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6224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76224A CN1576224A CN 200410045263 CN200410045263A CN1576224A CN 1576224 A CN1576224 A CN 1576224A CN 200410045263 CN200410045263 CN 200410045263 CN 200410045263 A CN200410045263 A CN 200410045263A CN 1576224 A CN1576224 A CN 15762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door
- door
- cigarette spare
- threshold
- gang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备区划出入口(4)的区划部件(8、44、52),设置在电梯门厅(3)的升降通道(2)侧端部的门槛(11),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4)的电梯层门(7A、7B),由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滑动压触在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上的第一隔烟件(17),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和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互压触的第二隔烟件(18A、18B),以及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支承并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的第三隔烟件(19A、19B),其中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第三隔烟件。因此,不仅在发生火灾时可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产生烟雾的环流且能够方便地施工及维修保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产生烟雾环流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般的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产生烟雾环流的电梯装置,已经在例如专利文献一等中公开。
专利文献一
日本专利特开平8-165081号公报(图1~图3)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也可以得到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产生烟雾环流的电梯装置,但是,这些电梯装置为了获得烟雾隔绝性能而需要进行繁琐的施工,而且没有对维修和保养事项作出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不仅能够在发生火灾时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产生烟雾环流,而且还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施工和维修保养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区划出入口的区划部件,设置在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端部的门槛,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的电梯层门,由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与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滑动压触的第一隔烟件,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和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互压触的第二隔烟件,以及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支承并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的第三隔烟件,其中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第三隔烟件。
如上所述,当电梯层门关闭时,区划出入口的区划部件与电梯层门之间的间隙以及门槛与电梯层门之间的间隙由第一~第三隔烟件封闭,所以在发生火灾时,电梯门厅与升降通道之间不会形成烟雾环流。
此外,第一~第三隔烟件的设置不会导致电梯装置的基本结构产生变化,只需增加部件便可以构成,因此施工简单,而且第一~第三隔烟件以可装拆方式支承,所以施工和维修保养变得更为方便。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一种不仅能够在发生火灾时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产生烟雾环流,而且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施工和维修保养的电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的电梯层门的后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电梯装置的纵向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A-A线处的断面放大图。
图4为图1左侧的后视平面图。
图5为图4中所用的安装用配件和封闭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B-B线处的后视断面图。
图7为图6的从C方向观察时的侧面图。
图8为电梯层门下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图3的D-D线处的断面图。
图10为图3的E-E线处的断面图。
图11为图3的F-F线处的断面图。
图12为图1中电梯层门的门挡侧的平面放大图。
图13为图1中电梯层门的门挡侧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3的H-H线处的断面放大图。
