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0268A - 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 Google Patents

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0268A
CN1530268A CNA2004100076933A CN200410007693A CN1530268A CN 1530268 A CN1530268 A CN 1530268A CN A2004100076933 A CNA2004100076933 A CN A2004100076933A CN 200410007693 A CN200410007693 A CN 200410007693A CN 1530268 A CN1530268 A CN 1530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wl
cam
constrictor
face cam
sto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76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1869C (zh
Inventor
罗伯特・弗莱施曼
罗伯特·弗莱施曼
本茨
约亨·本茨
・朔勒
奥斯卡·朔勒
・格拉塞尔
托马斯·格拉塞尔
・兰布雷希特
斯特凡·兰布雷希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TIAN-PETRI (U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TIAN-PETRI (U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TIAN-PETRI (U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TIAN-PETRI (U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0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0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8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8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15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with additional means allowing a permanent locking of the retractor during the wearing of the bel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个座椅安全带的收缩器包括一个安全带卷筒、一个连接到所述安全带卷筒上的偏心盘、一个被所述偏心盘驱动的凸轮盘和一个阻挡爪。阻挡爪在阻挡位置阻挡一个棘齿轮,并且在一个松开位置不对棘齿轮施加影响。阻挡爪可以由凸轮盘从松开位置转换到阻挡位置和相反地被从阻挡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为了安全带收缩器不受容许极限的限制,给凸轮盘提供一个用于接合阻挡爪的阻挡位置的啮合凸轮和一个用于接合阻挡爪的松开位置的分离凸轮。

Description

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背景技术
例如,如果一个小孩被用安全带扣在汽车座位上,就会存在一种风险,即在行驶过程中小孩嬉戏地将安全带拉出安全带收缩器,从而伸开安全带的整个可用长度;这可能对安全带的安全防护作用有一种不利的影响或甚至使其完全无效。
甚至成年人有时也可能在行驶过程中将安全带拉出得远远超过为了保证要求的安全性所允许的程度,例如为了在行驶时增加舒适感。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专利5518197披露了一种用于一个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收缩器,该装置允许一个自动锁定收缩器(“ALR”)模式。ALR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操作安全带收缩器的方式,其中,在要被固定的汽车乘客系上安全带之后,安全带被防止拉出。为了这个目的,已知的安全带收缩器有一个偏心盘,偏心盘以一种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安全带收缩器的安全带卷轴上并直接驱动一个凸轮盘。该凸轮盘和偏心盘形成一个被设计成减速传动装置的摆动传动装置。
此外,已知的安全带收缩器有一个阻挡爪,它在一个阻挡位置中(即处于起作用状态)在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拉出旋转方向上阻挡一个棘齿轮(它与安全带收缩器的安全带卷轴同时旋转),并且在一个松开位置(即在松开状态),由于它脱离了棘齿轮而不对棘齿轮施加影响。
关于已知的安全带收缩器,凸轮盘被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即它能将阻挡爪从松开位置转换到阻挡位置和相反地从阻挡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如果阻挡爪位于它的阻挡位置,那么已知的安全带收缩器以ALR模式操作,也就是说因为阻挡爪处于与棘齿轮的啮合状态,所以阻挡了安全带在拉出方向上拉出。相反地,如果阻挡爪处于它的松开位置,那么阻挡爪和棘齿轮被分离,然后安全带收缩器能以通常的方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座椅安全带收缩器的通常操作被认为意味着,即使在已经被系上之后,只要拉出动作发生得相对缓慢,座椅安全带仍可以被拉出;操作的通常方式也称作紧急锁定收缩器(“ELR”)模式。
