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8379A -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8379A
CN111688379A CN202010155140.1A CN202010155140A CN111688379A CN 111688379 A CN111688379 A CN 111688379A CN 202010155140 A CN202010155140 A CN 202010155140A CN 111688379 A CN111688379 A CN 111688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member
contacted
liquid composition
fib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51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8379B (zh
Inventor
水谷佑树
玉井智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88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8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8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8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76Construction of rollers; Bear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41J15/165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for tensio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by use of redirecting rollers or redirecting nonrevolving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在表面具有纤维层的接触部件和记录介质等的被接触部件之间施加压力的状态下运送被接触部件场合,在纤维层中,与被接触部件接触的区域和不接触区域之间产生边界部,此后,当运送被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另一被接触部件跨越边界部时,产生图像剥落。本发明的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所述接触部件在与所述被接触部件接触的表面设有含有氟树脂纤维的氟树脂纤维层,所述氟树脂纤维层根据通过推压φ5mm的圆形压头得到的位移量计算平均变形量,该平均变形量为5.0μm/N以上、18.0μm/N以下。

Description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装置等的印刷装置的内部,为了运送切割纸等的被印刷物,设置有运送手段。该运送手段是将被印刷物导向赋予喷墨墨水等的液体组合物的液体组合物赋予手段,以及通过加热被赋予的液体组合物使其干燥的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作为运送手段有各种各样手段,大多使用沿轴线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多个的辊。
但是,这样的运送手段之中,对于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直接接触的运送手段,有时液体组合物对于运送手段发生转印这样的不良状况。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辊,其具有棒状芯体,以及芯体外周面螺旋状卷绕配置的含有易滑性树脂纤维的线材,用于具有印刷功能的设备,传输被印刷物。由此,提供一种能够顺利地输送被印刷物并使印刷图像质量保持在较高状态的辊。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63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在表面具有纤维层的接触部件和记录介质等的被接触部件之间施加压力的状态下运送被接触部件的情况下,存在以下课题:在纤维层中,与被接触部件接触的区域和不接触区域之间产生边界部,此后,当运送被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另一被接触部件跨越边界部时,产生图像剥落。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当使用表面具有纤维层的接触部件场合能抑制发生图像剥落的接触部件。
根据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所述接触部件在与所述被接触部件接触的表面设有含有氟树脂纤维的氟树脂纤维层,所述氟树脂纤维层根据通过推压φ5mm的圆形压头得到的位移量计算平均变形量,该平均变形量为5.0μm/N以上、18.0μm/N以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接触部件具有当使用表面具有纤维层的接触部件场合能抑制发生图像剥落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的(A)~(C)是表示使用辊形状的接触部件运送被接触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使用连续纸的印刷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被接触部件与接触部件相接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所示的实施形态,其他的实施形态、追加、修正、删除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想到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在任何一种方式中只要具有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
《接触部件》
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在与所述被接触部件接触的表面设有含有氟树脂纤维的氟树脂纤维层。另外,接触部件优选具有基材,氟树脂纤维层优选相对基材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此,所谓氟树脂纤维层相对基材直接固定场合,表示例如氟树脂纤维层和基材通过热熔接、底涂料等的粘合剂、这些手段的组合等进行一体化。另外,所谓氟树脂纤维层相对基材间接固定场合,表示例如在氟树脂纤维层和基材之间设置至少一层基底层,氟树脂纤维层和基底层、基底层之间、基底层和基材通过热熔接、底涂料等的粘合剂、这些手段的组合等进行一体化。
<氟树脂纤维层>
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在与被接触部件接触的表面设有含有氟树脂纤维的氟树脂纤维层。另外,氟树脂纤维层优选在层的最表面具有氟树脂纤维。通过使用氟树脂纤维,可以提高与氟树脂纤维直接接触的被接触部件相对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的润滑性和易剥离性。作为构成氟树脂纤维的氟树脂,可以列举例如: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熔点300~310℃)、聚四氟乙烯(PTFE、熔点330℃)、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熔点250~280℃)、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熔点260~270℃)、聚偏氟乙烯(PVDF、熔点160~180℃)、聚氯三氟乙烯(PCTFE、熔点210℃)、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EPE、熔点290~300℃)等、以及含有这些聚合物的聚合物等,优选聚四氟乙烯(PTFE)。
氟树脂纤维是通过将这些氟树脂进行纺丝或短纤维固化而形成,但也可以是由单一氟树脂组成的树脂纤维、由多种氟树脂组成的树脂纤维、以及氟树脂中混合氟树脂以外的材料的树脂纤维的任何一种,优选由单一氟树脂组成的树脂纤维、由多种氟树脂组成的树脂纤维。在本实施形态中,氟树脂纤维表示氟树脂本身、或氟树脂和氟树脂以外的材料的混合物本身纤维化。因此,例如,用氟树脂涂布玻璃树脂纤维等的表面使其固化等不包含在本实施形态的氟树脂纤维中。
另外,作为市面上销售的氟树脂纤维,可以列举例如Toyoflon BF 800S、2402、1412(东丽公司制)等,这些都是含聚四氟乙烯(PTFE)的氟树脂纤维。
氟树脂纤维层根据通过推压φ5mm的圆形压头得到的位移量计算平均变形量,该平均变形量为5.0μm/N以上、18.0μm/N以下,优选8.0μm/N以上、12.0μm/N以下。所谓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是表示氟树脂纤维层硬度的指标一例。