图15为图13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3的上部相当的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3的下部相当的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12相当的图。
图19为图18的I-I线处的断面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16相当的图。
图2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电梯层门的平面图。
图22为图21的P部分的放大图。
图23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3的上部相当的图。
图24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6相当的图。
图2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与图7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5对本发明电梯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该电梯装置具有:在上下方向贯穿建筑物1的内部、其周围由墙壁围住的升降通道2,设置在建筑物1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3,使所述升降通道2与电梯门厅3之间连通的出入口4,由吊索5悬吊、在所述升降通道2内升降的轿厢6,以及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4的电梯层门7。
出入口4为方形开口,由电梯门框8覆盖,该电梯门框8即是区划出入口4两个侧缘与上缘这三者的区划部件,也是装饰部件。电梯门框8由沿所述出入口4的两个侧缘和上缘设置的左右纵向框9A、9B以及上框10构成,这些框架构成“コ”字型断面,コ字型断面的开口朝向所述出入口4侧设置。没有被所述电梯门框8围住的电梯门厅3的升降通道侧端部上设置有门槛11。
此外,所述电梯层门7由从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出入口4的二扇中分式电梯层门7A、7B构成,各个电梯层门7A、7B在其上部分别具有吊具12(12A、12B)。由这些吊具12A、12B枢轴支承的吊轮13由固定在建筑物墙壁1W上的层门导轨14引导,由此悬吊各个电梯层门7A、7B。而且,这些电梯层门7A、7B被构成为可与所述轿厢6的轿厢门6D同步横向移动。这些电梯层门7A、7B的下部固定有层门滑履15(15A、15B)、16(16A、16B),通过使这些层门滑履15、16在所述门槛11的门槛沟槽11G的侧壁滑动,来引导所述电梯层门7A、7B的下部。
在上述结构中,电梯层门7A、7B为了开关出入口4,需要在电梯层门7A、7B与电梯门框8的纵向框9A、9B之间,以及在电梯层门7A、7B与电梯门框8的上框10之间留有间隙G1,并且需要在电梯层门7A、7B与门槛11之间留有间隙G2。可是,由于这些间隙G1、G2的存在,发生火灾时会在电梯门厅3与升降通道2之间形成烟雾的环流。
为此,为了避免烟雾从这些间隙G1、G2出来而形成环流,本实施例具有第一~第三隔烟件17、18A、18B、19A、19B。即,第一隔烟件17被设置成由作为区划出入口4的区划部件的电梯门框8的上框10支承,当所述电梯层门7A、7B关闭时,该第一隔烟件17与所述电梯层门7A、7B的上缘部滑动压触。第二隔烟件18A、18B具有由所述电梯层门7A、7B的侧缘部支承的层门侧封闭体和作为区划部件的电梯门框8的纵向框9A、9B所支承的固定侧封闭体,这些被构成为当所述电梯层门7A、7B关闭时相互压触。第三隔烟件19A、19B被构成为由所述电梯层门7A、7B的下缘部支承,其与所述层门滑履15(15A、15B)、16(16A、16B)一起与所述门槛11滑动压触。
具体地是,如图1以及图3所示,第一隔烟件17由采用螺丝等已知的固定手段以可装拆的方式固定在电梯门框8的上框10上的板簧20和安装在板簧20自由端的滑动部件21所构成。而且,板簧20在二扇电梯层门7A、7B关闭时,具有超过电梯层门7A、7B的上缘部总长的长度,并使所述滑动部件21在该电梯层门7A、7B的上缘部的整个长度上与其压触。此外,由滑动部件21压触的电梯层门7A、7B的上缘部也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有滑动部件22,该滑动部件22由弹簧材料等的夹持件23A、23B夹持。
并且,如图4以及图5所示,通过L型的安装用配件24,在各个电梯层门7A、7B的门套侧端的上部安装有封闭部件25,该封闭部件25是具有与所述第一隔烟件17的滑动部件21一起滑动的垂直面以及与该垂直面相连的水平面的层门侧封闭体。而且,所述封闭部件25以可在层门的上下方向和层门的厚度方向进行调节的方式安装。在该封闭部件25上,从与所述滑动部件21相向的面一直到下表面,支承有绒头薄型织物26。
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第二隔烟件18A、18B由设置在各个电梯层门7A、7B的门套侧端与电梯门框8的纵向框9A(9B)的门套侧端之间的第一~第三封闭部件27~29构成。第一封闭部件27的断面呈L型形状,在各个电梯层门7A、7B的门套侧端,以可沿层门的高度方向在上下方向调节的方式,由螺栓等固定在所述封闭部件25的下侧。第二封闭部件28由螺栓等以可在层门的移动方向上调节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第一封闭部件27上,其L型形状的断面具有朝向所述电梯门框8的纵向框9A(9B)突出的垂直面。其中,第一封闭部件27与第二封闭部件28构成层门侧封闭体。而且,作为固定侧封闭体的第三封闭部件29通过螺栓等被支承在电梯门框8的纵向框9A(9B)的门套侧端,其L型形状的断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封闭部件28的垂直面相向的垂直面。其中,封闭部件27、28为了在下端形成与门槛11的上表面和地板面相接触的结构,在其中间设置了橡胶板30A、30B,而30A、30B的下端比第一和第二封闭部件27、28突出于下方。
另一方面,如图1、图3、图8~图11所示,第三隔烟件19A、19B由层门滑履15(15A、15B)、16(16A、16B)、和封闭层门滑履15A、16A之间及层门滑履15B、16B之间的封闭体31A、31B构成。这些层门滑履15A、15B、16A、16B以及封闭体31A、31B由弹性材料以及设置在其表面的低磨擦板32A、32B形成。低磨擦板32A、32B例如由聚四氟乙烯板形成,弹性部件覆盖与所述门槛沟槽11G的垂直壁相接触的表面,以此减缓与门槛沟槽11G之间的磨擦。
