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4318A - 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4318A
CN1494318A CNA031593992A CN03159399A CN1494318A CN 1494318 A CN1494318 A CN 1494318A CN A031593992 A CNA031593992 A CN A031593992A CN 03159399 A CN03159399 A CN 03159399A CN 1494318 A CN1494318 A CN 1494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handle portion
video camera
integral type
pho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93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7767C (zh
Inventor
中西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4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7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7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1/00Arrangements for the associated working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lated apparatus
    • G11B31/006Arrangements for the associated working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related apparatus with video camera or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各种摄像机角度进行稳定的摄影以及很少疲劳的长时间摄影的摄像机一体式将再生装置。串列地配置透镜部(1)和主体筐部(2),在主体筐部(2)的侧面(2b)侧配备把手部(3),把手部(3)内装记录再生部(8),可相对于主体筐部2旋转。使把手部(3)的前端部(3a)位于透镜组1D的后端部的后方,使后端部(3e)位于摄像元件(5A)的后方的位置上。将主体筐部(2)及透镜部(1)的把手部3能够转动的范围的面制成凹部(1F、2A)。并且,在把手插入到把手部的开闭盖部(3C)与把手带(12)之间的把持筐部盖部(3C)的状态下,使把手部(3)的顶面(3d)开口,可以装填或取出记录媒体。

Description

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camera)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摄像机(camera)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适用于备有液晶监视器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将磁带录相机(下面称之为VTR)作为记录再生装置,将其与摄像机部沿光轴方向大致并列地配置,形成一体化的摄像机一体式VTR是已知的,特别是,开发了将液晶监视器内装于用于支承主体而把持的把手(グリップ)部内,配备在主体侧面,为了以适当的手腕的角度进行摄影,可将该把手部旋转的摄像机一体式VTR。
作为这种摄像机一体式VTR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过描述。
【专利文献1】
特开平7-226871号公报
但是,一般地,在包含通常的摄影角度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摄影角度中,手腕的最佳角度与液晶监视器的观察角度并不一定一致,在该例子中,在实用上可能的摄影角度也受到了限制,此外,在通常的摄影角度,手腕也会疲劳,存在着长时间摄影比较困难的问题。
进而,虽然用液晶监视器进行监视,但存在着不能将自己本身摄影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透镜部和重的VTR相对于光轴并列地配置,所以,主体的重心位置远离把持把手的手腕,以前后方向为轴的大的旋转力矩施加在手腕上,容易疲劳,存在着长时间的手持摄影比较困难的问题。
当为了降低这种大的旋转力矩负荷,将主体的重心位置靠近手腕,将透镜部与重的VTR串列地配置,使把手与主体重心沿前后方向的位置接近时,把手的位置偏向后端侧,变成极为难以操纵的状态。此外,当将把手配置在主体的大致的中央时,通常后方比较重,将以左右方向为轴的大的旋转力矩施加在手腕上,存在着长时间手持摄影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摄像机角度进行稳定的摄影并且不会疲劳地进行长时间的摄影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以下的结构。
即,本发明是一种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它由:
内装摄像透镜组1D的透镜部1,
内装摄像元件13A和电路基板5A、形成大致的长方体,连接配置在前述透镜部1的与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的主体筐部2,
配备在前述主体筐部2的一个侧面2b上的能够进行把持的把手部3,以及
夹持前述主体筐部2、配备在与前述的一个侧面2b相反侧的液晶监视器4构成,
其结构为,利用记录媒体9进行记录再生的记录再生部8内装于前述把手部3内,同时,能够以相对于前述透镜组1D的光轴L大致垂直的方向的转动轴3B作为中心旋转前述把手部3;
