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2530A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2530A
CN1592530A CNA2004100832837A CN200410083283A CN1592530A CN 1592530 A CN1592530 A CN 1592530A CN A2004100832837 A CNA2004100832837 A CN A2004100832837A CN 200410083283 A CN200410083283 A CN 200410083283A CN 1592530 A CN1592530 A CN 1592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urrent
contact
electrode district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32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稗田真人
山下健太郎
加藤祥文
牟田光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2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2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6Electr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4/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极,包括与有机层接触的基本上矩形的电极区、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的接线部分和将接线部分电学连接到电极区的导电部分。导电部分包括连接到接线部分的第一触点、连接到电极区外围周边的第二触点和延伸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电学连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导电部分主体。因此,降低了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光区各个位置流动的电流大小差异。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基本矩形发光区域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相关技术的描述]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极具有各种限制,例如至少一个电极必须具有光学透明性、电极必须由一种材料构成并且生产方法没有损坏有机层,等等。因此能够作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电极的材料是极其有限的。
此外,由于装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等)在尺寸上的限制,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也受到尺寸的限制。因此,电极接线区的尺寸和定位位置也受到限制。
结果,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流在许多各自电流通路中流动,其电阻可能相差很大。因此,例如存在下列问题。
·亮度不均匀性现象
由于强电流通过的单元和弱电流通过的单元的存在,因此在整个装置中出现了亮度不均匀性。这是因为当强电流通过的单元和弱电流通过的单元存在时,由于电流变大时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亮度变高,在两者之间存在亮度差从而形成亮度不均匀性。
·装置中寿命不同的现象
装置中通过强电流的单元和通过弱电流的单元的寿命不同。通常通过强电流部分寿命变短。由于这个原因,存在与电流均匀流动的单元相比寿命较短的单元存在,并因此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寿命变短。另外,当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不发光的单元或亮度比其它单元低的单元。
·诸如老化的问题
由于存在通过强电流的单元和通过弱电流的单元,可能出现老化的单元。
·色度不均匀的现象
由于在装置中存在强电流通过的单元和弱电流通过的单元,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使用荧光材料的情况下出现S-S湮灭现象,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使用磷光材料的情况下出现T-T湮灭现象。因此,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其发光层中含有多种发光材料,并且其中每种发光材料都发出与至少一种其它发光材料相比具有不同波长光,在电流易于流动的单元和电流难以流动的单元之间可能出现每个层的亮度与其它层不同。结果可能出现色度不均匀。
由于这些问题,如果例如仅仅使用具有低体积电阻率的材料生产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或沿着装置的整个圆周设置接线区,其优点可能减小。但是由于存在如上所述的各种限制,它们事实上已经出现。
下文中将通过图26详细说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各个电流通路中的电阻差异。
在此处用于说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提供于光学输出端而非有机层的电极是ITO制得的阳极,并且与阳极相向的阴极由铝制得。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与ITO的体积电阻率相比铝的体积电阻率非常的小,其体积电阻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考虑如图26所示的各个通路中的电阻差异时,只有阳极产生问题(其为具有高体积电阻率的电极)。
阳极100包括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接线区110,和与有机层接触的区(电极区)130。与有机层电极区130相邻的区成为电流流入并发光的区(发光区)。
为了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区域消除这些问题,例如亮度不均匀性,从电极区130的触点P0(在该点接线区110与电极区130连接)到电极区130的各个触点的电阻,例如P1-P6必须相等。
然而,在考虑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各个电流通路的电阻时,ITO的体积电阻率并非为可以忽略的一个小的数值。因此,当通过ITO的长度比较短时,例如P0和P1、P2或P3之间的电流通路,通路中的电阻小:当通过ITO的长度比较长时,例如P0和P4、P5或P6之间的电流通路,通路中的电阻大。因此流过有机层电流的大小根据通路(也就是说发光区域的位置)的不同有所差别,从而出现了亮度等等不均匀。
图27表示一种阳极和阴极均由ITO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图中,实线表示阳极,虚线表示阴极。阴极300包括外部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接线区310,和与有机层接触的区(电极区)330。
在此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由于两个电极都由ITO构成,在考虑上述各个通路之间的电阻差异时,阳极的电阻率和阴极的电阻率都不容忽视。
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以直线连接接线区110和310的路径L1(最短距离)的通路电阻最小。因此通过路径L1流入有机层的电流成为最大的电流,通过除路径L1之外的通路流入有机层的电流较小。从而,出现了亮度等等不均匀性。
各种消除了亮度不均匀性的现有技术作为现有技术。例如也提出了一种电致发光装置中,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和具有发光亮度与上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电压及其厚度相关的发光区,上述发光层在层厚方向具有不同厚度,这样发光区的亮度可能变得均匀(例如参见公开号为11-40362的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上述第一电极具有用以施加电压的第一接线柱,并且与第一电极相向设置的第二电极具有用以施加电压的第二接线柱,并具有比上述第一电极更低的表面电阻。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减小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发光区各个位置电流大小的差异。因此将减小存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无数个各个电流通路之间的电阻差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由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体积电阻率的材料制得的第二电极;和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与有机层接触的基本矩形的电极区;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设置在预定位置;和与电极区接线部分电学连接的导电部分。所述导电部分包括:连接到接线部分的第一触点;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连的第二触点;和延伸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电学连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导电部分主体。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以下描述更加清楚,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下列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并结合附图得到很好理解,其中: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在线A-A′由图1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在线B-B′由图1得到的剖视图;
图4(a)-4(c)是用以说明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生产方法的俯视图;
图5(a)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阳极的俯视图;
图5(b)是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阳极的俯视图;
图6(a)和6(b)各自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导电部分不同;
图7(a)和7(b)各自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导电部分不同;
图8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导电部分不同;
图9是另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图;
图10是具有高电阻部分的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具有高电阻部分的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12(a)-12(c)各自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导电部分不同;
图13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接线区的位置不同;
