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8515A - 以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以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8515A
CN1488515A CNA031597238A CN03159723A CN1488515A CN 1488515 A CN1488515 A CN 1488515A CN A031597238 A CNA031597238 A CN A031597238A CN 03159723 A CN03159723 A CN 03159723A CN 1488515 A CN1488515 A CN 1488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ressure roller
recording medium
imag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9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8545C (zh
Inventor
�ٹ���
佐藤光雄
永井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hoku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181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5838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043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13658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3043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9493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hoku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hoku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88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8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5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5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1/00Devices for conveying sheets through 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 B41F21/10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 B41F21/106Combinations of transfer drums and grippers for reversing sheets, e.g. for perfect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L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MANIFOLDING, DUPLICATING OR PRINTING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PURPOSES; ADDRESSING MACHINES OR LIKE SERIES-PRINTING MACHINES
    • B41L13/00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 B41L13/04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with curved or rotary stencil carriers
    • B41L13/06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with curved or rotary stencil carriers with a single cylinder carrying the stencil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采用本发明的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模板印刷机,在纸张的一个面上印刷图像,然后在同一纸张的另一面上印刷另一图像。印刷机至少包括一个印刷鼓和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朝向所述印刷鼓,以把纸张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当压辊被用于把纸张的另一面压靠在印刷鼓上时,压辊由在其表面上设置有氟化合物层的弹性体组成。

Description

以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例如,构造经由缠绕在印刷鼓周围的模版或打孔模板转移油墨到纸状记录介质的模板印刷机。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把纸张压靠在与被印刷到纸张上的图像接触的印刷鼓上的压辊结构,所述压辊被包含在以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中。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式模板印刷机作为简单印刷机被广泛使用,其包括在其上以矩阵方式配置细小发热元件的热敏头。当输送热敏型模板时,根据与模板接触的图像数据,加热元件被选择性地扩大,在加热的情况下借此穿孔或剪切模板。在被穿孔的模板,即模版已经被缠绕到多孔型印刷鼓上之后,压辊或类似按压装置把纸张或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印刷鼓上,结果油墨经由模版从印刷鼓被转移到纸张上,把图像印刷到纸张上。连结在纸张输送工具上的各种输送部件,包括辊、带和按压部件,被配置在从纸张进给区经过印刷区延伸到纸张卸除区的路径上,所以当纸张在顺序地与输送部件接触时被输送。应指出的是,连结在纸张输送工具上的部件包括输送部件和仅仅与纸张接触并引导纸张的部件。
在现有模板印刷机中一个流行的趋势是双面印刷方式操作,即在纸张的两面印刷图像以降低纸张的耗费以及存储空间。现在通常的产生双面印刷的方法是,通过从纸张进给区进给纸张,经由印刷区以在纸张的一面上印刷图像,用手翻转所得到的单面纸张,并再次进给该单面纸张,经由印刷区以把图像印刷到纸张的另一面上。然而,这个步骤迫使印刷机的操作员翻转单面纸,并再次设置其在纸张进给区或许多单面纸的整齐位置,结果造成耗时和费力的工作。
进一步,由于在其一面或前面携带有图像的单面纸张上的油墨在刚结束印刷之后还是湿的,如果立即将辊和压辊压靠在纸张上以在同一纸张的另一面或反面印刷图像,那么辊和压辊将损伤图像的外貌。考虑到这一点,在纸张另一面上的印刷应在时间过去几个小时或更长之后进行。特别地,当在前面的图像包括实地部分时,因为实地部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干燥,在反面的印刷通常在第二天进行。
如上所述,双面印刷方式具有在纸张的前面印刷和在同一纸张的反面印刷之间提供较长干燥时间的问题,和同一张纸必须重复通过印刷区两次的问题。因此双面印刷方式需要的净印刷时间长过两倍单面印刷方式需要的净印刷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公开号为2002-103768的日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模板印刷机,包括第一印刷鼓和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被置于第一印刷鼓下游的第二印刷鼓。第一和第二按压装置通过纸张输送路径分别朝向第一和第二印刷鼓。在第一按压装置被压靠在第一印刷鼓上之后,第二按压装置被压靠在第二印刷鼓上,借此产生双面印刷。
公开为9-95033的日本专利文献披露了一种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模板印刷机,其使用形成有将分别被转移到纸张的一面和另一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图像的单个被分隔的模版。在双面印刷方式中,第一压辊经由缠绕在印刷鼓上的模版把纸张压靠到印刷鼓上,借此把第一图像印刷到纸张的一面上。随后,得到的单面纸张通过偏置装置被再次进给,所以,第二压辊把第二图像印刷到纸张的另一面上。
根据上述两个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任何一个,纸张仅仅被进给一次就能够实现双面印刷,因此实际上完成双面印刷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被减半。
然而,在公开号为2002-103768和9-95033的日本专利文献中所教导的技术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当图像将被形成在一面携带有图像的纸张的另一面上时,沉积在一面上的油墨被转移到压辊上,然后当图像将被印刷到下一张纸的一面上时,油墨被转移到下一张纸的另一面上,造成了所谓的粘脏(offset)。更详细的说,在使用乳化油墨的模板印刷机中,将要被凝固到纸张上的油墨需要一定的干燥时间。为了消除从压辊到下一张纸反面的油墨的再转移,公开号为2002-219849的日本专利提出了在位于印刷区下游的压辊的圆周上形成细小突起。
在公开号为2002-219849的日本专利文献中披露的压辊可以应用于公开号为2002-103768和9-95033中的任何一个所教导的技术方案中。然而,实验发现,当形状基本一致的球状颗粒被配置形成光滑表面时,如在公开号为2002-219849的日本专利文献中的图11(B)中所示,与纸张的图像表面接触的颗粒总面积与平面并不十分不同,未能对排除由于油墨再转移而造成的涂污作出贡献。即使在上述文件的图11(C)中所示出的结构增加了与纸张图像表面的接触面积也一样。
当降低整个压辊与纸张图像表面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排除上面提及的涂污时,这个方案就使得压辊的尖端部分与图像表面尖锐接触,并促使它们穿透纸张或甚至通过纸张穿透模版。当超出一定限值时,这种接触面积因此不能够被降低。
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确定,当压辊按压纸张的一个表面以在双面印刷方式中,在一个表面携带有图像的纸张的另一个表面上印刷图像时,在一个面上印刷图像之后降低由于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的时间间隔。实验表明,当在一个表面上印刷和在另一个表面上印刷的时间间隔为5秒或更长时,由于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几乎被消除。然而,实际上,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模板印刷机的价值,时间间隔应该是3秒或更短。
在另一方面,纸张输送过程包括,将携带有从印刷鼓上转印的图像的纸张输出,再次进给其上携带有图像的纸张以便在纸张的一个面上印刷多色图像,翻转其上携带有图像的纸张,为了实现双面印刷再次进给该纸张。当纸张与配置在不同路径上并连结至纸张输送工具的部件顺序接触时,纸张因此被输送。由此得出结论,降低油墨在压辊或类似旋转按压部件上的沉积不能准确地保护图像不被涂污。
例如,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也在公开号为5-70010的日本专利中被披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并能够有效地消除在纸张输送路径上由于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从而确保合格的印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其节约空间、确保可靠输送和适应高速度印刷。
本发明的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把图像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然后在同一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另一图像。所述印刷机包括至少一个印刷鼓和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朝向印刷鼓,用于把记录介质压靠到印刷鼓上。当压辊把一面携带有图像的纸张的另一面压靠到印刷鼓上时,采用表面上设置有氟化合物层的弹性体作为压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一个显示符合本发明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一个显示被包含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压辊的特定结构的截面视图;
图3是一个显示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压辊移动机构和从印刷鼓释放的压辊的正视图;
图4是一个显示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再进给输送装置和接纸盘的平面图;
图5和图6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印刷区的局部视图,示出了纸张或纸张记录介质在连续印刷方式中的运行。
图7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优化导向器典型;
图8是一个显示压辊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9是一个显示压辊移动机构和压靠在印刷鼓上的压辊的正视图;
图10和11各示出说明性实施例所用的特别的、特定的模版;
图12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控制面板的特定结构;
图13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14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压辊的第一种优化;
图15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压辊的第二种优化;
图16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压辊的第三种优化;
图17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压辊的第四种优化;
图18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压辊的第五种优化;
图19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清洁装置的第一种优化;
图20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清洁装置的第二种优化;
图21示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清洁装置的第三种优化;
图22示出的是根据本发明包括在印刷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压辊;
图23示出的是包括在图22中的压辊内的片状部件的特定结构;
图24示出的是普通压辊;
图25到27示出的是随第二个实施例描述问题的视图;
图28示出的是列出有关图像质素和由于在双面印刷方式中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的实验结果的列表;
图29示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优化的平面图;
图30示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优化的视图;
图31示出的是类似于图28的实验结果的列表;
图32示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第三种优化;
图33示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第四种优化;
图34示出的是作为模板印刷机和分选器结合来实施的第二实施例的优化;
图35示出的是在印刷的时间间隔和由于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程度之间关系的图表;
图36示出的是形成在输送部件上的细小突起,其代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37示出的是形成在环带和跳板上的,如在纸张卸除方向所看到的细小突起;
图38示出的是作为基本球形体来实施的细小突起;
图39是列出珠子直径和图像涂污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的列表;
图40是珠子材料和图像涂污和持久性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的列表;
图41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种优化;
图42示出的是涉及研磨颗粒尺寸和图像涂污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的列表;
图43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二种优化;
图44示出的是突起的峰点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5示出的是涉及突起的平均节距、各个突起尖端的曲率半径和图像涂污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的列表;
图46示出的是细小突起的优化;
图47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三种优化;
图48示出的是形成在包括在第三种优化中的输送部件上并配置在纸张卸除路径上的细小突起;
图49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四种优化;
图50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五种优化;
图51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六种优化;
图52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七种优化;
