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5524A -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5524A
CN101065524A CNA200580040110XA CN200580040110A CN101065524A CN 101065524 A CN101065524 A CN 101065524A CN A200580040110X A CNA200580040110X A CN A200580040110XA CN 200580040110 A CN200580040110 A CN 200580040110A CN 101065524 A CN101065524 A CN 101065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iling body
thread
carrier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01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5524B (zh
Inventor
R·斯托琛恩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ninger AG Maschinenfabri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ninger AG Maschinenfabrik filed Critical Benninger AG Maschinenfabrik
Publication of CN101065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5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5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5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HWARPING, BEAMING OR LEASING
    • D02H3/00Warping machines
    • D02H3/04Sample warpers

Abstract

在将由许多平行纱线(18)组成的条带(17)卷绕到旋转的整经滚筒(2)上的方法中,在形成条卷(66)后,借助设置在卷绕体(2)周边区上的输送带(70)使该条卷(66)在前进方向(e)上运动。每根纱线在整经滚筒(2)上的卷绕位置在卷绕过程中通过对应于纱线的导纱器(21)来确定。

Description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由许多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在纺织技术中,这种方法和装置在织造准备中被用于织造经纱的整经。不过在其它领域中,例如在线材工业中,也需要卷绕作业。因而,本发明也不局限于纺织应用目的,术语“纱线”包括任何长条形的可卷绕元件,无论是何种横截面形状或者材料。
背景技术
在带有旋转的整经滚筒的已知的整经设备中,片纱由筒子架上被引出,片纱的筒子架垂直于滚筒轴线布置。这样的布置结构需要相当大的地方。条带形成或卷装形成通过可沿滚筒轴线运动的整经滑座来实现。另外,该已知的整经方法尤其不太适于生产通常需调整条带组成的所谓纹经或短经,这是因为每次调整条带组成都要停车。因而明显延缓了加工作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避免已知的缺陷,尤其是提供上述类型的方法和装置,它能在占地较小的同时实现快速的条带更换或不同的条带组合。另外,应保证高的操作安全性。就方法而言,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完成上述任务,而就装置而言,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装置来完成上述任务。
在将用于形成一个或多个条卷的许多纱线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中,条卷借助安置在卷绕体周边区内的输送机构在平行于旋转轴线(以下称轴线平行)的前进方向上从卷绕体的第一端面被移向第二端面。
纱线或条卷的运动有利地借助轴线平行的轴向输送机构来完成。这样的轴向输送机构例如包括循环的链条或皮带。于是,尤其也可以采用输送带,就像已知与带有抗转动固定的滚筒的整经设备有关的那样(如在德国专利申请公开号DE-A1-9605924中描述的)。
为了形成条卷,有利地使输送机构不连续运动。输送机构尤其能被用于继续输送整个条卷,以便能形成新的或者下一个条卷。输送机构有利地在用于条卷的卷绕过程中处于静止。换句话说,输送机构关于旋转轴线是相对静止的。此外,输送机构当然不中断地随卷绕体旋转。
在形成条卷后,输送机构使条卷在前进方向上走过一段预定的输送距离,这是特别有利的。这段输送距离优选对应于下一个条带或条卷的条带宽度或是最后卷绕的条带或条卷的条带宽度。因此,可以通过有利的方式在卷绕体上挨着或并排地卷绕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循环的许多条卷,在这里,卷绕体连续旋转。
不过,作为输送机构不连续运动的替换方式,也可以想到借助输送机构使若干纱线连续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用若干并排的条带卷绕出一个纹经或多个纹经。
如果纱线是从在旋转轴线的延长区中设置于卷绕体的第一端面区域内的、优选具有抗转动安置的插纱架的筒子架上引出的,则这是有利的。通过这种布置,整个整经设备例如基本布置在一条线上。优点就是可以简单地再装填或改装筒子架。