图14(a)和14(b)各自是改进实施例中阳极电极区的俯视图;
图15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接线区的位置不同;
图16是另一改进实施例中阳极的俯视图;
图17是具有隔离区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18是具有隔离区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基片上电极区、接线区等设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0是体现本发明的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阳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21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接线区的位置不同;
图22是一改进实施例阳极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接线区的位置不同;
图23(a)和23(b)各自是结合第一第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得的阳极的俯视图;
图24是表示阳极的电极区、接线区等尺寸的俯视示意图;
图25(a)是表示实施例1中亮度测量点的示意图;
图25(b)是表示实施例2中亮度测量点的示意图;
图25(c)是表示对比实施例中亮度测量点的示意图;
图26是说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各个电流通路之间电阻差异的示意图;和
图27是说明如图26所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各个电流通路之间电阻差异的示意图。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下文中,将详细说明体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下文中称作有机装置)。首先将说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发明涉及的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由体积电阻率比另一电极(此实施例中为阴极)高的材料构成的一个电极(此实施例中为阳极)。换言之,当阴极为第一电极而阳极为第二电极时,第二电极由一种体积电阻率高于第一电极的体积电阻率的材料所形成。
·有机层存在于阳极和阴极之间。
·阳极至少具有与有机层接触的电极区、与外部驱动电路连接的接线部分和导电部分。
·阳极的电极区基本上为矩形。
·接线部分位于沿着阳极电极区外围周边的位置,并通过阳极的导电部分电连接到阳极的电极区。
·阳极的导电部分包括连接到阳极接线部分的触点、连接到阳极电极区的触点和导电部分的主体,其电学连接到两个触点并且没有电连接到阳极的电极区和接线部分。
·连接到阳极电极区的触点在除与阳极电极区周边的接线部分相向的部分之外的部分连接到阳极的电极区。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结构、生产实施例、操作和优点。
<结构>
如图1-3所示,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形成在基片2上。如图2所示,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具有作为一个电极的阳极10、有机层20和作为另一个电极的阴极30。下面将说明组成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各个部分。
(阳极10)
阳极10包含阳极接线部分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并且这些都形成在基片2上。阳极接线部分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用体积电阻率比阴极30(至少阴极电极区33)更高的材料形成一个部件。这就是说,阴极30起第一电极作用,而阳极10起由一种体积电阻率高于第一电极的体积电阻率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二电极的作用。
如图1所示,阳极接线部分11设置在沿着阳极电极区13外围周边的位置,并连接到图中没有显示的外部驱动电路上。没有必要通过整个阳极接线部分11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而是也可以通过部分接线部分也可以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阳极接线部分11并不直接连到阳极电极区13。也就是说,阳极电极区13和阳极接线部分11分别设置在基片2上,以免电流从阳极接线部分11直接流到阳极电极区13。
阳极导电部分12电学连接到阳极接线部分11和阳极电极区13。更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一个第一触点12b(导电部分12的一端)与阳极接线部分11相连,第二触点12a(导电部分12的另一端)与阳极电极区13相连。导电部分12除了第二触点12a和12b之外的部分没有与阳极接线部分11和阳极电极区13相连。阳极的第二触点12a和12b之间的部分成为导电部分12的主体12c。也就是说导电部分12的主体12c没有与阳极的接线部分11和阳极的电极区13电学相连。
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连接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二触点12a的位置是沿着阳极电极区13的外围周边的位置13a,也是除了13X部分之外的位置,该位置13为阳极电极区13中与阳极接线部分11相向的位置。换言之,部分13x是一个“面向部分”。第二触点12a在“非面向部分”与电极区13连接。
如图2所示,阳极电极区13是与有机层20相接触的区域。当使装置发光时,空穴从连接到阳极接线部分11的外部驱动电路经阳极导电部分12传输,然后电极区13将空穴注入到有机层20。
作为形成阳极10的材料,必要的仅仅是赋予阳极10上述性能的材料,并且通常选用已知的材料如金属、合金、导电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生产阳极10以致与有机层20相接触的面(表面)的功函数相对于阳极电极区13可以为4eV或更高。
作为用于形成阳极10的材料,可以采用如下材料。它们可以是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氮化物,例如ITO(铟-锡-氧化物)、IZO(铟-锌-氧化物)、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锌铝和氮化钛;金属例如:金、铂、银、铜、铝、镍、钴、铅、铬、钼、钨、钽和铌;这些金属的合金和碘化亚铜的合金;导电性聚合物,例如聚苯胺,聚噻吩,吡咯,聚亚苯基亚乙烯(PPV)、聚(3-甲基噻吩)和聚苯硫醚。
当阳极10设置在光学输出端而并非有机层20时,调整阳极10使其对输出光的透光率通常大于10%。当输出可见光时,适宜使用对可见光区域具有高度透明性的ITO。
当阳极10用作反射电极时,具有将光反射到外面能力的材料,上述材料中通常合适地选用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
阳极10可以仅仅由上述一种材料制得,或可以通过混合多种材料制得。并且,其也可以为多层结构,由两层或多层相同组合物或不同组合物的层组成。
当阳极10的电阻高时,可以设置支持电极以降低电阻。支持电极是由金属,如铜、铬、铝、钛或铝合金制得的电极,或者是部分相邻附着在阳极10上的这些金属的层压材料。
并且根据使用的材料,阳极10的膜厚度通常选自约5nm-1μm的范围,优选约10nm-1μm的范围,更优选约10nm-500nm的范围,尤其优选10nm-300nm的范围,理想的是10nm-200nm的范围。
阳极10使用上述材料通过公知的薄膜成型方法制得,例如溅射法、离子电镀法、真空沉积法、旋涂法、电子束蒸发法。
此外,还可以对其表面进行紫外线臭氧清洗或等离子清洗。
为了抑制短路的发生或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缺陷,可以通过减小粒径或沉积后研磨的方法控制表面粗糙度为20nm(以平均均方值表示)或更少。
(有机层20)
由于其采用公知的层状结构已经足够,并且层状结构是由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公知的已知材料制成,有机层20可以采用公知的生产方法制成。
也就是说,仅仅实现了至少下列功能的有机层20已经足够。也可以使层具有分层结构,并且使每个层具有一个功能,或者可以通过单个的层实现下列功能:
·电子注入功能
电子从电极(阴极)注入的功能。电子注入性能。
·空穴注入功能
空穴从电极(阳极)注入的功能。空穴注入性能。
·载体传输功能
传送至少电子或空穴的功能。载体传输能力。
传输电子的功能称为电子传输功能(电子传输能力),传输空穴的功能称为空穴传输功能(空穴传输能力)。
·发光功能
通过将注入和传输的电子与载体结合产生激子(处于激发态),并在返回基态时发光的功能。
因此由于上述功能,在有机层20中,一个区(发光区)插在靠近阳极电极区13的端面和靠近阴极电极区33的端面之间。
有机层20可由预定的层组成,例如从阳极一侧按顺序为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是将空穴从阳极传输到发光层的层。作为形成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其可以选自下面中的材料,例如金属酞菁,如铜酞菁和四叔丁基铜酞菁以及非金属酞菁,低分子材料,例如芳族胺,如喹吖啶酮化合物、1,1-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聚合材料,如聚噻吩、聚苯胺、聚噻吩低聚物材料和其它现有空穴传输材料。
发光层是通过使由阳极测传输的空穴和阴极传输的电子相结合产生激发态,并由激发态返回基态而发光的层。作为发光层的材料,可以使用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此外在基质材料中可以含有掺杂剂(荧光材料或磷光材料)。
作为形成发光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以下材料中的一种,例如低分子材料,如9,10-二芳基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蔻衍生物、茈衍生物、红荧烯衍生物、1,1,4,4-四-苯基丁二烯、三(8-喹啉酚)铝络合物、三(4-甲基8-喹啉酚)铝络合物、二(8-喹啉酚)锌络合物、三(4-甲基-5-三氟甲基-8-喹啉酚)铝络合物、三(4-甲基-5-氰基-8-喹啉酚)铝络合物、二(2-甲基-5-三氟甲基-8-喹啉酚)[4-(4-苯腈)苯酚盐]铝络合物、二(2-甲基-5-氰基-8-喹啉酚)[4-(4-苯腈)苯酚盐]铝络合物、三(8-喹啉酚)钪络合物、二[8-(对甲苯磺酰基)氨基喹啉]锌络合物或钪络合物、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polly-2,5-二庚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基、香豆素系荧光物资、茈系荧光物质、吡喃系荧光物资、蒽酮系荧光物质、卟啉系荧光物质、喹吖啶酮系荧光物质、N,N′-二烷基取代的喹吖啶酮系荧光物质、萘二甲酰亚氨系荧光物质和N,N′-二芳基取代的吡咯并吡咯系荧光物质,聚合材料如聚芴、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和聚噻吩,以及其它现有发光材料。当采用主体/客体结构时,必须从这些材料中适当地选择主体和客体(掺杂剂)。
电子传输层是将电子从阴极传输到发光层的层。可以采用的用于制备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例如,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2和5-二(1-萘基)-1,3,4-恶二唑、恶二唑衍生物、二(10-羟基苯并[h]喹啉酚)铍络合物、三唑化合物等等。
通常也可能在有机层20中设置公知有机电致发光层可接受的层,例如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也可能使用公知材料通过公知生产方法设置这些层。
(阴极30)
如图1-3所示,阴极30具有阴极接线区31、阴极导电部分32和阴极电极区33,并且这些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形成。