图53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八种优化;
图54示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第九种优化;
图55示出的是形成在包括在第九优化中输送部件上并被配置在纸张进给路径上的细小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显示了符合本发明的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其以模板印刷机作为示例实施。如图所示,模板印刷机1一般由印刷区2、制版区3、纸张进给区4、模版卸除区5、纸张卸除区6、图像读取区7、辅助盘8、再进给装置9和路径选取器10组成。
被置于印刷机主体或框架11的基本中心位置的印刷区2包括印刷鼓12和被置于印刷鼓12下方的压辊13。印刷鼓12包括一对由轴14旋转支承的端壁,所述轴14还执行油墨输送管的功能。当未被示出的筛网被环绕在一个多孔支撑部件上时,所述未被示出的多孔支撑部件被环绕在端壁周围。参见图13,鼓驱动器装置121带动印刷鼓12转动。印刷鼓12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框架11上。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印刷鼓12具有这样的尺寸,以便能够在单面印刷方式中处理直至A3大小的纸张。
油墨输送装置15被置于印刷鼓12上,除了上面提及的轴14之外,其还包括墨辊16和刮辊17。墨辊16在其外围贴近印刷鼓12的内圆周的情况下,绕印刷鼓12的端壁运动。未被示出的驱动装置在与印刷鼓12相同的方向上驱动墨辊16,同样,刮辊17在其外围贴近墨辊16内圆周的情况下,绕印刷鼓12的端壁运动。未被示出的驱动装置在与印刷鼓12相反的方向上驱动刮辊17。轴14上形成有多个小孔。通过小孔从轴14中被输出的油墨停留在墨辊16和刮辊17之间的楔形空间内,从而形成了墨水池18。
平台19a形成在印刷鼓12的外围上并沿印刷鼓12的轴线方向延伸。夹持器19b被置于平台19a上以夹紧模版的前缘。当夹持器19b被印刷鼓12带到预设位置时,未示出的开合装置就使得夹持器19b打开然后闭合。
如图2所示,压辊13包括由铝或类似轻金属制成的空心管13b组成的基底、一对由轻金属制成并被安装在管13b两端的端板13c和一对安装在端板13a上的金属芯轴部件13a。约5mm到10mm厚如由硅橡胶制成的弹性层形成在所述基底的外围上。进一步,通过使用氟化合物,树脂层13e被形成在弹性层13d上,组成了氟化合物层。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压辊13的外径大约是70mm,其长度基本等于印刷鼓12的轴向长度。
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树脂层13e作为无缝膜管使用,其表面足够光滑,以防止油墨的沉积,即易于被清洁。树脂层13e被制造得尽可能薄,厚度优选25微米到50微米,以便不改变弹性层13d的硬度。树脂层13e应优选由PTFE(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PFA(tetrafluoroethylene-perfluoroalkylvinylether copolymer)树脂或FEP(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 copolymer)树脂制成。作为选择,例如可以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制造。
如图3所示,每个压辊13的金属芯轴部件13a都被一对基本呈L形的臂20中的一个旋转支撑。当轴21被移向框架11时,臂20通过轴21在其弯曲部分相互连接。被安排在臂20之间的是压辊13、再进给导向器22、再进给配准辊23、再进给定位部件24、再进给输送装置25、清洁辊或清洁装置26和导向器27。
被置于压辊13的右边的再进给导向器22包括多个辊28、29、30和导纸板31。辊28到30分别被安装在轴28a到30a上,并被压靠在压辊13上。导纸板31是弯曲的,这样一面带有图像的纸或纸状记录部件PA沿压辊13的圆周运动。轴28a到30a在其相反的两端被臂20旋转支撑,并不断被未被示出的偏置装置偏压向金属芯部件13a上。每个辊28到30基本延伸出压辊13的整个宽度之外。
导纸板31被加接到臂20相反的两端上,并以小于每个辊28到30的半径的预设距离间隔在压辊13的圆周上。导纸板31被设置成弯曲的,其中心与金属芯部件13a一致。多个孔形成在导纸板31上,以允许辊28到30与压辊13接触。
被置于压辊13之下的再进给定位辊23被可旋转安装在轴23a上,其被枢轴连接到一对曲臂32的一端。臂32通过轴32a被倾斜可移动支撑,在其弯曲部分其被加接到臂20上并被定位,这样臂32就在角运动过程中不与辊30发生干涉。
螺线管33通过一个未被示出的托架被安装在其中一个臂20上。如图3所示,拉伸弹簧34在其一端被固定到其中一个臂20上,并不断偏压臂32,使之沿逆时针方向环绕轴32a。从螺线管33上突出的柱塞33a和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被连接到臂32上。当螺线管33通电时,再进给配准辊23在预设压力作用下被压靠在压辊13上,如图3中的实线所指示。当螺线管33不通电时,在拉伸弹簧34作用下,再进给配准辊23从压辊13上被释放至图3内虚线所示的位置。
被安排在压辊13之下的再进给输送装置25包括装置本体35、主动辊36、从动辊37、环带38、抽气扇39。辅助盘8被置于再进给输送装置25的顶部上并与其顶部构造成一个整体。
装置本体35作为上部开口盒体使用,其宽度稍小于臂20之间的距离。主动轴36a和从动轴37a分别被安装在装置本体35上位于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轴承可旋转支撑。主动轴36a延伸通过装置本体35的相对两侧壁,其两端被安装在框架11上的未被示出的轴承旋转支撑。参见图13,被安装在框架11上的驱动电机122通过未示出的被安装在主动轴36a一端的驱动齿轮使主动轴36a旋转。从动轴37a的相对两端不延伸通过装置本体35的侧壁。
凸台35a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被形成在装置本体35侧壁外表面上,并且各凸台被形成在各个臂20中的狭槽接收。在这种结构中,当将在下文描述的压辊移动机构55移动压辊13与印刷鼓12接触或与印刷鼓12分开时,装置本体35根据臂20的移动绕主动轴36a作角运动。
组成主动辊36的辊节以预设间隔被安装在主动轴36a上。同样,组成从动辊37的辊节以与主动辊36的辊节相同的间距被安装在从动轴37a上。环带38以各个带节在预设张力下跨过其中彼此间相互协作的一个主动辊节和其中一个从动辊节来实施。经由主动轴36a在驱动电机122作用下,使环带38作为摩擦阻力部件在图3所示箭头方向上移动。
抽气扇39和辅助盘8分别被安装在装置本体35的顶部和底部。辅助盘8被这样配置,辊36和37就部分地朝向纸张输送表面。如图4所示,多个孔8b被形成在位于每个带节38两侧的辅助盘8上。两个端栅8a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被置于辅助盘8的下游端,以便阻挡纸PA的一个边缘,所述纸张PA从印刷区2被进给,并在其一面携带有图像(以下指单面纸PA)。
再进给定位部件24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被置于辅助盘8的上游端,以便在单面纸PA又被进给到印刷区2之前在预设位置暂时阻挡单面纸PA的另一边缘。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两个再进给定位部件24与辅助盘8形成为一个整体。传感器8c被安装到辅助盘8上,以感应到达再进给定位部件24的单面纸PA的另一边缘。当感应出单面纸PA的另一边缘时,传感器8c把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129,这将在下文描述。
抽气扇39被安装在其上的装置本体35的底部形成有未被示出的孔部,这样,抽气扇39经由孔部在装置本体上产生负压。结果,单面纸PA被保持在正被移动的带节顶部。选取抽气扇39的抽吸和带节38的摩擦阻力,这样当单面纸PA的另一端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上时,纸PA和带节38相互在对方上面滑动。
辅助盘8、再进给导向器22、再进给定位辊23、再进给定位部件24和再进给输送装置25组成了再进给装置9。再进给装置9还包括如图1、3和4中所示的一般U形接纸盘40。
如图4所示,接纸盘40在其四个侧壁上形成有接线片40a、40b、40c和40d。各个接线片40a到40d都在形成在装置本体35的各个侧壁上的未示特定狭槽中被接收。凹槽40e被形成在接纸盘40的一端,并被配置接收端栅8a。齿条部分40f从接纸盘40的相对侧边缘伸出朝向其另一端。接纸盘40被隔在带节38上方预设距离处,以容许带节38平稳地输送单面纸PA。
步进电机138被安装在装置本体35一侧壁的外表面上,其包括输出轴138a,在所述输出轴138a上安装有两个小齿轮139。输出轴138a的一端被枢轴连接到装置本体35的另一侧壁上。每个小齿轮139都与其中一个齿条部分40f啮合。
初始位置传感器140被置于步进电机138的附近,以便感应接纸盘40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更详细地说,初始位置传感器140这样放置以便感应接线片40d并发送输出信号至控制装置129。
图5和6分别示出第一位置或初始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步进电机138驱动下,接纸盘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第一位置,接纸盘40靠压辊13最近,并接收从印刷区2进给的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在第二位置,接纸盘40距压辊13最远,使得被置于接纸盘40上的单面纸PA的另一边缘与带节38接触。
在纸张输送方向上选择接纸盘40的长度,这样当接纸盘40被带至第二位置时,在接纸盘40上的单面纸PA的另一边缘落到带节38上,这样当被再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纸PA的另一边缘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时,纸PA的另一端在第二位置从接纸盘40上落下。
被置于压辊13附近的再进给输送装置25上方的清洁辊26把油墨从压辊13的表面刮掉,其宽度基本与压辊13的宽度相同。如图3所示,清洁辊26包括被形成在臂20上未被示出的狭槽可旋转接收的芯轴26a。未被示出的偏置装置在上述狭槽中被接收,并不断把清洁辊26向压辊13偏移,这样清洁辊26通过预设大约1N到3N的压力就不断被压靠在压辊13c上。
在压辊13旋转时,被安装到一个臂20上的未示出的驱动装置使清洁辊26在与压辊13相同的方向上旋转,但是其圆周速度大约为压辊13的圆周速度的十分之一。尽管即使当清洁辊26与压辊13的旋转方向相反时,在圆周速度上的这种区别可以实现预期的清洁效果,当前者和后者的旋转方向相同时,清洁效果会更好。清洁辊26和驱动装置被指定组成清洁装置。
至少清洁辊26的表面由多孔材料形成,例如海绵、日本纸、高度吸湿性泡沫橡胶、泡沫合成树脂、非纺织纤维、毛毡或浸渍油或清洁液的清洁纸。作为选择,采用由毛毡或浸渍有油或清洁液的清洁纸制成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清洁辊26应该以低于压辊13的速度与压辊13接触,以便提高清洁效果。
平导向器27被置于清洁辊26上方,并加接到臂20的相对两侧。导向器27引导从印刷区2进给的单面纸PA,这样单面纸PA移向辅助盘8而不接触清洁辊26。平导向器27邻近压辊13和清洁辊26。图7示出另一种导向器27a,当单面纸PA也通过再进给装置9被再次进给时,设置导向器27a以防止单面纸PA与清洁辊26接触。通过旋转清洁辊26从压辊13上擦掉油墨,能够安全地防止油墨从压辊13转移至纸张P或单面纸PA上,因此保证了合乎需要的印刷。
可旋转凸轮从动件41被安装在臂20远离压辊13的另一端上,并且各从相关连的臂20上向外突出。印刷压力弹簧42在其一端被固定到框架11上,在其另一端被固定到邻近凸轮从动件41的各臂20部分上。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臂20被不断偏压的顺时针环绕轴21。
凸轮43被置于各凸轮从动件41的左边,其具有凸轮盘43A、43B和43C。凸轮盘43A到43C按照从框架11前面命名次序顺序放置并被枢轴安装到凸轮轴44上。凸轮轴44在垂直于图3的纸面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凸轮盘43A到43C被等距间隔放置,每个凸轮盘都由与凸轮轴44同轴的圆盘或基部和突出部分组成。凸轮盘43A到43C的突出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8所示,印刷鼓驱动装置121通过被安装到轴46上的齿轮47和被安装到凸轮轴44上的驱动齿轮45使凸轮轴44顺时针旋转,如图3所示,所述轴46被枢轴安装到框架11上。
如图3所示,当凸轮盘43A到43C中任意一个的突出部分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时,压辊13被从印刷鼓12上释放。如图9所示,当上述突出部分从凸轮从动件41上被释放时,压辊13在印刷压力弹簧42的作用下与印刷鼓12接触。每个凸轮盘43A到43C都这样设置,因此,当压辊13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时,其基部不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
如此设置凸轮盘43A的突出部分,以便使得压辊13在包括图1所示的所有正面区、过渡区和反面区的范围内都与印刷鼓12接触。如此设置凸轮盘43B的突出部分,以便将上述范围限定到表面区域,而如此设置凸轮盘43C的突出部分,以便将范围限定到正面区、过渡区和反面区的下游部分。选择凸轮盘43A到43C间的距离足够大于各个臂20的厚度。
如图3所示,未被示出的压辊锁定装置邻近臂20的右边缘,并且当压辊13被从印刷鼓12上释放时,抑制臂20的角运动。更详细地说,压辊锁定装置包括一个未被示出的螺线管,在其分别被开启或断开时,选择性地锁定或解除锁定臂20。当凸轮从动件41保持与凸轮盘43A到43C中的任意一个接触时,螺线管处于开启状态。
如图8所示,一般呈L形的臂48和分级凸轮49被置于凸轮轴44之下。臂48在其弯曲部分被轴48a支撑,所述轴48a被枢轴连接到框架11上。辊48b和凸轮从动件48c被安装在臂48的相对两端上。拉伸弹簧50的一端被固定到框架11上,另一端被固定到臂48上凸轮从动件48c和轴48a之间的位置,如图8所示,不断地沿顺时针方向将臂48环绕轴48a偏置。辊48b被置于圆盘44a和44b之间,所述圆盘44a和44b被置于凸轮轴44的中间部分,并相互间隔。在拉伸弹簧50作用下,凸轮从动件48c保持与分级凸轮49的周边接触。
分级凸轮49被安装在枢轴连接到框架11上的轴51上,并具有三个凸轮部分49a、49b和49c。齿轮54被安装到轴51上,并与被安装在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53啮合,所述步进电机被安装在框架11上。步进电机52促使分级凸轮49沿图8所示箭头方向旋转。结果,分级凸轮49致使臂48绕轴48a作角运动,这样,辊48b推动圆盘44a或44b,并因此在图8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凸轮轴44。更详细地说,设置凸轮部分49a到49c,这样当凸轮部分49a、49b或49c分别与凸轮从动件48c接触时,凸轮盘43B、43A或43C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
凸轮从动件41、印刷压力弹簧42、凸轮43、压辊锁定装置、臂48和分级凸轮49组成了压辊移动机构55。压辊移动机构55促使压辊13在图3所示释放位置和图9所示接触位置之间移动。
路径选择器10被置于在印刷鼓12和压辊13的接触位置左侧的纸P的输送路径上。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路径选择器10被安装到枢轴连接到框架11上的轴上,所述路径选择器10基本上与印刷鼓12和压辊13的宽度一致。参见图13,螺线管123选择性地把路径选择器10尖锐上游端移动到图1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中的任何一个。
在第一位置,路径选择器10的边缘与压辊13的表面邻近,但是并不干涉印刷鼓12上的夹持器19b。在第二位置,路径选择器10的边缘与印刷鼓12的表面邻近。更详细地说,在第一位置,路径选择器10操纵单面纸PA从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辊隙移向纸输出段6。在第二位置,路径选择器10操纵上述单面纸PA通过导向器27和26之间的路径移向辅助盘8。
再参照图1,被置于框架11右上方的制版区3包括模板支架57、压纸卷轴58、热敏头59、裁切装置60、模版堆积部分61、张紧辊对62和逆转辊对63。制版区3打孔或裁切用于制模的模板64。图10和11分别示出了一个特定的被分隔的模版65和一个特定的没有被分隔的模版66,其能够通过制版区3被有选择性地制造。被分隔的模版65具有被相互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穿孔图像65A和65B,而未被分隔的模版65具有第三穿孔图像66A,其覆盖了第一和第二穿孔图像65A和65B的整个面积。当被分隔的模版65被缠绕在印刷鼓12周围时,第一和第二穿孔图像65A和65B分别被置于图1所示印刷鼓12的正面区和反向区上。
模版保持架57被安装在制版区3的一对侧壁上。模板64由热塑性树脂膜片和粘结在一起的多孔基部组成,并作为包括有金属芯64b的辊64a来实现。金属芯64b通过模版保持架57在其相对的两端被旋转可移动支撑。
被置于模版保持架57的左侧的压纸卷轴58被枢轴连接到制版区3的侧壁上,并通过图13所示的制版驱动装置124被驱动旋转,所述制版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被置于压纸卷轴58之下的热敏头59包括若干发热元件,也被安装到上述的侧壁上。未被示出的偏置装置始终把热敏头59偏靠在压纸卷轴58上。在这种条件下,根据图像数据,热敏头59的发热元件可选择性地被通电,因此用热量对模板64上的热塑性薄膜表面穿孔。
被置于压纸卷轴58和热敏头59的左边的裁切装置60包括固定于制版区3侧壁上的固定刀片60a和相对固定刀片60a可移动的活动刀片60b。两刀片60a和60b配合以裁切模板64成常规形状。
在模版输送方向上被置于裁切装置60的下游的模版堆积区61形成暂时存储图10所示被分隔的模版65和图11所示未被分隔的模版66的环形空间。模版堆积区61被多个板分隔开。未被示出的抽气扇被置于模版存储部分61的最下部。抽气扇在气密封闭的模版堆积区61内产生负压,这样正在被输送的被分隔的模版65和未被分隔的模版66被引入模版堆积区。
被插在裁切装置60和模版堆积区61之间的张紧辊对62包括被枢轴连接到制版区3侧壁上的主动辊62a和从动辊62b。未被示出的偏置装置始终把从动辊62b偏压向主动辊62a。被模版驱动装置124驱动的主动辊62a与从动辊62b配合输送模板或模版64。主动辊62a被以稍高于压纸卷轴58的圆周速度驱动,并包括一个转矩限制器,因此,预设张力作用于位于压纸卷轴58和张力辊对62之间的模版64上。
在模版输送方向上被置于模版堆积区61的下游的逆转辊对63包括被枢轴连接到制版区3侧壁上的主动辊63a和从动辊63b。被制版驱动段124驱动的主动辊63a与从动辊63b配合输送模版64,所述从动辊63b通过未被示出的偏置装置被压靠在主动辊63a上。在主动辊63a内包括一个未被示出的单向离合器。
