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4595A -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4595A
CN101844595A CN 201010136785 CN201010136785A CN101844595A CN 101844595 A CN101844595 A CN 101844595A CN 201010136785 CN201010136785 CN 201010136785 CN 201010136785 A CN201010136785 A CN 201010136785A CN 101844595 A CN101844595 A CN 101844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ring
baffle plate
head lamp
front cover
cov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67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4595B (zh
Inventor
片桐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4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4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紊流的发生、同时容易控制吹到驾驶员身上的行驶风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该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将前照灯(31)固定到车辆的前部,在该前照灯(31)的上方形成挡板(61a),以夹持前照灯(31)及挡板(61a)的方式,在左右设置侧整流罩(62)、(63),在该摩托车的前罩结构中,侧整流罩(62)、(63)的后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蔓延到挡板(61a)的后方的蔓延部(62a)、(63a)。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已知有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前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2、图5,前盖21由覆盖前照灯的左右的左盖50a及右盖50b、覆盖前照灯的上方并且将左盖50a及右盖50b的上部彼此连接的挡板58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612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前盖21具有后部向外部敞开的结构,所以,在前盖21的后端部容易产生紊流,难以得到所希望的车辆运动特性及行驶风的整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紊流的产生并且能够获得所希望的车辆运动特性及行驶风的整流效果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摩托车的前罩结构,该前罩结构将前照灯固定到车辆的前部,在该前照灯的上方形成挡板,以夹持前照灯及挡板的方式在左右设置侧整流罩,其特征在于,侧整流罩的后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蔓延到挡板后方的蔓延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其特征在于,在挡板的后方,并且在左右侧整流罩之间,配置覆盖仪表周围的仪表罩,该仪表罩与蔓延部接合。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挡板的后端部形成后方突出部,所述后方突出部具有向后方突出并且在蔓延部的侧方与蔓延部连接的形状。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设置划分蔓延部和后方突出部的凹部,该凹部以在侧整流罩的表面上从前照灯的上部角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前罩以覆盖前照灯周围的方式形成,并由以下部分构成:与挡板一体地形成的基体整流罩;与该基体整流罩分体形成的侧整流罩;固定于车身并覆盖前照灯的后方的后罩;覆盖被所述基体整流罩、侧整流罩、后罩包围的上方敞开空间的仪表罩。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基体整流罩中,在其后方下部安装覆盖后方的后罩,在该后罩上形成狭缝。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由于构成前罩的侧整流罩的后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蔓延到挡板后方的蔓延部,所以,能够以通过蔓延部将流过前照灯侧方的侧整流罩附近的行驶风卷入挡板后方的方式进行整流,所以,能够抑制侧整流罩后端部产生的紊流,可以提高车辆的运动特性。另外,能够以一面利用挡板等对驾驶员形成行驶风的挡风作用一面使驾驶员吹到一定程度的行驶风的方式对行驶风进行控制,可以使驾驶员感觉到适度的爽快感。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在挡板的后方且在左右的侧整流罩之间配置覆盖仪表周围的仪表罩,并使该仪表罩与蔓延部接合,所以,由蔓延部和仪表罩形成连续的面,利用该面可以提高行驶风的整流效果,并且可以提高外观的美观性。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由于在挡板的后端部形成具有向后方突出并且在蔓延部的侧方与蔓延部连接的形状的后方突出部,所以,对于驾驶员而言,通过一面利用挡板及后方突出部形成挡风作用,一面利用蔓延部将行驶风卷入挡板的后方,可以恰当地分配吹到驾驶员身上的行驶风。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设置划分蔓延部和后方突出部的凹部,并且该凹部以从前照灯的上部角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侧整流罩的表面,所以,可以利用凹部分配流向蔓延部和后方突出部的行驶风,可以使驾驶员感到适度的爽快感。