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3519A - 具有类似动物毛状外观的毛绒织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类似动物毛状外观的毛绒织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43519A CN1543519A CNA028162412A CN02816241A CN1543519A CN 1543519 A CN1543519 A CN 1543519A CN A028162412 A CNA028162412 A CN A028162412A CN 02816241 A CN02816241 A CN 02816241A CN 1543519 A CN1543519 A CN 1543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t
- fuzz fabric
- fiber
- plush
- 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2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4—Fur garments; Garments of fur substitu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3907—Pile or nap type surface or component
- Y10T428/23929—Edge feature or configured or discontinuous surface
- Y10T428/23936—Differential pile length or surfa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3907—Pile or nap type surface or component
- Y10T428/23993—Composition of pile or adhes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绒织物,其包括有至少一种长绒部分和一种短绒部分,以形成高低段差,所述的毛绒织物具有一种不同于长绒部分的特殊毛绒部分,其包括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3%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宽度方向上具有15~70%范围的透光率和在纤维长度方向上以60度入射角的30~80%范围的光的最大表面反射率,由此所获得的毛绒织物具有明显高低段差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梯形花纹的类似动物毛状外观的毛绒织物。
背景技术
以往,丙烯酸类纤维具有类似动物毛状质地和光泽并且广泛用于针织、围巾和长毛绒产品领域。另外,近年来,通过使用这些丙烯酸类纤维来制造毛绒制品的外观和质地更加接近天然毛皮的需求越来越高涨。一般天然毛皮类具有两层竖毛(piloerecting)结构,其包括外层粗毛(stinging)和茸毛(fuzzy)。期望两层或多层竖毛结构以得到接近天然毛皮类的外观。合成纤维的毛绒制品具有类似模仿两层结构。
给予合成纤维的毛绒织物两层结构的有效方法是利用拔染印花技术或标准的印花技术来改变毛绒在长度方向上的色彩。然而,这种方法要求相当复杂的加工工艺并且难以控制质量,因此会产生不希望有的高成本并且不适合于一般的用途。
对于毛绒织物来说,生产两层结构的最普通的技术是使用粗毛(长纤维)和茸毛(短纤维)。制造绒毛所采用的一种具体的方法是使用不同收缩百分率的纤维并且使纤维在预处理阶段收缩。不同的收缩百分率产生两层结构。这种由这样一种工艺获得两层结构的绒毛的方法基本上类似于通常的工艺方法,而无需要求任何特殊的技术,例如象印花技术,并且有利的是其需要低的制造成本。许多技术已建议在毛绒产品中使用不同收缩百分率的纤维并且采用不同收缩百分率的优点以便产生具有两层结构的毛绒制品。例如,日本未被审查的专利公开文献No.62-85052,No.62-58053,No.62-97988,和No.97989建议在粗毛纤维与茸毛纤维之间制造一种清晰的高低段差的一些技术,以获得接近天然毛皮类的外观。然而,粗毛和茸毛一般仅有小的色差,其导致不足的高低段差效果。即使在足够大的色差情况下,在底部处的收缩性纤维和非收缩性纤维的混合物会在不同纤维之间产生不清晰的分界线并且不会有两层结构的显著可见性。在日本未被审查的专利公开文献No.8-260289中所建议的技术是使用这样一种纤维材料,其具有小的相互摩擦系数并且指定出材料的成分以及细度和绒毛长度差异,以便生产具有良好质地的两层结构的绒毛制品。然而,这种技术也会在不同的纤维之间产生不清晰的分界线并且不能获得两层结构的显著可见性。为在具有两层结构的毛绒织物的底部上的不同纤维之间得到清晰的分界线,一种可能的方法是来增加茸毛的数量。然而,这就要减少粗毛的数量,因此减少了织物表面上纤维的数量并且使得所获得的绒毛织物容易磨破。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绒织物,其是通过应用具有明显的高低段差效果的丙烯酸类纤维以获得具有类似动物毛状外观,对于茸毛部分其丙烯酸类纤维具有各个纤维的清晰的可视性。
即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毛绒织物,其包括有至少一种长绒部分和一种短绒部分以形成高低段差,所述的毛绒织物具有一种不同于长绒部分的特殊毛绒部分,其包括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3%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宽度方向上具有15~70%范围的透光率和在纤维长度方向上以60度入射角的光的最大表面反射率是30~80%的范围。
优选的是,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横截面上具有长轴方向的宽度为50~300μm的范围。
较好的是,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扁平的横截面。
较好的是,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10~50%的干热收缩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其包括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其中所述的中毛绒部分和/或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80%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
在该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优选的是该绒毛织物的中绒毛部分含有丙烯酸类纤维(A),相对于全部绒毛部分(按重量计)为20~50%。
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满足|LM-LG|>40和|LM-LS|>50的关系式,其中LG,LM,和LS分别表示长的毛绒部分的光亮度,中的毛绒部分的光亮度和短的毛绒部分的光亮度。
在这种排列的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中,较好的是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差不小于2mm,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比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至少长1mm,而且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范围是9~34mm。
较好的是,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范围是12~25mm。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仅包括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的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其中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80%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
这个具体实施方案的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满足|LS-LG|>50的关系式,其中LG和LS分别表示长的毛绒部分的光亮度和短的毛绒部分的光亮度。
在这个具体实施方案的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中,较好的是长的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短的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差不小于2mm并且长的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范围是6~34mm。
较好的是,长的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范围是12~25mm。
较好的是,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比长的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细度更大的细度。
丙烯酸类纤维(A)较好的是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100重量份,含有最大颗粒直径不大于0.8μm的白色颜料1.2~30重量份。
上述白色颜料较好的是二氧化钛。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在测定具有扁平横截面纤维的透光率的情况下入射光的位置图;
图2是表示在测定具有椭圆横截面纤维的透光率的情况下入射光的位置图;
