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3928A -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3928A
CN1593928A CNA200410078508XA CN200410078508A CN1593928A CN 1593928 A CN1593928 A CN 1593928A CN A200410078508X A CNA200410078508X A CN A200410078508XA CN 200410078508 A CN200410078508 A CN 200410078508A CN 1593928 A CN1593928 A CN 1593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black
zone
ink
print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85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37832C (zh
Inventor
小笠原文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3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3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78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783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 G06K15/1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using ink jet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82Architecture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function
    • G06K2215/0094Colour pri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黑色打印头,用于排出黑色墨水;彩色打印头,用于排出对于记录纸张比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以及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输入数据对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黑色图像区域和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彩色图像区域进行检测,并且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首先将所述黑色墨水还是所述彩色墨水施加到所述记录纸张上。在该喷墨记录设备中,所述黑色打印头和所述彩色打印头各具有分成多组的多个喷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多组喷嘴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来执行多路记录操作。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和一种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已存在一种彩色喷墨记录技术,其用于通过从喷嘴排出液体小墨滴来记录图像。由于具有简单的结构以及降低的打印噪声,因此这种彩色喷墨记录技术适合于小型打印机。然而,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而不发生墨水洇散(ink bleeding),有必要使用特种纸张,如涂敷纸(coatedpaper)张,各纸张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吸墨层。在诸如复印纸的普通纸上,在不同色彩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容易发生墨水洇散。
为了克服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通过增加墨水对纸张的渗入性来减小色彩之间的墨水洇散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特别是利用黑色墨水打印时,沿线条和字符边缘的清晰度会较差(羽状)。
为了增加线条和字符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用于通过采用均具有比渗入性低的黑色墨水更高的渗入性的多种彩色墨水来减少彩色墨水之间的洇散。然而,利用这种技术,不能够防止彼此邻近并且具有不同渗入率的黑色墨水打印区域与彩色墨水打印区域之间的墨水洇散。以下是提出用于克服该问题的传统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113155(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装置,其对一幅图像中的黑色墨水区域与彩色墨水区域之间的各个边界区域中的打印像素进行转换,以防止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的洇散。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0-067125(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装置,其在向记录纸张上施加黑色墨水与施加彩色墨水之间设置一时间间隔,以防止墨水洇散。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077992(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装置,其根据图像数据测量记录密度,并且根据该记录密度对用于各主扫描的记录模式进行切换。
当采用了具有低渗入率的黑色墨水来增加利用黑色墨水的打印质量时,低的固定速度会导致在进行高速打印时打印纸张之间出现墨水转印。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现有技术4),其在施加黑色墨水之前施加具有较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并且利用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提高墨水固定速度。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装置,当将与黑色相邻的彩色像素转换为空白数据(blank data)时,用于防止墨水洇散的过量像素转换导致在黑色像素和彩色像素的边界处出现白线。如果将与彩色像素相邻的黑色像素转换为彩色数据,则黑色图像区域中的图像质量会劣化,这是由于经转换的区域中的亮度变得高于黑色墨水的亮度并且该更高的亮度导致不足的浓度(insufficient density)。这样,如果对大量的像素进行转换以防止墨水洇散,则会因不同的原因而发生图像劣化。
对于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装置,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尽管可以通过在施加黑色墨水与施加彩色墨水之间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来防止墨水洇散,但是极大地降低了实际的打印速度。
对于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装置,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即使对于几乎不引起墨水洇散的图像数据也将切换记录模式,从而导致打印速度不必要的降低。
在现有技术4中,需要在施加黑色墨水之前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纸张上。因此,打印是通过用于施加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的单独扫描来进行的,这也导致了打印速度的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和一种喷墨记录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包括:黑色打印头,用于排出黑色墨水;彩色打印头,用于排出对于记录纸张比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以及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输入数据对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黑色图像区域和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彩色图像区域进行检测,并且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首先将所述黑色墨水还是所述彩色墨水施加到所述记录纸张上,所述黑色打印头和所述彩色打印头各具有分成多组的多个喷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多组喷嘴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来执行多路记录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用于利用一排出黑色墨水的黑色打印头和一排出彩色墨水的彩色打印头来执行多路记录操作,所述彩色墨水对于记录纸张比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更高的渗入性,每个所述打印头都具有分成多组的多个喷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多组喷嘴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来执行所述多路记录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输入数据对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黑色图像区域和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彩色图像区域进行检测;和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首先使用所述黑色墨水还是所述彩色墨水来在所述记录纸张上执行记录。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喷墨记录设备的框图;
图2(a)和2(b)示出了待由彩色喷墨记录设备的区域检测单元执行的像素数据区域检测操作;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像素转换处理的表;