就已知的安全带收缩器来说,为了令人满意的工作,需要安全带的整个长度与减速传动装置的减速比相对精确地匹配;这是因为只有在座椅安全带的长度相对精确地与传动比或减速比匹配时,才能确保在阻挡爪被凸轮盘松开之后,阻挡爪不会被无意地恢复作用。因而就已知的安全带收缩器来说,转换点被减速传动装置的减速比固定地预先确定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全带收缩器,它允许一种可靠的ALR模式,特别是不受容许极限的限制。
给凸轮盘提供一个用于接合阻挡爪的阻挡位置的啮合凸轮和一个用于接合阻挡爪的松开位置的被从凸轮盘单独布置的分离凸轮。
本安全带收缩器一个实质的优点在于,由于两个转换凸轮的存在,即一个啮合凸轮和一个分离凸轮,座椅安全带的长度能独立于、或至少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减速传动装置的减速比而被选择。这是因为具有一个用于接合阻挡位置的单独的阻挡凸轮或啮合凸轮和一个用于分离阻挡物的单独的分离凸轮。
本安全带收缩器进一步的实质的优点在于,它能容易地用于具有不同转换点的不同汽车来松开转换爪而不需适应减速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其中转换点由汽车制造商预先确定。这是因为,由于两个转换凸轮的存在,通过对转换凸轮进行合适的空间布置,转换点(取决于预先确定的汽车技术标准)能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减速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而被设置。
本安全带收缩器另外的实质的优点在于它的简单和因而节省成本的构造。这是因为凸轮盘被偏心盘直接驱动,在凸轮盘和偏心盘之间不用提供更多的或另外的控制盘,从而减少材料和安装成本。
如果阻挡爪具有一个专门配合啮合凸轮的啮合杆以及如果阻挡爪另外具有一个专门与凸轮盘的分离凸轮配合的分离杆,就能实现本安全带收缩器的特别可靠的功能。在这种安全带收缩器的有利结构中,非常可靠地确保了不可能发生阻挡爪的无意转换,由于后者仅能被凸轮盘各自指定的转换凸轮和各自适当的转换杆转换。
如果阻挡爪绕旋转轴旋转地安装,那么阻挡爪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从松开位置转换到阻挡位置和从阻挡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旋转轴可以布置在安全带收缩器的一个壳体上。
为了锁定阻挡爪的位置(即为了将它锁定在阻挡位置或将它锁定在松开位置),可以提供一个弹簧,用它固定阻挡爪的特定位置。例如,用来固定阻挡爪位置的弹簧可以是一个金属弹簧,也可以用一个塑料弹簧来取代金属弹簧,塑料弹簧可以通过一种已经被注模在例如安全带壳体上的塑料部件形成。
如果弹簧有两个邻近的凹口,其中一个将阻挡爪的锁止耳保持或固定在阻挡位置上,而其中另一个将阻挡爪的锁止耳保持或固定在松开位置上,则阻挡爪的阻挡位置和松开位置能用一种特别简单和因而有利的方式固定。
此外,弹簧也可以有利地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即当阻挡爪从阻挡位置转换到松开位置或相反地从松开位置转换到阻挡位置时,弹簧必须克服一个死点位置。
如果啮合杆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尺寸和布置,即它不能被分离凸轮接触或偏移,以及如果分离杆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尺寸和布置,即它不能被啮合凸轮接触或偏移,就能以一种特别简单和因而有利的方式确保啮合杆专门配合啮合凸轮且分离杆专门配合分离凸轮。
如果两个转换凸轮中的一个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大于两个转换凸轮中的另一个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那么啮合杆、分离杆、啮合凸轮和分离凸轮的这种尺寸和布置能以一种特别简单和因而有利的方式保证。
另外,与凸轮盘的其余部分相比,分离凸轮和啮合凸轮可以被提高。两个转换凸轮中的一个的高度可以大于(关于凸轮盘)两个转换凸轮中的另一个的高度。换句话说,一个转换凸轮可以比另一个转换凸轮提高得更多。此外,提高的转换凸轮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可以小于提高较少的转换凸轮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
此外,如果凸轮盘有一个外部齿状边缘,它的齿被固定在壳体上的内部齿环围绕,则被认为是有利的。与内部齿环相比,外部齿状边缘直径更大并且具有互补的齿。在所有情况下凸轮盘与内部齿环都在一个有限的周向区域上啮合。外部齿状边缘的齿彼此直径上对置地具有这样一个径向距离,即当安全带卷筒旋转时,凸轮盘沿着内部齿环滚动。
内部齿环可以比凸轮盘有更多的齿,以便产生由偏心盘、凸轮盘和固定于壳体上的内部齿环所形成的摆动传动装置的减速。凸轮盘最好有Z1=26个齿,内部齿环(它被固定在壳体上)有Z2=27个齿。从而,传动装置的传动比I结果是:
I = Z 1 Z 2 - Z 1 = 26 27 - 26 = 26
给定这种尺寸的传动装置,安全带收缩器或偏心盘的安全带卷筒旋转过360度会导致凸轮盘旋转过:
将会了解,前面的一般说明和后面的详细说明仅仅是示范性的和解释性的,而不是对于所要求的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的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所示的随附示范实施例中将是明显的,下面简要地对附图进行描述。
