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798A - 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0798A
CN1550798A CNA2004100387025A CN200410038702A CN1550798A CN 1550798 A CN1550798 A CN 1550798A CN A2004100387025 A CNA2004100387025 A CN A2004100387025A CN 200410038702 A CN200410038702 A CN 200410038702A CN 1550798 A CN1550798 A CN 1550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arized light
light piece
polyvinyl alcohol
stripp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87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7161C (zh
Inventor
���ֳ�
林成年
林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50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71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71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43Crucibles for sourc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2Organ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6Vacuum evaporation by resistance or inductive heating of th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4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vacuum de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薄型、轻量化的偏振光片。本发明还涉及能够使用以往的设备,制造这种偏振光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通过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的偏振光片。能够采用以下方法制造这种偏振光片,即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中间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涂覆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4,在该涂覆面侧贴合上述的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然后使上述所涂覆的涂覆液4固化。此后只要剥下剥离膜2,即可露出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固化层,该固化层成为保护层,就得到薄型化的偏振光片。

Description

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片的至少一面上形成保护层的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信号可视化,以控制光的振动方向为目的,偏振光片被用于液晶盒(液晶セル)的正反面。通常,一般一直广泛使用的偏振光片是在聚乙烯醇类树脂膜上施行双色性色素的吸附和单轴拉伸,然后在使该双色性色素取向的偏振光片的两面通过介入粘结层而叠层透明树脂膜,特别是叠层以三醋酸纤维素为代表的醋酸纤维素类膜而构成的。根据需要介入其他光学膜,用粘结剂将其贴合在液晶盒上,构成液晶显示装置。
一方面,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在各种场合使用,例如可移动用途等的液晶显示装置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对于其中所使用的偏振光片也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
但是,在以往的偏振光片当中,追求薄型化和轻量化是有限的。前述聚乙烯醇类偏振光片,其本身具有偏振光性能,但由于在加工方向(拉伸方向)上容易裂开等原因,必须施加保护层。可是,用介入粘结层而贴合透明树脂膜的方法,从操作时操作性等方面考虑,将透明树脂膜减薄是有限的。另外,必须有粘结层、透明树脂膜层2层,于是就存在难以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问题。
对于这样诸课题,有人提出在偏振光膜上涂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使形成涂膜层的偏振光片。例如,在特开平10-2215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含水率8重量%或以上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涂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使形成涂膜层的偏振光片。另外,在特开平11-3071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至少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叠层在70℃下的储藏弹性率大的聚氨酯树脂层的偏振光片。更进一步地,在特开平11-30716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涂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以后,通过在高温、高湿下固化处理,制造偏振光片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场合,存在在涂覆工序以后干燥和固化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还由于对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使用稀释用的有机溶剂,存在环境方面和操作者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要将该方法适用于以往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偏振光片制造设备的话,还伴随着新设置防爆设备等设备改造的麻烦。
另一方面,在特开2000-199819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由像聚乙烯醇那样的亲水性高分子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用不溶解该膜的溶剂进行涂覆树脂溶液,并使其干燥,设置透明膜层,从而实现薄型化的偏振光片制造方法。作为这种透明膜层的例子,可列举纤维素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但是,在此提案中,因为在用于形成透明膜层的树脂溶液中使用了有机溶剂,仍然存在环境方面和操作者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要将该方法用于以往的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偏振光片制造设备的话,仍然还伴随着需要新设置防爆设备等设备改造的麻烦。