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在使前述把手部的长度方向旋转到成为前述光轴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前述把手部的被拍照物体侧的端部比前述透镜组的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端部处于更靠近被拍照物体侧的位置,并使前述把手部的被拍照物体侧的端部比前述摄像元件处于更靠近被拍照物体的相反侧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在前述主体筐部2及前述透镜部1处的前述把手部3的能够转动的范围的面,形成凹部1F、2A;
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把手部3备有推压把持前述把手部3的手的把手带12,以及分别包含前述把手部3的侧面3b及顶面3d的各自至少一部分构成的开闭盖部3C,操作者的手插入前述把手带12与前述开闭盖部3C之间,在用前述手把持该开闭盖部3C的状态,该开闭盖部3C通过向外侧打开,前述把手部3的顶面3的开口,可以从该开口部分进行前述记录媒体9的装填或取出;
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前述记录媒体9是盒式磁带9A。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用图1至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背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的底面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记录媒体的装填与取出进行说明的透视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记录媒体的装填与取出进行说明的另外的透视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记录媒体的装填与取出进行说明的背面图;
图10、是对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把手部的转动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的重心位置的平面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把手部的透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从图1至如6的各投影图可以看出的,本实施例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配备有:内装将从被拍照物体来的光射出到与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的透镜组1D的透镜部1;主体筐部2,内装具有将该光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13A的摄像机部13、以及具有电路基板5A并控制该再生装置整体的控制部5,与透镜部1的被拍照物体的相反侧连接配置;可旋转地配置在主体筐部2的左侧面2b侧、内装记录再生部8的把手部3;内装液晶显示元件(LED)、可开闭地配置在主体筐部2的右侧面2c上的液晶监视器4。
关于液晶监视器4的开闭角度范围,如图1(b)的箭头A所示。
各图中,图1(a)、图5(a)表示关闭液晶监视器4的状态,此外,图1(b)、图5(b)表示打开液晶监视器4的状态。
其次,对各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1)透镜镜筒1
透镜部1是由内装透镜组1D的透镜镜筒1C构成的电动变焦透镜,可以通过后面描述的电动变焦钮3E4的操作或者通过旋转操作安装在透镜镜筒1C的变焦环(zoom ring)1A,改变像的放大率。L是透镜组1D的光轴L。
在该透镜部1的前端上可自由拆装地安装有遮光罩1B。
此外,在透镜部1的左侧面的主体筐部2侧部分上,以呈与后面描述的主体筐部2的凹部2A连续的形状的方式,设置将其一部分切除的形状的凹部1F。
(2)关于主体筐部2
主体筐部2,内装具有接受通过透镜部1的光的摄像元件13A的摄像机部13、和具有电路基板5A等的控制部5,构成大致的箱形。
在其顶面2d的背面2e侧的部分上备有固定式取景器6,在取景器6的前端上安装护罩(ァィキャップ)6A。
此外,主体筐部2,为确保强度,在其内部具有用金属形成的底盘架(图中未示出),安装话筒单元及移动用手柄等用的顶面2d的前方部分上的辅助插座10固定在该底盘架上,在底面2f上,与底盘架成一整体地设置形成用于安装在三角架的阴螺纹11A的三角架底座11(参照图6)。
在背面2e上,例如,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可以自由拆装地安装电池7。
在主体筐部2的左侧面2b的前方部分上,如上所述,设置将其一部分切除的形状的凹部2A。同时,把手部3以插入到凹部1F、2A内的方式安装。
(3)把手部3
如图1(a)的虚线所示,在把手部3上,内装经由记录媒体进行图象信号的记录及再生的记录再生部8。
在本实施例中,装载使用了作为这种记录媒体9(参照图1(a),图7)的盒式磁带9A的记录再生装部,但也可以是例如使用摄影盘9B及固体存储器9C的记录再生部。在作为记录媒体9采用盒式磁带9A的情况下,所谓记录再生8意味着至少包含旋转头以及装载容纳在盒式磁带9A的磁带的机构的部分。
把手部3,以大致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旋转轴3B(参照图2)为中心、相对于主体筐部2旋转所需的角度,能够保持在任意位置上。
为了支撑在把持把手部3时施加的本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质量,旋转轴3B由设置在底盘架上的轴承(图中未示出)进行轴支承。
同时,该把手部3的旋转机构,为了尽可能使之不产生噪音,大多采用以滑动结构为基础、利用摩擦保持各构件的结构。
下面,利用图12详细描述该把手部3的外观。
图12(a)是从主体筐部2的左侧后方观察时看到的透视图,图12(b)是从左侧前方观察时看到的透视图。
