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2368A - 质子型β沸石,其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质子型β沸石,其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2368A
CN1572368A CNA2004100476156A CN200410047615A CN1572368A CN 1572368 A CN1572368 A CN 1572368A CN A2004100476156 A CNA2004100476156 A CN A2004100476156A CN 200410047615 A CN200410047615 A CN 200410047615A CN 1572368 A CN1572368 A CN 1572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zeolite
proton type
type beta
beta zeo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7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木朝则
后口隆
八尾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e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53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94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083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923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Ube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2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3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9/00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 B01J29/04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having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 B01J29/06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9/70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yp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pecific struc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9/08 - B01J29/65
    • B01J29/7007Zeolite Be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9/00Compounds having molecular sieve and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Their preparation; After-treatment, e.g. ion-exchange or dealumination
    • C01B39/02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Direct preparation thereof; Preparation thereof starting from a reaction mixture containing a crystalline zeolite of another type, or from preformed reactant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1B39/026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6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oxidation reactions introducing directly hydroxy groups on a =CH-group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with the aid of other oxidants than molecular oxygen or their mixtures with molecular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18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 C07C41/26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by introduction of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29/00Aspects of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not covered by B01J29/00
    • B01J2229/10After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effect to be obtained
    • B01J2229/16After treat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effect to be obtained to increase the Si/Al ratio; Dealum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型β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通过在所述质子型β沸石的存在下,用过氧化物氧化苯化合物而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在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中,在通过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测量的光谱中存在显示中心为330℃,±100℃范围的脱附峰的酸中心,并且将显示脱附峰为500℃或以上的强酸中心的量控制为2.5μ摩尔/g或以下。

Description

质子型β沸石,其制备方法及 使用其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质子型β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并且涉及一种通过在上述沸石和酮或羧酸的存在下,由过氧化物氧化苯化合物如酚化合物或苯基醚化合物等而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由本发明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得到的由下式(a)表示的羟苯基醚中,例如,已将其中R1为甲基的邻-甲氧基苯酚(愈创木酚)用作医药或香料的原料(13901 Chemicals,由日本The Chemical Daily Co.,Ltd.出版,2001,第653页),并且对-甲氧基苯酚是一种用作抗氧化剂或医药等原料的重要化合物(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Hei.9-151151)。
Figure A20041004761500051
其中R’表示含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
对于使用沸石作为催化剂氧化酚化合物而制备二羟酚化合物的技术,例如,在美国专利3,580,956中公开了一种其中使用含有稀土金属的八面沸石或丝光沸石的实例,和在美国专利4,578,521中公开了一种其中使用质子型ZSM-5的实例。此外,在法国未审查专利公开2,693,457中,报道了天然沸石如菱沸石等,或合成沸石如US-Y,ZSM-5等。但是,在这些技术中,目标产物的收率不够。此外,没有关于这些沸石上存在的酸中心的强度与二羟酚生产中的催化剂活性之间关系的描述。
在“Advances in Catalysis”,vol.41(1996),第253-334页中,描述了使用TS-1(钛包含于ZSM-5的晶格中)的实例。但是,如在Accountsof Chemical Research,31(8),(1998)第485-493页中所示,TS-1经常涉及在制备再现性方面的问题,并且目标产物的收率也不够。
而且,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vol.203,(2001)第201-212页中,描述了在晶格中含有钛的β沸石和TS-1的比较,但是在TS-1中,基于作为标准的过氧化氢的量,其收率为71.5%,而在含有钛的β沸石中,它为62.8%,所以它们的收率是不够的。
在美国专利6,441,250和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2003-26623中,描述了一种使用β沸石的实例,并且还公开了使用已经向其引入碱金属离子的β沸石,提高了二羟酚化合物的收率。但是,在这些文献中所公开的β沸石中,反应收率对于温度的相关性高,并且收率在90℃或以下的低温度端是不够的。因而,当实际进行反应时,温度范围受到限制,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另一方面,在通过氧化苯基醚用一步法制备羟苯基醚的反应中,通常同时生成其中邻位已经被氧化的邻-羟苯基醚和其中对位已经被氧化的对-羟苯基醚(参见,例如,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vol.103(1981),第3045-3049页,Journal of Chemical Society PerkinTransition,vol.1,No.6(1990),第863-867页,Journal of ChemicalSociety,Chemical Communications,vol.3(1995),第349-350页)。羟基醚在工业上的使用性可以根据其取代方式而不同,具体而言,邻位取代的物质和对位取代的物质相互之间显著不同。例如,邻-甲氧基苯酚作为一种用于医药或香料的原料是重要的,并且对-甲氧基苯酚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是重要的(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Hei.9-151151和“13901Chemicals”,由日本The Chemical Daily Co.,Ltd.出版,2001,第653页)。