还有利的是,各纱线在卷绕体上的卷绕位置对卷绕过程来说通过对应于该纱线的导纱器来确定,该导纱器能以轴线平行的方式从静止位置被调整到工作位置。通过这种轴线平行运动,可以使导纱器精确移入用于当时纱线的卷绕位置。除了轴线平行运动外,还可以使导纱器做径向运动。
纱线优选以片纱形式从筒子架上被引向在卷绕体第一端面区域内设置于卷绕区内的选纱装置,该选纱装置具有许多导纱器。其中一些纱线作为工作纱线通过导纱器被引出并形成条带或条卷,而其余的纱线作为备用纱线被夹持在选纱装置上。这种夹持优选借助每个夹持点来实现。这样的选纱装置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在卷绕体连续旋转时的条带更换。于是,尤其能生产出在纱线类型、顺序和/或纱线数量方面具有不同组成的许多条卷。这一操作允许以简单的方式在卷绕体连续旋转时进行条带更换,这明显加快了加工作业。
在用于第一条卷的至少第一次卷绕后,卷绕条带的工作纱线可以被分断开并被夹持在选纱装置上。因此在至少第二次卷绕中,条带的工作纱线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卷绕时的组成。还有利的是,在形成一个条卷后使所有纱线与导纱器分离。因此为了形成下一个条卷,所有可用的纱线能被用作工作纱线。但也能想到,一部分工作纱线没有在每次卷绕后被分断开。未分断开的工作纱线可被用于下一个条卷。不过,条带组成也可能在多次相邻的卷绕中是相同的。最后还能想到,一个条带的纱线没有在每次卷绕后被分断开,而是条带在一个卷的卷尾被直接供给一个相邻卷的卷头。
如果所选的工作纱线首先借助导纱器被绷紧于卷绕体上方的携获位置,则在卷绕体满转时进行的纱线转交能特别有利地实现,在携获位置上,纱线在导纱器和每个夹持点之间大致平行于旋转轴线被悬空绷紧,在卷绕体的旋转过程中,所有工作纱线在携获位置上被属于卷绕体的内夹纱器相继抓住并随后脱离开夹持点。在离开夹持点后,导纱器可以与其工作纱线一起按照条带宽度移动到条带卷绕位置。被夹持的备用纱线作为工作纱线飞渡到卷绕体上,这能在唯一一次卷绕体旋转中高速完成。
在形成条卷后,所有的工作纱线又能被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外夹纱器相继抓住,随后又被夹持点夹住并同时脱离开导纱器。因此,工作纱线实际上又飞返回夹持点上的预备位置。
借助至少一个能轴线平行移动的支撑件,第一条卷可以在卷绕过程中在一侧被支撑。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稳定的条卷形成。特别有利的是,使支撑件与条卷输送同步地轴线平行运动。支撑件的支撑部分的角位在必要时能被改变或调整。
如上所述,不是所有的工作纱线都必须在形成条卷后被分断开。因此,暂时不需要的纱线可以如此从卷绕到卷绕体上的卷绕过程中被取出,即不需要的纱线被卷绕到与卷绕体同步或不同步地旋转的辅助卷绕体上。
在条卷的头和/或尾上,通过导纱器在前进方向或相反方向上的轴线平行移动,使纱线尤其是工作纱线在安置于卷绕体周边区内的轴线平行移动的分绞件之上或之下落纱,以便形成绞口或浆纱分绞。通过这种方式,纱线可以简单地在卷绕体旋转时相互分开。导纱器为此只需要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这两个位置有利地通过选择件如钩子来定。在这样的分纱方法中,通过导纱器在前进方向或相反方向上的轴线平行移动,使纱线在布置于卷绕体周边区内的轴线平行移动的分绞棒之上或之下落纱,这种分纱方法也能被用于利用旋转的卷绕体的传统方法。因此,为了形成绞口或为了浆纱分绞,也可以使用未装有输送机构的卷绕体。在这种情况下,纱线或条卷的运动或移动只通过导纱器来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在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卷绕由许多纱线组成的条带和/或产生条卷的装置,该卷绕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卷绕体周边上设有输送机构,用于轴线平行地移动落在输送机构上的纱线。输送机构允许纱线或条卷在前进方向上从卷绕体的第一端面移向第二端面。卷绕体优选为圆柱形的整经滚筒。但也能想到带有圆锥体部分的整经滚筒。
输送机构可以具有至少一条轴线平行移动的输送带。该输送带优选大致延伸于卷绕体的整个长度,该整个长度由所述两个端面限定。输送带可以呈循环皮带或循环带的形式。当然,也可以规定其它的轴向输送机构。
为了侧向稳定条卷,可以设置支撑件。支撑件有利地配属于输送机构并且能与输送机构一起以轴线平行方式移动。因此,条卷和支撑件可以同时被输送。例如,支撑件可以是围绕卷绕体周边布置的支撑环,它例如与一条或多条输送带相连。但也可以想到,支撑件具有许多支撑垫,这些支撑垫分别配属于一条输送带。
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在卷绕体周边上设有轴线平行移动的分绞件如分绞棒,用于形成绞口和/或用于浆纱分绞。分绞棒的横截面优选呈圆柱形,也可以想到扁平的分绞带。此外,分绞件的一端有利地在卷绕体的第二端面区域内与卷绕体固定相连。分绞件的另一端悬空位于卷绕体的第一端面区域内,因而纱线能通过分绞棒并借助能轴线平行移动的导纱器被相互分开。当然可以想到也将这种分纱方式用于传统装置,在传统装置中,不是每根单独纱线都通过一个单独的导纱器来落纱。
此外,分绞件可以具有用于轴线平行地移动落置的纱线或条卷的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例如可以大致与上述输送带相同地构成。尤其是,输送机构可以通过传动装置与输送带联系起来,或者可以与输送带同步地轴线平行移动。
带有分绞棒的卷绕体可以如下构成:卷绕体周边具有在侧视图中看是彼此对置的分绞部,用于分绞棒的一个分绞部用于形成绞口,对置的分绞部用于浆纱分绞。这些分绞部可以被构造成大致笔直延伸的正割部形状。在这两个分绞部之间的周边部上设有输送机构,尤其是输送带。
当然,尽管卷绕体可以配备有分绞件,但可以没有配备输送机构如输送带。因此,分绞件也可被设置用于能被驱动转动的传统整经滚筒,尤其是也用于分条整经机的整经滚筒。尤其可以想到的是,这样的布置结构也被用于一台分条整经机所用的整经滚筒。