如该图所示,在把手部3的侧面3b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可以观察记录媒体9是否装填到记录再生部8内的透明窗部3A,在记录媒体9是盒式磁带9A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容纳在盒式磁带9中的磁带的走带状态。
该把手部3的筐体,具有其侧面3b的一部分,顶面3d,正面3a及背面3e的一部分构成一个整体的开闭盖部3C,由该盖部3C和其它部分的固定盖部3D两个部分构成。
开闭盖3C,在图12中是用阴影线包围起来的部分。
这些盖部3C、3D,为了防止因把持力造成的变形及轻量化,利用镁合金形成。当然其它材料也可以,但从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地用金属形成。
此外,在开闭盖部3C的顶面3d的前面侧,形成在作为把持它时的手指把握用的由凹部3F1、和凸部3F2构成的手指把握部3F。
进而,开闭盖部3C,通过以设于侧面3部的下方的光轴方向的旋转轴3H(参照图9)为中心向外侧旋转规定的角度,把手部3的顶面3d开口,可以从上方进行记录媒体9的装填、取出。
另一方面,在该把手部3上集中地设置在把持它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各种功能控制所需的开关及旋钮类及显示器。
具体地如下所述。
在正面3a上,配备信号灯(tally lamp)3E1和遥控器的光接受部3E2。
在顶面3d上,配备静止图象切换钮3E3,杠杆式的电动变焦按钮3E4及开闭盖3C的开闭滑动钮3E5。
在背面3e上,配备电源接通显示LED 3E6,开始/停止开关3E7,主功能切换开关3E8,把手带固定孔3E9,以及进行把手部3的旋转的锁定或解除的锁定/释放杆3E12。
在侧面3b上,设置前述窗部3A和向前方伸出的把手带折回用孔3E10。进而,方位角调整孔开口,嵌入将该方位角调整孔堵塞的调整孔盖3E11。
这些开关及旋钮类,如图8所述,在用手把持该把手部3的状态下,配置在手指自然放置的位置上或其附近。
具体地说,电动变焦钮3E4及静止图像切换钮3E3配置在食指和中指放置的位置上,此外,开始/停止开关3E7锁定/释放杆3E12及主功能切换开关3E8配置在放置拇指的位置上。
当然,设于把手部3上的开关及旋钮类及显示器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在把持时,适当地勒紧手背的把手带12,安装在把手带固定孔3E9与折回用孔3E10之间(参照图2、图5及图8)。
从而,不拔出通过把手带12的手就能够进行各种功能控制,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稳定的摄影。
(4)液晶监视器
液晶监视器4由监视器盒4A,以及显示部4B及铰链部4C构成(参照图5(b))。
铰链部4C与图中未示出的底盘架接合,能够以垂直于光轴方向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4D1为中心,在90度的范围内(图1(b)的箭头A的范围)旋转,同时,可以保持在该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上。
进而,监视器盒4A,相对于铰链部4C,能够以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沿左右方向的旋转轴4D2为中心将液晶显示部向上方约90度、向下方约90度共计180度的范围内旋转,同时,可以保持在该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上。
这样,由于液晶监视器4与前述把手部3完全独立,其液晶显示部4B能够朝向任意方向加以保持,所以可以长时间不会疲劳地进行在各种各样的角度的摄影。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
(A)把手部3的旋转动作(参照图1、图10及图11)
在本实施例中的把手部3,如前面所述,以能够根据摄影角度用最佳的身体姿势进行摄影的方式进行旋转。(在图10中液晶监视器没有显示)
首先,在进行基本的摄影时,液晶监视器4打开约90度,将把手部3处于水平位置上(将其称之为标准位置,(参照图10(a))。
然后,在低角度时,将液晶监视器4指向上方,使把手部3处于向图10中右旋的任意的角度的旋转的位置上(将其称之为低角度位置(参照图10(b))。
通过液晶监视器4和把手部3处于这种位置,不必将手腕向左旋扭转,总是将臂部靠近身体,能够以所谓固定在腋下的身体姿势进行的稳定的摄影。
进而,在高的角度时,将液晶监视器指向下方,置于使把手部3图10中左旋转动的位置(将其称之为高角度位置)。
在这种高角度的摄影中,由于即使把手部3处于标准位置,通过伸出臂部,不必扭转手腕就能够进行摄影,所以,只要把手部3相对于标准位置至少能够右旋转动就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为,相对于标准位置在左右旋分别为90度的范围内是可变的,但根据需要,可以设定在90度以上,即使在不足90度,也可以根据本记录再生装置的主体形状及使用状况设定最佳角度。图10(C)把手右旋转动90度的状态。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为,使把手部3的旋转轴3B,与在打开液晶监视器4的状态下的本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在安装电池的状态)的中心G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一致(参照图11)。
这是一种通过将重的记录再生部8内装于把手部3内成为可能的结构,在把持时,将施加到手腕上的绕旋转轴3B的旋转力矩减少到极小,可以不会疲劳地进行长时间的摄影。
进而,使液晶监视器4的开闭中的旋转轴4D1、4D2的前后方向位置大致一致,与液晶监视器4的指向无关,将加到手腕上的负担缩小到最低限度。
此外,由于在将透镜部1和状态筐部2沿光轴方向串列地配置的同时,通过将具有大的质量的记录再生部8内装于把手部3内,将施加到手腕上的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力矩缩小到非常小,所以,可以不会疲劳地进行长时间的摄影。
