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011A -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7011A
CN101057011A CNA2005800383008A CN200580038300A CN101057011A CN 101057011 A CN101057011 A CN 101057011A CN A2005800383008 A CNA2005800383008 A CN A2005800383008A CN 200580038300 A CN200580038300 A CN 200580038300A CN 101057011 A CN101057011 A CN 101057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iling body
opening
lease
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83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斯托琛恩格
L·孔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 AG
Original Assignee
Benninger AG Maschinenfabri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ninger AG Maschinenfabrik filed Critical Benninger AG Maschinenfabrik
Publication of CN101057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13/00Details of machin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D02H13/16Reeds, combs, or other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he spacing of threads
    • D02H13/18Reeds, combs, or other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he spacing of threads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3/00Warping machines
    • D02H3/02Sectional warpers

Abstract

在具有用于卷绕由许多纱线(18)组成的条卷的卷绕体(2)的整经机(1)上进行分纱的方法中,在卷绕体旋转时,在条卷的头和/或尾并且在卷绕体(2)的周边区内,借助设置在卷绕体(2)周边区内的开口筘(40,40a,40b)形成用于引入绞口或浆纱分绞的梭口。随后,在卷绕体旋转情况下,在打开的梭口(51)中引入分绞件,尤其是分绞绳(49)或辅助分绞棒(43,56)。

Description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在纺织技术中,用于将由许多平行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整经机在织造准备中被用于织造经纱的整经。
背景技术
在整经作业范围中,为了将经纱正确喂到经轴上,需要将分绞件引入纱线组中。在传统的方法中,分绞件的置入原则上总是要求停车。这样的方法例如由德国专利申请公开号DE 4443627A1公开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上述类型的方法和装置,借助该方法和该装置,无需停车就可以在整经机完成分纱。就方法而言,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完成上述任务,而就装置而言,通过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装置来完成上述任务。
在条卷的头和/或尾,在卷绕体旋转时并且在卷绕体周边区内的至少一个位置上,以至少一部分纱线形成梭口。接着,在打开的梭口中引入分绞件。这样的分纱优选可以被用于形成绞口。这样的绞口简化了随后例如在织布厂中的进一步加工。这样的分纱当然也能被用于浆纱分绞。所以,开口且尤其是绞口形成以及分绞件引入是在全速工作下进行的。该方法一方面适用于纱线在伸缩筘处达到正确的纱线密度和条带宽度的传统整经方法。但另一方面,该方法也适用于这样的整经方法,其中每根单独纱线通过一个单独的导纱器来落纱。因此,每根单独纱线在卷绕体上的卷绕位置能通过对应于该纱线的导纱器来确定。与此同时,导纱器取代了伸缩筘,但与伸缩筘不同的是,导纱器能移动到任何位置。导纱器优选可以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从静止位置被调整到工作位置。与此同时,导纱器可以被交替投入使用,进而可以随意改变待卷绕条带的组成。由此做到了工作纱线飞渡到卷绕体上。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在全速工作下实现了开口,还在全速工作下实现了工作纱线的交接。
通过有利的方式,可以借助设置在卷绕体周边区内的开口筘来形成梭口,该开口筘与卷绕体一起转动或与卷绕体同步转动。例如为了纱线分绞,相应的纱线可以被交替落到筘齿上和筘齿之间。
通过特别有利的方式,可以通过将纱线落到开口筘上来形成梭口,该开口筘安置在与卷绕体同步旋转并围绕卷绕体的环件上。该方法也特别适用于传统的卷绕体,例如用于已知的分条整经机的整经滚筒。不一定要求整经滚筒具有特殊的构造。
或者,纱线也可以被直接落到卷绕体上。对此,通过将纱线落到开口筘上来形成梭口,该开口筘安置在卷绕体上。因为开口筘是卷绕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省略用于产生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附加驱动和传动装置。这种做法安排特别适用于在条卷头分纱。
尤其对整经机操作来说可能有利的是,在该方法中通过相似的机构实现在条卷头和条卷尾的梭口形成。此外,上述环件可以是用于在条卷头进行分纱的内环以及用于在条卷尾进行分纱的外环。
如果为了引入绞口而使两个就圆周方向而言接连布置在卷绕体上的开口筘从大致沿外周的切向的静止位置移动到开口位置,则得到了特别有利的开口,其中在开口位置上,筘齿沿径向突出于外周之外,并且在卷绕体的旋转过程中,纱线优选以交替方式被落到筘齿上和筘齿之间。此外,开口筘可以相对简单地随部分旋转而移入其工作位置。不过,该方法当然也可以被用于浆纱分绞。在这里,不是形成绞口,而是保持纱线相互分开。为了浆纱分绞,如此形成许多接连布置的开口筘,即分别只对某些纱线形成一个梭口。如果还拟定了浆纱分绞,则浆纱分绞优选在形成绞口前完成。