分绞件优选在其自由端具有径向朝外延伸的选择件。借助这样的选择件,能通过简单方式可选地使纱线在分绞件之上或之下落在卷绕体上。作为选择件,人们例如可以采用钩子或其它变尖的元件。
还可以想到,给分绞件配备可运动的选择件。例如,选择件尤其是上述钩子或其它的尖部可以轴线平行地移动或摆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还可以优化分纱。
有利的是,为每根单独纱线在卷绕体周边区内设置一个导纱器,该导纱器关于分绞棒的自由端或其选择件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以轴线平行方式如此移动,即导纱器可以在分绞棒之上或分绞棒之下使当时的纱线落在卷绕体上。特别优选的是,在卷绕体上的卷绕位置通过导纱器来确定,相关的纱线可以作为工作纱线通过导纱器来卷绕。
导纱器可以相继呈弧形地布置在卷绕体的上方并且可以从静止位置以轴线平行方式移入至少一个工作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导纱器是选纱装置的组成部分,选纱装置对于许多纱线每根具有一个夹持点和一个导纱器,在这里,纱线的一部分可以作为构成条带的工作纱线通过导纱器被引出,而其余的纱线可以作为备用纱线被固定在处于预备位置的夹持点上。
此外,每一个导纱器和夹持点可以配属于一个导纱器模块,在这里,该导纱器模块具有单独的用于调整导纱器的驱动装置以及可移动的夹持切断单元,该夹持切断单元包括用于夹持纱线的夹持点以及用于分断纱线的切断机构。通过这种方式,纱线的切断和夹持实际上在相同位置上完成,借此能实现卷绕体旋转时的飞动纱线更换。
导纱器模块的驱动装置优选包括牵引件传动装置,它具有牵引件尤其是齿形带,导纱器如此布置在牵引件上,即导纱器可以大致轴线平行地在导纱器路程中移动。或者,驱动装置也可以配备有推杆。
夹持切断单元能大致垂直于导纱器路程移动,从而夹持点就卷绕体周边而言能在径向靠外的静止位置和径向靠内的纱线转交位置之间移动。
有利的是,在卷绕体上设有内夹纱器,用于在卷绕体的第一端面区域内在卷头处抓住并带走条带的所有待卷绕纱线。或者,也可以设置许多夹纱器,它们分别抓住并带走几根或者一定数量的待卷绕纱线。
内夹纱器可以平行于卷绕体的旋转轴线移动,在这里,内夹纱器设置在卷绕体表面中的直线导向机构上。
另外,设有沿外循环轨迹与卷绕体同步旋转的外夹纱器,用于暂时抓住一个卷绕条带的所有纱线。
外夹纱器可以关于卷绕体以轴线平行方式移动,在这里,外夹纱器安置在能被驱动转动的、围绕卷绕体的外环上。
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在卷绕体的第一端面上设有与卷绕体同步旋转或不同步旋转的辅助卷绕体。辅助卷绕体优选具有与卷绕体相同的旋转轴线,并且辅助卷绕体用于卷绕在一次卷绕过程中暂时不需要的纱线。所述纱线不一定被切断。如果所述纱线又要被用于整经作业,则它可以通过相应导纱器的移动又被快速地投入整经作业。
有利的是,辅助卷绕体的直径比卷绕体的直径小许多,尤其至少小5倍,特别优选是小10倍。通过这种方式,与在卷绕体上的卷绕过程相比,在辅助卷绕体上将卷绕相当少的纱线材料。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和外观图中,得到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设计方案,其中:
图1是整经机的侧视图;
图2是整经滚筒的正视图;
图3是另一个整经滚筒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整经机横截面的局剖图;
图5是整经滚筒周边区的俯视图和相应的局部侧视图,这些视图示出了用于形成绞口的方法步骤;
图6a是带有用于第一条带的浆纱分绞件的整经滚筒周边区的俯视图;
图6b是第二条带分纱时的图6a所示整经滚筒的俯视图;
图7a是整经机的选纱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7b是图7a所示选纱装置的其中一个导纱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8沿箭头(a)方向表示图7b所示的导纱器模块;
图9沿箭头(b)方向表示图7b所示的导纱器模块;
图10和图11表示在纱线转交点的导纱器模块;
图12和图13表示在纱线落到分绞件之上或之下时的导纱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整体用1表示的整经机基本上由作为卷绕体的整经滚筒2构成,整经滚筒具有大致呈圆柱形的部分3。整经滚筒2可绕卷绕体的轴线或滚筒轴线6旋转地支撑在机架5中。在整经滚筒2的第一端面67区域内,固定不动地安置有选纱装置8。选纱装置包括许多导纱器21,这些导纱器相继分布在整经滚筒的第一端面67上的滚筒周边区内。可以使导纱器轴线平行地(即平行于旋转轴线6)运动。筒子架69位于整经滚筒2的旋转轴线6的延长区内,与该整经滚筒位于同一条线上。片纱9从筒子架69上或其它供纱机构中被引出,在这里,每根纱线被分别供给其中一个导纱器21。作为筒子架,例如可以设置更换式筒架或带有固定安置的插纱架的其它筒架装置。适当的机构如纱线制动器用于使纱线总保持张紧。
还如图1所示,在整经滚筒2的周边区内设有输送机构,用于使纱线或条卷在前进方向上轴线平行地运动(前进方向由箭头e表示)。作为输送机构,例如可以设置分布于周边的、具有循环带或连续带的输送带70。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使输送带70运动。
另外,图1示出了呈分绞棒71形状的分绞件。这样的分绞件用于分开纱线,例如用于浆纱分绞或用于形成绞口。分绞棒71在一侧具有自由端。在相反一侧即在第二端面68的区域内,分绞棒71与整经滚筒2的边盘77固定连接。紧挨着分绞棒71,输送带70用于能简单地使落在整经滚筒2上的纱线或条卷沿方向e运动。
