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1946B -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 Google Patents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1946B
CN1611946B CN2004100787155A CN200410078715A CN1611946B CN 1611946 B CN1611946 B CN 1611946B CN 2004100787155 A CN2004100787155 A CN 2004100787155A CN 200410078715 A CN200410078715 A CN 200410078715A CN 1611946 B CN1611946 B CN 1611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aforementioned
tested sample
sample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787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1946A (zh
Inventor
涩谷均
佐藤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1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1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11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1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465Separat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534Mixing by a special element, e.g. stirrer
    • G01N2035/00544Mixing by a special element, e.g. stirrer using fluid flow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2035/1027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 G01N2035/1048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the transfer device for another function
    • G01N2035/1058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the transfer device for another function for mix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5831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5831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 Y10T436/116664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with automated tit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25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 Y10T436/25625Dilu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25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 Y10T436/2575Volumetric liquid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稀释杯,备有:相对于重力方向从底侧向上侧行进而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断面变大的内面;位于前述内面的上侧的注入被检试样的注入口;设置在前述内面的底侧,输出前述试剂,使前述被检试样和试剂形成旋涡状的上升流的输出口;位于前述内面的底侧的排出口。另外,本发明的化学分析装置,具有: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的容器;将前述试剂注入容器内的第1构件;将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容器中的第2构件;控制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注入,使之从第1构件中注入前述试剂后,从第2构件中注入被检试样,从第1构件中注入试剂的控制器。

Description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含在液体中成分的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装置,例如,自动地分析含在人的血液或尿液等中的化学成分。化学分析装置,作为其生物化学检查项目,例如,通过由光的透过量测定注入反应管中的被检试样和符合测定项目的试剂的混合液的反应产生的色调变化,测定被检试样中的被测定物质或者酶的浓度/活性。
另外,化学分析装置,作为其他的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可测量钠离子、钾离子或者氯离子的浓度,即通过对注入稀释杯中的被检试样和符合测定项目的试剂的混合液使用离子传感器、测定电动势的变化,来测定被检试样中的浓度。
该场合的试剂,用于被检试样的稀释或者PH值的调整。
化学分析装置中的多数测定项目是共通的,占有大比例的测定误差,产生于在把被检试样和试剂注入在规定的容器中、进行混合以使被检试样和试剂均匀的工序中。
对于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注入,存在被检试样先注入方式和试剂先注入方式2种方式,分别具有下述问题。