图1是一个安全带收缩器示范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图2至10表示图1中所示类型的安全带收缩器阻挡爪的转换的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图5A和8A表示阻挡爪转换的细节说明;和
图11A、11B、12A、12B、13A、13B、14A和14B表示图1所示类型的安全带收缩器凸轮盘和阻挡爪的转换凸轮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零件。
在图1中能看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安全带收缩器10的示范实施例。安全带收缩器10有一个壳体20,其中形成一个内部齿环30。内部齿环30的齿的数量是Z2=27。
一个具有一个齿状边缘的凸轮盘40布置在内部齿环30中。凸轮盘40的齿数是Z1=26。
凸轮盘40被一个偏心盘50直接驱动,偏心盘50绕一个安全带卷轴(在图1中未示出)的旋转轴60旋转,特定地与安全带卷筒以一种旋转固定的方式连在一起。内部齿环30关于安全带卷筒的旋转轴60同心布置,从而关于安全带卷筒同心。
凸轮盘40的直径和内部齿环30的直径以这样一种方式选择,即在所有情况下,凸轮盘40都在一个有限的周向区域上与内部齿环30啮合,并且凸轮盘40的齿和内部齿环30的齿彼此直径上对置地处于这样一个径向距离,即当偏心盘50绕旋转轴60旋转时,凸轮盘40沿着内部齿环30滚动。
偏心盘50、凸轮盘40和内部齿环30形成一个摆动传动装置。摆动传动装置的减速比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得出:
I = Z 1 Z 2 - Z 1 = 26 27 - 26 = 26
另外,在图1中能看到一个具有锁止臂110的阻挡爪100。取决于阻挡爪100的位置,锁止臂110与一个棘齿轮(图1中未示出)啮合,该棘齿轮与安全带收缩器10的安全带卷筒同时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棘齿轮的同步旋转能通过将安全带卷筒和棘齿轮以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阻挡爪在阻挡位置将是承载的。
作为一种选择,棘齿轮的同步旋转也可以通过弹性地连接棘齿轮和安全带卷筒而实现;在弹性连接的情况下,安全带卷筒和棘齿轮相对于彼此的旋转是可能的。在这种选择的情况下,虽然棘齿轮会被挡住(被处于阻挡位置的阻挡爪100),但安全带卷筒不会。因而,由于弹性状态,安全带卷筒将能继续旋转,从而导致在棘齿轮和安全带卷筒之间的差异角。如果这种角度误差发生,那么(通过相应的槽引导或槽转换机构)安全带收缩器的收缩器阻挡爪能被驱动,然后能以承载方式锁定安全带卷筒。因而,在这个棘齿轮同步旋转的选择结构中,阻挡爪不是承载的而仅仅是实现一个转换臂(也叫“松开臂”)的作用,通过该转换臂,安全带收缩器的收缩器阻挡爪被驱动。
另外在图1中能看到,通过一个弹簧120,阻挡爪100被保持在它的特定位置。通过凸轮盘40的转换凸轮,阻挡爪100能被转换,后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2中能看到根据图1的安全带收缩器10的细节图示,它展示了阻挡爪100与凸轮盘40的相互作用。图2表示凸轮盘40有两个转换凸轮,即一个啮合凸轮130和一个分离凸轮140。通过啮合凸轮130和分离凸轮140,阻挡爪100能被如下地转换:
如果安全带皮带被拉出安全带收缩器10,那么安全带收缩器10的安全带卷筒就沿着箭头150的方向旋转。由于偏心盘50以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安全带卷筒上,所以偏心盘50在同时相应地旋转并相应地使凸轮盘40偏移。由于凸轮盘40的这个偏移,凸轮盘40沿着内部齿环30滚动并沿着箭头160旋转,即以与偏心盘5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式旋转。由于凸轮盘40的这个旋转,啮合凸轮130朝着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移动,啮合凸轮130一碰啮合杆170,阻挡爪100就绕它的旋转轴200旋转,以使阻挡爪100的锁止臂110沿箭头方向220向下移动。
此外,在图2中能看到分离杆175,它没有被啮合凸轮130卡住。
阻挡爪100和啮合凸轮130移动的精确顺序能从图2-4中通过随时间的变化推断出来。特定地,在图4中能看到,啮合凸轮130以这样一种方式使阻挡爪100偏移,即阻挡爪100的一个锁止耳230移出弹簧120的一个第一凹口240。阻挡爪100的锁止耳230特定地位于弹簧120的第一凹口240和一个第二凹口250之间。
从图2-4中也能推断出,弹簧120的第一凹口240被用于将阻挡爪100固定在一个松开位置中的目的,在该松开位置,阻挡爪100的锁止臂110与安全带收缩器10的棘齿轮300分离。然而,转换状态(图4中所示)是不稳定的,因为(即由于弹簧120的弹簧力)锁止耳230试图弹起或将要弹入弹簧120的第一凹口240或第二凹口250中。
由于啮合杆170被啮合凸轮130偏移,所以锁止耳230将弹入弹簧120的第二凹口250中。图5中详细展示了这个锁止耳230弹入弹簧120的第二凹口250。能够看到阻挡爪100绕它的旋转轴200转过大约20度,
以致锁止臂110立即与棘齿轮300啮合。然而,另外,啮合杆170的长度和分离杆175的长度被以如此一种方式选择,即锁止耳230总是被引导超过图4中所示的死点位置,即独立于弹簧120的弹性作用。
由于锁止臂110已经被锁在适当的位置,所以锁止臂110现在防止棘齿轮300能沿着箭头方向310(安全带拉出方向)旋转。因此,仅仅棘齿轮300沿着箭头方向320(安全带收回方向)的移动是可能的。这意味着安全带收缩器10的安全带卷筒能同样地仅仅沿着旋转方向320旋转,并且安全带收缩器10的带子仅仅能被收回到安全带收缩器中并不再被拉出安全带收缩器。
