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2884A -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及其原料的保存法 - Google Patents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及其原料的保存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2884A
CN1392884A CN01802812A CN01802812A CN1392884A CN 1392884 A CN1392884 A CN 1392884A CN 01802812 A CN01802812 A CN 01802812A CN 01802812 A CN01802812 A CN 01802812A CN 1392884 A CN1392884 A CN 1392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ic diester
method described
oxygen concn
storage groove
dihydroxy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2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本英海
佐胁透
金子启一
佐佐木胜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2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28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2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 C08G64/30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 C08G64/307General preparatory processes using carbonates and phen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通过考虑贮藏时的气氛、温度、与贮藏槽的温度差以及滞留时间的各自影响来保存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制造原料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可以获得色调良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Description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及其原料的保存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原料的保存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保存的原料制造色调优良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现有技术
由双酚A与光气界面缩聚制得的聚碳酸酯树脂,由于其优良的机械特性、热特性而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用途中,例如电气电子零件、光学零件、汽车零件等。但是,使用有毒的光气具有安全性问题,作为溶剂使用二氯甲烷也有很多导致环境破坏等的问题。另外,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来自二氯甲烷和作为副产物氯化钠中的氯成分残留在聚碳酸酯中,在各种零件成型时腐蚀金属。因此,采用不使用二氯甲烷和光气的酯交换法制造的聚碳酸酯最近显露头角。但由于酯交换法制得的聚碳酸酯在高温下受到长时间的热历程而发生色调恶化,难以获得品质优良的聚碳酸酯。特别是近年来,对于DVD、MO、CDR等要求高密度、高精度的光学用途中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由于热稳定性不足导致的着色以及由于热变性导致的凝胶化直接影响到最终制品的信息组错误率等光学特性和拉伸、弯曲、韧性等机械特性,故要求进一步提高酯交换法聚碳酸酯的色调和热稳定性。
作为解决这一课题的手段,例如,德国专利公开No.243955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将精制过的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以摩尔比30/70~70/30、优选45/55~55/45输送、在均匀的熔融状态下保存后,加料到酯交换反应釜内进行聚合。特开平6-32885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为了减少聚碳酸酯中残留的金属量,酯交换反应使用由那些含有从Fe、Cr、Mo、Ni、Cu、Cr等金属中选出的金属材质制成的反应器,并将反应器内的含水率保持在500ppm以下,由此制造聚碳酸酯。
特开平6-32886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该方法是将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精制后熔融,在实质上不存在氧的条件下,不使其固化地将其供给反应器,然后与碳酸二酯混合,进行缩聚反应。
特开平6-3288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实质上不存在氧的条件下,使粉末状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熔融的碳酸二酯混合,将形成的溶液用于缩聚反应。
特开平7-260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氧浓度2ppm以下的气氛中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的方法。
但是,上述任一种方法都得不到具有十分良好色调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制造色调优良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有效的原料保存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所制造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色调有影响、考虑原料保存条件的各种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相互间的关联性的原料保存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以本发明保存方法保存的原料制造色调优良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从以下说明中看出。
首先,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可通过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混合物的保存法(以下有时称为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法)来达到,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1)定义的熔融保存参数(A0)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熔融状态保持实质上由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构成的混合物:A0=-7.88+0.179×logC0+3.354×logT0+0.0078×U0+0.0017τ0...(1)
其中,C0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T0为贮藏槽内熔融混合物的温度(℃),U0为贮藏槽的加热载体温度与熔融混合物温度的温度差(℃),τ0为熔融混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其次,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可通过碳酸二酯的保存法(以下有时称为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法)来达到,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2)定义的熔融保存参数(A1)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熔融状态保持碳酸二酯:A1=-8.08+0.145×logC1+3.35×logT1+0.007×U1+0.0007τ1...(2)
其中,C1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T1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温度(℃),U1为贮藏槽的加热载体温度与碳酸二酯温度的温度差(℃),τ1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第3,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可通过碳酸二酯的保存法(以下有时称为碳酸二酯的粉末保存法)来达到,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3)定义的粉末保存参数(B2)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粉末状态保持碳酸二酯:B2=-0.425+0.131×logC3+0.047×logM2-0.0012T3+0.0017×τ3...(3)
其中,C3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M2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含水率(ppm),T3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温度(℃),τ3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第4,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可通过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保存法(以下有时称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法)来达到,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4)定义的粉末保存参数(B1)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粉末状态保存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B1=-0.425+0.131×logC2+0.047×logM1-0.0012×T2+0.0017τ2...(4)
其中,C2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M1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含水率(ppm),T2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温度(℃),τ2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第5,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可通过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来达到,其特征在于,利用本发明的上述保存方法的至少1种来保存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在由选自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含氮碱性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它们的混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
                     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以下依次说明本发明的方法。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法。
所使用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是指芳香族环上直接连接2个羟基的化合物。
作为这种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举出二(4-羟基苯基)甲烷、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1,1-二(4-羟基苯基)乙烷、2,2-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二(4-羟基苯基)庚烷、2,2-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4,4′-二羟基苯基-1,1′-间二异丙基苯、4,4′-二羟基苯基-9,9-芴等二(4-羟基芳基)烷烃类;1,1-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甲基-1-(4-羟基苯基)-4-(二甲基-4-羟基苯基)甲基-环己烷、4-[1-〔3-(4-羟基苯基)-4-甲基环己基〕-1-ネチル基乙基]-苯酚、4,4′-〔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烷二基〕双酚、9,9-二(4-羟基-3-甲基苯基)芴、2,2,2′,2′-四氢-3,3,3′,3′-四甲基-1,1′-螺二-〔1H-茚〕-6,6′-二醇等二(羟基芳基)环烷烃类;二(4-羟基苯基)醚、二(4-羟基-3,5-二氯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基醚等二羟基芳基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类;4,4′-二羟基二苯基-3,3′-靛红等二羟基二芳基靛红类;3,6-二羟基-9,9-二甲基呫吨等二羟基二芳基呫吨类;间苯二酚、3-甲基间苯二酚、3-乙基间苯二酚、3-丁基间苯二酚、3-叔丁基间苯二酚、3-苯基间苯二酚、3-枯基间苯二酚、对苯二酚、2-甲基对苯二酚、2-乙基对苯二酚、2-丁基对苯二酚、2-叔丁基对苯二酚、2-苯基对苯二酚、2-枯基对苯二酚等二羟基苯类;4,4′-二羟基联苯、3,3′-二氯-4,4′-二羟基联苯等二羟基联苯类。
其中,从作为单体的稳定性、进而从容易获得杂质含量少的化合物等方面考虑,优选可以举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
另外,作为碳酸二酯,具体地可以使用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碳酸二(氯苯基)酯、碳酸间甲苯酯、碳酸二萘酯、碳酸二(联苯基)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环己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碳酸二苯酯。
