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3184A - 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及无电极放电灯 - Google Patents

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及无电极放电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3184A
CN1383184A CN02118364A CN02118364A CN1383184A CN 1383184 A CN1383184 A CN 1383184A CN 02118364 A CN02118364 A CN 02118364A CN 02118364 A CN02118364 A CN 02118364A CN 1383184 A CN1383184 A CN 1383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pporter
discharge vessel
shell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18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川刚
川崎充晴
桥本谷磨志
高桥健一郎
宫崎光治
关胜志
仓地敏明
板谷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3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31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65/04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 H01J65/042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 H01J65/048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using an excitation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4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supported by a separate part, e.g. base
    • H01J5/58Means for fastening the separate part to the vessel, e.g. by cement
    • H01J5/60Means for fastening the separate part to the vessel, e.g. by cement for fastening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ischarge Lamp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控制了放电容器和壳间的粘接强度下降的无电极放电灯。一种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包括:带凹入部120的放电容器101、插在凹入部120内的感应线圈(103、104)、给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105、覆盖镇流器105的壳106以及装在壳106上的灯头107。放电容器101通过支撑物108被固定在壳106上,即放电容器101的一部分(109)和支撑物108的第1部分(110)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支撑物108的第2部分(111)和壳106的一部分(112)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

Description

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及无电极放电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电极放电灯,特别是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具有无需维修保养之特点、荧光粉层被涂在灯内且寿命长的无电极放电灯(以下称其为无电极荧光灯)的实用化问题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讨。这种灯在放电容器内部没有电极,它是利用让电磁场产生在封入了发光物质的放电容器内部的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让放电容器内的发光物质电磁耦合而形成闭环放电,这样来放电的。由于该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又通过涂在放电容器内部的荧光粉而被变换为可见光。一般来说,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让高频电流流到其中的激磁线圈等内。
因无电极荧光灯在放电容器内没有电极,故它和关系到荧光灯寿命的被涂在电极上的电子放射物质的消耗无关。由此可知:无电极荧光灯的寿命长。
到目前为止,在无电极荧光灯中,是通过把耐热性硅等粘接剂注到放电容器和收放被连接在激磁线圈上的高频电源等的壳相接触的那一部分而把放电容器和壳固定好的。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寿命在6000个小时左右的灯泡状有电极荧光灯上。
然而,在这一方法下,会出现放电容器和壳之间的粘接强度下降的问题。粘接剂由于放电容器的热量而收缩致使它剥离,或者时间一长粘接剂恶化/变质等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特别是,因无电极荧光灯的寿命很长,故若上述粘接强度下降,问题就更重要了。
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320541号中公开了一种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即:通过在包括镇流器的壳和放电容器相衔接的部分形成能相互嵌合在一起的凹部、凸部,来弥补放电容器和壳间的粘接强度下降这一不足。
图10(a)及图10(b)表示该公报中所公开的无电极荧光灯。图10(a)为整个无电极放电灯的局部剖视图,图10(b)为壳和放电容器相衔接的部分的放大图。这里,符号301代表放电容器,302代表荧光粉,303代表透光性导电膜,304代表一般电灯灯头,305代表镇流器,306代表铁氧体,307代表激磁线圈,308代表壳的盖,309代表凸部,310代表凹部。
图10(a)及图10(b)所示的通过分别在放电容器和壳上形成凹部或者凸部来进行嵌合的方法,是直接将放电容器和壳嵌合在一起的,故放电容器必须和壳的形状相吻合。另一方面,壳的大小由所收纳的高频电源的大小来决定,也就出现了对放电特性影响很大的放电容器的形状的自由度受壳的大小所限的问题。