因而,由于凸轮盘40总是以与偏心盘50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所以当带轴和偏心盘50同样地仅仅能沿着箭头方向320旋转时,凸轮盘40仅能沿着箭头方向310旋转。
根据图5的阻挡爪100从松开位置到阻挡位置的转换在图5A中以三维图示的方式再次被更详细地展示。
在图5和6中能看到,当凸轮盘40沿着旋转方向310旋转时,啮合凸轮130被第二次引导越过阻挡爪100。然而,肯定的是,当该啮合凸轮130被引导越过阻挡爪100时,阻挡爪100的放开(或从锁止臂110旋转离开棘齿轮300)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安全带收缩器10来说,这通过一个事实特定地实现,即啮合杆170被构造并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以致它不再能被啮合凸轮130卡在阻挡爪100的阻挡位置上,该位置被表示在图5和6中。从而,在阻挡爪啮合之后,啮合凸轮130被引导越过啮合杆170,阻挡爪100不能被复位。
另外,阻挡爪100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即阻挡爪100的分离杆175也不能被啮合凸轮130卡住。这保证了当啮合凸轮130向后旋转越过阻挡爪100时,阻挡爪100的放开不能发生,从而阻挡爪100的锁止臂110保持与棘齿轮300的啮合。
总之,能够确定,在阻挡爪100的阻挡位置被接合之后或阻挡爪100被驱动之后,啮合凸轮130不再能导致阻挡爪被转换或放开。从而,安全带收缩器100的座椅安全带能容易地滑回到安全带收缩器中而不会发生阻挡爪100的放开。
图7-10表示阻挡爪100从它的阻挡位置放开或转换到它的松开位置。能看到一种方式,用该方式分离凸轮140被引导越过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并与阻挡爪100的分离杆175啮合。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能从图8中推断出),阻挡爪100被促使绕它的旋转轴200旋转,以致锁止臂110能沿箭头方向400旋转。在这个过程中,阻挡爪100的锁止耳230从弹簧120的第二凹口250向后移动进入弹簧120的第一凹口240。
锁止臂110的旋转意味着后者立刻从棘齿轮300分离,以致棘齿轮300和安全带收缩器10的安全带卷筒能立刻在两个旋转方向上旋转(在图8中被双箭头400指出)。从而在阻挡爪被放开后,安全带收缩器能如希望的一样被收回和拉出,在正常的操作中这是所希望的,即ELR模式。阻挡爪100转换入松开位置也另外在图8A中用三维视图展示。
此外,阻挡爪100的锁止臂110被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即如果(在阻挡爪100的阻挡位置中)棘齿轮在安全带卷起方向上旋转,就会出现一个大声的、容易听见的“咔嗒”声。造成咔嗒声的原因在于,在棘齿轮300的每个棘轮齿的倾斜的齿侧面上,弹簧120的弹簧力促使锁止臂110在棘齿轮300的方向上加速并可听见地击打在后者上。
为了确保分离凸轮140不能无意地重新驱动阻挡爪100,分离凸轮140被以这种方式布置,即在转换已经发生后,它不再能偏移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从而,分离凸轮140被引导越过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而阻挡爪100不会被驱动。
图11A和11B表示了一种方式,用该方式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和啮合凸轮130被构造以确保啮合杆170能被啮合凸轮130偏移。能够看到,啮合凸轮130相对于凸轮盘40的基面600提高并具有一个高度H。高度H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大小,即啮合凸轮130的主动端或转换表面610能与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接触并能偏移后者。这个啮合凸轮130与啮合杆170的接触再次在图11B中以平面图的形式表示。
在图12A和12B中能看到分离杆175的构造方式。能够看到,分离杆175太短以致于不能被啮合凸轮130卡住,特定地不考虑阻挡爪100处于其中的位置。从而,在啮合凸轮130的主动端表面(转换表面)610和分离杆175之间通常有一个间隔(用附图标记“a”指出),该间隔在图12A中被标出。
图13A和13B表示分离凸轮140的标注尺寸。能够看到,分离凸轮140有一个高度h,该高度h被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大小,即分离凸轮140不能与阻挡爪100的啮合杆170接触。特别地,啮合杆170被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即分离凸轮140在啮合杆170的下面被引导。这个分离凸轮140越过啮合杆170的引导在图13B中被详细表示。
另外,在图13A中能看到,分离凸轮140在阻挡爪的方向上以这样一种方式延伸,即后者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大于啮合凸轮130离凸轮盘的中心点的距离。特别地,分离凸轮140的转换表面630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大于啮合凸轮130的转换表面610离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其中转换表面630位于分离凸轮140的外端。因而与啮合凸轮130相反,分离凸轮140能使分离杆175动作,这是因为分离凸轮140的主动转换表面630能卡住分离杆175(图14A和14B)。
