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1841A - 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1841A
CN1551841A CNA028172221A CN02817222A CN1551841A CN 1551841 A CN1551841 A CN 1551841A CN A028172221 A CNA028172221 A CN A028172221A CN 02817222 A CN02817222 A CN 02817222A CN 1551841 A CN1551841 A CN 1551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 member
door
thickness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7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2841C (zh
Inventor
С��ԭ��־
小川大志
铃木幹夫
山本武
山中贵
杉本秀彰
饭田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EI INDUSTRIAL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EI INDUSTRIAL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EI INDUSTRIAL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EI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51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1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28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28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5Inboard or outboard side of window frame formed integrally with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6Upper door structure window frame formed separately as modu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20R、20L、50R、50L)包括:门内板(21);连接到该门内板上部的窗框本体(23,53);以及门外板(22)。该窗框本体由多个板状的框架部件(31,32,33,34,61,62,63,64)构成。可以自由设置这些框架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以提高产出率。将这些框架部件彼此连接起来。为了消除过厚部分并且减轻窗框本体的重量,使得至少一个框架部件的厚度与其他框架部件的厚度不同。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以及制造这种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上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具有设置在门内板上部的窗框本体,外窗框布置在窗框本体的外侧。该窗框本体是这样的窗框,即门玻璃能够以可垂直移动的方式安装到其上面。现在将参考图15A到15C来描述汽车上使用的传统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
在图15A中示出的第一传统例子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00是带有轧制窗框的门,该窗框具有在侧视图中基本为C形的轧制形成的窗框本体102,将其连接到模压制成的门内板101的上部,模压制成的门外板103连接到门内板101的外侧。为了保证在窗框本体102接合处的刚度,设置有框架加强件104、105。
在图15B中所示的第二传统例子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10是带有挤压窗框的门,该窗框具有模压成框架形状、连接到模压制成的门内板111上部的窗框本体112,模压制成的门外板113连接到门内板111的外侧。因此,模压制成的框架形窗框本体112具有比图15A中所示的第一传统例的轧制形成的C形窗框本体102要大的刚度。参考标号114代表玻璃滑槽夹持器,115代表挡风条夹持器。
在图15C中所示的第三传统例子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20是一完整的门,其具有与门内板121一体模压成型的窗框部件122,模压制成的门外板123连接到门内板121的外侧。参考标号124代表玻璃滑槽夹持器,125代表挡风条夹持器。
在图15A中所示的第一传统例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00需要使用框架加强件104、105来加强轧制形成的窗框本体102的接合处,从而保证在接合处的刚度。这就增加了部件的数量,由此产生高成本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00。
在图15B中所示的第二传统例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10具有通过模压大块平板材料而形成的框架形窗框本体112。由大块平板材料形成框架会留下较大的、没有使用的平板材料。这就导致了低的产出率,增加了材料成本。该框架形窗框本体112需要在其上、下、前和后部具有不同程度的刚度。由于是用大块平板材料形成框架,所以窗框本体112的整个厚度都对应于提供最大刚度的一部分的厚度。这样,不仅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而且导致窗框本体112的重量增加。
