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3068A -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73068A CN1373068A CN 02104732 CN02104732A CN1373068A CN 1373068 A CN1373068 A CN 1373068A CN 02104732 CN02104732 CN 02104732 CN 02104732 A CN02104732 A CN 02104732A CN 1373068 A CN1373068 A CN 13730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grip
- body shell
- cover
- centre portion
- front shro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为了构成易于制造的前罩,前罩(4)被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中间部分(50)及右和左侧部(51),中间部分位于中间,各部分是由金属压制成形的。右和左侧部(51)在垂直方向上被一个中间部分中的一个连接构件(35)连接,该连接构件(35)也用作电池盘,电池由连接构件支承。右和左侧部(51)在上端被一横板(54)且在下端被一横板(57)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配覆盖小型摩托车车身前部的车身外罩的结构,具体来说,涉及设有防止滥用结构的小型摩托车,其优点在于前罩的一部分和腿护罩分别构成车身外罩,成本低廉。
背景技术
小型摩托车车身前部中的外罩结构是通过用一个前罩从前部覆盖并用一个腿护罩从与支承前叉和内部的转向杆的头部管相对的后部覆盖所述头部管并通过螺钉装置结合前罩和腿护罩而形成的(例如,请参阅日本出版审定的专利申请第平1-33391号)。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这样的前罩尺寸相对较大而牢固,需要具有复杂结构的大型金属模具来成形作为单一构件的前罩,因而提高了成本。另外,由于需要使前罩的形状简化,从而使前罩易于模制成形,以便简化金属模具和降低成本,因而前罩的形状受到限制。具体来说,在前罩由金属制成的情形中,需要采用相对较低价格的压制模具,但是,在这种情形中,大的压制模具尺寸增加了成本,且增加了对成形技术如深拉技术的限制。因此,需要一种前罩结构,其中金属模具的成本可以受到限制,技术限制得以减少,并且可以形成自由的形状。另外,在作为整体构件模制的前罩被损坏的情形中,需要整个更换,即使只有一部分损坏,但是,摔落或其它情形造成的损坏往往只引起右侧或左侧一部分的损坏,在这种情形中进行更换就是浪费,因而需要经济的更换方式。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上述要求。
在传统的小型摩托车中,前罩和腿护罩的上部由螺钉或其它方式紧固,但是,这种螺钉或其它方式可能用普通工具如螺丝刀就可容易地拆卸。因此,车身外罩本身可能被滥用,或者车身外罩被拆卸,内装的零件被滥用。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外罩的连接结构,它能够以低廉的成本防止上述滥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按照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它是以一种支承前叉的车身框架的前部用一前罩覆盖的一种小型摩托车为基础的,其中:前罩分成三个部分:中间部分及一对侧部,中间部分处于中间;右和左侧部由安装在支承前叉的车身框架的前部上的一连接构件连接,并由车身框架前部支承;在右和左侧部之间的一部分被中间部分覆盖。在这种情形中,中间部分及右和左侧部也可以用金属制成。
按照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基础是按照权利要求1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构件是电池盘,电池由电池盘支承。
为了解决后一个问题,按照权利要求4的本发明的基础是按照权利要求1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承转向杆使转向杆可以转动的一根头部管的车身前部前后相对地覆盖有一个前罩和一个腿护罩,在前罩和腿护罩上方/上面从转向杆延续的手把覆盖有手把罩,另外,还设有一个转向锁,用于防止手把以被转向的状态转动,所述前罩的上部从车身后侧连接于车身侧,使其可以被拆卸;以及当手把被转向和锁定时上述连接部分被手把罩的下部隐蔽。
按照权利要求5的本发明的基础是按照权利要求4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手把位于中间位置时,被连接紧固的部分的位置位于手把罩下部附近,不与手把罩的下部重叠。
按照权利要求6的本发明的基础在于按照权利要求4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及右和左侧部,中间部分位于中间;以及中间部分被连接,使得下部装配在侧部的侧面上,并且在手把被锁定时上部被手把罩的上部隐蔽起来。
按照权利要求7的本发明的基础在于按照权利要求4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是紧固构件如螺钉;以及紧固轴线的延长部在手把被锁定时与手把罩的下部覆盖。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由于前罩被分成中间部分及右和左侧部三个部分,每个划分的部分是相对较小的部分,因而可以使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小尺寸的金属模具,成本可以降低,另外,便于模制成形,也可以增加形状设计的自由度。由于作为划分的部分的右和左侧部通过使用连接构件将其连接而结合起来,并由车身框架的前部支承,右和左侧部之间的一部分被中间部分覆盖,因而前罩可以被成形。另外,由于划分了最可能损坏的右和左侧部,可以只是个别更换右和左侧部中损坏的侧部,因而是经济的。
