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9775A - 直行精梳的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直行精梳机 - Google Patents
直行精梳的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直行精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9775A CN1529775A CNA028091701A CN02809170A CN1529775A CN 1529775 A CN1529775 A CN 1529775A CN A028091701 A CNA028091701 A CN A028091701A CN 02809170 A CN02809170 A CN 02809170A CN 1529775 A CN1529775 A CN 1529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
- circle
- combing
- tooth
- circle com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10—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operating features of combing elements
- D01G19/105—Comb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行精梳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精梳机。该方法的特征主要在于:借助一个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8)的圆梳(7)精梳纤维头,所述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或整数圈(N)的转动。本发明尤其可应用于纺织工业领域,具体用于直行精梳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领域,尤其涉及直行精梳机,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精梳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精梳机。
背景技术
源自于19世纪中叶的初型的现代直行精梳机的精梳周期是已知的及由两个阶段组成,其中第一阶段称为纤维头精梳阶段及第二阶段称为纤维尾精梳阶段。纤维头精梳阶段在夹线板闭合时进行,而纤维尾精梳阶段在夹线板张开的拔拉时刻进行。
纤维头精梳阶段是借助通常称为圆梳的、分布在一个转动滚筒一部分圆周上的针或齿的扇段来实现的,而纤维尾精梳阶段是借助通常称为固定梳或直行梳的梳来实现的。
圆梳的转动轴相对机器框架是固定的、及圆梳每一机器周期进行一整圈的转动。该圆梳是一个滚筒,其中一部分圆周上设有装着针或齿的扇段,其针或齿的密度沿着滚筒转动方向增加,它用于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清理夹线板前面的纤维头。在某些情况下,在机器的一个完整周期中圆梳的速度先持续加速而后减速。
滚筒圆周的另一部分不设有针并为光滑及镂空的,因为当拔拉时刻在该圆周部分上不需要有针及当拔拉操作时需要安排用于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为此,如由各种出版物得知的,一方面,圆梳的针仅可安装在支承针的滚筒表面的一部分上(FR-A-2 114 192),及另一方面,在圆梳与夹线板下叉头之间具有相撞的危险,该下叉头是当拔拉操作时机械运动部件的一部分(EP-A-0 936 292)。
此外,根据EP-A-0 735 168公知了在圆梳、夹线板、拔拉滚筒及气动收集器之间应该避免碰撞。
扇段通常装有递增密度的针(FR-A-1 209 191),以保证纤维头的累进精梳。因此,第一部分针排是安装的大尺寸及大间隔的针,而最后部分的针排是安装的最细及最紧的针。
现在,圆梳的针扇段用圆柱形刷清理(FR-A-2 651 512),圆柱形刷本身由道夫滚筒去毛,后者则被一个道夫斩刀卸载。为此,其转动方向与圆梳转向相反的圆柱形刷的转速大于圆梳的转速。因此,在现代直行精梳机的每个精梳周期中,圆梳进行一整圈转动,及安装针的扇区通过圆柱形刷的面上,每机器周期仅被清理一次。
我们知道,被精梳的纱带的质量、尤其是其清洁度取决于纤维头及纤维尾的精梳效率,如果圆梳未适当地被圆柱形刷清理,该效率将不是最佳的。然而经常会出现:不能获得精梳扇段的针或齿的满意清理。
为此,由于圆梳扇段的针或齿的密度的递增,被负责清理的扇段从待精梳纱带拉出的植物杂质及缺陷如小块及很短的纤维很容易卡在其中最细及最接近的针排或齿排之间,圆柱形刷将不能作到从圆梳中拉出它们。
因此需要周期性地停机来手工地清理圆梳扇段。该操作有时必需取出圆梳。当清理不足时,被精梳的纱带质量将逐渐变差。
为了克服该缺点,有人已提出使用具有非常硬的毛的刷,甚至用金属制作(DE-A-328 146),但这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使精梳扇段的针或齿很快被磨损。由EP-A-0 735 168还提出,每一机器周期圆梳至少转动两圈,以便每周期至少清理精梳扇段两次。
但是,由于针扇段的安装密度的递增,尽管缺少精梳扇段的多次刷操作,杂质优先地聚集在与纺织材料接触的第一部分针或齿之间,然后被聚集在最细及最紧的针或齿之间。其结果是被精梳纱带的清洁性逐渐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排除上述缺点并提出一种新的直行精梳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一种新的直行精梳机,它能够改善精梳质量及梳的清理。
为此,该直行精梳方法的特征主要在于:借助一个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的圆梳精梳纤维头,所述圆梳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或整数圈的转动。