由于这些原因,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10成本高且重量大。在图15C中所示的第三传统例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20具有与第二传统例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110相同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且轻质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它包括:门内板;连接到该门内板上部的窗框本体;其中,该窗框本体是由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板状框架部件构成的框架件;并且至少一个框架部件的厚度与其他框架部件的厚度不同。
由于该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包括通过将板状框架部件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框架件,所以使得这变为可能,即:将具有不同尺寸和厚度的框架部件自由组合起来。具有各自所需的尺寸和厚度的框架部件的组合能够使用几乎全部的材料,从而产生非常好的产出率。另外,把这些框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部件的厚度制造成与其他框架部件的厚度不同,能够消除过分厚的部分,并且允许减轻窗框本体的重量,降低窗框本体的材料成本。此外,不再像传统的轧制形成的窗框本体那样需要保证窗框本体刚度的加强元件,这样就允许减少部件的数量。
该窗框本体最好是一体模压部件,通过将这些框架部件连接起来然后进行模压而制成它。因此,与模压大块平板材料以提供窗框本体的传统情形相比较,实质上提高了产出率。
这些框架部件需要包括:装到门内板上的下框架件,位于下框架件之上的上框架件,与下框架件的前端和上框架件的前端连接的前框架件,以及与下框架件的后端和上框架件的后端连接的后框架件。因此,将具有各自所需尺寸和厚度的这些框架部件即上、下、前和后框架件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框架件。可以分别充分地保证上、下、前和后框架件必需的刚度。不会再有过厚的部分,并且不再需要部分地提供加强件。
在优选实施形式中,在下框架件和上框架件之间的距离构造成朝向车前面变小;且前框架件的厚度设置成比下框架件、上框架件和后框架件的厚度大。在装有升降玻璃的前门的窗框本体内,例如当下和上框架件之间的距离朝向车前面变小时,设计前框架件形状的自由度小于设计其他框架件形状的自由度。尤其是在通过模压形成窗框本体的情况下,这种情形更加明显。因此,在模压之后提供具有可以达到需要刚度的剖面形状的前框架件是不容易的。本发明使前框架件的厚度大于其他框架件的厚度,能够可靠地保证前框架件所需的充分的刚度。
理想的是,在下框架件和上框架件之间的距离构造成朝向车后面变小;并且后框架件的厚度设置成比下框架件、上框架件和前框架件要大。在装有升降玻璃的后门的窗框本体内,例如当下和上框架件之间的距离朝向车后面变小时,设计后框架件形状的自由度小于设计其他框架件形状的自由度。尤其是在通过模压形成窗框本体的情况下,这种情形更加明显。因此,在模压之后形成具有提供需要刚度的剖面形状的后框架件是不容易的。本发明将后框架件的厚度设置成大于其他框架件的厚度,能够保证后框架件所需的充分的刚度。
优选的是,前框架件和后框架件的厚度设置成大于下框架件和上框架件的厚度。当车门关闭时,相对于安装到门内板上的下框架件和邻接在车顶上的上框架件来说,与下和上框架件连接的前和后框架件通常需要更大的刚度。本发明将需要较高刚度的前和后框架件的厚度设置成大于可以具有相对较低刚度的下框架件和上框架件的厚度,从而保证前框架件和后框架件必需的充分的刚度。这样可以减小下框架件和上框架件的厚度,导致窗框本体重量的减轻。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合理平衡地提供框架部件的刚度,减轻窗框本体的重量。
下框架件的厚度可以设置成小于上框架件、前框架件和后框架件的厚度。安装到门内板上的下框架件可以具有比上、前和后框架件更小的刚度。将具有较小刚度的下框架件的厚度设置成比上、前和后框架件的厚度要小,这样就允许合理且平衡地设定框架部件的刚度,并且减轻窗框本体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的方法,该车门具有连接到门内板上部上的窗框本体,它包括步骤:将多个由板材制成的框架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框架件;以及模压该框架件以提供该窗框本体。
该方法准备具有各自所需尺寸和厚度的框架部件,并且将这些框架部件彼此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任意形状和尺寸的框架件。然后模压该框架件,从而容易地制造窗框本体。
该框架件是集合的半成品,其通过将不同厚度的板材连接在一起而制成。对该集合的半成品进行模压加工可以制造窗框本体,这样材料的绝大部分将被使用。这样,实质上提供了相当好的产出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将不同厚度的板材彼此连接起来可以制造具有提供框架件所需尺寸的集合的半成品,这将消除过厚的部分。在这种方式下,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装有升降玻璃的轻质车门。
最好使用YAG激光焊接方法将这些框架部件连接起来。这样,能够在模压之前更加精确地制造框架件。这样,就能够以较小的尺寸误差来制造窗框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的汽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的分解图;
图3是从车里面看图2所示的带有升降玻璃的前门的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4-4线剖开的上框架件的剖面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5-5线剖开的后框架件的剖面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6-6线剖开的后框架件的前下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的7-7线剖开的下框架件的剖面图;
图8是沿着图3中的8-8线剖开的前框架件的下部的剖面图;
图9是沿着图3中的9-9线剖开的前框架件的上部的剖面图;
图10A示出了由多个不同厚度的平板冲切出的多个框架部件,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10B-10B线剖开的剖面图,图10C是沿着图10A中的10C-10C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11是示意图,说明按照预定的布置来放置在图10A中准备好的框架部件、连接它们并且将它们模压从而制造前窗框本体的步骤;