因而,当组合制备这些物质时,不仅有其收率的问题,而且有邻位取代的物质和对位取代的物质的形成比率的问题。因此,主要制备邻位取代的物质或对位取代的物质的相应技术各自是重要的。
对于通过一步法氧化苯基醚制备羟苯基醚而主要制备邻位取代的物质或对位取代的物质的技术,可以提及下面的技术。
在这些当中,作为使用均相催化剂的技术,在“13901 Chemicals”,由日本The Chemical Daily Co.,Ltd.出版,2001,第653页中,描述了一种在作为催化剂的聚硝基紫菜碱(polynitroporphyline)锰的存在下,由过氧化氢氧化茴香醚来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甲氧基苯酚基于过氧化氢的收率高达98%,然而,其显示0.11的高对位选择性(邻位取代的物质/对位取代的物质的生成比率(以下称作邻/对比)),难以得到大量的催化剂,以及有难以回收和重新使用催化剂的问题,所以它在考虑工业生产时存在问题。
在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Int.,vol.32(2000),第373-405页中,公开了一种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和硝酸铜作为催化剂,由茴香醚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反应体系的pH来进行反应,由此作为基于茴香醚的甲氧基苯酚收率,得到94%的高收率,并且得到高的对位选择性,因为邻/对比=0.12。但是,由于均相体系反应,所以催化剂的回收困难,并且需要特别大量的溶剂,所以当考虑其工业生产时,其过程如回收复杂并且麻烦。
作为使用多相催化剂的技术,在Journal of Chemical SocietyChemical Communications,vol.3(1995),第349-350页中,描述了一种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该方法包含通过使用在晶格中含有钛的TS-1,用过氧化氢氧化茴香醚。在该方法中,甲氧基苯酚基于茴香醚的收率为67%,并且邻/对比=0.35。如在上面所述的文献中所示,TS-1存在多次制备再现性的问题,并且反应收率不够。
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Hei.3-128336中,描述了一种通过使用其中包含质子酸如硫酸等和磷的羟基酸如正磷酸等的碱金属盐的催化剂体系氧化茴香醚来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但没有关于沸石的描述。
在法国专利公开出版物2,693,457中,描述了一种通过使用US-Y沸石作为质子型沸石,在酮的存在下,通过氧化茴香醚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但是没有关于质子型β沸石的描述,并且其催化剂的特征是未知的。此外,作为本发明人对其跟踪试验的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47.1%(邻/对比=2.86),所以它是不够的(参见比较实施例7)。
另一方面,例如,在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vol.103(1981),第3045-3049页中,描述了一种通过使用偶氮型化合物的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光氧化由茴香醚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主要形成邻位取代的物质(邻位取代的物质/对位取代的物质的生成比率(以下称作邻/对比)=1.78),但是目标化合物基于氧化剂的收率为30%左右。此外,在Journal of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ition,1,vol.6(1990),第863-867页中,描述了一种通过使用具有杂环结构的N-氧化物的化合物作为氧化剂的光氧化由茴香醚制备甲氧基苯酚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主要形成邻位取代的物质(邻/对比=1.47),但是目标化合物基于氧化剂的收率在整个收率中为42%左右。在这些技术中,存在反应在没有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优点,但是问题是目标产物的收率不够,同时使用了昂贵的氧化剂。
如上所述,对于主要氧化邻位取代物质的技术,有其中羟苯基醚基于氧化剂的收率为40%左右,并且还没有发现一种得到高收率的羟苯基醚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质子型β沸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可以容易且简单地制备,并且在低温端显示高的选择性,并且涉及一种工业上制备对位取代和/或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用过氧化物氧化苯化合物如酚化合物或苯基醚等化合物,来制备高收率的酚化合物。
本发明人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一种新型的质子型β沸石,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的沸石,他们还发现一种制备对位取代和/或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工业方法,该方法用过氧化物氧化苯化合物如酚化合物或苯基醚化合物等,来制备高收率的对位取代和/或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
第一发明涉及一种质子型β沸石,其中在通过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测量的光谱中,存在显示中心为330℃,±100℃范围脱附峰的酸中心,并且将显示脱附峰为500℃或以上的强酸中心的量控制为2.5μ摩尔/g或以下。
第二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根据第一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Al∶Si的原子比率为1∶25至1∶10000的β沸石浸渍于pH为0.01至6.0,优选pH为0.5至4.0的酸性水溶液中,然后按此顺序洗涤,干燥并且煅烧所述的β沸石。
第三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选自由式(3)和(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酚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R1表示羟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2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原子,n为0至5的整数,m为0至5的整数,n+m-0至5,多个R1或R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R3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原子,p为1或2的整数,q为0至3的整数,
该方法包含在根据第一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的存在下,并且在酮或羧酸的存在下,用过氧化物氧化至少一种由下式(1)和(2)表示的苯化合物:
其中R1,R2,R3,n,m,p和q的定义同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由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测量的质子型β沸石的光谱(示意图)。
图2为由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测量的H/β(38)和H/βHNO3(38)的光谱。
图3为H/β(38)和H/βHNO3(38)的FT-IR光谱。
优选实施方案描述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得到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将β沸石浸渍于酸性水溶液中,然后从酸性水溶液中取出处理过的β沸石,按此顺序洗涤,干燥并且煅烧。
此处,对于β沸石,优选使用Al∶Si的原子比率为1∶25至1∶10000的β沸石。顺便提及,可以由为β沸石原料的Si化合物和Al化合物的组成,例如由硅酸钠和铝酸钠的组成来控制该比率。
对于β沸石,可以使用未进行根据本发明用酸性水溶液处理的质子型β沸石,铵离子交换型β沸石,碱金属离子交换型β沸石等。
可以由根据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104(2000),第2853至2859页中所公开的方法制备质子型β沸石。例如,根据上面文献中所公开的方法,将作为原料的硅源(硅胶等),铝源(铝酸钠,假勃姆石等)和烷基铵(氢氧化四乙基铵等)进行热液合成,然后煅烧得到的β沸石(以下称作AS(合成的)β沸石)于20至120℃,在含有铵离子的水溶液(铵离子浓度:0.1至40重量%)如硝酸铵,氯化铵等水溶液中进行热处理1至20小时,用去离子水等洗涤,于20至150℃干燥,然后于300至650℃煅烧1至10小时。否则,可以优选使用通过下面的方法得到的质子型β沸石:浸渍上面所述的ASβ沸石于0.01N至1N的盐酸水溶液中,在室温至100℃处理几分钟至数天,然后用去离子水等洗涤,于室温至150℃干燥,然后于150℃至650℃煅烧。
顺便提及,ASβ沸石可以由上面所述的文献中描述的方法制备,或可以优选使用商购的材料。
优选在ASβ沸石中铝(骨架中的铝)的含量为其中Al∶Si(原子比)变为1∶25至1∶10000的比率。顺便提及,可以由通过改变为ASβ沸石原料的Si化合物和Al化合物的组成,例如硅酸钠和铝酸钠的组成来控制该比率。
对于铵离子交换型β沸石,可以使用商购的材料。此外,对于碱金属离子交换型β沸石,它可以由根据“Catalyst Preparation Chemistry”,由日本Kodansha出版(1980)第61-73页中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其中将质子型β沸石浸渍于上面所述的含金属离子的水溶液如碱金属的硝酸盐溶液、盐酸盐溶液或硫酸盐溶液中。
在这些β沸石中,优选使用根据本发明未进行过酸性水溶液处理的质子型β沸石。
不特别限制用于本发明的酸性水溶液中所用的酸,并且可以提及有机酸如脂族羧酸(蚁酸,乙酸,丙酸,柠檬酸等),芳族羧酸(苯甲酸等),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或磺酸(三氟甲基磺酸等)等,或无机酸(硝酸,磷酸,氢氟酸,盐酸,硫酸等),优选无机酸,更优选硝酸。
对于上面所述的酸性水溶液,使用的是调节其pH为0.01至6.0,优选pH为0.5至4.0的水溶液。此外,不特别限制其使用量,只要充分地浸渍上面所述的β沸石即可。
优选将本发明的β沸石浸渍于酸性水溶液中的温度为室温至120℃,更优选为40至90℃。
此外,优选浸渍时间为1至12小时。
优选在搅拌下进行该浸渍操作,但即使将其放置时,可以得到如上所述的适宜效果。
接着,将浸渍于酸性水溶液中的β沸石取出,并且用水洗涤。此处,不特别限制取出的方法,并且例如,它可以通过如过滤等方法进行。此外,对于用于洗涤的水,优选使用去离子水。