图4(a)表示像素转换处理中的输入图像数据的示例;
图4(b)表示像素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打印顺序的表;
图6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多路打印(multi-path print)操作中为打印头设置的打印率的示例;
图7(a)至7(c)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打印顺序的表;
图9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多路打印操作中为打印头设置的打印率的示例;
图10(a)至10(c)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打印顺序的表;
图12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在多路打印操作中为打印头设置的打印率的示例;
图13(a)至13(c)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打印顺序的表;
图15是根据第四实施例在多路打印操作中为打印头设置的打印率的示例;以及
图16(a)至16(c)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内容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框图。喷墨记录设备1将各打印头的喷嘴分成多个块,并且通过利用不同的喷嘴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来执行多路记录。
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设备1包括图像处理装置2、打印头驱动单元3、打印头4、马达驱动单元5、送纸马达6以及托架(carriage)马达7。图像处理装置2包括色彩校正单元201、n值化(n-nary valuing)处理单元202、图像处理单元203、记录数据存储单元204、掩模图案产生单元205以及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
图像处理装置2由CPU(中央处理单元)30、ROM(只读存储器)31以及RAM(随机存取存储器)32来实现。CPU 30将图像处理程序从ROM 31载入RAM 32,并且对图像处理操作和马达驱动单元5进行控制。
色彩校正单元201输入RGB(红色、绿色和蓝色)数据的图像信息,并且对输入图像信息执行诸如伽马校正的校正操作。彩色校正单元201还执行彩色转换操作以将输入图像信息转换为CMYK(青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数据,以及其他多种调节操作。
n值化处理单元202使用一预定阈值将各色彩分量(C、M、Y、或K)的图像数据(灰度数据)转换为n值化(n-nary valued)数据,并且产生包括各个色彩分量的位值(01或00)的打印数据。更具体地说,n值化处理单元202产生与从色彩校正单元201所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像素(i,j)对应的打印数据Pijj={Cij,Mij,Yij,Kij},该打印数据Pij包括青色(C)、品红色(M)、黄色(Y)以及黑色(K)的色彩分量的位值Cij、Mij、Yij以及Kij。在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i,j)之中,在水平方向上排列NI个像素(第0个至第NI-1个),而在垂直方向上排列NJ个像素(第0个至第NJ-1个)。
图像处理单元203包括区域检测单元203a和像素转换单元203b。区域检测单元203a对黑色图像区域(根据所提供的打印数据利用黑色墨水在其中进行记录)、彩色图像区域(利用彩色墨水在其中进行记录)、位于黑色图像区域中的预定区域处的黑色图像边界区域以及位于彩色图像区域中的预定区域处的彩色图像边界区域进行检测。其中,各个“预定区域”是在黑色像素与彩色像素之间的边界处的区域。因此,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是与彩色墨水的打印区域相邻的黑色墨水的预定打印区域(例如,位于距离彩色墨水像素p个像素的范围之中并且即将利用黑色墨水对其进行着色的一组像素)。彩色图像边界区域是与黑色墨水的打印区域相邻的彩色墨水的预定打印区域(例如,位于距黑色墨水像素q个像素范围之中并且即将利用彩色墨水对其进行着色的一组像素)。以下,将黑色图像区域中排除黑色图像边界区域以外的部分称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并且将彩色图像区域中排除彩色图像边界区域以外的部分称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在根据本发明的操作中不涉及不包括在任何上述区域中的区域,即,与白色区域(非打印区域)相邻的黑色或彩色像素区域24,因此附图中也未示出这些区域。
像素转换单元203b根据像素区域检测的结果将黑色图像区域或彩色图像区域中的n值化CMYK数据的像素转换为预定像素。该转换处理是根据预定像素转换规则来进行的。像素转换单元203b还执行附加信息的嵌入。在该像素转换处理中,利用彩色像素来代替黑色像素,或者根据像素转换规则将彩色像素添加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的黑色像素区域中。在彩色像素区域中,对彩色像素执行疏化(thinning)。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中,对黑色像素执行疏化,利用彩色像素替代黑色像素,或者添加彩色像素。可以根据用于各区域的预设值或者根据诸如纸张打印模式的其他因素来选择像素转换规则。像素转换单元203b可以仅执行附加信息的嵌入,而不执行像素转换处理。
将利用像素转换单元203b所获得的各转换像素的打印数据存储在记录数据存储单元204中的预定区域中。根据附加信息,掩模图案产生单元205产生即将用于数据掩模处理中的多路掩模图案,并且将该多路掩模图像输出给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根据各打印头4的扫描次数,掩模图案产生单元205可以产生一将用于各次扫描中的掩模图案。
根据具有对其添加有所述附加信息的打印数据,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在各主打印扫描中对黑色图像区域和彩色图像区域进行区分。根据区分结果,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确定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应该首先使用哪种墨水在记录纸张上进行记录。在此,确定要在多路打印操作中的前一路径中打印各像素(是否应该首先在纸张上形成该像素)还是在多路打印操作中的后一路径中打印各像素(是否应该以后再在纸张上形成该像素)。通过使用由掩模图案产生单元205所产生的掩模图案,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还对即将提供给打印头4的数据的打印率进行控制。然后,该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产生多路打印数据,并且将该多路打印数据输出给打印头驱动单元3。各多路记录操作中的扫描次数应该为一偶数,以使可从纸张上的各扫描记录区域中的同一端开始打印。通过这种方式,打印色彩顺序不发生变化,并且可以防止各个色彩间的不均匀性。而且,通过划分各个打印头4所获得的块数应该与通过将各个打印头4的喷嘴数目除以扫描次数所获得的数目相等。
根据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所提供的打印数据中所包含的色彩分量的位值,打印头驱动单元3与这些色彩分量相对应地对墨水头4a至4d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打印头4包括:用于排出黑色墨水(K)的黑色墨水头4a、用于排出黄色墨水(Y)的黄色墨水头4b、用于排出品红色墨水(M)的品红色墨水头4c,以及用于排出青色墨水(C)的青色墨水头4d。由打印头驱动单元3来控制墨水头4a至4d的驱动。在第一实施例中,黑色墨水具有相对较低的渗入性,而彩色墨水具有相对较高的渗入性。
CPU 30对马达驱动单元5进行控制,以控制送纸马达6和托架马达7的驱动。送纸马达6用于移动记录纸张。托架马达7用于移动打印头4。
接下来,对区域检测单元203a所执行的图像数据区域检测操作进行说明。图2(a)和2(b)示出区域检测单元203a的图像数据区域检测操作。图2(a)示出输入图像,而图2(b)示出经像素转换和信息添加的区域的示例。在图2(a)中,标号10表示黑色墨水打印区域,而标号11表示彩色墨水打印区域。
在图2(b)中,标号20表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标号21表示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标号22表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而标号23表示彩色图像边界区域。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对应于黑色墨水打印区域10,而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对应于彩色墨水打印区域11。
根据从n值化处理单元202所输出的打印数据,区域检测单元203a对属于黑色墨水(K)的打印区域与彩色墨水(C、M、Y)的打印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的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进行检测。其中,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为与彩色墨水打印区域11相邻的黑色墨水的预定打印区域。在图2(b)中所示的示例中,利用待由黑色墨水着色并且位于距待由彩色墨水着色的像素2个像素的范围之内的一组像素,来形成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
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为与黑色墨水打印区域10相邻的彩色墨水的预定打印区域。利用待由彩色墨水进行着色并且位于距待由黑色墨水着色的像素2个像素的范围内的一组像素,来形成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通过这种方式,区域检测单元203a对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进行检测,以防止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墨水洇散。
参照图3和图4(a)及图4(b),对将由像素转换单元203b所执行的像素转换操作进行说明。图3是像素转换规则表。像素转换单元203b根据图3中所示的转换规则表,对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以及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执行像素转换。像素转换单元203b还在打印之前嵌入像素转换所必需的信息,作为打印数据中的附加信息。