以前一直试图用醋酸纤维素类以外的树脂构成偏振光片的保护膜。例如,在特开平8-271733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提出使用在双轴拉伸聚酯膜的一面上通过介入水相锚固涂层而设置聚乙烯醇类树脂薄层的叠层片材作为在液晶盒的前面一侧(目视侧)配置的偏振光片的前面侧的保护膜的方案。
一般使用作为偏振光片的保护膜的三醋酸纤维素等醋酸纤维素类树脂,由于与构成偏振光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粘结力不太高,所以通常需要将该表面皂化处理,然后提供往偏振光膜上叠层,但也有试图省略该皂化处理。例如,在特开2002-328230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在与透明保护膜的与偏振光膜粘结的表面上形成明胶类涂覆层,在该明胶类涂覆层侧,通过介入粘结层而叠层到偏振光膜上的方案。
就粘结偏振光膜与透明保护膜的粘结层而言,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在特开平7-134212号公报(专利文献7)中记载了在粘结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与保护膜的聚乙烯醇类的粘结剂中,按一定量配合乙二醛,另外,还在特开平9-258023号公报(专利文献8)中记载了在粘结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与保护膜的聚乙烯醇类的粘结剂中,按一定量配合水溶性环氧化合物。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215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0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307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0-199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8-271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2-328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平7-134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平9-258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光膜,可以基本上不使用有机溶剂,形成薄的保护层,以使偏振光片更加薄型化和轻量化,而且不需要对以往的具有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制造设备做大的改变就能够制造的偏振光片,从而完成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的具有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相比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偏振光片,并提供简易制造该偏振光片的方法。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与制造以往的具有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时同样的设备能够制造且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偏振光片,而且采用能够适合上述设备的方法,制造这种偏振光片。
本发明人对所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使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以及对聚乙烯醇类树脂显示轻微粘附性但在以后能够剥离的膜,通过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水溶液而叠层上述两膜,使该皮膜形成组合物固化的话,就能够在偏振光膜的一面或双面上通过介入上述水溶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得到具有粘附上述剥离膜结构的偏振光片,而且只要剥离此剥离膜的话,露出的上述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固化层可以防止偏振光膜往加工方向的裂开,在起到偏振光膜保护层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充分薄型化,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通过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有剥离膜的偏振光片。
此保护层和剥离膜既可以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设置,又可以在偏振光膜的双面上设置。只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介入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的场合,可以在偏振光膜的另一表面上通过介入粘结剂而设置不能剥离的保护膜。
作为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可以使用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作主要成分的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优选含有固化性成分。另外可以使用聚乙烯类树脂和聚酯类树脂作为剥离膜。
上述偏振光片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制造,即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之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涂覆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液,在该涂覆面侧处贴合上述偏振光膜和剥离膜,然后使上述所涂覆的涂液固化。此后,只要剥离除去剥离膜的话,就露出皮膜形成组合物的固化层,此层成为保护层,能够得到薄型化的偏振光片。此时作为构成涂覆液的水溶性皮膜形成组合物,可以使用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
通过以下方法能够连续卷曲成卷筒状来制造上述偏振光片,即提供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使二者在一对滚筒之间贴合,在滚筒间贴合前的偏振光膜与剥离膜之间供给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通过此涂覆液层而在滚筒之间贴合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以后,使涂覆液层固化。
