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3894A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3894A
CN1393894A CN02124742A CN02124742A CN1393894A CN 1393894 A CN1393894 A CN 1393894A CN 02124742 A CN02124742 A CN 02124742A CN 02124742 A CN02124742 A CN 02124742A CN 1393894 A CN1393894 A CN 1393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ver
fixed contact
shel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4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2631C (zh
Inventor
三原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3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3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26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26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365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0Auxiliary mean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 for cleaning or lubricating contact-mak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40Contact mounted so that its contact-making surface is flush with adjoining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54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the operating part having at least five or an unspecified number of operative positions
    • H01H19/56Angularly-movable actuating part carrying contacts, e.g. drum switch
    • H01H19/58Angularly-movable actuating part carrying contacts, e.g. drum switch having only axial contact pressure, e.g. disc switch, wafer switch
    • H01H19/585Angularly-movable actuating part carrying contacts, e.g. drum switch having only axial contact pressure, e.g. disc switch, wafer switch provided with printed circuit contact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一种拨动开关,把固定接点(22)的接点面构成具有2~8m凹凸的粗糙面,并且在该粗糙面上涂抹润滑油(50)。提供一种保持润滑性,借助该润滑性减少磨损,并且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的接触时可割破油膜从而形成稳定接触的拨动开关。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的开关由于可动接点在固定接点的接点面上的反复滑动,使形成固定接点的导体发生磨损并生成金属粉末,或者当可动接点在为断开固定接点而设置的树脂制凸棱上滑动时,凸棱发生磨损并产生树脂粉末。
因上述的磨损而产生的金属粉末和树脂粉末是造成以往开关的接触不良或短路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开关,即,保持润滑油并借助其润滑性来减少磨损,并且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的接触时可排除油膜构成稳定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在2条固定接点之间通过由可动机构保持,并被弹压在固定接点侧上的可动接点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接点的接点面上形成具有微细凹凸的粗糙面,并且在该粗糙面上涂抹润滑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2中的