辅助分绞棒可以被引入打开的梭口中。随后,构成相关梭口的开口筘又被移入静止位置,最后,由辅助分绞棒分开的纱线可以被卸落到分绞件上,优选是分绞绳或分绞线上。因此,分绞绳或分绞线并未被真正引入梭口中,而是纱线被转交给分绞件。
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循环的许多条卷可以被挨着或并排地卷绕到卷绕体上,在这里,卷绕体不中断地旋转。此外,分绞线可以通过一个开口筘借助冲击运动或牵引运动从一个条卷被移向下一个条卷。为此,例如在开口筘摆入静止位置时,分绞线可以通过其沿径向突出于外周之外的端部伸入开口筘,由此可以在开口筘移动时通过简单的方式同时拉动分绞线。或者,可以在开口筘移动时也进行冲击运动。
同样,在条卷尾上,在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且围绕卷绕体的外环上的至少一个位置,能以至少一部分纱线产生绞口,以便形成梭口,在这里,在打开的梭口中引入分绞件,而且开口优选利用与在条卷头上时相似的机构完成,就是说借助开口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循环的许多条卷挨着或并排地卷绕到卷绕体上,在这里,卷绕体不中断地旋转。
特别有利的是,由许多优选是不同类型的纱线组成的片纱被引至安置于卷绕体的卷绕区中的选纱装置,其中的若干纱线作为工作纱线通过导纱器被引出并形成条带,而其余的纱线作为备用纱线借助每一个夹持点被夹持在选纱装置上。该操作允许在卷绕体连续旋转时进行条带更换,这明显加快了加工作业。
还有利的是,在至少第一次卷绕后,卷绕条带的工作纱线被分断开并被夹持在选纱装置上,而在至少第二次卷绕中,条带的工作纱线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卷绕时的组成。但是,条带组成也可能在多次相邻的卷绕中是相同的。最后还可以想到,条带的纱线没有在每次卷绕后被分断开,而是条带在一个卷的卷尾被直接送给一个相邻卷的卷头。
如果所选的工作纱线首先借助导纱器被绷紧于卷绕体上方的携获位置,则在卷绕体满转时进行的纱线转交能特别有利地实现,其中在携获位置上,纱线在导纱器和每个夹持点之间大致平行于旋转轴线被悬空绷紧,而且在卷绕体的旋转过程中,所有的工作纱线在携获位置上被属于卷绕体的内夹纱器相继抓住并随后脱离开夹持点。在离开夹持点后,导纱器可以与其工作纱线一起按条带宽度移入条带卷绕位置。被夹持的备用纱线作为工作纱线飞渡到卷绕体上,这能在唯一一次卷绕体旋转中高速完成。
在形成一个条卷后,所有的工作纱线又能被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外夹纱器相继抓住,随后又被夹持点夹持并同时脱离开导纱器。因此,工作纱线实际上又飞返回夹持点上的预备位置。
在分条整经机上,显然需要在整经台上使选纱装置在旋转轴线方向上或垂直于旋转轴线移动,以将条带卷绕成锥形。整经滚筒此时构成卷绕体。
从装置角度看,如果为了在整经机上分纱,尤其是为了实施上述方法,在卷绕体周边区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置用于在卷绕体旋转时引入绞口的机构和用于在卷绕体旋转时将分绞件引入通过绞口打开的梭口的机构,则这是适当的。
用于引入绞口的机构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就圆周方向而言大致相互平行地接连布置的开口筘,开口筘尤其可以借助摆动从大致沿外周的切向的静止位置移入开口位置,在开口位置上,筘齿沿径向突出于外周之外,在这里,纱线能借助导纱器被交替落到筘齿上和筘齿之间。开口筘可以是卷绕体的组成部分,或是能与卷绕体脱开。
至少构成相关梭口的开口筘可以配有辅助分绞棒,为了引入分绞件,辅助分绞棒可以平行于开口筘被引入打开的梭口中。每个开口筘配有一个辅助分绞棒可能是有利的。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分绞件可以是分绞绳,分绞绳可以从在辅助分绞棒的运动轴线上被保持在开口筘旁边的、优选呈圆柱形的分绞绳储存装置中被拉出。在辅助分绞棒旁边设有剥纱器,借助该剥纱器,绷紧纱线可以越过顶在分绞绳储存装置端部上的辅助分绞棒以及分绞绳储存装置移动到分绞绳上。
在一个替换的实施形式中,可平行于卷绕体外周移动的分绞线可以延伸于卷绕体上,分绞线具有沿径向突出于外周之外的端部。可以在辅助分绞棒旁边设置剥纱器,借助剥纱器,绷紧的分开纱线可以从辅助分绞棒上移到分绞线上,在此,能借助该端部保持纱线分开。这样的分绞线例如可以由纵长的薄金属条或塑料条构成,其厚度介于0.1毫米至1毫米。该端部应该优选是非挠性的或是相当坚硬的,由此一来,即便有机械作用,也能保持其径向突出于外周之外的状态。分绞线可以在整经作业结束后通过拉入分绞绳来替换。
分绞线可以是柔性的分绞线,它支撑在滚筒内,能经过滚筒端转向,并且能平行于滚筒周面移动。
该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被驱动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并围绕卷绕体的环件,在环件周边区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有所述的用于在卷绕体旋转时引入绞口的机构。在这里,该环件是用于在条卷头分纱的内环和/或在条卷尾分纱的外环。这种与卷绕体脱开的配置具有各种优点。因此,可以改装相当简单地构成的整经机。该装置的特点还在于易维护。
不过,用于在条卷头引入绞口的机构也可配属于卷绕体,在这里,所述机构设置在可在卷绕体表面上移动的内环上。同时,该内环将是卷绕体的组成部分。该内环能与可被驱动与卷绕体一起转动的且围绕卷绕体的、用于在条卷尾分纱的外环同步或异步地移动。
环件可以在其外周面区内配备有齿环,齿环通过驱动轴被驱动与卷绕体同步转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用于环件的旋转运动。
可以设置用于使辅助分绞棒移入和/或移出打开的梭口的机构,该机构与围绕卷绕体的辅助分绞棒月牙板机构作用连接,辅助分绞棒月牙板机构优选可以通过转辙器来控制。或许作为替换方式或是还可以设置移动剥纱器的装置,它与围绕卷绕体的剥纱器月牙板机构作用连接,剥纱器月牙板机构优选通过转辙器来控制。对于各两个运动方向,可以每个设置两个转辙器。当然,可以提出其它控制装置来代替转辙器。
另外,可以设有用于使开口筘从静止位置摆入开口位置和在相反方向摆动的机构,该机构在机械方面可以通过可电气操作的凸轮控制机构来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相当简单地从外界对旋转的开口筘施加影响。
