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2778A - 车辆尤其是汽车用的扶手 - Google Patents

车辆尤其是汽车用的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2778A
CN1642778A CNA038074001A CN03807400A CN1642778A CN 1642778 A CN1642778 A CN 1642778A CN A038074001 A CNA038074001 A CN A038074001A CN 03807400 A CN03807400 A CN 03807400A CN 1642778 A CN1642778 A CN 1642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overload
handrail
support
rev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74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9265C (zh
Inventor
B·尤尼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AG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AG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AG
Publication of CN164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2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92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92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尤其是汽车用的一种扶手(1),它至少有一个扶手支架(4),借助于此支架可以使扶手(1)围绕一个回转轴(3)以一个非使用位置转动到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止动装置(19),用此止动装置可使扶手(1)保持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在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至少一个过载装置(21)在施加一个可以预定的过载转矩时可以使扶手(1)旋转至一个过载位置上。按照本发明至少一个扶手支架(4)不可转动地与回转轴(3)连接。至少一个过载装置(21)具有至少一个止动支架/过载支架(5),该支架有一个夹紧元件(7)并且支承在回转轴(3)上可以转动。至少一个夹紧元件(7)配有一个对置元件(10),该元件不可转动地支承在回转轴(3)上,但轴向可移动。对置元件(10)借助于一个在回转轴纵向方向上的一个储能器(11)可以压向夹紧元件(7)可以形成在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具有一个可预先规定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的一种夹紧连接和/或摩擦连接。在过载力矩下,在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小于一个止动力,用这止动力使扶手(1)保持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在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因而扶手支架(4),因而扶手(1)就可以转动至过载位置上。

Description

车辆尤其是汽车用的扶手
本发明涉及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车辆用的尤其是汽车用的扶手。
汽车用的扶手例如可以布置在两个前座之间,或者也可以在后座乘客用的后长条座位的中间部位里。扶手可以从一个非使用位置转动到一个或多个使用位置以及反过来。借助于一个止动装置使扶手固定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在其中一个使用位置上。作为对扶手的要求既要满足简单的可操纵性,又要求结构稳定,功能可靠。在一种所谓误用情况下,例如当一个乘客坐到扶手上或者放置了重物,并因而使作用于扶手上的重力比正常放置手臂时要大得多,那么止动装置的止动连接过载了,这可能导致止动连接的损坏。这可见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引起了昂贵的修理费用,因为整个扶手都必须更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由DE 295 12 686 U1已知有一种车辆用的,尤其是汽车用的扶手,它有至少一个扶手支架,借助此支架可以使扶手围绕一个回转轴从一个非使用位置转动到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至少设有一个止动装置,用此装置可以使扶手固定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至少一个过载装置在施加一个可预定的过载转矩时可以使扶手转动至一个过载位置上。