(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侧的侧视图。(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中的(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侧的侧视图。(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俯视图。(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外壳的内侧的侧视图。图5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图5中的俯视图。(b)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外侧的侧视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图5中的仰视图。(d)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水平剖面图。图6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外壳的俯视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外壳的外侧的侧视图。图7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图7中的俯视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内侧的侧视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图7中的仰视图。(d)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外壳的水平剖面图。图8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固定接点部的水平剖面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固定接点部侧剖面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固定接点部的从内侧看去的主视图。(d)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固定接点部的一侧侧视图。图9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固定接点部的水平剖面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固定接点部侧剖面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固定接点部的从内侧看去的主视图。(d)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固定接点部的一侧侧视图。图10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操作柄的水平剖面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操作柄的一侧侧视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操作柄的仰视图。(d)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操作柄的另一侧的侧视图。(e)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操作柄的主视图。图11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还原用螺旋弹簧的侧视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还原用螺旋弹簧的主视图。图12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操作柄的一侧侧视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操作柄的仰视图。(c)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操作柄的侧剖面图。(d)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操作柄的俯视图。(e)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侧的操作柄的主视图。图1 3中的(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还原用螺旋弹簧的侧视图。(b)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另一侧的还原用螺旋弹簧的主视
   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接点体的配置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动接点、固定接点及凸棱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中:22-固定接点,37-可动接点,50-润滑油,A-接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图3表示本实施例的外观,本实施例的开关具有侧面形状为大致扇形状的器体1,和被并排设置在该器体1的内部空间内,其一端由轴支承在扇形状器体1的轴部,并能够以该轴支点为中心自由旋转的二个操作柄2、3,使2个操作柄2、3的操作部2A、3A突出在器体1端面上的开口窗15的外部,可通过将该操作部2A、3A例如连接到与汽车的变速操作柄的机构部构成连动的连动机构上,从而构成开关的使用状态。
在器体1的一端部上设有具有用于向外部输出开关信号的输出端子组4的连接接口5。