被检试样先注入方式,是在开始把被检试样注入在容器中后,再把试剂注入容器中并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
在此,被检试样先注入方式又分为非接触注入方式和接触注入方式两类。以往当1个项目中使用的被检试样的量多的时候,采取从注入被检试样的样品注入探针离开容器的位置进行注入的非接触注入方式。
但是,随着每一项目中使用的被检试样的量的微量化的发展,在非接触注入方式的场合,由于本应注入容器的被检试样附着在样品注入探针顶端的外壁上,或者排出的被检试样飞散等不能进入容器的规定的位置,使注入精度变差,所以开始采用将样品注入探针顶端装在容器上来注入被检试样的接触注入方式。这样的技术方案被记载在例如日本特公昭61-56784号公报(第1-4页,图4-5)中。
但是,接触注入方式也因为样品注入探针和容器底面相接部分的形状或者容器污染的影响,存在注入容器中的被检试样在容器内不扩散,注入被检试样后、样品注入探针离开容器时被检试样残存在样品注入探针顶端外壁上,使被检试样的注入精度变差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容器的底面形状的问题,在使用多个反应管作为容器的化学分析装置中,对全部容器都要求高的加工精度,对于反应管的污染,通常要求高的洗净能力。
另一方面,试剂先注入方式,是开始把试剂注入容器中,接着再把被检试样注入容器之后,混合试剂和被检试样。这被记载在例如日本特开平7-333230号公报(第3页)中。
该方法采用在容器中注入试剂后,使样品注入探针直接接触试剂的方法,或一边使在样品注入探针顶端上形成的液滴接触试剂液面来避免其顶端与试剂液面接触,一边从样品注入探针中输出被检试样的方法进行注入。为此,不再引起被检试样的飞散、被检试样回落到样品注入探针顶端外壁上的问题,即使在被检试样的量的微量化不断发展的现在,在向容器注入被检试样上也不存在问题。
但是,对于试剂先注入方式,为了向比被检试样多数十倍的试剂中注入微量的被检试样,在被检试样先注入方式中,需要用于均匀地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的强力的搅拌单元。可是,最近由于在化学分析装置中要求高速化,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混合,这样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技术就变得困难。
在化学分析装置中,要求每个项目中使用的被检试样都进行微量化,高精度地把更加微量的被检试样注入容器中。
但是,在被检试样先注入方式中,容易受到容器底面的形状或容器表面的污染的影响,在试剂先注入方式中,为了均匀地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与被检试样先注入方式相比,存在需要强力的搅拌机构的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把被检试样高精度地注入规定的容器内,均匀地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高精度地测定被检试样的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作为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在分析注入规定的容器内的被检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注入方法中,执行:将前述试剂注入前述容器中的第1注入工序;在该第1注入工序之后注入前述被检试样的第2注入工序;在该第2注入工序之后将前述试剂注入前述容器中的第3注入工序。
另外,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备有:相对于重力方向随着从底侧向上侧行进而垂直于前述重力方向的断面变大的内面;设置在前述内面的上侧,注入被检试样的注入口;设置在前述内面的底侧,输出前述试剂,使前述被检试样和试剂形成旋涡状的上升流的输出口;设置在前述内面的底侧,排出混合了前述被检试样和前述试剂的混合液的排出口。
另外,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具有: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的容器;将前述试剂注入前述容器内的第1构件;将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前述容器中的第2构件;控制前述被检试样和前述试剂的注入,使之从前述第1构件中注入前述试剂,然后,从前述第2构件中注入前述被检试样,从前述第1构件中注入前述试剂的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解质测定组件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向本发明的稀释杯注入的注入方法图。
图4是表示向本发明的稀释杯注入的注入方法图。
图5是表示向本发明的反应管注入的注入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构成。
该化学分析装置具有:收纳放入了与被检试样的各种成分进行反应的试剂的多个试剂瓶7的试剂机架1、能放置试剂机架1的试剂箱2及3、在圆周上配置作为容器的多个反应管4的反应圆盘5。再有,该化学分析装置还具有:放置收纳被检试样的被检试样容器17的圆盘取样器6、测定由第1试剂注入臂8及第2试剂注入臂9和样品注入臂10注入到反应管4内的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的测光单元13、测定由样品注入臂10注入到稀释杯19a中的被检试样的电解质测定组件18。
试剂箱2及3、反应圆盘5、圆盘取样器6分别由驱动装置驱动回转。
测定所需的试剂,从收纳在试剂箱2或试剂箱3的试剂机架1上的试剂瓶7中,分别经第1试剂注入臂8的第1试剂探针14或者第2试剂注入臂9的第2试剂探针15,注入配置于反应圆盘5的圆周上的反应管4的容器中。
另外,测定所需的被检试样,从设置在圆盘取样器6上的被检试样容器17,经样品注入臂10的样品注入探针16,注入反应管4或者稀释杯19a中。
注入了被检试样和试剂的反应管4,由反应圆盘5的转动,移动到搅拌位置,由搅拌单元11搅拌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