本发明能够提供薄型、轻量化的偏振光片,该偏振光片有助于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由于在制造的时候不必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在环境方面和安全卫生方面优良的同时,也能够使用与以往的具有透明保护膜/偏振光膜/透明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同样的设备制造所述偏振光片,不需要大的设备投资。更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简易制造所述偏振光片。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在偏振光膜上介入皮膜形成性组合物涂覆液而贴合剥离膜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示意表示在偏振光膜上介入皮膜形成性组合物涂覆液而贴合剥离膜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偏振膜,  2——剥离膜,    3——剥离膜或保护膜,
4——涂覆液,  5A、5B——一对滚筒。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通过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制成偏振光片。具体地,该偏振光膜可以是在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中吸附取向有双色性色素的膜。
构成偏振光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能够由聚醋酸乙烯酯类树脂皂化得到。除作为醋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醋酸乙烯酯以外,可以列举醋酸乙烯酯与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聚醋酸乙烯酯类树脂。作为能够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摩尔%,优选98摩尔%或以上。这种聚乙烯醇类树脂也可以进一步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用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和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优选1,500-5,000左右。
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制成膜,用作偏振光膜的原反膜(原反フイルム)。将聚乙烯醇类树脂制成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用公知的方法制膜。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原反膜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1μm-150μm左右。如果考虑拉伸容易程度的话,其膜厚优选为10μm或以上。作为适于偏振光膜的聚乙烯醇类原反膜,例如有由(株)クラレ销售的维尼纶膜“VF-PS#7500”(厚约75μm)和“VF-PS #4200”(厚约42μm)等。
制造偏振光膜通常要经过单轴拉伸这种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工序、用双色性色素染色聚乙烯醇类树脂膜且吸附双色性色素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处理已吸附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工序、以及用硼酸水溶液处理后的水洗工序。
单轴拉伸可以在染色之前进行,还可以与染色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的场合,此单轴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硼酸处理之中进行。当然也可以在它们中的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在单轴拉伸时,可以用线速度不同的滚筒进行单轴拉伸,也可以用热滚筒进行单轴拉伸。另外,可以采用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采用在溶剂中膨润的状态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4-8倍左右。
在用双色性色素染色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时,例如,只要将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在含有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就行。具体地,可以使用碘和双色性染料作为双色性色素。在染色处理之前,优选对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实施水或温水的浸渍处理。
在用碘作为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含有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染色方法。在此水溶液中碘含量通常是每100重量份水为0.01-1重量份左右,碘化钾含量通常是每100重量份水为0.5-20重量份左右。用于染色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在此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在用双色性染料作为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含有水溶性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染色方法。在此水溶液中双色性染料的含量通常是每100重量份水为1×10-3-10重量份左右,优选1×10-3-1重量份左右。例如也可以在1×10-2重量份左右或以下。此水溶液可以含有作为染色助剂的硫酸钠等无机盐。用于染色的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在此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30-300秒左右。
可以采用将被染色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在含硼酸水溶液中的方法,进行用双色性色素染色以后的硼酸处理。关于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硼酸量,每100重量份水通常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5-12重量份左右。在用碘作为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此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碘化钾含量是每100重量份水通常为40重量份或以下,优选30重量份或以下。在含硼酸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150-600秒左右,更优选200-400秒左右。含硼酸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或以上,优选50-85℃。