器体1由如图4、图5所示的由合成树脂(PBT)成型品构成的第1外壳1A和图5、图6所示的由合成树脂(PBT)成型品构成的第2外壳1B构成,并通过在插通外周缘上的安装孔6...的螺钉7上紧固螺母8,把两外壳1A、1B结合固定。
第1外壳1A具有扇形的俯视面外形,在其内侧,从轴部到中央部形成略深的扇形凹平面10A,并且在从该凹平面10A到从轴部看去的前端方向上形成略浅的凹平面10B,在凹平面10A与凹平面1B的交界部位上一体地形成圆弧状的凸棱11。
在凹平面10A的轴部上形成凹进的用于插入与第2外壳1B形成一体的旋转轴12(参照图7)的轴插入孔13。
另外,凸棱11在中央部形成一定宽度的缺口,形成低于凸棱11高度的面,把该面作为对由操作柄2保持的还原用弹簧30(参照图13)进行导向的导向部41A,而且用导向部41A两端的凸棱11的立壁面来限制还原用弹簧30的移动,构成使还原用弹簧具有一定弹簧力的限制部42A。
另外,在外壳1A前端部的略靠近中央的位置上,设有一体的向内侧方突出的突起片9,该突起片9镶嵌在如后述地形成在外壳1B前端部周壁上的凹欠14内。而且该凹平面10B构成配置后述的图8所示固定接点部16A的配置部。
与具有上述构成的外壳1A重叠结合的另一方的外壳1B如图6、图7所示,形成扇形,在其内侧,从扇形的轴部位置到大致中央部形成比凹平面10A略深的扇形凹平面17A,而且从该凹平面17A到外壳1B的前部部位形成比凹平面17A更深的凹平面17B,在两凹平面17A、17B的交界部位形成一体的圆弧状的凸棱18,凸棱18在中央部形成一定宽度的缺口,形成低于凸棱18高度的面,把该面作为对由操作柄3保持的还原用弹簧35(参照图11)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41B,而且用导向部41B两端的凸棱18的立壁面来限制还原用弹簧30的移动,构成使还原用弹簧具有一定弹簧力的限制部42B。
而且,在扇形凹平面17的轴部部位上突出设置一体的支撑操作柄3、2自由旋转的上述的旋转轴12。
另外,在凹平面17B的一侧上形成配置构成接口部5的输出端子组4的凹槽19,在该凹槽19前端的外壳1B的侧壁上形成插头插入口20。在从该插入口20到凹平面17B的凹槽19的开口部被外壳1A盖住,形成凹槽19的开口部被遮挡的状态。
另外,由凹平面17B构成配置后述的图9所示的固定接点部16B的配置部。
在沿该凹平面17B的外壳1B的前端部的周壁中央部上形成上述的凹欠14。该凹欠14从如图6(a)所示的中央到缺欠口的开口宽度宽而从中央到里端的开口宽度窄,通过把外壳1A的突起片9嵌在开口宽度宽的一侧,即形成了如图2(a)所示的呈大致Z字状的开口窗15。
被配置在外科1A的凹平面10B上的固定接点部16A及被配置在外壳1B的凹平面17B上的固定接点部16B由如图8、图9所示的弧状树脂成型板21A、21B和露出在基板表面上的圆弧状的后述的固定接点和突出于端部的输出端子组4构成,并被配置成在外壳1A、1B的结合时使相对的面成为固定接点的露出面,而且在各个树脂成型基板21A、21B的两端部上分别在相对向的方向上一体地形成突出的相互呈面连接的突出部24a、24b,通过使各个树脂成型基板21A、21B的突出部24a、24b形成对向面的连接,在树脂成型基板21A、21B之间形成能够移动操作柄2、3的空间。
在这里,在一方的树脂成型基板21A上,如图8所示,在等间隔并列的3条同心圆弧线上的中央圆弧线上分别以规定的长度和规定的间隔形成2个圆弧状的固定接点22c1、22c2,由于这2个固定接点22c1、22c2为互通接点,所以由同一导电板构成,通过由该导电板的一端延长形成的互通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外部电路。在一方外侧的圆弧线上分别以规定的长度和规定的间隔形成3个固定接点22a1~22a3,各个固定接点22a1~22a3分别由各自的导电板构成,通过由各个导电板的一端延长形成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外部电路。另外,在内侧的圆弧上的大致中央形成规定长度的固定接点22b1,通过由形成该固定接点22b1的导线板的一端延长形成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外部电路。
在另一方的树脂成型基板21B上,如图9所示,在等间隔并列的3条同心圆弧线上的中央圆弧线上分别以规定的长度和规定的间隔形成3个圆弧状的固定接点23c1~23c3,由于这3个固定接点23c1~22c3为互通接点,所以由同一导电板构成,通过由该导电板的一端延长形成的互通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外部电路。在一方外侧的圆弧线上分别以规定的长度和规定的间隔形成4个固定接点23a1~23a4,中央的固定接点23a2~23a3由同一导电板构成,两端的固定接点23a1、23a4分别由各自的导电板构成,通过由各个导电板的一端延长形成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外部电路。另外,在内侧的圆弧上的从中央略偏靠另一侧的位置上,形成规定长度的固定接点23b1,通过由形成该固定接点23b1的导线板的一端延长形成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外部电路。
在这里,上述的树脂成型基板21A、21B的上述的3条并行的圆弧的圆心为,在被配置在外壳1A、1B的凹平面10B、17B的状态下的旋转轴12的中心,即,操作柄2、3的旋转中心。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操作柄2、3进行说明。
首先,操作柄3如图10所示,由形成扇形形状的树脂成型品制成,在一面侧的一端侧(扇形的轴部侧)上一体地形成被外壳1A的旋转轴12插通的轴孔26贯通的圆通部27。另外,在操作柄3的大致中央位置上形成直到两侧的阶差部3a,在圆筒部27的突出方向上使从上述一端侧到大致中央的部位高于从大致中央到另一端侧的部位。由圆筒部27构成用于嵌入图11(a)(b)所示的表示操作柄3还原用弹簧的螺旋弹簧35的螺旋部35a的弹簧座。