然后,通过测光单元13把光照射在移动到测光位置的反应管4上并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进行被检试样中的纳离子、钾离子及氯离子以外的生物化学检查项目的成分分析。
然后,结束了被检试样的成分分析的反应管4内的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被废弃,而后,反应管4由洗净单元12洗净。
另一方面,注入稀释杯19a中的被检试样,用电解质测定组件18进行被检试样中的钠离子、钾离子及氯离子的电解质成分浓度的测定。
图2表示图1的电解质测定组件18的构成。电解质测定组件18具有: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的稀释杯单元19、向稀释杯单元19供给试剂的试剂供给单元22及供给校正液的校正液供给单元23、把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或校正液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的试样吸取单元21、测定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中或校正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及氯离子浓度的离子传感器单元20。
稀释杯单元19备有作为混合试剂和被检试样的容器的稀释杯19a、把试剂注入稀释杯19a中的试剂输出喷管19b及注入校正液的校正液输出喷管19c。
试剂供给单元22,使用试剂供给泵22a从试剂瓶22b中吸取试剂并供给到稀释杯单元19,稀释被检试样。
校正液供给单元23,使用校正液供给泵23a从校正液瓶23b中吸取校正液并供给到稀释杯单元19。校正液被用于,在用稀释杯19a稀释的被检试样被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之后洗净残留在稀释杯19a中的被检试样和校正离子传感器单元20的电动势。
试样吸取单元21,使用试样吸取泵21a把在稀释杯19a内稀释的被检试样或者校正液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排出到废液罐21b中。
离子传感器单元20,由用钠离子传感器、钾离子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及参照电极构成的流通型复合电极,测定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浓度。
电解质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测定。由图1所示的样品注入探针16注入到稀释杯19a中的被检试样,由图2所示的试剂供给单元22与试剂均匀混合后,由试样吸取单元21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内,进行电解质成分的测定。
离子传感器单元20,产生与作为对象的离子的浓度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在被信号收集部24收集后,被信号处理部25用于被检体试样的计算处理。
接着,来自校正液供给单元23的校正液被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内,以测定校正液中的电解质成分。通过比较校正液的测定结果和前述检体试样的测定结果,可以测定电解质成分浓度。
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的液体,在测定后,由试样吸取用泵单元21排液。
前述的试样吸取泵21a、试剂供给泵22a及校正液供给泵23a的动作顺序和在离子传感器单元20产生的信号的处理,根据预先在图1所示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未图示的存储部存储的程序,由控制部进行控制。
图3表示利用图1及图2所示的构成,在稀释杯19a中分2次注入同一试剂的注入机构的动作顺序。
图中的稀释杯19a表示从侧面看时的剖面图。在稀释杯19a的底上形成导向离子传感器单元20的流路面。稀释杯19a的内面,在垂直于与重力方向平行的稀释杯的中心轴19f的剖面上,形成以稀释杯的中心轴19f与该剖面的交点为中心的圆形,从稀释杯19a的底部上行,构成该圆形逐渐变大的舒缓的曲面,恰好形成反吊钟的形状。
而且,试剂输出喷管19b水平配置在比稀释杯19a的底稍高的位置上,且配置在与垂直于该高度的稀释杯的中心轴19f的剖面的圆相切的切线上,使该切线和圆的切点成为试剂输出喷管的输出口19d。
图3(a)表示把试剂注入第1规定量容器中的第1注入工序。
由图2所示的试剂供给用泵单元22,把试剂的设定量定为例如575μL时,设定量的约22%的试剂125μL从试剂输出喷管19b中输出作为第1规定量,并积存注入稀释杯19a中的试剂26a。把这定为第1注入工序。
第1注入工序的试剂输出速度,由图2的试剂供给泵22a控制,使之不从稀释杯19a中飞出。
图3(b)表示在前述第1注入工序之后把规定量的被检试样注入前述容器中的第2注入工序。
通过图1所示样品注入臂单元10的转动,使样品注入探针16在稀释杯19a的中央位置上暂时停止后,通过前述容器的上侧的注入口31下降,检测试剂26a的液面后停止在离开试剂表面约1mm的深度,注入例如25μL的被检试样。然后,在稀释杯19a中积存25μL的被检试样和125μL的试剂的中间混合液26b。
这样一来,由于利用试剂先注入方式,在由第1注入工序注入的试剂26a中浸入样品注入探针16来注入被检试样,所以不会引起被检试样的飞散及被检试样向样品注入探针16顶端的外壁上的附着,可以高精度地注入被检试样。
图3(c)表示在前述第2注入工序之后把前述试剂以第2规定量注入前述容器中的第3注入工序。
将被检试样注入稀释杯19a后,由试剂供给用泵单元22从试剂输出喷管19b中输出设定量的剩余试剂,例如450μL的试剂,均匀地混合第3注入工序的试剂和中间混合液26b,成为试剂和被检试样的最终混合液26c。
在此,在第3注入工序中,当输出比第1规定量多的设定量的约78%的试剂450μL时,通过从稀释杯19a的反吊钟那样的内面形状的输出口19d输出控制了输出速度的试剂,并形成图3(c)及表示稀释杯19a的俯视图的图3(d)中箭头的旋涡状的上升流,从而能得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另外,第3注入工序中的试剂的输出速度比第一注入工序中的试剂的输出速度快。
然后,最终混合液26c,由图2所示的试样吸取单元21,经排出口32导向离子传感器单元20,进行被检试样中的电解质成分的测定。