然后干燥上面所述洗涤过的β沸石。
优选用于干燥的温度范围为90至150℃,干燥时间可以根据上面所述的β沸石的量而变化,并且优选其为1小时至2天。
干燥之后,将上面所述的β沸石进行煅烧处理。优选煅烧的温度为350至950℃,更优选为450至850℃。
优选煅烧时间为1至24小时。
本发明通过进行上面所述的酸性水溶液处理而得到的质子型β沸石的特征在于,通过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升温速度:20℃/分钟,测量范围:100℃至700℃)测量的光谱与那些未处理过的材料的光谱比较,存在显示中心为330℃,±100℃范围的脱附峰的酸中心,并且显示脱附峰为500℃或以上的强酸中心的量为2.5μ摩尔/g或以下,更优选为0.0005μ摩尔/g(由脱附峰的检测下限计算的)或以上,且2.5μ摩尔/g或以下。顺便提及,未处理过的材料靠近200℃的脱附峰来自于β沸石上存在的物理吸附的氨并且基于分散力等,并且由于酸性水溶液而被显著地降低(参见附图2)。
此处,强酸中心的量是由在上面所述的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中释放的氨的量计算出来的(参见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Materials,40(2000)第271-281页)。
此外,按照在Keulemans,“Gas Chromatography”,Reinhold,NewYork,1957,第39页中描述的确定方法进行脱附氨量的计算,在中心为330℃的主峰的下部的500℃或以上的脱附峰由上面所述的主峰的延长线加标注,并且由表面积定量表示。(参见附图1和下式1)
强酸中心的量=(NH3-由TPD于100℃至700℃测量的总脱附氨量)×{(B的表面积)÷(A的表面积+B的表面积)}
其中A表示中心为330℃的主峰,B表示500℃或以上的脱附峰。参见附图1。
此外,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的特征在于,当其FT-IR光谱与未处理过的沸石进行比较时,其于3782cm-1的吸收是检测下限或以下(参见附图3)。
下面,解释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制备对位取代和/或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方法。
在上面所述的式(1)中,R1表示羟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对于R1的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可以提及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和己基。顺便提及,这些基团可以包括异构体。此外,对于R1的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可以提及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等。顺便提及,这些取代基包括其它结构的异构体。式(1)中,优选n为0至3的整数,更优选为0或1。
上面所述的式(1)中,当R1为羟基且n=1时,它是酚化合物。
优选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用于制备二羟酚化合物,其包含在酮的存在下用过氧化物氧化酚化合物。
对于此处所使用的酚,可以提及,例如,其中R2都为氢原子的酚,其中至少一个R2为含有1至6个碳原子或卤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单价的单烷基酚、单价的卤化酚和单价的多烷基酚。
R2中,对于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可以提及在R1中提及的那些。在式(1)中,优选m为0至3的整数,更优选为0或1。
R2中,卤原子可以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
对于单价的单烷基酚所含有的烷基的位置不特别限制,只要它不参与反应即可。对于这些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邻-、间-或对-甲酚,邻-、间-或对-乙基苯酚,邻-丙基苯酚,对-异丙基苯酚,间-丁基苯酚,对-异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间-异丁基苯酚,对-戊基苯酚和对-己基苯酚。
对于单价的卤化苯酚所含有的卤原子,可以提及氟、氯、溴和碘。不特别限制卤原子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不参与反应即可。对于这些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邻-、间-或对-氟苯酚,邻-、间-或对-氯苯酚,邻-、间-或对-溴苯酚,邻-、间-或对-碘苯酚,2,3-、2,4-、2,5-、2,6-、3,4-或3,5-二氯苯酚,2,3-、2,4-、2,5-、2,6-、3,4-或3,5-二溴苯酚,2,3,4-、2,3,5-、2,3,6-、2,4,5-、2,4,6-或3,4,5-三氯苯酚。
在其中作为R2的多个烷基被取代的单价多烷基苯酚中,不特别限制烷基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这种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2,3-、2,4-、2,5-、2,6-、3,5-或3,4-二甲基苯酚,2,3,4-、2,3,5-、2,3,6-或3,4,5-三甲基苯酚,2,4,5-三甲基苯酚,2,3,4,5-或2,3,5,6-四甲基苯酚,2-乙基-3-甲基苯酚,3-叔丁基-4-甲基苯酚,2-异丙基-5-甲基苯酚,2-戊基-6-甲基苯酚和3-己基-5-甲基苯酚。
在其中作为R2的多个烷基,烷氧基和卤原子中的至少两个被取代的单价多烷基苯酚中,不特别限制烷基的数量和位置,烷氧基的数量和位置和卤原子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这种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2-甲基-3-氟苯酚,2-甲基-3-氯苯酚,2-甲基-3-溴苯酚,2-甲基-3-碘苯酚,2-甲基-4-氟苯酚,2-甲基-4-氯苯酚,2-甲基-4-溴苯酚,2-甲基-4-碘苯酚,4-氯-2-异丙基-5-甲基苯酚,4-氯-3,5-二甲基苯酚,4-溴-2,6-二甲基苯酚,4-溴-3,5-二甲基苯酚,2-甲氧基-3-氟苯酚,2-甲氧基-3-氯苯酚,2-甲氧基-3-溴苯酚,2-甲氧基-3-碘苯酚,2-甲氧基-4-氟苯酚,2-甲氧基-4-氯苯酚,2-甲氧基-4-溴苯酚,2-甲氧基-4-碘苯酚,4-氯-2-异丙基-5-甲氧基苯酚,4-氯-3,5-二甲氧基苯酚,4-溴-2,6-二甲氧基苯酚和4-溴-3,5-二甲氧基苯酚。
对于在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制备二羟酚的方法中所使用的酮,可以提及例如一酮和二酮。对于一酮,可以提及非环状或环状一酮。对于非环状一酮,可以提及例如含有3至20个碳原子,优选3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族一酮,或芳族一酮。这些化合物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不特别限制卤原子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
对于直链脂族一酮,可以提及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2-戊酮,3-戊酮,2-己酮,2-庚酮,3-庚酮,4-庚酮,2-辛酮,2-壬酮,3-癸酮,6-十一烷酮,2-十三烷酮,7-十三烷酮,2-十四烷酮,2-十五烷酮,2-十六烷酮,2-十七烷酮,3-十八烷酮,4-十九烷酮,1-氯-2-丙酮,1-氯-3-庚酮和1-溴-3-庚酮。
对于支链脂族一酮,可以提及例如3-甲基-2-丁酮,3-甲基-2-戊酮,4-甲基-2-戊酮,3,3-二甲基-2-丁酮,2,4二甲基-2-戊酮,6-甲基-2-庚酮,2,6-二甲基-4-庚酮和2,2,4,4-四甲基-3-庚酮。对于芳族一酮,可以提及例如苯乙酮,二苯酮,1-苯基-3-丙酮,1-苯基-1-丁酮,1-苯基-3-丁酮,1-苯基-3-庚酮和1,3-二苯基-2-丙酮。
对于环状一酮,可以提及例如含有5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一酮。这些化合物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例如卤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等所取代。不特别限制取代基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这种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环戊酮,环己酮,环十二烷酮,2-氯环己酮,2-乙基-1-环戊酮和2-甲基-1-环己酮。
对于二酮,可以提及非环状或环状二酮。对于非环状二酮,可以提及例如含有5至21个碳原子,优选5至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族二酮,或芳族二酮。这些化合物的氢原子可以由卤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所取代。不特别限制卤原子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对于直链脂族二酮,可以提及例如2,3-丁二酮,2,4-戊二酮和2,5-己二酮。对于支链脂族二酮,可以提及例如2,5-二甲基-3,4-己二酮。对于芳族二酮,可以提及例如1,2-二苯基乙烷-1,2-二酮。
对于环状二酮,可以提及例如含有5至12个碳原子的环状二酮。这些化合物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基例如卤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或者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等所取代。不特别限制取代基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对于环状二酮,可以提及例如1,4-环己二酮。
对于在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制备二羟酚的方法中优选使用的酮,可以提及直链或支链脂族一酮或环状一酮,更优选直链或支链脂族一酮,特别优选4-甲基-2-戊酮或3-戊酮。
优选酮的使用量为其中酮基于过氧化物量的摩尔比率(酮∶过氧化物)为0.2∶1至5∶1的比率。
向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制备二羟酚的方法中,可以加入少量的磷酸以避免由溶解的金属离子如少量的铁离子等给予反应的不良反应,反之它不必是基本的。对于磷酸,可以提及正磷酸,焦磷酸,偏磷酸,三磷酸,四磷酸,多磷酸,磷酸酐,和磷酸水溶液。优选使用的磷酸水溶液的浓度0.001至100重量%。
优选磷酸的使用量为其中磷酸基于酚的量的重量比率(磷酸∶酚)为0.0001∶1至0.05∶1的比率。
