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4876A - 新型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型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4876A
CN1464876A CN02802461A CN02802461A CN1464876A CN 1464876 A CN1464876 A CN 1464876A CN 02802461 A CN02802461 A CN 02802461A CN 02802461 A CN02802461 A CN 02802461A CN 1464876 A CN1464876 A CN 1464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mical formula
preparation
sulphones
acid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02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和峰
高桥寿也
世古信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579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5592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4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03/00Derivatives of cyclohexane or of a cyclohexene or of cyclohexadiene, having a side-chain containing an acyclic unsaturated part of at least four carbon atoms, this part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cyclohexane or cyclohexene or cyclohexadiene rings, e.g. vitamin A, beta-carotene, beta-ionone
    • C07C403/22Derivatives of cyclohexane or of a cyclohexene or of cyclohexadiene, having a side-chain containing an acyclic unsaturated part of at least four carbon atoms, this part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cyclohexane or cyclohexene or cyclohexadiene rings, e.g. vitamin A, beta-carotene, beta-ionone having side-chains substituted by sulfur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5/00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 C07C315/04Preparation of sulfones; Preparation of sulfox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7/00Sulfones; Sulfoxides
    • C07C317/14Sulfones; Sulfoxides having sulfone or sulfoxide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9Geometrical is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6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the ring being unsatur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化学式(2)或(4)代表的环砜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虚线代表所示三个位置之一上存在双键;Ar是任选取代的芳基,波状线代表几何异构体E和Z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化学式(1)或(3)代表的化合物进行环化反应,其中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从原材料成本、中间体提纯、步骤数目等方面考虑,本方法是制备视黄醇的优异方法。

Description

新型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砜衍生物和共轭的三烯衍生物,其可用作药物中间体、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例如作为视黄醇衍生物和类胡萝卜素的中间体,本发明还涉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下化学式(11)的直链二砜化合物和以下化学式(10)的共轭三烯化合物至今还不为人知。
本发明人通过环砜和衍生自C10醇(例如香叶醇)的烯丙基卤化物进行的偶合反应,发现了作为视黄醇的重要中间体的砜衍生物,如JP-A11-222479所公开的。
发明目的
关于视黄醇的制备方法,从原材料成本、中间体提纯、步骤数等方面考虑,非常需要开发一种更优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制备方法。
发明概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了以下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衍生自以下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和以下化学式(7)或者(8)的烯丙基卤化物衍生物;并发现以下化学式(4)和(2)的环砜衍生物是视黄醇衍生物和类胡萝卜素的有用中间体,其可以通过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化合物与酸性催化剂反应制得,所述共轭三烯化合物可从直链二砜化合物(3)一步衍生而成,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
[1]用于制备化学式(2)的环砜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虚线代表所示三个位置之一上存在双键;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化合物进行环化反应:
Figure A0280246100091
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2]用于制备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与碱反应:其中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3]用于制备化学式(4)的环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中Ar、虚线和波状线定义如上,其特征在于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环化反应;
