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9655A - 用于电子照相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感光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照相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感光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9655A
CN1519655A CNA2003101249598A CN200310124959A CN1519655A CN 1519655 A CN1519655 A CN 1519655A CN A2003101249598 A CNA2003101249598 A CN A2003101249598A CN 200310124959 A CN200310124959 A CN 200310124959A CN 1519655 A CN1519655 A CN 1519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ophotoreceptor
bonding agent
external coating
sampl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49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嘉毅
W・劳
卡姆·W·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9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4Cover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Liquid Develop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有机感光体,包括导电基底;包含电荷产生化合物的光电导元件;包含第一粘合剂和至少一种盐的外涂层,其中光电导层在导电基底上,外涂层在光电导层上,粘合剂不是倍半硅氧烷(silesquioxane)聚合物。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照相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感光体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429,822为优先权,该申请是由Zhu等人于2002年11月27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具有含小阳离子盐的新型脱膜层”的发明专利申请,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电子照相印刷技术的有机感光体(organophotoreceptor),特别涉及具有含盐的外涂层(overcoat)的有机感光体,所述盐例如为无机盐。
发明背景
在电子照相中,在导电基底上具有呈片状、盘状、薄片、带状、鼓状等形状的电绝缘光(电)导元件(photoconductive element)的有机感光体,首先通过均匀地静电充电于光电导元件表面,然后使充电表面曝露于有图案的光中而成像。曝光有选择地消散照明区域(光照射的表面)内的电荷,因此形成充电和未充电的图案,称为潜影(latent image)。随后在潜影附近提供液体调色剂或固体调色剂,调色剂微滴或颗粒沉积在充电或未充电的区域的附近,在光电导层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得到的调色剂图像可以转移到适宜的最终或中间接收表面,例如纸、或光电导层可以作为图像的最终接受体。成像过程可以重复多次,以完成单一图像,成像过程可以包括,例如层叠不同颜色组分的图像或效果阴影图像,如层叠不同颜色的图像以得到全色完成图,和/或复制其它的图像。
已经使用单层和多层光电导元件。在单层实施方案中,电荷转移材料、电荷产生材料与聚合粘合剂结合,然后沉积(deposit)在导电基底上。在多层实施方案中,电荷转移材料和电荷产生材料存在于不同层的元件中,每一层都选择性地结合聚合粘合剂,沉积在导电的基底上。两种结构(arrangements)是可能的。在一种两层结构(“双层”结构)中,电荷产生层设置在导电的基底上,电荷转移层设置在电荷产生层之上,在另一种两层结构(“反向双层”结构)中,电荷转移层和电荷产生层的顺序是相反的。
在单层和多层光电导元件中,电荷产生材料的目的是通过曝光产生电荷载体(即空穴和/或电子)。电荷转移材料的目的是接受这些电荷载体中的至少一种,通常是空穴,并转移它们穿过电荷转移层以促使放出光电导元件上的表面电荷。电荷转移材料可以是电荷转移化合物、电子转移化合物或其组合。当使用电荷转移化合物时,电荷转移化合物接受空穴载体,并转移它们穿过具有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层。当使用电子转移化合物时,电子转移化合物接受电子载体,并转移它们穿过具有电子转移化合物的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足够电导率的外涂层以改善有机感光体的光电性能例如“Vdis”。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为一种有机感光体,包括:
a)导电基底;
b)包含电荷产生化合物的光电导元件,其中光电导元件在导电基底上;和
c)包含第一粘合剂和无机盐的外涂层,其中外涂层在光电导层上,并且其中聚合粘合剂不是倍半硅氧烷聚合物(silsesquioxane polymer)。在一些实施例中,无机盐具有选自锂和钠的阳离子。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特征为电子照相成像装置(component),包括(a)光成像部件;和(b)上述的取向为接收来自光成像部件的光的有机感光体。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调色剂分配器(dispenser)。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的特征为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包括(a)对上述的有机感光体表面进行充电;(b)以成像方式曝光有机感光体表面于辐照源(radiation)以消散选定区域的电荷,从而在表面上形成具有充电和未充电区域的图案;(c)令该表面接触调色剂以产生调色图像(toned image);和(d)转印调色剂图像至基底。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
改进的有机感光体包括置于导电光电导层(单层或反向双层)顶部的外涂层,所述光电导层包括至少一种电荷产生化合物,其中外涂层包含盐。通常,外涂层在光电导层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外涂层可以在有机感光体表面作为脱膜层。外涂层可以改善电子照相应用中的有机感光体的性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含有至少一种盐化合物的外涂层提供了所需的高“Vacc”和低“Vdis”的性能、良好的循环使用机械磨损性能和耐臭氧、载液和污染物的性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具有小阳离子(如锂离子或钠离子)和/或大阴离子的盐令人惊讶的获得特别需要的特性。
有机感光体通常可以包括外涂层来保护下面层免受机械降解和例如载液、电晕放电气体和臭氧的化学侵蚀。通常,为了使外涂层提供所需的保护作用,外涂层应该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一般为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另外,外涂层材料应该选择不对有机感光体的光电性能有负面影响的那些材料。
电荷传递组合物的可以接收的电荷量由称为的接收电压或“Vacc”的参数表征,放电后的电荷残留通过称为的放电电压或“Vdis”参数表征。为了产生高质量的图像;需要提高Vacc值而降低Vdis值。外涂层的上表面通常不具高电导率,从而可以获得高的Vacc而且沿表面的潜像传播(LIS)相当低。然而,外涂层通常对于从外涂层下方如电荷产生层(单层或反向双层)来的电子或来自电荷传递层(双层)的空穴不具有高的电阻率,使得外涂层不具备高的“Vdis”,或捕获与光电导体极性相反的电荷。
在本领域中已经公开了有机感光体具有外涂层用于保护下面的层。绝大多数外涂层包含有电导率(conductivity)很低的聚合粘合剂。结果为具有聚合外涂层的有机感光体的“Vdis”会受到不利影响。为了提高具有聚合外涂层的有机感光体的“Vdis”,需要新方法提高聚合外涂层的电导率。特别是一直需要一种具有外涂层的有机感光体,能提供高“Vacc”、低“Vdis”、良好机械循环磨损性能以及良好的对臭氧、载液和污染化学耐性。
在外涂层例如脱膜层中加入盐,可以有效的降低有机感光体的Vdis。盐广义上是指化合物中占主导位置的是至少两种物类即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离子键。阴离子和阳离子在离子内可以具有共价键。同样,盐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离子,例如MgCl2具有三个离子。随着普遍发现使用含盐的外涂层,可观测到Vdis低于同样不含盐的外涂层材料,令人惊奇的发现可以用含有更小阳离子和/或更大阴离子的盐来获得更低的Vdis值。所需离子的特性将在下文中描述。
这里描述的有机感光体尤其适用于激光打印机等和(光电)复印机、扫描仪和其它基于电子照相的电子设备。有机感光体的应用将在下文中结合激光打印机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但是在其它使用电子照相的设备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说明中总结出来。为了产生高质量的图像,特别是在多次循环后,通常希望在各自层中的组合物形成均匀溶液,通过聚合粘合剂形成特定层,并在材料的循环中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外涂层中。然而,不知道在层中的离子是否可以在循环中具有不定的移动。
在电子照相应用中,有机感光体内的电荷产生化合物吸收光形成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可以在大电场下恰当时间范围内转移以就地放出表面电荷,产生电场。具体位置处的放电电场产生表面电荷图案,该图案基本上符合光的图案。随后该电荷图案可用于引导调色剂沉积。这里所述的电荷转移组合物对于转移电荷,尤其是对于从电荷产生化合物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来的空穴特别有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特定的电子转移化合物可以与所述电荷转移组合物一同使用。
包括电荷产生化合物和适当的转移组合物的材料的一层或多层置于有机感光体中。为了使用有机感光体印刷平面图像,有机感光体具有用于形成至少部分图像的二维平面。随后继续成像过程循环使用有机感光体以完成全部图像的形成和/或用于随后图像的处理。有机感光体可以是板状(plate)、柔性带状(flexible belt)、盘状(disk)、刚性鼓状(rigid drum)、围绕刚性或柔顺性鼓状的薄片(sheet)等形状。有机感光体可以包括导电基底和以电荷产生层为特征的光电导元件。
有机感光体通常包括吸收光而产生电子和空穴对的电荷产生材料。有机感光体材料可以进一步包括有效传送空穴的电荷转移化合物,也就是正电荷载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有机感光体材料具有同时带有聚合粘合剂中的电荷产生化合物和电荷转移组合物的单层。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电荷产生化合物在电荷转移层中,与电荷产生层分开。另外,电荷产生层可以位于电荷转移层和导电基底之间。
有机感光体能够被引入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中。在这些装置中,图像由物理设备形成,并转变成光图像,扫描到有机感光体上形成表面潜像。表面潜像能够被用于将调色剂吸引到有机感光体表面上,其中调色剂图像与投射到有机感光体上的光图像相同或相反。调色剂可以是液体调色剂或干调色剂。随后调色剂从有机感光体表面转印至接收表面,例如纸张表面。在调色剂转印之后,整个表面放电,材料准备进行下一次循环。成像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例如,多个用于输送纸接收介质和/或移动感光体的支承辊,以形成光图像的合适的光学元器件、光源(例如激光器)、调色剂源和传送系统以及恰当的控制系统。