阴极接线部分31设置在沿着阴极电极区33外围周边的位置,并连接到图中没有显示的外部驱动电路上。没有必要通过整个阴极接线部分31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而是可以通过部分接线部分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阴极连线区31也可以设置在基片2上。
阴极导电部分32是导电通路,其电学连接阴极接线区31和阴极电极区33。
阴极电极区层33叠加在有机层20的表层,与阳极电极区13接触的表层相对。当装置发光时,电子从与阴极连线区31连接的外部驱动电路通过阴极导电部分32传输,并且这些电子注入到有机层20。
由于阴极30具有比阳极10更小的体积电阻率,阴极导电部分32和电极区33的连接位置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可以不提供阴极导电部分32,而是阴极连线区31和阴极电极区33需要直接连接。
阴极30是向有机层20中注入电子的电极(上述层状结构中,电子传输层)。为了高效注入电子,可以选用具有例如不到4.5eV,通常为4.0eV或更少,一般为3.7eV或更少功函数的金属、合金、导电化合物或其混合物作为电极材料。
上述电极材料可以提及的是,例如锂、钠、镁、金、银、铜、铝、铟、钙、锡、钉、钛、锰、铬、钇、铝钙合金、铝锂合金、铝镁合金、镁银合金、镁铟合金、锂铟合金、钠钾合金、镁/铜混合物、铝/氧化铝混合物,等等。此外,也可以使用作为阳极材料可接受的材料。
当阴极30设置在光学输出端而并非发光层时,调整使其对输出光的透光率通常大于10%。例如,使用通过在超薄镁银合金薄膜上层叠透光导电氧化物制得的电极或类似物。此外,在导电氧化物溅射的时候为防止发光层等被等离子体损坏,有利地在阴极上设置缓冲层,为此铜酞菁等设置在阴极30和有机层20之间。
当阴极30用作反射电极时,上述材料中优选具有将输出的光反射到外部能力的材料,并且通常选择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
阴极30可以用上述材料单独制得,也可以由多种材料制得。例如在镁中加入5%-10%的银和铜可能防止阴极30的氧化,也能够增加阴极30对有机层20的附着力。
此外,阴极30也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其由相同组合物或不同组合物的两个或多个层组成。例如也可以采用下列结构:
·为了防止阴极30的氧化,一个有耐腐蚀金属制成的保护层设置在阴极30中不与有机层20接触的部分。
作为形成保护层的材料,优选使用银、铝等。
·为了使阴极30具有较小的功函数,在阴极30和有机层20的接触部分插入具有较小功函数的氧化物、氟化物、金属化合物或其类似物。
例如,其也可以为阴极30的材料为铝并且在其接触部分插入氟化锂或氧化锂的可用结构。
阴极30可以通过公知的薄膜成型方法制得,例如真空沉积法、溅射法、离子化真空沉积法、离子电镀法、电子束蒸发法。
(基片2)
基片2大体上是支持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板状部件。由于构成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每层都比较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通常以基片2支持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生产。
由于基片2是作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层叠于其上的部件,其优选是平滑的。
此外当基片2处于光学输出端而非在有机层20时,基片2应当对输出的光透明。
任何公知物体只要其具有作为基片2的上述特征都可以使用。通常选用玻璃基片、硅基片、陶瓷板如石英基片,或塑料基片。另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将金属箔加工在金属基片或支撑构件上的基片。此外,还可以使用含有通过组合两个或更多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基片的化合物层的基片。
<生产实施例>
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可以通过合适地组合公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生产方法而生产,如上述生产方法,并且其也可以如图4所示生产。
<生产实施例1>
在基片2的一面上,提供了作为形成阳极10的ITO层40。此时如图4(a)所示,装备ITO层使其具有一定距离,其中至少装配阳极连线区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作为在基片2上装备ITO层40的方法,可以合适地采用上述公知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溅射法、真空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簇电子束真空沉积法(cluster beam vacuum deposition)、PLD法,等等。
然后如图4(b)所示,从装备了ITO层40的基片2上除去除阳极连线区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之外的ITO层40部分。可以提及的除去方法为物理除去方法,例如打磨、遮住不除去的部分和除去的部分的方法,对于除去的部分,通过干式蚀刻或湿式蚀刻。
有机层20层叠在如上所述产生的电极区13上。这种层叠方法必须根据选用的层状结构而使用一种上述公知的薄膜成形方法层叠在合适的材料上。
如图4(c)所示,阴极电极区33装配在有机层20上,阴极接线区31装配在基片上,并且装配阴极电极区33和阴极接线区31以使其通过阴极导电部分32相连。装配阴极30需要合适地选用一种上述公知的阴极生产方法。
此外,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也可以如下生产:
(生产实施例2)
首先,遮盖基片2表面上不形成阳极10的位置。然后ITO层40装配在基片的表面,并随后除去掩膜。这样产生阳极10后,同样如上所述形成了有机层20和阴极30。
然后将说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作用。
<作用>
当外部驱动电路连接到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阳极接线区11和阴极接线区31时,空穴通过阳极导电部分12从阳极接线区11传输到阳极电极区13。另一方面,电子通过阴极导电部分32从阴极接线区31传输到阴极电极区33。
空穴从阳极电极区13注入到有机层20,电子从阴极电极区33注入到有机层20。被传输的空穴或电子中至少任何一个,二者重组产生激发态,并且发光物质产生激发态。当发光物质返回基态时就会发光。
然后将说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优点。
<优点>
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能够使有机层发光区各个位置电流之间的差异变小。这样可能减小无限存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的各个电流通路电阻的最大差别。
由于可以忽略具有小体积电阻率的阴极30,在研究到这一优点时,上述优点将通过仅仅显示了基片2和阳极10的图5(a)详细说明。
图5(a)表示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阳极10,图5(b)表示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阳极100。对于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阳极连线区110和阳极电极区130直接电学连接。图5(a)所示阳极电极区13和图5(b)所示阳极电极区130由具有相同体积电阻率的材料制成,并具有相同的膜厚度和相同的尺寸(表面面积)。
如图5(a)所示,在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具有最大电阻的通路是从阳极上的点12a到阳极电极区13边缘上点13t1的通路。点13t1是距离点12a最远的点。
另一方面,如图5(a)所示,在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具有最小电阻的通路是从阳极上的点12a到接近点12a的点13t2的通路。
当从点12a到点13t1和13t2的距离差变大时,两个通路之间的电阻差变大。这里,由于从点12a到点13t2的距离几乎为零,可以设想后者电阻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在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的最大电阻差由连接点12a和点13t1的直线P-1的长度决定。
如图5(b)所示,在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具有最大电阻的通路是从阳极电极区130和阳极连线区110的接触点130t1到与接触点130t1距离最远的点130t2的通路。并且在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具有最小电阻的通路是如图5(b)所示的从接触点130t1到与接触点130t1最近的点130t3的通路。
当从接触点130t1到点130t2和130t3距离差变大时,两个通路之间的电阻差变大。这里,由于从接触点130t1到接触点13t3的距离几乎为零,可以设想后者电阻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在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最大电阻差由连接接触点130t1和接触点130t2的直线P-2的长度决定。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的阳极电极区13和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阳极电极区130用上述相同的条件产生,当直线P-1和直线P-2的长度差变大时,两个电阻的最大差的差变大。
这里,直线P-2几乎是矩形电极电极区130的对角线。因此可以说直线P-1比直线P-2短。
如上所述明显可见,在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产生的电阻之间的最大差小于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产生的电阻之间的最大差。
此外,在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当适当地设定阳极电极区13与导电部分12连接的位置时,也可能使电阻之间的最大差变小。
由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显示了上述优点,其也可能得到下列优点:
(优点a)抑制亮度不均匀性
如上所述,在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中,电流通路电阻之间的差可以变得比常规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更小。因此在有机层20中,可能使通过强电流单元与通过弱电流的单元之间的电流值的差小于常规。因此,可能在整个装置中使亮度不均匀性变小。
导电部分12的宽度小于接线部分11的宽度。与此相比,现有技术的接线部分是连接到面向接线部分电极区外周长的整个部分。这就是说,与现有技术不同,在本实施方案中,在从接线部分到电极区的电流通路上,接近于接线部分11的电极区13的一部分、或者从接线部分13首先接受到电流的电极区13的一部分,被限制于连接第二触点12a的电极区13的一部分。因此,由于更均匀的电流供给于电极区13的大部分区域,所述有机EL设备的亮度不均匀性受到压制。
(优点b)达到装置的长寿命
如上所述,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可能使通过强电流单元与通过弱电流的单元之间的电流值的差小于有机层20中的常规值。因此有可能减小装置中寿命变长的单元和装置中寿命变短的单元之间的寿命差异,该寿命差异由强电流引起。
(优点c)防止装置的老化
如上所述,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可能使通过强电流单元与通过弱电流的单元之间的电流值的差小于有机层20中的常规值。因此有可能减小装置中易于损坏的单元和装置中难以损坏的单元之间的老化差异,该寿命差异由电流总量引起的。
(优点d)抑制色度不均匀