前述的样品注入臂单元10和样品注入探针16的动作,根据预先在图1所示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未图示的存储部中存储的程序,由控制部进行控制,使之与图2中说明的各个泵的动作顺序连动。
图4表示用图1及图2所示的构成,在通常的稀释杯19a中分2次注入同一试剂的注入机构的动作顺序。图4与图3的不同点在于,图3把试剂输出喷管19b配置在稀释杯19a的底部附近,与此相反,图4的试剂输出喷管19e配置在稀释杯19a上面。
图4(a)表示把试剂注入在第1规定量容器内的第1注入工序。当由图2所示的试剂供给用泵单元22将试剂的设定量定为575μL时,作为第1规定量,例如,从试剂输出喷管19e输出设定量的约22%的试剂125μL,在稀释杯19a积存由第1注入工序注入的试剂27a。
第1注入工序的试剂输出速度,由图2的试剂供给泵22a控制,使之与稀释杯19a壁面接触但不飞散。
图4(b)表示在前述第1注入工序后把被检试样以规定量注入前述容器中的第2注入工序。
由图1所示的样品注入臂单元10的转动,使样品注入探针16在稀释杯19a的中央位置暂时停止后下降,在检测由第1注入工序注入的试剂27a的液面后停止在离试剂表面约1mm的深度上,注入25μL的被检试样。然后在稀释杯19a内积存试剂125μL和被检试样25μL的中间混合液27b。
这样一来,由于利用试剂先注入方式,把样品注入探针16浸入由第1注入工序注入的试剂27a中来注入被检试样,因此不会引起被检试样的飞散及被检试样向样品注入探针16顶端的外壁上的附着,可以高精度地注入被检试样。
图4(c)表示在前述第2注入工序后把前述试剂以第2规定量注入到前述容器中的第3注入工序。
将被检试样注入稀释杯19a中之后,由试剂供给用泵单元22从试剂输出喷管19e中输出设定量的剩余试剂,例如450μL,均匀地混合第2注入工序的试剂和中间混合液27b,成为试剂和被检试样的最终混合液27c。
在此,在第3注入工序中,由于输出比第1规定量多的设定量的约78%的试剂450μL产生的搅拌效果,和从稀释杯19a的上方输出试剂时在液体不飞散的范围内、控制成最大速度的试剂输出的趋势所产生的搅拌效果,从而使试剂和被检试样均匀地混合并成为试剂和被检试样的最终混合液27c。另外,第3注入工序中的试剂的输出速度比第1注入工序中的试剂输出速度快。
然后,最终混合液27c由图2所示的试样吸取单元21导入离子传感器单元20,进行被检试样中的电解质成分的测定。
以上的方法,在生物化学检查项目中,对于要求特别高的试剂和被检试样的注入精度的电解质的项目是有效的。
图5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构成,分2次把同一试剂注入反应管4中的注入机构的动作顺序。
图5(a)表示把试剂注入第1规定量容器中的第1注入工序。
图1所示的第1试剂注入探针14,在吸取符合设置在试剂箱2中的测定项目的第1试剂后,由第1试剂注入臂8的转动,移动到1次注入同一试剂的1次试剂注入位置上。然后,作为第1规定量,例如,当把测光单元13中的测光所需的第1试剂的量的下限值定为120μL时,第1试剂设定量的三分之一或小于三分之一的40μL的第1试剂,就从第1试剂注入探针14注入到反应管4的大致中央位置,并积存由第1注入工序注入的试剂28a。然后,反应管4由反应圆盘5的回转,移动到样品注入位置。
第1注入工序的试剂输出速度,被控制成碰到反应管4的底部后飞散或者不飞散到反应管4的内壁侧面上。
图5(b)表示在前述第1注入工序后将被检试样以规定量注入到前述容器中的第2注入工序。
在图5(a)中,由于图1所示的样品注入臂单元10的转动,样品注入探针16在反应管4的大致中央位置上暂时停止后,下降并检测试剂28a的液面之后,在距离试剂表面约1mm的深度停止,注入符合测定项目的设定量的被检试样。在反应管4中积存设定量的被检试样和40μL的试剂的中间混合液28b。然后,反应管4,由反应圆盘5的回转,处于反应圆盘5上并移动到第2次注入同一试剂的2次试剂注入位置上。上述动作,由控制器30控制。
这样一来,由于利用试剂先注入方式,将样品注入探针16浸入由第1注入工序注入的试剂28a中来注入被检试样,因此不会引起被检试样的飞散及被检试样向样品注入探针16顶端的外壁上附着,可以高精度地注入。
图5(c)表示在前述第2注入工序后将前述试剂以第2规定量注入到前述容器中的第3注入工序。
图1所示的第1试剂注入探针14,从试剂箱2吸取前述第1试剂后,由第1试剂注入臂8的转动,移动到前述2次试剂注入位置上。然后,在反应管4停止在前述2次试剂注入位置上时,作为第2规定量,例如比第1规定量多的前述第1试剂设定量的三分之二或大于三分之二的第1试剂,就从第1试剂探针14输出到前述反应管4的大致中央位置,并混合第2注入工序的试剂和中间混合液28b,成为被检试样和试剂的最终混合液28c。
然后,反应管4,由反应圆盘5的回转,移动到第1试剂搅拌单元11的位置。因此,最终混合液28c,由第1试剂搅拌单元11进一步搅拌。
在此,在第3注入工序中,由于输出比第1规定量多的第1试剂设定量的三分之二或大于三分之二的试剂的搅拌效果,和把高速的试剂输出速度控制到中间混合液28b或者第3注入工序的液体不飞散的程度的搅拌效果,以及由于第1试剂搅拌单元11的搅拌,使得最终混合液28c被均匀地混合。另外,第3注入工序中的试剂输出速度比第1注入工序中的试剂输出速度快。
接下来,例如,在2试剂类反应项目的场合,由于反应圆盘5的回转,使反应管4于规定的时间后在第2试剂注入位置上停止时,由第2试剂注入探针15从试剂箱3中吸取符合测定项目的第2试剂,由第2试剂注入臂9的转动,第2试剂注入探针将第2试剂注入反应管4内。
然后,依据设定时间,测光单元13将光照在反应管4上,通过测定透过光的变化,测定被检试样的成分。
在此,即使在使用特别微量的被检试样进行测定的项目中,对于在允许误差主要因素中被检试样注入精度所占比例大的项目,利用分2次将试剂注入容器中的注入手段也是有效的。
在化学分析装置中,如果求出输出速度与第1试剂量和第1注入工序及第3注入工序的注入量的关系并预先输入这些条件,化学分析装置对于选择了分2次注入试剂的条件的项目,可根据该项目的第1试剂设定量,分2次注入试剂,可以高精度地注入并均匀地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
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Claims (10)

1.一种化学分析装置的注入方法,用于对将被检试样和试剂注入规定的反应管内或稀释杯内而形成的混合液进行测定,其特征在于,执行:
利用试剂输出喷管或试剂注入探针将第一规定量的试剂注入前述反应管或稀释杯中的第一试剂注入工序;
将试样注入探针的顶端浸入到前述反应管内或稀释杯内的前述试剂并注入规定量的前述被检试样的被检试样注入工序;