此外,如前面所述,由于把手部3嵌入到设于透镜部1和主体筐部2上的凹部1F、2A内,所以,手腕与重心G的位置更加接近,更能够长时间地进行不会疲劳的摄影。
这样,由于施加到把持把手的手腕上的以左右方向为轴的旋转力矩为零,以前后方向为轴的旋转力矩极小,所以,可以进行疲劳极少的摄影。
同时,由于记录再生部8的质量越大,这种效果越显著,所以,在作为记录媒体采用以DVC(数字电视摄像机)盒式磁带为代表的盒式磁带的比较重的记录再生部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B)记录媒体的装填和取出(参照图5、图7、图8及图9)
如前面所述,把手部3的开闭盖部3C通过以设于其侧面3b的下方的盖旋转轴3H为中心旋转到规定角度的外侧,把手部3的顶面3d开口,可以从上方进行记录媒体9的装填和取出(参照图7)。
进而,如前面所述,筐部盖3C,包含其顶面3d,用镁合金形成,同时,用撑条(ステ-)3G与固定盖3D连接。借此,在开闭盖3C打开的状态下,不会向旋转轴3H上施加过分的力,即使只把持开闭盖3C,也可以充分支承主体筐部2等。
同时,由于在把手部3上设置把手带固定孔3E9和把手带折回用孔3E10两者,所以,把手带12与插入该带和开闭盖之间的操作者的手的位置的关系,不会因使把手部3旋转而变化。从而,把手带12总是以相同的状态紧固手背。
其结果是,即使把手部3的转动位置在任何部位,都不用将手从把手带12中拔出,在把持把手部3的状态下,就能够进行记录媒体9的装填和取出。这种状态表示在图8中。
借此,不用改变摄影位置,或者不用改变把持把手的手的姿势,就可以迅速地更换记录媒体等,所以,不会失去摄影的时机,进行变焦摄影。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由于开闭盖3C的开闭在比主体筐部2的底面2f更靠近上侧的区域进行,所以,在固定到三角架的方向转台14上的状态下,或者,在置于桌子等平的场所的状态下,如果把把手部置于标准位置上的话,不必从方向转台14上卸下,也不必横置,就可以进行记录媒体9的装填和取出。
下面,用图13(a)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结构。
该图是说明透镜部1与主体筐部2及把手部3沿光轴方向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平面图。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沿光轴方向串列地配置透镜部1和主体筐部2,在各个侧面上设置凹部1F、2A,将内装记录再生部8的把手部3以嵌入的方式配置在该部分上。
从而,把手部3在光轴方向跨越透镜部1和主体筐部2配置。
借助这种结构,如前面所述,可以使把手部3的旋转轴3B与主体记录再生装置的重心G在光轴方向的位置接近或大致一致。
透镜部1与主体筐部2的交界,在透镜是能够更换、结构上是分离的情况下,是明确的。
但是,在结构上不能分离的情况下,至少把手部3的正面3a可以位于透镜部1内装的透镜组1D的最后方的透镜1E最后端的前方(被拍照物体侧),并且,把手3的背面3e,位于主体筐部2内装的摄像元件13A的前面的后方(被拍照物体的相反侧)。
此外,如图13(b)所示,把手部3也可以不嵌入侧面的进行配置,但如前面所述,由于施加到手腕上的光轴方向的旋转力矩小,所以,如图13(a)所示,优选地,设置凹部1F、2A,使手与重心更接近地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具有作为与主体筐部2独立的筐体的固定盖3D的把手部3中内装记录再生部8,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将话筒安装到主体筐部2的辅助插座10上的情况下,很难采集从记录再生部发生的杂音,提高记录的声音的质量。
由于在电路基板5A与记录再生部8之间存在着作为把手部3的筐体用金属形成的固定盖3D,所以,可以提高屏蔽效果,降低噪音,提高声音和图象的质量。
此外,通过将电路基板5A与记录再生部8分离,可以提高各自的散热效果抑制温度的上升,其结果,可以延长制品的寿命,提高可靠性。
由于在主体筐部2中不内装记录再生部8,所以,可以将主体筐部2形成的比较轻,可以将减轻的重量给予透镜部1,可以形成装载高变焦比或大口径透镜的明亮的透镜结构,可以制成在光学上性能更高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不言而喻,
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
发明的效果
如说明详细描述的,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由于将主体筐部和透镜部沿光轴方向串列地配置,在配备在主体筐部的一个侧面上的把手部中,内装具有大的质量的记录再生部,同时,可以该把手部围绕相对于光轴大致垂直的旋转轴旋转,所以,施加到把持把手部法手腕上的旋转力矩变小,能够长时间的疲劳很少的进行摄影的同时,能够以各种各样的角度进行摄影。
此外,在将内装记录再生部的把手部的长度方向作为光轴方向的旋转位置上,使把手部的被拍照物体侧的端部(前端部)比透镜组的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的端部(后端部)更靠近被拍照物体侧(前方),同时,使把手部的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的端部(后端部)比摄像元件更靠近被拍照物体的相反侧(后方)的位置处,所以,可以使把手部的旋转轴与本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重心与光轴的位置接近和大致一致。
借此,可以把施加到把持把手部的绕该旋转轴的旋转力矩降低到极小,能够疲劳很少地进行长时间摄影。
进而,在透镜部及主体筐部的侧面上,作为凹部设置把手部的旋转范围,以将把手部嵌入该凹部的方式配置,所以,使把持把手部的手腕与本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的重心位置更加接近,能够进行疲劳小的长时间的摄影。
此外,把手部处于任何一个旋转位置,都可以在把手插入把手部的开闭盖部与把手部之间把持把手部的状态下,将筐部盖向外侧方向打开,使把手部的顶面开口,可以进行记录媒体的装填或取出。
借此,不必改变摄影位置或把持把手部的手的姿势,就可以更换记录媒体等,所以,不会错过摄影时机,进行变焦摄影。