为了稳定分绞件71,在端面67和68之间设有支撑环80,该支撑环同心围绕卷绕体。支撑环80能以轴线平行方式单独运动。但有利的是,可通过输送带70使支撑环80运动。因此,支撑环80可以与卷绕的纱线或条卷同时在e方向上被输送。不过,支撑环80同时也用于支撑条卷的一侧。
在图2中示出了输送带70和分绞件71的可能布置结构。分绞件71安置在对置的部分72和73上,在这里,所述部分呈笔直的正割部形状。在其中一侧(在此是部分72),设有用于形成绞口的分绞件。在相反一侧即在部分73上,设有用于浆纱分绞的分绞件。在这两个部分72和73之间,在各外周部74或75上设有呈载带70形式的输送机构。显然,外周部74和75以及部分72和73的横截面呈弧形或环形。由此可以想到,分绞件71可以安置在弧形或环形的部分上。此外,为了保证可靠送走纱线或条卷,在这些分绞件71之间可以分别设置其它的输送机构如输送带。
图3以正视图示出了整经滚筒2的另一个实施例。分绞件71安置在对置的部分72和73上,在这里,所述部分呈笔直的正割部的形状。
在图4中示意示出了整经机1的横截面。在图4中,不仅可以看到分绞件71′和71″,而且可以看到输送带70。但这不意味着分绞件和输送机构必须位于同一个径向平面。因此,分绞件和输送带相互交错地安置在整经滚筒2的周边上,这也是有利的。
内分绞件71′和外分绞件71″被安置在输送带的上方。在这里,第一分绞件71′用于在卷头形成分纱。第二分绞件71″设置在沿径向离旋转轴线6更远的位置,第二分绞件用于在卷尾形成分纱。在这里可以想到的是,尤其是外分绞件71″可以沿径向运动。这可能对不同的条卷厚度是必需的。分绞件呈分绞棒的形状并具有钩子76,该钩子总是沿径向朝外。这些钩子76构成选择件,可以借助该选择件简单地将纱线相互分开。
图4示出了第一条卷66。第一条卷基本上是这样产生的:借助导纱器21,使纱线18以条状落到整经滚筒2的周边区上(夹纱器或选纱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方式参见以下的图7a至图13),在用于形成条卷66的整个卷绕过程中,输送带保持静止不动(不过,整经滚筒2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旋转),在形成条卷66后,借助载带70使该条卷在方向e上运动一段输送距离B(向左),这段输送距离B对应于下一个(第二)条卷的条带宽度。旋转方向由左侧滚子区域内的弧形箭头表示。结合以下的图5来详细说明在条卷的头或尾的分纱。
条卷66在一侧借助支撑垫79来支撑。一个支撑垫79分别对应于一条载带70并且与该载带固定相连。因此,支撑垫79可以与载带70一起沿e方向被输送。需要时,支撑垫79的支撑部分的角位例如可以匹配于纱线类型和/或工作方式。不过,人们当然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支撑环来代替这些支撑垫。
整经滚筒2在两侧通过柱轴可转动地支撑。作为轴承,例如采用球轴承或滚子轴承。在第一端面67上,设有一个与整经滚筒2同步转动的、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6的辅助卷绕体78。辅助卷绕体78用于卷绕暂时不用于整经作业的纱线。
图5示出了可以如何形成绞口。分绞件71-FKE1、FKE2和FKE3-如此分开用①-⑤表示的纱线,即这些纱线交替在分绞件71之上或之下落纱。为了使一根纱线例如落到一根分绞棒71之上,一个导纱器21必须定位在左侧或者说在AUF(上)位置上。为了使一根纱线落到分绞棒之下,夹纱器21位于右侧或者说在UNT(下)位置上。AUF位置和UNT位置通过选择件76来定。绞口形成是在滚筒旋转的情况下完成的(由箭头方向a表示)。用于形成绞口的落纱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被用于内分绞件以及外分绞件。
浆纱分绞基本上按照与图5所示相似的方式完成。在这里,也只不过必须使夹纱器21如此在两个位置(AUF位置和UNT位置)之间来回运动,从而纱线可以在分绞件71之上或之下落纱。如图6a和图6b以“7浆纱分绞”为例示出的那样,纱线(由①-⑦表示)不再是交替落下,而是分别只是单独落下。就是说,首先用于一个条带的第一纱线①在第一浆纱分绞件STE1之上落纱,其余纱线②-⑦在浆纱分绞件STE1之下落纱。随后,第二纱线②在第二浆纱分绞件STE2之上落纱,而后续的纱线按照相似的方式进行。图6b示出了用于下一个条带(纱线⑧和以后的纱线)的相同方法。浆纱分绞件的数量由条带的纱线根数来定。
图7a表示整经机的选纱装置8的局部透视图。选纱装置8具有许多导纱器模块,在这里,模块20′、20″、20和20′v相继沿环布置。一个导纱器21可以沿滚筒轴线在箭头方向e上来回移动或者定位。导纱器21的运动可以用牵引件传动装置来实现。当然,也可以考虑用于使导纱器运动的其它装置,例如气动系统或者液压系统。
以下,结合图7b以及图8至图6来稍微具体地描述一个单独的导纱器模块20。该导纱器模块具有保持板32,在该保持板上固定有传动单元33和夹持切断单元22。该传动单元具有包括齿形带29的牵引件传动装置。齿形带通过导纱器驱动装置34被驱动,该驱动装置优选是步进电机。在齿形带的两个平行皮带段之一上,固定有一个导纱器21,该导纱器可以在箭头方向e上以轴线平行方式走过一段导纱距离FS。在静止位置RS上,导纱器21回撤位于夹持切断单元22之后。夹持切断单元22设置在升降滑座26上,该升降滑座可移动地支撑在导向机构35中。此外,气动压力缸28用作驱动装置。
该夹持切断单元具有双杆臂25,该双杆臂铰接在升降滑座26上,其上杆臂可通过气动压力缸27来启动。真正的切断机构24在下杆臂上由刀刃构成。夹持点23就在切断面之后,该夹持点也通过双杆臂25来启动。
送来的工作纱线或备用纱线18/19通过导纱管36被输入,该导纱管如此在双杆臂侧开口于夹持点23的上方,即纱线位于导纱器21的导纱器路程中。该导纱器具有用于防止纱线滑走的切口或凹槽。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下对导纱器模块20的工作的描述,在图7b中还示出了属于滚筒的内夹纱器30。它可以通过未详细示出的机构夹持一根在正确位置上被绷紧的纱线并带走该纱线。