电子照相成像方法通常可以包括(a)在上述公开的有机感光体表面进行充电;(b)以成像光曝光有机感光体表面,辐射(radiation)以消散选择区域内的电荷,并因此形成表面上充电和未充电的图案;(c)使表面暴露于调色剂,例如液体调色剂(分散在有机液体中的着色剂(colorant)颗粒)以吸引调色剂至有机感光体上充电或放电区域,产生调色剂图像;和(d)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基底。
在通过对化学结构式和基团进行定义而描述化学物质时,使用了化学领域可接受的命名方式中的某些术语。术语“基团”、“部分”和“衍生物”具有特定的含义。术语“基团”指通常所述的化学物质上可以有任何与该基团的键结构一致的取代基(例如烷基、均二苯乙烯基、苯基等)。例如,烷基包括诸如甲基、乙基、丙基、异辛基、十二烷基等的烷基类,也包括这样的取代的烷基,例如氯甲基、二溴乙基、1,3-二氰基丙基、1,3,5-三羟基己基、1,3,5-三氟环己基、1-甲氧基-十二烷基、苯丙基等。然而,与这样的命名相一致,在这样的基团中,不包括会改变所涉及的基团的基本键结构的取代(基)。例如,当述及均二苯乙烯基时,在该基团定义范围内取代基例如3-甲基均二苯乙烯基是可接受的,而3,3-二甲基均二苯乙烯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该取代基要求一个苯基的环键结构改变为非芳香形式。
当使用术语“部分”时,例如烷基部分或苯基部分,该术语代表没有被取代的化学物质。例如,术语烷基部分仅代表未被取代的烷烃基,不论支化、直链或环。当使用术语衍生物时,该术语代表从另一物质衍生或获得的并包含母体物质基本单元的化合物。
有机感光体
有机感光体可以是例如板状、薄片状、柔性带状、盘状、刚性鼓状或围绕刚性或柔顺鼓的薄片状,柔性带状和刚性鼓状通常用于商业产品中。有机感光体可以包括,例如,导电基底和在导电基底上的一层或多层形式的光电导元件(photoconductive element)。光电导元件相对于电荷产生层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更多外涂层或内涂层(undercoats)。在某些特别感兴趣的实施方案中,外涂层在聚合粘合剂中包含盐,例如无机盐。
光电导元件可以包括在聚合粘合剂中的电荷产生化合物和电荷转移化合物(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层中),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电子转移化合物。例如,电荷转移化合物和电荷产生化合物可以置于一单层中。然而,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光电导元件包含分别为电荷产生层和独立电荷转移层的双层结构。电荷产生层可以位于导电基底和电荷转移层之间。另外,光电导元件可以包括一种结构,其中电荷转移层位于导电基底和电荷产生层之间。
导电基底可以是柔性的,例如柔性网(web)或带状物形式,或非柔性的,例如鼓状物形式。鼓状物可以具有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以供将鼓状物安装到在成像过程期间旋转鼓状物的设备上。一般地,柔性导电基底包括电绝缘基底和导电材料薄层,其上施加有光电导材料。
电绝缘基底可以是纸或成膜聚合物,例如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砜、聚丙烯、尼龙、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树脂、聚氟乙烯、聚苯乙烯等。用于支持基底的聚合物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例如,聚醚砜(StabarTM S-100,可从ICI获得),聚氟乙烯(Tedlar,可从E.I.DuPont de Nemours & Company获得),聚双酚-A聚碳酸酯(MakrofolTM,可从Mobay Chemical Comnpany获得)和无定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MelinarTM,可从ICI Americas,Inc获得)。导电材料可以为石墨、分散的炭黑、碘化物(iodide)、导电聚合物,例如聚吡咯(polypyroles)和Calgon导电聚合物261(可商购自Calgon Corporation,Inc.,Pittsburgh,Pa.),金属,例如铝,钛、铬、黄铜、金、铜、钯、镍或不锈钢,或者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锡或氧化铟。在特别感兴趣的实施方案中,导电材料为铝。通常,光电导体基底具有足以提供所需的机械稳定性的厚度。例如,柔性网基底通常的厚度为约0.01至约1毫米,而鼓状基底通常的厚度为约0.5毫米至约2毫米。
电荷产生化合物是能够吸收光产生电荷载体的材料,例如染料或颜料。适当的电荷产生化合物的非限定实施方案包括例如不含金属的酞菁(例如ELA 8034不含金属的酞菁,可从H.W.Sands,Inc.或Sanyo Color Works,Ltd获得,CGM-X01),金属酞菁例如钛酞菁、铜酞菁、羟钛(oxytitanium)酞菁(也称为钛氧基羟酞菁(titanyl oxyphthalocyanine),并包括可以作为电荷产生化合物的任何晶相或晶相混合体),羟镓(hydroxy gallium)酞菁、方形酸鎓(squarylium)染料和颜料,羟基取代的方形酸鎓颜料苝系酰亚胺(perylimides)、多核醌(可从Allied Chemical Corporation以商品名IndofastDouble Scarlet、IndofastViolet Lake B、IndofastBrilliant Scarlet和IndofastOrange获得)、喹吖啶酮(可从DuPont以商品名MonastralTM Red、MonastralTMViolet和MonastralTM Red Y获得),萘-1,4,5,8-四羧酸衍生的颜料,包括perinones、四苯并卟啉类和四萘并卟啉类、靛类和硫靛类染料,苯并噻吨衍生物,苝系-3,4,9,10-四羧酸衍生的颜料,多偶氮颜料,包括双偶氮、三偶氮和四偶氮颜料,聚甲炔染料,含喹唑啉基团的染料,叔胺,无定形硒,硒合金(例如硒-碲、硒-碲-砷和硒-砷)、硫硒化镉(cadmium sulphoselenide),硒化镉,硫化镉和其混合物。对于某些实施方案,电荷产生化合物包括氧化钛酞菁(例如其任何相),羟基镓酞菁或其组合。
有许多种电荷转移化合物适用于电子照相。任何本领域已知的电荷转移化合物可用于形成本文所述的有机光电导体。合适的电荷转移化合物包括(但是不局限于):二氢化吡唑衍生物,芴衍生物、二唑衍生物、芪(stilbene)衍生物、腙衍生物、咔唑腙衍生物,三芳基胺、聚乙烯咔唑、聚乙烯芘、聚苊、或包含至少二个腙基团的多腙化合物,并且至少二个基团选自三苯胺和杂环,例如咔唑、久洛尼定(julolidine)、吩噻嗪、吩嗪、吩噁嗪、吩噻噁(phenoxathiin)、噻唑、噁唑、异噁唑、二苯并(1,4)二氧杂环己烯、噻蒽、咪唑、苯并噻唑、苯并三唑、苯并噁唑、苯并咪唑、喹啉、异喹啉、喹喔啉、吲哚、吲唑、吡咯、嘌呤、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唑、噁二唑、四唑、噻二唑、苯并异噁唑、苯并异噻唑、氧芴、硫芴、噻吩、硫茚、喹唑啉、肉啉或其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荷转移化合物是芪衍生物,例如MPCT-10,MPCT-38和MPCT-46,来自Mitsubishi Paper Mills(Tokyo,Japan)。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光电导层可以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通常,本领域已知的电子转移化合物都可以使用。合适的电子转移化合物的非限定实例包括,例如溴苯胺、四氰乙烯、四氰基醌二甲烷(tetracyanoquinodimethane)、2,4,7-三硝基-9-芴酮、2,4,5,7-四硝基-9-芴酮、2,4,5,7-四硝基呫吨酮、2,4,8-三硝基噻吨酮、2,6,8-三硝基-茚并-4H-茚并[1,2-b]噻吩-4-酮,以及1,3,7-三硝基硫芴-5,5-二氧化物,(2,3-二苯基-1-亚茚基)丙二腈,4H-噻喃-1,1-二氧化物和其衍生物,例如4-二氰基亚甲基-2,6-二苯基-4H-噻喃-1,1-二氧化物、4-二氰基亚甲基-2,6-二间甲苯基-4H-噻喃-1,1-二氧化物,以及非对称取代的2,6-二芳基-4H-噻喃-1,1-二氧化物,例如4H-1,1-二氧(代)-2-(对异丙苯基)-6-苯基-4-(二氰基亚甲基)噻喃和4H-1,1-二氧-2-(对异丙苯基)-6-(2-噻吩基)-4-(二氰基亚甲基)噻喃,磷杂-2,5-环己二烯的衍生物、(烷氧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衍生物,例如(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4-苯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和(4-羰氧基(carbitoxy)-9-亚芴基)-丙二腈、(4-正丁氧基羰基-2,7-二硝基-9-亚芴基)-丙二酸二乙基酯、蒽醌(anthraquino)二甲烷衍生物,例如11,11,12,12-四氰基-2-烷基蒽醌二甲烷和11,11-二氰基-12,12-双(乙氧基羰基)蒽醌二甲烷,蒽酮(anthrone)衍生物例如1-氯-10-[双(乙氧基羰基)亚甲基]蒽酮,1,8-二氯-10-[双(乙氧羰基)亚甲基]蒽酮,1,8-二羟基-10-[双(乙氧羰酯基)亚甲基]蒽酮和1-氰基-10-[双(乙氧羰基)亚甲基]蒽酮,7-硝基-2-氮杂-9-亚芴基-丙二腈,二苯酚合苯醌(diphenoquinone)衍生物、苯醌衍生物、萘醌衍生物、奎宁衍生物、四氰基乙烯、2,4,8-三硝基噻吨酮(thioxantone)、二硝基苯衍生物、二硝基蒽衍生物、二硝基吖啶衍生物、硝基蒽醌衍生物、二硝基蒽醌衍生物、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二溴代马来酸酐、芘衍生物、咔唑衍生物、腙衍生物、N,N-二烷基苯胺衍生物、二苯胺衍生物、三苯胺衍生物、三苯甲烷衍生物、四氰基醌二甲烷,2,4,5,7-四硝基-9-芴酮,2,4,7-三硝基-9-二氰基亚甲基芴酮,2,4,5,7-四硝基呫吨酮衍生物和2,4,8-三硝基噻吨酮衍生物。在某些感兴趣的实施方案中,电子转移化合物包括(烷氧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衍生物,例如(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4-苯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4-羰氧基-9-亚芴基)-丙二腈、(4-正丁氧基羰基-2,7-二硝基-9-亚芴基)-丙二酸二乙酯。
电子转移化合物和紫外光稳定剂可以具有协同关系,用于提供想要的光电导体内部电子流动。紫外光稳定剂的存在改变了电子转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能以改善复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能。紫外光稳定剂可以是紫外线吸收剂或捕捉自由基的紫外线抑制剂。
紫外光吸收剂可以吸收紫外线,并在加热时散逸。紫外光抑制剂被认为是捕捉紫外线产生的自由基,并在捕捉自由基后随着能量散逸再产生活性稳定剂部分。由于紫外光稳定剂和电子转移化合物的协同关系,紫外光稳定剂的特定优点可能不是其紫外光稳定能力,尽管紫外光稳定性可以进一步有利地减少有机感光体随时间的降解。不受理论的限制,紫外光稳定剂贡献的协同关系可能与化合物的电子性能(该性能有助于紫外光稳定功能)有关,与电子转移化合物结合进一步有助于建立电子传导通道。特别地,具有电子转移化合物和紫外光稳定剂组合的有机感光体能够证明可以具有更稳定的循环接受电压Vacc。具有含电子转移化合物和紫外光稳定剂的层的有机感光体的改善的协同性能公开于待批美国专利申请号10/425,333,(Zhu,2003年4月28日提交,名称为“具有光稳定剂的有机感光体”中,在这里引入作为参考)。