具体来说,在回转轴上设有一个固定的止动盘。在规定了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的摆动范围里,止动盘有两个止动凹槽。每个止动凹槽具有用不同角度设计成的斜度。一个由一种管状物体组成的支架与扶手相连接,该支架支承在轴上可以转动。在这支架上端面侧各有一个叉状零件,它支承住扶手的支承体。在配属于回转轴的一个叉状件端部固定了一个可转动的止动盘,它与固定的止动盘相啮合。在可转动的止动盘上设计有止动凸块,这些凸块对应于固定止动盘的止动凹槽。无论是止动凹槽还是止动凸块的高度的斜度都是相互一致的,以便能够使扶手从非使用位置转动到使用位置上。由于在固定的止动盘的斜度上有不同的角度,因而可以在一个过载转矩时使扶手旋转到一个过载位置上。由于在斜度上角度的不同,因而对于从非使用位置至使用位置的这种位置变化来说以及对于过载情况来说都需要不同的操作力。对于这种扶手来说其缺点在于:除了非使用位置外用止动凹槽只规定了一个使用位置。这两个止动盘的制造以及止动凸块和止动凹槽相互的一致或者说斜度的准确匹配最好在制造时进行很精密的作业,这相应地是很费钱的。扶手的一种完好的功能只有当止动凸块或止动凹槽处于完好状态时才保证。如果要经常使用扶手那么在止动凸块或者在止动凹槽的斜度上可能有磨损,这样就不再保证扶手的完好功能了。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替代扶手,它制造方便、操作功能可靠并且在误用时最大程度上保持不损坏。
这个任务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
按照权利要求1,至少一个扶手支架不可转动地与回转轴相连接。至少设有一个止动支架/过载支架,该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夹紧元件作为过载装置的组成部分,并且支承在回转轴上可以转动。止动/过载支架还是止动装置的组成部分。至少一个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元件的对置元件作为过载装置的其它组成部分不可转动地但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在回转轴上。对置元件借助于一个储能器在回转轴纵向方向上相对夹紧元件轴向压紧用于在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形成一个具有可预定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的一种夹紧连接和/或摩擦连接,从而当扶手支架转动至非使用位置或者至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时止动/过载支架可以一起转动。在过载转矩下,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小于一个用它使扶手借助于止动装置而固定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的止动力,因而扶手支架并因此扶手就可以相对于止动/过载支架转动到过载位置上。
对于这种扶手来说,有利的是使过载装置与止动装置脱开耦合连接。这样止动装置就可以这样来设计,从而除了有一个非使用位置外还有许多使用位置。过载装置可以设计成具有夹紧元件和对应的对置元件,后者是有两个可以简单制成的构件。借助于在夹紧元件和对应的对置元件之间可以建立起来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就保证了为从非使用位置转动到一个使用位置上或者相反时的夹紧连接和/或摩擦连接。在回转轴纵向方向上的储能器可以与止动力一致,从而在过载时可以使扶手支架并因此使扶手随时转动到过载位置上。因而最大程度上排除了在误用时造成扶手的个别构件损坏。所有构件的结构应使它们可以方便地制造并且即使在经常转动扶手之后也可以功能可靠地使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至少一个夹紧元件上以及在至少一个对置元件上,两个相互对应配置的表面都设计成相对于回转轴的横断面的斜面。夹紧元件具有第一个斜面,对置元件有第二个斜面,因而在过载转矩时对置元件可以轴向移动,克服由储能器在轴向方向上所作用的力,从而使扶手支架可以转动到过载位置上。通过这些在夹紧元件上和对置元件上相应的斜面就在这两个元件之间限定一个相对于转动位置来说明确的位置。因此在从过载位置返回至使用位置时就为扶手预先规定了一个明确的位置,它无需补充调定就可以达到。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的调定可以借助于不同的斜面而有变化,因而根据止动力设计的不同总是可以建立起一个小于止动力的、相应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
在另一种可选择的设计方案中,在至少一个夹紧元件上和在至少一个对置元件上这两个相互对应配置的面各有一个凸轮形状。夹紧元件具有第一个凸轮形状,而对置元件则有一个对置凸轮形状,因而在过载转矩下对置元件可以在轴向克服由储能器在轴向所施加的力而移动,从而使扶手支架可以转动至过载位置上。同时第一个凸轮形状和对置凸轮形状的结构必须保证它们相互以一种波形轮廓那样方式相互形状配合地啮合作用。同样在此处,在这些斜面中,由于波形轮廓的不同构造和高度可以很容易地使夹紧力和摩擦力一致。原则上说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的这两个相互对应配置的面可以设计成具有各种可能的轮廓并因此相互啮合作用。必须总是在到达过载转矩之前在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保持夹紧连接和/或摩擦连接并在超过过载转矩时对置元件可以相对于夹紧元件滑转并因此使扶手转动至过载位置。
在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储能器是一个弹簧元件,最好是一个盘形叠片弹簧。采用盘形叠片弹簧作为储能器可以对最小的空间施加大的力的作用。轴向方向受载的盘形弹簧的锥形环状外壳可以简单地设置在回转轴上并可以对应于对置元件,从而使这个元件可以压在夹紧元件上。原则上说任何一种弹簧元件都可以使用。弹簧元件的设计应该保证使对置元件能产生轴向移动用于在产生过载转矩时使回转轴能够相对于止动/过载支架旋转。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在回转轴上设有一个止挡元件,最好是一个抬高的直径台阶,在其上面可以支承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因而为弹簧元件建立了一个支承,从而弹簧力在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产生引起了夹紧力和/或摩擦力。若止挡元件设计成一种抬高的直径台阶在回转轴上,那么因此就创立了一种可以方便制成的铣削零件作为回转轴。