[4]用于制备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式(5)的直链砜化合物进行磺化反应:
Figure A0280246100094
其中R是羟基的保护基;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5]用于制备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存在下与化学式(7)的烯丙基卤化物反应,得到化学式(5)的直链砜化合物:其中Ar定义如上;
Figure A0280246100102
其中X是卤素;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所得的直链砜(5)与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ArSO2M发生反应,其中Ar定义如上,M是碱金属;
[6]用于制备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存在下与化学式(8)的卤代砜化合物进行反应:
Figure A0280246100103
其中X、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7]化学式(10)的共轭三烯化合物:
Figure A0280246100104
其中Ar’是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苯基,波状线定义如上;和
[8]化学式(11)的直链二砜化合物:
Figure A0280246100111
其中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
化学式(5)和(7)的化合物中的R代表羟基的保护基,所述羟基的保护基可以包括酰基,例如甲酰基、乙酰基、乙氧基乙酰基、氟代乙酰基、二氟代乙酰基、三氟代乙酰基、氯代乙酰基、二氯代乙酰基、三氯代乙酰基、溴代乙酰基、二溴代乙酰基、三溴代乙酰基、丙酰基、2-氯代丙酰基、3-氯代丙酰基、丁酰基、2-氯代丁酰基、3-氯代丁酰基、4-氯代丁酰基、2-甲基丁酰基、2-乙基丁酰基、戊酰基、2-甲基戊酰基、4-甲基戊酰基、己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苯甲酰基、邻氯代苯甲酰基、间氯代苯甲酰基、对氯代苯甲酰基、邻羟基苯甲酰基、间羟基苯甲酰基、对羟基苯甲酰基、邻乙酰氧基苯甲酰基、邻甲氧基苯甲酰基、间甲氧基苯甲酰基、对甲氧基苯甲酰基和对硝基苯甲酰基;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烷氧基烷基,例如四氢吡喃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氧基甲基和1-乙氧基乙基;苯甲基;对甲氧基苯甲基;叔丁基;三苯甲游基;2,2,2-三氯乙氧基羰基;和烯丙氧基羰基。通常优选酰基,更优选使用乙酰基。
化学式(1)、(2)、(3)、(4)、(5)、(6)和(8)的化合物中的Ar代表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该芳基包括苯基和萘基。取代基可以包括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C1-C5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卤素(例如氟、氯、溴、碘)和硝基。
C1-C5烷基可以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和新戊基。C1-C5烷氧基可以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和新戊氧基。
取代基Ar的具体例子包括苯基、萘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邻甲氧基苯基、间甲氧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邻氯苯基、间氯苯基、对氯苯基、邻溴苯基、间溴苯基、对溴苯基、邻碘苯基、间碘苯基、对碘苯基、邻氟苯基、间氟苯基、对氟苯基、邻硝基苯基、间硝基苯基和对硝基苯基。更优选甲苯基。
化学式(10)和(11)所示的Ar’代表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苯基。取代基可以包括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C1-C5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卤素和硝基。C1-C5烷基、烷氧基和卤素可以包括在其具体例子中的上述基团。
取代基Ar’的具体例子包括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对甲苯基、邻甲氧基苯基、间甲氧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邻氯苯基、间氯苯基、对氯苯基、邻溴苯基、间溴苯基、对溴苯基、邻碘苯基、间碘苯基、对碘苯基、邻氟苯基、间氟苯基、对氟苯基、邻硝基苯基、间硝基苯基和对硝基苯基。更优选甲苯基。
化学式(7)和(8)的烯丙基卤化物衍生物中的X代表卤素,其具体例子是氯、溴、碘等。
砜化合物(6)在本发明中用作原料,其可以容易地通过例如J.Org.Chem.39,2135(1974)中描述的方法来制备;烯丙基卤化物(7)通过美国专利No.4,175,204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来制备;卤代砜化合物(8)通过以下方案1来制备:
Figure A0280246100121
                       方案1其中M是碱金属;Ar、X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化学式(2)的环砜化合物可以通过将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环化来制备。
化学式(4)的环二砜化合物可以通过将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环化来制备。
在上述反应中使用的酸性催化剂可以包括质子酸、Lewis酸和固体酸。
质子酸可以包括硫酸、乙酸、盐酸、磷酸、多磷酸、三氟乙酸、高氯酸、高溴酸、高碘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和三氟甲磺酸。
Lewis酸可以包括锌、铝、锆、锡、铜、钛或硼的卤化物,其具体例子是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氯化铝、氯化锆、氯化亚锡、溴化亚锡、氟化亚锡、氯化亚铜、氯化铜、碘化亚铜、四氯化钛和三氟化硼醚配合物。
固体酸可以包括沸石、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氧化锆、二氧化钛或氧化铝的硫酸处理过的产品。沸石的具体例子是H-US-Y沸石。优选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磺酸基官能团。具体的例子是Amberlist 15DRYTM、Amberlist 15WETTM、Amberlist 16WETTM、Amberlist 31WETTM、DuoliteC26TRHTM、Duolite C255LFHTM、Duolite SC100TM、Duolite SC200TM、Duolite SC300TM、Duolite SC400TM、Duolite SC500TM、DuoliteSC600TM、Nafion NE417TM、Nafion NR50TM和Nafion SAC-13TM