例如,可以通过使有机层含有多种发光物质来抑制发出不同波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色度不均匀,该有机层通过重叠发出红光的层(红光层)、发出蓝光的层(蓝光层)和发出绿光的层(绿光层)而发出白光。在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当流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流辐值改变时,每一发光物质的亮度改变。因此,装置的发光颜色(色度)改变(S-S湮灭现象和T-T湮灭现象)。
然而如上所述,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可以使通过强电流单元与通过弱电流的单元之间的电流值的差小于有机层20中的常规值。因此可能抑制上述现象。这样可能抑制色度不均匀。
<改进实施例>
另外,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可以进行如下改进。并且其也可以包含各个改进实施例适当的组合,其中这些改进实施例并不互相矛盾。
(改进实施例1)
阳极导电部分12可以不像图1等所示的那样沿着阳极电极区13的一个侧面设置,而是沿着多个侧面设置。
例如如图6(a)所示,阳极导电部分12可以沿着三个侧面设置。
此外,也没有必要沿着阳极电极区13的周边设置阳极导电部分12。例如如图6(b)所示,即使阳极导电部分12没有沿着阳极电极区13的外侧周边设置,也可能得到上述作用和优点。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阳极导电部分12,必要的是至少一个第二触点12a与阳极电极区13连接,另一个触点12b与阳极接线区11连接。
(改进实施例2)
阳极导电部分12的触点并不局限于2个。
例如如图7(a)所示,也可以设置两个触点(第二触点12a和另一第二触点12a′)连接阳极电极区13。并且如图7(b)所示,也可以设置两个触点(第一触点12b和另一第一触点12b′)连接阳极接线区11。当然,也可以设置3个或3个以上触点。
(改进实施例3)
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阳极导电部分12。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设置两个阳极导电部分(导电部分12和导电部分12′)。因此,可以设置数量超过阳极接线区11数量的阳极导电部分12。
在改进实施例2和改进实施例3中,当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到阳极电极区13的第一触点12b时,它们中至少一个也可以设置在阳极电极区13和阳极接线区11相向的部分。
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设置两个阳极导电部分。在这样的结构中,如上所述,第一个导电部分12在阳极电极区13的外围周边中除了第一个导电部分12面向阳极接线区11的部分与电极区13相连。第二个导电部分12′在阳极电极区13的外围周边中第二个导电部分12′面向阳极接线区11的部分与电极区13相连。
当使用上述结构时,流过有机层中20靠近阳极接线区11位置的电流也增加。
(改进实施例4)
当设置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连接的位置以满足下列条件(i)时,可以在较好的范围内得到上述优点。当设置该位置以满足下列条件(ii)时,可以在更好的范围内得到上述优点。
(i)阳极电极区13外围周边的任何位置。并且在电极区和接线区以最短距离直接电学连接的情况下,上述位置与电极区外围周边各点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小于相连相关部分各点与电极区外围周边各点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
也就是说,当阳极电极区13以均匀膜厚度、均匀密度等生产时,最好设定上述连接位置以使图5(a)所示的直线P-1比图5(b)所示的直线p-2短。
(ii)阳极电极区13外围周边的任何位置。以及流过阳极电极区13的电流通路和以直线连接相关点和阳极电极区13周边电流通路的电阻差的最大值最小的点。或者在该位置的附近。
也就是说,当阳极电极区13以均匀膜厚度、均匀密度等生产时,最好估计使连接阳极导电部分12的第二触点12a和阳极电极区13周边的直线最短,如图5(a)所示,并确定两个连接位置的位置和其附近的位置。
当进行如上述改进实施例2或改进实施例3的设计以使阳极导电部分12可以在多个位置与阳极电极区13连接时,实际上最好连接所有的连接触点,并且这样设计以使连接触点和阳极电极区13间电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变小,优选最小。当确定了每个第二触点12a的位置或其附近时,上述优点可以在较好的范围内实现。
此外,对于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找出并确定这些位置,这样亮度不均匀性例如可以通过合适的变化该位置而最小。
(改进实施例5)
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阳极电极区13和阳极导电部分12之间装配由体积电阻率比阳极电极区13高的材料制得的高电阻部分14。
这样,通过提供高电阻部分14,除了电流从阳极导电部分12的第二触点12a之外的位置进入阳极电极区13,从阳极导电部分12进入阳极电极区13的电流可能性极小。因此,可以在更好的范围得到上述优点。
并且不必在阳极电极区13和阳极导电部分12之间的整个区域装配高电阻部分14,而是其可以仅仅在部分区域装配。
此外,也可以不必沿着阳极电极区13外围周边装配高电阻部分14,也可以成斜角的对着阳极电极区13的外围周边,或使其弯曲装配。也就是说,仅仅是装配高电阻部分14就可以得到上述优点。
如上所述,对于高电阻部分14,只要其是体积电阻率比阳极电极区13高的材料就可以装配,并且该部件可以随意装配。作为高电阻部分14的特定例子,例如下列可以提及:
·如上述生产实施例,高电阻部分14可以通过除去阳极电极区13和阳极连线区11之间的电极材料,然后涂敷电极材料而生产。因此,高电阻部分14也可以通过使用公知的除去方法,例如抛光和化学侵蚀法除去材料,然后在即将装配高电阻部分14的区域涂敷用于形成阳极接线区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或阳极电极区13的材料而生产。
由于这样产生的高电阻部分14称为凹槽(空腔,其中有空气),其成为体积电阻率比阳极导电部分12更高的区域。
为了防止有机层20等的老化,也可以在这样产生的凹槽中放置空气或对有机层20等惰性的材料。然而,这些气体或材料必须是体积电阻率比阳极电极区13高的材料。此外,优选这些气体或材料不损坏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或是难以损坏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气体或材料。通常,可能使用公知的绝缘材料用于随后改进实施例11(参见附图17-19)中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此外,还可以生产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便改进实施例11中的绝缘层4可以放进上述凹槽中。
·并且还可以在涂敷电极材料后,通过在即将装配高电阻部分14的位置氧化电极材料以提高体积电阻率,使其比阳极电极区13的体积电阻率高。例如,还可以通过进行等离子氧化该区域产生高电阻部分14。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必须氧化高电阻部分14面向阳极接线区11的表面和面向阳极电极区13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面。
·还可以在即将设置高电阻部分14的位置预先设置由体积电阻率比阳极电极区13更高材料制成的高电阻部分14,然后形成阳极10。
(改进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可以在阳极接线区11和阳极电极区13之间的区域设置由体积电阻率比阳极导电部分12更高的材料制成的高电阻部分(第二高电阻部分)15
通过设置高电阻部分15,结果可能使从阳极接线区11直接流到阳极电极区13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可以在较好的范围得到上述优点。
作为高电阻15的生产方法,可以采用类似于生成实施例5中所示高电阻部分14生产方法的方法。因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即将设置高电阻部分15的位置除去电极材料,然后设置与阳极导电部分12或阳极电极区13相同的电极材料。
(改进实施例7)
阳极接线区11的数目不限于1个,可能是两个或更多。
例如,也可以如图12(a)所示在阳极电极区13的侧面外设置两个阳极接线区(接线区11和接线区11′),和如图13所示在阳极电极区13的侧面外分别设置两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其中两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彼此相向。当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多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时,也可以在各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设置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并且各个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在不同的位置与阳极电极区13相连。
如图12(a)所示,也就是说当设置阳极10以满足下列条件时,可能在靠近阳极电极区13一侧的集块(lump)设置阳极引线。因此,容易进行连接和接线到外部驱动电路。从而可能减小使用这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手等)的尺寸,或减少这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此设备中所占面积和体积。
·至少具有一个与有机层接触的阳极电极区13、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两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和两个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的阳极10。
·各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分别通过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与阳极电极区13电学连接。
·阳极电极区13基本上为矩形。
·如图12(a)所示,各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设置在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的短边13-1两端的附近。
·如图12(a)所示,各个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分别在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的不同长边上与阳极电极区13相连。也就是说,阳极导电部分12电学连接在长边13-2,阳极导电部分12′电学连接在长边13-4。
此外,如图12(b)所示,当导电部分12和12′的材料、厚度和膜厚度基本相同时时,可以使阳极电极区13的长边13-2、13-4上第二触点12a的位置(在此处导电部分12与阳极电极区13相连)和第二触点12a′的位置(在此处导电部分12′与阳极电极区13相连)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可以使从短边13-1到第二触点12a的距离L与从短边13-1到第二触点12a′的距离L′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在较好的范围得到上述优点,并且极大地降低例如亮度不均匀性出现的问题。
当设计阳极10以使各个导电部分12和12′的材料、厚度和膜厚度中至少一种不同时,可能使上述距离L和距离L′不同。如图12(c)所示,当材料和膜厚度相同,导电部分12′比导电部分12厚时,可能使距离L′比距离L长。