本发明还在于实施该方法的一种新的直行精梳机,它包括一个给料装置、一个拔拉装置、一个包括圆梳的纤维头清理装置及一个纤维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梳是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装有相同或不同特征的针或齿的一个滚筒,该滚筒的转速是连续的并且可调节的,该滚筒被安装在一个支承轴上,该支承轴的位置相对机器的框架是固定的,该圆梳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或整数圈的转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对于以非限制例子方式给出的及参照附图描述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将会被更好地理解,附图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精梳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以更大比例表示的、在纤维头的精梳位置上的夹线板的侧视剖面局部图;
图3至7是圆形梳的各个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及9是圆形梳的其它替代实施例的正视图;及
图10a至10e是表示与机器周期相关的不同精梳周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图1表示一个直行精梳机,它包括:一个与给料栅2连接的给料梳1;一个由与下叉头5相配合的上叉头4构成的夹线板3;一个在夹线板之间的板6;一个装有针或齿8的圆梳7,该圆梳的转速是连续的并且装在一个支承轴9上,该支承轴的位置相对机器的框架10是固定的;装有毛的圆柱形刷11;装有金属尖端的道夫12;一个道夫斩刀13;拔拉滚筒15及16的支承滑架14;一个连杆17;一个活动机构18,拔拉链套19;一个张力套筒20及一个与铰接杠杆22连接的固定梳21。
根据本发明,该直行精梳机使用一种直行精梳方法,该方法基本在于,借助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8的圆梳7精梳纤维头,所述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N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与纤维头精梳阶段使用的针或齿8的层长度相应的圆梳7的有效弧从一个机器周期到另一周期具有相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该直行精梳方法还基本在于,它借助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8的圆梳7精梳纤维头,所述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整数圈N的转动。
此外,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还进行一个至少一圈N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纤维头被圆梳7的精梳可有利地在圆梳转动0.7与1.5圈之间的期间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纤维头的精梳最好在圆梳7转动不到一整圈的期间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也可以在圆梳7超过一整圈的期间精梳纤维头。
为此,圆梳7是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装有相同或不同特征的针或齿8的一个滚筒,该滚筒的转速是连续的并且可调节的,该滚筒被安装在一个支承轴9上,该支承轴的位置相对机器的框架10是固定的,该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或整数圈N的转动。
附图中的图1表示在拔拉阶段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直行精梳机,该精梳机包括一个给料装置、一个拔拉装置、一个纤维头清理装置及纤维尾清理装置。
给料装置由与给料栅2连接的给料梳1、与下叉头5相配合的上叉头4构成的夹线板3、以及一个在夹线板之间的板6构成。纺织材料被这样构成的给料装置移动,以便引导到与纤维头的清理装置相接触,这两个装置将执行所述纤维头的精梳工序。
纺织材料进入到给料梳1与给料栅2之间,后两者可以移动,以便使它们可彼此隔开、并可或在纺织材料的移动方向上或在纺织材料的移动相反方向上一起移动。在此情况下,在一个机器周期期间,给料梳1离开给料栅2,然后给料梳及给料栅一起后移,由此给料梳靠近给料栅,给料梳上的针穿过纺织材料。然后,这样构成的该组件带着纺织材料一起向前移动,以使得纤维头23(图2)引向纤维头清理装置及进行新纤维边缘的供给。
在此时刻,夹线板3闭合,与框架10铰接的下叉头5下降,以便接近纤维头清理装置。也是与框架10铰接的上叉头4被降低,以便接近下叉头5,直到进入与下叉头相接触,以便夹住并保持位于两个叉头4与5之间的纤维,然后上叉头4沿着纤维头清理装置的方向上继续其运动及由它驱动下叉头5。下叉头5逐渐向着圆梳7移动。这时开始由纤维头清理装置进行纤维头精梳阶段,纤维头清理装置由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装有针或齿8的滚筒形式的圆梳7构成,该圆梳的转速是连续的并且可调节的,该圆梳被安装在一个支承轴9上,该支承轴的位置相对机器框架10是固定的。此外,该清理装置还包括一个装有毛的圆柱形刷11、一个装有金属尖端的道夫12及一个道夫斩刀13。
当它们转动时,圆梳7的针或齿8穿入被钳夹3送过来的纤维头,并由此除去短纤维及杂质(图2)。圆柱形刷11的毛透入圆梳7的针或齿8,该圆柱形刷的转动比圆梳7快得多,但是在相反方向上转动,以便除去被圆梳7的针或齿8输送的短纤维及杂质,并使圆梳保持清洁。
道夫12的转动比圆柱形刷11慢并在所述圆柱形刷11转向的相反方向上转动,道夫的尖端与圆柱形刷11的毛齐平并且从所述圆柱形刷11的毛上脱下被刷传送的短纤维及杂质。
该纤维头清理装置的道夫斩刀13是一个在道夫12的尖端附近进行振动的刀片,该刀片负责从道夫12的尖端上脱下被道夫传送的短纤维及杂质。该短纤维及杂质构成精梳落棉,它通过重力和/或抽吸装置回收以便其排出。
接着纺织材料被给料装置移动,以便与拔拉装置及纤维尾清理装置相接触,这些装置将实现拔拉和纤维尾的清理工序。