根据本发明的混合物熔融保存法,如上所述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熔融混合物、优选相对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1摩尔含有碳酸二酯1.0~1.2摩尔的熔融混合物,在下述式(1)定义的熔融保存参数(A0)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熔融状态被保存:A0=-7.88+0.179×logC0+3.354×logT0+0.0078×U0+0.0017τ0...(1)
其中,C0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T0为贮藏槽内熔融混合物的温度(℃),U0为贮藏槽的加热载体温度与熔融混合物温度的温度差(℃),τ0为熔融混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通过采用使熔融保存参数A0为0以下即为0或为负值的熔融保存条件,可以制造色调优良的聚碳酸酯。如果熔融保存参数A0超过0,则获得的聚碳酸酯的色调显著恶化,因此是不优选的。更优选在熔融保存参数A0为-0.6以上、-0.001以下范围的条件下保存。
所获聚碳酸酯的色调的优劣,是通过测定聚碳酸酯颗粒(短径×长径×长度(mm)=2.5×3.3×3.0)的Lab值,根据用作泛黄度尺度的b值来判断的。过去采用酯交换法制造的聚碳酸酯,在聚合过程中或成型时等的高温下经受长时间的热历程时容易变黄,颗粒的b值成为超过0的值,难以获得光学用途等色调要求严格的成型品。
但是,本发明者发现,通过将采用本发明的上述保存法保存的熔融混合物作为原料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可以制造b值在0以下的颗粒。
上述式(1)中,C0表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为了减少由贮藏槽内氧化反应所造成的对着色的影响,该浓度小者在将熔融保存参数A0保持在0以下的方面是优选的。因此,优选采用用氧浓度低的氮、氦等惰性气体充分置换贮藏槽内,进而根据需要为了除去原料本身所含有的微量氧,例如将惰性气体在熔融混合物中鼓泡,或是使熔融混合物通过脱氧剂的方法等。
T0、U0和τ0分别表示熔融混合物温度、熔融混合物与加热载体的温度差以及该混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了抑制熔融状态下的热历程和氧化反应,任一个皆优选尽可能小者,为了除去局部的温度不匀和滞留时间不匀,优选经常搅拌混合贮藏槽内。
另外,贮藏槽内熔融混合物的温度,如果是可以稳定地保存该熔融混合物并且容易以液态输送的温度,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为高于降温时最初析出结晶的温度(结晶析出温度)且在300℃以下,优选为结晶析出温度+1℃以上、220℃以下,更优选为结晶析出温度+1℃以上、200℃以下。例如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的等摩尔混合物的场合下,约为125℃。
本发明者将这些条件作为主要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制造出的聚碳酸酯的b值的影响,最终获得上述式(1)。由于这些条件对所制造的聚碳酸酯的色调有影响,因此,希望尽可能在聚合开始之前持续地进行测定,以使熔融保存参数A0保持在0以下。
所保存的上述熔融混合物,在保存过程中,优选其中实质上不含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酯交换催化剂。如果含有酯交换催化剂,则由于副产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使熔融保存参数公式的精确度变差,是不优选的。
本发明的上述熔融混合物的保存法,在熔融保持时间超过2小时时,具有特别显著的效果。
另外,熔融贮藏槽希望由对熔融混合物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构成。例如,优选SUS304、SUS304L、SUS316、SUS316L、SUS630、SCS13、SCS14、SCS16、SCS19等不锈钢;施行HCr(硬质铬)、镍等的电镀、涂布钨铬钴合金、或者HIP(热等静压工艺)法衬层等处理的碳钢。特别优选不锈钢。另外,优选的是,熔融贮藏槽的配管和配管接头也用同样的材料形成。贮藏槽、配管和配管接头的材质也可以不同,但希望是同种材质,从而减小热膨胀产生的影响,这在配管的强度方面、死区(dead space)方面是优选的。另外,特别地,作为配管所使用的材料,考虑到高温时的应力影响,优选已经经过热处理的材料。
另外,熔融贮藏槽所使用的装置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众所周知的那些由加热载体加热且具备搅拌装置的立式搅拌釜和卧式搅拌釜等。其中,优选使用例如立式间歇式搅拌釜。
根据本发明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除了如上所述的将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混合物熔融保存的方法以外,即使采用将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或碳酸二酯分别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的方法,也可以制造色调良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以下对这些方法进行说明,这些方法中包括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法和粉末保存法以及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法。
根据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法,在下述式(2)定义的熔融保存参数(A1)为0以下的条件下,碳酸二酯以熔融状态被保存。A1=-8.08+0.145×logC1+3.35×logT1+0.007×U1+0.0007τ1...(2)
其中,C1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T1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温度(℃),U1为贮藏槽的加热载体温度与碳酸二酯温度的温度差(℃),τ1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更优选的是,熔融保存参数A1为-1.6~-0.001。
上述式(1)中,C1表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为了减小由贮藏槽内氧化反应所造成的着色的影响,该浓度小者在将熔融保存参数A1保持在0以下的方面是优选的。因此,优选采用用氧浓度低的氮、氦等惰性气体充分置换贮藏槽内,进而根据需要为了除去原料本身所含有的微量氧,例如将惰性气体在熔融碳酸二酯中鼓泡,或是使熔融碳酸二酯通过脱氧剂的方法等。
T1、U1和τ1分别表示熔融碳酸二酯温度、熔融碳酸二酯与加热载体的温度差以及熔融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了抑制熔融下的热历程和氧化反应,皆优选尽可能小者,为了除去局部的温度不匀和滞留时间不匀,优选经常搅拌混合贮藏槽内。
贮藏槽内的熔融碳酸二酯的温度,优选在碳酸二酯的熔点以上、250℃以下,更优选在碳酸二酯的熔点以上、200℃以下。
作为熔融保存对象的碳酸二酯,可以举出与原料混合物的混合物熔融保存法中所述相同的那些。其中,优选碳酸二苯酯。
另外,根据碳酸二酯的粉末保存法,在下述式(3)定义的粉末保存参数(B2)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粉末状态保存碳酸二酯。B2=-0.425+0.131×logC3+0.047×logM2-0.0012T3+0.0017×τ3...(3)
其中,C3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M2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含水率(ppm),T3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温度(℃),τ3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更优选的粉末保存参数(B2)为-0.7~-0.0001。
上述式(3)中,C3表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为了减少由贮藏槽内氧化反应所造成的对着色的影响,该浓度小者在减小粉末保存参数B2的方面是优选的。因此,优选用氧浓度低的氮、氦等惰性气体充分置换贮藏槽内。
M2表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含水率。水分的存在会促进聚合釜内的原料、低聚物和聚合物的水解,使水解产生的主要着色成分增加,故优选含水率少者。
T3表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粉末温度。粉末保存的温度高者,可以减小并保持粉末保存参数B2,是优选的。
τ3表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了避免在保存过程中贮藏槽内混入对其色调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平均滞留时间短者可以减小并维持粉末保存参数B2,是优选的。
另外,为了除去局部的温度不匀和滞留时间不匀,优选经常搅拌混合贮藏槽内,优选在加料到聚合釜之前一直在该贮藏槽中保存,并随时测定和记录含水率、氧浓度和粉末温度,以确认粉末保存参数B2为0以下,并保存粉末。
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粉末的温度,优选在-50℃以上、并低于碳酸二酯的熔点,更优选在-30℃以上、50℃以下。
作为粉末保存对象的碳酸二酯,可以举出与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法中所述相同的那些。其中,优选碳酸二苯酯。
进一步地,根据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法,在下述式(4)定义的粉末保存参数(B1)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粉末状态保存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B1=-0.425+0.131×logC2+0.047×logM1-0.0012×T2+0.0017τ2...(4)
其中,C2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M1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含水率(ppm),T2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温度(℃),τ2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更优选的是,粉末保存参数B1为-0.7~-0.0001。
上述式(4)中,C2表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为了减小由贮藏槽内氧化反应所造成的对着色的影响,该浓度小者在减小粉末保存参数B1的方面是优选的。因此,优选用氧浓度低的氮、氦等惰性气体充分置换贮藏槽内。
M1表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含水率。水分的存在会促进聚合釜内的原料、低聚物和聚合物的水解,使水解产生的主要着色成分增加,故优选含水率少者。
T2表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温度。粉末保存的温度高者可以减小并维持粉末保存参数B1,是优选的。
τ2表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了避免在保存过程中贮藏槽内混入对其色调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平均滞留时间短者可以减小并维持粉末保存参数B1,是优选的。
另外,为了除去局部的温度不匀和滞留时间不匀,优选经常搅拌混合贮藏槽内,优选在加料到聚合釜之前一直在该贮藏槽内保存并随时测定和记录含水率、氧浓度和粉末温度,确认粉末保存参数B1在0以下,同时进行保存。
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粉末的温度,优选-50℃以上、不足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熔点,更优选在-30℃以上、50℃以下。
作为粉末保存对象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与上述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法中所述相同的那些。其中,优选2,2-二(4-羟基苯基)丙烷。
应予说明,上述的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法、碳酸二酯的粉末保存法以及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法中,未记载的事项应理解为,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法中所记载的事项可以直接适用或者增加本行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事实后适用。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原料混合物熔融保存法的优选实施方案,可以举出
(a)使用以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方法
(b)使用以碳酸二酯的粉末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的方法,或者
(c)使用以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的方法。
通过将采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案保存的熔融原料混合物用作原料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可以制造色调更优良的即具有负b值的聚碳酸酯。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
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中,使用的原料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保存法中至少1种保存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例中,可以举出(i)使用以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的混合物的方法、(ii)使用以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方法、(iii)使用以碳酸二酯的粉末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的方法,以及(iv)使用以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的方法。上述(ii)方法与(iii)方法或者上述(ii)方法与(iv)方法的组合,是上述(ii)方法的优选方案。
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如上所述,其特征是使用那些适用本发明保存法中至少1种的原料。在由选自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中至少1种的化合物与含氮碱性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原料混合物用于酯交换反应。