该分纱装置可以与一个用于将由许多平行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装置组合。在这种装置中,为每根单独纱线在卷绕体周边区内设置一个导纱器,可以通过导纱器卷绕相关的纱线,并且可以利用导纱器确定在卷绕体上的卷绕位置。
导纱器可以是选纱装置的组成部分,该选纱装置对许多纱线每根具有一个夹持点和一个导纱器,在这里,一部分纱线可以作为构成条带的工作纱线通过导纱器被引出,而其余纱线可以作为备用纱线被固定在处于预备位置的夹持点上。
每一个导纱器和夹持点可以配属于一个导纱器模块,导纱器模块具有用于调整导纱器的传动装置以及可移动的夹持切断单元,夹持切断单元具有用于夹持纱线的夹持点和用于分断纱线的切断机构。通过这种方式,纱线的切断和夹持实际上在相同位置上进行,借此可以实现在卷绕体旋转时的飞动纱线更换。
导纱器模块的传动装置优选是带有牵引件尤其是齿形带的牵引件传动装置,导纱器如此安置在牵引件上,即导纱器可以大致平行于卷绕体的旋转轴线在导纱器路程中移动。牵引件传动装置例如可以通过步进电机被快速准确地驱动,不过,还可以想到其它类型的传动装置例如推杆,导纱器设置在推杆端部上。
夹持切断单元可以以大致垂直于导纱器路程移动的方式支撑着,从而夹持点就卷绕体周边而言可以在径向靠外的静止位置和径向靠内的纱线转交位置之间移动。这种升降运动例如可以通过气动的压力缸来做到。
卷绕体可以是分条整经机的整经滚筒。选纱装置可以如此支撑在整经台上,即选纱装置不仅可以平行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移动,而且可以垂直于滚筒的旋转轴线移动。
内夹纱器和外夹纱器可以平行于卷绕体的旋转轴线移动,在这里,内夹纱器设置在卷绕体表面中的直线导向机构上,外夹纱器设置在可被驱动转动的、围绕卷绕体的外环上,该外环支撑在外环支架中。
该装置可以具有设置在卷绕体上的、用于在条卷头夹住并带走条带的所有待卷绕纱线的内夹纱器以及沿外循环轨迹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用于暂时抓住一个卷绕条带的所有纱线的外夹纱器。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中,得到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设计方案,其中:
图1是整经机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图1所示整经机的局部透视图;
图3是整经机的带有导纱器模块的选纱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是单个导纱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5沿箭头(a)方向表示图4所示的导纱器模块;
图6沿箭头(b)方向表示图4所示的导纱器模块;
图7a和图7b表示处于纱线转交位置上的导纱器模块;
图8a和图8b表示就在纱线离开夹持点后的导纱器模块;
图9a和图9b表示纱线落到开口筘时的导纱器模块;
图10a和图10b表示外夹纱器承接纱线时在条卷尾上的导纱器模块;
图11a和图11b表示在条卷尾分断工作纱线时的导纱器模块;
图12是绞口的示意图;
图13以透视图表示辅助分绞棒引入时在卷绕体上的开口筘端部;
图14是分绞绳套的截面透视图。
图15a和图15b表示置纱前处于工作位置的形成绞口用的下开口筘;
图16表示纱线置入时的开口筘;
图17表示辅助分绞棒移出时的开口筘;
图18表示处于静止位置的开口筘,此时分绞绳套接在辅助分绞棒端上;
图19表示剥纱器前移时的开口筘;
图20表示剥纱器回撤时的开口筘;
图21a和图21b表示纱线已置入时的上开口筘;
图22表示在引入辅助分绞棒后的开口筘;
图23表示上纱线已落在辅助分绞棒时的回摆的开口筘;
图24表示下纱线已卸到分绞线上后的开口筘;
图25表示上纱线已卸到条卷上的开口筘;
图26表示处于接纳新条带的中立的初始位置的开口筘;
图27示意表示卷绕和在条卷上的绞口形成;
图28a表示用于浆纱分绞的第一开口筘;
图28b表示用于浆纱分绞的第二开口筘;
图29a和图29b是另一台整经机的整体透视图;
图30是示意示出的整经机的俯视图,在此示出了一些机器部件;
图31是整经机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2是图29a和图29b所示整经机的透视图的局部,此时示出了选纱装置和分纱装置;
图33表示在整经过程中的图32所示的局部正视图;
图34是图29a和图29b的整经机的分纱单元的正视图;
图35以侧视图表示图35的分纱单元;
图36以透视图表示图34的分纱单元;
图37表示图36的分纱单元的局部(局部A);
图38是分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9a至图39c表示处于开口位置上的开口筘以及分绞线;
图40a至图40c表示处于静止位置的图39a/图39b/图39c的开口筘和所述的分绞线;
图41a和图41b表示纱线已置入的下开口筘或上开口筘;
图42a和图42b表示引入辅助分绞棒后的开口筘;
图43a和图43b表示上纱线已落到辅助分绞棒的回摆的开口筘;
图44a和图44b表示上纱线和下纱线已卸到条卷上的开口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用1表示的整经机基本上由作为卷绕体的整经滚筒2构成,该整经滚筒具有圆柱形部分3和圆锥形部分4。整经滚筒可绕卷绕体轴线或滚筒轴线6旋转地支撑在机架5中。整经台7静立于整经台的导向机构11上,整经台可以在导向机构11上平行于旋转轴线6在箭头方向c上移动。在整经台7上设有选纱装置8,该选纱装置能相对整经滚筒在垂直于整经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即箭头方向d)上移动。
选纱装置8本身能以例如90度的弧度围绕整经滚筒2的表面。许多在此仅示意表示的导纱器模块20以在圆周方向上紧邻的方式设置在选纱装置上。片纱9从一个在此未详细示出的筒子架上或从其它供纱机构中被引出,每根单独纱线被引至一个导纱器模块20。适当的装置如纱线制动器用于使纱线始终保持张紧。
为了在条卷头上形成梭口以便形成绞口或浆纱分绞,在整经滚筒2的圆柱形部分3上设置内环12,该内环装载用于形成绞口或用于浆纱分绞的机构并与滚筒一起旋转。内环12在滚筒纵槽13中被引导并且可以沿滚筒纵槽像整经台7一样在箭头方向c上移动。
为了形成梭口,特别是为了在条卷尾上形成绞口,设置外环14,该外环以同心的方式围绕滚筒周面并且能与滚筒同步地被驱动。该外环支撑在外环支架15中,该外环支架又支撑在外环滑板16上并且可以在外环滑板上沿箭头方向c直线移动。外环16也承载着形成绞口所需的机构。
在控制柜10中安装有用于控制整经机的部件。