拔拉装置主要由一个滑架14、一个连杆17、一个活动机构18、一对拔拉滚筒15及16、一个拔拉链套19及一个张力套筒20组成(图1)。
滑架14是一个杠杆,它的下端通过一个轴承24被铰接在机器框架10上,它的上端借助一个轴承25铰接在活动机构18上。连杆17也是一个杠杆,它的下端通过一个轴承26被铰接在机器框架10上及它的上端借助一个轴承27铰接在活动机构18上。活动机构18由图中未示出的两个彼此连接并相互滑动的部分组成,其中一个支承滑架14上铰链的轴承25及另一个支承连杆17的上铰链27。
滑架14借助一个与往复致动装置相连接的杆(未示出)被带动到围绕其下铰链24进行振动运动。因此,该滑架14可在彼此分开通常称为滑架行程的两个端部角位置之间移动。在这两个端部位置中的一个上,滑架14的上端位于给料装置附近,而在另一端部位置上,活动机构18在一个填塞箱28附近。
在滑架14的上部分中,滑架支承着下拔拉滚筒15,后者实际被控制成根据所谓“后退”(back-step)的运动规律转动,并且上部设置有上拔拉滚筒16,拔拉链套19被夹在拔拉滚筒15与16之间。
活动机构18在其接近填塞箱28的部分上支承着拔拉链套19的张力套筒20,拔拉链套通过活动机构18的两个滑动部分彼此隔开而保持在张力状态。此外,活动机构18在张力套筒20与一个输出漏斗29之间支承着一对干洗滚筒30a与30b,并在拔拉链套19的之上支承着链套上板31及一个防毛刺滚筒32。
当纤维拔拉阶段时,滑架14的上端位于给料装置的附近,与拔拉链套19连接的拔拉滚筒15及16夹住由给料装置送来的纤维头23。为此,夹线板3张开及在夹线板之间的板6在纤维移动方向上向前移动,以迫使纤维的头端到达拔拉滚筒15与16之间。这些滚筒进行转动并从给料梳1抽出纤维头,并且滑架14移动以便离开夹线板3。
借助纤维尾清理装置的纤维尾精梳将与所述纤维的移动同时进行。为此,纤维尾清理装置具有一个与铰接杠杆22连接的固定梳21。该固定梳21接近纤维头23,以使得在纺织材料被拔拉装置移动期间固定梳21的针通过纺织材料从其中除去杂质。这样留有的杂质通过重力和/或吸力被圆梳7及一个气动收集器33回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圆梳7被连接在一个未示出的支承轴上,该支承轴可转动安装并从机器框架10伸出,框架在该支承轴的自由端侧具有一个允许从侧面取出圆梳的开口。该支承轴借助一个驱动装置进行转动,该驱动装置例如是一个带槽的小齿轮、一个齿轮、一个光滑皮带轮或一个电动机,并借助止挡来保证圆梳转动时的轴向定位。圆梳7可为整体的或由多部分及一个滚筒构成,滚筒的两端安装在与支承轴连接的侧板上。
支承轴也可用公知方式被安装在两个轴承上,每个轴承位于圆梳两侧的框架上。
附图中的图3a,3b及4至9概要地表示圆梳的替代实施方案。
圆梳7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8(图3)。在该构型中,圆梳7不具有如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光滑及镂空部分。针或齿8沿圆梳的整个圆周分布在所述圆周的至少60%上,未装有针或齿的区域沿整个圆周分布。最好,圆梳7在其整个圆周上装有针或齿8(图3b)。
在根据图3a及3b的实施形式中,圆梳由在其上设置了针或齿8的一个滚筒34构成。在根据图4至6的实施形式中,圆梳由各设有针或齿8的多个圆弧部分34′组成。
就考虑圆梳的一个母线或圆周而言,针或齿8可具有相同特征(图3至6)或具有不同特征、或按照一个重复顺序布置(图7至9)。圆梳7的针或齿8的顶端不一定均位于圆梳7的相同半径或相同母线上。为此,圆梳7的针或齿8的所述顶端分布在不同半径的圆柱形包络面上。这样的布置允许在两个针或齿或各行齿或相继的齿行组之间获得高度差,以便更加改善清理。
在根据图8的实施形式中,圆梳7的齿或针是由沿相对圆梳7的轴线成55°与125°之间的卷绕角来卷绕一个或多个齿丝35形成,使得这些齿丝具有相同或不同特征A,B,C,D的连接螺圈或它们序列被周期地重复。
在此情况下,圆梳最好由在一个精梳滚筒形式的圆柱外围的至少一个具有连接螺圈的齿丝圈形成。当具有多个围绕圆柱的齿丝时,每个齿丝可具有不同特征,这些特征例如为:密度,即两个相继顶端之间的距离、或丝粗细、或齿形状。在齿丝围绕圆柱的情况下,在制造圆梳时我们将要留意避免形成多个图案,即梳层的局部圆周区域上齿以规则的线布置而其它区域上齿将任意地布置。
当圆梳以一个或多个齿丝围绕圆柱形成的情况下,为了彻底地清理,我们将选择用于精梳滚筒的这种梳层清理装置,它的一个例子已由FR-A-2 705 367公知。
如图7及9所示,就考虑圆梳的一个母线或圆周而言,该圆梳是通过圆环36形式的切割薄板的叠置形成的,它的外圆周设有相同的齿或不同特征A,B,C,等…的齿,或根据一个重复的序列设置的齿,它的内圆周设有保持装置,以便定中、被驱动旋转及固定所述圆环(图7)。
在梳层由切割薄板叠置获得的情况下,当梳层被安装在部分圆柱形的十字头的多个榫上时,可以选择在组成圆梳的十字头的每个榫上一个顶着另一个地叠置圆环的截段37(图6)。
此外,圆梳7的齿或针8可在所述圆梳7的整个圆周上具有相同的密度或不同的密度,例如沿相邻的行布置不同密度的针或齿8。
附图中的图10a概要表示一个公知类型的直行精梳机转动360°的一个完整周期。纤维头的精梳阶段用“a”表示,与阶段“a”相关的纤维头精梳角度用“α”表示。角度“α”相应于当机器进行纤维头精梳期间的机器周期部分。该纤维头精梳角度通常为130度的数量级。
图10b表示当在现有直行精梳机上转动一个完整周期时圆梳的转动运动。角度“b”限定了圆梳的梳层的有效圆弧,它对应于纤维头精梳阶段时被使用的针或齿的梳层的长度,角度“β”确定为梳层的有效圆弧。在现有的直行精梳机中,该梳层角度为160至220度的数量级。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严格进行一圈的转动,圆梳转动角速度先增加而后减小。
图10c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概图。在该例中,圆梳在纤维头的精梳阶段期间进行一整圈的转动,梳层的有效圆弧等于梳的圆周及梳层的角度等于360度。圆梳相对机器周期的转动周期用“p”表示,并由度表达;梳的转动速度是恒定的。
图10d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其中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期间圆梳进行多于一圈的转动,即“p<α”。梳层的有效圆弧大于梳的圆周及梳的转动角速度是恒定的。