另外,在中间部分和侧部是由金属制成的情形中,可以获得刚性高的前罩,并可以容易地模制成形。另外,也可进行低价格压制成形,并且在这种情形中,也可以增加形状设计的自由度。
按照本发明,由于刚性相对较高的连接构件用作电池盘以支承前罩,因而电池盘连接并支承前罩,同时可以支承电池,这样构件就是多功能的了。
按照本发明,由于前罩的上部的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当手把在停车时被转向并锁定时被手把罩下部隐蔽起来,因而除非使用特殊的工具就不能操作被连接的部分,使螺钉和其它构件不能被拆除。因此,前罩难于被拆卸,车身外罩本身或装在车身外罩内的零件如电池即可防止被滥用。另外,由于被连接的部分的布置只须在手把被锁定时与手把罩下部的位置相关联,因而防止滥用结构易于实现而无需新提供专设的构件和专设的结构,因而成本低廉。
如果防止滥用的被连接的部分的位置设置得使该位置在手把处于中间位置时不与手把罩下部重叠,是敞开的,那么,连接可以容易地用普通工具在保养中被分开。另外,紧固构件如螺钉也可用于连接构件,在这种情形中,如果紧固轴线的延伸部和手把罩下部在手把被锁定时重叠,那么,紧固构件如螺钉就不能用普通工具拆卸。
另外,设有防止滥用的连接部分的整个前罩也可以是整体的,或者也可以被划分的,也可以设有一个手套式操作箱的盖子或维护用的盖子,使该盖子可以打开或闭合。在前罩是被划分的情形中,它被分成中间部分及右和左侧部三个部分,右和左侧部被结合并连接于车身,使它们不能容易地被拆卸,而中间部分也可被拆卸。在这种情形中,中间部分在下部和上部中装配在侧部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防止滥用的连接部分。因此,在这种分成三部分的结构中,防止滥用的结构也可用于可以拆卸的中间部分。
另外,在盖子设置在前罩的中间或其它部分上的情形中,前罩不能通过使用盖子的上部来打开,用前罩或装配部分覆盖一个手套式操作箱,因而可以防止其它构件被滥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车身前部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车身前部主要部分的前视图;
图4是表示组装前罩的方法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腿护罩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中间部分的前视图;
图7是沿图6中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除中间部分以外的前罩的前视图;
图9是沿图8中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腿护罩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腿护罩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一个连接构件的放大视图;
图13是表示一个部分的剖视图,在该部分中连接中间部分的每一端和腿护罩;
图14A和图14B从车身后侧看去的、用于防止滥用中间部分的紧固部分;
图15A和图15B表示从车身顶部看去的同一上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照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图1是表示应用该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车身前部中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车身前部中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4是表示组装前罩的方法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腿护罩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中间部分的前视图,图7是沿图6中7-7线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除中间部分以外的前罩的前视图,图9是沿图8中9-9线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腿护罩的后视图,图11是表示腿护罩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连接构件的放大视图,图13是表示中间部分上部和腿护罩上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剖视图。
首先大致描述车的总体结构。图1中的标记1代表前轮,标记2代表前叉,标记3代表前挡泥板,标记4代表金属前罩,标记5代表金属或树脂制成的腿护罩,标记6代表树脂制成的手把罩,标记7代表前灯,标记8代表手把。
车身中间形成一个用作放脚部分的低阶板10,以及一个后罩11,后罩向上升起一个预定高度,向后延伸,并且是中空的,其上、下部分是敞开的。后罩11是金属或树脂制成的,上部开口由一个前、后长形的座位12打开或闭合。向上敞开的一个壳箱13设置在后罩11内,其内部具有大容量,因而可以放置大的物品如头盔。在阶板10下面设有一个沿车身中部前后延伸、由一金属管和一个在其后端横向延伸的横管15制成的主框架14,一根从一个摆动型动力装置18下面向前延伸的臂19通过一根联杆17连接于主框架14的后端,该联杆的一端由一个向后突出的联杆支承结构16支承,摆动型动力装置18可以垂直摆动,连接点20a和20b为摆动中心。
