,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如果Green墨水的显色性充分、而Red墨水的显色性不充分,则当然也可以考虑仅将Red墨水的最大提供量设定得较多的形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淡青色、淡品红的淡墨水的最大施加量与青色、品红的浓墨水相同的,但也可以将这些淡墨水的最大施加量设定得比浓墨水多。例如,将淡墨水的最大施加量设定地与绿色墨水相同,更具体地说,对于C M Y K R,以8灰阶表现1个像素,并将此时的最大施加点数设定为8个,另一方面,对于G lc lm,以1 6灰阶表现1个像素,将此时的最大施加点数设定为16个。由此,能够谋求降低使用淡墨水的低浓度区域的粒状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C M Y K lc lm R G的8色结构的特殊色系统,描述了与其他颜色相比、增大了显色不充分的特殊色墨水G的最大提供量来进行记录的情况,但本发明,作为墨水系统,只要是使用了基本色和至少1种颜色的特殊色的系统即可,而且对于作为特殊色而使用的墨水,不限于显色较好的Red墨水和显色不充分的Green墨水,对于使用任意数量的任意特殊色的系统,可以扩展、变更本实施方式、都能够容易地适用本发明。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除青色、淡青色、黄色、品红、淡品红、黑色外,还增加了的红色、绿色作为特殊色,使用了共计8种颜色的墨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淡青色和淡品红的淡墨水,取而代之地增加了蓝色墨水作为特殊色。即,本实施方式涉及除青色、黄色、品红、黑色外还增加了作为特殊色的红色、绿色、蓝色,使用了共计7种颜色的墨水的系统。
系统的结构及其要素,根据墨水种类而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适当改变,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例如,后段处理中使用的色分解表,根据打印机中使用的墨水为青色、黄色、品红、黑色、红色、绿色、蓝色这一情况,被变更为生成与这些C M Y K R G B对应的色分解数据的结构,另外,对于墨箱,当然也被变更为与C M Y K RG B对应的7个墨箱和记录头相连接的结构,但这些变更对于本领域人员来说是可改变的范围,所以在此省略说明。以下仅对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对蓝色和绿色的特殊色墨水,增大其最大施加量使得比其他颜色(青色、黄色、品红、黑色、红色)多。
即,与绿色墨水一样,如果仅是将蓝色墨水的最大施加量设定得与基本色墨水相同,则达不到正片的色再现范围,有无法充分达到接近正片的色再现范围这一目的的倾向。根据该理由,对于蓝色墨水,也增大其最大施加量。
具体地说,构成为使蓝色区域的预定亮度的a*b*平面中的最大彩度点的蓝色墨水的施加量,比基本色墨水的最大施加量多。对于CM Y K R,以8灰阶来表现1个像素,此时的最大施加点数为8个,对于G B,以16灰阶来表现1个像素,此时最大施加点数为16个,如上这样设定点配置模式。
根据该结构,除色空间上的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外,在蓝色区域中,也能使色再现区域接近正片的色再现区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增加的特殊色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针对使用墨水作为记录材料的墨水系统进行了说明,但能在本发明中适用的记录材料并不限于墨水,例如,也可适用于使用调色剂作为记录材料的电摄影系统。
另外,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Red和Green的记录材料的组合、或Red、Green、及Blue的记录材料的组合来作为用于扩大色域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作为特殊色的记录材料,只要是使用至少1种颜色的方式即可,可以是仅使用Green记录材料、仅使用Red记录材料、仅使用Blue记录材料、或者是Red和Blue的记录材料的组合等的方式。不论何种方式,与基本色的记录材料相比,只要将至少1种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提供量增多,就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有多少变更,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都能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特别地,包含在本说明书中的全部内容,或附图所示的全部内容,应理解为是用于举例说明的内容,不能解释为是用于限定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使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可用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表现的预定颜色时,超过对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设定的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提供量地、提供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可由夹着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所呈现的色调角的2种基本色表现的预定色调的最大彩度的颜色时,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超过对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设定的最大提供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表示上述最大彩度的颜色时,除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之外,还使用上述2种基本色。
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步骤,通过对多值的RGB数据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与上述图像形成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对应的2值数据;
提供步骤,基于上述生成的2值数据,向上述记录介质提供上述记录材料;
其中,在上述生成步骤中,进行上述2值数据的生成,使得对于可由夹着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所呈现的色调角的2种基本色表现的色调的预定颜色,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对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设定的最大提供量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能够表现比通过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而在记录介质上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更高的亮度或彩度的至少一者,并且呈现由上述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能够表现比通过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而在记录介质上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更高的亮度或彩度的至少一者,并且呈现由上述任意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是从下述记录材料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记录材料,所述记录材料组中包括,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呈现通过上述品红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红色记录材料、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品红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蓝色记录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是从下述记录材料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记录材料,所述记录材料组中包括,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呈现通过上述品红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红色记录材料、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品红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蓝色记录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特殊色记录材料,除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之外,还包括与该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色调不同的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
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被设定得比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少。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与上述基本色色调不同的特殊色记录材料,除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之外,还包括与该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色调不同的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
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被设定为比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被设定为与上述基本色的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包括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
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包括呈现通过上述品红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红色记录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包括呈现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