更具体地,像素转换单元203b执行黑色像素的疏化,并且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添加彩色像素。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像素转换单元203b还执行黑色像素的疏化,并且添加彩色像素。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当在该区域中执行常规打印时,像素转换单元203b不执行像素转换。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像素转换单元203b执行彩色像素的疏化。在其他区域(由标号24表示)中,当在这些区域中执行常规打印时,不执行黑色或者彩色像素转换。
图4(a)和4(b)示出了像素转换操作的示例。图4(a)表示输入图像数据,而图4(b)表示像素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在图4(a)中,标号10表示黑色墨水打印区域,而标号11表示彩色墨水打印区域。在图4(b)中,标号20表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标号21表示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标号22表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并且标号23表示彩色图像边界区域。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对黑色像素20a进行疏化,并且将彩色像素20b添加到经疏化的像素中。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dry rate),以防止墨水洇散。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对黑色像素21a进行疏化,并且将彩色像素21b添加到经疏化的像素中。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以防止墨水洇散。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对其中所包含的像素进行疏化。通过这种方式,在各区域中执行了像素转换操作,使得可以防止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的洇散。
参照图5和图6,对由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所产生的多路打印数据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了2路记录方法。通过该方法,利用记录头通过两次扫描形成各记录图像区域。图5表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打印顺序的表。在图5中,输入像素数据的各个值表示数据值。输入像素数据由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黑色像素以及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彩色像素组成。
在从记录数据存储单元204接收到输入像素数据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参照图5中所示的表,并确定应该在前一路径还是在后一路径中打印这些像素(稍后将说明)。在不包括在区域20至23中的其他区域24中,不按特定的打印路径次序,执行常规多路打印。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在前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1’),而在后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1’)。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在前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0’)。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未执行基于附加信息的打印控制。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在后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0’)。在其他区域24中,未执行基于附加信息的打印控制。
通过这种方式,在渗入性相对较低的黑色墨水和渗入性相对较高的彩色墨水之间,首先在其中黑色墨水区域和彩色墨水区域彼此相邻的打印区域中使用黑色墨水。在经过充分的渗入和干燥时间之后,使用彩色墨水。由此,可以减少墨水洇散。在具有大的黑色墨水面积的打印区域中,在黑色墨水打印之前使用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从而提高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可固定性)。
在确定了对于各区域的打印次序之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对打印头4的打印率进行设置。图6表示多路打印操作中的打印头4的打印率的示例。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4包括N个喷嘴(1至N)。
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对打印头4的打印率进行设置,使得在第一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以在一半所述区域上施加墨水,并且在第二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以在同一区域上施加墨水。
在图6中,使用一对掩模图案通过两次扫描来完成一幅图像,“0%”表示在该区域中通过所述扫描未执行打印,“100%”表示通过所述扫描打印了该区域中的所有像素,而“50%”表示通过所述扫描在经疏化的该区域的一半中执行了打印。利用由掩模图案产生单元205所产生的掩模图案来确定疏化率。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由第一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施加彩色墨水,并且由第二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施加黑色墨水。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由第一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施加黑色墨水。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第一扫描不施加任何墨水,并且使由第二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施加彩色墨水。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由第一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向疏化到1/2的区域22施加彩色墨水,并且由第二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施加彩色墨水。
接下来,对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进行说明。图7(a)至7(c)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图7(a)表示原始图像数据,图7(b)表示由传统的2路打印技术所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而图7(c)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过程。在图7(a)至7(c)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4的喷嘴数目为18。因此,图6中的N为18。在此,在未包括在黑色和彩色图像边界和内部区域中的其他区域24(未示出)中不执行信息添加和像素转换操作,并且在这些区域24中执行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多路打印。将该多路打印应用于本实施例并说明如下。
在图7(a)至7(c)中的每一个图中,标号20表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标号21表示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标号22表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而标号23表示彩色图像边界区域。如图7(b)所示,利用传统技术,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路径1)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和23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然后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路径2)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在个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上。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中的图像形成。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上。
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上。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中的图像形成。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至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然后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路径3)沿与第一次扫描相同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上。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中的图像形成。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和23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上。然而,在此传统示例中,由于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是通过同一次扫描而同时形成的,因此由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引起了墨水洇散。