只要一根纱线在图8所示的初始位置上在一个导纱器模块上被夹住,则它用作备用纱线19,该备用纱线可随时作为工作纱线投入整经作业。为此,根据图10和图11启动导纱器21,该导纱器走过导纱器路程FS的一部分并先处于纱线携获位置FM。升降滑座26此时已经位于也在图8中示出的降低位置上。到达纱线携获位置FM所需的纱线进给长度通过导纱管36被引出。滚筒的旋转运动如此适配于导纱器21的运动,即就在到达纱线携获位置FM后,下夹纱器33带走当前卷的这根和其它每根工作纱线。
就在可靠抓住纱线后,夹持点23被释放,因而工作纱线能以内夹纱器30的圆周速度被引出。直到此时,在选纱装置上的所有工作的导纱器模块同时工作。接着,所有工作的导纱器完成例如结合图5和/或图6a/图6b所述的分纱方法。
在形成绞口和/或浆纱分绞后,按照以下还要说明的方式,所有工作的导纱器21、21a、21b、21c等使各自的工作纱线移到原来的条带卷绕位置。导纱器21现在保持其彼此相对位置,直到到达条卷尾。在形成条卷时,所有的导纱器在轴线平行的方向e上同步移动。如果达到条卷长度,则整个片纱通过输送带离开选纱装置一段条带宽度的距离,导纱器返回其初始位置。代替输送带的轴线平行运动,也可以想到使整个选纱装置在该方向上移动。在此做法中,将通过同心支撑的环使分绞棒以轴线平行方式走过下一个条带宽度的距离。
在条卷尾,在各导纱器模块20上的升降滑座26将移入上方的最终位置,因而夹持点23可以夹住引出的纱线。实际上将同时启动切断机构24,在这里,一方面导纱器21释放刚加工完的工作纱线18,同时所述工作纱线又作为备用纱线19被保持在处于预备位置的夹持点上。

Claims (30)

1.一种将由许多纱线(18)组成的条带(17)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2)上的方法,所述卷绕体具有第一端面(67)和第二端面(68),其特征在于,借助安置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上的输送机构,优选借助轴线平行延伸的轴向输送机构,尤其优选借助输送带(70),使条卷(66)在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6)的前进方向(e)上从所述第一端面(67)移向所述第二端面(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输送机构(66)不连续地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在条卷(66)的卷绕过程中相对所述旋转轴线(6)保持不动,在形成所述条卷(66)后,所述输送机构使所述条卷(66)前进一段预定的输送距离,这段输送距离对应于最后卷绕的条带或条卷的或者下一个条带或条卷的条带宽度(B)。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从一个在所述旋转轴线(6)的延长区中布置于所述卷绕体(2)的第一端面(67)区域内的筒子架(69)中被引出,所述筒子架具有抗转动安置的插纱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体(2)上的各纱线卷绕位置对于卷绕过程来说通过对应于纱线的导纱器(21)被确定下来,所述导纱器能从静止位置以轴线平行的方式被调整到工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以片纱形式从筒子架被引向一个在所述卷绕体(2)的第一端面区域内安置于卷绕区内的选纱装置(8),其中的若干纱线作为工作纱线(18)通过所述导纱器(21)被引出并构成条带(17),其余的纱线作为备用纱线(19)被夹持在所述选纱装置(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条卷后,所有的工作纱线(18)被分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用于第一条卷的卷绕过程中,所述第一条卷借助至少一个能轴线平行地运动的支撑件(79,80)在一侧被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暂时不需要的纱线从用于卷绕到所述卷绕体(2)上的卷绕过程中被取出,从而所述不需要的纱线被卷绕到一个随所述卷绕体(2)同步转动的辅助卷绕体(78)上,所述辅助卷绕体的直径优选小于所述卷绕体(2)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卷的头和/或尾,通过所述导纱器(21)在前进方向(e)或相反方向(-e)上的轴线平行运动,使用于形成绞口或用于浆纱分绞的纱线且尤其是工作纱线在布置于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内的、轴线平行延伸的、尤其呈分绞棒(71)形状的分绞件之上或之下落下。
11.一种将由许多纱线组成的、尤其用于形成条卷(66)的条带(17)卷绕到能被驱动绕旋转轴线(6)旋转的卷绕体(2)上的装置,所述卷绕体具有第一端面(67)和第二端面(6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体的周边设有输送机构,用于使在所述卷绕体旋转时落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的纱线在前进方向(e)上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具有至少一条轴线平行地延伸的输送带(7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条所述输送带(70)配有尤其呈支撑环形式的支撑件,或者配有用于侧稳定第一条卷(66)的若干支撑垫(79)。