在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制备二羟酚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过氧化物可以包括无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等,或有机过氧化物如酮过氧化物,脂族过羧酸等。
对于酮过氧化物,可以优选提及例如,优选含有3至20个碳原子,更优选3至10个碳原子的二烷基酮过氧化物。对于这些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丙酮过氧化物,二乙基甲酮过氧化物,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甲基正丙基酮过氧化物,甲基异丙基酮过氧化物,甲基异丁基酮过氧化物等。
对于脂族过羧酸,可以提及过乙酸,过丙酸等。
对于过氧化氢,可以使用浓度为0.1重量%或以上,优选0.1至9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进一步优选使用30至8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对于在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制备二羟酚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过氧化物,优选使用过氧化氢或酮过氧化物。该酮过氧化物可以通过使酮与过氧化氢接触来合成,并且此处所使用的酮与上面所述的那些相同。
优选过氧化物的使用量为其中过氧化物与酚的量的摩尔比率(过氧化物∶酚)为1∶1至1∶100,更优选为1∶5至1∶20的范围。
下面,在所述的式(1)中,当R1表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并且R2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卤原子,该方法成为一种取代的苯化合物被氧化以得到取代的酚化合物的反应。本发明中,为了主要制备对位取代的酚化合物,在上面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酮和磷酸的存在下,通过过氧化物氧化由式(1)表示的苯化合物,由此可以达到目的。此外,为了主要制备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在上面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羧酸和磷酸的存在下,通过过氧化物氧化由式(1)表示的苯化合物,由此可以达到目的。
在上面所述的式(1)中,当R1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时,优选n=1且R2全部是氢原子。
对于上面所述的苯化合物的优选实施方案,可以提及由烷基取代的苯化合物,由烷基和卤原子取代的苯化合物,由烷氧基取代的苯化合物,由烷氧基和卤原子取代的苯化合物等。对于由烷基取代的苯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甲苯,乙苯,正丙苯,异丙苯,正丁苯,叔丁苯,邻-、间-或对-二甲苯,1,2,3-、1,2,4-或1,3,5-三甲苯,1,2,3,4-、1,2,3,5-或1,2,4,5-四甲苯等。对于由烷基和卤原子取代的苯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2-氯甲苯,3-氯甲苯,4-氯甲苯,2-氟甲苯,3-氟甲苯,4-氟甲苯,2-溴甲苯,3-溴甲苯,4-溴甲苯等。
对于由烷氧基取代的苯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甲氧基苯(茴香醚),乙氧基苯,正丙氧基苯,异丙氧基苯,正丁氧基苯,叔丁氧基苯,邻-、间-或对-二甲氧基苯,1,2,3-、1,2,4-或1,3,5-三甲氧基苯,1,2,3,4-、1,2,3,5-或1,2,4,5-四甲氧基苯等。对于由烷氧基和卤原子取代的苯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2-氯代茴香醚,3-氯代茴香醚,4-氯代茴香醚,2-氟代茴香醚,3-氟代茴香醚,4-氟代茴香醚,2-溴代茴香醚,3-溴代茴香醚,4-溴代茴香醚等。
由上面所述的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R3与上面所述的R2相同。优选q为0至2,更优选为0或1。
此外,对于由上面所述的式(2)表示的化合物,提及的有:p为1时,1,2-亚甲二氧基苯(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3-甲基-1,2-亚甲二氧基苯,3-氯-1,2-亚甲二氧基苯等,和p为2时,1,2-亚乙二氧基苯(1,4-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3-甲基-1,2-亚乙二氧基苯,3-氯-1,2-亚乙二氧基苯等。
对于本发明中用于主要制备对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酮,可以提及上面所述的酮。
对于优选用于本发明的酮,可以提及直链或支链脂族一酮,或环状一酮,进一步优选直链或支链脂族一酮,并且在这些中,特别优选3,3-二甲基-2-丁酮(下面中,将其描述为俗名的“频哪酮(pinacolin)”),4-甲基-2-戊酮,3-戊酮和3,3-二甲基-2-丁酮。
酮的使用量,使用的磷酸的种类和量,使用的过氧化物的种类和量,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氧化物的方法与上面所述的那些相同。
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可以使用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或在上面所述的沸石上负载至少一种选自周期表的碱土金属(Be、Mg、Ca、Sr、Ba),过渡金属(Fe、Co、Ni、Ru、Rh、Pd、0s、Ir、Pt),第2B族金属(Zn、Cd、Hg),第3A族金属(Al、Ga、In、Tl),第4A族金属(Sn,Pb)或镧系金属(从Ce至Lu)等中的金属。
对于本发明中用于主要制备对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羧酸,可以提及例如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对于一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含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族一元羧酸,和芳族一元羧酸。这些化合物的氢原子可以由卤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所取代。不特别限制卤原子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
对于直链脂族一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蚁酸,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氟乙酸,二氟乙酸,三氟乙酸,溴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和癸酸。
对于支链脂族一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2-甲基丙酸,2-氟丙酸,2-氯丙酸,2-溴丙酸,2,2-二甲基丙酸,2-甲基丁酸,2,2-二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2,3-二甲基丁酸和3,3-二甲基丁酸。对于芳族一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苯甲酸和苯乙酸。
对于二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含有2至20个碳原子,优选2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脂族二元羧酸,或芳族二元羧酸。这些化合物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所取代。不特别限制卤原子的数量和位置,只要它们不参与反应即可。对于直链脂族二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草酸,乙酸酐,1,3-丙二羧酸,1,4-丁二羧酸,1,5-戊二羧酸,1,6-己二羧酸,富马酸,马来酸和马来酸酐。对于支链脂族二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2-甲基-1,3-丙二羧酸和2,2-二甲基-1,3-丙二羧酸。对于芳族二元羧酸,可以提及例如邻苯二甲酸。
对于优选用于本发明的羧酸,可以提及含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脂族一元羧,并且这些当中,特别优选乙酸和丙酸。
优选羧酸的使用量为其中羧酸与过氧化物量的摩尔比率(羧酸∶过氧化物)为0.2∶1至5∶1的比率。
使用的磷酸的种类和数量与上面所述的那些相同。
对于本发明中用于主要制备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过氧化物,可以提及无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等,或羧酸过氧化物。
对于羧酸过氧化物,可以提及例如含有2至20个碳原子的那些,更优选含有2至10个碳原子的那些。对于这些化合物,可以提及例如乙酸过氧化物,丙酸过氧化物,丁酸过氧化物,2-甲基丙酸过氧化物,2-氟丙酸过氧化物,2-氯丙酸过氧化物,2-溴丙酸过氧化物,2,2-二甲基丙酸过氧化物,2-甲基丁酸过氧化物,2,2-二甲基丁酸过氧化物,3-甲基丁酸过氧化物,2,3-二甲基丁酸过氧化物和3,3-二甲基丁酸过氧化物等。
对于过氧化氢,可以使用浓度为0.1重量%或以上,优选0.1至9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进一步优选使用30至8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
对于本发明中用于主要制备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过氧化物,优选使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或含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羧酸过氧化物,并且更优选使用30至8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乙酸过氧化物或丙酸过氧化物。羧酸过氧化物可以通过使羧酸与过氧化氢接触来合成,并且此处所使用的羧酸与上面所述的那些相同。
过氧化物的使用量和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氧化物的方法与上面所述的那些相同。
本发明中用于主要制备邻位取代的酚化合物的酸性沸石,优选使用的各种沸石如X、Y、ZSM-5、ZSM-11、丝光沸石、菱沸石、β等的质子型材料是本发明上面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