另一方面,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的上半部分上。在此,在同一区域上未施加黑色墨水。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在该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的上半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的上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第一扫描未施加任何墨水。因此,在边界区域中未出现由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所引起的墨水洇散。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然后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的上半部分上。由于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已经打印了彩色像素并且相应地改进了墨水渗入性,因此极大地改进了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和可固定性。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将彩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的下半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的下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在该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的上半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的下半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该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的上半部分上。由于已通过第一扫描形成了相邻的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所以可以减少相邻彩色墨水的洇散。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然后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的下半部分上。由于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已打印了彩色像素并且相应地改善了墨水渗入性,因此极大地改善了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和可固定性。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该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的下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该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的下半部分上。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进行了用于记录黑色图像区域的扫描之后,执行扫描以对位于边界区域内的一预定区域中的彩色图像区域进行记录,使得可以在黑色墨水记录与彩色墨水记录之间保持一定的时间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的墨水洇散。而且,当按照通常方式执行多路打印时,不会降低打印速度。此外,可以防止由于像素转换操作所引起的图像劣化,而这种劣化已成为现有技术的一个问题。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执行黑色墨水记录之前,在待由黑色墨水进行着色的黑色图像区域内的一预定区域中执行彩色墨水记录。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墨水渗入性,并且还提高了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和可固定性。此外,在利用黑色墨水执行用于记录黑色图像区域中的预定区域的扫描之前,进行了用于利用彩色墨水进行记录的扫描。因此,可以增加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并且可以防止墨水洇散。
在图7(c)中,作为像素转换操作的示例,仅示出了向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添加彩色像素的情况。然而,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在彩色图像区域中执行疏化以使效果最佳。而且,当基于区域信息产生了多路打印数据时,不具有特定墨水施加次序的区域数据根本不发生变化。因此,打印头4的喷嘴的喷射频率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操作,因此,第二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喷墨记录设备1相同的结构。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使用了具有相对较低渗入性的黑色墨水和具有相对较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参照图8和图9,首先对将由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所产生的多路打印数据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4路记录方法,以通过利用打印头4的四次扫描来形成各记录图像区域。
图8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打印次序的表。在图8中,输入像素数据的各值表示数据值。输入像素数据由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黑色像素以及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彩色像素组成。
在从记录数据存储单元204接收到输入像素数据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参照图8所示的表,并确定应该在前一路径还是在后一路径中打印像素(稍后将说明)。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通过前一次扫描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1’),并且通过后一次扫描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1’)。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通过前一次扫描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0’)。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不执行基于附加信息的打印控制。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通过后一次扫描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0’)。
通过这种方式,在具有相对较低渗入性的黑色墨水与具有相对较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之间,首先在其中黑色墨水区域和彩色墨水区域彼此相邻的打印区域中施加黑色墨水。在经过充分的渗入和干燥时间之后,施加彩色墨水。因此,可以减少墨水洇散。在具有大的黑色墨水面积的打印区域中,在黑色墨水打印之前使用了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从而提高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可固定性)。
在对各区域确定打印次序之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图9表示在多路打印操作中的打印头4的打印率的示例。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在第一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来对所述区域的四分之一施加墨水,在第二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来在同一区域上施加墨水,在第三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来在同一区域上施加墨水,以及在第四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来在同一区域上施加墨水。
在图9中,使用一组掩模图案通过四次扫描来完成一幅图像,“0%”表示在该区域中通过所述扫描未执行打印,“50%”表示通过所述扫描在所述区域疏化的的一半中执行了打印,“25%”表示通过所述扫描在疏化到1/4的区域内执行了打印。通过由掩模图案产生单元205所产生的掩模图案来确定疏化率。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通过第一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在疏化到25%的区域20的四分之一上施加彩色墨水,通过第二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彩色墨水,通过第三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黑色墨水,并且通过第四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黑色墨水。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通过第一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在疏化到25%的区域21的四分之一上施加黑色墨水,并且通过第二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在疏化到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黑色墨水。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通过第一次扫描和第二次扫描不施加任何墨水,通过第三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在疏化到50%的区域23的四分之一上施加彩色墨水,并且通过第四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在疏化到50%的同一区域上施加彩色墨水。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以使通过第一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区域22的四分之一上施加彩色墨水,通过第二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彩色墨水,通过第三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彩色墨水,并且通过第四扫描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施加彩色墨水。