图3是表示在测定具有圆形横截面纤维的透光率的情况下入射光的位置图;
图4是表示在测定具有十字形横截面纤维的透光率的情况下入射光的位置图;
图5是表示在测定光对纤维的最大表面反射率的情况下的实验材料的取向图;
图6是表示三层高低段差毛绒的高低段差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绒织物,其包括至少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以形成高低段差,所述的毛绒织物具有一种不同于长毛绒部分的特殊毛绒部分,该特殊毛绒部分包括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3%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宽度方向上具有15~70%范围的透光率和在纤维长度方向上以60度入射角的光的最大表面反射率为30~80%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纤维的宽度方向中的透光率是指通过可视显微镜分光光度测定法而测定的。可视显微镜分光光度测定法是使用一种包括显微镜、分光测定仪和连接显微镜和分光仪的光纤维构成的装置。通过显微镜的物镜而扩大的图像在光纤维的端面上聚焦成像,以至测定对象部位的光入射到光纤维中并且经过光纤维该入射光被导入到分光仪,在此接收并测定光谱。
较好的是,在纤维横截面的宽度方向上测定入射光A的光束。例如,入射光进入在具有扁平横截面1,椭圆横截面2以及哑铃形横截面的纤维中较短轴的最宽处(见图1和2)。入射光进入纤维圆形横截面3和三角形横截面的中心(见图3)。入射光直接进入纤维十字横截面4和Y形横截面的中心X(见图4)。
测定是在可视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内完成的。要求入射光在550nm的波长下具有15~70%范围的透光率。透光率较好的是15~65%,更好的是25~55%。若纤维的透光率低于15%,则光泽呈不充分并会有“死毛”状。这种“死毛”状会产生各纤维的低视觉效果并导致不良的外观。另一方面,若透光率大于70%,则纤维产生“缺乏遮盖性”,其会在毛绒织物中的纤维之间引起不清晰的分界线。不清晰的分界线在长的毛绒部分与短的毛绒部分之间不会有高低段差的显著可见性并且导致不良的外观。较为粗的纤维可减轻“缺乏遮盖性”。因此较好的是,例如在透光率不低于65%的情况下,在比其它部分具有较高透光率的部分处使用较为粗的纤维。
本发明的最大表面反射率是采用一种自动变角光度计测定的。将来自标准光源的光按规定的角度测量照射到实验材料表面并且通过光接收器测定此时光的反射量。依照JIS-K7105的实验方法是其测定的典型的方法。
当来自标准光源的光在纤维的长度方向上具有60度的入射角并且反射量是在0~90度的光接收角下测定时,要求本发明的纤维具有30~80%的最大表面反射率。较好的最大表面反射率是40~70%。若在入射角60度下使光入射,最大表面反射率小于30%,则光泽呈不充分并会有“死毛”状,其会产生各纤维的低视觉效果并导致不良的外观。另一方面,若最大表面反射率大于80%,会使纤维光泽过多并且在织物表面上有闪光的金属感,其会在短的毛绒部分与长的毛绒部分之间引起不清晰的高低段差效果。
应用于本发明毛绒织物的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的横截面上纵轴的宽度较好是在50~300μm范围,更好的是在70~200μm范围。其上限是300μm。宽度大于300μm时会使有效平面图像性显著而不是单纤维的直线图像性并且对于最终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会令人失望的给予类似纤维状薄膜奇异感。所获得的毛绒织物还会有相对的粗糙感和不良的手感。另一方面,当纤维的纵轴宽度下限小于50μm时,各纤维的可见性被降低。这样对于最终所获得的毛绒织物来说,即使具有本发明光学特征的纤维也不会给予明显的高低段差效果,因此其不会与先前技术的毛绒织物制品有显著的差别。纤维纵轴的较小宽度也会引起所获得的织物体积不足和不良的恢复性,因此其不会与先前技术的毛绒织物制品有显著的差别。
在此纤维横截面上的纵轴的宽度表示限定于纤维横截面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纤维的横截面不被特定的限定,但较扁平的横截面是较好的,因为其有良好的手感。纤维较好的是具有扁平比率,其是以纵轴的最小宽度与短轴的最大宽度之比表示,其范围为3~20。10~18的扁平比尤其有效。少于3的扁平比使在视觉上很重要的纤维宽度变窄并且往往会使降低各纤维的可视性。另一方面,扁平比高于20,当纤维从纤维横截面上从垂直于纵轴的方向观察时,则有不希望有的强烈地透明图像。
纤维的细度较好是在3~30分特(下面简化为dtex)范围内。5~20分特范围尤其更好,因为其有独特的特征。细度小于3dtex会使纤维太细并且会引起各单纤维低的可见性和在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上纤维之间不清晰的分界线。较细的纤维也引起所获得的织物体积不足和不良的恢复性,因此其不会与先前技术的毛绒织物制品有显著的差别。另一方面,细度大于30,尽管在纤维之间形成显著的高低段差,但会给予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不良的质地。
使用具有不同切断长度的纤维的先前技术可用来获得本发明的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然而,具有不同收缩百分率纤维的混合物可较好的生产一种显著的类似凸纹着色轧花的高低段差。本发明的收缩百分率是通过干热收缩率表示。干热收缩率表示为:
干热收缩率(%)=[(Lb-La)/Lb]×100
其中Lb表示在8.83×10-3cN/dtex负载下在非收缩状态下测量样本纤维的长度,而La表示在没有负载的条件下,在一保温炉中130℃×20分钟热处理之后在收缩状态下所测量的样本纤维长度。
为了确保在毛绒织物中粗毛与茸毛之间足够的体积和足够的高低段差效果,除了本发明毛绒织物中含有不同于长的毛绒部分的特殊毛绒部分的丙烯酸类纤维(A)较好的还具有10~50%范围的干热收缩率。在两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最好范围为15~30%。在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短毛绒部分中的纤维干热收缩率将大于中毛绒部分中的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对于中毛绒部分,在应用丙烯酸类纤维(A)的情况下,其较好的干热收缩率的范围是10~30%。另一方面,对于短的毛绒部分,在应用丙烯酸类纤维(A)的情况下,其干热收缩率的较好范围是35~50%。在任一情况下,具有上述范围以外的干热收缩率的丙烯酸类纤维(A)与其它毛绒部分的纤维在干热收缩率方面仅有小的差异。这将引起不清晰的高低段差效果。当另外方法应用于生产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时,干热收缩率的条件不是主要的。
除了示于图6中的底布层7(底纱层)外,本发明的毛绒部分是指毛绒织物(竖毛织物)的竖毛层。毛绒长度1是指从竖毛层的根部到顶部的长度。
平均毛绒长度是通过调节和提高垂直竖立毛绒织物的毛绒部分的纤维获得的,在10个不同位置上,测量在毛绒部分中从各纤维的根部到顶部的长度(即从毛绒织物的表面层的根部),并且计算10个测量点的平均值。
通常毛绒织物是多样性的,例如,固定毛绒长度的毛绒织物和包括有长的毛绒部分和短的毛绒部分的毛绒织物。本发明的毛绒织物没有特别限制毛绒长度,但是,是包括至少长的毛绒部分和短的毛绒部分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高低段差毛绒织物较好的实例是包括三高低段差毛绒,其中包括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而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则仅包括长的毛绒部分和短的毛绒部分。四高低段差和更多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也是可变化的,但是更多数量的高低段差可能会产生不希望有的不清晰的高低段差。
例如在图6所示的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长毛绒部分“a”表示的部分是最长毛绒长度(部分)或粗毛部分,中毛绒部分“b”表示的是次于长毛绒部分“a”长度的具有第二毛绒长度的部分或中毛部分,短毛绒部分“c”表示的是具有最短毛绒长度的部分或茸毛部分。在四高低段差或更多高低段差织物中,具有最长毛绒长度的部分被定义为长毛绒部分“a”,具有最短毛绒长度的部分被定义为短毛绒部分“c”,而剩余部分共同被定义为中毛绒部分。在本发明中术语“高低段差”是意味着在包括有部分“a”、部分“b”、和部分“c”的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在部分“a”与部分“b”(在二高低段差部分“b”的情况中较长的毛绒长度)的最大的毛绒长度之间的差。在仅包括有部分“a”和部分“c”的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高低段差是意味着部分“a”与部分“c”之间的差。
本发明的毛绒织物具有如上所述的高低段差并且含有在长毛绒部分以外的特殊毛绒部分中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3%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丙烯酸类纤维(A)的含量较好的是不少于20%(重量)或更好的是不少于30%(重量)。其上限是90%(重量)或较好为80%(重量)。当在除了长毛绒部分以外的特殊毛绒部分中丙烯酸类纤维(A)的含量基于全部毛绒部分重量至少为3%时,所获得的毛绒织物具有基本等同于先前技术的可收缩纤维的毛绒织物的高低段差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含量大于90%(重量),则会使除了长毛绒部分外的毛绒部分的视觉效果将支配于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这就使高低段差效果不清晰并且不能给予满意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这也明显减少了粗毛部分并且损害了粗毛与茸毛之间的平衡,因此会使所最终获得的毛绒织物易于磨损并且降低了毛绒织物的商业价值。