图12是从车里面看本发明的后窗框本体的视图;
图13A示出了由多个不同厚度的平板冲切出的多个框架部件,以制造在图12中示出的后窗框本体,图13B是沿着图13A中的13B-13B线剖开的剖面图,图13C是沿着图13A中的13C-13C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14是示意图,说明按照预定的布置来放置在图13A中准备好的框架部件、连接它们并且将它们模压从而制造后窗框本体的步骤;以及
图15A到15C是表示传统的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装有本发明的带有升降玻璃的门的汽车10。该汽车10是具有车体11的四门车辆,车体11设置有装有升降玻璃的左、右前门20L、20R(在图中看不到装有升降玻璃的左门)和装有升降玻璃的左、右后门50L、50R(在图中看不到装有升降玻璃的左门)。装有升降玻璃的左、右前门20L、20R彼此对称,并且具有相同的结构。装有升降玻璃的左、右后门50L、50R也彼此对称,并且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的描述涉及装有升降玻璃的右门。在图中,参考标号12代表车顶,13和14代表车门玻璃,15代表车门后视镜。
参考图2,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是一门部件,它包括:门内板21,连接到门内板21外侧上的门外板22,连接到门内板21上部的窗框本体23,设置在窗框本体23外侧上的外窗框41,以及设置在外窗框41的外侧上的模制件43和玻璃滑槽42。
门内板21和门外板22是模压部件。窗框本体23是这样一种窗框,即:在图1中所示的门玻璃13以可以垂直运动的方式安装到其上。在图中,参考标号44代表外前板,45代表外支柱夹板。
图3是从车里面看在图2中所示的窗框本体23的侧视图。该窗框本体23是一框架件,其包括:装在图2所示的门内板21上的水平下框架件24,位于下框架件24之上的上框架件25,与下框架件24的后端24a和上框架件25的后端25a连接的后框架件26,以及与下框架件24的前端24b和上框架件25的前端25b连接的前框架件27。
下框架件24是沿着纵向延伸的水平延长件。上框架件25是从后向前向下弯曲的延长件。后框架件26是垂直延伸的延长件。前框架件27是比后框架件26短一些的元件。
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到27是板状的框架部件。这些框架部件构成所述的框架件(窗框本体23),它包括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25、26和27。
如上所述,窗框本体23是这样形成的一种框架件,即:将板状的框架部件(即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到27)彼此接合起来,且在上框架件25和下框架件24之间的距离朝向车辆的前部变小,并且窗框本体23还是将所述框架部件彼此连接并模压的一体模压部件。
至于下框架件24的厚度t1、上框架件25的厚度t2、后框架件26的厚度t3以及前框架件27的厚度t4,这些厚度之间的关系是t1<t2<t3<t4。
因此,通过将板状框架部件(即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25、26和27)彼此连接起来,并且使得这些框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部件的厚度与其他框架部件的厚度区别开的方式来构成框架件,由该框架体形成的窗框本体23允许自由设定并组合这些框架部件的尺寸和厚度。具有各自需要的尺寸和厚度的框架部件的组合能够使用几乎全部的材料。这样,实现了相当高的产出率。另外,把这些框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部件的厚度与其他框架部件的厚度区别开能够消除过分厚的部分。因此,能够提供轻质的窗框本体23,并且降低窗框本体23的材料成本。此外,不再像传统的轧制形成的窗框本体那样需要保证窗框本体刚度的加强元件。这样就减少了部件数量。
按照这种方式,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见图2)能够制造得较轻并且成本较低。另外,一体形成的窗框本体23作为框架形状的基体,能够提高将例如密封件的各种部件安装到窗框本体23上的工作效率。
此外,窗框本体23是通过将框架部件彼此连接且进行模压而制成的一体模制部件,所以相对于通过以传统的方式模压一大块平板材料来形成窗框本体23来讲,可以提供较高的产出率。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窗框本体23的成本。
另外,因为框架部件包括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25、26和27,所以将作为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到27的具有各自所需尺寸和厚度的框架部件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该框架件。
可以分别充分地保证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25、26和27必需的刚度。这样可以消除过厚的部分,并且也消除了部分提供加强件的需要。另外,不需要为了部分地提高窗框本体23的刚度而将窗框本体23总体上形成为巨大的复杂结构。
在装有升降玻璃的前门20R的窗框本体23内,当下框架件24和上框架件25之间的距离朝向车的前面变得越来越小时,设计前框架件27的形状的自由度通常小于设计其他框架件24到26的形状的自由度。特别在通过模压形成窗框本体23的情况下,这种情形更加明显。因此,在模压之后提供具有可以达到所需刚度的剖面形状的前框架件27是不容易的。
本发明使前框架件27的厚度t4大于其他框架件24到26的厚度t1、t2、t3,能够可靠地提供前框架件27所需的充分的刚度。
当装有升降玻璃的前门20R关闭时,与装在门内板21上的下框架件24(见图2)和与车体的车顶12邻接的上框架件25(见图1)相比较,与下框架件24和上框架件25连接的后框架件26和前框架件27通常需要更大的刚度。
本发明将需要较大刚度的后框架件26和前框架件27的厚度t3、t4设定得比可以具有相对较小刚度的下框架件24和上框架件25的厚度t1、t2要大,从而可以保证后框架件26和前框架件27所需的充分刚度。这样可以减小下框架件24和上框架件25的厚度t1、t2,减轻窗框本体23的重量。在这种方式下,能够合理平衡地提供这些框架部件的刚度,减轻窗框本体23的重量。
装在门内板21上的下框架件24可以具有比上、后和前框架件25、26和27更小的刚度。将具有较小刚度的下框架件24的厚度t1设定得比上、后和前框架件25到27的厚度t2、t3、t4要小一些,从而允许合理且平衡地提供框架件24到27的刚度,并且减轻框架本体23的重量。