而且,在操作柄3的一面侧上,在操作柄3的另一端的两侧间及从另一端两侧到阶差部3a附近的位置的两侧,一体地形成突出的立壁3b,在コ字型立壁3b的两侧前端的对向面上使上述的螺旋弹簧35的两侧弹簧脚35b、35b与其形成弹性接触,并对向地突出设置把两侧的弹簧脚35b、35b限制在一定的张开角度的限制突起29、29。并且在被形成コ字状的立壁3b所包围的部位形成开口窗3d。
另外,在接近立壁3两侧部的操作柄3的前端部的位置上,分别形成贯通的,并在操作柄3的两端方向上延长的,并且在中央的两侧阔宽的用于安装可动接点体的孔31a、31b。这些孔31a、31b的两端部的位置位于,在把操作柄3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外壳1B的旋转轴12,并且把固定接点部16A、16B分别配置在各个外壳1A、1B的凹平面10B、17B的规定位置并组装在器体1内时,横跨在配置有构成固定接点部16A、16B的固定接点22a1~22a3、23a1~23a4的外侧的圆弧线和配置有各个固定接点22c1、22c2、23c1~23c3的中央圆弧线上的位置,而且各个孔31a、31b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位于穿过操作柄3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位置上。
并且,在前端部的立壁3b的周部上突出设置一体的边棱部3c,从该边棱部3c的两侧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一侧形成向操作柄3的另一面侧切开的开口部32。另外,在对应该开口部32两侧方向上的中央位置的边棱部3c的外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操作部3A。
另外,操作柄2如图12所示,由形成宽度窄的大致棒形状的树脂成型品构成,在一面侧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由被外壳1A的旋转轴12插通的轴孔33贯通的圆筒部34。另外,在操作柄2的大致中央位置上形成直到两侧的阶插部2a,并且使从操作柄2的上述一端侧到大致中央的部位在圆筒部34的突出方向上高于从大致中央到另一端侧的部位。由圆筒部34构成嵌入作为操作柄3的还原用弹簧的如图13(a)(b)所示的螺旋弹簧30的螺旋部30a的弹簧座。而且,在接近上述阶差部2a一端侧的两侧上一体地形成突出部2b,在该突出部2b上一体地设有突出的,与螺旋弹簧30的两侧弹簧脚30b、30b形成弹性接触并用于限制两侧弹簧脚30b、30b的阔开角度的限制突起36、36。
另外,在阶差部2a与操作柄2的前端部之间的另一面侧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厚壁部2d,在该厚壁部2d上贯通形成用于安装可动接点体的孔31c、31d,并形成一方的孔31c的一端位置位于另一方的孔31d的另一端位置的并行状态。而且,一方的孔31c的两端部的位置位于,在把操作柄2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外壳1B的旋转轴12,并且把固定接点部16A、16B分别配置在各个外壳1A、1B的凹平面10B、17B的规定位置并组装在器体1内时,横跨在配置有构成固定接点部16A、16B的固定接点22a1~22a3、23a1~23a4的外侧的圆弧线和配置有各个固定接点22c1、22c2、23c1~23c3的中央圆弧线上的位置,而且各个孔31c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位于穿过操作柄3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位置上。
并且,另一方的孔31d的两端部的位置位于,横跨在配置有固定接点部16A、16B的固定接点22c1、22c2、23c1~23c3的中央圆弧线和配置有各个固定接点22b1、23b1的内侧圆弧线上的位置,而且孔31d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位于穿过操作柄2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位置上。
而且,在操作柄2的前端部上一体地形成边棱部2c,在该边棱部2c的表面一体地设置突出的操作部2A。
下面,结合图14(a)(b)对安装在操作柄2、3的各个孔31a、31b、31c、31d内的可动接点体37进行说明。在此,为了简化说明,仅对被安装在贯通操作柄2的厚壁部2d的孔31c内的情况进行说明。
可动接点体37如图所示,由2个コ字状的可动接点37A、37B、及位于该可动接点37A、37B之间并推挤两可动接点37A、37B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螺旋弹簧37C构成,把形成两可动接点37A、37B的接点面的中央片安装在孔31c内,并使其露出在两端开口之外。而且,在操作柄2的规定旋转位置上,例如固定接点部16A的固定接点22a1和22c1与可动接点37A的中央片的外面在螺旋弹簧37C的弹力作用下形成弹力接触,从而使两固定接点22a1、22c1之间形成导通连接,在反对侧的固定接点部16B,可动接点37B位于一体地形成在设置固定接点23a1...、23c1...的位置之间的树脂成型基板21B上的圆弧状突棱38上,从而形成分离的状态。
即,被配置在由可动接点37A或37B横跨的邻近的2条圆弧线上的固定接点部16A、16B的固定接点之间是否被可动接点37A或37B断开或导通连接,取决于在两圆弧线之间是否存在高于固定接点的接触面的突棱38,如图8、图9所示,通过在树脂成型基板21A、21B上形成适当圆弧状的突棱38,由安装在各个操作柄2、3的各孔31a~31c内的可动接点体37的可动接点37A、37B构成了固定接点之间的导通输出的有无,通过检测由该导通输出的有无而构成的组合信号,可判断出操作柄2、3的各种旋转位置。