本发明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包括有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是被包含在中毛绒部分和/或短毛绒部分中,其为全部毛绒部分重量的20~80%,或更好为20~70%。当丙烯酸类纤维(A)含量少于20%(重量)时,所获得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不会有明显的高低段差效果。另一方面,当含量多于80%(重量)时,会使中毛绒部分和/或短毛绒部分的视觉效果将支配于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这就使长毛绒部分的高低段差效果不清晰并且不能给予满意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本发明的另一较好的实施方案是一种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是被包含在中毛绒部分中,其为全部毛绒部分重量的20~50%,或更好为20~40%。当在中毛绒部分中的丙烯酸类纤维(A)含量少于20%(重量)时,则在所获得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上中毛绒部分有不良的可见性。所获得的毛绒织物具有基本等同于先前技术的可收缩纤维的毛绒织物。另一方面,当在中毛绒部分中丙烯酸类纤维(A)的含量超过50%(重量)时,则在所获得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上中毛绒部分不能区别于长毛绒部分。所获得的毛绒织物具有基本等同于先前技术的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并且给予不满意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在此丙烯酸类纤维(A)的含量表示丙烯酸类纤维(A)的重量与全部毛绒部分重量的比。丙烯酸类纤维(A)和其它丙烯酸类纤维的混合物可应用于中毛绒部分或短毛绒部分。
当长毛绒部分的光亮度(LG),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LM),和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LS)满足条件为LG与LM之间的绝对差大于40,即|LM-LG|>40和LS与LM之间的绝对差大于50,即|LM-LS|>50时,包括有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的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具有明显的高低段差和显著的改善效果。在此其更好的是满足于|LM-LG|>45和|LM-LS|>55。当|LM-LG|>40的条件未被实现时,则所获得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在长毛绒部分与中毛绒部分之间有小的光亮度差并因此有不清晰的高低段差。这就不会有类似凸纹着色轧花外观。当|LM-LS|>50的条件不满足时,尽管所获得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在长毛绒部分与中毛绒部分之间有可见的高低段差,但在中毛绒部分与短毛绒部分的纤维之间有不清晰的分界线,导致其光亮度差小。这就会使所获得的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有不足的高低段差效果和不良的外观。
光亮度L是通过色差计所测定的色的尺度。虽然其它色差计可代替使用,但在本发明中,光亮度L是通过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造的色差计∑90测定的。光亮度L越接近100越表示为白色,而光亮度L越接近0表示为从灰色到黑色。另外也有称为色度“a”和“b”的色的度尺,这是用“+”和“-”号来表示。色度“a”的“+”数值越大,红色程度越大,而色度“a”的“-”数值越大,绿色程度越大。色度“b”的“+”数值越大,黄色程度越大,而色度“b”的“-”数值越大,蓝色程度越大。这些尺度L、a、b称之为亨特Lab表色系统。L值表示色的明和暗并且作为表示本发明的效果的值很适用。
在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长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与中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高低差不小于2mm,较好的是不小于3mm。中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比短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长度较好的是长至少1mm,和更好的是长至少2mm。为了在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达到所希望的高低段差效果,长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长度为9~34mm,较好的是12~28mm,更好的是15~25mm。当长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长度与中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长度的差少于2mm时,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不会有满意的表现类似凸纹着色轧花的外观而且会有类似传统的混和外观。当中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长度与短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长度之间的差少于1mm时,所获得的三高低段差的毛绒织物在中毛绒部分与短毛绒部分之间有不清晰的分界线并且基本上类似于传统的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当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少于9mm时,所获得的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也许可满足本发明的其它要件条件,但其不会有明显的高低段差,这是由于长毛绒部分有过多的短毛绒长度。反之,其平均毛绒长度大于34mm,则不能确保所获得的毛绒织物有类似凸纹着色轧花的外观。
尽管包括有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的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是所需要的,但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可以是除去中毛绒部分(中间毛)的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根据以上所述,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变得类似于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丙烯酸纤维(A)的含量,光亮度差,和高低段差都是在其较好数值范围之外。这不意味着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不理想,而仅是表示的是脱离较好范围不会给予如三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所期望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是一种仅包括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其中短毛绒部分含有的丙烯酸类纤维(A)较好的是基于全部毛绒部分重量的20~80%或更好为30~70%。当在短毛绒部分中的丙烯酸类纤维(A)含量少于20%(重量)时,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不会有明显的高低段差效果。另一方面,其含量多于80%(重量)时,则会使短毛绒部分的视觉效果支配于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外观。这就使得与长毛绒部分的高低段差效果不清晰并且不会给予满意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当长毛绒部分的光亮度(LG)和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LS)满足这样一个条件,LG与LS的绝对差大于50,即|LS-LG|>50时,二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具有本发明的明显高低段差和显著的改进效果。当|LS-LG|>50的条件不满足时,所获得的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在长毛绒部分与短毛绒部分之间有小的光亮度差并因此是一种不清晰的高低段差。这就不会产生有类似凸纹着色轧花的外观。
在这种高低段差毛绒织物中,长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毛绒长度与短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的差不小于2mm并且较好的是不小于3mm。长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为6~34mm,较好的是9~28mm,或更好的是12~25mm。当长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与短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差少于2mm时,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类似凸纹着色轧花的外观而是有类似传统混合的外观。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少于6mm,则不会可满意地观察到高低段差效果并因此不会使本发明显著的效果给予所获得的毛绒织物,即可具有的满意的高低段差。反之,其平均长度大于34mm,则不能确保所获得的毛绒织物有类似凸纹着色轧花的外观。