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设有轴线平行延伸的、尤其呈分绞棒(71)形式的分绞件,用于形成绞口或者用于浆纱分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绞件(71)在其自由端具有沿所述旋转轴线(6)的径向延伸的选择件,尤其是钩子(76)或者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件能以轴线平行的方式被调整。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稳定,所述分绞件穿过所述支撑环(80)。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分绞件(71′,71″)设置在离所述旋转轴线有不同径向距离的位置上,用于条卷头和条卷尾。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每根单独纱线(18),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设有一个导纱器(21),所述导纱器关于分绞件(71)的自由端或者关于分绞件(71)的选择件(76)能在两个位置(AUF,UNT)之间轴线平行地运动,从而当时的纱线能在所述分绞件(71)之上或之下落到所述卷绕体(2)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每根单独纱线(18),在所述卷绕体(2)的周边区在第一端面(67)上设有一个导纱器(21),有关的纱线能通过所述导纱器被卷绕,并且能借助所述导纱器确定在所述卷绕体(2)上的卷绕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21)呈弧形相继布置在所述卷绕体(2)上,所述导纱器能从静止位置以轴线平行方式被调整到至少一个工作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21)是一个选纱装置(8)的组成部分,所述选纱装置对于许多纱线(18,19)每根具有一个夹持点(23)和一个导纱器(21),纱线的一部分能作为构成条带的工作纱线(18)通过所述导纱器(21)被引出,而其余纱线能作为备用纱线(19)被固定在处于预备位置的夹持点(23)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纱器(21)和夹持点(23)对应于一个导纱器模块(20),所述导纱器模块具有用于调整所述导纱器的驱动装置以及能运动的夹持切断单元(22),所述夹持切断单元具有用于夹持纱线的夹持点(23)以及用于切断纱线的切断机构(24)。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模块(20)的驱动装置包括带有牵引件且尤其是齿形带(29)的牵引件传动装置,所述导纱器(21)按以下方式设置在所述牵引件上,所述导纱器能大致平行于所述卷绕体的旋转轴线(6)在导纱器路程中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切断单元以能大致垂直于所述导纱器路程移动的方式被支撑,所述夹持点(23)就所述卷绕体的外周来说能在径向靠外的静止位置和径向靠内的纱线转交位置之间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1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体上设有内夹纱器(30),用于在卷头抓住并带走条带的所有待卷绕纱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纱器(30,31)能平行于所述卷绕体(2)的旋转轴线(6)移动,所述内夹纱器(30)设置在所述卷绕体的表面中的直线导向机构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沿外循环轨迹与所述卷绕体同步旋转的外夹纱器(31),用于暂时抓住一个卷绕条带的所有纱线。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纱器(30,31)能平行于所述卷绕体(2)的旋转轴线(6)运动,所述外夹纱器(31)设置在能被驱动旋转的、围绕所述卷绕体(2)的外环上。
30.根据权利要求1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体(2)的第一端面(67)上,设有一个与所述卷绕体(2)同步或异步旋转的、具有相同旋转轴线(2)的辅助卷绕体(78),用于卷绕整经过程暂时不需要的纱线。
CN200580040110XA 2004-11-25 2005-11-21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065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1942/04 2004-11-25
CH19422004 2004-11-25
PCT/EP2005/056087 WO2006056556A1 (de) 2004-11-25 2005-11-21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ckeln eines aus einer mehrzahl von fäden bestehenden bandes auf einen um eine drehachse rotierenden wickelkörp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5524A true CN101065524A (zh) 2007-10-31
CN101065524B CN101065524B (zh) 2010-08-18

Family

ID=3497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0110XA Active CN101065524B (zh) 2004-11-25 2005-11-21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51205A1 (zh)