按照另一种实施形式,对置元件在回转轴上的防止转动是借助于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最好是一种键连接。因此应用了一种具有键连接的简单而常用的形状配合的连接,用这种连接可以功能可靠而简单地使对置元件在回转轴上防止转动。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具有一个夹紧端作为过载装置的组成部分并具有一个与夹紧端相对的止动端作为至少一个止动装置的组成部分。在夹紧端上设有夹紧元件而且止动端弓状径向相对于回转轴从夹紧端伸出。止动/过载支架借助于作为作用在止动端上的止动装置的组成部分的至少一个止动钩而保持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在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因而扶手的过载装置和定位固定在各个位置上是相互空间分开的。因此在这两个功能中每个功能都可以方便地在构件上建立起来。作用在止动端上的用于固定住扶手位置的止动钩因而同样也从空间位置上与过载装置分开,因而就排除了功能上的相互不利影响,这保证了整个扶手的操纵功能可靠。
按照另一种实施形式,可以借助于至少一个去联锁装置使至少一个止动钩从一个联锁位置转送至一个去联锁位置上,在这位置上可以实现使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从非使用位置转动到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而且可以反转过来。采用去联锁装置就为扶手使用者创立了一种机构,用此机构,扶手使用者就可以简单可操纵地实现去联锁并因此使扶手可以转动。原则上来说去联锁装置的操作可以机械方法实现,但是也可以考虑用一种电的去联锁。
在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去联锁装置具有一个去联锁轴,在这轴上不可转动地设有至少一个止动钩。在这去联锁轴上至少作用有一个去联锁元件,因而在使去联锁元件动作时去联锁轴可以从联锁位置转动到去联锁位置上以及反过来,从而可以使至少一个止动钩从联锁位置转送到去联锁位置上和反过来。这样就创立去联锁装置的一种简单方便的转换。用作为操作的作用点的是去联锁元件,它用去联锁轴上的装置将所使用的力转换成一种摆动并因此将止动钩从联锁位置转送入去联锁位置上。因此保证了去联锁的方便而功能可靠的应用。
按照另外一种设计方案,借助于一个联锁弹簧的弹簧力使至少一个止动钩保持住在联锁位置上。因此扶手的操作者只需要在这去联锁元件上去除联锁,在由操作者新设定的使用位置上或非使用位置上扶手的去除联锁可以借助于联锁弹簧力自动地进行。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的止动端上设有两个,最好是许多个对应于至少一个止动钩的止动凸起。一个止动凸起对应于非使用位置,而其余的止动凸起则各自对应于一个不同的使用位置。因而可以用简单的手段来精确地限定扶手的各个位置。对应于止动凸起的止动钩使扶手因此功能可靠地保持住在所选的位置上。
按照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设有至少两个止动凸起,使止动钩在扶手在非使用位置方向上转动期间分别自动地跳到下一个止动凸起里,因而将扶手转移到非使用位置上的动作可以无需使去联锁装置去除联锁就实现。当转送至一个与非使用位置相反的方向上时可以仅仅借助于操纵去联锁装置就使止动钩保持在去联锁位置上。因而对于扶手使用者来说就简化了去除联锁的功能,也就是说,为了将扶手翻开至非使用位置不需要操作去联锁装置,这是因为止动钩自动地从止动凸起跳至止动凸起。通过联锁弹簧可以自动地使止动钩保持固定在每个止动凸起上。设计了止动凸起用于转送至一个与非使用位置相反的方向上,使止动钩通过联锁弹簧而保持固定在联锁位置上并且只是在操纵去联锁装置时才可以固定在去联锁位置上。该转动方向同时相当于在一种通常应用扶手时的加载情况,因而使扶手固定在一个所选的使用位置上,即使在一种通常的加载情况时也可靠地保持在其位置上。
在另外一种设计方案中,在至少一个扶手支架和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之间可以建立一种接触连接。因而提高了作用在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这必须与止动力协调一致来进行,使夹紧力和/或摩擦力之和小于止动力。通过直接邻近于止动/过载支架来设置扶手支架就可以使扶手结构节省空间位置。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扶手支架对应于一个回转轴端,在这轴端上相邻地设有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在这支架上设有夹紧元件,该元件对应于对置元件,这对置元件借助于至少一个储能器在轴向方向上的力可以压紧在这夹紧元件上,用于形成在夹紧元件和对置元件之间的摩擦连接。用这种布置以很节省空间位置的方式实现了扶手的所有必需要的功能。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结构件扶手支架、止动/过载支架、对置元件和储能器设置在两个回转轴端上,因而整个结构可以设计成相对扶手的中间纵向平面对称。由于功能零部件在回转轴上成对称布置,因此附带地提高了整个扶手的功能可靠性,这是因为即使当力倾斜地作用于扶手时也保证了所希望的功能。