如上所述,为了减轻“缺乏遮盖”感,较好的是高透光率的丙烯酸类纤维(A)比其它纤维要更加粗。即使当丙烯酸类纤维(A)不具有高透光率时,其较好的是丙烯酸类纤维(A)比长毛绒部分的纤维的平均粗度要更加的粗。较粗的丙烯酸类纤维(A)在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中是显著的,以至可改善其外观并且有利的给予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令人满意的体积和良好的恢复性。
本发明的丙烯酸类纤维(A)或可收缩的丙烯酸类纤维是指一种丙烯酸共聚物的纤维。较好的实例是一种含丙烯腈35~98%(重量)、与丙烯腈可以共聚的其他的乙烯基系单体65~2%(重量)、以及可以与丙烯腈和该乙烯基单体可共聚的含有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0~10%(重量)构成的共聚物。更好的是丙烯腈的含量是35~90%(重量)。
与丙烯腈可以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的典型实例包括有以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溴二乙烯等所代表的卤化乙烯以及偏二卤化乙烯类,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所代表的不饱和羧酸类以及这些的盐类,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所代表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以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代表的不饱和羧酸酯类,以醋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所代表的乙烯基酯类,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所代表的乙烯基系酰胺类,以甲代烯丙基磺酸、和其他乙烯基吡啶、甲基乙烯基醚和甲基丙烯腈等已知的乙烯基化合物,也可以是将这些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而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作为含有磺酸基的乙烯系单体的可用实例包括苯乙烯磺酸、对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甲代烯丙基磺酸,p-甲基丙烯酰氧基苯磺酸,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磺酸,另外还有这些的金属盐类和胺盐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白色颜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的细粉末状的添加剂。具体的实例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锑、氢氧化钛。氢氧化锌、氢氧化锆、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铅、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锌、磷酸铝、磷酸钙、碳酸钙、碳酸铅、碳酸钡、和碳酸镁。
在本发明中,较好的是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添加最大颗粒尺寸为0.8μm以下的分散性的白色颜料1.2~30重量份,或更好的是2~15重量份。若白色颜料所具有的最大颗粒尺寸大于0.8μm,则会引起分散在液体混合物中的白色颜料的凝结,这种凝结会降低过滤性并且使工业领域上的稳定连续生产受损。
通过添加最大颗粒尺寸超过0.8μm的白色颜料而获得的丙烯酸类纤维具有低的遮盖效果。因此不能在视觉上强调在所获得的毛绒织物上的特殊显色。
若白色颜料的含量少于1.2重量份,则单纤维的透明度变大。所获得的毛绒织物在单纤维之间给出不清晰的分界线,这是由于光亮度小的色差和“缺乏遮盖”的缘故并且有不能强调外观特性。另一方面,若白色颜料含量大于30重量份,则不仅对得到的纤维的机械特性有不利的影响,而且使生产性受损。
作为这里使用的白色颜料较好使用的实例是具有高折射率和高遮盖性的二氧化钛。
本发明将通过一些实例进行详细描述,而本发明不受这些实例任何意义上的限止。在实例的说明之前、对于测定和分析条件以及平价方法做如下解释说明。
(A)透光率测定
使用奥林巴斯公司制造的金属系统显微镜,对光亮度一定的各种单纤维的透光率,按样品5个和2个不同位置,合计10个位置进行测定评价。物镜的倍率是50倍(N.A.=0.70,β=89°),测定区域在φ20μm内进行。光源使用透过-明亮区-卤素灯。分光器使用由Otsuka电子公司制造的多通道分光光度测定仪MCPD-113,在400~700nm的可视光范围内进行测定,此时分解能力是2.4nm。以累计时间到20000sec并且累计次数为4次。测定的平均值用于观察到的数值。
作为例子在图1~4中,示出了采用各种断面形状的优选的入射光A的位置。
(B)最大表面反射率测定
对于进行表面光泽的评价,使用由Murakami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的自动测角光度计GP-200在固定的光亮度下对各样品测定最大表面反射率。参考JIS-K7105,测定程序设定纤维5,其具有长度5mm、总纤度3万分特的一样品,以夹住的方式沿着样品台6上的样品长度方向Y并使光以60度的入射角进入纤维5。在光圈4.5mm、受光角度0~90度、受光旋转角速度180度/分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反射光B。标准光源使用12V,60W的卤素灯。用于光电倍增器的电压是设定在-593V。
作为示例,在图5中示出了试样和光的入射光A和反射光B的方向。
(C)在纤维横截面上纵轴宽度的测定
各所获得的纤维束被包装于一个2.2~2.6mm的硅树脂制的管芯中并且垂直于纤维的轴的方向切割。切割表面要经受真空沉积处理并且用一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拍照,有近似50个纤维截面。然后随机地取出30个截面,并对各取出的纤维截面的纵轴的宽度进行测量,并且30个纵轴的宽度平均值被测定为纤维截面上的纵轴的宽度。
(D)光亮度(L值)的测定
从毛绒织物的各构成部分中抽取一些固定重量的毛绒织物作为样品,并且各称重的样品放在直径30mm的试样台上,使用具有以JIS Z 8720所记载的标准光源C为标准光源的色差计型号为∑90(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造)测定各样品的光亮度。调整到棉密度为0.16g/cm3的装载样品棉花的样品单元是被用于L值的测定。
(E)粒度分布测定
使用Shimadzu公司所制造的透过型离心沉淀颗粒分析仪SA-CP4L测定白色颜料的颗粒分布。将由Dai-ichi Kogyo Seiyaku公司制造的Discol 206(一般名:聚环氧烷聚胺)溶解到丙酮中而制备的溶液,调整到具有0.814g/cm3的特殊的比重和0.798mpa的粘度,并且将其填充到所规定的单元内。将10mg以1.5%(重量)的浓度分散在丙酮中的颜料滴加到溶液中进行测定。另外在Discol206的丙酮溶液中添加颜料的分散液是为了增加分散液的粘度并从而降低沉淀速度。
(F)高毛绒织物的制作
对于所获得的纤维要进行施加油剂溶液、机械卷曲及切断等必要的加工和处理。具有不同干热收缩率的纤维被用于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原材料。尽管卷曲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机械卷曲,例如,可以是通过齿轮卷曲方法或填箱式方法等已知的方法得到卷曲。机械卷曲较好的是给定4~15%卷曲率,或更好是5~10%,卷曲数是6~15卷/英寸,或较好是8~13卷/英寸,而这些数值不被限定。上述卷曲率是根据JIS-L1074中所代表的测定方法测得的。
所获得的纤维被切断并在毛条编织机上编织长毛绒织物。各编织成的毛绒织物在120℃下进行预上光处理和预褶皱处理。在毛绒长度调整之后,毛绒织物的背面涂覆丙烯酸脂粘合剂。由于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干热收缩率,因此要采用热涂覆以引起毛绒织物上的高低段差。被涂覆的毛绒织物随后进行155℃的上光处理和在155℃下刷毛处理,接着在135℃、120℃和90℃下进行上光和打褶组合处理(各加工两次)。竖毛层的表面上的卷曲,被除去所获得的竖毛的织物具有固定的毛绒长度和高低段差。
(G)外观特性感官评价
这样所得到的各毛绒织物,关于具有强调明显高低段差的类似动物状外观进行视觉和感官评价。根据下面4个等级进行感官上的评价:
◎(极好):具有显著清晰的高低段差和非常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好):具有清晰的高低段差和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一般):具有相对的不清晰的高低段差和不良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不良):具有相对的不清晰的高低段差和极不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H)平均毛绒长度测定
在各毛绒织物中的毛绒部分的纤维被调整和垂直竖立。通过使用一种游标卡尺在10个不同位置上测定毛绒部分中纤维根部到顶部之间的长度(不是距织物的后面的长度)。所测定的数值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毛绒长度。
(I)毛绒中高低段差的测定
各毛绒的高低段差是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差。其根据上述方法被测定,并且通过下述公式算出:
高低段差(mm)=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mm)-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mm)
制作实施例1和2