图10e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期间圆梳也进行多于一圈的转动,但圆梳的角速度是先增加而后减小的。
在圆梳角速度恒定的情况下,将在机器每个周期圆梳进行转动的圈数用“N”表示,即:
N=360/p
式中“360”为每一机器周期的机器角度;“p”为每一圆梳圈的机器角度;“N”为每一机器周期的圆梳圈数。
在纤维头精梳阶段的开始第一行针或齿进入纤维头中的时刻,圆梳占据的由度表达的角位置被定义为梳层有效弧的原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圆梳7的转动周期的值“p”被选择成圆梳7的梳层的有效圆弧具有一个原点,该有效圆弧是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期间所使用的针或齿8的层的长度,该原点相应于在纤维头精梳阶段的开始第一行针或齿进入纤维头中的时刻圆梳7占据的由度表达的角位置,该原点从机器的一个周期到另一周期发生位移,即位移了一个值“k1”,它用圆梳7的角度表达如下:
k1=360*360/p。
角度“k1”在圆梳转动方向上增大。因此,考虑两个相继的机器周期,将不再是进入到夹线板前面的纤维头中的针或齿的同一行或排确定纤维头精梳阶段时梳层有效圆弧的原点。
此外,该方法还在于选择梳层的有效圆弧的相对原点k1’,即k1’=k1-[ENT(N)*360],其中ENT(N)代表数N中的整数值。
此外,梳层有效圆弧的相对原点最好选择成使得变量《k1’》在10与350度之间。为此,我们最好将“k1’”的值选择得尽量接近350度及远离10度。
在图10c所示的例中,在纤维头精梳阶段圆梳可进行一整圈的转动及每机器周期约为2.77圈,即,在此情况下,p=α=130.1机器度每一每圆梳圈,及N=2.77圆梳圈每一机器周期。
机器的两个相继周期的梳层的有效圆弧的原点每周期移动k1=996.2度,即相对梳本身移动k1’=276.2度,它由下列运算得到:(996.2-(2*360)。在此情况下,当机器运转一个周期时,圆梳转动996.2度、即2.77圈,及圆柱形刷将清理圆梳的996.2度。换句话说,每机器周期圆梳约被清理2.77次。
在装有将递增密度针设置在占滚筒圆周一部分的扇区上的圆梳的现有直行精梳机上,我们注意到:梳层有效圆弧的原点、梳层的圆弧长度及梳的转动周期在每个机器周期中总是相同的。被所安装扇区除去的杂质、即由所安装扇区的针或齿保留的很短的纤维及纤维缺陷部分如小棉结及植物废料,将一方面一贯及优先地位于梳层有效圆弧原点的附近,因为这里是执行清理主要部分的第一部分针,及另一方面位于接近梳层有效圆弧的端部,在这里杂质经常被卡在最细及最紧的针之间。
因此,负责清理所安装扇区的圆柱形刷应能够一方面从位于梳层有效圆弧原点附近的针之间除去大量聚集的杂质,及另一方面除去位于卡在梳层有效圆弧端部附近的最细及最紧的针之间的杂质。为此,圆柱形刷的转速将大于圆梳的转速,刷毛应足够地插入圆梳的针中,这将引起圆柱形刷及所安装扇区针的快速磨损。
为此,在现有的直行精梳机上,刷毛与所安装扇区针的穿插很深,因为所安装的扇区每机器周期仅被清理一次,即因为它每机器周期仅通过圆柱形刷的面上一次。此外,所安装扇区针与纺织材料的接触也使其很快磨损,因为总是相同的针部分承受清理纤维头的最强负荷。
本发明能够克服这些缺点。为此,梳层的有效圆弧的原点对于机器的每个周期规则地改变,在纤维头精梳阶段的开始圆梳的相同针或齿不会相继二次进入纤维头中。梳层的有效圆弧长度是可调节的并与梳的直径和梳的转动周期成比例。最好,这样选择圆梳的转动周期,以使得每机器周期圆梳进行至少一圈的转动。因此,每机器周期梳层的有效圆弧被不止一次地清理。
这使得圆梳被圆柱形刷的清理工作变得容易了及刷毛的磨损下降了,因为刷毛与圆梳针的穿插可以浅些。同时,圆梳的针或齿的磨损也减小。圆梳被更好地清理及由此保持更长的有效时间。其结果是,被梳的纱带具有更好的质量,机械元件如圆梳的针或齿及圆柱形刷将有更长的寿命,及圆梳的清理维护、圆柱形刷或圆梳的针或齿的更换周期将更长。精梳机的效率及工作人员的负荷将同样改善。
圆梳7的转动周期的值“p”最好为130度的数量级。该圆梳转动周期值“p”将有利地在所有的实数“k2”中选择,有:
k2=p/PGCD(p,360)≥4
式中PGCD(p,360)是值“p”及“360”的最大公约数,用度表达。
因此,例如如果圆梳转动周期值为130度,k2将等于13及如果它为131度,k2将等于131。
变量“k2”代表机器周期数,在该周期数结束时圆梳的同一针行或针排将插入到从夹线板伸出的纤维头中。因此,当圆梳的转动周期为130度时,13个机器周期将使用同一行针。
最好将圆梳的转动周期选择成使变量“k2”尽可能最大,以致尽可能少地使用同一行针,及圆梳的针磨损尽可能均匀。此外,在考虑圆梳转动周期时,使相应于一个机器周期中圆梳转动圈数的变量《N》尽可能大。
当纤维头精梳阶段时圆梳转动不完整圈或大于一圈的其它例子给出在下表中:
圆梳转动周期D单位:度 | 精梳圆弧的绝对原点k1单位:度 | 相对原点k1′,单位:度 | PGCD(p,360) | 周期数k2 | 每一机器周期的圆梳转数N |
50,0 | 2592,0 | 72,0 | 10,0 | 5 | 7,20 |
70,0 | 1851,4 | 51,4 | 10,0 | 7 | 5,14 |
80,0 | 1620,0 | 180,0 | 40,0 | 2 | 4,50 |
100,0 | 1296,0 | 216,0 | 20,0 | 5 | 3,60 |
110,0 | 1178,2 | 98,2 | 10,0 | 11 | 3,27 |
120,0 | 1080,0 | 0,0 | 120,0 | 1 | 3,00 |
128,8 | 1006,2 | 286,2 | 0,8 | 161 | 2,80 |
129,0 | 1004,7 | 284,7 | 3,0 | 43 | 2,79 |
129,1 | 1003,9 | 283,9 | 0,1 | 1291 | 2,79 |
129,6 | 1000,0 | 280,0 | 14,4 | 9 | 2,78 |
129,7 | 999,2 | 279,2 | 0,1 | 1297 | 2,78 |
129,9 | 997,7 | 277,7 | 0,3 | 433 | 2,77 |
130,0 | 996,9 | 276,9 | 10,0 | 13 | 2,77 |
130,1 | 996,2 | 276,2 | 0,1 | 1301 | 2,77 |
130,5 | 993,1 | 273,1 | 4,5 | 29 | 2,76 |
130,6 | 992,3 | 272,3 | 0,2 | 653 | 2,76 |
130,7 | 991,6 | 271,6 | 0,1 | 1307 | 2,75 |