通常对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要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以用将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浸渍在水中的方法进行。水洗以后实施干燥处理,就制得偏振光膜。水洗处理的水温度通常为5-40℃左右,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在其后进行的干燥处理通常可以使用热风干燥机和远红外加热器进行。干燥处理温度通常为40-100℃左右,干燥处理时间通常为60-600秒左右,优选120-600秒左右。
如此得到的偏振光膜,在其至少一面上介入保护层,然后叠层剥离膜,制成附带剥离膜的偏振光片。像这样,采用在保护层外侧叠层剥离膜的方法,能够防止保护层表面的损伤,另外还能够防止在保护层中混入异物。此时,可以在偏振光膜的两面上介入保护层后叠层剥离膜,也可以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介入保护层后叠层剥离膜。仅在偏振光片一面介入保护层且叠层剥离膜情况时,在偏振光膜的另一表面上,可以原封不动地剥露,也可以例如与一般偏振光片同样,介入粘结剂,然后叠层由诸如三醋酸纤维素之类的醋酸纤维类树脂或降冰片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所代表的透明树脂形成的不能剥离的保护膜。这里所说的不能剥离是指即使要剥离,保护膜或偏振光膜将引起材料破坏,不能照原样从粘结剂层或偏振光膜上剥离除去保护膜。
在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的保护层,是通过使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形成此保护层的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只要能够形成与构成偏振光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粘附良好的皮膜就行,例如可以从聚乙烯醇类树脂、聚酰胺聚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脲醛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多糖类等中选择水溶性物质使用。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组合使用。
聚乙烯醇类树脂和多糖类在多数情况时是水溶性的。聚酰胺聚胺类树脂是例如由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亚乙基四胺之类的聚亚烷基多胺与己二酸之类的二羧酸反应得到的,在多数情况时也是水溶性的。作为水溶性环氧类树脂,可列举例如使环氧氯丙烷与上述聚酰胺多胺反应得到的聚酰胺多胺环氧树脂等。作为水溶性三聚氰胺类树脂,可列举例如由像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之类的低聚羟甲基三聚氰胺的缩合反应得到的物质。作为水溶性脲醛类树脂,可列举例如尿素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的物质。作为水溶性聚酰胺类树脂,可列举例如酪蛋白、骨胶等。
在这些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物质当中,从保护层的涂覆装置的设计、干燥炉的设计、环境问题等考虑,优选将与构成偏振光膜的树脂同种类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聚乙烯醇类树脂,除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和完全皂化聚乙烯醇外,也可以是像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羧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羟甲基改性的聚乙烯醇、氨基改性的聚乙烯醇之类的改性聚乙烯醇类树脂。
优选是在聚乙烯醇类树脂中配合水溶性环氧树脂、像乙二醛那样的二醛、异氰酸酯、或者像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铝离子、锆离子那样的金属离子等固化性成分或交联剂。水溶性环氧树脂,可以是例如如前所述的使环氧氯丙烷与作为聚亚烷基多胺与二羧酸的反应物的聚酰胺多胺反应得到的聚酰胺多胺环氧树脂,作为所述聚酰胺多胺环氧树脂的市售品有住友化学工业(株)销售的“スミレ-ズレジン650”和“スミレ-ズレジン675”,或者日本PMC(株)销售的“WS-525”等。在含有这样的固化性成分的场合,其含量,例如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构成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为1-50重量份左右。
为了由上述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保护膜,只要涂覆包含该组合物的涂覆液并使其固化即可。用于此目的的涂覆液是将该皮膜形成性组合物溶解在溶剂中的涂覆液,可以用水作为此时的溶剂,也可以含有若干量亲水性有机溶剂,例如醇类等。为了使溶质稳定溶解,也可以包含稳定剂等。
在偏振光膜表面上通过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的时候,在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之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涂覆上述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在该涂覆面一侧贴合偏振光膜和剥离膜,然后使所涂覆的涂覆液干燥且固化即可。
在偏振光膜或剥离膜表面上涂覆皮膜形成性组合物涂覆液的方法,可以是一般公知的方法,例如,流延法、Meyer缠线棒涂覆法、凹版辊式涂覆法、模压涂覆法、浸渍涂覆法、喷雾法等。所谓流延法就是一边使作为被涂覆物的偏振光膜或剥离膜在大致垂直方向、大致水平方向或二者间的斜方向移动,一边在其表面往下流动涂覆液,使其分布扩散的方法。在涂覆了涂覆液以后,如果考虑贴合偏振光膜和剥离膜的话,优选采用在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之间流延涂覆液的方法。
以各自连续膜状提供偏振光膜和剥离膜,在叠层之后也以膜状卷曲的场合,如图1所示,以规定的速度提供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使它们在一对滚筒5A、5B之间贴合,让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覆液4在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之间流延,然后使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夹持此涂覆液层而通过上述一对滚筒5A、5B的方法是优选的。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固化后的保护层达到均一厚度。在图1中,叠层后的制品沿空白箭头方向前进。而且一对滚筒5A、5B各自按箭头方向转动。可以任意调整一对滚筒5A、5B的线压,使皮膜形成性组合物能够形成一定的涂液层。在图1中,表示了在偏振光膜1的表面上涂覆液4往下流的状态,同样也可以使涂液4在剥离膜2的表面往下流。