后框架件26是在侧视图中具有C形的元件,其前下端部分26a和前上端部分26b向前延伸。该前下端部分26a沿着接合线W1连接到下框架件24的后端24a上。该前上端部分26b沿着接合线W2连接到上框架件25的后端25a上。
前框架件27是在侧视图中具有C形的元件,其后下端部分27a和后上端部分27b向后延伸。该后下端部分27a沿着接合线W3连接到下框架件24的前端24b上。该后上端部分27b沿着接合线W4连接到上框架件25的前端25b上。
图4示出了上框架件25的剖面结构。上框架件25具有基本上U形剖面的本体,该U形朝向车辆外面开口。上框架件25具有从其上边缘朝向车辆外面延伸的延伸部分25c。第一凸缘25d形成在该延伸部分25c的远端。第二凸缘25e形成在上框架件25的下边缘。用假想线画出的外窗框41设置在上框架件25的外侧。
图5示出了后框架件26的剖面结构。后框架件26具有基本上U形剖面的本体,该U形朝向车辆外面开口,其一体形成有朝向车体的中心支柱(在图中向右)延伸的平坦延伸部分26c以及在其纵向相对两侧上的两个凸缘(上部的第一凸缘26d和下部的第二凸缘26e)。用假想线画出的外支柱夹板45布置在后框架件26的外侧。外支柱夹板45具有连接玻璃滑槽42(见图2)的夹持部45a。
图6示出了后框架件26的剖面结构。后框架件26的前下端部分26a是沿着纵向相对平坦的部分,用假想线画出的门内板21的上部与该前下端部分26a的内侧连接起来。
图7示出了下框架件24的剖面结构。下框架件24是沿着纵向相对平坦的部件,在它的上侧形成凸缘24c。用假想线画出的门内板21的上部与该凸缘24c的内侧连接起来。
图8示出了前框架件27下部的剖面结构。沿着纵向相对平坦的延伸部分27c设置在前框架件27的下部中。用假想线画出的门内板21的上部与该延伸部分27c的内侧连接起来。
图9示出了前框架件27上部的剖面结构。该前框架件27的上部具有基本上U形剖面的本体,该U形的开口朝向车外,其一体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平坦延伸部分27c以及在其上端的凸缘27d。用假想线画出的外窗框41布置在该前框架件27的外侧。
现在,参考图2、图10A到10C和图11来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的制造方法。
图10A到10C示出了这些框架部件的布置和剖面。
首先,如图10A所示,由多个具有不同厚度的平板分别冲切出框架部件31、32、33和34(第一步)。下框架部件31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下框架件的板材。上框架部件32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上框架件的板材。后框架部件33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后框架件的板材。前框架部件34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前框架件的板材。就是说,框架部件31到34是这样的元件,即:用于加工在图3中所示的窗框本体23的下、上、后和前框架件24到27而切割出来的具有各自所需形状的元件。
如图10A和10B所示,下框架部件31的厚度为t1,上框架部件32的厚度为t2,后框架部件33的厚度为t3,前框架部件34的厚度为t4。这些厚度之间的关系为t1<t2<t3<t4。下框架部件31的厚度t1设置为0.6mm,上框架部件32的厚度t2设置为0.7mm,后框架部件33的厚度t3设置为0.9mm,前框架部件34的厚度t4设置为1.4mm。
在图11(a)中,排列由板材制造的框架部件31到34以备使用(第二步)。
接下来,在图11(b)中,沿着接合线W1到W4将框架部件31到34彼此接合起来,从而形成框架件35(第三步)。由这种平板材料制成的框架件35是集合的半成品,其通过将不同厚度的平板(框架部件31到34)彼此连接起来而准备好。使用YAG激光焊接将框架部件3 1到34接合起来。
“YAG激光焊接”是一种使用能够精确焊接的YAG激光束的公知焊接方法。“YAG”是“yttrium aluminum garnet(钇铝石榴石)”的缩写,其具有突出的光学特性。
接下来,在图11(c)中,模压框架件35从而形成窗框本体23(第四步)。
接下来,在图2中,将外窗框41、前外板44和外支柱夹板45连接到窗框本体23上(第五步)。
然后将窗框本体23连接到门内板21的上部,将门外板22连接到门内板21的外侧(第六步)。
接下来,如图2所示,将模制件43、例如玻璃滑槽42和挡风条(未示出)的弹性元件、车门玻璃13以及车门附加件安装到窗框本体23和外窗框41上,从而完成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第七步)。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制造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的过程中,包括下面的步骤:通过将由板材制成的框架部件31到34彼此连接起来形成框架件35,以及模压该框架件35以提供窗框本体23。
准备具有各自所需尺寸和厚度的框架部件31到34并且将框架部件31到34彼此连接起来,有利于形成任意形状和尺寸的框架件35。随后模压框架件35有利于制造窗框本体23。
框架件35是集合的半成品,其通过将具有不同厚度的平板材料连接在一起制成。模压该集合的半成品以制造窗框本体23,材料的绝大部分都被使用。这样实现了相当好的产出率,降低材料成本。将具有不同厚度的平板材料彼此连接起来,以制造用于提供框架件35所需尺寸的集合半成品,这样就消除了过厚的部分。
在这种方式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容易地制造轻质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20R。不再像传统的轧制形成窗框本体那样需要保证窗框本体23刚度的加强元件。还有,不需要用于形成框架加强件的成形模具。使用允许精确焊接的YAG激光焊接方法将框架部件31到34接合起来能够允许在模压之前更加精确地制造框架件35。
现在将描述在图1中示出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后门50R的结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50R具有与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相同的结构,它是设置有这些元件的车门部件,即:门内板,连接到门内板外侧上的门外板,连接到门内板上部的窗框本体,设置在窗框本体外侧上的外窗框,以及设置在外窗框外侧上的模制件和玻璃滑槽。窗框本体是这样一种窗框:门玻璃13能够以可以垂直运动的方式安装到其上。现在来描述右后窗框本体。