图3表示整经机的具有导纱器模块的选纱装置的局部透视图。选纱装置8具有许多导纱器模块,这些模块20’、20”、20和20’v在圆周方向上相继布置。在图3中还可以看到属于内环的开口筘40,它的构造和作用方式以后会详述描述。导纱器21能沿滚筒轴线在箭头方向e上来回移动或者定位。导纱器21的移动可以通过牵引件传动装置33来实现。当然,也可以设置使导纱器21移动的其它装置,如气动系统或液压系统。
以下,结合图4至图6来稍微具体描述单个导纱器模块20。该导纱器模块具有保持板32,在该保持板上固定有传动单元33和夹持切断单元22。该传动机单元具有包括齿形带29的牵引件传动装置。该齿形带可以借助导纱器驱动装置34被驱动,其中该导纱器驱动装置优选是步进电机。在齿形带的两个平行皮带段之一上固定着导纱器21,该导纱器能在箭头方向e上走过导纱器路程FS。在静止位置RS上,导纱器21回撤位于夹持切断单元之后。夹持切断单元22安置在升降滑座26上,该升降滑座可移动地支撑在导向机构35中。此外,气动压力缸28用作驱动装置。
夹持切断单元具有双杆臂25,它铰接在升降滑座26上,上杆臂可借助气动压力缸27被启动。真正的切断机构24在下杆臂上由刀刃构成。一个夹持点23就位于切断面之后,该夹持点也可以通过双杆臂25被启动。
送来的工作纱线或备用纱线18/19通过导纱管36被输入,该导纱管在双杆臂侧开口于夹持点23之上,从而纱线能处于导纱器21的导纱器路程中。该导纱器具有用于防止纱线滑走的切口或凹槽。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下对导纱器模块20的工作的描述,在图4b中还示出了属于滚筒的内夹纱器30。该内夹纱器能通过在此未详细示出的机构夹住在正确位置上被绷紧的纱线并将该纱线带走。
只要一根纱线在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上被夹持在一个导纱器模块上,则它用作备用纱线19,该备用纱线可随时作为工作纱线投入整经作业以形成条带。为此,依据图7a和图7b将启动导纱器21,从而该导纱器走过导纱器路程FS的一部分并先处于纱线携获位置FM。升降滑座26此时已经位于也在图5中示出的降低位置。到达纱线携获位置FM所需的纱线进给长度通过导纱管36被引出。滚筒的旋转运动如此适配于导纱器21的运动,即就在到达纱线携获位置FM后,下夹纱器33带走当前卷的这根和其它每根工作纱线。
就在可靠抓住纱线后,夹持点23被释放,从而工作纱线以内夹纱器30的圆周速度被引出。这种情况在图8a和图8b中示出了。直至此时,在选纱装置上的所有工作的导纱器模块同时工作。
然后,根据图9a和图9b,使导纱器21在导纱器路程FS中继续移动一段距离,以便分纱并进而将绞口引入开口筘40。随后还将详细描述开口过程。用于绞口的开口筘具有呈U形叉开的筘齿42,在这些筘齿中能分别置入一根单独纱线。在一些筘齿42之间也可以落纱。如图9a象征所示,现在如此精确地依次使在圆周方向上后续的导纱器模块的每个导纱器21a、21b、21c等移动,即总是交替将一根工作纱线置于筘齿上和筘齿之间。在引入绞口且引入分绞件后,按照以下还要详细描述的方式,所有工作的导纱器21、21a、21b、21c等使其各自的工作纱线移动至条带17的真正的卷绕位置,条带宽度显然小于落至纱线形成筘40时的纱条宽度。这些导纱器21现在保持其彼此相对位置,直至到达条卷尾,在这里,整个选纱装置将在整经滑架上移动。
一旦到达了条卷尾并且在那里也用相似的机构形成了绞口,则所有工作的导纱器21又移动到靠外的纱线携获位置FM,在该纱线携获位置上,所有的工作纱线18被转交给外夹纱器31或者被该外夹纱器带走。该外夹纱器配属于外环14,该外环同心围绕滚筒并与滚筒同步旋转,在图10a和图10b中仅象征性示出了该外环。进行纱线“收集”是为切断做准备,该切断作业在图11a和图11b中示出了。
此外,升降滑座26在每个导纱器模块20上移动到上方的最终位置,从而夹持点23能抓住已拉出的纱线。实际上,切断机构24被同时启动,在这里,一方面使刚加工完的工作纱线18离开导纱器21,同时又作为备用纱线19将上述工作纱线保持在处于预备位置的夹持点上。
如图12所示,用于在条卷头引入绞口的机构布置在内环12上。图12所示的情况因此大致对应于根据图9的情况,在这里,并排的纱线被交替置入接连配置的开口筘40a和40b中。用30又象征性表示内夹纱器。通过开口筘的交替跨绕,显然可以形成具有打开的梭口51的绞口50,在梭口中可以引入分绞件。当然,绞口引入原则上将通过大致相同的方式在采用同步旋转的、围绕卷绕体的环件(外环,内环)的情况下实现。通过大致相同的方式,也可以实现浆纱分绞。与形成绞口不同,为了浆纱分绞必须设置许多接连配置的开口筘。此外,用于浆纱分绞的开口筘也是不同地形成的(为此参见图28a和图28b)。
从图13和图14中看到了开口装置的其它细节。例如由塑料构成的弯曲的开口筘40被固定在可旋转的筘轴41上。以可平行于筘轴移动的方式设置辅助分绞棒43。在长条状筘轴41的末端上,设有钳形的套夹45,其夹持住分绞绳套44。大约呈圆柱形的分绞绳套具有分绞绳轴46,它在中心被拧入该分绞绳套中,从而留下敞露的环形间隙55。在分绞绳轴46上卷绕有适当的分绞绳49,该分绞绳可以通过环形间隙55被拉出。分绞绳套44在面向辅助分绞棒43端面的那侧具有连接件47,辅助分绞棒43和分绞绳套44可以在该连接件处连接。
已移出的辅助分绞棒43因此抓住固定于套夹45中的分绞绳套44,该分绞绳套还具有大致等于辅助分绞棒的外直径。然后,使套夹45张开,从而放开分绞绳套44的整个外周区。这使得分开的纱线组从辅助分绞棒43上被卸到已拉出的分绞绳49上成为可能。
为此采用图15a所示的剥纱器48,它能在朝向分绞绳套44的方向上移动。图15a和图15b表示处于备用状态的开口筘40,它有径向外突的筘齿42。辅助分绞棒43还要被拉回,从而如图16所示,开口筘可以被跨绕。此外,上纱线53总是位于U形的筘齿42中,下纱线52在筘齿间直接位于筘轴41上。下纱线和上纱线之间的距离形成打开的梭口51。依据随后的整经条带的条带宽度,整个开口筘或只是其一部分被跨绕。
一旦所有的现用工作纱线被置入了开口筘中,则辅助分绞棒43如图17所示将移出,随后开口筘40将转回到其径向靠内的静止位置。
在图18中示出了这种情况。上纱线53现在直接落在辅助分绞棒43上,下纱线52像先前一样落在筘轴41上。辅助分绞棒43在端侧握住分绞绳套44,分绞绳套44被套夹45放开。现在依据图19,可以使剥纱器48前移,该剥纱器使上纱线和下纱线52、53越过分绞绳套44,卸到分绞绳49上。随后,剥纱器48又回移,开口筘40保持在图20所示的预备位置中,直至它为了形成一个新的梭口而旋转出来。
在条卷尾上开口是借助与在条卷头上相似的机构完成的,即也利用开口筘。开口筘就像本文开头所述一样配属于外环14,外环的直径须大于可能最大的条卷直径。不过,与在条卷头上不同,不是采用分绞绳作为分绞件,而是将柔性的分绞线置入打开的纱线梭口中,在这里,梭口分绞装置的结构以及步骤不同于在内侧。依据图21a和图21b,也在筘轴41上设置具有筘齿42的弯曲的开口筘40。具有弯折端部的柔性分绞线54安置在筘轴41的下方并且可从滚筒内侧移过来。上辅助分绞棒56也可以平行于筘轴41移出。此外,设有剥纱套57,它围绕整个辅助分绞棒56。在所示的初始位置中,下纱线52和上纱线53又被置入开口筘40中,即对应于每根纱线的导纱器21(图9a)用于使纱线处于正确的跨绕位置。