后轮21支承在摆动型动力装置18的后端的一侧,一个后减震装置22连接在后轮和后框架23之间,因而摆动型动力装置18悬挂在车身框架后部。
后框架23当从顶部看去时基本呈U形,从前端至后端的一对右侧和左侧部分从前至后基本平行地设置,后端是结合起来的,每个右和左前端连接于横管15。上述主框架14、横管15和后框架23结合起来,构成车身框架。
一个备胎安装管24在后框架23的后端向上伸出,并从后罩11的后部向外延伸,一个备胎25由该备胎安装管支承。
下面描述车身前部的外罩结构。如图2和3所示,主框架14前端侧斜向向上升起,一个头部管30焊接在该端上。与前叉2结合的转向杆31由头部管30支承,因而转向杆可以转动,前轮1被连接于上端的手把8转向。
如图12清楚表示的那样,一个托架32焊接在头部管30下部的前部上,一个连接构件35的后部的下部是通过将一个螺栓36插入设置在托架下部中的螺母33中而安装的。一个向上突起的突起构件37焊接在连接构件35的后部中间,一个螺栓38插入设置在托架32上部中的焊接螺母34中。
连接构件35包括侧板39,该侧板是金属板压制成的,在从顶部看去时侧板基本呈向前的U形;以及一个连接右和左侧板39的底部的底板40。右和左侧板39的每个端部构成在侧面弯曲的一个凸缘41,并借助螺栓42和螺母43连接在前罩4的下面将讲到的侧部上。
连接构件35是刚性相对较高的金属制成的,也用作板材压制成的电池盘,并且基本呈向上敞开的容器的形状,电池44从上侧装入并借助一条带44a固定。一个延伸部37的上端和底板40由带44a连接。在底板40的前部的右部和左部设有一个撑条45,一个索环45b连接于撑条上的孔45a上。
如图2所示,喇叭47通过一个撑条46由头部管30的上部支承。一个转向锁48与通过焊接而连接撑条46的另一撑条46a和其它构件结合,手把8在停车时充分左转或右转时,设置在转向杆31上的一个锁定件(未画出)被锁定,只要以后不通过键49松开这种锁定,手把8就不能转动。
如图3和4所示,前罩4分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由中间部分50和一对左、右侧部51构成。中间部分50和侧部51是由适当的刚性金属制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是由板材压制成形的。
当从如图所示的车身前部看中间部分50时,它设置在前轮上面及在包括头部管30和车身的转向杆31的中部中,一个向后突出的基本呈S形的钩52在下部中左、右设置,如图7所示,这些钩52分别通过保护垫圈45b装配,保持垫圈45b连接于设置在连接构件35的底部40上的撑条45上,如图12所示。
在中间部分50的上端左、右各设一个撑条53,如图6所示,中间部分通过撑条连接于下面将讲述的腿护罩5的上部。一条缝54设置在中间部分50的上部和喇叭47重叠的一个位置上。在缝51下面的一个部分覆盖连接构件35的前部,如图12所示,中部向前凸出以避开电池44。
右和左侧部51设置在右和左侧上,中间部分50处在中间,从车身前部看去,侧部用于覆盖车身的右和左部,在其间有头部管30、转向杆31和前轮。如图8所示,右和左侧部51的上半部被中间部分50的宽度分开,在车身内形成的每个边缘55降低一个向后的台阶,因而中间部分50的周边可以装配在前部上。边缘55的下部较宽,与连接构件35的凸缘41重叠,并借助螺栓42和螺母43与凸缘结合,如图12所示。
另外,一个带状横板56放置在边缘55的每个上端之间,由图8所示的自攻螺钉57固定。类似地,一个横板58放置在每个下端之间,并由图8所示的自攻螺钉59固定。因此,右和左侧部51被连接构件35和上、下横板56和58结合。在连接构件35下面的右和左侧部51的每个下部内向外凸地弯曲以避开前轮1和前挡泥板3。
另外,在图8所示右和左侧部51被结合的状态中,在上部中的右和左端的每个边缘构成连接于腿护罩5的边缘60,一个撑条61沿连接边缘60以适当的间隔安装。在图8中的标记36a和38a分别代表螺栓36和38的插入孔。
如图5,10,11和13所示,腿护罩5由树脂制成,借助螺栓64从车身后侧在中间安装于头部管30,如图2所示,头部管30和转向杆31在其内部。每个右和左周边和上周边构成连接于侧部51的连接边缘60的边缘62,一个凸台63设置在相应于撑条61的位置上,连接边缘62借助插入凸台63的螺栓(未画出)从后侧与侧部51的连接边缘60结合。
一个避开主框架14、头部管30和转向杆31的向后凸起地弯曲的膨胀部分65在腿护罩5的横向中间垂直地形成。膨胀部分65的右部和左部相当于一个向前凸起地弯曲以覆盖骑车人的腿的部分。
在腿护罩5的上端和在弯曲部分65的底部的一个部分构成一个向前突出的突出部分66,该部分与中间部分50及右和左侧部51的上缘重叠,一个凸台67在与中间部分50重叠的部分中形成。凸台68和69在右和左侧设置在弯曲部分65的上部中,一个用作转向锁48的键插入部分的眼孔的键孔68a在凸台68中形成。
如图13所示,中间部分50的上端50a向后突出,基本呈L形的撑条53连接于右部和左部。撑条53的上部基本是水平的,借助焊接或其它方式与上端50a结合,下部向下突出,一个孔53a被形成。
腿护罩5的突出部分66与上端50a重叠,凸台67触及撑条53。然后,如果自攻螺钉70从后侧插入凸台67,插入撑条53的孔53a,并且由一个夹紧螺母71紧固,那么,中间部分50和腿护罩5的每个上端即被紧固、结合。图13中的线C表示自攻螺钉70被紧固的轴线。图13中的标记72代表手把罩6的下部,该下部与腿护罩5的上端相对,并形成一个基本相当于图5所示的膨胀部分65的上端面的形状。
下面描述中间部分50的防止滥用结构。图14表示在车身的构成防止滥用结构的左侧上的自攻螺钉70和手把罩6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5表示在从车身顶部看去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图14和15中,A表示手把8的中间状态,B表示手把被锁定的状态。