未被示出的一个可移动的模版导向器被置于张力辊对62和逆转辊对63之间,并被一未示出的支撑部件可角运动地支撑。未被示出的螺线管在模版导向器的顶部形成为模版路径的一部分的位置和模版导向器的顶部不阻碍模版64进入模版堆积区61的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模版导向器。
纸张进给区4被配置在制版区3之下,包括装有大量纸P的纸盘67、捡拾辊68、逆转辊69、垫板70和配准辊对71。参见图13,送纸驱动装置125使纸盘67随提升装置向上或向下运动。这样制订纸盘67的尺寸,以便使其能够容许A3大小的纸P被堆积在其轮廓位置上。一对侧栅72在垂直于纸输送方向的纸宽度方向上以沿未示出的轨道可相互间相向或相背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纸盘67上。纸尺寸感应器73被置于纸盘67的自由端,以感应被堆积在纸盘67上的纸P的尺寸。
表面用高摩擦阻力部件制造的捡拾辊68被一个未示出的托架可旋转支撑,所述托架被框架11可角运动地支撑。当送纸驱动装置25的提升装置升高纸盘67时,捡拾辊68被压靠在纸堆P的顶部。捡拾辊68被送纸驱动装置125驱动。
也具有高摩擦阻力部件制造的表面的逆转辊69和垫板70被置于捡拾辊68的左侧。逆转辊69通过同步皮带69a被可运转连接到捡拾辊68上,并且当捡拾辊68被驱动时,逆转辊69也被驱动沿与捡拾辊68相同方向旋转。垫板70通过未示的偏置装置被连续压靠在逆转辊69上。
被置于逆转辊69和垫板70的左边的配准辊对71包括主动辊71a和从动辊71b。印刷鼓驱动装置121的输出扭矩通过未示的驱动传送装置被传送到主动辊71a,所述传送装置包括齿轮和凸轮,使得主动辊71a与印刷鼓12同步转动。主动辊71a因此与被压靠在主动辊71a上的从动辊71b配合,在预设的时间内定时向印刷区2输送纸P。
导向器136和137分别被置于配准辊对71输送路径的上游和下游,所述配准辊对71用于导向要被从送纸段4向印刷区2输送的纸P。导向器136和137被加接到框架11的未示的相对侧壁上。
被置于印刷区2的上部左边的模版卸除区5包括上输出部件74和下输出部件75、废模版箱76和压缩机77。在上输出部件74上,环带80从主动辊78和从动辊79上通过。如图1所示,主动辊78通过图13所示的模版输出驱动装置126被顺时针旋转驱动,促使环带80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转动。同样地,在低输送部件75上,环带83从主动辊81和从动辊82上通过。模版输出驱动装置126的输出扭矩通过传送装置被传送到主动辊81,因此环带83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转动。被包括在模版输出驱动装置126内的未示出的驱动移动装置,在图1所示位置和部分通过主动辊82的环带83与印刷鼓12接触的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输出部件75。
废模版箱76被可拆卸安装到框架11上。压缩机77把由上和下输出部件74和75输送的用过的模版64c向下输送到废模版箱76。未被示出并被包括在模版输出驱动装置126内的提升装置促使压缩机77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被配置在模版卸除区5之下的纸卸除区5包括剥皮机84、纸输出输送装置85和印刷盘86。剥皮机84由多个被安置在印刷鼓12的宽度方向的剥皮机节组成,并被安装到被框架11可角运动支撑的轴上。未被示出的剥皮机驱动装置,通过在剥皮机84邻近印刷鼓12的边缘位置和从上面所述的表面间隔开以便不与例如夹持器19b干涉的位置之间的轴选择性地移动剥皮机84。剥皮机驱动装置被印刷鼓驱动装置121以这种方式驱动,以便使剥皮机84与印刷鼓12的转动同步地作角运动。
被置于路径选择器10左边的剥皮机84之下的纸输出输送装置85包括主动辊87、从动辊88、环带89和抽气扇90。主动辊87由多个辊节组成,所述辊节被安装在一个未示的轴上,所述轴被枢轴连接到输送装置85的相对侧壁上。参见图13,在纸输出驱动装置127作用下,这些辊节一起旋转。从动辊88也由多个安装在一个未示的轴上的辊节组成,所述轴被枢轴连接到上述侧壁上,并以与主动辊节相同的间距被放置。环带87包括多个皮带89,每个皮带都通过一个主动辊87和与之相互协作的一个从动辊88。抽气扇90被置于主动辊87,从动辊88和皮带89之下。当被印刷好的纸在抽气扇的抽吸作用下被保持在皮带89上时,输送装置85沿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输送被印刷好的纸PB。
印刷盘86用于堆积连续被印好的PB,包括一个单端栅91和一对侧栅92。端栅91和侧栅92分别在纸输送方向和纸宽方向上可移动。
被置于框架11上部的图像读取区7包括玻璃板93,铰接到玻璃板93上并可移向或移开玻璃板93的盖板94、反射镜95~98、荧光灯99、透镜100、CCD(电荷耦合器件)或类似的图像传感器101、多个纸张尺寸感应器102和能够读取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35。参见图13,在读取驱动装置128驱动下,图像读取段7读取放置在玻璃板93上的文件。
如图1所示,挡块133被安装在印刷鼓12的一个端壁的外表面上,而初始位置传感器134被安装到框架11上印刷鼓12的附近。当印刷鼓12移动到夹持器19b朝向压辊13的位置时,初始位置传感器134感应到挡块133,并把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129。
图12显示控制面板103特定配置被安装在框架11的前面顶部。如图所示,控制面板103包括裁切开始键104、印刷开始键105、试印刷键106、继续键107、清除/停止键108、十个按键109、回车键110、程序键111、模式清除键112、印刷速度键113、方向键114、纸张尺寸键115、厚度键116、双面印刷键117、单面印刷键118、由七个LEDs(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指示器119以及由LCD(液晶显示器)面板组成的显示器120。
当印刷机的操作员按压裁切开始键104时,在模版输出操作和文件读取操作之后,进行制版部分。制版部分之后是把模版紧密粘贴在印刷鼓12上的操作,致使印刷机1在预备状态等待。当印刷开始键105在已经选择了各种印刷条件之后在预备状态下被按压时,印刷机1开始把图像印刷到纸上。当试印刷键106在已经选择了各种印刷条件之后被按压时,产生单一试印刷操作。当已经输入了各种印刷条件之后但是在裁切开始键104被按压之前,按压继续键107时,在印刷操作就在制版、文件读取和裁切操作之后被进行。
清除/停止键108被按压以停止印刷机1的操作或清除键入在十个按键109上的数值。回车键110被用于设置例如数值输入,而程序键111被用于记录或调用要被频繁执行的操作。模式清除键112被用于清除各种模式,以借此建立初始状态。印刷速度键113被选择在印刷操作之前被按压,以便在当需要相对较暗的图像时或当印刷机周围的温度较低时提高印刷速度,或在相反的位置降低印刷速度。方向键114包括上键114a、下键114b、左键114和右键114d,并可被用于编辑目的。
纸张尺寸键115可以用于输入需要的纸张尺寸;在纸张尺寸键115上输入的纸张尺寸要优于通过纸张尺寸传感器73感应的纸张尺寸。厚度键116在双面印刷之前可用于输入纸张P的厚度。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任何一个“普通纸”、“薄纸”和“厚纸”可以在厚度键116上输入。
当操作员期望双面印刷方式时,在裁切开始键104之前按压双面印刷键117,邻近键117的LED117a开启以向操作员显示双面印刷操作被建立。当双面印刷键117被按压时,裁切开始键104的操作被拒绝,除非在厚度键116上输入纸张P的厚度。在另一方面,当操作员期望单面印刷时,在裁切开始键之前按压单面印刷键118,邻近键118的LED118a开启以向操作员显示单面印刷操作被建立。在印刷机1的初始印刷条件,LED118a开启,即单面印刷方式被选择。
指示器119主要显示代表例如期望的印刷数目的数值。监视器120具有分层显示结构。通过触摸任意一个被置于监视器120之下的选择键120a到120d,操作员可以选择一个放大的变化模式,位置控制模式或类似模式,并在各个模式中输入所想要的信息。显示器120显示印刷机1的状态,例如,如图12中所示的“准备印刷”,也明确的显示模版堵塞、印刷堵塞、纸张堵塞和涉及纸张、模板或墨的补充命令。
图13示出了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前面提及的控制装置129由微处理器组成,所述微处理器被置于框架11中,通常包括一个CPU(中央处理器)130、一个ROM(只读存储器)131和一个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32。
各种信号从控制面板103输出,被安装在框架1上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被传送至控制装置129。根据上述信号和从ROM送来的所要求的程序,CPU130控制整个印刷机1,即被包括在印刷区2的驱动装置、制版区3、送纸区4、模版输出区5、纸输出区6和图像读取区7以及螺线管33、输送装置驱动电机122和包括在再进给装置9中的路径选择器10。RAM132用作CPU130运行的地方。进一步,控制装置129根据编码器的输出控制印刷鼓12的角位置,所述编码器未被示出并被包括在印刷鼓驱动装置121内。
在操作中,印刷机1的操作员把纸张P堆积在纸盘67上,打开盖板94以把期望的文件放置到玻璃板93上,然后再闭合盖板94。随后,在控制面板103的键盘上输入各种模版的不同情况后,操作员按压双面印刷键117或单面印刷键18,然后按压裁切开始键104。
假设操作员按压单面印刷键118。然后,在确定LED118a开启之后,操作员按压裁切开始键104。纸张尺寸感应器73和文件尺寸感应器102分别把代表纸张尺寸和文件尺寸的数据输出到控制装置129上。控制装置129比较两个输入信号,如果纸张尺寸和文件尺寸相同,立即开始图像读取操作。如果纸张尺寸和文件尺寸相互不同,然后控制装置129在监视器120上显示出其差别,提醒操作员。作为选择,当纸张尺寸和文件尺寸不同时,控制装置129可以自动地扩大或降低放大率,以便匹配两个尺寸。
当操作员按压裁切开始键104时,图像读取区7读取被放置在玻璃板93上的文件。更详细地说,当灯99照亮文件时,结果从文件反射来的影像文件通过反射镜95至98和透镜100并借此光电转换入射到图像传感器101上。因此,从图像传感器101输出的电信号被输入到被包括在框架11内的模拟-数字转换器,然后以数字图像数据形式被写入图像存储器135。
与图像写入操作同时,模版卸除区5把使用过的模版从印刷鼓12上移除。更详细地说,当裁切开始键104被按压时,印刷鼓12开始旋转。当初始位置传感器134感应到印刷鼓12的挡块133被带到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时,传感器134发送初始位置信号至控制装置129。与之响应,控制装置129开始计算从前面提及的编码器输出的脉冲。随后,一旦确定印刷鼓12上所使用过的模版的前缘已达到相应于部分通过从动辊82的环带83的预设位置,控制装置129使印刷鼓驱动装置121停止运行。
当印刷鼓驱动装置121停止运行时,如上所述,印刷鼓驱动装置121和模版输出驱动装置126操作以使得主动辊78和81旋转,并把低输出部件75移向印刷鼓12,直到环带83与使用过的模版63c接触为止。结果,用过的模版64c通过印刷鼓12的旋转和环带83运动离开印刷鼓12而被提升,然后被低输出部件75和高输出部件74剥离。这样剥离后的用过的模版64c被引入废模版箱76,然后通过压缩器77被压缩。
即使用过的模版64c已经被完全剥离,印刷鼓12持续旋转直到夹持器19b到达位于右上部分的预定的预备位置为止。一旦印刷鼓12停止,打开/闭合装置使得夹持器19b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夹持器19b等待新模版的到达。
在模版输出操作的同时,制版区3制造模版。更详细地说,当裁切开始键104被按压时,压纸卷轴58、张紧辊对62和逆转辊对63开始旋转,以借此从辊64a中拉出模板64。在这一刹那,可移动模板导向器被保持在输送位置。当这样拉出的模板64的图像形成区到达热敏头59的发热元件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35中的图像数据被调入,然后被以常规方式处理。热敏头59的发热元件根据处理的图像数据被选择性地通电,在模板64的热塑性树脂薄膜表面形成了第三图像66A。当将被输送和打孔的模板64的前缘被逆转辊对63夹紧时,可移动模板导向器被移至内缩位置,致使逆转辊对63停止旋转。
即使在逆转辊对63停止旋转之后,压纸卷轴58和张紧辊对62持续旋转。因此如图所示,孔板或模版66被先后引入模版堆积区61而形成环。在逆转辊对63停止旋转之前,被置于模版堆积区61内的抽气扇开始抽吸模版66,并允许其平滑进入模版堆积区61内。
当模版输出操作完成并且在上述的制版操作过程中印刷机1等待时,逆转辊对63再次开始旋转把存储在模版堆积区61内的模版66输送至平台19a和保持在打开位置的夹持器19b。模版66的前缘一到达其能够被夹持器19b夹住的预设位置,开合装置就致使夹持器19b闭合,结果模版66的前缘就通过平台19a和夹持器19b被保持在印刷鼓12上。
随后如图1所示,印刷鼓12间歇地顺时针旋转,以卷绕附近的模版66。在这一刹那,当逆转辊对63没有被驱动时,主动辊63a被致使跟随模板63旋转,所述模板63通过被置于主动辊63a上的单向离合器被拉出。当结束从图像存储器135调入图像数据时,热敏头59停止运行。致使卷纸辊轴58、张紧辊对62和逆转辊对63停止运行,同时操纵裁切装置60裁切模版66。然后模版66与印刷鼓12的转动一致地从制版区3拉出。当印刷鼓12被旋转至初始位置并被停止在那儿时,模版制作和模版进给操作完成。
模版进给操作之后紧接着是下述操作。当印刷鼓12被停止在初始位置时,当压辊锁定装置被操作时,螺线管123被通电以在第一位置设置路径选择器10。同时,步进电机52被通电以驱动分级凸轮49旋转直到凸轮部分49b与凸轮从动件48c接触为止。结果,臂48环绕轴48a角运动,以把凸轮轴44移动到凸轮盘43A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的位置。这时,致使压辊锁定装置停止运行。
随后,当印刷鼓12沿顺时针方向低速旋转时,捡拾辊68、逆转辊69、主动辊87和抽气扇90被驱动。捡拾辊68和逆转辊69把从纸盘67的纸张P的上端捡拾到的纸张放出到配准辊对71上。在配准辊对71已夹紧纸张P的前缘之后,当被缠绕在印刷鼓12周围的模版66的第三图像66A的前缘到达压辊13的位置时,主动辊71a被驱动开始同时向印刷鼓12和压辊13输送纸张P。
被包括在压辊移动机构55内的凸轮轴44和凸轮43被致使与印刷鼓12的旋转开始同步旋转。在上述特定同步时间,被移向与凸轮从动件41相对应的位置的凸轮盘43A从凸轮从动件41上释放其突出部分。因此,压辊13通过印刷压力弹簧42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把正被配准辊对71输送的纸张P压靠在模版66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墨辊16被涂覆于印刷鼓12的内壁周围的油墨经由印刷鼓12的多孔部分、多孔支撑部件、网筛和模版66的穿孔被转移至纸张P上,致使模版66紧密粘附到印刷鼓12上。
携带有根据第三图像66A在其上印刷的图像的纸张P通过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路径选择器10被引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在这一刹那,剥皮机84从模版66上剥除纸张P。这样被剥落的纸张PB落下并被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接收。输送装置85在纸张由于抽气扇90的抽吸作用而被保持在环带89上时,把纸张PB输送至印刷盘86。其后,印刷鼓12再次被旋转至初始位置并被停在那里。印刷机1再次在预备状态等候。
假设在把期望的印刷条件输入到处于预备状态的印刷机1控制面板103上的印刷速度键113和各种键上之后,操作员按压试印刷键106。作为响应,当单张纸P从纸张进给区4被进给时,印刷鼓12以期望的印刷速度被驱动。配准辊对71阻止纸张P,然后以先前规定的时间开始定时输送纸张。然后纸张P通过压辊13被压靠在缠绕在印刷鼓12周围的模版66上,因此图像被印刷到纸张P上。随后,纸张、标记的纸张PB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向纸张卸除区10,通过剥皮机84剥离,然后作为试印刷通过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输送至印刷盘86。
如果被印刷在试印刷纸上的图像的位置、密度等是可被接受的,然后操作员在十个按键109上输入期望的印刷数字。作为响应,若干与期望的印刷数字一致的纸张P从纸张进给区4被连续进给,并在与试印刷相同的状态下被处理。只要所期望的印刷数字一被输出,印刷鼓12就被带到初始位置的停止状态。
下文将描述在双面印刷键117上选择双面印刷方式的操作。操作员确定开启的LED117a指示双面印刷方式,按压厚度键116以输入所使用纸张的厚度。如果操作员不按压厚度键116,控制装置129拒绝在裁切开始键104上的输入。如果操作员按压裁切开始键104而没有按压厚度键116,则控制装置129在监视器120上显示足够的信息以促使操作员输入厚度。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当“普通纸张”和“薄纸”中的任何一个在厚度键116上被选择时,控制装置129接受在裁切开始键104上的输入。另一方面,当在厚度键116上选择“厚纸”时,控制装置129拒绝在裁切开始键104上的输入,并在监视器120上显示促使操作员设置适当纸张的信息。
假设操作员在纸盘67上设置如纸张P的普通纸或薄纸,在厚度键116上输入基于纸张P的厚度,然后按压裁切开始键104。然后,传感器73和102把它们的输出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9。如在单面印刷方式中,控制装置129比较代表纸张尺寸和文件尺寸的两个信号。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应用于印刷鼓12的最大纸张尺寸是A3,因此在双面印刷方式中可使用的最大纸张尺寸是横放的A4。
如果通过控制装置129比较的纸张尺寸和文件尺寸相互一致,然后控制装置129促使立即开始图像读取操作。如果两种尺寸彼此不同,则控制装置129就通过监视器120把不同警告给操作员。作为选择,控制装置129可以自动扩大或缩小扩大率,以借此匹配两尺寸或在显示器120上显示缩小或用于图像旋转的步骤以帮助操作员。进一步,如果纸张尺寸大于A4的横向尺寸,那么控制装置129会禁止双面印刷方式被执行,而促使操作员选择单面印刷方式。
当操作员按压裁切开始键104时,第一文件的图像以与单面印刷方式操作相同的方式被读取并以图像数据的形式被写入到图像存储器135中。随后,控制装置129在显示器120上显示促使操作员设置第二文件的信息。一看到出现在显示器120上的信息,操作员就打开盖板94,从玻璃板93上移走第一文件,在玻璃板93上设置第二文件,并再次闭合盖板94。当未示出的传感器感应到盖板94闭合,并且当未示出的传感器感应到第二文件被置于玻璃板93上时,第二文件的图像被读取并被以图像数据的形式写入到图像存储器135中。
如果愿意,文件可以通过ADF(自动文件输送装置)被顺序输送到玻璃板93上或者图像数据可以从被置于印刷机1外侧的装置被输入到印刷机1内。进一步,可以作这样的配置,在双面印刷方式中,其上的双面携带有图像的单个文件通过转向路径被输送。
在图像读取操作的同时,如单面印刷方式那样,模版卸除区5把用过的模版64c从印刷鼓12上移走。在夹持器19b通过开合装置被保持在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印刷鼓12被保持在停止状态。制版区3执行不同于单面印刷方式中的制版操作,其不同在于图10中的第一和第二图像65A和65B通过预设的空白部分S被相互间侧面间隔地形成在模板64的一侧。当得到的分开模版65被缠绕在印刷鼓12周围时,空白部分S与图1中的过渡区域一致。