在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工序之后,利用所述试剂输出喷管或所述试剂注入探针向所述反应管或稀释杯注入比所述第一规定量多的第二规定量的所述试剂的第二试剂注入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试剂注入工序和第二试剂注入工序的试剂的注入量的总和与进行分析的规定项目的测定所需要的试剂量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前述第一试剂注入工序注入的前述试剂的量比由前述第二试剂注入工序注入的前述试剂的量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试剂注入工序中的前述试剂的输出速度比前述第一试剂注入工序中的前述试剂的输出速度快。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工序,将注入前述被检试样的探针的顶端浸入由前述第一试剂注入工序注入到反应管或稀释杯中的试剂中来进行注入。
6.一种化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混合被检试样和试剂的反应管或稀释杯;
将前述试剂注入前述反应管或稀释杯内的试剂注入构件;
将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前述反应管或稀释杯中的被检试样注入构件;
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前述被检试样和前述试剂的注入,使得从前述试剂注入构件将第一规定量的试剂注入前述反应管或稀释杯,然后,将试样注入构件的顶端浸入前述反应管内或稀释杯内的前述第一试剂中并注入规定量的前述被检试样,进而,从前述试剂注入构件将比前述第一规定量多的第二规定量的所述试剂注入前述反应管或稀释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器控制前述被检试样和前述试剂的注入,使在由前述被检试样注入构件进行的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前后的由前述试剂注入构件进行的2次前述试剂的注入量的总和与进行分析的规定项目的测定所需要的试剂量一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器调整前述被检试样和前述试剂的输出速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后的前述试剂的注入中的前述试剂的输出速度,比前述被检试样注入前的前述试剂的输出速度快。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试样注入构件将其顶端浸入在已注入于前述反应管或稀释杯中的试剂内来注入前述被检试样。
CN2004100787155A 2003-09-19 2004-09-17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Active CN1611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8603A JP4251627B2 (ja) 2003-09-19 2003-09-19 化学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分注方法
JP328603/2003 2003-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1946A CN1611946A (zh) 2005-05-04
CN1611946B true CN1611946B (zh) 2011-11-16

Family

ID=34191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787155A Active CN1611946B (zh) 2003-09-19 2004-09-17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20050095724A1 (zh)
EP (1) EP1517147B1 (zh)
JP (1) JP4251627B2 (zh)
CN (1) CN1611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7175B1 (en) 2004-08-26 2009-12-29 Elemental Scientific, Inc. Automated sampling device
US7469606B1 (en) * 2004-08-26 2008-12-30 Elemental Scientific, Inc. Automated sampling device
US7690275B1 (en) 2004-08-26 2010-04-06 Elemental Scientific, Inc. Automated sampling device
JP2007057420A (ja) * 2005-08-25 2007-03-08 Ias Inc 溶液供給装置
JP2008058123A (ja) * 2006-08-31 2008-03-1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4975407B2 (ja) * 2006-10-10 2012-07-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US20090114538A1 (en) * 2007-11-07 2009-05-07 Takayama Hiroko Automated biochemical analyzer
JP5166996B2 (ja) * 2008-06-30 2013-03-2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101487845B (zh) * 2009-02-19 2013-01-02 苏州海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大便标本自动检测仪
CN103645335A (zh) * 2009-02-27 2014-03-1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化学分析装置
WO2011002907A1 (en) * 2009-07-01 2011-01-06 Beckman Coulter, Inc. Improved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odule for clinical diagnostics