Claims (5)

1、一种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包括:
内装摄像透镜组的透镜部,
内装摄像元件和电路基板、形成大致的长方体,连接配置在前述透镜部的与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的主体筐部,
配备在前述主体筐部的一个侧面上的能够进行把持的把手部,以及,
夹持前述主体筐部、配备在与前述的一个侧面相反侧的液晶监视器,
在前述把手部内内置利用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再生的记录再生部,同并使前述把手部以相对于前述透镜组的光轴大致垂直的方向的转动轴作为中心,能够进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在使前述把手部的长度方向旋转到成为前述光轴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前述把手部的被拍照物体侧的端部比前述透镜组的被拍照物体相反侧端部处于更靠近被拍照物体侧的位置,并使前述把手部的被拍照物体侧的端部比前述摄像元件处于更靠近被拍照物体的相反侧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将前述主体筐部及前述透镜部的前述把手部能够转动的范围的面形成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把手部备有按压把持前述把手部的手的把手带,以及分别包含前述把手部的侧面及顶面的各自至少一部分而构成的开闭盖部,
在操作者的手插入前述把手带与前述开闭盖部之间,用前述手把持该开闭盖部的状态下,通过该开闭盖部向外侧打开,前述把手部的顶面开口,可以从该开口部分装填或取出前述记录媒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为,前述记录媒体是盒式磁带。
CN031593992A 2002-09-13 2003-09-12 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7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7959A JP4151003B2 (ja) 2002-09-13 2002-09-13 カメラ一体型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267959 2002-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4318A true CN1494318A (zh) 2004-05-05
CN100407767C CN100407767C (zh) 2008-07-30

Family

ID=3198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5939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767C (zh) 2002-09-13 2003-09-12 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39624B2 (zh)
JP (1) JP4151003B2 (zh)
KR (1) KR100622850B1 (zh)
CN (1) CN100407767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567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设备
CN100406947C (zh) * 2005-07-01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透镜组件及具有该双透镜组件的摄像装置
CN100492157C (zh) * 2005-12-14 2009-05-27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2055891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1795394B (zh) * 2009-02-03 2012-05-23 廖礼士 多区域监视系统
CN101765023B (zh) * 2010-02-08 2013-02-20 金凌实业(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3d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7382A (ja) * 2004-02-10 2005-08-25 Pentax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481673B2 (ja) * 2004-02-10 2010-06-16 Hoya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KR20050090821A (ko) * 2004-03-10 2005-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촬영장치의 하우징 커버
EP1944965A4 (en) * 2005-12-26 2009-03-04 Panasonic Corp IMAGING DEVICE
JP2008022274A (ja) * 2006-07-12 2008-01-31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5172610B2 (ja) * 2008-11-06 2013-03-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289190B2 (ja) * 2014-03-19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03783B1 (en) * 1985-05-27 1992-08-26 Sony Corporation Video tape recorder having built-in camera