一种纺丝原液是这样制备的,将含49%(重量)的丙烯腈、50%(重量)的氯乙烯和1%(重量)的苯乙烯磺酸钠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溶解于丙酮中,并且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100重量份,加入2.3重量份的氧化钛,其具有最大颗粒0.8μm和极好的分散性,(由Sakai化学工业公司制造A-160)。纺丝液通过一种具有孔径0.06×0.8mm和孔数3900的喷丝板(制作实施例1)或通过具有孔径0.04×0.65mm和孔数7133的喷丝板(制作实施例2)。通过各喷丝板的纺丝液被湿纺进入到一个填充有丙酮浓度为30%的水溶液的凝固浴槽内,随后通过两个水溶液的浴槽,其分别填充有丙酮浓度35和25%给予2.0倍牵伸,其后经过一个90℃的水洗浴槽进行一次与上面的牵伸一起总共为3.0倍的牵伸。然后给所得纤维施加油剂之后,在125℃的环境下干燥所得到的纤维并且进一步在125℃下进行最终牵伸6.0倍的牵伸。获得具有单纤维细度为17dtex的可收缩纤维(生产实施例1)和具有单纤维细度为7.8dtex的可收缩纤维(生产实施例2)。在生产实施例1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4.2的扁平率。在生产实施例2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2.2的扁平率。
生产实施例3
具有聚合物浓度25%的纺丝原液是这样制备的,将含93%(重量)的丙烯腈和7%(重量)的醋酸乙烯酯构成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此后表示为DMAc)中,并且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共聚物100重量份,加入5重量份的氧化钛,其具有最大颗粒0.8μm和极好的分散性。将该纺丝原液通过具有孔径0.06×0.8mm和孔数3900的喷丝板,其纺丝原液被湿纺进入到一个填充有DMAc浓度为60%的水溶液的凝固浴槽内,并在沸水中一边洗净溶剂一边实施2.0倍的牵伸。在施加油剂之后,所获得的长丝用130℃的热辊进行干燥并且随后在70℃的热水中进一步将该干燥丝进行2.0倍的牵伸。获得具有单纤维细度为17dtex的可收缩纤维。在生产实施例3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的截面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4.3的扁平率。
生产实施例4
相对于生产实施例3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100重量份,加入1重量份的氧化钛,其具有最大颗粒0.8μm和极好的分散性,从而制备一种纺丝原液。与生产实施例3方式相同,纺丝液被湿纺。获得具有单纤维细度为17dtex的可收缩纤维。在生产实施例4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的截面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4.3的扁平率。
生产实施例5和6
相对于生产实施例1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100重量份,不加入氧化钛(生产实施例5)和加入0.3重量份的氧化钛,其具有最大颗粒0.8μm和极好的分散性(制造例6),从而制备两种纺丝原液。与生产实施例1方式相同,每一纺丝原液被湿纺。分别获得具有单纤维细度为17dtex的可收缩纤维。在生产实施例5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的截面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3.5的扁平率。在生产实施例6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的截面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4.0的扁平率。
生产实施例7
相对于生产实施例1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100重量份,不加入氧化钛而制备一种纺丝原液。与生产实施例2方式相同,纺丝原液被湿纺。获得短纤维细度为7.8dtex的可收缩纤维。在生产实施例7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的截面具有扁平截面形状和12.2的扁平率。表1示出了所得到的纤维特性值。
表1
聚合物组成 | 溶剂 | 白色颜料加量(重量份) | 细度(dtex) | 纵轴宽度(μm) | |
生产实施例1 | AN/VCL | 丙酮 | 2.3 | 17 | 189 |
生产实施例2 | AN/VCL | 丙酮 | 2.3 | 7.8 | 100 |
生产实施例3 | AN/VCL | DMAc | 5.0 | 17 | 190 |
生产实施例4 | AN/VCL | DMAc | 1.0 | 17 | 192 |
生产实施例5 | AN/VCL | 丙酮 | 0 | 17 | 182 |
生产实施例6 | AN/VCL | 丙酮 | 0.3 | 17 | 185 |
生产实施例7 | AN/VCL | 丙酮 | 0 | 7.8 | 101 |
(注)表中聚合物组成的AN、VCL和VAc分别表示丙烯腈、氯乙烯、醋酸乙烯酯。
表1(续)
收缩率(%) | 透光率(%) | 最大表面反射率(%) | L值 | 白色颜料最大颗粒直径(μm) | |
生产实施例1 | 27 | 49.5 | 74.5 | 93.8 | 不大于0.8 |
生产实施例2 | 23 | 53.5 | 65.0 | 95.4 | 不大于0.8 |
生产实施例3 | 29 | 42.0 | 72.0 | 94.8 | 不大于0.8 |
生产实施例4 | 26 | 69.5 | 39.5 | 93.9 | 不大于0.8 |
生产实施例5 | 25 | 95.0 | 90.0 | 85.1 | - |
生产实施例6 | 24 | 70.2 | 42.0 | 92.2 | 不大于0.8 |
生产实施例7 | 24 | 95.5 | 88.0 | 87.0 | - |
表2
纤维和比率 | 毛绒结构 | 丙烯酸类纤维(A)对全部毛绒之比(重量%) | 平均毛绒长度(mm) | |||
长毛绒部分(重量份) | 中毛绒部分(重量份) | 短毛绒部分(重量份) | ||||
实施例1 | RLM(30) | 生产实施例1(40) | AHD(30) | 3-Tone | 40 | 20 |
实施例2 | RLM(30) | 生产实施例3(40) | AHD(30) | 3-Tone | 40 | 20 |
实施例3 | RLM(30) | 生产实施例4(40) | AHD(30) | 3-Tone | 40 | 20 |
实施例4 | RCL:Dyed(20) | - | 生产实施例2(80) | 2-Tone | 80 | 15 |
比较实施例1 | RLM(30) | 生产实施例5(40) | AHD(30) | 3-Tone | 0 | 20 |
比较实施例2 | RLM(30) | 生产实施例6(40) | AHD(30) | 3-Tone | 0 | 20 |
比较实施例3 | RCL:Dyed(20) | - | AHP(80) | 2-Tone | 0 | 15 |
比较实施例4 | RCL:Dyed(20) | - | V85(80) | 2-Tone | 0 | 15 |
比较实施例5 | AH(60) | - | 生产实施例7(40) | 2-Tone | 0 | 15 |
表2(续)
长毛绒部分与中毛绒部分之间或长毛绒部分与短毛绒部分之间的平均毛绒长度差(高低段差I)(mm) | 中毛绒部分与短毛绒部分之间的平均毛绒长度差(高低段差II)(mm) | LM-LG与LM-LS或LS-LG | 绒毛织物外观特性 | |
实施例1 | 5.0 | 3.0 | 93.8-29.6=64.293.8-14.2=79.6 | ◎ |
实施例2 | 5.0 | 3.0 | 94.8-29.6=65.294.8-14.2=80.6 | ◎ |
实施例3 | 5.0 | 3.0 | 93.9-29.6=64.393.9-14.2=79.7 | ◎ |
实施例4 | 3.0 | - | 95.4-34.6=60.8 | ○ |
比较实施例1 | 5.0 | 3.0 | 85.1-29.6=55.585.1-14.2=70.9 | × |
比较实施例2 | 5.0 | 3.0 | 92.2-29.6=62.692.2-14.2=78.0 | △ |
比较实施例3 | 5.0 | - | 92.7-34.6=58.1 | × |
比较实施例4 | 5.0 | - | 90.8-34.6=56.2 | × |
比较实施例5 | 3.0 | - | 87.0-17.1=69.9 | × |
实施例1至3
在生产实施例1、生产实施例3,和生产实施例4中所获得的纤维被卷曲并切成44mm。将在生产实施例1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40重量份、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LM(BR517)(由Kaneka公司制造,12dtex,44mm)30重量份、和其他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由Kaneka公司制造,4.4dtex,32mm)30份重量混合获得的毛绒织物(实施例1);将在生产实施例3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40份重量、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LM(BR517)(由Kaneka公司制造,12dtex,44mm)30份重量、和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由Kaneka公司制造,4.4dtex,32mm)30份重量混合获得的毛绒织物(实施例2);和将在生产实施例4中获得的可收缩纤维40份重量、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LM(BR517)(由Kaneka公司制造,12dtex,44mm)30份重量、和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由Kaneka公司制造,4.4dtex,32mm)30份重量混合获得的毛绒织物(实施例3)。各长毛绒部分具有平均毛绒长度20mm。根据示于表2的外观特性的感官评价的结果,实施例1至3的各毛绒织物具有显著清晰的高低段差和非常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比较实施例1和2