在一种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扶手支架在回转轴端上借助于一个由回转轴端起轴向布置的螺钉连接而不可转动地固定在回转轴上。因而为扶手的安装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布局,使这些构件按以下次序:储能器、对置元件、止动/过载支架和扶手支架布置到回转轴上并用螺钉连接一方面将所有构件固定在回转轴,另一方面可以为这位于回转轴的扶手支架实现不可转动。
按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如下。所示为:
图1:一个扶手机构的立体简图;
图2:扶手机构的一个俯视简图;
图3:具有一个止动钩的止动/过载支架的简图;
图4:具有对应的对置元件的一个夹紧元件的另一可选择结构方案的简图。
图1简明表示了一个扶手1的主体图。为了清楚起见并未一起表示出真正考虑用于手臂和扶手1的支承体。在一个回转轴3的两端2各自不可转动地设有一个扶手支架4。扶手支架4分别用一个螺钉13拧紧在回转轴端2上,这同时实现了防止转动。未表示出的扶手1的支承体可与扶手支架4连接。直接相邻于扶手支架4各设有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它用一个夹紧端6可旋转地支承在回转轴上。在止动/过载支架5的夹紧端6上设有一个夹紧元件7。相对于回转轴3成弓形径向地从夹紧6伸出去,在止动/过载支架5上设置有一个止动端8。在止动端8上设有许多定位凸起9。
对应于夹紧元件7的是一个对置元件10,它不可转动地但轴向可移动地装在回转轴3上。在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用一个盘形叠片弹簧来施加。盘形叠片弹簧11例如支承在回转轴3的一个抬高的直径阶状12上,从而使作用的弹簧力压在对置元件10上。原则上来说,盘形叠片弹簧11可以布置在这两个对置元件10之间在回转轴3上的整个自由长度上。只是必须注意到,当加上过载转矩时对置元件10可以克服盘形叠片弹簧11的弹簧力而产生轴向移动,并因而可以在回转轴3和止动/过载支架5之间产生一个相对的转动。夹紧元件7、对应的对置元件10与盘形叠片弹簧11一起形成了一个过载装置21。螺钉13、扶手支架4、止动/过载支架5、对置元件10和盘形叠片弹簧10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回转轴端2上。
在止动/过载支架5的止动端8上的止动凸起9各自对应有一个止动钩14。因此用止动/过载支架5的止动端8上的止动凸起9和止动钩14就形成了一个止动装置19。这两个止动钩14分别为不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去联锁轴15上,该轴与回转轴3轴向平行地布置。借助于一个作用于去联锁轴15上的去联锁元件16,这个去联锁轴可以从一个联锁位置转动至一个去联锁位置上。
图2概略表示了扶手1的一个俯视图。相同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这俯视图中可见,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的两个对应的面设计成相对于回转轴3的横断面为斜面。对置元件10的防止转动设计成用一个虚线表示的键17来实现。盘形叠片弹簧11支承在回转轴3的直径台阶12上并将对置元件10压向与之对应的夹紧元件7上并因此建立产生了夹紧力和/或摩擦力。拧入两个回转轴端2里的螺钉13使扶手支架4不可转动地固定在回转轴3上。去联锁轴15和回转轴3轴向平行地布置。
在图3中表示了止动/过载支架5连同附属的止动钩14。同时表示出了联锁位置。这就是说,止动钩14与一个布置里止动/过载支架5的止动端8上的止动凸起9作用啮合。止动凸起9的成型形状应保证不必人工地使止动钩14去联锁就能实现至非使用位置的转动,如用转动箭头18所表示那样。但只是在去联锁位置上可以在相反方向上实现摆动。
当扶手1正常地从非使用位置转动到一个使用位置时,借助于操纵这去联锁元件16使去联锁轴15从联锁位置转动至去联锁位置,这引起了止动钩14的转动。因此扶手1去除联锁可以围绕回转轴3自由转动。由于转矩加在固定于扶手支架4上的支承体上,因而借助于扶手支架4和对置元件10的不可转动动安装就将转矩传递到对置元件10上。由于在对置元件10和夹紧元件7之间通过盘形叠片弹簧11而形成的摩擦连接就使止动/过载支架5一起转动。若由去联锁元件16和去联锁15组成的去联锁装置20借助于一个此处未表示出的弹簧力而保持固定在联锁位置上,那么这个弹簧力就使止动钩14在联锁位置上嵌入所选的止动凸起9里。
在误用情况下,例如:当一个大的重力从上面作用到扶手上时并且通过扶手支架4而传递到对置元件10上的力足够大,而克服了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时,这样就引起对置元件10的滑转并因此引起扶手支架4和扶手1的滑动空转。当发生滑动空转时使对置元件10轴向移动,这就使回转轴3并因而使扶手1相对于止动/过载支架5有相对转动。对置元件10的夹紧元件7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设计成小于在止动钩14和止动/过载支架5之间的止动力。由于在对置元件10和夹紧元件7的空转滑动以及一种与之相关的由于斜面而引起的对置元件10的轴向移动,因而误用情况不会造成损坏。由斜面所规定的在对置元件10和夹紧元件7之间的基本位置可以通过从过载位置上简单地使扶手回弹而重新建立起来。因此可以有利地创立一种制造简单、操纵功能可靠并且在误用情况下不造成损坏的扶手1。
图4概略表示了具有斜面的对置元件10和夹紧元件7的结构形式的另一个可选方案,它在对置元件10和夹紧元件7之间有一个波形轮廓。在回转轴3上的布置与图1中所示的相同。此处也借助于一个盘形叠片弹簧11来施加夹紧力和/或摩擦力。
附图标记表
1         扶手
2         回转轴端
3         回转轴
4         扶手支架
5         止动/过载支架
6         夹紧端
7         夹紧元件
8         止动端
9         止动凸起
10        对置元件