接下来,对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进行说明。图10(a)至10(c)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多种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图10(a)表示原始图像数据,图10(b)表示传统4路打印技术的图像形成过程,而图10(c)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过程。在图10(a)至10(c)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4的喷嘴数为20。因此,图9中的N为20。
在图10(a)至10(c)中的每一图中,标号20表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标号21表示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标号22表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而标号23表示彩色图像边界区域。如图10(b)所示,利用传统技术,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路径1)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施加黑色墨水。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路径2)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还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还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路径3)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还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还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还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路径4)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上,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路径5)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在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路径6)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路径7)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然而,在该传统示例中,由于由相同的扫描同时地形成了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因此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引起了墨水洇散。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按以下方式形成图像而防止了墨水洇散。如图10(c)所示,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上,未通过第一扫描施加彩色墨水。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未通过第二扫描施加彩色墨水。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1到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分部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将黑色墨水施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之前,通过第二扫描和第三扫描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施加了彩色墨水。因此,增大了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
而且,在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之前,通过先前扫描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施加了黑色墨水。因此,可以防止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发生墨水洇散。而且,从与传统技术的对比中明确的是,为在同一区域中形成各个图像需要相同次数的扫描。因此,不会降低打印速度。
此外,在每一页的整个打印面积中可以获得一致的效果,而与打印头的结构(如对于四种色彩具有宽度相同的四头的结构,或者具有一个黑色头和一个其他三种色彩的集总头的两头结构)、黑色头和彩色头的排列、以及诸如双向打印或者单向打印的打印类型无关。而且,利用传统方法,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首先施加了黑色墨水的区域与首先施加了彩色墨水的区域之间存在色调差别。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始终按相同的次序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施加黑色墨水和彩色墨水,所以在各窄条(swath)(带状打印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色调差别。
应该理解,第二实施例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对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作为基础施加彩色墨水的方法、黑色像素疏化技术和疏化率、以及在前一墨水施加与后一墨水施加之间的间隔进行各种改变。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了比黑色墨水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并且通过使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来减少墨水洇散并且增加干燥速度(可固定性)。在此,彩色墨水对于黑色墨水应该是活性的。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采用2路记录方法,利用打印头通过两次扫描来形成各个记录图像区域。
图11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打印次序的表。在图11中,输入像素数据的各值表示一数据值。输入像素数据由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黑色像素以及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彩色像素组成。在从记录数据存储单元204接收到输入像素数据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参照图11所示的表,并确定应该在前一路径中还是在后一路径中打印这些像素,如后所述。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在前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1’),而在后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1’)。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在前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1’),而在后一次扫描中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1’)。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不执行基于附加信息的打印控制。在第三实施例中,不执行首先打印黑色像素然后打印彩色像素的控制操作。
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墨水使得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通过在向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其中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相邻的区域中施加黑色墨水之前施加彩色墨水,来增加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可固定性)。在确定各个区域中的打印次序之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
图12表示在多路打印操作中打印头4的打印率的示例。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4包括N个喷嘴(1至N)。