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由于前罩以覆盖前照灯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并且由以下部分构成:与挡板一体地形成的基体整流罩;与该基体整流罩分体形成的侧整流罩;固定于车身并覆盖前照灯的后方的后罩;覆盖被所述基体整流罩、侧整流罩、后罩包围的上方敞开空间的仪表罩;所以,通过以闭合的结构覆盖前照灯周围,可以整流前照灯周围的行驶风。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由于在后罩上形成狭缝,所以,在利用从形成于前照灯与基体整流罩之间的间隙进入的行驶风冷却前照灯之后,可以将行驶风有效地从狭缝排出到外部,能够提高前照灯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备有本发明的前罩结构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罩结构的车身前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罩结构的车身前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罩结构的车身前部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侧整流罩的凹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基体整流罩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基体整流罩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后罩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罩的结构的组装要领的第一作用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罩的结构的组装要领的第二作用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罩的结构的组装要领的第三作用图。
【符号说明】
10…摩托车,31…前照灯,35a、35b…前照灯的上部角部,61…基体整流罩,61a…挡板,61e…前整流罩部(前整流罩主体),62、63…侧整流罩,62a、63a…蔓延部,62b、63b…后方突出部,62c、63c…凹部(谷部),64…后罩,64a…狭缝,81、82…仪表,83…仪表罩,84…上方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说明中的左、右、前、后表示以乘坐车辆的驾驶员为基准的方向。另外,画面是向符号的方向看的画面。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摩托车10是这样一种车辆,即,前叉13可自由转向地安装于构成车身框架11的前端部的前管12,发动机17安装于构成车身框架11的中央部的左右一对主框架14、14(只表示出靠近身边侧的标号14)及下部框架16,摆臂21经由枢轴20可自由上下摆动地安装于设置在主车架14、14的下部的左右一对枢轴板部18、18(只表示出靠近身边侧的标号18),前轮22安装于前叉13的下端部,后轮23安装于摆臂21的后端部。
在前叉13上方的前部,安装有以围绕前照灯31的方式设置的前整流罩32。
这里,标号41表示安装在前叉13的上端部的操纵手柄,42表示覆盖前轮22的上方的前挡泥板,43表示燃料箱,44表示车座,46表示尾灯,47表示覆盖后轮23上方的后挡泥板,51表示排气管,52表示催化剂,53表示消声器,54表示后缓冲单元,56表示链条,57表示侧支架。
图2中的箭头(FRONT)表示车辆的前方(以下相同)。
如图2所示,前整流罩32包括:设置有覆盖前照灯31的上方的挡板61a的基体整流罩61;覆盖前照灯31的两侧方的侧整流罩62、63(只表示出靠近身边侧的标号62);覆盖前照灯31的下部后方的后罩64。在图中,为了容易理解构成前整流罩32的各个结构部件的形状,在各个结构部件上施加识别用的不同的花纹。另外,在侧整流罩62、63中,在一个部件中,对每一个部位施加识别用的不同的花纹。
图中的标号66是安装于前整流罩32的下端部的牌照,67是连接前叉13的上部左右的顶端桥接部,68、68(只表示出靠近身边侧的标号68)是用于将操纵手柄41安装到顶端桥接部67上的手柄托架,71是安装到操纵手柄41上的离合器分离杆。
挡板61a以沿着上表面61b的方式对行驶风进行整流,上述上表面61b随着向后方行进而向上方延伸,由此,成为具有降低从车辆前方吹到驾驶员身上的行驶风的量的挡风作用的部分。
如图3所示,在前照灯31的上方中央部配置有挡板61a,在前照灯31的上方且在挡板61a的左右以及在前照灯31的两侧方,配置左右的侧整流罩62、63(轮廓用粗线表示的部分),在前照灯31的下方,配置构成基体整流罩61的底部整流罩部61c。另外,标号75、75是构成前叉13的左右叉管,该左右叉管上下延伸。
底部整流罩部61c是用于对通过前整流罩32的下方的行驶风进行整流的部分。
侧整流罩62、63包括:位于挡板61a的侧方的上侧面部62g、63g;向侧方膨出的侧面膨出部62h、63h;形成这些上侧面部62g、63g及侧面膨出部62h、63h的前照灯31侧的边缘的前照灯侧缘部62j、63j;在上侧面部62g、63g与侧面膨出部62h、63h之间,设置将这些上侧面部62g、63g和侧面膨出部62h、63h区分开的区分线62m、63m以及含有前照灯侧缘部62j、63j的角部的谷部62c、63c。
如图4所示,在左右的侧整流罩62、63(轮廓用粗线表示的部分)的后部,形成三角形的蔓延部62a、63a和后方突出部62b、63b,上述蔓延部62a、63a蔓延到挡板61a的后方,上述后方突出部62b、63b具有向后方突出并且在向蔓延部62a、63a的侧方与蔓延部62a、63a连接的形状,在这些蔓延部62a与后方突出部62b之间,以及在蔓延部63a与后方突出部63b之间,分别设置有成为交界的沿前后延伸的谷部62c、63c。
蔓延部62a、63a是用于以将行驶风卷入挡板61a的后方的方式进行整流的部分,这样,通过将行驶风卷入挡板61a的后方,可以使行驶风的一部分吹到驾驶员身上,使驾驶员感到爽快感。
图中的标号62p是侧整流罩62的蔓延部62a与上侧面部62g之间的棱线,63p是侧整流罩63的蔓延部63a与上侧面部63g之间的棱线,以这些棱线62p、63p为界,以分别形成钝角的方式设置蔓延部62a的面和上侧面部62g的面以及蔓延部63a的面和上侧面部63g的面。