合适的光稳定剂的非限定实施方案包括,例如位阻三烷基胺,例如Tinuvin 144和Tinuvin 292(来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Terrytown,NY);位阻烷氧基二烷基胺,例如Tinuvin 123(来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苯并三唑,例如Tinuvan 328、Tinuvin 900和Tinuvin 928(来自Ciba SpecialtyChemicals);二苯甲酮,例如Sanduvor 3041(来自Clariant Corp.,Charlotte,N.C.);镍化合物,例如Arbestab(来自Robinson Brothers Ltd,West Midlands、Great Britain);水杨酸酯类,氰基肉桂酸酯类、苯乙酸亚苄酯、苯甲酸酯;草酰二苯胺,例如SanduvorVSU(来自Clariant Corp.,Charlotte,N.C.);三嗪,例如Cyagard UV-1164(来自Cytec Industries Inc.,N.J.);聚合位阻胺,例如Luchem(来自AtochemNorthAmerica,Buffalo,NY)。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光稳定剂选自具有下列通式的位阻三烷基胺:
Figure A20031012495900131
其中R1、R2、R3、R4、R6、R7、R8、R10、R11、R12、R13、R14和R15各自独立地是氢、烷基或酯或醚基团;R5、R9和R14各自独立地是烷基;X是连接基团选自-O-CO-(CH2)m-CO-O.其中m在2-20之间。
粘合剂通常能够分散或溶解电荷转移化合物(在电荷转移层或单层结构情况下)、电荷产生化合物(在电荷产生层或单层结构的情况下)和/或适当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转移化合物。适用于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转移层的粘合剂的实施方案通常包括,例如聚苯乙烯-共-丁二烯、聚苯乙烯-共-丙烯腈,改性的丙烯酸类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醇酸树脂、大豆-烷基树脂(soya-alkyl resin)、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碳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聚合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醇酸树脂、聚酰胺、聚氨酯、聚酯、聚砜、聚醚、聚酮、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silicone resins)、聚硅氧烷、聚(羟基醚)树脂、聚羟基苯乙烯树脂、(线型)酚醛清漆、聚(苯基缩水甘油醚)-共-双环戊二烯,用于上述聚合物中的单体的共聚物以及其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优选粘合剂选自聚碳酸酯和/或聚乙烯醇缩丁醛和其组合。合适的聚碳酸酯粘合剂的实施方案包括,例如衍生自双酚-A的聚碳酸酯A、衍生自亚环己基双酚的聚碳酸酯Z、衍生自甲基双酚A的聚碳酸酯C和聚酯碳酸酯。合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合剂的实施方案包括例如BX-1和BX-5,来自Sekisui Chemical Co.Ltd.,Japan。
用在任何一层或多层中的适合的任选添加剂包括,例如抗氧化剂、偶联剂、分散剂、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组合。
光电导元件的总厚度一般为约10至约45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12微米到约40微米。在双层实施方案中具有单独的电荷产生层和单独的电荷转移层,电荷产生层通常厚度约0.5至约2微米,电荷转移层厚度约5至约35微米。在电荷转移化合物和电荷产生化合物在同一层的实施方案中,具有电荷产生化合物和电荷转移组合物的层通常的厚度为约7至约30微米。在具有独立的电子转移层的实施方案中,电子转移层的平均厚度为约0.5微米至约10微米,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1微米至约3微米。通常,电子转移外涂层可以增加机械抗磨性、增加对载液和大气湿度的抵抗性,并减少由电晕气体引起的感光体降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考所给出的范围,将认识到本发明范围内的其它厚度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中。
通常,对于在这里公开的有机感光体,电荷产生化合物的含量为约0.5至约2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1至约15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至约10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含量为约10至约80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35至约6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45至约55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任选的电子转移化合物(如果存在)含量能够是至少约2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5至约25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4wt%至约20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粘合剂的含量为约15至约80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0至75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考所给出的组成物及其范围,将认识到本发明范围内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中。
对于具有单独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转移层的双层实施方案,电荷产生层通常包含约10至约90wt%的粘合剂,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15至约80wt%,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0至约75wt%,基于电荷产生层的重量。如果在电荷产生层中存在任选的电子转移化合物,通常含量至少为约2.5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从为约4至约30wt%,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约10至约25wt%,基于电荷产生层的重量。电荷转移层通常包含约20wt%至约70wt%的粘合剂,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为约30至约50wt%。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考详述的范围,将认识到本发明范围内双层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含量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中。
对于含电荷产生化合物和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单一层的实施方案,光电导层一般包含粘合剂、电荷转移化合物和电荷产生化合物。电荷产生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为约0.05至约25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含量为约2至约15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从为约10至约8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5至约65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30至约6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含量为约35至约55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光电导层的其余部分包括粘合剂和任选的添加剂,例如任意的常规添加剂。具有电荷转移化合物和电荷产生化合物的单一层通常包含约10wt%至约75wt%的粘合剂,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约20wt%至约6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约25wt%至约50wt%。任选地,具有电荷产生化合物和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层可以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如果存在任选的电子转移化合物,通常含量至少为约2.5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含量为约4至约3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含量为约10至约25wt%,基于光电导层的重量。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参考所给出的范围,将认识到本发明用于各层中组分的范围中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通常,任何具有电子转移层的层都可以有利地进一步包含紫外光稳定剂。特别地,电子转移层通常可以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粘合剂和任选的紫外光稳定剂。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的外涂层公开于待批美国专利申请号10/396,536,(Zhu等申请的名称为“具有电子转移层的有机感光体”)的申请中,在这里引入作为参考。例如,如上所述的电子转移化合物可以用于本文所述的光电导体的脱膜层中。电子转移层中的电子转移化合物的含量为约10至约5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0至约40wt%,基于电子转移层的重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考所给出的范围,将认识到所述范围内组分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范围中。
如果存在紫外光稳定剂,在光电导体任何恰当的一层或多层中的含量为约0.5至约25wt%,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含量为约1至约10wt%,基于特定层的重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考所给出的范围,将认识到所述范围内组分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例如,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或溶解下列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将分散体和/或溶液涂布在各底层上并干燥涂层可形成光电导体,所述组分例如电荷产生化合物、电荷转移化合物、电子转移化合物、紫外光稳定剂和聚合物粘合剂。组分的分散优选通过高剪切均化作用、球磨、立式球磨(attritormilling)、高能量珠子(沙)磨或其他尺寸减小方法或本领域已知的用于减小颗粒尺寸形成分散体的混合方法进行。对于具有多层的光电导元件,通常依次施加各层以形成所需结构。