对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过氧化物的方法,可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其所有的量,并且为了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和为了高收率地进行反应,优选分几次加入过氧化物,或通过使用流体进料泵如活塞泵连续地加入少量的过氧化物。当通过分成几部分加入过氧化物时,每次过氧化物基于苯化合物的量以摩尔比率(过氧化物∶苯化合物)计为0.05∶100至2∶100,更优选为0.1∶100至2∶100。此外,在分次加入或连续加入中,优选在反应体系中的过氧化物基于苯化合物的量以摩尔比率计为0.05∶100至2∶100,更优选为0.1∶100至1∶100。
对于本发明用于制备上面所述的酚化合物的质子型β沸石的形状,可以提及粉末,颗粒,压出物,蜂窝状成型材料等。
对于按照制备上面所述的酚化合物的形状,当液相间歇系统反应器用于制备时,优选使用例如粉末,颗粒等,并且液相流动系统反应器用于制备时,优选使用例如小球,蜂窝状成型材料等。
在上面所述的酚化合物的制备中,根据质子型β沸石与苯化合物的重量比率(β沸石∶苯化合物),优选使用的质子型β沸石基于苯化合物的量为1∶1至1∶500,更优选为1∶5至1∶100。
优选上面所述的酚化合物的制备中的反应温度为20至300℃,更优选为40至200℃。反应时间可以根据例如质子型β沸石的Al∶Si(原子比率)或反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但不特别限制。而且,反应可以在大气压下进行,但是可以在减压下或加压下进行。反应可以由间歇系统,流动系统,滴流床系统等在液相中进行。
对于上面所述的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提及一种方法,例如其中苯化合物,过氧化氢,酮和/或羧酸和磷酸加入预先装入质子型β沸石的反应器中,以氧化苯化合物生成酚化合物,并且将反应混合物从反应器排出,等。
根据用作原料的苯化合物的结构,由上面所述的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酚化合物可以作为单独的化合物获得,或者作为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获得。此外,可以根据常规的方法,通过分离和纯化得到这些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通过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地解释本发明。顺便提及,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按照下面的等式得到二羟酚的收率。顺便提及,由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二羟酚的收率(%)={(生成的二羟酚的摩尔比数)÷(加入的过氧化物的摩尔数)}×100
实施例1(H/βHNO3(38)的制备)
在其中已装入硝酸水溶液(pH=1.35)的40ml茄形烧瓶中,加入5.0g购自ZEOLYST INTERNATIONAL的Al∶Si=1∶38的质子型β沸石粉末(以下称作H/β(38)),通过油浴将混合物加热至80℃并且搅拌。2小时之后,通过过滤移走沸石,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出的物质,于110℃干燥,并且在空气中于550℃煅烧2.5小时。在由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分析所得到的质子型β沸石(以下称作H/βHNO3(38))时,β沸石的Al∶Si(原子比率)为Al∶Si=1∶78。此外,在进行NH3-TPD测量(升温速度:20℃/分钟,测量范围:100℃至700℃)时,与未进行过处理的相比,其于500℃或以上属于强酸中心的脱附峰显著地降低(参见附图2)。从该附图中所示的NH3-TPD光谱中,当由上面所述的等式1计算存在于500℃或以上的温度范围的强酸中心的量时,其为0.55μ摩尔/g,而未进行过硝酸处理的沸石(H/β(38))的强酸中心的量为3.0μ摩尔/g,由此确认显著的差别。此外,当比较FT-IR光谱时,于3782cm-1未检测到在H/β(38)中检测到的吸收(参见附图3)。
实施例2(H/βHNO3(13)的制备)
在其中已装入硝酸水溶液(pH=1.30)的40ml茄形烧瓶中,加入5.0g购自ZEOLYST INTERNATIONAL的Al∶Si=1∶13的质子型β沸石粉末(以下称作H/β(13)),通过油浴将混合物加热至80℃并且搅拌。2小时之后,通过过滤移走沸石,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出的物质,于110℃干燥,并且在空气中于550℃煅烧2.5小时。在由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分析所得到的质子型β沸石(以下称作H/βHNO3(13))时,β沸石的Al∶Si(原子比率)为Al∶Si=1∶69。此外,在进行NH3-TPD测量(升温速度:20℃/分钟,测量范围:100℃至700℃)时,与未进行过处理的(H/β(13))相比,其于500℃或以上属于强酸中心的脱附峰显著地降低。在H/βHNO3(13)中,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计算的强酸中心的量为1.8μ摩尔/g,而H/β(13)中它为4.2μ摩尔/g,由此确认显著的差别。
当相互比较FT-IR光谱时,未检测到在H/β(13)中检测到的于3782cm-1的吸收。
实施例3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2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38),10.0g的苯酚,0.27g的3-戊酮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6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1.5分钟之后再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3分钟之后再滴加0.10g,并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3分钟。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52.8%的儿茶酚和41.5%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94.3%。
实施例4
除了将反应温度变为100℃之外,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54.9%的儿茶酚和41.1%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96.0%。
比较例1
除了将H/βHNO3(38)改变为H/β(38)之外,根据实施例3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50.0%的儿茶酚和34.7%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84.7%。
比较例2
除了将反应温度变为100℃之外,根据比较例1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51.4%的儿茶酚和33.6%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85.0%。
实施例5
除了将H/βHNO3(38)改变为H/BHNO3(13)之外,根据实施例4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52.6%的儿茶酚和39.1%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91.7%。
比较例3
除了将H/βHNO3(38)改变为H/β(13)之外,根据实施例4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49.3%的儿茶酚和33.8%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83.1%。
                            表1
质子型β沸石 反应温度(℃) 强酸中心的量(μ摩尔/g) 二羟酚的收率(%)
实施例3 H/βHNO3(38) 60 0.55 94.3
实施例4 H/βHNO3(38) 100 0.55 96.0
比较例1 H/β(38) 60 3.0 84.7
比较例2 H/β(38) 100 3.0 85.0
实施例5 H/βHNO3(13) 100 1.8 91.7
比较例3 H/β(13) 100 4.2 83.1
注)H/βHNO3(38):用硝酸处理过的Al∶Si=1∶38的质子型β沸石
   H/β(38):Al∶Si=1∶38的质子型β沸石
   H/βHNO3(13):用硝酸处理过的Al∶Si=1∶13的质子型β沸石
   H/β(13):Al∶Si=1∶13的质子型β沸石
实施例6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2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38),10.0g的苯酚和0.27g的3-戊酮,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0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1.5分钟之后再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3分钟之后滴加0.10g,4.5分钟之后滴加0.10g,6分钟之后滴加0.10g,7.5分钟之后滴加0.10g,并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10分钟。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48.4%的儿茶酚和43.7%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92.1%。
实施例7
除在反应前,向原料中加入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外,根据实施例6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50.4%的儿茶酚和40.4%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90.8%。
比较例4
除了将H/βHNO3(38)改变为H/β(38)之外,根据实施例6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45.1%的儿茶酚和38.0%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83.1%。
比较例5
除了将H/βHNO3(38)改变为H/β(38)之外,根据实施例7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二羟酚的收率为47.7%的儿茶酚和33.0%的氢醌,并且儿茶酚和氢醌的总收率为80.7%。
                            表2
质子型β沸石 强酸中心的量(μ摩尔/g) 磷酸的加入 二羟酚的收率(%)
实施例6 H/βHNO3(38) 0.55 92.1