首先,对本实施形态中的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的测量作为一个例子,是通过小型桌面试验机EZ-SX(岛津制作所公司制)实施,但不限于此。在试验机前端安装φ5mm(直径5mm)的圆形压头,将接触部件设置于试验机,使圆形压头接触设在接触部件的氟树脂纤维层。此时,将初始接触时的载荷设为0N,按0.02mm/秒的速度推压,直到产生0.5N的应力,将此时的位移量定义为位移量1。另外,将推压直到产生3.3N的应力时的位移量定义为位移量2。其次,基于位移量1和位移量2的值,从下式(1)算出变形量。这样,通过改变测量位置测定10点,取得这样求取的变形量,将其平均值作为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10点的测量位置优选各位置的变形量的偏差不过度大的位置,例如,优选在氟树脂纤维层的中央部测定,不在端部进行测定。
变形量(μm/N)=(位移量2-位移量1)/2.8 式(1)
其次,参照图1,说明将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调整到5.0μm/N以上、18.0μm/N以下的理由。图1是表示使用辊形状的接触部件运送被触部件的一例的模式图。
如图1(A)所示,在表面具有氟树脂纤维层的接触部件10和记录介质等的被接触部件11之间施加压力的状态下,运送被接触部件11场合,如图1(B)所示,在氟树脂纤维层的与被接触部件11接触的区域和不接触区域之间的边界部,产生伴随氟树脂纤维层的压缩差的微小阶梯差10a、10b。此后,如图1(C)所示,运送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另一被接触部件12跨越微小阶梯差10b场合,在通过由已赋予的液体组合物形成的图像的微小阶梯差10b的部分,存在产生图像缺损等的异常图像13的课题。为了抑制发生该异常图像13,例如,可以列举预先对氟树脂纤维层施加压力进行压缩等,将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调整到5.0μm/N以上、18.0μm/N以下。由于平均变形量在该范围内,即使产生微小阶梯差,阶梯差的角度平缓,阶梯差的高度也不大。因此,可以减小接触部件与被接触部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抑制发生图像缺损等异常图像。平均变形量小于5.0μm的情况下,在接触部件中,具有空隙的纤维结构的形成量不充分,微小阶梯差具有陡峭角度的边缘。结果,容易产生图像缺损等的异常图像。另外,当平均变形量大于18.0μm时,在接触部件中,由于具有空隙的纤维结构的形成量成为过剩,微小阶梯差的阶梯差高度变大。结果,易产生图像缺损等异常图像。对氟树脂纤维层施加压力进行压缩、调整成上述平均变形量场合,作为施加压力的时间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在将氟树脂纤维层用粘合剂等相对基材或基底层固定之前,或用粘合剂等将氟树脂纤维层相对基材或基底层固定之后等。
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优选200μm以上,更优选300μm以上。另外,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优选800μm以下,更优选700μm以下。由于接触部件的表面具有纤维结构,具有纤维结构的层厚度为200μm以上,即使接触部件与被接触部件接触、两者之间产生高的压力场合等,在接触部件和被接触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也能使得压力分散。由此,即使接触部件接触到被接触部件的被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也可以抑制被接触部件上的液体组合物转印到接触部件。另外,由于具有纤维结构的层厚度为800μm以下,所以即使在接触部件作为输送被接触部件的辊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运送被接触部件。另外,由于具有纤维结构的层厚度为300μm以上、700μm以下,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被接触部件上的液体组合物相对接触部件转印。由于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为300μm以上,可以在接触部件和被接触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使得压力更好地分散,由于为700μm以下,可通过氟树脂纤维层和被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抑制纤维结构松弛。
氟树脂纤维层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将其卷绕在基材上配置的片材状形状。所谓片材状表示通过施以纤维之间不易分离的加工,氟树脂纤维层具有平面状或曲面状的形状的状态,不包含线状的状态。所谓纤维之间不容易分离的加工可以列举使用公知的方法进行的加工,例如,通过对将原料挤压成型纺丝的纤维进行机械编织的加工,通过热和压力等使纤维之间接合的加工等,但从既能减少接触面积又可使接触点增加这个角度考虑,优选使得长度较短的纤维之间接合的加工。由于氟树脂纤维层为片材状,接触部件与被接触部件接触的部分成为位于氟树脂纤维层的最外部的氟树脂纤维的顶部。由此,减少接触部件和被接触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且能在接触部件的表面存在许多氟树脂纤维的顶部,因此,即使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场合,也可以抑制被接触部件上的液体组合物相对接触部件转印。在本实施形态中,不排除将线状纤维卷绕在基材上形成的氟树脂纤维层的形状,但优选氟树脂纤维层为上述片材状形状。由于氟树脂纤维层为片材状,因此,与线状场合相比,能够使接触部件和被接触部件之间产生的压力分散,能够抑制被接触部件上的液体组合物相对接触部件转印。
氟树脂纤维层的透气度为4秒以上、16秒以下,可以抑制图像的剥离,因此,很合适。通过使得透气度为4秒以上,产生来自被接触部件的接触面压的分散效果,从而提高抑制图像剥离的效果。另外,通过使得透气度为16秒以下,抑制与被接触部件的密接,因此,能够提高抑制图像剥离的效果。本实施形态中的透气度通过Gurley式自动透气度计(Emo公司制)以根据ISO5636的方法实施。更具体地说,在氟树脂纤维层中,检测使得300ml的空气相对通过直径φ10mm透过时所花费的时间。改变测量位置测定10点,将平均值设为透气度。
<基材>
基材优选长尺寸的金属制棒状体,更优选其截面为圆形的圆柱体或圆筒体等的辊形状。通过基材为这些形状,可以使用接触部件作为运送被接触部件的辊。将接触部件作为辊使用场合,基材的截面圆的直径优选50mm以上、100mm以下。由于直径在该范围内,即使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场合,也可以抑制被接触部件上的液体组合物相对接触部件转印。由于直径为50mm以上,接触部件和被接触部件之间产生的每单位面积的压力降低,抑制液体组合物的转印。另一方面,由于直径为100mm以下,抑制接触部件和被接触部件之间产生的滑移,由此,抑制液体组合物的转印。
另外,作为基材材料,可使用例如不锈钢、铝等的各种金属、铜、不锈钢等的金属烧结体、以及陶瓷烧结体等。
<<干燥装置、印刷装置>>
本实施形态的干燥装置是使得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被接触部件干燥的装置,包括上述接触部件,根据需要,具有加热已赋予到被接触部件的液体组合物的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机构),以及加热接触部件的接触部件加热手段(机构)等。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印刷装置具有上述接触部件,根据需要具有供给被接触部件的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机构)、运送被接触部件的运送路径、向被接触部件赋予液体组合物的液体组合物赋予手段(机构)、对赋予到被接触部件的液体组合物进行加热的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机构)、加热接触部件的接触部件加热手段(机构)、以及回收被接触部件的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机构)等。
参照图2对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使用连续纸的印刷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图2所示的印刷装置100具有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液体组合物赋予手段2、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3、接触部件4、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以及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6。另外,印刷装置100具有干燥装置50,干燥装置50可以是和印刷装置成为一体的装置,也可以是单独的装置。
<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
