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0726A - 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0726A
CN1520726A CNA2004100043323A CN200410004332A CN1520726A CN 1520726 A CN1520726 A CN 1520726A CN A2004100043323 A CNA2004100043323 A CN A2004100043323A CN 200410004332 A CN200410004332 A CN 200410004332A CN 1520726 A CN1520726 A CN 1520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
proof
silafluofene
weight
m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43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8959C (zh
Inventor
胜田纯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sy chrysanthemum Co., Ltd.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hon Jochugi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0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0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89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89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白蚁类取食引起的危害和鼠类咬食引起的危害都有效,特别适用于电线·电缆的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其的防蚁·防鼠方法。其解决方案是使用含有0.05-0.5重量%的氟硅菊酯和,以有效成分计含有0.2-0.6重量%的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的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其的防蚁·防鼠方法。优选氟硅菊酯和,作为有效成分的辣椒素类的配合比为0.15∶1-2∶1。

Description

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氟硅菊酯(silafluofen)和辣椒素类的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白蚁等的取食危害成为建筑物和电线·电缆等被损害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取食危害,原来一直使用的方法是在居室的地板下或周围的土壤、或木质部分上散布防蚁材料,或事先在建筑材料、电线·电缆包覆材料、附设塑性基材等上用防蚁材料处理。作为防蚁成分,由于以前主要使用的氯丹、狄氏剂、硫丹等的有机氯类杀虫剂,因为环境污染和安全性的问题被禁止使用,作为代替药剂引入的毒死蜱、杀螟松、辛硫磷等的有机磷剂问题也很多,最近转变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硅类杀虫剂、烟碱类杀虫剂。
可是,作为防蚁材料要达到的作用效果,除了速效的致死效果,还有通过食物交换消灭白蚁的巢穴,即所谓的二次效果。上述各种杀虫剂中,例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情况,一般是速效性作用过强,且没有取食毒害作用,因此不能期待二次效果。与此相反,作为有机硅类杀虫剂之一的氟硅菊酯,如本发明人在日本专利申请2001-330509中公开的,兼备适度的速效性和食毒作用,而且对人畜安全,并对鱼是低毒性的,还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光、土壤中、碱领域等),因此除了速效的致死效果外,也可期待二次效果,是非常有用的防蚁成分。
另一方面,鼠类对电线·电缆或建筑物等的危害,即所谓的咬食会造成重大事故、甚至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其的防治对策的重要性也日渐增加。到目前为止,作为鼠类的驱避剂唯一可以使用的是放线菌酮,但由于其毒性强稳定性差,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难以具备长时间的持续效力。最近发现,作为辣椒的辛辣成分的辣椒素类,显示出与放线菌酮相匹敌的对鼠类的驱避效力,在日本专利第305348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微胶囊化增强了驱避效力且降低了处理时辛辣刺激的动物驱避剂。
如上所述,电线·电缆或建筑物等,常常暴露在白蚁类的取食危害和鼠类的咬食的威胁下,过去没有研究可以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特别是电线·电缆的场合,一旦受到破坏对目前的通信社会的影响很大,有效的防蚁·防鼠材料的开发是当务之急。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2001-330509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0534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白蚁类的取食危害和鼠类的咬食危害都有效的、特别适用于电线·电缆的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者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氟硅菊酯和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以特定的配合量组合,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一项发明涉及一种防蚁·防鼠材料,其含有0.05-0.5重量%的氟硅菊酯和,以有效成分计含有0.2-0.6重量%的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
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中使用的氟硅菊酯,以相对于制剂的总重量为0.05-0.5重量%的浓度混合,以便可以同时发挥适度的速效致死效果和通过食物交换消灭白蚁巢穴的二次效果。