还有,因在上述方法下,没在放电容器和壳内所收纳的高频电源之间加任何起遮蔽作用的机构,故放电容器中所产生的可见光会泄漏到高频电源或者壳的内部,而使放电容器内所产生的光中能够有效地照到视对象上的光的比率(以下称其为光利用率)下降,也就是光利用率下降。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出来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了放电容器和壳间的粘接强度下降的无电极放电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光利用率的无电极放电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包括:带凹入部的放电容器、插在上述凹入部的感应线圈、给上述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覆盖上述镇流器的壳、拧到上述壳上的灯头。上述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上述壳上,上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上述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上述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
最好是,上述支撑物中靠近上述放电容器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反射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光的功能。
最好是,上述支撑物中至少一部分具有屏蔽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磁场的功能。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包括:带凹入部的放电容器、插在上述凹入部的感应线圈、给上述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覆盖上述镇流器的壳、拧到上述壳上的灯头。上述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上述壳上,上述感应线圈由磁芯、绕线构成,上述支撑物包括其表面上被缠绕了上述绕线、筒内被插入了上述磁芯的筒状轴心部(bobbin),上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上述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上述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磁芯的一端位于上述壳内,且在这一端上装上散热片。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包括:带凹入部的放电容器、插在上述凹入部的感应线圈、向上述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覆盖上述镇流器的壳、拧到上述壳上的灯头。上述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上述壳上,上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上述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上述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中有承载上述镇流器的回路支撑部分。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感应线圈由磁芯、绕线构成,上述支撑物又包括其表面上被缠绕了上述绕线、筒内被插入了上述磁芯的筒状轴心部,上述磁芯的一端位于上述壳内,且在这一端装上散热片。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放电容器的上述一部分为沿大致和上述感应线圈被插入的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的凸部;上述支撑物的上述第1部分为夹持上述凸部,且断面形状为“U”字形的凹部;在上述支撑物上的上述凹部的周围,形成了其大小能让上述凸部沿大致和上述第2方向垂直的方向进入其中的缺口部;上述支撑物具有嵌合结构,即:将上述放电容器的上述凸部插到上述支撑物的缺口部以后,让上述放电容器以上述感应线圈被插入的部位为中心旋转,上述凸部就嵌入到上述凹部。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为凸部,上述壳的一部分为朝着和上述放电容器相反的那一方向将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凸部插入后,支撑上述凸部的楔形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电极放电灯,包括:拥有第1形状且封入了发光物质的放电容器、让放电在上述放电容器内部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拥有第2形状和第3形状的支撑物、拥有第4形状的壳。上述第1形状和上述第2形状为嵌合构造,上述第3形状和上述第4形状为嵌合构造。
最好是,上述支撑物至少具有反射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光及屏蔽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磁场这两个功能中之一个。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2形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2形状为螺纹槽。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3形状及第4形状中至少一个形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
在一理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3形状及第4形状中至少一个形状为螺纹槽。
上述支撑物可由2个以上的部分构成。
附图之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第1到第4形状变形后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中的支撑物的装配方法的概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外观图。
图5为第2实施例中的无电极荧光灯的解体图。
图6为第2实施例中的放电容器的底面图。
图7为第2实施例中的已装在了壳上的支撑物的立体图。
图8(a)为显示楔形凸部之形状的侧视图,图8(b)为显示楔形凸部之形状的正视图。
图9(a)为已往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的剖视图,图9(b)为用来安装管球的夹子310的立体图。
图10(a)为已往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的剖视图,图10(b)为壳和放电容器相接的那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为便于说明,以下各图中,用相同符号表示功能相同的构成部分。需提一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各实施例。
(第1实施例)
图1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局部剖视图。图1所示的无电极荧光灯为一种可通过灯头供电且内装着镇流器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该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包括:带凹入部120的放电容器(发光管bulb)101、插在凹入部120内的感应线圈(103、104)、给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105、覆盖镇流器105的壳106以及套在壳106上的灯头107。感应线圈起着使高频电磁场产生在放电容器101内的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的作用,且它由由软磁性材料(例如铁氧体)制成的磁芯104和缠绕在其上的线圈(激磁线圈)103构成。线圈103电连接在镇流器105上,镇流器105又电连接在灯头107上。