在生产实施例5和生产实施例6中所获得的纤维被卷曲并被切成44mm。将生产实施例4获得的可收缩纤维40份重量、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LM(BR517)(由Kaneka公司制造,12dtex,44mm)30份重量、和其他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由Kaneka公司制造,4.4dtex,32mm)30份重量混合获得的毛绒织物(比较实施例1);将生产实施例5获得的可收缩纤维40份重量、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LM(BR517)(由Kaneka公司制造,12dtex,44mm)30份重量、和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由Kaneka公司制造,4.4dtex,32mm)30份重量混合获得的毛绒织物(比较实施例2)。各长毛绒部分具有平均毛绒长度20mm。根据示于表2的外观特性的感官评价的结果,比较实施例1的毛绒织物具有相对不清晰的高低段差和极不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而比较实施例2的毛绒织物相对不清晰的高低段差和不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实施例4,和比较实施例3和4
由生产实施例2中所获得的纤维被卷曲并被切成38mm。将生产实施例2获得的可收缩纤维80份重量和市场上销售的染色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CL(由Kaneka公司制造,17dtex,51mm)20份重量混合获得毛绒织物(实施例4);将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P(由Kaneka公司制造,4.4dtex,32mm)80份重量和市场上销售的染色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CL(由Kaneka公司制造,17dtex,51mm)20份重量混合获得毛绒织物(比较实施例3);和将市场上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邦纳(注册商标)V85(由Mitsubishi Rayon公司生产,2.2dtex,3.8mm)80份重量和市场上销售的染色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RCL(由Kaneka公司制造,17dtex,51mm)20份重量混合获得毛绒织物(比较实施例4)。各长毛绒部分具有平均毛绒长度15mm。根据示于表2中的外观特性的感官评价的结果,实施例4的毛绒织物具有明显的高低段差和良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而比较实施例3和4的各毛绒织物相对不清晰的高低段差和极不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用于实施例4和对比实施例3和4中的市场上销售的染色的丙烯类纤维RCL是根据下列生产方式获得的。作为染色材料的美色纶金黄GL200%的0.285%、美色纶红GRL200%的0.0975%、和美色纶蓝GRL300%的0.057%(所有都是由Chiba Specialty Chemicals K.K制造)和作为染色溶液的Ultra MT#100的0.5g/l混合而制备一种染色液。丙烯酸类纤维RCL被浸在染色溶液中,随着温度从室温以3℃/分钟的速率上升并且在98℃保持60分钟。在染色完成之后,染色液被冷却下来。已染的纤维被取出,并被离心脱水,然后被60℃干燥。
比较实施例5
生产实施例7中获得的纤维被卷曲并被切成38mm。将生产实施例7中获得的纤维40重量份和市场销售的丙烯酸类纤维可耐可龙(Kanekalon)(注册商标)AH(740)(由Kaneka公司制造,5.6dtex,38mm)60重量份混合获得毛绒织物。长毛绒部分具有平均毛绒长度15mm。根据外观特性的感官评价的结果,比较实施例5的毛绒织物有相对不清晰的高低段差和极不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
工业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其中毛绒部分的中毛绒部分和/或短毛绒部分含有丙烯酸类纤维,该纤维具有特殊的透光率、特殊的最大表面反射率和各纤维的增强的可视性。与先前技术的毛绒织物相比,所获得的毛绒织物给出了明显的高低段差和良好的类似动物毛状的外观。丙烯酸类纤维的横截面上纵轴的宽度设定在所希望的范围内或应用的丙烯酸类纤维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并且比其他纤维更粗使得有更加理想清晰的高低段差以及生产的织物具有令人满意的体积和良好的恢复性,例如高质量的毛绒和围巾。本发明的技术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包括有布、玩具(填充料玩具),和内室商品等产品领域。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毛绒织物,其包括至少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以形成高低段差,所述的毛绒织物具有不同于长毛绒部分的特殊毛绒部分,其包括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3%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宽度方向上具有15~70%的范围的透光率和在纤维长度方向上以60度入射角的光的最大表面反射率为30~8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横截面纵轴上宽是50~300μm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扁平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干热收缩率1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包括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其中中毛绒部分和/或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80%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50%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满足LM-LG>40和LM-LS>50的关系式,其中LG,LM,和LS分别表示长毛绒部分的光亮度,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和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差是2mm以上,而且,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比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长1mm以上,并且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9~34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12~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该毛绒织物仅包括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其中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80%重量范围的丙烯酸类纤维(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毛绒织物,该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满足LS-LG>50的关系式,其中LG和LS分别表示长毛绒部分的光亮度和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该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其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的差不小于2mm,并且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6~34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12~2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比长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细度更大的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含有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100重量份,最大颗粒直径不大于0.8μm的白色颜料1.2~30重量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所述的白色颜料是二氧化钛。
Claims (16)