130,8 | 990,8 | 270,8 | 1,2 | 109 | 2,75 |
130,9 | 990,1 | 270,1 | 0,1 | 1309 | 2,75 |
131,0 | 989,3 | 269,3 | 1,0 | 131 | 2,75 |
131,2 | 987,8 | 267,8 | 1,6 | 82 | 2,74 |
131,3 | 987,1 | 267,1 | 0,1 | 1313 | 2,74 |
140,0 | 925,7 | 205,7 | 20,0 | 7 | 2,57 |
150,0 | 864,0 | 144,0 | 30,0 | 5 | 2,40 |
160,0 | 810,0 | 90,0 | 40,0 | 4 | 2,25 |
170.0 | 762.3 | 42.3 | 10.0 | 17 | 2.12 |
175.0 | 740.6 | 20.6 | 5.0 | 35 | 2.06 |
180.0 | 720.0 | 0.0 | 180.0 | 1 | 2.00 |
190.0 | 682.1 | 322.1 | 10.0 | 19 | 1.89 |
200.0 | 648.0 | 288.0 | 40.0 | 5 | 1.80 |
220.0 | 589.1 | 229.1 | 20.0 | 11 | 1.64 |
235.0 | 551.5 | 191.5 | 5.0 | 47 | 1.53 |
250.0 | 518.4 | 158.4 | 10.0 | 25 | 1.44 |
270.0 | 480.0 | 120.0 | 90.0 | 3 | 1.33 |
300.0 | 432.0 | 72.0 | 60.0 | 5 | 1.20 |
305.0 | 424.9 | 64.9 | 5.0 | 61 | 1.18 |
320.0 | 405.0 | 45.0 | 40.0 | 8 | 1.12 |
340.0 | 381.2 | 21.2 | 20.0 | 17 | 1.06 |
350.0 | 370.3 | 10.3 | 10.0 | 35 | 1.03 |
360.0 | 360.0 | 0.0 | 360.0 | 1 | 1.00 |
370.0 | 350.3 | 350.3 | 10.0 | 37 | 0.97 |
400.0 | 324.0 | 324.0 | 40.0 | 10 | 0.90 |
当“p”值大于“α”度时,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期间圆梳进行少于一圈的转动,相反地,当“p”值小于“α”度时,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期间圆梳进行多于一圈的转动。
最好,圆梳的直径小于通常使用的圆梳直径。这使得制造成本下降及更易操作,因为其体积及重量下降。此外,在其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体积变小,使得在气动收集器与圆梳之间具有更大的空间。
此外,与设有一部分梳扇段及一部分无梳扇段的现有梳不同,由于圆梳被设置在其整个圆周的至少60%上并最好设置在整个圆周上,它具有完善的动态平衡性能。它也可随意地安装针或齿,其中将根据待实现的精梳或再精梳的操作及加工的纺织材料来选择针或齿的尺寸及密度。它的转速最好是均匀恒定的,这将使精梳机整体更好地平衡。
最好,在根据本发明的圆梳上连接圆柱形刷的自动进给装置,如描述在FR-A-2 651 512中并用于补偿圆柱形刷的磨损的装置。
该圆梳被刷清理的负荷减轻了,刷毛插入圆梳的针或齿较浅,便于清理。周期性地或在小的持续时间中,一个自动装置将增加刷毛插入圆梳齿的值,以便使圆梳的针或齿能被彻底地清理。
在彻底清理周期结束时,该自动装置将减小插入值,以便使刷回到所述彻底清理周期前它所具有的位置。因此圆柱形刷的毛的磨损可以减小及其寿命增长。
最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并如附图中图2所示地,直行精梳机不备有纤维头23的深刷。这种深刷通常负责将纤维头23强制地插入到圆梳7的针或齿8之间。夹线板3的上叉头4则设有一个深入装置4”,并具有弯曲面4’,弯曲面迫使纤维头23几乎垂直于圆梳7的切线地定向。深入装置4”在其下部分具有一个支承面4,用于与纤维头23配合并将其强制地插入到圆梳7的针或齿8之间,所述支承面4自弯曲面4’开始延伸至少等于3mm的距离。
深入装置4”的支承面4可为平面或曲面。在后一情况下,它的曲率半径与圆梳7的半径同心。
深入装置4”可为夹线板3的上叉头4整体的一部分或是可拆卸的,并最好用与上叉头4相同的材料来制造,即用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造。
为了精梳纤维头,铰接的上叉头4将接近下叉头5,一直到与其接触以及在这两个叉头之间夹持纤维并保持它,然后上叉头继续其向着圆梳7接近的运动、并由它驱使下叉头5一直移动到深入装置4”的支承面4与圆梳7的针或齿8齐平而并未接触它们的距离上。
当然,本发明不被限制在所描述的及附图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上。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尤其从不同元件结构或等同技术替换的观点来看。
Claims (26)
1.直行精梳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一个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8)的圆梳(7)精梳纤维头,所述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N)的转动。