氟硅菊酯的浓度不到0.05重量%时,不能表现令人满意的防蚁效果,另一方面,如果超过0.5重量%,则不仅成本提高,对白蚁类的二次效果具有减弱的倾向,因而不优选。
而且,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中,相对于制剂总重量作为有效成分含有0.2-0.6重量%的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是适合的。使用微胶囊化的产物是因为,微胶囊化可以增大对鼠类的防鼠效力及其持效性,而且可以降低处理时的辛辣刺激。
作为辣椒素类,可以列举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去甲二氢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N-辛酰基香草酰胺、N-壬酰基香草酰胺(以下称为NVA)、N-癸酰基香草酰胺(以下称为DVA)等,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定。而且,可以单独使用各个化合物,或者,可以使用其任意的混合物或辣椒的提取混合物。例如:在使用NVA含量为32重量%的微胶囊剂时,对于总重量微胶囊剂可以配合0.63-1.88重量%。另外,在制造微胶囊剂时,对于胶囊包覆材料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采用各种材料,但在与辣椒素类的组合中,优选氨基类树脂包膜,例如蜜胺树脂包膜。
如果辣椒素类的有效成分不到0.2重量%,显然不能期待对鼠类的驱避效力,另一方面,如果超过0.6重量%,则无法忽视处理时的辛辣刺激,因此不优选。
而且,虽然原因不详,但是发现氟硅菊酯和以有效成分计辣椒素类的配合比如果设定在0.15∶1-2∶1的范围内,则混合剂的分别的防蚁效果和防鼠效果,比单独施用单剂时成倍的增强,即所谓的增效。
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是根据目的,被调制为电线·电缆包覆材料、集装箱或建筑地板等的包覆片材、各种建筑材料或包装材料使用的涂料或粘合剂等各种制剂。
在调制为电线·电缆包覆材料或包覆片材时,可通过已经公知的方法,例如母炼胶法、挤压法将有效成分和塑性树脂混合后,成形为包覆材料或包覆片材。作为塑性树脂原材料,除了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尼龙树脂等合成树脂外,还可以列举柔软性优良的合成橡胶、硅橡胶等,其中从能够提供良好的成型性,而且持续性的良好的成型性的角度出发,优选氯乙烯树脂。
另外,将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适用于各种建筑材料或包装材料用的涂料或粘合剂的形态时,可以将有效成分和涂料成分(油性涂料、酒精涂料、合成树脂涂料、水性涂料等)或粘合剂成分(尿素树脂类粘合剂、蜜胺尿素共聚树脂类粘合剂、苯酚-蜜胺共聚树脂类粘合剂、碱型酚醛树脂类粘合剂等)混合,进一步根据需要,适当地配合溶剂、增塑剂、固化剂、分散剂、增粘剂、颜料等辅助成分进行配制。这样得到的涂料或粘合剂,对对象的建筑材料或包装材料按照所定剂量,例如50-200g/m2左右涂布即可。而且,对于上述的电线·电缆包覆材料或包覆片材,也可以不采用成形方式,而进行涂布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中,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条件下,除了氟硅菊酯和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还可适当地混合其它杀虫剂,例如微胶囊化或环糊精包接化的毒死蜱、杀螟松、辛硫磷等的有机磷剂,西维因、仲丁威、速灭威等氨基甲酸酯剂,或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醚菊酯等的拟除虫菊酯剂,吡虫啉、啶虫脒等的烟碱类杀虫剂,环唑醇、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3-溴-2,3-二碘-2-丙烯基=乙基羧酸酯、IF-1000、杀藻铵等的防腐剂、其它驱避剂、增效剂等,可以获得有用的能达到多种目的的组合物。
本申请的第二项发明为,在第一项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中将氟硅菊酯和以有效成分计的辣椒素类的配合比设定为0.15∶1-2∶1。
本申请的第三项发明为,第1,2项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是适用于氯乙烯树脂制备的电线·电缆包覆材料的材料。
本申请第四项发明为,在上述1至3的任一项的防蚁·防鼠材料中,微胶囊是由氨基树脂类包膜构成的。
而且,本申请的第五项发明公开了,使用第1项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对白蚁类和鼠类有效而且实用的防蚁方法。
这样获得的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不只是将有效成分和塑性树脂混合后成型的产物,即使是将含有有效成分的涂料或粘合剂涂布在对象建筑材料或包装材料的情况下,也可显示出对白蚁类的优良的取食危害防止效果和对鼠类高的防鼠效果,提供极其高效并且实用的防蚁·防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对白蚁类取食引起的危害和鼠类咬食引起的危害都有效,特别适用于电线·电缆的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其的防蚁·防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实用性,通过制剂例、试验例、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定。
制剂例1
将0.2重量%的氟硅菊酯和,由蜜胺树脂包膜构成的NVA含量为32重量%的微胶囊剂1.25重量%(以NVA计含量为0.4重量%),与氯乙烯树脂混合,在160-180℃下成形为薄膜状,获得电线·电缆包覆材料形态的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
制剂例2
将0.15重量%的氟硅菊酯和,3.3重量%的制剂例1中所用的微胶囊剂的母炼胶(使用氯乙烯树脂形成碎片,其中NVA的含量为12重量%)(以NVA计含量为0.4重量%),与氯乙烯树脂混合,在160-180℃下成形为片状,获得外壳包覆片形态的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
制剂例3