特别是,优选使用Amberlist 15DRYTM
上述酸性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
对所用酸性催化剂的量没有特别的限制。
当酸性催化剂是水溶液时,可以加入相转移催化剂以便促进反应进行。
用于上述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包括季铵盐、季鏻盐和锍盐。
所述季铵盐可以包括氯化四甲基铵、氯化四乙基铵、氯化四丙基铵、氯化四丁基铵、氯化四戊基铵、氯化四己基铵、氯化四庚基铵、氯化四辛基铵、氯化四(十六烷基)铵、氯化四(十八烷基)铵、氯化苄基三甲基铵、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氯化苄基三丁基铵、氯化1-甲基吡啶鎓、氯化1-十六烷基吡啶鎓、氯化1,4-二甲基吡啶鎓、氯化四甲基-2-丁基铵、氯化三甲基环丙基铵、溴化四甲基铵、溴化四乙基铵、溴化四丙基铵、溴化四丁基铵、溴化四戊基铵、溴化四己基铵、溴化四庚基铵、溴化四辛基铵、溴化四(十六烷基)铵、溴化四(十八烷基)铵、溴化苄基三甲基铵、溴化苄基三乙基铵、溴化苄基三丁基铵、溴化1-甲基吡啶鎓、溴化1-十六烷基吡啶鎓、溴化1,4-二甲基吡啶鎓、溴化四甲基-2-丁基铵、溴化三甲基环丙基铵、碘化四甲基铵、碘化四丁基铵、碘化四辛基铵、碘化叔丁基乙基二甲基铵、碘化十四烷基三甲基铵、碘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碘化十八烷基三甲基铵、碘化苄基三乙基铵、碘化苄基三丁基铵、硫酸氢四甲基铵、硫酸氢四丁基铵、硫酸氢四辛基铵、硫酸氢叔丁基乙基二甲基铵、硫酸氢十四烷基三甲基铵、硫酸氢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硫酸氢十八烷基三甲基铵、硫酸氢苄基三甲铵、硫酸氢苄基三乙基铵、硫酸氢苄基三丁基铵和硫酸氢四正丁基铵。
季鏻盐可以包括氯化三丁基甲基鏻、氯化三乙基甲基鏻、氯化甲基三苯氧基鏻、氯化丁基三苯基鏻、氯化四丁基鏻、氯化苄基三苯基鏻、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鏻、氯化十六烷基三丁基鏻、氯化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鏻、氯化四苯基鏻、溴化三丁基甲基鏻、溴化三乙基甲基鏻、溴化甲基三苯氧基鏻、溴化丁基三苯基鏻、溴化四丁基鏻、溴化苄基三苯基鏻、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鏻、溴化十六烷基三丁基鏻、溴化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鏻、溴化四苯基鏻、碘化三丁基甲基鏻、碘化三乙基甲基鏻、碘化甲基三苯氧基鏻、碘化丁基三苯基鏻、碘化四丁基鏻、碘化苄基三苯基鏻和碘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鏻。
锍盐可以包括氯化二丁基甲基锍、氯化三甲基锍、氯化三乙基锍、溴化二丁基甲基锍、溴化三甲基锍、溴化三乙基锍、碘化二丁基甲基锍、碘化三甲基锍和碘化三乙基锍。
特别是,优选使用季铵盐。
所用的这种相转移催化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的直链砜衍生物(1)或(3),通常为约0.01-0.2摩尔,优选约0.02-0.1摩尔。
当酸是液体时,上述反应可以在不用溶剂或使用溶剂下进行;或当酸是固体时,优选在使用溶剂下进行。
当使用溶剂时,所用的溶剂可以包括水;醚溶剂,例如二乙醚、四氢呋喃、1,4-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和苯甲醚;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例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六亚甲基磷酰三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1-甲基-2-吡咯烷酮;烃溶剂,例如正己烷、环己烷、正戊烷、苯、甲苯和二甲苯;以及卤族溶剂,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
反应温度通常可以在-78℃至溶剂沸点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优选在约20-60℃的范围内。反应之后,通过常规后处理,例如包括过滤、水洗、萃取、结晶和各种色谱法之类的操作,就可以获得环砜化合物(2)或环二砜化合物(4)。
通过将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与碱进行反应可以获得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衍生物。
用于该反应的碱可以包括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氢化物、碱金属的醇盐和碱金属的酰胺盐。碱金属氢氧化物的具体例子是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碱金属氢化物的具体例子是氢化钠和氢化钾;碱金属醇盐的具体例子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丁醇钾、甲醇钠和甲醇钾;碱金属酰胺的具体例子是氨基钠和氨基钾。特别是,优选使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关于其形态,更优选细粉形态的那些。它们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学式(1)的二砜衍生物,通常为约2-20摩尔,优选约3-15摩尔。
上述反应仅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就能进行,但是可以加入低级醇或相转移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用于上述反应的低级醇可以包括C1-C5烷基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仲丁醇和叔丁醇。它们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衍生物,通常为约0.5-3摩尔。
用于上述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包括上面描述的那些。特别是,优选使用季铵盐。
所用的这种相转移催化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的直链二砜化合物(3),通常为约0.01-0.2摩尔,优选约0.02-0.1摩尔。
上述反应中通常使用有机溶剂。该溶剂可以包括醚溶剂,例如二乙醚、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二噁烷和苯甲醚;烃溶剂,例如正己烷、环己烷、正戊烷、甲苯和二甲苯;以及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例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酰三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1-甲基-2-吡咯烷酮。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优选使用烃溶剂,例如甲苯和己烷。