因而总的来说,能够确定,由于啮合凸轮130和分离凸轮140的存在,保证了阻挡爪100不能发生无意的分离或放开和无意的啮合或驱动。这种阻挡爪100的无意转换通过将啮合凸轮130和分离凸轮140布置为在凸轮盘40上彼此间隔开而被避免。
尤其能从图2中推断出,啮合凸轮130和分离凸轮140相对于彼此成一个α角,该角α以这样一种方式选择,即被要求使凸轮盘40旋转大约这个角度的安全带卷筒的旋转速度符合(取决于汽车技术标准)被缠绕在安全带卷筒上的座椅安全带的长度。换句话说,由于事实是角度α是相对适合的,因而安全带收缩器能适合不同的汽车技术标准;特别地,凸轮盘的转换点能通过角度α的规定和因而通过转换凸轮相应的布置而被设置,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或减速比不必改变。此外,座椅安全带的长度是否精确地与啮合凸轮130和分离凸轮140之间的角度α匹配不是很重要的,即因为阻挡爪100被啮合凸轮130专门驱动并被分离凸轮140专门放开。
德国专利申请10310020、申请日为2003年2月28日的在前申请在此被全部并入作为参考。
虽然前述内容描述了多个本分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本发明披露的实施例能作出不同的改变和变化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因而,这些其它的安全带收缩器和关联的使用方法完全落入要求的发明的范围内。因此,应该了解,在此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对于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24)

1、一种座椅安全带的收缩器,包括:
一个安全带卷筒和一个以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安全带卷筒上的偏心盘;
一个凸轮盘,被所述偏心盘直接驱动并包括一个啮合凸轮和一个分离凸轮,该分离凸轮与所述啮合凸轮分开布置;和
一个棘齿轮,被构造成在所述座椅安全带的一个拉出方向上与所述安全带卷筒同时旋转;
一个阻挡爪,它在一个阻挡位置阻挡所述棘齿轮的旋转并在一个松开位置不对所述棘齿轮施加影响,其中所述阻挡爪构造成通过所述凸轮盘从所述松开位置转换到所述阻挡位置和从所述阻挡位置转换到所述松开位置,
其中所述凸轮盘的啮合凸轮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阻挡爪的阻挡位置,和其中所述凸轮盘的分离凸轮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阻挡爪的松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阻挡爪包括一个啮合杆,该啮合杆专门配合所述啮合凸轮;和一个分离杆,该分离杆专门配合所述分离凸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阻挡爪绕一个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旋转轴被布置在所述安全带收缩器的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阻挡爪被一个弹簧锁定在所述阻挡位置上或所述松开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弹簧包括一个金属弹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弹簧包括一个塑料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弹簧包括一个位于所述收缩器的壳体上的塑料部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弹簧有两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中的一个将阻挡爪的一个锁止耳固定在所述阻挡位置上,且另一个凹口将所述阻挡爪的锁止耳固定在所述松开位置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缩器,其中当所述阻挡爪从所述阻挡位置被转换到所述松开位置并相反地从所述松开位置被转换到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弹簧必须克服一个死点位置。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啮合杆被如此构造,它不能被所述凸轮盘的分离凸轮偏移和/或接触,并且所述阻挡爪的分离杆被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尺寸和布置,即它不能被所述凸轮盘的啮合凸轮接触和/或偏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凸轮盘的两个凸轮中的一个具有一个主动转换表面,该表面离所述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所述凸轮盘另一个凸轮的主动转换表面离所述凸轮盘中心点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分离凸轮和所述啮合凸轮与所述凸轮盘其余部分相比被提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凸轮盘的两个凸轮中的一个比所述凸轮盘的两个凸轮中的另一个提高得更多。