作为碱金属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氢化物、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硫酸盐、氰酸盐、硫氰酸盐、硬脂酸盐、硼氢化盐、苯甲酸盐、磷酸氢化物、双酚、苯酚的盐等。
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锂、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锂、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锂、氰酸钠、氰酸钾、氰酸锂、硫氰酸钠、硫氰酸钾、硫氰酸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锂、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硼氢化锂、苯基硼酸钠、苯基硼酸钾、苯基硼酸锂、苯甲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锂、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锂、双酚A的二钠盐、二钾盐、二锂盐、苯酚的钠盐、钾盐、锂盐等,特别优选使用双酚A的二钠盐、苯酚的钠盐。
另外,作为碱土金属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氢化物、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硫酸盐、氰酸盐、硫氰酸盐、硬脂酸盐、苯甲酸盐、双酚、苯酚的盐等。
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锶、碳酸氢钙、碳酸氢钡、碳酸氢锶、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锶、醋酸钙、醋酸钡、醋酸锶、硝酸钙、硝酸钡、硝酸锶、亚硝酸钙、亚硝酸钡、亚硝酸锶、亚硫酸钙、亚硫酸钡、亚硫酸锶、氰酸钙、氰酸钡、氰酸锶、硫氰酸钙、硫氰酸钡、硫氰酸锶、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锶、硼氢化钙、硼氢化钡、硼氢化锶、苯甲酸钙、苯甲酸钡、苯甲酸锶、双酚A的钙盐、钡盐、锶盐、苯酚的钙盐、钡盐、锶盐等。
本发明中,根据希望,作为催化剂的碱金属化合物,可以使用(a)周期表第14族元素的ア-ト络合物的碱金属盐或(b)周期表第14族元素的含氧酸的碱金属盐。此处,周期表第14族的元素是指硅、锗、锡。
通过将这些碱金属化合物用作缩聚反应催化剂,可获得能够迅速且充分地促进缩聚反应的优点。另外,还可以将缩聚反应中产生的歧化反应那样的不希望有的副反应抑制在低水平。
作为(a)周期表第14元素的ア-ト络合物的碱金属盐,优选使用特开平7-268091号公报中记载的那些。具体地,可以举出锗(Ge)的化合物;NaGe(OMe)5、NaGe(OEt)5、NaGe(OPr)5、NaGe(OBu)5、NaGe(OPh)5、LiGe(OMe)5、LiGe(OBu)5、LiGe(OPh)5
作为锡(Sn)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NaSn(OMe)3、NaSn(OMe)2(OEt)、NaSn(OEt)3、NaSn(OPr)3、NaSn(O-n-C6H13)3、NaSn(OMe)5、NaSn(OEt)5、NaSn(OBu)5、NaSn(O-n-C12H25)5、NaSn(OPh)5、NaSnBu2(OMe)3
另外,作为(b)周期表第14族元素的含氧酸的碱金属盐,优选可以举出例如硅酸(silicic acid)的碱金属盐、锡酸(stanic acid)的碱金属盐、锗(II)酸(germanous acid)的碱金属盐、锗(IV)酸(germanicacid)的碱金属盐。
硅酸的碱金属盐,为例如单硅酸(monosilicic acid)或其缩合体的酸性或中性碱金属盐,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原硅酸单钠、原硅酸二钠、原硅酸三钠、原硅酸四钠。
锡酸的碱金属盐,为例如单锡酸(monostanic acid)或其缩合体的酸性或中性碱金属盐,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单锡酸二钠盐(Na2SnO3·xH2O,x=0~5)、单锡酸四钠盐(Na4SnO4)。
锗(II)酸(germanous acid)的碱金属盐,为例如单锗酸或其缩合体的酸性或中性碱金属盐,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锗酸单钠盐(NaHGeO2)。
锗(IV)酸(germanic acid)的碱金属盐,为例如单锗(IV)酸或其缩合体的酸性或中性碱金属盐,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原锗酸单锂盐(LiH3GeO4)、原锗酸二钠盐、原锗酸四钠盐、二锗酸二钠盐(Na2Ge2O5)、四锗酸二钠盐(Na2Ge5O11)。
作为上述催化剂的碱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相对于1摩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而言,该催化剂中的碱金属元素或碱土金属元素优选使用1×10-8~5×10-5当量。更优选的比例,相对于同一基准,为5×10-7~1×10-5当量。如果离开上述使用范围,则对获得的聚碳酸酯的各种物性有不良影响,而且还存在着酯交换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得不到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等问题,是不优选的。
此处,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的当量,是指1个催化剂分子中含有的碱金属元素或碱土金属元素的价数总和与催化剂的摩尔数之积,当1个催化剂分子中含有1个碱金属元素(1价)时,1摩尔催化剂等于1当量催化剂,当含有1个碱土金属元素(2价)时,1摩尔催化剂等于2当量催化剂。另外,1个催化剂分子中含有2个碱金属元素(1价)时,1摩尔催化剂等于2当量催化剂。
另外,作为用作催化剂的含氮碱性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四乙基氢氧化铵(Et4NOH)、四丁基氢氧化铵(Bu4NOH)、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φ-CH2(Me)3NOH)、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等的具有烷基、芳基、烷芳基等的氢氧化铵类;三乙胺、三丁胺、二甲基苄胺、十六烷基二甲胺等叔胺类;或者四甲基硼氢化铵(Me4NBH4)、四丁基硼氢化铵(Bu4NBH4)、四苯基硼酸四丁基铵(Me4NBPh4)、四苯基硼酸四丁基铵(Bu4NPh4)等碱性盐。
上述含氮碱性化合物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优选含氮碱性化合物中的铵氮原子为1×10-5~5×10-3当量的比例。更优选的比例,相对于同一基准而言,为2×10-5~5×10-4当量。特别优选的比例,相对于同一基准而言,为5×10-5~5×10-4当量。
此处,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含氮碱性化合物的催化剂当量,是指1个催化剂分子中含有的碱性氮化合物的价数总和与催化剂的摩尔数之积,当1个催化剂分子中含有1个碱性氮元素(1价)时,1摩尔催化剂等于1当量催化剂。例如,1摩尔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等于1当量催化剂。
如上所述的缩聚反应中,上述催化剂可以根据需要,与周期表第14族元素的含氧酸以及相同元素的氧化物中选出的至少1种助催化剂共存。
通过以特定的比例使用这些助催化剂,不会破坏末端的封端反应、缩聚反应速度,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缩聚反应中易生成的歧化反应和成型加工时装置内异物的生成、氧化等不希望有的副反应。
作为周期表第14族元素的含氧酸,可以举出例如硅酸、锡酸、锗酸。
作为周期表第14族元素的氧化物,可以举出例如一氧化硅、二氧化硅、一氧化锡、二氧化锡、一氧化锗、二氧化锗以及它们的缩合体。
助催化剂优选为,相对于缩聚反应催化剂中的碱金属元素(原子)1摩尔而言,使助催化剂中的周期表第14族金属元素以50摩尔(原子)以下的比例存在。如果以相同金属元素超过50摩尔(原子)的比例使用助催化剂,则缩聚反应速度变迟缓,是不优选的。
助催化剂更优选为,相对于缩聚反应催化剂中的碱金属元素1摩尔(原子)而言,使助催化剂中的周期表第14族金属元素以0.1~30摩尔(原子)的比例存在。
这些催化剂体系的优点是,可通过用于缩聚反应来迅速且充分地促进缩聚反应和末端封端反应。另外,还可以将缩聚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歧化反应等不希望有的副反应抑制在低水平。
当使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在加热熔融下发生反应,利用酯交换反应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时,在常压或减压下且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加热并搅拌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向获得的熔融混合物中添加上述的催化剂,开始酯交换反应。此时,碳酸二酯与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使用比例,相对于1摩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而言,碳酸二酯优选为1.00~1.20摩尔,较优选为1.005~1.10摩尔,更优选为1.01~1.05摩尔。另外,根据需要,作为脂肪族二醇,可以使用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10-癸二醇等,作为二元羧酸类,可以使用例如琥珀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己二酸、环己烷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作为含氧酸,可以使用例如乳酸、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2-萘甲酸等。
反应温度通常为140~300℃,优选随着聚合的进行而提高反应温度地实施反应。另外,反应体系的压力,优选使体系减压,或通入大量惰性气体,以便容易蒸馏出生成的苯酚,从而促进反应。
为了实施本发明,所使用的缩聚反应器的装置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通常熟知的立式搅拌釜、卧式搅拌釜和ル-ダ-等。
更详细地说,间歇实施反应时,优选使用2个立式搅拌釜,按照上述摩尔比将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加入附设精馏塔的第1搅拌釜中,用惰性气体置换后,加热使其熔融,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的上述聚合催化剂后,对体系边抽真空边加热,使其进行初期的聚合后,将反应液移送入不带精馏塔的第2搅拌釜中,对体系进一步抽真空,并且提高温度,使其继续进行聚合,直到达到所规定的聚合度。此时,为了将含氮碱性化合物在反应体系内的浓度维持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在例如第1搅拌釜的反应过程中或在向第2搅拌釜移送的过程中,追加适量的含氮碱性化合物使其反应。
连续实施反应时,优选的实施方案是,使用多个搅拌釜,其中,反应物粘度低的第1聚合釜使用附设精馏塔的立式搅拌釜,反应物粘度高、副产的芳香族单羟基化合物难以除去的后期聚合釜使用卧式搅拌釜或双轴ル-ダ-,将它们串联地设置,连续地将熔融的原料和催化剂送入第1聚合釜,同时,从最终聚合釜连续地排出所规定聚合度的聚碳酸酯。此时,为了将含氮碱性化合物在反应体系内的浓度维持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向例如以第1反应釜为主的各聚合釜中追加适量的含氮碱性化合物使其反应。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将上述的熔融贮藏槽和进行初期聚合反应的立式搅拌釜同时使用,或者将这两者作为其它的搅拌釜使用。
这样,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聚碳酸酯中,在最终聚合釜内或从最终聚合釜排出后,也可以添加催化剂失活剂。该催化剂失活剂的作用是使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酯交换的聚合催化剂的失活剂,可有效地使用特开平8-59975号公布中记载的那些公知的试剂。其中,优选磺酸的铵盐、磺酸的鏻盐、磺酸的酯。
其中,优选磺酸的铵盐、鏻盐,更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等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上述盐类和对甲苯磺酸四丁基铵盐等对甲苯磺酸的上述盐类。另外,作为磺酸的酯,优选使用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丁酯、苯磺酸辛酯、苯磺酸苯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乙酯、对甲苯磺酸丁酯、对甲苯磺酸辛酯、对甲苯磺酸苯酯等。本发明中,这些催化剂失活剂中,最优选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四丁基鏻盐、对甲苯磺酸四丁基铵盐。
本发明中使用的这种催化剂失活剂可以单独添加到聚碳酸酯中,也可以作为水与催化剂失活剂的混合液同时添加到聚碳酸酯中。
催化剂失活剂在本发明中采用熔融聚合法获得的聚碳酸酯中的添加量,对于选自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的上述主缩聚催化剂1当量,以0.5~50当量、优选0.5~10当量、更优选0.8~5当量的比例使用。此处,催化剂失活剂的当量表示1个失活剂分子中存在的、能够与每1价催化剂金属反应的部位的个数,催化剂失活剂的摩尔与当量的关系为,1个失活剂分子中存在1个该反应部位时,1摩尔等于1当量,存在2个该反应部位时,1摩尔等于2当量。这对于聚碳酸酯而言,通常相当于以0.01~500ppm的比例使用。
使这些催化剂失活剂直接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到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中并进行混炼。用于实施这种操作的设备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例如双轴ル-ダ-等,在将催化剂失活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时,特别优选使用带有排气孔的双轴ル-ダ-。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在不破坏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向聚碳酸酯中添加其他各种添加剂。该添加剂优选与催化剂失活剂同样地添加到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中。作为这种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耐热稳定剂、环氧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着色剂、增滑剂、防粘连剂、润滑剂、有机填充剂、无机填充剂等。