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通过旋转驱动,将卷绕成辊状收纳的被接触部件7供给到印刷装置100内的运送路径8。运送路径8中的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用箭头D表示。
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通过调整旋转驱动,以50m/分以上的高速运送被接触部件7。
被接触部件7是在印刷装置100的运送方向D连续的片材状的被输送物,具体地说是连续纸等的记录介质。作为连续纸,可以列举例如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每隔规定间隔折弯的连册纸等。被接触部件7沿着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和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6之间的运送路径8运送。另外,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D的长度至少要比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和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6之间设置的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路径8的长度长。本实施形态的印刷装置100由于采用这样在印刷装置100的运送方向D连续的被接触部件7,且高速运送被接触部件7,因此,在被接触部件7,在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和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6之间附加大的张力。
<液体组合物赋予手段(机构)>
液体组合物赋予手段2是具有多个喷嘴排列的多个喷嘴列的喷墨排出头,墨水从喷嘴的排出方向设为向着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路径8。由此,液体组合物赋予手段2相对被接触部件7,作为液体组合物,依次排出品红色(M)、青色(C)、黄色(Y)、以及黑色(K)的各色墨水,以及为保护所赋予的墨水表面而赋予的后处理液。排出的墨水颜色并不局限这些颜色,也可以是白色、灰色、银色、金色、绿色、蓝色、橙色、紫罗兰等颜色。
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液体组合物是墨水以及后处理液场合,但也可以是这些以外的液体组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墨水、为使得墨水所含的色材凝集而赋予的预处理液、为保护所赋予的墨水表面而赋予的后处理液、以及用于形成使金属等无机粒子分散的电气电路等的液体等,也可以是将这些适当混合或重叠的液体等。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液体组合物用喷墨排出头赋予被接触部件7的场合,但也可以用其他手段赋予。例如,可以使用旋涂、喷涂、凹版辊涂布、逆转辊涂布、杆涂布等各种公知的手段。
<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机构)>
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3从被接触部件7的具有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的背面侧对已赋予被接触部件7的液体组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干燥。加热液体组合物的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喷吹热风的手段、使得被接触部件7的背面与加热辊、平式加热器等接触使其干燥的手段等的各种公知手段。
<接触部件>
接触部件4在运送接触部件7的同时,改变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D。另外,接触部件4是圆柱状或圆筒状的辊。
本实施形态的印刷装置100如上所述,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以50m/分以上的速度运送被接触部件7。这样高速运送时,如图2所示,使用接触部件4改变被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时,接触部件4和被接触部件7之间会附加大压力。由此,在接触部件4设置的氟树脂纤维层中,在与接触部件7接触的地方和不接触的地方的边界容易产生微小阶梯差。此外,与此相伴随,此后,在跨越微小阶梯差地运送的被接触部件7,容易产生异常图像。因此,优选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另外,被接触部件7上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与接触部件4接触场合,由于液体组合物容易转印到接触部件4上,因此,优选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
本实施形态的印刷装置100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在印刷装置100的运送方向D连续的被接触部件7,且高速运送被接触部件7,因此,在被接触部件7,在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和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6之间附加大张力。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通过接触部件4改变附加有大张力的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场合,在接触部件4和被接触部件7之间附加有大的压力。由此,在接触部件4设置的氟树脂纤维层中,在与被接触部件7接触的地方和不接触地方的边界容易产生微小阶梯差。此外,与此相伴随,此后,在跨越微小阶梯差地运送的被接触部件7,容易产生异常图像。因此,优选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另外,被接触部件7上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与接触部件4接触场合,由于液体组合物容易转印到接触部件4上,因此,优选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
接触部件4如图2所示,相对于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3,设置在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D的下游侧。由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3干燥被接触部件7上的液体组合物后,被接触部件7上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与接触部件4接触,因此,进一步抑制液体组合物对接触部件4的转印,由此,很合适。
另外,由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3干燥被接触部件7上的液体组合物后,相对被接触部件7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最初接触的部件优选接触部件4。相对被接触部件7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最初接触的部件优选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因为易发生液体组合物的转印。
另外,接触部件4为辊场合,如图2所示,被接触部件7通过卷绕在辊上,辊相对被接触部件7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此时,被接触部件7相对辊的卷绕率优选10%以上,更优选15%以上,特别优选20%以上。通过为10%以上,辊与被接触部件7之间产生的每单位面积的压力降低,抑制液体组合物相对辊的转印。另外,被接触部件7相对辊的卷绕率优选90%以下,更优选70%以下,特别优选50%以下。通过设为50%以下,可以合适地进行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
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形态中的“卷绕率”。图3是表示被接触部件与接触部件相接的模式图。如图3所示,相对辊形状的接触部件4,被接触部件7卷绕相接场合,当将被接触部件与接触部件分离的一方的端部设为9a、另一方的端部设为9b时,“卷绕率”表示被接触部件7及接触部件4相接侧的9a和9b之间的接触部件4的周长X相对接触部件4的全周长所占的比例。
<接触部件加热手段(机构)>