在偏振光膜表面通过介入保护层而叠层的剥离膜,在直到实际使用偏振光片的期间,保护着该偏振光片的表面,在使用之前将其剥离除去。此剥离膜,只要具有适度的粘附性以便在偏振光片使用之前能够容易剥离,此外不妨碍保护层的干燥、固化就行。具体地,例如一般使用由聚乙烯类树脂形成的膜和由聚酯类树脂形成的膜。剥离膜的厚度,例如在30μm或以上是有利的。为了防止偏振光片的卷曲,有时优选使用厚的剥离膜,例如或者使用约75μm厚的剥离膜,或者使用在38μm厚的剥离膜上再叠层75μm厚的膜来作为剥离膜,或者使用约125μm厚的剥离膜等,可以选择适宜的形式。
为了适度调整剥离膜的粘附性和剥离性,在与偏振光片接合的表面上,可以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的表面处理,或者也可以在其表面适当赋予粘附层、聚硅氧烷类和氟类的脱模剂层、表面活性层等。这种剥离膜为了进一步地防止表面灰尘附着,优选实施抗静电处理,优选表面电阻值在1013Ω/□或以下,特别优选在1010Ω/□或以下。
在偏振光膜的两面通过介入作为保护层的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而叠层剥离膜的场合,可以按图1中的方法将剥离膜2叠层到偏振光膜1的一面上,然后,在偏振光膜1的另一面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叠层另一片剥离膜,此外,还可以按图2所示,采用在偏振光膜1的两面上同时介入形成保护层的水溶性皮膜形成组合物的涂覆液4,4而叠层剥离膜2,3的形式。即在图2中,以规定的速度提供偏振光膜1和在其两面侧面的剥离膜2,3,使它们在各自按箭头方向转动的一对滚筒5A、5B之间贴合,让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覆液4,4在偏振光膜1与第一剥离膜2之间以及在偏振光膜1与第二剥离膜3之间各自流延,然后偏振光膜1和其两侧的剥离膜2,3夹持各自的涂覆液层通过一对滚筒5A、5B,沿空白箭头方向前进。
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介入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在偏振光膜的另一面上叠层不能剥离的保护膜的情况下,在图2中,只要使向偏振光膜1的一面提供的膜2为剥离膜,使向另一面提供的膜3为保护膜即可。作为这种情况的保护膜3,适宜使用由像三醋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之类的醋酸纤维素类树脂形成的膜,特别优选三醋酸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类树脂如前所述,由于对聚乙烯醇类树脂不一定具有充分的粘结力,因此希望在其接合表面实施皂化处理。作为保护膜的厚度通常在100μm或以下,优选60μm或以下,更优选50μm或以下。例如可以使用由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销售的“フジタックT40UZ”(厚约40μm)、“フジタックSH50”(厚约50μm)等。在与保护膜接合面相反的那一面(露出面),可以实施防眩处理、硬涂层(ハ-ドコ-ト)处理、防反射处理、抗静电处理等适宜的表面处理。
在这种场合,粘接偏振光膜1与保护膜3的粘结剂,可以是在与剥离膜2之间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相同的物质,也可以是与之不同组成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与聚乙烯醇类树脂一起还含有固化性成分的水溶液作为在与剥离膜2之间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皮膜形成性组合物,也可以使用单纯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作为粘结保护膜的粘结剂。
在介入形成保护层的涂覆液而叠层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以后,使该涂覆液固化。在使用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作为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场合,可以采用热固化、紫外线固化或干燥固化的方法进行固化。例如干燥固化可以采用吹热风的方式进行,此时温度在40-100℃左右,优选从45-90℃范围中适当选择。干燥固化时间通常在20-1,200秒左右。可以在干燥以后进行热固化和紫外线固化。固化后的保护层厚度通常在0.1-10μm左右,优选0.2μm或以上,更优选0.5μm或以上,另外,优选5μm或以下。
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叠层不能剥离的保护膜的场合,随后,在此保护膜的表面可以适宜地实施防眩处理、硬涂层处理、防反射处理、抗静电处理等的表面处理。在实行这样的表面处理的场合,为了防止偏振光片的卷曲,最好是增加在其反面的剥离膜的厚度,或者可以再叠层膜。例如可以适宜选择使用75μm厚度的剥离膜,或者选择在38μm厚度的剥离膜上再叠层75μm厚度的膜等适宜的形式。
可以在保护层表面上,通过介入粘结剂而贴附具有光学功能性的膜。作为具有光学功能性的膜,可列举例如,在基体材料表面涂覆附着且取向有液晶性化合物的光学补偿膜,透过某种偏振光、反射具有与其相反性质的偏振光的反射型偏振光膜,由聚碳酸酯类树脂形成的相位差膜,由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相位差膜,表面上具有凹凸形状的带有防眩功能的膜,经过防表面反射处理的膜,表面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膜,同时具有反射功能和透过功能的半透性反射膜等。作为相当于在基体材料表面上涂覆附着且取向有液晶性化合物的光学补偿膜的市售品,有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正在销售的“WV フイルム”、新日本石油(株)正在销售的“NH フイルム”和“NR フイルム”(这些都是商品名)等。作为相当于透过某种偏振光、反射具有与其相反性质的偏振光的反射型偏振光膜的市售品,有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社(3M公司)(在日本的住友スリ-エム(株))销售的“DBEF”(商品名)等。作为相当于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相位差膜的市售品,有积水化学工业(株)销售的“エスシ-ナ”、(株)オプテス销售的“ゼオノアフイルム”(这些都是商品名)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和“份”,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是指“重量”基准。
参考例1
以干式方式、5倍倍率单轴拉伸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厚度75μm的聚乙烯醇膜,并保持拉紧状态,在60℃纯水中、浸渍1分钟。然后,在以碘/碘化钾/水重量比为0.15/5/100的水溶液中28℃条件下浸渍35秒。其后,在以碘化钾/硼酸/水重量比为9/9.5/100的水溶液中及76℃条件下浸渍300秒。接着,用15℃纯水洗净2秒,然后在50℃下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中碘被吸附取向的偏振光膜。此偏振光膜的厚度示于表1中。双手拿住这种状态下的偏振光膜与拉伸方向垂直的边部,并且双手以相反方向用力的话,容易在拉伸方向裂开。