另外,通过把可动接点37A(或37B)的接触面构成如图15(a)所示的圆面,并且把用于顶起可动接点37A(或37B)而形成接点分离的突棱38的端面构成圆(R)面,从而可使可动接点37A、37B容易地移动到突棱38上,另外,通过可动接点37A、37B被突棱38的反复的顶起,突棱38的端面形成如图15(b)所示的磨损(x),但由于同样地固定接点(符号22所示)的侧接点面也形成磨损(y),因此构成了磨损的平衡,这样的结果可减小顶起点和接触位置的偏移。
另外,如图16所示,在两侧的固定接点(例如22a1、22c1)之间形成突棱38,通过突棱38顶起可动接点37A,切断固定接点22a1、22c1之间的连接,可有效地消除电弧。
另外,在面向突棱38端面侧的两侧的固定接点(图16中的22a1及22c1)的接点面的侧缘与相邻突棱38的侧缘之间形成空隙a。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象以往那样的因磨损粉末而导致的故障,如图1所示,把固定接点(图1中用符号22表示)的接点面A加工成2~8m的凹凸粗糙面,并涂抹润滑油50。作为该粗糙面的加工方法可采用使用氧化铝等的微粒的喷吹方法或使用硅微粒的平面研磨法。
在固定接点的滑动面上通过切削等的方法形成沟状凹凸的情况下,由于润滑油50只能够供给到沟的附近,所以形成润滑性不均匀,并且如果在沟内的润滑油50不能被排出,则油膜被割破,因此只有在沟的附近才能确保接触的可靠性,然而如果采用喷射处理等的表面粗糙化的方法,则由于在固定接点22的滑动面上在2维的随机位置上形成均匀并且密布的微小的凹凸,所以能够把润滑油50均匀地保持在固定接点的滑动面上,并且由于在固定接点的滑动面上的所有部位都容易排出润滑油50,所以在接点面与可动接点(图1中的符号37所示)形成滑动接触的情况下,粗糙面在与可动接点37的固定接点22的接点面A形成接触时可容易地割破油膜,从而可确保均匀且稳定的接触可靠性。并且,微小的多个凸形状的前端可获得与可动接点37接触的高的接触压。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开关,由于在固定接点22的任何位置都能够维持高接触压的多点接触状态,所以可获得均匀且高的接触可靠性。
这样,由于接点面A的粗糙面可均匀地保持住润滑油50,所以即使在可动接点37移动到突棱38上时,由于润滑油50从接点面A被供给到可动接点37上,并且该润滑油50流过可动接点37的表面还被供给到突棱38上,所以不仅在可动接点37在接点面A上滑动的情况,而且在滑动到突棱38上的情况下,都可通过润滑油50的润滑性减少磨损,减少金属粉末或树脂粉末的发生。
作为保持润滑油50的其他构造,虽然也可以考虑在可动接点37的滑动面上形成凹凸,但在本发明的开关的情况下,可动接点37不仅要在接点面A上滑动,而且还要在凸棱38上滑动,所以如果在可动接点37的滑动面上形成凹凸,则容易破坏凸棱38上的油膜,导致凸棱38易磨损,易产生树脂粉末的问题。不在可动接点37的滑动面上形成凹凸,而通过使固定接点22进行表面粗糙化,可同时提高接触可靠性及滑动性。另外,虽然也可以在可动接点37的滑动面上只在与固定接点22接触的部分形成粗糙的表面,但由于关系到增加加工工序和增加成本,所以理想的是对可动接点37的滑动面不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而对固定接点22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
而且,在组装本实施例的开关时,首先在把可动接点体37的各个部件安装在各个操作柄2、3的孔31a~31d内的状态下,使圆筒部27、34朝向相互的外侧,并连通轴孔26、33,然后把操作柄2、3的另一面侧重合。这时,在轴孔26、33的开口部上垫有垫圈(未图示)。然后,在操作柄3的边棱部3c的开口部32上嵌入操作柄2的边棱部2c,并使其在两侧方向上移动自如,然后把操作部2A突出到外部,同时把操作柄2的厚壁部2d收容在操作柄3的开口窗3d内,使厚壁部2d的端面露出在操作柄3的反对侧的面上。
此时,操作柄2的突出部2b的另一面侧与操作柄3的开口窗3d两侧的另一面侧形成重合,而且从操作柄2的阶差部2a位置到边棱部2c的位置的一面略低于开口窗3d两侧的操作柄3的另一面的高度。
然后,在如此重合组装的2个操作柄2、3的外壳的两面侧对向地配置固定接点部16A、16B的树脂成型基板21A、21B,并使两侧的突出部24a、24b形成面接触,从而形成把操作柄2、3夹在中间的结合。此时,操作柄3的边棱部3c在面向在开口部32内的操作柄2的边棱部2c的状态下,遮盖住由两树脂成型基板21A、21B所形成的空间的外侧开口周缘,并可沿着树脂成型基板21A、21B的前端面自由移动,两操作柄2、3的操作部2A、3B突出设置到外方。
然后,在组装完固定接点部16A、16B之后,在操作柄3的圆筒部27上嵌入螺旋弹簧35的螺旋部35a,再把呈V字型张开的螺旋弹簧35的两侧弹簧脚35b、35b向对向方向弯折,把其嵌入到操作柄3的限制突起29、29之间,使两侧弹簧脚35b、35b与限制突起29、29形成弹性接触。同样地在操作柄2的圆筒部34上嵌入螺旋弹簧30的螺旋部30a,再把呈V字型张开的螺旋弹簧30的两侧弹簧脚30b、30b向对向方向弯折,把其嵌入到操作柄3的限制突起36、36之间,使两侧弹簧脚30b、30b与限制突起36、36形成弹性接触。
并且,在安装好螺旋弹簧30、35之后,把操作柄3的圆筒部27侧朝向外壳1B,把圆筒部27的轴孔26、垫圈孔、操作柄2的圆筒部34的轴孔33嵌套在外壳1B的旋转轴12上,在外壳1B的凹平面17B上配置固定接点部16B,把从固定接点部16A、16B的一端部突出的输出端子组4收容在凹槽19内。此时,上述螺旋弹簧35的位于与上述限制突起29、29的连接位置前侧的两侧弹簧脚35b、35b的部位与设置在外壳1B中央部的突棱18的导向部41B两端上的限制突起42B、42B形成接触,并且能够进行相对导向部41B的移动。