2.直行精梳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一个装有分布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的针或齿(8)的圆梳(7)精梳纤维头,所述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整数圈(N)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及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至少一圈(N)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头被圆梳(7)的精梳在圆梳转动0.7与1.5圈之间的期间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头的精梳在圆梳(7)转动不到一整圈的期间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头的精梳在圆梳(7)转动多于一整圈的期间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及3至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圆梳(7)的转动周期的值“p”选择成使得圆梳(7)的梳层的有效圆弧具有一个原点,该有效圆弧是在纤维头精梳阶段期间所使用的针或齿(8)的层的长度,该原点对应于在纤维头精梳阶段的开始第一行针或齿(8)进入纤维头中的时刻圆梳(7)占据的由度表达的角位置,并且该原点从机器的一个周期到另一周期发生位移,即位移了一个值“k1”,它用圆梳(7)的角度表达如下:
k1=360*360/p。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梳层的有效圆弧的相对原点k1’,使得k1’=k1-[ENT(N)*360],其中ENT(N)代表数N中的整数值,N是每机器周期圆梳转动的圈数,并且其中k1’在10与35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1’接近350度并远离1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圆梳(7)的转动周期值“p”从所有的实数“k2”中选择,使得:
k2=p/PGCD(p,360)≥4
起中PGCD(p,360)是值“p”及“360”的最大公约数,用度表达,变量“k2”代表机器周期数,在该周期数结束时圆梳(7)的针(8)的同一行或排将插入到从夹线板伸出的纤维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圆梳(7)转动周期值“p”为130度的数量级。
12.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方法的直行精梳机,包括一个给料装置、一个拔拉装置、一个包括圆梳的纤维头清理装置及一个纤维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梳(7)是在其圆周的至少60%上装有相同或不同特征的针或齿(8)的一个滚筒,该滚筒的转速是连续的并且可调节的,该滚筒被安装在一个支承轴(9)上,该支承轴的位置相对机器的框架(10)是固定的,该圆梳(7)在每个机器周期进行一个非整数圈或整数圈(N)的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被连接在一个支承轴上,该支承轴可转动地安装并从机器框架(10)伸出,框架在该支承轴的自由端侧具有一个允许从侧面取出圆梳的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及13中任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是在整个圆周上装有针或齿(8)。
15.根据权利要求12及14中任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的针或齿(8)的顶端分布在不同半径的圆柱形包络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由各设有针或齿(8)的多个圆弧部分(34’)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的齿或针(8)是由沿相对圆梳(7)的轴线成55°与125°之间的卷绕角卷绕一个或多个齿丝(35)来形成,使得连接的螺圈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特征(A,B,C,等…)或它们的序列被周期地重复。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是通过叠置带齿圆环(36)或圆环的截段(37)形成的,它根据重复的序列设有相同的齿或不同特征(A,B,C,等…)的齿。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圆梳(7)的齿或针(8)可在所述圆梳(7)的整个圆周上具有相同的密度或不同的密度,例如沿相邻的行布置不同密度的针或齿(8)。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该精梳机不设置纤维头(23)的深刷。
21.根据权利要求12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夹线板(3)的上叉头(4)设有深入装置(4”),并带弯曲面(4’),弯曲面迫使纤维头(23)几乎垂直于圆梳(7)的切线定向。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深入装置(4”)在其下部分具有一个支承面(4),用于与纤维头(23)配合并将其强制地插入到圆梳(7)的针或齿(8)之间,所述支承面(4)自弯曲面(4’)开始延伸至少等于3mm的距离。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深入装置(4”)的支承面(4)是一个平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深入装置(4”)的支承面(4)是一个曲面,它的曲率半径与圆梳(7)的半径同心。
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深入装置(4”)为夹线板(3)的上叉头(4)整体的一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深入装置(4”)是可拆卸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1440122.8 | 2001-04-30 | ||
EP01440122A EP1254976A1 (fr) | 2001-04-30 | 2001-04-30 | Procédé de peignage rectiligne et peigneuse rectilign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9775A true CN1529775A (zh) | 2004-09-15 |