依据图22,置纱过程结束并且使辅助分绞棒56移入打开的梭口51中。然后,依据图23a和图23b使筘轴41扭转,从而使上纱线53位于辅助分绞棒56上,下纱线52位于筘轴41上。
在图24所示的下一步中,使剥纱套57移出来,在这里,下纱线52落到分绞线54上。而上纱线53首先仍位于辅助分绞棒56的末端上。辅助分绞棒56的末端此时大致与分绞线54的弯折端部对齐。
一旦剥纱套57走完最后的路程,则上纱线53落到已落好的条卷上,但位于分绞线54之外(图25)。与此同时,分绞件被引入,并且为了在下一个条卷上形成划分,可以使分绞件移动一段等于条卷宽度的距离。因此,可借助端部58保持纱线分开。开口筘40又被转入一个用于形成梭口的工作位置,辅助分绞棒56或者剥纱套57被拉回至初始位置(图26)。当然,依据图21a和图21b至图26描述的方法也可被用在条卷头上或内环上。这样的工作过程在图41a/图41b至图44a/图44b中示出了。
以下,将结合图27的示意图来描述一次完整的卷绕过程。图27从下升到上地示出了几次卷绕,确切说是以垂直于滚筒的方向的视角。在图27的上三分之一处,视线方向是沿整经滚筒2的切向,该整经滚筒具有圆柱形部分3和圆锥形部分4并具有已落好的条卷37。在图27的下三分之二处,实际上示出了在不同操作顺序中的滚筒周面的进展状况,在这里,右侧给出了滚筒的角度位置。
卷绕作业以喂入阶段60开始,在喂入阶段中,选纱装置8像先前所述那样借助滚筒的工作的导纱器21A递交工作纱线18,并且使工作纱线进入正确的相对位置。在图中示出了共6个工作的导纱器21A。对两个不工作的导纱器21P来说,相应的导纱器模块保持在其中立的预备位置上,在该预备位置上,各备用纱线19是静止的。
在下方的跨绕阶段61中,工作纱线18借助工作的导纱器21A被置入下开口筘40。如上所述,已分开的纱线被移至分绞绳上,随后,工作的导纱器21A使纱线一方面按照整经条带17的条带宽度B一起移动,另一方面同时向左移动至圆锥形部分4的根点38上。在此过程的末尾,滚筒已经转过一圈360度。
现在,就是用于形成条卷37的真正的卷绕阶段62,在此,依据纱线品质需要使滚筒旋转N圈360度,直至达到所期望的条卷高度。
在形成条卷37后,进行上方的跨绕阶段63,以将纱线置入外环14上的上开口筘40中。为此,工作的导纱器21A仍继续向左移动,同时又按置纱宽度相互分开。就开口和使分绞线移入打开的梭口中而言,只需滚筒又旋转一整圈360度。
然后,导纱器21A按照一列方式一起移动,以便共同将工作纱线18交给外夹纱器31,在这里,导纱器模块切断工作纱线并且又夹住工作纱线。这一动作以上方的喂入阶段64的形式示出了。
现在,可以在不停止滚筒的情况下以相同方式卷绕下一个条卷,其中可能在选纱装置8上调用其它纱线。显然,内环12、外环14和选纱装置8此时向右移动了条带宽度B。
在图28a和图28b中示出了浆纱分绞用的开口筘。借助第一开口筘40’(图28a),总是将第一纱线落到设置于起始筘端上的筘齿42’中。其它的筘齿彼此间隔预定的周期间距,由此一来,各有一些纱线形成一个梭口。可以使分绞件如辅助分绞棒穿过该梭口。跟随第一开口筘的下一个(即第二个)开口筘40”(图28b)具有用于第二纱线的筘齿42”,在这里,第一开口筘的筘齿相对第一开口筘偏移了一个纱线位置。以相似的方式形成后面的开口筘,即对第三开口筘来说,使各自的筘齿又偏移一个位置,等等。所以,在依据图28a和图28b的例子中,浆纱分绞将需要七个开口筘。
图29a和图29b相当具体地示出了整经机1。与根据图1和图2的整经机不同,如此构成用于形成梭口的内环,即内环同心围绕滚筒周面并且可以与滚筒2同步被驱动(取代了内环直接安置在滚筒上的方式)。此外,内环配属于用82表示的分纱单元,外环配属于用81表示的分纱单元。在单元81和82之间,可以清楚看到设有选纱装置8。
图30示意表示在包括所属驱动电机的整经机上的所有机械功能组件,即主要示出了整经滚筒2、机架5、整经台7和选纱装置8。此外,包括内环12的内分纱单元82和包括外环14的外分纱单元81具有各自的操作装置。在内环12和外环14上,分别固定有开口筘40。显然,内环12和外环14都是与整经滚筒2脱开的零件,但它们可以与整经滚筒2同步地被驱动旋转。
根据图31的示意图与图30的区别主要在于,在这里,包括内环12的内分纱单元82和包括外环14的外分纱单元81被设计成可以在滚筒的旋转轴线6的方向上相互独立地运动(为此设置的驱动装置用RAA和RAI表示)。于是,可以从图31中看到,环件12和14在其外周区域内配备有齿环,该齿环可以通过驱动轴66被驱动转动。还可以看到分绞线54(54-用于条头上分绞,542-用于条尾上分绞),分绞线支撑在滚筒内,能经过滚筒端转向,并且能平行于滚筒周面移动。随后,可以看到相应的剥纱器48。关于选纱装置,图31所示的整经机与图30所示的整经机的区别在于,选纱装置8可以独立于整经滑架7被驱动(驱动装置77)。
图32和图33示出了如图29a/图29b所示整经机1的放大局部。不过,为了看清楚导纱器模块21,在图示局部外的内分纱单元已移出。从图33中可以看到工作纱线18,其用实线表示。工作纱线在整经过程中被卷绕到整经滚筒2上。片纱9的其余纱线(备用纱线)用虚线表示。
图34至图36详细示出了一个分纱单元,它包括用于引入绞口的机构和用于引入分绞件的机构。外分纱单元具有与在此所示的内分纱单元82一样的结构。分纱单元是环形配置的。它包括外壳68,内环12(参见图35)借助滚子74支撑在该外壳中。另外,在外壳68的朝向选纱装置(未示出)的那侧设有一个月牙板机构73,用于控制和移动开口筘40(摆动)、辅助分绞棒和剥纱器(各自是平移运动)。月牙板机构的细节可从后续的图37中看到。
如图37所示,为了控制各自的月牙板机构,设有可电气操作的转辙器。利用一个转辙器71,可以使剥纱器48转入月牙板机构70中,由此一来,该剥纱器可以通过卷绕体在f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从静止位置(图37)移动到移出位置。对此,在剥纱器48上设置一个销76,该销与月牙板机构70配合作用。辅助分绞棒(在图37中看不到)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通过单独的月牙板转辙器机构被移动。对于必需的两个运动方向(前进和后退),各自需要两个转辙器。另一个转辙器75用于产生使开口筘40从静止位置进入开口位置的摆动。这种摆动可以通过电气操作的凸轮控制机构来实现。当然,为了控制和移动开口筘、辅助分绞棒和/或剥纱器,也可以采用其它装置,尤其是所述装置(代替从外面)也可以直接设置在上述构件之内或之上。