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加热接触部件4。由此,加热的接触部件4相对被接触部件7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使被接触部件7上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干燥。此时,不仅液体组合物干燥不充分场合,而且液体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因热软化场合等为起因,易发生液体组合物相对接触部件4的转印,成为不良状况。因此,优选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
另外,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例如可以使用加热器、吹暖风手段等的各种公知的手段。
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如图2所示,配置在接触部件4的内部,但也可以配置在外面。另外,即使作为与接触部件4不同的另一装置配置也可,或者也可以组装作为一体。接触部件4的基材为多孔质体,将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配置在接触部件4内部场合,从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产生的热或热风可以有效地传递到被接触部件7。
<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机构)>
被接触部件回收手段6通过旋转驱动,通过赋予液体组合物,卷取形成图像的被接触部件7收纳为卷筒状。
<<印刷方法>>
本实施形态的印刷方法包括相对被接触部件赋予液体组合物的液体组合物赋予工序,以及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的接触工序。另外,根据需要,还具有液体组合物加热工序。
<液体组合物赋予工序>
液体组合物赋予工序是在从被接触部件供给手段1供给的被接触部件7上赋予墨水等的液体组合物的工序。由此,在被接触部件7上形成被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
<液体组合物加热工序>
液体组合物加热工序是在液体组合物赋予工序后加热所赋予的液体组合物使其干燥的工序。干燥优选进行成为不感觉到粘附在记录介质程度。在图2所示的干燥工序中,通过液体组合物加热手段3使所赋予的液体组合物干燥,但也可以不使用特殊的干燥手段,使其自然干燥。
<接触工序>
接触工序接触部件4相对被接触部件7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的工序。所谓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表示被接触部件7上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面的区域,不包含未赋予液体组合物的相反侧的面的区域。另外,所谓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表示通过赋予液体组合物而被特定的场所,不管液体组合物的状态。换言之,当接触部件与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时,已赋予到该区域的液体组合物并不需要是维持赋予液体组合物时的状态的液体状态,可以是液体组合物的部分液体成分气化的液体状态,或液体组合物的全液体成分气化的固体状态等。
如图2所示,被接触部件7一边与接触部件4接触一边运送。另外,接触部件4通过使被接触部件7卷绕地运送改变被接触部件7的运送方向D。进而,在被接触部件7的内部或者附近设置接触部件加热手段5场合,接触部件4使得一边运送被接触部件7一边赋予被接触部件7上的液体组合物的区域干燥。
<<液体组合物>>
本实施形态中的液体组合物不作特别限定,可列举墨水、为使得墨水所含的色材凝集而赋予的前处理液、为保护所赋予的墨水表面而赋予的后处理液、以及用于形成使金属等无机粒子分散的电气电路等的液体等。这些可在适当的公知组成中使用。以后,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墨水和后处理液作为液体组合物的场合进行说明。
<墨水>
以下,说明用于墨水的有机溶剂、水、色材、树脂、蜡、添加剂等。
-有机溶剂-
作为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例如,多元醇类,多元醇烷基醚类、多元醇芳基醚类等的醚类,含氮杂环化合物,酰胺类,胺类,含硫黄化合物类等。
作为上述多元醇类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二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3-甲基-1,3-丁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2-戊二醇,1,3-戊二醇,1,4-戊二醇,2,4-戊二醇,1,5-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1,3-己二醇,2,5-己二醇,1,5-己二醇,甘油,1,2,6-己三醇,2-乙基-1,3-己二醇,乙基-1,2,4-丁三醇,1,2,3-丁烷三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汽油(petriol)等。
作为上述多元醇烷基醚类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丁醚,四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等。
作为上述多元醇芳基醚类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单苯醚,乙二醇单苄基醚等。
作为上述含氮杂环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羟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ε-己内酰胺,γ-丁内酯等。
作为上述酰胺类,可以列举例如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
作为上述胺类,可以列举例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
作为上述含硫黄化合物类,可以列举例如二甲亚砜,环丁砜,硫代二乙醇等。
作为其它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酯,碳酸亚乙酯等。
由于不仅起着作为湿润剂的功能,而且能得到良好的干燥性,因此,优选使用沸点250℃以下的有机溶剂。
作为有机溶剂,也可以合适地使用碳原子数8以上的多元醇化合物,以及乙二醇醚化合物。作为上述碳原子数8以上的多元醇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2-乙基-1,3-己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等。
作为上述乙二醇醚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丁醚、四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等多元醇烷基醚类,乙二醇单苯醚、乙二醇单苄基醚等的多元醇芳基醚类等。
尤其,使用树脂作为墨水组合物场合,优选N、N-二甲基-β-丁氧基丙酰胺、N、N-二甲基-β-乙氧基丙酰胺、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丙二醇单甲基醚。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另外,其中,特别优选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的酰胺溶剂,能够促进树脂的成膜性,能够显现高的耐滑过性。
作为有机溶剂的沸点,优选180℃以上、250℃以下。若沸点为180℃以上,可以适当调节干燥时的蒸发速度,充分进行调平,表面凹凸变小,能提高光泽性。相反,若高于250℃,则干燥性低,有时需要长时间干燥。
随着近年印刷技术的高速化,墨水干燥所需时间受到限制,需要缩短干燥时间,因此,长时间干燥不合适。
有机溶剂在墨水中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从墨水的干燥性及排出可靠性角度考虑,优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更优选2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
另外,作为上述酰胺溶剂在墨水中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更优选0.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下。
-水-
墨水中的水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从墨水的干燥性及排出可靠性角度考虑,优选1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更优选2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
-色材-
作为色材,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颜料,染料。
作为颜料,可以使用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使用。又,也可以使用混合晶作为颜料。