后方突出部62b、63b是设置在侧面膨出部62h、63h的后部的部分,以使通过侧整流罩62、63的侧方的行驶风向后方流动的方式进行整流,由此,和挡板61a一起起着防止行驶风吹向驾驶员的作用。
因此,通过蔓延部62a、63a和后方突出部62b、63b,可以控制吹到驾驶员身上的行驶风的分配。
在蔓延部62a、63a之间,配置两个仪表81、82,另外,这些仪表81、82的周围被安装于蔓延部62a、63a的仪表罩83覆盖。
仪表罩83构成前整流罩32的一部分,与蔓延部62a、63a形成连续的面。因此,通过仪表罩83,对在蔓延部62a、63a向挡板61a的后方蔓延的行驶风进一步进行整流。
谷部62c、63c是从构成前照灯31的透镜35的左右的上部角部35a、35b向后方弯曲地延伸的部分。
被上述基体整流罩61的后部、侧整流罩62和63、后罩64包围的上方开口部84被仪表罩83覆盖。
如图5所示,在侧整流罩63(轮廓用粗线表示的部分)上形成有作为凹部的谷部63c,该谷部63c包含前照灯侧缘部63j并划分上侧面部63g和侧面膨出部63h。
谷部63c也是划分蔓延部63a和后方突出部63b的部分。
另外,对于侧整流罩62(参照图3),也和侧整流罩63一样。
如图6所示,基体整流罩61由挡板61a、与该挡板61a一体成形的前整流罩主体61e构成,前整流罩主体61e由左右的内部整流罩部61f、61g和底部整流罩部61c构成,该左右的内部整流罩部61f、61g与挡板61a邻接,该底部整流罩部61c将这些内部整流罩部61f、61g的下端部彼此连接起来。
内部整流罩部61f、61g是位于侧整流罩62、63(参照图3)的内侧的部分,设置用于安装侧整流罩62、63的多个安装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基体整流罩61包括:侧整流罩安装部85~88,上述侧整流罩安装部85~88用于安装侧整流罩62、63(参照图3),分别设置于内部整流罩部61f、61g(轮廓用粗线表示的部分);后罩安装孔91,该后罩安装孔91用于安装后罩64(参照图2),分别开设于内部整流罩部61f、61g;和后罩安装孔92,该后罩安装孔92用于安装后罩64,开设于底部整流罩部61c。
侧整流罩安装部85由矩形孔85a和设置在该矩形孔85a附近的安装孔85b构成,侧整流罩安装部86由矩形孔86a和设置在该矩形孔86a附近的安装孔86b构成,侧整流罩安装部87由矩形孔87a和设置在该矩形孔87a附近的安装孔87b构成,侧整流罩安装部88由矩形孔88a构成。
矩形孔85a~88a是设置在侧整流罩62、63的内表面上的板状突出部(图中未示出)插入的部分,通过将板状突出部插入矩形孔85a~88a,使侧整流罩62、63相对于基体整流罩61定位。
安装孔85b~87b是将自攻螺钉的前端部拧入的部分,该自攻螺钉插入开设于上述板状突出部的螺纹插入贯通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自攻螺钉将侧整流罩62、63固定于基体整流罩61。
如图8所示,后罩64包括:为了通风而设置在上部的多个狭缝64a;为了安装到基体整流罩61(参照图6)的后部下方而在上部左右及下部中央开设的三个基体整流罩安装孔64b;为了安装到仪表罩83(参照图4)而在上部中央开设的仪表罩安装孔64c。
狭缝64a是用于将流入前整流罩32(参照图2)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部分。
接下来,对上面所述的前整流罩32的组装要领进行说明。
首先,一开始,如图9所示,将侧整流罩62、63(只表示出靠近身边侧的符号62)安装于基体整流罩61。
详细来说,将设置于侧整流罩62的内表面的板状突出部95~98插入矩形孔85a~88a,该矩形孔85a~88a分别设置于基体整流罩61的内部整流罩部61f、61g(只表示出靠近身边侧的标号61f),将自攻螺钉插入到分别开设于板状突出部95~97的螺纹插入贯通孔(图中未示出),并且将自攻螺钉的前端部拧入到设置在内部整流罩部61f、61g的内侧的安装孔85b~87b(参照图6)中。
另外,同样进行侧整流罩63的组装。这样,完成侧整流罩62、63向基体整流罩61的组装。
接下来,如图10(图中箭头(LEFT)表示车身左方,箭头(RIGHT)表示车身右方)所示,将仪表罩83安装于侧整流罩62、63。
详细来说,使仪表罩83碰到侧整流罩62、63的蔓延62a、63a的内表面,使自攻螺钉通过设置在仪表罩83上的左右螺纹插入贯通孔83a、83a及左右螺纹插入贯通孔83b、83b,将自攻螺钉的前端部拧入形成在蔓延部62a、63a的内表面上的凸起部62d、62e、63d、63e的安装孔内。这样,完成仪表罩83向侧整流罩62、63的组装。
接下来,如图11所示,将后罩64安装于基体整流罩61。
详细来说,使后罩64碰到基体整流罩61的后部的下部,使自攻螺钉通过后罩64的基体整流罩安装孔64b,将自攻螺钉的前端部拧入基体整流罩61的后罩安装孔91、92。这样,完成后罩64向基体整流罩61的安装。
最后,如图10及图11所示,将后整流罩64的上部安装于仪表罩83。
详细来说,使自攻螺钉通过设置于后罩64的上部的螺纹插入贯通孔64c,将该自攻螺钉的前端部拧入设置在仪表罩83的下部中央的后罩安装孔83d。这样,完成后罩64向仪表罩83的组装。
如上述图1、图2、图4所示,摩托车10的前罩结构为,将前照灯31固定到车辆的前部,在该前照灯31的上方形成挡板61a,以夹持前照灯31及挡板61a的方式,在左右设置侧整流罩62、63,在该前罩结构中,由于侧整流罩62、63的后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蔓延到挡板61a的后方的蔓延部62a、63a,所以,能够以通过蔓延部62a、63a将流过前照灯31的侧方的侧整流罩62、63附近的行驶风卷入挡板61a的后方的方式进行整流,能够抑制在侧整流罩62、63的后端部产生的紊流。
另外,对于驾驶员来说,能够对行驶风进行控制,从而一面利用挡板61a等形成行驶风的挡风作用,一面吹到一定程度的行驶风,可以使驾驶员感觉到适度的爽快感。
如上述图4、图10所示,由于在挡板61a的后方且在左右侧整流罩62、63之间配置覆盖仪表81、82的周围的仪表罩83,并且该仪表罩83与蔓延部62a、63a接合,所以,由蔓延部62a、63a和仪表罩83形成连续的面,通过该面可以提高行驶风的整流效果,同时,提高外观的美观性。
如上述图4所示,由于在挡板61a的后端部形成具有向后方突出并且在蔓延部62a、63a的侧方与蔓延部62a、63a连续的形状的后方突出部62b、63b,所以,对于驾驶员而言,一面利用挡板61a及后方突出部62b、63b形成挡风作用,一面利用蔓延部62a、63a将行驶风卷入挡板61a的后方,由此,可以恰当地分配吹到驾驶员身上的行驶风。