JP5932540B2 (ja) * 2012-07-24 2016-06-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US9341229B1 (en) 2012-09-10 2016-05-17 Elemental Scientific, Inc. Automated sampling device
CN102879596A (zh) * 2012-10-15 2013-01-16 济南美医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样本加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54459B (zh) * 2012-12-19 2017-08-1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4111343B (zh) * 2013-04-16 2018-01-23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试剂分注装置、免疫分析仪及其方法
DE102015202748A1 (de) * 2015-02-16 2016-08-18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Einbringen einer Flüssigkeit in eine Vertiefung einer Probenaufnahmeplatte
EP3088904A1 (de) * 2015-04-27 2016-11-02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Verfahren zur überprüfung der funktionsfähigkeit einer waschstation für pipettiernadeln
JP6710553B2 (ja) * 2015-05-21 2020-06-17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試料導入装置
CN108027280B (zh) 2015-06-26 2021-07-06 雅培实验室 用于使得反应容器在诊断分析仪中从处理轨道运动至旋转装置的反应容器运动部件
EP3314269A4 (en) 2015-06-26 2019-01-23 Abbott Laboratories REACTION TANK EXCHANGER DEVICE FOR DIAGNOSTIC ANALYZER
CN110418967B (zh) * 2017-06-30 2024-02-0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组件、样本分析仪及混合方法
CN110780085B (zh) * 2019-11-04 2021-03-09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加样方法
CN113842962B (zh) * 2021-10-19 2023-02-17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基于电润湿的浓度均一化微流控芯片及浓度均一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07422A1 (en) * 1992-08-12 1994-07-27 Biogenex Laboratories Enhancement of immunochemical staining in aldehyde-fixed tissues
EP0670483A2 (en) * 1994-02-25 1995-09-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mixing method
US5679575A (en) * 1994-12-21 1997-10-21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articl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3639C (zh) * 1995-09-05 2002-10-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使用多种试剂的自动分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3537A (en) * 1980-10-20 1982-04-06 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Inc. Analysis system
US4737342A (en) * 1982-08-06 1988-04-12 Ciba Corning Diagnostics Corp. Test module
JPS6156784A (ja) 1984-08-29 1986-03-22 Takao Kinzoku Kogyo Kk 溶接装置
US5597733A (en) * 1988-07-25 1997-01-28 Precision Systems, Inc. Automatic multiple-sample multiple-reagent dispensing method in chemical analyzer
EP0478753B1 (en) * 1990-04-06 1997-07-02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Automated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JPH1194825A (ja) * 1997-09-19 1999-04-09 Meidensha Corp 試薬混合器
FR2770299B1 (fr) * 1997-10-28 1999-11-26 Abx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distribution fractionnee d'un echantillon de sang
JP3902380B2 (ja) * 2000-05-19 2007-04-04 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Icp分析装置