当被分隔的模版65被存储在模版堆积区61,并且当模版移除操作结束时,逆转辊对63操作把被分隔的模版65输送至平台19a和夹持器19b之间的空间。随后,如单面印刷方式那样,印刷鼓12被间歇驱动以把分开的模版缠绕在其周围。当代表两个文件图像的整个图像数据从图像存储器135被发送时,裁切装置60把被分隔的模版65裁切开。结果,被分隔的模版65通过在旋转状态的印刷鼓12被从制版区3拉出。印刷鼓12然后被带至位于初始位置的停止状态。
在上述的制版操作之后,当压辊锁定装置被操作以促使凸轮部分49a与凸轮从动件48c接触时,步进电机52被通电以使分级凸轮49旋转。因此,臂48环绕轴48a作角运动,以移动凸轮轴44到凸轮盘43B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的位置。
在上述条件下,捡拾辊68、逆转辊69、主动辊36和37以及抽气扇39和90被驱动。同时如图1所示,致使印刷鼓12沿顺时针方向低速旋转。第一纸张P被从纸盘67向配准辊对71进给。当夹持器19b从路径选择器10的位置移动离开时,螺线管123被通电以把路径选择器10移动至第二位置。随后,在印刷鼓12的旋转方向上,在第一图像65A的前缘到达压辊13地位置时,驱动辊71a被驱动,所述第一图像65A被包括在被分隔的模版65内,因此第一纸张P被输送向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间隙内。
在上述的特定定时内,被移动至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相接触位置地凸轮盘43B从凸轮从动件41上释放其突出部分,结果在印刷压力弹簧42的作用下,压辊13被带至与印刷鼓12接触。因此,压辊13、第一纸张P的一侧、模版65的第一图像65A和印刷鼓12被按压在一起,以至于第一图像65A的代表图像被印刷纸第一纸张P上。这就促使形成有第一图像65A的模版65的一部分紧密粘附于印刷鼓12上。
得到的单面纸PA,其携带有与第一图像65A相应的图像,当其通过路径选择器10的边缘被从模版65上剥离时,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向下引入到再进给装置9中。
因此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向下引入的单面纸PA经由导向器27和56之间的间隙被输送,直到纸张PA的一端紧靠在接纸盘40上为止,所述接纸盘被保持在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上。当与印刷鼓12和压辊13同步移动的纸张接受盘40到达图6所示第二位置时,纸张PA的一个边缘紧靠在端栅8a上,而纸张PA的另一边缘与辅助盘8接触。
上面提及的单面纸张PA当其通过抽气扇39被保持在环带38上时,其另一边缘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被输送,然后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上。在这一刹那,传感器8c感应到纸张PA的另一边缘并把其输出发送至控制装置129。作为响应,控制装置129中断了主动辊36和抽气扇39的驱动。
即使当第一纸张P被引导向辅助盘8时,印刷鼓12连续旋转,当压辊13与印刷鼓12的整个正面区完全接触时,致使凸轮盘43B的突出部分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从印刷鼓12上释放压辊13。当没有纸张P时,凸轮盘43B因此阻止压辊13与印刷鼓12的反面区域接触,所以压辊13没有油墨沉积。在这一刹那,在压辊锁定装置已经在释放位置锁定压辊13时,步进电机52被通电以驱动分级凸轮49旋转,这样凸轮部分49b与凸轮从动件48c接触。结果,臂48环绕轴48a作角运动,以把凸轮轴44移到下述位置,也就是凸轮盘43A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的位置。
随后在上述操作的同时,第二纸张P被从纸盘67进给配准辊对71。主动辊71a再次以前述定时被驱动,向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间隙输送第二纸张P。
另一方面,在压辊移动机构55内,当凸轮轴44到达凸轮盘43A的突出部分能够接触凸轮从动件41的位置时,压辊锁定装置解除压辊13的锁定。在这一刹那,与凸轮轴44同步旋转的印刷鼓12在下述位置,也就是正面区、反面区和过渡区之外的无孔部分朝向压辊13。在印刷鼓12的正面区已经从压辊13移动离开时,螺线管123被通电,但是在夹持器19b再次面对路径选择器10之前,把路径选择器10从第二位置移向第一位置。
在当第二纸张P通过配准辊对71开始被输送时,凸轮盘43B的突出部分被从凸轮从动件41上释放,因此压辊13在印刷压力弹簧42的作用下与印刷鼓12接触。因此,压辊13、纸张P的一侧、形成有图像64A的模版65部分和印刷鼓12被按压在一起,所以代表第一图像64A的图像被印刷至纸张P的一侧。
得到的第二单面纸PB当其通过剥皮机84被从模版65上剥离时,其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这时,第二张单面纸PB落到输送装置85上,然后向外被驱动到纸印刷盘86上。
在第二纸张P已经通过配准辊对71被输送后,如图3所示,螺线管33以稍早于模版65在印刷鼓12的旋转方向上的前缘部分促使臂32环绕轴32a作顺时针角运动时的时间被通电,在所述模版65上形成有朝向压辊13的第二图像65B。结果,再进给配准辊23被从释放位置角移动至接触位置。因此,单面纸张PA,在其另一端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的情况下被阻挡,紧靠在通过印刷鼓12被旋转并与之接触的压辊13上。
压辊13把单面纸PA输送至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在这一刹那,当印刷鼓与压辊13维持紧密接触时,纸张导向器31和辊28至30配合以把单面纸张PA引导向印刷鼓12。在这种条件下,尽管单面纸张PA携带有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图像,因为再进给导向器22保持纸张PA与压辊13紧密接触,纸张PA被阻止在压辊13上移动。纸张PA上的图像因此被保护不受由于摩擦或增厚而带来的涂污。在第二纸张P的后缘和印刷鼓12的过渡区域已经移动离开印刷鼓12的位置之后,当印刷鼓12的反面区的前缘到达压辊13时,单面纸张PA被带至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压辊间隙。
当单面纸张PA被带至上述的压辊间隙时,纸张PA的另一侧、模版65上形成有第二图像65B的部分和印刷鼓12被按压在一起。结果,对应于第二图像65B的图像被印刷到纸张PA的另一侧上。这就使得模版65的上述部分紧密粘附到印刷鼓12上。
第一纸张P,现在指双面纸张或在其双面携带有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图像65A和65B的双面印刷纸PB,当通过剥皮机84被从模版65上剥离时,其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导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纸张PB然后落到输送装置85上,并借此被输送到印刷盘86上。印刷机1然后保持在预备状态。
在预备状态,操作员在配置在操作面板103上的印刷速度键113和各种键上输入期望的印刷条件,然后按压试印刷键106。在这一刹那,控制装置129通过显示器120也促使操作员输入纸张厚度。当操作员选择“厚纸”时,控制装置129拒绝在试印刷键106上的输入,并促使操作员设置适当的纸张。
当试印刷键106被按压时,如上述操作中所述那样,轴44被移动至凸轮盘43B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的位置,然后印刷鼓12以期望的速度旋转。而且,路径选择器10被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印刷鼓12开始旋转之后,第一纸张P被从纸张进给区4进给,通过配准辊对71被阻挡,然后以与前述操作相同的定时被输送。纸张P然后通过压辊13被压靠在模版65的第一图像65A上。
第一纸张P,现在是携带有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单面纸张PA,在将被从模版65上剥离时,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向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接纸盘40。纸张PA到达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接纸盘40,在一端邻近端栅8a,并在另一边缘与环带38接触。在纸张PA的另一边缘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的情况下,纸张PA通过抽气扇39的抽吸作用被保持在环带38上。
随后,压辊锁定装置把压辊13锁定在释放位置。在分级凸轮49已经旋转以把凸轮轴44移至凸轮盘43A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的位置之后,压辊锁定装置解除压辊13的锁定。在夹持器19b再次面对路径选择器10之前,路径选择器10被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与此同时,第二纸张P被从纸张进给区4进给,一旦被配准辊对71阻挡,然后就作为第一纸张P由此被以相同的定时输送。
第二张纸通过压辊13被压靠在模版65的第二图像65A上。随后,第二张纸P,现在指携带有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图像的被印刷过的纸PB,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纸张PB然后通过剥皮机84,落入到输送装置85上,然后被由此输送到印刷盘86上。
在第二纸张P已经通过配准辊对71被输送之后,螺线管33被以与前述操作相同的定时通电,以便把再进给配准辊23从释放位置角运动至接触位置。从而,单面纸张PA,在其另一端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的情况下被阻挡,紧靠在压辊13上,所述压辊13通过与之接触的印刷鼓12被旋转。纸张PA然后通过再进给导向器22被输送向与压辊13紧密接触的印刷区2。
在印刷区2,压辊13经由模版65的第二图像65B把单面纸张PA压靠在印刷鼓12上,因此对应于第二图像65B的图像被印刷到纸张PA的另一面上。纸张PA,现在指双面纸张或双面印刷纸PB,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然后纸张PB在被剥皮机84从模版65上剥离时,通过输送装置被输送向印刷盘86。这就结束了试印刷操作。
如果试印刷图像的位置、密度等是可以接受的,则操作员就在十个数目键109上输入期望的若干印刷数目,并按压印刷开始键105。在这一刹那,控制装置也通过显示器120促使操作员输入纸张的厚度。如果操作员选择“厚纸”,然后控制装置129就拒绝在印刷开始键105上的任何输入并通过显示器120促使操作员设置适当的纸张。假设在十个数目键109上输入的期望数字是N。
当印刷开始键105被按压时,凸轮轴44被再次移动到凸轮盘43B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的位置,然后印刷鼓12以期望的印刷速度旋转。而且路径选择器10被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印刷鼓12开始旋转之后,第一纸张P被从纸张进给区4进给,被配准辊对71阻挡,然后以与试印刷操作相同的定时被由此输送。压辊13把第一纸张P压靠在模版65的第一图像65A上,因此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图像被印刷在纸张P的一个面上。
第一纸张P,现在指携带有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图像的单面纸张PA,当其被从印刷鼓12上剥离时,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导,直到纸张PA的一个边缘紧靠在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接纸盘40为止。当接纸盘40被带到第二位置时,单面纸张PA的一个边缘紧靠在端栅8a上,其另一个边缘与辅助盘8接触。通过环带38被输送的纸张PA在其另一端紧靠在再进给定位部件24的情况下被致使停留。
随后,压辊锁定装置把压辊13锁定在释放位置。在凸轮轴44已经被移动至凸轮盘43A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相接触的位置之后,压辊锁定装置解除压辊13的锁定。基本同时,第二纸张P被从纸张进给区4经由配准辊对71进给到印刷区2。路径选择器10被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便不与夹持器19b干涉,然后返回到第二位置。
压辊把第二纸张P压靠在模版65的第一图像65A上,因此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图像被印刷到第二纸张P上。第二纸张P,现在指第二张单面纸PA,在其被从模版65上剥离时,通过路径选择器10被引导,然后通过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接纸盘40被输送到辅助盘8上。在这一刹那,螺线管33以与试印刷操作中相同的定时被通电,结果导致被保持在辅助盘8上的第一张单面纸PA通过压辊13的旋转被再次输送到印刷区2。
在第二张单面纸PA向辅助盘8输送时,接纸盘40阻止了纸张PA的一个边缘与第一张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接触。这就防止了第二张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和第一张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由于两个纸张PA的接触而造成的磨损。
在上述情况下,第二张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必须被输送到图5所示的左侧。如果没有接纸盘40,那么第二张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就与将被输送到图5所示的右边的第一张单面纸PA的一个边缘接触,因此在第一纸张PA上的油墨粘度和第一纸张PA的向右输送就取消了第二纸张PA的向左输送。结果,第二纸张PA停止运动,阻塞了路径。
而且,第二张单面纸PA直接落到辅助盘8上,并通过抽气扇39的抽吸作用被保持在辅助盘8上,第一张单面纸PA已经从所述辅助盘8上被输送。另外,通过环带38的摩擦力取消了向左输送。结果,第二纸张PA阻塞了路径。
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接纸盘40接收从印刷区2输送的单面纸张PA的一个边缘,以借此排除上述的纸张阻塞并确保平滑的连续印刷。
在第二张单面纸PA的后缘一从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辊间间隙中被移动离开之后,当邻近于过渡区的压辊13的反面区朝向压辊13时,第一张单面纸PA被再次进给到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辊间间隙中。随后,压辊把第一张单面纸PA压靠在模版65的第二图像65B上,所以对应于第二图像65B的图像被印刷到纸张PA的另一面或反面上。纸张PA由此变成了双面纸或双面印刷纸PB。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螺线管123在印刷鼓12的过渡区刚刚面向压辊13之前被通电,把路径选择器1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结果,通过路径选择器10正被引导的第二张单面纸PA的另一边缘通过路径选择器10的下表面10a和压辊13和接纸盘40之间的细小间隙被引导向辅助盘8。另一方面,在第二张单面纸PA之后的第一双面纸张PB沿着路径选择器10的上表面10b被引导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双面纸张PB在其被剥皮机84从模版65上剥离时,通过纸张输送装置85被输送到印刷盘86上。
随后,第三纸张P被从纸张进给设备4经由配准辊对71输送到印刷区2。路径选择器被再次移动到第一位置以便不与夹持器19b干涉,然后返回到第二位置。在对应于第一图像65A的图像已经被印刷到第三纸张P之后,纸张P,现在指单面纸张PA,通过路径选择器10经由接纸盘40被引导向辅助盘8。螺线管33被以预设的定时通电,以把停留在辅助盘8上的第二张单面纸PA向印刷区2输送。
第二张单面纸PA被以与第一张单面纸PA相同的定时进给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辊间间隙中,并成为在其另一面上携带有对应于第二图像65B的图像的第二双面纸张或双面印刷纸PB。路径选择器10被再次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结果导致第三张单面纸PA另一边缘经由路径选择器10的下表面10a和压辊13和接纸盘40之间的细小间隙被引导向辅助盘8。
随后,从辅助盘8输送来的第二张双面纸PB的一个边缘沿路径选择器10的上表面10b被引导向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然后纸张PB在其被剥皮机84从模版65上剥离时,通过输送装置85被输送至印刷盘86。
对于直到第(N-1)张纸的连续纸张,上述的步骤是重复进行的。第N张纸P已经被从纸张进给区输送到印刷区,然后作为第N张单面纸PA经由接纸盘40被带至辅助盘8之后,对应于第二图像65B的图像被印刷到第(N-1)张单面纸PA的另一面上。在第(N-1)张单面纸PA已经被作为第(N-1)张双面纸PB被送出到印刷盘86上之后,压辊锁定装置把压辊13锁定在释放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凸轮轴44已经被移动到凸轮盘43c能够与凸轮从动件41相接触的位置之后,压辊锁定装置解除压辊13的锁定。在这一刹那,路径选择器10被保持在第一位置。
在早于在印刷鼓12的转动方向上模版65形成有第二图像65B部分的前缘到达压辊13之前的第一定时,凸轮盘43c的突出部分被从凸轮从动件41上释放,结果导致压辊13在印刷压力弹簧42的作用下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随后,在稍早于模版65在上述方向上形成有第二图像65B部分的前缘到达压辊13之前的第二定时,螺线管33被通电,从而沿如图3所示顺时针方向环绕轴32a移动臂32。从而,再进给配准辊23被从释放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因此第N张单面纸PA被促使与通过与之接触的印刷鼓12被旋转的压辊13接触,所述第N张单面纸PA在其另一个边缘保持与再进给定位部件24接触。
第N张单面纸PA被以与第一张单面纸PA相同的定时输送到印刷鼓12和压辊13之间的辊间间隙,然后变成在其另一面上携带有对应于第二图像65b的图像的第N张双面纸或双面印刷纸PB。第N张双面纸PB沿路径选择器10的上表面10b被输送至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通过剥皮机84被从模版65上剥离,然后通过输送装置85被送出到印刷盘86上。随后,在印刷鼓12的反向区已经从压辊13移动离开之后,凸轮盘43c被带至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从印刷鼓12上释放压辊13。当没有纸张P时,凸轮盘43c阻止压辊13与印刷鼓12接触,借此也阻止了油墨被转移到压辊13上。在这一刹那,压辊锁定装置把压辊13锁定在释放位置。此后,印刷鼓12被带至初始位置的停档。印刷机1因此完成了印刷操作,再次在预备位置等候。