上述其他特殊色记录材料,包括呈现通过上述品红和黄色的2种记录材料的组合所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红色记录材料。
1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至少使用青色和品红记录材料,以及呈现在CIE-L*a*b色空间中、通过上述青色和黄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出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绿色记录材料,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呈现由上述青色和黄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表现的色调的预定颜色时,超过分别对上述青色和黄色记录材料设定的上述记录介质上的每单位区域的最大提供量地、提供上述绿色记录材料。
15.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使用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和呈现通过上述3种基本色中的2种的组合而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生成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而使用的像素数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生成步骤,基于与1个像素对应的RGB数据,生成与形成该1个像素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对应的像素数据;
其中,在上述生成步骤中,在生成与呈现可通过上述3种基本色记录材料中的预定的2种基本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表现的预定色调的最大彩度的颜色对应的像素数据时,生成包含与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的像素数据,使得呈现通过上述预定的2种基本色记录材料的组合而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预定的上述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多。
16.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生成与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以及与不同于该基本色的色调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用于表示使用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表现的预定颜色的数据时,生成与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使得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多。
17.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生成与青色、品红及黄色的基本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以及与呈现由上述3种基本色中的预定的2种基本色的组合所表现的色再现区域内的色调角的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通过夹着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所呈现的色调角的上述预定的2种基本色可表现的预定色调的最大彩度的颜色的数据时,生成与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对应的数据,使得上述预定的特殊色记录材料的提供量比上述基本色记录材料的最大提供量多。
18.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处理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
提供装置,基于由上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数据,使得从喷墨记录头提供记录材料。
CNB2005100051057A 2004-01-30 2005-01-28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6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3590A JP2005212360A (ja) 2004-01-30 2004-01-30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023590/2004 2004-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7920A true CN1647920A (zh) 2005-08-03
CN1326696C CN1326696C (zh) 2007-07-18

Family

ID=34805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1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6696C (zh) 2004-01-30 2005-01-28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63384B2 (zh)
JP (1) JP2005212360A (zh)
CN (1) CN1326696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784A (zh) * 2010-03-09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1572768B (zh) * 2008-04-28 2012-12-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4335566A (zh) * 2012-05-22 2015-02-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利用两种颜色捕捉扫描线
CN105027544A (zh) * 2013-03-27 2015-11-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扫描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PP702498A0 (en) * 1998-11-09 1998-12-0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mage cre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RT77)
US20030204410A1 (en) * 2002-04-26 2003-10-30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roving color samples
JP2007318672A (ja) * 2006-05-29 2007-12-0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958483B2 (ja) * 2006-06-19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7898686B2 (en) * 2006-10-06 2011-03-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oded raster document generation
JP5429456B2 (ja) * 2009-04-24 2014-02-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色変換装置及び色変換プログラム
JP5538858B2 (ja) * 2009-12-15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713594B2 (ja) * 2010-07-15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記録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23677B2 (ja) * 2011-05-31 2015-05-27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装置
US10442135B2 (en) 2015-01-30 2019-10-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enerating configuration data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JP6642047B2 (ja) * 2016-01-28 2020-02-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265947B2 (en) 2016-05-31 2019-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869848B2 (ja) * 2017-08-08 2021-05-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23028911A (ja) 2021-08-20 2023-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制御方法、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6663B2 (ja) * 1992-12-03 2001-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物の製造方法
CA2110447C (en) * 1992-12-03 2001-08-07 Kazuyoshi Takahashi Image output apparatus, image output method, ink jet print method and printed product obtained with said method
DE69610941T2 (de) * 1995-05-05 2001-06-13 Agfa Gevaert Nv Originalgetreues Farbwiedergabeverfahren zur Vermeidung von Moire
US5870530A (en) * 1996-09-27 1999-02-0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inting color images with extra colorants in addition to primary colorants