WO2003099442A1 (de) * 2002-05-24 2003-12-04 Epr Labautomatio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dosieren kleiner flüssigkeitsvolumen
US7429360B2 (en) * 2002-05-28 2008-09-30 Autogenomics, Inc. Level-controlled pipette for automated analytic devices
US7282372B2 (en) * 2002-10-02 2007-10-16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 Inc. Fluid measurements in a reaction vessel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clinical analyzer
US8323984B2 (en) * 2002-12-19 2012-12-04 Beckman Coul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blood samples for cell analysis
US20050014284A1 (en) * 2003-07-18 2005-01-20 Merrit Jacobs Improved fluid mixing in a diagnostic analyz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07422A1 (en) * 1992-08-12 1994-07-27 Biogenex Laboratories Enhancement of immunochemical staining in aldehyde-fixed tissues
EP0670483A2 (en) * 1994-02-25 1995-09-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mixing method
US5679575A (en) * 1994-12-21 1997-10-21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articl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3639C (zh) * 1995-09-05 2002-10-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使用多种试剂的自动分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97409B2 (en) 2011-03-01
US20050095724A1 (en) 2005-05-05
US20090202389A1 (en) 2009-08-13
US20100158755A1 (en) 2010-06-24
EP1517147B1 (en) 2019-02-20
US8721966B2 (en) 2014-05-13
JP4251627B2 (ja) 2009-04-08
EP1517147A2 (en) 2005-03-23
EP1517147A3 (en) 2011-09-28
JP2005091302A (ja) 2005-04-07
CN1611946A (zh) 2005-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11946B (zh)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US452604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liquid sample
US6197255B1 (en) Chemical analyzing apparatus
JPH0718785B2 (ja) フローセル装置
KR20010076249A (ko) 자동 분석기에서의 실패 검출 방법
JP646284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205246621U (zh) 一种自动连续微流滴定系统
JP2002040035A (ja)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JP2783449B2 (ja) 分析機のライン制御方式
US6096274A (en) Analysis device
CN217112402U (zh) 凝血分析仪
CN214225055U (zh) 一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快速自动滴定装置
CN105510518B (zh) 一种自动连续微流滴定系统和方法
CN108431597A (zh) 样品稀释
JP520398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22118402A (ja) 標準試料容器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04108858A (ja) 歯のう蝕罹患リスク評価装置
KR20170091898A (ko) 자동 혈구 분석용 멀티 디스펜서
JP2015210206A (ja) 臨床検査装置及び容器の洗浄方法
US6905872B1 (en) On-line respiromet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20230044702A1 (en) Electrolyte analysis apparatus
CN217505887U (zh) 样本分析仪
WO202224459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9095382A (ja) 光学分析装置、物質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物質の製造方法
US20230143259A1 (en)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4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