感光体也可以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层。附加层可以是例如亚层或外涂层,例如阻挡层、脱膜层、保护层或粘结层。脱膜层或保护层可以形成光电导体元件的最上层,阻挡层可以夹在脱膜层和光电导元件之间,或用于覆盖光电导元件。阻挡层提供防止下层磨损的保护作用。粘结层位于光电导元件、阻挡层、脱膜层或其任意组合之间,并且改善了层间的粘附。亚层(sub-layer)是电荷阻挡层(charge blocking layer),位于导电基底和光电导元件之间。亚层也可以改善导电基底和光电导元件之间的粘附。
本文所述的改进的外涂层的基础在于发现向具有无法接受的导电性的外涂层中加入离子盐减少了含有该外涂层的有机感光体的Vdis。合适的离子盐例如为无机盐,包括含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盐。合适的阳离子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包括NH4 +、K+、Li+、Na+、Rb+、Cs+、Ca+2、Mg+2、Sr+2、Ba+2、AI+3、Co+2、Ni+2、Cu+2和Zn+2。合适的阴离子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包括F-、Cl-、Br-、I-、NO3 -、SO4 -2和ClO4 -。合适的离子盐包含阳离子,例如锂阳离子和钠阳离子,它们具有较小的离子半径,而阴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含有无机盐的外涂层通常厚度为约0.1微米至约20微米,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为约0.5微米至约15微米,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为约1微米至约10微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详述的范围将认识到在这些范围内的其它的外涂层厚度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中。
如下所述结果暗示多种性能影响离子盐降低Vdis值的效果。不局限于理论,可以对某些有机光电导体进行具有阳性表面电荷运行的一般观察。Vdis值的降低涉及电子从光电导材料经过外涂层迁移至表面,或类似地空穴传导,即正电荷载体从表面经过外涂层。存在的离子盐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该过程,盐促进电子或空穴的迁移。通常,存在的阳离子可以吸引电子至附近,阴离子可以吸引空穴至附近或电离形成电子和原子能态。离子的尺寸,即离子半径,可以影响离子键的强度,后者在外涂层形成后可以影响层内离子的分布状态。另一方面,离子半径和核电荷能进一步与电性能有关,例如与电离能/电子亲合力有关。电离能和电子亲合力也可能影响电子和/或空穴迁移能力。因此,较小阴离子可以降低电子亲合力,以致它们可以输送电子经过层并随后接受电子以重整阴离子。较小阳离子可以具有更高电子亲合力以吸引电子从下层进入外涂层。
离子半径取决于用于评估半径的方法。离子半径值的趋势通常与评估值的方法无关,任何一致的方法都适用于本说明。此处使用的离子半径为Pauling半径,参见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L.Pauling,第三版,(1960)所述,此处引入作为参考。对于多核离子,半径可以为相应的热化学值表观值。通常,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阳离子离子半径不多于1埃,阴离子具有至少约1.8埃的离子半径。
在外涂层中的离子盐的含量通常为约0.5至约50wt%,优选含量为约1-30wt%,更优选约5-20wt%,基于外涂层的重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详述范围将认识到本发明所给出范围内的盐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范围中。
外涂层的粘合剂可以是,例如聚合物,如氟化聚合物(fluorinatedpolymer)、硅氧烷聚合物(siloxane polymer)、氟硅酮聚合物(fluorosiliconepolymer)、聚硅烷(silane)、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异丁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氨酯(urethane)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树脂(acrylic resin)、环氧树酯或其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是有机聚合物,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为不是倍半硅氧烷(silsesquioxane)的聚合物。上述粘合剂可以是溶剂基或水基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涂粘合剂水基或水溶(waterborne)聚合物粘合剂。适用于本文所述外涂层的水基聚合粘合剂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为聚氨酯,例如来自Air Products的AnduraTM-50、-100和-200,Shakopee,MN 55379,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例如来自Air Products的HybridurTM-560、-570和-580,环氧树脂,例如来自Air Products的AncarezTM AR 550,以及来自Solutia Inc,St.Louis,MO的BeckopoxTM。特别感兴趣的外涂层粘合剂包含水基的聚氨酯。然而,大多数上述聚合物粘合剂具有低导电性,因此当未改性时提供高Vdis
合适的阻挡层包括,例如涂层,例如可交联的硅氧烷醇胶态的二氧化硅涂层和羟基化倍半硅氧烷-胶态的二氧化硅涂层,以及有机粘合剂例如聚乙烯醇、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酪蛋白(casein)、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明胶、淀粉、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酯、聚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乙酰缩乙醛(polyvinyl acetoacetal)、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咔唑,用于上述聚合物中的单体的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聚合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三元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亚乙烯基氯化物共聚物,纤维素聚合物和其混合物。上述阻挡层聚合物选择性地可以包含少量的无机颗粒,例如热解法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或其结合。阻挡层进一步公开于Woo等人的美国专利6,001,522(名称为“用于光电导体元件包含有机聚合物和二氧化硅的阻挡层”)中,此处引入作为参考。顶层脱膜层(release layer topcoat)可以包含任何本领域已知的脱膜层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脱膜层是氟化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氟硅氧烷聚合物、聚硅烷、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或其组合。脱膜层可以包含交联聚合物。
脱膜层例如可以包含任何本领域已知的脱膜层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脱膜层包含氟化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氟硅氧烷聚合物、聚硅烷、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异丁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氨酯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化的-聚氨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或其组合。在其它一些实施方案中,脱膜层可以包含交联聚合物。
保护层能够保护有机感光体以防化学和机械降解。保护层可以包含任何本领域已知的保护层组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保护层为氟化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氟硅酮聚合物、聚硅烷、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氨酯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化的-聚氨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或其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保护层优选交联聚合物。
外涂层可以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请见待批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0/396,536(Zhu等2003年3月25日提交,名称为,“具有电子转移层的有机感光体”,在这里引入作为参考)。例如,如上所述的电子转移化合物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脱膜层中。外涂层中的电子转移化合物的含量为约1至约50wt%,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2至约4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5至约30wt%,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10至约20wt%,基于脱膜层的重量计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所给出范围内的组分的其它范围也可以使用并包括在本发明中。
通常,粘结层包含成膜聚合物例如聚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羟基氨基醚)等。
亚层可以包含,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有机硅烷、可水解的硅烷、环氧树脂、聚酯、聚酰胺、聚氨酯、硅氧烷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亚层的干燥厚度为约20埃至约2,000埃。包含金属氧化物导电颗粒的亚层的厚度为约1至约25微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它的组成和厚度也可以使用并它公开在本发明中。
本文所述的电荷转移化合物和包含这些化合物的有机感光体适用于使用固体或液体着色剂显影的成像过程例如,任何本领域已知的固体调色剂和液体调色剂都可以用于本发明方法和设备中。因为液体调色剂具有提供了较高分辨率图像的优点,并且相对于干调色剂定影所需能量较少,用它显影是合乎需要的。合适的液体调色剂实施方案是本领域已知的。液体调色剂通常包含分散在载体液体中的调色剂颗粒。调色剂颗粒通常可以包含色料/颜料、树脂粘合剂和/或电荷导向剂(director)。在液体调色剂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树脂与颜料的比例能够是1∶1到10∶1,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为4∶1到8∶1。液体调色剂进一步披露于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号2002/0128349(名称为“包含稳定有机溶胶的液体油墨”),2002/0086916(名称为“包含处理过的着色剂颗粒的液体油墨”)和2002/0197552(名称为“用于液体电子照相的相变显影剂”)中,此处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现将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