11        盘形叠片弹簧
12        直径台阶
13        螺钉
14        止动钩
15        去联锁轴
16        去联锁元件
17        键
18        转动箭头
19        止动装置
20        去联锁装置
21        过载装置

Claims (16)

1.用于车辆的、尤其是用于汽车的扶手,该扶手有至少一个扶手支架,借助于此支架可以使扶手围绕一个回转轴从一个非使用位置转动到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其中设有至少一个止动装置,用此止动装置可使扶手保持在设定的非使用位置上或使用位置上,该扶手还具有至少一个过载装置,在施加一个可以预定的过载转矩时它就使扶手转动至一个过载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扶手支架(4)与回转轴(3)相连不可转动,至少设有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它具有至少一个夹紧元件(7)作为过载装置(21)的组成部分并且支承在回转轴(3)上可以转动;止动/过载支架(5)还是止动装置(19)的组成部分,至少一个对应于至少一个夹紧元件(7)的对置元件(10)作为过载装置(21)的另外的组成部分不可转动地但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在回转轴(3)上;对置元件(10)借助于一个储能器(11)在回转轴纵向方向上相对夹紧元件(7)轴向压紧用以建立起在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具有一个可预定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的一种夹紧连接和/或摩擦连接,因而当扶手支架(4)转动到非使用位置上或者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时止动/过载支架(5)可以一起转动,而且在有过载转矩时,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的夹紧力和/或摩擦力小于一个止动力,用这止动力借助于止动装置(19)使扶手(1)固定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在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因而扶手支架(4)并因此扶手(1)就可以相对于止动/过载支架(5)转动到过载位置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夹紧元件(7)上和在所述至少一个对置元件(10)上设计有两个相应的面作为相对于回转轴(3)的横断面的斜面,使夹紧元件(7)有第一个斜面,而对置元件(10)则有第二个斜面,因而在过载转矩下对置元件(10)就可以在轴向克服由储能器(11)在轴向方向上所作用的力而移动,从而扶手支架(4)可转动到过载位置。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夹紧元件(7)上和在至少一个对置元件(10)上这两个相应的面各具有一种凸轮形状,使夹紧元件(7)具有第一个凸轮形状,而对置元件(10)具有一个对置凸轮形状,因而在过载转矩时使对置元件(10)可以在轴向克服储能器(11)在轴向方向上所作用的力而移动,从而使扶手支架(4)可以转动到过载位置上。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储能器是一个弹簧元件,最好是一个盘状叠片弹簧(11)。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回转轴(3)上设有一个止挡元件,最好是一个抬高的直径台阶(12),在这台阶上可以支承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1)。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最好是一种键连接(17)使对置元件(10)在回转轴(3)上不可转动。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具有一个夹紧端(6)作为过载装置(21)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有一个与夹紧端(6)相对的止动端(8)作为至少一个止动装置(19)的组成部分,因而在夹紧端(6)上形成了夹紧元件(7),而且止动端(8)成弓形并径向相对于回转轴(3)从夹紧端(6)伸出,因而使止动/过载支架(5)借助于作为作用在止动端(8)上的止动装置(19)的组成部分的至少一个止动钩(14)而固定在非使用位置上或者固定在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去联锁装置(20)可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止动钩(14)从一个联锁位置转送至一个去联锁位置上,在去联锁位置上可以实现使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从非使用位置转动到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上以及反过来。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去联锁装置(20)具有一个去联锁轴(15),在这轴上不可转动地布置有至少一个止动钩(14);而且至少一个去联锁元件(16)作用在去联锁轴(15)上,从而当操纵去联锁元件(16)时去联锁轴(15)可以从联锁位置转动到去联锁位置上以及反过来,反之亦然,因而可以使至少一个止动钩(14)从联锁位置转送到去联锁位置上以及反过来。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个联锁弹簧的弹簧力使至少一个止动钩(14)保持在联锁位置上。