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凸轮盘具有一个外部齿状边缘,该外部齿状边缘的齿被一个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内部齿环围绕,其中所述外部齿状边缘比所述内部齿环直径更大并且具有互补的齿,所述凸轮盘与内部齿环在一个有限的周向区域上啮合,且所述外部边缘和内部环的齿被彼此直径上对置地以这样一个径向距离布置,即在所述安全带收缩器的安全带卷筒旋转时,所述凸轮盘沿着所述内部齿环滚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偏心盘、内部齿环和凸轮盘形成一个减速传动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凸轮盘具有N个齿且所述内部齿环具有N+1个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收缩器,其中N=26。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偏心盘、内部齿环和凸轮盘形成一个摆动传动装置。
20、一个座椅安全带的收缩器,包括:
一个安全带卷筒;
一个连接到所述安全带卷筒上的偏心盘;
一个被所述偏心盘驱动的凸轮盘,该凸轮盘包括一个啮合凸轮和一个分离凸轮;和
一个阻挡爪,被构造为放置在一个阻挡位置和一个松开位置中,以致当所述阻挡爪处于所述阻挡位置中时,所述阻挡爪阻挡一个在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拉出旋转方向上与所述安全带卷筒同时旋转的棘齿轮,并且当所述阻挡爪处于松开位置时,所述棘齿轮的旋转不受影响,其中所述阻挡爪构造成被所述凸轮盘从所述松开位置转换到所述阻挡位置和从所述阻挡位置转换到所述松开位置,
其中所述凸轮盘的啮合凸轮构造成在所述阻挡位置接合所述阻挡爪,且所述凸轮盘的分离凸轮构造成在所述松开位置接合所述阻挡爪。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阻挡爪包括一个啮合杆,该啮合杆专门配合所述啮合凸轮;和一个分离杆,该分离杆专门配合所述分离凸轮。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阻挡爪被一个弹簧锁定在所述阻挡位置上或所述松开位置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弹簧有两个凹口,其中所述凹口中的一个将阻挡爪的一个锁止耳固定在所述阻挡位置上,另一个凹口将所述阻挡爪的锁止耳固定在所述松开位置上。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收缩器,其中所述啮合杆被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尺寸和布置,即它不能被所述凸轮盘的分离凸轮偏移和/或接触;所述阻挡爪的分离杆被以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尺寸和布置,即它不能被所述凸轮盘的啮合凸轮接触和/或偏移。
CNB2004100076933A 2003-02-28 2004-02-27 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8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10020.2 2003-02-28
DE10310020A DE10310020A1 (de) 2003-02-28 2003-02-28 Gurtaufroller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0268A true CN1530268A (zh) 2004-09-22
CN1291869C CN1291869C (zh) 2006-12-27

Family

ID=3279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76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869C (zh) 2003-02-28 2004-02-27 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83135B2 (zh)
EP (1) EP1462323B1 (zh)
JP (1) JP4312639B2 (zh)
CN (1) CN1291869C (zh)
DE (2) DE1031002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0933B (zh) * 2007-09-04 2012-12-19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使用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CN104417486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及应用其的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4554134B (zh) * 2013-10-09 2017-03-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卷收器
CN108782308A (zh) * 2017-05-02 2018-11-13 弗莱克西-博格丹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卷起和展开绳的卷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8148A (ja) * 2005-01-06 2006-07-20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US7870934B2 (en) * 2006-03-14 2011-01-18 Mine Safety Appliances Company Self-retracting lanyard and braking mechanism with pawl lockout