反应温度通常可以在30℃至所用溶剂沸点的范围内,优选在约0-70℃的范围内。
反应之后,通过常规后处理,例如包括水洗、萃取、结晶和各种色谱法之类的操作,就可以制得共轭三烯化合物(1)。
通过将化学式(5)的直链砜化合物进行磺化就可以生产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
上述反应中使用了例如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
ArSO2M             (9)其中Ar定义如上,M是碱金属。
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中的M代表碱金属,其具体例子是锂、钠和钾。
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可以包括对甲苯亚磺酸锂、对甲苯亚磺酸钠、对甲苯亚磺酸钾、对氯苯亚磺酸锂、对氯苯亚磺酸钠、对氯苯亚磺酸钾、对溴苯亚磺酸锂、对溴苯亚磺酸钠、对溴苯亚磺酸钾、对碘苯亚磺酸锂、对碘苯亚磺酸钠、对碘苯亚磺酸钾、对硝基苯亚磺酸锂、对硝基苯亚磺酸钠和对硝基苯亚磺酸钾。优选使用对甲苯亚磺酸钠和对甲苯亚磺酸钾。它们可以是水合物。它们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直链砜化合物(5),通常为约1-3摩尔。
对于上述反应,可以使用钯催化剂,其可以包括四(三苯膦)钯、烯丙基氯化钯二聚物、乙酸钯、氧化钯、氯化钯、丙酸钯、二氯二(三苯膦)钯、二-μ-氯-二(η-烯丙基)钯、二氯(η-1,5-环辛二烯)钯、二氯(η-2,5-降冰片二烯)钯、二氯二(乙腈)钯、二氯二(苄腈)钯、二氯二(N,N-二甲基甲酰胺)钯和二(乙酰基丙酮酰基)钯。
这种钯催化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直链砜化合物(5),通常为0.01mol%或更高。对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常优选该数量不高于10mol%。
上述反应中可以使用配位体,所述配位体可以包括含磷的配位体,例如任选含有(多个)取代基的三芳基膦、三烷基膦、三(二烷基氨基)膦、二膦衍生物、三芳基亚磷酸盐和三烷基亚磷酸盐,其具体的例子是三苯基膦、三叔丁基膦、三邻甲苯基膦、三间甲苯基膦、三对甲苯基膦、三(二甲基氨基)膦、1,2-二(二苯基膦)乙烷、1,3-二(二苯基膦)丙烷、1,4-二(二苯基膦)丁烷、1,2-二(二甲基膦)乙烷、1,1’-二(二甲基膦)二茂铁、1,1’-二(二苯基膦)二茂铁、三苯基亚磷酸盐、三甲基亚磷酸盐、三(十三烷基)亚磷酸盐、三邻甲苯基亚磷酸盐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盐。这种含磷配位体的量相对于1摩尔钯催化剂,通常为1-50摩尔,优选约2-10摩尔。
上述反应中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所用的溶剂可以包括醚溶剂,例如二乙醚、四氢呋喃、1,4-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和苯甲醚;醇溶剂,例如甲醇、乙醇、2-丙醇和叔丁醇;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酰三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1-甲基-2-吡咯烷酮;以及烃溶剂,例如正己烷、环己烷、正戊烷、苯、甲苯和二甲苯。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
反应温度通常可以在-78℃至溶剂沸点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优选在约20-60℃的范围内。反应之后,通过常规后处理,例如包括水洗、萃取、结晶和各种色谱法之类的操作,就可以制得直链二砜化合物(3)。
化学式(5)的直链砜化合物可以通过将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存在下与化学式(7)的烯丙基卤化物进行反应来制备。
用于上述反应的碱性化合物可以包括烷基锂、碱金属的氢化物、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醇盐和格利雅试剂,其具体的例子是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甲醇钾、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溴化乙基镁和氯化乙基镁。所用的这种碱性化合物的量相对于1摩尔的砜化合物(6),通常为约0.5-3摩尔,但是对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为1-20摩尔。
在上述反应中可以使用相转移催化剂。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包括上面描述的那些。特别是,优选使用季铵盐。
所用的这种相转移催化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的砜化合物(6),通常为约0.01-0.2摩尔,优选约0.02-0.1摩尔。
上述反应中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所用的溶剂可以包括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例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酰三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1-甲基-2-吡咯烷酮;醚溶剂,例如二乙醚、四氢呋喃、1,4-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和苯甲醚;以及烃溶剂,例如正己烷、环己烷、正戊烷、苯、甲苯和二甲苯。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优选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
反应温度通常可以在-78℃至溶剂沸点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优选在约60℃-40℃的范围内。
反应之后,通过常规后处理,例如水洗、萃取、结晶和各种色谱法之类的操作,就可以制得直链砜化合物(5)。根据反应条件不同,可以获得大约10%-30%作为直链砜化合物(5)的醇,其中R是氢,并且其可以通过常规方法(Greene,T.W.,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第三版,Wiley)进行再保护。
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将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存在下与化学式(8)的卤化砜化合物进行一步反应来制备。
用于上述反应的碱性化合物可以包括在制备直链砜化合物(5)中所述相同的那些。这种碱性化合物的量相对于1摩尔的砜化合物(6),通常为约0.5-3摩尔,但是对于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为1-20摩尔。