该实施例描述了制备(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用作电子转移化合物。
1升的三颈圆底烧瓶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器以及回流冷凝器,向其中加入460g浓硫酸(4.7摩尔,分析级,从Sigma-Aldrich,Milwaukee,WI购买)和100g联苯甲酸(diphenio acid)(0.41摩尔,从Acros Fisher ScientificCompany Inc,Hanover Park.IL购买)。使用加热罩将烧瓶加热到135-145℃12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冷却至室温后,将该溶液加到4升含3升水的锥形瓶(Erlenmeyer flask)中。机械搅拌混合物并温和地煮沸1小时。趁热滤出黄色固体,用热水洗至洗涤水的pH为中性,然后在空气中干燥过夜。该黄色固体是芴酮一4-羧酸。产量为75g(80%产率)。然后表征产物。发现熔点(m.p.)为223-224℃。用购自Bruker Instrument的300 MHz NMR在d6-DMSO溶剂中得到芴酮-4-羧酸的1H-NMR谱。在下达位置出峰(ppm):δ=7.39-7.50(m,2H),δ=7.79-7.70(q,2H),δ=7.74-7.85(d,1H),δ=7.88-8.00(d,1H),δ=8.18-8.30(d,1H),其中d是双峰、t是三重峰、m是多重峰;dd是双重双峰,q是五重峰。
2升圆底烧瓶装备了机械搅拌器和带有Dean Stark装置的回流冷凝器,向其中加入70g(0.312摩尔)芴酮-4-羧酸、480g(6.5摩尔)正丁醇(购自FisherScientific Company Inc.,Hanover Park,IL)、1000ml甲苯和4ml浓硫酸。溶液回流5小时,同时剧烈搅拌和回流,在此期间在Dean Stark装置中收集了~6g水。烧瓶冷却至室温。蒸发溶剂,将残渣加入到4升3%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同时搅拌。滤出固体,用水洗涤至水的pH为中性,然后在通风橱中干燥过夜。产物是芴酮-4-羧酸正丁酯。产量是70g(80%收率)。用购自BrukerInstrument的300MHz NMR在CDCl3中得到芴酮一4-羧酸正丁酯的1H-NMR谱。在下达位置出峰(ppm):δ=0.87-1.09(t,3H),δ=1.42-1.70(m,2H),δ=1.75-1.88(q,2H),δ=4.26-4.64(t,2H),δ=7.29-7.45(m,2H),δ=7.46-7.58(m,1H),δ=7.60-7.68(dd,1H),δ=7.75-7.82(dd,1H),δ=7.90-8.00(dd,1H),δ=8.25-8.35(dd,1H)。
2升3颈圆底烧瓶装备了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向其中加入70g(0.25摩尔)芴酮-4-羧酸正丁酯、750ml无水甲醇、37g(0.55摩尔)丙二腈(购自Sigma-Aldrich,Milwaukee,WI)、20滴哌啶(购自Sigma-Aldrich,Milwaukee,WI)。溶液回流8小时,烧瓶冷却至室温。滤出橙色粗产物,用70ml甲醇洗涤两次,用150ml水洗涤一次,然后在通风橱中干燥过夜。该橙色粗产物从600ml丙酮和300ml甲醇的混合物中重结晶,同时使用活性炭。烧瓶在0℃静置16小时。过滤结晶,在真空烘箱中在50℃干燥6小时。得到60g纯(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固体的熔点(m.p.)是99-100℃。用购自Bruker Instrument的300MHz NMR在CDCl3中得到(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的1H-NMR谱。在下达位置出峰(ppm):δ=0.74-1.16(t,3H),δ=1.38-1.72(m,2H),δ=1.70-1.90(q,2H),δ=4.29-4.55(t,2H),δ=7.31-7.43(m,2H),δ=7.45-7.58(m,1H),δ=7.81-7.91(dd,1H),δ=8.15-8.25(dd,1H),δ=8.42-8.52(dd,1H),δ=8.56-8.66(dd,1H)。
实施例2- 有机感光体的制备
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3个对比有机感光体样品和20个有机感光体样品的制备。在下列实施例中表征了这些有机感光体。
对比样品A
对比样品A是单层结构有机感光体,感光体具有76.2微米(3mil)厚聚酯基底和蒸气涂布(vapor-coated)的铝层(商购自CP Films,Martinsville,VA)。通过预混合溶解在四氢呋喃(商购自Aidrich,Milwaukee,WI)中的892.5g20%(4-正丁氧基羰基-9-亚芴基)丙二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2475.2g 25%的MPCT-10(电荷转移化合物,商购自Mitsubishi Paper Mills,Tokyo,Japan)、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2128.9g 14wt%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BX-1,商购自Sekisui Chemical Co.Ltd.,Japan)、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158.67g15%Tinuvin-292和130.9g15%Tinuvin-928(都商购自Ciba SpecialtyChemicals,Inc.,Terrytown,NY)制备单层有机感光体的涂布溶液。然后将273.9g含重量比为2.3∶1的19wt%羟钛酞菁(商购自H.W.Sands Corp.,Jupiter,FL)和聚乙烯醇缩丁醛(BX-5,商购自Sekisiti Chemical Co.Ltd,Japan)的CGM研磨基料(mill-base)起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通过在水平砂磨机(型号LMC12 DCMS,商购自Netzsch Incorporated,Exton,PA)上对112.7g羟钛酞菁(商购自H.W.Sands Corp,Jupiter,FL)和49g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BX-5)在651g甲乙酮中与1-微米锆珠粒,以循环模式研磨6小时制备CGM研磨基料。在混合所有涂层组分后,用40微米滤网过滤涂层溶液。使用网涂机(web coater)以10英尺/分钟的网涂速度将上述滤液涂布在基底上,随后在20英尺烘箱中以110℃干燥(即在110℃干燥2分钟)。干燥涂层厚度约为13微米。
对比样品B
对比样品B具有涂布在对比样品A的有机感光体之上的外涂层。预混合在47.4g共溶剂ARCOSOLVDPNB(即二丙二醇正丁基醚,商购自Lyondell Chemical,Newtown Square,PA)中的1.0g表面活性剂BYK333(即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商购自BYK-Chemie USA,Wallingford,CT)制备预混合溶液。在单独的容器中,用404.8g去离子水稀释71.4gMacekote-8539(即,水分散聚氨酯,商购自Mace Adhesives & Coatings Co.,Inc,Dudley,MA)以形成外涂层的涂布溶液,随后加入24.2g预混合溶液。混合后,用缝隙间隔50微米的刮刀涂布机将涂布溶液涂布在对比样品A的光电导元件上,随后在烘箱中以95℃干燥5分钟。
对比样品C
与对比样品B类似地制备对比样品C,不同之处在于外涂层涂布溶液具有更高的固相百分含量,涂布在76.2微米(3mil)厚具有蒸气涂布铝层(商购自CP Films,Martinsville,VA)的聚酯基底上。具体地说,预混合在22.5g共溶剂ARCOSOLVDPNB(即二丙二醇正丁基醚,商购自LyondellChemical,Newtown Square,PA)中的0.5g表面活性剂BYK-333(即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商购自BYK-Chemie USA,Wallingford,CT)制备预混合溶液。在单独的容器中,用16.7g去离子水稀释7.14g Macekote8539(即,水分散聚氨酯,商购自Mace Adhesives & Coatings Co,Inc,Dudley,MA)以形成外涂层的涂布溶液,随后加入1.15g预混合溶液。使用FischerscopeMulti Measuring System(Version-Permascope,Fischer Technology,Inc,Windsor,CT)测量,涂层厚度为约3.1微米。
样品1
按照类似于制备对比样品B的方法制备样品1,不同之处在于通过混合27.0g用于对比实施例B的涂布溶液和3.0g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硝酸锂(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制备外涂层涂布溶液。
样品2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1的方法制备样品2,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硝酸钠(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硝酸锂溶液。
实施例3
按照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硝酸钾(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硝酸锂溶液。
样品4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1的方法制备样品4,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硝酸铯(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硝酸锂溶液。
样品5
类似于对比样品C制备样品5,不同之处在于通过用8.2g去离子水稀释4.0g Macekote-8539(即水分散聚氨酯,商购自Mace Adhesives &Coatings Co,Inc,Dudley,MA)制备外涂层涂布溶液,随后加入0.3g预混合溶液,外加3.1g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硝酸锂(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使用Fischerscope(Multi Measuring System(Version--Permascope,Fischer Technology,Inc,Windsor,CT)测量,涂层厚度为约3.1微米。
样品6
按照类似于制备对比样品B的方法制备样品6,不同之处在于通过混合27.0g用于对比样品B的涂布溶液和3.0g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高氯酸锂(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制备外涂层涂布溶液。