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在第一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将墨水施加到所述区域的一半上,在第二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将墨水施加到同一区域上。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施加彩色墨水,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施加黑色墨水。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施加彩色墨水,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施加黑色墨水。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施加彩色墨水。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疏化至1/2的区域22,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施加彩色墨水。
接下来,对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进行说明。图13(a)至13(c)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中基于多种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图13(a)表示原始图像数据,图13(b)表示利用传统的2路打印技术的图像形成过程,而图13(c)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过程。
在图13(a)至13(c)中的每一图中,标号20表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标号21表示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标号22表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而标号23表示彩色图像边界区域。图13(b)示出与图7(b)相同的传统图像形成过程,因此,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3(c)所示,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半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然后,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上半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和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半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下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9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下半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然后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的每一区域的下半部分上。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0至第18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下半部分上,从而完成所述图像。
根据第三实施例,对墨水进行了选择,使得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通过在向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其中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相邻的区域中施加黑色墨水之前施加彩色墨水,减少了墨水洇散并且增加了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可固定性)。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操作,因此第四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彩色喷墨记录设备1相同的结构。在第四实施例中,采用了比黑色墨水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而且,通过使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来减少墨水洇散并且增加干燥速度(可固定性)。在第四实施例中,采用4路记录方法,利用打印头4通过四次扫描来形成各记录图像区域。
图14示出在第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打印次序的表。在从记录数据存储单元204接收到输入像素数据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参照图14所示的表,并确定应该在前一路径中还是在后一路径中打印这些像素,如后所述。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通过前一次扫描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1’),而通过后一次扫描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1’)。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通过前一次扫描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1’),而通过后一次扫描打印多个黑色像素(‘11’)。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不执行基于附加信息的打印控制。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通过后一次扫描打印多个彩色像素(‘10’)。
在第四实施例中采用的墨水使得在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在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其中黑色墨水与彩色墨水相邻的区域中之前施加彩色墨水,从而通过反应固化来防止墨水洇散。
在为各个区域确定了的打印次序之后,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图15示出在多路打印操作中打印头4的打印率的示例。
多路打印数据产生单元206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在第一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来将墨水施加到所述区域的四分之一部分上,在第二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来将墨水施加到同一区域上,在第三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来将墨水施加到同一区域上,并且在第四扫描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来将墨水施加到同一区域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25%的区域22的四分之一部分上,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通过第四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25%的同一区域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区域21的四分之一部分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到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来将黑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来将黑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通过第一扫描和第二扫描不施加彩色墨水,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的四分之一部分中,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通过第四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
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设置打印头4的打印率,使得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N/4个喷嘴通过第一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区域20的四分之一部分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4)+1)至第N/2个喷嘴通过第二扫描来将彩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N/2)+1)至第N×3/4个喷嘴通过第三扫描来将黑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N×3/4)+1)至第N个喷嘴通过第四扫描来将黑色墨水施加在疏化至50%的同一区域中。
接下来,对基于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进行说明。图16(a)至16(c)示出了在第四实施例中根据多路打印数据的记录操作。图16(a)表示原始图像数据,图16(b)表示利用传统的4路打印技术的图像形成过程,而图16(c)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过程。在图16(a)至16(c)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4的喷嘴的数目为20。因此,图15中的N为20。