将0.25重量%的氟硅菊酯和,1.0重量%的由蜜胺树脂包膜构成的辣椒素含量为30重量%的微胶囊剂(以辣椒素计含量为0.30重量%),混入均一的油性涂料中,获得涂料形态的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根据这种涂料的标准使用方法,作为防蚁·防鼠用建筑外装材料以100g/m2的比例涂布。
试验例1
按照制剂例1制备防蚁·防鼠用的各种电线·电缆包覆材料,调查防蚁效果和防鼠效果。结果示于表1。
(1)防蚁效果:在与设置了家白蚁巢穴的主槽连接的饲养槽的砂土表面上,每2个供试包覆材料(大小:3×4cm,厚:1.0mm)和饵木(2×2×4cm)交互并列放置。放置在28+2℃的黑暗处,2周后观察供试包覆材料的取食危害状况,同时在2个月后调查巢穴的状态。取食危害的程度用下述的标准表示。
-:无取食危害或取食痕迹,+:稍有取食危害~+++:很大的取食危害
(2)防鼠效果:将片状的供试包覆材料(大小:7.5×15cm,厚:1.0mm)两层折起,将几个固体形状的饲料装入,周围用订书机封上制成饵料袋。在收容有3只Wister属的雄性大鼠(48周龄)的笼子(40×20×18cm)中,放入5个各种供试饵料袋和无处理的饵料袋。在供给饵料控制下,放置一夜后回收饵料袋,观察咬食危害的程度。咬食危害的程度用下述标准表示。
-:无伤痕或尝试的伤痕,+:稍有咬食危害~+++:很大的咬食危害
表1
    防蚁·防鼠材料(含量为有效成分的重量%)           防蚁效果      防鼠效果
    防蚁成分     防鼠成分 塑性树脂     取食危害 巢穴状况
本发明  123456789 氟硅菊酯 0.15氟硅菊酯 0.07氟硅菊酯 0.07氟硅菊酯 0.3氟硅菊酯 0.5氟硅菊酯 0.2氟硅菊酯 0.1氟硅菊酯 0.05氟硅菊酯 0.2 NVA(蜜胺树脂包膜MC*)0.4辣椒素(同上)0.4辣椒素(同上)0.6DVA(同上)0.2DVA(同上)0.2NVA(聚脲包膜MC)0.4NVA(蜜胺包膜MC)0.4高辣椒素(同上)0.3辣椒提取物(同上)0.4 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聚乙烯EVA氯乙烯     ---~+----~+-- 活动低下活动低下活动低下活动低下巢穴灭亡活动低下活动低下活动低下活动低下      -----~+-~+-~+--
比较例  12345678 氟硅菊酯 0.07氟硅菊酯 0.15氟硅菊酯 0.15氟硅菊酯 0.15-氟硅菊酯 0.03氟硅菊酯 0.8联苯菊酯 0.3 -NVA(未MC化)0.4NVA(蜜胺包膜MC)          0.1NVA(同上)    0.8DVA(同上)    0.2辣椒素(同上) 0.4辣椒素(同上) 0.4辣椒素(同上) 0.4 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氯乙烯     -~+-~+-~+-~+++++--~+ 活动低下活动低下活动低下活动低下健全健全活动低下健全无影响     +++++++-**-~+--
*MC:微胶囊。
**处理时存在辛辣刺激性问题。
试验的结果是,本发明的防蚁·防鼠材料的防蚁效果以及防鼠效果都优异。并且,从本发明2以及3和比较例的1相比可知,即使氟硅菊酯的含量相同,与辣椒素类组合的配比在0.15∶1-2∶1范围内的本发明2,比单独的比较例1或配合比在本范围之外的本发明3的防蚁效果都高。同样,从本发明4以及5和比较例5相比可知,即使DVA的含量相同,与氟硅菊酯的组合的配比在0.15∶1-2∶1范围内的本发明4,比单独的比较例5或配合比在本范围外的本发明5相比,能够获得更优异的防鼠效果。另外发现,作为辣椒素类的微胶囊包膜材料,蜜胺树脂比聚脲类(本发明6)更适合,可塑性树脂为氯乙烯树脂比聚乙烯树脂(本发明7)更好。
与此相对,未微胶囊化的NVA(比较例2)的防鼠效果差,防蚁·防鼠成分未满足规定量时(比较例3及6),其分别的防蚁效果、防鼠效果降低。另外,如比较例4那样,NVA含量超过0.6重量%时,处理时无法避免辛辣味的刺激性,另一方面如比较例7所示,氟硅菊酯的含量超过0.5重量%时,虽然可以确保速效性,但成本提高,而且与本发明5比较,存在降低对巢穴作用的二次效果的顾虑。而且,包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的一种的联苯菊酯的比较例8,速效性过度不能期待二次效果。
实施例1
根据制剂例1,将0.2重量%的氟硅菊酯和,1.25重量%的NVA的微胶囊剂(NVA的含量为0.4重量%),与氯乙烯树脂混合,将其作为表皮层制造成厚度1mm、直径10mm的电线。将其铺设在地下一段时间后调查,证明经过10年或其以上的长期放置不会受到白蚁类的取食危害以及鼠类的咬食危害。
实施例2
根据制剂例3,将0.15重量%的氟硅菊酯和,1.0重量%的二氢辣椒素的微胶囊剂(二氢辣椒素为0.30重量%)均一混入油性涂料中,配制防蚁·防鼠用涂料。将这种涂料以100g/m2的比例涂布包装材料,在该包装材料中装入纤维素类饲料,在附近有白蚁筑巢的仓库中长期保管,但没有受到白蚁类或鼠类的危害。

Claims (5)

1.一种防蚁·防鼠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0.05-0.5重量%的氟硅菊酯(silafluofen)和,以有效成分计含有0.2-0.6重量%的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防蚁·防鼠材料,其特征在于氟硅菊酯和,作为有效成分的辣椒素类的配合比为0.15∶1-2∶1。
3.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防蚁·防鼠材料,其特征在于是氯乙烯树脂制的电线·电缆包覆材料。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记载的防蚁·防鼠材料,其特征在于微胶囊是由氨基树脂类包膜构成的。
5.一种防蚁·防鼠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含有0.05-0.5重量%的氟硅菊酯和,以有效成分计含有0.2-0.6重量%的微胶囊化的辣椒素类的防蚁·防鼠材料。
CNB2004100043323A 2003-02-14 2004-02-13 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9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5992 2003-02-14
JP35992/2003 2003-02-14
JP42041/2003 2003-02-20
JP2003042041A JP4454236B2 (ja) 2003-02-14 2003-02-20 防蟻・防鼠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蟻・防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0726A true CN1520726A (zh) 2004-08-18
CN1328959C CN1328959C (zh) 2007-08-01

Family