JP3903541B2 (ja) 1997-08-12 2007-04-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色再現方法
GB9901417D0 (en) 1999-01-21 1999-03-10 Zeneca Ltd Compounds
JP2001138552A (ja) 1999-11-10 2001-05-22 Roland Dg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色構成
US6843839B2 (en) * 2000-06-12 2005-0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unit, ink cartridge, ink set,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3526279B2 (ja) 2000-06-12 2004-05-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ユニ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64303B2 (ja) 2000-07-17 2013-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システム
US7057756B2 (en) * 2000-07-17 2006-06-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or,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that stores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code
GB2367299B (en) * 2000-09-29 2003-12-10 Ilford Imaging Uk Ltd Pigment ink set
DE60237854D1 (de) * 2001-05-02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atz und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US6513923B1 (en) * 2001-05-03 2003-02-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US6508549B1 (en) * 2001-05-03 2003-0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ink set
EP1254933B1 (en) 2001-05-03 2006-01-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ink set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03001810A (ja) * 2001-06-20 2003-01-08 Canon Inc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用テスト画像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JP2003011432A (ja) * 2001-06-27 2003-01-15 Canon Inc カラー記録方法、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4916059B2 (ja) 2001-07-31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7600864B2 (en) * 2002-11-01 2009-10-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ink set,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ed object
JP2004009480A (ja) * 2002-06-06 2004-01-15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WO2004039899A1 (ja) * 2002-11-01 2006-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並びに記録方法、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記録物
JP4164346B2 (ja) * 2002-11-27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色分解テーブル作成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US7715042B2 (en) * 2003-02-06 2010-05-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lor separation into a plurality of ink components including primary color ink and spot color ink
JP4403709B2 (ja) * 2003-03-31 2010-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彩1次色インクと有彩2次色インクとを含む複数のインク成分への分版処理
EP1507405B1 (en) * 2003-08-11 2013-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metho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ink set and ink
JP4816891B2 (ja) * 2005-08-26 2011-1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070213906A1 (en) * 2006-03-13 2007-09-13 Deere &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Work vehicle software application displa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0843088B1 (ko) * 2006-08-16 200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색역 공간의 영상을 출력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768B (zh) * 2008-04-28 2012-12-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189784A (zh) * 2010-03-09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4335566A (zh) * 2012-05-22 2015-02-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利用两种颜色捕捉扫描线
US9479679B2 (en) 2012-05-22 2016-10-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pturing a scan line with two colors
CN105027544A (zh) * 2013-03-27 2015-11-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扫描仪
CN105027544B (zh) * 2013-03-27 2018-04-0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扫描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68762A1 (en) 2005-08-04
JP2005212360A (ja) 2005-08-11
US7463384B2 (en) 2008-12-09
CN1326696C (zh)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7920A (zh)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75980C (zh) 彩色喷墨记录方法
CN1310767C (zh)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油墨组及油墨
CN1251871C (zh) 打印系统、打印控制器、打印装置、控制和打印方法及墨盒
CN1579764A (zh) 喷墨记录方法、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程序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269099C (zh) 检测和减少图像中膺彩色的方法
CN175378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855998A (zh) 图像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685021A (zh)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记录装置、记录系统和记录品
JP2008504399A (ja) 顔料入り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セット
CN1922861A (zh)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CN1326575A (zh) 灰度级和彩色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75979C (zh) 使用不同性能墨水的喷墨记录方法及其设备
CN1657297A (zh) 形成图像的方法、系统和程序
CN100340403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685022A (zh) 油墨组和使用该油墨组的记录方法、记录系统、记录品
JP200731867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348865A (zh) 记录装置和像记录设备
JP2007318671A (ja) 画像処理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975764A (zh) 记录数据生成方法、记录装置及掩模制造方法
JP2010052247A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物
CN1993432A (zh) 墨水、成套墨水、喷墨记录方法、墨盒、记录单元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0337831C (zh) 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数据生成方法
CN1957594A (zh) 点数据处理装置、图像输出系统及其方法
CN1947409A (zh) 对每多个像素进行多值化的图像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