JP4726727B2 (ja) * 2006-07-18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20090050099A1 (en) * 2007-08-23 2009-02-26 Wen-Han Chang Positioning peg structure of a single-pull reel
JP4976241B2 (ja) * 2007-09-04 2012-07-1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DE102008052563B4 (de) * 2008-10-21 2015-02-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gurtaufroller mit deaktivierbarem Blockiersystem
DE102009034048B4 (de) * 2009-07-21 2015-10-22 Key Safety Systems, Inc. Gurtaufro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cherheitsgurt
JP5511076B2 (ja) * 2010-09-21 2014-06-0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DE102011101375A1 (de) 2011-05-12 2012-11-15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aufroller mit Kindersicherung
US10004927B2 (en) 2012-12-02 2018-06-26 Reliance Industries, Llc Retractable lanyard lock mechanism
BR112015022912A2 (pt) * 2013-03-15 2017-07-18 Gunite Corp ajustador automático de folga
DE102014207297B4 (de) * 2014-04-16 2021-07-1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aufroller für eine Sicherheitsgurteinrichtung
DE102015207558B4 (de) 2015-04-24 2021-01-28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urtaufroller
JP6705679B2 (ja) 2016-03-29 2020-06-0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10160419B2 (en) 2016-12-07 2018-12-25 Bestop Prp, Llc Belt ratcheting system with dual rollers and adjustable release buckle
WO2018140356A1 (en) * 2017-01-27 2018-08-02 Fiskars Brands, Inc. Equipment tether
CN108542373B (zh) * 2018-05-11 2024-03-15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新型的血压计绑带捆绑结构及方法
CN109624914B (zh) * 2019-01-18 2023-09-22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安全带调节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197A (en) * 1994-10-21 1996-05-2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mechanism
DE19648515A1 (de) * 1996-11-22 1998-05-28 Takata Europ Gmbh Sicherheitsgurt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US5904371A (en) * 1998-02-19 1999-05-18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Energy management safety belt retractor with mode shifting mechanism
DE19849987A1 (de) * 1998-10-29 2000-05-04 Takata Europ Gmbh Harmonisches Untersetzungsgetriebe und Sicherheitsgurtvorrichtung bei Kraftfahrzeugen mit einem derartigen Untersetzungsgetriebe
DE19960554A1 (de) * 1999-09-09 2001-03-15 Takata Europ Gmbh Sicherheitsgurt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DE19951791A1 (de) * 1999-10-27 2001-05-03 Breed Automotive Tech Kindersitz-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Aufrollautomaten