其中,一般使用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着色剂等,也可以将它们2种以上组合起来使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耐热稳定剂,可以举出例如磷化合物、酚系稳定剂、有机硫醚系稳定剂、受阻胺系稳定剂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一般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例如水杨酸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脱模剂,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脱模剂,可以举出例如石蜡类等烃系脱模剂、硬脂酸等脂肪酸系脱模剂、硬脂酰胺等脂肪酰胺系脱模剂、硬脂醇、季戊四醇等醇系脱模剂、甘油单硬脂酸酯等脂肪酸酯系脱模剂、硅油等硅酮系脱模剂等。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有机系或无机系的颜料和染料。
这些添加剂的添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直接添加到聚碳酸酯中,也可以制成母料添加。
进一步地,以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聚碳酸酯中,可以在不破坏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配合用于改善刚性等性能的固体填料和/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由此也可以提供聚碳酸酯组合物。
                      实施例
以下举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子是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本发明不受它们的任何限定。应予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ppm”和“份”如果没有特别指明,为“重量ppm”或“重量份”。另外,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原料和获得的聚碳酸酯的物性按如下方法进行测定。
1)氧浓度
用爱知产业(株)生产的OA-1型氧分析仪测定由熔融贮藏原料的贮藏槽中排出的氮气的氧浓度。
2)温度
熔融混合液和加热载体的温度用通常市售的热电偶进行测定,计算出两者的差。加热载体的温度是指在被导入熔融混合的釜的夹套之前的温度,是维持熔融混合物的温度所必要的最高温度。上述氧浓度和温度是从开始熔融到聚合开始之前进行测定。另外,粉末的温度用通常市售的热电偶进行测定。上述氧浓度和温度是从开始贮藏到聚合开始之前进行测定。
3)含水率
精确称量试样10g,用(株)チノ-公司生产的精密微量水分仪CZA-3000测定其含水量,求出含水率。
4)粘均分子量
使用乌式粘度计,测定0.7g/dl的二氯甲烷溶液的特性粘度,由下述公式(II)求出粘均分子量。
             [η]=1.23×10-4×Mw0.83          (II)
[上述公式(II)中,[η]为特性粘度,Mw为粘均分子量。
5)色调(b值)
使用日本电色工业生产的ND-1001DP,采用反射法测定聚碳酸酯颗粒(短径×长径×长度(mm)=2.5×3.3×3.0)的Lab值,作为泛黄度的尺度使用b值。实施例1
向装备有精馏塔、搅拌机、夹套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立式间隙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1000份双酚A、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5℃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541。接着,相对于1摩尔双酚A,加入作为金属的5×10-7当量的苯酚钠和作为碱性氮的1×10-4当量的四甲基氢氧化铵,花1小时一边加热至220℃一边使真空度为4.0kPa(30 mmHg),使该状态持续1小时,蒸馏除去大部分苯酚。接着,一边将温度提高至270℃,一边花1小时使真空度为133Pa(1mmHg),然后进行1小时反应,获得粘均分子量15200的聚碳酸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从模头中挤出,用造粒机造粒。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2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并使18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8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1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73。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3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并使14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4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465。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4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并使17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60℃,保持4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62。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5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并使16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360。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6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并使13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48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433。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7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并使14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53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386。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8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并使16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50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235。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9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并使13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8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370。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10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并使14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4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284。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11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并使16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9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74。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1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并使19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80℃,保持4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1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17。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2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并使21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8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28。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3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并使18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8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48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41。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4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并使19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8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5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86。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5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并使19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6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57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78。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6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并使18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8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07。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7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并使17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60℃,保持4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1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17。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8
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并使18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50℃,保持1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9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034。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12