在该实施例中,放电容器101通过支撑物108被固定在壳106上。在此,放电容器101的一部分(109)和支撑物108的第1部分(110)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支撑物108的第2部分(111)和壳106的一部分(112)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在图1所示的结构下,通过将凹部109和凸部110嵌合在一起而把支撑物108和放电容器101固定得很牢,同样通过将凹部111和凸部112嵌合在一起而把支撑物108和壳106相互固定得很牢。
其次,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该实施例的结构。放电容器101,其形状近似球形,而且是一个其内部封入了水银作发光物质、稀有气体(例如氪)作缓冲气体的玻璃制容器。以液体的形式或者混合物的形式将水银密封到放电容器101中。灯工作时,它被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加热而达到在那一温度下的规定蒸气压。放电容器101的内容积如在100~270cm3之间,容器101内封入2~10mg的水银及压力在50~300Pa(25℃时)之间的氪。需提一下,也可制成一种不封入水银作发光物质的无水银的无电极荧光灯。
将由放电容器101内的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变换为可见光的荧光粉102涂在放电容器101的内侧(内壁)。如上所述,在放电容器101的一部分形成凹入部(凹部)120,并将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的一部分(感应线圈部分)插入其中,这样就很容易将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安置在放电容器101附近。需提一下,这样的带凹入部120的放电容器101,由可将激磁线圈103放置在其中的圆筒形内管、和涂敷有荧光粉102且近似球形的外管构成,而且是借助燃烧器等发出的火焰将内管的喇叭口部113熔接在外管的一部分上而形成放电容器101的。
这里,若要列举该实施例中的放电容器101的尺寸等的话,则是:放电容器101的中心外径(也就是说,最大部分的外径)如为50~90mm(壁厚约为1mm),且放电容器101如由钠钙玻璃制成;放电容器101的高度及无电极荧光灯的包括灯头107在内的高度分别在60~80mm及130~240mm之间;放电容器101的凹入部120的内径则在16~26mm之间。
和位于凹入部120内的激磁线圈103相连的镇流器105将高频电流供给激磁线圈103,也就是说,镇流器105为高频电源。在该实施例中,由该高频电源105、铁氧体磁芯104及缠绕在其上的激磁线圈103构成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如图1所示,为能在放电容器101内放电,而在放电容器101的近似中心部分(120)设一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特别是激磁线圈103及铁氧体磁芯104)。也就是说,铁氧体磁芯104及激磁线圈103被插在放电容器101的凹入部120中。将高频电源(镇流器)105放到壳106内,且从外部通过灯头107供电。又因为灯头107是一种可将它拧到灯座上的结构,故仅仅将它拧到灯座上就能把无电极荧光灯电连接到外部电源(例如商用电源)上。
高频电源(镇流器)105由构成该电路的电子部件(例如,半导体元件、电容器、电阻及线圈等)和用来布置这些电子部件的印刷线路板构成。壳106由耐热性材料制成,在该实施例中,它由耐热性树脂(例如聚丁烯对苯二酸盐:polybutylenes terephthalate)制成。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性,壳106也可用导热性优良的材料(例如金属等)制成。
如上所述,放电容器101由支撑物108固定好。支撑物108的形状为图1所示的其断面以铁氧体磁芯104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的圆盘状。在放电容器101上形成有为第1形状的凹部109,它和形成在支撑物108上的为第2形状的凸部110相嵌合;在支撑物108上形成有为第3形状的凹部111,它和壳106上的为第4形状的凸部112相嵌合。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该实施例中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工作情况。若通过灯头107将商用交流电供向高频电源105,高频电源105就将商用交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而供向激磁线圈103。由高频电源105供来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例如在50~500kHz之间,功率例如在5~200W之间。高频交流电一通到激磁线圈103,就会在激磁线圈103周围的空间形成高频交流磁场。这样以来,就产生与该高频交流磁场正交的感应电场,放电容器101内部的发光气体被激发而发光,结果是发出了紫外区或者可视区的光。紫外区的光则由涂在放电容器101内壁的荧光粉102变换为可视区的光(可视光)。当然,也可构成无荧光粉102而直接利用紫外区的光(或者可视区的光)的灯。紫外区的光主要由水银发出。更详细地讲,当高频电流流向靠近放电容器101的感应线圈(103、104)时,放电容器101内的水银原子和电子就在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磁力线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感应电场下发生碰撞,为此而由所激发的水银原子发出紫外线光。
这里,对由高频电源105供来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加以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由高频电源105供来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在1MHz以下(例如50~500kHz),它和通常所用的ISM带域的13.56MHz或者几MHz相比,为一个较低的频率区段。使用该低频区频率的理由如下。首先,当灯在13.56MHz或者数MHz这样较高的频率区工作时,用以控制自高频电源105产生的线噪声(line noise)的噪声过滤器就会变大,高频电源105的体积也就随着变大。其次,因法律上对高频噪声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当从灯放射出来或者传出来的噪声为高频噪声时,要想符合该法规的要求,就必须使用高价的屏蔽体,这将阻碍成本降低。而当灯在50kHz~1MHz左右的频率范围下工作时,不仅可用便宜的万用品(用在一般电子机器上的电子部件)作为构成高频电源105的部件,还可用尺寸较小的部件作为构成高频电源105的部件,故既可降低成本,又能达到小型化。但是,该实施例中的无电极荧光灯并不仅限于在1MHz以下的频率下工作,也可在13.56MHz或者几MHz等频率区段下工作。
根据该实施例的结构,因放电容器101通过支撑物108和壳106机械地固定在一起,故和仅用硅等耐热性粘接剂将放电容器101和壳106固定好的那种方法相比,可控制放电容器和壳之间的粘接强度下降。也就是说,可避免出现因硅等耐热性粘接剂由于热、经时变化等而剥离、恶化,致使放电容器101和壳106之间的粘接强度下降这样的现象。