如图12(a)-12(c)所示,当阳极接线区11和11′设置在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的短边13-1两端的附近时,如图17和19所示,可以将阴极接线区31设置在阳极接线区11和11′之间。由于可能靠近阳极电极区13的一边(优选靠近短边13-1)设置所有连线,因此与外部驱动电路接线变得容易。此外,由于接线仅仅靠近电极区的一边存在,比常规接线存在于多边附近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更能进行小型化。当可以设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空间有限时,例如个人数字助手,也可能扩大电极区域13的尺寸,也就是说发光区域大于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当如改进实施例4中所述合适地设定各个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与阳极电极区13连接的第二触点12a和12b时,自然可能在较好的范围得到上述优点。
(改进实施例8)
阳极电极区1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矩形。例如如图14(a)所示,其可以是切角(切角)形状,或如图14(b)所示,其也可以是圆角形状。没有必要每边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线,而是例如,只要该形状实际上相当于矩形,即使其局部具有曲线部分或整个一边都是曲线,这种形状也可以采用。也就是说,具有上述形状的阳极电极区13也包括在本发明“基本矩形”的阳极电极区13中。
由于当阳极电极区13的转角切削或磨圆后可以减轻电能集中于转角的现象,可能在较好的范围得到上述优点。
此外,尽管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显示了阳极接线区11设置在朝向阳极电极区13短边位置的实施例,也可以如图15所示将阳极接线区11设置在朝向长边的位置。
(改进实施例9)
自然,也可以设置支持电极。支持电极可以设置在阳极接线区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中至少一个上。由此可以降低阳极10的体积电阻率。
(改进实施例10)
如图16所示,除了阳极接线区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以外,在阳极10中还可以设置部件16。当在部件16中通过设置辅助电极使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连接处的电位与部件16和阳极电极区13的每个连接处电位的差变小时,也可以在较好的范围得到上述优点。也就是说,相当于极度增加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之间第二触点12a的数目,基本上可以得到上述优点。
(改进实施例11)
为了防止阳极10和阴极30短路,可以在有机层20的外面,尤其是在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阴极30之间设置隔离区。因此如图17-19所示,可以在基片2上设置阳极10和阴极接线区31,在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设置绝缘层4,在阳极电极区13设置有机层20,并且在有机层20上设置阴极电极区33。
作为形成隔离区的材料,可以选用的是在公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选用的形成隔离区的材料。例如可以提及的是SiO2、SiON、Al2O3、Si2N4、SiAlON、Y2O3、BaTiO3、Sm2O3、BaTa2O6、Ta2O5、ATO、Al2O3-TiO2、SrTiO3和PbTiO3。可以选用公知形成方法作为其制备方法,并且例如可以选用溅射法、电子束真空沉积法、CVD法,或类似方法。
(改进实施例12)
为了在外界空气中保护有机层20等,可以用钝化膜或密封外壳保护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这样的话,必须保护暴露于装置外面的阳极接线区11和阴极接线区31。
钝化膜是设置在基片另一侧的保护层(封闭层),以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与氧气阳湿气接触。作为用于钝化膜的材料,例如可以提及有机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和光刻胶外壳。用于保护层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材料一起使用。保护层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叠层结构。
可以提及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是氟系树脂,如三氟氯乙烯聚合物、二氯二氟氟乙烯聚合物和三氟氯乙烯聚合物与二氯二氟氟乙烯聚合物的共聚物,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环氧硅酮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对二甲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苯醚树脂
可以提及的无机材料是聚硅氨烷、金刚石薄膜、无定形二氧化硅、电绝缘玻璃、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碳化金属材料、金属硫化物。
通常密封外壳是由密封件组成的设置在基片2的另一侧的部件,例如为了防止来自外面的湿气和氧气的密封垫和密封外壳。密封外层可以仅仅安装在背面的电极一侧(基片2的对面一侧),也可以覆盖整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对于密封件的厚度,只要其能够密封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并能够挡住外界空气,密封件的形状、大小和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用于密封件的材料是玻璃、不锈钢、金属(铝等)、塑料(聚氯三氟乙烯、聚酯、聚碳酸酯等)、陶瓷等。
当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上安装密封件时,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密封剂(粘合剂)。当整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用密封件覆盖时,也可以不使用密封剂热封密封件。作为密封剂,可以使用的是紫外线固化树脂、热固性树脂、二液型固化树脂等。
在钝化膜或密封外壳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之间也可以添加吸湿剂。吸湿剂没有特别限制,但作为特定例子可以提及的是氧化钡、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五氧化二磷、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铜、氟化铯、氟化铌、溴化钙、溴化钡、分子筛、沸石、氧化镁等等。
此外,还可以在钝化膜或密封外壳内封装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指的是不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例如可以使用稀有气体,如氦气和氩气,以及氮气。
(改进实施例13)
虽然如上述实施例中显示了阳极10整体生产的实施例,也可以分别生产阳极10的各个部分,然后组合各个部分以形成阳极10。
例如,用ITO在基片2上形成阳极接线区11、阳极电极区13后,也可以用铜线等将两者连接。在此结构中,铜线成为阳极导电部分12。
(改进实施例14)
也可以不采用整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光的结构,而是以矩阵形式设置多个装置。这种情况下,可以使通过无源矩阵控制法、有源矩阵控制法等控制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显示图像成为可能。
(改进实施例15)
虽然如上述实施例中显示了使用体积电阻率比阴极高的材料构成阳极的实施例,当阴极的体积电阻率比阳极高时,仅仅进行以上所述工艺对于阴极已经足够。
虽然如上述实施例中显示了基片一侧的电极由体积电阻率比基片另一侧电极高的材料构成的实施例,当另一个电极的体积电阻率比基片一侧的电极高时,仅仅进行以上所述工艺对于另一个电极已经足够。
(改进实施例16)
除了在上述位置外还可以设置一个高电阻部分(第三高电阻部分)。
例如如图20所示,在不同于高电阻部分14和第二高电阻部分15的位置还可以设置第三高阻区17、17′。由于实质上可能在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之间设置多个触点(第二触点12a、第二触点12a′和第二触点12a″),并且由此可能在更好的范围内得到上述优点。
然后将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图21和22表示用以说明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阳极10的结构。以下结构用于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夹在一对电极之间的有机层,并且一个电极(阳极)用体积电阻率比另一个电极(阴极)高的材料制得。
·阳极至少具有一个与有机层接触的阳极电极区、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电极连线区和阳极导电部分。
·阳极电极区基本上为矩形。
·阳极接线区设置在沿着阳极电极区外部周边的位置,并且通过阳极导电部分电学连接到阳极电极区。
·阳极导电部分包括连接到阳极接线区的触点、连接到阳极电极区的触点和电学连接到两个触点并不与电极区和接线区电学连接的导电部分主体。
·连接阳极电极区的触点在面向阳极电极区外部周边接线区的部分与阳极电极区相连。
也就是说,如图21和22所示,在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导电部分12连接到阳极电极区13的第二触点12a的位置在面向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接线区11的部分13X。
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也可以在不与上述结构相反的范围内进行类似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的改进。特别是可以像上述改进实施例4那样确定阳极导电部分12与阳极电极区13相连的第二触点12a的位置。
例如如图21和22所示,可以设定第二触点12a的位置,该位置到阳极电极区13外围周边的斜线距离短于面向在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的接线区11的部分13X的距离,或这个位置附近。由于这样设置,由于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相同的理由(动作),可以得到与上述装置相当的优点。
例如,可以容易地组合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例如如图23(a)所示,设置了两个阳极导电部分12和12′,导电部分12是根据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结构制成,也就是第二导电部分,导电部分12′是根据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结构制成,也就是第一导电部分。其具体作用如下:
·导电部分12在13X部分(其面向在其外围周边的连线区11)连接到阳极电极区13。
·导电部分12′在不同于13X部分(其面向在其外围周边的连线区11)的部分连接到阳极电极区13。
此外,可以容易地设置极度多个各自的触点,也就是说可以以穿孔形式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进行这样的设计:通过调整连接触点和电极区部分的长度使通过有机层各个位置的所有电流的差别变小。
进一步,如图23(b)所示,可以容易地在阳极电极区13的外围周边设置多个接线区,亦即与外部驱动电路连接的单元。也就是说,可以使用满足下列要求的结构。
·装置具有阳极电极区13、两个接线区11和11′、两个分别连接到接线区的彼此不同的第一导电部分12′-1和12′-2,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到接线区的彼此不同的第二导电部分12-1和12-2。