在上述反应中可以使用相转移催化剂。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包括上面描述的那些。特别是,优选使用季铵盐。
所用的这种相转移催化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的砜化合物(6),通常为约0.01-0.2摩尔,优选约0.02-0.1摩尔。
上述反应中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所用的溶剂可以包括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例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酰三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1-甲基-2-吡咯烷酮;醚溶剂,例如二乙醚、四氢呋喃、1,4-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和苯甲醚;以及烃溶剂,例如正己烷、环己烷、正戊烷、苯、甲苯和二甲苯。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优选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
反应温度通常可以在-78℃至溶剂沸点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优选在约60℃-40℃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环二砜化合物(4)和环砜化合物(2)可以根据以下方案,以一种简易的方式制得视黄醇衍生物。更具体地说,环二砜化合物(4)与烯丙基卤化物(7)反应生成偶合物质(12),然后偶合物质(12)与碱反应得到视黄醇衍生物。环砜化合物(2)与烯丙基卤化物(7)以相同的方式反应生成偶合物质(13),然后偶合物质(13)与碱反应得到视黄醇衍生物。
Figure A0280246100191
其中,X、R、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在下文中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12.5g(130mmol)叔丁醇钠溶解在150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溶液冷却到0℃,用2分钟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29.2g(100mmol)砜(VI)在DMF(50ml)中的溶液。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50℃,在该温度下用5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2.8g(110mmol)烯丙基卤化物(VII)在DMF(100ml)中的溶液,随后搅拌3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所要的砜(V),为浅黄色油,产率50%。
实施例2
首先将5.0g(17.1mmol)的砜(VI)溶于30ml的四氢呋喃(THF),并将溶液冷却至-60℃,用5分钟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2.2ml(18.8mmol)浓度为1.54mol/L的正丁基锂的THF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30分钟,在该温度下用5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逐滴加入3.6g烯丙基卤化物(VII)溶在THF(20ml)中的溶液,随后搅拌3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所要的砜(V),为浅黄色油,产率41%。
实施例3
将含56mg(1.4mmol)氢化钠的DMF(5ml)溶液冷却到0℃,在该温度下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含292mg(1mmol)砜(VI)的DMF(3ml)溶液。逐滴加完后,将反应混合物在5-10℃下搅拌20分钟。然后在该温度下逐滴加入260mg(1.2mmol)的烯丙基卤化物(VII)溶在DMF(3ml)中的溶液,随后搅拌5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冲洗,并用无水的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V)的产率为77%。
实施例4
向THF(1.5ml)中加入842g(15mmol)的氢氧化钾和32mg(0.1mmol)的溴化四丁铵,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同时在该温度下逐滴加入含324mg(1.5mmol)烯丙基卤化物(VII)和292mg(1mmol)砜(VI)的THF(1ml)溶液,随后搅拌30分钟。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所要的砜(V),为浅黄色油,产率93%。
实施例5
除了使用601mg(15mmol)的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钾之外,根据实施例4进行反应。用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V)的产率为71%。
实施例6
除了使用253mg(1.5mmol)的烯丙基卤化物(IX)代替烯丙基卤化物(VII)之外,根据实施例4进行反应。用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V)的产率为82%。
实施例7
首先将4.19mg(10mmol)溶于20ml甲醇和20ml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向其中加入3.56g(20mmol)的无水对甲苯亚磺酸钠、225mg(1mmol)的乙酸钯和621mg(2mmol)三苯膦。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水倒入反应混合物,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
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将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砜(III),为白色晶体,产率70%。
所获得的砜(III)是反式和顺式的混合物(反式/顺式=85/15)。
砜(III),反式:
Rf=0.13(正己烷/乙酸乙酯=3/1)
1H-NMRδ(CDCl3):
1.19(3H,s),1.35(3H,s),1.58(3H,s),1.67(3H,s),1.95(4H,s),2.26-2.30(1H,m),2.44(6H,s),2.88-2.92(1H,m),3.73(2H,d,J=8Hz),3.80-3.84(1H,m),4.85(1H,d,J=10Hz),5.01(1H,s),5.17(1H,t,J=8Hz),7.29-7.39(4Hm),7.68-7.82(4H,m)
砜(III),顺式:
Rf=0.18(正己烷/乙酸乙酯=3/1)
1H-NMRδ(CDCl3):