另外,沿着由树脂成型基板21A、21B形成的空间的外侧开口缘配置的操作柄3的边棱部3c被可移动地收容在外壳1B的前端侧周壁的里面与由树脂成型基板21A、21B形成的空间的外侧开口缘之间的间隙内。在这里,设置边棱部3c在延长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大于形成在外壳1B的前端侧周壁上的凹欠14的在对应方向上的宽度尺寸。
而且,操作柄3的操作部3A从外壳1B的凹平面17的底部侧通过凹欠14突出到外壳1B的外部。
另外,在完成在外壳1B上的组装后,把外壳1A安装在操作柄2的一面侧上。此时,把从操作柄2的圆筒部34的轴孔33突出来的旋转轴12的前端旋转自如地嵌入形成在外壳1A的凹平面10A的一端部上的轴支撑孔13内,并且把树脂成型基板21A配置在外壳1A内凹平面10B内。此时,上述螺旋弹簧30的位于与上述限制突起36、36的连接位置前侧的两侧弹簧脚30b、30b的部位与设置在外壳1A的导向部41A两端上的限制突起42A、42A形成接触,并且能够进行相对导向部41A的移动。
在这样地把外壳1B安装在外壳1A上之后,通过用螺钉把两外壳1A、1B固定,从而完成如图17所示的把操作柄2、3及固定接点部16A、16B安装在器体1内的开关的安装。
下面,参照图18(a)(b)对本发明的开关的动作进行简单的说明。首先,使各个操作柄2、3构成例如可通过与汽车的变速控制柄构成连动的机构进行操作,在变速控制柄位于通常位置的情况下,形成分别安装在操作柄2、3上的各个螺旋弹簧30、35由外壳1A、1B的限制突起42A、42B限制在如图所示的状态,并且使操作柄2的边棱部2c位于操作柄3的开口部32的中央位置,操作柄2的操作部2A与操作柄3的操作部3A位于大致重叠的位置。
在这个状态下,操作柄3能够在操作柄2的边棱部2c的右或左端面的对应操作柄3的开口部32的左或右端的内侧端面的位置(图18(b)中的(r)或(1))之间进行左或右方向的旋转。
此时,安装在操作柄3上的螺旋弹簧35的左右两侧弹簧脚35b、35b的内旋转方向侧的弹簧脚35b,通过被设置在外壳1B侧的相对应的限制突起42B所限制,而另一方的弹簧脚35b受对应操作柄3的限制突起29的挤压,形成弯曲并在导向部41B上移动。从而,当对操作柄3的操作力被解除时,在螺旋弹簧35的弯曲侧的弹簧脚35b的还原力的作用下,使操作柄3返回到通常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对操作柄2的操作部2A进行图18(a)中的左方向的旋转操作时,即,进行与进入开口部14内的突起片9相反方向的旋转操作时,边棱部2c与开口部32的旋转方向的内侧面形成重合,使操作柄3向同方向一同旋转。此时,安装在操作柄2上的螺旋弹簧30的旋转方向的弹簧脚30b,被设置在外壳1A侧的对应的限制突起41A所限制,而另一方的弹簧脚30b受对应操作柄2的限制突起36的挤压力,形成弯曲并同时在导向部42A上移动。同时,安装在操作柄3上的螺旋弹簧35的在旋转方向侧的弹簧脚30也如上述同样地被设置在外壳1B侧的对应的限制突起42限制其移动,另一方的弹簧脚35b受操作柄3的对应的限制突起36的挤压力,边弯曲边在导向部42B上移动。
而且,当对操作柄2的操作力在(m)位置被解除后,操作柄2在螺旋弹簧30的弯曲侧的弹簧脚35b的还原力的作用下返回到通常位置。同时操作柄3也在螺旋弹簧30的弯曲侧的弹簧脚35b的还原力的作用下返回到通常位置。
操作柄2的从通常位置向图18(a)中的右方向的旋转,通过由突起片9挡住操作部2A,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移动,由于操作柄2的边棱部2c的端部不能移动到与开口部32的旋转方向的内面接触的位置,所以不使操作柄3共同旋转。
这样,当对操作柄2、3进行旋转操作时,例如由安装在操作柄3的各孔31a、31b内的可动接点体37的一方的可动接点37A对应操作柄3的旋转角度在固定接点部16A的固定接点22a1~22a3与固定接点22c1、22c2之间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和由另一方的可动接点37B在固定接点部16B的固定接点23a1~23a4与固定接点23c1、23c2之间的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
同样,在操作柄2的情况下,安装在孔31c内的可动接点体37的一方的可动接点37A对应操作柄3的旋转角度在固定接点部16A的固定接点22a1~22a3与固定接点22c1、22c2之间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和由在嵌在操作柄3的开口窗3d内的厚壁部2d的固定接点部16B的面上露出的可动接点37B在固定接点部16B的固定接点23a1~23a4与固定接点23c1、23c2之间的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并且由安装在孔31d内的可动接点37A在固定接点部16A的固定接点22b1与固定接点22c1、22c2之间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和由可动接点37B在固定接点部16B的固定接点23b1与固定接点23c1~23c3之间形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输出。
开关的输出通过由该输出端子组4构成的接口部5被输出到外部电路,通过由外部电路对该开关输出的组合进行判断,可检测出通过连动机构与操作柄2、3连结的的变速控制柄的位置。