·接线区11通过导电部分12′-1和12-1电学连接到阳极电极区13。接线区11′通过导电部分12′-2和12-2电学连接到阳极电极区13。
·阳极电极区13基本上为矩形。
·如图所示,各个阳极接线区11和11′设置在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一条短边的两端附近。
·阳极导电部分12′-1和12′-2分别在阳极电极区13外部周边的不同长边连接到电极区13。在此实例中,每三个单元设置触点12a’1-12a’6。
·阳极导电部分12-1和12-2分别在面向接线区的阳极电极区13上的13X和13X′部分连接到电极区13。在此实例中,每一个单元设置第二触点12a1和12a2。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设计以使流过有机层20各个位置基本均匀。
然后将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第三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第三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特征在于:有机层夹在一对电极之间,每个电极都由基本相同体积电阻率的材料制得,并且至少一个电极具有第一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电极的结构,或具有改进电极的结构。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由于上述相同理由,可以得到与上述装置相当的优点。
当两个电极具有第一和第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电极的结构,其更有效并优选。也可以形成下列阳极和阴极,例如:
阳极:    阴极
相当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相当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
相当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相当于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
相当于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相当于第一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
相当于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相当于第二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阳极的结构。
[实施例]
虽然以下将根据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然而本发明不应认为限制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4所示,将横向长度A 30mm、纵向长度B 40mm并且膜厚度为220nm的ITO层加工在横向长度40mm、纵向长度50mm的基片2上制备了衬底。使用激光修正设备从衬底上部分除去ITO形成了阳极接线区11、阳极导电部分12和阳极电极区13。图24中各个部分的尺寸如下:
长度C=10mm,
长度D=3mm
宽度E=10μm-20μm
距离F=3mm
缝隙H=10μm-20μm
(下文将要解释的槽口G为零。)
在基片2上如上所述阳极10形成的位置进行衬底清洗。衬底清洗时,轮流进行碱洗和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后进行紫外线臭氧清洗。
衬底清洗后,通过射频溅射法由二氧化硅制成的绝缘层4设置在阳极电极区13的外围周边,其中至少包括阳极导电部分12。
在绝缘层形成后,在阳极电极区13上形成了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层。
首先,通过真空蒸发系统(石墨坩埚,沉积速率:0.1nm/s,真空度:约5.0×10-5Pa)在阳极电极区13上形成了30nm厚的TPTE层,并且该层构成空穴传输层。
通过真空蒸发系统(石墨坩埚,沉积速率:0.1nm/s,真空度:约5.0×10-5Pa),在空穴传输层上产生了由30nm厚的DPVBi(93.0%重量的主体材料)和BCzVBi(7.0%重量的客体材料)形成的层,并且该层构成发光层。
通过真空蒸发系统(石墨坩埚,沉积速率:0.1nm/s,真空度:约5.0×10-5Pa),在发光层上形成了20nm厚的2,5-双(6′-(2′,2″-二吡啶基))-1,1-二甲基-3,4-二苯silole,并且该层构成电子传输层。
在电子传输层上,150nm厚的铝形成在钨板上(沉积速率:0.1nm/s,真空度:约5.0×10-5Pa),并且该层构成阴极电极区33。此外,以同样的方法在基片2上形成阴极接线区31,并以同样的方法在阴极接线区31和阴极电极区33之间形成阴极导电部分32,该阴极电极区用于形成阴极30并进一步用于生产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在基片2的对面一侧,进行薄膜封合以产生具有SiO2制成的钝化膜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结果阳极接线区11和阴极接线区31可能露在外面。
然后阳极接线区11和阴极接线区31与外部电极相连,并流过150mA的稳恒电流,电流流过5分钟后测量该薄膜封合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亮度。
如图25(a)所示,亮度的测量点是通过将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光区的每个边分成10个等份,然后引出直线以将每个边以1∶4∶4∶1的比例分开,由此得到交点而确定。每个交点从左上部开始命名为a、b、c,从左中部开始命名为d、e、f,从左下部开始命名为g、h、i。使用亮度测量仪(TOPCON制造,商标:BM7)来进行亮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表示亮度比,其通过在各个测量点得到的亮度除以亮度最小的点的亮度而得到。
《实施例2》
一种实施例2中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采用具有如图25(b)所示的阳极10。用与实施例1中的类似方法制备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区别仅仅是在触点上设置了10mm长的槽口G,然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测量亮度。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表示亮度比,其通过在实施例2中各个测量点得到的亮度除以亮度最小的点的亮度而得到。
《实施例3》
一种实施例3中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用与实施例2中的类似方法制备,区别仅仅是在触点上设置了20mm长的槽口G,然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测量亮度。表1表示亮度比,其通过在实施例3中各个测量点得到的亮度除以亮度最小的点的亮度而得到。
《对比实施例》
在如图25(c)所示的对比实施例中,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类似,仅仅是没有阳极导电部分12并且阳极接线区11和阳极电极区13直接连接,然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测量亮度。表1表示亮度比,其通过在对比实施例中各个测量点得到的亮度除以亮度最小的点的亮度而得到。
表1
测量点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实施例
 a  1.00  1.00  1.13  1.07
 b  1.12  1.10  1.28  1.12
 c  1.02  1.03  1.18  1.00
 d  1.44  1.55  1.60  1.56
 e  1.69  1.58  1.47  1.74
 f  1.46  1.40  1.39  1.44
 g  1.79  1.54  1.13  2.08
    h     2.05     1.45     1.11     2.68
i 2.16 1.38 1.00 2.42
    平均亮度     1.70     1.34     1.15     1.90
<<评价》
在对比实施例中,具有最大亮度测量点与具有最小亮度测量点的亮度比为2.68。另一方面,在阳极接线区11与阳极电极区分开(距离为3毫米)的实施例1中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上述亮度比为2.16。
并且,在设置有10毫米长槽口G的实施例2中上述亮度比为1.58,在设置有20毫米长槽口G的实施例3中上述亮度比为1.60。
因此,实施例1-3中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具有最大亮度记录点与具有最小亮度记录点的亮度比小于对比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亮度比。
此外,在对比实施例中,在具有最小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54%,在具有最大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141%。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中,在具有最小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59%,在具有最大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127%。在实施例2中,在具有最小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85%,在具有最大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118%。在实施例3中,在具有最小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87%,在具有最大亮度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比值为139%。
也就是说,实施例1-3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每个具有最大亮度的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亮度比小于对比实施例的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每个具有最大亮度的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亮度比。
此外,实施例1-3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每个具有最小亮度的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亮度比大于对比实施例的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每个具有最小亮度的测量点的亮度与平均亮度的亮度比。
由上述评价也能清楚可见,实施例1-3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量度不均匀小于对比实施例中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很明显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流过显示区域各个电流的差异小于对比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差异。
应当认为现有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处的说明,而是可以在随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改进和等价变化。

Claims (20)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由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体积电阻率的材料制得的第二电极;和