如此构成的层门滑履15、16以及封闭体31A、31B被设置成保持在L型安装用配件33的垂直边上,而将水平边支承在电梯层门7A、7B的下端。电梯层门7A、7B的下端具有弯曲成直角的水平边7a,并在该水平边7a上载置所述安装用配件33的水平边。安装用配件33的水平边上垂直设置有沿层门移动方向间隔排列的柱状螺栓33a、33b。并且,固定用配件34通过螺栓B等固定手段被跨越固定在电梯层门7A、7B宽度方向两侧的コ字型弯曲部分上。该固定用配件34也呈L型形状,其垂直边被固定在层门上,并在水平边上支承所述安装用配件33的水平边。该固定用配件34还被固定在电梯层门7A、7B下端的水平边7a上。即,在成为电梯层门7A、7B的水平边7a的层门移动方向两端的位置上垂直设置柱状螺栓7b。供该柱状螺栓7b穿入的螺栓孔34b开设在固定用配件34上,通过紧固螺帽(图中未示出),将固定用配件34的水平边固定在水平边7a上。
此外,所述安装用配件33的水平边被形成为短于所述柱状螺栓7b的间隔,在其上垂直设置有所述柱状螺栓33a、33b。为了穿入该柱状螺栓33a、33b,在所述固定用配件34的水平边上设置了螺栓孔35a、35b。通过将柱状螺栓33a、33b穿入这些螺栓孔35a、35b中,并用螺帽N(图3)紧固,由此安装用配件33被固定在电梯层门7A、7B的下端。
此外,在所述固定用配件34的螺栓孔35a、35b中,其中一个螺栓孔35b被形成为以另一个螺栓孔35a为中心的圆弧状长孔。如此设置成长孔后,即使电梯层门7A、7B变形而导致层门滑履15A-16A与门槛沟槽11G不平行、以及层门滑履15B-16B与门槛沟槽11G不平行,也能够以螺栓孔35a为中心转动安装用配件33,以此调节与门槛沟槽11G之间的平行度。
根据本实施例,当由电梯层门7A、7B关闭出入口4时,在电梯层门7A、7B与电梯门框8之间产生的间隙以及在电梯层门7A、7B与门槛11之间产生的间隙G1、G2实质上被第一隔烟件17、第二隔烟件18A、18B以及第三隔烟件19A、19B封闭,所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阻挡烟雾在升降通道2与电梯门厅3之间产生环流。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三隔烟件17、18A、18B、19A、19B分别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或固定,所以能够在电梯层门7A、7B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交换。即,具备第一隔烟件17的滑动部件21的板簧20在卸下螺丝后可以取下,从而与新的板簧20交换,电梯层门7A、7B侧的滑动部件22也可以通过沿夹持件23A、23B插入或拔出而与新的滑动部件22交换。第二隔烟件18A、18B也可以通过拆卸作为其构成部件的第一~第三封闭部件27~29的螺栓而与新的第二隔烟件交换。此外,可以通过松开螺栓来调节第二封闭体28的向电梯层门8侧和门套侧突出的突出量以及第一和第二封闭体27、28的与门槛11侧之间的间隙,以此调节第二和第三封闭体28、29的重叠量和接触压力以及橡胶板30A、30B对门槛11或楼板等产生的接触压力。在第三隔烟件19A、19B中,也可以通过卸下或松开螺栓和螺帽,从层门的背面侧对层门滑履15、16和封闭体31A、31B进行交换或调节与门槛沟槽11G之间的平行度。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梯层门7A、7B是从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出入口4的、也就是二扇所谓中分式的层门,所以各个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分别设置有门挡橡胶块36A、36B,以防止电梯层门7A、7B之间直接碰上而产生碰撞声、或使层门受到损伤。通过设置该门挡橡胶块36A、36B,如图1、图12~图15所示,在相向的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留出间隙G3,以避免层门关闭时电梯层门7A、7B直接碰撞。而且,为了封闭该间隙G3,将门挡侧的滑履15A、15B设置成从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突出到基本上已经接近门挡橡胶块36A、36B的顶端位置的位置。
通过如上所述形成滑履15A、15B,电梯层门7A、7B与门槛11之间的间隙得到封闭。可是,因为包含滑履15A、15B的第三隔烟件19A、19B由门槛沟槽11G的宽度决定,所以只能设置成比电梯层门7A、7B的厚度小。其结果,如图12~图14的(1)~(3)所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少量的升降通道2内的烟雾从门挡橡胶块36A、36B与滑履15A、15B之间产生的间隙逸出,经由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的间隙G3流入电梯门厅3侧。此外,如图12的(4)所示,从门挡橡胶块36A、36B的上端也有烟雾从间隙G3流入电梯门厅3侧。
为了减少上述少量的烟雾的环流,根据本实施例,在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的上下部分设置了第四隔烟件,即上部间隙封闭装置37A和下部间隙封闭装置37B。这些上下部分的间隙封闭装置37A、37B分别具有为避免在其与所述门挡橡胶块36A、36B之间产生间隙而一端相接触的封闭体38A、38B。这些封闭体38A、38B采用与所述门挡橡胶块36A、36B相同的材料形成,为了在层门开关动作时能相互滑动,封闭体38A以上下接触的方式安装在电梯层门7A的门挡侧,封闭体38B以上下接触的方式安装在电梯层门7B的门挡侧。这些封闭体38A、38B的突出长度(层门移动方向的长度)被设置成比层门关闭时的所述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的间隙G3短,以避免在层门关闭时先于门挡橡胶块36A、36B与相向的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接触,从而在门挡橡胶块36A、36B之间产生间隙。
如上所述,通过在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的上下部分设置上部间隙封闭装置37A和下部间隙封闭装置37B,从门挡橡胶块36A、36B的上下端的与电梯层门7A、7B的下端之间的间隙中进入的烟雾能够进入到图12至图14的(1)所示的位置以及图13的(4)所示的位置,但由于受到与门挡橡胶块36A、36B相接触的封闭体38A、38B的阻挡,该烟雾无法通过间隙G3流入电梯门厅3。
此外,所述封闭体38A、38B采用与门挡橡胶块36A、36B相同的材料形成,但如果采用比门挡橡胶块36A、36B更为柔软更具有压缩性的材料形成这些封闭体38A、38B,则只需设置二个封闭体38A、38B中的任何一个便能防止烟雾环流。
也就是说,只要将封闭体的长度形成得比层门关闭时的所述间隙G3长即可。通过设置如此的封闭体,在层门关闭时,即使门挡橡胶块36A、36B接触,封闭体也会在间隙G3内受到压缩而缩小。因此,封闭体不会成为妨碍门挡橡胶块36A、36B之间接触的障碍,所以能够切断烟雾的环流。