如上述图3、图4所示,设置作为划分蔓延部62a、63a与后方突出部62b、63b的凹部的谷部62c、63c,上述谷部62c、63c以从前照灯31的上部角部35a、35b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侧整流罩62、63的表面上,所以,可以通过谷部62c、63c分配流过蔓延部62a、63a和后方突出部62b、63b的行驶风,可以使驾驶员感觉到适度的爽快感。
如上述图4、图7所示,通过挡板61a和前整流罩主体61e形成基体整流罩61,上述前整流罩主体61e作为为了覆盖前照灯31的至少两侧方及下方而一体地设置于挡板61a的前整流罩部,上述基体整流罩61固定到车辆的前部,将侧整流罩62、63分别安装于前整流罩主体61e的两个侧面,仪表罩83覆盖被基体整流罩61、侧整流罩62、63包围的上方开口部84,所以,通过利用闭合结构覆盖前照灯31的周围,可以对前照灯31周围的行驶风进行整流。
如上述图2、图8、图11所示,在基体整流罩61上,在其后方下部安装覆盖后方的后罩64,在该后罩64上形成狭缝64a,所以,在利用从形成在前照灯31与基体整流罩61之间的间隙进入的行驶风将前照灯31冷却之后,能够高效地将行驶风从狭缝64a排出到外部,提高前照灯31的冷却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左右侧整流罩62、63作为独立的构件,将这些侧整流罩62、63和仪表罩83制成独立的构件,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这些侧整流罩62、63和仪表罩83一体成形。
本发明的前罩结构适用于摩托车。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在所述前罩结构中,前照灯固定到车辆的前部,在该前照灯的上方形成挡板,以夹持所述前照灯及所述挡板的方式在左右设置侧整流罩,所述前罩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侧整流罩的后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蔓延到所述挡板后方的蔓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的后方且在左右的所述侧整流罩之间,配置覆盖仪表周围的仪表罩,该仪表罩与所述蔓延部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的后端部形成后方突出部,所述后方突出部具有向后方突出并且在所述蔓延部的侧方与蔓延部连接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划分所述蔓延部和所述后方突出部的凹部,该凹部以从所述前照灯的上部角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侧整流罩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以覆盖所述前照灯周围的方式形成,并由以下部分构成:与所述挡板一体成形的基体整流罩;与该基体整流罩分体形成的所述侧整流罩;固定于车身并且覆盖所述前照灯的后方的后罩;覆盖被所述基体整流罩、侧整流罩、后罩包围的上方敞开空间的所述仪表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的前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整流罩,在其后部的下部安装覆盖后方的所述后罩,在该后罩上形成狭缝。
CN 201010136785 2009-03-26 2010-03-11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Active CN101844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7075 2009-03-26
JP2009077075A JP5331534B2 (ja) 2009-03-26 2009-03-26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4595A true CN101844595A (zh) 2010-09-29
CN101844595B CN101844595B (zh) 2013-05-01

Family

ID=42769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6785 Active CN101844595B (zh) 2009-03-26 2010-03-11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31534B2 (zh)
CN (1) CN10184459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303A (zh) * 2011-04-07 2011-09-07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前导流罩总成及其摩托车
CN102975797A (zh) * 2011-09-05 2013-03-2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头盖结构
CN106314620A (zh) * 2015-06-29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CN111824293A (zh) * 2019-03-29 2020-10-27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照灯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3441B2 (ja) * 2011-11-29 2015-03-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5913277B2 (ja) * 2013-12-26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JP6050296B2 (ja) * 2014-09-30 2016-1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ロントカバー構造