11.按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的止动端(8)上布置了至少两个,最好是多个对应于至少一个止动钩(14)的止动凸起(9),从而使一个止动凸起(9)对应于非使用位置,而其余的止动凸起(9)则各自对应于一个不同的使用位置。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止动凸起(9)使止动钩(14)在扶手(1)在非使用位置方向上转送过程中可以自动地分别跳过至下一个止动凸起(9)上,从而使扶手(1)可以转入非使用位置上而不必使去联锁装置(20)去除联锁;而且当转入一个与非使用位置相反的方向时可以只借助于操纵去联锁装置(20)就使止动钩(14)固定在去联锁位置上。
13.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扶手支架(4)和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接触连接。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扶手支架(4)对应于一个回转轴端(2),在这轴端上相邻地设有至少一个止动/过载支架(5),在其上面设有夹紧元件(7),该元件有对置元件(10),它借助于至少一个储能器(11)在轴向方向上的力可以压紧在夹紧元件(7)上,用于在夹紧元件(7)和对置元件(10)之间形成一种摩擦连接。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回转轴端(2)上设计有扶手支架(4)、止动/过载支架(5)、对置元件(10)和储能器(11)结构,使整个结构可以相对扶手(1)的中心纵向平面对称。
16.按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在回转轴端(2)上的扶手支架(4)借助于一个从回转轴端(2)起轴向布置的螺钉连接(13)而不可转动地固定在回转轴(3)上。
CNB038074001A 2002-03-30 2003-02-04 用于车辆的扶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2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14469.9 2002-03-30
DE10214469A DE10214469B4 (de) 2002-03-30 2002-03-30 Armlehne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2778A true CN1642778A (zh) 2005-07-20
CN100519265C CN100519265C (zh) 2009-07-29

Family

ID=2781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740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265C (zh) 2002-03-30 2003-02-04 用于车辆的扶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9265C (zh)
DE (1) DE10214469B4 (zh)
WO (1) WO20030826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5221A (zh) * 2018-01-08 2019-07-16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4053A1 (de) * 2005-01-28 2006-08-10 Audi Ag Verstellbare Mittelarmlehne mit Überlastsicherung
DE102005027992B4 (de) * 2005-06-17 2013-07-18 Audi Ag Armlehne
DE102006048107B4 (de) * 2006-10-11 2009-01-29 Audi Ag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einer Schwenkrichtung eines gegenüber einem Halteelement verschwenkbaren Bauteils
DE102014000026A1 (de) 2013-01-05 2014-07-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stellbare Armlehne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mindestens einer derartigen Armlehne
DE102014225703A1 (de) 2014-12-12 2016-06-16 Johnson Controls Interiors Management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schwenken der Armauflage einer Armlehne
DE102017010592A1 (de) 2017-11-16 2019-05-16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Armlehne
DE102019003126A1 (de) * 2019-05-02 2020-11-05 Daimler Ag Tisch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CN110332254B (zh) 2019-07-29 2021-08-13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单向轴承总成及其应用