图16是表示将图3所示滑动部件22支承在电梯层门7A、7B上缘部分的支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即,通过加大固定在电梯层门7A、7B上的滑动部件39上下方向的尺寸,并只在下方采用由弹簧材料等制成的夹持件23A夹持,从而在层门的移动方向以及向上的方向也能相对于夹持件23A进行拔出和插入。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此外,图23表示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采用比安装在板簧20的自由端上的滑动部件21更硬的材质55形成图3所示的设置在电梯层门7A、7B上缘部分的滑动部件22,这样,总是滑动部件21受到磨耗。采用这一结构后,由于安装在电梯层门7A、7B上的滑动部件55A、55B不会产生磨耗,所以不需要进行交换。而且,在该结构中,如上所述,由于安装在电梯层门7A、7B上的滑动部件55不需要进行交换,所以没有必要采用可装拆的结构,可采用螺丝等安装在层门上,由此简化了结构,而维修保养也变得更为方便。
在图24和图25中,在图6和图7所示的电梯层门7A、7B的门套侧端与电梯门框8的纵向框9A(9B)的门套侧端之间设置的第一~第三封闭部件27至29中,封闭部件27、28被安装成通过板簧58A~58F可以装拆在下端与门槛11的上表面和地板面接触的滑动材料57A、57B。采用这种结构后,就没有必要象图7所示那样使橡胶板30A、30B比封闭部件27、28突出于下方。为此,用于封闭与纵向框9A之间的间隙G1的橡胶板如59A所示,只需设置在与纵向框9A的接触部分附近便可。而且,如图24所示,通过在纵向框9设置翻折部分60,便可不设置纵向框9的封闭部件29。此外,如图24所示,没有必要在纵向框9和封闭部件29二个上都设置橡胶板,将橡胶板59设置在纵向框的翻折部分60和封闭部件29的其中一处也同样能够获得隔烟效果。
图17是表示第三隔烟件19A、19B的第三实施例,其中第三隔烟件19A、19B封闭电梯层门7A、7B的下缘部分与所述门槛11之间的间隙G2。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梯层门7A、7B的下缘部分固定安装用配件40A,以相对于该安装用配件40A可在上下方向进行调节的方式支承安装用配件40B,将橡胶板41固定在该安装用配件40B的与门槛11顶面相对的位置上,在该橡胶板41的与门槛11顶面相对的面上固定滑动材料42以构成第三隔烟件19A、19B。而且,所述安装用配件40B被构成为其长度与层门的整个宽度相同,并且在二扇电梯层门7A、7B的门挡侧相互接触。此外,为了使安装用配件40B也具有隔烟功能,在安装用配件40B或电梯层门7A、7B上也固定绒头薄型织物等的封闭体43,以避免与电梯层门7A、7B之间产生间隙。
图18以及图19表示第四实施例,其用于防止在门挡橡胶块36A、36B的上下端和电梯层门7A、7B的宽度方向的细小的间隙中形成烟雾的环流。
即,安装滑履15A、15B,使其与设置在电梯层门7A、7B上的门挡橡胶块36A、36B接触,这样,门挡橡胶块36A、36B的下端与电梯层门7A、7B的宽度方向之间就不会出现间隙,而且,通过使滑履15A、15B以及第三隔烟件19A、19B在门槛沟槽11G内滑动,以此封闭门槛11与电梯层门7A、7B的下端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防止烟雾环流。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电梯层门7A、7B的上缘部分被构成与区划出入口4的区划部件、即电梯门框8的上框10相对向。可是,根据电梯门厅3侧的外观设计,有些电梯的电梯层门8没有上框10,而以横挡板代之,电梯层门7A、7B的层门面被设置成与该横挡板齐平。
图20表示电梯层门7A、7B的层门面被设置成与横挡板齐平的第五实施例。
即,将电梯层门7A、7B设置成层门面与用来取代电梯门框的上框而设置的横挡板44齐平。这些电梯层门7A、7B的顶部隔着很小的间隙与所述横挡板44相对,所以无法在顶部吊装吊具12A、12B。因此,在电梯层门7A、7B的上部侧面侧安装长度与层门宽度相同的吊具支架45,从该吊具支架45吊装吊具12A、12B。而且,在所述横挡板44的背面侧(升降通道侧)的与所述吊具支架45相对的位置上,以可装拆的方式,用螺丝等已知的固定手段固定板簧20,使该板簧20的自由端部可滑动地与所述吊具支架45压触。当然,为了使与吊具支架45之间的滑动更为顺利,在板簧20的自由端部安装了滑动部件21。此外,在吊具支架45的所述板簧20滑动压触的位置上,如图3所示,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有滑动部件22,该滑动部件22由夹持件23A、23B夹持。
以上各实施例均采用了从出入口4的中央向两侧开关电梯层门的方式,但也可以采用从出入口的一侧向另一侧开关电梯层门的单开式电梯层门。
以下,根据图21以及图22,作为第六实施例,对单开式电梯层门的隔烟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21以及图22中,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上不相同的结构是,将多扇电梯层门7A、7B在层门关闭时相邻的缘部设置成相互重叠,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说明。
相邻的电梯层门7A的门套侧与当电梯层门7B的门挡侧设置有第五隔烟件47。该第五隔烟件47由第一~第三封闭部件48~50构成。第一封闭部件48的长度与层门的整个高度相同,由电梯层门7A的门套侧端支承,呈L型断面,由螺栓等固定,可沿着层门的高度方向在上下方向上进行调节。第二封闭部件49长度也与层门的整个高度相同,由螺栓等支承在所述第一封闭部件48上,并可在层门的移动方向上进行调节,呈L型断面,该L型断面具有朝向电梯层门7B侧突出的垂直面。而且,第三封闭部件50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封闭部件48、49相同的长度,由螺栓等支承在电梯层门7B的门套侧端上,呈L型断面,该L型断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封闭部件49的垂直面相向的垂直面。此外,这些第一~第三封闭部件48~50,为了避免相互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噪音和振动,中间分别设置了橡胶板51A~51C。其中,橡胶板51A、51B被设置成比第一和第二封闭部件48、49的下端向突出于下方,以便其下端与门槛(未图示)的上表面和地板面(未图示)相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为了避免在层门打开时支承在电梯层门7A上的第二封闭部件49的朝向电梯层门7B侧突出的部分与电梯层门7B的门套侧7E接触,将电梯层门7B的门套侧7的翻折尺寸L2设置成小于门挡侧的翻折尺寸L1。并且,在电梯层门7A的门挡侧,在层门的整个高度上安装有隔烟橡胶块56,以便在层门关闭时,与在电梯门框52的门挡侧纵向框53A的整个高度上设置的门挡橡胶块55接触。其他的结构,例如电梯门框52的门套侧纵向框53B和上框54以及各扇层门的隔烟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在单开式电梯层门中,也象第一实施例一样,不仅可以在火灾发生时防止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形成烟雾环流,而且施工以及维修保养变得更为方便。