CN100467682C CN100467682C (zh) | 2009-03-11 |
Family
ID=8183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91701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67682C (zh) | 2001-04-30 | 2002-04-29 | 直行精梳的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直行精梳机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EP (2) | EP1254976A1 (zh) |
JP (1) | JP4271947B2 (zh) |
CN (1) | CN100467682C (zh) |
AT (1) | ATE409762T1 (zh) |
AU (1) | AU2002302701A1 (zh) |
DE (3) | DE01440122T1 (zh) |
RU (1) | RU2315137C2 (zh) |
WO (1) | WO20020884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50306267D1 (de) | 2003-10-21 | 2007-02-22 | Staedtler & Uhl Kg | Garnitur an einem Fixkamm einer textilen Kämm-Maschine |
ITMI20081098A1 (it) * | 2007-06-29 | 2008-12-30 |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 Apparecchiatura per la cernita di fibre o la selezione di fibre di un fascio di fibre comprendente fibre tessili, specialmente per la pettinatura |
JP5984812B2 (ja) | 2010-09-04 | 2016-09-06 | マシーネンファブリク リーター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コーミング機械の円形コーム |
EP2426239B1 (de) | 2010-09-04 | 2013-03-06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Rundkamm einer Kämmmaschine |
CH703822A2 (de) * | 2010-09-22 | 2012-03-30 | Rieter Ag Maschf | Zangenaggregat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
CH705914A2 (de) * | 2011-12-16 | 2013-06-28 | Rieter Ag Maschf | Rundkamm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sowie Kämmmaschine. |
WO2014016352A2 (en) | 2012-07-27 | 2014-01-30 | Unilever Plc | Process |
CH707882A2 (de) * | 2013-04-12 | 2014-10-15 | Rieter Ag Maschf | Rundkamm für eine Kämmmaschine. |
JP6135718B2 (ja) * | 2015-08-04 | 2017-05-31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コーマ |
CN116356457B (zh) * | 2023-04-26 | 2024-10-01 | 东华大学 | 一种用于梳理麻纤维束的复合型梳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19941A (en) * | 1965-06-25 | 1969-01-07 | Moriwaki Akira | Combing cylinder of combing machine |
FR1484526A (fr) * | 1965-06-25 | 1967-06-09 | Nitto Shoji Kabushiki Kaisha | Cylindre de peignage pour machine peigneus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
US3445896A (en) * | 1965-12-09 | 1969-05-27 | Malcolm Chaikin | Combing machines for wool and other textile fibres |
DE8430562U1 (de) * | 1984-10-18 | 1985-02-21 | Staedtler & Uhl, 8540 Schwabach | Saegezahn-stanzteil als garnitur fuer ein kaemmsegment einer kammwalze fuer textilmaschinen |
IT1201971B (it) * | 1985-04-17 | 1989-02-02 | Cerimates Spa | Procedimento di pettinatura fibre tessili e pettine circolare per effettuare tale procedimento |
CH682403A5 (de) * | 1990-04-14 | 1993-09-15 | Rieter Ag Maschf | Kämmaschine. |
CH682752A5 (de) * | 1991-03-15 | 1993-11-15 | Rieter Ag Maschf | Zangenaggregat für eine Kämmaschine. |
US5517725A (en) * | 1995-03-27 | 1996-05-21 | Mandl; Gerhard | Comber machine |
-
2001