1.一种毛绒织物,其包括至少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以形成高低段差,所述的毛绒织物具有不同于长毛绒部分的特殊毛绒部分,其包括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3%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宽度方向上具有15~70%的范围的透光率和在纤维长度方向上以60度入射角的光的最大表面反射率为30~8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在纤维横截面纵轴上宽是50~300μm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扁平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干热收缩率1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断面形状包括长毛绒部分、中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其中中毛绒部分和/或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80横截面的丙烯酸类纤维(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50%重量的丙烯酸类纤维(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满足|LM-LG|>40和|LM-LS|>50的关系式,其中LG,LM,和LS分别表示长毛绒部分的光亮度,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和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上述高低段差毛绒织物的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之间的差是2mm以上,而且,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比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长1mm以上,并且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9~34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12~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该毛绒织物仅包括长毛绒部分和短毛绒部分,其中短毛绒部分含有基于全部毛绒部分的至少20~80%重量范围的丙烯酸类纤维(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毛绒织物,该高低段差毛绒织物满足|LS-LG|>50的关系式,其中LG和LS分别表示长毛绒部分的光亮度和短毛绒部分的光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该高低段差毛绒织物,其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与短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的差不小于2mm,并且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6~34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长毛绒部分的平均毛绒长度为12~2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具有比长毛绒部分的纤维平均细度更大的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丙烯酸类纤维(A)含有相对于丙烯酸类共聚物100重量份,最大颗粒直径不大于0.8μm的白色颜料1.2~30重量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毛绒织物,其中所述的白色颜料是二氧化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5079/2001 | 2001-07-05 | ||
JP2001205079 | 2001-07-05 | ||
PCT/JP2002/006778 WO2003004745A1 (fr) | 2001-07-05 | 2002-07-04 | Etoffe a poils du type poils d'anima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3519A true CN1543519A (zh) | 2004-11-03 |
CN1543519B CN1543519B (zh) | 2010-05-12 |
Family
ID=1904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162412A Expired - Lifetime CN1543519B (zh) | 2001-07-05 | 2002-07-04 | 具有类似动物毛状外观的毛绒织物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040185222A1 (zh) |
EP (1) | EP1413658A4 (zh) |
JP (1) | JP4443218B2 (zh) |
KR (1) | KR100549657B1 (zh) |
CN (1) | CN1543519B (zh) |
WO (1) | WO2003004745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75879A (zh) * | 2017-08-11 | 2017-12-15 | 江南大学 | 一种提花人造高低毛皮的生产制备方法 |
CN108138398A (zh) * | 2015-10-30 | 2018-06-08 | 株式会社钟化 | 绒头布帛 |
CN112127036A (zh) * | 2020-09-24 | 2020-12-25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欧貂面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12701B1 (en) * | 2000-07-28 | 2008-09-17 | Kaneka Corporation | Step pile fabric |
CN1543519B (zh) * | 2001-07-05 | 2010-05-12 |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类似动物毛状外观的毛绒织物 |
WO2004009891A1 (ja) * | 2002-07-19 | 2004-01-29 | Kaneka Corporation | パイル布帛 |
EP1698721A4 (en) * | 2003-12-26 | 2007-11-21 | Kaneka Corp | WOVEN FABRIC OF THE CARP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US20070298210A1 (en) * | 2004-11-12 | 2007-12-27 | Kohei Kawamura | Pile Fabric With Height Differen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A3077201A1 (en) * | 2017-09-28 | 2019-04-04 | Precision Fermentation, Inc. |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yeast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 fermentation systems |
CA3209269A1 (en) | 2021-02-24 | 2022-09-01 | Eric Wittle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2716A (en) * | 1879-12-16 | Improvement in separable buttons | ||
US302554A (en) * | 1884-07-29 | Armature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r motors | ||
US260289A (en) * | 1882-06-27 | Toy fire-arm | ||
US140464A (en) * | 1873-07-01 | Improvement in machines for cutting sugar into blocks | ||
US74151A (en) * | 1868-02-04 | Improved eye-medicine | ||
US137103A (en) * | 1873-03-25 | Improvement in whiffletree attachments for vehicles | ||
US3746672A (en) * | 1971-03-30 | 1973-07-17 | Celanese Corp | Method of delustering acrylic fibers |
US4351879A (en) * | 1979-06-18 | 1982-09-28 | Kanebo, Ltd. | Porous acrylic synthetic fibers comprising cellulose acetate in an acrylic matrix |
WO1982002410A1 (fr) * | 1981-01-15 | 1982-07-22 | Matsui Masao | Tissu bouclett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US4459128A (en) * | 1982-02-08 | 1984-07-10 | Kanebo, Ltd. | Pile articles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pile articles |
US4427414A (en) * | 1982-04-12 | 1984-01-24 | Badische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king colored short pile fabrics |
EP0219875A3 (en) * | 1985-10-24 | 1988-09-21 | Kanegafuch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ile compositions having expanded fibers |