在图16(a)至16(c)中的每一图中,标号20表示黑色图像内部区域,标号21表示黑色图像边界区域,标号22表示彩色图像内部区域,而标号23表示彩色图像边界区域。图16(b)所示的图像形成过程与图10(b)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过程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6(c)所示,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一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未通过第一扫描施加彩色墨水。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二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未通过第二扫描施加彩色墨水。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三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反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此外,使用打印头4的第1至第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上,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上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四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沿与第一扫描相同的方向,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同时,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6至第1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二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五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0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黑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1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还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三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并且使用打印头4的第11至第15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六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然后,送纸马达6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纸张。在彩色图像内部区域22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2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使用打印头4的第16至第20个喷嘴和一掩模图案,通过第七扫描将彩色墨水施加到区域23的从上部起的第四个四分之一部分上。
根据第四实施例,采用了活性墨水,并且在将黑色墨水施加在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和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中之前,在这些区域中施加了彩色墨水。因此,增加了黑色墨水的可固定性。而且,减少了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的墨水洇散,并且增加了黑色图像内部区域20中的黑色墨水的干燥速度(可固定性)。
在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利用活性墨水实现了防墨水洇散效果。而且,通过在黑色打印与彩色打印之间设置一时间间隔,可以减少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与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之间的墨水洇散。
而且,如上所述,与2路打印操作相比,可以将更复杂的多路打印数据产生规则应用于4路打印操作。因此,可以实现通过现有技术不能够实现的改进。和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相同,没有说明像素转换处理,但是第四实施例可以与一像素转换处理相结合。
如上所述,在确定了打印图像之间的边界后附加信息,并且根据所附加的信息来执行打印控制。因此,在黑色图像边界区域21和彩色图像边界区域23中可以减少墨水洇散并且可以增加干燥速度,而不降低打印速度。在使用了抗墨水洇散性不强并且干燥速度较低的纸张时,可以将像素转换处理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进行组合,以使本发明的效果达到最佳。
尽管已示出并且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通过引用将于2003年9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320591的全部内容(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附图以及摘要)并入于此。

Claims (19)

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黑色打印头,用于排出黑色墨水;
彩色打印头,用于排出对于记录纸张比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更高渗入性的彩色墨水;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输入数据对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黑色图像区域和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彩色图像区域进行检测,并且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首先将所述黑色墨水还是所述彩色墨水施加到所述记录纸张上,
其中,所述黑色打印头和所述彩色打印头各具有分成多组的多个喷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多组喷嘴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来执行多路记录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还包括
区域检测单元,用于根据图像数据对以下区域进行检测:所述黑色图像区域;所述彩色图像区域;黑色图像边界区域,其位于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的一预定区域中;以及彩色图像边界区域,其位于所述彩色图像区域中的一预定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还包括
像素转换单元,用于根据多条预定的像素转换规则将所述黑色图像区域或所述彩色图像区域中的多个像素转换为多个预定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像素转换单元按以下方式添加多个像素:在向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执行利用所述黑色墨水进行的记录之前,在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待利用所述黑色墨水进行记录的多个点处执行利用所述彩色墨水进行的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产生打印数据,使得在进行将所述黑色墨水施加到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的扫描之前,进行将所述彩色墨水施加到将利用所述黑色墨水进行记录的多个点上的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墨记录设备,还包括
掩模图案产生单元,用于根据将利用各打印头进行扫描的次数,产生一将在各扫描中使用的掩模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对于所述黑色图像区域和/或所述彩色图像区域使用由所述掩模图案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所述掩模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产生打印数据,使得在用于在所述黑色图像边界区域内进行记录的扫描之后,进行用于在所述彩色图像边界区域中执行记录的扫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彩色墨水对于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活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路记录操作中的扫描次数是偶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喷嘴的组数与将所述喷嘴的数量除以所述扫描的次数所获得的数目相等。
12、一种喷墨记录方法,用于利用一排出黑色墨水的黑色打印头和一排出彩色墨水的彩色打印头来执行多路记录操作,所述彩色墨水对于记录纸张比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更高的渗入性,每个所述打印头都具有分成多组的多个喷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多组喷嘴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来执行所述多路记录操作,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输入数据对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黑色图像区域和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其中执行记录的彩色图像区域进行检测;和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首先使用所述黑色墨水还是所述彩色墨水来在所述记录纸张上执行记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输入数据对以下区域进行检测:所述黑色图像区域;所述彩色图像区域;黑色图像边界区域,其位于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的一预定区域中;以及彩色图像边界区域,其位于所述彩色图像区域中的一预定区域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多条预定像素转换规则将所述黑色图像区域或所述彩色图像区域中的多个像素转换为多个预定像素。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执行记录之前,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将利用所述黑色墨水进行打印的多个点上执行记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利用所述彩色墨水在将利用所述黑色墨水进行打印的多个点上执行记录的步骤,是通过在用于利用所述黑色墨水在所述黑色图像区域中进行记录的扫描之前的一扫描来实现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利用各打印头执行的扫描次数来产生一将在各次扫描中所使用的掩模图案。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用于在所述黑色图像边界区域中进行记录的扫描之前的一扫描,来执行在所述彩色图像边界区域中的记录。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彩色墨水对于所述黑色墨水具有活性。