此外,虽然在此没有进行说明,但单扇门的单开式电梯层门、三扇门的单开式电梯层门、四扇门的中分式电梯层门也可以通过组合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实现相同的效果。
Claims (13)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划使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连通的出入口的区划部件,
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端部的门槛,
吊装在所述出入口的升降通道侧并由所述门槛引导来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的电梯层门,
由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滑动压触在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上的第一隔烟件,
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和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互压触的第二隔烟件,以及
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支承并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的第三隔烟件;
其中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第三隔烟件。
2.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划使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连通的出入口的区划部件,
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的端部的门槛,
吊装在所述出入口的升降通道侧并由所述门槛引导来从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的电梯层门,
由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滑动压触在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上的第一隔烟件,
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和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互压触的第二隔烟件,
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支承并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的第三隔烟件,
分别设置在从所述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的电梯层门的对向部分上的门挡部件,以及
分别设置在从所述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的电梯层门的对向部分的上下部分上、在上下方向具有滑动面并以与所述门挡部件相接触的方式设置的第四隔烟件;
其中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第四隔烟件。
3.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划使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连通的出入口的区划部件,
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的端部的门槛,
吊装在所述出入口的升降通道侧并由所述门槛引导来从所述出入口的一个方向另一方向单开的多扇电梯层门,
由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滑动压触在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上的第一隔烟件,
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和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互压触的第二隔烟件,
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支承并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的第三隔烟件,以及
沿着所述多个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分中的、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邻的侧缘部分设置、并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相互压触的第五隔烟件;
其中以可装拆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第三隔烟件以及第五隔烟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烟件滑动压触的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以可装拆的方式固定有滑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烟件具备沿着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分设置的层门侧封闭体、以及沿着所述区划部件的纵向部件设置并与所述层门侧封闭体压触的固定侧封闭体,所述层门侧封闭体的下端部分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烟件以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烟件滑动压触在所述门槛的门槛沟槽内,并且由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分支承该第三隔烟件以便能够调节与门槛沟槽之间的平行度。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烟件以相对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分可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