作为颜料,可以使用例如黑色颜料、黄色颜料、品红色颜料、青色颜料、白色颜料、绿色颜料、橙色颜料、金色或银色等的光泽色颜料、金属颜料等。
作为无机颜料,可以使用例如氧化钛、氧化铁、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钡黄、镉红、铬黄、还有用接触法、高炉法、热能法等公知的方法制造的碳黑。
作为有机颜料,可以使用偶氮颜料,多环式颜料(例如酞菁颜料,苝颜料,紫环酮颜料,蒽醌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噁嗪颜料,靛蓝颜料,硫靛颜料,异吲哚酮颜料,喹酞酮颜料等),染料螯合(例如碱性染料型螯合,酸性染料型螯合等),硝化颜料,亚硝化颜料,苯胺黑等。这些颜料之中,优选使用与溶剂亲和性良好者。此外,也可以使用中空树脂颗粒,无机中空颗粒。
作为上述颜料的具体例子,作为黑色用颜料,可以列举如炉黑、灯黑、乙炔黑、槽黑等的炭黑(C.I.颜料黑7)类,如铜、铁(C.I.颜料黑11)、氧化钛等的金属类,如苯胺黑(C.I.颜料黑1)等的有机颜料。
又,作为彩色用颜料,可以列举C.I.颜料黄1,3,12,13,14,17,24,34,35,37,42(黄色氧化铁),53,55,81,83,95,97,98,100,101,104,408,109,110,117,120,138,150,153,155,180,185,213;C.I.颜料橙5,13,16,17,36,43,51;C.I.颜料红1,2,3,5,17,22,23,31,38,48:2,48:2〔永久红2B(Ca)〕,48:3,48:4,49:1,52:2,53:1,57:1(硼砂洋红6B),60:1,63:1,63:2,64:1,81,83,88,101(铁丹),104,105,106,108(镉红),112,114,122(喹吖啶酮品红),123,146,149,166,168,170,172,177,178,179,185,190,193,209,219,224,254,264;C.I.颜料紫1(若丹明色淀),3,5:1,16,19,23,38;C.I.颜料蓝1,2,15(酞菁蓝),15:1,15:2,15:3,15:4(酞菁蓝),16,17:1,56,60,63;C.I.颜料绿1,4,7,8,10,17,18,36等。
作为染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反应性染料,碱性染料,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染料,可以使用例如C.I.酸性黄17、23、42、44、79、142;C.I.酸性红52、80、82、249、254、289;C.I.酸性蓝9、45、249;C.I.酸性黑1、2、24、94;C.I.食品黑1、2;C.I.直接黄1、12、24、33、50、55、58、86、132、142、144、173;C.I.直接红1、4、9、80、81、225、227;C.I.直接蓝1、2、15、71、86、87、98、165、199、202;C.I.直接黑19、38、51、71、154、168、171、195;C.I.反应红14、32、55、79、249;C.I.反应黑3、4、35等。
从提高图像浓度、良好的定影性及排出稳定性角度考虑,墨水中色材的含量优选0.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更优选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
作为分散颜料得到墨水的方法,可以列举将亲水性官能团导入颜料作为自分散性颜料的方法,用树脂包覆颜料表面使其分散的方法,使用分散剂使其分散的方法等。
作为将亲水性官能团导入颜料作为自分散性颜料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将磺基或羧基等的官能团附加到颜料(例如碳),分散到水中,成为自分散性颜料的方法等。
作为用树脂包覆颜料表面使其分散的方法,可以列举使得颜料包含于微胶囊,能将其分散到水中的方法。换句话说,这可以说树脂包覆颜料。该场合,配合在墨水中的颜料没有必要全部被树脂包覆,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没有被包覆的颜料或局部被包覆的颜料可以分散到墨水中。
作为使用分散剂使其分散的方法,可以列举使用以界面活化剂为代表的公知的低分子型的分散剂、高分子型的分散剂分散的方法。
作为分散剂,可以根据颜料使用例如阴离子界面活化剂,阳离子界面活化剂,两性界面活化剂,非离子界面活化剂等。
竹本油脂公司制RT-100(非离子界面活化剂)、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也可以作为分散剂合适地使用。
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颜料分散体-
可以将水及有机溶剂等材料混合到颜料中得到墨水。又,也可以将颜料和其它水及分散剂等混合得到颜料分散体,再使得水及有机溶剂等材料混合到上述颜料分散体,制造墨水。
上述颜料分散体使得水、颜料、颜料分散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成分混合、分散,能调整粒径。分散可以使用分散机。
关于颜料分散体中的颜料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从颜料的分散稳定性成为良好、排出稳定性、图像浓度等图像品质也高的角度考虑,优选以个数换算最大频度为20nm以上、500nm以下,更优选20nm以上、150nm以下。颜料的粒径可以使用粒度分析装置(NANOTRACKWave-UT151,Microtrac BEL公司制)测定。
颜料分散体中的颜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从能得到良好的排出稳定性、又提高图像浓度的角度考虑,优选0.1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更优选0.1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
对于颜料分散体,优选根据需要用过滤器、离心分离装置等过滤粗大颗粒、除气。
-树脂-
作为墨水中含有的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列举例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醋酸乙烯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丁二烯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苯系树脂、丙烯酸硅酮系树脂等。
也可以使用由这些树脂构成的树脂粒子。在将树脂粒子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分散的树脂乳液的状态下,可以与色材、有机溶剂等材料混合得到墨水。作为树脂粒子,可以使用适当合成者,也可以使用市面上销售的产品。另外,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树脂粒子组合使用。
其中,聚氨酯树脂粒子由于赋予采用聚氨酯树脂粒子的墨水形成图像的粘(tack)力大,使耐结块性恶化,因此,优选与其他树脂粒子混合使用,聚氨酯树脂粒子的粘力强度能强固地形成图像,提高定影性。另外,玻化温度(Tg)为-20℃以上、70℃以下的聚氨酯树脂粒子,赋予采用聚氨酯树脂粒子的墨水形成图像的粘力更大,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影性。
另外,即使上述树脂中,采用丙烯酸树脂的丙烯酸树脂粒子排出稳定性优良,而且在成本方面也低价,因此,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耐滑擦性差,因此,优选与具有弹性的聚氨酯树脂粒子混合使用。
作为聚氨酯树脂粒子和丙烯酸树脂粒子的墨水中的质量比(聚氨酯树脂粒子/丙烯酸树脂粒子),优选0.03以上、0.7以下,更优选0.1以上、0.7以下,最优选0.23以上、0.46以下。
作为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从得到良好的定影性、高的图像硬度角度出发,优选10nm以上、1,000nm以下,更优选10nm以上、200nm以下,特别优选10nm以上、100nm以下。
体积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粒度分析装置(NANOTRACK Wave-UT151,Microtrac BEL公司制)测定。
作为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是从定影性、墨水的保存稳定性方面考虑,对于墨水全量,优选1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更优选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
关于墨水中固形份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从提高排出稳定性、图像浓度等的图像质量角度考虑,墨水中固形份的粒径的最大频度按个数换算优选20nm以上、1000nm以下,更优选20nm以上、150nm以下。固形份含有树脂粒子和颜料粒子等。粒径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粒度分析装置(NANOTRACK Wave-UT151,Microtrac BEL公司制)测定。