样品7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7,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高氯酸钠(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8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8,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高氯酸钾(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9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9,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高氯酸铯(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0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0,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氟化钠(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1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1,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氟化钾(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2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2,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氟化铯(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3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3,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氯化钠(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4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4,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氯化钾(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5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5,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溴化钠(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6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6,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溴化钾(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7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7,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碘化钠(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8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8,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碘化钾(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19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19,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溴化锂(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样品20
按照类似于用于样品6的方法制备样品20,不同之处在于用预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5wt%碘化锂(商购自Aldrich,Milwaukee,WI)代替5wt%高氯酸锂溶液。
实施例3-静电测试
本实施例提供了对实施例2中制备的有机感光体样品的静电测试结果。
例如,使用可以测试多达三个缠绕约160毫米直径鼓的样品条的内部设计和显影测试台(in-hous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est bed)测定本文所示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有机感光体静电循环性能。这些样品的测试结果表现出支持有机感光体的其它支撑结构例如带状、鼓状等可具有的结果。
对于使用160毫米直径鼓状物测试,将三个每个50厘米长、8.8厘米宽的涂布样品条并排拴紧然后完全围绕铝鼓(周长50.3厘米)。在某些具体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样品条是精确用丝网涂覆的对比样品,用作内部参考点。使用具有倒置双层结构的对比样品作为测试的内检物。在该静电循环测试仪中,鼓状物以8.13厘米/秒(3.2ips)的速度转动,测试仪中的每个测量点位置(距离和每一循环经过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表1
        在8.13厘米/秒的160mm鼓状物周围的静电测试点
   测试点    角度     总距离,cm     总时间,秒
   前擦除杆边缘    0°     起始,0cm     起始,0s
   擦除杆    0-7.2°     0-1.0     0-0.12
   Scorotron充电器    113.1-135.3°     15.8-18.9     1.94-2.33
   激光冲击    161.0°     22.5     2.77
   探针#1    181.1°     25.3     3.11
   探针#2    251.2°     35.1     4.32
   擦除杆    360°     50.3     6.19
擦除杆是一排720nm波长的激光发射二极管(LBD)。对有机感光体的表面进行放电。Scorotron充电器包含一个可以转移所需量电荷至有机感光体表面的金属线。
从上表可知,第一个静电探头(Trek 344TM静电计,Trek,Inc.Medina,NY)位于激光照射测量点后0.34s,和Scorotron后0.78s,第二探针(Trek 344TM静电计)距离第一探针1.21s,距离Scorotron 1.99s。全部测量在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下进行。
根据测试台上几次运行汇编得到静电测量结果。首先三个诊断测试(最初的探针测试(prodtest initial),最初的VlogE(VlogE initial),最初的暗衰减(dark decay initial))是用来评价新样品的静电周期,最后的三个相同诊断测试(最后的探针测试,最后的VIogE,最后的暗衰减)在样品循环后进行。此外,在测试期间周期性地进行测量,如同以下公开的“长期运行”。激光运行于780nm波长,600dpi,50微米光斑尺寸,60毫微秒/像素曝光时间,1,800行/秒扫描速度,100%占空系数(duty cycle)。占空系数是像素时钟周期的曝光百分率,即以100%占空系数激光在每个像素上照满60毫微秒。
静电测试序列:
1)探针测试:在该诊断测试中打开消除条,并在每次回转/循环开始时,将样品再充电(除非指出充电器关闭)。建立电荷接受(Vacc)和放电电压(Vdis)是通过令样品经受三个完整鼓回转(激光关闭)电晕充电(消除条总是打开);在第四个循环使用@780nm & 600dpi的激光放电(50um光斑尺寸,曝光60毫微秒/像素,扫描速度1,800行/秒,占空系数100%);之后三个循环彻底地充电;在第八个循环只用@720nm擦除灯放电(电晕和激光关闭)得到残留电压(Vres);最后的三个循环彻底地充电(激光关闭)而建立。对比电压(Vcon)是Vacc和Vdis间的差值,功能暗衰减(Vdd)是探针#1和#2测量的电荷接收电位差值。
2)VLOGE:该测试测量光电导体对各种激光功率的光致放电,通过监测样品的放电电压作为激光功率(曝光持续时间50ns)的函数,固定曝光时间和恒定初始电位而进行。整个样品充电和放电,每个鼓循环增加激光功率级。得到半对数坐标图(电压对logE),以确定样品的功能灵敏度(S780nm)和操作功率设置。
3)暗衰减:该测试测量了在黑暗中没有激光或取消90秒照明下随时间可接受的电荷损失,用作指示i)将剩余空穴从电荷产生层注入到电荷转移层,ii)俘获电荷的热释放,和iii)来自表面或铝接地层的电荷注入。完全充电后,停止并用探针测量表面电压90秒。以初始电压的衰减相对时间作图。
4)长期运行:根据下列每个样品-鼓循环序列静电循环样品100个鼓循环。对样品电晕充电,激光循环打开关闭(80-100°区域)以对样品部分放电,最后擦除灯对全部样品放电以准备下次循环。激光循环开关以致样品的第一区域从不曝光,第二区域总是曝光,第三区域从不曝光,最后的区域总是曝光。重复该方式总共100个鼓循环,并周期性地在100个循环中的每第5个循环记录数据。
5)在长期运行测试后,再进行一次探针测试、VLOGE、暗衰减测试。
下表列出最初探针测试和最后探针测试的结果。给出了最初和最后循环的电荷接受电压值(Vacc,从第三个循环获得的探针#1平均电压),放电电压(Vdis,从第四个循环获得的探针#1平均电压),残余电压(Vres,从第八个循环获得的探针1平均电压)
表1在100个循环后第一序列样品静电测验结果
样品       最初探针测试         最后探针测试         差值
  Vacc   Vdis   Vres   Vacc     Vdis     Vres     ΔVacc   ΔVdis
对比样品A   729   37   14   701     37     13     -28     0
对比样品B   736   154   143   668     233     176     -68     79
样品1   727   55   18   681     66     23     -46     11
样品2   727   83   37   692     83     35     -35     0
样品3   674   115   67   623     124     68     -51     9
样品4   735   119   69   693     124     67     -42     5
注释:
1)Vacc、Vdis和Vres分别为充电接受电压、放电电压和残余电压。
2)ΔVacc、ΔVdis为充电接受电压和放电电压在循环起始和结束时的差值。
3)表中所列实施例静电测试为各样品在进行2到3次100个循环静电测试后2-3区(section)的平均值。
在40mm鼓测试床上的静电评估设计为通过相对于160mm鼓测试床增加充电-放电循环频率并减少回复时间,以加速延长循环内的静电疲劳。
在8.13厘米/秒的40mm鼓状物周围的静电测试点
   测试点     角度     总距离,cm   总时间,秒
   擦除杆中心     0°     起始,0cm     起始,0s
   Scorotron充电器     87.3°     3.048     0.38
   激光冲击     147.7°     5.516     0.64
   探针#1     173.2°     6.045     0.75
   探针#2     245.9°     8.585     1.06
   擦除杆中心     360°     12.566     1.46
表3:第二系列样品在100个循环后的静电测试结果
样品         最初探针测试     最后探针测试         差值
  Vacc   Vdis   Vres   Vacc   Vdis   Vres   ΔVacc   ΔVdis   涂层外观   盐
样品6   718   82   33   663   98   40   -55   16   透明   LiClO4
样品7   725   89   36   686   98   40   -39   9   透明   NaClO4
样品8   737   155   100   719   196   125   -18   41   透明   KClO4
样品9   737   165   95   719   177   99   -18   12   透明   CsClO4
样品10   720   118   64   508   120   64   -212   2   模糊   NaF
样品11   563   73   25   354   67   26   -209   -6   模糊   KF
样品12   642   96   45   431   94   45   -211   -2   透明   CsF
样品13   694   114   67   492   104   52   -202   -10   模糊   NaCl