EP (1) EP1836334B1 (zh)
CN (1) CN101065524B (zh)
AT (1) ATE455196T1 (zh)
DE (1) DE502005008887D1 (zh)
WO (1) WO200605655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1820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285181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6245179A (zh) * 2015-06-03 2016-12-21 卡尔迈耶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
CN106400244A (zh) * 2016-11-29 2017-02-15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可提高边纱张力的整经机
TWI643990B (zh) * 2015-04-10 2018-12-11 德商卡爾 梅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區段經紗取樣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8433B1 (de) * 2006-11-03 2010-01-06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Musterkette und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DE502006002522D1 (de) * 2006-11-03 2009-02-12 Mayer Textilmaschf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ATE511557T1 (de) * 2009-04-08 2011-06-15 Mayer Textilmaschf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ATE511556T1 (de) * 2009-04-08 2011-06-15 Mayer Textilmaschf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ATE528422T1 (de) * 2009-08-14 2011-10-15 Mayer Textilmaschf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musterket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2135A5 (en) * 1983-10-06 1987-09-15 Benninger Ag Masch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warping machine
DE4446279C1 (de) * 1994-12-23 1996-06-27 Mayer Textilmaschf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Kurzketten
DE19605924C2 (de) * 1996-02-17 1999-03-04 Mayer Textilmaschf Zusatzvorrichtung für eine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Kurzketten
JP3503818B2 (ja) * 2000-03-17 2004-03-08 有限会社スズキワーパー 電子制御サンプル整経機、回転式クリールアセンブリ及び整経方法
CN1277008C (zh) * 2002-12-27 2006-09-27 硕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样品整经机及其整经方法
DE10302254B4 (de) * 2003-01-22 2006-09-07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Musterkette und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DE10309276A1 (de) * 2003-03-04 2004-09-23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Musterketten-Schärmaschin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1820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285181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2851818B (zh) * 2011-06-28 2015-01-1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CN102851820B (zh) * 2011-06-28 2015-02-25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花式整经机
TWI643990B (zh) * 2015-04-10 2018-12-11 德商卡爾 梅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區段經紗取樣機