如图14和15的A所示,在手把8的中间状态中,即,在朝正前方的状态中,自攻螺钉70设置在可以看到的位置上,不与手把罩6的下部72重叠,如图14A所示,此时自攻螺钉是从车身后侧看去的,自攻螺钉70紧固的轴线C不与手把罩6的下部72重叠,如图15A所示。
对于在停车中手把8被转向的状态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当手把8左转大约45°时,一个转向锁被操作。在这种转向锁定状态中,手把罩的下部72的一部分与自攻螺钉70重叠,自攻螺钉不能从车身后侧看到,如图14B所示,自攻螺钉70紧固的轴线C与手把罩的下部72重叠。
由于手把罩的下部72的相对于腿护罩5的上端的下端的形状基本呈梯形,梯形前部大如图5中实线和图15中的虚线所示,而且作为转动手把8的轴的转向杆31向后倾斜(处于在上侧向后倾斜的状态),因而手把罩的下部72的前面的大的部分当手把被锁住时被倾斜向下转动,自攻螺钉70的拧紧部分被隐蔽起来,如图14B和15B所示。如图15B所示,当手把被锁住时手把罩的下部72的形状,当该下部被从项部看去时,因被倾斜转动而变形。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作用。由于手把罩的下部72在手把8处于如图14A和15A所示的中间位置时未隐蔽自攻螺钉70,因而使用通常的工具如螺丝刀可从车身后侧沿紧固轴线C拆卸自攻螺钉70,将中间部分50打开,可以维修内部的电池和其它部件。
同时,由于在手把8被转向并在停车中被锁定的状态中,如图14A和15A所示,自攻螺钉70被手把罩下部72隐蔽,因而即使试图使用通常的工具从拧紧轴线C的方向拆卸自攻螺钉70,由于自攻螺钉被手把罩下部72阻断而不能被拆卸。因此,中间部分50不能被拆掉,中间部分50本身及前罩4内部的零件如电池44可防止被滥用。
具体来说,由于利用手把罩的下部72,借助手把8转动的位置来隐蔽或敞开自攻螺钉70的拧紧部分,因而只要设定自攻螺钉70的布置就可以实现上述的防止滥用结构,并且由于不需要专门的构件和专门的结构,因而相当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外罩结构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可以用各种方式实施,或进行变化,例如,目标的车身外罩也可以是前罩本身或腿护罩本身。前罩不象在本实施例中那样被分成三个部分,而也可以是单件,或者也可以设置一个手套式操作箱的盖子,或进行部分保养的盖子,使该盖子可以被打开或闭合。由于该盖子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中间部分50,因而上端只须由自攻螺钉70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自攻螺钉70具有将中间部分50连接于腿护罩5的功能,使中间部分可被拆卸,因而可以使用紧固构件如螺钉、螺栓或其它公知的各种连接构件如塑料紧固件等,只要它们具备上述功能即可。另外,自攻螺钉70也可以用于紧固车身外罩的构件,也可以用于车身框架或其它刚性的车身装配零件。
腿护罩5的突出部分66与上端50a重叠,夹紧座67触及撑条53。然后,如果一个自攻螺钉70从后侧插入夹紧座67,插入撑条53的孔53a,并由一个夹紧螺母71紧固,那么,中间部分50和腿护罩5的每个上端被紧固和结合。图13中的线C表示自攻螺钉70的紧固轴线。图13中的标记72代表手把罩6的下部,该下部与腿护罩5的上端相对,并形成基本相当于图5所示的膨胀部分65的上端面的形状。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作用。按照本实施例的前罩4的刚度可以通过整体用金属制成而得到提高,通过分成中间部分50和右和左侧部51三个部分可以使每个被分成的部分(中间部分50和侧部51)的尺寸变小。因此,金属模具的尺寸可变小,结构可简化,金属模具的成本可降低。这也利于模制、减少对形状的限制,增加设计的自由度。
具体来说,由于压制模具尺寸小,在金属板压制成形中根据这种小型化情形无需很高级的技术如深拉技术,因而即使前罩具有需要深拉的复杂形状,前罩也可以容易地压制成形,使成本显著降低。
借助连接构件35和横板56和58,右和左侧部可以牢固地连接和结合,可以通过用中间部分50覆盖前罩上部中右和左侧部之间的形成的间隙并将下部装配在连接构件35上而形成结合为整体的前罩,这有利于分开的部分的结合。
另外,由于电池44可以受到连接构件35的支承,右和左侧部51利用电池盘所需的刚性结构而被牢固结合,因而可以形成刚性和牢固的前罩,另外,中间部分50在连接构件35的刚度提高时也可以装配在连接构件上,连接构件在车身中间受到头部管30的支承,也用作电池盘,车身结构可以简化。
另外,由于中间部分50的下部可以通过将钩52通过金属垫圈45b插入连接构件35的撑条45的孔45a而安装,这使安装方便、快速,由于中间部分50的下部具有装配结构只有通过拆除上端的自攻螺钉70才能够简单地拆卸中间部分,因而中间部分50能够容易地拆卸,使电池44的保养方便易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而是可以按照本发明的相同原理作各种改变。在这种情形中,象在由金属制成的情形中那样,也可以预期到以下效果:降低金属模具的成本、便于模制成形及提高结构设计的自由度。
Claims (8)
1.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中支承前叉的车身框架的前部由一个前罩覆盖,其中:
前罩被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和一对侧部,所述中间部分位于中间;
右和左侧部借助连接在支承前叉的车身框架前部的一个连接构件连接起来,并由车身框架的前部支承;以及