样品14   697   112   57   492   108   52   -205   -4   稍微模糊   KCl
样品15   712   59   19   605   72   24   -107   13   模糊   NaBr
样品16   741   125   62   636   123   58   -105   -2   透明   KBr
样品17   697   70   27   688   86   32   -9   16   透明   NaI
样品18   705   62   22   690   80   27   -15   18   透明   KI
样品19   677   53   17   620   70   27   -57   17   模糊   LiBr
样品20   700   75   30   681   93   34   -19   18   透明   LiI
注释:
1)Vacc、Vdis和Vres分别为充电接受电压、放电电压和残余电压。
5)ΔVacc,ΔVdis为电荷接受和放电电压在循环开始和结束的差值。
6)表中所列样品静电测试为各样品在进行2到3次100个循环静电测试后1-3区的平均值。
实施例4-体积电阻率测量
按照ASTM D-257测试方法(名称“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的标准测试方法”,此处引入作为参考)测量对比样品C和样品5的体积电阻率(volumnresistivity)。
使用电阻/电阻率探针(型号-803B,来自electro-Tech System Inc,Glenside,PA)在200伏特外加电压下测量电流。按照该厂家提供的如下所示公式计算涂层的体积电阻率(V.Rm,单位欧姆.厘米):
V.Rm=7.1*Rm/t
其中Rm为涂层电阻,由在外加电压U下测得的电流I(nA)计算得到(即Rm=U/I,其中U=200伏特),t为测得的涂层厚度(cm)。
表4.对比样品C和样品5的体积电阻率。
    样品 时间(s) 0.5 1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390 420
    对比样品     电流(nA)     45     28     4.20     2.40     1.90     1.60     1.40     1.3     1.2     1.1     1     0.9     0.9     0.8     0.8     0.8
    V.Rm,(ohm.cmE+14) 1.0 1.6 10.9 19.1 24.1 28.6 32.7 35.2 38.2 41.6 45.8 50.9 50.9 57.3 57.3 57.3
    样品     电流(nA)     121     108     106     97.8     91.8     87.6     84.6     82.4     80.7     79.5     78.6     77.8     77     76.3     75.6     74.9
    V.Rm,(ohm.cmE+14) 0.5 0.5 0.5 0.6 0.6 0.6 0.7 0.7 0.7 0.7 0.7 0.7 0.7 0.7 0.8 0.8
注释:在施加电压后立即测量电流数据(即在0.5和1秒时测量),然后每30秒测量电流直至7分钟时电流稳定。
测量表明含盐样品与没有盐的对比样品相比显著地降低了体积电阻率。
可以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和意图内作出其它的替换、改变取代基,使用替代的合成方法。上述具体实施方案中是用来例举说明的,而不是用来限定。其它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尽管本发明已经参考特定具体实施方案作出说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变化。

Claims (34)

1.一种有机感光体,包含:
a)导电基底;
b)包含至少一种电荷产生化合物的光电导元件,其中光电导层在导电基底上;和
c)包含第一粘合剂和至少一种无机离子盐的外涂层,其中外涂层在光电导层上,并且其中粘合剂不是倍半硅氧烷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光电导层进一步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光电导层进一步包含电荷转移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电荷转移化合物包含均二苯乙烯基。
5.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光电导层进一步包含电荷转移化合物和电子转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第一粘合剂是水基聚合粘合剂。
7.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第一粘合剂是有机聚合粘合剂。
8.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第一粘合剂选自氟化聚合物、硅氧烷聚合物、氟硅酮聚合物、硅烷、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异丁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氨酯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树脂和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外涂层中盐的含量为0.5%-50%重量。
10.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外涂层中盐的含量为1%-30%重量。
11.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盐包含选自锂阳离子和钠阳离子的阳离子。
12.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光电导元件进一步包含第二粘合剂。
13.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进一步包含位于导电基底和光电导元件之间的亚层。
14.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进一步包含位于外涂层和光电导元件之间的阻挡层。
15.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盐包含选自Br-和I-的阴离子。
16.如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外涂层的厚度为约0.1微米至约20微米。
17.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含:
(a)光成像部件;和
(b)用于接受来自光成像部件的光的有机感光体,该有机感光体包含导电基底和在所述导电基底上的光电导元件,其中所述光电导元件包含电荷产生化合物和含第一粘合剂和无机盐的外涂层,其中光电导层在导电基底上,其中外涂层在光电导层上,其中粘合剂不是倍半硅氧烷聚合物。
18.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光电导元件进一步包含电子转移化合物。
19.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光电导元件进一步包含电荷转移化合物。
20.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第一粘合剂是水基聚合粘合剂。
21.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第一粘合剂是有机聚合粘合剂。
22.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外涂层中盐的含量为1%-50%重量。
23.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阳离子选自锂阳离子和钠阳离子。
24.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光电导元件层进一步包含第二粘合剂。
25.如权利要求17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液体调色剂分配器。
26.一种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包括:
(a)在有机感光体表面施加电荷,该有机感光体包含导电基底;光电导层,其中包含电荷产生化合物;外涂层,其中包含第一粘合剂和至少一种无机盐,其中光电导层在导电基底上,其中外涂层在光电导层上,并且其中粘合剂不是倍半硅氧烷聚合物;
(b)成像式曝光有机感光体表面以辐照消散选定区域的电荷,从而形成在表面上的具有充电和未充电区域的图案;
(c)令该表面和调色剂接触,形成调色后的图像;和
(d)转印该调色后的图像至基底上。
27.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光电导层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电子转移化合物。
28.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光电导层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电荷转移化合物。
29.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第一粘合剂是水基聚合粘合剂。
30.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第一粘合剂是有机聚合粘合剂。
31.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外涂层中盐的含量为1%-50%重量。
32.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盐包含选自锂阳离子和钠阳离子的阳离子。
33.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光电导元件层进一步包含第二粘合剂。
34.如权利要求26的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其中盐包含选自Br-和I-的阴离子。
CNA2003101249598A 2002-11-27 2003-11-27 用于电子照相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感光体 Pending CN15196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2982202P 2002-11-27 2002-11-27
US60/429,822 2002-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9655A true CN1519655A (zh) 2004-08-11

Family

ID=3229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49598A Pending CN1519655A (zh) 2002-11-27 2003-11-27 用于电子照相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感光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15348B2 (zh)
EP (1) EP1424602B1 (zh)
JP (1) JP2004177967A (zh)
KR (1) KR100538239B1 (zh)
CN (1) CN1519655A (zh)
DE (1) DE60325545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5238B2 (en) 2004-11-01 2008-08-19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include a blade that is pressed against a surface of a rotating member at a surface pressure of 2.0 MPa or more