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3L 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1000份双酚A,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双酚A作为基准双酚A。该基准双酚A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双酚A,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10℃下保持12小时。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83。将该双酚A1000份和在90℃下熔融保存的碳酸二苯酯960份加入装备有精馏塔和搅拌机的立式间歇式反应器中,相对于1摩尔双酚A,加入作为碱金属化合物的5×10-7当量的苯酚钠和作为含氮碱性化合物的1×10-4当量的四甲基氢氧化铵,花1小时一边加热至220℃一边使真空度为4kPa(30mmHg),使该状态持续1小时,蒸馏除去大部分苯酚。接着,将温度提高至270℃,花1小时使真空度为133Pa(1mmHg),然后进行1小时反应,获得粘均分子量15200的聚碳酸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从模头中挤出,用造粒机造粒。b值为-0.4。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3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7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07。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4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5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24。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5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5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32。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6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3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47。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7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4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69。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8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7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92。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19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8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8。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0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4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17。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1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3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3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33。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2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76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36。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3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3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59。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4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91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83。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5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8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28。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6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8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76。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7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4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93。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8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39。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29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5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77。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0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2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126。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1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71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44。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2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74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92。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3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8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49。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4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 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7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99。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5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2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5。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6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6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61。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7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3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23。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8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7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46。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39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30℃下保持1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65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4。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40
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3L 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1000份双酚A,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双酚A作为基准双酚A。该基准双酚A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双酚A,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10℃下保持12小时。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7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07。向同样的贮藏容器中加入碳酸二苯酯1000份,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碳酸二苯酯作为基准碳酸二苯酯。该基准碳酸二苯酯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碳酸二苯酯,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10℃下保持12小时。该碳酸二苯酯的含水率为44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2值相当于-0.184。
将该双酚A 1000份和碳酸二苯酯960份加入装备有精馏塔和搅拌机的立式间歇式反应器中,相对于1摩尔双酚A,加入作为金属的5×10-7当量的苯酚钠和作为碱性氮的1×10-4当量的四甲基氢氧化铵,花1小时一边加热至220℃一边使真空度为4kPa(30mmHg),使该状态持续1小时,蒸馏除去大部分苯酚。接着,将温度提高至270℃,花1小时使真空度为133Pa(1mmHg),然后进行1小时反应,获得粘均分子量15200的聚碳酸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从模头中挤出,用造粒机造粒。双酚A的保存条件和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9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9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1。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0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5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5。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1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10℃下保持96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70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7。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2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10℃下保持108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9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4。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3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30℃下保持13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99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21。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4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10℃下保持96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7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2。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5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30℃下保持12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0。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6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7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1。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7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30℃下保持96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6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3。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8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60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5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5。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19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30℃下保持96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1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7。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20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10℃下保持48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90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8。