JP6138845B2 (ja) * 2015-03-25 2017-05-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周辺部支持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6375A (ja) * 1997-02-17 1998-08-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CN1373068A (zh) * 2001-02-09 2002-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CN2728891Y (zh) * 2004-09-27 2005-09-28 谭志坚 摩托车车体前部外壳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2979U (zh) * 1986-08-20 1988-03-03
JPH0721430Y2 (ja) * 1989-02-16 1995-05-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とスクリーンの取付け装置
JP4684826B2 (ja) * 2005-09-26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07186128A (ja) * 2006-01-13 2007-07-26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020736B2 (ja) * 2006-09-25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支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6375A (ja) * 1997-02-17 1998-08-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CN1373068A (zh) * 2001-02-09 2002-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CN2728891Y (zh) * 2004-09-27 2005-09-28 谭志坚 摩托车车体前部外壳总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3303A (zh) * 2011-04-07 2011-09-07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前导流罩总成及其摩托车
CN102975797A (zh) * 2011-09-05 2013-03-2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头盖结构
CN102975797B (zh) * 2011-09-05 2016-04-2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头盖结构
CN106314620A (zh) * 2015-06-29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CN106314620B (zh) * 2015-06-29 2019-05-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CN111824293A (zh) * 2019-03-29 2020-10-27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照灯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4595B (zh) 2013-05-01
JP2010228533A (ja) 2010-10-14
JP5331534B2 (ja)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595B (zh) 摩托车的前罩结构
CN102133910B (zh) 骑跨型车辆的罩结构
CN101249857B (zh) 摩托车的前部车身罩结构
CN101016063B (zh) 摩托车
CN101837810B (zh) 摩托车
US9180923B2 (en) Windshield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1832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H0597082A (ja) 自動2輪車用フエアリング
JP2009107568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カウル及び自動二輪車
CN203172806U (zh)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EP1958858B1 (en) Vehicle
JP2002284073A (ja) 自動二輪車
JP684831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TWM474689U (zh) 跨坐型車輛之防風構造
JP2002284066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ル構造
EP2889209A1 (en) Body cover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EP3059149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US9598135B2 (en) Cowl of saddle-ridden type vehicle
US8465083B2 (en) Rear structure of str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9581073B2 (en)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CN102815353B (zh)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JP6056785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整流構造
CN1312010C (zh) 机动二轮车的排风结构
KR100483937B1 (ko) 자동 이륜차용 에어클리너
CN210942089U (zh)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