实施例7 H/βHNO3(38) 0.55 90.8
比较例4 H/B(38) 3.0 83.1
比较例5 H/β(38) 3.0 80.7
注)H/βHNO3(38):用硝酸处理过的Al∶Si=1∶38的质子型β沸石
   H/β(38):Al∶Si=1∶38的质子型β沸石
参考例1携带钙的质子型β沸石的制备
通过在去离子水中溶解1.8g的四水硝酸钙来制备15ml量的含钙离子的水溶液。在得到的水溶液中,浸渍2g实施例1制备的质子型β沸石,并且于85℃保持混合物14小时,以进行质子与钙离子的离子交换。将得到的悬浮液进行抽吸过滤,于110℃干燥,然后于550℃煅烧2.5小时,得到1.9g携带钙的质子型β沸石(以下称作“Ca/H/βHNO3”)。
在对如上所述的Ca/H/βHNO3进行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时,引入所述的β沸石中的钙与Al(原子比率)为Ca/Al=0.41。
实施例8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5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46.0g(0.425摩尔)的茴香醚,1.06g(0.0106摩尔)的频哪酮(3,3-二甲基-2-丁酮)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由油浴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2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以在3分钟、6分钟、9分钟、12分钟和15分钟之后的间隔再分别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由此通过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分成六份,向混合物中总共加入0.60g(0.0106摩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60分钟。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5.8%的邻-甲氧基苯酚和52.2%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88.0%。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实施例9
除了使用参考例1中制备的Ca/H/βHNO3作为催化剂之外,根据实施例8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5.0%的邻-甲氧基苯酚和50.2%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85.2%。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比较例6
除了使用0.02g的98%浓度的硫酸作为催化剂之外,根据实施例8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21.6%的邻-甲氧基苯酚和3.8%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25.4%。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红褐色,并且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比较例7
除了将催化剂改变为作为催化剂的购自NIKKI-UNIVERSAL CO.,LTD.的Al∶Si=1∶3.0的US-Y之外,根据实施例8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4.9%的邻-甲氧基苯酚和12.2%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47.1%。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比较例8
除了将催化剂改变为作为催化剂的购自N.E.CHEMCAT CORPORATION的Ti∶Si=1∶38.0的TS-1,并且不加频哪酮和磷酸之外,根据实施例8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4.2%的邻-甲氧基苯酚和14.9%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19.1%。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表3
催化剂 甲氧基苯酚的收率(%) 邻/对比率
实施例8 H/βHNO3 频哪酮 88.0 0.69
实施例9 Ca/H/βHNO3 频哪酮 85.2 0.70
比较例6 H2SO4 频哪酮 25.4 5.68
比较例7 US-Y 频哪酮 47.1 2.86
比较例8 TS-1 - 19.1 0.28
H/βHNO3: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Ca/H/βHNO3:在其上携带钙并且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邻/对比率:邻位取代物质/对位取代物质的生成比率
实施例10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20g实施例1制备的用硝酸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11.5g(0.106摩尔)的茴香醚,0.27g(0.00321摩尔)的二乙基甲酮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由油浴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2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3分钟和6分钟之后各再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因而通过分成三份向混合物中总共加入0.30g(0.00529摩尔)。10分钟之后,将油浴的温度升高至140℃,并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60分钟。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2.6%的邻-甲氧基苯酚和44.4%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77.0%。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褐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实施例11
除将酮改变为0.63g(0.00629mol)的甲基异丁基酮(4-甲基-2-戊酮)外,根据实施例10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4.6%的邻-甲氧基苯酚和37.9%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72.5%。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褐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实施例12
除将酮改变为0.32g(0.00319mol)的频哪酮(3,3-二甲基-2-丁酮)外,根据实施例10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3.5%的邻-甲氧基苯酚和46.4%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79.9%。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褐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表4
催化剂 甲氧基苯酚的收率(%) 邻/对比率
实施例10 H/βHNO3 二乙基甲酮 77.0 0.73
实施例11 H/βHNO3 甲基异丁基酮 72.5 0.91
实施例12 H/βHNO3 频哪酮 79.9 0.72
H/βHNO3: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实施例13
除使用52.0g(0.425mol)的苯乙醚(乙氧基苯)作为反应物质代替茴香醚外,根据实施例8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2.5%的邻-甲氧基苯酚和46.1%的对-甲氧基苯酚的,并且总收率为78.6%。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表5
催化剂 反应物质 乙氧基苯酚的收率(%) 邻/对比率
实施例13 H/βHNO3 苯乙醚 频哪酮 78.6 0.71
H/βHNO3: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实施例14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5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46.0g(0.425摩尔)的茴香醚,0.64g(0.0107摩尔)的乙酸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由油浴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0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以在3分钟、6分钟、9分钟、12分钟和15分钟之后的间隔再分别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因而通过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分成六份向混合物中总共加入0.60g(0.0106摩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180分钟。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48.5%的邻-甲氧基苯酚和29.3%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77.8%。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实施例15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20g参考例1制备的Ca/H/βHNO3,23.0g(0.213摩尔)的茴香醚,0.32g(0.00535摩尔)的乙酸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由油浴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0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3分钟和6分钟之后再各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因而通过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分成三份向混合物中总共加入0.30g(0.00530摩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180分钟。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49.5%的邻-甲氧基苯酚和29.9%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79.4%。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淡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比较例9