参考例2
对于与参考例1中所用相同的聚乙烯醇膜,采用相同方法实施单轴拉伸和在纯水中浸渍处理,然后,在以双色性染料/硫酸钠/水重量比为0.025/2/100的水溶液中及70℃条件下浸渍300秒染色,然后,在以硼酸/水重量比为7.5/100的水溶液中及73℃条件下浸渍300秒。接着,与参考例1同样进行水洗和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中双色性染料被吸附取向的偏振光膜。此偏振光膜的厚度示于表1中。双手握住这种状态下的偏振光膜与拉伸方向垂直的边部,并且双手以相反方向用力的话,容易在拉伸方向裂开。
实施例1
相对于100份的水,溶解3份聚乙烯醇类树脂[(株)クラレ制造的“KL-318”、皂化度87.8摩尔%],然后向其中加入1.5份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住友化学工业(株)制的“スミレ-ズレジン650”,固形成分浓度30%的制品],制得聚乙烯醇类涂覆液。一边使按参考例1中的方法得到的偏振光膜在23℃的大气中沿垂直方向移动,一边在其两面上流延上述聚乙烯醇类涂覆液,然后在该涂覆面(两面)上将一面经脱模处理的厚度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藤森工业(株)制造的“38EAS”]以其脱模处理面贴合并夹持,使其通过一对滚筒,其后使其在60℃条件下热风干燥5分钟且固化,得到双面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能够使用以往的偏振光片的制造设备制造上述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从所得到的带有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上剥下双面剥离膜,得到在双面上具有聚乙烯醇类保护层的偏振光片。此偏振光片的厚度示于表1中。此偏振光片与参考例1中的偏振光膜相比,双手握住偏振光片的与拉伸方向垂直的边部,并且即使双手以相反方向用力的话,也不容易裂开,由于保护层的存在,使其具有耐撕裂性。
实施例2
在聚乙烯醇[(株)クラレ制造的“PVA 117H”、聚合度1,700、皂化度99.3摩尔%以上]的5%水溶液1,800份中,加入20份40%的乙二醛水溶液[从和光纯药工业(株)购得]和2.5份氯化锌,制得聚乙烯醇类涂覆液。使用此涂覆液和按参考例2的方法得到的偏振光膜,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双面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也能够使用以往的偏振光片的制造设备制造该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从所得到的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上剥下双面剥离膜,得到在双面上具有聚乙烯醇类保护层的偏振光片。该偏振光片的厚度示于表1中。此偏振光片与参考例2中的偏振光膜相比,双手握住偏振光片的与拉伸方向垂直的边部,并且双手即使以相反方向用力的话,也不容易裂开,由于保护层的存在,使其具有耐撕裂性。
参考例3
以干式方式、5倍倍率单轴拉伸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厚度75μm的聚乙烯醇膜,并保持拉紧状态,在60℃纯水中浸渍1分钟。然后,在碘/碘化钾/水重量比为0.15/5/100的水溶液中、28℃条件下浸渍。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重量比为9/8.1/100的水溶液中、69℃条件下浸渍180秒。接着,用25℃纯水洗净,然后在60℃下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中碘被吸附取向的偏振光膜。
实施例3
一边使参考例3中得到的偏振光膜在23℃的大气中沿斜方向移动,一边以一面经过脱模处理的厚度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藤森工业(株)制造的“38EAS”]作为剥离膜,使该脱模处理面朝向偏振光膜一侧,将其供给到偏振光膜的上面,又在偏振光膜的下面,供给经过皂化处理的三醋酸纤维素膜(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制造的“フジタックT40UZ”)作为保护膜。而且在偏振光膜与剥离膜之间以及偏振光膜与保护膜之间,一边流延与实施例1中所用相同组成的聚乙烯醇类涂覆液,一边使其通过一对滚筒,然后在60℃条件下热风干燥5分钟使其固化,得到一面附着有剥离膜的偏振光片。可以使用以往的偏振光片的制造设备制造该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从所得到的附着剥离膜的偏振光片上剥下一面的剥离膜,得到在一面上具有聚乙烯醇类保护层而在另一面上具有不能剥离的保护膜的偏振光片。此偏振光片的厚度示于表1中。此偏振光片与参考例1中的偏振光膜相比,双手握住与拉伸方向垂直的边部,即使向相反方向用力的话,也不易裂开。
比较例1
在按参考例1中的方法得到的偏振光膜的两面上,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流延实施例1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类涂覆液,然后在其除覆面(双面)上,将厚度约80μm的一面经过皂化处理的三醋酸纤维素膜(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制造的“フジタックT80UZ”)以其皂化处理面贴合夹持,使其通过一对滚筒,然后在60℃条件下热风干燥5分钟使之固化,得到双面附着保护膜的偏振光片。此偏振光片的保护膜(三醋酸纤维素层)即使想要撕下,也会引起保护膜或偏振膜材料的破坏,不能够剥离。此偏振光片的厚度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在用参考例2中的方法得到的偏振光膜的双面上,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流延实施例2中所用的聚乙烯醇涂覆液,然后在其涂覆面(双面)上,将厚度约80μm的一面经过皂化处理的三醋酸纤维素膜(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制造的“フジタックUV-80”)以皂化处理面贴合夹持,使其通过一对滚筒,然后在60℃条件下热风干燥5分钟使之固化,制得双面附着保护膜的偏振光片。此偏振光片的保护膜(三醋酸纤维素层)即使想要撕下,也会引起保护膜或偏振膜材料的破坏,无法剥离。此偏振光片的厚度示于表1中。
表1
例           参考例                    实施例                    比较例
No.     1          2          1          2          3          1           2
厚度    22.1μm    22.1μm    22.8μm    27.6μm    62.8μm    183.9μm    185.7μm

Claims (10)