CNB200410078508XA 2003-09-12 2004-09-10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8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0591A JP4701596B2 (ja) 2003-09-12 2003-09-12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3320591 2003-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3928A true CN1593928A (zh) 2005-03-16
CN100337832C CN100337832C (zh) 2007-09-19

Family

ID=3426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50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7832C (zh) 2003-09-12 2004-09-10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46867B2 (zh)
JP (1) JP4701596B2 (zh)
KR (1) KR100654203B1 (zh)
CN (1) CN100337832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4104A (zh) * 2008-03-26 2009-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773315B (zh) * 2010-01-26 2012-11-28 宝宏(扬州)制鞋有限公司 数码彩印鞋材的加工方法
CN103802507A (zh) * 2012-11-02 2014-05-21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开关切换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9254A1 (en) * 2005-07-21 2007-01-25 Huanzhao Zeng Closed-loop color calibration with perceptual adjustment
JP4928313B2 (ja) * 2006-04-17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750890B2 (ja) * 2008-06-25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014475B2 (ja) 2010-07-28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634154B2 (ja) * 2010-07-28 2014-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21008051A (ja) * 2019-06-28 2021-0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8474B2 (ja) * 1990-11-06 2000-03-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5428377A (en) 1992-08-11 1995-06-27 Xerox Corporation Color spatial filtering for thermal ink jet printers
DE69329268T2 (de) 1992-10-30 2001-02-22 Canon Kk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warzen Bildes in dem schwarze Tinte farbiger Tinte überlagert ist
US6116720A (en) 1993-10-28 2000-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color boundary blur
JPH08290647A (ja) * 1995-04-20 1996-11-05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1067125A (ja) 1996-08-28 1998-03-10 Oki Data:Kk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H1177992A (ja) 1997-09-17 1999-03-2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0158681A (ja) * 1998-11-25 2000-06-13 Ricoh Co Ltd カラーインクゼット印刷装置
US6290330B1 (en) * 1999-12-03 2001-09-18 Xerox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black edge quality in liquid ink printing
US6533393B1 (en) * 2000-07-31 2003-03-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er with multiple printmodes per swath
JP4018398B2 (ja) * 2001-02-09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328499B2 (ja) * 2001-09-17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4104A (zh) * 2008-03-26 2009-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544104B (zh) * 2008-03-26 2013-12-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773315B (zh) * 2010-01-26 2012-11-28 宝宏(扬州)制鞋有限公司 数码彩印鞋材的加工方法
CN103802507A (zh) * 2012-11-02 2014-05-21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开关切换驱动方法
CN103802507B (zh) * 2012-11-02 2016-02-24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开关切换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57604A1 (en) 2005-03-17
JP2005088208A (ja) 2005-04-07
JP4701596B2 (ja) 2011-06-15
CN100337832C (zh) 2007-09-19
KR20050027153A (ko) 2005-03-17
KR100654203B1 (ko) 2006-12-06
US7246867B2 (en) 2007-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93C (zh) 墨盒和一种使用该墨盒的打印装置
CN1283468C (zh) 在双向打印中修正色差的方法、打印设备
CN1178788C (zh) 一种喷墨打印方法和设备
CN1248856C (zh) 使用质量增强型油墨的图像印刷装置及其印刷方法
CN1572502A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CN1212937C (zh) 喷墨记录设备以及图像校正方法
CN1151925C (zh) 防止记录图像密度上产生不均匀度的喷墨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693085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263608C (zh) 记录装置和测试图案记录方法
CN1663233A (zh) 打印系统中的图象处理
CN1287989C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186194C (zh) 在点记录区域和空白区域中切换副扫描进给的打印
CN1919610A (zh) 用于打印机的盛装油墨的墨盒
CN1623776A (zh) 记录装置及其记录方法以及程序
CN100337832C (zh)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305680C (zh) 液体排放设备和液体排放方法
CN1189321C (zh) 图像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程序
CN1628983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124542C (zh)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
CN1349346A (zh) 图像处理装置、印刷控制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375397A (zh) 进行到打印媒体的端部而不会弄脏压纸辊的打印
CN1957593A (zh) 图像处理方法、程序、图像处理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091035C (zh) 喷墨打印装置
CN1530224A (zh) 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236926C (zh) 用于前后边缘打印的搭迭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