-蜡-
通过在墨水中含有蜡,可提高耐滑擦性,并可通过与树脂一起并用,提高光泽度。作为蜡,优选聚乙烯蜡。作为聚乙烯蜡,可使用市售的产品,作为市售产品,可以列举例如AQUACER531(BYK JAPAN公司制)、Polyron P502(中京油脂公司制)、AQUA PET DP2502C(TOYO ADL公司制)、AQUA PET DP2401(TOYO ADL公司制)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并用。
作为聚乙烯蜡的含量,对于墨水全量,优选0.05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更优选0.05质量%以上、0.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0.05质量%以上、0.4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5质量%以上、0.45质量%以下。若含量为0.05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则对提高耐滑擦性和光泽性有足够的效果。另外,如果含量为0.45质量%以下,则墨水的保存稳定性以及排出稳定性特别良好,适用于喷墨方式使用。
-添加剂-
在墨水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界面活化剂、消泡剂、防腐防霉剂、防锈剂、pH调整剂等。
<后处理液>
后处理液如果能够形成透明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后处理液与墨水相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机溶剂、水、蜡、树脂、界面活化剂、消泡剂、pH调整剂、防腐防霉剂、以及防锈剂等,进行混合得到。另外,后处理液可以涂布在被接触部件全域,也可以只在赋予墨水的区域涂布。
<<被接触部件>>
作为被接触部件,可以不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使用普通纸、光泽纸、特殊纸、布等的记录介质,但可特别适用于低渗透性记录介质(也称为低吸收性记录介质)。
所谓低渗透性记录介质意味具有透水性、吸收性、吸附性低的表面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即使在内部有大量空洞但不朝外部开口的材质。作为低渗透性记録介质,可列举在商业印刷中使用的涂层纸、以及将废纸浆配置在中层、里层、在表面施以涂层的板纸那样的记录介质等。当使用这样的低渗透性记录介质时,被接触部件上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与接触部件接触场合,液体组合物容易转印到接触部件,因此,优选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接触部件。
<低渗透性记录介质>
作为低渗透性记录介质,可以列举例如包括支持体以及设在支持体的至少一面侧的表面层,进一步根据需要具有其他层的涂层纸等的记录介质。
在具有支持体和表面层的记录介质中,用动态扫描吸液仪测定的接触时间100ms的纯水向记录介质的转移量优选2mL/m2以上、35mL/m2以下,更优选2mL/m2以上、10mL/m2以下。
若在接触时间100ms的墨水及纯水的转移量过少,有时容易发生粗化(beading,邻接点之间因表面张力吸引,使图像表面粗糙的现象),如果过多,则有时成像后的墨水点径与所期望直径相比过小。
用动态扫描吸液仪测定的接触时间400ms的纯水向记录介质的转移量优选3mL/m2以上、40mL/m2以下,更优选3mL/m2以上、10mL/m2以下。
若在接触时间400ms的转移量少,则干燥性不充分,若过多,则有时干燥后的图像部的光泽变低.在接触时间100ms和400ms的纯水向记录介质的转移量均在记录介质的具有表面层侧的面测量。
在此,动态扫描吸收液计(dynamic scanning absorptometer,略称DSA,纸及纸技术協作杂誌,第48卷,1994年5月,第88页~92页,空閑重则)是一种能够准确测量在极短时间内的吸液量的装置。动态扫描吸液计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动化测定:从毛细管中的弯液面的移动直接读取吸液速度,将试样设为圆盘状,在其上以螺旋状扫描吸液头,根据预设定的模式自动改变扫描速度,对一个试样测定必要点数,进行测定。
向纸试样的液体供给头通过特氟龙(注册商标)管与毛细管相连,毛细管中弯液面的位置通过光学传感器自动读取。具体地说,采用动态扫描吸液计(K350系列D型、协和精工株式会社制),可以测量纯水或墨水的转移量。
作为接触时间100ms及接触时间400ms的转移量,可根据各自接触时间附近的接触时间的转移量的测定值进行插值求得。
-支持体-
作为支持体,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木材纤维主体纸、以木材纤维及以合成纤维为主的无纺布那样的片材状物质等。
支持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优选50μm~300μm。另外,支持体的坪量优选45g/m2~290g/m2
-表面层-
表面层含有颜料、粘合剂(粘接剂),进一步根据需要含有界面活化剂、其他组分。
作为颜料,可使用无机颜料或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并用者。作为无机颜料,可以列举例如高岭土、滑石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亚硫酸钙、非晶硅、钛白色、碳酸镁、二氧化钛、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锌、亚氯酸盐等。无机颜料的添加量优选相对粘合剂100质量份,为50质量份以上。
作为有机颜料,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粒子、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粒子、聚苯乙烯粒子、聚乙烯粒子等的水溶性分散体。有机颜料的添加量优选相对表面层的全部颜料100质量份,为2质量份~20质量份。
作为粘合剂,优选水性树脂。作为水性树脂,可合适地使用水溶性树脂及水分散性树脂的至少一种。作为水溶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醇、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缩醛改性聚乙烯醇、聚酯、聚氨酯、聚酯和聚氨酯的共聚物等。
作为表面层根据需要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使用阴离子界面活化剂、阳离子界面活化剂、两性界面活化剂、非离子界面活化剂中的任何一种。
作为表面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通过在支持体上浸渍或涂布构成表面层的液体的方法进行。构成表面层的液体附着量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固形份优选0.5g/m2~20g/m2,更优选1g/m2~15g/m2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例>
将碳黑(NIPEX160、DEGUSSA公司制、BET比表面积150m2/g、平均一次粒径20nm、pH4.0、DBP吸油量620g/100g)20g、用以下结构式(1)所示的化合物20毫摩尔、以及离子交换高纯水200mL在室温环境下,在Silverson混合器(6,000rpm)中混合。
所得到的浆料pH值高于4场合,添加硝酸20毫摩尔。30分钟后,将溶解于少量的离子交换高纯水的亚硝酸钠(20毫摩尔)慢慢添加到上述混合物中。进而一边搅拌一边加热到60℃,反应1小时。在碳黑中,可以生成附加用下述结构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改性颜料。
其次,通过NaOH水溶液将pH值调整到10,在30分钟后得到改性颜料分散体。颜料与至少一个偕膦酸基或双膦酸钠盐结合,使用含有所述颜料的分散体和离子交换高纯水,进行使用透析膜的超滤,进而进行超声波分散,得到颜料固形份浓度为16质量%的作为亲水性官能团具有双膦酸基的自分散性黑色颜料分散体。
结构式(1):
Figure BDA0002403766420000191
<液体组合物1(墨水)的调整例>
将50.00质量%的黑色颜料分散体(颜料固形份浓度16%)、2.22质量%的聚乙烯蜡AQUACER531(非挥发份45质量%、BYK JAPAN公司制)、30.00质量%的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10.0质量%的丙二醇单丙基醚、2.00质量%的硅系界面活化剂(TEGO Wet270、巴工业株式会社制)、以及离子交换水作为残量混合,搅拌1小时后,用平均孔径为1.2μm的膜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液体组合物1(墨水)。
<液体组合物2(后处理液)的调整例>
将1,3-丁二醇22份、甘油11份、固形份为35质量%的聚氨酯乳液SUPER FLEX-210(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15份、2-乙基-1,3-己二醇2份、氟系非离子性界面活化剂Capstone(注册商标)FS-3100(Dupont公司制)0.05份、2,4,7,9-四甲基-4,7-癸二醇0.1份、防腐防霉剂PROXEL LV(Avecia公司制)0.2份、固形份为30质量%的聚乙烯蜡的Polyron P502(中京油脂公司制)10份、以及水39.65份混合,得到液体组合物2(后处理液)