图12示出了从车里面看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后门的窗框本体53。
该后窗框本体53是一框架件,其包括:装在门内板上的水平下框架件54,位于下框架件54之上的上框架件55,与下框架件54的后端54a和上框架件55的后端55a连接的后框架件56(在图中的右方),以及与下框架件54的前端54b和上框架件55的前端55b连接的前框架件57(在图中的左方)。
下框架件54是沿着纵向延伸的水平延长件。上框架件55是从前向后向下弯曲的延长件。后框架件56是较短的元件。前框架件57是比后框架件56长的垂直延伸件。下、上、后和前框架件54、55、56和57是板状的框架部件。这些框架部件构成框架件(后窗框本体53),它包括下、上、后和前框架件54、55、56和57。
如上所述,窗框本体53是这样形成的一种框架件,即:将板状的框架部件(即下、上、后和前框架件54、55、56和57)彼此接合起来,且下框架件54和上框架件55之间的距离朝向车后部变小,并且窗框本体53也是将这些框架部件彼此连接在一起并模压的一体模压部件。
至于下框架件54的厚度t11、上框架件55的厚度t12、后框架件56的厚度t13以及前框架件57的厚度t14,这些厚度之间的关系是t11<t12<t14<13。
详细说来,后框架件56的厚度t1 3设置成大于下、上、前框架件54、55、和57的厚度t11、t12、t14。后框架件56和前框架件57的厚度t13和t14设置成大于下框架件54和上框架件55的厚度t11和t12。可以具有较小刚度的下框架件54的厚度t11设置成比上、后和前框架件55到57的厚度t12、t13和t14要小。
下框架件54的垂直剖面结构与图7中所示的下框架件24的垂直剖面结构基本上相同,可以将门内板21的上部连接到其内侧。上框架件55的垂直剖面结构与图4中所示的上框架件25的垂直剖面结构基本上相同,可以将外窗框设置在其外侧。后框架件56的垂直剖面结构与图8中所示的前框架件27的垂直剖面结构基本上相同。前框架件57的垂直剖面结构与图5中所示的后框架件26的垂直剖面结构基本上相同。
后框架件56是在侧视图中具有C形的元件,其前下端部分56a和前上端部分56b向前延伸。该前下端部分56a沿着接合线W11连接到下框架件54的后端54a上。该前上端部分56b沿着接合线W12连接到上框架件55的后端55a上。
前框架件57是在侧视图中具有C形的元件,其前下端部分57a和前上端部分57b向后延伸。该前下端部分57a沿着接合线W13连接到下框架件54的前端54b上。该前上端部分57b沿着接合线W14连接到上框架件55的前端55b上。
这种结构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后门50R具有与图3中所示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相同的功能和作用。
在装有升降玻璃的后门50R的窗框本体53内,当下框架件54和上框架件55之间的距离朝向车后部变得越来越小时,设计后框架件56的形状的自由度通常小于设计其他框架件54、55和57的形状的自由度。尤其是当通过模压形成窗框本体53之时,这种情形更加明显。因此,在模压之后形成具有提供所需刚度的剖面形状的后框架件56是不容易的。
本发明将后框架件56的厚度t13设置成大于其他框架件54、55和57的厚度t11、t12和t14,以确保后框架件56所需的充分的刚度。
现在,参考图13A到13C和图14来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后门50R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13A所示,由多个具有不同厚度的平板分别冲切出框架部件61、62、63和64(第一步)。下框架部件61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下框架件的板材。上框架部件62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上框架件的板材。后框架部件63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后框架件的板材。前框架部件64是对应于窗框本体的前框架件的板材。就是说,框架部件61到64是这样的元件,即:为了加工在图12中所示的窗框本体53的下、上、后和前框架件54到57而切割出来的具有各自所需形状的元件。
如图13B和13C所示,下框架部件61的厚度为t11。上框架部件62的厚度为t12。后框架部件63的厚度为t13。前框架部件64的厚度为t14。这些厚度之间的关系为t11<t12<t14<t13。下框架部件61的厚度t11设置为0.6mm,上框架部件62的厚度t12设置为0.7mm,后框架部件63的厚度t13设置为1.4mm,前框架部件64的厚度t14设置为0.9mm。
如图14(a)所示,排列由板材制造的框架部件61、62、63和64以备使用(第二步)。
接下来,在图14(b)中,沿着接合线W11、W12、W13和W14将框架部件61、62、63和64彼此接合起来,从而形成框架件65(第三步)。由这种平板材料制成的框架件65是集合的半成品,其通过将不同厚度的平板材料(框架部件61到64)彼此邻接地连接在一起而准备好。使用YAG激光焊接将框架部件61到64接合起来。
接下来,在图14(c)中,模压框架件65从而形成窗框本体53(第四步)。
接下来,就像在图2中所示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的情形一样,将外窗框、前外板和外支柱夹板连接到窗框本体53上(第五步)。然后将窗框本体53连接到门内板的上部,并且将门外板连接到门内板的外侧(第六步)。接下来,将模制件、例如玻璃滑槽和挡风条(未示出)的弹性元件、车门玻璃13以及车门附加件安装到窗框本体53和外窗框上,从而完成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后门50R(第七步)。
因此,本发明在制造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后门50R的过程中包括下面的步骤:通过将由板材制成的框架部件61到64连接起来形成框架件65,以及模压该框架件65以提供窗框本体53。这样,本发明就提供了与制造上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的情形一样的功能和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装有升降玻璃的左前门20L也具有与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前门20R相同的结构,并且以相同的方式制造,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装有升降玻璃的左后门50L也具有与装有升降玻璃的右后门50R相同的结构,并且以相同的方式制造,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装有升降玻璃的车门具有窗框本体,其通过将多块板状的框架部件连接起来然后进行模压而制成。这样允许自由设定并组合这些框架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提高产出率,并且由此能够以较低成本提供窗框本体。另外,消除了过厚的部分,从而减轻窗框本体的重量。因此,可以提供轻质和低廉的窗框本体,这将有益于汽车制造工业。