还有,因在放电容器101和壳106之间加了支撑物108,故可分散加到弹性结构部上由于点灯而引起的各部件的热膨胀的重复而造成的应力。换句话说,可将该应力分散到放电容器101和支撑物108之间、支撑物108和壳106之间这两处,从而可以控制嵌合部的恶化。其结果是可进一步抑制放电容器101和壳106之间的粘接强度下降。
还有,根据该实施例的结构,还能获得提高放电容器101的形状的自由度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将放电容器101和壳106直接装在一起,或者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因壳106的大小由收放在其中的高频电源105的大小决定,故必须按壳106的开口部的内径制作放电容器端部114的形状。而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下,虽然也有这个必要,但因在放电容器101和壳106之间加上了支撑物108,故能提高对放电特性影响很大的放电容器101的形状的自由度。
还有,因为是通过对近似球形的外管、圆筒形内管的喇叭口部113加热将它们熔化,而制成放电容器101的,故若已熔化的喇叭口部113的直径过大,加热时的温度分布就不容易均匀,也就难以把外管和喇叭口部113衔接好。有时候,这将导致气体从放电容器101中漏出来,而造成成品合格率下降。而图10所示的结构,正是若不增大喇叭口部的直径,就无法把放电容器301和壳(壳盖)308衔接好的结构。结果是,容易漏气,无电极荧光灯的成品合格率也会因此而下降。
要想制成不易漏气、成品合格率又不会下降的无电极荧光灯,就必须把使放电容器101的外管和喇叭口部113衔接好的放电容器端部114的直径作得比壳106的开口部的直径小很多。然而,那样又很难将放电容器101和壳106机械地接到一起。而通过该实施例的结构,就能解决上述问题。换句话说,因在放电容器101和壳106之间加上了支撑物108,故即使放电容器端部114的直径比壳106的开口部的直径小很多,也能很容易地通过壳106、支撑物108及放电容器101的共同作用把放电容器101固定好。
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下,若让和放电容器101相接合的支撑物108具有反射功能,还能获得以下效果。即:让在放电容器端部114产生的光及通过喇叭口部113进到壳106内部的光反射到放电容器中,就能有效地将这部分光利用起来。如上所述,放电容器101是通过从燃烧器等发出的火焰将涂有荧光粉102的近似球形的外管及内管中的喇叭口部113熔接在一起的。这样的话,要么就没法把荧光粉涂到喇叭口部113上,要么就即使能涂上,熔融部分的荧光粉也会剥离。结果,放电容器101中产生的光就通过喇叭口部113漏到壳106内部又在壳106内部重复反射和吸收而浪费掉了。在被壳106覆盖住的放电容器端部114产生的光也同样会漏到壳106内部,也在放电容器101产生的光被浪费掉。这里,例如采用了由具有反射功能的白色树脂做成的支撑物108,而使在放电容器端部114产生的光及通过喇叭口部113漏到壳106内部的光反射到放电容器101。结果提高了光利用率。需提一下,即使不用白色树脂制成整个支撑物108,而只在靠近放电容器101的至少一部分支撑物108上形成白色树脂膜、金属膜或者反射膜,也能使支撑物108具有反射来自放电容器101的光的功能。
同时,还可以让支撑物108具有磁场屏蔽功能。可采取以下4种方法让支撑物108具有磁场屏蔽功能,即让支撑物108的至少一部分由高透磁率材料制成;在支撑物108的一部分形成由高透磁率材料制成的膜、部件;让支撑物108本身由高透磁率材料构成;将由高透磁率材料制成的粉末分散到支撑物108中。若无电极荧光灯中的感应线圈(103、104)附近有包含高透磁率材料的部件(该例中为108),就可选出包含高透磁率材料的部件(108)并让高频交流磁场透过它。换句话说,因高频交流磁场会有选择地通过透磁率很高的物质,故由感应线圈(103,104)形成的高频交流磁场就有选择地通过高透磁率部件,而在高透磁率的部件附近变密,所产生的与该高频交流磁场正交的感应电场也在高透磁率部件附近变强。结果,在该局部变强的电场的作用下,氪及水银很容易被激起,也就很容易发生放电了。这意味着起动性被提高。因若让支撑物108具有磁场屏蔽功能,就不用再另设包含高透磁率材料的部件了,故就不需要增加构成无电极荧光灯的零、部件数,因而可控制成本不上升。需提一下,也可让支撑物108同时具有磁场屏蔽功能和上述反射功能。
根据该实施例的结构,一定能将放电容器101和壳106固定好,而且因光利用率提高了,无电极荧光灯的效率就高。换句话说,因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电极放电灯,为:在放电容器上形成第1形状,在具有反射功能的支撑物上形成第2形状和第3形状,在壳上形成第4形状,且为让第1形状和第2形状嵌合、让第3形状和第4形状嵌合的结构,故即使不使用已出现了由于热负荷造成粘接部剥离、粘接剂恶化,致使粘接强度下降这样的问题的硅等粘接剂,也一定能通过支撑物将放电容器和壳固定好;通过在放电容器和支撑物、支撑物和壳这两处形成相互嵌合的结构,就能分散加在相互嵌合的结构上的由于热膨胀引起的应力,也就能控制相互嵌合部分本身遭到破坏;通过利用具有反射功能的支撑物将漏到壳内的光反射到放电容器内,可提高光利用率;若让支撑物具有磁场屏蔽功能,还可提高起动性。
需提一下,若把与放电容器101接触的支撑物108的凸部110的形状做成具有弹性的楔形,那么,在将放电容器101装到支撑物108上时,与插入相关的应力就会减小,组装作业就变得很顺利。而且还能将放电容器101牢牢地固定在支撑物108的楔形凸部上。同样,若把使支撑物108和壳106相互嵌合的凹部111和凸部112的形状做成具有弹性的楔形,也能顺利地进行组装支撑物108和壳106的组装作业,而且固定得也牢。
若采用以上结构,就很容易进行无电极荧光灯的组装作业,且可提高其生产性。
其次,参考图2、图3,说明该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2为图1所示的无电极荧光灯中的嵌合部分变形后的局部剖视图。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和图1所示的无电极荧光灯相同的构成部件,故不再复述。
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通过形成在放电容器101上的为第1形状的凸部201来把放电容器101和形成为第2形状的带螺纹槽102(即螺纹构造)的支撑物108装配在一起;把支撑物108上所形成的为第3形状的凸部203和壳106上所设的为第4形状的螺纹槽204(螺纹构造)装配到一起。
因是借助螺纹构造将放电容器101和支撑物108、支撑物108和壳106装配到一起的,故组装作业就变得很简单,而且很容易固定牢。
图3为将图1所示的无电极荧光灯中的放电容器101、支撑物108以及壳106组装起来时的概略图。图3中和图1所示的无电极荧光灯相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再复述。
固定放电容器101的支撑物108由2个部分构成,从两侧将这两个部分301和302夹过来,让它们都和放电容器101的第1形状109嵌合。之后,再与壳106嵌合。
由2个部分构成支撑物108以后,就可从两侧将这两个部分301、302装到放电容器101上,而消除了由安装加到放电容器101上的应力,而很容易安装。还有,因支撑物108为由2个部分相夹的结构,故会在这两个部分301和302之间留下微小的间隙,这一间隙会吸收各个部件由于点灯时所产生的热而引起的热膨胀导致的应力。
需提一下,在该实施例中,只要形成在放电容器101、支撑物108及壳106上的第1形状、第2形状、第3形状及第4形状,为能够相互嵌合的凹部或者凸部就行了。这两对凹、凸部既可分别构成为楔形构造或者螺纹构造这两种结构中的任一种;也可同时构成为这两种结构中的同一种结构。再就是,上述的用以嵌合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单纯的凹凸,还可为钥匙齿形等复杂形状,这样只要能让凸部和凸部或者凹部与凹部相互稍微错开一些,即可实现嵌合。