9.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划使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连通的出入口、具有上框和左右纵向框的电梯门框,
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端部的门槛,以及
位于朝向所述升降通道的一侧、由所述门槛引导来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的电梯层门;
其中设置有隔烟件,当该电梯层门关闭时,该隔烟件连续封闭所述电梯门框与所述电梯层门之间以及所述门槛与所述电梯层门之间的间隙,并且该隔烟件以可装拆的方式设置。
10.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划使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连通的出入口的区划部件,
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端部的门槛,
吊装在所述出入口的升降通道侧、由所述门槛引导来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的电梯层门,
由所述区划部件支承、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滑动压触在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的第一隔烟件,
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封闭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与所述区划部件之间间隙的第二隔烟件,以及
当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封闭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与所述门槛之间间隙的第三隔烟件;
其中所述第一~第三隔烟件中的至少一个隔烟件以可装拆的方式设置。
1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划使升降通道与电梯门厅之间连通的出入口的区划部件,
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侧端部的门槛,
吊装在所述出入口的升降通道侧、由所述门槛引导来从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所述出入口的电梯层门,
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封闭所述区划部件与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之间间隙的第一隔烟件,
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封闭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与所述区划部件之间间隙的第二隔烟件,
在所述电梯层门关闭时封闭所述电梯层门的下缘部与所述门槛之间间隙的第三隔烟件,
分别设置在从所述出入口的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的电梯层门的对向部分上的门挡部件,以及
分别设置在从中央向两侧横向开关的电梯层门的对向部分的上下部分、在上下方向具有滑动面并以与所述门挡部件相接触的方式设置的第四隔烟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烟件滑动压触的所述电梯层门的上缘部设置有材质硬度高于隔烟件滑动部分的滑动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烟件具备沿着所述电梯层门的侧缘部分设置的层门侧封闭体、以及沿着所述区划部件的纵向部件设置并与所述层门侧封闭体压触的固定侧封闭体,所述层门侧封闭体的下端部分以可装拆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门槛滑动压触的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84029 | 2003-06-27 | ||
JP2003184029 | 2003-06-27 | ||
JP2003431796 | 2003-12-26 | ||
JP2003431796A JP4317742B2 (ja) | 2003-06-27 | 2003-12-26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6224A true CN1576224A (zh) | 2005-02-09 |
CN100372755C CN100372755C (zh) | 2008-03-05 |
Family
ID=3422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526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755C (zh) | 2003-06-27 | 2004-06-04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17742B2 (zh) |
CN (1) | CN100372755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7221A (zh) * | 2011-02-07 | 2012-08-08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层站装置 |
CN106006328A (zh) * | 2015-03-30 | 2016-10-1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72672B2 (ja) * | 2009-09-04 | 2013-12-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5760381B2 (ja) * | 2010-10-26 | 2015-08-12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扉装置 |
JP6242490B2 (ja) * | 2014-07-11 | 2017-12-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