在上述的任一操作过程中,被从再进给装置9进给的单面纸张PA的图像表面与压辊13接触,因此油墨再次被从纸张PA转移到压辊13上。然而,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因为压辊13的表面由氟化合物制成的无缝薄膜管形成,并且具有极其光滑的表面,所以最小量的油墨沉积到压辊13上。
进一步,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压辊13的表面是防油墨的。与清洁辊26连接,这就促进了油墨从压辊13上的移除,以借此排除了油墨从压辊13到纸张P上的再次转移。
如上所述,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在单面印刷方式中,当纸张P被从纸张进给区4进给并通过压辊13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时,模版66通过制版区被制造并被缠绕在印刷鼓12周围。因此,单面印刷方式在没有浪费模板64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常规模板印刷机中相同的方式被执行。在双面印刷方式中,在由制版区3制做的模版已经被缠绕在印刷鼓12周围之后,从纸张进给区被进给的第一纸张P通过压辊13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然后被输送到辅助盘8上。随后,从纸张进给区被进给的第二纸张P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然后被输送到辅助盘8上,而通过再进给装置9被转向并重新进给的第一张单面纸PA被压靠在印刷鼓12上,然后作为双面印刷纸PB被逐出到印刷盘86上。因此,被印刷到纸张P的双面的图像通过压辊13从印刷鼓12转移来的油墨形成,确保了有吸引力的双面印刷。
而且,因为印刷区2包括印刷鼓12和直径小于印刷鼓12的压辊13,并因为辅助盘8被置于纸张卸除输送装置85之下,印刷机1在尺寸上与普通单面印刷机相比具有可比性,并因此需要较小的空间。
图14所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的压辊13的第一种优化。如图所示,象压辊13一样,压辊141包括由轻金属形成的中空管141b构成的基体、一对由金属形成并被安装在管141b相对两端的端板141c以及一对安装在端板141c上的金属芯部件141a。大约5毫米到10毫米厚的弹性层141d,例如通过使用硅橡胶被形成在基体的外围。进一步,树脂层141e通过使用氟化合物被形成在弹性层141d上,组成了氟化合物层。
在该种优化中,弹性层141d的外围被研磨,形成均匀光滑、高度精确的圆环形结构。树脂层141e被涂覆在被研磨后的弹性层141d上。更详细地说,由粘合剂和均匀分散在粘合剂里的含氟树脂组成的液体通过喷射被均匀涂覆在弹性层141d上,然后加热干燥。例如,可以使用氟树脂胶乳的FLC涂漆(商品名)。树脂层141e为30微米到50微米厚。
具有上述结构的压辊141不仅具有和压辊13一样的优点,而且在弹性层的弹性小于压辊13的弹性时提高了图像质量。另外,压辊141结构简单,因此成本较低。
图15所示的是压辊13的第二种优化。如图所示,压辊142包括由轻金属形成的中空管142b构成的基体、一对由金属形成并被安装在管142b相对两端的端板142c和一对安装在端板142c上的金属芯轴部件142a。大约5毫米到10毫米厚的弹性层142d例如通过使用硅橡胶被形成在基体的外围。进一步,设置有细小波浪形表面的硬性底片142e被缠绕在弹性层142d周围。
象弹性层141d那样,弹性层142d具有被研磨的均匀光滑、高度精确的圆环形结构的表面。薄膜142e被粘附于弹性层142d的表面。如图15中的放大图所示,薄膜142e由30微米到200微米厚的树脂薄膜142f和通过胶粘剂142h粘接到薄膜142f上的多个玻璃珠或细小玻璃颗粒142g组成。通常为ICP薄膜(商品名)的薄膜142e由具有预设厚度的网组成,并被缠绕在弹性层142d周围。
除压辊13的优点之外,压辊142还获得了这样一个优点,即波状的表面降低了纸张的磨损,并因此也降低了沉积在压辊142上的油墨量。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将要从压辊142被转移到纸张P上的油墨量,以借此确保了合格的印刷。
压辊142的波状起伏,其极其细小,并不影响印刷质量,而允许油墨在其上的最小沉积的玻璃珠142g进一步降低了不合格的印刷。进一步,球形的玻璃珠142g并不损害清洁辊26的表面或即使当模版被直接压靠在玻璃珠142g上时,其并不穿透模版,提高了可靠性的清洁。如果愿意,玻璃珠142g可以用形状与玻璃珠142g一致的细小的陶瓷颗粒代替,而胶粘剂142h可以用双面胶带代替。
薄膜142e可以用装在弹性层142d上的无缝薄膜管代替,在这种情况下,玻璃珠142g将通过胶粘剂142h被粘附到薄膜管上。作为选择,专用胶粘剂作为对应于树脂薄膜142f的树脂层被涂覆在弹性层142d上,在这种情况下,玻璃珠142g或陶瓷球将通过喷射被粘附到专用树脂上。
图16所示的是压辊13的第三种优化。如图所示,与图15中所示的压辊142类似,压辊143包括一个由轻金属形成的中空管143b构成的基体、一对由金属形成并被安装在管143b相对两端的端板143c和一对安装在端板143c上的金属芯部件143a。大约5毫米到10毫米厚的弹性层143d,例如通过使用硅橡胶被形成在基体的外围。进一步,设置有细小波浪形表面的硬性底片143e被缠绕在弹性层143d周围。
象弹性层142d那样,弹性层143d具有研磨后的均匀光滑、高度精确的圆环形结构的表面。薄膜143e被粘附于弹性层143d的表面。如图16中的放大图所示,薄膜143e由30微米到200微米厚的树脂薄膜143f和通过胶粘剂143h粘接到薄膜143f上的多个抛光颗粒143g组成,所述抛光颗粒143g是极细的非球形的陶瓷颗粒143g。更详细地说,薄膜143e可以是砂纸,其粗糙度为大约#500到#1500,而树脂薄膜142f可以被加强纸代替。薄膜143e作为具有预设宽度的网膜被使用,并被螺旋形缠绕在弹性层143d周围。
压辊143获得与压辊13和图15所示的压辊142一样的优点。抛光颗粒143g可以用形状与抛光颗粒143g一致的细小玻璃颗粒代替,而胶粘剂143h可以用双面胶带代替。
图17所示的是压辊13的第四种优化。如图所示,与图15中所示的压辊142一致,压辊147包括一个由轻金属形成的中空管147b构成的基体、一对由金属形成并被安装在管147b相对两端的端板147c和一对安装在端板147c上的金属芯部件147a。大约5毫米到10毫米厚地弹性层147d被缠绕在基体周围。
象弹性层142d,弹性层147d具有研磨后的均匀光滑、高度精确的圆环形结构的表面。如图17中的放大图所示,象玻璃颗粒142g一样是细小的玻璃颗粒的多个玻璃珠147e被粘附到弹性层147d上。
压辊147获得与压辊142一样的优点。如果愿意,可以用多个细小的陶瓷颗粒代替玻璃珠147e,而双面胶带可以被用来取代胶粘剂147f。
图18所示的压辊13的第五种优化。如图所示,与图15中所示的压辊142一致,压辊148包括一个由轻金属形成的中空管148b构成的基体、一对由金属形成并被安装在管148b相对两端的端板148c以及一对安装在端板148c上的金属芯部件148a。弹性层148d与弹性层147d相似,被缠绕在基体周围。
弹性层148d具有研磨后的均匀光滑、高度精确的圆环形结构的表面。如图18中的放大图所示,象抛光颗粒143g一样是细小的陶瓷颗粒的多个抛光颗粒148e通过粘附剂148f被粘附到弹性层148d上。
压辊148获得与压辊147一样的优点。如果愿意,可以用多个细小的玻璃颗粒代替抛光颗粒148e,而双面胶带可以被用来取代胶粘剂148f。
上面所述的压辊13的优化不仅可以应用于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印刷机1,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压辊型式的如在上文所提到的公开号为9-95033或2002-103768的日本专利文献中所教导的模板印刷机。在这种型式的印刷机中,当被置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压辊按压纸张时,因为纸张上面没有图像,油墨并没有从纸张转移到压辊。因此每种优化可以被应用于至少一个被置于在上述方向的下游侧的压辊上。
图19所示的是包括有清洁辊26的清洁装置的第一种优化。如图所示,可被用于代替清洁辊26的清洁装置144包括涂布辊或涂布装置144a、刮墨刀144b、用于存储清洁液体144c的液槽144d和一片毛毡144e。由类似于橡胶的材料形成的涂布辊144a被未示出的清洁装置144的装置侧壁旋转支撑,并通过预设压力被压靠在压辊13上。由氨基甲酸乙酯或橡胶形成的刮墨刀144b被支撑部件144f支撑,所述支撑部件144f被置于液槽144d中,其边缘通过预设压力以预设角度压靠在压辊上。刮墨刀144b与压辊13在涂布辊144a与压辊13刚刚接触的下游位置接触。
液槽144d经由清洁装置144的装置侧壁被安装到框架11上。对于存储在液槽144d中的清洁液体144c来说,可以使用硅油或类似油或溶解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被置于液槽144d中的毛毡144e的一端被置于清洁液体144c中,而其另一端通过预设压力被压靠在涂布辊144d上。清洁液体144c通过毛毡的毛细管现象被从液槽144d加入到涂布辊144a上。
在图19所示的结构中,通过在压辊13上涂覆少量清洁液体144c,使转移到压辊13上的油墨的流动性增加,然后被刮墨刀144d刮去。通常一般模板印刷机墨槽内的油和水被表面活性剂分散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油墨,所述乳化油墨在被转移至纸张上时,因此具有油和水的性质。因此,难以选择一种材料,在其湿润性方面,其不允许这种油墨容易地沉积在其上。进一步,在油墨的低粘度成分已经在转移后被渗透进纸张的纤维中之后,残留组分被从纸张转移到压辊上,由于粘度增加,因此不能被机械地轻易擦掉。相反,应用于被沉积到压辊13上油墨的清洁液114c在油墨被擦掉之前成功地降低了油墨的粘度。因此从压辊13上确切地去除油墨并保护纸张不受后续油墨的转移是可能的。
图20所示的是清洁装置的第二种优化。如图所示,清洁装置145包括油墨被转移到其上的辊145a和清洁辊145b。至少辊145a的表面由粘结材料形成,例如被涂布在橡胶辊上的液化硅酮或具有低粘度的粘接硅酮橡胶。辊145a通过未示出的清洁装置的侧壁被旋转支撑,并通过预设压力被压靠在压辊13上,以便因此被旋转。
清洁辊145b也通过装置侧壁被旋转支撑,至少其表面结构具有与前述清洁辊26相同的形式。更详细地说,清洁辊145b的表面由多孔材料形成,例如日本纸、海绵、高稀释型泡沫橡胶、泡沫合成橡胶、无纺布、毛毡或清洁纸。清洁辊145b通过预设压力被压靠在辊145a上。当辊145a旋转时,未示出的驱动装置促使清洁辊145b在相反的方向上以辊145a圆周速度的十分之一的圆周速度旋转。
在图20所示出的结构中,因为辊145a的表面粘性较低而粘接性较高,所以沉积到压辊13上的油墨被容易地转移到辊145a上,所述压辊是由稍微排斥油墨材料制成的。此外,被保持与压辊13紧紧接触的辊145a以包裹在其上的方式剥除油墨,进一步促进了油墨从压辊13上的移除。
如果从压辊13转移到辊145a上的油墨被剩余在辊145a上,那么油墨被再次从辊145a上转移到压辊13上。考虑到这一点,清洁辊145b把油墨从辊145a上移除,以借此确保油墨从墨辊13上的移除。
图21示出清洁装置的第三种优化。如图所示,清洁装置146包括油墨将被转移到其上的辊146a和刮墨刀146b。至少辊146a的表面由极其光滑的金属或硬橡胶形成,并被未被示出的清洁辊146的侧壁旋转支撑。辊146a被压靠在压辊13上,以便因此被旋转。辊146a优选应该包括具有抛光表面的不锈钢辊,具有仔细研磨后表面的硬尿烷辊,或者作为玻璃管来实施的辊。
刮墨刀146b由尿烷、橡胶或类似粘结材料形成,其基端被安装在支撑部件146c上,其可被未被示出的清洁装置146的侧壁角运动支撑。刮墨刀146b的刀刃通过预设压力以预设角度被未示出的偏置装置压靠在辊146a 。
在图21示出的结构中,因为辊146a的表面极其光滑并被高压挤压,所以沉积到压辊13上的油墨被容易地转移到辊146a上,所述压辊13是由稍微排斥油墨材料制成的,促进了油墨从压辊13上的移除。
被辊146a从压辊13上收集的油墨被刮墨刀146b刮掉。因为刮墨刀146c具有粘合性,而辊146a的表面极其光滑且硬,所以刮墨刀146b能够从辊146a上把油墨刮掉,以借此确保油墨从压辊13上的移除。通过刮墨刀146b从辊146a上移除的油墨被收集在被置于刮墨刀146b之下的接收部件146d中。
上述的清洁装置的优化不仅可以应用于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印刷机1,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压辊型式的模板印刷机,如在先前所提到的公开号为9-95033或2002-103768日本专利文献中所教导的模板印刷机。在这种型式的印刷机中,当被置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压辊按压纸张时,因为纸张上面没有图像,油墨并没有从纸张转移到压辊。因此每种优化可以被应用于至少一个被置于在上述方向的下游侧的压辊上。
第二个实施例
将在下文描述符合本发明的印刷机的第二个实施例。因为图1和3到13及参照附图所作的说明也应用于第二个实施例,所以下面将集中描述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的不同。
如图22所示,被包括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压辊13也包括由中空管13b组成的基体、端板13c和金属芯轴件13a。大约5到10毫米厚的硅橡胶或类似弹性层13d被形成在基体上。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片状部件13e由螺旋形缠绕在弹性层13d的网膜组成,这样在邻近的转向之间的距离为0.3毫米或更小。胶带13f被安装在网膜的末端以防止网膜被打开。
图23示出的是片状部件13e的放大图。如图所示,片状部件13e的表面与将被粘附到弹性层13d上的另一表面13g相对,其由多个突起13h形成,因此片状部件13e形成了波状部分。片状部件13e由成型聚氨酯、聚烯烃或热塑性合成树脂在特殊模具中形成。在说明性的实施例中,片状部件13e的厚度T选择为0.3毫米到0.4毫米。突出部分13h都呈圆锥形或多边锥形,并且各突出部分都有角度为θ半径为R的峰点13i。突出部分13h根据峰点13i间的距离设置的节距L被安置。角度θ、半径R和节距L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现将参照图24,描述在双面印刷方式中常规压辊出现的问题。如图所示,常规压辊尽管包括金属芯轴部件141a、中空管141b、端板141c和弹性层141d,但其并不包括片状部件13e。
图25示出了一个特定状态,其中从纸张进给区4被进给的第一张纸作为其上携带有油墨142的单面纸PA1被输送到辅助盘8,而跟在第一张纸P之后的第二张纸P作为其上携带有油墨142的单面纸PA2被输送到辅助盘8上。所述单面纸PA1被再次从辅助盘8向印刷区2进给。
图26所示的是跟在图25的状态之后的另一个特定状态。如图所示,从辅助盘8再进给的单面纸PA1被压辊141压靠在印刷鼓12上,变成了在其另一面也携带有油墨142的双面纸PB1。被转移到双面纸PA1的一面上的油墨142还是湿的。因此,如果湿墨142被压辊141按压,那么其作为再转移油墨143再次被转移到压辊141上。
如图27所示,作为印刷操作的进一步继续,第三张纸P3从纸张进给区4被进给。在这一刹那,在压辊141上的再转移油墨143被转移到纸张P3的反面,并将其涂污。同时,再转移油墨143也被转移到从辅助盘8再进给的单面纸PA2的一面上,损伤了纸张PA2携带的图像外貌。
根据上文的描述,在说明性实施例中,为了生产合格的印刷品,片状部件13e被缠绕在压辊13周围,以尽可能地降低再转移油墨143。通过改变峰点13i的角度θ和半径R以及峰点13i之间的节距L,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以估计图像质量和由于再转移油墨143而造成的图像涂污。图28列出了实验结果。
如图28所示,当半径R大于0.04毫米时,再转移油墨143很容易沉积到压辊13上,并造成图像涂污,但是当半径R为0.04毫米或更少时,几乎没有油墨沉积。特别地,当半径为0.03毫米或更小时,由于再转移油墨143而造成的图像涂污并不显著。在另一方面,当角度θ大于100度时,再转移油墨143很容易沉积在压辊13上,但是当角度为100度或更小时,几乎没有油墨沉积。特别地,当角度θ为90度或更小时,由于再转移油墨143而造成的图像涂污并不显著。然而,当角度θ为60度或更低时,突出部分13h的强度很小。当在峰点131之间的节距L远大于0.4毫米时,表面光滑,因此不能获得压辊所需要的图像成型功能,因此在图像上出现了成点状的不规则性。相反,当节距L为0.4毫米或更低时,这种不规则性并不显著;当节距L为0.3毫米或更小时,几乎没有发现任何不规则性。然而,当节距小于0.1毫米时,突出部分之间的凹槽的深度太小,以至于不能排除图像涂污。
由此得出结论,峰点13i的半径R应该在0.04毫米或以下,优选0.03毫米或以下,峰点13i的角度θ应该为100度或以下,优选70度到90度之间,峰点间的节距L应该在0.4毫米或以下,优选0.1毫米和0.3毫米之间。通过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片状部件13e的压辊13,能够尽可地降低再转移油墨143和因此造成的图像涂污,从而确保了高质量的图像。
图29所示的是片状部件13q,其是片状部件13e的第一种优化。如图所示,用特定模具采用成型热塑性合成树脂制造的片状部件13q具有多个三角锥形突出部分13r,其以二维型式被规则地配置。在图29中,粗线指示的是突出部分13r的基部,细线指示的是突出部分13r的脊,圆点指示的是突出部分13r的峰点。利用这种片状部件,在上述的特定范围内,也能够达到通过限定半径、角度和节距而获得上述优点。如果愿意,各个突出部分13r可以是圆锥形或多边锥形的。
图30示出了部分片状部件13j的截面图,其是片状部件13e的第二种优化。如图所示,片状部件13j包括0.05到0.1毫米厚的由聚酯或类似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树脂薄板13k。多个玻璃珠131通过氨基甲酸乙酯基或环氧基粘合剂13m被粘附到树脂薄板13k上,这样玻璃珠131就不处于同一平面上。利用这种结构,片状部件13j组成了阶梯状部分。
片状部件13j的厚度T被设置在0.15毫米到0.2毫米的范围内。平均直径为D的玻璃珠131被配置,从而玻璃珠131峰点之间的高度最大差值为H,并且最高点之间的平均节距为W。为了增加强度,应该优选低粘性的粘合剂以涂层13n的形式涂覆到玻璃珠131上,这就保证了高度不同,并允许再转移油墨143最小量的沉积。
通过改变被包括在片状部件13j内的玻璃珠131的平均半径D、最大差值H和平均节距W,我们再一次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以估计图像质量和由于再转移油墨143而造成的图像涂污。图31列出了实验结果。
如图31所指示的,当平均直径D大于0.1毫米时,点状形式的涂污十分显著,当平均直径D为0.1毫米或以下时,特别是0.08毫米或以下,点状形式的涂污将不显著。当直径D为0.03毫米或以下时,将难以将高度最大差值H和平均节距W控制到适当的值,这将在下文描述。当最大差值H小于0.03毫米时,玻璃珠131的表面如此光滑,出现象沙粒一样的涂污。当最大差值H大于0.03毫米时,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涂污。然而,当最大差值H大于0.1毫米时,图像出现了不规则性。当平均节距W大于0.4毫米时,在图像中出现了不规则点状形式。当平均节距为0.4毫米或以下时,获得期望的没有不规则性的图像。然而,当平均节距W小于0.15毫米时,玻璃珠131的表面如此光滑,发生象沙粒一样的涂污。