在图38中,以侧视图示出了分纱单元82。在这里,例如可以看到销77,可以借助该销实现开口筘40的摆动。在此所示的开口筘40的特点是它具有辅助筘件65。利用该辅助筘件,可以借助牵引运动使分绞线移动。结合图39a/40a(俯视图)、图39b/40b(侧视图)以及图39c/40c(正视图),示出了相应的工作过程。对此,图39表示处于开口位置的开口筘40。如果开口筘40现在通过摆动转入静止位置,则开口筘接触到分绞线54的端部58。此时,该分绞线优选在条卷头上被引入。如果开口筘现在沿箭头方向c从一个条卷移到下一个条卷,则分绞线54被自动一同拉走。辅助筘件65此时起到用于端部58的止挡的作用。当然,根据开口筘的结构,可以省掉辅助筘件。用于条卷尾的分绞线可以按照相似的方式移动。对于外分纱单元,外分绞线的移动将有利地通过冲击运动来实现。因此,如图39和图40所示的挂接不是必须的。
如图44a所示,分绞线54也可以借助剥纱器48在条带更换时被一同拉走。

Claims (19)

1.一种在整经机(1)上进行分纱的方法,所述整经机具有用于卷绕由许多纱线(18)组成的条卷的卷绕体(2),其特征在于,尤其在条卷的头和/或尾,在所述卷绕体旋转时且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内的至少一个位置上,用至少一部分纱线形成用于引入绞口的或用于浆纱分绞的梭口,并且将分绞件且尤其是分绞绳(49)或辅助分绞棒(56,43)引入打开的梭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设置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内的开口筘(40,40a,40b)形成所述梭口,所述开口筘与所述卷绕体(2)一起转动或者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纱线(18)落至开口筘(40,40a,40b)上形成所述梭口,所述开口筘设置在与所述卷绕体(2)同步转动的且围绕所述卷绕体的环件(12,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卷头上,通过将纱线(18)落至开口筘(40,40a,40b)上形成所述梭口,所述开口筘设置在所述卷绕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卷的头和尾上形成梭口是通过相似的机构完成的,所述环件是用于在条卷头上分纱的内环(12)和用于在条卷尾上分纱的外环(1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引入绞口(50),使至少两个就圆周方向来说接连布置的开口筘(40a,40b)从大致沿外周的切向的静止位置移动到开口位置,在所述开口位置上,筘齿(42)沿径向突出于外周之外,并且在所述卷绕体的旋转过程中,优选以交替方式将纱线(18)落到筘齿(42)上和筘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辅助分绞棒(43)引入打开的梭口中,随后又使形成相关梭口(51)的开口筘(40a)移入所述静止位置,最后,将通过所述辅助分绞棒分开的纱线(52,53)卸到分绞件上,优选卸到分绞绳(49)或分绞线(5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循环的许多条卷被挨着或并排地卷绕到所述卷绕体(2)上,其中所述卷绕体不中断地旋转,而且通过开口筘(40a,40b)并借助冲击运动或牵引运动,使所述分绞线(54)从一个条卷移向下一个条卷。
9.一种在整经机(1)上进行分纱的装置,尤其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整经机具有用于卷绕由许多纱线(18)组成的条卷的卷绕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的至少一个位置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卷绕体旋转时引入绞口的机构和用于在所述卷绕体旋转时将分绞件引入通过所述绞口打开的梭口的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引入绞口的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就圆周方向而言接连且大致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开口筘(40a,40b),所述开口筘尤其借助摆动能从大致沿外周的切向的静止位置移动到开口位置,在所述开口位置上,筘齿(42)沿径向突出于所述外周,在这里,纱线能借助导纱器(21)被交替落到筘齿上和筘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形成相关梭口(51)的所述开口筘(40a)配有辅助分绞棒(43),为了引入分绞件,所述辅助分绞棒能平行于所述开口筘移入打开的梭口(5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绞件是分绞绳,所述分绞绳能从一个在所述辅助分绞棒(43)的运动轴线上被保持在所述开口筘(40a)旁边的、优选呈圆柱形的分绞绳储存装置中被抽出,并且在所述辅助分绞棒旁边设有剥纱器(48),借助所述剥纱器,绷紧的纱线(52,53)能越过顶在所述分绞绳储存装置的端部上的辅助分绞棒和所述分绞绳储存装置,移动到所述分绞绳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条能平行于所述卷绕体周面移动的分绞线(54)延伸于所述卷绕体(2)上,所述分绞线具有沿径向突出于外周的端部(58),在所述辅助分绞棒旁边设有剥纱器(48),借助所述剥纱器,绷紧的分开纱线(52,53)能从所述辅助分绞棒移动到所述分绞线(54)上,借助所述端部(58)保持纱线分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绞线(54)是柔性的分绞线(54),它支撑在滚筒内,能经过滚筒端转向,并且能平行于滚筒周面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与所述卷绕体同步地被驱动转动的且围绕所述卷绕体的环件,用于在卷绕体旋转时引入绞口的所述机构安置在所述环件的周边区的至少一个位置上,所述环件是用于在条卷头上分纱的内环(12)和用于在条卷尾上分上的外环(14)。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条卷头引入绞口的所述机构配属于所述卷绕体,所述机构安置在能在所述卷绕体的表面上移动的内环(12)上,所述内环能与用于在条卷尾分纱的外环(14)同步或异步地移动,所述外环能随所述卷绕体被驱动转动并且围绕所述卷绕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件(12,14)在其外周面区域内配备有齿环,所述齿环通过驱动轴(66)与所述卷绕体(2)同步地被驱动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使所述辅助分绞棒(43)移入和/或移出打开的梭口的机构,所述机构与围绕所述卷绕体的辅助分绞棒月牙板机构作用连接,所述辅助分绞棒月牙板机构能通过转辙器(71)被控制,和/或设有用于移动剥纱器(48)的机构,所述机构与围绕所述卷绕体的且能通过转辙器被控制的剥纱器月牙板机构作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使开口筘(40,40a,40b)从静止位置摆入开口位置和在相反方向上摆动的机构,所述机构在机械方面能通过电气操作的凸轮控制机构被控制。