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
其中第二电极包括:
与有机层接触的基本矩形的电极区;
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设置在预定位置;和
与电极区接线部分电学连接的导电部分,
其中导电部分包括:
连接到接线部分的第一触点;
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连的第二触点;和
延伸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电学连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导电部分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导电部分主体延伸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而不电学连接到电极区和接线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包括与接线部分面向的部分和与接线部分不面向的部分,并且第二触点在与接线部分不面向的部分连接到电极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包括与接线部分面向的部分和与接线部分不面向的部分,并且其中第二触点在与接线部分面向的部分连接到电极区。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导电部分是多个导电部分中的一个,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包括与接线部分面向的部分和与接线部分不面向的部分,其中至少一个导电部分的第二触点在与接线部分不面向的部分连接到电极区,并且其中另外一个导电部分的第二触点在与接线部分面向的部分连接到电极区。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具有一对短边和一对长边,
其中接线部分是一对接线部分中的一个,接线部分设置在一个短边两端附近;和
其中导电部分是一对导电部分中的一个,每个导电部分与接线部分中的一个相对应,每个导电部分在电极区的不同长边电学连接到相应的电极区接线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包括:
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设置在第二电极接线部分之间;和
与有机层相接触的电极区。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具有一对短边和一对长边,
其中接线部分是一对接线部分中的一个,接线部分设置在一个短边两端附近;
其中导电部分是一对第一导电部分和一对第二导电部分中的一个,其中第一导电部分中的每个导电部分与接线部分中的一个相对应,第二导电部分中的每个导电部分与接线部分中的一个相对应。
其中每个第一导电部分在电极区的不同长边处,电学连接到相应的电极区接线部分;和
其中每个第二导电部分在电极区短边中的一个面向相应接线部分的部分,与相应接线部分面向的位置电学连接到电极区。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包括:
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设置在第二电极的接线部分之间;和
与有机层相接触的电极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第二触点是多个第二触点中的一个,第二触点在不同位置连接到电极区的外围周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导电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第二触点设置在电极区外围周边的位置,或该位置附近,其中在该位置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应点之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别,小于当接线部分的点以最小距离直接电学连接到电极区时接线部分的相应点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应点之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别。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高电阻部分设置在电极区和导电部分之间,并且高电阻部分由体积电阻率比电极区体积电阻率高的材料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高电阻部分设置在接线部分和电极区之间,并且高电阻部分由体积电阻率比导电部分体积电阻率高的材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导电部分的宽度小于接线部分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导电部分的宽度小于接线部分的宽度,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具有一对短边和一对长边,
其中接线部分是一对接线部分中的一个,接线部分设置在一个短边两端附近;其中导电部分是两个导电部分中的一个,每个导电部分与接线部分中的一个相对应,并且每个导电部分在短边的相应末端电学连接到相应的电极区接线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的装置,其中第二电极由体积电阻率比第一电极体积电阻率高的材料制得。
1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由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体积电阻率的材料制得的第二电极;和
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
其中第二电极包括:
与有机层接触的基本矩形的电极区;
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设置在预定位置;和
与电极区接线部分电学连接的导电部分,其中导电部分的宽度小于接线部分的宽度
其中导电部分包括:
连接到接线部分的第一触点;
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连的第二触点;和
不与电极区和接线部分电学连接、并延伸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电学连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导电部分主体,
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包括与接线部分面向的面向部分和与接线部分不面向的不面向部分,
其中第二触点在不面向部分连接到电极区,
其中导电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延伸,和
其中第二触点设置在电极区外围周边的位置,或该位置附近,其中在该位置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应点之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小于当接线部分的点以最小距离直接电学连接到电极区时接线部分的相应点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应点之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在面向部分连接到电极区的第二触点。
2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由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体积电阻率的材料制得的第二电极;和
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
其中第二电极包括:
与有机层接触的基本矩形的电极区;
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设置在预定位置;和
与电极区接线部分电学连接的导电部分,其中导电部分的宽度小于接线部分的宽度,
其中导电部分包括:
连接到接线部分的第一触点;
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连的第二触点;和
不与电极区和接线部分电学连接、延伸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电学连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导电部分主体,
其中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包括一对短边和一对长边,
其中接线部分是一对接线部分中的一个,接线部分设置在一个短边端点附近,
其中导电部分是一对导电部分中的一个,每个导电部分与接线部分中的一个相对应,每个导电部分在电极区的不同长边电学连接到相应的电极区接线部分
其中导电部分沿着电极区的外围周边延伸,和
其中第二触点设置在电极区外围周边的位置,或该位置附近,其中在该位置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应点之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小于当接线部分的点以最小距离直接电学连接到电极区时接线部分的相应点与电极区外围周边相应点之间电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和
其中第一电极包括:
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的接线部分,其中接线部分设置在第二电极的接线部分之间;和
与有机层接触的电极区。
CNA2004100832837A 2003-08-29 2004-08-27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Pending CN15925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7258/2003 2003-08-29
JP2003307258 2003-08-29
JP351675/2003 2003-10-10
JP2003351675A JP4020060B2 (ja) 2003-08-29 2003-10-10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2530A true CN1592530A (zh) 2005-03-09

Family

ID=3413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32837A Pending CN1592530A (zh) 2003-08-29 2004-08-27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96466B2 (zh)
EP (1) EP1515592A1 (zh)
JP (1) JP4020060B2 (zh)
KR (1) KR100683469B1 (zh)
CN (1) CN1592530A (zh)
TW (1) TWI2436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466A (zh) * 2018-08-08 2018-12-18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Oled屏体器件、车灯、以及oled屏体器件中分流单元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6193A (ja) * 2003-10-02 2005-04-2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当該素子を備えた有機電界発光デバイス
EP1655785A1 (en) * 2004-11-09 2006-05-10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Light emitting ambipolar device