JP4785246B2 (ja) 1999-12-15 2011-10-05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0933B (zh) * 2007-09-04 2012-12-19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使用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CN104417486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及应用其的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4417486B (zh) * 2013-08-30 2017-0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及应用其的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4554134B (zh) * 2013-10-09 2017-03-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卷收器
CN108782308A (zh) * 2017-05-02 2018-11-13 弗莱克西-博格丹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卷起和展开绳的卷绳装置
US11140874B2 (en) 2017-05-02 2021-10-12 flexi—Bogdahn Technik GmbH & Co. KG Retractable leash for rolling up and unrolling a leas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62447A (ja) 2004-09-24
JP4312639B2 (ja) 2009-08-12
EP1462323B1 (de) 2006-06-21
DE10310020A1 (de) 2004-09-09
DE502004000788D1 (de) 2006-08-03
EP1462323A1 (de) 2004-09-29
US20040195422A1 (en) 2004-10-07
US7083135B2 (en) 2006-08-01
CN1291869C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1869C (zh) 座椅安全带收缩器
JP4467688B2 (ja) シートベルト巻取装置
CN2820626Y (zh) 预张紧器装置
US20080006732A1 (en) Differential dual spool retractor seat belt system with motor actuator
CN105531160B (zh) 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EP0965479A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5180481B2 (ja) モータリトラクタの制御方法、モータ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672989A (zh) 卷带装置、卷带方法以及车辆
US6840474B2 (en) Belt retractor
US9290152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assembly including same
JPWO2011077749A1 (ja) プリテンショナー、これを有する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H02168832A (ja) 歯車減速モータ
CN1974277A (zh) 带子卷绕装置
CN1493482A (zh) 安全带收缩装置
US7377463B2 (en) Noise reducing seat belt retractor
JP3733007B2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865048A (zh)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卷收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JP2007503348A (ja) 2つの引き締め装置を備えたベルトローラ
CN1853992A (zh)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卷收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US20080210803A1 (en) Belt retractor for a safety belt system
JP2003118537A (ja) 自動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巻取装置
US6631865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US20050247811A1 (en) Belt retractor having a pretensioning drive
CN107244303B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
CN1613695A (zh) 安全带收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