1.16(3H,s),1.58(3H,s),1.67(3H,s),1.71(3H,s),1.92(4H,s),2.05-2.13(1H,m),2.44(3H,s),2.47(3H,s),2.75-2.79(1H,m),3.65-3.71(1H,m),3.90-4.02(2H,m),4.89(1H,d,J=10Hz),4.98(1H,s),5.34(1H,t,J=8Hz),7.20-7.38(4H,m),7.69-7.82(4H,m)
实施例8
将112mg(1mmol)的叔丁醇钠溶解在3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溶液冷却到20℃,用2分钟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含295mg(1mmol)砜(VI)的DMF(1.5ml)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60℃,在该温度下用5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逐滴加入含175mg(0.5mmol)卤化砜(VIII)的DMF(1.5ml)溶液,随后在该温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所要的砜(III),为浅黄色油,产率22%。
实施例9
首先将4.82g(9mmol)的砜(III)溶于90ml甲苯,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7.57g(135mmol)99%的氢氧化钾、577mg(18mmol)甲醇和103mg(0.45mmol)的氯化苄基三乙基铵,随后在45℃下搅拌1.5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砜(I),为浅黄色固体,产率53%。砜(I):
Rf=0.37(正己烷/乙酸乙酯=3/1)
1H-NMRδ(CDCl3):
1.49(3H,s),1.61(3H,s),1.69(3H,s),1.76(3H,s),2.10(4H,s),2.44(3H,s),3.93(2H,d,J=8Hz),5.07-5.10(1H,m),5.38(1H,t,J=8Hz),5.70-5.73(1H,m),5.87-5.96(1H,m),6.37-6.46(1H,m),7.32(2H,d,J=8Hz),7.73(2H,d,J=8Hz)
实施例10
将240mg(2.2mmol)的硫酸和95mg(1.6mmol)的乙酸的混合溶液冷却至0℃,用40分钟分8次向该溶液中加入106mg(0.2mmol)的砜(III)。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15℃并搅拌10分钟。反应后,将冰水倒入反应混合物,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所得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所要的砜(IV),为浅黄色油,产率8%。
实施例11
向106mg(0.2mmol)的砜(III)和9mg(0.04mmol)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中加入4ml甲苯,并在室温下向该混合物中加入8ml60%的高氯酸。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8小时。反应后,将水倒入反应混合物,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IV)的产率为32%。
实施例12
首先将75mg(0.2mmol)的砜(I)溶于1ml乙酸中,并在室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95mg(0.7mmol)的氯化锌。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40℃并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氯化物水溶液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II)的产率为32%。
实施例13
除了使用溴化锌代替氯化锌,并且用含300ppm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乙酸作为溶剂之外,根据实施例12进行反应,得到砜(II),产率为24%。
实施例14
首先将75mg(0.2mmol)的砜(I)溶于1ml的含300ppm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甲苯中,并且在室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30mg(40wt%)的硫酸化氧化锆,随后加热至50℃并搅拌2.5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用硅藻土过滤,并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II)的产率为20%。
实施例15
首先将75mg(0.2mmol)的砜(I)溶于1ml的含300ppm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甲苯中,并且在室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50mg(67wt%)的Amberlist 15DRY,随后加热至40℃并搅拌1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水加入反应混合物,相分离后用水再将有机层冲洗两次。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II)的产率为29%。
实施例16
首先将75mg(0.2mmol)的砜(I)溶于1ml的二氯甲烷中,并且在室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50mg(67wt%)的Amberlist 15DRY,随后加热至40℃并搅拌1小时。反应完成后,加入水,相分离后用水再将有机层冲洗两次。将所得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依次冲洗,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所得的粗产物,发现砜(II)的产率为55%。
以下显示的是各实施例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其中Ts是对甲苯磺酰基。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廉价的异戊二烯以简易的方式制备出环砜衍生物,其可用作视黄醇衍生物或类胡萝卜素的中间体。

Claims (32)

1.一种用于制备化学式(2)的环砜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A0280246100021
其中虚线代表所示三个位置之一上存在双键;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化合物进行环化反应: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2.一种用于制备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衍生物的方法: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与碱反应: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3.一种用于制备化学式(4)的环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中Ar、虚线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环化反应:
Figure A0280246100032
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4.一种用于制备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中Ar、虚线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化学式(5)的直链砜化合物与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发生反应:
Figure A0280246100034
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R是羟基的保护基;
ArSO2M        (9)其中,Ar定义如上,M是碱金属。
5.一种用于制备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的方法:其中Ar、虚线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存在下与化学式(7)的烯丙基卤化物反应,得到化学式(5)的直链砜化合物:
Figure A0280246100042
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其中X是卤素;R和波状线定义如下;其中Ar将波状线定义如上,然后所得的直链砜(5)与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发生反应:
ArSO2M     (9)其中Ar定义如上,M是碱金属。
6.一种用于制备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A0280246100051
其中Ar、虚线和波状线定义如下,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化学式(6)的砜化合物在碱性化合物存在下与化学式(8)的卤代砜化合物进行反应:
Figure A0280246100052
其中Ar是任选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芳基;
Figure A0280246100053
其中X是卤素,Ar和波状线定义如上。
7.权利要求1或3的制备方法,其中酸性催化剂是质子酸。
8.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质子酸是硫酸、乙酸、盐酸、磷酸、三氟乙酸、高氯酸、高溴酸、高碘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甲磺酸或三氟甲磺酸。
9.权利要求1或3的制备方法,其中酸性催化剂是Lewis酸。
10.权利要求9的制备方法,其中Lewis酸是锌、铝、锆、锡、铜、钛或硼的卤化物。
11.权利要求1或3的制备方法,其中酸性催化剂是固体酸。
12.权利要求11的制备方法,其中固体酸是沸石、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氧化锆、二氧化钛或氧化铝的硫酸处理过的产物。
13.权利要求12的制备方法,其中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官能团是磺酸基。
14.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其中碱是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氢化物、碱金属的醇盐或碱金属的酰胺。
15.权利要求14的制备方法,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16.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式(3)的直链二砜化合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和低级醇存在下与碱反应,得到化学式(1)的共轭三烯化合物。
17.权利要求16的制备方法,其中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
18.权利要求16的制备方法,其中低级醇是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乙二醇。
19.权利要求19的制备方法,其中磺化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用化学式(9)的芳基亚磺酸盐来进行的。
20.权利要求19的制备方法,其中磺化是在钯催化剂和含磷配位体存在下进行的。
21.权利要求19的制备方法,其中芳基亚磺酸盐是对甲苯亚磺酸钠或对甲苯亚磺酸钾。
22.权利要求5或6的制备方法,其中碱性化合物是烷基锂、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醇盐或格利雅试剂。
23.权利要求5或6的制备方法,其中当碱性化合物是碱金属氢氧化物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
24.权利要求23的制备方法,其中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
25.权利要求23的制备方法,其中碱金属是钠或钾。
26.权利要求22的制备方法,其中碱金属醇盐是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
27.权利要求4或5的制备方法,其中R是酰基。
28.权利要求4或5的制备方法,其中R是乙酰基。
29.化学式(10)的共轭三烯化合物:其中Ar’是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苯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R是羟基的保护基。
30.化学式(11)的直链二砜化合物:
Figure A0280246100071
其中Ar’是带有(多个)取代基的苯基,波状线代表E/Z几何异构体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R是羟基的保护基。
31.权利要求29的化学式(10)的共轭三烯化合物,其中Ar’是对甲苯基。
32.权利要求30的化学式(11)的直链二砜化合物,其中Ar’是对甲苯基。
CN02802461A 2001-02-06 2002-02-04 新型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4648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12/2001 2001-02-06
JP2001029312 2001-02-06
JP49820/2001 2001-02-26
JP2001049820 2001-02-26
JP2001057924A JP2002255924A (ja) 2001-03-02 2001-03-02 ジスルホ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57924/2001 2001-03-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4876A true CN1464876A (zh) 2003-12-31