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1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50ppm的氮气,加入0.50份水,在30℃下保持7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99ppm,氧浓度为5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1。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2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10℃下保持48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7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0。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3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1份水,在30℃下保持72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8。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4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10℃下保持24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8。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5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05份水,在30℃下保持48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9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1。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6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10℃下保持36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5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A值相当于0.019。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7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0.10份水,在30℃下保持48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91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4。结果示于表2中。比较例28
向基准双酚A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加入50份水,在30℃下保持24小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80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07。结果示于表2中。实施例41
向装备有精馏塔、搅拌机、夹套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立式间隙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0℃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液温为120℃,保持10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1值相当于-0.818。接着,加入1000份双酚A,相对于1摩尔双酚A,加入作为金属的5×10-7当量的苯酚钠和作为碱性氮的1×10-4当量的四甲基氢氧化铵,花1小时一边加热至220℃一边使真空度为4.0kPa(30mmHg),使该状态持续1小时,蒸馏除去大部分苯酚。接着,一边将温度提高至270℃,一边花1小时使真空度为133Pa(1mmHg),然后进行1小时反应,获得粘均分子量15200的聚碳酸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从模头中挤出,用造粒机造粒。结果示于表3中。比较例29
向立式间歇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一边使230℃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碳酸二苯酯的液温为220℃,保持10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1值相当于0.06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2
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1000份双酚A,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双酚A作为基准双酚A。该基准双酚A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双酚A,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30℃下保持12小时。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5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32。将该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960份加入装备有精馏塔和搅拌机的立式间歇式反应器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使13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混合物的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54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3
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1000份双酚A,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双酚A作为基准双酚A。该基准双酚A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双酚A,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30℃下保持12小时。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5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32。将该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960份加入装备有精馏塔和搅拌机的立式间歇式反应器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使16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9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7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4
向装备有精馏塔、搅拌机、夹套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立式间隙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0℃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碳酸二苯酯的液温为120℃,保持10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1值相当于-0.818。接着,加入1000份双酚A,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54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5
向装备有精馏塔、搅拌机、夹套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立式间隙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0℃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碳酸二苯酯的液温为120℃,保持10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1值相当于-0.818。接着,加入1000份双酚A,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一边使16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9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7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6
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960份碳酸二苯酯,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碳酸二苯酯作为基准碳酸二苯酯。该基准碳酸二苯酯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碳酸二苯酯,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10℃下保持12小时。该碳酸二苯酯的含水率为44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2值相当于-0.184。将该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1000份加入装备有精馏塔和搅拌机的立式间歇式反应器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使135℃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54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7
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960份碳酸二苯酯,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碳酸二苯酯作为基准碳酸二苯酯。该基准碳酸二苯酯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碳酸二苯酯,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10℃下保持12小时。该碳酸二苯酯的含水率为44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2值相当于-0.184。将该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1000份加入装备有精馏塔和搅拌机的立式间歇式反应器中,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0ppm的氮气,使160℃的载热体流过,以使液温为130℃,保持1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09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0值相当于-0.174。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8
向装备有精馏塔、搅拌机、夹套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立式间隙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0℃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碳酸二苯酯的液温为120℃,保持10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1值相当于-0.818。
另外,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1000份双酚A,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双酚A作为基准双酚A。该基准双酚A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双酚A,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30℃下保持12小时。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5ppm,氧浓度为1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232。使用上述调整的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实施例49
向装备有精馏塔、搅拌机、夹套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立式间隙式的SUS316制高压釜中加入碳酸二苯酯960份,一边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10ppm的氮气,一边使130℃的载热体流过高压釜的夹套,以使碳酸二苯酯的液温为120℃,保持100小时。此时,氧分析仪显示为12ppm,本发明公式中的A1值相当于-0.818。
另外,向装备有搅拌机并且与氧分析仪连接的SUS316制贮藏容器中加入1000份双酚A,一边搅拌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0.1ppm的氮气20小时。将该双酚A作为基准双酚A。该基准双酚A的水分为ND(不足1ppm),氧浓度为0.1ppm。一边搅拌该基准双酚A,一边在20℃下以2L/分的速度喷射氧浓度调整至200ppm的氮气0.5小时,加入0.5份水并搅拌,进而在30℃下保持12小时。该双酚A的含水率为465ppm,氧浓度为200ppm。此时本发明公式中的B1值相当于-0.014。使用上述调整的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与实施例41同样地进行聚合,获得聚碳酸酯。结果示于表3中。
                                    表1
项目 氧浓度C0(ppm)  熔融混合物温度T0(℃) 温度差U0(℃)   平均滞留时间τ0(hr)     熔融保存参数A0 粘均分子量 b值
  实施例1     12     130     5     10    -0.541    15200    -0.5