一个在右和左侧部之间的部分用所述中间部分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分及右和左侧部是由金属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是电池盘;
电池由所述电池盘支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有支承转向杆使转向杆可以转动的一根头部管的车身前部前后相对地覆盖有一个前罩和一个腿护罩,在前罩和腿护罩上方/上面从转向杆延续的手把覆盖有手把罩,另外,还设有一个转向锁,用于防止手把以被转向的状态转动,
所述前罩的上部从车身后侧连接于车身侧,使其可以被拆卸;以及
当手把被转向和锁定时上述连接部分被手把罩的下部隐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手把位于中间位置时,被连接紧固的部分的位置位于手把罩下部附近,不与手把罩的下部重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及右和左侧部,中间部分位于中间;以及
中间部分被连接,使得下部装配在侧部的侧面上,并且在手把被锁定时上部被手把罩的上部隐蔽起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被连接得在手把被锁定时被手把罩下部隐蔽的部分是一个盖子,所述盖子设置在所述前罩的一个部分中,使盖子可以被打开和闭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车身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是紧固构件如螺钉;以及
紧固轴线的延长部在手把被锁定时与手把罩的下部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034542A JP4107809B2 (ja) | 2001-02-09 | 2001-02-09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
JP034542/2001 | 2001-02-09 | ||
JP2001034541A JP3875029B2 (ja) | 2001-02-09 | 2001-02-09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取付構造 |
JP034541/2001 | 2001-02-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3068A true CN1373068A (zh) | 2002-10-09 |
CN1273345C CN1273345C (zh) | 2006-09-06 |
Family
ID=2660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1047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345C (zh) | 2001-02-09 | 2002-02-09 |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73345C (zh) |
AR (1) | AR032550A1 (zh) |
MX (1) | MXPA02001358A (zh) |
TR (1) | TR200200355A2 (zh) |
TW (1) | TW593046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47038C (zh) * | 2004-09-14 | 2008-12-31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前面板与遮膝罩的结合装置 |
CN100457533C (zh) * | 2005-03-31 | 2009-02-0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二轮车 |
CN101844595A (zh) * | 2009-03-26 | 2010-09-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
CN105263793A (zh) * | 2013-05-31 | 2016-01-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结构 |
CN106915413A (zh) * | 2015-12-24 | 2017-07-04 | 铃木株式会社 | 电池存储部结构 |
CN111824297A (zh) * | 2019-03-29 | 2020-10-27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前面板子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120629A (ja) * | 2008-10-23 | 2010-06-03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CN109466668B (zh) * | 2018-11-09 | 2020-11-27 | 金华小黄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重防护的摩托车保险杠 |
-
2002
- 2002-02-06 TW TW91102064A patent/TW59304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2-07 AR ARP020100392A patent/AR032550A1/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2-02-08 MX MXPA02001358 patent/MXPA02001358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2-08 TR TR2002/00355A patent/TR200200355A2/xx unknown