1.偏振光片,其特征在于,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膜的至少一面上,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片,其中,在偏振膜的两面上介入该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片,其中,在偏振膜的一面上介入该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在偏振膜的另一面上介入粘结剂而叠层不能剥离的保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光片,其中,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是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偏振光片,其中,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含有固化性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光片,其中,剥离膜是由聚乙烯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形成。
7.偏振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光膜和叠层在其表面上的剥离膜之中,至少一方的表面上涂覆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在该涂覆面侧处贴合上述偏振光膜和剥离膜,然后使上述所涂覆的涂覆液固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涂覆液固化之后,剥去剥离膜而使保护层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水溶性皮膜形成组合物是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
10.偏振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和叠层在其表面上的剥离膜,使二者在一对滚筒之间贴合,在该滚筒间贴合之前的偏振光膜与剥离膜之间提供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通过介入此涂覆液层而在滚筒之间贴合偏振光膜和剥离膜,然后使涂覆液层固化。
CNB2004100387025A 2003-03-31 2004-03-29 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1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3748/03 2003-03-31
JP93748/2003 2003-03-31
JP2003093748 2003-03-31
JP194076/03 2003-07-09
JP194076/2003 2003-07-09
JP2003194076 2003-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798A true CN1550798A (zh) 2004-12-01
CN100437161C CN100437161C (zh) 2008-11-26

Family

ID=34379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870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161C (zh) 2003-03-31 2004-03-29 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40086570A (zh)
CN (1) CN100437161C (zh)
TW (1) TW200428040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890B (zh) * 2005-04-14 2010-12-01 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1201425B (zh) * 2006-11-22 2011-03-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16196A (zh) * 2014-09-30 2017-05-2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CN106796318A (zh) * 2014-09-30 2017-05-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802441A (zh) * 2015-09-14 2017-06-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76910A (zh) * 2014-09-30 2017-08-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7250852A (zh) * 2015-02-13 2017-10-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7924016A (zh) * 2015-08-27 2018-04-1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US10061066B2 (en) 2014-09-30 2018-08-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ne-sided-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US11137522B2 (en) 2014-09-30 2021-10-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1689B2 (ja) * 2005-01-05 2010-11-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0675201B1 (ko) * 2005-04-29 2007-01-30 동양제철화학 주식회사 폴리비닐알콜 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6171276B2 (ja) * 2011-07-12 2017-08-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00103B2 (ja) * 2012-12-13 2016-09-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976969B1 (ja) * 2015-06-19 2016-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857236B2 (ja) * 2017-04-03 2021-04-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および偏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3356A (en) * 1978-04-07 1979-10-17 Seiko Epson Corp Polarizing plate
CA1305581C (en) * 1986-05-23 1992-07-2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Light-polarizing films