  实施例2     11     180     5     10    -0.073    15100    -0.2
  实施例3     10     130     10     40    -0.465    15300    -0.4
  实施例4     10     160     10     40    -0.162    15200    -0.3
  实施例5     10     130     30     10    -0.360    15300    -0.4
  实施例6     48     130     5     10    -0.433    15400    -0.4
  实施例7     53     130     10     10    -0.386    15200    -0.3
  实施例8     50     130     30     10    -0.235    15300    -0.3
  实施例9     108     130     5     10    -0.370    15200    -0.5
  实施例10     102     130     10     40    -0.284    15400    -0.4
  实施例11     109     130     30     10    -0.174    15200    -0.2
  比较例1     11     180     10     40    0.017    15200    0.4
  比较例2     12     180     30     10    0.128    15000    0.8
  比较例3     48     180     5     10    0.041    15300    0.6
  比较例4     52     180     10     10    0.086    15200    0.7
  比较例5     57     160     30     10    0.078    15300    0.5
  比较例6     112     180     5     10    0.107    15100    0.9
  比较例7     101     160     10     40    0.017    15100    0.4
  比较例8     109     150     30     10    0.034    15200    0.5
                                       表2
项目 氧浓度C2(ppm) 含水率M2(ppm) 温度T2(℃)  平均滞留时间τ0(hr)   熔融保存参数B1 粘均分子量 b值
  实施例12     10     48     -10     12    -0.183   15200     -0.4
  实施例13     10     47     10     12    -0.207   15200     -0.5
  实施例14     10     45     10     120    -0.024   15100     -0.3
  实施例15     10     45     30     12    -0.232   15300     -0.5
  实施例16     10     48     30     120    -0.047   15400     -0.2
  实施例17     10     94     -10     12    -0.169   15300     -0.5
  实施例18     10     97     10     12    -0.192   15000     -0.4
  实施例19     10     98     10     120    -0.008   15400     -0.2
  实施例20     10     94     30     12    -0.217   15300     -0.5
  实施例21     10     93     30     120    -0.033   15200     -0.3
  实施例22     10     476     -10     12    -0.136   15000     -0.3
  实施例23     10     483     10     12    -0.159   15100     -0.5
实施例24 10 491 30 12 -0.183 15500 -0.5
  实施例25     50     8     -10     12    -0.128   15200     -0.4
  实施例26     50     8     30     12    -0.176   15000     -0.4
  实施例27     50     44     -10     12    -0.093   15100     -0.4
  实施例28     50     48     30     12    -0.139   15200     -0.3
  实施例29     50     95     -10     12    -0.077   15100     -0.2
  实施例30     50     92     30     12    -0.126   14900     -0.3
  实施例31     50     471     -10     12    -0.044   15500     -0.4
  实施例32     50     474     30     12    -0.092   15100     -0.2
  实施例33     200     8     -10     12    -0.049   15500     -0.2
  实施例34     200     7     30     12    -0.099   15400     -0.3
  实施例35     200     42     -10     12    -0.015   15200     -0.3
  实施例36     200     46     30     12    -0.061   15400     -0.3
  实施例37     200     93     10     12    -0.023   15200     -0.1
  实施例38     200     97     30     12    -0.046   15300     -0.3
  实施例39     200     465     30     12    -0.014   15500     -0.2
                             表2(续)
项目 氧浓度C2(ppm) 含水率M2(ppm) 温度T2(℃)  平均滞留时间τ0(hr)   熔融保存参数B1 粘均分子量 b值
比较例9     10     49     -10     120    0.001   15000   0.6
比较例10     10     95     -10     120    0.015   15200   0.8
比较例11     10     470     -10     96    0.007   14900   0.5
比较例12     10     489     10     108    0.004   15300   0.4
比较例13     10     499     30     132    0.021   15300   0.4
比较例14     50     7     -10     96    0.012   15100   1.0
比较例15     50     9     30     120    0.010   15400   0.7
比较例16     50     48     -10     72    0.011   15500   0.9
比较例17     50     46     30     96    0.003   15500   0.5
比较例18     50     95     -10     60    0.005   15000   0.5
比较例19     50     91     30     96    0.017   15200   1.1
比较例20     50     490     -10     48    0.018   15200   0.9
比较例21     50     499     30     72    0.011   15000   0.6
比较例22     200     7     -10     48    0.010   15200   1.0
比较例23     200     9     30     72    0.008   15400   0.7
比较例24     200     48     -10     24    0.008   15100   0.5
比较例25     200     49     30     48    0.001   14900   0.3
比较例26     200     95     10     36    0.019   15200   0.8
比较例27     200     91     30     48    0.014   15200   0.9
比较例28     200     480     30     24    0.007   15400   0.6
                                           表3
               原料混合物的熔融保存                      碳酸二酯的熔融保存              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粉末保存
    C0          T0         U0       τ0 A0     C1     T1     U1     τ1 A1     C2    M1     T2    τ2 B1
(ppm) (℃) (℃) (hr) (ppm) (℃) (℃) (hr) (ppm) (ppm) (℃) (hr)
  实施例40     10     47     10     12   -0.207
  实施例41     12     120     10     100    -0.818
  比较例29     12     220     10     100    0.064
  实施例42     12    130     5    10    -0.541     10     45     30     12   -0.232
  实施例43     109    130     30    10    -0.174     10     45     30     12   -0.232
  实施例44     12    130     5    10    -0.541     12     120     10     100    -0.818
  实施例45     109    130     30    10    -0.174     12     120     10     100    -0.818
  实施例46     12    130     5    10    -0.541
  实施例47     109    130     30    10    -0.174
  实施例48     12     120     10     100    -0.818     10     45     30     12   -0.232
  实施例49     12     120     10     100    -0.818     200     465     30     12   -0.014
                                    表3(续)
                碳酸二酯的粉末保存 粘均分子量 Col.b值
    C3     M2     T3   τ3 B2
   (ppm)   (ppm)     (℃)   (hr)
实施例40     10     44     -10    12    -0.184     15200     -0.5
实施例41     15200     -0.5
比较例29     15200     0.2
实施例42     15200     -0.7
实施例43     15200     -0.4
实施例44     15200     -0.8
实施例45     15100     -0.5
实施例46     10     44     -10    12    -0.184     15100     -0.7
实施例47     10     44     -10    12    -0.184     15200     -0.3
实施例48     15200     -0.7
实施例49     15200     -0.4

Claims (24)

1.一种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混合物的保存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1)定义的熔融保存参数(A0)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熔融状态保存实质上由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构成的混合物:A0=-7.88+0.179×logC0+3.354×logT0+0.0078×U0+0.0017τ0...(1)
其中,C0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T0为贮藏槽内熔融混合物的温度(℃),U0为贮藏槽的加热载体温度与熔融混合物温度的温度差(℃),τ0为熔融混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保存法,其中,上述混合物是实质上不含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的酯交换催化剂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碳酸二酯为碳酸二苯酯。
5.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混合物是含有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的混合物,其中,对于1摩尔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而言,含有碳酸二酯1.0~1.2摩尔。
6.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高于降温时析出结晶的温度且低于300℃的温度下,以熔融状态保持上述混合物。
7.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熔融保存参数(A0)处于-0.6~-0.001之间。
8.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保持时间超过2小时。
9.一种碳酸二酯的保存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2)定义的熔融保存参数(A1)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熔融状态保存碳酸二酯:A1=-8.08+0.145×logC1+3.35×logT1+0.007×U1+0.0007τ1...(2)
其中,C1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T1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温度(℃),U1为贮藏槽的加热载体温度与碳酸二酯温度的温度差(℃),τ1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10.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碳酸二酯为碳酸二苯酯。
11.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熔融保存参数(A1)为-1.6~-0.001。