Claims (9)

1、一种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它包括:
门内板;以及
连接到所述门内板上部的窗框本体;其中,
所述的窗框本体是包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板状框架部件的框架件;并且
至少一个所述框架部件的厚度与其他框架部件的厚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窗框本体是一体模制部件,其通过将所述的框架部件连接起来然后进行模压而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部件包括:装到所述门内板上的下框架件,位于所述下框架件之上的上框架件,与所述下框架件的前端和所述上框架件的前端连接的前框架件,以及与所述下框架件的后端和所述上框架件的后端连接的后框架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框架件和所述上框架件之间的距离朝向车前面变小;且
所述前框架件的厚度比所述下框架件、所述上框架件和所述后框架件要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框架件和所述上框架件之间的距离朝向车后面变小;且
所述后框架件的厚度比所述下框架件、所述上框架件和所述前框架件的厚度要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框架件和所述后框架件的厚度大于所述下框架件和所述上框架件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框架件的厚度小于所述上框架件、所述前框架件和所述后框架件的厚度。
8、一种制造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的方法,该门具有连接到门内板上部上的窗框本体,它包括步骤:
将多个由板材制成的框架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框架件;以及
模压所述的框架件以提供所述的窗框本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YAG激光焊接方法将所述的框架部件连接起来。
CNB028172221A 2001-09-04 2002-08-30 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28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6657/2001 2001-09-04
JP2001266657A JP2003072375A (ja) 2001-09-04 2001-09-04 自動車用サッシュドア及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841A true CN1551841A (zh) 2004-12-01
CN100542841C CN100542841C (zh) 2009-09-23

Family

ID=1909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72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2841C (zh) 2001-09-04 2002-08-30 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44298A1 (zh)
EP (1) EP1423288B1 (zh)
JP (1) JP2003072375A (zh)
CN (1) CN100542841C (zh)
AU (1) AU2002326165B2 (zh)
CA (1) CA2458329C (zh)
DE (1) DE60223389T2 (zh)
MX (1) MXPA04002074A (zh)
MY (1) MY139369A (zh)
TW (1) TW544409B (zh)
WO (1) WO20030226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850B (zh) * 2005-08-08 2010-12-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的窗户开口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7552B3 (de) * 2003-04-15 2005-01-27 Nothelfer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nbauteil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Anbauteile
JP2005212646A (ja) * 2004-01-30 2005-08-11 Hirotec Corp 車両用ドア
EP1580056B1 (en) * 2004-03-25 2011-10-1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frame structure
DE102004061496A1 (de) * 2004-12-15 2006-06-22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Türbaugruppe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US8522481B2 (en) * 2006-02-02 2013-09-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Glass ru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JP2007253801A (ja) * 2006-03-23 2007-10-0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のドア構造