另外,图2(a)中的40是安装在操作柄2的边棱部2c外侧上的胶片状的防尘罩。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润滑油而使用了黄油,但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以上,对在操作柄的两侧配置固定接点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只在操作柄的一侧配置固定接点的开关,并且本发明的电路构成等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由于在在形成圆弧状的2条固定接点之间通过被保持在以圆弧圆心为轴心而旋转的可动机构上,并顶靠在固定接点侧的可动接点构成导通或断开的开关中,把固定接点的接点面形成具有细微凹凸的粗糙面,由于粗糙面可保持住润滑油,由此可维持涂油部分的润滑性,在可动接点在接点面上滑动时和如上所述的被顶在树脂突棱上进行滑动时不容易形成磨损,从而可减少因产生金属粉末或树脂粉末而导致故障的发生,并且,在固定接点的接点面与可动接点形成滑动接触时,粗糙面在与可动接点37的接点面接触时容易割破油膜,从而可获得接触稳定的效果。

Claims (1)

1.一种开关,是一种在2条固定接点之间通过由可动机构保持的并被弹压在固定接点侧上的可动接点形成导通断开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接点的接点面上形成具有微细凹凸的粗糙面,并且在该粗糙面上涂抹润滑油。
CNB021247420A 2001-06-26 2002-06-24 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26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93795 2001-06-26
JP2001193795A JP4288871B2 (ja) 2001-06-26 2001-06-26 回転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3894A true CN1393894A (zh) 2003-01-29
CN1212631C CN1212631C (zh) 2005-07-27

Family

ID=1903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47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2631C (zh) 2001-06-26 2002-06-24 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94235B2 (zh)
JP (1) JP4288871B2 (zh)
KR (1) KR100488315B1 (zh)
CN (1) CN1212631C (zh)
DE (1) DE10228589B4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7866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开关
CN105225890A (zh) * 2015-10-08 2016-01-06 常州市江浪铸造有限公司 防滑型保护器
CN106057546A (zh) * 2015-04-10 2016-10-2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3717B (fi) * 2001-12-13 2004-05-31 Outokumpu Oy Menetelmä tekstuuripinnalla varustetun yhdysterminaalin valmistamiseksi ja sen käyttö
JP2006092987A (ja) * 2004-09-27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イッチ
BRPI0515802A (pt) * 2005-01-31 2008-08-05 Honda Lock Kk dispositivo de chave giratória
JP2006310654A (ja) * 2005-04-28 2006-11-09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摺動式電子部品
US7997883B2 (en) * 2007-10-12 2011-08-16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Scroll compressor with scroll deflection compensation
TWI731558B (zh) * 2019-03-25 2021-06-21 日商阿爾卑斯阿爾派股份有限公司 可變電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9594A (en) * 1935-10-12 1939-08-15 Chicago Telephone Supply Co Electrical resistan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827536A (en) * 1954-11-04 1958-03-18 Servomechanisms Inc Method of fabricating film resistor elements
US2876320A (en) * 1956-12-31 1959-03-03 Fairchild Camera Instr Co Wiper contact for variable resistance devices
DE1787292U (de) * 1957-10-08 1959-04-23 Alpha A G Werkstaette Fuer Ele Trennerkontakt.