- 2002-02-09 CN CN 02104732 patent/CN127334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47038C (zh) * | 2004-09-14 | 2008-12-31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前面板与遮膝罩的结合装置 |
CN100457533C (zh) * | 2005-03-31 | 2009-02-0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二轮车 |
CN101844595A (zh) * | 2009-03-26 | 2010-09-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
CN101844595B (zh) * | 2009-03-26 | 2013-05-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
CN105263793A (zh) * | 2013-05-31 | 2016-01-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结构 |
CN105263793B (zh) * | 2013-05-31 | 2018-02-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结构 |
CN106915413A (zh) * | 2015-12-24 | 2017-07-04 | 铃木株式会社 | 电池存储部结构 |
CN106915413B (zh) * | 2015-12-24 | 2019-05-03 | 铃木株式会社 | 电池存储部结构 |
CN111824297A (zh) * | 2019-03-29 | 2020-10-27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前面板子组件 |
CN111824297B (zh) * | 2019-03-29 | 2022-03-01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前面板子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93046B (en) | 2004-06-21 |
MXPA02001358A (es) | 2002-10-21 |
CN1273345C (zh) | 2006-09-06 |
AR032550A1 (es) | 2003-11-12 |
TR200200355A2 (tr) | 2002-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6248C (zh) | 轻便摩托车式车辆 | |
CN1222435C (zh) | 自行车的万能安装部件 | |
CN1754750A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车体盖构造 | |
CN1273345C (zh) |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 |
CN100349778C (zh) | 摩托车的后翼板和相关的支撑结构 | |
CN1317156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结构 | |
CN1116190C (zh) | 两轮、三轮摩托车的前部存放结构 | |
CN1269682C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 |
CN1276859C (zh) |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锁装置 | |
CN1456471A (zh) |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 |
CN1212949C (zh) |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 |
CN1094446C (zh) | 二轮、三轮车的后部构造 | |
CN1042117C (zh) | 车辆的尾灯装置 | |
CN1462707A (zh) | 两轮车或三轮车的车架和备有该车架的两轮车或三轮车 | |
CN1824567A (zh) | 电装品配置结构 | |
CN101062699A (zh) | 摩托车 | |
CN1204017C (zh) | 二轮车的冲击吸收构造 | |
CN1718495A (zh) | 摩托车 | |
CN1294047C (zh) | 车用尾灯与后罩板的安装结构 | |
CN1084273C (zh) |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前挡泥板构造 | |
CN1200841C (zh) | 两轮摩托车用的车体框架 | |
CN1282581C (zh) | 车辆的车体构造 | |
CN1211247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 |
CN1196622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 |
CN1090119C (zh) | 小型两轮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