还有,该实施例说明的是支撑物108由白色树脂制成时的情况,不仅如此,为获得控制了放电容器101和壳106间的粘接强度下降这样的效果,支撑物108也可由白色树脂以外的树脂制成。除了由白色树脂制成支撑物108能获得提高光利用率的效果以外,以下各种做法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例如:将支撑物108的表面涂成白色;用光反射率很高的硫酸钡、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加工支撑物108的表面;以及用光反射率很高的硫酸钡、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将支撑物108的表面加工成镜面。
还有,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为:把高频电源105接到将激磁线圈103缠到铁氧体磁芯104上而构成的螺线管上的结构,不仅如此,让铁氧体磁芯104和激磁线圈103构成为空心线圈、环形线圈、或者采用了具有外部电极的平行平板线圈,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还有,在该实施例中,事先将耐热性硅等粘接剂注到放电容器101和支撑物108间及支撑物108和壳106的缝隙部分,故固定就更加牢固。
需提一下,本实施例说明的是无电极荧光灯,然而即使没有荧光粉层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2实施例)
参考图4到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电极荧光灯。图4为该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外观图,图5为该实施例中用以说明无电极荧光灯的结构的解体图。
该实施例中的无电极荧光灯的外观,和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无电极荧光灯一样,由放电容器101、壳106及灯头107构成。而且,放电容器101和支撑物108相互嵌合、支撑物108和壳106相互嵌合的构造也和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该实施例和上述第1实施例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在该实施例中,在固定放电容器101的支撑物108上形成了感应线圈轴心部108a。其它地方和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就省略不提了。需提一下,壳106的一端为螺纹构造,与其对应的螺纹构造的灯头107就可被安装到壳106的这一端。
感应线圈轴心部108a,为:在其表面上缠绕了激磁线圈(绕线)103、在其内部插入了磁芯104的筒状部位,放电容器101及壳106的各个相互嵌合的部位(支撑物主体部)和轴心部108a形成为一体。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物主体部和轴心部108a通过树脂成型形成为一体,因此准备带轴心的支撑物作为支撑物108。
若用带轴心部的支撑物作为支撑物108,则只要把激磁线圈103已绕在轴心部108a上的支撑物108插到放电容器101的凹入部120,再把铁氧体磁芯104插到轴心部108a即筒内,就将激磁线圈103及铁氧体磁芯104放到凹入部120内了。因此无电极荧光灯的组装作业就变得很简单。还有,因支撑物108和放电容器101相互牢固地固定在一起,故即使有振动等,感应线圈(103、104)和放电容器101的相对位置也保持不变。再就是,因轴心部108a和支撑物主体部形成为一体,故部件数不会增加。
还有,在该实施例中,磁芯104的一端位于壳106内,还在该磁芯104的这一端装上了散热片116。散热片116可为导热性较好的板状部件(金属板、铁氧体圆盘等)。将散热片装到磁芯104上以后,就能控制铁氧体磁芯104温度上升。因磁芯104一超过居里温度,它就不再起磁性材料的作用了,故在某些条件下,散热片116所发挥的散热作用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要素了。
还有,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物108包括载着镇流器(高频电源)105的电路支撑部分108b,载着镇流器105的电路支撑部分108b被固定在支撑物主体部上。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物108的一部分载着镇流器105,且支撑物108以嵌合的方式固定在壳106和放电容器101上,故即使出现振动等,也能防止镇流器105在壳106内进行移动。结果是,即使在例如运送无电极荧光灯时而有了振动,镇流器105也不会由于该振动而出现故障。
本实施例中的无电极荧光灯,和上述实施例一样,可为放电容器101的一部分和支撑物108的第1部分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且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壳106的一部分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不仅如此,若使其为图6或者图7那样的嵌合构造,无电极荧光灯的组装作业就会变得更简单了。
图6表示放电容器101的底面,图7为从放电容器101一侧看装在壳106上的支撑物108而得到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在放电容器101的一部分底面上形成有凸部(或者凸起)205(这里有4个)。凸部205沿大致和感应线圈(特别是磁芯104)被插入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如图7所示,在支撑物108上形成有夹持凸部205,且其断面形状为“U”字形的凹部206。需提一下,在支撑物108的凹部206的周围,形成了其大小能让凸部205通到下方的缺口部208。在这样的结构下,将放电容器101的凸部205插到支撑物108的缺口部208以后,再以凹入部120为中心轴转动一下放电容器101,这样很简单地就能将凸部205插到凹部206中了。因而可提高组装作业的效率。还有,在支撑物108为这样的嵌合构造的情况下,或者在支撑物108具有螺纹槽构造的情况下,即使使用时让无电极荧光灯的放电容器101冲下,放电容器101也不会沿铅直方向脱落下来。
在该实施例中,象图1所示的结构那样,是通过将支撑物108的凹部111嵌合到设在壳106内壁上的楔形凸部112上而将支撑物108和壳106相互固定在一起的。当然,这时也可采用螺纹槽构造,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让载着镇流器105的支撑物108旋转,这样将镇流器105和其它部件电连接起来的布线就会被扭歪。在该实施例中,为使布线不被扭歪,是将支撑物108的凹部111嵌固到设在壳106内壁的楔形凸部112上的。若举例说明该实施例中的楔形凸部112的形状,则如图8所示,凸部112的底面的长度L为0.6mm,下边的宽度W1及上边的宽度W2分别为6.0mm和5.0mm,高h为2.5mm。
以上说明的是本发明最理想的例子。但并不应受此限制,是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变形的。
需提一下,公表专利公报特表平8-511650号(国际公开号WO95/27995号)中,公开了一种被公认的在放电容器和壳之间的装配关系上下了很大工夫的技术。图9(a)为该公报中所公开的无电极放电灯的剖视图,图9(b)为管球安装夹子310的立体图。
图9所示的无电极放电灯中,夹子310上的弯臂315的前端和壳308相互衔接,弯臂315和放电容器301相互衔接。夹子310由阻挡物311支撑着,以防放电容器301脱落下来。