CNA2005800383008A 2004-11-10 2005-11-09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0570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026668.6 2004-11-10
EP04026668A EP1657329A1 (de) 2004-11-10 2004-11-10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ckeln eines aus einer Mehrzahl von parallelen Fäden bestehenden Bandes auf eine um eine Drehachse rotierende Trommel
EP04026841.9 2004-1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011A true CN101057011A (zh) 2007-10-17

Family

ID=3492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83008A Pending CN101057011A (zh) 2004-11-10 2005-11-09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657329A1 (zh)
CN (1) CN101057011A (zh)
ES (1) ES2356377T3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518B (zh) * 2008-08-12 2011-06-0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整经装置
CN102851819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8998871A (zh) * 2018-10-23 2018-12-1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放绞线装置及送纱机构
CN112193932A (zh) * 2020-10-13 2021-01-08 岳西县长宁织绸有限责任公司 蚕丝丝线绕制方法
CN112663195A (zh) * 2021-01-08 2021-04-1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穿分绞纱装置
CN113622064A (zh) * 2020-05-06 2021-11-0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穿分绞纱方法及穿分绞纱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0933A (zh) * 2014-02-25 2014-05-28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针床运动机构
CN104276448A (zh) * 2014-09-29 2015-01-14 湖州厉华妤婕联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带监测功能的分条整经机卷绕装置
CN105463654B (zh) * 2015-11-17 2018-06-29 青海德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整经机及其使用方法
ES2665677T3 (es) * 2016-01-15 2018-04-26 Karl Mayer Rotal Srl Plegador de urdimbre seccional y fileta de un dispositivo de ensamblaj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18998A (de) * 1964-07-22 1966-08-15 Benning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Stürzen eines von einem Schärgatter abgezogenen und auf eine Schärmaschine aufzuwickelnden Schärbandes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US3520493A (en) * 1968-10-18 1970-07-14 Robert L Carroll Guide for a moving textile strand
IT1114634B (it) * 1977-07-13 1986-01-27 U T I T A Officine & Fonderie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di selezione ed infilaggio per avvolgitrici di filati a piu' bobine
FR2409949A1 (fr) * 1977-11-25 1979-06-22 Asa Sa Dispositif pour le bobinage de fils textiles
FR2465675A2 (fr) * 1978-10-27 1981-03-27 Rhone Poulenc Textil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lancement de fil en debut de renvidage
DE3307301A1 (de) * 1983-03-02 1984-09-06 Hergeth Hollingsworth GmbH, 4408 Dülmen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kurzketten, insbesondere fuer gewebemuster in der buntweberei