US20070222256A1 (en) * 2006-03-23 2007-09-27 Jeffrey Valentage Hybrid door core and trim module with integrated components
SE532192C2 (sv) * 2007-02-05 2009-11-10 Gestamp Hardtech Ab Fordonsdörr innefattande innerpanel med integrerad fönsterbåge
ES1066679Y (es) * 2007-11-29 2008-05-16 Seat Sa Puerta para automoviles
JP5303211B2 (ja) * 2008-04-08 2013-10-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931511B1 (fr) * 2008-05-20 2010-05-0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nsemble de guidage de vitre pour port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8322078B2 (en) * 2010-01-13 2012-1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ner panel design for automotive door header
JP5692776B2 (ja) * 2010-06-11 2015-04-0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DE102010035198A1 (de) * 2010-08-24 2012-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Fahrzeugtür und Fensterführ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DE102010050959A1 (de) * 2010-11-10 2012-05-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Befestigungsanordnung zur Montage einer Zierblende
JP5710223B2 (ja) * 2010-11-19 2015-04-30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軽金属材料からなるドア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US8317253B2 (en) * 2011-03-22 2012-11-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door assembly
UA112663C2 (uk) * 2011-09-30 2016-10-10 Арселормітталь Інвестігасіон І Десаррольо, С.Л. Легкі сталеві двері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засобу і спосіб для їх виготовлення
JP6076049B2 (ja) * 2012-11-12 2017-02-08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縦サッシュを備えた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JP6368708B2 (ja) * 2013-04-05 2018-08-0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立柱サッシュを備えたドアサッシュ
JP6214921B2 (ja) * 2013-05-20 2017-10-18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フレーム
KR101518912B1 (ko) * 2013-11-08 2015-05-11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도어 프레임
JP6409534B2 (ja) * 2014-12-02 2018-10-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開閉装置及び車両ドアモジュール
DE102015000463A1 (de) * 2015-01-15 2016-07-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Befestigungsanordnung zur Montage einer Zierblende und/oder einer Scheibenführung an einer Fahrzeugtür
JP5797856B2 (ja) * 2015-01-29 2015-10-2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KR101740923B1 (ko) * 2015-11-27 2017-06-01 주식회사 엠에스 오토텍 차량용 도어
KR101770127B1 (ko) * 2015-11-27 2017-08-23 주식회사 엠에스 오토텍 차량용 도어 어셈블리
JP6748538B2 (ja) * 2016-09-21 2020-09-0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JP6909036B2 (ja) * 2017-04-15 2021-07-28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2424U (ja) * 1983-05-24 1984-12-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インナパネル構造
JPS62135623U (zh) * 1986-02-21 1987-08-26
IT1239848B (it) * 1990-01-05 1993-11-15 E.M.A.R.C. S.R.L. Telaio a cornice per porta di autoveicolo e porta che lo comprende.