由图9可知:尽管图9所示的无电极放电灯中使用了夹子310,但它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无电极放电灯不同,并不是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支撑物的第1部分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也不是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壳的一部分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再就是,虽然在让放电容器冲上时,阻挡物311一定能防止放电容器101向下移动,但在让放电容器冲下时,一旦意想不到的碰击加到无电极放电灯上,放电容器101就有可能沿铅直方向脱落下来,故很难说这是一个确能防止放电容器101沿铅直方向落下的构造。还有,该公报对带轴心部的支撑物、包括回路支撑物的支撑物的结构等也没作什么论述。
根据本发明,因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壳上,即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故可有效地控制放电容器和壳间的粘接强度下降。

Claims (17)

1、一种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它包括:带凹入部的放电容器、插在上述凹入部的感应线圈、给上述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覆盖上述镇流器的壳、安到上述壳上的灯头,其中:
上述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上述壳上,上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上述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上述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支撑物中靠近上述放电容器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反射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光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或者第2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支撑物中至少一部分具有屏蔽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磁场的功能。
4、一种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它包括:带凹入部的放电容器、插在上述凹入部的感应线圈、给上述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覆盖上述镇流器的壳、装在上述壳上的灯头,其中:
上述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上述壳上,上述感应线圈由磁芯、绕线构成,上述支撑物包括其表面上被缠绕了上述绕线、筒内被插入了上述磁芯的筒状轴心部,上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上述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上述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磁芯的一端位于上述壳内,且在这一端装有散热片。
6、一种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包括:带凹入部的放电容器、插在上述凹入部的感应线圈、给上述感应线圈供电的镇流器、覆盖上述镇流器的壳、安在上述壳上的灯头,其中:
上述放电容器通过支撑物被固定在上述壳上,上述放电容器的一部分和上述支撑物的第1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和上述壳的一部分为相互嵌合的组合构造,上述支撑物中有承载上述镇流器的回路支撑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感应线圈由磁芯、绕线构成,上述支撑物又包括其表面上被缠绕了上述绕线、筒内被插入了上述磁芯的筒状轴心部,上述磁芯的一端位于上述壳内,且在这一端装有散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到第7项中之任一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放电容器的上述一部分为沿大致和上述感应线圈被插入的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的凸部;上述支撑物的上述第1部分为夹持上述凸部,且断面形状为“U”字形的凹部;在上述支撑物上的上述凹部的周围,形成了其大小能让上述凸部沿着大致和上述第2方向垂直的方向进入其中的缺口部;上述支撑物具有可嵌入结构,即将上述放电容器的上述凸部插到上述支撑物的缺口部以后,让上述放电容器以上述感应线圈被插入的部位为中心旋转,上述凸部就嵌入到上述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到第7项中之任一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为凸部,上述壳的一部分为朝着和上述放电容器相反的那一方向将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凸部插入后,支撑上述凸部的楔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支撑物的第2部分为凸部,上述壳的一部分为朝着和上述放电容器相反的那一方向将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凸部插入后,支撑上述凸部的楔形部。
11、一种无电极放电灯,其中:包括拥有第1形状且封入了发光物质的放电容器、让放电在上述放电容器内部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产生机构、拥有第2形状和第3形状的支撑物、拥有第4形状的壳,上述第1形状和上述第2形状为嵌合构造,上述第3形状和上述第4形状为嵌合构造。
12、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所述的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支撑物至少具有反射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光及屏蔽来自上述放电容器的磁场这两个功能中之一个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或者第12项所述的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第2形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
14、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或者第12项所述的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第2形状为螺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到第14项中之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极放电灯,其由:
上述第3形状及第4形状中至少一个形状为具有弹性的楔形。
16、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到第14项中之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极放电灯,其由:
上述第3形状及第4形状中至少一个形状为螺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到第14项中之任一项所述的无电极放电灯,其中:
上述支撑物由2个以上的部分构成。
CN02118364A 2001-04-26 2002-04-25 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及无电极放电灯 Withdrawn CN13831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28866 2001-04-26
JP2001128866 2001-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3184A true CN1383184A (zh) 2002-12-04

Family

ID=1897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18364A Withdrawn CN1383184A (zh) 2001-04-26 2002-04-25 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及无电极放电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68254B2 (zh)
EP (1) EP1253615A3 (zh)
CN (1) CN1383184A (zh)
TW (1) TW5506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926A (zh) * 2011-06-15 2012-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投影机
CN102881557A (zh) * 2011-07-13 2013-01-16 上海马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功率一体化无极灯
CN105823027A (zh) * 2015-01-23 2016-08-0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照明装置的冷却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46946A1 (fr) * 2001-11-29 2003-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ampe fluorescente sans electrode
JP2003257379A (ja) * 2001-12-28 2003-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
DE10207063A1 (de) * 2002-02-20 2003-08-28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ckelbefestigung für elektrische Lampen
JP2005346924A (ja) * 2002-06-03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電球形無電極蛍光ランプ
JP2004055322A (ja) * 2002-07-19 2004-0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蛍光ランプ
JP3590803B2 (ja) * 2002-07-30 2004-11-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球形無電極蛍光ランプ
JP2004220918A (ja) * 2003-01-15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球形無電極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無電極蛍光ランプ点灯装置
JP3990645B2 (ja) * 2003-02-28 2007-10-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蛍光ランプ
JP4203387B2 (ja) * 2003-09-16 2008-12-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
JP4135745B2 (ja) * 2003-10-24 2008-08-2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
US7119486B2 (en) * 2003-11-12 2006-10-10 Osram Sylvania Inc. Re-entrant cavity fluorescent lamp system
JP4520330B2 (ja) * 2004-03-16 2010-08-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低圧水銀蒸気放電ランプ
EP2003676A3 (en) * 2004-06-25 2008-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deless discharge lamp
JP2007059358A (ja) * 2005-08-26 2007-03-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
JP4682048B2 (ja) * 2006-02-01 2011-05-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金属蒸気放電ランプ
DE102008035243B4 (de) * 2008-07-29 2016-12-2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mit einer elektronischen Wegfahrsperre und Verfahren zur Betätigung einer elektronischen Wegfahrsperre
US20100273384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Ge Healthcare Bio-Sciences Ab Method for aligning a lamp arc in an optical device
HUE039613T2 (hu) 2014-08-04 2019-01-28 Flowil Int Lighting Holding B V Utólagosan beépíthetõ energiatakarékos lámpa integrált gerjesztõtekerccsel és kerámia fém halogén ív lámpával higanygõzlámpák, nagynyomású nátriumgõzlámpák és kvarc fém halogénlámpák helyettesítésé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7051A (en) 1937-03-25 1939-05-02 Birdseye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 lamp
US4298828A (en) * 1979-02-21 1981-11-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High frequency electrodeless lamp having a gapped magnetic core and method
NL8602378A (nl) 1986-04-29 1987-11-16 Philips Nv Elektrische lamp.