<实施例1>
-接触部件的制造-
直径75mm的铝中空辊(MISMI公司制)的基材表面上,将厚度调整到320μm的氟树脂纤维层Tommy Firec PA5LH(巴川造纸公司制)用硅系粘合剂粘贴,制作具有氟树脂纤维层的接触部件1。氟树脂纤维层厚度的调整在将氟树脂纤维层相对基材粘贴之前进行。另外,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调整使用高速压延装置(由利轧制公司制),以线压17kg/cm夹入氟树脂纤维,以1m/分的速度进行轧制处理。
-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
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的测量由小型桌上试验机EZ-SX(岛津制作所公司制)实施。在试验机前端安装φ5mm的圆形压头,将制作的接触部件设置在试验机,使圆形压头接触设在接触部件的氟树脂纤维层。此时,将初始接触时的载荷设为0N,按0.02mm/秒的速度推压,直到产生0.5N的应力,将此时的位移量定义为位移量1。另外,将推压直到产生3.3N的应力时的位移量定义为位移量2。其次,基于位移量1和位移量2的值,从下式(1)算出变形量。这样,通过改变测量位置测定10点,取得这样求取的变形量,将其平均值作为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结果表示在表1。
变形量(μm/N)=(位移量2-位移量1)/2.8式(1)
-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
氟树脂纤维层厚度采用Digimatic千分尺MDC-25MX(MITUTOYO公司制)进行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氟树脂纤维层的透气度-
氟树脂纤维层的透气度由Gurley式自动透气度计(Emo公司制)按照ISO5636的方法实施。具体地说,首先,使得氟树脂纤维层中的粘合部件溶解于甲苯(和光特级),使得氟树脂纤维层从基材分离。接着,在分离的氟树脂纤维层中,检测使得300ml的空气相对通过直径φ10mm透过时所花费的时间。改变测量位置测定10点,将平均值设为透气度。结果如表1所示。
-装入接触部件的印刷装置的印刷-
制作将接触部件装入喷墨印刷系统(RICOH Pro VC60000、株式会社理光制)的改造机,将图像印刷在作为被接触部件的记录介质上。接触部件在印刷装置的运送路径中,位于使所赋予的液体组合物1(墨水)和液体组合物2(后处理液)干燥的干燥手段的被接触部件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并装在最初直接与赋予液体组合物1(墨水)及液体组合物2(后处理液)的区域接触的位置。作为记录介质,使用Lumi Art Gloss130gsm(Stora Enso公司制,纸宽520.7mm)的卷筒纸以及将该卷筒纸裁剪成1/4纸宽的其他卷筒纸。作为第一阶段,将切割成1/4纸宽的卷筒纸设置在改造机中,以50m/分的速度运送12km。作为第二阶段,在未裁断的卷筒纸上,以1,200dpi的分辨率使用液体组合物1(墨水)印刷实心图像,不留间隔地从液体组合物1(墨水)上用液体组合物2(后处理液)印刷实心图像。在第二阶段印刷时,用液体组合物1(墨水)及液体组合物2(后处理液)形成的实心图像一边与接触部件上的在第一阶段运送卷筒纸的场所和没有运送的场所的边界接触,一边运送。
<实施例2~17、比较例1~4>
在实施例1中,将氟树脂纤维的种类、压延处理时的线压、作为基材使用的中空辊的直径、以及记录介质相对装在印刷装置的接触部件的卷绕率变更为表1所示内容,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实施例2~17、比较例1~4的操作。关于氟树脂纤维层的平均变形量、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以及氟树脂纤维层的透气度,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关于各种纤维的商品名和制造公司名称,如下所示。
Tommy Firec PA5LH(氟树脂纤维,巴川造纸公司制)
Tommy Firec PA10LH(氟树脂纤维,巴川造纸公司制)
TOYOFLON 406D(氟树脂纤维,东丽公司制)
TOYOFLON 2402(氟树脂纤维,东丽公司制)
TOYOFLON FP002CD(氟树脂纤维,东丽公司制)
TOYOFLON T33R(氟树脂纤维,东丽公司制)
CHUKOH FLOW G型纺织品FGF-300(涂布氟树脂的玻璃纤维、中兴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
[图像剥离性]
在上述实施例、比较例中对实心图像剥离性进行评价。具体地说,进行上述“装入接触部件的印刷装置的印刷”操作后,从300mm距离用肉眼观察实心图像部。在接触部件上的在第一阶段通过运送卷筒纸的场所和未运送场所的边界的实心图像部分,指定任意25mm见方的范围,计算在该范围内的实心图像剥离处的数。关于图像剥离性,根据下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评价在C以上场合,评价为可实用。
(评价标准)
A:剥落2处以下。
B:剥落3处以上、5处以下。
C:剥落6处以上、10处以下。
D:剥落11处以上。
表1
Figure BDA0002403766420000231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部件,相对被接触部件的已赋予液体组合物的区域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在与所述被接触部件接触的表面设有含有氟树脂纤维的氟树脂纤维层;
所述氟树脂纤维层根据通过推压φ5mm的圆形压头得到的位移量计算平均变形量,该平均变形量为5.0μm/N以上、18.0μm/N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变形量为8.0μm/N以上、12.0μm/N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纤维层的厚度为300μm以上、70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纤维层的透气度为4秒以上、16秒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进一步包括基材;
所述氟树脂纤维层相对基材直接或间接地固定;
所述基材呈直径50mm以上、100mm以下的辊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接触部件相对所述接触部件的卷绕率为10%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均变形量为通过以下测定方法所得变形量的平均变形量,测定方法如下:
将直径5mm的圆形压头安装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的小型桌上试验机EZ-SX,使所述圆形压头接触所述氟树脂纤维层;
将所述圆形压头相对所述氟树脂纤维层的初始接触时的载荷设为0N,按0.02mm/秒的速度推压所述圆形压头,直到产生0.5N的应力,将此时的所述圆形压头的位移量定义为位移量1,将推压直到产生3.3N的应力时的所述圆形压头的位移量定义为位移量2;
基于所述位移量1和所述位移量2的值,从下式(1)算出所述变形量:
变形量(μm/N)=(位移量2-位移量1)/2.8式(1)。
8.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部件;
使得已赋予所述液体组合物的所述被接触部件干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液体组合物加热机构,从所述被接触部件的具有所述区域的面的背面侧加热已赋予到所述被接触部件的所述液体组合物;
所述接触部件与用所述液体组合物加热机构加热的所述被接触部件的所述区域接触。
10.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干燥装置。
CN202010155140.1A 2019-03-14 2020-03-09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116883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6744A JP7225960B2 (ja) 2019-03-14 2019-03-14 接触部材、乾燥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9-046744 2019-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8379A true CN111688379A (zh) 2020-09-22
CN111688379B CN111688379B (zh) 2022-06-21

Family

ID=6957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5140.1A Active CN111688379B (zh) 2019-03-14 2020-03-09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2161B2 (zh)