由此得出结论,平均直径D应该是0.1毫米或以下,优选0.04毫米和0.08毫米之间,高度最大差值H应该是0.03毫米或以上,优选在0.03毫米和0.10毫米之间,平均节距W应该是0.15毫米或以上,优选在0.15毫米和0.40毫米之间。通过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片状部件13j的压辊13,能够降低再转移油墨量并因此尽可能降低图像涂污,从而确保了高质量的图像。
图32所示的是片状部件13s,其是片状部件13e第三种优化。在这种优化中,除了平均直径D为80微米的玻璃珠13t和平均直径为30微米的玻璃珠13u以预设的比例,例如1∶3被粘附到树脂薄板13k上之外,这种优化与图30所示的第二种优化一致。如果玻璃珠13t之间的节距被选择是0.15毫米或以上,优选在0.15毫米和0.40毫米之间,那么这种优化获得了与第二种优化相同的优点。
上述的片状部件13j和13s都被螺旋形缠绕在弹性层13d上。图33示出了另一种特定片状部件13p。如图所示,片状部件13p包括特殊表面硬化剂13o,其执行初级处理的双功能,被涂覆在弹性层13d的表面。玻璃珠131被粘附到表面硬化剂13o上。
被示出和描述的片状部件13e、13j、13p和13s不仅可以应用于说明性的实施例中的印刷机1,而且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压辊型式的模板印刷机,如在先前所提到的公开号为9-95033或2002-103768的日本专利文献中所教导的模板印刷机。在这种型式的印刷机中,当被置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压辊按压纸张时,因为纸张上面没有图像,油墨并没有从纸张转移到压辊。因此每种片状部件13e到13s的优化可以被应用于至少一个被置于在上述方向的下游侧的压辊上。
现将参照图34来描述模板印刷机144,其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模板印刷机的一种优化,分拣器145被可操作地连接到印刷机144上。如图所示,印刷机144包括印刷鼓146、压辊147、配准辊对148和纸张卸除输送机149,以及未被详细示出的图像读取区、制版区、模版卸除区和送纸区。配准辊对148在预设定时开始向印刷鼓146和压辊147之间的辊间间隙输送从送纸区进给的纸张。压辊147把纸张压靠在印刷鼓146上,以借此在纸张上印刷图像。其上携带有图像地纸张通过纸张卸除输送机149被带出印刷机144。
分拣器145包括用于水平输送从印刷机144被引入到分拣器145的纸张的水平输送机150。导向器151和152引导纸张。辊对或输送部件153和154各输送纸张。垂直输送机155垂直地输送纸张。多个仓盘156被一个高于另一个地上下放置,并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分度器157促使导向板152和辊对154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间作整体移动。辊对153和154分别由辊153a和153b及辊154a和154b组成。在每个辊对中,一个为主动辊,而另一个是压靠在主动辊上的从动辊。
在操作中,其上携带有图像并被带出印刷机144地纸张通过水平输送机150被引入分拣器145并被输送。纸张然后由被分度器157保持在预设位置的辊对154分发到其中一个仓盘156上。通常,被带出印刷机144的纸张在3秒内到达其中一个仓盘156。
在分拣器145中,纸张与辊153a和154a接触,因此促使油墨以与其沉积到压辊13上相同的方式沉积到辊153a和154a上。沉积到辊153a和154a上的油墨被再次转移到下一张纸的图像表面,损伤了下一张纸的图像外貌。为解决这一问题,任何一个片状部件13e、13j、13p、13q和13s可以被应用于辊153a和154a。
图35所示的试验结果用于指导决定在双面印刷方式中何时压辊按压纸张一个表面以在另一表面上印刷图像,所述纸张在其一个表面上携带有图像,在一个表面上印刷之后降低由于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的时间间隔。如图所示,如果在一个面上印刷和另一个面上印刷之间的时间间隔是5秒或更长由于再转移油墨造成的涂污几乎能够被消除。实际上,然而,为了发挥模板印刷机的最大优点,时间间隔应该是3秒或更低。
第三个实施例
将在下文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的第三个实施例。因为图1和3到13及参照附图所作的说明也应用于第二个实施例,所以下面将集中描述第一和第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简要地,说明性实施例将只涉及与纸张的图像表面接触的保护部件不被油墨涂污。
图36所示的是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纸张卸除区6和再进给装置9的配置。为了通过用鼓风机输送空气以辅助剥皮机84,图1中未被示出的气刀150在纸张输出方向上被置于剥皮机84的下游。一对跳板151(仅有一个可见)被包括在纸张卸除区6内,并被置于环带89上,以促使纸张的卷曲。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压辊13是可旋转部件,其与将被再进给的单面纸PA的第一图像接触。细小突起SF1被形成在压辊13表面,覆盖压辊13的整个圆周上。路径选择器10是静止部件,其也与将被再进给的单面纸PA的第一图像接触。细小突起SF1被形成在路径选择器10的底面上。路径选择器10作为与将被输出的双面纸张或双面印刷纸PB的第一图像接触的静止部件执行双功能。
环带89是与正在被卸除的双面纸张PB的第一图像接触的可移动部件,细小突起SF1被形成在其整个长度上,尽管只有其中一部分被示出。剥皮机84是与正在被卸除的双面纸张PB的第二图像接的静止部件,细小突起被形成在其底面上。气刀150也是与正在被卸除的双面纸张PB的第二图像接的静止部件,细小突起被形成在其刀刃部分的底面上。
如图37所示,每个跳板151都是正在被卸除的双面纸张PB的第一图像接触的静止部件,细小突起SF1被形成在其朝向双面纸张的内表面上。图37还示出了轴152,主动辊段87被安装在其上。
如图38所示,为形成细小突起SF1,玻璃珠153用粘附剂或粘合剂154被粘附或粘贴到如压辊13的表面上。玻璃珠153的直径并不相同。图39列出了代表玻璃珠153的直径和肉眼观察到的图像涂污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
如图39所示,当直径小于20微米时,玻璃珠153形成了几乎平滑的表面,降低了细小突起SF1的作用,即涂污减少作用。在另一方面,当直径大于200微米时,转移到玻璃珠153表面的油墨面积增加,呈现出油墨显著地转移到图像上。由此得出结论,如果直径在20微米到200微米之间,那么沉积到玻璃珠153上的油墨面积太小,当其被转移到图像上时,不能用肉眼辨认出。玻璃珠153不必具有相同的直径但是应该优选具有不同的直径。
图40示出了显示玻璃珠材料和图像涂污及持久性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珠子153由玻璃、陶瓷、橡胶A、硬度低于橡胶A的橡胶B以及树脂组成。玻璃和陶瓷在降低涂污作用方面具有可比性,并且在图像涂污和持久性方面也是理想的。橡胶A在图像涂污和持久性方面都是不充分的,而尽管橡胶B降低了图像涂污,但是其在持久性方面是不充分的。这对于树脂来说也是正确的。由此得出结论,玻璃或陶瓷成功地实现所期望的作用。
图41示出了说明性的实施例的第一种优化。如图所示,例如由抛光颗粒155组成的细小突起SF2被形成在压辊13上。例如用粘附剂或粘合剂156把抛光颗粒155粘附或粘接到压辊13上。
图42示出了显示抛光颗粒155的平均颗粒尺寸和肉眼观察的图像涂污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平均颗粒尺寸参照用于筛分抛光颗粒155的网眼尺寸,数字越小,网眼尺寸和用于抛光颗粒装置的尺寸也越小。如图所示,当平均颗粒尺寸小于#2,000时,表面变得光滑,降低了细小突起SF2的作用。在另一方面,当平均颗粒尺寸小于#250时,沉积到抛光颗粒155上的油墨的面积在转移到图像时增大且显著,尽管由于其与抛光颗粒155之间的摩擦划伤纸张或模版或甚至撕裂薄纸。
图43和44示出了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第二种优化。如图所示,细小突起SF3由圆锥形或多边锥形突起157组成,所述突起157用粘附剂或粘合剂158把抛光颗粒155粘附或粘接到例如压辊13上。图45示出了显示突起157的平均节距、突起157的峰点曲率半径和肉眼观察到的图像涂污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
如图45所示,当平均节距小20微米时,邻近突起157之间的距离降低,并使表面变得光滑,借此降低了细小突起SF3的降低涂污作用。当平均节距大于300微米时,油墨不仅沉积到突起157上,而且还沉积到突起157之间的凹槽内,所以在被按压时转移。如果单个突起157的峰点半径R增大,那么油墨转移到图像的程度也增大。在这种意义上,曲率半径优选是50微米或以下。
图46所示的是粘附或粘接或另外设置在例如路径选择器10上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其用于取代已被示出并描述的细小突起SF1到SF3。细小突起SF1被形成在部件159上。
进一步,未被示出的细小突起SF4可以通过喷丸硬化处理形成在需要它们的部件上。如果愿意,如果需要它们的部件能够被蚀刻,未被示出的细小突起SF5可以通过蚀刻被形成。作为选择,形成有突起SF4或SF5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可被设置在部件上。
图47和48示出了与模板印刷机1A有关的仅仅用于单面印刷方式的包括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的第三种优化。如图所示,模板印刷机1A包括响应于文件的文件传感器161和与印刷鼓12移动接触和分开的压辊160。在这种情况下,剥皮机84是与正被输出的已印刷纸张PA的图像表面接触的静止部件。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剥皮机84的底面上。气刀150是另一个与正被卸除的已印刷纸张PA的图像表面接触的静止部件,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其底面上。在图39、40、42和45中被示出的试验结果也同样应用于这个优化以及下面的其它优化。
图49所示的是对说明性实施例的第四种优化。如图所示,卸除辊162作为与正被卸除的已印刷纸张PA的图像表面接触的部件来取代剥皮机84。任意一个细小突起FA1到FA5被形成在卸除辊162的圆周上。
图50示出的是对说明性实施例的第五种优化。如图所示,当印刷机1A将把纸张PA表面上的第二个图像以多色方式印刷到纸张PA上已有的第一个图像上时,曾经被卸除的纸张PA再次被放置到纸盘67上,然后被重新进给。在这种情况下,逆转辊69,其还执行捡拾辊的双功能,是一与将被重新输入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接触的转动部件。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逆转辊69的圆周上。配准辊对71的主动辊71b是另一个与将被重新输入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接触的旋转部件,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圆周上。
图51所示的是对说明性实施例第六种优化,其中使用利用空气的抽气装置163取代捡拾辊以进给纸张。如图所示,抽气装置163包括环带164和抽气扇165。环带164是一个与重新进给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移动接触的部件,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外表面上。
图52所示的是对说明性实施例的第七种优化,其作为模板印刷机1A选择性地在单面印刷、多色印刷方式或双面印刷方式操作实施。在双面印刷方式中,一个面上携带有图像的纸张PA在纸盘67上被朝下设置。配准辊对71的主动辊71a是一个可旋转部件,其与正被重新进给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表面接触,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圆周上。压辊160是另一个可旋转部件,其与正被重新输入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表面接触,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圆周上。
图53所示的是对说明性实施例的第八种优化,其作为模板印刷机1B被实施。如图所示,模板印刷机1B包括两个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被并排放置的印刷鼓12A和12B,并且在纸仅通过一次时就能够在纸上印刷两种颜色的图像。为了在抽吸纸时输送纸张,环带166被置于印刷鼓12A和12B之间。在图53中也示出了被印刷鼓12A和12B共用的气刀167、剥皮机168和模版卸除区169。
在第八种优化中,剥皮机168和气刀167都是与正被输出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接触的静止部件,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底面上。而且,分配在印刷鼓12B下游的剥皮机84和气刀150都是静止部件,其与正被卸除的纸张PA的第一和第二图像接触,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底面上。在双面印刷中,双面印刷方式在第八个优化中是可以得到的,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同样地被形成在部件上,所述部件与正被重新进给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表面接触。
图54和55所示的是对说明性实施例的第九种优化。如图所示,第九种优化作为纸张仅通过一次就能够生产双面印刷的模板印刷机来实施。更详细地说,图23的分配给形成第二图像的部分被这样配置,以在纸张的反面形成图像。
在第九种优化中,在印刷鼓12A和12B之间的剥皮机168和气刀167各自都是静止部件,其与正被输出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表面接触,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被形成在其底面上。被配置于印刷鼓12B的下游的压辊160B是可旋转部件,其与被送向印刷鼓12B的纸张PA的第一图像表面接触,任意一个细小突起SF1到SF5同样地被形成在其圆周上。
如上所述,在说明性的实施例及其优化中,至少与正被卸除或正被进给的纸张的图像表面接触的两个或优选所有部件被形成有细小突起,以便降低由于油墨而造成的涂污。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接受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之后,在不偏离其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各种优化将变得可能。

Claims (64)

1、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用于在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图像,然后在所述的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图像,所述印刷机包括:
至少一个印刷鼓;和
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朝向所述印刷鼓,以把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当配置压辊以把记录介质的另一面按压到所述印刷鼓上时,所述压辊包括一弹性体,该弹性体表面上具有氟化合物层。
2、在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中,通过在模版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将分别被转印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上,并排位于印刷鼓的圆周方向上,把所述模版缠绕到所述印刷鼓周围,用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一图像印刷到所述一个面上,然后用所述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二图像印刷到所述另一面上,所述压辊包括一个在其上具有氟化合物层表面的弹性体。
3、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包括:
第一印刷鼓,配置有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一图像的第一模版,所述第一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一印刷鼓上;
第二印刷鼓,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其在所述第一印刷鼓的下游位置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所述第二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二图像的第二模版,所述第二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和
第二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二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二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二压辊包括一表面上具有氟化合物层的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橡胶,而所述氟化合物层包括紧密安装在所述弹性体表面的薄膜管。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橡胶,而所述氟化合物层是涂覆形成的。
6、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用于在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图像,然后在所述的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图像,所述印刷机包括:
至少一个印刷鼓;和