CN113848013A (zh) * 2021-09-19 2021-12-28 九德智能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扶手扭矩测试设备
DE102021132897A1 (de) 2021-12-14 2023-06-15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Ausstattungsteil für ein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7847A (en) * 1963-04-08 1965-11-16 Harry A Petrak Automatic clutch with locking means
DE6914729U (de) * 1969-04-11 1969-08-28 Basf Ag Wellenkupplung mit drehmomentbegrenzung
DE2714581A1 (de) * 1977-04-01 1978-10-05 Daimler Benz Ag Schwenkbare armstuetze
DE3300993A1 (de) * 1983-01-14 1984-07-19 Eugen Otto 4010 Hilden Butz Schwenkbare armlehne fuer kraftfahrzeugsitze
FR2617101B1 (fr) * 1987-06-24 1989-12-08 Peugeot Accoudoir central avant a deux positions stables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AU624027B2 (en) * 1989-10-11 1992-05-28 Sugatsune Industrial Co., Ltd Door hinge
DE29512686U1 (de) * 1995-08-07 1996-01-18 Federnwerke Marienberg Gmbh Verstellmechanismus für eine Kraftfahrzeug-Mittelarmlehne
US5702157A (en) * 1996-08-23 1997-12-30 Tachi-S Engineering, U.S.A., Inc. Adjustable armrest mechanism
DE19734334C2 (de) * 1997-08-08 2002-06-27 Fehrer F S Gmbh & Co Kg Mittelarmlehne mit rückstellbarem Überlastschutz
DE19941737C1 (de) * 1999-09-02 2001-05-17 Reinhard Huebner Armlehnen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025396C2 (de) * 2000-05-23 2003-05-08 Isringhausen Geb Armlehne
IT1320404B1 (it) * 2000-06-06 2003-11-26 Pro Cord Srl Bracciolo per sedia, poltrona o simile, e sedia utilizzante talebracciolo.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5221A (zh) * 2018-01-08 2019-07-16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19265C (zh) 2009-07-29
DE10214469A1 (de) 2003-10-09
DE10214469B4 (de) 2012-02-02
WO2003082626A1 (de) 200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2778A (zh) 车辆尤其是汽车用的扶手
CN1052946C (zh) 能调节安装角度的双轮车用部件的安装装置
CN2818243Y (zh) 转向锁定装置
CN1930018A (zh) 调节可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部件、尤其车辆中扶手的角度的装置
CN1784324A (zh) 肘靠倾斜装置
CN1718472A (zh) 车辆的双折叠座椅
CN1926021A (zh) 可拆卸的用于自行车的马达驱动装置
CN1869753A (zh) 照相手机镜头转向装置
CN1216276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铰接机构和装有这种机构的车辆座椅
CN1767966A (zh) 用于车座的调整系统
CN179619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通用踏板装置
CN1252029A (zh) 用于车座的单控制把手放开机构
CN1867481A (zh) 折叠自行车及其折叠方法
CN101048293A (zh) 具有松开控制手柄的座椅重定位装置
CN1038006C (zh) 旋转式电子元件
CN101041405A (zh) 电梯安全装置
CN1513697A (zh) 座椅倚靠机构
CN1695981A (zh) 往复动作体的动作机构
CN1702011A (zh) 电动转向锁紧装置
CN1909815A (zh) 用于人机工程支承件的静音致动器
CN1914434A (zh) 将致动螺栓的旋转运动直接传动到被其驱动的平移夹爪所用的联轴器
CN1263647C (zh) 搬送装置的工件定位机构
CN1636791A (zh) 用于降低车辆座椅靠背高度的装置
CN1873871A (zh) 用于车辆点火开关的操作装置
CN1713065A (zh) 照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