JPS6067366A (ja) * 1983-09-16 1985-04-17 Murata Mach Ltd 糸掛装置
DE4443627C2 (de) * 1994-12-08 1999-11-25 Sucker Mueller Hacoba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legen von fadentrennenden Schnüren in die Fadenbänder einer Konusschärmaschine
JP4176428B2 (ja) * 2002-09-17 2008-11-05 Tstm株式会社 綾振り装置
DE10311832A1 (de) * 2003-03-18 2004-10-14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Konusschär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ette auf einer Konusschärmaschin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9518B (zh) * 2008-08-12 2011-06-0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整经装置
CN102851819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2851819B (zh) * 2011-06-28 2014-12-2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8998871A (zh) * 2018-10-23 2018-12-1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自动放绞线装置及送纱机构
CN113622064A (zh) * 2020-05-06 2021-11-0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穿分绞纱方法及穿分绞纱部件
CN112193932A (zh) * 2020-10-13 2021-01-08 岳西县长宁织绸有限责任公司 蚕丝丝线绕制方法
CN112193932B (zh) * 2020-10-13 2023-06-30 岳西县长宁织绸有限责任公司 蚕丝丝线绕制方法
CN112663195A (zh) * 2021-01-08 2021-04-1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穿分绞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56377T3 (es) 2011-04-07
EP1657329A1 (de)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7011A (zh)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7012A (zh) 将由许多平行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滚筒上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039C (zh)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908261A (zh) 自由端气流纺纱机
CN1080331C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1065524A (zh)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CN88101866A (zh)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373707A (zh) 生产用于气胎的胎体帘布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CN1405377A (zh) 气流纺纱机重新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433948A (zh) 纱的气流连接装置
CN1861507A (zh) 自动络纱机的落纱装置
JPH09508446A (ja) 縦糸を通す方法と装置
EP3912945A1 (en) Filament winding device
CN1075133C (zh) 带换纱机构的电子控制试样整经机
CN1590616A (zh) 纱线处理系统
CN1531609A (zh) 一种插入纬纱的方法和喂纱装置
CN1530309A (zh) 纱线卷取机
CN208632726U (zh) 一种球经机全自动分绞线打结机构
CN1648300A (zh)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自由端纺纱单元的移动维护装置
JP5339022B2 (ja) フィラメントワイ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654294A (zh) 用来卷绕多股丝束的装置
CN107758437B (zh) 卷筒更换装置和卷筒更换方法
CN1639396A (zh) 变形机
CN1093127A (zh) 编带机
CN1619025A (zh) 一个自由端纺纱转杯中的纱线头的引入/移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ARL MAYER TEXTILE MACHINERY STOC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NINGOR STOC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6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612

Address after: Swiss Uzi Weill

Applicant after: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Uzi Weill

Applicant before: Benninger AG Maschf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