CN106245179A (zh) * 2015-06-03 2016-12-21 卡尔迈耶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
TWI643989B (zh) * 2015-06-03 2018-12-11 德商卡爾 梅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區段經紗取樣機及用於操作區段經紗取樣機之方法
CN106245179B (zh) * 2015-06-03 2019-02-12 卡尔迈耶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提花链整经机和用于运行提花链整经机的方法
CN106400244A (zh) * 2016-11-29 2017-02-15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可提高边纱张力的整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2005008887D1 (de) 2010-03-04
EP1836334A1 (de) 2007-09-26
US20070251205A1 (en) 2007-11-01
WO2006056556A1 (de) 2006-06-01
EP1836334B1 (de) 2010-01-13
CN101065524B (zh) 2010-08-18
ATE455196T1 (de) 201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5524A (zh) 将由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卷绕体上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77026B (zh) 纱线卷绕机及假捻加工机
CN1239365C (zh) 连续地抽出长丝的方法及装置和长丝卷曲变形的方法及卷曲变形机
CN1080331C (zh) 在气流纺纱机上纱线生头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220643A (zh) 自动换筒方法及带换筒装置的络筒设备
CN1405377A (zh) 气流纺纱机重新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7012B (zh) 将由许多平行纱线组成的条带卷绕到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滚筒上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57011A (zh) 在整经机上进行分纱的方法和装置
CN1847486A (zh) 纤维机
CN1135203C (zh) 合成纤维卷绕器和卷绕合成纤维的方法
CN1861507A (zh) 自动络纱机的落纱装置
CN1530478A (zh) 纺纱机
CN1251951C (zh) 合成纤维的卷绕方法和装置以及纱线卷装的使用方法
US5054705A (en) Reciprocating strand guide for split strand roving packages
CN1894450A (zh) 用于纱线并捻/加捻和连续定形的机器
JPS6411543B2 (zh)
CN101634065A (zh) 假捻变形机
CN1639396A (zh) 变形机
CN201334553Y (zh) 假捻变形机
CN1738758A (zh) 用于回转型自动络纱机的纱线引导装置
CN1205102C (zh) 用于长丝卷曲变形和卷绕的卷曲变形机
CN108657869B (zh) 一种具有卷绕设备的假捻变形机
US3942310A (en)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garlands
CN1791545A (zh) 纺织机械中用于定位和移去线筒(threadbobbins)的装置
CN101258275A (zh) 用于引导和输送多根长丝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ARL MAYER TEXTILE MACHINERY STOC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NINGOR STOC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6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612

Address after: Swiss Uzi Weill

Applicant after: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Uzi Weill

Applicant before: Benninger AG Maschf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5

Address after: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Mayer Textilmaschf

Address before: Swiss Uzi Weill

Patentee befor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31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 Ltd

Address before: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z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