12.一种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保存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4)定义的粉末保存参数(B1)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粉末状态保存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B1=-0.425+0.131×logC2+0.047×logM1-0.0012×T2+0.0017τ2...(4)
其中,C2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M1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含水率(ppm),T2为贮藏槽内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的温度(℃),τ2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13.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
14.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粉末保存参数(B1)为-0.7~-0.0001。
15.一种碳酸二酯的保存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述式(3)定义的粉末保存参数(B2)为0以下的条件下,以粉末状态保持碳酸二酯:B2=-0.425+0.131×logC3+0.047×logM2-0.0012T3+0.0017×τ3...(3)
其中,C3为贮藏槽内气氛的氧浓度(ppm),M2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含水率(ppm),T3为贮藏槽内碳酸二酯的温度(℃),τ3为碳酸二酯在贮藏槽内的平均滞留时间(hr)。
16.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碳酸二酯为碳酸二苯酯。
17.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粉末保存参数(B2)为-0.7~-0.0001。
18.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使用以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保存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
19.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碳酸二酯,使用以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
20.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碳酸二酯,使用以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
21.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其特征在于,在由选自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含氮碱性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采用权利要求1的保存方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
22.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其特征在于,在由选自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含氮碱性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采用权利要求12的保存方法保存的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进行酯交换反应。
23.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碳酸二酯,使用以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
24.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碳酸二酯,使用以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保存法保存的碳酸二酯。
CN01802812A 2000-07-18 2001-07-13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及其原料的保存法 Pending CN13928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17436 2000-07-18
JP217436/2000 2000-07-18
JP2000221983 2000-07-24
JP221983/2000 2000-07-24
PCT/JP2001/006090 WO2002006374A1 (fr) 2000-07-18 2001-07-13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polycarbonate aromatique et procede de stockage de matieres premieres constituees de ce derni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2884A true CN1392884A (zh) 2003-01-22

Family

ID=2659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2812A Pending CN1392884A (zh) 2000-07-18 2001-07-13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及其原料的保存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605686B2 (zh)
EP (1) EP1243607A4 (zh)
JP (1) JP5066320B2 (zh)
KR (2) KR100740069B1 (zh)
CN (1) CN1392884A (zh)
TW (1) TW527375B (zh)
WO (1) WO20020063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056B (zh) * 2007-09-28 2013-04-24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制备聚碳酸酯的单体溶液
CN102046696B (zh) * 2008-03-26 2013-10-30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制备聚碳酸酯的单体溶液
CN103748136A (zh) * 2011-08-19 2014-04-23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熔融聚合反应器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1794B2 (en) * 2007-09-28 2009-10-13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Monomer solution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US7615605B2 (en) * 2008-03-26 2009-11-10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Monomer solution for producing polycarbonate
JP5875747B2 (ja) * 2008-11-28 2016-03-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原料用ジヒドロキシ化合物の保存方法
US8066920B2 (en) * 2009-06-11 2011-11-29 Gentex Optics, Inc.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base materials employ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mi-finished ophthalmic len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9552A1 (de) * 1974-08-17 1976-02-26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isphenol-a-polycarbonat nach dem schmelzumesterungsverfahren
JP2901418B2 (ja) * 1992-06-22 1999-06-07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JP3187957B2 (ja) * 1992-07-16 2001-07-16 日本ジーイー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法
JP3216832B2 (ja) * 1992-07-16 2001-10-09 日本ジーイー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法
JP3866299B2 (ja) * 1993-07-06 2007-01-1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ES2185644T3 (es) * 1993-08-26 2003-05-01 Teijin Ltd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on de policarbonato estabilizado.
JPH08157587A (ja) * 1994-12-02 1996-06-18 Daicel Chem Ind Ltd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法
JP4221751B2 (ja) * 1998-06-12 2009-02-1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脂肪族共重合ポリカーボネー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056B (zh) * 2007-09-28 2013-04-24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制备聚碳酸酯的单体溶液
CN102046696B (zh) * 2008-03-26 2013-10-30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制备聚碳酸酯的单体溶液
CN103748136A (zh) * 2011-08-19 2014-04-23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熔融聚合反应器系统和方法
CN105622915A (zh) * 2011-08-19 2016-06-01 沙特基础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熔融聚合反应器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40069B1 (ko) 2007-07-16
KR100760489B1 (ko) 2007-10-04
TW527375B (en) 2003-04-11
US20020183477A1 (en) 2002-12-05
KR20070042210A (ko) 2007-04-20
WO2002006374A1 (fr) 2002-01-24
US6605686B2 (en) 2003-08-12
JP5066320B2 (ja) 2012-11-07
EP1243607A1 (en) 2002-09-25
KR20020040806A (ko) 2002-05-30
EP1243607A4 (en) 200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18C (zh) 制备芳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671537A (zh) 制备芳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124301C (zh) 聚碳酸酯的制法
CN1153798C (zh) 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745121A (zh) 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261483C (zh) 芳族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564837A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其制造方法、聚碳酸酯组合物及由该组合物得到的中空容器
CN1946764A (zh) 生产高质量芳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930212A (zh) 制备聚碳酸酯树脂的方法
CN1320135A (zh) 生产聚酯的催化剂和采用上述催化剂生产聚酯的方法
CN1267470C (zh) 生产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266443A (zh) 碳酸二酯、芳香族聚碳酸酯、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351632A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组合物
CN1250646C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光记录介质及其基板
CN1037690C (zh) (共)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392884A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法及其原料的保存法
CN1126773C (zh) 制备芳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492896A (zh) 具有改进的水解稳定性的聚碳酸酯共聚物
CN1130646A (zh) 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78219C (zh) 制备芳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398275A (zh)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109073C (zh) 芳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130647A (zh) 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CN101035832A (zh) 使用喷雾结晶法制备改性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221590C (zh) 光学聚碳酸酯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