EP (1) EP3708378B1 (zh)
JP (1) JP7225960B2 (zh)
CN (1) CN1116883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435A (zh) * 2021-03-18 2021-07-09 深圳市金膜科技有限公司 带料烘烤方法及带料烘烤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52474A (ja) 2019-03-18 2020-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接触部材、乾燥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7367402B2 (ja) 2019-09-03 2023-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接触部材、及び乾燥装置
JP2022177900A (ja) 2021-05-19 2022-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燥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515A (zh) * 2002-07-26 2004-04-14 ������������ʽ���� 以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
CN1772498A (zh) * 2005-09-12 2006-05-17 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版缝全息模压方法及装置
CN101168332A (zh) * 2006-10-25 2008-04-30 小森公司 用于印刷机的压印滚筒或输送滚筒的包覆体
US20130189007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Fuji Xerox Co., Ltd. Sliding member for fix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56317A (ja) * 2013-02-15 2014-08-28 Gunze Ltd ローラ
US20150174924A1 (en) * 2012-02-14 2015-06-2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Dry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3232A (ja) 1994-10-20 1996-05-17 Ricoh Co Ltd 離型性ローラ
JPH11347322A (ja) * 1998-06-05 1999-12-21 Toyobo Co Ltd 多層フェルト
JP4723852B2 (ja) * 2003-12-19 2011-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42803B2 (en) 2003-12-19 2006-11-28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37012A (ja) 2007-08-02 2009-02-19 Teijin Fibers Ltd 繊維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シール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17684A (ja) * 2009-03-18 2010-09-30 Japan Gore Tex Inc 摺動部材および画像定着装置
JP5029653B2 (ja) * 2009-05-27 2012-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78570B2 (ja) * 2012-02-21 2013-09-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用摺動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47727B2 (ja) * 2014-11-17 2018-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401101B1 (en) 2016-01-05 2020-04-29 C/o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7006274B2 (ja) * 2016-10-20 2022-01-24 東レ株式会社 摺動布帛
WO2018143976A1 (en) * 2017-02-01 2018-08-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utput tension zones
US10625515B2 (en) * 2017-02-24 2020-04-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ser including endless belt and pressure roller having porous layer impregnated with lubricating agent
JP6944801B2 (ja) * 2017-03-29 2021-10-06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ヒートローラ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US20190053634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Serta Simmons Bedding, Llc Three dimensional polymeric fiber matrix layer for bedding produc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515A (zh) * 2002-07-26 2004-04-14 ������������ʽ���� 以双面印刷方式可操作的印刷机
CN1772498A (zh) * 2005-09-12 2006-05-17 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版缝全息模压方法及装置
CN101168332A (zh) * 2006-10-25 2008-04-30 小森公司 用于印刷机的压印滚筒或输送滚筒的包覆体
US20130189007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Fuji Xerox Co., Ltd. Sliding member for fix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50174924A1 (en) * 2012-02-14 2015-06-2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Dry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4156317A (ja) * 2013-02-15 2014-08-28 Gunze Ltd ロー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435A (zh) * 2021-03-18 2021-07-09 深圳市金膜科技有限公司 带料烘烤方法及带料烘烤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8378B1 (en) 2022-08-10
JP7225960B2 (ja) 2023-02-21
CN111688379B (zh) 2022-06-21
JP2020148269A (ja) 2020-09-17
US20200290372A1 (en) 2020-09-17
US11312161B2 (en) 2022-04-26
EP3708378A1 (en)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8379B (zh) 接触部件,干燥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1867846B (zh) 接触构件,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JP7420295B2 (ja) 乾燥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CN113811450B (zh) 接触元件、干燥装置和打印设备
US20230098759A1 (en) Drying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7367402B2 (ja) 印刷装置、接触部材、及び乾燥装置
JP2022177900A (ja) 乾燥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21187570A (ja) 搬送部材、乾燥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