JP3366154B2 (ja) * 1995-04-07 2003-01-14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液晶性高分子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20110685A1 (en) * 2001-02-09 2002-08-15 Ikuko Ebihara Tie layers for PVA coatings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890B (zh) * 2005-04-14 2010-12-01 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1201425B (zh) * 2006-11-22 2011-03-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US10247979B2 (en) 2014-09-30 2019-04-0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6716196A (zh) * 2014-09-30 2017-05-2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US11137522B2 (en) 2014-09-30 2021-10-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CN107076910A (zh) * 2014-09-30 2017-08-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7076910B (zh) * 2014-09-30 2019-08-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6796318A (zh) * 2014-09-30 2017-05-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716196B (zh) * 2014-09-30 2018-08-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US10061066B2 (en) 2014-09-30 2018-08-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ne-sided-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US10088705B2 (en) 2014-09-30 2018-10-0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arizing film
US10094954B2 (en) 2014-09-30 2018-10-0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ne-side-protected polarizing film,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layer-attached polarizing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same
CN107250852A (zh) * 2015-02-13 2017-10-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7250852B (zh) * 2015-02-13 2020-11-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7924016A (zh) * 2015-08-27 2018-04-1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924016B (zh) * 2015-08-27 2021-05-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802441A (zh) * 2015-09-14 2017-06-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86570A (ko) 2004-10-11
CN100437161C (zh) 2008-11-26
TW200428040A (en) 200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7161C (zh) 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JP6042576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525069B2 (ja)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21855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5467495B (zh) 偏振片、带粘合剂的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608528B1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01350021A (ja) 薄型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71349A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885955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054824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017257A (ja) 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6191904A (ja) 偏光板
JP2006106016A (ja)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72454A (ja) 端面加工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698510B (zh) 接著劑組成物及使用該接著劑組成物製造的偏光板
JP5064893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7132606B (zh) 偏振板组及液晶面板
JP2016148841A (ja) 積層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598624A (zh)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偏振器以及光学层合体
CN1641381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和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2013033084A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635328B (zh) 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JP4827369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688427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643865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