EP0219760B1 (en) * | 1985-10-25 | 1991-02-27 | Toray Industries, Inc. | Artificial fur |
US6066687A (en) * | 1994-06-24 | 2000-05-23 | Solutia Inc. | Acrylic fiber with high optical brightness |
JP3525510B2 (ja) * | 1994-09-05 | 2004-05-10 |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 立毛布帛 |
JPH08260289A (ja) * | 1995-01-25 | 1996-10-08 |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 パイル製品及びパイル組成物 |
JPH09302554A (ja) * | 1996-05-16 | 1997-11-25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パイル布帛 |
JPH10140464A (ja) * | 1996-09-13 | 1998-05-26 |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 意匠性に優れた立毛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
JPH10137103A (ja) * | 1996-09-13 | 1998-05-26 | Maekawa Shikimono:Kk | 意匠性に優れたカーペットの製造方法 |
JP3767995B2 (ja) * | 1998-02-05 | 2006-04-19 |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 超光沢扁平アクリル系繊維及びその繊維製品 |
CN1268794C (zh) * | 1999-06-25 | 2006-08-09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一种丙烯腈系纤维及其制造工艺 |
DE60032945D1 (de) * | 1999-10-13 | 2007-02-22 | Kaneka Corp | Verwendung einer porösen acrylfaser, daraus hergestelltes geweb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
EP1312701B1 (en) * | 2000-07-28 | 2008-09-17 | Kaneka Corporation | Step pile fabric |
CN1543519B (zh) * | 2001-07-05 | 2010-05-12 |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类似动物毛状外观的毛绒织物 |
WO2004009891A1 (ja) * | 2002-07-19 | 2004-01-29 | Kaneka Corporation | パイル布帛 |
US7138178B2 (en) * | 2002-07-31 | 2006-11-21 | Kaneka Corporation | Fiber for artificial hai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EP1698721A4 (en) * | 2003-12-26 | 2007-11-21 | Kaneka Corp | WOVEN FABRIC OF THE CARP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JP4603486B2 (ja) * | 2003-12-26 | 2010-12-22 | 株式会社カネカ | アクリル系収縮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0415961C (zh) * | 2003-12-26 | 2008-09-03 | 株式会社钟化 | 丙烯酸类收缩纤维 |
US20070298210A1 (en) * | 2004-11-12 | 2007-12-27 | Kohei Kawamura | Pile Fabric With Height Differen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2002
- 2002-07-04 CN CN028162412A patent/CN15435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7-04 EP EP02743825A patent/EP141365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07-04 WO PCT/JP2002/006778 patent/WO20030047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07-04 JP JP2003510497A patent/JP444321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7-04 KR KR1020037016989A patent/KR10054965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7-04 US US10/481,694 patent/US2004018522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
- 2007-10-04 US US11/906,893 patent/US2008009004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38398A (zh) * | 2015-10-30 | 2018-06-08 | 株式会社钟化 | 绒头布帛 |
CN107475879A (zh) * | 2017-08-11 | 2017-12-15 | 江南大学 | 一种提花人造高低毛皮的生产制备方法 |
CN112127036A (zh) * | 2020-09-24 | 2020-12-25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欧貂面料 |
CN112127036B (zh) * | 2020-09-24 | 2021-11-26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欧貂面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3519B (zh) | 2010-05-12 |
EP1413658A1 (en) | 2004-04-28 |
WO2003004745A1 (fr) | 2003-01-16 |
US20040185222A1 (en) | 2004-09-23 |
KR100549657B1 (ko) | 2006-02-08 |
JPWO2003004745A1 (ja) | 2004-10-28 |
KR20040012984A (ko) | 2004-02-11 |
US20080090047A1 (en) | 2008-04-17 |
EP1413658A4 (en) | 2004-10-13 |
JP4443218B2 (ja) | 2010-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118672A1 (en) | Acrylic fiber having excellent appearance properties and pile fabric | |
US20080090047A1 (en) | Pile fabric having animal hair-like appearance | |
CN1248788C (zh) | 产生颜色的着色结构 | |
CN1074473C (zh) | 产生色彩的微小组织及制造它的熔融纺丝装置和方法 | |
CN1211510C (zh) | 多孔质丙烯酸类纤维及其制成的布帛、以及其制造方法 | |
TWI580831B (zh) | 隔熱性及顯色性優良的聚酯系複合纖維 | |
CN1646737A (zh) | 具有柔软手感和低光泽及高质地的地毯长纱 | |
CN1457376A (zh) | 具有复合晶体结构的纤维素材料 | |
CN1231353A (zh) | 自定形纱 | |
KR20160085792A (ko) | 인공 모발용 필라멘트 및 인공 모발 제품 | |
CN1489646A (zh) | 人造毛发及其制造方法 | |
JP6845059B2 (ja) | 蛍光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 |
CN105408436B (zh) | 车辆内板部涂膜 | |
JP2010229587A (ja) | 着色炭素繊維 | |
DE69316700T2 (de) | Faser mit verjüngtem Ende und daraus hergestellte Florware | |
JP6882942B2 (ja) |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及び繊維集合体 | |
CN101057014A (zh) | 段差绒毛织物的制造方法 | |
CN1756863A (zh) | 具有优异色强度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及其仿麂皮织物 | |
CN101147699A (zh) | 牙齿比色仪及其测量方法 | |
JP6743266B1 (ja) | 黒色合成繊維糸 | |
JP2014177716A (ja) | 遮熱性及び防透性に優れた芯鞘型異形断面複合繊維 | |
TW201018758A (en) | Original coloring/dyeing sheath-and-core-type composite fiber with Full Dull color and textiles thereof | |
CN1062013A (zh) | 一种皮革着色及制版方法 | |
CN1352709A (zh) | 长毛绒布帛及用其制造的布制玩具 | |
CN1270022C (zh) | 刷花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