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印刷鼓的压辊,以把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辊配置成把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按压到所述印刷鼓上时,所述压辊包括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上被涂覆或粘附薄膜,所述薄膜有通过表面处理形成的细小突起。
7、在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中,通过在模版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将分别被传送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上,并排位于印刷鼓的圆周方向上,把所述模版缠绕到所述印刷鼓周围,用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以借此把所述第一图像印刷到所述的一个面上,然后用所述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以借此把所述第二图像印刷到所述另一面上,所述压辊包括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上被涂覆或粘附薄膜,所述薄膜有通过表面处理形成的细小突起。
8、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包括:
第一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一图像的第一模版,所述第一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一印刷鼓上;
第二印刷鼓,其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印刷鼓的下游位置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所述第二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二图像的第二模版,所述第二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和
第二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二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二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二压辊包括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上被涂覆或粘附薄膜,所述薄膜有通过表面处理形成的细小突起。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橡胶,而所述薄膜至少包括细小玻璃颗粒和细小陶瓷颗粒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玻璃颗粒和细小陶瓷颗粒都呈球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玻璃颗粒和细小陶瓷颗粒都不呈球形。
12、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用于在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图像,然后在所述的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图像,所述印刷机包括:
至少一个印刷鼓;和
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朝向所述印刷鼓,以把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当配置压辊以把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时,所述压辊包括一弹性体,该弹性体有形成细小突起的表面。
13、在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中,通过在模版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将分别被传送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上,并排位于印刷鼓的圆周方向上,把所述模版缠绕到所述印刷鼓周围,用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一图像印刷到所述的一个面上,然后用所述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二图像印刷到所述另一面上,所述压辊包括一表面形成有细小突起的弹性体。
14、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包括:
第一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一图像的第一模版,所述第一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一印刷鼓上;
第二印刷鼓,其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印刷鼓的下游位置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所述第二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二图像的第二模版,所述第二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和
第二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二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二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二压辊包括一表面形成有细小突起的弹性体。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橡胶,而所述突起至少包括细小玻璃颗粒和细小陶瓷颗粒中的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玻璃颗粒和细小陶瓷颗粒都呈球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玻璃颗粒和细小陶瓷颗粒都不呈球形。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印刷机,进一步包括用于移除沉积到所述压辊表面上的油墨的清洁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辊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清洁装置被置于用于传送图像到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和用于重新进给一个面上携带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位置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一个通过预设压力压靠在所述压辊上的辊,以刮掉沉积到所述压辊上的油墨;和
用于促使所述辊旋转的驱动装置,其圆周速度与所述压辊的圆周速度不同。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的至少一个表面是多孔的。
22、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用于在所述压辊的表面上涂覆少量液体的涂敷装置;和
与所述压辊表面接触的刮墨刀。
23、如权利要求1-21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印刷机,进一步包括通过预设压力压靠在所述压辊上的辊,通过促使所述油墨转移到所述辊上,以移除沉积到所述压辊表面上的油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包括一具有粘接性表面的弹性辊,而所述弹性辊包括橡胶,并通过所述压辊促使所述辊旋转。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由橡胶和金属中的任何一种形成并具有光滑表面,所述印刷机进一步包括刮墨刀,设置其以刮掉沉积到所述光滑表面上的油墨。
26、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用于在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图像,然后在3秒钟之内,在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图像,所述印刷机包括:
至少一个印刷鼓;和
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朝向所述印刷鼓,以把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当配置压辊以把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时,所述压辊包括一形成若干突起的表面,各个突起的峰点半径为0.04毫米或以下,突起的平均节距为0.4毫米或以下。
27、在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中,通过在模版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将分别被传送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上,并排位于印刷鼓的圆周方向上,把所述模版缠绕到所述印刷鼓周围,用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一图像印刷到所述的一个面上,然后在3秒钟之内,用所述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二图像印刷到所述另一面上,所述压辊包括一形成若干突起的表面,各个突起的峰点半径为0.04毫米或以下,突起的平均节距为0.4毫米或以下。
28、一种在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包括:
第一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一图像的第一模版,所述第一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一印刷鼓上;
第二印刷鼓,其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印刷鼓的下游位置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所述第二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二图像的第二模版,所述第二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和
第二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二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二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压辊已经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第一图像之后,所述第二压辊在3秒钟之内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在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第二图像,和至少所述第二压辊包括一形成若干突起的表面,各个突起的峰点半径为0.04毫米或以下,突起的平均节距为0.4毫米或以下。
29、如权利要求26-28之一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各突起呈峰角为100度或以下的圆锥形或多边锥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被形成在具有预设宽度并被螺旋形缠绕在所述压辊的表面周围的细长片状部件上。
31、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印刷机,用于在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图像,然后在3秒钟之内,在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图像,所述印刷机包括:
至少一个印刷鼓;和
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朝向所述印刷鼓,以把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当配置压辊以把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时,所述压辊包括一表面,该表面包括若干球形体形成的阶梯状部分,各个球形体的半径为0.1毫米或以下,在邻近的最高点之间配置最大差值为0.03毫米或以上,平均节距为0.15毫米或以上。
32、在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中,通过在模版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将分别被传送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上,并排位于印刷鼓的圆周方向上,把所述模版缠绕到所述印刷鼓周围,用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一图像印刷到所述的一个面上,然后在3秒钟之内,用所述压辊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第二图像印刷到所述另一面上,所述压辊包括一表面,该表面包括若干球形体形成的阶梯状部分,各个球形体的半径为0.1毫米或以下,在邻近的最高点之间最大差值为0.03毫米或以上,平均节距为0.15毫米或以上。
33、一种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包括:
第一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一图像的第一模版,所述第一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表面上;
第一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一印刷鼓上;
第二印刷鼓,其在纸张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印刷鼓的下游位置朝向所述第一印刷鼓,所述第二印刷鼓在其周围缠绕形成有第二图像的第二模版,所述第二图像将被印刷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和
第二压辊,其朝向所述第二印刷鼓,以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第二印刷鼓上;
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压辊已经把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在所述印刷鼓上,从而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一个面上印刷第一图像之后,所述第二压辊在3秒钟之内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压靠到所述印刷鼓上,从而在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印刷第二图像,和至少所述第二压辊包括一表面,该表面包括由若干球形体形成的阶梯状部分,各个球形体半径为0.1毫米或以下,在邻近的最高点之间最大差值为0.03毫米或以上,平均节距为0.15毫米或以上。
34、如权利要求31-33中任一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由合成树脂形成,并被设置成峰角为100度或以下的圆锥形或多边锥形。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被形成在具有预设宽度并被螺旋形缠绕在所述压辊的表面周围的细长片状部件上,。
36、如权利要求26-35之一所述的印刷机,进一步包括用于移除沉积在所述压辊表面上的油墨的清洁装置。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由多孔性清洁辊组成,在印刷过程中,所述清洁辊被促使以低于所述压辊的圆周速度的速度旋转。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通过3N或以下的偏置力被压靠在所述压辊上。
39、在纸张输送部件中,若干突起以平均节距为0.4毫米或以下被形成在所述纸张输送部件的表面上,所述纸张输送部件在自印刷开始后的三秒钟之内与在其上携带有图像的纸状记录介质的图像表面接触,所述突起都被设置有半径为0.04毫米或以下的峰点。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由合成树脂形成,并被设置成峰角为100度或以下的圆锥形或多边锥形。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被形成在具有预设宽度并被螺旋形缠绕在所述压辊的表面周围的细长片状部件上。
42、在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可旋转或可移动部件的表面上,当纸状记录介质被输送时,其与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图像表面接触。
43、在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正被输送的纸状记录介质的图像表面接触的部件的表面上。
44、在用于进给或输送纸状记录介质的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携带有第一图像的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接触的可转动或可移动部件的表面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在其一个面上携带有第一图像,以借此在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的第一图像上印刷第二图像。
45、在用于进给或输送纸状记录介质的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携带有第一图像的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接触的静止部件的表面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在其一个面上携带有第一图像,以借此在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上的第一图像上印刷第二图像。