- 2001-04-30 EP EP01440122A patent/EP1254976A1/fr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4-30 DE DE01440122T patent/DE01440122T1/de active Pending
-
2002
- 2002-04-29 WO PCT/FR2002/001489 patent/WO2002088440A1/fr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4-29 JP JP2002585713A patent/JP42719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4-29 EP EP02730375A patent/EP1383948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4-29 AT AT02730375T patent/ATE409762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4-29 DE DE60229124T patent/DE60229124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4-29 CN CNB028091701A patent/CN10046768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4-29 AU AU2002302701A patent/AU200230270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4-29 RU RU2003134621/12A patent/RU2315137C2/ru active
- 2002-04-29 DE DE02730375T patent/DE02730375T1/de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67682C (zh) | 2009-03-11 |
AU2002302701A1 (en) | 2002-11-11 |
WO2002088440A3 (fr) | 2003-01-30 |
DE60229124D1 (de) | 2008-11-13 |
RU2315137C2 (ru) | 2008-01-20 |
EP1383948B1 (fr) | 2008-10-01 |
WO2002088440A8 (fr) | 2002-12-05 |
ATE409762T1 (de) | 2008-10-15 |
DE02730375T1 (de) | 2005-07-14 |
RU2003134621A (ru) | 2005-03-27 |
JP2004526071A (ja) | 2004-08-26 |
WO2002088440A1 (fr) | 2002-11-07 |
DE01440122T1 (de) | 2005-07-14 |
JP4271947B2 (ja) | 2009-06-03 |
EP1254976A1 (fr) | 2002-11-06 |
EP1383948A2 (fr) | 2004-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29775A (zh) | 直行精梳的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直行精梳机 | |
CN112249812A (zh) |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纱线均匀绕卷装置 | |
CN1314532C (zh) | 生产用于气胎的胎体帘布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9195A (zh) | 梳理部件 | |
CN103290665A (zh) | 一种纺织纤维清洁辊 | |
CN100446965C (zh) | 一种连续轴向纤维的布置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1057012A (zh) | 将由许多平行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滚筒上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057011A (zh) |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535172A (zh) | 一种纺织车间轴类缠绕丝清洁装置 | |
CN112899828B (zh) | 一种圆盘式自动抓棉机 | |
CN117166097B (zh) | 一种生产涤纶复合纱线用的导线机构 | |
WO2002088440A2 (fr) | Procède de peignage rectiligne et peigneuse rectilign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ède | |
CN104815792A (zh) | 一种柔性轻质薄片的杂质去除装置及方法 | |
CN100342810C (zh) | 端部成圆装置和端部成圆方法 | |
CN204638508U (zh) | 一种柔性轻质薄片的杂质去除装置 | |
CN115744465A (zh) | 一种用于纱线纺织的一体化整理设备 | |
CN107177907B (zh) | 一种梳棉机 | |
CN1688432A (zh) | 分离和链接复合纤维的系统 | |
CN209957938U (zh) | 新型抓棉机 | |
CN1619025A (zh) | 一个自由端纺纱转杯中的纱线头的引入/移出装置 | |
CN2734783Y (zh) | 一种新型弹花机 | |
CN110117845B (zh) | 一种新型给棉机 | |
CN1740409A (zh) | 冲刀式皮辊轧花机 | |
RU99124808A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мотки спряденной паковки пряжи | |
CN112481752A (zh) | 一种精梳机及其具有调节功能的精梳锡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