JP4561490B2 (ja) * 2004-12-24 2010-10-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20060237695A1 (en) * 2005-03-16 2006-10-26 Plextronics, Inc. Copolymers of soluble poly(thiophenes) with improved electronic performance
US20080260970A1 (en) * 2005-03-28 2008-10-23 Kenichi Nakayama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EP1896413B1 (en) * 2005-03-28 2015-04-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nthracene derivative, material f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light emitting element,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018768A (ja) * 2005-07-05 2007-01-2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09057B1 (ko) 2005-10-28 2012-1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9529760A (ja) * 2006-03-09 2009-08-2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分割電極を有する発光要素
JP4867743B2 (ja) * 2007-03-27 2012-02-0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elモジュール
JP5332123B2 (ja) * 2007-03-27 2013-11-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elモジュール
FR2923084B1 (fr) * 2007-10-30 2017-06-09 Thomson Licensing Diode organique electroluminescente de type vumetre.
EP2412041A1 (en) * 2009-03-26 2012-02-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segmented illumination device
KR101091964B1 (ko) * 2009-11-19 2011-12-08 금호전기주식회사 배면 전극을 갖는 oled 장치
US9082736B2 (en) 2010-03-05 2015-07-14 Pioneer Corporation Organic EL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694096B2 (ja) * 2011-09-08 2015-04-01 株式会社東芝 炭化珪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396288B1 (ko) * 2014-10-27 2022-05-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DE102015100099B4 (de) * 2015-01-07 2017-10-19 Osram Ole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rganischen lichtemittierenden Bauelements
KR20170101128A (ko) 2016-02-26 2017-09-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유기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47981A1 (ru) 1974-07-16 1977-02-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Г-4937 Электролюминесцентна индикаторна панель
JPH0265090A (ja) * 1988-08-29 1990-03-05 Fukuvi Chem Ind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およびほの製造方法
JPH09102392A (ja) * 1995-10-06 1997-04-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elパネルおよびこのパネル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H09148069A (ja) * 1995-11-17 1997-06-06 Toshiba Corp El素子
JPH09306665A (ja) * 1996-05-20 1997-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有機薄膜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40362A (ja) 1997-07-15 1999-02-12 Casio Comput Co Ltd 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43398A (ja) * 1997-11-10 1999-05-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表示灯装置
KR20000071044A (ko) * 1998-03-19 2000-11-25 모리시타 요이찌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0021565A (ja) * 1998-06-30 2000-01-21 Nippon Seiki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
US6362027B1 (en) * 1998-07-08 2002-03-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JP4361978B2 (ja) * 1998-08-04 2009-11-1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52058A (ja) * 1999-03-01 2000-09-1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素子およびその封止方法
JP2001223079A (ja) * 2000-02-09 2001-08-17 Futaba Corp 有機el表示素子
JP2002325162A (ja) * 2001-02-22 2002-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の光源と画像読取装置
JP4302901B2 (ja) 2001-02-27 2009-07-29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発光体および発光システム
KR100404327B1 (ko) * 2001-03-28 2003-11-03 주식회사 한국이엘 교차 발광용 분산형 발광소자 시이트
JP4896318B2 (ja) * 2001-09-10 2012-03-1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
JP2003168557A (ja) * 2001-11-29 2003-06-13 Nippon Seiki Co Ltd 有機elパネル
JP2005019211A (ja) * 2003-06-26 2005-01-20 Casio Comput Co Ltd El表示パネル及び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100916A (ja) * 2003-08-29 2005-04-1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466A (zh) * 2018-08-08 2018-12-18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Oled屏体器件、车灯、以及oled屏体器件中分流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9037466B (zh) * 2018-08-08 2019-08-02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Oled屏体器件、车灯、以及oled屏体器件中分流单元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83469B1 (ko) 2007-02-20
JP2005100904A (ja) 2005-04-14
EP1515592A1 (en) 2005-03-16
US20050052124A1 (en) 2005-03-10
TW200514474A (en) 2005-04-16
TWI243628B (en) 2005-11-11
US7196466B2 (en) 2007-03-27
KR20050021888A (ko) 2005-03-07
JP4020060B2 (ja)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2530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81708C (zh) 采用电致发光的发光设备和显示设备
CN1248547C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70458C (zh) 有源驱动型有机el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74737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222634C (zh) 有机场致发光元件
CN1855579A (zh) 发光元件和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元件的制备方法
CN1286347C (zh) 制造和/或者修复发光设备的方法
CN1293785C (zh) 发光器件
CN1897775A (zh) 发光器件和电子器件
CN131406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7126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929706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438828A (zh) 具有层叠的场致发光单元的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CN1744786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893144A (zh) 复合材料及其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44762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943277A (zh) 显示元件
CN1679375A (zh) 制造系统,发光装置以及含有有机化合物层的制造方法
CN1505450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610466A (zh) 具有n-型和p-型有机层的连接单元的级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905235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93145A (zh) 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1034736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610472A (zh) 有机场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0309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