ID=3342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3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8959C (zh) 2003-02-14 2004-02-13 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54236B2 (zh)
CN (1) CN1328959C (zh)
HK (1) HK1065223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911B (zh) * 2007-07-11 2010-05-1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废水再利用的微胶囊化辣椒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1142B (zh) * 2009-09-25 2011-08-17 上海晓宝增强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用防鼠咬加强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224A (zh) * 2011-07-12 2011-12-28 北海市白蚁防治所 一种杀灭白蚁的药物组合物
CN102311565A (zh) * 2010-07-09 2012-01-11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防鼠电缆橡皮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39989A (zh) * 2012-11-16 2013-02-27 李柄南 食果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598A (zh) * 2012-11-16 2013-04-24 乔亮 嗜血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247A (zh) * 2015-08-13 2015-11-11 成都德意塑料厂 一种防噬啮的电缆用料及由其制备的电缆
CN105575544A (zh) * 2015-12-07 2016-05-11 国网山东莱阳市供电公司 一种耐盐碱腐蚀防鼠蚁啃咬的通信电缆
CN105949666A (zh) * 2016-06-18 2016-09-21 苏州市吴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散发特殊气味的光缆皮制备方法
CN106259331A (zh) * 2016-08-09 2017-01-04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防治建筑白蚁的行为干扰剂及行为干扰剂胶囊
CN106342804A (zh) * 2016-08-09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防治土栖白蚁的行为干扰剂及行为干扰剂胶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2258505B2 (en) * 2004-12-30 2015-05-28 Syngenta Limited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EP1833297B1 (en) * 2004-12-30 2017-08-30 Syngenta Limited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DE102011083569A1 (de) 2010-10-04 2012-04-05 Basf Se Wirkstoffmischungen zur Vertreibung von Schadtieren
AU2012201618B2 (en) * 2012-03-19 2014-05-08 Hiraoka & Co., Ltd. Bird and animal repellant sheet
JP6069234B2 (ja) * 2013-03-01 2017-02-01 フクビ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含有の発泡断熱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19645B2 (ja) * 2014-03-12 2017-04-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配索作業方法、および固定ユニット
WO2018128230A1 (ko) * 2017-01-03 2018-07-12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방서 기능을 구비한 광케이블{anti rodent optical cable}
CA3069247A1 (en) * 2017-07-12 2019-01-1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est-resistant cable jacketing
CN109181052B (zh) * 2018-07-18 2021-03-23 山东华能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防鼠防蚁电缆护套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3480B2 (ja) * 1991-11-18 2000-06-19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動物咬害防止用塗料組成物
DE4403062A1 (de) * 1994-02-02 1995-08-10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Formulierung und Verfahren zur Bekämpfung von sozialen Insekten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911B (zh) * 2007-07-11 2010-05-1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废水再利用的微胶囊化辣椒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1142B (zh) * 2009-09-25 2011-08-17 上海晓宝增强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用防鼠咬加强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1565A (zh) * 2010-07-09 2012-01-11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防鼠电缆橡皮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93224A (zh) * 2011-07-12 2011-12-28 北海市白蚁防治所 一种杀灭白蚁的药物组合物