JPH02260771A (ja) * 1989-03-30 1990-10-23 Canon Inc カメラ一体型ビデオレコーダ装置
CA2101040C (en) * 1992-07-30 1998-08-04 Minori Takagi Video tape recorder with a monitor-equipped built-in camera
JPH07226871A (ja) 1994-02-15 1995-08-22 Sony Corp カメラ一体型vtr
JP3496207B2 (ja) * 1994-06-22 2004-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
JP3417226B2 (ja) * 1996-08-22 2003-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モニター付きビデオカメラ
US6295088B1 (en) * 1997-02-17 2001-09-25 Nikon Corporatio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JPH1115072A (ja) * 1997-06-19 1999-01-22 Asahi Optical Co Ltd 可動グリップ付デジタルカメラ
JPH11275400A (ja) * 1998-03-20 1999-10-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3549460B2 (ja) * 2000-05-11 2004-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モニタ部を備えた制御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6947C (zh) * 2005-07-01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透镜组件及具有该双透镜组件的摄像装置
CN100492157C (zh) * 2005-12-14 2009-05-27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1212567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拍摄设备
CN101795394B (zh) * 2009-02-03 2012-05-23 廖礼士 多区域监视系统
CN102055891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US8390716B2 (en) 2009-10-29 2013-03-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 display monitor
CN102055891B (zh) * 2009-10-29 2013-06-26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1765023B (zh) * 2010-02-08 2013-02-20 金凌实业(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3d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24451A (ko) 2004-03-20
US20040051811A1 (en) 2004-03-18
JP2004112026A (ja) 2004-04-08
KR100622850B1 (ko) 2006-09-18
JP4151003B2 (ja) 2008-09-17
US7339624B2 (en) 2008-03-04
CN100407767C (zh)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4318A (zh) 摄像机一体式记录再生装置
CN1284019C (zh) 照相机和照相机单元
US8040422B2 (en) Viewfinder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6730371B2 (ja) 豆焙煎装置
US8472799B2 (en) Imaging device
US839071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 display monitor
CN1698006A (zh) 透镜适配器
JP684858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用レンズユニット
CN1540433A (zh) 镜头挡板机构和影像摄取装置
JP6492463B2 (ja) 撮像装置
JP2002169198A (ja) マクロ撮影可能なカメラ
US20110157798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344454B1 (ko) 볼헤드용 u-타입 클램프
CN1574896A (zh) 摄像装置
CN1864401A (zh) 摄像装置
CN1630345A (zh) 摄像装置
CN1773365A (zh) 防水型电子器件
JP2006074695A (ja) 撮像装置及びシューアダプタ
US20240126152A1 (en) Recording Device Holder
JP2007304618A (ja) カメラ
CN2380928Y (zh) 便携型显微镜
CN1204453C (zh) 照相机及携带终端装置
JP5404327B2 (ja) 撮像装置
JP4133542B2 (ja) ビデオカメラ
CN1795413A (zh) 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4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4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