NL8601092A (nl) 1986-04-29 1987-11-16 Philips Nv Elektrische lamp.
DE69313537T2 (de) 1992-07-03 1998-02-26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ktrodenlose Niederdruckentladungslampe
US5349271A (en) * 1993-03-24 1994-09-20 Diablo Research Corporation Electrodeless discharge lamp with spiral induction coil
JPH0714551A (ja) 1993-06-25 1995-01-17 Noritake Co Ltd 放電管
JP3045902B2 (ja) 1993-09-02 2000-05-29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球形蛍光灯
US5461284A (en) * 1994-03-31 1995-10-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irtual fixture for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an electrodeless lamp and a metallic fixture
DE69417379T2 (de) * 1993-12-22 1999-10-14 Gen Electric Elektrodenlose Lampe
GB9326123D0 (en) 1993-12-22 1994-02-23 Ge Lighting Ltd Electrodeless fluorescent lamp
GB9405371D0 (en) * 1994-03-18 1994-05-04 Ge Lighting Ltd Electrodeless fluorescent lamp
GB9407132D0 (en) 1994-04-11 1994-06-01 Ge Lighting Ltd Bulb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deless discharge lamp
JPH08212981A (ja) 1995-02-02 1996-08-20 Hitachi Ltd 無電極ランプ
US5698951A (en) * 1996-05-06 1997-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Research & Development Labratory Electrodeless discharge lamp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the lamp's luminous development
JPH09320541A (ja) 1996-05-24 1997-12-12 Hitachi Ltd 無電極蛍光ランプ
GB2314689A (en) * 1996-06-26 1998-01-07 Gen Electric Coil assembly
JPH1140110A (ja) 1997-07-15 1999-02-12 Hitachi Ltd 無電極蛍光ラン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926A (zh) * 2011-06-15 2012-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投影机
CN102881557A (zh) * 2011-07-13 2013-01-16 上海马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功率一体化无极灯
CN105823027A (zh) * 2015-01-23 2016-08-03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照明装置的冷却体
CN105823027B (zh) * 2015-01-23 2020-02-11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照明装置的冷却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53615A2 (en) 2002-10-30
US20020158567A1 (en) 2002-10-31
US6768254B2 (en) 2004-07-27
TW550624B (en) 2003-09-01
EP1253615A3 (en) 2005-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83184A (zh) 灯泡状无电极放电灯及无电极放电灯
US7064488B2 (en) Easily-assembled compact self-ballasted fluorescent lamp
US7275971B2 (en) Arc tube, Discharge lamp,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such arc tube, which enables brighter illuminance
CN1222012C (zh) 无电极灯
EP3449177B1 (en) Led light bulb
CN107035978A (zh) Led灯丝的制造方法
CN1719575A (zh) 有一免遭破损的弧形管的灯
CN1828805A (zh) 有平螺旋形玻璃管的电弧管的制造方法、电弧管及荧光灯
JPWO2003083896A1 (ja) 電球形蛍光ランプ(compactself−ballastedfluorescentlamp)、蛍光ランプ(fluorescentlamp)及び螺旋形ガラス管(helicalglasstube)の製造方法
US7116043B2 (en) Compact self-ballasted fluorescent lamp with improved rising characteristics
CN1469420A (zh) 具有缩短总体长度的电弧管和制造电弧管的方法以及低压汞灯
US7508134B2 (en) Small arc tube and low-pressure mercury discharge lamp
JP3687851B2 (ja) 発光管の製造方法
CN1591766A (zh) 小发光管及其芯棒和生产方法以及低压水银灯和照明装置
US6984926B2 (en) Compact self-ballasted fluorescent lamp resistant to heat deformation
JP4099095B2 (ja) 低圧水銀ランプ
CN1518053A (zh) 灯泡形无电极荧光灯和无电极荧光灯点灯装置
CN100350550C (zh) 灯泡形无电极放电灯和无电极放电灯点亮装置
JP2004186147A (ja) 発光管、放電ランプ及び発光管の製造方法
WO2009090881A1 (ja)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照明装置
JP2005276515A (ja) 発光管、低圧水銀放電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JP2005174712A (ja) 無電極蛍光ランプ装置
JP4755170B2 (ja) 発光管、放電ランプ及び発光管の製造方法
CN1514463A (zh) 冷阴极型荧光灯
JP2008059946A (ja) 電球形蛍光ランプ、照明装置および発光管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