CN103053598B (zh) * 2012-11-16 2015-01-07 乔亮 嗜血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3598A (zh) * 2012-11-16 2013-04-24 乔亮 嗜血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9989A (zh) * 2012-11-16 2013-02-27 李柄南 食果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247A (zh) * 2015-08-13 2015-11-11 成都德意塑料厂 一种防噬啮的电缆用料及由其制备的电缆
CN105038247B (zh) * 2015-08-13 2018-08-24 成都德意塑料厂 一种防噬啮的电缆用料及由其制备的电缆
CN105575544A (zh) * 2015-12-07 2016-05-11 国网山东莱阳市供电公司 一种耐盐碱腐蚀防鼠蚁啃咬的通信电缆
CN105949666A (zh) * 2016-06-18 2016-09-21 苏州市吴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散发特殊气味的光缆皮制备方法
CN106259331A (zh) * 2016-08-09 2017-01-04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防治建筑白蚁的行为干扰剂及行为干扰剂胶囊
CN106342804A (zh) * 2016-08-09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防治土栖白蚁的行为干扰剂及行为干扰剂胶囊
CN106259331B (zh) * 2016-08-09 2019-03-1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一种防治建筑白蚁的行为干扰剂及行为干扰剂胶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8959C (zh) 2007-08-01
HK1065223A1 (en) 2005-02-18
JP2004292317A (ja) 2004-10-21
JP4454236B2 (ja) 201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8959C (zh) 防蚁防鼠材料以及使用它们的防蚁防鼠方法
AU626561B2 (en) Terrestrial delivery compositions
WO2002043487A2 (en) Barrier preventing wood pest access to wooden structures
Silverman et al. Hydramethylnon uptake by Blattella germanica (Orthoptera: Blattellidae) by coprophagy
US20070093392A1 (en) Long lasting natural anti-pest additive
CA1119951A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long term controlled release of a non-persistent organotin pesticide from an inert monolithic thermpolastic dispenser
CN1291075A (zh) 防止木材害虫进入木质结构的阻挡层
EP0579834A1 (en) Insecticide for noxious insect
CN1327364A (zh) 水动态昆虫饵料
CN1169887C (zh) 环保杀虫乳胶漆及其生产工艺
US20020192259A1 (en) Barrier preventing wood pest access to wooden structures
CN101453896A (zh) 微胶囊剂
CN1957708A (zh) 阿维菌素和苯丁锡杀虫剂组合物
DE60117259T2 (de) Bioinsektizide-Trockenformulierung, bestehend au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AU644178B2 (en) Metaldehyde-containing pesticides
JP4145033B2 (ja) 防蟻性非発泡合成樹脂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23625B (zh) 一种含金龟子绿僵菌和七氟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CN1297680A (zh) 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
JPH09219116A (ja) 防蟻・防鼠被覆電線
CN1036111C (zh) 杀虫组合物微乳剂
EP0563963A1 (en) Delivery system for insecticides
JPS6242903A (ja) ハエ誘引剤
CN1033256C (zh) 含有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微乳剂
WO2006083948A2 (en) Fine particles as a delivery system for termite toxicants
CN1593126A (zh) 砂地柏精油醇基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52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10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atentee after: Daisy chrysanthemum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Dainppon Jochugiku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