CN1770041B (zh) * 2004-11-01 2010-04-21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9524A1 (en) * 2004-11-08 2006-05-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ganic photoreceptor, a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7588873B2 (en) * 2007-10-23 2009-09-15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liquid coating for an organic photoconductive drum
US9125829B2 (en) 2012-08-17 2015-09-08 Hallstar Innovations Corp. Method of photostabilizing UV absorbers, particularly dibenzyolmethane derivatives, e.g., Avobenzone, with cyano-containing fused tricyclic compounds
US9145383B2 (en) 2012-08-10 2015-09-29 Hallstar Innovations Corp. Compositions,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lving electronic excited states
WO2014025370A1 (en) 2012-08-10 2014-02-13 Hallstar Innovations Corp. Tricyclic energy quencher compounds for reducing singlet oxygen gen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5984A (en) 1973-05-17 1977-04-05 Kabushiki Kaisha Ricoh Inorganic photoconductor in glass binds with glass overcoat layer
US4152152A (en) 1973-10-04 1979-05-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ditives for contrast control in organic photoconductor compositions and elements
JPS54141643A (en) 1978-04-27 1979-11-05 Canon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S55157750A (en) 1979-05-29 1980-12-08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receptor
JPH01276142A (ja) 1988-04-28 1989-11-06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4933246A (en) 1989-01-03 1990-06-12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member with a copolymer blocking layer
JP2858324B2 (ja) * 1989-08-22 1999-02-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120628A (en) 1989-12-12 1992-06-09 Xerox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photoreceptor overcoatings
US5288573A (en) 1991-04-10 1994-02-2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conductive elements which are sensitive to near-infrared radiation
JP3515133B2 (ja) 1991-07-24 2004-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5204201A (en) 1991-12-18 1993-04-20 Xerox Corporation Polymeric systems for overcoating organic photoreceptors used in liquid development xerographic applications
EP0632337B1 (en) 1993-06-29 1996-09-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US5731117A (en) 1995-11-06 1998-03-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Overcoated charge transporting elements and glassy solid electrolytes
US5693442A (en) * 1995-11-06 1997-1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harge generating elements having modified spectral sensitivity
JP3272257B2 (ja) 1997-02-26 2002-04-0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11133648A (ja) 1997-10-29 1999-05-21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6066425A (en) * 1998-12-30 2000-05-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photographic charge generating element containing primer layer
JP3080088B2 (ja) 1999-02-01 2000-08-21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6187491B1 (en) 1999-02-08 2001-02-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photographic charge generating element containing acid scavenger in overcoat
JP2000267321A (ja) 1999-03-17 2000-09-29 Toshib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US6139999A (en) * 1999-10-28 2000-10-31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 with partially conductive overcoating
JP4346793B2 (ja) 2000-06-21 2009-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6648899B2 (en) * 2000-12-29 2003-11-18 Ethicon, Inc. Multi-position meniscal needle holder
US6383699B1 (en) 2001-01-24 2002-05-07 Xerox Corporation Photoreceptor with charge blocking layer 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US7147978B2 (en) 2001-10-26 2006-1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s with novel overcoat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5238B2 (en) 2004-11-01 2008-08-19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include a blade that is pressed against a surface of a rotating member at a surface pressure of 2.0 MPa or more
CN1770041B (zh) * 2004-11-01 2010-04-21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027628B2 (en) 2004-11-01 2011-09-27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39396B (zh) * 2004-11-01 2011-12-21 株式会社理光 清洁装置、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15348B2 (en) 2006-10-03
JP2004177967A (ja) 2004-06-24
EP1424602B1 (en) 2008-12-31
US20040101772A1 (en) 2004-05-27
KR100538239B1 (ko) 2005-12-21
EP1424602A2 (en) 2004-06-02
KR20040047587A (ko) 2004-06-05
DE60325545D1 (de) 2009-02-12
EP1424602A3 (en) 200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7227C (zh) 具有电荷转移物质的电照相有机感光体
JP2004143180A (ja) 有機感光体,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電荷輸送化合物,重合体電荷輸送化合物
KR100510135B1 (ko) 전자 수송층을 가진 유기감광체
CN1484101A (zh) 具有光稳定剂的有机光感受器
CN1519655A (zh) 用于电子照相的具有含盐外涂层的感光体
CN1550916A (zh) 具有氨基取代的腙基团和环氧基团的电荷转移材料的有机感光器
KR100522609B1 (ko) 복수개의 광도전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 감광체
JP2010237511A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01389A (zh) 具有带芴酮吖嗪基团的电荷传输材料的有机光接受器
CN1603964A (zh) 具有双(9-芴酮)吖嗪基团的电荷传输材料的有机光接受器
CN1598698A (zh) 具有吖嗪基电荷传输化合物的有机光接受器
CN100401195C (zh) 具有电子传输化合物盐的电子照相用受光体
CN1573577A (zh) 具有吖嗪类化合物的有机光感受器
CN100394307C (zh) 吖嗪基电荷转移材料
CN1410835A (zh) 电子照相的有机感光体
JP2009109649A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573599A (zh) 含有芳香杂环腙基团的新型电荷转移材料
CN1637625A (zh) 含有具有两个环氧化腙基的电荷传输材料的有机感光体
CN1542556A (zh) 具有带两个(9-亚芴基)丙二腈基的电荷传输材料的有机光感受器
CN1603963A (zh) 具有带两个吖嗪基团的电荷传输材料的有机光接受器
CN1497360A (zh) 具有含甲苯胺基团化合物的有机光感受器
CN1641489A (zh) 含有具有两个环氧化咔唑基的电荷传输材料的有机感光体
CN1612057A (zh) 具有带芴酮腙基团的电荷转移材料的有机感光体
JP2009109659A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77249A (zh) 基于聚腙的电荷传输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