US3553394A (en) * 1968-05-13 1971-01-05 Globe Union Inc Improved electric switch ceramic contact supporting member
US3758733A (en) * 1971-10-04 1973-09-11 Essex International Inc Ric material and conductive particles therein pressure sensitive stepping switches with multi layer spring contact assembly with interposed layers of lubricated non-conductive elastome
US4047984A (en) * 1975-11-17 1977-09-13 Caterpillar Tractor Co. Corpuscular energy beam produced microasperities
AT367565B (de) * 1980-09-25 1982-07-12 Sprecher & Schuh Ag Drehkontakt fuer elektrische schalter
US4590344A (en) * 1983-01-17 1986-05-20 Grayhill, Inc. Machine insertable DIP switch
DD221885A1 (de) * 1983-11-29 1985-05-02 Elektromasch Forsch Entw Elektrischer gleitkontakt, insbesondere fuer kommutierungssysteme
JPS6144741A (ja) 1984-08-10 1986-03-04 Bridgestone Corp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H0214617A (ja) 1988-07-01 1990-0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カウンタ装置
JPH03283211A (ja) 1990-03-29 1991-12-13 Seiko Instr Inc 電子機器のスイッチ
US5440087A (en) * 1994-01-03 1995-08-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witch system for use with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US5554965A (en) * 1994-11-02 1996-09-10 The Erie Ceramic Arts Company Lubricated variable resistance control having resistive pads on conductive path
KR100433040B1 (ko) * 1995-09-18 2004-08-09 아이신에이더블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치검출장치 부착 전자제어장치
US6142018A (en) * 1997-11-10 2000-11-07 Cts Corporation Conductor burnishing
US6359545B1 (en) * 1998-01-09 2002-03-19 Capax B.V. Adjustable resistor with slider made from elastomeric material
JP2000188028A (ja) 1998-12-22 2000-07-04 Shibafu Engineering Kk 摺動接点装置及び接点材料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7866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开关
CN106057546A (zh) * 2015-04-10 2016-10-2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结构
US9945459B2 (en) 2015-04-10 2018-04-17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Switch structure
CN106057546B (zh) * 2015-04-10 2018-10-1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开关结构
CN105225890A (zh) * 2015-10-08 2016-01-06 常州市江浪铸造有限公司 防滑型保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16872A (ja) 2003-01-17
US20030010612A1 (en) 2003-01-16
US6894235B2 (en) 2005-05-17
KR100488315B1 (ko) 2005-05-10
DE10228589B4 (de) 2011-07-28
CN1212631C (zh) 2005-07-27
KR20030001266A (ko) 2003-01-06
JP4288871B2 (ja) 2009-07-01
DE10228589A1 (de) 200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93894A (zh) 开关
CN1246872C (zh) 多向开关
CN203351480U (zh) 一种旋转控制开关
CN1476126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CN1353435A (zh) 杠杆开关
CN1734847A (zh) 扁平型电缆用电连接器
CN1773782A (zh) 连接器
CN1763878A (zh)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333C (zh) 滑动开关
CN1956108A (zh) 旋转式电气部件
KR20140109413A (ko) 회전 또는 변환 이동이 가능한 작동 부재용 래칭 장치
CN1265411C (zh) 按压开关和多方向输入装置
JP5455435B2 (ja) 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CN1454297A (zh) 湿式制动系统
CN1885464A (zh) 操纵杆控制器
CN202585217U (zh) 旋转型电子部件
SE529717C2 (sv) Kontaktfinger med tvärgående fördjupning, inpassningsbar i fördjupningen på motsvarande kontaktfinger
CN101030498A (zh) 旋转型电气部件
US7538290B2 (en) Automotive push switch
CN1157743C (zh) 按钮开关
CN1162278C (zh) 采用可移动打印头的打印机的车架组件
CN1604428A (zh) 电动机
CN1492159A (zh) 盘式制动器
US6719575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264177C (zh) 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