CN111252651A (zh) * | 2020-03-17 | 2020-06-09 | 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综合性能电梯门板 |
JP7171851B1 (ja) | 2021-08-03 | 2022-11-1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74424B2 (ja) * | 1992-06-10 | 1997-11-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乗場遮煙ドア装置 |
JPH06234488A (ja) * | 1993-02-08 | 1994-08-23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
US5305855A (en) * | 1993-03-25 | 1994-04-2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ealed elevator cab entrance assembly |
JPH07206345A (ja) * | 1994-01-18 | 1995-08-08 |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
JPH07252067A (ja) * | 1994-03-15 | 1995-10-03 |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
JP3129916B2 (ja) * | 1994-08-30 | 2001-01-31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ータドア |
CA2218473C (en) * | 1995-04-18 | 2001-01-16 | Thomas H. Allen | Hoistway door seal structure |
IT1285847B1 (it) * | 1996-04-22 | 1998-06-24 | Kone Oy | Dispositivo di finizione e protezione parafuoco per una porta di pianerottolo per un elevatore. |
JP4693233B2 (ja) * | 2000-12-07 | 2011-06-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両引き戸装置 |
-
2003
- 2003-12-26 JP JP2003431796A patent/JP431774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6-04 CN CNB2004100452630A patent/CN10037275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7221A (zh) * | 2011-02-07 | 2012-08-08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层站装置 |
CN106006328A (zh) * | 2015-03-30 | 2016-10-1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装置 |
CN106006328B (zh) * | 2015-03-30 | 2018-08-1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17742B2 (ja) | 2009-08-19 |
CN100372755C (zh) | 2008-03-05 |
JP2005035788A (ja) | 2005-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76224A (zh) | 电梯装置 | |
KR20130124367A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승강장 도어장치 | |
RU2007132738A (ru) | Подъемник с кабиной и противовесом и способ размещения подъемника | |
CN1173876C (zh) | 地震隔离建筑及非地震隔离建筑的电梯装置 | |
KR101487117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엘리베이터칸 | |
CN104395222B (zh) | 电梯装置 | |
JP2011051772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その乗りかご | |
WO2016103010A1 (en) | Elevator system | |
CN105460756B (zh) | 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 |
CN1759062A (zh) | 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 | |
KR20020006028A (ko) | 엘리베이터장치 | |
CN1761609A (zh) | 电梯出入口门装置 | |
KR102116356B1 (ko) | 직각 관통형 엘리베이터 | |
CN208843531U (zh) | L型开门的下轮梁无机房电梯 | |
JP2010155664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 |
CN202936060U (zh) | 中间导向及牵引电梯 | |
JP6726409B2 (ja) | エレベータ | |
JP6769585B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の保守部品 | |
JPWO2006048928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 |
JP6546668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KR102289475B1 (ko) | 엘리베이터 카와 홀실의 주변 틈새 밀폐 및 공기청정 시스템 | |
WO2008050390A1 (fr) | Cabine d'ascenseur | |
KR200461821Y1 (ko) | 엘리베이터 카도어 및 승장도어의 기밀재 | |
JP2012025537A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JP3240147U (ja) | エレベータ乗場用止水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