Family

ID=2734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02461A Pending CN1464876A (zh) 2001-02-06 2002-02-04 新型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34257A1 (zh)
EP (1) EP1359143A1 (zh)
KR (1) KR20030076243A (zh)
CN (1) CN1464876A (zh)
WO (1) WO20020627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4518A (zh) * 2015-11-23 2016-02-03 张伟 一种医药中间体芳基磺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26357A4 (en) * 2001-09-10 2006-03-01 Sumitomo Chemical Co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LYLSULPHONE DERIVATIVES AND INTERMEDIATE PRODUCTS FOR THE MANUFACTURE
CN108864173B (zh) * 2018-06-01 2020-07-21 天津师范大学 由取代的芳基亚磺酸钠转化为芳基三正丁基锡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4871A (fr) * 1972-02-02 1973-08-01 Rhone Poulenc Sa Nouvelles sulfones isopreniques
DE2649138A1 (de) * 1975-10-30 1977-05-12 Hoffmann La Roch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nverbindungen
JPS6054303B2 (ja) * 1981-04-17 1985-11-29 工業技術院長 ポリプレニルスルホ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DE3862411D1 (de) * 1987-03-17 1991-05-23 Kuraray C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ulfonen.
DE4123994A1 (de) * 1991-07-19 1993-01-21 Basf Ag Verbessert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nen
RU2188193C2 (ru) * 1997-08-25 2002-08-27 Сумитомо Кемикал Компани, Лимитед Родственное витамину a соединение и способы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DE19926090A1 (de) * 1998-06-12 1999-12-16 Sumitomo Chemical Co Verfahren und Zwischenprodukt zur Herstellung von Retinal
AU6124499A (en) * 1998-10-26 2000-05-1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etinol and intermediates therefor
KR100365696B1 (ko) * 2000-03-02 2002-12-26 구상호 카로틴계 폴리엔 사슬 구조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4518A (zh) * 2015-11-23 2016-02-03 张伟 一种医药中间体芳基磺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59143A1 (en) 2003-11-05
US20040034257A1 (en) 2004-02-19
WO2002062752A1 (fr) 2002-08-15
KR20030076243A (ko) 200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255C (zh) 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
CN1163452C (zh) 硝基联苯的制备方法
Schaumann et al. Synthesis of vinylcyclopropanes from epoxides
CN1225458C (zh) 炔烃化合物的催化还原
CN1464876A (zh) 新型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94265A (zh) 制备鏻盐的方法
CN1681800A (zh) 制备前列腺素衍生物及其原料的方法
CN108299141A (zh) 一种铜催化烯丙基硫代磷酸酯与取代苄基卤化物制备烯烃的方法
CN1241890C (zh) 制备2,7-二甲基-2,4,6-辛三烯醛单缩醛的方法
CN1291974C (zh) 制备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CN1356317A (zh) 生产视黄醇的方法和用于生产视黄醇的中间体化合物
CN1283612C (zh) 4-苯基-4-氧代-2-丁烯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CN1309120A (zh) 维生素a醛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176091C (zh) 氧化膦维生素d前体
CN1286247A (zh) 制备番茄红素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CN1561337A (zh) 2-基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的立体有择合成方法
CN1564818A (zh) 2-羟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
CN1308044A (zh) 二卤代化合物和制备维生素a衍生物的方法
CN1289478C (zh) 烯丙基砜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此种化合物的中间体
CN1172909C (zh) 四烯衍生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653021A (zh) 取代的茚的制备
CN1277960A (zh) 视黄醛的制备方法以及用于制备视黄醛的中间体
CN101074244A (zh) 三齿氮氮磷镍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在乙烯齐聚中的应用
Erdik et al. Copper catalyzed magnesium-Barbier reaction for γ-selective alkyl–allyl coupling
CN1291608A (zh) 生产β-胡萝卜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