46、在用于进给或输送纸状记录介质的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携带有第一图像的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接触的可转动或可移动部件的表面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在其一个面上携带有第一图像,以借此在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个面上印刷第二图像。
47、在用于进给或输送纸状记录介质的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携带有第一图像的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接触的静止部件的表面上,所述纸状记录介质在其一个面上携带有第一图像,以借此在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个面上印刷第二图像。
48、在印刷机中,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所述纸状记录介质的所述一个面接触的可旋转或可移动部件的表面上,用于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一面上携带有第一图像的纸状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实现第二印刷。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机,所述细小突起被形成在与记录介质的另一面接触的可旋转部件或与另一面接触的静止部件的表面上。
50、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由被粘附到其表面的基本球形体组成。
51、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由被粘附到覆盖在其表面上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表面上的基本球形体组成。
52、  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由被粘附到其表面的抛光颗粒组成。
53、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由被粘附到覆盖在其表面上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表面上的抛光颗粒组成。
54、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包括圆锥形或多边锥形突起。
55、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包括被粘附到涂布在其表面上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表面上的圆锥形或多边锥形突起。
56、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通过表面喷丸硬化处理形成。
57、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由表面经过喷丸硬化处理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形成。
58、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通过蚀刻其表面形成。
59、如权利要求42-49中任意一个所描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突起由表面经过蚀刻的薄膜状或带状部件形成。
60、如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基本球形体半径为20微米或以上,但是在200微米或以下。
61、如权利要求50或51或60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基本球形体由玻璃或陶瓷中的任何一种形成。
62、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抛光颗粒的平均尺寸为#250或以上,但在#2000或以下。
63、如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平均节距为20微米或以上,但在300微米或以下。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突起的峰点部分的半径曲率为50微米或以下。
CNB031597238A 2002-07-26 2003-07-26 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5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8147/2002 2002-07-26
JP218147/02 2002-07-26
JP2002218147A JP2004058384A (ja) 2002-07-26 2002-07-26 両面印刷装置
JP304381/02 2002-10-18
JP304381/2002 2002-10-18
JP2002304381A JP2004136584A (ja) 2002-10-18 2002-10-18 両面印刷装置及び用紙搬送部材
JP304356/02 2002-10-18
JP2002304356A JP4294937B2 (ja) 2002-10-18 2002-10-18 印刷装置
JP304356/2002 2002-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8515A true CN1488515A (zh) 2004-04-14
CN1298545C CN1298545C (zh) 2007-02-07

Family

ID=3419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972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545C (zh) 2002-07-26 2003-07-26 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284479B2 (zh)
CN (1) CN1298545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4933B (zh) * 2008-04-21 2012-11-14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CN103513552A (zh) * 2012-06-20 2014-01-15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模块及使用此清洁模块的打印机
CN109334277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温州立可达印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上光油机构的印刷机
CN110058502A (zh) * 2013-06-26 2019-07-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688379A (zh) * 2019-03-14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5974B2 (ja) * 2006-07-07 2012-08-22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JP4796484B2 (ja) * 2006-12-25 2011-10-19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孔版印刷装置
JP5444621B2 (ja) * 2008-02-26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孔版印刷装置
JP5294769B2 (ja) * 2008-09-17 2013-09-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
JP5398584B2 (ja) * 2010-02-26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40441B2 (en) 2010-03-24 2013-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JP6398199B2 (ja) 2014-01-23 2018-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603929B2 (en) 2017-09-15 2020-03-31 Ricoh Company, Ltd. Dr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798779B (zh) * 2021-08-04 2023-04-11 新進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具冷燙滾輪之印刷機
TWI798780B (zh) * 2021-08-04 2023-04-11 新進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冷燙膜滾輪結構
CN114211866A (zh) * 2021-12-29 2022-03-22 绍兴寿春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挂扇用pua热熔胶烫金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8227A (en) * 1989-07-13 1992-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roller and cleaning apparatus
US5207157A (en) * 1989-12-22 1993-05-04 Ricoh Company, Ltd. Control device for a stencil duplicating machine
JPH04139476A (ja) * 1990-10-01 1992-05-13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H0493876A (ja) * 1990-08-03 1992-03-26 Canon Inc 加圧ローラ及び加熱定着装置
EP0469629B1 (en) * 1990-08-03 1995-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astic roller and fix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H0570010A (ja) 1991-09-13 1993-03-23 Kato Hatsujo Kaisha Ltd 紙送りローラ
JP3311408B2 (ja) * 1992-04-20 2002-08-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680651A (en) * 1995-05-09 1997-10-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uplex printing apparatus
JP3553226B2 (ja) 1995-09-29 2004-08-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JP3987157B2 (ja) * 1996-05-21 2007-10-03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
JPH10166705A (ja) * 1996-12-11 1998-06-23 Tohoku Ricoh Co Ltd 孔版印刷機
JPH10180874A (ja) * 1996-12-27 1998-07-07 Canon Inc フッ素樹脂チューブの被覆方法および該被覆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定着部材
JP4312284B2 (ja) * 1998-08-21 2009-08-12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
JP4047993B2 (ja) * 1999-01-04 2008-02-1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方法
JP3724693B2 (ja) * 1999-08-30 2005-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送りローラ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2001239733A (ja) * 2000-03-01 2001-09-04 Riso Kagaku Corp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2103768A (ja) 2000-09-28 2002-04-09 Riso Kagaku Corp 印刷装置
JP2002219849A (ja) 2000-11-27 2002-08-06 Riso Kagaku Corp 孔版印刷装置
JP2002172839A (ja) * 2000-12-07 2002-06-18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4355123B2 (ja) * 2002-01-09 2009-10-28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4933B (zh) * 2008-04-21 2012-11-14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CN103513552A (zh) * 2012-06-20 2014-01-15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模块及使用此清洁模块的打印机
CN103513552B (zh) * 2012-06-20 2016-06-01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模块及使用此清洁模块的打印机
CN110058502A (zh) * 2013-06-26 2019-07-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9334277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温州立可达印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上光油机构的印刷机
CN111688379A (zh) * 2019-03-14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US11312161B2 (en) 2019-03-14 2022-04-26 Ricoh Company, Ltd. Contacting member, dry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76798A1 (en) 2005-04-14
US7284479B2 (en) 2007-10-23
CN1298545C (zh)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8545C (zh) 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
CN1287994C (zh) 可双面印刷的印刷机
CN130420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20590C (zh) 进纸装置和具有该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
CN1255283C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310751C (zh) 记录装置
CN1093472C (zh) 狭带打印机装置
CN1102501C (zh) 涂敷装置、印刷装置、成像装置、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
CN1174859C (zh) 介质盒和带有可拆卸介质盒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154880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232403C (zh) 供纸设备和具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CN1470388A (zh) 废液处理设备及与其合并的液体喷射装置
CN1660575A (zh) 液体涂布装置、记录装置
CN1616229A (zh) 记录装置
CN1927589A (zh) 喷墨打印设备
CN1907721A (zh) 具有支撑纸张的压印平板和可动支撑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607098A (zh) 具有维护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561291A (zh) 喷嘴头、喷嘴头固定器和液滴喷射图案形成装置
CN1931583A (zh) 记录头的维持恢复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90707A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喷墨打印方法
CN101045388A (zh) 清洁刮片及其制造方法和用于液体排放头的清洁装置
CN199024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CN1056561C (zh) 薄膜形成装置及薄膜形成方法
CN1603126A (zh) 喷墨记录设备和所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ICOH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HOKU RICO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Ricoh Co., Ltd.

Address before: Miyagi Prefecture,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hoku Rico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