除了将催化剂改变为H/β(38)和不加入乙酸外,根据实施例14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28.0%的邻-甲氧基苯酚和12.4%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40.4%。
                            表6
催化剂 羧酸 甲氧基苯酚的收率(%) 邻/对比率
实施例14 H/βHNO3 乙酸 77.8 1.66
实施例15 Ca/H/βHNO3 乙酸 79.4 1.66
比较例9 H/β - 40.4 2.25
H/βHNO3: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Ca/H/βHNO3:在其上携带钙并且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H/β:质子型β沸石
邻/对比率:邻位取代物质/对位取代物质的生成比率
实施例16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2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11.5g(0.106摩尔)的茴香醚,0.20g(0.00333摩尔)的乙酸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由油浴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2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3分钟和6分钟之后再各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因而通过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分成三份向混合物中总共加入0.30g(0.00529摩尔)。10分钟之后,将油浴的温度升高至140℃,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60分钟。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9.9%的邻-甲氧基苯酚和28.5%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68.4%。
实施例17
除将羧酸改变为0.24g(0.00324摩尔)的丙酸(丙酸)外,根据实施例16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34.2%的邻-甲氧基苯酚和23.7%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57.9%。
实施例18
除将羧酸改变为0.28g(0.00318摩尔)的2-甲基丙酸(异丁酸)外,根据实施例16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28.8%的邻-甲氧基苯酚和21.3%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50.1%。
实施例19
除将羧酸改变为0.33g(0.00323摩尔)的2,2-二甲基丙酸(新戊酸)外,根据实施例16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甲氧基苯酚的收率为27.7%的邻-甲氧基苯酚和22.1%的对-甲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49.8%。
                            表7
催化剂 羧酸 甲氧基苯酚的收率(%) 邻/对比率
实施例16 H/βHNO3 乙酸 68.4 1.40
实施例17 H/βHNO3 丙酸 57.9 1.44
实施例18 H/βHNO3 异丁酸 50.1 1.35
实施例19 H/βHNO3 新戊酸 49.8 1.25
H/βHNO3: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实施例20
除将52.0g(0.425mol)的苯乙醚(乙氧基苯)用作反应物质代替茴香醚,反应温度设置为120℃且反应时间设置为60分钟外,根据实施例14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乙氧基苯酚的收率为44.3%的邻-乙氧基苯酚和29.9%的对-乙氧基苯酚,并且总收率为74.2%。反应混合物轻微地着色为红色,并且基本上未观察到焦油组分的累积。
                               表8
催化剂 反应物质 羧酸 乙氧基苯酚的收率(%) 邻/对比率
实施例20 H/βHNO3 苯乙醚 乙酸 74.2 1.48
H/βHNO3:用硝酸水溶液处理过的质子型β沸石
实施例21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2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38),9.80g的甲苯,0.27g的3-戊酮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2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1.5分钟后再滴加0.10g和3分钟之后再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60分钟。
结果,为甲苯氧化产物的邻-甲酚的收率为16.2%,和也为甲苯氧化产物的对-甲酚的收率为19.5%,并且甲酚的总收率为35.7%。
实施例22
除将3-戊酮改变为0.34g的频哪酮(3,3-二甲基-2-丁酮)外,根据实施例21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为甲苯氧化产物的对-甲酚的收率为20.3%,和也为甲苯氧化产物的对-甲酚的收率为21.9%,并且总收率为42.2%。
实施例23
在300ml的烧瓶中,装入0.5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38),52.0g(0.412mol)的亚甲二氧苯,2.16g(0.022mol)频哪酮和0.02g的85重量%的磷酸水溶液,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0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在1.5分钟后再滴加0.10g,3分钟后再滴加0.10g,4.5分钟后再滴加0.10g,6分钟后再滴加0.10g,和7.5之后再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并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30分钟。
结果,芝麻酚(3,4-亚甲二氧基苯酚)的收率为28.0%。
实施例24
在300ml配备有VIDREX Co.制备的Dean-Stark湿气接收器的烧瓶中,装入0.40g实施例1制备的H/βHNO3(38)和15.00g的2,3,6-三甲基苯酚,并且在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在搅拌下将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20℃。然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向混合物中滴加0.10g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和0.40g的4-甲基-2-戊酮,并且20分钟之后,向其中再滴加相同量的60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和4-甲基-2-戊酮,并且反应从开始滴加进行了30分钟。反应期间,通过Dean-Stark湿气接收器连续地移去水。
结果,2,3,5-三甲基氢醌的收率为71.9%。
比较例10(附加比较例1)
除了改变催化剂为H/β(38)外,根据实施例25进行相同的反应。
结果,2,3,5-三甲基氢醌的收率为52.1%。
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可以通过浸渍β沸石于酸性水溶液中的简单且容易的方法制备。在通过用过氧化物氧化苯化合物制备酚化合物中,本发明的质子型β沸石在低温侧显示高的选择性,并且得到高收率的酚化合物。

Claims (11)

1.一种质子型β沸石,其中在通过氨程序升温脱附方法(NH3-TPD)测量的光谱中,存在显示中心为330℃,±100℃范围脱附峰的酸中心,并且将显示脱附峰为500℃或以上的强酸中心的量控制为2.5μ摩尔/g或以下。
2.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Al∶Si的原子比率为1∶25至1∶10000的β沸石浸渍于pH为0.01至6的酸性水溶液中,按此顺序洗涤,干燥,然后煅烧所述的β沸石。
3.一种制备选自由式(3)和(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酚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R1表示羟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2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原子,n为0至5的整数,m为0至5的整数,n+m=0至5,多个R1或R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R3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卤原子,p为1或2的整数,q为0至3的整数,
该方法包含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的存在下,并且在酮或羧酸的存在下,用过氧化物氧化至少一种由下式(1)和(2)表示的苯化合物:
其中R1,R2,R3,n,m,p和q的定义同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1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n为1并且余下的R2是氢原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质子型β沸石是一种其上负载至少一种金属的沸石,所述的金属选自碱土金属,过渡金属,Zn、Cd和Hg的第2B族金属,Al、Ga、In和Tl的第3A族金属,Sn和Pb的第4A族金属和镧系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或酮过氧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反应是在磷酸存在下进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或羧酸过氧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反应是在磷酸存在下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R1为羟基,n为1并且至少一个R2是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卤原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或酮过氧化物。
CNA2004100476156A 2003-05-30 2004-05-27 质子型β沸石,其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Pending CN15723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3842 2003-05-30
JP2003153842A JP4419440B2 (ja) 2003-05-30 2003-05-30 新規プロトン型βゼオライト
JP2003282286 2003-07-30
JP2003282286 2003-07-30
JP2003308366A JP4292392B2 (ja) 2003-09-01 2003-09-01 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03308366 2003-09-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368A true CN1572368A (zh) 2005-02-02

Family

ID=3313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76156A Pending CN1572368A (zh) 2003-05-30 2004-05-27 质子型β沸石,其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85688B2 (zh)
EP (1) EP1481730B1 (zh)
CN (1) CN1572368A (zh)
NO (1) NO20042200L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74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生产甲酚的方法
CN105873888A (zh) * 2013-12-26 2016-08-17 花王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醛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9709B1 (en) * 2000-11-15 2004-02-10 Engelhard Corporation Hydrothermally stable metal promoted zeolite beta for NOx reduction
FR3038897B1 (fr) 2015-07-17 2019-01-25 Rhodia Operations Procede d'hydroxylation d'un substrat phenolique
US9630899B1 (en) 2015-10-26 2017-04-25 Chang Chun Plastics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quinone and derivates
CN109790040B (zh) * 2017-07-14 2021-09-2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层级结构多级孔沸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98726A (zh) * 2021-03-19 2023-11-21 巴斯夫欧洲公司 使沸石材料脱铝的方法
CN115490579B (zh) * 2022-10-13 2023-08-15 沈阳开拓利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苯甲醚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0956A (en) 1967-11-03 1971-05-25 Universal Oil Prod Co Hydrox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US4578521A (en) 1985-02-04 1986-03-25 Mobil Oil Corporation Shape-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phenol
FR2649695A1 (fr) 1989-07-11 1991-01-18 Rhone Poulenc Chimie Procede d'hydroxylation de phenols et d'ethers de phenols
FR2693457B1 (fr) 1992-07-10 1994-09-02 Rhone Poulenc Chimie Procédé d'hydroxylation de composés phénoliques.
JPH09151151A (ja) 1995-12-01 1997-06-10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4−メトキシ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US5929295A (en) 1997-08-06 1999-07-27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Hydrodealkylation and transalkylation of C9 + aromatic compounds
US6441250B2 (en) * 2000-06-22 2002-08-27 Ube Industries,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dihydric phenol
JP4092893B2 (ja) 2000-06-22 2008-05-28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二価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74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生产甲酚的方法
CN103896740B (zh) * 2012-12-25 2016-08-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生产甲酚的方法
CN105873888A (zh) * 2013-12-26 2016-08-17 花王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醛的方法
US9688597B2 (en) 2013-12-26 2017-06-27 Ka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dehyde
CN105873888B (zh) * 2013-12-26 2017-11-21 花王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81730A1 (fr) 2004-12-01
EP1481730B1 (fr) 2008-01-23
NO20042200L (no) 2004-11-30
US20040242938A1 (en) 2004-12-02
US7285688B2 (en) 2007-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452C (zh) 从丙烷或异丁烷生产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中所使用的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919735A (zh) Mww型沸石物质、其前体物质以及制备这些物质的方法
CN1138740C (zh) 制备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或多亚烷基二醇单烷基醚的方法
CN1930105A (zh) 由氨基芳族胺化合物制备氟代芳族化合物的方法
CN1286818C (zh) 制备三唑啉硫酮衍生物的方法
CN1187301C (zh) 生产环己醇的方法
CN1519225A (zh) 高纯度三链烷醇胺的制备方法
CN1974547A (zh) 烷基胍盐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25C (zh) 芳族化合物的酰化方法
CN1572368A (zh) 质子型β沸石,其制备方法及使用其制备酚化合物的方法
CN1118159A (zh) 用于制备芳族酯的催化剂及用所述催化剂制备芳族酯的方法
CN1439027A (zh) 羟基酯衍生物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和从其制备的环氧树脂
CN1347861A (zh) 羰基或羟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59322C (zh) 不对称铜配合物及使用它的环丙烷化反应
CN1968943A (zh) 生产色满衍生物尤其是α-生育酚及其链烷酸酯的方法
CN101033194A (zh) 高纯度三链烷醇胺的制备方法
CN1320111A (zh) 可被取代的对羟基扁桃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324325A (zh) 制备mel型钛硅质岩的新方法,获得的产品和其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CN1863808A (zh) 青霉烷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267277A (zh) 苄基类型醇的醚化方法及该方法获得的产物与用途
CN1324269A (zh) 制备mfi型钛硅沸石的方法,所获得的产品和它在催化中的应用
CN1717398A (zh) 碳-碳双键的氧化方法和氧化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510019A (zh) 在循环副产物的情况下由苯制备苯酚的联合方法
CN1040332A (zh) 含氟芳族磺酸催化剂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714044A (zh) 在氟离子不存在下合成itq-17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