US5317835A (en) * 1992-09-10 1994-06-07 Gencorp Inc. Window enclosure for an automotive upper door frame
DE4306290A1 (de) * 1993-03-01 1994-09-08 Ymos Ag Ind Produkte Fahrzeugtür
JPH07329572A (ja) * 1994-06-08 1995-12-19 Sankei Giken Kogyo Kk 自動車のサイドドア
JP3721606B2 (ja) * 1995-07-26 2005-11-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徐変ロール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3039363B2 (ja) * 1996-04-03 2000-05-08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窓枠着脱式ドア構造
DE19728546B4 (de) * 1996-07-16 2008-01-10 Volkswagen Ag Deckelkörper für ein Fahrzeug
JP3861344B2 (ja) * 1996-11-01 2006-12-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ランク材の突き合わせ位置決め装置
JPH11104750A (ja) * 1997-09-30 1999-04-20 Nissan Motor Co Ltd 突き合わせ溶接板のプレス成形方法
ES2255122T3 (es) * 1997-11-13 2006-06-16 SCHADE GMBH & CO. KG Puerta de construccion en bruto de un vehiculo.
US6015182A (en) * 1998-02-27 2000-01-18 Porsche Engineering Services Vehicle door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hydroformed elements and processes for assembling such elements
DE19826040B4 (de) * 1998-03-05 2005-09-01 Wagon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laskanalrahmens für eine in Schalenbauweise aufgebaute Fahrzeugtür
JP2000197969A (ja) * 1998-12-25 2000-07-1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一体化成形用ブランク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KR100343570B1 (ko) * 1999-11-17 2002-07-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테일게이트 구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6508035B1 (en) * 2000-07-25 2003-01-21 Alcoa Inc. Ultra-lightweight thin sliding door for a vehicle
DE10063417A1 (de) * 2000-12-19 2002-07-04 Wagon Automotive Gmbh Leichtbautür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063459A1 (de) * 2000-12-19 2002-06-27 Wagon Automotive Gmbh Leichtbautür für Kraftfahrzeuge
EP1340640A1 (de) * 2002-02-13 2003-09-03 Wagon Automotive GmbH Türrohbau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Profilrahmen für einen Türrohbau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ofilrahmens für einen Türrohbau
FR2860189A1 (fr) * 2003-09-30 2005-04-01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Cadre de porte de vehicule, et porte avec un tel cadre
EP1580056B1 (en) * 2004-03-25 2011-10-1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frame struct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850B (zh) * 2005-08-08 2010-12-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的窗户开口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23288B1 (en) 2007-11-07
EP1423288A1 (en) 2004-06-02
MY139369A (en) 2009-09-30
CA2458329A1 (en) 2003-03-20
MXPA04002074A (es) 2004-06-07
CN100542841C (zh) 2009-09-23
US20040244298A1 (en) 2004-12-09
DE60223389T2 (de) 2008-02-28
TW544409B (en) 2003-08-01
AU2002326165B2 (en) 2007-12-20
DE60223389D1 (de) 2007-12-20
CA2458329C (en) 2010-02-02
JP2003072375A (ja) 2003-03-12
WO2003022612A1 (en) 200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1841A (zh) 用于汽车的装有升降玻璃的门及其制造方法
CN1274549C (zh) 由液压成形件构成的机动车承载车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310732C (zh) 摩擦搅拌焊接方法
CN1216702C (zh) 车身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29243C (zh) 用于汽车门的模制件连接结构
CN1319782C (zh) 保险杠梁
CN1564766A (zh) 卡车驾驶室空间构架
CN1590187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535880A (zh) 汽车车身后部部分的组合结构
CN1304366A (zh) 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
CN164635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模组化车身底板
AU2002326165A1 (en) Sash door for automobi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275953A (zh) 液压成形的空间构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496875A (zh) 车辆用侧门的冲击吸收结构
CN1530275A (zh) 汽车侧梁
CN1830714A (zh)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CN1684849A (zh) 车辆带线部件的结构
CN100337871C (zh) 树脂材料车辆挡板结构
CN1590193A (zh) 车辆车身结构
CN1292854C (zh) 压制成型方法、压制模具及压制成型产品
CN1974048A (zh) 具有角部的压力成形构件及其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06891999B (zh) 车身门框结构、车辆和车身门框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4960402A (zh) 一种带嵌件的汽车复合天窗框
CN1330015A (zh) 轻型自行车曲柄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25045A (zh) 一种后背门内板总成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